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共12篇)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 篇1
摘要:本文主要从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对专业建设的作用谈起, 就如何开发和建设课内外一体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课程设计, 从设计原则、设计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课程设计
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在专业建设的成效, 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是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 参照职业岗位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 以满足岗位 (群) 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为标准, 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和课程开发技术,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构建以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开发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教材和教学课件, 成为重中之重。公共基础课程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几年以来,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教学部门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围绕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和创新, 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课内外一体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特色。下面就从课程到课程设计谈一下课程设计开发思路。
一、课程及其作用
1、什么是课程
(1) 中外学者对课程的理解
课程一词, 据有关的辞书和有的研究者考证, 始见于唐宋间。唐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中“弈弈寝庙, 君子作之”句作疏, 说:“维护课程, 必君子监之, 乃得依法制。”我们把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的学习者的学习计划或学习方案, 称为课程 (curriculum) 。根据这一理解, 在课程这一方案或计划中, 核心的问题是“学习”:课程的目标就是方案中所确定的学习目标, 课程的内容就是方案中所择定的学习内容, 课程的组织就是方案中所设计的学习方式。
姜大源:课程, 一般被定义为“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的进程。对课程的这一理解, 是符合课程Curriculum (斯宾塞spencer) 一词的拉丁文词源——currere的本义的。currere的名词形式是“跑道”, 重点是“道”;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奔跑”, 重点是“跑”。基于此, 名词意义的课程表明:应重视对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和不同教育类型的教育设计适宜的教学途径, 而动词意义的课程则昭示:应重视对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和不同教育类型的教育在实现目标的教学途径上促进其经验的积累、反思并升华的过程。
从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出发, 课程更应该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诸多要素之整合, 例如, 是对知识与经验、结果与过程、理论与实践、文化与价值等, 在目标、内容、范畴、领域、层次与功能等多个时空的积分。因此, 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是整合了职业实践与专业知识的工作过程的集合体。
(2) 新时期下课程的内涵的发展
新时期下课程自身的含义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这种变化表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 同时也是我们实施新课程所应具备的课程观念: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强调经验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排斥源于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 而是在学生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学科知识, 使学科知识和学生经验共同成为学习者的发展资源。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 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把课程视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间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会话情境, 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这意味着课程观念的重大变革。从强调显性课程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2、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没有课程做基础, 教育将是纸上谈兵;课程设计的好不好, 将直接影响人才的培育质量。特别是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更需要优质课程。在人才培养上可以没有教材, 甚至没有专业, 但绝对不能没有课程, 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
3、公共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职教育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 其中, 课程建设是核心。而按照市场需求, 根据专业调研构建课程体系, 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原则, 从企业中来, 来源于企业又要高于企业, 从企业的工作过程升华为教育过程, 而不是企业工作过程简单重复。具体过程是, 对企业的生产任务对应的岗位 (群) 进行筛选和归纳, 确定本专业所面对的典型岗位 (群) , 再对典型岗位 (群) 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归纳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对技术和操作能力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进行梳理, 确定本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 以及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 构成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作为培养人才的载体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2008年教育部组织的“双百”论坛中, 高教司张学尧司长也说专业建设中基础课程教学要成系统, 基础课在高职学习中占多大比例, 哪些课程比较适合等问题, 都要根据各校的特点和特色确定。
二、课程设计及其作用
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课程设计, 良好的课程设计是形成优秀课程的保证, 也是“捷径”。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对课程设计的定义为“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并指出“它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 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其中, 所谓广义的层次大致相当于理性主义的课程设计取向定义, 而具体的层次则相当于技术取向的课程设计定义。
三、新时期下进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设计遵循的原则
戴氏弘教授提出项目课程教学设计三原则, 即突出课程能力的目标、能力要以项目任务来训练、课程评价要以学生为中心。他说, 高职学生的目标不应当首先是传授知识, 而应把能力放在首位。能力只能是靠训练获得提高, 载体就是项目和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就是培养能力。因此, 公共基础课程设计更需遵循以下原则:
1、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突出能力培养, 体现“实用为主、应用为的”的原则。
2、为后续课程“服务”的原则, 体现“必需、够用”。
3、学生主体的原则。
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课程整体设计, 是一种宏观操控、微观操作的设计活动。它包括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的整体目标、模块化内容和主要能力训练项目等。课程的基本信息包含有课程类型、授课专业及学时等, 它要求我们对课程的性质进行思考, 并以该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特点为出发点, 将教学所需的内容在相应的课时中按计划完成。课程的整体目标具体细化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品质目标。每门课程的教学都追求达到一定的效果 (即目的) , 而目标是要达到某种效果的量化指标。只有指标明确, 教学才有具体可感的方向。当一个专业依据“职业人”培养方案确定开设某门课程后,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定要思考该门课程要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哪种 (些) 能力, 学生要获得这种 (些) 能力又需要哪些知识支撑, 主要能力训练项目, 可看作为模块化内容和课程整体目标中能力目标的具体体现, 这些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都是基于该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
单元教学设计, 通俗地理解, 就是对一次课进行设计。它包括单元的基本信息、单元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难点分析、教学流程及方法设计、教学效果评价设计及作业的布置等七个方面。单元的基本信息中包含了单元标题及其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 实际上是对本节课的内容重要性的一种定位, 使教学的主次轻重更加明晰。单元教学目标即是本课程教学目的在本节课中的量化指标。它又分为单元能力目标、单元知识目标和单元品质目标, 既体现了单元的特殊性, 又与课程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学情分析中包括授课班级基本情况、学生学习习惯分析、本课程以往学习情况、学习困难学生情况分析及帮助办法, 这部分的内容看似平常、容易, 而实际上却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本单元设计的基础和出发点, “学情”可理解为既包含“学生情况”又包含“教学情况”, 其中“学生情况”包含学生的基础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等, “教学情况”包含以往的教学状态、效果及经验等。只有对学情进行分析, 才可能从实际出发, 制定出合理、科学、有效的单元计划, 才能使单元的重难点更加客观、真实, 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教学方法、手段也能更加奏效。如果说单元的基本信息、单元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难点分析是在理论层面指导教学, 那么教学流程及方法设计则是在具体实践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多维的、立体的指导。
例: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的具体要求
一、课程性质
将本门课程置于总体的专业培养方案来思考, 用简练语言明确该门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并对课程的作用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
2、在能力培养方面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3、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二、设计思路
在本部分概要说明本门课程在以下几方面的设计思路, 仅谈思路, 具体内容在后面的内容中将涉及。
1、课程设计的依据, 如课程目标与学生现有基础的差距及消除这种差距所采取的措施依据;
2、课程内容设计的依据, 如工作任务完成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
3、课程 (学习情境/单元模块) 编排的思路;
4、实施设计的思路;
5、课程资源和考核评价的思路。
三、课程设计
(一) 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基本分为知识目标 (主要指技能性知识) 、能力目标、态度目标三个部分。要特别突出能力目标, 具体说明具有哪些能力。用具体、可检测的语言分项说明学生达到的能力目标。能力目标的文字表述不要使用“知道”、“了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 建议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 如“能熟悉操作压片机”。
(二) 课程内容设计
本部分内容鼓励创新, 仅作基本内容要求, 具体的形式 (文字、表格或图形) 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因地制宜。可以是基于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设计, 也可以是基于能力培养的模块化、项目化设计。
(三) 实施设计
针对学习情境、项目和模块, 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形式、实训条件和提交成果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四、课程资源设计
(一) 教学团队, 具体说明该门课程教学团队的构成 (包括专兼职教师) 及分工。如是企业兼职教师, 注明其单位。
(二) 教学资料及相关资源。明确给出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促进课程目标实现的相关资源, 包括教材、学材、参考资料等。
五、考核评价设计
给出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与技能考核标准/目标、考核方法, 应取得的证书名称及等级等。具体说明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 要求操作性强。
注意:
1、突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期终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 突出企业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
3、体现各门课程在评价上的特殊性;
4、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全程化、自主化, 注重笔试与操作性考核相结合, 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六、单元设计的具体要求
(一) 学习情境/单元模块/项目名称
用“工作对象+动作+补充”的形式概括名称。
(二) 学习情境/单元模块/项目描述
通过该学习情境/单元模块/项目应完成什么工作, 过程是怎样的?在整个工作任务中的地位、与其他学习情境的联系、难易程度、综合性和开放性情况。
(三) 子情境内容描述
通过子情境应完成什么学习内容, 按照教学安排的顺序分项排列。
五、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程设计特色
