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的公共适应性

2024-05-14

艺术品的公共适应性(精选9篇)

艺术品的公共适应性 篇1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数量也急剧上升,我国能源储备不足与能源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此外,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也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如交通拥堵问题、大气污染等等。本文将从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适应性内涵、适应性评价指标等方面分别论述,初探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为客观评价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适应性提供借鉴,为提升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发展,适应性

0 引言

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交通运输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采取各项措施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公共交通由于噪声小、大气污染少、能源消耗少等优点成为绿色交通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伴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争议:现状的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是否相适应,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研究的。

1 国内有关城市公共交通适应性研究的概况

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郭玥在其硕士论文《快速公交(BRT)在我国城市的适应性研究》中,详细介绍了五类评价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2009年,乔欢,张鹤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将各评价体系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一些常用的指标。2009年,长安大学代玙璠在其硕士论文《城市公共交通与社会经济的适应性研究》中,阐述了城市公共交通与社会经济适应性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公共交通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初步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从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内涵、适应性分析的指标体系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城市公共交通,试图为定量分析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提供借鉴。

2 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评价

2.1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公共交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的,这种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建设活动本身对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公共交通线路网等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后,使居民出行更加便利,间接地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为城市公共交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有效运行提供财力支持和经济保障,促使人流、物流大幅度上升,并引发更多的客运需求。第二,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发展不仅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安全、方便、高效、舒适的交通服务。而且对沿线的商业、文化、娱乐、土地规划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2 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的内涵

本文认为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不仅要求城市公共交通在数量和种类上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求城市公共交通的结构、质量、管理水平要与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已有的关于“适应性”内涵的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及城市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2.2.1 从供需均衡的角度来考虑,主要表现在城市公共交通要有合适的规模,合理的空间布局等等。

城市公共交通的“供需平衡”是指城市公共交通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同时不存在大量城市公共交通长时间闲置的情况。

2.2.2 从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考虑,本文认为,在不同的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阶段,以及在不同的地区,他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包括总量、结构、质量等)是不同的。

在中国经济持续走强的大趋势下,政府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逐步构建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使城市公共交通增长速度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

2.2.3 从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考虑,本文认为,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给城市居民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城市公共交通的环境影响涉及多个方面,既包括能源消耗和土地占用,又包括大量的空气污染、噪声等等。因此本文认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必须具备可持续性。

2.3 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评价的指标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3]所涉及的评价体系结构,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初步认为可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来构建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2.3.1 社会相关指标比较

社会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建设投入水平、运营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

(1)建设投入水平相关指标包含线网指标、场站建设指标、车辆配置指标等。线网指标包括线网密度等描述结构和网络规模的几项指标。场站建设指标包括车站设施齐全率、站点覆盖率等。车辆配置指标包括万人拥有标台数、车辆更新率等。

(2)运营服务水平相关指标比较。运营状况主要从客运总量、运营车辆人车比和行驶里程来反映。行车安全性通过安全行驶间隔和行车事故率来反映。方便性指标包括公交出行比例、换乘系数等公交基本运营特征指标。舒适性主要通过高峰和平峰满载率反映。

(3)社会效益相关指标比较。社会效益是指企业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收入,是社会公平、民生保障的重要体现。本文推荐采用居民对公交的满意程度和出行时间节约的效益来反映公共交通的社会效益。

2.3.2 经济相关指标比较

关于公共交通经济可持续,可以通过千车客运收入、运营利润来体现,对于公交还应考虑广告之类的其他收入。

2.3.3 环境和能源相关指标

(1)环境影响相关指标。从本质上来看,环境指标都是与污染物排放控制量有关的,因此,考虑到数据的可测性,本文推荐采用废气排放量。

(2)能源消耗相关指标。总体来讲,构建可持续交通系统要求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但现阶段可再生替代能源的开发还处在初步探讨阶段,因此,本文仅推荐采用燃油消耗密度。

2.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借鉴现有的关于城市公共交通的研究基础上,依据评价研究的目标与内涵,建立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3 结论及建议

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价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对制定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非常重要,本文对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3.1结合适应性基本概念以及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内在关系,界定和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的概念。

3.2从建设投入水平、运营服务水平和综合效益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线网指标等反映了公共交通的供给能力;安全性等指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公交理念;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指标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城市公共交通的适应性,遵循了“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的发展理念。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文的评价过程,对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合理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适当加大对大中城市人口数量和私人汽车数量的管制力度,提高对公共交通的政策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

(2)明确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并最终形成公共交通的专项规划。

(3)加强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保证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地位。

(4)不断提升公交服务人员的素质,加强公交司机的技术水平,重视弱势群体的需求,真正体现公共交通“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

(5)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信息化建设,减少能源消耗。

参考文献

[1]代玙璠.城市公共交通与社会经济的适应性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9.

[2]徐黔予.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义与策略[J].决策咨询,2011,02.

[3]乔欢,张鹤.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与运输,2009,12.

[4]郭玥.快速公交(BRT)在我国城市的适应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5]闫攀宇,杜汇川.城市交通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规划,2006,07.

[6]郭卉.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经济适应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7]刘思阳.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1.

艺术品的公共适应性 篇2

摘要: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性;公共大众

近年来,公共艺术成为艺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公共艺术为研究主题的会议、展览等各式各样的活动越来越多,同时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更是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和权力机构都是相对的,它讨论的是社会的公共事项,可以说“公共领域说到底是公共舆论”,它是对社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的肯定,是人们对基本权利的享受。“公共”作为艺术的定语来说明公共艺术是共享的,而非个人,是以共享和交流为前提的。笔者着眼于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结合公共艺术设计的实践,探究公共艺术的本质特征所引发的思考和体会,就如何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公共大众的共同意愿

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 可以看出,公共艺术设计的空间载体是公共活动场所,其面对受众主体是公共大众。公共场所是所有人都可以光顾的场所,另外其又有特殊的要求,这就是它的文化表述功能。就是说,这个“空间”是物质的实用的,同时又不是纯粹的“空”,而且有着非实用性的文化表征功能。正是这种文化表征功能的非实用性、非物质性,才证明着和叙说着这个空间的.公共性,即人人都可以“分享”,都可以拥有,所以,才叫做“公共空间”。这才是“公共空间”的文化实质,体现方式就是“公共艺术”。这就涉及对公共艺术的公共要求,即它是公众的。

