公共艺术品

2024-06-08

公共艺术品(精选8篇)

公共艺术品 篇1

[摘 要]壁画艺术处于公共的环境中,与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发生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产生着相互的影响和互相的作用。

作为一种依附建筑物的装饰性艺术,壁画也是公共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壁画与环境空间的依存关系和同一性原则,决定了壁画在逻辑上不可能与它们所处身的空间脱离。

[关键词]壁画 公共艺术 环境 现代

一、壁画艺术

当人类第一次在岩壁上想要用自己的双手记录它们的生活内容时,岩画产生了,这也就是最早期的壁画。

现代壁画是泛指与建筑空间相结合的视觉艺术综合的领域,是一切绘画手段都可以涉足的领域。

可以用油画、粉彩画、丙烯画、重彩画法、湿壁画法、浮雕、高浮雕等种种传统技法的结合。

还可以用喷、涂、现代化机械手段如金属中的切割、焊接等等新的绘画技法。

壁画有两大特点,即建筑性和装饰性。

1.壁画的建筑性:建筑为壁画提供了存在的条件,壁画可以说明建筑的性质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建筑物最重要的标志;

2.壁画的装饰性:

有两个含义,一是主观设计“主观性”二是适应环境器物(从属性)。

主观设计是理想主义的设计,不受客观世界的局限,根据作者主观审美理想来设计,以概括、简化、取舍、分解、综合、归纳、组织、强调、夸张变形、换色等手法重新创造与一般绘画相比,装饰绘画是主观设计,艺术处理的成份更多,形式感更强。

主观设计是“放”如天马行空,形式感更强。

适应环境、器物,服从环境、器物与之谐调统一,达到美化目的,是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装饰绘画不相一般绘画那样单一、独立、自我表现,从属性就是“收”有许多限制,但处理得好,这些限制就可以变成特色和特长,大放异彩,具体到壁画从属性就是建筑性、装饰性既非再现,也非表现,而是美化,美是客观规律,在审美领域中的反映,即对立统一,是有秩序的运动,二者缺一不可,没有运动是呆板的,没有秩序是混乱的都不美。

由于现代科学与工艺技术的发展,壁画已经突破了绘画的界限,使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和现代工业技术相互结合,从而成为边缘艺术.

二、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最早人们对于“公共性”的判定,德国的不莱梅于1973年最早提出“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领域是近年来英语国家美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

这一概念是根据德语“Offentlichkeit”(开放、公开)一词译为英文的。

这个德语概念根据具体的语境又被译为“The Public”(公众)。

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Public Space),而公共艺术(Public Art)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当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交融日益频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富足,而更多的关注于自身身处的环境,公共艺术的产生直接体现了人们的环境观念。

极大丰富和完善人们的生活空间,同时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开放性、民主性、交流和共享的精神。

一个环境不仅需要满足视觉上美的感受,它更需要有灵魂、有精神,需要通过某种手段体现它内在的情愫和信仰。

所以公共艺术不仅是对一个公共空间的简单的装饰美化,同时还要体现这一空间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

三、壁画与公共环境的因素

现代壁画与古代壁画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壁画主要服务于宗教,以壁画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绘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

而现代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了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

现代社会中,公共空间的类型和功能随着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建筑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

相应地,也产生了过去所未曾出现的新的建筑结构、建筑类型和建筑空间,这些都会对壁画的风格、样式起到催化和助推的作用。

“壁画的重要艺术特征——是它的审美价值……,壁画还没有改变与其他画种的共同本质,要通过绘画材料或借助工艺手段,直接宣泄内心情感,去表达把握壁画的社会功能和美学价值等更深层次的追求。”壁画家或设计师,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对场所、空间的先期阅读,以期找到公共空间的特性、缺失和社会公众的精神诉求之间的联系纽带,进而将诸如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语言的传达方式、最后的实施等付诸于现实。

四、现代壁画审美特征

公共性是现代壁画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壁画的审美特征。

1.尺度与美感

壁画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

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比例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

首先,整体考察建筑空间及其空间界面关系是确定壁画尺度的基本前提。

使之既不影响内外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整体思考壁画尺度与建筑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

其次,把握好壁画尺度与视距的关系。

视距指人们欣赏艺术品的视觉距离,欣赏作品获得的视觉美感一方面靠画面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靠视距来调整,才能产生完整的视觉效果。

2.材料与美感

自然造物给视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不同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

从材料的原始状态来看,材料本身已具有了原始美感,加上艺术化的设计与工艺制作,材质美在壁画设计中就更为明显地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材料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现代壁画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现代壁画艺术向着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手法发展,这种趋势伴随着建筑的发展愈来愈明显。

因而,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质审美价值的发掘以及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壁画的材料观念。

3.形式与美感

壁画视觉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壁画家对某种特定空间环境的把握和对形式法则的创造性运用。

壁画艺术形式的创造不同于绘画中的其它表现形式可以自由表述,壁画是在限定中寻求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

限定与创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壁画设计恰恰是在这一矛盾中通过壁画家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与法则,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所产生的视觉样式。

壁画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表现形式,它所产生的视觉感染力和对人们精神的启示是其它艺术语言所无法给予的。

现代壁画也在随着新科技和新材料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壁画在与公共空间相融合的同时,更注重人文精神的注入。

它依赖公共空间环境,又体现公共意识,是社会价值和人类对美好愿望的追求的重要体现形式,是现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卡特琳·格鲁,《艺术介入空间》[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尚廓,《壁画与建筑的构图关系》/

[3]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年

公共艺术品 篇2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比较

在目前的高校教育格局中, 普通高校公共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愈显突出, 公共艺术教育与公共体育同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公共艺术与公共体育教育有相同的学科特性, 在课程体系中均包含着理论课和实践课内容。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共艺术教育远没有达到“高等教育”的层次, 在教育认识、教育水平、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完善、教师水平、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都不够规范和健全。因此, 本文就从两种教育的课程实施作为落脚点, 通过对教育政策、教育实施、教学管理等具体情况的比较, 找出两者的发展差异。

一、《课程指导方案》的比较分析

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体育课程纲要》) , 2006年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以下简称《艺术课程方案》) 。从标题看, 虽然《体育课程纲要》中并没有出现“公共体育”一词, 但是该《纲要》的附则一章中表明“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本纲要”, 《艺术课程方案》在前言中也首先表明“本方案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 由此看出两份文件所界定的教育对象范围是一致的, 均非针对专业高等学校的专业体育和专业艺术教育, 而是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艺术素养教育, 并且两份文件都是对进入学校教务系统的课程教学提出的指导要求。

之所以要比较这两份课程教学指导的纲领性文献, 是因为文教政策是教育实施的“源头活水”, 它们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和艺术教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 是新时期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现将两份《课程指导纲要》的内容对比用表1表示如下:

从表1中看到, 《体育课程纲要》比《艺术课程方案》在政策内容上要完善很多。《体育课程纲要》是由八大部分组成, 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育方法、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附则。《艺术课程方案》则只包含了四部分内容, 分别是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保障。其中的“缺失”内容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这些课程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细节内容。从表1中还可以看到, 两份文件中的“共有”内容是前三部分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 这些“共有”的内容分别明确了公共体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该课程的作用和性质, 对课程学习的要求等。以下表2再将两份《课程指导》前三部分的具体内容分别列出, 做一个对比:

从表2的对比来看, 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设定比较笼统, 一门选修课程 (一般30个学时左右) 和公共体育144个必修学时教学要求相差甚远, 可见, 同样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教育课程, 国家在制定文教政策时是有倾斜的, 对公共体育和公共艺术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

二、课程教学实施情况的比较分析

接下来再将两种公共教育的课程教学实施情况归纳为课程结构、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评估体系等四个方面, 在以下表3中分别列出, 做出比较:

通过调研, 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类型分四类, 一、二年级学生为必修课, 共144学时, 每学期1学分, 共4学分;三、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为选修课, 每36个学时1学分, 可任选多个学分;选项体育课和保健体育课分别针对体育特长生和身体弱势学生开设。课程内容设置按学期为单位划分, 对同一运动项目设置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类型, 保证至少5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锻炼要求;对不连续选择同一运动项目的学生, 也提供其他运动项目的选择机会, 并规定交叉学习运动项目时的层次性要求, 实现和满足不同年级和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对活动内容的兴趣要求。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分为三类:体育理论课、体育实践课、体育保健课。其中理论课学时占总学时数的10%, 实践课学时占总学时数的90%, 专项训练占65%, 身体素质占20%, 考试考核占5%。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对从事体育锻炼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是进行体育运动的基础理论课程, 从多个角度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知识、卫生知识、体育竞赛规则, 体育欣赏等内容。体育实践课以提高学生兴趣出发, 在“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让学生在自己喜欢或特长的项目上技术水平有所提高。选项课的类型就是在运动实践的基础上, 对某个专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技术的再提高, 形成运动的习惯,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体育保健课是为专门不能正常跟班上课的残、弱、病学生设置的, 这类学生长期处于弱势群体之中, 心理承受的压力很大, 因此这类课程除了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项目和保健理论外, 还包括了心理卫生课程。

反观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在:课程结构单一, 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以及校外艺术活动自成一体, 没有紧密结合和开发校内外艺术资源;课程类型多为任意选修课, 且只需修满2个学分一门艺术, 课程多为音乐类课程, 不能开全所有艺术门类课程, 不能满足各类兴趣爱好的学生;课程内容随意, 因人设课, 多为欣赏类和实践类课程, 理论和史论类课程极少;课程没有任何评价体系, 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 等等。针对这些课程教学的规范性问题, 公共体育在《体育课程纲要》中的规定非常细致。《体育指导纲要》“方向明确、任务具体”, 完善的细则为体育课程的开展、实施提供了有效地参照系数。而《艺术课程方案》对上述教学规范性的问题确实没有指导性阐述, 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以及课程评价等这些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内容没有任何细致的明文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较可以看到, 公共艺术的具体实践指导严重缺失。显然《艺术指导方案》在这些方面出现了“指导盲点”。

三、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管理体制的保障, 表4比较的就是两种公共教育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差异:

从表4看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的机构设置, 以纵向看, 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 主持全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每年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会议,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并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工作, 且将之纳入年末总结评比范畴。体育教学部是落实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部, 按工作性质下设课堂教学、群体活动、训练竞赛、办公室及器材管理。以横向看, 体育教学部下的各部门为同一级的中层机构, 分管不同的工作内容, 课堂教学是中心工作, 群体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训练竞赛是高水平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训练, 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 器材管理是体育教学的后勤保障。此外, 整个体育管理体系包括了体育师资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群体活动管理、业余训练管理、体育科研管理、体育场馆器材管理、体育经费管理等, 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一整套科学体系。分析高校体育管理体系, 它调动着整个学校从体育管理部门到其他相关部门、从体育教师到学生的积极性, 优化整合学校管理资源, 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组织、指导、检查、评定, 促进基础建设, 完善内部管理, 规范教学行为, 强化过程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调研得知,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如专业教师配备严重不足, 专职教师的教育培训机会少, 科研机会少, 职称晋升困难;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建立, 教师培养聘任制度、考核制度、课程管理制度等都还没有配套;教学没有大纲, 没有统一的教材, 没有教学方法, 单凭教师的个人艺术经验执教;公共艺术教育场馆器材没有规划建设, 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等等。在表4中看到, 高校根据《艺术课程方案》确实都设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或“艺术教育中心”等, 但这些机构往往归属在团委或人文学院等部门下, 俗称“挂靠”, 其“挂靠”的性质决定了机构在课堂教学、师资管理、经费运作等没有独立权, 更不可能全局规划整个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 此外也不具备监督、检查、落实全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职能, 更不可能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实施机制来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

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致力方向

与同处高等教育公共课程的公共体育不同, 公共艺术教育目前不是一门高等教育中硬性规定的必修学科。它自2006年“公共艺术教育”的概念被提出之后, 一直以选修课的身份, 承担着培养审美意识、健全综合素质的教育任务。比较教育家何塞·加里多认为:“通过比较, 人们可以了解其他教育制度, 可以更准确地认识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也有助于选择更好的教育前途。”本文在比较中发现, 公共艺术教育其“副科”的身份并不是主要问题, 而是在“副科”的背景下, 公共艺术教育要改革成什么样, 怎么改革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教育制度做出明确细致的指导, 也需要一个政府机构来评估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监督其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

1.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的细化。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处于兴起和激发阶段, 如果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目的不是一目了然, 或者改革可能带来的优势和价值不够明显, 那么, 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行政管理人员, 就会缺乏激励, 不愿意继续接受改革, 改革也会渐渐被置于一旁。再次审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政府部门对教育改革的指导缺失和教育制度对教学实践的指导缺失是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最大的“盲区”。这从《课程指导方案》的比较中也可以找到依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只规定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保障”, 而缺失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更具操作性的实施规范。因此, 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中, 出现众多不规范的教学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为能给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发展提供切实有效地指导作用, 现有的《艺术指导方案》亟待完善。弥补教育制度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缺失可以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 实施改革的细则方法, 及时评估改革的现状, 提高对改革的认知程度。

2.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机构的确立。

《艺术课程方案》规定:“为保证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该规定的真正用意是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第一课堂教学, 将其纳入普通高校的教务处, 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件日常普通工作, 由这个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计划、调控、管理。从表4中教学管理体系的比较来看, 如果是挂靠团委、宣传部、二级学院等设立的“艺术教育中心”或者“艺术教育委员会”, 就不是真正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 实质是“团委”下设的一个部门。现实工作中多在操作艺术的第二课堂实践工作, 将校园文化活动充当公共艺术教育, 将各类艺术竞赛成绩当作公共艺术教育的成绩。对这些至今还是由“团委”负责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校而言, “团委”的核心工作不可能是公共艺术教育, 它只是作为锦上添花、装饰门面的工作内容。这种体制管理的后果, 不仅公共艺术教育得不到真正的独立发展, 更严重的是造成了普遍的错误认识, 不管是学校的高层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和学生, 均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就是丰富校园文化的工作, 这样的认识完全违背了《艺术课程方案》规定的艺术进入课程教学以达到“育人”的初衷。此外, 很多学校甚至还存在多家部门负责管理的现状, 比如教务处“抓”公共课程教学, 学生处、团委“抓”学校的校园文化工作, 宣传部也来“抓”一些艺术交流活动, 这些学校表面上多家部门负责抓, 实质上常常是多而无人抓。与高校公共体育完善的管理体系相比, 改革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管理体系就显得必要和急迫了。

五、总结

本文进行的比较研究是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在不同阶段、相同视点上, 对现存教育现象进行多维度之间的“对话”。在比较研究中, 研究者们容易无意识地将“优劣差异”预设地加入到比较标准中, 也就是提前设定某个比较教育对象是相对优越的, 带着这种“有色眼镜”再去比较, 其研究结果的价值就不一定客观, 这是做教育比较研究时要避免的。本文通过对文教政策、课程实施现状、课程实施管理的比较得出, 公共艺术教育相较于公共体育来说, 其发展确实过于薄弱。所以笔者选择这两种性质相同的高校公共课程进行比较时, 并没有预设公共体育发展的“优越性”, 也一再遵循公共艺术和公共体育做比较的价值取向:比较不是为了寻求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之间的异同, 更不是为了区分两种教育的优劣, 而是为了实现两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共教育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追求一种更为合理的教育模式、教育观念, 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发展经验。因此, “表面”现状的比较只是比较的入手点, 接下去更应从两种公共教育的“背后”开始, 在不断的、并行的、参证现象的“向内理解”中达到两种公共教育的“视界融合”。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种教育现象、教育观念的宽容与共处, 发挥公共体育对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发展薄弱现状的参照、选择、创新和反思功能。

参考文献

[1]何塞·加里多.比较教育概论[M].万秀里,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杨子华.公共艺术教育应树立的四个基本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9) .

[3]李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评述[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6) .

艺术品的公共适应性 篇3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provincial capitals and municipalities

have been putting public art into th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cities. Various Cultural Square and sculpture park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part of big cities. When the sculptures

deliver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spirit through public art

it also imperceptibly influence peoples daily work life

and tas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 discovery of

unreasonable site plan is the same important as studying

abroad experience in related fields. Britain has a lot of

realism sculpture pioneer, not only in the forefront of artistic

concepts but also deal appropriately environment with public

space. Sculpture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across the

countryside, fully embodies the 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 of

modern artists and art concepts.