通过4年教改, 我院公共基础课程基本上形成了课内外一体的“大课堂”课程教学特色:课内教学精讲理论+能力训练项目;课外以项目组或俱乐部为单位完成实践训练项目, 辅以课程博客、E-mail、腾讯QQ、BBS等网络工具, 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意见。构建形成了“1+1”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体系、“322”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主题+讲座+课程博客”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立体互动”式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和“大课堂下学生参与式”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及课内外一体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各门课程均建有课程博客, 改革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 篇2
(本科)
课程名称:陶艺设计与制作 课程编号:313023 3133025 课程学分:共6学分,(1)(2)阶段,(1)阶段2学分,(2)阶段4学分。课程学时:共120学时,(1)(2)阶段,(1)阶段40学时,(2)阶段80学时。课程安排:(1)三年级下学期,(2)四年级上学期。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开设的意义、作用和地位
该课程为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其主要课程。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学生进行艺术探索的愿望和学习兴趣,强化艺术参与的动力。因此,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对于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至关重要,该课程是学生的毕业创作主要考察科目之一。
二、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的内容学习:
第一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陶艺发展简史与工艺分类、陶艺成型工艺、施釉装饰工艺、烧成工艺,基本掌握现代陶艺的创作语言与方法,培养进一步学习陶艺的兴趣。
第二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当代国际陶艺创作风格与趋势和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掌握现代陶艺的创作语言与方法,并理解陶艺制作的材料、工具和陶艺技法及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能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掌握陶艺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最后使学生能借助传统陶艺文化和视觉资源创作新的陶艺作品。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1、陶艺设计与制作(1)
以陶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制作的基本方法为主(陶艺特性、陶艺分类、、基本原料、装饰方法、制作工艺、烧成工艺)。
2、陶艺设计与制作(2)
以现代陶艺的创作为主(现代陶艺的定义、世界现代陶艺的发展简史与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简史、国际陶艺的风格同趋势及其艺术观念、现代陶艺的表现语言同传统中国陶瓷文化视觉符号的借用、现代陶艺欣赏与创作)。
要求学生在两个阶段的学习中,掌握以上内容的理论。并合理的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掌握各种表现方法和技能。通过教学内容的作业,体现学生对上述内容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任课老师要根据此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教案,教案必须包含大纲的所有的教学内容。两个阶段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二阶段的教学,理论讲授时建议利用多媒体教学。
五、课程考核方法和标准 考核方法:
该课程每阶段的考核评定随堂进行,以任课教师的课题内容设计作业为主要对象。评定成绩以5分制记。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份任课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定(30%);第二部分由专业教师集体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分(70%)。考核主要内容:
1、能否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能否按课程教学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
3、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有所体现;
4、第一阶段(陶艺基础工艺的掌握程度);
5、第二阶段(作品是否反应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否具有明显现代陶艺特征)。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陶艺基础》自编教材
《现代陶艺赏析与制作》自编教材 参考书目:
1、《世界陶瓷艺术史》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杰奎姆〃曼宁〃切维利亚〃克莱门特《现代欧洲陶艺教室.系列》吉林美术出版社;
3、白明著《时间的声音》河北美术出版社;
4、白明编著《世界现代陶艺概况》江西美术出版社;
5、夏德武编著《现代陶瓷艺术》安徽美术出版社;
6、胡小军著《向名师学陶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7、《陶瓷艺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8、《中国陶艺网》网站http://.net。
七、教学大纲编写人、审定人
浅议如何加强公共艺术课程教育 篇3
就我国来说,由于艺术教育起步较晚,其基础相对薄弱,因而艺术教育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更别说是公共艺术教育了。所以要想强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挽救日渐消失的公共艺术教育。
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比较容易接受呢?据调查,我国部分院校对此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所以公共艺术教育要想进行改革而取得成功,经验的借鉴则是必须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艺术教育水平,发挥其预期目的。首先,要重视公共艺术课程教育。例如大力宣传艺术教育、降低艺术课程的难度,提高学生自信心等。其次,还可以定期举办艺术讲座。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内涵和气息,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艺术学科。最后,还可以在学校广泛开展艺术活动。用灵活的方式将课堂教学改为艺术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公共艺术课程一般用于课堂教学,同样也是高校开展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方式,所以说公共艺术课堂也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那么面对单一的教育环境,开设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使用什么样的教材等问题成为许多高校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通过艺术教育的开展,全国试点院校在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方面已积累不少经验,概括说主要有:第一是结合本校的实际,包括在校学生的人文与艺术素质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要求等方面的实际,也包括可以调动的教学资源方面的实际。第二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布局尽量合理并有侧重点,兼顾艺术教育中的认识与创造力的教育,使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与艺术实践都能获得提高。第三是保证所有本科生都能接受艺术教育。在教学组织方面要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学习艺术课程的机会。除此之外,艺术课程在教学管理方面必须严格管理,以保证教育质量。
在公共艺术教育中,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公共艺术课程所包含的艺术基础、应用、实践、创造和拓展等相关联的内容必须统筹兼顾。另外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艺术课程既是课程标准的一种,也有着自己的独立性。这主要是因为艺术的门类很多,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而专业的艺术课程又分为了艺术理论教学、艺术欣赏教学、艺术技能训练、创作实践、表演实践等。公共艺术课程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不需要进行很深刻的教育。但为保证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公共艺术课程的作业则可以分成个人和集体合作两种形式,以提高教育成效。这样的模式使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富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使各教学单位面临着如何建立适应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的难题,如今一些院校艺术教育归口管理机构和教学研究部门不健全,尚缺少有效的规划和领导,艺术课程随意性大,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使课程建设的任务更加突出。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必须尽快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有关部门要大力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前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如今,各高等院校虽然都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但在教育质量上普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要全面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关键在于艺术教育要有明确的教育定位和管理机制,以保证学习目标的全面落实。基于这个原因,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院校进行了实验,将公共艺术教育放在大一的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进行强制教育,这就保证了大学生能在低年级就普遍地接受必要的艺术基础教育。清华大学等院校还为各年级学生开设各种门类的任意性选修课,使学生的艺术视野、艺术思维与艺术技能进一步拓展。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为特长生开设艺术辅修专业,使本校艺术课程形成完整的层次体系,更是走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建设的前列。
另外,普通高校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安排也要合理。课程的设置是因为需要而存在的,因而公共艺术课程与学生存在着需求与条件、目标与现实的矛盾,所以在公共艺术教学实践中,这个矛盾的回避与否对于高校也是一个考验。我们知道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求知欲强,而且也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所以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对于艺术求知的需求上。为此部分院校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一方面要求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尽量做到一专多能,并为他们拓展教学范围提供学习进修和教学观摩的条件。另一方面在教学场地的建设上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在高校艺术教育工作中,“院校合作,资源共享”是一个更积极更有效的解决办法。地域相近的多所院校实行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策略,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保证教育质量。我国专业化的艺术院校不多,专业化的艺术教育资源也不多,所以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多为艺术科目的基础内容,这虽然可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但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性、个性化需要,所以我们还需在扩充艺术教育资源方面多下工夫。据悉,南京大学按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七大艺术门类设置,已经做到了艺术门类相对齐全。利用计算机教学课件通过校园网络,让大学生以自学为主接受艺术教育,使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向更宽广的方向发展。还有一种形式被国内许多院校所认同,这就是在解决基础必修课的同时,有规划地开设系列的艺术讲座。由于考虑了课程体系,除了反映动态的专题讲座外,“约题讲座”成为艺术讲座的重要部分。这些讲座满足了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深受学生欢迎,发挥了支撑艺术教学课程体系的作用。尽管每个学校关注的重点不同,但对于艺术科目的重视都是肯定的,对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是各级院校的任务之一,也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之一。公共艺术课程的增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还可以增加高校教育实力,因此得到了各地高校的认可。但现在的公共艺术教育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如不及时改正,就会导致方向性的失误。事实证明,只有坚定公共艺术课程的教育目标,其工作才能健康发展,才能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最终促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一个新的飞跃。
作者单位:长江工商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 篇4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比较
在目前的高校教育格局中, 普通高校公共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愈显突出, 公共艺术教育与公共体育同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公共艺术与公共体育教育有相同的学科特性, 在课程体系中均包含着理论课和实践课内容。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共艺术教育远没有达到“高等教育”的层次, 在教育认识、教育水平、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完善、教师水平、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都不够规范和健全。因此, 本文就从两种教育的课程实施作为落脚点, 通过对教育政策、教育实施、教学管理等具体情况的比较, 找出两者的发展差异。
一、《课程指导方案》的比较分析
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体育课程纲要》) , 2006年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以下简称《艺术课程方案》) 。从标题看, 虽然《体育课程纲要》中并没有出现“公共体育”一词, 但是该《纲要》的附则一章中表明“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本纲要”, 《艺术课程方案》在前言中也首先表明“本方案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 由此看出两份文件所界定的教育对象范围是一致的, 均非针对专业高等学校的专业体育和专业艺术教育, 而是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艺术素养教育, 并且两份文件都是对进入学校教务系统的课程教学提出的指导要求。
