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艺术现状(精选12篇)
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篇1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逐渐开始从看重室内装饰转向关注公共环境艺术的品质。艺术也因此从艺术学院、沙龙博物馆走向社会和公众,公共它的形式和功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它不再只是一个封闭的艺术实体,艺术而是从架上形式、画廊和美术馆里走进人们的生活空间,而开始与整个城市的环境进行深度融合,用艺术来进行环境建设。
关键词: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城市建设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是在城市建设的需求中产生的。首先,从硬的环境上分析。我们处在一个政治和经济日渐成熟的年代。在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中国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中大量的休闲公共环境需要美化。由此兴起的城市美化工程催生了公共艺术的成熟。另外,从软的环境看,目前的社会建设形势对于公共艺术的发展非常有利。大众开始对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公共场合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媒介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一、当今社会,人们逐渐开始从看重室内装饰转向关注公共环境艺术的品质
艺术也因此从艺术学院、沙龙博物馆走向社会和公众,公共它的形式和功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它不再只是一个封闭的艺术实体,艺术而是从架上形式、画廊和美术馆里走进人们的生活空间,而开始与整个城市的环境进行深度融合,用艺术来进行环境建设。由此产生的公共艺术作为美化城市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采用,逐渐成为了城市形象的重要构件与构成部分。
近几年,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兴起,一股公共艺术的热潮正在城市中掀起。整个社会对公共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公众开始主动的关注公共艺术。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心公共艺术,社会各界参与投资公共艺术的意愿越来越强。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
城市建设影响着公共艺术的形态演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城市建设中各种动向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公共艺术也是在借鉴与摸索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其观念和形态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内涵以及手段等,均处于多元和动态发展之中。二十余年来,中国公共艺术在形式上从壁画、城市雕塑人手,从初期的建筑壁画、城市雕塑发展到与建筑、环境设计、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相配合,通过多样化的探索,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内涵不断得到更新和拓展。为城市环境的美化、成为城市文化的不可分割的元素。城市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城市现代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
公共艺术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已经越来越强大扩大和延伸,它与城市之间这种特殊关系并不局限于公共艺术与城市之间只是“毛”与“皮”的简单依存关系,更重要的是在于公共艺术对于当代城市问题的介入和解决城市问题所做的贡献。归纳起来,公共艺术它已不但超越了传统艺术形式的范畴,而且与其相关联的事物已经延伸到而更多地与现实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民俗传统等方方面面。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元素,不仅向那些看到这些公共作品的公众传递出某种信息,其所传达的信息的紧密性和真实性具有着极大地影响力,它的巨大影响力也促使这一部分公众意欲将其付诸行动。由此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在当代民主政治公民社会下的造福公民、满足于公民精神需要、并有益于公民社会自我教育、提高素质文化从而达到美育公民的艺术。与此同时,伴随城市建设兴起的同时,作为彰显城市文化的载体,公共艺术也就像一面反光镜,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映射出来反映了在公共艺术中。透过它也可映射出城市建设、社会文化的某些局限。我们可以看到伴随城市改造的不断深化,各个城市之间的环境和文化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相同和相似之处,这种同质化的现象也渗透到了公共艺术的发展当中,出现了艺术作品立意浅薄、形式雷同、贪大求快、语言单一等等现象,导致公共艺术的艺术品质大大降低。
三、公共艺术愈来愈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街道、社区等公共环境都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更加贴近艺术。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城市改造的不断深化,公众所面临的窘境是城市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多样化向单一化过渡的社会,各个城市之间的环境和文化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相同和相似之处,与此同时,我们所失去的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古老建筑,它们被毫无个性特征的城市建筑所取代。这种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日趋同质化的现象也影响了公共艺术形式,许多城市中的公共艺术随之呈现出了同质化的倾向。由于近年来公共艺术领域里的照抄、模仿之风日盛的风气日益蔓延,使得大量简单抽象的造型和仿欧式的雕塑作品充斥于公共环境之中,如果这样的公共艺术看似某种形式的宣传广告,或者说像广告那样迫使观者去接受它,那么,这样的作品就可能被大众当作广告来对待—视而不见,弃之不用。千篇一律的“动物风”、“少女风”、“母子风”、“历史人物风”等随处可见。
另外,人们曾一窝蜂地涌入公共艺术设计,然而许多设计者根本不考虑特定环境的文化特征和品格、文化,不求深刻的思想内涵,缺乏以人为本的深度思考等等。体现历史则以写实性的风情雕塑或文物复制来表示,或者肤浅地对待公共艺术设计,随意设计一个抽象的或现代科技的符号做成雕塑或壁画,就称谓为公共壁画艺术或公共雕塑艺术。实际上这种问题暴露出当代公共艺术过于追求表现的直白,忽视了艺术对于“精神”的永恒追求。使作品背离了生活,显得矫揉造作、意味全无。艺术光环渐退得城市艺术—公共艺术是反映时代生活的载体,也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工具,因此公共艺术所表现的是历史美学与时代美感的融合。作品仅仅着眼于视觉,,一律以现代抽象的元素或仿古的变体来塑造城市公共艺术,都是不尽可取的。这类雷同、肤浅、远离艺术的现象,忽视了公共艺术的原创精神和社会意义严重地损害了公共艺术的内蕴和固有品格,实在可以说是城市的公共视觉遗憾。
总之,公共艺术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应该宁缺毋滥,它是“石头的史诗”,记录着城市的历史,能高度概括当地的精神文化。风俗、传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艺术也是一种强制性的艺术存在,由于其伫立在公共环境内,“美术”被放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公众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说,我们都应该注重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增添城市的细节魅力,提升整体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的艺术品格与文化层次,营造现代都市良好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翁剑青.超越本体的价值含义——公共艺术的广义生态学管窥[J].文艺研究.2009(09)
[2]乌德伦·克利斯提·赛特,王然.公共艺术、地理及特性[J].美术.2007(07)
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篇2
【摘要】以北京社区类型为例,从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现实背景和意义,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应对的策略,为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发展方向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社区 公共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社区功能日益强大。任何一个社区都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小社会,是整个大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社区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每一个社区的安定和谐,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文明和进步。社区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等许多方面,具有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优势,不仅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平台,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的安全与稳定关键在社区。
一、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以及城市规模都在急剧膨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们在生活越来越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模式不免引发空间冲突、文化摩擦、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显现,社会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城市的安全与稳定受到很大的挑战。我国已经进入一个突发性事件高发期,尤以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最为突出,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社区安全既是城市安全和稳定的基本前提,也是广大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它反映着整个城市的和谐文明程度,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树立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探索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新途径,建立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新机制,对于促进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深入研究,完善社区管理组织架构,提升城市的安全保障水平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社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国家机关、部队和高校型社区、企事业单位型社区、城市边缘的城中村型社区、回迁房型社区、商品房社区。国家机关、部队和高校型社区人员素质高,安全管理体系和居委会组织健全,软硬件投入大,管理水平较高;高档商品住宅社区硬件条件好,物业安保投入大,安全管理体系健全,整体物业管理水平高;中低档商品住宅社区安全管理一般,软硬件都有不足之处,社区管理仍需要改进和提高;企事业单位型社区安全管理差异较大,经济效益好投入大的单位型社区普遍安全管理较好,社区和谐宜居;经济效益差投入少的单位型社区,普遍环境较差,管理不善回迁房型社区,居住人员成分较杂,以村集体管理为主,社区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城市边缘的城中村型社区以村集体管理为主,基础设施差,外来人口多,安全隐患多。
综上各种社区类型,其安全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法规不够健全
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最薄弱环节就是社区公共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已有的社区管理法律、法规较为零散,没有系统和完备的社区法律法规;已有的社区法律、法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权利义务履行程序不明确,相关措施立法不到位;城市化的加速,各?N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不断显现,社区管理立法的进程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公共安全管理。
(二)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组织涣散
社区公共安全管理需要强大有力的社区组织来保障,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物业、业主代表共同参与的社区管理机构。除了国家机关、部队和高校型社区和高档社区以外,其他类型的社区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问题:社区管理主体的责任不明确,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是很多社区出现“无人管”、“问题久拖不决”、“矛盾日积月累”的根本原因。现行的“居委会”作为最基层的社区管理组织,其管理“重会议、轻管控”、“重宣传、轻落实”,工作浮于表面,覆盖面和管理深度不够,无法有效解决社区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造成了基层公共安全管理的漏洞和脱节。
(三)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安保力量薄弱、居民意识不强
社区公共安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对社区安全建设水平有直接影响。我国目前商品房社区公共安全事件的应对与处理,主要依靠的仍是物业管理公司保安的力量和进行辅助的居委会。从这个意义上讲,物业公司安保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水平。在物业管理不完善的社区,保安的素质也参差不齐,招聘的保安往往是“没有专业训练、没有专业技能、没有安保经验”的“三无人员”。物业也缺乏完善的安保体系,保安员年龄偏大,安保技能不足,导致物业保安无法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居委会的很多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社区工作方法和经验,基本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离不开广大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政府、部队、高校型社区和单位型社区居民文化程度高,单位提供了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平台,居民参与积极性较高;回迁房型社区、城中村社区本地居民素质参差不齐,认识有限,外来人口流动性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社区公共安全事件也频发;对于商品房社区尽管部分物业也提倡居民积极参与管理,但是由于居民来自不同地域,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差异性大,平常很少交流,居民广泛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把有限的精力与时间放在社区的安全事务上。
(四)社区公共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安全防范技术措施缺乏
安防设施是建立完善的社区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又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政府、部队、高校型社区和高中档商品房社区等安防设施比较齐全,有一套完善的安防管理体系;但投入不足的单位型社区、普通商品房社区、回迁房社区和城中村社区安防设施不健全,覆盖不到位,管理上也存在各种漏洞,导致社区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三、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社区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社区公共安全危机预警机制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人们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规范和约束,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社区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国当前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原则性的规定较多,操作性的规定较少,社区基层组织在实践应用中往往无据可依。因此,在我国进行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实践中,急需制定保障社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因我国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既有北上广深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又有二线三线小城市,制定社区安全的法律法规时,一定要因地制宜,适合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因此,努力发挥地方立法机构的作用,制定出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地方性法规,是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必由之路。
在此基础上,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一套有效的公共安全预警防范机制,也势在必行。在危机发生前,就进行危机评估和预警,可有效遏制社会公共危机频发的态势,最大限度减少重特大安全事件。社区公共安全预警防范机制从日常风险监测、安全风险评估、应急场所设施的建设、安全防范知识的普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开展,并逐步完善和推广。
(二)健全社区管理的基层组织,构建新型社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做好城市社区的公共安全管理,必须要强化社区的基层组织,建立以政府主导,居民自治为核心,各方联动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政府要把公共安全管理的重心放在社区,强化各街道各社区的居委会建设,确保每一个社区都设有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都设有安全、民政、司法、社保等人员,及时解决社区的矛盾和问题;把居委会纳入到公务员的管理体系,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建立专业化、高素质、强有力的社区基层政府组织;建立社区警务中心或警务室,让警察常驻社区,彻底扭转“居委会的软弱和涣散”和“无强制力”等问题。
社区居委会要整合社区管理的各种力量,如社区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社区各民间团体等,发挥好各组织的联动作用,建立社区安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新型社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如社区居委会联合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在开展日常物业服务的同时,进行入户摸底调查,建立和掌握安全风险清单;针对城市外来人口较多,流动性大等情况,派出所登记的户籍信息跟社区实际居住的情况有可能出入很大,物业服务企业需要向社?^警务站通报可疑人员出入,通报新业主和新租户的变动情况;居委会要定期组织辖区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进行公共安全防控实操演练、紧急疏散和应急救援,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技能。
(三)培育社区风险文化,提高社区居民公共安全意识
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离不开社区良好的风险文化,离不开每一个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居民公共安全意识高,能发挥群众参与的热情和提高参与程度,提升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与防范的水平。
社区风险文化建设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制定合理的社区风险文化建设规划,将风险文华建设纳入到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工作规划中,给社区居民提供公共安全防控的常识普及与安全防范技能培训。二是培育互助意识,构建邻里救助支持框架。通过风险教育,构建家庭防范的基本单元和邻里救助机制,形成人人参与、各方支持的安全防范格局三是利用多元化的媒介,如社区管理APP、社区微信群、电子屏等宣传公共安全防控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公共安全素质。
(四)提高社区公共安全的硬件建设,建设智能安防社区
在法律、法规层面规范明确社区配套用房的配置、管理以及产权归属等事项,把社区基层组织的办公用房纳入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并与社区司法、民政、警务、卫生、文化、养老等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使之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服务需求和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组织的办公需求。
在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中,建立以网络为基础,覆盖全社区的安全技术防范技术措施,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周界防范报警系统、住户防盗报警系统、楼宇访客可视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和出入口控制系统(含门禁及停车场管理系统),并和警务室联动。安防设备需具有较强的可扩性,能随时适应对系统的扩容要求,同时要求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灵活性,能适应升级换代。建设智能化安防社区,提高社区的本质安全度。
(五)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加大重点人员的管理和帮扶
