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美学下的平面设计论文

2024-10-01

共生美学下的平面设计论文(共9篇)

共生美学下的平面设计论文 篇1

一、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美学的应用

(一)传统美学中的和谐美

在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天人合一”理念一直贯穿始终,因而这种整体意识也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意识主要就是讲究以整体为美,将大自然、人、艺术设计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艺术就是对这一整体的呈现。“整体美”是这种“整体意识”的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我国传统的审美都是注重对景观整体的美,完全不同与西方国家那种注重每一个细节美的审美意识;而这种整体美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演变成“和谐之美”这种审美思想,即景观的设计要达到万物和谐的最终境界。“和谐”二字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节制”,体现在传统美学上就是“尚清”、“尚淡”的审美追求,与之相对应的艺术原则就是:虚实、浓淡、深浅等等。讲究一种整体美,不是使其中的各个因素的.关系走向一种极端,而是相互协调、交相辉映。只有处理好组成景观整体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好适度原则,才能使整个景观的艺术境界有所提升。例如我国的辽宁大连市的海之韵广场,其中的主体雕塑、五组主题雕塑和人造瀑布以及铺地广场等要素相辅相成、相互辉映,同时广场与大连市最美的滨海路北段相连,不仅给美丽的滨海路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使广场更具有观赏性,极大的突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二)传统美学中的意境美

中国美学区别于西方美学的重要体现就是意境,意境二字是我国美学独有的美学概念。在我国,“意境”二字作为美学概念最早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但是这种审美意识在唐朝得以成形,关于什么是意境,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第一,景观设计者的主观意识、审美特征和客观物质的结合就是意境;第二,意境就是情景融合,相互辉映,所谓“情”就是景观设计者内心的美学感受以及设计的灵感,而“景”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还包含了经过设计师加工过的景。景观设计师对“意境”的创造正是经过自身对现世生活、对人生的体验并将其融进自己内心深处的映射,利用特别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景观中的“意境美”,这样才能使设计出来的景观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审美价值和感染性。例如位于我国江南古城苏州的留园,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这种“意境美”。

二、传统美学视角下的现代景观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在中国传统美学影响下的中国人,形成了中国式的审美特点,即对任何事物的审美,首先就是对该事物的整体形象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先整体再局部,之后再回到整体。这种“整体美”的传统美学原则要求现代景观设计需要深入贯彻整体性原则。现代景观设计是具体的构成要素组成的,像自然环境、人工雕像、光线等等,而现代景观设计最终呈现的整体效果,不是各个构成要素单纯的相加,而是各个要素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辉映的综合体现,是各个要素的有机结合。而每一个组成要素都凝结了人们的精神、情感,这些要素共同配合,凸显了现代景观的表现力、感染力,从而向人们传达着某种信息、情感,极大的满足人们内心的需求。因此,对于现代景观作品的“美”的评价,需要考虑的是景观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而非各要素“单独美”的单纯结合,“整体美”来源于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配合。而对于城市景观的设计需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将这个城市的形象与特征充分展现出来。

(二)以人为本原则

现代景观的出现是为了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现代景观的设计必须要以人为本,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课题中应有之义,对人的关怀是现代景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现代景观设计在注重美感之余,更重要的是使人们达到一种生理上的舒适感。人们户外行动的需求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根据,对于一个景观设计的成败、设计水平的重要评价依据就是它是否满足了人们户外活动的需求以及满足的程度。因此在现代景观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人民大众的需求,以人为本设计出符合现代生活、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景观。

(三)区别对待原则

景观所处的地域不同,其设计也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传统美学“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下,现代景观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景观所处城市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牢牢把握区别对待这一原则。比如说在气候较为炎热的地区的房屋等建筑的墙体都较薄,且通透;而天气较为严寒的地区的墙体设计较厚,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倾向于选择耐冻的材料,因此这两种地域的景观结构是迥然不同的。并且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也会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且不同的地域下生活的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并且不同的自然环境也会形成不同文化、审美传统。因此,传统视角下的现代景观设计需要区别对待,依据地域环境的不同进行景观的设计。