思考的切入点

英国的公共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享有盛名,尤其是英国的当代公共雕塑更具有影响力。大多数英国的公共雕塑是临时决定的,一方面由地方文化委员会决定,另一方面由一个特别委员会决定。虽然在英国全国有许多的艺术团体,但没有真正的政府机构来计划安排环境或公共雕塑。英国不同于中国执行了城市雕塑许可证的制度。但英国公共艺术发展基金委托并监督公共雕塑的安装。艺术组织和基金会多由私人募捐,极少来自政府。

先驱者们带来的惊喜

亨利·摩尔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雕塑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其雕塑不仅对英国,同时也对西方现代雕塑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亨利·摩尔对雕塑最大的贡献是把架上雕塑推到了绿地、室外,使雕塑进入了公共空间。亨利·摩尔曾经说:“雕塑是一种露天的艺术。它需要日光、阳光。对我而言,自然是它最好的状态和补充。我更愿意把一件作品融入到风景中去,这要比把它放在我们所知道的任何建筑物前都要好。问题是雕塑需要找一个适于它的环境,果真能找到的话,对雕塑和环境来说都有裨益。我自己的花园是开放的,与赫特福德的风景融合在一起。我注意到甚至那些对雕塑没有感情的人也能意识到,他们常见的一些雕塑是被经常放错了地方。”公共场合的雕塑不是简单涉及雕塑本身,而是涉及雕塑及其摆放的空间环境。所以,雕塑是否适合这种空间环境就成了雕塑家和建设规划部门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在英国比较有影响的雕塑家中,安东尼·戈姆利是众所周知的。当然,还有爱丽莎贝斯·弗瑞克、布鲁斯·麦考林、菲利普·金、安东尼·卡罗、理查德·迪肯、安尼士·库伯和雷切尔·怀特里得等人。安东尼·戈姆利还创作了很多其他的公共雕塑,这些雕塑分别被摆放在街道上、地下通道里、楼房顶上、海边沙滩上。安东尼·戈姆利说:“关于艺术和当代城市环境如何协调的问题,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讨论。我认为没有必要大做标志性的东西。我认为有许多巧妙的方法可以改造现有的城市建筑,可以通过使用一些艺术手法来修改、延伸或者使它们复杂化,可以在原有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插入新东西来重新分配和创造空间。

公共艺术及公共雕塑的内涵

公共艺术来源于英语Public Art.从它所包含的范围来说,有音乐、戏曲、舞蹈、影视、观念艺术、涂鸦、绘画,雕塑等各种综合艺术形式。正因这些艺术形式均是在公共环境及空间所演绎,与受众产生联系与互动。形式并非最主要,公共艺术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它是一个复杂而模糊的艺术活动过程。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或几种艺术形式,也不是某种统一的流派,风格;而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艺术空间开放、包容,共享的文明态度。

公共环境的概念具有很大的延伸性,它可以是人类建筑内外的、公园的、街道的、城市的、郊野的,乡村的。特定的环境空间均有其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他们构成公众从事各种活动的背景。同时也构成了公共艺术的公众空间,而公共艺术的空间特征在于它不是放之四海皆准、普适性的。在很多时候,它是必须针对特定社会环境的,也就是说,公共艺术是受到场所限定的,在甲地是一个很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如果被移植到乙地可能就不一定恰如其分;社会环境变化了,公共艺术作品的要求也随之变化了。

公共雕塑一定从属于某个环境,服从于某种功能,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自然界所有物体都占有空间,雕塑本身也同样占有着三维空间,它通过材料所表现艺术理念使其精神传达到占有空间的实体上。艺术家的理念通过雕塑能够使环境形成特殊的氛围,空间的围合、穿插、引导、均衡、渗透等。艺术语言所产生的丰富效果一是取决于艺术家的设计,其次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材料的应用。不同材料通过视觉效果拓展了心灵的震撼力;材料的质感不同艺术效果也迥异。如花岗岩的粗旷和坚硬,汉白玉的纯洁和高雅、铸铜的古朴和庄重、不锈钢的现代和冷峻、木材的自然和亲切等等。因艺施材,因料施术;充分展现材料的自然机理以及切合主题的人工机理。

英国雕塑艺术家的公共创作实例

扭曲的气旋

位于查茨沃思乡间别墅,在英国德比郡伊登索尔附近。由塔尔曼设计,并修有花园。该主题的雕塑颜色选择了与天空接近的白色,造型穿插安排合理;即使体量较大也并不在狭长的前庭绿地显得压抑,与周围环境有较好的融合。

噼啪燃烧的头像

著名的约克郡雕塑公园艺术派对开展了一些属于会员的有趣活动。该项目旨在创建和测试一系列的大型人体头部雕塑的燃烧效果,燃烧的过程作为派对的压轴戏并首次公开在观众面前被点燃起来。三层金属网所编织的头部,周围设置有安全界限。艺术家使用木炭将中空的头部填满。我认为,这件作品的艺术诉求是为了表达人类心灵渴望沐浴火的温暖;随着燃烧产生了不同且迷人的图案。

果园的趣味

“果园的趣味”是一座真人大小男园丁推着独轮车的雕塑;它安装在英格兰威尔特郡的郊外。雕塑由多孔丝网围成,覆盖了灰色油漆;安放在树林之中,突显了一种环保理念,宣传了取材于自然并顺应于自然的概念。

公共雕塑艺术的综合辨析

城市公共艺术教案 篇4

一、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方法与程序

公共艺术存在于公共空间之中,公共空间秩序是由政府实施管理的,因而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公共艺术,或政府认可,或政府组织开展,无不在政府作用范围之内。积极的政府责任的履行,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城市公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政府作用的发挥密不可分。政府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方面,承担着前瞻统筹、资源调动、主导协调和制度创新四个主要的责任。并认为政府决策者的文化素养极为重要。

1、前瞻性统筹

公共艺术存在于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政府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在强调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用“艺术环境”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把城市规划、景观工程、建筑、雕塑、广告等都看做是公共艺术,重视用艺术的标准来要求其品质。因此,要为市民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尽量减少视觉污染,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

从培育城市文化的长远目标出发,统筹作为城市公共艺术部分的物质性要素建设。物质性要素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它作为公共艺术时,就产生了人与艺术的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得到美的享受,可以使市民愉悦心情,增强安全感。同时,优秀的公共艺术,都有合理的尺度,空间、体量、色彩等,这种有很好尺度感的环境,对陶冶人的情操,培育公共秩序,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塑造城市形象的视角出发,审视公共艺术对城市影响力、竞争力的作用。成功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可以创造出一个城市强烈的地域感和可认知感,培育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拉动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甚至可以培育新兴产业。

2、积极性调动

营造宽松开放的公共艺术创作环境和创新氛围,激励各方各类人才的创作热情。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政府应倡导一种开放的社会氛围,鼓励艺术家、设计师大胆创新,允许不同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之中,以满足公共审美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政府又往往是公共艺术品的最大“买主”,要当开明人,起导向作用,从而为设计师、艺术家提供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专家论证与政府决策有机结合。要注意防止三种倾向:一是政府武断决定,特别是决策者不尊重艺术,凭个人审美意愿来决定方案,或在实施过程中擅自指点修改。二是不正确运用公共意见。艺术如果仅仅依据简单多数来判断,那恐怕不叫艺术。三是专家的社会责任落不到实处。专家的任何意见,都不需要追究责任,最多只是舆论批评而已。政府、专家、公众三方的作用机制如何建立,三方积极性如何调动,确实是个现实的课题。

3、主导性协调

公共艺术与商业利益的矛盾协调。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商业与艺术的矛盾是经常发生的,有的拆除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进行城市开发;有的因政府部门妥协,开发商擅自改变规划,将原来艺术的、人性的空间改得面目全非。不能因为商业利益而放弃对公共艺术的追求,政府的这种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新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设计规范的矛盾协调。现在的城市千城一面,新建的建筑似曾相识,这是当前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引入新的设计理念。但这时往往容易与国家法定规范相矛盾。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制定国家设计规范时无法解决的很多技术问题现在都已迎刃而解,新的设计理念变成现实已成为可能。因此,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着手研究规范的修编问题,另一方面,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政府应进行有效协调。