社区警务室的建设是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其基本职责包含治安保卫、综治、警务、人民调解、反黄赌毒、外来人口和重点人员管理、预防犯罪、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必须建立与社区发展相适应的警务运行机制,做到警力下沉到社区、警务转移到社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充分依托社区加强社会治安的预防、控制、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把保安队伍、协管员队伍、“红袖标”队伍等治安防范和其它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统一到社区警务室,在社区民警的指导下开展路面巡防、收集治安信息、邻里相望、义务巡逻、看门护院等工作;及时掌握社区动态和各类不安定因素,做到突出矛盾纠纷超前排查、超前化解;建立接处警与社区调解的“对接”机制,及时化解群众报警中反映的各类民间纠纷,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在群防群治组织之间互动联通、整合优势、结成网络,实现社区警务工作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被动打击向主动防范的转变,单一治标向综合治理的转变,管理为重向服务为主的转变,真正建立起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社区长治久安,群众安居乐业。
四、结语
社区是一个城市的细胞和缩影,社区公共安全不仅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城市的发展与稳定,更关乎整个国家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习总书记曾指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扎实做好公共安全工作,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制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篇3
关键词:智慧城市;公共服务
1 引言
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以来,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推动着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近30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6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相比于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17.9%增长了38.2个百分点。
城市建设,加快了现代化的步伐,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各行业的迅速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具备越来越多的功能。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无序的城市面积扩张、城市经济转型艰难、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1]以往的城市发展与治理经验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期城市管理的需要。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城市的美好期望,智慧城市应运而生。由于智慧城市综合采用了包括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2]可以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2 智慧城市的内涵
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2010年,在“智慧地球”的基础上,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智慧城市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IBM认为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3]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焦明连提出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管理与处理,实现对城市的管理、控制及服务。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指出,智慧城市是一个由物联网作为主要标志的网络城市。李德仁提出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上加上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新型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以制度的实施为环境,两者结合,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二、充分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将人的智慧和物的智能相结合,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在已有的实践上,加强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经济、环保、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四、强调利用高新技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各职能部门效率,提升和谐与幸福指数。
智慧城市是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下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信息技术使城市各个要素联系更加紧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3 武汉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
建设智慧城市在实现武汉城市可持續发展、增强武汉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快武汉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武汉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1 实现武汉城市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智慧城市使用的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案,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的支撑。
3.2 武汉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
集聚和辐射能力是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体现。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不仅要自身发展迅速、实力强大,还要具有强大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周边城市和区域网络联系的强度上。智慧城市的打造,不仅需要建设各种铁路、公路等交通枢纽,形成国家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畅通的物联网络,更需要通过搭建各种网络平台与信息高速公路,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智慧化同步发展,提升武汉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快速发展。
3.3 加快武汉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智慧城市建设为武汉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契机。智慧城市所需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安防、智慧楼宇等,都需要大量的高科技投入与产出,这意味着将促进大批电子商务、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智慧城市要求加快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建设,以促进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能源利用的智能化。这就必然会在武汉城市管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等方面形成全面感知、广泛互联的城市智能管理和服务体系,从而形成诸多领域的业态转型升级,进而催生出众多与信息化相关的创新型业态。
3.4 提升武汉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实现公共服务管理创新,建立智慧政府。智慧城市不仅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基础设施,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个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础性社会制度。[4]政府是各种数据的最大占有者与整合者,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搭建的各种网络办公平台,构建政府与社会对话沟通、信息交换的渠道,打开了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社会关注政府政策这两扇窗口。市民通过智慧政府可以及时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向政府进行反映,提出建议、发表质疑,真正参与城市社会治理。公务人员则通过智慧政府及其网络办公平台,建立起一套方便、智能、节能的办公设施和环境,为政府日常运作和常规工作进行提醒和安排,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4 武汉市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现状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各行业领域的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涵盖现代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武汉自201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在武汉市政府的大力努力下,通过试点示范到全面推广复制的方式,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应用体系建设和支撑性产业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武汉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1 政务云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工程技术应用,更涉及城市治理理念、机制体制等深层次内容,需要从思路、理念、管理、应用等多方面开展创新。武汉市政务云建设涉及全市41个委办局近800项共享交换服务事项的清理、确认和登记,如按照目前全国通行的做法,需要先建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只要一上硬件,不仅投资过亿,而且会造成数据中心与实际应用脱节。武汉市充分利用云计算的技术优势,采取“逻辑集中、物理分散”建设方式,仅投资500余万元,就完成了项目建设,成功破冰政府部门网络互通、数据共享,为下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发展大数据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武汉市还创造性地运用互联网“免费模式”,有效整合政府部门和汉口银行资源,市财政不花錢,就建成了“云端武汉·市民”、“云端武汉·企业”等政务服务云平台。
4.2 抓住痛点破解交通环保难题
为缓解交通拥堵,武汉市建立了“易行江城”智慧交通系统,集成行车停车诱导、车驾管服务等40多项功能。一方面,交管指挥中心对城市拥堵,可实时调度,民警及时就近处置,缩短拥堵时间;另一方面,司机可通过“易行江城”APP和道路行车诱导屏,了解实时路况,合理计划行车路线,既避开堵点,又减少堵源,共治共享。运用PM10、PM2.5的源解析成果,建立智慧工地系统,对全市342个重点工地的粉尘、温湿度实时监测,一旦超过国家标准值系统就自动报警,监控中心可远程掌握超标工地、及时调度处理。城管部门还采用北斗定位技术,在渣土车上安装智能监控设施,实现重量、高度、密闭、车速、线路、车净“六控制”,改变渣土运输沿路抛洒现象。
4.3 实时网络监控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建设智慧城市,网络信息安全至关重要。武汉市一直注重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已实现对武汉市数千个互联网网站进行实时安全监控,可进行7×24小时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安全监测,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预警和处置。针对大数据带来的个人隐私安全威胁,武汉市推动出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建立由数据使用者承担公民隐私安全保护的责任体系。
5 总结
武汉智慧城市的建设,围绕着政务、交通、环保、网络信息等城市公共服务,近年来已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协调或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有效提升了武汉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了武汉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快了武汉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武汉城市可持续发展。武汉市在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的经验,为其他发展中的二三线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友福.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风险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党红恩.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城市构建中的运用[J].信息系统工程. 2016(11)
[3]李京京.大数据时代一卡通异构数据集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浅析河南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篇4
一、作品形式趋同化, 缺乏地域特色
有人曾说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的“眼睛”, 也有人说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而我说公共艺术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如何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是很多公共艺术家探讨的对象, 这也是一件公共艺术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我们说在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中融入城市的本土文化, 地域特色, 就是为了让其成为传承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命精神的枢纽, 就是为了让其见证城市文明发展的痕迹。成为城市形象的标识, 它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应该是一个城市的专享, 正如自由女神与纽约, 埃菲尔铁塔和巴黎, 鸟巢和北京一样。而河南城市公共艺术过分的追求速度化, 公共艺术作品在形式上呈现一种跟风状态, 对大城市流行的艺术作品进行模仿、复制, 拼凑、抄袭国外一些成功的城市雕塑案例, 缺乏自主创新, 缺乏地方人文情感, 导致省内部分公共艺术作品不能很好与环境结合, 与空间对话, 更谈不上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 彰显城市的本土特色。
二、表面化的艺术作品泛滥
我们都知道, 材料是公共艺术作品得以呈现的基础, 因此材料在公共艺术的表现中备受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能够使用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极大地拓展了公共艺术作品得表现语言。许多新的材料在公共艺术作品的运用使我们的眼前一亮, 正如近年来艺术家对声、光、电的使用。
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视觉感受, 不同的心理感受, 看到木材, 我们很自然就被其独特的纹路, 别样的质感所吸引, 它自然、清新以及时间积累的那种沧桑感, 常常给人一种美的感受。石材是公共艺术作品中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材料, 石材所能表现的厚重感是无人能及的。金属材料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它华丽、刚劲、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以它为材质的公共艺术作品几乎遍布世界各地。而众多材料中最具现代感得要数玻璃了, 其独特的折射、反射的物理性质, 使作品与环境完美的融合, 达到意境的统一……。然而, 我们也知道材料固然重要, 材料与环境的结合也不容忽视, 在适当环境选择适当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河南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主要以城市雕塑为主, 大部分都是不锈钢材质, 那些城市规划者认为不锈钢材质更能体现雕塑的现代感, 以“希望”“腾飞”等题材的城市雕塑更是泛滥成灾。在材料上的选择中, 并未考虑环境因素, 使所有的作品显得单一、乏味, 严重影响了河南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丧失了公共艺术的文化品位和格调, 更使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变得的单一化、表面化。由此可见, 材料在公共艺术作品的视觉效果及空间内涵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营造公共空间的品位上, 我们更应该因地制宜, 根据环境选择相对合适的材料, 力求使公共艺术作品与环境达到完美、和谐的高度统一。
三、作品缺乏互动, 丧失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公共艺术置身于公共空间中, 它的“公共性”是十分重要的。公共艺术“公共性”是以公众为诉求对象, 表达的是公众利益, 及社会问题。它承载了更多的公共的、人文的、共享的色彩, 真正的公共艺术品不应该以私密的形式出现, 它与架上艺术、私人艺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它从传统艺术的殿堂走出, 融入普通大众的视野, 真正体现了艺术进入生活的理念。
我们说真正的艺术即使是生活中普通的老百姓都应该能感受他给人带来的美感和享受, 能够理解其中之内涵, 能够与之进行情感交流。有人曾说:公共艺术是随时随地与人、与空间对话的艺术。这说明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应该是有生命有情感的, 是能够与人交流, 与人互动的艺术, 它不应该是城市风景中的一道华丽的摆设;不应该是艺术家个人情感意志的表达;更不应该是开发商强行植入的盆景。目前很多设计者为了突出作品的艺术感, 常常用一些抽象的、符号化的艺术手法去表现一些特定的主题和人文内涵, 但是这些作品在很多时候并未有达到他们理想的效果, 很多大众在欣赏的同时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与主题, 甚至有时候搞不清楚这些艺术品表达的是什么, 更谈不上与之的情感交流。更有甚者, 在城市规划建设完善之后发现缺乏公共艺术品, 就像购买盆景一样把一些现成的雕塑安放在需要的位置, 对当地环境、文化因素不做思量, 这就导致很多公共艺术品真正成了一种摆设, 丧失了公共艺术“公共性”的原有含义。
四、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
由于河南不同城市和区域发展水平不同, 在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作品相结合的整体规划上很难完成, 河南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缺乏相应的整体规划和一套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以至于, 城市雕塑成为开发商或社区补缺的景观;城市家具千篇一律, 样式雷同;缺乏与本土城市文化之间的联系, 无法形成现代化城市的个性发展。
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建设上, 单纯的巨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考虑所做方案是否能达到应该有的建设意义。当然, 公共艺术作品后期的保护措施也是不容忽视的, 它关系到公共艺术作品寿命的问题。省内由于这些相关措施不完善, 造成了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在完成后无人监管而被破坏等等问题不断的出现。所以, 实施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是省内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刻不容缓。
五、结语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现在的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需求, 我们需要美丽的街树、绿地公园和报晓四季的花坛, 需要有着人文情怀的生活环境。设置在街头或公共设施一隅的优秀艺术作品中散发出来的气息, 丰富着人们的心灵, 滋润着城市的生活, 让城市最大限度地为人服务, 正是公共艺术的重要作用。城市化进程的不平衡也导致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出现很多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需要各方人士的关注与参与。本人仅以寥寥数语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视, 公同探讨如何根据省内地域文化特征和社会需要, 探索出使之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公共艺术作品, 并对河南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那些美好的带给我们享受的东西无处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希望人们带着对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得美好感觉来探讨艺术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的同时, 关注一下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为我们美好的社会家园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摘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 艺术时时刻刻充盈着我们的社会,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使我们的生活环境进入了艺术化的空间领域, 公共艺术作品也逐渐遍布河南城市的各个角落。本文以河南城市的公共艺术现状为切入点, 从河南城市公共艺术的作品形式、材料、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等几个角度入手并做出梳理, 以期更多的人来关注河南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河南,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参考文献
[1]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2]佀冬梅,段海龙.浅析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现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8.