三、结语

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美学的运用,使现代景观设计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和谐美、意境美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景观设计的品味,还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和谐意境美为现代景观设计者提供了创作灵感。因此,我们需要结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将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使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去,从而进行创新和发展,创造出文化气息浓厚的现代景观设计作品。历经五千年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给予了景观设计者充足的灵感,并且在中国传统美学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一定会在未来的国内外景观设计领域大放异彩。

共生美学下的平面设计论文 篇2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 西、北面濒临北海, 国土地势低洼, 全国有1/4 的土地低于海平面, 因此曾被称为低地国家。结果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高度城市化的、功能性的、绝大部分是线状构筑的景观。

2. 大师作品分析

高伊策 (Adriaan Geuze) 1960 年出生于荷兰的Dordrecht, 1979 ~ 1987 求学于荷兰的Wageningen农业大学, 攻读景观设计并获得硕士学位。1987 年毕业后, 在荷兰的鹿特丹码头与贝克 (P.van Beek) 创办West 8 事务所。

2.1 荷兰风格派 (1917)

1917 年, 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在荷兰创立风格派, 主张净化了的美学, 由橫竖线条和原色红、黄、蓝及黑、白、灰色组织构图。最能体现风格派的建筑是里特维德1924~1925年设计的荷兰支特勒支。

2.2 俄国构成艺术 (1922)

俄国构成主义是现代设计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设计运动之一, 起源于18 世纪20 年代初, 发展也有100 年的历史, 从它的思想深度和探索范围来讲, 都可以与包豪斯和荷兰“风格派”运动相媲美, 并且保持了与西方前卫艺术界的紧密联系, 对其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构成主义核心思想反对为艺术而艺术, 主张艺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2.3 波普艺术 (20 世纪50 年代初)

20 世纪50 年代初萌发于英国, 50 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是流行艺术 (popular art) 的简称, 又称新写实主义, 因为波普艺术 (Pop Art) 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 (popular) 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 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 力求表现自我, 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2.3.1 波普艺术对高伊策的影响

高伊策认为自己是荷兰的高度写实主义者。他常运用平凡的日常材料, 创造出为大众接受的作品。

2.3.2作品分析

万桥园 (2010)

万桥园是West 8 事务所于2010 年建造于西安世园会, 和其他八个大师作品组成了“大师园”。万桥园在视觉上可以说是给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红色的拱桥和绿色的植被形成强烈的对比。万桥园可以说是高伊策受到波普艺术影响下的代表作品。

设计理念:桥、小径和竹子。一条单方向的砾石小径只设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贯穿全园, 小径象征着生命。曲径通幽, 奥如旷如, 万桥园想展现的也是中国人的自然观。就如唐诗中说的:“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设计元素和材料

(1) 桥、竹、小径

五座桥均为混凝土浇筑拱桥, 节约材料和成本。异地工业化制造可以严格控制质量, 简化现场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安装简单迅速, 一般只需要几天。颜色选取的是中国红, 桥上有竹子样式的纹路。

万桥园植物选取的原则:中国传统庭院植物, 且西安本地也有栽培;生长茂密避免游客偏离小径, 或因过于稀薄造成视线穿。竹子无疑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具体的选种也适应了西安当地的情况条件。

园中小径由黑色花岗岩砾石铺成。这种材料排水性能良好, 与周围的环境融合一致。小径宽约80cm, 和7m宽的游客大道形成对比。小径两边砌有略高于地面的暗灰色花岗岩侧石。侧石内侧抹圆角, 植被和土层都略高于小径, 使参观者更容易获得感官尺度上的对比。