4、制度性创新

改革设计业务取费制度,一方面作为政府制定的导向性取费标准,应增加方案创意阶段的取费比例,以鼓励公共艺术性创造。另一方面可以放开,由市场来决定取费。建立对公共艺术创新的奖励制度。城市规划、设计、建设项目的等级奖励评定,应增加艺术成分。

建立反馈式对话机制。政府和建筑师、艺术家之间要加强联系沟通。政府部门作为管理者和实施者,对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公众的意见要及时反馈给公共艺术的原创者(如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等)。要建立策划人制度,在对话机制中发挥作用。

经常组织艺术家、批评家及广大民众对城市公共艺术开展一些批评活动,可以政府组织,也可以由专业性行业组织开展,以推动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二、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材料要素

材料是公共艺术的基础,离开材料公共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实现。在公共表达中材料的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材料的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在公共艺术表达中非常重要,物质材料不仅决定公共艺术的形态,色彩机理 心理效应,还直接影响造型的强度,加工工艺和方法。间接限制了公共艺术设计构思。所以了解材料是公共艺术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材料可分为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两大类。

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材料称自然材料,自然材料具有原始的质朴感,给人以亲切、舒适、自然的心理感受。如:土、木、石等等。

木材是比较容易加工的材料,在室内公共艺术中使用比较广泛。它具有温和、松软、轻快的心理属性,但易出现变形、干裂、燃烧、蛀虫等现象。在室外公共艺术中使用年限比较短。

石料总体上给人沉重冰冷剑英感。如果石材的加工手段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效果。在公共艺术中使用的比较广泛。

土料具有可塑造型好,干燥后有一定比较强度。但容易碎,怕水、难保存。所以在公共艺术中使用通常要烧成陶瓷。通过人为的因素合成制造的材料称人工材料

人工材料得出现体现了人类发展历史的科技技术。在公共艺术中常用的人工材料由金属、玻璃、塑料等

塑料材料熟料是典型的现代工业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塑料具有造型丰富成型快,造价底、户外时间短、在公共艺术中、使用也比较广泛。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人类从矿物中冶炼出的物质,具有很强延展性。金属材料在高度发达的今天成为公共艺术的新宠。C、玻璃材料

玻璃的发现与加工是很大。现在玻璃材料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它透光性能好具有隔音防火防盗功能,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的材料。D、综合材料

公共艺术的材料在设计应用中是多元文化的总和,了解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才能更好的体现公共艺术中不同材料的肌理和质感丰富设计语言。

三、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

3.1城市公共艺术的地域文脉特性

1)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脉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我们知道每个人对世界独特的看法,都是以个人的文化架构为基础的。不同的社会、国家和文化通过不同的观察方式、审美情趣,架构了不同的文化特性的公共艺术。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产生大规模的城市公共艺术。欧洲基督教文化下的公共艺术、穆斯林、佛教、以及我国儒、道文化下产生的公共艺术,由于其不同的社会形态、文化背景,所反映出的具体形态也各有不同。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具有积淀和体现历史文化的特征。城市的空间发展与历史的文化变迁密切相关,并产生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色。作为艺术创作的大文化背景,放弃了其地域的文脉特性,就放弃了城市公共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符号、肌理。

2)城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色彩也有相当的关系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由于宗教、文化、政治、风俗等的不同,对色彩的喜好有很大的差别,从色彩上除了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外,还能感受到地区的不同。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做为其艺术性的一面,必须要考量色彩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就中国而言,汉族一般喜欢红、黄、绿色。红色表示幸福和喜庆,多用于喜事;黄色具有神圣、权势、光明、伟大的含义,多为帝王所 用;绿色象征繁荣和青春;黑白色多用于丧事。其它民族喜用的颜色 是:蒙古族一般喜爱桔黄色、蓝色、绿色、紫红色;回族喜欢黑、白、蓝、红、绿等色,白用于丧事;藏族喜爱黑、红、桔黄、紫、深褐等

色,忌讳淡黄、绿色,以白色为贵;维吾尔族喜爱红、绿、粉红、玫瑰红、紫红、青、白色,忌讳黄色:苗族喜爱青、深蓝、墨绿、黑、褐等色,忌讳黄、白、朱红色;朝鲜族喜欢白、粉红、粉绿、淡黄等色;壮族喜爱天蓝色:彝族喜欢红、黄、蓝、黑色:满族喜爱黄、紫、红、蓝色,忌讳白色;傣族喜爱白、棕色;黎族喜爱红、褐、深蓝、黑色等。

世界上几个主要民族传统喜爱的色彩是: 中华民族——红、黄、青、白; 印度民族——红、黑、黄、金; 斯拉夫民族——红、褐:

拉丁民族——澄、黄、红、黑、灰; 日耳曼民族——青绿、青、红、白; 非洲民族——红、黄、青。

3.2公共艺术与城市背景

1)传统性——对传统风貌的传承

我们将城市看作是时刻进行新陈代谢的、有生命的机体,将空间的发展看作是一种内生的、在原机体上的生长。

大多数城市都是在传统城镇基础上发展而来,从城市的空间结构(spat讨structure)和城市肌理(texture)中可以寻找到城市空间发展的文脉(context)和历史发展的轨迹。对一些古城的历史文化地段,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空间要素,如广场、街道和历史性建筑等应采取整体特征与风貌保护,使城市公共艺术与原有空间在同一地区共生为一体,不破坏原有的整体结构,这是对显形历史遗产的直接发扬与延续

2)地域性——对地域文化的保护

地域文化的沉淀是用岁月写成的,在它沧桑的印迹里饱含着信息,它们对今人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城市公共艺术要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市民情感的寄托、城市色彩丰富的符号、人们智慧启迪的的窗口。

对于很多凝结在城市空间中的历史与环境——地域文化的载体而言,需要我们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时,对它们以尊重、保护,即注意文化环境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协调。

首先,城市公共艺术要能丰富环境,符合区域内的环境风格;

其次, 城市公共艺术要反映一些重大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

第三, 城市公共艺术要与周边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感。3)现代性——文化发展的观念

城市的文化特色除形成于历史发展的积累和积淀外,还有其更主动的一面,这就是城市文化特色的更新。

齐康教授曾指出:“城市文化的特点,某种意义上讲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管理者、规划者和设计者素质的综合反映。”则这其中也包括使用者的参与与设计。这些素质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它不但受传统的文化、各地的乡土风俗和传统习惯的影响,而且应承受当代新的科技、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

我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城市文化特色的更新与创新也是城市空间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的文化更应是以多元化为特征。文化的特色不是可以通过复制、变形、组合等方式来套用一些漂亮的形式产生的,也不是可以通过简单的传统符号延续或环境的协调而解决的,城市(或地段)的文化特色应是在当时、当地环境中生长延伸的结果。”

3.3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区域的关系

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区域无论从功能上、文化背景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区域的功能比起建筑来说要复杂一些,涉及的面更为广,更为多样和微妙。尽管如此,人们总还是赋予它一种或几种主要的用途,即大多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主题性。城市区域的不同从而带来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区域性差异。·纪念性空间

稍有一些历史的城市,总有一些纪念性的城市空间,纪念发生在这个城市中的一些历史事件或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些纪念性的城市空间要么位于事件发生的遗址,要么是人物的故居,要么是经过选择的城市的某一地段。在这些地方,一般要修建一些纪念性的建筑。

这些区域的城市公共艺术也必然带有一定的纪念性,比如南昌八一广场的八一建军纪念碑,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设计,缓慢的斜坡,忧郁的花岗岩,与远方华盛顿政府建筑组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言尤未尽的纪念性意境。这些都是纪念性的公共艺术与纪念性城市区域的完美组合。有时原址的建筑历史环境已遭破坏,甚至荡然无存,那么可以通过建筑手段或公共艺术的手段作一些画龙点睛式的提示,赋予城市空间历史的意蕴。从大多的实例看,往往是建筑、环境、公共艺术三者的共同表现。