之所以要比较这两份课程教学指导的纲领性文献, 是因为文教政策是教育实施的“源头活水”, 它们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和艺术教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 是新时期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现将两份《课程指导纲要》的内容对比用表1表示如下:
从表1中看到, 《体育课程纲要》比《艺术课程方案》在政策内容上要完善很多。《体育课程纲要》是由八大部分组成, 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育方法、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附则。《艺术课程方案》则只包含了四部分内容, 分别是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保障。其中的“缺失”内容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这些课程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细节内容。从表1中还可以看到, 两份文件中的“共有”内容是前三部分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 这些“共有”的内容分别明确了公共体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该课程的作用和性质, 对课程学习的要求等。以下表2再将两份《课程指导》前三部分的具体内容分别列出, 做一个对比:
从表2的对比来看, 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设定比较笼统, 一门选修课程 (一般30个学时左右) 和公共体育144个必修学时教学要求相差甚远, 可见, 同样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教育课程, 国家在制定文教政策时是有倾斜的, 对公共体育和公共艺术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
二、课程教学实施情况的比较分析
接下来再将两种公共教育的课程教学实施情况归纳为课程结构、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评估体系等四个方面, 在以下表3中分别列出, 做出比较:
通过调研, 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类型分四类, 一、二年级学生为必修课, 共144学时, 每学期1学分, 共4学分;三、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为选修课, 每36个学时1学分, 可任选多个学分;选项体育课和保健体育课分别针对体育特长生和身体弱势学生开设。课程内容设置按学期为单位划分, 对同一运动项目设置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类型, 保证至少5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锻炼要求;对不连续选择同一运动项目的学生, 也提供其他运动项目的选择机会, 并规定交叉学习运动项目时的层次性要求, 实现和满足不同年级和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对活动内容的兴趣要求。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分为三类:体育理论课、体育实践课、体育保健课。其中理论课学时占总学时数的10%, 实践课学时占总学时数的90%, 专项训练占65%, 身体素质占20%, 考试考核占5%。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对从事体育锻炼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是进行体育运动的基础理论课程, 从多个角度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知识、卫生知识、体育竞赛规则, 体育欣赏等内容。体育实践课以提高学生兴趣出发, 在“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让学生在自己喜欢或特长的项目上技术水平有所提高。选项课的类型就是在运动实践的基础上, 对某个专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技术的再提高, 形成运动的习惯,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体育保健课是为专门不能正常跟班上课的残、弱、病学生设置的, 这类学生长期处于弱势群体之中, 心理承受的压力很大, 因此这类课程除了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项目和保健理论外, 还包括了心理卫生课程。
反观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在:课程结构单一, 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以及校外艺术活动自成一体, 没有紧密结合和开发校内外艺术资源;课程类型多为任意选修课, 且只需修满2个学分一门艺术, 课程多为音乐类课程, 不能开全所有艺术门类课程, 不能满足各类兴趣爱好的学生;课程内容随意, 因人设课, 多为欣赏类和实践类课程, 理论和史论类课程极少;课程没有任何评价体系, 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 等等。针对这些课程教学的规范性问题, 公共体育在《体育课程纲要》中的规定非常细致。《体育指导纲要》“方向明确、任务具体”, 完善的细则为体育课程的开展、实施提供了有效地参照系数。而《艺术课程方案》对上述教学规范性的问题确实没有指导性阐述, 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以及课程评价等这些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内容没有任何细致的明文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较可以看到, 公共艺术的具体实践指导严重缺失。显然《艺术指导方案》在这些方面出现了“指导盲点”。
三、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管理体制的保障, 表4比较的就是两种公共教育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差异:
从表4看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的机构设置, 以纵向看, 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 主持全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每年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会议,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并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工作, 且将之纳入年末总结评比范畴。体育教学部是落实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部, 按工作性质下设课堂教学、群体活动、训练竞赛、办公室及器材管理。以横向看, 体育教学部下的各部门为同一级的中层机构, 分管不同的工作内容, 课堂教学是中心工作, 群体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训练竞赛是高水平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训练, 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 器材管理是体育教学的后勤保障。此外, 整个体育管理体系包括了体育师资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群体活动管理、业余训练管理、体育科研管理、体育场馆器材管理、体育经费管理等, 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一整套科学体系。分析高校体育管理体系, 它调动着整个学校从体育管理部门到其他相关部门、从体育教师到学生的积极性, 优化整合学校管理资源, 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组织、指导、检查、评定, 促进基础建设, 完善内部管理, 规范教学行为, 强化过程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调研得知,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如专业教师配备严重不足, 专职教师的教育培训机会少, 科研机会少, 职称晋升困难;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建立, 教师培养聘任制度、考核制度、课程管理制度等都还没有配套;教学没有大纲, 没有统一的教材, 没有教学方法, 单凭教师的个人艺术经验执教;公共艺术教育场馆器材没有规划建设, 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等等。在表4中看到, 高校根据《艺术课程方案》确实都设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或“艺术教育中心”等, 但这些机构往往归属在团委或人文学院等部门下, 俗称“挂靠”, 其“挂靠”的性质决定了机构在课堂教学、师资管理、经费运作等没有独立权, 更不可能全局规划整个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 此外也不具备监督、检查、落实全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职能, 更不可能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实施机制来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
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致力方向
与同处高等教育公共课程的公共体育不同, 公共艺术教育目前不是一门高等教育中硬性规定的必修学科。它自2006年“公共艺术教育”的概念被提出之后, 一直以选修课的身份, 承担着培养审美意识、健全综合素质的教育任务。比较教育家何塞·加里多认为:“通过比较, 人们可以了解其他教育制度, 可以更准确地认识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也有助于选择更好的教育前途。”本文在比较中发现, 公共艺术教育其“副科”的身份并不是主要问题, 而是在“副科”的背景下, 公共艺术教育要改革成什么样, 怎么改革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教育制度做出明确细致的指导, 也需要一个政府机构来评估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监督其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
1.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的细化。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处于兴起和激发阶段, 如果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目的不是一目了然, 或者改革可能带来的优势和价值不够明显, 那么, 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行政管理人员, 就会缺乏激励, 不愿意继续接受改革, 改革也会渐渐被置于一旁。再次审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政府部门对教育改革的指导缺失和教育制度对教学实践的指导缺失是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最大的“盲区”。这从《课程指导方案》的比较中也可以找到依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只规定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保障”, 而缺失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更具操作性的实施规范。因此, 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中, 出现众多不规范的教学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为能给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发展提供切实有效地指导作用, 现有的《艺术指导方案》亟待完善。弥补教育制度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缺失可以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 实施改革的细则方法, 及时评估改革的现状, 提高对改革的认知程度。
2.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机构的确立。
《艺术课程方案》规定:“为保证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该规定的真正用意是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第一课堂教学, 将其纳入普通高校的教务处, 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件日常普通工作, 由这个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计划、调控、管理。从表4中教学管理体系的比较来看, 如果是挂靠团委、宣传部、二级学院等设立的“艺术教育中心”或者“艺术教育委员会”, 就不是真正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 实质是“团委”下设的一个部门。现实工作中多在操作艺术的第二课堂实践工作, 将校园文化活动充当公共艺术教育, 将各类艺术竞赛成绩当作公共艺术教育的成绩。对这些至今还是由“团委”负责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校而言, “团委”的核心工作不可能是公共艺术教育, 它只是作为锦上添花、装饰门面的工作内容。这种体制管理的后果, 不仅公共艺术教育得不到真正的独立发展, 更严重的是造成了普遍的错误认识, 不管是学校的高层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和学生, 均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就是丰富校园文化的工作, 这样的认识完全违背了《艺术课程方案》规定的艺术进入课程教学以达到“育人”的初衷。此外, 很多学校甚至还存在多家部门负责管理的现状, 比如教务处“抓”公共课程教学, 学生处、团委“抓”学校的校园文化工作, 宣传部也来“抓”一些艺术交流活动, 这些学校表面上多家部门负责抓, 实质上常常是多而无人抓。与高校公共体育完善的管理体系相比, 改革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管理体系就显得必要和急迫了。
五、总结
本文进行的比较研究是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在不同阶段、相同视点上, 对现存教育现象进行多维度之间的“对话”。在比较研究中, 研究者们容易无意识地将“优劣差异”预设地加入到比较标准中, 也就是提前设定某个比较教育对象是相对优越的, 带着这种“有色眼镜”再去比较, 其研究结果的价值就不一定客观, 这是做教育比较研究时要避免的。本文通过对文教政策、课程实施现状、课程实施管理的比较得出, 公共艺术教育相较于公共体育来说, 其发展确实过于薄弱。所以笔者选择这两种性质相同的高校公共课程进行比较时, 并没有预设公共体育发展的“优越性”, 也一再遵循公共艺术和公共体育做比较的价值取向:比较不是为了寻求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之间的异同, 更不是为了区分两种教育的优劣, 而是为了实现两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共教育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追求一种更为合理的教育模式、教育观念, 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发展经验。因此, “表面”现状的比较只是比较的入手点, 接下去更应从两种公共教育的“背后”开始, 在不断的、并行的、参证现象的“向内理解”中达到两种公共教育的“视界融合”。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种教育现象、教育观念的宽容与共处, 发挥公共体育对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发展薄弱现状的参照、选择、创新和反思功能。
参考文献
[1]何塞·加里多.比较教育概论[M].万秀里,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杨子华.公共艺术教育应树立的四个基本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9) .