[3]蔡琼.浅析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审美特性[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1.06.
[4]李强.浅析公共艺术的材料语言[J].设计艺术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 2011.03.
城市公共艺术教案 篇5
一、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方法与程序
公共艺术存在于公共空间之中,公共空间秩序是由政府实施管理的,因而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公共艺术,或政府认可,或政府组织开展,无不在政府作用范围之内。积极的政府责任的履行,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城市公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政府作用的发挥密不可分。政府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方面,承担着前瞻统筹、资源调动、主导协调和制度创新四个主要的责任。并认为政府决策者的文化素养极为重要。
1、前瞻性统筹
公共艺术存在于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政府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在强调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用“艺术环境”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把城市规划、景观工程、建筑、雕塑、广告等都看做是公共艺术,重视用艺术的标准来要求其品质。因此,要为市民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尽量减少视觉污染,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
从培育城市文化的长远目标出发,统筹作为城市公共艺术部分的物质性要素建设。物质性要素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它作为公共艺术时,就产生了人与艺术的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得到美的享受,可以使市民愉悦心情,增强安全感。同时,优秀的公共艺术,都有合理的尺度,空间、体量、色彩等,这种有很好尺度感的环境,对陶冶人的情操,培育公共秩序,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塑造城市形象的视角出发,审视公共艺术对城市影响力、竞争力的作用。成功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可以创造出一个城市强烈的地域感和可认知感,培育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拉动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甚至可以培育新兴产业。
2、积极性调动
营造宽松开放的公共艺术创作环境和创新氛围,激励各方各类人才的创作热情。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政府应倡导一种开放的社会氛围,鼓励艺术家、设计师大胆创新,允许不同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之中,以满足公共审美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政府又往往是公共艺术品的最大“买主”,要当开明人,起导向作用,从而为设计师、艺术家提供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专家论证与政府决策有机结合。要注意防止三种倾向:一是政府武断决定,特别是决策者不尊重艺术,凭个人审美意愿来决定方案,或在实施过程中擅自指点修改。二是不正确运用公共意见。艺术如果仅仅依据简单多数来判断,那恐怕不叫艺术。三是专家的社会责任落不到实处。专家的任何意见,都不需要追究责任,最多只是舆论批评而已。政府、专家、公众三方的作用机制如何建立,三方积极性如何调动,确实是个现实的课题。
3、主导性协调
公共艺术与商业利益的矛盾协调。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商业与艺术的矛盾是经常发生的,有的拆除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进行城市开发;有的因政府部门妥协,开发商擅自改变规划,将原来艺术的、人性的空间改得面目全非。不能因为商业利益而放弃对公共艺术的追求,政府的这种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新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设计规范的矛盾协调。现在的城市千城一面,新建的建筑似曾相识,这是当前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引入新的设计理念。但这时往往容易与国家法定规范相矛盾。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制定国家设计规范时无法解决的很多技术问题现在都已迎刃而解,新的设计理念变成现实已成为可能。因此,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着手研究规范的修编问题,另一方面,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政府应进行有效协调。
4、制度性创新
改革设计业务取费制度,一方面作为政府制定的导向性取费标准,应增加方案创意阶段的取费比例,以鼓励公共艺术性创造。另一方面可以放开,由市场来决定取费。建立对公共艺术创新的奖励制度。城市规划、设计、建设项目的等级奖励评定,应增加艺术成分。
建立反馈式对话机制。政府和建筑师、艺术家之间要加强联系沟通。政府部门作为管理者和实施者,对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公众的意见要及时反馈给公共艺术的原创者(如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等)。要建立策划人制度,在对话机制中发挥作用。
经常组织艺术家、批评家及广大民众对城市公共艺术开展一些批评活动,可以政府组织,也可以由专业性行业组织开展,以推动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二、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材料要素
材料是公共艺术的基础,离开材料公共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实现。在公共表达中材料的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材料的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在公共艺术表达中非常重要,物质材料不仅决定公共艺术的形态,色彩机理 心理效应,还直接影响造型的强度,加工工艺和方法。间接限制了公共艺术设计构思。所以了解材料是公共艺术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材料可分为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两大类。
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材料称自然材料,自然材料具有原始的质朴感,给人以亲切、舒适、自然的心理感受。如:土、木、石等等。
木材是比较容易加工的材料,在室内公共艺术中使用比较广泛。它具有温和、松软、轻快的心理属性,但易出现变形、干裂、燃烧、蛀虫等现象。在室外公共艺术中使用年限比较短。
石料总体上给人沉重冰冷剑英感。如果石材的加工手段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效果。在公共艺术中使用的比较广泛。
土料具有可塑造型好,干燥后有一定比较强度。但容易碎,怕水、难保存。所以在公共艺术中使用通常要烧成陶瓷。通过人为的因素合成制造的材料称人工材料
人工材料得出现体现了人类发展历史的科技技术。在公共艺术中常用的人工材料由金属、玻璃、塑料等
塑料材料熟料是典型的现代工业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塑料具有造型丰富成型快,造价底、户外时间短、在公共艺术中、使用也比较广泛。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人类从矿物中冶炼出的物质,具有很强延展性。金属材料在高度发达的今天成为公共艺术的新宠。C、玻璃材料
玻璃的发现与加工是很大。现在玻璃材料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它透光性能好具有隔音防火防盗功能,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的材料。D、综合材料
公共艺术的材料在设计应用中是多元文化的总和,了解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才能更好的体现公共艺术中不同材料的肌理和质感丰富设计语言。
三、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
3.1城市公共艺术的地域文脉特性
1)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脉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我们知道每个人对世界独特的看法,都是以个人的文化架构为基础的。不同的社会、国家和文化通过不同的观察方式、审美情趣,架构了不同的文化特性的公共艺术。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产生大规模的城市公共艺术。欧洲基督教文化下的公共艺术、穆斯林、佛教、以及我国儒、道文化下产生的公共艺术,由于其不同的社会形态、文化背景,所反映出的具体形态也各有不同。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具有积淀和体现历史文化的特征。城市的空间发展与历史的文化变迁密切相关,并产生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色。作为艺术创作的大文化背景,放弃了其地域的文脉特性,就放弃了城市公共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符号、肌理。
2)城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色彩也有相当的关系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由于宗教、文化、政治、风俗等的不同,对色彩的喜好有很大的差别,从色彩上除了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外,还能感受到地区的不同。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做为其艺术性的一面,必须要考量色彩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就中国而言,汉族一般喜欢红、黄、绿色。红色表示幸福和喜庆,多用于喜事;黄色具有神圣、权势、光明、伟大的含义,多为帝王所 用;绿色象征繁荣和青春;黑白色多用于丧事。其它民族喜用的颜色 是:蒙古族一般喜爱桔黄色、蓝色、绿色、紫红色;回族喜欢黑、白、蓝、红、绿等色,白用于丧事;藏族喜爱黑、红、桔黄、紫、深褐等
色,忌讳淡黄、绿色,以白色为贵;维吾尔族喜爱红、绿、粉红、玫瑰红、紫红、青、白色,忌讳黄色:苗族喜爱青、深蓝、墨绿、黑、褐等色,忌讳黄、白、朱红色;朝鲜族喜欢白、粉红、粉绿、淡黄等色;壮族喜爱天蓝色:彝族喜欢红、黄、蓝、黑色:满族喜爱黄、紫、红、蓝色,忌讳白色;傣族喜爱白、棕色;黎族喜爱红、褐、深蓝、黑色等。
世界上几个主要民族传统喜爱的色彩是: 中华民族——红、黄、青、白; 印度民族——红、黑、黄、金; 斯拉夫民族——红、褐:
拉丁民族——澄、黄、红、黑、灰; 日耳曼民族——青绿、青、红、白; 非洲民族——红、黄、青。
3.2公共艺术与城市背景
1)传统性——对传统风貌的传承
我们将城市看作是时刻进行新陈代谢的、有生命的机体,将空间的发展看作是一种内生的、在原机体上的生长。
大多数城市都是在传统城镇基础上发展而来,从城市的空间结构(spat讨structure)和城市肌理(texture)中可以寻找到城市空间发展的文脉(context)和历史发展的轨迹。对一些古城的历史文化地段,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空间要素,如广场、街道和历史性建筑等应采取整体特征与风貌保护,使城市公共艺术与原有空间在同一地区共生为一体,不破坏原有的整体结构,这是对显形历史遗产的直接发扬与延续
2)地域性——对地域文化的保护
地域文化的沉淀是用岁月写成的,在它沧桑的印迹里饱含着信息,它们对今人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城市公共艺术要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市民情感的寄托、城市色彩丰富的符号、人们智慧启迪的的窗口。
对于很多凝结在城市空间中的历史与环境——地域文化的载体而言,需要我们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时,对它们以尊重、保护,即注意文化环境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协调。
首先,城市公共艺术要能丰富环境,符合区域内的环境风格;
其次, 城市公共艺术要反映一些重大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
第三, 城市公共艺术要与周边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感。3)现代性——文化发展的观念
城市的文化特色除形成于历史发展的积累和积淀外,还有其更主动的一面,这就是城市文化特色的更新。
齐康教授曾指出:“城市文化的特点,某种意义上讲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管理者、规划者和设计者素质的综合反映。”则这其中也包括使用者的参与与设计。这些素质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它不但受传统的文化、各地的乡土风俗和传统习惯的影响,而且应承受当代新的科技、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
我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城市文化特色的更新与创新也是城市空间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的文化更应是以多元化为特征。文化的特色不是可以通过复制、变形、组合等方式来套用一些漂亮的形式产生的,也不是可以通过简单的传统符号延续或环境的协调而解决的,城市(或地段)的文化特色应是在当时、当地环境中生长延伸的结果。”
3.3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区域的关系
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区域无论从功能上、文化背景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区域的功能比起建筑来说要复杂一些,涉及的面更为广,更为多样和微妙。尽管如此,人们总还是赋予它一种或几种主要的用途,即大多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主题性。城市区域的不同从而带来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区域性差异。·纪念性空间
稍有一些历史的城市,总有一些纪念性的城市空间,纪念发生在这个城市中的一些历史事件或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些纪念性的城市空间要么位于事件发生的遗址,要么是人物的故居,要么是经过选择的城市的某一地段。在这些地方,一般要修建一些纪念性的建筑。
这些区域的城市公共艺术也必然带有一定的纪念性,比如南昌八一广场的八一建军纪念碑,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设计,缓慢的斜坡,忧郁的花岗岩,与远方华盛顿政府建筑组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言尤未尽的纪念性意境。这些都是纪念性的公共艺术与纪念性城市区域的完美组合。有时原址的建筑历史环境已遭破坏,甚至荡然无存,那么可以通过建筑手段或公共艺术的手段作一些画龙点睛式的提示,赋予城市空间历史的意蕴。从大多的实例看,往往是建筑、环境、公共艺术三者的共同表现。
·标志性空间
标志性城市空间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性质,是体现城市性质的建筑集中的地方。比如上海的外滩,银行、证券、保险、海关、公司、商场、饭店之类的建筑林立,体现着上海在中国的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地位。在这些标志性空间里有的是以某个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为标志,有的是以城市公共艺术品为标志,天安门广场四周是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以及即将建设的国家大歌剧院,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都性质。·传统空间