·标志性空间

标志性城市空间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性质,是体现城市性质的建筑集中的地方。比如上海的外滩,银行、证券、保险、海关、公司、商场、饭店之类的建筑林立,体现着上海在中国的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地位。在这些标志性空间里有的是以某个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为标志,有的是以城市公共艺术品为标志,天安门广场四周是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以及即将建设的国家大歌剧院,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都性质。·传统空间

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但就像一个人不能没有记忆一样,城市不能没有历史的积淀。城市中传统街区的空间如同活的化石,告诉人们遥远的过去,绵延着割不断的怀旧情愫,缠绵着解不开的历史情结,给城市以深沉厚重之感,弥足珍贵。一些新生的城市往往缺乏这种传统的空间而显得苍白。传统空间中的民俗生活和气息是最吸引人的,远来的客人尤其对此感兴趣,是可资开发的旅游资源。

在这些地方的建筑,以地方小吃和手工艺品制作、门面店铺、居住等性质为宜,避免现代化的生产性建筑。南京夫子庙与上海老城隍庙给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带来了丰富和多样的空间,吸引着大批国内外的游人,如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就是依唐朝时修建的大雁塔以及慈恩寺为背景修建的,具有明显的历史传统性,属于典型的传统性空间。而在这些空间诞生了许多带有传统性的城市公共艺术,它与传统建筑、历史遗迹,景观环境共同再现了当时繁荣大唐文化。

·商业空间

商业空间里的建筑功能当然以商业为主,但有两种情况可供选择。一种是专业性,即同一性质的商业建筑集中在一起,形成专业市场,如服装市场、电子市场、文化用品市场等,这类市场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增强辐射力。一些颇具特色的地方专业市场,如义乌的钮扣市场影响遍及全国。再一种是功能的相互配套,即综合性,使人能在一个地方一次性享受多种服务。在这些商业空间中也需要一些标志性、商业性、现代化的城市公共艺术,更好的营造商业区域的商业气氛,这一区域的城市公共艺术要以现代化为主,同时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有可以以不同的商业性质而有所不同。

·市民空间

市民空间的类型丰富,层次多,对应着人们的各种活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市民空间对应的侧重点有——定的区别,这里公共艺术的设置也应有一定的区别。

市民空间要突出体现休闲性,可以安排具有文化性、娱乐性的公共艺术。在大型的市民空间里,如休闲广场,就需要设计有参与性、体验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增加广场的可读性。

·

风景空间

风景空间多是以自然因素为主的旅游、休闲地带,在考量艺术品与附属建筑——旅馆、饭店、商店等的关系时,更要注意和自然风景相协调。与河流、湖泊、海岸、港湾、山脉、高地、森林、植被等特殊地形、地貌结合,形成独特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

公共艺术的新发展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片区、街区应朝混合型用地的方向发展。一些小型的商业设施,如酒吧、超市等与居住区的结合,通过这些设施即满足了功能上的需求,又可以增加城市的生命力和活力。未来的城市中存在单一性质用地的街区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充分考量所在区域及周边环境的关系。

四、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一)城市公共艺术概况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进程和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更为科学化的深入分析为基础平台的。

首先,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逐渐具有了内在精神与视觉的性格指向,最终要由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形成能体现这种公共区域性格指向的视觉焦点,或是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约定因素的精神产品而逐渐形成、完善、发展起来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公共场合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媒介,体现着公共领域的精神属性,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艺术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历史形成和发展,区域的市政性质,环境的视觉结构都有着根本的联系,它实质上都是精神生活的焦点,是市民性格的视觉显现,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时代精神的活化石,是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其次,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学科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中许多相互共融的边缘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环境艺术、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能使环境和人产生一定的人文内涵,使两者的性质均得到升华。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强调环境空间与公共艺术的互补互动关系,重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可以使环艺设计人才认识到公共艺术品较强的艺术形式与建筑空间相配合,能在不破坏建筑空间构成的体积感和建筑造型本身的立体构成秩序感时,保持建筑形象的完整性。实现空间不压抑,大空间不空荡、平淡,更能使人的视野在空间中具有连续性、观赏有时间性,通过人的视感和行动,在人的心理上,感官上对环境空间及功能起到心理上的调节和更深层地认识,改变人对实体空间的认识和增进实体环境空间的艺术性、人文性。

总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有机结合的,两者的有机结合给环境艺术设计这大的平台,增添了非常丰富的色彩和语言,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成员。在未来的发展中,完善和发展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就要加强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建设,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材的建设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科学、完整、先进的现代化教材,才能培养在意识,技术均全面发展的新型设计人才,使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以崭新的面貌为环境与建筑内外空间的布局处理创构一种有生命力的,有主体的积极参与的内外空间,使其围绕在人们的生活周围,帮助社会公众对环境进行文化性的再认识。

该教材是以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强调环境空间与公共艺术的互动、互补关系、重视公共艺术设计的地位和作用为宗旨。在编写的过程中将以研究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作用,特别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为主要内容,辅以多媒体的现代化教材课件,最终让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共艺术及其特点、规律和风格,并能将公共艺术合理有效的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使其得以升华为目的。

(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历史进程及基本概念

“公共”这个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和公共性的问题做过专门的研究,根据哈贝马斯的研究,“公共”这个概念在西方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在英国,从17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公共”这个词,17世纪末,法语中的“publicite”一词借用到英语里,又出现了“公共性”这个词;在德国,直到18世纪才有这个词。

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它讨论的是公共的事物,同时,它与权力机构也是相对的,“公共领域说到底是公共舆论领域”。在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没有公共领域这一说的。

公共性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物权利的肯定。这是人的基本权力。这一点也是18世纪才出现的事。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指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种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写到: “思想和意见的自由交流是最可宝贵的人权之一。人人享有言论自由、写作自由和出版自由,但要对滥用法律所规定的这种自由承担责任”。“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切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伯克)对于人的基本权利的肯定,成为几乎是每一个现代国家制定宪法时候的基础,不管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是怎样的,至少在口头上,都要表示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综合上述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西方社会学概念的公共性和公共领域,至少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它是市民社会的产物,在封建的、专制的社会制度中,不存在公共性和公共领域;

2、它是民主的、开放的、进入了公共领域的;它与私密性、封闭性是相对立的;

3、它是舆论的、参与的;是可以自由交流和相互讨论的。

既然“公共”这个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那么“公共艺术”这个慨念同样也不是从来就有的。

近几年,“公共艺术”这个词在中国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人们往往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公共场所的艺术。例如,台湾目前比较流行的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就是如此,“公共艺术是指设置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包括绘画、书法、摄影、雕塑、工艺等各种手段和技法。除此之外,人们甚至把只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能够和公众发生广泛关系的艺术样式,如表演、歌舞等都包括在公共艺术之内。

可见,目前在中国人们现在对公共艺术偏重于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一般是广义的使用公共艺术的概念,自然,凡是城市雕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都无一例外被看作是公共艺术。尽管这种说法约定俗成,但是它带来的问题是,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所蕴含的特定的价值观被忽略了。事实上,有些城市雕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之所以是公共艺术,因为它具备公共性,有些则不能看作是公共艺术,如果不加区别,笼统地冠以公共艺术的名称,作为一个概念,是不严格的。发生在公共场所或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的必要条件,同时,公共艺术还有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公共性,这一条恰好被广义的公共艺术忽略了。

本文使用狭义的公共艺术概念。在我们看来,用“公共艺术”这个词不是因为它说起来好听;或者是一个挺新鲜、别致的说法;也不是因为这个词可以与环境艺术、景观艺术和城市雕塑通用,是这些概念的另一种表述;我们认为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新的取向。

公共艺术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它不同于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

对公共艺术广义的理解实际是将公共艺术看成了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实际上,公共艺术有自己质的规定,它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严恪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西方文化发展的背景,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内容里还要作专门的分析。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相比,它所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文化情景,它要解决的是新的历史、社会、文化问题。如果我们看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公共艺术的重要人物克莱斯·奥登伯格的作品,就比较容易看清作为当代艺术范畴的公共艺术与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的区别。