作品评价

万桥园很好地契合了世园会的理念和格局, 设计的概念非常简单有力, 用简单常用的材料和植被, 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品种。重点在于营造空间和视觉的体验而不是简单的平面设计, 非常实用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所选材料常见并有良好性能。细节处理上也有考究, 桥上印有竹子的纹路, 与环境融为一体但又有颜色的对比, 让人置身其中仍能感受其美妙之处。

2.4 大地艺术 (20 世纪60-70 年代)

20 世纪60 至70 年代, 许多极简主义雕塑的纪念性的尺度, 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个给特定空间或特定场所搞雕塑设计的概念。一些艺术家, 特別是极简雕塑家开始走出画廊和社会, 来到遥远的荒漠和牧场, 创造出一种巨大的超大尺度的雕塑——大地艺术。欧洲大地艺术倾向于小尺度, 运用自然材料强调自然过程的作品。

2.4.1 大地艺术对高伊策的影响

高伊策的一些作品表现出雕塑般的景观和艺术化的地形, 有一些作品表现出非持久和变化的特征。他将景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 设计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自然的过程,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画景色。景观的形成是一个过程, 时间使得设计更加丰富完善。

2.4.2 作品分析

Schiphol机场绿化项目 (1994)

1994 年, 为了适应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尔机场的扩建, West 8 被委托策划一个机场绿化的方案。

设计过程

他们确定桦树最适合在这里生长。于是West8 决定在每个植树季节里都在这里种植125000 株桦树, 持续8 年, 尽可能占据所有的废弃地和空地, 延伸大约2000hm2, 形成一个小生态圈。

作品分析

这个项目体现了高伊策的景观是一个过程, 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实现的设计理念, 也是他对生态主义的实践。

2.5 生态主义 (20 世纪60-70 年代)

人是自然界的一个因子, 基于这样的理解, 生态主义设计意味着人为的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 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因此更常规的理解, 狭义的生态设计应当是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条件下朝向这一方向的努力。

2.5.1 生态主义对高伊策的影响

高伊策认为技术与生态之间是一种新的共生关系。不要强调“人造”和“ 自然”的界限。景观设计的介入总是在改变着自然, 即使是自由放任也是一种塑造自然的方式, 如果接受这一事实, 我们就能更加自由地设计。高伊策对生态学有自己的理解。他经常提到所谓的“后达尔文主义”。

2.5.2 作品分析

Oosterschelde Weir (1992)

项目位于荷兰南部的赛兰德, 1953 年由于暴风雨造成了近2000 人丧生的损失, 为此, 争睹在海岸边的海面上建立堤坝以消除潮汐的危害。由于工程耗资巨大, 码头建筑工地等无人清理, West 8事务所接受委托来清理这片区域。

设计过程

(1) 材料选择

现将石堆平整建成高地, 再进行艺术性处理。上面覆盖一层附近蚌养殖场废弃的蚌壳。鸟蛤壳和蚌壳形成黑白相间的条带或棋盘方格。

(2) 生态设计

高伊策设计中也包含生态因素, 他和生态学家一期合作建立了一个濒危海鸟养殖基地。

作品评价

使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看到大海, 养殖场也处理了这些废弃物, 一举两得。棋盘方图案和线状景观都是荷兰特有的地域风格。通过高伊策的设计, 工地变为生机盎然的鸟类栖息地景观和贝壳景观。作品反映了高伊策对荷兰本土景观的尊重;对生态设计的重视。这个工程可以看出他利用废弃材料并赋予生态理念, 使原本脏乱的码头变成了生态养殖基地, 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人工的自然。

3. 借鉴意义

3.1 对本土园林的重视与继承

由于受国外园林的影响, 荷兰园林并没有源于自身的类型。但从高伊策的这些作品可以看出, 荷兰本土的元素如带状景观、棋盘图案等被广泛应用与设计中。在现代景观发展的过程中, 荷兰设计师一直以本土特有的元素在追寻与自然相处的方式。

