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艺术(精选12篇)
社区公共艺术 篇1
近些年来, 在我国的一些城市社区陆续地开展了书画进社区活动。书画展览的举行, 气氛和谐而且给人一种温馨的艺术感染力, 为社区的居民创设了各种书画作品欣赏的机会。不但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而且陶冶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通过社区开展先进文化活动, 让文化活动更为贴近居民的生活, 同时还将更为高雅的书画艺术引进社区, 以满足艺术审美层次不同的居民。另外, 这些社区还会聘请一些书画名家到社区进行书画表演、讲解, 或者是举行各种形式的书画培训班, 引导社区居民建立高压的审美情趣。
一、书画艺术进社区的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区的功能已经不再以解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为己任, 而是不断地向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提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将, 社区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居民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作为城市中的基层群体, 社区发展状况直接关乎到社会的稳定。国家正在倡导开展社区文化, 意即通过在社区开展各种文化生活, 将社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立起来。
为了丰富社区的文化建设, 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将书画艺术的平台建立起来。比如在一些社区以书博会的形式, 促进人民群众多读书、读好书;也可以开展书画展, 请一些专业人士对于书画艺术进行现场讲解。开展这种社区书画活动可以在艺术与基层群众之间建立起直接交流的平台, 不但能够强化书画艺术的现实性, 而且还促进了书画艺术在群众中的辐射功能。将书画艺术活动在社区中展开, 不但能够将社区的文化经济带动起来, 而且还能够带动文化价值在社区中展开, 并创造出更高的社会价值。
二、书画艺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
目前, 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一些文化活动是由群众自发组织的, 还有一些文化活动是由社区在政府部门的倡导下开展起来的。无论是采取何种形式, 社区的各种文化活动不断地引导着社区居民的精神意识, 使人们形成了乐于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形式的取向, 从而也催生了社区建设更为高雅的书画艺术形式, 并得以有效展开。书画是美的, 需要具有更高审美境界的人们去欣赏, 这就需要人们具有更高的审美意识, 并不断地自我完善, 从而使这种审美境界形成一种情操, 不但可以从自己的主观意识角度去陶冶艺术境界, 而且还能够使书画艺术, 成为一种可以渲染的氛围, 让自己的道德得以提升。所以, 书画艺术不仅塑造了美的境界, 而且还会通过思想的感染力, 而使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书画艺术是一种视觉效果的表达, 其艺术形式多样, 但是表现手法单一, 很容易被各个文化层次的人们所接受。传统的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场所为途径, 人们可以到这里来下棋、读报纸和杂志等等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将各种艺术文化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当中, 可以使居民能够将传统文化寓于娱乐活动当中, 让这些赏心悦目的艺术活动来丰富人们的思想。
社区居民的文化层次相对庞杂, 文化修养层次不一, 知识结构也相对复杂, 如果艺术文化定位不准, 就很难吸引社区居民的注意力, 更无法使社区的文化生活有效展开, 从而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社区开展书画艺术活动, 能够使社区文化活动的范围扩展, 而且更具有持久性, 在提高了社区文化质量的同时, 也相应地提高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程度, 将社区的文化建设推向更高的层次。
三、以书画为载体建设文明社区
在社区开展书画艺术活动, 可以以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主体, 将属于社区的特色文化品牌建立起来。通过这种文化形式, 可以将社区居民之间凝聚力加以提升, 使居民之间进行密切地情感沟通, 融洽相处。那么, 很显然在社区开展书画活动是在社区中建立起居民相互交融的载体。社区可以在地方文联的支持下, 开展社区艺术交流活动。选择节假日展开, 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地点, 请社区的书画爱好者到现场创作表演, 同时请一些更高层次的艺术专业人士到场指导, 使书画艺术爱好者和专家之间可以正面交流, 不但促进了文化的和谐, 而且还将社区文化活动内涵更为深化。比如, 某社区开展“欢乐社区行”活动, 其中包括各种文艺演出, 书画巡展是整个活动中的亮点。展出的书画以社区书画爱好者的作品为主, 在“和谐社区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开展活动。活动的规则是要对所有的参展作品开展评比活动, 以书画艺术家为主要评委, 并请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并具有一定艺术鉴赏力的社区居民参与品评, 将整个的书画活动的气氛带动起来。对于参赛获奖作品, 被专家所认可的则由社区统一负责装裱, 并且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编纂成册, 赠送给每一位参展作者。
通过举办书画活动, 可以将社区居民的书画特长充分地发挥出来。一些书画爱好者通过这一机会建立起了自信心, 对于喜爱书画作品但是并没有具体行动的居民, 也会在书画活动的带动下, 将自己对于书画创作的兴趣培养起来。在充实了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 还会带动周围更多的人参与到书画创作行列中来。通过艺术的研究、思想的交流, 居民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并为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打下基础。
四、充分发挥书画专业爱好者的骨干带头作用
社会开展书画艺术活动, 是为了在社区塑造一个高层次的文化氛围。然而, 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 在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层次的同时, 也要将文化推向市场, 使文化活动按照市场的需求展开, 以实现其市场价值。那么对于文化艺术活动的展开, 就可以将一些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的居民作为社区书画艺术的指导, 还要聘请具有经营活动经验的居民来承担书画艺术活动的管理工作, 将文化与市场相结合, 以书画艺术作为先导, 将原本用于精神享受的书画艺术走向市场, 为书画创作者的作品带来创作价值, 并为社区品牌的建设提供了可利用的途径。
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来分析, 书画艺术首先是在群众中展开的, 而且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书画艺术从群众中来, 原本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体会, 通过书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当书画艺术渐渐地脱离生活之后, 就成为了精神层次的文化。在日常生活中, 书画艺术也是无处不在的, 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让生活充满了艺术色彩。书画艺术创作也因此而提高了创作率, 群众对于书画艺术的鉴赏层次因此而逐渐提高。随着人民群众对于书画艺术的欣赏水平逐渐提升, 就需要将艺术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 此时, 书画艺术专业的骨干就要充分地发挥作用。在社区的组织下, 书画专业人士充分地发挥骨干力量, 将群众性的书画活动开展起来, 通过举办书画展吸引更多社区居民, 并根据居民的书画兴趣倾向开展书法学习班和绘画学习班。书画艺术培训班采用循环式的培训方式, 并定期开展书画展, 将学员们所创作的书画艺术作品展示出来供社区的居民群众观赏、品评。通过书画艺术在社区中以多样化的方式展开, 可以使群众性的书画活动成为了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从而将整个社区的文化氛围带动起来。
综上所述, 在社区开展多种多样的书画艺术活动, 不仅可以陶冶社区居民的文化情操, 而且还为书画爱好者对于艺术的交流与切磋搭建了平台, 并在此基础上, 使社会的书画艺术相多渠道延伸, 以实现其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摘要:为了促进社区的文化生活, 在一些社区开展了书画进社区活动, 使书画的创作活动成为了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并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审美。本文针对书画艺术走进社区进行探讨。
关键词:书画艺术,社区,社区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力争.浅谈美术专业干部在社区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 2009 (02) .
[2]杨国生.以书画为载体共建文明社区[J].冶金企业文化, 2006 (02)
[3]杨祖达, 王曦红.墨香文化润社区[J].中国统一战线, 2012 (09) .