克莱斯·奥登伯格(1929年出生)被认为是兴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干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由于父亲是·名外交官,他早年曾经在纽约和奥斯陆等地生活,后来,全家移民美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奥登伯格定居纽约,投入到新的艺术创新运动中。奥登伯格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分别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过文学和艺术。在艺术上,他刚刚出道的时候,正值美国后现代主义艺术风起云涌,而曾经名动一时,属于现代主义艺术范畴的抽象表现主义的潮流受到了这种新艺术的挑战,这个时候,奥登伯格表现出对于偶发艺术和环境艺术的兴趣。奥登伯格在艺术上第一个成名之举是1961年l2月开办了一家特别的“商店”,这是一家真实的商店,但店里的柜台和货架上出售的却是一些用着色石膏复制的食物和长袜、衬衫等其它家庭生活用品。这个商店一共开办了两个星期。后来他做了一些大型户外“食品雕塑”,如《大型冰淇淋蛋卷(1962年)等就与他“商店”的物品有密切的关系。

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奥登伯格开始创作放置在户外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风靡了整个欧美。放置在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这件作品(见图3)是一辆巨大的自行车,一半埋在土中,在这个雕塑边游玩的小孩根本没有把它看作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是个游戏的器具而已,当这些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物品以超常规格放大,作为雕塑出现的时候,让人觉得亲近、好玩。奥登伯格的这种波普风格的雕塑之所以被看作公共艺术,因为它消解了传统雕塑的神圣感,使雕塑与公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因而具有较强的公共性。

过去,大型的户外雕塑一般和庄严、肃穆,纪念性、永恒性联系在一起,奥登伯格的雕塑恰好是对这种传统观念的挑战,对此,他专门设计了一系列“反纪念碑”的雕塑,尽管这些雕塑大多并没有真正能够得以实施,但表明了他的雕塑所具有的独树一帜的特点。例如,他设计了既模仿华盛顿纪念碑,又调侃华盛顿纪念碑的一把大剪刀,他解释说: “显而易见,这把剪刀在形态上是模仿华盛顿纪念碑的,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饶有趣味的差异,如金属和石质的区别,现代的粗鄙和古意之盎然的不同,变动和未定的对立”。他还做了其它一些反纪念碑的方案:为纽约时报广场做了一个庞大的剥了皮的香蕉;为纽约的下东部做了一个巨大的熨衣板;为中心公园作了一个庞然大物——特迪熊。奥登伯格的这一系列被成为波普艺术的作品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是过去让普通民众觉得高不可攀的雕塑走下了圣坛,降解为一种快乐的平民化的物品,给公众带来了快乐,也给艺术带来了变化。

让老百姓身边最普通的物品具有高大的体量,这种从极小到极大的变化,本身不仅是物品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地位的提升。比较古典的户外雕塑经典之作——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这是神圣、庄严和纪念性的典型。大卫是《圣经》中所记载的古代犹太人的国王,当他还在少年牧羊时代,就英勇无比,打败了非利士族巨人哥利亚,受到了人民的爱戴,米开朗基罗的 大卫》选择的就是这次战斗前的一个瞬间。大卫高5.5米,体格健美,左手举到肩膀,紧握肩上的投石机弦,右手有力地下垂,似乎拿了一块石头,头猛烈地扭向左面,紧锁双眉,嘴唇紧闭,怒目注视前方。大卫的姿势既稳定又有动感,似乎蕴藏了无穷无尽的力量。米开朗基罗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丝毫不掩饰他对人物的理想化的处理,他说: “几千年之后,有谁会去管他们本人的面貌是怎样的”。大卫站立在一个高高的基唐上,这是一座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的理想主义的纪念碑,它是人性刚刚苏醒时代的精神需要。他塑造大卫反映了这时代需要建立关于人的自信心,公众需要仰视“大写的人”这种精神需要。

现代主义雕塑是对古典艺术的超越,但是,在许多方面仍然有— 脉相承之处,以亨利-摩尔为例。他的雕塑就是典型的现代主义艺术。亨利·摩尔的作品与米开朗基罗相比,他雕塑的语言方式变了,放置地点变了,但是与公众的关系却没有根本的变化。如果按照对于公共艺术的广义的理解,人们一般可能会把亨利·摩尔的雕塑看作是公共艺术,但严格说来,他作品还是一种相当个人化创作,在这一点上,他的作品与米开朗基罗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有区别的只是在个人语言方式上的不同。亨利·摩尔的作品放在一个“现代主义 的环境中,特别是放在现代建筑周围,放在一个漂亮的大草坪上,是非常出色的,但这种效果是视觉的,是审美的,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它们缺乏我们所说的“公共性”。亨利·摩尔的作品是艺术家个人与环境的一种对话,由于这种对话,作品与环境达到了一种相当的默契,也使得来到这个环境中的其他人们也获得了感染。问题是,就像任何作品都可能感染观众而不能将凡是能让观众感动的任何作品都看作公共艺术一样,亨利·摩尔的作品还是看作环境雕塑比较好。

(三)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内涵

公共艺术近年在中国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由新时期开始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就为一些城市与社区在公共空间里放置大量的艺术品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二,伴随着人民文化教育水平与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一个公民(市民)化的社会在一些发达地区正日益形成,这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希望对如何在公共空间里放置艺术品拥有发言权。

从本质上看,所谓公共艺术的概念在中国得以提出既是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完全可以说,它实际上提出了应该由公众来掌握空间支配权的问题。这是对既往历史的一种颠覆。因此,公共艺术又是一个带有浓厚社会学与文化学的概念,而非纯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

公共艺术这个概念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是什么形态,事实上,公共艺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诸如建筑、雕塑、绘画、摄影、书法、园林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它也可以是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等,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公共艺术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四、公共艺术概念扩展

其实,所谓公共性也并不是一个虚幻的文化指标,应该说,在做公共艺术的过程中,它至少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应该努力体现公众的生存经验与他们所关注的文化问题,从而使作品的意义具有可交流性与开放性。在更为成功的作品中,作品所涉及的公共性问题还会有机地纳入特定社区的公共性话语中;

第二、应该恰当使用公众性的话语方式或努力表达公众的视觉经验,进而体现出平等交流与公共关怀的价值观,这样还可为不同层面的解读预留充分的空间,并拉近作品与公众的心理距离。

综上所述,我倾向于认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公共艺术决不是单一化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人或数人与大众合作交流、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必须努力在个人的创意与公众的意愿之间寻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基点,进而创造出既有艺术性又有公共性的艺术品。当然,创作公共艺术,还会涉及如何融入特定环境、历史与习俗等问题。

公共艺术品 篇5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我们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群艺术家,厌倦了现代都市生活和高度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他们试图回归自然,将不朽的长城、金字塔、吴哥窟等永恒闪耀的人类艺术瑰宝重新带回到人类到艺术视野中来。于是,“大地艺术”诞生了。

大地艺术的诞生,无疑给快速发展的后现代艺术及艺术家们带来新的审视:“

自然和艺术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是否还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将在未来将以何种形式呈现、以什么方式与人连接?”

人类试图替代上帝,创造自己生存所需的一切,而生存亦让他们终于无法和自然、艺术彻底分离。既然我们无法质疑自然和艺术的价值,如何在当代城市空间中将自然和艺术完美结合且真正介入到类人生活的罅隙,就变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以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类生存环境。当人类试图将艺术介入自然和城市生活的时候,公共艺术就诞生了。和几十年前那些活跃在冰川沙漠的大地艺术家们一样,当代艺术家们正在用公共艺术,创造属于城市的“大地艺术”。

公共艺术 (音乐篇)教学反思 篇6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的基础,是音乐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其次,教材内容注重系统性,忽视了学生的可接受性。尽管学生音乐知识基础比较差,教学只有16课时,但教材内容并没有减少,要求并没有降低。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中国音乐、欧洲音乐、名曲、戏剧、舞蹈无所不至。缺乏必要的整合,结果事与愿违,严重地影响了音乐艺术教学效果。第三单元第五节《协奏曲》,本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巧妙地结合专业特点,孩子们在观看欣赏、对比交流、互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让我明白,只要选对适合的方法,我们中职生非常优秀!虽然这一次协奏曲欣赏不足以彻底取代流行歌曲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也不能一步就提高自身的音乐赏析能力,但只要给他们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空间,他们会从高雅的音乐中感悟到生活的美好,逐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平。