3.2 对生态性的强调与保证

高伊策前期作品多表现波普艺术、极简主义和倾向于丹麦景观设计师安德松和索伦森的简洁风格居多, 以简单的元素、材料来进行设计, 并强调景观设计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次能完成, 需要时间来完善。后期更加入了生态主义理念的设计, 作品通常会改善基地的生态环境, 选用当地长势优良的本土树种作为基调树种, 辅以其他植被, 组成简单但生态良好的系统。

4. 结语

最后引用王向荣教授对高伊策和其事务所的评价来结束本文:“West8 的作品令我更多想到的是地域性, 地方的文化、地方的精神。他们的作品根植于荷兰, 就融合在荷兰的大地之上, 是荷兰精神的一种表达。荷兰设计师很多, 也具有相当的水准, 从别的设计师的作品中多少也能感受到相近的特征。West8 的作品把荷兰的艺术、大地的特征, 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我不知道West8 设计时有没有这么去想, 从West8 出版的作品集里我没有看到相关的描述, 但是我身临其境后有强烈的这种感觉。作品浓厚的艺术气息, 跟荷兰的大地结构特别好地融合在一起, 这给我有益的启发。

摘要: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 景观设计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 从而发展成为现代景观设计。被誉为“第二代景观设计师”之一的高伊策无疑是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发展下的优秀代表。本文以现代景观设机思潮的发展为脉络对高伊策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将高伊策的作品置身于历史发展和地域背景中, 从这两个角度来了解大师作品, 深刻地认知高伊策的作品精神——共生景观和他作品的过人之处和可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理论,荷兰景观,高伊策,共生景观

参考文献

[1].王向荣, 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郭丽敏, 田鸿喜.俄国构成主义及其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影响[J].美术大观, 2013年12期

[3].王向荣, 林箐, 王艮.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师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4].张璐, 夏宜平.自然与景观的对话--荷兰现代园林景观发展历程及启示[J].华中建筑, 2010年01期

[5].王向荣, 张晋石.人类和自然共生的舞台--荷兰景观设计师高伊策的设计作品[J].中国园林, 2002年03期

[6].高伊策, 万桥园[J], 中国园林, 2010年06期

共生美学下的平面设计论文 篇3

一、《春晓》诗词介绍

《春晓》一诗共四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是他隐居鹿门山时的时候写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人没有采用一般手法直接叙述眼前春天景色的手法,而是通过春天早晨将要起床和起床后的感受,以及所见引起的回想来描绘体现春天的气息,有过这种经历和感受的中国人自然能体会到诗人那刻的这种感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气温适宜的春天里睡觉是多么的沉眠,以至于没有发觉早晨拂晓天亮,到处都是鸟儿鸣叫声,才吵醒了睡梦中的人儿。“处处闻啼鸟”就这么五个字,所用笔墨虽少,却充分展现了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早晨。鸟鸣欢叫唤醒了夜晚春困沉睡的诗人,推开窗打开门春晨拂晓的光亮照进屋来。春天给人们夜晚一个美好的睡眠,早晨起来自然神清气爽,活力四射,听到鸟儿欢快的鸣叫就知道有多美好,向读者生动地展现了春晨鸟鸣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春晨的喜爱和怜惜。诗人就差直接感叹“春天多么没好”了。中国诗词的美妙之处正在于没有明说,却是无尽的赞美。这么美好的春天拂晓差点就淡忘了昨夜的风和雨,看看地上那么多落下的花瓣,方能肯定昨晚确实刮了风下了雨。昨夜沉眠的睡梦中似乎听到了风声和雨声,看看外面那么多落下的花儿又有多少是风吹下雨打下的呢?这多少让人有些伤感和失落,没有昨夜的微风和细雨,枝头依然挂满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春日早晨的景象呢?应该会更美吧!虽然昨夜的微风细雨凋零了一些春光,但微风细雨也纯净了春日早晨的空气,柔和了清晨的阳光。音韵的和谐让人们读来朗朗上口,自然传唱千古,而且接地气贴近生活,自然为大众所接受,更重要的是景情交融引发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