社区公共艺术 篇2
沪公发(2013)217号
根据《关于做好人才类“集体户”清理和“社区公共户”落户审批准备工作的通知》[沪公发(2013)193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市户籍管理工作,规范外省市进沪人员落户“社区公共户”审批程序,推进本市户籍人员居住地服务和管理,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适用范围
经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审核符合落户条件的外省市户籍人员(以下简称:进沪人员),因在沪无配偶、无直系亲属、无住房(包括其本人、配偶、直系亲属在沪无个人产权房及租赁公房)、所在工作单位未设立集体户等原因确无处落户,申请在实际居住地“社区公共户”内落户的。
二、审批权限
进沪人员落户“社区公共户”的,由实际居住地公安派出所负责受理,公安分(县)局审核后,报市公安局审批。
三、办理流程
(一)申请
需要落户“社区公共户”的,申请人应当向实际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填写《进沪人员落户“社区公共户”申请表》(附件一),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各类落户“社区公共户”所需的证明材料可以从市公安局门户网站查询,或者向公安派出所索取相关《窗口服务告知单》)。申请人应当提供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原件在受理时核对无误后退还申请人;如确属无法提供原件的,可提供加盖证明单位公章的复印件,复印件有多页的,应加盖骑缝章。为方便申请人,对部分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信息数据库可以查询的情况,不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但政府职能部门信息数据与申请人反映情况不一致的,公安机关可要求申请人补充提供证明材料。
(二)受理
对申请人提供材料齐全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场受理并出具《户口类审批受理回执单》(附件二)。对材料不齐全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材料。
(三)审(核)批
公安派出所应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并报分(县)局审核。公安分(县)局自收到派出所上报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报市公安局审批。市公安局自收到分(县)局上报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各级审批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规范填写《进沪人员落户“社区公共户”审批表》(附件三)。
经批准同意落户“社区公共户”的,由市公安局户口审批部门签发《户口类审批意见决定书》(附件四),开具《迁沪落户确认单》,落户地公安分(县)局开具《准予迁入证明》。发现事实不清、证明材料缺漏的,可向申请人出具《户口类证明材料补缺单》(附件五),要求补充提供有关材料。对不予落户的,市公安局户口审批部门签发《户口类审批意见决定书》,并逐级下发,由受理地公安派出所送达申请人。
四、户口迁移和注销
(一)户口迁移
进沪人员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因购买房屋、租赁公房或者所在工作单位设立集体户等,不再符合落户“社区公共户”条件,或者实际居住地发生变化的,应当将户口迁往其本人、配偶或直系亲属在本市的合法住所,或者其工作单位集体户内,或者实际居住地“社区公共户”内。
(二)户口注销
申请人不符合落户条件,采取提供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取得落户的,公安机关予以注销户口,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材料归档
对进沪人员提供的申报材料及相关审核、审批材料,由落户地的公安派出所按照户口审批材料存档要求,归档保管。
六、工作要求
(一)要认真做好窗口受理工作。各公安派出所要凭相关单位开具的《申报户口证明信》进行受理,并按照落户“社区公共户”的《窗口服务告知单》要求,根据进沪人员不同的类型收取相关材料。各公安分(县)局应将辖区内公安派出所办公地点、时间、“社区公共户”地址、落户“社区公共户”的《窗口服务告知单》通告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并向社会公开。
(二)要切实履行审(核)批职责。各级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进沪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有关规定和落户“社区公共户”的条件进行审核、审批,发现不符合落户条件或者申请材料弄虚作假的,一律不予落户,并及时做好相关证据固定工作。
(三)要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户”管理制度。各公安分(县)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公共户”管理,发现不再符合落“社区公共户”条件或实际居住地发生变化的,应当告知进沪人员将户口迁出“社区公共户”,迁入地公安派出所应当按照本市户口迁移的有关规定受理。
本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
百年建筑 社区艺术馆 篇3
直到它遇到了四个年轻人。年轻人请来了文物专家,尽量按原样修缮它,把它布置成当代艺术馆,在二楼设置了咖啡厅,每个月组织沙龙活动,这座静寂了二十年的东山文物老洋房,重新聚拢了人气。
年轻人改造老房子的故事也渐渐传开了,一年来,他们接待了一批批为保护修缮手法来参观学习的人。
逵园的故事,在广州东山几乎是街知巷闻,这幢由旅美华侨马灼文所建的三层小楼,位于老广州东山区新河浦恤孤路,坐北朝南,外面由一个小花园包裹。建筑材料采用当时十分流行的清水红砖,加以绿色琉璃瓦点缀,正面山花上有苍劲醒目的“1922”建造年份字样。据说以前花园里面种满了蒲葵树,所以也被叫做“葵园”。
逵园的对面是中共三大会址,一片被日军炮火炸平的空地。幸好当年中共三大与会代表徐梅坤对“1922”标志的过目不忘,人们找到了逵园,推断出中共三大会议召开的地址。现在逵园对街建了三大纪念馆,和逵园一起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开启逵园新故事是四个广州80后,黄轶群、云子威、方昕、刘嘉岱,四个人一起读高中,高一那年,畅想大家的未来,想到将来大家要一起开一个艺术空间。高中毕业后,大家就各自出境学习,分散在美国、英国、澳洲和中国澳门,学传播、学金融学,虽然没有系统学艺术,但他们还记得那个愿望。2011年的一天,云子威、方昕和刘嘉岱接到黄轶群的电话:“还记得我们的梦想吗?”
时候到了。四个人行动起来。
在外学习期间,他们发现西方的老房子很少被拆掉,它们被改造为书店、画廊、博物馆、咖啡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普通家庭聚会或周末约会也会去看展览,他们也想在居民生活区里找一座老洋房,“老房子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黄轶群说。
在东山,他们遇到了逵园,经过很多次,一直不见其开放。打听之下得知,这座百年大屋现在的业主远在英国,没有打算出租。“最终得到这个房子真是机缘巧合”,黄轶群说,“有一天在看其它房子时,刚好看到逵园打开了门,我们连忙跑去和看门人搭讪,终于辗转和业主取得联系。”
原貌修复和改造
“在逵园建成九十周年的2012年,几个热爱艺术、满怀理想的年轻人,用心血和智慧修复逵园,为她注入艺术的力量,赋予她新的生机和魅力。”在逵园艺术馆书签上黄轶群他们写下了这句话。一年来,为了让一个空置多年的破旧老洋房,在不损原貌基础上适度“活化”,他们费尽心血,光是向文物部门报备就花了大半年的时间。
他们邀请了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教授,对逵园的整个修复工程进行建议和随时“监工”。根据汤教授的指引,重拉了逵园的电路,为了最大程度减少钻孔破坏,所有电线都没有埋入墙,明线错综地游走在房屋的各个角落。老房子红砖维护也是一个大难题,面积大,范围广,需要刷上透气性好的专门涂料,并且每十个月要翻刷一次。坏掉无法修复的地砖,他们找到佛山的陶瓷厂按原样烧制,翘起的木地板也全按原样复原或重购。其它细节的修复,如门窗、扶梯、房间的木地板油漆的复刷等,都尽量采用和原来材质相仿的材料。
他们甚至还愿意为逵园的原貌的维持承受一些“小烦恼”,如放弃在房子楼层里设置洗手间,空调不能多装并且要“藏起来”,避免在外面看到影响美观。一番折腾下来,许多钱投了进去,外行人可能还看不出来门道。更难的是维护,黄轶群告诉记者,“除了外墙的涂料要定期翻修,内部的墙面和门窗我们几乎每个月都需要修葺,老房子毕竟久了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维护,工程队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修修补补。”
老房子也带来了惊喜。每年春季,广州都会有恼人的潮湿,但逵园这样的老房子,在春季屋内竟然一点滴水都没有,地板都是干的。原来,民国时期的房屋建造设计已经考虑到气候的因素,房屋格局和选用的建筑材料都利于通风吸水。“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惊叹于祖先的智慧。”黄轶群感叹道,进驻逵园一年后,对这栋老房子,感到越来越“敬畏”。
社区里的艺术馆
2012年1月19日,逵园正式开放,几个年轻人在院子里撒下了一些葵籽,带出了老逵园的新希望。
新的逵园焕发出这个时代的雅致与温情。暗红色的门和窗户,刷回初建时的奶白色。纤维艺术家丁敏,为三层老式扶梯的空间“量身定做”了三件材质各异的壁画,一楼墙体中游弋的木雕鱼儿,二楼的纸雕天使之翼,三楼生机盎然的绿布葵。
空间规划保持逵园原有的构造,一楼空间开阔,墙面简洁,地砖保持较完整,是一个艺术展厅。二楼房间较多,形成一个自然的咖啡馆,客人们可以在二楼休憩。三楼借助宽阔的天台优势,被用做举办小展览,文化沙龙、艺术讲座或主题酒会等活动的场所。
伴着流淌的悠悠乐声,人们可以在阳台藤椅上享受阳光与墙上绿藤条的嬉戏,也可以在角落里,逵园的黑白照下,和朋友轻声细语。2012年,导演赖声川在这里举办了《宝岛一村》广州巡演发布会。
过去一年逵园共举办了十二个当代艺术展,几乎一月一展。展览的形式多样,有绘画、摄影、雕塑、装饰、油漆……主题内容也丰富多彩,有现实感十足的“女性主义”主题和历史人物主题,也有趣味十足的“鱼与荷”、“中国教堂”等生活味展示……其中的艺术家既有名望皆备的圈内大腕,也有对本土学院的毕业生的支持。
最欣慰的是,当地社区的中小学生和老人家都愿意来看展览,过去曾在逵园住过的老街坊,在美国听到逵园被改造成艺术馆的消息,回家后特意来看。“当他们无比怀念地告诉我,他们的床曾经摆放在逵园的哪个位置,我的艺术馆和社区之间的联系被激活了。”黄轶群和这些街坊们交谈时,感到他们做了正确的事、
社区公共艺术 篇4
1.1 公共事务与社区公共事务
在西方社会, 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事务相对的概念, 指提供关涉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我国公共管理学家王乐夫认为“公共事务主要包含三种: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其中, 社会公共事务是在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社会管理的领域中涉及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公共事务。它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李之洋认为“所谓公共事务, 是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成果。”
社区公共事务, 王大海认为“包括社区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给和社区公共服务的设立与开展。在宏观上, 凡是在国家治理范围之内, 按照属地原则分担到社区, 以社区为单位去组织、协调、运作的公共事务, 就属于社区公共事务;在微观上, 社区经济、教育、卫生、体育、文化五大方面的资源以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是传统的社区公共事务。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新独立出来的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等也属于社区公共事务。”因此, 社区公共事务是以社区公众为直接服务对象, 实现社区公众的现实利益诉求, 具有明显的服务性特征的公共事务, 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 包括社区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服务、绿化与环境、治安、基础设施等。
1.2 非营利组织与社区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又称为“第三部门”, 是基于市场经济、政府与企业部门严格分工、独立的企业等背景下出现的概念,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 志愿从事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活动, 与政府及其部门或机构无附属关系的社会组织, 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主要特点是组织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作为社会结构的一种新的资源配置, 完全可以成为政府和市场的伙伴。在发达国家, 非营利组织蓬勃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一个趋势就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共同治理社会。在我国,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事业单位一起, 已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 起着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社区非营利组织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指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社区地域为活动场所, 以联系和动员社区成员参与社会活动、支持社区发展为主要目标,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尊重社会公德, 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 由社区居民自主成立或参加, 以便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娱乐而自发形成的介于社区主体组织和居民个体之间群众团体。社区非营利组织除了具有非营利组织的共性特点之外, 还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特点, 主要有: (1) 活动范围的社区性, 即组织的成员是居住在本社区的居民, 组织的活动范围限于社区。 (2) 产生的本土性, 即社区非营利组织土生土长, 根植于本社区, 致力于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
