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程序设计课程

2024-10-12

公共程序设计课程(精选12篇)

公共程序设计课程 篇1

摘要:本文主要从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对专业建设的作用谈起, 就如何开发和建设课内外一体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课程设计, 从设计原则、设计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课程设计

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在专业建设的成效, 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是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 参照职业岗位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 以满足岗位 (群) 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为标准, 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和课程开发技术,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构建以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开发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教材和教学课件, 成为重中之重。公共基础课程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几年以来,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教学部门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围绕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和创新, 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课内外一体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特色。下面就从课程到课程设计谈一下课程设计开发思路。

一、课程及其作用

1、什么是课程

(1) 中外学者对课程的理解

课程一词, 据有关的辞书和有的研究者考证, 始见于唐宋间。唐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中“弈弈寝庙, 君子作之”句作疏, 说:“维护课程, 必君子监之, 乃得依法制。”我们把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的学习者的学习计划或学习方案, 称为课程 (curriculum) 。根据这一理解, 在课程这一方案或计划中, 核心的问题是“学习”:课程的目标就是方案中所确定的学习目标, 课程的内容就是方案中所择定的学习内容, 课程的组织就是方案中所设计的学习方式。

姜大源:课程, 一般被定义为“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的进程。对课程的这一理解, 是符合课程Curriculum (斯宾塞spencer) 一词的拉丁文词源——currere的本义的。currere的名词形式是“跑道”, 重点是“道”;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奔跑”, 重点是“跑”。基于此, 名词意义的课程表明:应重视对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和不同教育类型的教育设计适宜的教学途径, 而动词意义的课程则昭示:应重视对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和不同教育类型的教育在实现目标的教学途径上促进其经验的积累、反思并升华的过程。

从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出发, 课程更应该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诸多要素之整合, 例如, 是对知识与经验、结果与过程、理论与实践、文化与价值等, 在目标、内容、范畴、领域、层次与功能等多个时空的积分。因此, 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是整合了职业实践与专业知识的工作过程的集合体。

(2) 新时期下课程的内涵的发展

新时期下课程自身的含义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这种变化表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 同时也是我们实施新课程所应具备的课程观念: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强调经验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排斥源于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 而是在学生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学科知识, 使学科知识和学生经验共同成为学习者的发展资源。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 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把课程视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间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会话情境, 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这意味着课程观念的重大变革。从强调显性课程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2、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没有课程做基础, 教育将是纸上谈兵;课程设计的好不好, 将直接影响人才的培育质量。特别是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更需要优质课程。在人才培养上可以没有教材, 甚至没有专业, 但绝对不能没有课程, 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

3、公共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职教育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 其中, 课程建设是核心。而按照市场需求, 根据专业调研构建课程体系, 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原则, 从企业中来, 来源于企业又要高于企业, 从企业的工作过程升华为教育过程, 而不是企业工作过程简单重复。具体过程是, 对企业的生产任务对应的岗位 (群) 进行筛选和归纳, 确定本专业所面对的典型岗位 (群) , 再对典型岗位 (群) 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归纳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对技术和操作能力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进行梳理, 确定本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 以及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 构成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作为培养人才的载体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2008年教育部组织的“双百”论坛中, 高教司张学尧司长也说专业建设中基础课程教学要成系统, 基础课在高职学习中占多大比例, 哪些课程比较适合等问题, 都要根据各校的特点和特色确定。

二、课程设计及其作用

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课程设计, 良好的课程设计是形成优秀课程的保证, 也是“捷径”。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对课程设计的定义为“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并指出“它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 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其中, 所谓广义的层次大致相当于理性主义的课程设计取向定义, 而具体的层次则相当于技术取向的课程设计定义。

三、新时期下进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设计遵循的原则

戴氏弘教授提出项目课程教学设计三原则, 即突出课程能力的目标、能力要以项目任务来训练、课程评价要以学生为中心。他说, 高职学生的目标不应当首先是传授知识, 而应把能力放在首位。能力只能是靠训练获得提高, 载体就是项目和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就是培养能力。因此, 公共基础课程设计更需遵循以下原则:

1、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突出能力培养, 体现“实用为主、应用为的”的原则。

2、为后续课程“服务”的原则, 体现“必需、够用”。

3、学生主体的原则。

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课程整体设计, 是一种宏观操控、微观操作的设计活动。它包括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的整体目标、模块化内容和主要能力训练项目等。课程的基本信息包含有课程类型、授课专业及学时等, 它要求我们对课程的性质进行思考, 并以该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特点为出发点, 将教学所需的内容在相应的课时中按计划完成。课程的整体目标具体细化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品质目标。每门课程的教学都追求达到一定的效果 (即目的) , 而目标是要达到某种效果的量化指标。只有指标明确, 教学才有具体可感的方向。当一个专业依据“职业人”培养方案确定开设某门课程后,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定要思考该门课程要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哪种 (些) 能力, 学生要获得这种 (些) 能力又需要哪些知识支撑, 主要能力训练项目, 可看作为模块化内容和课程整体目标中能力目标的具体体现, 这些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都是基于该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

单元教学设计, 通俗地理解, 就是对一次课进行设计。它包括单元的基本信息、单元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难点分析、教学流程及方法设计、教学效果评价设计及作业的布置等七个方面。单元的基本信息中包含了单元标题及其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 实际上是对本节课的内容重要性的一种定位, 使教学的主次轻重更加明晰。单元教学目标即是本课程教学目的在本节课中的量化指标。它又分为单元能力目标、单元知识目标和单元品质目标, 既体现了单元的特殊性, 又与课程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学情分析中包括授课班级基本情况、学生学习习惯分析、本课程以往学习情况、学习困难学生情况分析及帮助办法, 这部分的内容看似平常、容易, 而实际上却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本单元设计的基础和出发点, “学情”可理解为既包含“学生情况”又包含“教学情况”, 其中“学生情况”包含学生的基础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等, “教学情况”包含以往的教学状态、效果及经验等。只有对学情进行分析, 才可能从实际出发, 制定出合理、科学、有效的单元计划, 才能使单元的重难点更加客观、真实, 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教学方法、手段也能更加奏效。如果说单元的基本信息、单元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难点分析是在理论层面指导教学, 那么教学流程及方法设计则是在具体实践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多维的、立体的指导。

例: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的具体要求

一、课程性质

将本门课程置于总体的专业培养方案来思考, 用简练语言明确该门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并对课程的作用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

2、在能力培养方面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3、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二、设计思路

在本部分概要说明本门课程在以下几方面的设计思路, 仅谈思路, 具体内容在后面的内容中将涉及。

1、课程设计的依据, 如课程目标与学生现有基础的差距及消除这种差距所采取的措施依据;

2、课程内容设计的依据, 如工作任务完成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

3、课程 (学习情境/单元模块) 编排的思路;

4、实施设计的思路;

5、课程资源和考核评价的思路。

三、课程设计

(一) 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基本分为知识目标 (主要指技能性知识) 、能力目标、态度目标三个部分。要特别突出能力目标, 具体说明具有哪些能力。用具体、可检测的语言分项说明学生达到的能力目标。能力目标的文字表述不要使用“知道”、“了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 建议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 如“能熟悉操作压片机”。

(二) 课程内容设计

本部分内容鼓励创新, 仅作基本内容要求, 具体的形式 (文字、表格或图形) 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因地制宜。可以是基于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设计, 也可以是基于能力培养的模块化、项目化设计。

(三) 实施设计

针对学习情境、项目和模块, 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形式、实训条件和提交成果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四、课程资源设计