[3]李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评述[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6) .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 篇5
摘要:在探讨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西藏地区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现状,进而提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高校建设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地域文化;西藏高校;公共艺术
教育在高校实施相关的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使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与地域的特色文化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能有效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因此,如何在地域文化的视域下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已然成为了各高校领导以及公共艺术教育者应当重视的问题。笔者将以西藏民族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为例,在分析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高校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实施的重要性
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功利性已不是商人的特有标志,某些高校的教育与办学也明显呈现出了功利性的特点,这使得与功利性相背离的艺术教育逐渐被学校所漠视。然而就艺术教育的本质而言其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而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实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四方面:首先,通过在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从艺术的视角出发培养高校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同时也能从侧面帮助高校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并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达到高校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目标;其次,在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也是对学生创造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之一,一方面可以在学生进行艺术审美的同时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另一方面则能有效引导学生不断的设计与创造,以此来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再次,在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也能有效为学生的沟通交流提供有力平台,既能有效丰富学生的艺术情感体验,又能有效提高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最后,在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也能从学校的角度出发丰富校园的文化艺术气息,而通过使地域特色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之间相结合也能有效促进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也能有效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西藏地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由于时间的限制和地域的局限性,笔者仅选取了西藏民族大学为样本进行了关于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因此调查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较之前西藏民族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而言,现阶段西藏民族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新闻学院从至今逐年开设了书法、绘画、美术欣赏等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学院实施了音乐欣赏、合唱基础、舞蹈培训、书法、美术基础、学前儿童手工等公共艺术课程;以及音乐鉴赏和合唱基础等课程。而这些科目的讲师都是分别来自于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等各专业,其中有两名硕士学位的副教授和两名学士学位的副教授;硕士学位的讲师一名、学士学位硕士在读的讲师名、硕士学位博士在读的讲师一名;硕士学位的助教两名、学士学位硕士在读的助教一名。可见西藏民族大学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不仅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授课的教师在学历和能力方面也相对较高。同时,西藏民族大学各学院也从学生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开展了包含绘画书法展览、艺术教学成果展览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主题活动,这不仅丰富了校园的艺术氛围,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学生整体的艺术修养。
三、地域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是一种使地域特色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全新模式,就现阶段而言在我国还没有明显的普及,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教学案例也并不丰富,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课程建设策略。1.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地域文化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之间相结合的基础。而要使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能真正体现该地区的地域特色文化,就要求各高校能在对地域的特色文化进行深入的探求,挖掘其中与校园文化和公共艺术教育相适应的地域文化,进而运用到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中以形成与高校教学特色最为相符的课程体系。就以西藏地区的高校来看,该地区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不论是西藏地区的传统服饰,还是具有该地区传统的音乐和舞蹈都可以设置在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因此,在美术欣赏等课程中就可以设置相应的服饰鉴赏课程,而在音乐鉴赏和舞蹈课中就可以加入西藏的传统音乐和锅庄舞等具有西藏传统特色的舞蹈的课程。2.使地域文化和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地域文化和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要求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者能科学合理的选择地域的文化,将地域文化中优质文化加以利用融入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
比如,西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宗教信仰,该地域名为“羌姆”的.舞蹈便是其中一种极具宗教文化特色的舞蹈,而在高校的公共艺术舞蹈教学中便可在流行舞蹈的课程中融入这类舞蹈的动作,即可使舞蹈的形式更加新颖,还能以此来提高舞蹈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各高校也可充分挖掘学生所具有的艺术潜能,并以此为依据组建相应的艺术社团,对学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3.在地域文化的视野下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进行规范。在地域文化的视野下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进行规范指的是将公共艺术教育的相关教学资料与其他的教学资料进行系统的划分。就西藏各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其所用的教学资料便可融入西藏地区的传统文化,比如在书法的教学中可以融入藏语的书写材料,在美术鉴赏中融入与西藏建筑、服饰等相关的教材,并根据高校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学年所具有的基础能力不同对教学材料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要注意的是,教学材料的内容对高校的学生而言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要能与时代发展的潮流相符合,将地域文化与时代的潮流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以实现对高校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料的选择也要符合高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内容丰富且有一定深度的同时保证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进而提高教学资料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中所具有的效用性。
综上所述,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要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就必须保证地域文化和公共艺术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保证公共艺术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学中对地域的特色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并将其科学合理的利用的课程教学中,在发扬和传承地域文化的同时来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同时也使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途径更加创新。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 篇6
《室内公共环境设计》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是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开设于二年级的下半学期,总学时128,贯穿整个学期。该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能力。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3-2014-2学期,对本课程的课程大纲进行了探索式的修订,将该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重组。重点探索了项目引领的教学模式。并希望以本课程的改革来推动本专业其它课程改革与建设。
改革前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改革前,课程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在将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前,无论教学方式还是教学手段都延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中实践操作内容很少,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培训的能力与实践职业能力脱节。比如,课程提交的作业仍然是A1的手绘图纸,注重作业效果的精美。但其实目前市场对环艺专业的人才要求是通过cad、3d等应用软件设计绘制施工图纸,为企业直接创造效益。这样不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实用型高端人才。
2.授课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没有特色
之前,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多为纯理论,学生普遍反映所学知识十分抽象枯燥,无法将理论知识融入后期的设计中,甚至刚刚学完的课程不久就会遗忘。此外,由于任课老师本身就没有过多的实际经验,在讲授过程中也只能就理论讲理论,一些设计案例甚至多年不变,无法跟上当前室内公共环境设计发展的主流。
3.课程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不能提供学习动力
以往,学生成绩来源分两部分,一为平时成绩,占30%,包括上课表现及平时作业;二为期末大作业,占70%。这样的评价方式过多的注重了终期考核,造成了学生平时不努力的坏习惯。并且,在对作业的评价中,老师的主观意识占据了大部分,客观评价大大降低。
课程改革方案
改革后的课程,引入项目化教学,合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邀请了泰州803天驰设计公司主任设计师融入到了改革与教学工作中。从企业工程中选择适合学生课程学习的项目,实现课堂市场的有机结合,多种途径共同作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1.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改革后的课程通过三个项目来实现,由浅入深的规划知识、技能要求。学生通过典型的三个项目,能够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所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主要有商业空间、办公空间、文教空间、餐饮娱乐空间、展示空间等等。在选择典型的项目时,主要立足于我校培养的学生的工作地区与领域。我校毕业生大多工作于苏中、苏北类的中小城市。通过对这些地区的设计公司进行调研,选取确定三种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教学:餐饮空间、展示空间及娱乐会所空间。
经过筛选,将803天驰设计公司的三个项目引入到了课程中,分别为:南京过锅瘾时尚火锅餐厅设计;上海复兴公园展馆设计;泰州华容国际会所空间设计。
2.课程内容与过程设计
具体的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真题真做、任务驱动。每一个教学情境都是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每个任务都按照公司的工作过程进行,即分析项目内容——提炼设计要素——构思空间效果——实现设计图纸——检查与评价工作成果。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导师的全程参与是最为难得的。
3.课程任务要求
(1)南京过锅瘾时尚火锅餐厅设计
通过完成第一个项目,学生需掌握企业内系统的图纸规范,能够熟悉制图工具(CAD、SkechUp,等)。
作业要求:一套完整的CAD图纸,制作简单的空间效果。
(2)项目二:上海复兴公园展馆设计
本项目需要学生在制图的基础上,注重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求着重解决公共空间的分区、人流导向等问题,并具备制作汇报文本的能力。作业要求:一套完整的CAD图纸,A3汇报文本(彩平图、分析图、效果图,等)。
(3)项目三:泰州华容国际会所空间设计
该项目在上两个项目的基础上,加深了工作任务的质与量,要求2至3人一组,完成会所中的四个空间的设计(红酒会所、咖啡厅、VIP奢侈品店、美甲店),该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要求一组的设计风格统一,分工明确最终提交高质量的项目成果。作业要求:每组3-4张80*120的展示海报。
4.课程评价方式
整个课程采取开放的过程性考核,摒弃平时单看学生设计作品打分的一贯做法,根据学生工作过程中的设计成果质量和工作态度情感以及综合评价报告进行综合评分,对各个工作过程的分阶段考核。每个工作过程都附有相应的任务书和考核表,使成绩更加客观准确。
总结
通过改革,最直观的收获就是学生的变化很大。和前几届相比,学生对《室内公共环境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在理论积累以及实际操作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作业质量明显提高。这些都增加了我们深入改革的信心。当然,改革刚刚起步,需要探索的地方还很多,我们今后还会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从而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加合格的室内设计人才。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 篇7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研究的意义
所谓的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 指的是面向非艺术专业的高职学生开展审美教育, 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而实施的艺术活动课程。 课程评价主要是指以某种确定的方式对课程计划、 教学活动和学习结果等相关问题的特点及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不难看出,课程评价的积极意义在于它的判断和反馈,它能够有效促进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迈向科学化、系统化,最终达到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的要求。
(一 )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对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定位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明确要求“坚持全面发展,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提出:“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 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 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所以,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改革, 也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背负的任务,高职院校显然就要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评价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入研究。
(二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
公共艺术课程评价的积极意义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的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使课程得到有效的发展,进而实现目标。 具体结合公共艺术这门课程来说,就要了解公共艺术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重要价值。 但是,艺术课程的价值并不只是把各门艺术学科的知识技能数量进行简单相加,而是可以整体性、平衡性地发展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还能通过直觉、想象、表达和交流的独特教学过程,帮助学生逐渐提高文化修养,并培养其开拓创新、融会贯通等多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艺术课程的作用,凸显它的育人价值, 更是需要加强评价模式研究, 对其进行不断完善、改革,以提高它的实效性,达到育人目的。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传统评价模式的局限性
据了解,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普遍采取课后作业、 开卷考试或论文书写等形式作为本门课程的成绩评价依据。 但是,这样的传统评价模式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 )评价方法以纸笔测验为主