2 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对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意义
在任何国家, 社会事务既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 也离不开各类社会组织的自主管理。只有这两种不同方式的管理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社会才能健康地发展。对于社区公共事务而言亦是如此。随着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进行, 政府必须将大量具体的社区公共事务交由社区非营利组织承担, 充分发挥它们在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中的作用。2000年1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23号文件, 文件要求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 建立新型的社区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社区非营利组织突出了居民在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实现“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的目标, 形成“小政府, 大社会”的格局。
城市社区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解决社区事务, 提高社会公益, 促进社会进步。当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扩张, 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也日益复杂和繁重。“公共服务管理质量获得公众的认同和肯定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社区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
目前, 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 如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物业协调委员会的协调问题;社区服务中心的经营如何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何解决资源的支撑问题等。在我国, 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 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强制力。国家政府部门承担着配置社会资源的职责, 实行严格的行政控制。公共事务统一由政府部门提供, 政府的附属机构 (事业单位) 充当供给者。所造成的“多头管理”使得政府及其治理机构经常处于一种“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如果社区非营利组织能够和社区公民、政府组织共同承担起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任务, 它们就能够广泛参与社区管理。进一步促进社区公共事务进行公开、公议和公决。社区非营利组织作为居民自治和民主共管的主要载体, 致力于表达居民的意愿和对社区居民开展服务, 对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服务社区居民、帮助弱势群体等都将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 以它特有的优势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2.1 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水平
要提高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水平, 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正确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政府在经济领域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逐渐削弱, 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开始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社区服务性事务不再由政府包办代替, 由非营利组织组织承担各种行业性、社会性和公益性事务, 提供多种社会服务, 可以为“大社会”奠定一个广泛社会组织的网络基础, 从而也有助于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
2.2 可以扩充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所需资金的来源
众所周知, 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目前, 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资金来源来看,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财政拨款, 拨款的多少取决于政府的财力和所实行的社会政策。二是社会赞助, 主要是一些企业的赠款和社区非营利捐款, 捐款的数量取决于企业的领导层对社区建设的认识程度。三是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收取的有偿服务费, 动员他们响应“回报社会”的号召, 有助于打破过多依赖政府资助的局面, 拓展社区发展的支持源头。
2.3 可以拓展社区服务, 促进社区整合, 维持社会稳定
服务功能是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功能之一。市场组织关心的是成本效益、产值利润, 不可能长期为社会提供低偿或无偿的福利服务。而非营利组织按其基本宗旨, 始终把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放在首位, 为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供了一条畅通渠道, 通过各种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形式为不同的社区成员提供各种社会服务, 规范着社区居民的行为, 培育着市民的参与、环保、互助、公德等现代意识。通过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公共事务问题, 有利于减缓日益复杂公共事务问题所导致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紧张关系。此外, 社区非营利组织通过沟通政府、市场、社会以及社区成员的联系, 使社区非营利组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新的整合, 从而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为促进社区整合、维持社会稳定,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4 有助于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识
社区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社区成员的参与, 那么, 对于社区的公共事务的管理更是需要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 因为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就要求充分调动社区内一切力量, 广泛参与。社区非营利组织通过运用各种组织形式为社区成员提供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机会, 从而有助于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并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同时, 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中, 又可以不断地融入社会追求民主、志愿、奉献、自我完善与实现的观念, 形成社区居民的自我认同与广泛参与意识。这样, 不但能真正调动社区成员参与的积极性, 还可以有效拓展社区成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提高社区成员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当前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社区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问题
社区非营利组织作为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之一, 要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当中, 首先必须在身份和地位上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是, 由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因素的影响, 我国社区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制化程度还相当低, 跟发达国家严密的社区非营利组织法律体系相比, 差距还相当远, 使其缺乏法律地位和相应的法律保护。
3.2 社区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定位问题
当前, 社区非营利组织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社区非营利组织自身定位不明确有关。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是一种自觉的控制过程, 在这一管理过程中, 社区非营利组织应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服务空间, 寻找服务人群, 而不是简单地提口号和谈设想。显然, 在行使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上, 社区非营利组织从诞生的那一刻起, 就面临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基层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各方的博弈关系, 那么, 在这一博弈关系当中, 社区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定位如何、背负什么样的使命, 将直接影响着其对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效率和自身的存在与运营。
3.3 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管理问题
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其自身内部管理的有效性问题。从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方面来讲, 由于需要有适应现代社区生活要求的、专业化、社会化的非营利组织, 但目前绝大多数的社区非营利组织由于内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管理等自身管理水平不足而导致的问题使其很难达到上述要求, 并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结构上, 都远不能满足需要, 与其本身的制度不全、管理不科学存在一种强相关关系。
4 培育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4.1 健全法律体系, 保证社区非营利组织的独立自主性
充分发挥社区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方面从法律上撤消严格而繁琐的审批手续, 实行便捷的申请登记制度, 以确定其相应的合法地位, 使其更好地行使管理职能, 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另一方面, 在相关的立法当中, 要尽快订立社区非营利组织运行的法规, 对社区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地位、职能、行为准则以及活动范围作出规定, 充分发挥其自我服务, 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职能。
4.2 加强社区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
要改善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管理, 强化其使命目标意识, 制定战略规划, 改善公共关系, 以此增强其社会合法性和募集资金的能力。要坚持走专业化的道路, 提升社区非营利组织的能力, 同时, 完善社区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保障制度, 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失业、养老等基本的社会保障。强化内部的财务管理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卓越的工作团队, 围绕从业人员诚信经营、知识更新、增强个人发展潜力的需要等开展培训工作。改善内部管理机制, 加强人际沟通, 改善内部人际关系, 以增强社区非营利组织自律的能力, 通过自律提高机构效率和社会公信力。
4.3 优化社区非营利组织的资源配置
社区非营利组织要更好地参与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 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其获取资源的能力, 因此, 国家相应的政府部门要建立适宜的新机制, 制定和完善在用地、资金、人事制度及税收制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保障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非营利组织有公平机会获得政府的资助, 以有效地促进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发育和发展。同时, 政府还要向社区非营利组织提供各种技能培训, 增强社区非营利组织更好地获取自愿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J].政治学研究, 2001, (03) .