(一) 教学团队, 具体说明该门课程教学团队的构成 (包括专兼职教师) 及分工。如是企业兼职教师, 注明其单位。

(二) 教学资料及相关资源。明确给出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促进课程目标实现的相关资源, 包括教材、学材、参考资料等。

五、考核评价设计

给出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与技能考核标准/目标、考核方法, 应取得的证书名称及等级等。具体说明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 要求操作性强。

注意:

1、突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期终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 突出企业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

3、体现各门课程在评价上的特殊性;

4、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全程化、自主化, 注重笔试与操作性考核相结合, 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六、单元设计的具体要求

(一) 学习情境/单元模块/项目名称

用“工作对象+动作+补充”的形式概括名称。

(二) 学习情境/单元模块/项目描述

通过该学习情境/单元模块/项目应完成什么工作, 过程是怎样的?在整个工作任务中的地位、与其他学习情境的联系、难易程度、综合性和开放性情况。

(三) 子情境内容描述

通过子情境应完成什么学习内容, 按照教学安排的顺序分项排列。

五、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程设计特色

通过4年教改, 我院公共基础课程基本上形成了课内外一体的“大课堂”课程教学特色:课内教学精讲理论+能力训练项目;课外以项目组或俱乐部为单位完成实践训练项目, 辅以课程博客、E-mail、腾讯QQ、BBS等网络工具, 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意见。构建形成了“1+1”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体系、“322”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主题+讲座+课程博客”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立体互动”式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和“大课堂下学生参与式”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及课内外一体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各门课程均建有课程博客, 改革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公共程序设计课程 篇2

实施目的:现代社会要求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按照方法论、一般方法与具体技术三个层面来系统地介绍公共管理中的方法与技术、涉及控制方法、目标管理、网络计划方法、调查研究方法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公共管理的基本管理方法、分析方法和技术及研究方法论。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可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公共管理的方法论,提高分析现实问题及运用具体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题选择:题目自拟(须符合专业要求,属于公共管理领域的问题)进行形式:学生:分组(6-7人一小组)进行+分散进行+自由集中;教师:教师答疑与设计指导

设计要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少运用课程介绍的方法与技术三种以上)

进行时间:13周-17周,共5周时间(20个课时)

成果形式:专业论文(或调研报告)

考核形式:根据专业论文(或调研报告)的质量,以及汇报文件的详细程度以评定成绩,成绩并作为本课程的期末考核成绩

考核时间:第18周周三第一二节课

公共程序设计课程 篇3

关键词:高校公共机房管理系统 ASP NET SQL Server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218-01

随着高校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机房数量急速增加。如何对这些机房的使用进行有效管理,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在以前,机房的使用分配由机房管理人员以纸质方式进行。如果机房数量较多,占用机房的课程也很多,那么留给机房管理人员的工作将是繁重和琐碎的,并且毫无效率可言。

此外,采用人工处理方式,申请空闲机房的流程是繁琐的。首先,需要上交纸质材料至机房管理部门,提出使用机房的申请。机房管理部门对申请的时间、申请的机房与现有机房占用表进行手工比照,检查申请信息是否与当前机房占用信息冲突。在核查信息后,管理人员再通知申请单位,其对机房的申请是否通过。然后,再修改与机房占用信息有关的纸质表,完成全部申请工作。可以看到,这项工作的效率较低,且十分容易出现错误,导致机房管理的失误。

因此,加强机房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发机房管理系统,一方面能方便师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机房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本文将就公共机房上机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讨论。

1 系统功能需求

本系统主要由机房管理部门负责,使用本系统可以有效地对机房使用进行管理。使用本系统的普通用户(师生)可以查询机房占用情况以及对空闲机房提出使用申请。机房管理人员可以对机房使用信息进行查询、增加、修改、删除以及批量导入,且可以对机房的申请进行审批等相关操作。

2 系统模块设计

系统分为三大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查询模块、导入模块包括机房信息导入和课程信息导入、添加、修改、删除操作模块、空闲机房申请模块。

2.1 用户管理模块

本系统包含三类用户:管理员、注册用户,普通用户。

管理员:系统数据库内置账户,拥有整个系统的所有权限。可以进行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导入等操作,也可以审批注册用户提交的空闲机房使用申请等。

注册用户:首先需要在系统注册页面进行注册,然后可以登录使用,主要权限有:查询和空闲机房的申请。

普通用户:不经登录直接进入系统,可以使用系统的查询功能。

2.2 查询模块

查询模块提供查询课程占用机房情况和查询空闲机房功能。可以按照周次、星期、节次、机房名称、课程名称、教师姓名等进行单条件或组合条件查询。

2.3 增、改、删模块

该模块提供对机房相关使用信息的单条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

2.4 导入模块

该模块提供批量导入功能,每学期初可以将机房课程信息和机房信息按照模板格式批量导入系统。需要导入机房使用信息的Excel文件主要包含以下字段:课程名称、起始周、结束周、是否分单双周上课、星期、节次、机房名称、课程名称、任课教师。上课班级等。导入时会对数据进行验证和解析,解析成功后可成功导入。

2.5 空闲机房申请模块

用户首先通过查询找到空闲机房信息,然后通过申请模块提交使用申请到管理员处,管理员收到申请后进行审批操作,若审批通过,则将申请机房信息写入系统主表,否则不进行写入操作。管理员审批后将进行结果反馈,用户下次登录系统时可以看到。

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主要包括5个表,分别为占用记录表、申请信息表、处理结果表、机房信息表,用户信息表等。

3.1 占用记录表

该表记录了各时间段(按“周次,星期,节次”排列)机房占用的情况,以及占用机房的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上课班级、人数、任课教师等)。调用此表的模块:导入、申请、查询模块。

3.2 申请信息表

该表记录机房的申请信息。申请信息主要包括:申请的机房编号、申请时间、申请使用机房的时间以及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上课班级、上课人数、任课教师)、软硬件需求等。调用此表的模块:申请模块。

3.3 处理结果表

该表记录对机房申请信息的审核情况。审核信息主要包括:处理结果、申请机房编号,申请使用机房的时间以及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上课班级、上课人数,任课教师等)。

3.4 机房信息表

该表记录学校机房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机房编号、机房名称,机房容量以及机器配置情况等。

3.5 用户信息表

该表记录管理员和注册用户的账户信息,包括:用户名称、用户密码、密码提示信息等,为保证安全,采用MD5加密。

4 开发工具及编程技术

常用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两种: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和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C/S 模式下系统任务分别由客户机和服务器来完成,安全性好,但存在灵活性差、升级困难和维护工作量大等缺陷。B/S模式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平台模式,逻辑上采用三层结构,它在前台Browser和后台数据库Server之间增加了一个WebServer层,所有的应用程序模块都安装在它上面,客户机上只需安装一个通用的浏览器软件即可。B/S模式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1)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2)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3)可跨平台操作,任何一台机器,不管安装了哪种系统,只要装有浏览器软件,均可作为客户机来访问系统;(4)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因此本系统选择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来开发。

本系统中,服务器采用windows server 2003作为网络操作系统,前台采用ASP.net开发,后台采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对于数据库的访问,采用ADO.net来实现。

6 结语

通过开发高校公共机房课程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机房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既方便了师生,便于机房的开放共享,也使得有关机房管理的诸多问题得以解决,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长喜.ASP.NET程序设计基础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设计改革思路 篇4