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但就像一个人不能没有记忆一样,城市不能没有历史的积淀。城市中传统街区的空间如同活的化石,告诉人们遥远的过去,绵延着割不断的怀旧情愫,缠绵着解不开的历史情结,给城市以深沉厚重之感,弥足珍贵。一些新生的城市往往缺乏这种传统的空间而显得苍白。传统空间中的民俗生活和气息是最吸引人的,远来的客人尤其对此感兴趣,是可资开发的旅游资源。
在这些地方的建筑,以地方小吃和手工艺品制作、门面店铺、居住等性质为宜,避免现代化的生产性建筑。南京夫子庙与上海老城隍庙给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带来了丰富和多样的空间,吸引着大批国内外的游人,如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就是依唐朝时修建的大雁塔以及慈恩寺为背景修建的,具有明显的历史传统性,属于典型的传统性空间。而在这些空间诞生了许多带有传统性的城市公共艺术,它与传统建筑、历史遗迹,景观环境共同再现了当时繁荣大唐文化。
·商业空间
商业空间里的建筑功能当然以商业为主,但有两种情况可供选择。一种是专业性,即同一性质的商业建筑集中在一起,形成专业市场,如服装市场、电子市场、文化用品市场等,这类市场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增强辐射力。一些颇具特色的地方专业市场,如义乌的钮扣市场影响遍及全国。再一种是功能的相互配套,即综合性,使人能在一个地方一次性享受多种服务。在这些商业空间中也需要一些标志性、商业性、现代化的城市公共艺术,更好的营造商业区域的商业气氛,这一区域的城市公共艺术要以现代化为主,同时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有可以以不同的商业性质而有所不同。
·市民空间
市民空间的类型丰富,层次多,对应着人们的各种活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市民空间对应的侧重点有——定的区别,这里公共艺术的设置也应有一定的区别。
市民空间要突出体现休闲性,可以安排具有文化性、娱乐性的公共艺术。在大型的市民空间里,如休闲广场,就需要设计有参与性、体验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增加广场的可读性。
·
风景空间
风景空间多是以自然因素为主的旅游、休闲地带,在考量艺术品与附属建筑——旅馆、饭店、商店等的关系时,更要注意和自然风景相协调。与河流、湖泊、海岸、港湾、山脉、高地、森林、植被等特殊地形、地貌结合,形成独特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
公共艺术的新发展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片区、街区应朝混合型用地的方向发展。一些小型的商业设施,如酒吧、超市等与居住区的结合,通过这些设施即满足了功能上的需求,又可以增加城市的生命力和活力。未来的城市中存在单一性质用地的街区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充分考量所在区域及周边环境的关系。
四、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一)城市公共艺术概况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进程和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更为科学化的深入分析为基础平台的。
首先,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逐渐具有了内在精神与视觉的性格指向,最终要由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形成能体现这种公共区域性格指向的视觉焦点,或是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约定因素的精神产品而逐渐形成、完善、发展起来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公共场合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媒介,体现着公共领域的精神属性,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艺术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历史形成和发展,区域的市政性质,环境的视觉结构都有着根本的联系,它实质上都是精神生活的焦点,是市民性格的视觉显现,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时代精神的活化石,是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其次,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学科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中许多相互共融的边缘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环境艺术、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能使环境和人产生一定的人文内涵,使两者的性质均得到升华。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强调环境空间与公共艺术的互补互动关系,重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可以使环艺设计人才认识到公共艺术品较强的艺术形式与建筑空间相配合,能在不破坏建筑空间构成的体积感和建筑造型本身的立体构成秩序感时,保持建筑形象的完整性。实现空间不压抑,大空间不空荡、平淡,更能使人的视野在空间中具有连续性、观赏有时间性,通过人的视感和行动,在人的心理上,感官上对环境空间及功能起到心理上的调节和更深层地认识,改变人对实体空间的认识和增进实体环境空间的艺术性、人文性。
总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有机结合的,两者的有机结合给环境艺术设计这大的平台,增添了非常丰富的色彩和语言,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成员。在未来的发展中,完善和发展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就要加强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建设,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材的建设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科学、完整、先进的现代化教材,才能培养在意识,技术均全面发展的新型设计人才,使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以崭新的面貌为环境与建筑内外空间的布局处理创构一种有生命力的,有主体的积极参与的内外空间,使其围绕在人们的生活周围,帮助社会公众对环境进行文化性的再认识。
该教材是以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强调环境空间与公共艺术的互动、互补关系、重视公共艺术设计的地位和作用为宗旨。在编写的过程中将以研究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作用,特别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为主要内容,辅以多媒体的现代化教材课件,最终让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共艺术及其特点、规律和风格,并能将公共艺术合理有效的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使其得以升华为目的。
(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历史进程及基本概念
“公共”这个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和公共性的问题做过专门的研究,根据哈贝马斯的研究,“公共”这个概念在西方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在英国,从17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公共”这个词,17世纪末,法语中的“publicite”一词借用到英语里,又出现了“公共性”这个词;在德国,直到18世纪才有这个词。
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它讨论的是公共的事物,同时,它与权力机构也是相对的,“公共领域说到底是公共舆论领域”。在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没有公共领域这一说的。
公共性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物权利的肯定。这是人的基本权力。这一点也是18世纪才出现的事。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指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种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写到: “思想和意见的自由交流是最可宝贵的人权之一。人人享有言论自由、写作自由和出版自由,但要对滥用法律所规定的这种自由承担责任”。“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切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伯克)对于人的基本权利的肯定,成为几乎是每一个现代国家制定宪法时候的基础,不管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是怎样的,至少在口头上,都要表示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综合上述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西方社会学概念的公共性和公共领域,至少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它是市民社会的产物,在封建的、专制的社会制度中,不存在公共性和公共领域;
2、它是民主的、开放的、进入了公共领域的;它与私密性、封闭性是相对立的;
3、它是舆论的、参与的;是可以自由交流和相互讨论的。
既然“公共”这个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那么“公共艺术”这个慨念同样也不是从来就有的。
近几年,“公共艺术”这个词在中国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人们往往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公共场所的艺术。例如,台湾目前比较流行的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就是如此,“公共艺术是指设置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包括绘画、书法、摄影、雕塑、工艺等各种手段和技法。除此之外,人们甚至把只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能够和公众发生广泛关系的艺术样式,如表演、歌舞等都包括在公共艺术之内。
可见,目前在中国人们现在对公共艺术偏重于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一般是广义的使用公共艺术的概念,自然,凡是城市雕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都无一例外被看作是公共艺术。尽管这种说法约定俗成,但是它带来的问题是,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所蕴含的特定的价值观被忽略了。事实上,有些城市雕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之所以是公共艺术,因为它具备公共性,有些则不能看作是公共艺术,如果不加区别,笼统地冠以公共艺术的名称,作为一个概念,是不严格的。发生在公共场所或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的必要条件,同时,公共艺术还有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公共性,这一条恰好被广义的公共艺术忽略了。
本文使用狭义的公共艺术概念。在我们看来,用“公共艺术”这个词不是因为它说起来好听;或者是一个挺新鲜、别致的说法;也不是因为这个词可以与环境艺术、景观艺术和城市雕塑通用,是这些概念的另一种表述;我们认为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新的取向。
公共艺术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它不同于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
对公共艺术广义的理解实际是将公共艺术看成了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实际上,公共艺术有自己质的规定,它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严恪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西方文化发展的背景,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内容里还要作专门的分析。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相比,它所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文化情景,它要解决的是新的历史、社会、文化问题。如果我们看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公共艺术的重要人物克莱斯·奥登伯格的作品,就比较容易看清作为当代艺术范畴的公共艺术与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的区别。
克莱斯·奥登伯格(1929年出生)被认为是兴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干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由于父亲是·名外交官,他早年曾经在纽约和奥斯陆等地生活,后来,全家移民美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奥登伯格定居纽约,投入到新的艺术创新运动中。奥登伯格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分别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过文学和艺术。在艺术上,他刚刚出道的时候,正值美国后现代主义艺术风起云涌,而曾经名动一时,属于现代主义艺术范畴的抽象表现主义的潮流受到了这种新艺术的挑战,这个时候,奥登伯格表现出对于偶发艺术和环境艺术的兴趣。奥登伯格在艺术上第一个成名之举是1961年l2月开办了一家特别的“商店”,这是一家真实的商店,但店里的柜台和货架上出售的却是一些用着色石膏复制的食物和长袜、衬衫等其它家庭生活用品。这个商店一共开办了两个星期。后来他做了一些大型户外“食品雕塑”,如《大型冰淇淋蛋卷(1962年)等就与他“商店”的物品有密切的关系。
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奥登伯格开始创作放置在户外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风靡了整个欧美。放置在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这件作品(见图3)是一辆巨大的自行车,一半埋在土中,在这个雕塑边游玩的小孩根本没有把它看作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是个游戏的器具而已,当这些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物品以超常规格放大,作为雕塑出现的时候,让人觉得亲近、好玩。奥登伯格的这种波普风格的雕塑之所以被看作公共艺术,因为它消解了传统雕塑的神圣感,使雕塑与公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因而具有较强的公共性。
过去,大型的户外雕塑一般和庄严、肃穆,纪念性、永恒性联系在一起,奥登伯格的雕塑恰好是对这种传统观念的挑战,对此,他专门设计了一系列“反纪念碑”的雕塑,尽管这些雕塑大多并没有真正能够得以实施,但表明了他的雕塑所具有的独树一帜的特点。例如,他设计了既模仿华盛顿纪念碑,又调侃华盛顿纪念碑的一把大剪刀,他解释说: “显而易见,这把剪刀在形态上是模仿华盛顿纪念碑的,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饶有趣味的差异,如金属和石质的区别,现代的粗鄙和古意之盎然的不同,变动和未定的对立”。他还做了其它一些反纪念碑的方案:为纽约时报广场做了一个庞大的剥了皮的香蕉;为纽约的下东部做了一个巨大的熨衣板;为中心公园作了一个庞然大物——特迪熊。奥登伯格的这一系列被成为波普艺术的作品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是过去让普通民众觉得高不可攀的雕塑走下了圣坛,降解为一种快乐的平民化的物品,给公众带来了快乐,也给艺术带来了变化。