德力格尔桑

浅谈公共空间里的公共艺术 篇7

公共艺术不仅仅局限于雕塑、建筑、景观等大众通常所认知的艺术层面。从更深层面上去看, 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纯粹精神的建筑体, 是最前沿文化和最先进文化的空间表现。它能够对民众生活和精神行为产生重要的引导和塑造作用, 它一种当代城市的空间文化形式。简单的去理解, 只要在时间上、空间上能够和公众发生广泛关系的艺术。都可以被称为“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仅有个体栩栩如生的形象叙述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控制环境, 营造周边环境的视觉焦点。而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作品自身在表达上要有感染力和言说性。在现代城市空间的张力关系中, 公共艺术的本身内涵与其在整个空间中的作用很容易被过于复杂的环境点缀所淹没, 以至于公共艺术变成一个孤立的意象, 失去本身控制整个环境焦点的牵引力。如何能不失公共艺术本身营造环境、表达感染力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遵循以人为本是公共艺术的基本思想要求

从三维角度去理解艺术有美学、技术、和经济三方面的要求, 而从四维角度去理解就是在前三者之外再加上“人性”这一点。这里所说的人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公共艺术必须尊重民意的思想。当前, 社会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 人们的主体意识也会不断的增长, 以关怀大众为主题的设计思想必将成为艺术价值主流。艺术成为公众所有之前, 只有民主过程才能解决艺术的相关课题。换个说法是, 我们必须与一般人相同, 成为城市的一份子, 参与社会的所有面向。此外, 我们所创造的艺术, 必须是与其他人相互作用后所诞生的结果。只有适应人的生理特点和行为规律, 重视人的感受, 满足人的心理要求, 关注主题审美情趣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中的“以人为本”精神。

二、公共空间里的公共艺术多以政治和宗教为主题

中国的城市史是一个权利中心、家族中心和商业交换的场所。所谓城市公共艺术历来是以政治和宗教为中心的。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中国的古代城市标志建筑的地方主要在宫廷、鼓楼、钟楼、庙宇、神道、洞穴。宫廷的雕塑主要体现的是官方的理念, 表明天子继承道统的天命观, 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代表公共性, 但不是当代意义的公共空间。神道、寺庙的雕塑是室外雕塑, 也不是供大众欣赏和参与的公共空间, 而是有着特殊意义内涵的观念表述。这一点和西方人的雕塑史截然不同。古希腊最优秀的雕塑作品为神庙, 比如巴特农神殿, 讲述的是神的各种情欲的故事。而奥林匹克的雕塑直接就是为推动公民参与而塑造的。雅典广场是司法、行政、商业、宗教、讲演的中心, 真正的是公共空间, 而置于其中的雕塑便是他们生活的内容。

三、公共艺术一定要具备“公共性”。

公共艺术不同于美术馆中的艺术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任其自由表现。美术馆可以圆艺术家一个“个性”之梦。可是, 在公共场所制作艺术作品时, 就不能如此。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 即公共领域, 它和私人领域是对立的, 它讨论的是公共的事项。公共场所必须考虑形态、色彩美感、必须考虑到观众并非尽是欣赏艺术之人。所以, 制作作品时, 艺术家不能随心所欲, 这其中不仅仅要顾及艺术家本身的艺术理念, 更加应该照顾到大众的精神需求。也正是因为公共艺术的这种“大众”特性, 导致有时候制作出的艺术品抑或失去了创作者的个人主张, 抑或有时候作品只是为了引起少数人的注意, 虽然公共艺术的发展有诸多限制因素, 但是, 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更加能够促使当代艺术家们去开拓更加适合公共艺术快速发展的道路和方法, 从而创造出与时代特征和城市文化相契合的作品。

总之, 公共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艺术。不但在物质上满足当地大众的使用需要, 而且要同时满足大众的共同审美情趣。应该说公共艺的公共性应体现设计师与受众的共同情感及所求。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 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 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参与、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它应该成为时代的民族的最高趣味和精神的表达, 切实做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地域人文精神的最精粹的提炼, 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刘永和编著.米兰公共艺术纵览.台湾:公共艺术丛书.

[2]刘建新.中西公共艺术比较.美术观察, 2003.

[3]马钦忠著.雕塑空间公共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7.

[4]任焕斌编著.装饰艺术设计.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 2005-1.

艺术之光照耀公共空间 篇8

公共空间中,比如博物馆、美术馆,其收藏的艺术品,当是“高帅富”,当是“白富美”,自然是大多数私人艺术品收藏所难以望其项背的。然而,在当今私人收藏勃兴之际,一些似乎难以令人想象的地方,成了当代艺术品展示的最新空间。例如商场、宾馆、酒店,乃至于地铁车站、小商品市场,都成了艺术家们陈设作品的地方。

瞧,中国在GDP增速扬威全球之后,我们的文化建设也上去了,艺术之光渐始普照大地。不管艺术评论界如何看法,甚或有人嗤之以鼻,总之,艺术品来到普罗大众身边,这样的时代将是最好的时代。

豪华商厦:

艺术人亮相的新舞台

最近,在沪居住上班的人们,常常招呼道:“去过K11了没?”而这座在坊间引起特别注意的时髦商厦,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因为它引进了许多的艺术品!漫步商厦,林林总总的作品让人喜出望外,连电梯间里也有动态LED作品呢。

上海K11艺术中心市场部的Suki说:“这就是香港早几年就开始流行的‘购物艺术馆’概念。”在香港,商场与艺术的跨界合作早有先例。说到香港最大面积的购物中心海港城,许多人想到的是奢侈品店门口那排起的长队,其实海港城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美术馆”,经常会举办一些艺术展,比如最近正在展出的《梵高·盛夏》全球首展,利用最顶尖创新的技术,重现了梵高的名作。而香港K11在成立之时就提出了“打造全球首个购物艺术馆”的口号,上海的K11也延续了这样的定位。香港K11不仅会长期展示典藏的本土年轻艺术家的杰作,更通过各种艺术展览、演出,透过多种类型的多维空间,让大众在休闲或购物时,欣赏艺术作品及表演。

这样以商业中心为原点,从而向更广泛的人群辐射艺术、传递文化,既让本地艺术家有更多与市民沟通、交流的机会,同时对培养市民的艺术欣赏力也有推动作用,再者,这也能让年轻艺术家获得更多创作机会并发表作品,这就达到了艺术家、场地以及观众三者之间的良好循环与互动。Suki说:“这一概念对我们来说比较新鲜,因为内地商场的综合性定位基本上还是以‘商’为首。”

其实,最近一个阶段,在上海的一些大型商场,同样能看到高校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示。比如从8月1日起,徐家汇港汇恒隆广场的商场一楼近中庭、内街,展示着上海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设计作品。购物者从自动扶梯下来,或许会被一个巨大的红色背影吸引,待看到正面,就会被这个包裹在红色线团中的女孩的样子所震撼:这是一张面对成长带来的冲击感到无助与迷茫的脸。在内街,还“行走”着几个仿佛怀揣心事、郁郁寡欢的人,让人不禁好奇他们在想什么。

有媒体如此评论:“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要在毕业之际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进行展示,以此提高知名度并不容易,初出茅庐的他们想要得到艺术馆或是画廊的赞助很难。因此,近些年开始悄然流行的商场艺术展出方式俨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平台,同时,对商家来说,这样的形式同样是一次形象提升的好机会。 ”

确实如此,包括今年一登场就引起很多年轻人关注的“环球港”,同样以“商业、旅游、文化”三大中心功能的排序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甚至那洛可可风格的古典造型,让前往购物的70后、80后乃至90后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而以艺术为主打,恰恰能迎合对消费越来越挑剔的顾客,在商品消费发达的同时,精神消费显得更重要。可见,购物艺术馆为艺术新人提供了新舞台,也为购物打开了新窗口——毕竟吸引到了全新的客流。

小商品铺:

开在侧弄里的艺术惊艳之花

8月下旬,暑意未消,笔者在安顺路99号小商品市场逛游,突然遇到了一位熟人——管一明先生。

上次遇见管先生,还是2012年,在恒隆广场。那时候,管一明正与其光路摄影社的朋友们举办“光路摄影展”。事后得知,恒隆广场出资为管一明办展,共投资30万元人民币。而在摄影展结束后,原本只希望收藏几幅作品留作纪念的恒隆广场,最终决定全部收藏管一明作品。