在近二十年的中国教育体系中, 英语被列为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与各类升学考试、资格证书、职称考试相挂钩, 在求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中国对英语重视的程度, 当仁不让地在非英语国家当中成为佼佼者。据统计中国目前英语学习者总数有3 亿之多, 同时, 我国提供英语教学、辅导或是考前培训的学校数量也越来越多, 且持续高速增长。

近几年, 弱化英语在社会上呼声很高, 尤其是中、高考改革政策的出台, 将“倒英运动”推向了高潮。北京市的《2014—2016年高考高招框架方案》作为全国高考改革的试验田, 备受社会的关注。方案中提出, 英语试卷的命题原则为: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 回归到英语学科应有的位置上, 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 实行社会化考试, 一年两次考试。英语学科的考查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试卷分值具体为英语满分100 分, 其中听力部分占30 分, 阅读写作等占70 分。

高等院校英语教育现状

1.高等院校学生特点

首先,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征, 既有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 同时也有一些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淡薄的学生。根据对西北政法大学近三年入学新生高考英语成绩的调查显示, 分数在90 分以上的占12%, 在80~89 分的占22%, 在70~79 分的占34%, 在60~69 分的占30%, 在50 分以下的占2%。由此可见, 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学生, 英语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由此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活动。

其次, 学生对传统的授课方式缺乏兴趣。一句简单的日常交际口语, 教师在课堂上重复领读, 要求学生抄写、背诵, 学生还是不走心, 记不住。但如果是在英文电影中, 他们喜欢的明星说了这样一句经典台词, 他们立刻就能记住, 并且乐于反复地模仿和使用。

第三, 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人认为自己毕业之后应用英语的机会不多, 而且此种语言需要经常使用, 一旦被搁置下来, 很有可能便迅速被遗忘掉, 基于此, 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不愿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大都抱着只要顺利通过课程考试或者是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获得学位即可, 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追求, 这直接降低了学生英语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2.课堂教学重考试、轻应用

传统的高等院校公共英语课堂带有浓厚的“注重考试, 而轻视应用”特点, 即英语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帮助学生通过英语期末考试或者是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展开的, 缺乏对英语在职业中运用的通盘考虑。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侧重于考试和考证, 课堂练习仍然以读、写为主;教材内容侧重于趣味性和文化传播, 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校园中缺乏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课后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基本只有做卷子;专业课知识和英语衔接不紧密, 专业英语以阅读和翻译为主。

公共英语课程设计改革新思路

转变观念是改革中国英语教育之根本。根据现阶段的国情, 高等院校的英语课程设计, 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与职业紧密结合

高等院校的课程必须反映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 体现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特点, 能满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英语作为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孤立的公共基础课程, 所教授的内容未能与学生未来职业有效结合, 很难满足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教育部高等院校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院校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高等院校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 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新时代的高等院校英语课程, 要重点解决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脱节的问题。教学内容上不再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来组织教学, 而按照典型工作任务中需要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为线索。将语言学习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融合, 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真正体现职业性与应用性, 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与综合职业素质, 从而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使英语课程不再是一门孤立的公共基础课程,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有效结合, 满足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2.与文化、社会、素养相结合

高等院校的学生, 即使是英语水平较好的, 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 对于英语文学、文化也是知之甚少。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经这样说:“他们年轻时学习英语并没有特意学打招呼、问路、点菜, 但是他们遇到外国人的时候可以自由交流思想。因为他们所学的内容使得他们言之有物。”霍庆文也说过, “很多经典小说, 除了它地道的语言、优美的文字、有趣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 它还会传达文化和思想。”

3.融入中国元素

高等院校学生在使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 还存在一个普遍问题, 被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症”, 即无法使用英语来表达、阐述他们最熟悉的中国文化内容。在日常生活中,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吃西餐、看英文电影、追外国明星为时尚, 热衷于庆祝西方的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 而对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 更不屑一顾。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就是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对于目的语文化的输入, 而忽视了母语文化的元素。

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 高等院校英语教育还应帮助学生学会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除了“引进来”, 还得学会“走出去”。高等院校的英语课程, 不应当只有西方节日、饮食、历史、娱乐等文化的传播, 还应融合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传统文化, 让学生用英语去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 真正做到中西合璧。

4.听说先行

语言最基本的功能, 是进行交流, 语言的根本目的, 是进行沟通。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 在正常人的交际活动时间里, 其11%的时间用于写, 15%的时间用于读, 32%的时间用于说, 42%的时间用于听 (Anderson)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 还是在职场环境下, 学生使用英语都是以“听”和“说”为主要形式。而“说”的能力, 显然与“听”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 英语课堂上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创造更多的英语语言环境, 甚至可以说对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最核心、最主要的目标, 同时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由此应当引起学校和应用教师的重视, 对此制定出系统、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计划,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 增强学生的英语听说应用能力。向前进等人就用人单位对员工英语技能的需求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得出不同的岗位对英语的需求程度不同;在英语技能使用频率方面, 听说频率最高, 其次为阅读和写作, 翻译最低。

5.使用配套的线上学习资源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已不再单一地靠书本、课堂和教师, 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可以随时随地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95 后的学生, 从小就接触电脑、平板、手机, 他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非常熟悉, 通过网络查找信息的能力、学习知识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甚至超越了教师。这些“低头族”, 习惯的是指尖上的学习, 喜欢的是多媒体方式的输入, 视频效果优于图片, 图片效果优于音频, 音频效果优于文字。鉴于当前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适当借助于手机和网络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微博、微信平台上发布学习资源, 进行音频、视频的微教学, 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来提交作业或进行测试, 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购买一些程序来辅助教师教学, 帮助学生在课堂外随时学习英语。借助于网络和媒体的教学, 更直观更易懂, 也更被新时代的学生所接受。

摘要:在高等院校公共课程设置中, 公共英语是为各专业学生服务的一门基础必修课, 为学生传授英语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帮助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 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值此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的时期, 英语课程也应当顺应社会对于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进行改革, 本文将提出高等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公共英语,课程设计,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许宏晨:《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动机系统实证研究》,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5, 1。

[2]张文霞:《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因素之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10。

[3]董建霞:《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策略》, 《教育探索》2012年第12期。

公共程序设计课程 篇5

山东建筑大学课程设计工作总结

课程名称: 建筑公共安全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某综合楼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 使用班级: 电气104 指导教师:张玫

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按照教学大纲实施的。从学生上交的设计成果(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和答辩的情况来看,可以肯定本次课程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巩固了学生在《建筑公共安全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建筑物内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

学生对本次课程设计较为肯定,他们认为经过本次课程设计有以下收获:这次课程设计题目能够将书本上枯燥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从而使得同学们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实践过程的乐趣,更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同学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不但加深了对建筑公共安全技术这门课程的理解,还了解了本专业学科最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少同学还在设计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问题,获得了很多启发和帮助。

公共程序设计课程 篇6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 教法研究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4-02

一、课程简介

《大学计算机》是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之一。就我校而言,大一年级的非计算机专业新生需要花两个学期完成《大学计算机Ⅰ》和《大学计算机Ⅱ》的课程学习。其中《大学计算机Ⅰ》主要内容涉及到“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Windows基础知识与操作”、“Office常用三件套的基本使用”三个方面;《大学计算机Ⅱ》则根据学生所在文理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每门课程均占32学时(16+16),共计2学分,学习时长为16周,一般而言是周2学时。

二、“吃不饱”和“吃不了”两种现象并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所涉及的班级通常会存在了一个比较具有共识性的现象:称为“吃不饱”和“吃不了”。