(一)公共大众是投资公共艺术的主体。

从操作层面上看,公共艺术是由公众、艺术家以及投资方,针对特定的公共场所或公众关注的社会主题,经过沟通合作,共同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已经有了公共合作的性质。而其中的投资方往往是政府或某一社会团体,而后者也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而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一些开发商也把建筑开发的部分预算用于公共设施和公共景观小品的建设,但往往是应付了事,效果也比较一般。但不管如何,公共大众是投资公共艺术的主体。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评判权和决定权都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说公共艺术必须林 强 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林 强(莆田学院 福建省 351100)摘 要 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性 公共大众位于公共空间中,公共大众可自由观看和介入;另一个是说公共艺术应该尽可能地表现民意,以打破精英艺术与大众隔绝的状态。从广义的意义上讲,公共艺术的服务主体是公共大众,只有通过公共大众的使用和评判,才能鉴别其优劣。因而公共艺术的使用权、评判权和决定权都在公共大众。

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里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具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置身于公共环境之中,接受公众的使用、鉴赏和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评头论足,也可能是尖锐的,甚至是刻薄的批评。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符合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本质上是人类思想解放在艺术上的必然反映

它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开放性和先进性,是广大公众普遍关注的、参与和认可的,并且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自由讨论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状态,因而其审美具有时代代表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艺术可看作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繁荣的标志,也可以看作是彰显时代风貌,昭示公众情感的形式之一。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具有高雅的审美力,必须符合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和要求。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城市的复制现象从南到北蔓延开来,而公共艺术的发展也难逃其难。大多数的公共艺术设计都存在着盲目亮化、互相攀比、抄袭滥用的流弊。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根本不考虑本来的人文、环境、自然与实际发展状况,急功近利,盲目跟进,浪费资源,严重违背了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使公共艺术的品味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如在景观公共艺术中,城市里的“步行街热”、“市井文化雕塑热”、“休闲文化广场热”、“图腾柱热”等等,甚至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的前卫艺术也毅然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这些都是对公共艺术审美情趣的误解和亵渎。

作为受到公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不能是身处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也不能标新立异,让公众不知所云而敬而远之;更不能“原模原样”没有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创造。而应该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结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众所接受,即所谓“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

成功的公共艺术都会强调重视艺术作品个体与环境整体之间的协调,关注公共大众的内心情感审美情趣要求。注重艺术作品与公共大众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努力构造和谐社会,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到雅俗共赏。

三、公共艺术设计要传达公共社会的“公共精神”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与其它艺术不同,必须具备更深层次的社会艺术责任,必须抛开其材质、形状、色彩、风格、样式等表面因素,深入公共艺术的内涵,反映和传达时代精神。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面孔,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文化符号,反映着一个城市特有的气质,展现一个地方独特的人文文化和素养。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社会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重要,共性比个性更重要,公众的喜欢比艺术家个人的喜欢更重要。俄罗斯艺术批评家爱森斯坦指出墨西哥壁画绝妙地证明“一个真正卓越的艺术家首先是伟大的社会思想家及其对伟大思想深信不疑的表现者,这种信念愈强,这个艺术家就愈伟大” 作为一位致力于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而言,不仅要考虑自己的作品与公共环境的需要相吻合,还要使作品服从公众的审美需要,甚至迎合公众的审美习惯与情感诉求,更重要的是肩负着一种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去传达人类至真至纯的崇高情感。

(一)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精神。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的主旨和意义。

(二)公共艺术应传达民主化、平民化的人文关怀。

公共艺术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产物,它的第一要义就是让艺术走出博物馆,走出艺术家的工作室、走出高等院校,而直接进入公共空间,进入公共生活,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公共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公共艺术设计的大众化、平民化,是现代设计的本质所在,也是现代设计所要追求的目标。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是因为自现代文明以来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本质要求。只有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艺术设计,并体现这些思想的艺术设计,才是最先进的设计,也是最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的民主化、平民化的传达就是让公共大众感受到公共空间的美好。它不是概念、不是标榜、不是象征,而是实现人文关怀的福祉。

四、结语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设计中具有内在规定性的本质属性,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使用和评判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只有充分反映公共大众的意志和审美,传达民主化、平民化的人文关怀的“公共精神”才能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也只有实现了“公共性”,公共艺术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

林 强 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参考文献:[1]温 洋.公共雕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马钦忠.雕塑 空间 公共艺术[M].学林出版社,.

[4]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5]杨 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

[6]袁运甫.有容乃大[M].岭南美术出版社,.

[7]邹 文.公共艺术在北京装饰[J].北京:中国装饰杂志社,2003(10).

关于高职艺术教育适应性的思考 篇3

一、选择满足市场需求的教材,科学设置课程

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来看,目前的教材已经显得比较落后,与市场的需求不太适应,在课程设置方面也不够合理,大多沿用传统教育理念下的教材和课程设置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艺术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教材选择和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以便使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1、增设必要的新内容

在选择教材之前,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对在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进行总体的预测,依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原来教材中缺少的内容,要及时地进行补充,然后依照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比如:在传统的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就有计算机课程,或者没有把计算机课程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工具,很多辅助性的计算机软件能够更好地表现艺术的魅力,并且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评价一个人才是否合格、是否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应该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中增加计算机相关的课程。

2、改革不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

在目前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有一些课程是很多年前定下来的,是考虑到当时的社会需求而设置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有的是这门课程已经落后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了,这样的课程应该用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助于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课程所替代。有的是在这们专业课当中,有一些内容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已经不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或者是已经过时的内容,比如:在教材中的一些插图、例子等,我们应该考虑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对不适应市场需求、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内容进行删减或者替换。

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不好就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艺术教育所学的很多课程是比较抽象的,学生要在掌握一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这个环节巩固已学知识,并从中领悟到艺术的实质。现在社会上需要的人才是要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人才录用的时候,不仅要了解毕业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论基础,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只是在理论上比较优秀,但是,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也不可能收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目前的很多职业院校,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或者受到资金的限制,很少安排实践性课程,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学生理论水平的培养上,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考评模式没有建立,因此,实践教学薄弱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中普遍存在,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实践性教学。主要措施如下:一是改变教学方法,为实践性教学赢得时间。对于那些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尽量要少占用课时,让学生养成主动自学的习惯,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要加强与校外的时间单位联系,为学生进行实践提供必要的场所。三是改革对学生的考评模式,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作为整个考评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三、改变教学手段,重视情景教学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更加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教师已经不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作为艺术教育,学习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一是教师本身的教学语言、着装。作为艺术专业的教师,应该在谈吐举止方面反映出艺术素质,逐步树立在学生心目当中的完美形象,在大多数学生看来,教师就是他们的榜样,因此,教师的语言和着装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标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在目前新的形势下, 人们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内外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艺术教育作为目前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分支, 也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新的形势, 培养出高素质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本文就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适应性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职业教育,艺术教育,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张志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 2010, (06) .