[2]李之洋.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几对基本概念[J].行政论坛, 2002, (05) .
[3]汪大海, 徐颖.外国人是如何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J].社区, 2005, (03) .
[4]潘敏.论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管理[J].党政干部论坛, 2005, (09) .
[5]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知识治理制度的重构──民间传播机制的生长与作用[J].开放时代, 2000, (03) .
[6]于燕燕.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发展[J].城市研究, 2000, (01) .
[7]张明.论第三部门在社区建设中的功能[J].江海学刊, 2001, (06) .
社区公共安全管理论文 篇5
【摘 要】随着人口的激增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现代化设施、社会关注度等等也日益集中,致使其城市公共安全系统显得更为脆弱,其风险系数被放大,其危害源也易被激化。日益凸显的城市社区安全问题,给城市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直接影响了城市社会的稳定,制约了国家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从人、物、地、事、空间、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社区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安全管理社区制度
1 协调各方利益关切,化解社区各类矛盾纠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特别是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如何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权益,谋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群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是当前社会管理的一项紧迫任务。社区可以充分运用其聚居功能、整合机制、情义价值和非正式控制,建立畅通利益诉求反映渠道的工作机制:以利益调节为核心,通过对话和协商,引导各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建立化解矛盾、民事调解的工作机制: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相结合,积极探索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从而达到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
化解社区内的矛盾纠纷,离不开和谐社区建设。就减少矛盾来说,化解社区矛盾和构建和谐社区都是必不可少且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必要手段。如果以“矛盾的发生”为参考坐标点的话,疏导化解是矛盾发生以后的补救手段,亡羊而补牢,通过开展工作化解和减少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升级;而构建和谐社区是矛盾发生前的预防手段,通过密切社区内政府与群众、居民与居民、居民与单位之间的联络沟通,积极创建“友爱、互助、奉献”的良好氛围,从源头上降低矛盾发生的可能性,把可能发生的矛盾消灭在萌芽、制止于未发。例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义达里社区,通过在社区内创建京剧社、组织义诊、开展创安竞赛、举办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将辖区居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努力构建社区内安全、有序、礼让的和谐氛围,辖区居民心齐气顺,互助互爱蔚然成风,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各类矛盾纠纷。
2 树立情报信息理念,强化情报信息收集能力
面对社会信息化的深刻变革,要牢固树立情报信息理念,加快社区安全管理传统工作方式向现代信息化工作方式的转变。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要构建严密的社区信息工作网络。通过广泛建构信息员,形成覆盖面广、反映灵敏的信息员网络,及时收集涉及社会稳定和社区安全的各种信息动态。要通过业主论坛、社区 QQ 群、网上社区警务站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拓展信息收集的渠道和深度,做到预知在先、掌握主动。二要统一信息采集的要求和标准。要建立一系列相关的制度规范,明确要求,统一数据采集的要求和标准,保证信息采集的数量和质量。要不断加强对已建成的`信息系统的升级完善,加强对系统的维护、管理和使用,加强源头信息社会化采集工作,保持系统源头信息的鲜活准确。三要强化信息的管理和使用。要切实打破行政壁垒,摈弃小作坊式的狭隘思想,切实增强共享、通用的工作理念,对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和重构,实现信息共享。要建立完善信息掌握、研判、处置、评估、反馈的“链条式”工作流程,充分发挥情报信息在社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3 强化实有人口管理,突出对各类重点人员的有效管控
在所有可能影响社区安全,尤其是社区治安状况的因素中,“人”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加强对社区内实有人口的管理,对于社区安全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工作中,要重点突出两方面内容:一是突出重点群体。在一个社区范围内,人的成分非常复杂,从国家的领导人到高级知识分子,从普通老百姓到流动人口,从露宿街头的流浪汉到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这就要求我们要突出重点、抓住“牛鼻子”,重点关注那些有危害国家安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嫌疑的,有闹事行凶报复苗头、可能铤而走险的,有违法犯罪前科、可能再次给社会带来治安危害的,因为各种矛盾激化、对社会严重不满可能采取过激行为表达利益诉求的,以及因病理性原因、有极端倾向或可能肇事肇祸的各类重点人员,通过开展风险评估、落实分级管控,对这些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发现的了,控制的住”。
例如,在北京奥运会前夕,西城公安分局西长安街派出所根据现实表现、思想动态和行为能力三方面要素,对各类重点人员按照“极高、高、中、低”四个等级逐人进行了风险评估,分层次开展动态管控工作。奥运会期间,对梳理出来的可能危及奥运会安全的重点人员,逐人制定管控方案、逐人落实管控人员和管控措施,还专门向街道办事处申请了保安力量,做到“人人有落实,人人有交待”,未发生漏管失控等问题。二是突出重点部位。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以前的人叫“单位人”,人的活动轨迹、活动空间相对固定,从上班到退休再到去世,单位几乎能管住这个人的一切。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则被称作“社会人”,作为自由个体的人,今天在这个公司上班,明天就可能跑到另外一家单位,后天又可能辞职不干了,这对社区安全管理来说,增加了工作难度。尤其是流动人口的情况掌握,是人口管理的难点问题,在一个社区、一个院落,甚至一间房子里,居住的人员都存在很大的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打破传统的、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工作模式,重点关注出租房屋、施工工地、旅店宾馆、网吧洗浴等落脚场所,推行“以房管人”、“以业管人”,要严格落实出租房屋检查“五见面”、旅店宾馆验证登记等各项制度,尽可能掌握各类重点人员的动态轨迹。
4结语
总之,社区安全建设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对当前社区安全建设中存在的如出租房屋管理、城中村治理、城乡结合部人口倒挂、地下室经营旅馆等诸多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广泛探索,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新理念提出新思路,用新举措应对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不断摸索创新社区安全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使城市社区安全建设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磊.《社区安全减灾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联合大学学报》,(9).