所谓的“吃不饱”,即是指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和教育水平发展的不平衡,我们招收进来的大一新生来自外省或者本省较好地区的学生往往对于《大学计算机Ⅰ》中一些计算机常识性的知识,以及一些关于Windows和Office三件套的基本操作,其在中学阶段甚至在家里都掌握了一些。如果我们的老师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上的知识来教授的话,这部分学生给我直言“老师,这些我都知道,我完全没有兴趣听”。

但与此相反还存在“吃不了”的现象,某些学生中学阶段一门心思对付高考,或者所在的中学来自贫困县没条件,或不重视开设计算机课程,自己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不会。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为了照顾这部分学生,讲解的内容过细过难的话,那么在32节课时内授课教师就完成不了教学计划的内容。

因此,如何在“吃不饱”和“吃不了”这两个矛盾中找到一个折衷点。既不能讲得太简单,让“吃不饱”的学生感觉上计算机公共课“味同嚼蜡”,又不能讲得太细太难,让“吃不了”的学生觉得学习这么一门公共课程“压力山大”,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针对以上两种现象,经过实际教学工作的摸索,不妨采用以下方法尝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1)在备课时将涉及到的知识点划分成几个层级(从★级到★★★★级)。对于3颗★以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必须会,下课之后必须自己多多练习;对于4颗★的知识点则是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后自己去自学。

(2)布置好课后作业,这里主要是三个作业Word、Excel、PowerPoint。每个作业均采用“命题作文”的方式保证所有同学都处在一条起跑线上给分,如PowerPoint作业就一首学生在网上不会轻易搜索到的古诗作品为题。同时,给出不同等级成绩的评分标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实力完成作业。

(3)把每个班分成若干组,每个组自己推选一个小组长。在课后由小组长帮助我督促组员完成课后练习的操作题和模拟软件的题目。当然组长同学也有好处,期末成绩该组组员过关率8成以上,教师可以把组长的平时成绩在合理的范围内给高些。

三、两种的课程教学思路的设计

本校的《大学计算机Ⅰ》课程的期末成绩采用的是“平时作业成绩+考勤+期末机测”三种方式按比例给定。

单单就“应试教育”角度而言,三种方式中教师能有一定自由裁量权的是“平时作业成绩部分”,而学生最担心的则是“期末机测”部分——毕竟在一个中大型的数据库题库里面随机抽取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还是很有难度的。因为这个题库的题目太多,不要说学生,就是授课老师平时都没有做过、更不要说做完这个题库里面的题目。因此,现在采取的策略就只能是传统的“死记硬背”,对一些重要的纯理论性质的考点进行复习。

针对题库中涉及到的“Windows基础知识与操作”、“Office常用三件套的基本使用”,则通过下载了某公司开发的“职称计算机系统(2010免费版)”发给学生,让学生们下去之后去运行,自己进行模拟考试。因为这套软件的题库将近300套,希望学生能自觉地通过大量重复性的操作,模仿出期末考试的机测环节。虽然与自己期末真正面对的机测软件不同,但总比让学生什么都不清楚,盲目的去考试要好一些,更有机会提高及格率。

不过,本文写到此处,紧接着的一个重要问题来了——难道《大学计算机》课程就是用来“应付考试”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此处以教材中第1章第1.4节《计算机病毒与防治》为例,谈谈我对这一小节课程的教学设计。对于计算机病毒,如果仅仅从应付考试的角度而言,那么你只要求学生背住以下几点就足够了。(1)定义(2)特性(3)常见分类(4)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5)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

这样不到15分钟,这个小节就可以讲完了。只要学生考前努努力、背一背,那么应付机考题库里面那两三道题目就足够了。但是,在现实中计算机病毒往往就切切实实的给我们的真正在生活、学习带来了麻烦、甚至是危害。

因此,在这样一堂45分钟内,其实教师大可以这样来开展课程设计:

Step1:提问:计算机病毒听说过的同学请举手?(往往90%以上的同学都听过)

Step2:又问:见过计算机病毒的同学请举手?(几乎为0%)

Step3:再问:计算机病毒不是“虚无缥缈”的神秘之物,想见识一下吗?(这时候你可以发现学生的眼神是明显“发亮”的)

Step4:通过自制的一套幻灯片点选其中比较简单、但重要的片子对计算机病毒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进行介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比如:远起世界上第一个想象出病毒的人、第一个编写病毒的人;近至2013年破坏伊朗核计划的“震网”病毒故事,还有我校同学优盘里时常出现的AutoRun病毒、GoogleUpdater病毒)

Step5:介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定义、特点、分类等)

Step6:以一个自制的病毒小程序为例,给学生当堂展示该病毒从激活、潜伏、传染、发作、破坏的整个过程,对Step5中所讲的理论条款做一定的验证。

Step6:打开该病毒示例的源程序代码,向学生进行展示。(因为学生都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此并不要求看懂,只是告诉学生病毒的实质而已)

Step7:又提问:假如你手上有一个病毒了,你怎么可能让它尽可能的做到“藏得更深”?“传得更远”?(往往这个阶段,学生们的答案是花样百出、很有意思的,鼓励学生们多动脑多讨论)

Step8:常用杀毒软件的介绍的使用,以及安装和使用杀毒软件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小技巧和小常识(以金山杀毒套装或者360杀毒套装为例,时间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前制成录像,让学生课后去看)

Step9:教材上其他一些知识条款的勾划

Step10: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安装杀毒软件套装并升级到最新版本),并思考:病毒厉害还是反病毒软件厉害?

这样整个一堂课下来,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和理解比死记硬背所谓的条款所到达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四、小结

综上所述,《大学计算机》这门课程绝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4个学分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于计算机这种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培养其基本的使用技能、良好的用机习惯、拓展相关的常识和开阔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视野。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上什么课程和使用什么教材,在上课前老师都必须要进行精心准备、认真设计,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功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厚积薄发。

参考文献:

[1]战德臣,聂兰顺.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3.02:28-62.

[2] 魏霖静,陈蕾.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案例教学法[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6:19-20.

[3] 张建辉. 大学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措施探究[J]. 科技展望,2016,15:361-362.

公共程序设计课程 篇7

宁波工程学院作为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之一,在近一年从上到下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我们结合全校公共计算机教学任务积极投入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中。

本文介绍的基于CDIO理念的公共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在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公共程序设计课程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计算机不再只是专业计算机人士的独享工具,而是已成为各领域的必备工具。对计算机的熟练使用和工作原理的正确理解已成为一个人信息素养的基本指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学习程序设计不仅可以提升信息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创造能力。

宁波工程学院在本科一年级理工科所有专业中均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过去的教学中发现面临以下问题。

1.刚入学的学生对大学学习节奏和形式不太适应,未明白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学习的区别,未找到适应大学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

2.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多且抽象,难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能力个体差异较大,思维方式多样;教学学时有限;面对几十个学生,教师一人的辅导作用有限。因此,需要学生投入一定时间自主协作学习。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教学设计力度不够,导致整体学习效果不理想。

3.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考评。主要以期末测试成绩作为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导致很多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突击应付,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二、改革意义

在研究与实施中我们发现,基于CDIO理念改革公共程序设计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与意义。

1.CDIO代表的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可以看作程序设计的各个阶段,通过本门课可以很好地向学生传递工程教育理念。

2.本门课面向一年级的理工科学生。理论基础课多,实践课比较少。CDIO提倡以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本门课是一年级课程中实践课占总课时比例较高的课程(一般为50%),在此中实践CDIO模式,可以使学生进校就能接受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工程教育理念熏陶,培养学生一定的工程素养及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培养打下基础。