谈公共关系中的演讲艺术 篇4

一、演讲的概述

(一)演讲的含义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二)演讲的特点[1]

演讲作为一种特殊的说话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演讲必须面对公众。

2.演讲要有中心、有条理,结构要比较完整。演讲不是漫无目的的闲谈,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3.演讲是一种富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鼓动性的说话方式。

4.演讲是一种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相结合的语言表达方式。

(三)演讲的方式[2]

1.宣读演讲

宣读演讲是指演讲时按照已准备好的演讲稿宣读。

2.背诵演讲

背诵演讲是将已经准备好的演讲稿全部背下,演讲时凭记忆被送出演讲词。

3.提纲是演讲

提纲是演讲是指在充分搜集、研究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列出演讲提纲,演讲时按照提纲进行演讲。

4.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是指事先无准备,但由于主观上对某事有所感触,发生兴趣,或者是客观需要临时进行的演讲。

(四)公关与演讲的关系

1.演讲是公关实务常用的传播手段

演讲作为公关实务常用的传播手段,其优势表现在传播面比一般的人际传播方式更为广泛;传播信息相对系统和集中;传播效果比较明显。

2.演讲能力是公关人员必备的职业技能

公关演讲,在企业公共关系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公共关系是传播,是沟通,是信息的交流;演讲就是传播、沟通、信息交流的工具或具体方式。演讲人通过语言的表达,把自己的思想、对某一具体事件的看法,同时也把自己的情感,作为强有力的信息传播给公众,使公众对演讲人及其所代表的企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使公众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自己的观点 和感情。

二、演讲的准备

(一)明确目的,拟定讲题

演讲的题目需要根据时间、地点、场合等客观条件确定;需要根据组织在某一时期公关工作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来确定。因此,每次演讲之前,公关人员都要在强烈的公关观念指导下来确定选题。

(二)撰写讲稿或提纲

1.在选题确定之后,要围绕主题认真选材。

2.设计严密、周详的结构。

3.进行认真、得体的修辞。

艺术品的公共适应性 篇5

1 相关概念

1.1 农村空巢老人

国内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界定并不统一, 在有无子女、老人的年龄、分离的时间、养老的地点上存在分歧。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本文将农村空巢老人定义为:“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具有农村户籍且在农村家中居住但与子女分离超过3个月的老人”。

1.2 农村公共产品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区内私人不愿意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或服务。此外, 部分农村公共产品还具有层次性、垄断性、地域性、经济性和社会性。

农村公共产品除了具有社会保障作用外, 还能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在为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养老保障上, 农村公共产品以其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供给的规模性以及受益的非排他性, 可以为空巢老人的养老提供充足多样的支持, 在量变的基础上, 最终让其养老水平达到质变。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人口空心化和老龄化, 乡镇一级政府事权与财权极不对称, 农业依靠工业反哺,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 必须从公共产品的供给入手对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进行保障。

2 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相关的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农村空巢老人的需求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卫生服务。所以这类群体所需公共产品的内容结构必须以这四个方面为导向, 务必在质和量上满足其需求。

2.1 支撑空巢老人养老的制度

制度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起着导向的作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的满足, 首先要通过相应的制度进行引导, 进而规范和保证相应公共产品的供给。

现如今, 能够对农村空巢老人起到经济支持作用的制度主要有:“新农保”、高龄津 (补) 贴、老年生活补助、农村低保、农业补贴。

支撑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的制度, 还没有建立, 只是初步作了一个规划, 即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 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 机构养老服务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对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有保障作用的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农村老年人医疗卫生上的制度保障靠“新农合”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2.2“硬”公共产品及其“软”公共产品的供给

制度是先导, 最后要落实到起直接作用的物化的公共产品上, 即客观具体的公共产品。现如今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直接相关的公共产品主要有:农田水利、电力、道路交通、通信、自来水、医疗卫生等。空巢老人对这些公共产品需求与其他农村居民具有共性, 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然而这些公共产品是按农村人口进行规模供给的, 忽视了“空巢化”下人口结构的变动。

3 存在的问题

3.1 制度乏力和缺失

“新农保”中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不同的地区数额不同, 高的地区如天津245元/月, 低的地区只能执行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高龄津 (补) 贴起步较晚, 2010年民政部才做出全国统一的规定, 但各地的补贴额并不统一, 低的地区所起到的作用极其微弱, 如2014年南京80岁以上老人每人不低于1200元/年, 2013年江西抚州80至89岁的老人30元/月。老年生活补助制度在全国来说极不完善, 在不同地区发放对象有不同的限制, 其覆盖范围极其有限, 如有的地区只覆盖未参保的农村老人、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乡村医生等。农村低保制度保障的范围还没能实现全覆盖, 受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制约, 各地的救助标准不一, 低的地区每人每月100元左右, 高的地区每人每月有500元左右。农业补贴是降低农民务农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惠民措施, 以河南为例, 2014年农资综补1451.10元/hm2左右, 粮食直补标准:225元/hm2。空巢老人种地规模小, 享受到的种地补贴不高, 即使抛荒, 作用也很微弱。

空巢老人老人生活照料制度缺失, 现有的规划对基层政府的约束力不足, 对私人资本吸引力不强, 导致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难以建立, 空巢老人难以得到外部照料。我国缺乏能够对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有所帮助的制度, 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关于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只有第十四条和第十八条, 对于没有尽到精神慰藉责任的赡养人和监督责任的组织, 法律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规定。

“新农合”的起付线设置不太合理, 导致“小病不保, 大病保不住”, 即农民的小病难以达到报销标准, 大病虽然能报销大部分, 但农民还是难以承受。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救助比例过低, 2014年的平均救助比例仅为60%。