让老百姓身边最普通的物品具有高大的体量,这种从极小到极大的变化,本身不仅是物品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地位的提升。比较古典的户外雕塑经典之作——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这是神圣、庄严和纪念性的典型。大卫是《圣经》中所记载的古代犹太人的国王,当他还在少年牧羊时代,就英勇无比,打败了非利士族巨人哥利亚,受到了人民的爱戴,米开朗基罗的 大卫》选择的就是这次战斗前的一个瞬间。大卫高5.5米,体格健美,左手举到肩膀,紧握肩上的投石机弦,右手有力地下垂,似乎拿了一块石头,头猛烈地扭向左面,紧锁双眉,嘴唇紧闭,怒目注视前方。大卫的姿势既稳定又有动感,似乎蕴藏了无穷无尽的力量。米开朗基罗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丝毫不掩饰他对人物的理想化的处理,他说: “几千年之后,有谁会去管他们本人的面貌是怎样的”。大卫站立在一个高高的基唐上,这是一座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的理想主义的纪念碑,它是人性刚刚苏醒时代的精神需要。他塑造大卫反映了这时代需要建立关于人的自信心,公众需要仰视“大写的人”这种精神需要。
现代主义雕塑是对古典艺术的超越,但是,在许多方面仍然有— 脉相承之处,以亨利-摩尔为例。他的雕塑就是典型的现代主义艺术。亨利·摩尔的作品与米开朗基罗相比,他雕塑的语言方式变了,放置地点变了,但是与公众的关系却没有根本的变化。如果按照对于公共艺术的广义的理解,人们一般可能会把亨利·摩尔的雕塑看作是公共艺术,但严格说来,他作品还是一种相当个人化创作,在这一点上,他的作品与米开朗基罗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有区别的只是在个人语言方式上的不同。亨利·摩尔的作品放在一个“现代主义 的环境中,特别是放在现代建筑周围,放在一个漂亮的大草坪上,是非常出色的,但这种效果是视觉的,是审美的,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它们缺乏我们所说的“公共性”。亨利·摩尔的作品是艺术家个人与环境的一种对话,由于这种对话,作品与环境达到了一种相当的默契,也使得来到这个环境中的其他人们也获得了感染。问题是,就像任何作品都可能感染观众而不能将凡是能让观众感动的任何作品都看作公共艺术一样,亨利·摩尔的作品还是看作环境雕塑比较好。
(三)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内涵
公共艺术近年在中国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由新时期开始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就为一些城市与社区在公共空间里放置大量的艺术品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二,伴随着人民文化教育水平与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一个公民(市民)化的社会在一些发达地区正日益形成,这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希望对如何在公共空间里放置艺术品拥有发言权。
从本质上看,所谓公共艺术的概念在中国得以提出既是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完全可以说,它实际上提出了应该由公众来掌握空间支配权的问题。这是对既往历史的一种颠覆。因此,公共艺术又是一个带有浓厚社会学与文化学的概念,而非纯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
公共艺术这个概念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是什么形态,事实上,公共艺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诸如建筑、雕塑、绘画、摄影、书法、园林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它也可以是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等,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公共艺术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四、公共艺术概念扩展
其实,所谓公共性也并不是一个虚幻的文化指标,应该说,在做公共艺术的过程中,它至少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应该努力体现公众的生存经验与他们所关注的文化问题,从而使作品的意义具有可交流性与开放性。在更为成功的作品中,作品所涉及的公共性问题还会有机地纳入特定社区的公共性话语中;
第二、应该恰当使用公众性的话语方式或努力表达公众的视觉经验,进而体现出平等交流与公共关怀的价值观,这样还可为不同层面的解读预留充分的空间,并拉近作品与公众的心理距离。
综上所述,我倾向于认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公共艺术决不是单一化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人或数人与大众合作交流、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必须努力在个人的创意与公众的意愿之间寻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基点,进而创造出既有艺术性又有公共性的艺术品。当然,创作公共艺术,还会涉及如何融入特定环境、历史与习俗等问题。
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篇6
关键词:公共导视;人情味;人文定位;人性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的变化日新月异,城市的功能也逐步的完善与多样化。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与城区面积不断地激增,城市间人口流动的频繁,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功能开始细化,城市变得越来越复杂。以本课题研究的广西北海市为例,从解放之初的小鱼村,到如今百万人口的滨海旅游城市,城市变得越来越繁华,越来越大。北海市的规划者们在努力逐步完善城市硬件基础设施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城市的“软环境”,即城市的形象、人文关怀、服务品质等个性化特征。让游客进入北海后感觉不是到了一个钢筋混泥土的城市森林,或是到了中国沿海众多滨海城市中的一个。本课题要着重探讨的是城市“软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城市的公共导视系统”。
进入一个陌生的城市或生活在这个城市任何角落的人,不假借别人的指引,而是通过对城市环境中的某些特定符号,就能很高效、便捷的到达既定的目的地,通俗地讲就是在城市森林中不会迷路。这种设置在城市环境中的特定符号就是城市公共导视符号,它已成为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北海市城市导视系统的考查和调研,重点围绕北海市内旅游线路,北海公交车站台,北海市城市进出口,北海市重要广场、公园,北海市购物商场,北海市居民小区,现场采访了数百位市民和游客,发现目前北海公共导视系统的现状是:政府重视度不够,投入不足,使得导视系统缺失、不完善,整体上简单化,整个城市缺乏系统性规划等诸多问题。如果将这一现状细分,可以集中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1公益导视系统的“人情味”缺失,风格趋同化
所谓“公益导视系统”,即在公共空间或环境中起到警示、提醒、关怀作用的文字或图形符号。它是拉近人与环境关系的一个重要载体。一套完善、个性化的公益导视系统能使初到陌生环境中的人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导视与环境能融为一体,相互增色。考查北海市所有公益导视符号,无论是北部湾广场、长青公园、银滩公园,都及其的相似。设计理念的陈旧,制作材料的简陋,制作工艺的粗糙,给人的整体视觉心理感受是:冷冰冰的文字,千篇一律的风格。设计师似乎是为了“长官任务”,可能根本就没有设计。就拿北海著名旅游景点,号称“天下第一滩”的银滩公园的公益导视系统为例,十里银滩没有找到一块让人眼前一亮,或记忆犹新的公益导视牌。“禁止下海游泳”、或“勿将汽车停放在草坪“等,在设计时既没考虑公益导视系统设计因地制宜的特点,也没考虑在这个环境中的人的感受。海边公园应该营造怎样的一个氛围,与其他滨海城市海边公园有何显著区别,这就要努力释放被设计对象的个性,而不是使其趋同化。银滩公园公益导视设计因脱离了海洋环境和海洋文化等因素,缺乏人情味,最终给我们带来冷漠、雷同、无生机、缺乏个性的感受。因此整个景点的品味也因这个细节而降低。
2环境导视系统设计缺乏“人文定位”和审美愉悦
环境导视系统在特定的环境中有其特点,涵盖领域也很宽广,如楼盘社区、商场酒店、商务办公、休闲旅游等,因其环境的差异风格与功能也不尽相同。但功能、文化、审美是优秀环境导视设计必备的条件。本课题重点探究的是北海市旅游景区的环境导视系统部分,以北海银滩公园和北海老街为例,进行重点研究,笔者认为成熟的环境导视设计应具备如下三大功能:(1)信息传达功能或导视功能。所谓传达功能也可理解为导向功能,就是识别、指向、说明、引导等功能,以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以信息精准为衡量好坏标准。在环境中可以是多种形态存在,有视觉形式和非视觉形式(如听觉、触觉、嗅觉),它是导视系统中最基本、广泛的功能。无论在何状况下都是最为重要的,在设计时更多侧重其国际化、精准性、持久性、系统性和强识别性的特征。(2)文化功能。导视系统既不是一个孤立的箭头文字,也不是一个语义独立的标志图腾,它是特定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环境导视系统设计中尤为突出,环境导视符号往往能够与环境特征共生共融,共同营造某种纯正的地域文化氛围,或独特的情境,并通过设计中的图形、色彩、造型、材质等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对第一大功能“导视功能”的升华,也是区分环境地域特征的个性功能。个性也就是独特性、差异性,从文化定位上最为突出主题特征,不嫁接,不抄袭,不雷同,从语义上寻求文脉关系和文化认同感。(3)审美功能。环境导视设计的审美功能,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某种静态的定义。它是一种建立在全方位、多维度基础上的一种整体审美感受,在环境导视设计中具体表现在:一种记忆犹新的轻松感受,一种诗意栖息地的美感,不刻意,清新自然,诗意般的感觉,它是在前两者功能上的一种意境提升,一种最终的“印象”,它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品味与艺术格调,也集中折射出设计师视野的广度与艺术审美的深度。
基于上述观点,考查北海银滩公园和北海老街两处景点都同时暴露出环境导视系统设计信息传达功能弱,文化定位迷糊,审美感受缺乏等弊端。从北海老街、银滩公园可以看出,很多地方导视都没精准的信息,箭头方向、角度不对,距离表述不精准,基本信息缺乏。很多地方都没地图和当前所在位置,以及东西南北方位等基本信息,游客凭借北海的公园导视很难舒适、准确无误的到达指定位置。环境导视设计时既没结合北海市城市形象定位,也没能挖掘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譬如北海市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等文化资源优势,只是一味简单照搬其他城市符号,如音乐喷泉广场、城市雕塑等。视觉导视系统除了基本指示功能外没有任何文化和审美意味,很难从设计上看出与广西钦州、防城港、海南三亚、广东湛江等海边城市公园的差异来。
3导视设施制作、设置缺少“人性化”思考
所谓人性化的设计,主要指在设计中体现人机工程关系,讲究科学性,能充分照顾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导视系统设计中的人性化思考,主要体现在:导视牌的形状、大小、箭头的特点、文字的特点、颜色的特点,导视牌设立、安放的位置、角度、高矮、远近等。导视牌材质的选择,设计制作时是否考虑了气候因素(温度、湿度、强度)、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和特殊人群(盲文、声音提示)等综合因素。总而言之,一个成功的导视设计要通过导视设施作为载体来实现其信息传导的功能,它是导视系统设计中的实物部分。
考查北海导视设施后得到如下几点问题:(1)材质简陋,很多地方都是以户外喷绘材料为主,亚克力材料和较少金属材料,没有考虑北海高温、多雨水、台风、海风咸度高,潮湿等气候特点,结果经常出现导视牌寿命短,更换频繁,信息确实、识别性弱等问题。(2)导视系统设施载体形式单一,没考虑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以满足多层次需求。例如,銀滩每年都会有游客下水游泳时被海水卷走,主要原因是外地游客不太了解涨潮与退潮规律。但环顾整个银滩公园,却没发现一块提示游客注意潮水四级变化及涨退潮注意的警示牌,或广播、语音提示。游览北海市区所有景区(老街、银滩、冠头岭),发现北海导视设施主要以立面导视牌为主,没有地面导视、电子导向(LED)、立体导视(雕塑)、灯光导视(夜间导向)、反光材料、环保导视等。尤其是银滩公园,作为北海最为出名的海边公园,夜间休憩、游泳、游玩的人比白天更多,尤其是夏天,为提醒游客在指定的安全区域游泳或冲浪,主管部门在不同区域都立有“禁止下海游泳”或其它提示性导视。但设计时没有一处考虑采用灯光、夜间导视、反光材料或电子导向牌的设施。所以,一到夜晚,北海银滩公园内所有导视牌都失去其导视的功能价值。(3)导视设施位置安放不合理,高度、角度都没考虑人机工程关系,经常出现导视牌被植物遮挡、或导视牌过于集中在人流集中区域,在人流相对较少的地方,数量很少或几乎没有。(4)导视系统设施没考虑特殊人群。在北海的旅游景点中几乎没有供残障人士识别的非视觉导视系统,如盲文导视、声音、音乐引导等,北海作为发展与东盟关系的重要城市,在旅游景点也没有出现英文或东南亚等国文字以供来自国外的游客阅读。而作为旅游城市的标志性景点,这些人性化的设施是不可或缺的。
4后期维护和信息反馈缺少,再生能力弱
一个城市公共导视系统的完善与否,不仅要考虑设计创意层面、工艺材质层面,同时还必须配套有后期的维护、修缮、更新等服务管理层面的举措。一套导视系统就像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每个部分都不能或缺,否则,它的导视功能将大大减弱,并最终崩溃而失去再生能力。北海市区公共导视系统的后期维护非常薄弱,经常看到很多破旧不堪、年久失修的导视牌,还有很多因破旧无人修理而用临时性、简陋的导视牌所取代的。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现状主要有如下原因:(1)没有明确部门负责统筹安排或专人负责监督管理;(2)设计时缺乏系统维护意识原因;(3)维护费用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计划在内。总而言之公共导视系统的后期维护,是整个导视系统能否正常、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通过后期的维护和受众的信息回馈,设计和管理者们可以及时更新、调整在设计、制作、设置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与纰漏,并最终实现整个导视系统的持续生命力和再生能力。
5结语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北海市公共导向系统的研究,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把北海打造成“无障碍”国际化旅游城市提供软件支持;为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建设乃至其他城市建设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肖勇,张尤亮,图雅.信息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2]肖勇,崔方健.导视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中国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浅析 篇7
1 公共空间的定义
公共空间, 狭义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广义是指公共空间不仅仅只是个地理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进入空间的人们, 以及展现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这些活动大致包括公众自发的日常文化休闲活动和自上而下的宏大政治集会。
2 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历程
2.1 各个历史时期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伴随着人类的定居而产生, 自古以来是人类居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特点。公元前4 600~4 000年的姜寨氏族村落, 每一屋群又有一个较大的建筑物, 被其它小建筑围绕。这些较大的建筑物和这个广场便是氏族部落生活的公共空间。这种以井为依据并在井的周围形成公共空间, 在今天的一些乡村依然可以看到。宋以前的城市以闾里制为基本聚居模式, 隋唐的里坊制以高墙将数十百家居民围在一个方正的院内, 成为封闭的、内向性的居住空间, 四面或两面有门, 里内有街巷, 里外是大街。里坊内常有寺观庙宇, 成为里坊内的户外生活空间。宋以前的户外生活公共空间具有封闭、内向、向心式的形态特征, 并与居住的社会结构划分密切对应。宋代由于城市商业发达, 打破了闾里制, 住宅可以直接向街道开门, 街巷逐渐成为主要的户外生活空间, 并一直延续至今。我国大规模地进行公共空间建设是在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几十年来, 雨后春笋般, 全国各地建设了大量的市政广场、商业步行街、休闲广场、住宅小区景观。当今,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公共空间设计更要满足老年人使用的特殊需求。
2.2 改革开放前的公共空间状况