不可否认,纸笔测验确实有它的优势,如直观、清晰地显示出学生的学习状况。 但是,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法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进行评价,更不用说评价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和实践创新能力,最终仍是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
(二 )评价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
目前大多数评价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评价, 并不能全面反映课程的目标, 而是简单沦为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工具。 同时,由于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评价方法较少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无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发展的功利性、片面性、极端化,极大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
(三 )评价主体以教师个人为主
就目前来看,由于教师长期处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了评价的单一主体, 而学生始终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地位,无法加入组成评价的共同体。 这样的重教师轻学生的评价方法是无法形成共同参与、 交互作用的多元评价模式的。 它很容易影响评价结果的全面真实性和有效性,也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积极主动性。
三、构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的探索
根据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的实际情况, 加上对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意义的重新认识, 不断研究、 改进其评价方法,完善其评价模式,对高职院校而言势在必行。 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质,即它的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同时具备艺术理论、艺术技能和艺术审美三重特点,可以实行“多元化”评价模式。 所谓的“三元”评价模式,就是不同于以往传统评价模式,而是变成由开卷考查、活动展示、师生共评的新型组合评价模式。 整个评价模式重过程高于结果, 可以更科学地综合评价学生的艺术成绩,具体的“三元”评价模式比重如下:
(一 )一元 :艺术理论测评 (30%)
艺术教育的理论类课程主要有中外艺术史、美学原理、文化概论、文化人类学、审美文化史等课程。 可以以书面形式考核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主要以主观题为主,旨在融会贯通感性和理性,通过对艺术问题的思索由理入道。 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艺术理论和审美活动的探索,更清晰地认知自我,更努力地创造和赏析美好的事物,主动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自觉自愿地引导、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理论测评时,老师应该持以开放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加强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的重视, 更要提高学生对艺术理论和审美活动进行讨论和思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结合实际情况,以学生的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讨论探究等作为理论测评的复合标准。
(二 )二元 :艺术技能测评 (30%)
所谓的艺术技能指的是个体在艺术创作中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审美的才能。 让学生进行艺术技能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们多方位的需求和兴趣,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和开启心智,提高艺术创作能力,加强对艺术的思考追求,从而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基础较为薄弱,因此老师需要用动态、发展、鼓励的态度评价学生的艺术技能, 对不同的艺术基础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懂得 调整标准,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公平合理的要求,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既有基础上继续充满信心地积极学习,继而实现有效的提升。 因此,老师在对艺术技能进行测评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在规定时间里艺术技能提高的程度,还要参考学生的第二课堂表现及各项艺术实践活动, 例如发表文章、书法和绘画作品, 参与校内外艺术活动项目和获奖情况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领悟艺术的美,并能够学以致用,提升思想境界,让艺术美化自己的生活。
(三 )三元 :艺术审美测评 (40%)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艺术实践和认知亲身感受艺术魅力,从而开阔审美视野,提高审美品位,形成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眼光, 学会创作和赏析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所以,具体的操作需要由教师和全班同学作为评价主体,结合学生三方面的表现进行测评,一是课堂教学的表现情况,这项需要事先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揣摩、领悟, 从而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讨论的积极性和思考探索的深度进行测评;二是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这项则需要老师多设计开放性的题目, 争取让学生能够对优秀的艺术作品做出个性独创的阐释, 表达出对艺术形象的感受及对艺术元素的运用,从而开创发散思维,激活创新意识;三是审美意识的进步情况,这项需要结合学生的想法畅谈和即兴演练综合测评,因为两者都属于审美创作, 它能诱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艺术细胞,是艺术精髓的分享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进而形成比较成熟的艺术审美意识。
公共艺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了解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科协合理的评价模式研究, 这对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叶秋美.刍议高职公共艺术教育[J].科技信息,2014(8).
[2]周鑫.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思考——以云南省保山学院为例[J].教育科研,2011(4).
[3]文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学生素质发展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2(4).
[4]彭浩.高职教育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2).
[5]邓婷婷.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2(5).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 篇8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一、引言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类的学科, 它是面向公众融入与社会和生活的艺术, 将艺术创作与公共场所中的使用要求相互结合, 形成现代设计中的“视觉, 环境, 产品”三位一体的造型。同时, 其内容形式特别丰富, 包括壁画、雕塑、水景、绿化、公共设施等。由于公共艺术涉及面广, 要想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设计水平, 需要涉及许多学科, 如建筑、历史、文学、绘画、雕塑等, 对于此课程来说,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 朝着面宽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对专业课程进行不同程度和形式内容上的改革, 在教学中宽知识、厚基础、强技能, 从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上进行革新, 积极改善教学条件,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育人, 全方位育人, 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 提供为培养本专业学生科研、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不适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创新和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不可能培养出面向社会的具有高素质能力的设计人才, 所以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国内的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育, 长期以来存在重技艺轻实践, 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对设计技巧的掌握, 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从对高校研究生的教育分析看, 除了强调学生的实践教学, 还应强调教师自身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在对实践的教学中, 不能仅停留在思想观念上, 应多方面地研究实践教学, 做到设计实践与课程理论教学相结合。
另外, 要从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比如对教学大纲的修订, 教材的更新, 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时代化、国际化, 教学成果的公开化, 对授课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革新, 全力打造公共艺术课程在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打破传统的、单调的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方式、授课形式, 改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被动现象,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观念和创新能力, 以及提升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工作效率。
三、公共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目标与内容
(一) 教学改革目标。
以提高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为教学改革的目的, 遵循课程教学规律, 大胆加以改革, 加强在公共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二) 课程模式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课程的实践来完成, 对于未来公共艺术的教育, 课程的安排也要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1. 结合本校地域特点, 规划与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针对设计市场的需求, 系统的规范设置专业课程, 使之能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 还要结合本地域的实际情况, 如结合陶瓷文化、陶瓷元素进行创作设计, 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 既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又具有超强竞争力的学生。
2. 加强公共艺术理论课在整体课程中的比重设置。
当代公共艺术设计是时尚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密切结合的设计, 它要求设计师除了必备一定的设计专业技能以外, 还需要有丰厚的理论知识作为后盾。这就要求在教学课程设置上, 加强美学、文学等理论的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他们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上, 设计出符合大众心理和融合本地域文化的优秀公共艺术作品。
3. 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 突出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大纲及其具体的课程内容都是培养目标的体现, 不仅要体现其应用性, 更应加强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大纲是各种教学的依据, 每门课程都应规范化、系统化, 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 一定要服务于教学培养目标。
四、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设计实践的教学是立足于市场公众需求, 培养实践者从事创造性思维的设计活动, 它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而且是检验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由于设计的技能性特点, 要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消化和吸收。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设计思想, 以及对公共艺术设施在其区域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在课程体制设置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 模拟课外实践教学, 包括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实际项目进行介绍、分析和设计等教学内容。
第二, 专业课程采用双方客户案例进行教学, 在分析案例的时候, 结合将要进行的项目阐述设计的一般流程、规律和方法。
第三, 在课程设置中, 要实地进行考察勘测, 熟悉设计地域的环境情况、文化特色, 熟知设计的制作流程, 对设计思路进行分析, 并制作效果图等。
第四,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丰厚的条件, 要鼓励教师制作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 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形式
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在教学环节中一定要营造一个与市场相联系的教学氛围, 将教学与设计市场需求相结合,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了解市场、分析市场, 使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设计理念, 使学生所设计的产品更适应市场需求, 通过市场检验设计效果,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形式上进行改革。
(一) 建立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体”, 实行导师负责制。现在研究生教学也普遍实施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工作室以个体实际案例教学, 既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 又要注重教学的实践。它是综合化的教学模式, 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空间, 为设计的成功打下基础, 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可以了解社会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 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这种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老师也有一定的压力, 这也促进教师加强自身专业能力, 更新教学观念, 增强教学的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使教师更加专注深入地研究本领域的课题, 使教学与课题研究结合在一起。最后它还更好地把课堂与实践融为一体, 不断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意识, 增强了
WENJIAOZILIAO
学生的团队精神。总的来说, 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外实践给学生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 提供了实践的场地, 并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通过实践检验在校的学习。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面对具体问题, 并解决和分析问题, 从而使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设计理念都有所提高。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接近社会, 了解市场需求。在建设教学基地时, 我们应该与当地的设计产业紧密联系起来, 为当地经济发展、设计进步提供有利条件, 同时培养出应用型设计人才, 可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选择不同的教学点。
(三) 加强师资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综合化的教育模式除了在教学方面的改革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教师素质的综合提高。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 还要具备多学科和跨专业的知识。尤其是在设计实践方面, 很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就造成了对设计实际问题的解决, 导致在对学生作品指导时没有从实际应用方面评价, 而只停留在审美层次上, 缺乏对市场定位的考虑使得设计方案在实施上造成偏差。
公共艺术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 作品设计受到材料、工艺等客观因素的多方面影响。如果教师不走在设计实践的一线, 就会对设计理念产生滞后感。所以, 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也需要有创新思维的教师, 教师的创新能力同样也需要在设计实践中获得。
六、结语
通过教学, 我们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公共艺术设计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创作, 更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增加人们的公共参与性。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 它赋予生命和语言, 传递给世人心灵的共鸣和愉悦。对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思考, 总结出更好的培养艺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和途径的教学方法, 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专业素质,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以及指导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君.论设计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北京:中国装饰杂志社, 2006.1.