3.2“硬”公共产品不足, “软”公共产品缺失

农田水利设施量大面广, 一直以来存在着“建设不足”和“重建轻管”的问题, 许多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成了“摆设”。一些农村存在电能不足和电力设备、线路老化问题, 造成经常性的停电, 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对空巢老人的影响更甚。我国还有部分农村没能通上水泥路, 极大地限制了居民的出行, 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挑战。中国农村固定电话保有量极少, 有的地方连通信基站也没有, 空巢老人文化水平有限加之视力退化, 使用手机也不方便。自来水是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但还有部分农村家庭没用上自来水, 既增加空巢老人生活的不便, 又威胁身体健康。农村如厕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一些农村不是因为传统观念就是被经济所限, 没能建立卫生、安全的无公害化厕所。环卫设施、装备和人员的缺乏, 使农村公共卫生条件极差, 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农村老年人活动设施和内容缺乏, 空巢老人精神世界空虚, 出现精神问题的概率极高。医疗卫生服务量和质的不足使得空巢老人“就医难”问题难以解决。

4 适应农村空巢老养老需求的农村公共产品

4.1 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经济支持的农村公共产品

4.1.1 制度保障。

加快推进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带动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调高, 逐步提升到省级统筹, 实现更大区域的养老公平。农村低保制度应本着“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 科学地制定受保标准, 做到有升有降, 合理安排财政支出, 扩大受保范围, 做到“应保尽保”, 对申请或受益家庭的情况要审慎核查, 做到“有进有出”。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家庭参保、参合的救济制度, 根据“低保”家庭的经济条件, 对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免除或补助, 使困难空巢老人的养老更有保障。建立和完善家庭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老人的护理补贴制度, 优先覆盖符合条件的空巢老人。

改革农民种地补贴制度, 定期丈量各户实际耕种面积, 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补贴, 用节省的资金设立专项基金, 对种地大户和种地的空巢老人进行额外补贴。根据居民意愿可以将部分农业补贴资金作价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形式给付给空巢老人, 既可以保障农资质量, 又能免去空巢老人购买、运输的不便。

出台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可把一次性补偿改为土地折价入股分红后及每年按一定标准 (此标准随着当地的生活水平变化而变化) 长期补偿, 让失地空巢老人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4.1.2 生产性公共产品。

制度类公共产品给予农村空巢老人直接经济保障, 此外, 农村绝大部分空巢老人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一些生产性公共产品可以间接起到增收减支的作用。

农业生产水利先行, 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 不仅能够降低空巢老人的劳作强度和劳作量, 还可以增加其收入。为了扩大农田水利设施覆盖面, 中央、省、市、县在项目资金上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分担比例, 充分考虑到经济落后地区的难处。为了保障设施功用的正常发挥, 应按照谁受益, 谁管理, 谁维护的原则, 在村委的组织下成立农户用水协会, 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包干到户、分段管理, 政府对此给予合理补贴。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空巢农户的科技吸纳方式, 用科技为空巢老人增收减负。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提高农机使用比例。组建农机服务队, 可以通过市场运作, 也可以由村委购进农机或联系有农机的农民为空巢老人服务, 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4.2 支持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的公共产品

4.2.1 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 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 机构养老服务为支撑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保障作用, 用政策加以引导, 用法律、法规、条例等进行规范, 提供适度的贷款、优惠的税收政策。在当前农村养老服务极度缺乏的情况下, 应充分吸收当地适宜人员, 可以把理发师、邮递员、维修员等专业人员纳入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壮大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发展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 使养老服务主体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各项内容, 结合农村的特殊情况, 把为老人提供照料服务的各种机构、设施、人员、产品落到实处。与此同时, 建立健全空巢老人的法律救济制度, 使其真正享受到权利。

4.2.2 生活性公共产品。

农村空巢老人在生活中有诸多不便, 尤其是行动不便、记忆力差和患有突发性疾病的老人。子女照料的缺位和外部照料的缺乏, 使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除了要充分利用自身、社区及邻里资源外, 还需公共产品的支撑。

电力、道路、通信、自来水、无公害厕所、垃圾池等与农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对空巢老人的边际效用更大。电力的供给要科学化, 设施的管理维护要制度化、经常化。千方百计打通进村的“最后一里路”, 有条件的地方在实现“村村通”后, 可以开展“家家通”工程, 修好到家的“最后一段路”, 农村道路通达能够减少空巢老人在生活上的困难, 方便外界的照料和探访。采取优惠措施让固定电话进村到户, 特别是到空巢老人家庭。自来水建设要因地制宜, 根据各户的集散程度, 采用集中供水、分散供水等形式, 最后以平摊、补助、免费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加快农村无公害厕所的建设和推广, 让空巢老人方便、安全地如厕。根据居民的集散程度, 建立垃圾池、购进垃圾车, 环保、便捷地处理生活垃圾, 加强环保宣传, 让居民树立环保观念。

建立和完善乡村客运服务, 在乡镇设立客运站, 扩大服务范围, 增加班次, 为老人提供乘车优惠, 加大监管力度, 防止拒载超载。完善“家电下乡”政策, 根据空巢老人的生活所需, 扩大家电的补助范围, 根据家庭情况, 在原有13%的补助比例基础上, 适当提高困难家庭的补助比例。在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实施中, 优先对困难空巢老人进行补助。村委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 为出行不便的空巢老人提供形式多样的代购、送货上门等服务。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道文化, 在基层组织的监督下, 让更多子女承担起对老人的照料责任。

4.3 慰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的公共产品

复旦大学与山东大学研究称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高出正常人群10%至20%, 越来越多老年人渴望得到精神慰藉和关怀。相应的公共产品可以对空巢老人起到精神慰藉的作用。

4.3.1 制度保障。

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强制力, 细化权益保障条例, 为农村空巢人建立专项法律援助制度。相关组织对本法的落实要给予支持和帮助, 尤其是用工单位要给予职工便利。农村空巢老人这一日益庞大群体的没有专门法律, 为其立法应成为老年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4.3.2 制度外公共产品。

围绕衰老、角色转变、情绪、生活内容、家庭这五个方面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慰藉精神的公共产品。通过现场宣讲、广播、电视等方式, 让老人正确对待衰老, 不沉浸在过去, 也不恐惧未来。许多农村空巢老人承担起了“隔代抚养”的责任, 具有双重角色, 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帮助老人做好监护人。有条件的农村可以通过为空巢老人设立公益性岗位, 引导和保障老年人参加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让老年人树立新的角色。基层组织要及时、公正的解决家庭和邻里纠纷, 为空巢老人提供和谐的精神家园。“政府和社会要采取措施, 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活动内容可以发掘传统或结合需求进行创新。政府以及基层组织, 应当将老年活动纳入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 这里面涉及到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建立、设施的配套和维护、物品的采购等, 需要在资金、组织、生产、分配等方面进行保障。家庭是空巢老人生活的主要场所, 是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关键所在, 对承担赡养义务的子女, 应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尊老、敬老教育, 并通过相应的奖惩, 达到满足空巢老人精神需求的目的。积极引导学校等社会组织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调研、帮扶、送温暖等活动, 给予空巢老人更多的精神支持。