3.本门课一般面向全校理工科学生,课程质量的好坏影响面广。在此中实施CDIO教学理念,对学校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基于CDIO理念改革公共程序设计课程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不同,CDIO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在CDIO理念指导下,在实践中我们采用教师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协作学习的模式。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凭借教案、口头语言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教师的一言堂可能导致教学内容多而细碎,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展现。

CDIO工程能力培养模式指出,课堂教学不单单是传授有效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掌握本门学科的研究方法[3]。基于CDIO教学理念我们改革了课堂教学。具体措施有以下方面。

1. 课堂上不再仅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而是把约一半时间用于通过请学生上台讲评、实践作业等方式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提出问题、引发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开拓思维,发现错误,总结规律。

2. 教师讲解新知识点的时间减少。讲解时只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新知识,为下一次的实践内容打下基础。语言语法不用讲得面面俱到,只需讲解程序设计的新思路和相应的设计方式方法。对新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细节的语法规定让学生在课后和实践课上去消化。

(二)激发学生在实践课上、在课余时间自主协作,实现“做中学”

CDIO理念是让学生实现“做中学”。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了新知识,对知识完全理解、能进行简单应用、上升到灵活应用,要学生主动去研究、去实践。我们采用以下方法促进学生实现“做中学”。

1. 提供详细的实践指导手册。

我们根据公共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编写了每周详细的实践指导手册。指导手册中对各周实践目的、实践知识的语法规定、容易犯的语法错误等都进行说明,再将每次的实践任务分为三类列出:即每个学生必须完成部分(如改错题、程序填空题、简单的程序设计题)、大部分学生需完成的提升部分及不要求必做的难题部分。每个实践程序都是精挑细选。学生通过做这些题能对程序思路、语法细节等了然于心,并且使每个同学在实践课上都有挑战、有收获。

2. 组织学习团队。

人际交流、协同工作能力是工程能力的重要方面。为了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我们把学生组织成多个学习团队。要求同组成员必须相互交流、讨论、互助完成实践任务。教师对每组协同学习效果进行抽测并记录下来。

3.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即建立本门课的教学网站。在网站上发布所有教学资料的电子文稿、有关精品网站的网址链接、历届计算机等级考试试卷与题目汇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小型应用软件等,为学生实现“做中学”提供条件。

(三)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有反馈功能,又有导向功能。针对CDIO能力要求及我们的改革方案,须制定公正、合理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根据考核方式调整学习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般而言,课程总评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算出。期末考试成绩用于评价学生学习的最终效果,而平时成绩用于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进展情况和各方面能力状况。平时成绩更能体现学生的CDIO能力,相比过往,我们提高了平时成绩的比重,即规定学期课程总评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50%的比重,平时成绩占50%。

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课外学习的主动性如何,知识扩展如何,综合分析能力如何,组织、合作、语言表达能力如何等。具体由课堂表现(20%)、随机抽查成绩(30%)、所在团队总评成绩(20%)、团队内表现成绩(20%)、出勤情况(10%)给出。这些成绩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记录报告、自评、互评等形式获得。

四、改革效果

基于CDIO理念的公共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与采用传统方式的教学比较,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在教师引导和考评机制刺激下,学生会主动研究,实践课上也能积极互助地完成学习任务。

2.学生的表述勇气和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传统方式的教学中,只有少数学生有机会表达。采用新方案后,每个学生都被要求到台前展示讲解自己或自己团队的设计方案,对别人的设计方案发表见解。这些表现都会被记录下来作为考评成绩的依据。学生从战战兢兢、话不成句的状态到能积极从容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交流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得到提升。在新方案中,每个学生在团队内的表现都会影响团队总成绩和个人在团队内的表现成绩,从而促使大家积极参与到交流、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4.课程知识掌握更好。过去,很多学生平时不认真,考试靠期末突击应付。采用新方案后,迫使他们加强平时的学习、积累,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刚结束本门课程教学的2010级学生期末成绩良好以上约占60%,及格率约占98%,与过去的30%、88%相比实现大幅度提升。

通过实施基于CDIO理念的公共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使学生进入大学就受到工程教育理念的熏陶,大大提高课程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将他们培养成优秀的工程师打下基础。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探索、修改、完善改革方案,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本文从课堂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安排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基于CDIO理念的公共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实践证明, 该方案符合课程特点, 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关键词:CDIO,公共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Edward F, Crawl ey, Johan Mal mgvi st.顾佩华, 沈民奋, 陆小华译.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陈文杰, 任立军, 张林, 杨锋.新加坡理工学院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5) .

公共程序设计课程 篇8

要使学生养成“综合”的习惯, 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相结合, 并培养其创新设计能力, 解决办法就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加入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含义

(一) 课程设计的一般定义

课程设计是课程论研究中的常用术语, 是指对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并作出全面而具体的规划和安排。[3]

(二) 作为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定义

作为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 它的定义则完全脱离了一般定义的概念范围。“所谓课程设计是指一门具体课程中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具有综合性应用性作业题的活动, 其中综合性应用性的作业称为课程设计题”。[4]

实验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的三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既相互联系, 又有区别。实验课着眼于通过实验验证课程的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毕业设计则是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 就某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争取用最佳方式予以实现的思维过程及其书面表达。而课程设计专指就某一门专业课程的要求, 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让学生运用本课程中所学的理论并与实践结合, 培养其独立地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课程设计往往选用较大的题目, 容易覆盖课程的主要内容, 容易与实际的情况一致或接近;在课程设计中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 从选题、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过程评价直至作品完成, 都要求学生亲力亲为, 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又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应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实践探索

2010年起我校进行了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探究,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先后获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 2011年度校级教改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1年度立项课题《构建“三位一体”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等项目, 得到了学校行政、物力、技术上的大力支持。目前,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教学, 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上开通网络课程, 大部分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 并在学生宿舍开通网络, 这些都为教学改革和课程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2010年开始, 我们尝试在教学中引入课程设计,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 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布置课程设计任务

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是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的首要工作。

以《标准》为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目标如下: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技能;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技能;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等。[6]

根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我们编制了课程设计任务书, 向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 并宣布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野现代教育技术冶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目标:通过课程设计, 培养学生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 初步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原理、方法、思路进行实际教学设计的能力, 以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时所应具有的查阅资料、分析设计、开发资源等能力。

课程设计任务: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 以学科教师的身份, 自主设计一个单元的中小学教学方案并制作配套的课堂演示型课件, 同时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 围绕一个单元主题开展教案调研、教案设计、教学课件制作及评价等一系列课堂教学设计工作, 并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书。报告书重点阐述如下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媒体选择的依据、课件的设计思路、课件制作的技巧、课堂实施的环境要求、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

课程设计进度安排:第14周, 全班分组, 小组讨论确定主题 (课余时间) ;第15—16周, 课程设计;第17周:汇报成果并进行评价。

(二) 课程设计小组的组建

课程设计小组的组建采取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基础, 教师调控为辅的方式, 使相同兴趣、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搭配。每组5—6位同学, 由组长全面负责小组课程设计的安排与实施。

(三) 课程设计活动的展开

一是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 制定实施计划。小组讨论要设计的课程是哪个学科哪个知识点, 要用什么教学策略, 必须完成的任务有哪些?题目确定后, 需要进一步查阅资料, 了解对比多种方案, 确定小组的总体设计方案及设计工具, 制订好任务进程表, 对组员进行分工。二是围绕主题, 通过使用互联网等途径, 主动搜集素材;组员讨论, 进行教学设计。三是根据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课件脚本。四是搜集课件素材, 选择制作软件, 集成课件。五是小组讨论, 修改完善, 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书。