50~70年代新建的一些广场, 大多以政治生活为中心, 对于主体-使用者的考虑不周, 加上周围建筑功能的变更或城市道路的改变而进行改建, 改建后的广场从空间比例、道路关系、空间层次、铺地、小品及绿化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成为市民们喜爱的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新中国成立以后, 政府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 并引用苏联模式对城市进行功能划分, 由于当时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国的生产力和综合国力, 因此, 城市建设中广场仍未作为城市的要素加以重视, 只是在市政府办公大楼或城市中央道路汇集处建成一批广场。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广场的使用率不高, 而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却成为新中国现代城市广场的典范。天安门广场形成于明初 (15世纪初) , 是皇城正门前的广场, 面积约6.9公顷, 平面是T型广场。天安门城楼是举行“颁招”仪式的地方, 明清封建时代等级森严, 所以能进入广场的人很少, 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 人们才可以自由的进入。新中国成立后, 天安门广场成为首都的中心广场, 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 天安门成了人民心目中祖国的象征。几十年来, 政府对广场进行了改建与扩建,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广场中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8年~1959年, 对广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在西侧建立人民大会堂, 东侧建立了革命历史博物馆, 广场面积扩大到39.5公顷。第二阶段即70年代末, 在广场中轴线上建立了毛主席纪念堂, 改变了广场的格局。第三阶段是1987年, 建成了四处地下过街道。现今, 广场上每逢重要节日, 即在广场上布置大量的活动花台, 许多鲜花组成的优美图案与天安门城楼交相辉映, 使整个广场产生了新的面貌, 更具有人情味了。广场的空间格局从小尺度、封闭、半封闭发展成为大尺度、开敞的空间, 气魄雄伟, 满足了政治集会和礼仪庆典的需要, 市民也可自由的在广场上散步、交谈, 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
2.3 改革开放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80年代以后兴建的一些广场, 由于社会生活的重心转移, 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场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从以前单一的政治生活为中心, 发展到多元并存:1) 以商业活动为中心;2) 以政治象征为中心;3) 以社会生活为中心。
例如:西单文化广场, 性质:商业文化广场, 面积1.5 hm, 建设于1998年。重庆人民广场, 性质:市政广场, 面积1.82 hm, 建设时间:1997年。上海, 上海广场, 面积162.6 hm, 性质:休闲娱乐广场, 建设时间:1994年。长春市文化广场, 面积:21.25 hm, 性质:休闲娱乐, 建设时间:1996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推进, 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80~90年代以来,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社会在飞速向前发展, 一大批县升为市, 小城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大城市则向现代化大都市迈进, 中国进入了第二个城市建设高峰期, 在此期间, 中国除了具有国外城市发展中相同的问题外, 本身还有一些特点。城市的发展建设都依据专业人员的规划蓝图进行, 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是由于各种专业配套跟不上 (如社会经济、地理、生态环境等等) , 加上时间紧, 使这些规划研究的深度和可参照性达不到科学的要求, 因而常常沦为“纸上谈兵”, 规划常常成为规划师按照功能分区配合常用技法去追求道路形式的几何美感。因此, 城市空间质量不高, 而且颇为混乱。80年代中、后期国外城市设计的深入研究和取得的经验成果对国内的建筑规划领域产生影响, 使人们重视对实体以外空间的重要性。在城市空间中, 广场作为意向五要素之一的节点被赋予了重任, 它是城市景观的重点, 是展示城市风貌的空间要素, 是市民们展示现代生活, 进行交往、娱乐、休憩的场所, 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3 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分析
3.1 公共空间类型单一
当今正在兴建和拟建的广场, 随着城市的开发和小区的兴建而产生, 数量较多, 它们建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面向新世纪所应具备的品质,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认真对待。而以前的城市建设对城市广场用途的理解也仅限于公共集会、阅兵等政治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 现代城市广场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空间吸引着广大市民。
3.2 缺乏市民交往空间
我国传统城市空间缺乏象西方城市广场那样的公共交往空间。当今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随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 而这种精神需求, 必然引起对交往环境的需求, 对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
3.3 无法满足老龄化社会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 城市中老龄人口越来越多, 老年人需要有交往的社会空间;五天工作制的实行, 上班族余暇时间普遍增多, 他们需要一处满意的公共空间, 或者与朋友小聚, 或者陪家人到户外散步, 或者陪小孩游戏, 以此度过自己的双休日。市民不仅视广场为消遣、休息之地, 也作为获取信息、交往, 甚至是接触社会和学习的一种方式, 以此实现精神和心理的满足。
4 结语
当代公共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 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 加强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城市广场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几年来, 我国的许多城市兴起建设城市广场的热潮, 从政府领导到普通市民都对此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热情。如西安在城市原有广场基础上, 又在大雁塔北面新建了面积达20公顷的大雁塔广场;嘉峪关市在城市南端修建10公顷的雄关广场, 银川市也在去年投巨资新建5个广场。这股“广场热”已成为地方政府展示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例证, 也是我国当代社会生活和城市建设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摘要:通过对中国公共空间的回溯及现状的分析, 探索中国当代公共空间的发展方向, 希望对今后的公共空间设计有所借鉴。
关键词:当代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 (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 [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
[2]吴良镛.最尖锐的矛盾与最优越的机遇——中国建筑发展寄语[J].建筑学报, 2004, (1) .
[3]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9.
[4] (丹麦) 杨.盖尔著.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篇8
1. 武汉市城市交通公共设施的现状分析
1.1 武汉市城市交通公共设施缺乏系统性
当代城市公共设施的系统化设计, 成为实现城市生活和公共空间的人性化和效率化运作的基本保障。涉及城市公共设施领域的系统化设计, 在视觉的“标识”意义与文化的“符号”意义方面同时承担着双重的角色和作用。
武汉市的公交站牌、道路指示牌、公交候车站等重要的交通公共设施, 从系统性方面来说, 这些分散在各地的无美感可言的交通公共设施并未经过统一的设计, 各自孤立的占据某个地方;形式和功能也没有统一;也没能体现武汉当地的文化特色, 与周围的环境未能融为一体。这给包括本地人在内的广大市民造成许多困惑和麻烦, 更不用说享受公共视觉设计艺术带来的审美愉悦和心理的满足。
世界各地的交通公共设施都有体现当地文化和地域特征的系统化设计的例子都可以成为我们借鉴的典范。
1.2 武汉市交通公共设施色彩运用的问题
色彩在公共交通中发挥重要作用, 合理的色彩设计能够帮助行人更加便捷、有效地完成公共交通行为。相反, 不合理的色彩设计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 还会给行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色彩使用不恰当, 缺乏整体性是公共交通设施色彩使用的常见问题, 也是存在比较广泛的问题。武汉也有这样的问题, 例如说一些公交站指示牌的文字与底色色彩对比较弱, 行人辨认费力, 特别在晚上更加不容易识别。武汉的公共交通设施中用色不恰当还表现在其它的一些方面, 如用色不够美观, 与周围环境不和谐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进行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色彩设计改善时应注意的问题。
1.3 无障碍设计的严重缺乏
武汉作为中部较大的城市, 交通设施中的无障碍设计十分缺乏。武汉市目前很多残疾人专用交通设施被破坏、占用甚至根本没有;大部分公交等候亭都是台阶, 配备轮椅缓坡的很少;在公交车或轻轨站进不了站或上不了车;换乘不方便;建筑物的入口有台阶, 不方便进入;无法使用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色彩的使用在无障碍环节的考虑主要是针对色觉有障碍的人群。武汉市在公共交通设施的用色中, 只用色彩一种语言传递信息, 那么色觉有障碍的行人可能就无所适从。
1.4 视觉导向系统的现状分析
视觉导向系统就是给人们提供有效的视觉传达与引导, 以便在不同的陌生场所及交通路口获得便利并具有美感的可识别性引导物。
武汉市区内很多重要的街道上一整条街没有任何指示牌引导路人和司机, 例如, 游人坐公交到了司门口, 可是没有任何指示牌指向武汉有名的户部巷;初次到武汉来的游客因为没有指示牌也很难找到黄鹤楼停车场在哪。
此外, 武汉市指示牌也存在语言的单一问题。武汉作为一个大都市, 和国外交流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重要导向的视觉导向指示牌上运用外语和通用的图片是一个必然趋势。
1.5 生态设计理念的缺乏
公共设施的设计中的生态问题一直是设计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领域, 而交通公共设施的生态问题应作为生态设计的先行环节, 因为交通设施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设施之一。目前武汉市的交通公共设施的生态问题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武汉市的交通公共设施所使用的材料涉及钢铁、化工、木材、玻璃等, 有的使用了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 耐久性差, 对人体有害。
1.6 值得提倡的地方
武汉市近年来也在交通公共设施方面做了很多完善, 例如, 免费自行车出租点分布在大街小巷, 设计合理, 绿色的环保色运用得恰到好处。有些单位还设计并施工了自己的屋顶立体停车场。武汉市还采用了世界上第一批全磁悬环保路灯, 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能自行发电, 环保美观。
2. 武汉市城市交通公共设施的改进建议
2.1 利用城市形象进行系统化设计
对于交通公共设施系统化设计, 可以从武汉的城市形象、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入手, 对于候车亭、指示牌、导向标、路牌等交通设施进行统一设计。也可以对某些地段进行特定的设计, 体现更浓厚的特色。例如, 武汉大学附近的交通设施就可以体现武大浓厚文化底蕴;汉口的交通设施就可以利用汉口老房子的设计理念进行系统设计;黄鹤楼周围的交通公共设施则可以借鉴黄鹤楼的历史内涵, 不仅体现城市形象, 也让游客体味到浓厚的文化特色。
2.2 色彩的整体设计
色彩管理混乱, 缺乏整体性是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看公共交通设施用色的, 用色混乱相对较多地存在于无标准色的公共设施系统中。如果能配合公交车的用色对不同公交线路进行色彩区分, 那么公交站指示系统的用色就能大大方便候车人群对各条公交线路的识别, 不用很紧张地怕错过车次而密切注视每辆公交。公共交通安全、警示等等有国家用色标准的公共交通设施系统用色相对规范。相反, 无用色标准的公共交通设施用色往往更能体现所在城市的独特性, 代表当地独特的人文地域文化, 但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支撑, 这就要求从公共交通设施的使用功能出发, 从城市的整体色彩环境出发, 考虑大众审美, 建立健全公共交通设施用色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地对公共交通设施用色混乱状况进行合理改善。
对于有色觉障碍的人群并不是对所有色彩都毫无感觉, 最常见的是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 并且对所有色彩的明度感觉都相当敏锐。我们可以在公共交通设施的用色上考虑明度的变化, 或用其他的一些辅助方法帮助色觉障碍人士获得公共交通中的必要信息。
2.3 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无障碍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无障碍设计更需要设计师在设计中更多考虑残疾人及老人的切实需要, 我们可以借鉴海外的经验建设无障碍城市。日本各地随处可见为残障和高龄人士设计的各种便利设施。红绿灯及拐弯处都有盲文提示和过街发声指示器, 地铁售票均有盲文系统, 特别是全社区盲道无缝覆盖, 使得盲人畅通无阻。
2.4 公共标识的“家具”化设计
作为一个家庭而言, 家具的不完善往往会导致生活的不便, 作为全体市民的大家庭的城市, 公共标识的“家具”化设计, 就是要最大程度给出行的人们带来最大的方便, 在陌生的空间迅速有效地引导人们达到目的地。公共标识一般设置在人流较集中的地区, 因此也是构成城市景观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设施。它不仅要有简单的指引道路方向的功能, 而且应该具有增强环境美感的功能。设计时对其体量尺度和造型色彩, 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都应该进行充分的研究。设于筑波市中心的标有区域地图的公共标识台, 造型和色彩都简洁大方, 而且其大小、高度、倾斜度都非常适宜人的观看, 为了增强照明效果, 又不影响环境, 在标识台内部都设置了日光灯。
2.5 生态设计以“自然为本”
生态设计要以“自然为本”去进行设计, 这不仅仅要求设计师追求公共设施形态外观上的标新立异, 更重要的是要将设计的中心放到这些交通公共设施与自然环境的亲和力的创新上, 遵循生态设计的原则, 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考虑到环境因素, 减少资源浪费, 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尽量使用再生材料, 延长使用寿命, 少用或不用有害材料, 使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同形成一个互动的生态网, 只有生态的平衡, 才有人类社会的进步, 从而顺应发展的方向。
3. 结语
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篇9
1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定义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是从2003年开始的。公共安全管理是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为目的的。运用经济、法律和政治等管理方式,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社会安全管理水平与危机处理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制度。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城市安全事件和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四部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公布,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1000亿元,间接损失也超过1000亿元,事故灾难给我国每天造成死亡的人数达300人。以上这些数据主要集中城市地区,因此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城市地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需要认清我国目前城市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方式,完善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2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2.1 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