4.4 医疗卫生公共产品

4.4.1 制度保障。

完善新型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做到应保尽保。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 设定合理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 在保大病的原则下, 扩大小额医疗费和村一级卫生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 简化二、三级医院就医的费用报销流程, 让农村空巢老人便于得到好的医疗服务。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通过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公平, 合理界定医疗救助对象, 扩大困难家庭的的医疗救助范围, 资助困难居民参保参合。总之, 在农村医疗制度的设计上要尽可能的降低居民的医疗成本, 使其敢就医、能就医、便于就医。通过制度创新, 吸引民间资本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4.2 合理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

依托乡 (镇) 中心医院或卫生院, 组建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站, 此站直接面向村民、家庭, 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在以上职责定位下, 农村医疗服务站可以为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为行动不便和精神有问题的老人提供家庭医疗卫生服务, 包括简单体检、急救、送药、用药指导等。

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 各级财政合理分担, 投入到位。按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人口、健康等状况, 不打折扣的配备床位、设备、护士和医生。建立医疗卫生人员上岗制度, 加强考核, 择优上岗, 用优惠条件引进人才, 用发展留住人才。完善和推进农村订单式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 扩大实施地区和招收人数。

在空巢老人家中安装快捷通讯装置 (一键直拨) , 以便于处理诸如突发性疾病、意外伤害等急性问题, 通过建立应急中心, 配备人员进行24小时守护, 可以根据送医时间长短, 配备专用应急车。

5 结语

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提供支持。首先要建立健全空巢老人公共产品需求的正常表达机制, 让真正的民意汇聚到决策机构。其次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 并对整个供给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最后是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有一个合理的分担和转移支付, 财政部门要作好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飞鹏, 王君玲, 林琴波.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县Z村调查为例[J].西北人口, 2013 (01) :67-72.

[2]廖和平, 付睿.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五省18个自然村的调查数据[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101-105.

[3]刘峰.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突围[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01) :104-107.

艺术品的公共适应性 篇6

1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相适应

现阶段,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都在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其基础是建立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其形式是国库集中进行资金缴拨的支付形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也是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大环境下,原来事业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已经难以适应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完整,且会计科目体系设置科学合理,而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难以达到此项要求。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不仅梳理了原制度会计科目,为了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还增加了会计核算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在会计核算方面设置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会计科目,如此一来,在财政授权支付的方式下,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来对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进行核算。

二是将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引入进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也改变了财政预算资金的领拨方式。在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增加了财政应返还额度会计科目。在年末的时候,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应收财政返还的资金额度的核算,可以利用本年度财政下达的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同时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来进行。这种会计核算方式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运用权责发生制是相同的,利用这种会计核算方式,不但能够将事业单位资金的执行情况准确完整地反映出来,在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公共财政改革政策的落实,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相互结合起来,适应了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2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相适应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公共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也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对政府各项收入来源支出去向进行全面、 系统、明细地反映。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 “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中设置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同时在两个明细科目下按照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 “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在 “基本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 “人员经费”和 “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在 “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 “具体项目” 进行明细核算。同时新制度规定了 “事业支出”科目除了按照 “基本支出”和 “项目支出”, “财政补助支出” 和 “非财政补助支出”等层级进行明细核算外,还按照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 “支出功能分类”的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这些会计科目核算内容的变化体现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同时提高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透明度,为全面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提供保障。

3与国有资产管理相适应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同时国有资产总量以及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我国事业单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由此造成的账实不符、产权不清以及管理不善、方法滞后等多方面问题越发突出。在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主要解决的就是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中资产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对于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善以及规范,不但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还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完整及安全。

3. 1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资产的计量原则

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制度中,对相关的计量原则做了进一步明确,包括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改建扩建修缮、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取得及相关的后续支出、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事业单位对购入以及接受捐赠等确认计量及入账价值。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可以在缺乏有效原始凭据、无法取得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情况下,以名义金额的方式将取得的资产入账,并且要求将各种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情况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这种计量原则不仅可操作性强,而且能够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同时,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完整以及安全。

3. 2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资产的核算方法体系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详细的说明以及规范了一些账务处理流程,包括资产的记录、报告以及处置等,同时对于会计科目,新增以及取消了一部分资产核算方面的内容, 还修改了一些科目名称。新增加的待处理资产损益会计科目, 事业单位的待处置资产价值以及处置损益皆是据此来进行核算的,同时其明细核算也根据待处置资产项目来进行,实行待处理资产损益,不但使得资产处置在会计核算中的流程更为清晰,还大大加强了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还增加了累计折旧、摊销以及非流动资产基金等多个会计科目,并创新性地规定了虚提、折旧以及摊销的处理方法。将折旧、摊销的计提与非流动资产基金进行冲减,而不是计入支出范畴,这样不但有利于事业单位资产价值不实的解决以及账实不符的问题,还满足了预算与财务管理的双重需求,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以及原则在事业单位进行了落实。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这些新增的会计科目以及会计核算的新规定不但有助于事业单位资产的科学性管理,还促进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两者之间的互相结合,不但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还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完整以及安全。

4结论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发展,与之息息相关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势必也要随之进行调整。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模式逐渐建立与完善,我国经济改革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与创新。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不但在会计目标以及会计核算基础方面满足了财务管理需求, 并且反映了财政预算管理的信息需求,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向着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徐静.浅析新财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8).

[2]宋秀芹.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进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9).