社区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活动研究 篇6
关键词: 社区;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活动
一、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的形式
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自发性的,这类创作活动往往是有其深远的地方传统原因和很多方面的现实社会原因,大多出于自娱自乐的目标,进而把文艺创作当成静以修身的高雅文化活动形式;二是外部力量发动起来的,它们往往是政治方面的原因,由于它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而备受瞩目,在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文化部门的组织辅导下繁荣兴旺。有理想、有目标的文化工作者,则自然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积极投身于歌颂时代前进的文艺创作活动,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军营和校园生活的最前面,源源不断的创作出优秀作品,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需准确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
二、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开展方式
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属于群众文化的范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约的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的不断增大,文艺观念、文艺塑造方式、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形成都发生了巨大地变化,文艺的生产、服务、传播和消费形式日益剧增。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的组织发展,要努力坚持“在普及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在有效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方针,以作者的作品理论实践为活动基础,通过培训和辅导、组织演出、开展讨论来达到壮大文艺创作团队、提高作品的质量、增强专业素养、发挥社会功能的目的,引导和推进群众化文艺创作活动的健康发展。
(一) 培训辅导:要积极发挥出文化馆专业人员的优势,要配合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多方面地举办各类培训班,采用讲座、示范、辅导等方式,培养学员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各种体验、激发和培养各种审美情感,逐步累积文艺创作源泉和精神毅力,练习文艺创作境界;引导他们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带着有感情地心去观察事物,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时刻留意着一点一滴可给文艺创作和触发情感的材料,启发他们借景抒情、以情创造,用艺术的心灵创作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二)组织展演:首先是在民间,举办各种形式的展演活动,为文化工作者提供展现自己发挥自己文艺作品的机会和平台,促进作者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其次是要以节假日为良好机会举行展演活动,使文艺作品有更多的机会与大众见面,不断增大活动的影响力,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另外,应对优秀文艺创作作品的获奖者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来增强作者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还有积极感,激发作者对文艺创作的热爱,然后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
(三)开展交流:第一是成立团队模式,开展经常性的技术交流、文艺作品评论、资料分析等一系列的研讨活动;其二是组织文艺创作者前往外地参观各级演出、参加理论讨论会,以拓展视野、达到境界、吸收艺术创作的精华,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文艺创作活动的社会本能
群众文化是一种复合性的意识形成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传播,它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的影响。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作为群众文化的一种艺术行为,其活动过程必然会产生各方面的社会本能:第一,娱乐审美功能,参加活动者本身就是以自娱自乐的方向和自由轻松的心态参加的,在业余时间消除疲劳、调节精神、得到快乐的享受;他们通过直接的生活感受和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而创作出美好的画面、群众喜闻而乐道、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文艺作品,通过演出的形式给人们带来最美的视觉享受,使文艺创作作品充分发挥出欣赏极佳审美价值观念。第二,宣传教育功能,能使群众把科学的思想和技术运用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去,使群众对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技术方法有了新的认识,逐步地向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方向迈进,为推动科技进步、对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让全社会摒弃陋习、树立新风,共建科学文明健康的新生活.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它还是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因而,以德育人,把教育融入到德育之中,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成果。第三,文化交替功能,文艺创作人员在参加培训学习过程中,得到文艺辅导的传、帮、带或专业教师的耐心辅导,从而掌握技能并尝试文艺创作、参加文艺演出,从中出好的作品,出优秀的人才。正是群众广大的参与文艺创作活动,才使得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得以继承、发展和传播下来。
我们深信在党和政府提出的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开创新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指导下,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社区群众性创作活动必将更加蓬勃向上、精益求精,如虎添翼。
参考文献:
[1]李振华.如何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化交流的涵义[J].艺术与投资,2010(02).
[2]王智鷖.中国风的文化成因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3).
[3]张爱国.深入推进改革 促进文化发展[J].政策,2010(02).
浅析社区会所的造型艺术 篇7
社区会所是我国住宅商品化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为社区配套服务的建筑类型。是指位于该社区的, 为社区居民提供统一管理的综合服务的公共空间场所, 包括会所建筑本身及其所处的周边公共环境。社区会所是大众需求的反映, 其兴起和发展是必然和合理的。由于其亚文化属性, 从建筑类型上看不象其它建筑在技术效率和理性逻辑上受到较大限制, 反而在艺术性上表现得更鲜明而有特点, 在设计理念上更易于深入到它的精神本质。着重对社区会所的造型艺术进行研究。
1 会所造型设计原则
会所代表着社区的形象和精神, 具有聚合性和凝聚力, 是社区的地标, 因此, 必然对会所的建筑形象有着很高的要求。会所建筑艺术性当然表现在它的形式美上, 但它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从本质上讲, 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会所建筑在提供给人们精神栖居方面较为优越, 它使会员产生认同感、归属感, 这种优越性使得会所娱乐成为一种生活的艺术, 也是栖居的艺术, 会所建筑代表这种“诗意的栖居”。会所造型设计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 功能是会所造型的基础。
用于公众的建筑和设计必须是功能性的, 必须被大众接受, 并且具备满足基本需求的良好功能。会所的造型应反映当时居民文化生活与审美情趣, 尊重当地的文脉。但是其真正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会所的实用程度上。只有既适用于会所的功能需要, 又表现出审美价值的建筑形象, 才能构成真正的、适合于时代特征的会所建筑艺术。所以会所建筑造型的构思和设计应以功能需求为基本出发点, 通过空间的合理组织, 并使与基地环境有机融合, 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 创造出既能适应现代功能需要, 又具有时代感和尊重当时历史文化氛围的有着自己个性的建筑形象。
1.2 环境是会所造型的客观依据。
建筑形式的创造应该是建筑师对其设计的对象及对象所处的外界环境认真分析的结果, 而不是先入为主或简单的模仿或照搬他人之作。形式是源于环境, 生于环境, 统一于环境, 服务于环境。所以会所建筑形象的创造首先是要分析环境, 分析建筑物所处的具体环境的特点, 包括基地的地形、地貌、建筑环境、人文环境、交通条件、基地方位形状等等, 并综合考虑建筑对象内在的基本要求及特殊要求, 从而找出矛盾, 并努力分析出主要矛盾之所在, 进而决定采取何种设计处理方法, 达到某种设想的建筑环境效果。
1.3 技术是会所造型的物质手段。
在建筑现代化的进程中, 建筑技术上升到重要的地位。它完全改变了过去把建筑物作为手工艺品的加工状态, 工业化建筑方法使建筑形式、功能、材料、设备和施工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复杂的外形和繁琐的装饰被逐渐淘汰, 建筑不仅表现它的功能及其内在空间关系, 而且也越来越多地注重表现建筑的物质手段———建筑技术, 即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及建筑施工方法等。
1.4 个性是会所造型的灵魂。
建筑物的类型很多, 功能各不相同, 不论采用何种材料、结构和构筑方法, 它的最终建筑形象都要能反映或表现它的个性, 即在建筑艺术处理上必然赋予每一幢建筑物恰如其分的形象。对于会所建筑来说, 它的建筑形象应体现它是一个公共“文化中心”、“活动中心”、“信息交流中心”这一特征。要恰如其分地表现建筑物的性格,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它又是可以被表现, 并为人们所认识的。会所建筑要体现小区居民的气质和文化, 其宗旨就是建筑艺术、功能要求和科学技术更高层次的统一。建筑形象个性化的创造关键在于设计者的创意或设计理念, 即你是怎样认识你的设计对象, 你在分析设计任务的基础上要把它设计成什么样的, 要表达你所追求的什么样的理念、创意或意境?此外, 从环境分析着手, 抓住环境的特性, 针对建筑环境所赋予的特殊矛盾, 用特殊的方法处理这一特殊矛盾, 这种设计也自然有了它的特点, 从而形成了它的个性。
2 会所造型设计要素
建筑形象是一个有序的知觉整体, 反映建筑内在的逻辑、力量、构成、美的感受和特性。会所建筑因其功能和空间构成的独特性, 在建筑形象上与其他类型的休闲娱乐建筑有所不同, 在立面上更注重轮廓优美和立面线条的流畅;平面和体型简洁更注重建筑细部的处理;体量上以稳重大方、端庄为主而不失轻灵、活泼;性格上大致表现为内敛而不保守, 朴素而不失典雅, 谦和又卓尔不群。整个外部空间气氛有助于人们对其场所和外部特征的认知, 对会员而言则使其心理状况和情感与之相吻合, 在对空间形态的把握上产生方向感和识别性进而产生安全感;在对场所特质的感知上产生认同感, 并通过把握和感知自己生存的文化而产生归属感。
2.1 空间与环境。
社区会所, 由于其功能复杂需要有良好的空间形态将各部分功能很好的组织起来。最常见的手法是采用中庭空间将各部分的空间组织起来, 自然光线可以从顶部或侧部投射进来, 而且充满了各种植物、水体、雕塑等, 气氛宁静收敛。另外庭院式布局可以将动静不同的部分合理分开, 同时有利于组织室外自然环境, 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建筑总体的大环境与会所内、外庭院大小不等的各类空间互相连通、渗透。建筑群空灵、通透, 不仅能充分地引进自然, 并使自身有机地融汇于自然大环境中。
2.2 比例与尺度。
比例与尺度是经典美学的两个基本元素。一切的造型艺术, 都存在着比例关系是否和谐, 尺度是否恰当的问题。社区会所的设计应服从于社区的可居住性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 首先应该处理好建筑物整体的比例关系, 也就是从体量组合入手来推敲各基本体量长、宽、高三者的比例关系, 各体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各部件的尺度问题, 尽量与人贴近, 创造出亲切感和归属感。
2.3 色彩与质感。
在社区会所造型设计中, 色彩可以说是运用最灵活、受限制最少、效果最明显的要素, 应充分加以运用。在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点:a.色彩的运用应鲜明;b.反映地方特色并与社区整体的色调相呼应;c.色彩的处理应反映出社区的特点, 体现出温馨和谐的生活休闲气氛;d.利用色彩加强会所建筑的表现力;e.要把握好对比与协调的关系, 协调中要有差别与变化, 对比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协调。
另外, 质感表现的处理, 一方面要考虑材料天然情感,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表现人工处理以及材料组合可能引起的感情效应。至于质感处理中的组合, 最常见的有两种, 调和组合与对比组合。前者自然真诚, 含蓄而刺激;后者则具强烈效果。两组合方式结合使用, 能收到多变的效果。不同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质感, 例如光滑与粗糙、软与硬、冷与暖、光泽、机理等这些质感特征与形体和色彩一样传递着信息, 恰当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对空间效果进行调节。
2.4 符号与细部。
符号是利用一种约定了的、可以通过联想得到暗示的一种建筑语汇。建筑符号表现为抽象的含义, 应根据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及类型等巧妙地吸取含有信息价值的符号, 高度概括和抽象, 并且巧妙地利用而不应虚假地、装饰地对待。
适当的装饰与符号的运用可以加强建筑的表现力。装饰的运用一般只限于某些重点部位, 并且力求和建筑物的功能与结构巧妙的结合。细部的处理也是同样的原则, 一些纹样、划分线、隆起、粗细程度、色彩、质感的选择等都要从全局出发, 是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 也需深入地考虑一些细部设计, 以使造型处理有一定的深度感。
结束语
社区会所建筑的造型正如前面所述, 应处理好造型与功能、环境、技术、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通过可识别性, 具有载义性的各种要素传达建筑师的设计意图, 帮助会员形成预期之意象。只有这样, 会所才有永存的生命力。
摘要:从造型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素等方面对社区会所进行探讨, 层层来解读社区会所独特的艺术性。
关键词:社区会所,造型,设计原则,设计要素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聂梅生.新世纪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必由之路[J].建筑学报, 2001, 7.