在课程设计活动的展开阶段, 教师主要鼓励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开展自主性学习。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 以教师为辅的指导思想, 借用了“引导—激发—唤醒—鼓励”的指导方法[7]:引导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主动思考, 主动提问;激发学生探究创造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构建知识。对学生的合理设计加大肯定的力度;对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指明问题所在,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去纠错, 使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设计内容。

在课程设计中, 我们主要采用了两种指导方式:

1课堂教学式———计算机实验室

在两次的正常上课时间, 教师主要对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补充相应知识。了解各小组的进展程度、设计思路, 遇到哪些困难, 提示解决问题的途径。

2开放指导式

由于课程设计时间比较短, 为了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大多学生都利用了课余时间, 在宿舍进行相关的学习, 这样就难以集中辅导。为此, 我们利用QQ群构建了答疑平台。

在课程设计开始前委托学习委员创建QQ群, 学生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加入群。教师利用群共享发布各种通知和共享任务书、参考资料、相关网络资源的网址等, 在群公告栏设置一些最重要的提醒。学生也可以把自己查到有用的学习资源上传到群共享, 还可通过QQ文件传送和QQ邮箱等方式传递学习资源。另外, 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上也有大量的相关资源, 如教学课件、视频录像、优秀案例、历届学生典型作品等供学生参考。

由于课程设计主要是学生自主完成, 自然会出现各种疑问, 我们通过与学生一对一聊天或群聊完成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任务。课程设计中学生在处理素材或制作课件时, 可能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知识, 当学生出现操作性问题时, 我们通过QQ提供的远程协助功能, 由教师控制学生的电脑, 远程操作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随时都可以通过QQ提供的发送文件功能把自己的作品上传给教师查看, 方便教师提出建议。通过QQ空间教师可以阅读学生的反思日记等。

(四) 成果汇报与师生评价

首先每个小组都需要进行成果汇报。学生展示课程设计作品, 并阐述课程设计的思路、实施过程、体会等。然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开展学习评价。

三课程设计的效果

课程设计是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次尝试。通过实践, 我们发现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引入课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将教育技术各章的知识点“串”起来, 形成有机的整体

教育技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 知识相对零乱, 学生总有一种好像学了很多但学得不精不知道怎么用的感觉。在课程设计中, 学生是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去探索, 参与了整个过程, 学会了运用知识技术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任务的归属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也让学生体会了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大多数学生从内心认识到了教育技术对于自己将来教学生涯的重要性, 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为课程设计是按小组进行的, 也就对抄袭作业有了互相监督的作用。从课程设计的作品来看, 大部分作品都具有“原创”的内容, 学生能真正根据自己的体会去设计一节课, 去考虑用什么素材、什么方式来阐述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能根据学科的特点灵活选用制作软件, 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然, 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应用课程设计的研究还很少, 我们也是处于摸索阶段, 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接触课程设计, 进入状态的时间较长, 还有部分同学埋头于资料的学习, 对于实际任务手足无措, 期望教师给出步骤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将认真总结, 逐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滨, 朱云东, 王卫娜.“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6) .

[2]张琪, 陈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7) .

[3]钱小龙.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环节的整体重构[J].中小学电教, 2011 (3) .

[4]徐庆生, 文美琼.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联合课程教学探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 (6) .

[5]周金海.新时期大学生专业课程设计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6) .

[6]杨九民, 王继新, 李文昊.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 2009 (1) .

公共程序设计课程 篇9

关键词:教学改革,公共建筑设计,教学研究

1 课程概况

西南科技大学《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选用的主教材是全国高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统编教材《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第三版) (张文忠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该教材是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其内容从公共建筑设计的总体环境布局, 功能关系特性, 建筑造型艺术, 技术经济问题, 空间综合分析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讲解和阐述。

2 教学改革

注意了以教学为主, 重点突出, 结合实际, 体现了先进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结合。以系统论思维为思想先导, 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重构。

2.1 对建筑的本体构成进行概括和抽象

将提出的若干要素通过不同的形式集合成各种模块, 每个模块都要突出对要素不同的侧重点, 并且强调各个模块之间循序渐进的层次关系。学生在系统的从“单一”到“复合”再到“综合”的系列模块训练中, 逐渐意识到建筑创作的实质, 系统化建筑创作的整体规律。

2.2 借助系统概论, 形成单元化的理论教学体系

该课程在内容上试图使学生系统建立对建筑整体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认识, 帮学生逐步深入的寻找复杂知识问题的突破点。整理设计课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关系, 将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实践, 轻理论”观点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双向”齐头并进, 使理论授课更系统化, 同时联系相对应模块的实践设计课。

2.3 建立模块化教学组织体系

以系统论思维为思想先导, 设计教学对建筑的本体构成进行概括和抽象, 提炼出若干要素, 再将要素进行不同方式的集结形成模块, 强调每个模块对要素的不同侧重以及模块间递进的层次关系。通过一系列由“单一”、“复合”到“综合”的模块化训练, 帮助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认识建筑创作的实质, 廓清建筑创作的整体规律。

2.4 构建设计课过程分阶段控制体系

将复合性的建筑设计过程还原为前后相继的五个环节的模块组合, 通过分阶段的控制方式和相关的反馈机制, 建立设计课实施过程的“模块化控制体系”。每个阶段设定关键的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逐层深化, 使之面对复合、综合问题时, 能够借助一种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方法, 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以此来增强建筑设计课的系统性和可操控性, 避免设计实施过程的随机性和任意性。

(1) 设计准备阶段的调查分析——以组为单位, 对面对的建筑类型及现状中所涉及的建筑问题进行认识、比较、分析, 形成图文相间的调研报告, 在班级上展开讨论, 使设计贴近具体的行为, 使形而上的理论借助实际的问题分化为现实可操控的设计原则和理念。

(2) 设计前期的快题式总体构思——对于较为综合化的设计课题, 我们把设计前期的总体构思作为一个阶段性的快题设计, 将此前调研、资料分析所涉及的问题及具体的课题任务要求、环境要素综合地加以构想, 形成建筑的总体框形。如在小学校设计中, 总体构思阶段设定为两周时间, 要求对方案的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进行整体构思。重点考虑的问题有, 校园总体布局与外部环境的空间关系、流线关系的组织, 校园建筑空间及整体环境的设定, 基本教学单元的组合等, 着重强调环境场所要素对建筑空间设定的重要价值。该阶段最后要完成一份校园总体设计图及工作模型, 并展开以班级为单位的介绍—评价—讨论。

(3) 设计过程的功能组织与空间限定——依据整体的构思框形, 进行空间布局、功能组织, 并对其前所形成的总体框形进行调整、深化, 转而站在空间限定与组合的角度对由此所形成的功能布局进行整合。在此阶段, 前期的总体构思的框形常常会获得不同程度的调整, 使总体构思及空间布局不断趋向与各方条件的对应。通过这一阶段内容的实施, 使学生意识到, 功能组织与空间限定是一个完整设计中诸多要素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互促动, 互为条件, 而非线性的制约关联。