作为当下上海正走红的抽象派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管一明先生难道是在此小商品市场采风?带着问题,我上前打了个招呼。

原来,管一明先生竟然在安顺路99号小商品市场里开了个铺子——26号铺。管一明告诉我:“这个铺子,原本是法国波尔日高等艺术学院原院长保罗的。他最近回法国了,大约回去三个月。于是,这三个月,这个铺子就留给我来操持玩玩。”

于是,管一明就在这大约6平方米的铺子里,推出“微型摄影《视界》系列展”。第一期7月1日到15日,曹建国的《行行摄摄》、管一明的《小蟋蟀大市场》、李为民的《船》、陆元敏的《替换》、杨信生的《猎影 在路》、张子量的《回美》,汇聚于此。

有人如此评价:“这个空间,如同一个‘兼容的盒子’,门面装点得再普通不过,只有驻足于此,才会感觉出别有洞天,恍然惊觉这是一个大隐隐于市的生活艺术场所。”当然,这里并非只汇聚沪上老摄影家的作品,而且还能见到别具一格的微型装置艺术。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这里的每件作品最大也不到6立方厘米。

管一明说:“有的作者本职工作是拍摄广告的,使用大画幅相机。他们来参展,会用35毫米胶片,用半幅相机来拍摄,然后不放大,直接印在相纸上。这样,才勉强达到微型摄影展的要求。”

管一明和他的朋友们的作品,曾被五星级酒店收藏,也曾在恒隆办展。“只有曾经在那些大场面上获得成功,才有底气把作品拿到这么下里巴人的地方,供普罗大众赏玩。”管一明说。事实上,他和其他艺术家们,并不是每天都到《视界》摄影展的现场。管一明将房门钥匙交给对门商店的店主老赵。而老赵经营的是日用小百货。

“8月17日,微摄影又现佳作。5位青年摄影家的力作以微型形态,通过自制装置呈现给观众,几位资深的摄影家赶来看后表示,没见过这么小的作品展示,很震撼。”在8月17日《视界》第四期开幕后,管一明在微信中如此夸赞。

nlc202309041328

比如张海涛的作品,用上千幅照片合成一幅“微”字作品。青年摄影家陆超将135反转片用半格拍出72张,直接用灯箱展示,作品仅有指甲那么大。周黎罗用手机拍下的画面贴在手机屏上展示,张延琛用波拉片为小商品市场的老板们拍下定型照,贴在墙上,并手绘小市场的铺位图,让老板们看得笑口大开。王翔的作品隐入玻璃杯底,注入水彩,显现多种色调,再用葡萄叶装饰,呈现夏日的诗意。布展完成后,青年摄影家吐出的心语是——“过瘾”,“我被颠覆了”、“玩得爽极了”。

品牌玩法:

艺术可以有疯狂的另一面

与纯粹艺术家创作不同,在商场里进行艺术品展示,也往往会涉及到品牌推广。然而,假若推广得法,也将会呈现出一场艺术品盛宴。

比如,于7月下旬开幕展览至10月的上海浦东正大广场9楼的“积木狂想季特展”就是一种不错的品牌艺术玩法。

展览共展出内森·萨瓦亚(Nathan Sawaya)的42件积木艺术品,总共使用积木40万颗。现场呈现出既充满艺术想象力的情绪表达,又颇具视觉震撼力的《黄》、《筑红》、《裂解》、《挫折》、《我的男孩》、《崩解》、《自我》等。而用8万颗积木呈现的身长6米的《大暴龙》,充满情趣与童真。还有《虎斑长颈鹿》等。还有值得一提的亮点——内森·萨瓦亚为表达对中国大陆观众的感情,特别创作了兵马俑。

说穿了,这次艺术展是乐高积木特别赞助。艺术家用积木作为画笔,进行艺术创作。展览放在正大广场,也为广场增色不少。

而据了解,乐高的类似展览已在纽约、好莱坞、波特兰、悉尼、新加坡、台北等数十个国际知名城市巡回展出,创下了数百万人的观展纪录,吸引了国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甚至被美国主流媒体评选为“全球十大必看展览” 之一。

当然,积木狂想季是非典型展览,另一种疯狂。除此之外,上海地铁艺术展,也在突显上海地铁的品牌含金量。最近的展出,就是2号线各站举行的名为“因爱之名,刷新生活”的公益地铁涂绘艺术展。此前曾在北京、广州等处展出的这个地铁涂绘艺术展,8月初亮相上海轨交2号线南京东路站。此次艺术展吸引了来自全球的32位艺术家。他们用环保涂料等材料将南京东路站4号口通道装扮成艺术长廊。其中有一幅名为《至爱情书1-9号》的作品,由中国不同年代9封手写情书构成。情书均为向网友征集而来,由收件人或作者保存并提供。可是,展出之后,作品上两封情书已不见踪影,还有一封大半都被撕掉。据了解,这3封手写情书历史均在10年以上。

由此,甚至导致上海地铁官方微博呼吁市民乘客“爱护艺术家的劳动成果”。可见,在普罗大众文明程度还没有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在地铁空间这样人人得以进入的地方,进行艺术品展出,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日常与文化:

边吃喝购物边思考人生

早在2012年9月,暨南大学教授陈海权就曾炮轰广州天河路商圈“没文化”。珠江新城的太阳新天地随后就做了一个艺术展。当时商场负责人就曾表示:“展出这些艺术品并不是为了回应暨大教授的批评,但暨大教授的话有警醒作用,商场经营者确实要注重文化的注入。引入艺术品,可以让市民逛商场的同时提升艺术欣赏水平,并且思考人生。我们希望让市民的眼光紧紧盯着衣服、皮包等商品,也让市民欣赏到更多艺术品,激发市民的生活灵感。让整个逛商场过程更加多姿多彩。”

一边购物吃喝,一边思考人生,会不会太累?

其实,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展示,未必一定要那么深刻。“诡智顽童,准备好让他们惊讶了吗?”还未走进Hi百货,远远就可以看到这句艺术性十足的广告语。其管理方广州正佳广场总经理徐楚说:“Hi百货的艺术品都是花费很长时间到世界各地去搜罗的,可谓是别具特色的美学产品和工艺品。这些艺术品都是生产量少、小众化的作品,生活馆内98%的商品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

事实上,一边购物吃喝,一边思考人生,也没什么不可以。艺术家的创作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作品涵盖领域广泛,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艺术理念的飞速更新发展,当代公共艺术的外现形式已经大大扩展,超越了传统的雕塑、壁画乃至实体造型的范畴,作为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包含着普遍意义的社会公共精神和人文关怀,因此艺术家们完全可以采用当代艺术的一切手段,包括装置和影像等形式来实现艺术思想的表达。

做好一个公共空间,如同播下一颗可持续发展的种子。在前几年于北京国际贸易中心进行的一个公共空间设计展上,有专家认为——建筑设计艺术家们最关心的是使身处其间的公众感到舒适,体现尊严;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形象鲜明,往往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有学者指出,近年来虽然一些中国建筑师在小范围内也在进行探索,在空间、建造和趣味方面有所改变,但国内建筑设计界没有设计思潮的根本演变,原因是对于建筑设计的认识没有根本的变化,还是离不开折中风格的建筑风格,他们认为这也是中国多数城市的基本建筑风貌。而在公共空间寻求艺术品陈设上的创新,或许能弥补先天不足。

对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陈设,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柴秋霞副教授说:“公共艺术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城市公共空间本身是简单而僵硬的,需要运用活跃的元素让它动起来,同时还要有公众参与其中,用互动设施将空间和观众联系起来。”如此看来,比如积木狂想季,让小朋友大朋友一起参与搭积木;还有管一明的《视界》让小商品市场的小老板参与其间,都符合柴秋霞的观点。

换言之,参与使大众了解艺术,也只有在公众参与过程中才真正实现了艺术的公共价值。公共艺术的现代传播,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式的单向的、静态的展示,而是趋向与观众产生不同方式的交流、接触,形成某种直接介入和对话的互动过程。

上一篇:愚公移山·教学简案下一篇:在忙碌中收获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