[3]建筑世界编.李华东译.2001韩国建筑设计竞赛年鉴[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4]肖敦余, 肖泉, 于克俭.住区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22, 2003.
社区公共艺术 篇8
“村改居”社区的建设能否像预设那样发展, 使其居民享受到类似城市社区所具有的公共服务, 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是决定性要素之一。
对于公共物品, 严格意义上来说, 是由政府提供的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比如国防、灯塔等;但当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时, 就被称为准公共物品。而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也可以是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 比如公共图书馆、收费的公路等。
而本文想要研究的对象是“村改居”社区公共物品,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对社区公共物品有明确定义, 所以结合国内现有表述以及本文的探讨需求, 将“村改居”社区公共物品定义为在“村改居”社区范围内, 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共同需求而被其共同且平等消费的公共产品, 包括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等等。
为方便研究和表述, 本文将“村改居”社区公共物品分为基础设施建设 (如体育建材、便民网点等) 和公共服务 (如治安和绿化服务等) 两大类, 并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黄海社区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财力投入建设程度以及居民满意情况等。
一、黄海社区及其公共物品供给模式
黄海社区曾经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 集体资产不到百万元的自然村庄。改革开放后, 黄海社区经过多方努力, 积极筹措基金,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通过创办黄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为自己的村庄积累了丰富资金和经验。如今这里成为居民年人均收入达4万元、近4000户的大型社区②。
然而任何一个“村改居”社区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黄海社区也不例外。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黄海社区内公共物品的供给主要来自于村庄集体经济的企业收入, 如今黄海社区的集体经济企业——山东黄海明珠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0多个亿。然而这个村办企业集团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在不断地摸索着前进的, 从一开始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找定位、定思路、筹资金、寻人才等创办了黄海汽车大修厂到后来扩建工厂以及陆续建立黄海服装厂等多个村办企业。在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成就上, 社区党委投巨资建立了文化旅游工程,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③。
二、黄海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及内容
黄海社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方面曾先后投资并建立喷泉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 其中包括图书阅览室、书法绘画室、音乐舞蹈室等, 并配套建设了便民服务大厅、民情调解室、地下停车场、社区警务室和监控中心以及卫生医疗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还提供了完备的公共服务, 设有幼儿入托免费、劳保退休补贴、养老保险全覆盖、医疗补贴等制度。在国家政策之外, 社区每年还补贴居民暖气费, 80以上岁老人有老年补助金, 社区居民子女入学学杂费由社区承担, 免费入托、入园等。
三、黄海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居民认知状况
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归根到底是为居住其中的居民服务的, 因此, 居民对供给的认知和满意程度是衡量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要参考标准。为此, 我们调研小组通过与黄海社区居民进行交流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 获取了社区居民对其社区内公共物品供给情况认知的第一手资料。
总的来说, 居民对社区内公共物品种类、环境优美度、公共活动及交通空间、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了比较高的认可度。通过观察了解, 我们也给予了证实。
如在公共物品的供给种类方面, 社区设有幼儿园、卫生医疗服务中心、餐饮网点、停车场、老年人活动中心、派出所、公厕等设施一应俱全。在环境投入方面, 该社区绿化面积较大, 且常年有工作人员负责修剪浇灌花草树木, 保证了社区优美环境和清新空气。此外, 公共活动空间及交通也是很多城市社区所不能媲美的。社区内停车位充裕且宽敞, 有车的居民随时在家门口提车出行。社保方面的服务也是满意度比较高的地方。社区内居民符合国家规定的都拥有医疗补贴和养老保险;冬季居民还享有暖气费补贴;重要节假日居民还享有一定米面等福利补贴, 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保障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当然, “村改居”社区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是一个逐步完善和达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也有一些另居民们颇有微词的地方, 主要表现不同身份的居住主体在公共空间分配、利益分配、权利分配等方面因管理水平尚未到位而存在一些纷争;也有管理者因力量不足而导致管理不到位问题等。
如文化活动中心中的设施的使用权不均、物业费标准不一等;部分设施的限制使用未取得居民的理解和认同;争用公共活动空间;物业管理不民主等等。
四、黄海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特征分析
综上所述, 黄海社区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也有着此类“村改居”社区所有的共性, 即为其公共物品供给所具有的特征,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黄海社区公共物品由集体经济供给, 资金充足
黄海社区拥有黄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自己的村办企业, 公司运营良好, 这为社区的“村改居”建设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黄海社区还有其他的集体经济体, 涉及医药、卫生、教育等, 也为黄海社区公共物品的提供上给予了很大的便利。
2、“村改居”相关公共政策方面大力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大力推广“村改居”政策的实施, 黄海社区积极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 全面开展村改居建设, 同时成立社区管理委员会, 来全面推进城市化。
3、发展时间较短, 相关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服务不完善
“村改居”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村改居”社区在由原来的自然村转化为城市社区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 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和公共服务的制度管理上不完善, 导致尽管黄海社区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 但领导人员依然还是原来的村委会的人, 小区的很多外来业主被排斥在外, 无法反映自己的想法。而且民众的思想观念没有完全转变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部分村民以及外来居民在社区事务的管理中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导致居民对自治事务的不关心和不理解, 社区文化建设难以进行和发展。
五、对“村改居”社区公共物品的思考
1. 以社区集体经济为主体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可以由政府或市场提供, 而由于社区居民的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偏好隐瞒以及“搭便车”心理, 导致公共物品出现供给不足或过度现象;同时市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征也使得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出现问题, 所以“村改居”社区的公共物品由社区自己提供可以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 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质量, 满足社区内居民所需要的公共物品种类和数量, 从而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2.“村改居”社区过渡阶段的管理模式要不断探索
“村改居”社区作为城市化中的过渡, “亦城亦村”的特点致使其管理模式受到考验, 探索出一个适合其发展的管理模式非常重要。作为我国自治主体的社区管理委员会既不是村委会也不是城市居委会, 所以原始村民和外来居民利益冲突的统一和协调以及民主选举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等因素需要综合考量, 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社区发展的道路。