[2]林家阳.设计创新与教育.北京:三联书店, 2002.
[3]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 篇9
(一) 课程性质
《公共艺术 (2) 装饰雕塑》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 包括城市标志性雕塑 (圆雕) 、园林景观雕塑 (圆雕) 、建筑装饰雕塑 (浮雕) 室内装饰雕塑 (浮雕、小件雕塑饰品) 等几个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 是景观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所应该了解掌握的专业技能。
该课程可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空间造型能力、空间布局能力, 深化学生在设计领域对立体空间的布局的理解和掌握, 引导学生利用效果图表现形式进入环境、景观设计领域, 由此提高职业素质的培养, 为环境艺术设计打下牢固、扎实的设计基础, 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欲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就必须和国际接轨, 以“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 树立具有设计、制作、展示为一体的先进教学理念, 而该课程的设立便是对以上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探索。
(二) 教改思路
1.建立“工作室制”教学方式, 以装饰雕塑的实训、实践为主, 理论引导为辅的教学方式。
2.“工作室制”以认识材料的不同艺术效果, 并采取命题设计的教学法开展教学任务。
3.拟定“工作室制”的教学管理体制, 与国际艺术院校和国内先进的兄弟院校接轨。
4.引导学生把装饰雕塑的设计理念融入到环境、景观领域, 提高其设计素养。
二、教改课程实施目标
“工作室制”是为更好地深入学习环境艺术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选修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空间造型能力、空间布局能力。不同装饰技法, 装饰雕塑是通过一个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对不同材料的运用, 引导学生通过效果图表现形式进入环境、景观设计领域空间的过程, 促进学生在设计领域对立体空间的布局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提高职业素质的培养, 为环境艺术设计打下牢固、扎实的设计基础, 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同时也为今后就业选择提供更多的了就业机会。
[知识目标]
(1) 正确理解装饰雕塑的作用、功能、特点、材料, 以及掌握装饰雕塑相关表现技法;
(2) 制作流程的系统知识, 初步具备室内装饰设计员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所要求的“具备空间造型知识、电脑效果图方法”的职业标准;
(3) 了解不同材料的表现技法。
[能力目标]
(1) 能够运用所掌握的装饰雕塑相关表现技法的知识;
(2) 用不同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 独立完成从平面到立体的制作过程;
(3) 能够独立构思、创作。
[素质目标]
(1)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训练, 做到眼、脑、手的协调一致, 使装饰雕塑的表现真正成为立体形象思维、艺术设计构思与表现的最直接的工具。
(2) 要求对装饰雕塑理论和实际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 了解公共艺术在环境艺术中的作用, 扩大知识面, 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从而更好的为艺术设计服务。
(3) 具备一定的专业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工作方法;正确理解公共艺术在环境艺术中的作用, 扩大知识面, 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从而更好地为艺术设计服务。
(4) 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 能准确讲解、表述图纸内容, 初步具备室内装饰设计员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所要求的“能够为用户讲解设计方案”的职业标准。
三、改革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 教学建议
教学内容建议:围绕实际工程项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托进行教学 (比如:引进城市景观项目或室内装饰小品实战训练) , 教学方法建议: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方法突出课程 (装饰雕塑) 的实践意义。
(二) 教学评价
通过对各教学环节中知识点的分析、实训与总结, 以及观察、启发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从平面到立体操作实际项目的能力, 通过教师作业点评和对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分析和总结, 同时可开展小型的作品汇报展来吸收专业人士的宝贵意见。
考核方法:课程作业、步骤与技法的掌握应用程度。
成绩构成:符合课题技法训练要求80分+创意分20分。
成绩评定:期评成绩=平时成绩 (30%) +学习态度 (10%) +课程作业成绩 (60%) 。
(三) 选择当代优秀教材
(四)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教学参考书:
中外雕塑相关网站装饰雕塑资料、PPT课件。
2. 教学设备、实验 (训) 室利用:
多媒体设备、模型工作室。
3. 校外实训 (习) 基地利用等方面:
课余时间考察校外实训基地, 雕塑工厂;考察雕塑实际项目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4. 实训指导手册:
编写《装饰雕塑艺术案例分析实训指导书》, 明确技能考核内容和要求。
(五) 其它说明
本课程教学主要要求学生理解装饰雕塑的制作流程和材料的类别、功能、特点, 以及掌握装饰雕塑相关表现技法、制作流程的系统知识, 并且要求学生在掌握本课程的同时, 要思考如何很好的运用到社会实践项目当中去。
五、教学项目设计
项目1:景观装饰雕塑效果图设计练习 (16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命题构思、草图、手绘效果图、电脑出图 (利用设计软件) 模型制作
◇工作任务
1.虚拟雕塑项目命题设计方案:要求构思巧妙新颖 (4课时) 、设计1-2件草图 (版面不限) 设计说明100字以内。
2.电脑制图 (12课时) 效果图要求彩色打印 (A4版面) 一张并装裱。要按照正确的工作流程完成作业。
◇活动设计
根据命题实施“从平面到立体”的训练, 使学生了解实际项目操作中装饰雕塑功能与作用, 以及操作的基本流程:
1.虚拟环境空间设计项目:为学生下达命题设计任务 (例如;校园景观雕塑设计) 、按草图的方式体现, (即时辅导、讲评) 。学生自己要介绍构思意图 (如;寓意、选用的材料等) , 鼓励学生的自我语言表达能力。
2.虚拟项目效果图实训:根据雕塑环境平面图、立面图以及相关实际尺度, 通过雕塑设计草稿进行电脑彩绘效果图设计制作 (教师即时辅导、讲评) 。重点强调效果图版面设计的效果是否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相关知识
素描基础、浮雕、圆雕、现代装置雕塑、电脑制图软件。
◇课后练习与任务
1.单体小品练习 (以景观小品为主)
2.设计雕塑方案并绘制效果图。
项目2:装饰雕塑模型制作练习 (16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运用各种雕塑材料训练, 掌握不同材质的特性、表现力。方法与技巧。
◇工作任务
1.要求把效果图的设计方案用立体造型方式体现 (12课时) 。
2.项目流程要正确, 表现技法熟练并突出表达设计意图的模型 (20-30公分大小、材料不限) 。
◇活动设计
提供城市景观空间, 如广场、社区、校区景观雕塑等, 使学生完成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流程训练, 强化学生技能, 重点强调创意、规范雕塑设计流程及效果图技法的表现 (4课时) 。
1.优秀作品欣赏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效果图绘制实训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课程总结;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互动了解感受。
◇相关知识
美术基础、立体造型能力、雕塑制作步骤。
◇课后练习与任务
1.单体小品练习 (以景观小品为主) 。
2.构思草图练习
项目3:综合材料的运用和后期作品效果处理 (16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材料的特性、表现力及雕塑制作的步骤、程序, 方法与技巧。最终能根据不同的要求, 制做不同目的构思的作品效果。
◇工作任务
要求掌握不同材料的应用 (比如;金属、石材、木材、或综合材料) , 完成作品后期的艺术效处理 (12课时) 。
◇活动设计
带学生去户外参观材料市场, 搜集材料图片素材, 以动手能力训练为主导, 强调技法的同时, 更强调设计的重要性, 用实材表现设计方案 (4课时) 。
1.拍摄、收集材料照片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
2.效果图绘制、模型制作实训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
3.课程总结;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互动了解感受。
◇相关知识
美术基础、立体造型能力、雕塑制作步骤。
◇课程总结
1.优秀作品欣赏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
2.雕塑效果图绘制实训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
3.雕塑模型制作实训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
4.对本课程环节的学习与学生互动了解感受。
◇课后练习与任务
1.单体小品练习 (以景观小品为主) 。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 篇10
要使学生养成“综合”的习惯, 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相结合, 并培养其创新设计能力, 解决办法就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加入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含义
(一) 课程设计的一般定义
课程设计是课程论研究中的常用术语, 是指对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并作出全面而具体的规划和安排。[3]
(二) 作为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定义
作为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 它的定义则完全脱离了一般定义的概念范围。“所谓课程设计是指一门具体课程中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具有综合性应用性作业题的活动, 其中综合性应用性的作业称为课程设计题”。[4]
实验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的三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既相互联系, 又有区别。实验课着眼于通过实验验证课程的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毕业设计则是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 就某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争取用最佳方式予以实现的思维过程及其书面表达。而课程设计专指就某一门专业课程的要求, 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让学生运用本课程中所学的理论并与实践结合, 培养其独立地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课程设计往往选用较大的题目, 容易覆盖课程的主要内容, 容易与实际的情况一致或接近;在课程设计中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 从选题、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过程评价直至作品完成, 都要求学生亲力亲为, 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又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应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实践探索
2010年起我校进行了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探究,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先后获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 2011年度校级教改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1年度立项课题《构建“三位一体”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等项目, 得到了学校行政、物力、技术上的大力支持。目前,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教学, 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上开通网络课程, 大部分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 并在学生宿舍开通网络, 这些都为教学改革和课程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2010年开始, 我们尝试在教学中引入课程设计,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 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布置课程设计任务
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是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的首要工作。
以《标准》为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目标如下: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技能;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技能;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等。[6]