艺术品的公共适应性 篇7

职业教育是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素质的教育, 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在高职院校, 公共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基础课, 是每一个专业课程体系必需的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对公共英语课程重视不够高职院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 对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等问题探讨得较为深入, 而对于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探讨得不够。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定位模糊由于公共英语教师对课程研究得不够深入, 导致对公共英语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仍停留在“基础”这两个字上, 对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何处, 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呈现和强化这种基础性作用等, 这些方面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厘清。

公共英语课程师资结构单一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大都是英语专业出身, 缺乏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由于对所任教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认识不够, 导致对各个专业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不够了解, 不太清楚特定的工作场所对英语的要求。因此, 教师难以做到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化, 各个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专业构成、生源素质也各有不同。因此, 公共英语教学一方面要适应入学英语水平、就业层次、学习能力及发展目标各异的学生的需求, 提高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另一方面, 要最大限度地贴近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为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能力、能胜任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服务。这些已成为摆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开展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研究有其现实意义。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研究的依据

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度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在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 明确提出了“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原则, 强调“英语课程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实际应用, 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指导性文件指出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观和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观是进行与本课题研究相关教学实践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中心是意义建构, 它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一方面, 这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 另一方面, 也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或重组。因此, 课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原有的经验, 而是要把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 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师不是知识的呈现者, 而是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差异性, 在班级中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所以, 合作学习是值得重视和尝试的一种学习策略。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 (1) 语言 (Verbal/Linguistic) ; (2) 逻辑 (Logical/Mathematical) ; (3) 空间 (Visual/Spatial) ; (4) 肢体运作 (Bodily/Kinesthetic) ; (5) 音乐 (Musical/Rhythmic) ; (6) 人际 (Interpersonal/Social) ; (7) 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 (8) 自然探索 (Naturalist) 。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因此, 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有所区别, 做到因材施教, 采取对学生更合适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为程度不同的学生提供各自发展的机会。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研究的内容与成果

近两年来, 笔者作为课题主持人, 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开展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1)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结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观为理论依据, 积极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支持, 探索适合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 形成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2) 以就业为导向, 基于能力培养进行教学实践, 尝试构建涵盖课内和课外英语学习环境, 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创造机会, 培养学生在本行业领域内实际工作场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 (3) 完善教学评价方法, 逐步建立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学习评价方式;围绕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和校本教材建设进行立体化课程资源开发, 为实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资源保障。

本课题研究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2009级、2010级学生中实施, 约3500人直接受益, 这项研究直接促进了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 教学实践运行有序

课题研究促使课题研究人员进一步厘清对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定位的理性认识。根据教务处、教学系部的指导意见,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先后形成了分层教学的高职英语课程大纲及不开展分层教学的高职英语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大纲。课题研究团队有计划、按步骤开展教学实践。教研室在期初、期中和期末按要求对教学实践情况进行自查和监控。积极完成学院基础实训室的评估工作, 为学院语音实训室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以课题研究推进院级精品课程《高职英语》的建设。课题研究团队积极参加专业调研、行业挂职锻炼和专业研究活动, 了解行业发展态势和专业建设趋势。安排专人负责, 进一步规范教学档案资料的管理。

(二) 教学模式探讨有成

课题研究团队每个学年均开展研究课活动,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支持,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教师通过听课评课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的交流与意见反馈;课题研究团队还组织和开展面向教师的教学评教活动, 以评价为导向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进程。课题研究团队主动利用在线QQ群、课程网站、电话、短信结合面授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每个学期均为各教学系部学生开设B级专项强化辅导班, 全院约1/3的学生受益于此项目。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讲授与操练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 课外实践拓展有得

课题研究团队以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广西大学生英语戏剧节目选拔赛、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为推手, 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课外英语实践活动, 积极营造校园学习氛围。近50名学生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此外, 课题研究团队指导的英文戏剧小品获得省级三等奖。另一方面, 课题研究团队教师多次组织学生开展行业观察、课外活动、户外采风、与外教交流。赛事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实现了高职英语课程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丰富

在教务处和系领导的支持下, 课题研究团队编撰和出版了校本教材《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解题策略》, 同时定期开展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教材评价活动, 对现阶段的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反思。课题研究团队在建的《高职英语》精品课程网站推出教学资料、B级攻略、学习资源等栏目, 汇集各类教师、学生可共享的学习资源和素材;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向学生推荐学习网站和补充读物。通过多种渠道共同促进, 目前课题研究团队已经初步形成了有益于教师与学生英语学习的教材资源库。

(五) 学习评价方式改善

课题研究团队在课程导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访谈, 了解学生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的高职英语课程学习学风进行评价;每学期对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情况进行专项分析。逐步实施了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涵盖学生的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出勤情况、作业情况、模块考核, 计入期评成绩占50%;终结性评价是指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能力考试计入期末成绩, 占50%。这样的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也能够较为全面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师成长途径增加

一方面, 课题研究团队坚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小组学习和研讨, 鼓励团队成员进行学历、学位进修;另一方面, 通过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高职教育专题讲座、教育技术培训、教学赛事活动, 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素养和团队合力。与此同时, 课题研究团队努力寻求系部和教务处的支持, 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外出培训、观摩和交流活动。这些外出活动不但开阔了教师的眼界, 也为课题研究收集了有效的信息, 扩大了课题研究的影响。

(七) 团队发展收效明显

以本课题研究为基础, 课题研究团队新申报成功院级课题一项。课题研究团队参加2010年院级说课比赛获优秀奖、学院2011年教学软件大赛获二等奖, 在2011年度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多名教师被评为“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期间共发表论文10篇, 其中, 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 区优秀期刊发表论文2篇,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7篇。这些成果显示了课题研究团队实力的整体提升, 在学院内树立了团队的良好形象, 为团队未来的成长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

两年来, 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开展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团队取得了较多的收获。但课题成果显示, 我们对于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诸多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今后课题研究团队还将从学生、教师、学习环境、教学监督与评价机制等诸多方面切入, 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更为广泛的研究, 以促进学生、教师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赵蒙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2 (9) :47-49.

[2]王建华.浅议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3 (3) :102-104.

[3]范琳, 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4) :31-35.

[4]霍力岩, 赵清梅.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学生发展评价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4) :46-51.

[5]陈三东.对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4) :27-28.