公共安全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需要完善的组织机构,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对于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尤为重要。由于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多发于基层,基层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范围广,且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的编制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资金缺乏、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导致基层地区的安全监管工作不理想,存在遗漏的部分,阻碍我国基层公共安全管理的发展。
2.2 城市化带来的安全风险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的人口密度增加、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发达。城市中应用大量的易燃品和电器、基础设施存在维修不到位、人为破坏等现象,使我们应该警惕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安全隐患。由于灾害的发生通常是突发性和复杂性的,一旦城市发生重大灾难,会给其他方面来带巨大的连锁反应,后果十分严重。
2.3 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就是培养群众的安全意识,这也是评价城市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政府和人民,对于安全意识的缺乏,是我国当前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特征是范围广,但我国很多地区并没有将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对于在危机事件的预防上投入资金少,对城市公共安全抱有侥幸心理。据统计,我国城市重大灾难事故有超过八成为人为导致的,事故受害者多为女性、儿童和老人。因此,我国城市居民的自救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
3 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组织机构设置
我国目前的体制,公共安全监管部门只设立在县一级,工作人员较少,监管能力不足。为了避免基层公共安全工作的不足,需要完善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地区政府需建立食品药品监察站,安排专职的管理人员,并将监管工作作为业绩考核的一部分。此外,还应完善安全监管网络,将安全监管落实到每个社区,解决基层安全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
3.2 强化风险意识
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属于“风险社会”行列,社会矛盾突出,公共危机发生的几率加大。需要政府对各层党政干部进行危机意识的培养,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对人民群众开展危机的宣传和自救能力的培训。国外发达国家就是通过这些方式来降低公共安全危机的产生,因此我国应吸取国外发到国家对于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经验,强化风险的防范,培养自救和预防能力,减少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完善城市应急制度
建立公共安全预警机制,应用城市应急信息平台等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准确预警安全事故,使相关部门可以做好事故的准备;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信息传递机制;完善社会机构的动员制度。
3.4 落实问责制度
公共安全管理中地区政府负有主要的责任。应推行公务人员的问责制度,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避免相关工作人员在危机事件中出现失职等现象,明确错误应承担的责任。严格执行问题制度,保证权责一致的效果。
4 结论
总之,加强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预防公共安全危机,是我国政府需要履行的社会管理工作和公共服务义务,是考验我党执政能力的关键。我们需要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理性判断,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我国综合管理能力,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安红昌.我国公共安全管理教育、科研及应用现状与对策[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02).
[2]饶彩霞.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3]孙启泮.城市化进程对公共安全管理影响的探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01).
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篇10
一、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理论研究
公共自行车研究最早源于2003年, 当时De Maio Paul提出, 公共自行车应成为一种新的公共交通, 非常值得推广。国内对公共自行车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 2009年才开始有相关的论文研究。其中最早的是王志高, 他结合国外公共自行车的运营经验, 对我国的公共自行车发展提出了建议。
公共自行车租赁就是在某个区域内, 隔一定距离规划出一些停放自行车的站点, 并通过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来管理这些租赁点的自行车。而且, 每辆可供租赁的公共自行车都有单独的一个可以锁车的装置和读卡租车、还车的读卡器。
公共自行车智能控制管理系统, 是由总部管理中心、城市管理中心、网点管理站和租赁网点构成。总部管理中心具有最高权限, 通过internet能对各城市管理站的数据进行管理、维护和监控。城市管理中心是通过GPRS及公网对各租赁网店进行管理、维护和监控, 同时也负责用户IC卡的管理工作以及对数据库的维护。网点管理站是负责诚信卡办理、结算和对若干个网点的管理、维护、车辆调度, 以及相关问题的处理等。租赁网点主要由主控制器和智能停车器两部分组成:主控制器是对自行车借出与归还进行管理和监控, 及时将各类事件上报给城市管理中心, 通过GPRS更新本地数据库, 并将车辆的借出与归还情况及时传送给城市管理中心;智能停车器是通过CAN总线与租赁网点主控制器进行通信, 对车辆ID进行识别以及电动锁的控制。
二、公共自行车系统现状分析
在国外, 公共自行车系统使用较早的城市为法国的里昂市——2005年试行, 后来在国外其他城市有了进一步突破性的发展, 目前发展较好的有英国和瑞典。到目前为止, 国外对公共自行车研究的理论体系较为完善, 在公共自行车的车辆调配和后期的运营管理上, 都已经有了相应的学术论文, 为国外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基础。
我国推行公共自行车的时间不长, 目前状况如下。
1. 公共自行车投资和运营
我国公共自行车系统相较公交系统而言, 还处于初级阶段, 在车辆调配和管理方面都还在探索, 现以武汉、杭州和北京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经营模式为例。武汉是以“政府主导, 企业经营”的模式经营, 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 公共自行车从最初的12个试行站点、1 000辆自行车, 发展到了如今的1 318个站点、近9万辆自行车。这是公共租赁自行车在武汉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更是政府与企业跨出了谋求积极互动的关键一步。杭州是以“政府包办”的模式经营, 在政府资金、用地、自行车路权的支持下, 租用量创新高, 成为全球最大最成功的公共自行车项目之一。北京是让市场来担当主要职能, 但最后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企业疲敝甚至难以为继。
2. 公共自行车系统定位
通过公共自行车, 完成日常上下班出行中与公交和轨道交通衔接的“最后一公里”;在出行距离不远时, 甚至可以用公共自行车替代公交车出行。这是目前对公共自行车的定位。
3. 公共自行车需求满足度
公共自行车除了接驳轨道交通和适合短距离出行者使用以外, 还能够满足各种居民出行的需求。它的用途主要有4个方面:满足上下班 (上下学) 、逛街购物、旅游观光等出行和运动健身的需求。
我国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还处于初期阶段, 在车辆调配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但是,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管理理论和经验, 以此来完善我们在某些方面的管理缺陷。
三、相关建议和对策
以单纯投放和增加公共自行车来拓展其覆盖面, 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城市交通是一个有机的网络, 必然需要一整套相互呼应与匹配的系统方案。目前, 公共自行车面临着很多问题:投放点少、办手续麻烦、机动车抢占道路、自行车道设计不合理, 以及如何提高人们对自行车这种被视为“寒酸”出行方式的认可度。
国内公共自行车系统目前还处于实践阶段, 一些大城市刚刚投入使用, 不少城市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营处于初期研究阶段, 大量的问题急需解决。为此, 提出如下建议。
1. 公共自行车系统是一个公益性工程
为此, 政府应当承担其中大部分责任。在经营模式上, 政府责任首当其冲, 无可推卸。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 政府责任乃动力之源。在政府大力破冰、持续支持、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公共品建设视野的城市, 无论是鼓励企业竞争参与, 还是与骨干企业重点合作, 往往呈现出相对平稳、可持续的趋势。
2. 对公共自行车系统进行正确定位
目前, 公共自行车定位范围太小, 不能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现在提供的自行车, 大多都是常用普通型, 缺少亲子车、山地车等多样化类型的自行车。建议开展市场调研以获取公众多样化需求信息, 尽量满足大众自行车出行的个性化需求。
3. 提高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信息化利用率
目前, 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信息化利用率不足。在设计之初, 要借助各方交通道路信息发展智能化公共自行车系统;但就目前而言, 很多数据在收集后未能充分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应充分利用, 将每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的位置、是否能存取车辆等相关数据发放到网上, 从而方便市民查看相应的租车信息。
4. 提高各方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重视程度
城市地铁空间公共艺术探析 篇11
关键词:地铁空间 公共艺术 功能
中图分类号:TU23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28-02
一 地铁公共艺术起源
1.1从单一的交通运输到多元化的艺术长廊
在20世纪的自动化大潮中,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的主流工具,同时车辆拥堵、环境污染、噪声污染也接踵而来,1856年伦敦开始修建,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它长约7.6千米,隧道横断面高5.18米、宽8.69米,为单拱形砖砌结构。当时是以蒸汽机车牵引列车。(图1)当时的地铁站依旧是满足最基本的交通运输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地铁,以满足城市居民需要。
从2015年7月1日至8月1日,北京地铁官网网站公布数据统计,一个月来地铁公司所辖15条线共运送乘客2.71亿人次,日均846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为7月10日965万人次,北京地铁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之一,如此巨大的社会使用频率,所能产生的社会效应将是难以估量的。地铁为公共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平台,从地铁空间的室内装饰到公共艺术品的展示,地铁传播着文化、传承历史、展现时代潮流,城市地铁多元化发展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发展壮大的。
1.2适用于地铁空间属性的公共艺术——交流性和创造性
公共艺术起源于欧洲,在中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它并不非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因而,地铁公共艺术既不是地铁内部空间附属的简单装饰物,也不是艺术家个人作品在地铁空间的单纯展示,而是包容了更广泛社会意义的、为当下公众而存在的表达形式,成为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取向。
在公共艺术的所营造的地铁空间中,地铁站不再是将旅途规范到机械的“买票、等车、上车、下车、出站”这一循环,而是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地使人们认知所在的城市、促成人与环境互动关系,形成信息的新媒介表现形式。艺术从美术馆、博物馆走入地铁站,不仅提升了地铁空间的环境质量,同时也使艺术进一步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公共艺术具有很强的交流性,地铁中的乘客当看见某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一定会引发对自身的联想和感应,这种自然对美的感应、对创造的感应将引发人对生活的共鸣。
二 国内外地铁空间公共艺术构成元素探析
国内外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发展程度具有极大的差异,这与城市有直接的关系,城市的人文风向、工业发展、自然环境皆影响着城市的大环境,分析归纳构成影响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元素是地铁内环境对比衍生重要支撑。
2.1历史构成公共艺术元素
俄罗斯莫斯科地铁(图2)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除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装饰出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大型壁画及各种浮雕、雕刻,再配以各种别致的灯饰,这些艺术风格传承百年之间,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宫廷艺术风格,与俄罗斯的现代化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地铁站除根据华丽典雅的特点建造外,还以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建造。
莫斯科共青团地铁站是到莫斯科和俄罗斯其它地区的枢纽,它的设计主题是展示爱国史,激发激发民族的荣誉感使人们对俄罗斯的未来充满向往。地铁车厢(图3)内取消了一部分座位,在车厢内部做成作品的展示墙,把公共艺术延伸到地铁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乘客在乘车区间内即可赏艺术作品。
2.2创意构成公共艺术元素