(4) 方案深化过程的整合与建构模块——要求学生结合所掌握的结构、材料、构造知识, 扩展深化建筑空间表达的途径, 对先期所形成的建筑形态特征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深入研究, 并对方案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使建筑设计意图与材质表达、技术特征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5) 设计后期的表达、评价与反馈——建筑设计课期终成绩的确定, 不同于试卷型考试课, 而是以一学期各课程设计成绩的平均值形成本课程最终考试成绩。对此, 本课程在每个课程设计作业完成后都分组进行课程设计答辩。由设计者先行介绍设计主旨及各环节构思特点, 再由本班及其他班的任课教师提出问题, 并当堂对设计及表达进行点评。在此, 各阶段的成果评价、总结是作为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以强调的。

建筑设计课过程的各模块在时间的划分上、教学组织上是相对独立的, 但相互间在内容上又是前后相继、内在统一的, 都是一个完整建筑设计过程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

2.5 构建基于多元媒介的教学方法体系

结合建筑学设计课特点, 在建筑设计授课中, 注重不断改进和充实多媒体教学课件, 健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专业课件库;课程设计过程中, 注重引导学生有计划、分阶段地使用徒手草图、实体模型、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手段。强调徒手草图、实体模型和计算机模型在方案构思及推敲中的重要价值, 培养学生具备基于多元媒介形式的创作能力。

3 结语

通过对建筑设计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讲授, 结合具体设计题目的训练, 使学生了解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 掌握建筑设计从题目分析、调查研究、总体布局、方案设计到成果表达、表述全过程的基本方法, 为后续设计课程的学习、设计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突出了课程建设的优势, 形成了课程特色, 对于对其他设计类课程的建设同样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仲德崑.走向多元化与系统的中国当代建筑教育[J].时代建筑, 2007 (3) :33-35.

[2]丁沃沃.重新思考中国的建筑教育[J].建筑学报, 2004 (2) :14-16.

公共程序设计课程 篇10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一、引言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类的学科, 它是面向公众融入与社会和生活的艺术, 将艺术创作与公共场所中的使用要求相互结合, 形成现代设计中的“视觉, 环境, 产品”三位一体的造型。同时, 其内容形式特别丰富, 包括壁画、雕塑、水景、绿化、公共设施等。由于公共艺术涉及面广, 要想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设计水平, 需要涉及许多学科, 如建筑、历史、文学、绘画、雕塑等, 对于此课程来说,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 朝着面宽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对专业课程进行不同程度和形式内容上的改革, 在教学中宽知识、厚基础、强技能, 从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上进行革新, 积极改善教学条件,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育人, 全方位育人, 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 提供为培养本专业学生科研、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不适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创新和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不可能培养出面向社会的具有高素质能力的设计人才, 所以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国内的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育, 长期以来存在重技艺轻实践, 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对设计技巧的掌握, 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从对高校研究生的教育分析看, 除了强调学生的实践教学, 还应强调教师自身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在对实践的教学中, 不能仅停留在思想观念上, 应多方面地研究实践教学, 做到设计实践与课程理论教学相结合。

另外, 要从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比如对教学大纲的修订, 教材的更新, 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时代化、国际化, 教学成果的公开化, 对授课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革新, 全力打造公共艺术课程在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打破传统的、单调的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方式、授课形式, 改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被动现象,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观念和创新能力, 以及提升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工作效率。

三、公共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目标与内容

(一) 教学改革目标。

以提高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为教学改革的目的, 遵循课程教学规律, 大胆加以改革, 加强在公共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二) 课程模式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课程的实践来完成, 对于未来公共艺术的教育, 课程的安排也要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1. 结合本校地域特点, 规划与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针对设计市场的需求, 系统的规范设置专业课程, 使之能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 还要结合本地域的实际情况, 如结合陶瓷文化、陶瓷元素进行创作设计, 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 既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又具有超强竞争力的学生。

2. 加强公共艺术理论课在整体课程中的比重设置。

当代公共艺术设计是时尚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密切结合的设计, 它要求设计师除了必备一定的设计专业技能以外, 还需要有丰厚的理论知识作为后盾。这就要求在教学课程设置上, 加强美学、文学等理论的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他们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上, 设计出符合大众心理和融合本地域文化的优秀公共艺术作品。

3. 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 突出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大纲及其具体的课程内容都是培养目标的体现, 不仅要体现其应用性, 更应加强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大纲是各种教学的依据, 每门课程都应规范化、系统化, 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 一定要服务于教学培养目标。

四、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设计实践的教学是立足于市场公众需求, 培养实践者从事创造性思维的设计活动, 它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而且是检验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由于设计的技能性特点, 要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消化和吸收。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设计思想, 以及对公共艺术设施在其区域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在课程体制设置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 模拟课外实践教学, 包括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实际项目进行介绍、分析和设计等教学内容。

第二, 专业课程采用双方客户案例进行教学, 在分析案例的时候, 结合将要进行的项目阐述设计的一般流程、规律和方法。

第三, 在课程设置中, 要实地进行考察勘测, 熟悉设计地域的环境情况、文化特色, 熟知设计的制作流程, 对设计思路进行分析, 并制作效果图等。

第四,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丰厚的条件, 要鼓励教师制作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 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形式

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在教学环节中一定要营造一个与市场相联系的教学氛围, 将教学与设计市场需求相结合,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了解市场、分析市场, 使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设计理念, 使学生所设计的产品更适应市场需求, 通过市场检验设计效果,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形式上进行改革。

(一) 建立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体”, 实行导师负责制。现在研究生教学也普遍实施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工作室以个体实际案例教学, 既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 又要注重教学的实践。它是综合化的教学模式, 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空间, 为设计的成功打下基础, 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可以了解社会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 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这种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老师也有一定的压力, 这也促进教师加强自身专业能力, 更新教学观念, 增强教学的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使教师更加专注深入地研究本领域的课题, 使教学与课题研究结合在一起。最后它还更好地把课堂与实践融为一体, 不断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意识, 增强了

WENJIAOZILIAO

学生的团队精神。总的来说, 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外实践给学生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 提供了实践的场地, 并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通过实践检验在校的学习。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面对具体问题, 并解决和分析问题, 从而使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设计理念都有所提高。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接近社会, 了解市场需求。在建设教学基地时, 我们应该与当地的设计产业紧密联系起来, 为当地经济发展、设计进步提供有利条件, 同时培养出应用型设计人才, 可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选择不同的教学点。

(三) 加强师资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综合化的教育模式除了在教学方面的改革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教师素质的综合提高。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 还要具备多学科和跨专业的知识。尤其是在设计实践方面, 很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就造成了对设计实际问题的解决, 导致在对学生作品指导时没有从实际应用方面评价, 而只停留在审美层次上, 缺乏对市场定位的考虑使得设计方案在实施上造成偏差。

公共艺术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 作品设计受到材料、工艺等客观因素的多方面影响。如果教师不走在设计实践的一线, 就会对设计理念产生滞后感。所以, 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也需要有创新思维的教师, 教师的创新能力同样也需要在设计实践中获得。

六、结语

通过教学, 我们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公共艺术设计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创作, 更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增加人们的公共参与性。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 它赋予生命和语言, 传递给世人心灵的共鸣和愉悦。对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思考, 总结出更好的培养艺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和途径的教学方法, 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专业素质,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以及指导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君.论设计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北京:中国装饰杂志社, 2006.1.

[2]林家阳.设计创新与教育.北京:三联书店, 2002.