艺术品的公共适应性 篇8

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过程中,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人口、住房、市政、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城市交通以及供水、供电、煤气等关系人民福祉的公共领域不断地调整和改制,使我国公共管理的运行环境变得复杂和不确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期,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政府和事业单位改制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管理体制,我国开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人才。由于不少高校缺乏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深入研究,难以突出人才的专业优势和质量,造成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实用性差以及与社会需求严重失衡的矛盾,因此,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适应力,增强其社会服务能力,需要有效构建本专业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途径。

1 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

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要求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主要通过其社会服务的职能予以体现。对于应用型专业来说,其人才的社会服务性优势明显,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产生巨大的实用价值,也能够直接为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实务部门开发提供服务,凸显其社会适应力。而对公共管理人才来讲,并不能简单将其定位为理论研究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需要在多元认识的视角下提高对这类人才的价值认同。由于本专业的办学时间短、教学过程与社会现实联系的紧密性不够,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服务性较为模糊,因此,转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观念,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就要明确人才培养的导向,全面促进公共管理人才的发展。

1.1 确立公共管理人才的定位观

优秀的公共管理人才不能仅定位为遵纪守法、熟悉和了解有关法律和方针政策、懂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而要重新界定这类人才的特点,即公共管理人才不仅要拥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充分了解公共事业部门的现实运行情况、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成为服务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部门的建设者和服务者,体现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服务社会为一体的复合型特点。高校在公共管理人才定位的过程中要加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与社会的广泛联系,突出专业教师的特色并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本专业学生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等公共事业部门的交流,通过咨询建议、参观走访、实地考察并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为学生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确立公共管理人才的结构观

公共管理人才要在与社会交流接触的过程中体现创新的价值,具体要通过理论创新与应用创新两大结构来实现。理论创新即公共管理人才的知识创新和方法创新,知识创新要求公共管理人才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和结构,运用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方法创新要求公共管理人才能够灵活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处理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应用创新即公共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创新,要求公共管理人才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直接为政府实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服务。

1.3 转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教育观

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要转变教师、课堂、教材“三中心”的传统教育观,注重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独立思维和强烈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搞调研,通过压缩理论知识,增加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综合性要求,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改变考核评价标准,除了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外,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的考核,通过考核具体的实践环节突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积极开拓人才培养的过程

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适应力还要尽快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学习、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公共管理人才的任务和作用,实现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与素质、适应与创新等多维度的整合。

2.1 大胆改革教学模式

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要遵循“依市场需求办专业,依专业特色办学科,依行业特点分方向,依专业方向设课程”,结合当地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和非政府组织人才需求的变化、资源配置关系、市场走向、信息动态变化以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目标,以强化学生具体专业知识为主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公共管理人才。高校招收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后,经过一年基础知识的学习,二年级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分方向自选专业到相关院系学习,三年级进行系统专业学习并安排专业见习、学年论文写作或举办“创新试验班”,专门针对有“考研升学潜力”或“潜在就业实力”的学生制定新方案,四年级则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到相关行业或岗位挂职锻炼,提交毕业论文[1]。

2.2 教学内容要紧贴社会现实

将反映本学科最新的知识、理念和成功的经验和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兴趣和注意点转移到对新现象、新问题、新理念的思考上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接触社会的欲望,尽快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政务办公厅、电算会计、审计、统计实验室等[2],体现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做到理论知识够用、专业知识实用、专业思维活用、创新方法能用,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直接服务于社会。

2.3 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实现公共管理人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实用技术与社会分析的统一,素质与能力的整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师生的互动和双向交流,体现学生学习与情景模拟的结合,开拓教学空间,将网络资源利用、创新设计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教学体系,减少片面的理论授课形式;还要体现“抓住知识点、强化应用性、加大训练度、拓展思维力”的基本思路,注重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就业前景、人才规格和能力结构,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适应力。

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适应力,除了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培养模式、调整课程设置外,更重要的是实现公共管理人才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衔接,由学校牵头、教师带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平台搞项目创意、方案设计、调查分析、评估检查等活动,为学生就业广开门路。

3 科学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

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是教材、大纲、课堂、实践等”点、线”结合的模式,应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模式,成为基于社会适应力培养的立体化模式,突出公共管理人才的职业性、实践性、服务性和创新性。

立体化的培养模式要注意通过课程体系构建的“点”、教学实践活动的“线”以及学校与社会联系的“面”共同构成。培养中科学设置课程体系,除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基础性课程外,也要加强公共伦理学、创业教育指导等课程,将这些课程渗透到班会、班组活动、学生活动或勤工俭学中;要注意隐形课程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研究专业建设与人才适应力培养的问题,或举办与公共管理相关的学生活动,让本专业学生自由组队,针对公共领域的问题自选项目,也可以依靠社会力量,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邀请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或社会基层负责人到学校为本专业学生举办讲座,讲授社会具体行业或领域的工作实务、经典案例或处理问题的技巧等,让学生自主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使本专业学生对公共领域和部门有直观、真实的感受,更好地适应社会[3]。构建立体化培养模式要注重其服务和创业方面的培养,着重于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高。

3.1 服务方面

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要贴近公共事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发挥高校的智力及技术优势为政府、社会、企业提供培训、登记、洽谈、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推动政府和社会公共事业部门的发展,为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体制服务。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或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了解实情,或以志愿者身份有针对性地参与公益性服务,就具体服务项目提供咨询和帮助,安排专门的实训课,由教师分组带队到具体公共事业部门参观、学习,增强服务社会的主动性。

3.2 创业方面

鼓励学生系统参加创业培训,教育部近日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加强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公共管理人才的创业培养要围绕公共事业领域的项目加大创业教育的力度,处理好创业教育与公共管理专业的关系、创业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关系,提升公共管理人才的创业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4 完善人才培养的制度

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制度,重点要解决本专业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对社会关注程度较低等问题,从而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适应力。

4.1 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为解决公共管理人才考核形式中目标模糊、内容单一、考核结果难以积淀等问题,就要本着实际效果明显、考核综合全面、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重新优化考核评价环境,完善本专业人才的考核评价制度,从基础理论知识、创新实践活动和社会参与程度三个角度设计科学明确的考核指标,予以全面考核评价。

4.2 完善激励制度

突出公共管理人才的主动性,不能让学生只满足于追求理论知识的高分和实践活动的参与形式,而要培养他们具体的思维方式、观念态度和办事方法,因此,激励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就要做好相应的激励保障措施,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表现划分等级,分别给予表彰。

4.3 完善保障制度

重点要做好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两方面工作,组织保障方面,学校应从上到下认识到公共管理人才对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由学校、院系、班级、社会共同成立领导组织,不断研究、保障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组织部门与成员要针对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定期交流,巩固成果,形成上下共担的合作形式。

总之,高校要本着实用性和适应性的原则,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行情,侧重于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官方语言表达、具体事务操作、突发事件处理、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化操作、公文写作、公共政策制定与分析、办公室基本管理及办公设备操作、社会调查与统计、网络应用、自主创新等专项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适应力。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基于就业岗位分流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6,(5):22.

[2]娄成武.“校府合作”: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9,(9):104.