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托莱多地铁站(图4),是一项名为Art Station的项目,项目的宗旨是要将地铁站打造成类似伍德斯托克之于摇滚一样的艺术圣地,无数有名的、无名的,艺术或者非艺术的工作者通力合作,最终将这个地下50米的地铁站变成了灿烂星空——我们已经不能在城市的夜空看到银河,但是,在那不勒斯,在地铁站里就可以领略星空之美夜空下平静却光亮的大海(图6),与之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车站的主题其实就是水和光,蓝色的是水,是厚重的底座,而白色的是光,是轻盈的穹顶,整个空间都被一种安静的氛围所充斥,不自觉地引导了人们的情绪,舒缓了城市紧张的气氛。这种自然的艺术形式被灵活的运用在地铁空间的艺术表达上,是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内容包含对自然领域的模拟,对历史事件场景的带入,对未来的一种想象。是把时间空间的某一结点进行艺术重现的一种方式。
2.3文化构成公共艺术元素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在中国人的手中不停的被传递发展,从而衍生了多种表现方式,公共艺术是一种传递文化信息的感性手段,它就像一个目录把一种生活状态编排在一起。(图7)地铁客运中心站的公共艺术墙长40米、高2.2米,出自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周刚的手笔。以江南的民间风情中一群盘着发髻、穿着蓝衣花裤的杭州女子作为壁画主题,她们手持两头串着数个铜钱、扎着彩绸花穗的竹竿花棍,正在跳江干区的传统民间舞蹈“打莲响”,壁画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江南的艺术文化风气,这种以人物情节为主题表现当地民俗风情的公共艺术被大量的使用在国内地铁站内,这些民俗文化再此走进人的生活中。
nlc202309010233
2.4寓意构成公共艺术元素
杭州火车东站的地铁有着明确的地域性,它由车轮作为主体(图8)。原先设计了4个巨大的火车车轮滚滚前行,杭州城站在那些时代中的不同模样,就像黑白影片一样,在镂空的车轮中间——浮现。后来通过讨论后认为城站已经迎来了更新、速度更快的“高铁时代”和“地铁时代”,最终方案决定再添加两个车轮:一个是高铁的车轮,一个是地铁的车轮。6个车轮卷动着往昔的历史和今日的辉煌,奔向美好的未来。这种带有含义的公共艺术具有强烈的积极寓意,是希望杭州以滚滚向前的姿态迎向新的辉煌前进。
三 分析适用于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未来发展的固有属性
3.1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发展的属性分析
3.1.1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公共艺术是作为地铁空间的一部分在设计之初就应该留有余地,国外的大多数公共艺术表现在室内环境设计上,以一种整体美优化地下空间,当这种环境美集群存在时,公共艺术的群体效应将被极大地发掘,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Toledo地铁站,就是在设计之初就把50米的地铁站规划成了灿烂星空,蓝白相间的马赛克所覆盖的地铁四壁与天棚,把整个地铁空间包围在夜空星光之下,这种公共艺术的表现不是直接就高潮迭起,而是从进入地铁后点点升华,直至被这种人造环境包围。是一种整体的规划布局,莫斯科地铁站同样是宫廷风格的室内装饰,配有壁画。这种整体性可以把地铁站带入专门为公共艺术表现的空间。国内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主要以壁画、雕刻、金属塑形为主,承载区域小,但内容细腻,做工精美。但是缺少与地铁整体空间的切合点,显得过于突兀,把地铁空间内人流作为公共艺术覆盖区域,采用统一的风格和主题,让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具有连续性,把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变成产生连续效应的整体。
3.1.2地铁空间公共艺术材料具有公益性和环保性
公共艺术作品必须采用环保材料制作,不能回收的作品不提倡进行使用,公共艺术作品必须考虑回收问题和最终流向问题,需在宣传上得以展示与宣传,公共艺术作品的作用不单单包含在艺术上,同时也需要在科技上,它可以体现现在最主流的材料和最前沿的材料,并进行解释说明,提高市民对现代生活构成的认知程度,在耳语目染的环境下,人们必然会在这一公共空间内得到文明的升华。
3.1.3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具有社会性与交流性
公共艺术是大众艺术,是多元化艺术变现形式的综合体,它涉及到当地文化,地域属性,历史脉络,生活现状,直观地描述出市民的生活方式。地铁空间是集散大量城市人员的公共场所,适合公共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将是城市市民与社会交流的重要手段。什么是市民所需要的,什么是商家所需要的,平衡点在可以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在地铁内进行征集,在站内进行宣传,这种社会调查将被体现在公共艺术里面,从商业角度降低了调查成本,从艺术角度,美化了地铁空间的环境,从社会角度,增强了市民与社会的对话。
3.1.4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必须保证可循环性
公共艺术就像水源一样被大众所需要,但单纯的艺术性展示像死水一样渐渐变质,那么如何保证公用艺术的活性,将是地铁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既然像水源一样那么地铁中的公共艺术必须进行流动,并且存在着报废和更新的能力,比如说在一个站点的公共艺术具有可拆分性,在这个站点展示十天以后可以通过地铁进行转移,在下一个站点继续展示。直到所有的所有的站点展示完毕,期间可以对作品进行出售预定,在展示完毕后可通过网上进行交易回笼资金,以便更新公共艺术作品的内容。作品的来源可以是民间艺术家,公司作品展示,也可以是儿童作品,学生作品等,这是在社会上给还未成年的人一个展示发言的舞台。
3.2公共艺术将着重地域性文化建设和家乡荣誉感的培养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主永续发展,实现“中国梦”是国家对文明建设提出的重点要求。那么如何围绕着“中国梦”这一核心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地铁在当今社会是大量人流的集散地,通过对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营造,使之可以成为类似于艺术馆一样的公共艺术空间,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进一步把地域性特点表现出来,提高地铁使用者对地方特色的熟悉程度,使之归属感随着艺术表现内容的更换增强。例如收集民间有关家乡主题的摄影作品,或各站之前方圆500米任意的摄影作品。通过对这些照片的整理把当地的地容地貌充分的展现出来。把各站的地域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提供作品的同时运用文字写出名师名家对这些作品的观点看法,第一起到对作品解释说明的作用,第二可以起到对乘客审美的引导,那么随着作品的不停更换,人流量的不停激增,作品所展示的内容,代表的含义将不停地被乘客印象化,最后提高整个地铁使用群体的艺术审美水平。
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篇12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公共政策系统运行现状
(一) 鼓励本地优势产业发展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 辽宁省阜新市根据国家大力发展能源产业的总体要求, 充分利用本地自产煤炭和从内蒙古白音华煤田运进煤炭, 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
吉林省辽源市建立起了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群。采用产业更新方式, 扶植原有的、合适的非主导产业, 或者直接在资源枯竭型城市植入新的主导产业, 较为彻底地改变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对原有资源优势的依赖。辽源市政府确定了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装备制造、冶金建材和纺织”六大接续替代产业战略, 形成了一个新的多元产业支撑的经济结构。2009年, 剔除采掘业, 辽源接续替代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0%以上。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6年23.6:33.1:43.3调整到14.8:51.2:34。
(二) 鼓励开通多种融资渠道
为支持资源型枯竭型城市转型, 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 积极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吉林省辽源市为例, 该市采取利用国债资金和争取信贷支持相结合、启动民间资本和扩大招商引资并举的方式, 拓宽融资渠道。主要的做法有: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政策, 争取国家扶持;二是通过优势特色项目, 广泛吸引外商投资;三是加大城市经营力度, 与国家开发银行达成协议, 充分利用市土地收储中心, 通过土地转换项目等措施, 5年争取融资30个亿;四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信贷支持, 5年达到30个亿;五是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试点城市支持政策, 争取5年滚动使用资金60个亿;六是积极探索启动民间资本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向健康产业聚集。
(三) 鼓励经济转型与惠及百姓协调发展
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国家以公共政策为引导, 鼓励最大限度地实现转型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如辽源市采煤沉陷区治理一期工程, 建设住宅72万平方米, 5万余名矿工改善了居住条件。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273万平方米, 建成143万平方米, 3.2万户居民回迁。城市低保五年内8次提高标准。同时, 于2008年, 辽源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全民创业的暂行规定》, 出台了全民创业和税收优惠等政策, 努力抓好再就业工作。
(四) 鼓励以环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辽宁省盘锦市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作为保障环境安全、农村人民群众健康、推进水污染防治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工作, 积极落实“以奖促治”政策, 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环境连片整治。吉林省辽源市在中央和吉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以“让人们呼吸到清新空气”为目标, 重点治理过路烟尘、建筑扬尘和工业粉尘, 加大污染治理和减排力度, 市区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09年, 辽源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优良天数为275天, 比2008年增加了35天。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公共政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大量沉淀成本的存在使资源型产业结构呈现刚性, 如设备、钻井、洞室等资产约占固定资产总量的35%, 从而加大了企业退出枯竭资源行业的机会成本, 缺少了进入其他行业和市场必要的固定资本的支撑, 使资源性产业的退出存在很大障碍。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比例失调, 第一产业基础薄弱, 第二产业比重过分偏大, 第三产业则发展缓慢。而且资源型产业都属于中间投入型产业, 产业关联的特点是后向关联度低, 前向关联度高, 乘数效应小, 难以带动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而限制了资源型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 使得城市经济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 转产难度大, 产业结构畸形。
(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资金缺乏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但国家财政方面的扶持却非常有限, 一方面缘于财政资金扶持数量巨大, 另一方面主要是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很不健全, 造成一方面亟需资金的支持, 另一方面却无财政转移支付依据, 陷入了两难境地。同时, 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资金紧张、利息负担加重, 导致融资渠道不畅的原因, 一是矿业的高风险性和微利性, 加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欠账太多,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愿投资矿业;二是投资环境和矿业政策的影响, 使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内外融资渠道不畅。
(三) 资源枯竭型城市失业问题突出
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吉林省松原市、白山市、辽源市失业率分别为3%、3.9%、3.51%, 在失业人口中, 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占9.78%;接受高中教育的占36.60%;接受初中教育的占49.50%;接受小学教育的占3.85%。以上数据表明, 吉林省大多数失业人口都只受过低等教育, 素质较低, 这使得他们再就业的难度增加。为了应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沉重的就业压力, 一些资源型城市政府出台了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前者以“三条保障线”为标志, 后者以再就业服务政策为标志。然而, 数据显示, 一半以上的失业者没有领取到失业救济金。效果最差的是再就业促进项目, 只有不到10%的下岗失业者得到了政府部门提供的培训。
(四) 资源枯竭城市环境治理意识淡薄导致生态破坏难以治理
对“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贯彻的不够, 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难以恢复。以矿业城市为例, 采剥作业方式的粗放导致植被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采选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气也对大气、土壤、水体造成了较大程度的污染, 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 矿山生态环境的监测不完善、不系统, 对环境恢复治理的意识和投入均有欠缺。随着资源的枯竭, 城市生态环境恶化, 耕地退化、盐碱化和沙化, 水资源需求告急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阻碍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进程, 这些问题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也对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影响。
摘要:国家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 有力地促进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 但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进展的实际状况看, 国家公共政策支持和力度远远不够, 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经济转型资金缺乏, 失业问题突出, 已遭破坏的生态破坏难以治理。这些问题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也对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影响。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公共政策系统
参考文献
[1]黄溶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06
【城市公共艺术现状】推荐阅读:
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报告10-01
城市公共艺术09-09
城市公共支出07-16
城市公共设计07-13
城市公共中心08-18
城市公共体育08-23
城市公共项目09-11
城市公共照明09-28
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研究05-21
城市公共产品供给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