3. 居民参与自治的主动性有待提高
在“村改居”社区中, 居民与物业工作人员的关系非常重要, 这不仅反映了居民对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情况的满意程度, 还影响着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只有处理好居民与物业方面的关系, 提高“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村改居”社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治和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边缘社区公共安全问题研究 篇9
关键词:城市边缘社区,社区,公共安全
城市边缘社区是我国城市化大背景下一种特殊的地域结构, 是城市环境向农村环境的过渡地带, 是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相互渗透十分活跃的地区。它是城市和农村管理体制的交错区和真空区。由于其人口、经济和社会构成的多元性, 使得大量危险性因素滋生, 严重地威胁着该地区的公共安全治理建设。因此, 研究城市边缘社区的公共安全问题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城市边缘社区的定义及其特征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规模急剧膨胀, “入侵-演替”的景象在城市四周的边缘地带同时或交替上演, 造就了城市边缘带的形态和功能的多样性, 使其成为经济社会的多面体。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学术界较多的提法是城市边缘社区、城市边缘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流动人口聚居区等。例如, 陈月从地缘和居民构成的角度认为, 城市边缘社区“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 其成员为来自外地的农民工, 他们相对集中地居住在一定的区域内, 从事一定的行业, 以地缘、血缘为纽带形成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该社区既不同于城市社区, 又不同于农村社区, 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社会地位、人群特征及地域位置, 故而称之为边缘社区。又如, 戴宾、杨建从地理位置和城乡经济发展的角度给城市边缘区下的定义是, “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 或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地带。它是城市在自身的近域推进和广域扩展过程中, 城乡要素逐渐过渡、彼此渗透、功能互补而形成的特殊区域, 具有明显的城乡经济混合增长特征。”
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交叉性。这些社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产业的非农化和社会成员职业构成的非农化, 但在管理上仍然沿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模式。城市与农村“二元管理体制”并行存在、共同发挥作用, 管理体制交叉, 这构成了城市边缘社区的一个基本特征;二是动态性。“随着城市的动态发展, 城乡结合部也由城区向外围农村扩展, 城乡结合部位置的动态变化, 导致其人口和经济等诸多要素也呈现动态发展趋势”;三是复杂性。在城乡结合边缘社区内人口构成复杂, 既有农民也有居民, 还有大量的流动性人口, 他们虽多年居住在这一地区, 但真正融入城市中也是很难的。
二、城市边缘社区公共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共财产安全。当代中国正处在巨大的社会变迁和“风险社会”阶段, 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城市边缘社区由于其特有的特征, 在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的建设, 特别是在公共安全方面更是对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交叉性的二元体制造成边缘社区的公共安全隐患
1、边缘城市社区居民非农转化不彻底造成其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应享有的待遇。
目前的状况来看, “全国范围内, 除极个别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政府外, 绝大多数这样的社区, 其相应的最低生活保障机制、贫困救济机制、养老机制、医疗卫生机制等, 都没有跟上非农转化的步伐。虽然住房出租市场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区居民的收入来源, 但是, 在按照城市统一规划建设的小区内, 居民可供出租的房屋数量毕竟是有限的。”相反, 社区内失业、半失业、隐性失业带来的社会闲散人员增多, 以及随之而起的黄、赌、毒成风, 却是实实在在的治安隐患。
2、从社会治安管理看。
有的城乡结合边缘社区分别由农村派出所和城市派出所管辖, 单从人口管理看, 有的是单一的农业人口, 有的则是既有农业人口也有非农业人口。有的地区则将同一区域内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分属城市派出所与农村派出所管辖, 从而形成了交叉型的人口管理体制。这种人为造成的管理体制的交叉性, 带来的后果必然是管理乏力, 也形不成“齐抓共管”, 而这正是产生社区案件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 城市边缘社区的复杂性是对公共安全管理的严峻挑战。
城市边缘社区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农居混杂, 外来人口居多, 因此公共安全问题尤为严峻。一是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乡结合部地区, 使得原有的社区管理资源匮乏;二是外来流动人口成分比较复杂, 大多数人的知识水平低、法律意识差, 受到犯罪分子的引诱后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三是本地居民有着强烈的排外心理, 对外来人口具有某种不认同感, 双方易引发口角, 甚至是躯体和武力冲突, 所以城市边缘社区成为公共安全高危地带。
(三) 城市边缘社区的动态变化造成社区居民缺乏公共安全参与意识。
城市边缘社区刚刚脱胎于传统的乡村, 与现代城市社区的发展要求相比, 缺乏一个有相当发育程度的公民社会。由于公民社会发育不良、不成熟, 自主性、规范性较弱, 对成员的负责性较低, 特别是由于社区成立时间不长, 居民还没有完全摆脱镇村体制的影响, 只是把社区当成居所, 社区参与意识比较淡薄, 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社区自治的主体, 没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公众的公共安全参与意识普遍缺乏。
三、城市边缘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建议
针对上述边缘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 加快地方基层政府改革, 完善边缘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服务各项配套机制
1、打破边缘城市社区行政体制上的“二元管理”模式, 将其纳入城市社区管辖范围, 从而彻底消除管理体制上的交叉性。
同时, 可以把城市社区管理的成功经验推广到边缘城市社区, 突出边缘城市社区“居委会”的独立性, 充分发挥其在社区公共安全服务中的作用。
2、加快边缘城市社区农转非居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工作。
政府要通过制定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来保护农转非居民的就业安全, 主要涉及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
(二) 从源头上杜绝公共安全的威胁性因子。
一是必须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工作。可以从加强综合治理的角度, 考虑由公安部门、用人单位、居住地管理单位和个人等四方共同开展登记工作, 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对流动人口的登记造册工作, 用人单位和居住地管理单位负责对在单位工作或居住的流动人口进行内部登记并报公安部门备案, 个人则要及时申报和申办暂住证;二是要对流动人口实行分类管理与重点管理、网络化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办法, 对重点人口实行专项管理, 既充分发挥流动人口的积极作用, 又有有效措施防止、防范各种违法犯罪现象。
(三) 建立一个公共安全宣传引导系统。
建立一个公共安全宣传引导系统, 有利于日常加强对公众的公共安全防范意识、防范知识的普及, 有利于强化对公民公共道德、公民义务的宣传教育, 有利于提高公众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作为社区公共安全宣传引导系统应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利用社区优势, 主动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保持紧密联系, 做好日常宣传;二是要配备至少一名的专门公共安全联络员。与其说是公共安全联络员不如说是公共安全辅导员更为贴切。因为这名联络员不仅自身要从事日常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 同时更要担负起社区里答疑解惑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陈月.“边缘社区”的犯罪问题及其控制[J].郑州大学学报, 1997.1.
[2]戴兵, 杨建.城市边缘区与统筹城乡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4.11.
[3]刘建凤.我国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公共安全治理研究[J].理论观察, 2012.6.
[4]沈叶明, 徐颖.边缘城市社区治安问题初探——从社会控制到社区公共安全服务[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6.3.