艺术品的公共适应性 篇9

(1) 教材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 当前的教材从内容章节上讲是“多而广”。内容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基础、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网络和计算机安全知识, 甚至是计算机编程、图像处理、音视频处理等更专业的内容也加进去, 要达到“无一不包, 无一不漏、无一不能”的教学目标。具体每一章节内容又“小而全”。比如操作系统介绍时, 不仅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 还介绍DOS、UNIX、LINUX等很多专业根本用不着的内容, 脱离了实际, 根本背离了高职生的计算机技能培养要求, 在教学时间内根本完不成这么多的任务。

(2) 学习目的

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不明确。一般学校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 对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有一定的目标要求。在上课过程中很多的教师会以等级考试要求来设计课程, 甚至有些老师干脆就直接按等级考试的要求, 对日常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在实际上课过程中, 致使很多的学生误认为是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等级考试, 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这样一来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更不会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应用于专业学习和生活中, 缺少了乐趣。

(3) 学习对象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 高职计算机教育已不是“零起点”。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 同时这些生源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要能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 既要兼顾计算机操作能力强的学生, 继续吸引他们进一步学习探索, 又要能使相对薄弱的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 对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4) 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和专业融合的过程加快, 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需要与专业需求相结合。该课程看似一门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 提高学生通识能力的技能类课程, 实际上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这种信息化工具, 具备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培养信息文化素养, 更要树立起一种现代意识, 渗透于所学专业中, 为其服务。目前的计算机教学仅仅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 没有与专业培养目标, 没有与各专业的课程设置相联系, 达到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2 计算机公共课程设计思想

我校高职涵盖财经、电子信息、制造、旅游、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类等6个大类专业, 各个行业、各个专业的差别, 对员工的应用计算机的能力需求也各不相同。在这样的状况下,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必须充分与行业需求相结合, 紧跟市场变化, 从行业实际出发, 以应用为主线, 以能力为本位, 提高学生适合岗位需求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时, 要能结合人才培养要求, 与专业课程相联系, 重实践应用, 要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逐步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 教学改革

3.1 教学改革的目标

(1) 构建新课程体系

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的目标是面向实际应用, 提高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从该角度出发,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对全校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 按照“二个层次”、“1+X”的模式进行。“二个层次”按照从基础到应用编排课程, 即“计算机基础教育”、“相关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二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教学内容和目标, 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体系。“1+X”是指1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必修课, “X”为和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某一课程的选修课程, 例如:艺术设计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 Shop、旅游管理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汽车维修、产品设计工程绘图软件Auto CAD, 电子商务专业的数据库和网页网络应用、国际贸易实务的Office高级办公应用模块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现有的课程和知识基础, 进行有选择地选课, 目的是让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可以按需学习, 实现不同专业、不同的学生多方向, 动态化地构建计算机公共课课程体系。

(2) 面向应用, 服务专业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培养的目标不是计算机专业人才, 而是计算机应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 应该面向应用, 服务专业。面向应用这一目标, 是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的, 具体地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在教学内容上要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第二, 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 突出应用能力, 淡化理论知识的培养;第三, 实施“突出实践环节, 面向实践应用”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第四, 形成符合培养应用能力要求的评价体系。

3.2 教学内容

(1) 分专业规划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以需求为导向, 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公共课的要求也不同, 需要先进行教学对象区分, 再来组织教学模块。根据我院的专业情况, 6大类的专业对计算机公共课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财经类专业投资与理财、会计等专业侧重于数据库和电子表格等模块;电子信息类电子商务等专业要求能掌握网络应用模块;旅游类酒店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希望强化对文档处理方面的教学;文化教育类应用英语等专业对文字录入有较高的要求;艺术设计传媒类会展策划与管理、产品造型设计等专业对图形图像处理能打一定的基础;制造类汽车营销和维修专业相对要求不高, 基本能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即可。若不区分专业, 全校均采取同一本教学计划、同一本教材, 甚至同一上课的多媒体电子课件授课, 所以根本无法满足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2) 依托等级考试, 实行层次教学

针对学生高考后, 入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良莠不齐, 也鉴于每位学生是不同的个体, 均具有个性化特点, 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其学习热情和兴趣, 体现“由浅到深、循序渐进”, 过程中体现出能力培养的递进, 促进自主学习, 进一步建立层次教学方案。不同学期开设不同的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有选择的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 (表1) 。

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培养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发展和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软件应用、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常用工具软件、网络基本操作等方面知识, 并且要求学生获取计算机等级老师的一级证书。大部分的学生, 通过一学期开设的必修课计算机基础的学习, 就可获得“一级证书”。取得证书后, 可按学生自身及专业的需求可以有选择的选修相应的后续课程。有些同学如果在一年级未能获得“一级证书”, 则建议选修“等级考试一级辅导”课程, 经过专门的辅导和强化训练, 可顺利考取;同时根据个人的情况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选修, 获取证书。例如我院女生较多的情况, 可以开设了“办公软件应用”高级课程, 使学生可考取高级技能证书, 实现专项能力培养的目标。

3.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公共课程实验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操作, 改变以往简单的分类方法, 课堂教学要能使用任务驱动教学, 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时, 可以先设置一个工作的情境:在数码市场, 有客户现在要配置一台电脑, 然后组装好。就可以模拟客户与营销员的角色, 如何进行沟通, 如何来确定计算机配置清单, 这就要求学生在了解电脑都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性能价格比等的基础上, 还拥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要创设多种这样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将传统的以知识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增设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教学内容。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好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 充分挖掘学生的存在的学习潜能, 培养各个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2) 提倡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要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改革上, 要能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 以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发现高职学校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转换等方面有欠缺, 在公共课上, 也要注重个性的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设计中要能积极尝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问题式、讨论式等案例分析方法、讲练相结合等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能力。

摘要:从高职院校目前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教材、学习目的、学习对象以及课程的特殊性来对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的现状进行分析, 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 提出适应本校专业发展的计算机公共课程设计思想, 并研究课程教学改革。试从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达到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融合, 面向应用, 服务专业的目的。

关键词:专业,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忠, 闰红霞, 王四海.基于“1+x”模式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研究与实践[J].改革探索, 2011, (5) .

[2]查玉祥, 蒋腾旭.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 (02) .

[3]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 2004.

[4]李淑梅.高职计算机公共课适应专业发展与素质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人民资源管理, 2009, (3) .

上一篇:现代化高校学籍管理下一篇:中医药事业贡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