[3]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公共程序设计课程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通识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考核策略

一、标准化考核

标准化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为使课程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高职各门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规定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和基本要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明确课程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内容。教学管理部门对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每门课程都要研制具体的考核方案,结合课程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精心制定含有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核试题卷,达到既能真正掌握学生所学知识程度,又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各任课教师要结合具体课程学习任务和能力要求的特点,明确规定学生获得优秀、良好、合格、不及格四个等级的具体标准内涵,在课程的第一次课上告知学生,便于学生自我评估时作为参考。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考核还应当力求全面、真实、具体和有效。例如,在应用文写作课每一个学习领域,如阅读赏析、实用写作、艺术审美、沟通与表达等,都要有专门考核。在读书汇报中,除要考核读书心得的质量外,还要考核语言表达水平、礼仪仪表情况。在调查报告的考核中,除考核调查报告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外,还要考核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情况。

二、多样化考核

多样化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评价,获得对评价对象趋于全面的认识。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应通过多样化考核形式真实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单元考核、综合考核和职业素养考核等。根据课程性质不同,通识课的考核除采用闭卷笔试外,鼓励采取“开卷考试、闭卷和开卷考试相结合、口试或写小论文、学生民主评议成绩、课堂和课外结合评定成绩”。此外,也可通过制作作品、艺术竞赛、辩论、演讲、现场操作、大作业、设计等方式或几种方式综合运用进行考核。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相关比赛获奖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代替部分考核。例如,计算机基础课程就可采用平时考核、项目作业考核、自主学习考核、阶段性考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三、多元化考核

多元化是指组织内群体和个体间的一切差异都应被认可和受到尊重。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考核主体多元化就是让任课教师、学习小组、学生自评等多元主体综合考核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如原学校课程考核评价的校内任课教师单一主体模式,可以进一步演化为社会、行业、企业资源引入课程考核评价,在试题设计、考核标准制定、考核场所选定、考核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上,着力探索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为此,高职院应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与自身发展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学校评价机构对通识教育质量的评价等。充分依靠这些评价主体的力量,尤其是学生的力量共同激发学生学习。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就是采用主体多元化的考核,实践主题小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活动单位评价、个人评价、小组总结多元结合。

四、全程化考核

全程化考核是指考核贯穿于学习或学期的全过程,从课堂学习的第一天直至期末考试结束后的时间内,以学习项目为单位,对学生进行项目式、阶段性考核。课堂参与程度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作业完成质量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实践教学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平时考核的管理力度,教学部门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引入形成性评价理念,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核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和过程化。结合课程特点,合理确定学习态度考核、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比例,包括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注重考察学生的参与态度、学习态度、解决问题能力。切实做到考核经常化,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平时考核的过程变成提高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过程,使学生做到平时学习有压力、有紧迫感、有成就感。

五、科学化考核

科学化就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考核内容的选取要围绕课程和大纲规定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考核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科学化考核要力求减少验证性、记忆性、单纯知识性的考试内容,侧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创新和综合素质。例如,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的规定所开设的《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等8门公共艺术课程,这类课程就要整体考虑增加对学生艺术素质和艺术情操等综合素质的考核。

六、题库化考核

题库化是指各具体课程考试所用试题的总体。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题库建设必须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出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培养目标,明确题库中应包含哪些题型、覆盖哪些知识点。试题库中的每道试题除了本身的内容及答案外,还要具有与试题相关的一些属性编码,如试题编号、难度系数、所属章节及知识点、试题区分度等。试题库建设可遵循如下原则:一是足够题量。试题库的总体能够覆盖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具备从不同角度考查的试题,题库的题量必须足够大;二是确保质量。试题科学合理,用语准确,备有答案和评分标准。同时,要求试题库能够动态维护。因为学科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学科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修改、增添试题;三是科学组卷。科学地组配试卷,要使每份试卷的题量、覆盖面、难易度、区分度、信度、效度、题型比例等符合课程大纲要求。

七、差异化考核

差异化就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和选择。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在考核中也应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实际,特别是以90后为主体的高职学生个体差异大的客观事实,教学部门要通过标准化考核与分层次考核相结合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考核项目。如公共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部分,学生可以对实践主题进行自主选择,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完成,这也给了学生弹性化、人性化的能力发展空间。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研究各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因素、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制定差异教学的目标,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良好的个性、获得成功体验。

公共程序设计课程 篇12

1《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缺乏准确定位

目前, 很多计算机公共课教师缺乏对网络课程的全面、深入的认识, 未能准确把握住网络课程的教育内涵, 甚至简单的将网络课程等同于网络课件, 或者将简单的课本内容数字化, 这种网络课程开发与定位上的偏差必然会影响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质量。同时, 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实践中, 有些设计者没有充分结合社会需求, 造成了网络课程创设与人才培养需求之间的脱节。

1.2 重教轻学, 忽视学生学习环境的建设

目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 或者网络课程设计者单纯根据教学经验进行“想当然”的设计与开发, 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进行充分的调研, 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创设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环境, 可能互议影响到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知识的自主学习热情。

1.3 网络课程的内容表现形式过于单一

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实践中, “重开发、轻设计”的倾向也比较明显, 很多学校虽然在一直加大网络课程开发的投入, 但是对于课程内容表现形式的选择却过于简单, 很多网页内容仍旧采用静态方式进行展现, 如文本形式、PPT演示文件形式与课本内容展现大同小异, 单纯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录像并生成视频教学资源更是无法进行教学互动, 没有实现课程内容的动态化展现和互动性展现, 这都会将会影响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授课质量, 难以满足学生互动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对策

2.1 明确教学目标和定位, 科学创设功能模块

基于《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要求, 在构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的框架体系和功能模块时, 只需要涵盖课程信息模块、导学助学模块、自主学习模块和学习拓展模块, 这样才能确保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功能的实现。首先, 对于课程信息模块, 要有课程介绍、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等基本内容, 便于学生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有一个直接认识。其次, 在导学助学模块, 应当设计和开发交互入口、在线指导入口、学习进度记录、学习问题反馈等子模块, 要方便学生的在线咨询、在线检索以及知识汇总, 确保网络课程的便捷性和交互性。再次, 在自主学习模块和学习拓展模块, 关键是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有层次的学习内容,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促进学生计算机基础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2.2 以学生为中心, 设计多元化的交互方式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 更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计算机课程的特性, 需要在网络课程中设计多元化的交互方式, 不仅要实现学生与知识内容的人机交互, 还要考虑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 为学生在在线学习、在线互动、在线咨询提供更多的便捷, 如网络课程中应设置如课程内聊天室、主题论坛、FAQ问题解答系统以及站内邮件等同步及异步的交互方式, 这样可以有效优化学生计算机课程的网络学习环境,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有助于学生在整体上的共同进步提高。

2.3 采取多样化的网络课程内容表现形式

在网络环境下, 教师与学生在空间上是分离的, 在时间上也常常是异步的, 所以在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时, 要尽可能的采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这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可以确保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质量。对此, 网络课程的设计者与开发者, 除了对基本的教学内容采用文字说明和图片演示的方式外, 要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 结合《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的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学习重点, 多导入一些音视频、FLASH动画等动态化、交互化的课程内容, 这样可以让《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的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 有效减少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障碍, 有效强化教学课程教学效果。

3 结论

总之,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需要贴近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重视各个功能模块的合理开发与设计, 增强网络课程的交互性, 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内容, 力求内容表现形式上的丰富性, 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各种需求, 为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摘要:在网络时代背景下, 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很多不足, 更好的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 但是如何保证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质量仍旧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接下来将结合《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就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策略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网络课程设计,网络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钟元生, 刘平, 李卫群.网络课程资源采用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11) .

[2]樊君扬.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文献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8) .

[3]樊志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 (4) .

上一篇:诱发地震下一篇:高校档案备份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