社区公共艺术 篇10
关键词:大里社区,公共服务,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城乡平等和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同时也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财富差距, 建设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区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难以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公共需求, 而在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 农村社区居民的公共需求又进一步得到了激发, 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也更加迫切。本文以江宁区大里社区为例, 对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进行考察研究。
一、大里社区基本状况
大里社区位于南京主城的东南方向, 隶属于江宁区东山街道, 总面积5.89平方公里, 辖区内居民小组25个, 户籍人口3110人, 1040户。由于东山街道经济开发公司和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的进入, 社区面临大量的拆迁任务, 10个自然村已拆迁安置了三个, 目前还有三个自然村在紧张的谈判协商中, 可见, 这是一个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农村社区。2008年, 社区工业总产值2.8亿元, 工业销售总值2.6亿元, 实现工业利税3100万元, 人均纯收入10023元。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里社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得到了很大的进步。2008年, 社区新建了4个标准型垃圾屋, 完成改厕261户, 增加了10名环卫工人;利用暑假时间参照南京市村级幼儿园标准扩建和整修了社区幼儿园, 新建了一个居民休闲健身广场;扩建和整修了社区卫生服务站, 为全体居民进行了一次免费体检, 为社区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 社区积极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 消除零就业家庭, 新建20间老人过渡房解决拆迁老人的临时住处的同时积极解决社区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保障问题。
二、大里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诚然, 大里社区近年来在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社区公共服务的状况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一方面这与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大环境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无法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有关。总的来说, 大里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供给效率低下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中, 应依据公共物品的分类和层次, 构建政府、农村社区、私人部门、第三种力量 (非营利性机构) 四位一体。但就大里社区目前的状况来看,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仍然以政府为供应主体, 缺乏政府以外的其他参与者, 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社区委员会虽然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整体有限而且往往具有准政府组织性质。私人部门、非营利性机构等非政府力量参与主体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 难以大规模进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同时, 农村公共服务由于没有竞争压力和动力, 进一步降低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
(二) “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导致公共物品供给偏离需求, 结构失衡
一方面, 由于传统的供给主导型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假设政府机构及其官员比农村社区居民更加了解农村社区居民需求, 所以能够更好地代表农村社区居民实现其利益。这种假设无视不同层级政府组织和官员的自利性追逐, 往往导致公共产品供给动力不足或者内容扭曲, 还会出现依据距离政权中心的远近来差序式提供公共产品的现象, 导致农村社区居民的公共产品需求无法满足, 或者出现人为的地域差距。另一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且大理社区的处于经济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农民自主意识增强, 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表现出多层次性、多样性以及成本的可接受性。同时对农村公共物品的种类、规模等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从而导致“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无法灵活地应对这一变化, 从而使有效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偏离农民实际需求。据笔者从接触的群众那儿了解到的状况, 目前群众比较迫切需要的一个是对社区环境的整治, 尤其对垃圾问题十分不满;另一个是就业问题, 社区存在不少闲置人员, 但是政府和社区在这两方面却鲜有作为, 有限的资金和资源被理所当然地用于社区创建文明城市这一达标工程。
(三) “政绩”公共服务供给过剩, 农民需要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由于农村公共服务的问责和考核机制不健全, 导致基层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实际效果不负责任, 缺少必要的监督和考核, 而现行的政府考核体制并没有把服务的实际效果及民众的意见纳入到考核体系。具体到大里社区而言, 街道和社区都热衷于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工程, 如投入大量财力物力搞创建文明城市的达标工程, 改厕达标工程等等, 只要上级有考核指标, 基层政府和组织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而农民实际需求或者短期内无法显现效果的公共服务建设, 诸如前面提到的社区环境整治、社区群众的就业, 还有农业技术的推广、社区发展战略规划等等。
三、改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一) 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
考虑到农村公共物品本身所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点, 目前完全通过市场方式提供是不可能的, 效率也是极低的, 因此必须要坚持政府供给主体的主导地位。但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群众自治组织, 像社区居委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 鼓励市场组织、社会组织以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二) 建立一套“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决策程序应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既要体现当前农村公共品供给主要来自上级政府或部门的“自上而下”的特性, 也要体现农村公共品受益的地域性原则, 由社区内居民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自下而上”地自主选择所需的公共品。具体而言, 大里社区范围内的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 一方面街道、社区需要加强项目论证, 同时为社区群众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信息、机会和选择的条件, 让他们有表达自己偏好的机会, 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 从而将政府目标与当地群众的偏好相结合, 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减少了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阻力。
(三) 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
魅力社区艺术团首登舞台 篇11
“魅力社区大舞台”活动以“组建社区艺术团,搭建魅力大舞台”为主题,自5月23日启动以来,经过一个多月的节目征选,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市14个区县提交的节目580个。
节目类型涉及歌曲、戏曲、曲艺、舞蹈、器乐、武术健身等多个类别。申报节目的有街道或社区工作者、民间艺术团体、社区居民等。社区的节目,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作品,也有百姓的原创作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项目的展示,也有体现时代风貌的新颖节目样式;有的反映退休居民的老有所乐,也有的展现年轻人的朝气蓬勃。节目的数量之大、类别之多、水平之高、覆盖之广,充分显示了首都社区居民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映射出社区文化活动领域存在的巨大潜力。
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邀请社区节目的主创人员、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走进广播直播间,现场展示本次活动中的精彩节目;并开展“魅力社区大舞台”落地活动,分别走进“圆明园荷花节”和“地坛非遗文化博览会”,举办了两场特别宣传活动,现场展示首都社区居民的文艺风采,展现北京文化发展的繁荣成果。经过55人评委团的评审,最终筛选出100个社区节目,成为首批入团巡演的节目。
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负责人表示,活动面向社区文艺资源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摸底,并将其中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力求形成北京社区文体活动的全新展示平台,促进首都文化发展与建设。
社区公共艺术 篇12
一、重塑社区公共文化艺术服务的居民幸福感的方法
公众价值感知视角下社区公共文化艺术服务,居民幸福感研究,就是把社区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供给与社区居民的公众价值感知相结合,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 以居民的喜爱程度为原则相结合,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居民的喜爱程度为原则,文化惠民工程和社区情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提升居民的自我满意作为社区公共文化艺术服务的最终归宿。重塑社区公共文化艺术服务的居民幸福感,必须牢牢把握居民公众价值感知的理论视角,把居民对社区服务质量的感知、社区服务形象建设、社区情感建设和社区服务认同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同时把握社区居民公众价值感知的中介效应,创造居民自我满意的社区服务模式,提升社区公共文化艺术服务的有效性,发挥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和社区建设的认同性,并最终实现社区居民幸福感的提升。
二、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供给优化策略
(一)完善协同模式
组织结构基础建立和完善,一个与协同模式相契合的组织结构是协同模式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础。协同模式要求各组织间有合理、明确而不交叉的责权分配,以及顺畅的信息传递渠道。在必要的地区亦可考虑在当地文化局或广电新闻出版局增设专门公共文化艺术服务协同供给交流平台,调用或吸纳具有文化艺术专业知识且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的专业人才。
(二)明确协同模式
在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艺术服务组织结构的前提下, 更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明确的从中央政府到村镇文化站的协同模式整体运行制度与章程,鼓励有利于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供给协同模式健康运行的制度与章程的形成与培育。这不仅可以规范以往无矩可循的运行模式,更可树立职能部门具有公信性、权威性、规范性的运行模式。
(三)融合适当经济手段,采取激励措施
在公共文化艺术服务进行多元主体协同运作时,可以对社会文化艺术组织和个人的参与进行适当的经济激励,如项目合作资助补贴和奖金、税费减免等直接经济收益,和协作树立正面积极的广告形象等间接经济收益等。经济激励较其他手段具有更为直接的激励效果,亦可使社会文化艺术组织和个人感受到来自政府等上级部门对于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供给的鼓励、支持和认可。
“第一届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城市文化(群艺 ) 馆馆长联席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以“如何发挥文化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作用”为主题,围绕2014年文化(群艺)馆的工作任务以及新形势下文化(群艺)馆的创新发展,如何建立行业管理机制, 文化(群艺)馆的职能定位和促进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发挥文化馆在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作了重要讲话。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要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重点是推进“四化”和“一机制”建设,即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和社会化,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文化部将以“完善体系、提高效能、促进公平”为纲领,着眼于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 协同性,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完善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参与,创新管理方式。他强调要发挥好文化馆体系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建立文化馆行业自我建设、 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
公众价值感知视角下的感知对居民幸福感的中介作用,通过路径影响居民幸福感的达成。社区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居民的公众价值感知为基础,通过路径选择和区域资源的协同配置和组织职能创新,促进居民对需求满足、社会价值和自我实现价值的感知,促进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建设,把社区居民的主观评价和喜爱程度统一于社区公共文化艺术服务的有效供给之中,实现社区居民幸福感的最终达成,提升居民的社区情感与归属感。
摘要:公众价值感知在社区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我国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受服务型政府绩效的影响。公众价值感是政府服务绩效在居民幸福感的中介变量。居民对社区公共文化艺术服务的公众价值感知,阿包括公众需求满足程度、社会价值实现感受和自我实现价值达成的感受三个方面。社区居民在基层政府提供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公众价值感知影响着居民幸福感的达成。
【社区公共艺术】推荐阅读:
社区公共产品09-24
社区公共文化11-29
社区公共事务论文11-20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06-26
应届生社区公共户09-05
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10-14
社区公共基础知识题库10-23
社区公共卫生临床医学09-13
社区公共卫生档案管理09-17
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计划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