根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我们编制了课程设计任务书, 向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 并宣布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野现代教育技术冶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目标:通过课程设计, 培养学生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 初步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原理、方法、思路进行实际教学设计的能力, 以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时所应具有的查阅资料、分析设计、开发资源等能力。
课程设计任务: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 以学科教师的身份, 自主设计一个单元的中小学教学方案并制作配套的课堂演示型课件, 同时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 围绕一个单元主题开展教案调研、教案设计、教学课件制作及评价等一系列课堂教学设计工作, 并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书。报告书重点阐述如下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媒体选择的依据、课件的设计思路、课件制作的技巧、课堂实施的环境要求、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
课程设计进度安排:第14周, 全班分组, 小组讨论确定主题 (课余时间) ;第15—16周, 课程设计;第17周:汇报成果并进行评价。
(二) 课程设计小组的组建
课程设计小组的组建采取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基础, 教师调控为辅的方式, 使相同兴趣、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搭配。每组5—6位同学, 由组长全面负责小组课程设计的安排与实施。
(三) 课程设计活动的展开
一是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 制定实施计划。小组讨论要设计的课程是哪个学科哪个知识点, 要用什么教学策略, 必须完成的任务有哪些?题目确定后, 需要进一步查阅资料, 了解对比多种方案, 确定小组的总体设计方案及设计工具, 制订好任务进程表, 对组员进行分工。二是围绕主题, 通过使用互联网等途径, 主动搜集素材;组员讨论, 进行教学设计。三是根据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课件脚本。四是搜集课件素材, 选择制作软件, 集成课件。五是小组讨论, 修改完善, 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书。
在课程设计活动的展开阶段, 教师主要鼓励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开展自主性学习。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 以教师为辅的指导思想, 借用了“引导—激发—唤醒—鼓励”的指导方法[7]:引导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主动思考, 主动提问;激发学生探究创造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构建知识。对学生的合理设计加大肯定的力度;对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指明问题所在,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去纠错, 使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设计内容。
在课程设计中, 我们主要采用了两种指导方式:
1课堂教学式———计算机实验室
在两次的正常上课时间, 教师主要对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补充相应知识。了解各小组的进展程度、设计思路, 遇到哪些困难, 提示解决问题的途径。
2开放指导式
由于课程设计时间比较短, 为了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大多学生都利用了课余时间, 在宿舍进行相关的学习, 这样就难以集中辅导。为此, 我们利用QQ群构建了答疑平台。
在课程设计开始前委托学习委员创建QQ群, 学生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加入群。教师利用群共享发布各种通知和共享任务书、参考资料、相关网络资源的网址等, 在群公告栏设置一些最重要的提醒。学生也可以把自己查到有用的学习资源上传到群共享, 还可通过QQ文件传送和QQ邮箱等方式传递学习资源。另外, 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上也有大量的相关资源, 如教学课件、视频录像、优秀案例、历届学生典型作品等供学生参考。
由于课程设计主要是学生自主完成, 自然会出现各种疑问, 我们通过与学生一对一聊天或群聊完成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任务。课程设计中学生在处理素材或制作课件时, 可能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知识, 当学生出现操作性问题时, 我们通过QQ提供的远程协助功能, 由教师控制学生的电脑, 远程操作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随时都可以通过QQ提供的发送文件功能把自己的作品上传给教师查看, 方便教师提出建议。通过QQ空间教师可以阅读学生的反思日记等。
(四) 成果汇报与师生评价
首先每个小组都需要进行成果汇报。学生展示课程设计作品, 并阐述课程设计的思路、实施过程、体会等。然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开展学习评价。
三课程设计的效果
课程设计是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次尝试。通过实践, 我们发现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引入课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将教育技术各章的知识点“串”起来, 形成有机的整体
教育技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 知识相对零乱, 学生总有一种好像学了很多但学得不精不知道怎么用的感觉。在课程设计中, 学生是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去探索, 参与了整个过程, 学会了运用知识技术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任务的归属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也让学生体会了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大多数学生从内心认识到了教育技术对于自己将来教学生涯的重要性, 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为课程设计是按小组进行的, 也就对抄袭作业有了互相监督的作用。从课程设计的作品来看, 大部分作品都具有“原创”的内容, 学生能真正根据自己的体会去设计一节课, 去考虑用什么素材、什么方式来阐述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能根据学科的特点灵活选用制作软件, 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然, 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应用课程设计的研究还很少, 我们也是处于摸索阶段, 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接触课程设计, 进入状态的时间较长, 还有部分同学埋头于资料的学习, 对于实际任务手足无措, 期望教师给出步骤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将认真总结, 逐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滨, 朱云东, 王卫娜.“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6) .
[2]张琪, 陈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7) .
[3]钱小龙.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环节的整体重构[J].中小学电教, 2011 (3) .
[4]徐庆生, 文美琼.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联合课程教学探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 (6) .
[5]周金海.新时期大学生专业课程设计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6) .
[6]杨九民, 王继新, 李文昊.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 2009 (1) .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 篇11
关键词: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实效性 审美愉悦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学科前沿交叉创新、培养健全人格,凝聚社会共识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大学都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我国,孔子主张艺术教育的公共性以及在艺术在君子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但画学多以艺术家的养成教育为主,例如宋徽宗时期的“画学”或者文人士大夫家庭的雅集与鉴赏等。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一直较受忽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公共艺术教育也提上教学日程。2006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保障和推动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文艺要:“自觉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在人民生活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深入开展。
但据一些学者通过实地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的现状和实效有待提高,加快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的建设和发展尤为迫切。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是开展和推进美育的主要平台,切实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美育素养的关键。②本文以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为例,提出授课教师若能摆脱思维定势,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特殊性,明确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数字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授课上以引导学生兴趣、激发热情、启迪人生和美的感受,从而由感性艺术愉悦提升到理性逻辑思辨,则事半功倍。
一、 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类型与现状
当前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
1.艺术欣赏类课程:主要面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任课教师通常由一定经验的美术创作者担任,多从艺术创作的经验角度来分析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以艺术作品赏析为主,在课堂进行关于艺术形式的讨论或讲解,希望学生能了解该作品的“美”之所在或“艺术价值”。在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中,往往将古今中外、不同媒材的艺术作品并置,以欣赏其超越于技术的普适性美感为目的。欣赏类课程的美学理念源自19世纪末自康德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理论。在形式主义者看来,艺术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具有普适性、必然的形式法则。观者在对作品形式美静观的沉思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内心的超脱。如康德(Immnuel Kant)即主张:“美是一种对象的合目的的形式。”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认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艺术史上以主张形式风格分析的瑞士艺术史学者沃尔夫林为代表。
2.艺术史类课程;艺术史的教学在国内外源远流长。我国自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唐代张彦远(约815—874年)的《历代名画记》(成书于847年)起,历代著述宏丰。艺术史课程是以某一特定地理范畴中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主,将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品评置于特定的风格分析之后的历史性理解。因此,有西方艺术史学者布克哈特、赫伊津哈、德沃夏克认为:艺术史是视觉文化发展史、民族精神史和心灵史等。③在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中,理解艺术家在特定时空情境中艺术家的个人才华、艺术传统与历史情境三者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对非艺术类大学生而言,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深入探讨艺术作品的产生与广义文化史的深入交接,对提升艺术价值的整体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要达到从广义的文化角度理解艺术、从视觉艺术演变的角度窥探文化史、心灵史、精神史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3.艺术概论类课程:课程是以介绍与艺术有关的知识为主要目标。由于该课程涉及的艺术门类较多,以讲授这些知识的理论大要为主,力图使学生在创作上的训练之余,能兼顾其理论上的修养,使其创作更上一层楼。在综合性大学中,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讲授得以理解艺术的大致全貌。大部分艺术概论课程综合性较强,包罗万象,涉及到艺术史、美学、哲学、艺术门类学、艺术心理学等。以目前高校广泛采用、彭吉象著的《艺术学概论》为例,它的具体内容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的艺术起源的各种学说(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等)、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种类、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艺术的欣赏活动与批评等。④由于其知识体系过于庞大,课时有限,讲授者往往从自身和听者的专业背景中,有意识的选择性讲授与本门专业较为相近的理论,而其中所蕴含的对广义“艺术”素养的培养则往往付之阙如。若能在课程的设置上,打破学院、专业的壁垒,以讲座的形式分别邀请各领域专业学者进行讲授,其效果必将改善。
4.艺术与人生类型课程: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生活、美学与生活等课程较为普遍,可以说它是艺术大众化的主要途径,以实现艺术使人生更美好的理想。从学术理念上来说,西方十九世纪后期以来的列夫.托尔斯泰、普列汉诺夫等主张的“艺术即生活”、“艺术为生活服务”是此类课程的理论渊源。加之20世纪70年代之后,一反现代主义艺术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的“高冷”,⑤后现代主义艺术主张打破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艺术大众化,为应用艺术(设计类)获得学术层面的肯定与大众层面的普及奠定了基础。从教学实践上来说,生活与艺术结合固然是艺术教育值得追求的境界。但在落实层面上,由于艺术与生活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教学中不易形成有序的教学体系,其教学内容易散漫而缺乏组织,易流于空谈与泛泛论。
二、对当前美术类公共艺术课教学现状的省思
当前,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艺术教育在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提升民众的文化修养等的重要作用也的到广泛认可。虽然在政策的推动下,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已普遍开设多元化的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课程教学目标认识模糊、授课方式陈旧、对授课对象的偏移、任课教师的定位不准确等是造成当前问题的症结所在。
艺术欣赏类课程开设旨在培养学生以风格/形式分析推论训练学生艺术分析、思考主动性的追求,使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从而进入艺术的殿堂。但在教学中,往往侧重于抽离历史发展的纯粹感性的欣赏,未能上升到理性的抽象思辨的境界,在短暂的感性欣赏过后,往往易产生厌倦心理,而对积极调动学生主动性参与和融入以及内在的心灵共鸣则重视不够。
在艺术史课堂上,由于教学手段的滞后,在授课中充斥着呆板的史实以及专家所整理出来的风格描述的填鸭式教学,在表面上达到了传播艺术史知识的目的,但无法真正刺激、启发并引导学生利用这门学问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在当前技术发达的教学情境中,仅仅灌输一些人云亦云的重要史实,实际上其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正面的积极建构。正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帕翠西亚·菲利普斯(Patricia C . Philip所言“一些公共艺术的弊病在于缺乏具体性,流于空泛和简单。……公众是千差万别、变化不定、活泼而挑剔的,它源自所有市民的私生活之中。公共艺术呈现在公众面前之后,最终也将成为他们的私人经验。视觉的感知结束后,心灵的感受将更持久的存在”。
从师资上看,以创作为专业的艺术家、受过美术师范教育训练的艺术教师、艺术史论专业的学者。前两者教师在讲授艺术欣赏和艺术与人生课程中,具备深广学术涵养的艺术家,通过身体力行的艺术作品展示和艺术才性学养的流露,必然对非艺术类学生产生直接的感性启发,其本身的存在状态亦是长期艺术熏陶的结果。若能辅以精深的理论讲解,其效果必然促进学生对艺术的神往,从而达到美术欣赏的目的。
在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具有相关专业艺术学、美学学术背景的讲授者,若能以分时段、分专业以连续性讲座的形式将其从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精神史的角度加以启发性的讲解与阐述、充分利用当前的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互动,启迪、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可谓突破当前教学瓶颈的关键。
在目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论课程体系中,艺术史是基础,艺术概论是理论升华,美术鉴赏和美术与人生等课程是高校开展艺术大众化应用的最主要途径。若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调整,则效果可期。
三、小结
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实施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仍待引起重视。本文试由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美术类课程四种形态的归纳,及其在当前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若高校能根据自身学校实际,结合自身地域文化,打破学院、专业的壁垒,选配得当的授课教师,并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以使学生由艺术感知提升到理性思辨。培养具备高度艺术素养的新国民,于国于民,益莫大焉。
注释:
①易晓明、杜丽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实效及改革建议——基于江苏省12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美育学刊》,2012年第6期,103页。
②杨琳、任红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美术类课程设置之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第13期,169页。
③德沃夏克著,陈平译:《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④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目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⑤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前卫与庸俗》一文,收录在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4页。
参考文献:
[1]让·吕克·夏吕姆,刘芳,吴启雯译.解读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肖鹰.中西艺术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刘艳霞.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届硕士研究生论文,未刊稿.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 篇12
关键词:教学改革,公共建筑设计,教学研究
1 课程概况
西南科技大学《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选用的主教材是全国高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统编教材《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第三版) (张文忠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该教材是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其内容从公共建筑设计的总体环境布局, 功能关系特性, 建筑造型艺术, 技术经济问题, 空间综合分析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讲解和阐述。
2 教学改革
注意了以教学为主, 重点突出, 结合实际, 体现了先进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结合。以系统论思维为思想先导, 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重构。
2.1 对建筑的本体构成进行概括和抽象
将提出的若干要素通过不同的形式集合成各种模块, 每个模块都要突出对要素不同的侧重点, 并且强调各个模块之间循序渐进的层次关系。学生在系统的从“单一”到“复合”再到“综合”的系列模块训练中, 逐渐意识到建筑创作的实质, 系统化建筑创作的整体规律。
2.2 借助系统概论, 形成单元化的理论教学体系
该课程在内容上试图使学生系统建立对建筑整体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认识, 帮学生逐步深入的寻找复杂知识问题的突破点。整理设计课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关系, 将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实践, 轻理论”观点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双向”齐头并进, 使理论授课更系统化, 同时联系相对应模块的实践设计课。
2.3 建立模块化教学组织体系
以系统论思维为思想先导, 设计教学对建筑的本体构成进行概括和抽象, 提炼出若干要素, 再将要素进行不同方式的集结形成模块, 强调每个模块对要素的不同侧重以及模块间递进的层次关系。通过一系列由“单一”、“复合”到“综合”的模块化训练, 帮助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认识建筑创作的实质, 廓清建筑创作的整体规律。
2.4 构建设计课过程分阶段控制体系
将复合性的建筑设计过程还原为前后相继的五个环节的模块组合, 通过分阶段的控制方式和相关的反馈机制, 建立设计课实施过程的“模块化控制体系”。每个阶段设定关键的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逐层深化, 使之面对复合、综合问题时, 能够借助一种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方法, 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以此来增强建筑设计课的系统性和可操控性, 避免设计实施过程的随机性和任意性。
(1) 设计准备阶段的调查分析——以组为单位, 对面对的建筑类型及现状中所涉及的建筑问题进行认识、比较、分析, 形成图文相间的调研报告, 在班级上展开讨论, 使设计贴近具体的行为, 使形而上的理论借助实际的问题分化为现实可操控的设计原则和理念。
(2) 设计前期的快题式总体构思——对于较为综合化的设计课题, 我们把设计前期的总体构思作为一个阶段性的快题设计, 将此前调研、资料分析所涉及的问题及具体的课题任务要求、环境要素综合地加以构想, 形成建筑的总体框形。如在小学校设计中, 总体构思阶段设定为两周时间, 要求对方案的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进行整体构思。重点考虑的问题有, 校园总体布局与外部环境的空间关系、流线关系的组织, 校园建筑空间及整体环境的设定, 基本教学单元的组合等, 着重强调环境场所要素对建筑空间设定的重要价值。该阶段最后要完成一份校园总体设计图及工作模型, 并展开以班级为单位的介绍—评价—讨论。
(3) 设计过程的功能组织与空间限定——依据整体的构思框形, 进行空间布局、功能组织, 并对其前所形成的总体框形进行调整、深化, 转而站在空间限定与组合的角度对由此所形成的功能布局进行整合。在此阶段, 前期的总体构思的框形常常会获得不同程度的调整, 使总体构思及空间布局不断趋向与各方条件的对应。通过这一阶段内容的实施, 使学生意识到, 功能组织与空间限定是一个完整设计中诸多要素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互促动, 互为条件, 而非线性的制约关联。
(4) 方案深化过程的整合与建构模块——要求学生结合所掌握的结构、材料、构造知识, 扩展深化建筑空间表达的途径, 对先期所形成的建筑形态特征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深入研究, 并对方案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使建筑设计意图与材质表达、技术特征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5) 设计后期的表达、评价与反馈——建筑设计课期终成绩的确定, 不同于试卷型考试课, 而是以一学期各课程设计成绩的平均值形成本课程最终考试成绩。对此, 本课程在每个课程设计作业完成后都分组进行课程设计答辩。由设计者先行介绍设计主旨及各环节构思特点, 再由本班及其他班的任课教师提出问题, 并当堂对设计及表达进行点评。在此, 各阶段的成果评价、总结是作为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以强调的。
建筑设计课过程的各模块在时间的划分上、教学组织上是相对独立的, 但相互间在内容上又是前后相继、内在统一的, 都是一个完整建筑设计过程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
2.5 构建基于多元媒介的教学方法体系
结合建筑学设计课特点, 在建筑设计授课中, 注重不断改进和充实多媒体教学课件, 健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专业课件库;课程设计过程中, 注重引导学生有计划、分阶段地使用徒手草图、实体模型、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手段。强调徒手草图、实体模型和计算机模型在方案构思及推敲中的重要价值, 培养学生具备基于多元媒介形式的创作能力。
3 结语
通过对建筑设计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讲授, 结合具体设计题目的训练, 使学生了解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 掌握建筑设计从题目分析、调查研究、总体布局、方案设计到成果表达、表述全过程的基本方法, 为后续设计课程的学习、设计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突出了课程建设的优势, 形成了课程特色, 对于对其他设计类课程的建设同样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仲德崑.走向多元化与系统的中国当代建筑教育[J].时代建筑, 2007 (3) :33-35.
[2]丁沃沃.重新思考中国的建筑教育[J].建筑学报, 2004 (2)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