二、接受美学简述

德国一个大学教授提出来的“接受美学”强调文学作品应该从欣赏者的角度来考虑。一部好的作品,一篇好的诗词,作者写出来或者翻译者翻译出来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欣赏者读者来填补其中留有的无限遐想空间中的内容。

接受理论意在强调,每一首诗词的文字只是每一个作品的一个简单构成部分,诗词的符号和文字构成相当于一个作品组成部分中的载体。在没有读者阅读它之前,它仅仅只是文字和符号而已。然而经过读者的阅读,结合阅读者自己的情感经历再进行赏析想象,丰富了文字和符号的内涵,才成为了作品。作者和翻译者的作用在于提供了指引读者思考的文字和符号。好的作品在于为阅读者指引的这条道路仅仅只是相对固定,有比较大的自由度,需要融入读者的思想情感和经历体验。诗词的文字和符号可以离开接受读者的审美经验和感知而保持其结构形态永远存在不变。诗词作品却需要读者接受并主动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和生活感受。读者生活经历的不同,思想感情的变化都会影响作品的呈现。诗词作品是阅读者升华的之后的文字和符号。

好的翻译文字和符号会引导读者在阅读过程创造性地去使文字符号变成详细具体的形象和感受。中国的诗词作品总是含有许多隐含而未透漏的东西,读者阅读之后这些不确定的东西就能呈现出来,所以诗词文字符号的人物和场景等就含有了读者所赋予的一些美的内容了。不同的阅读者对相同的诗词文字符号,在理解方面会有细微的差别,只要总的感情基调没变,都是可以的,这正体现了潜在审美价值在不同阅读者身上的表现。翻译诗词作品时所用的文字符号应该考虑阅读群体普遍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到达原作者所作诗词的境界。诗人写出文字符号时赋予了文字符号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使其得以流通并被众多阅读者阅读接受。阅读者接受诗词文字符号时,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体验丰富了诗词文字符号的内涵而使其成为了作品。诗词的文字符号永久不变,但他们处于不同时代或者换了存在的社会环境就会成为不一样的作品,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理解诗词时要交待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写出来这篇诗词。诗人写作诗词的文字符号给阅读者理解诗词划定了一个范围,阅读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也给自己理解诗词划定了一个范围,因此就会有不同阅读者对相同诗词在感受方面会有细微的差别,就像诗词赏析时各考生不会有完全相同文字符号的答案一样。

诗人写出那些文字符号时,他就希望阅读者从这些文字问号中读出他所期待阅读者读出来的东西,读者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情经历与诗人产生交集。这种诗人与读者联系的`交集,一方面决定于诗词的文字符号,另一方面决定于阅读者所读类似作品而积累的经验。翻译者所要做的就是翻译出好的作品让读者能读出原作诗词的内涵。诗词作品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诗人恰恰期待读者用个人体验去发现这种不确定性。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给人启发越多的作品越好,阅读者的主动参与思考,使得诗词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不会一成不变。诗词文字符号需要阅读者自己润色补充内涵增添情感。诗词的文字符号只是作品里一串拨通联系读者的电话号码,读者接听了,接受并有自己的理解,与诗人产生共鸣才算达成了诗词作品的目的。

三、接受美学在《春晓》诗词翻译中的作用

翻译者在翻译《春晓》的时候,应该考虑阅读者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以及阅读经历等,更多地从读者接受角度来翻译。有了阅读者的参与,翻译出来的诗词在语言和风格方面都会更加贴近原作,因此接受美学在《春晓》诗词作品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传统翻译诗词的方式主要是从原作者诗词文字符号着手,而按照接受美学理论进行的诗词翻译更加注重读者阅读接受并调动自己思维积极参与的过程。按照接受美学理论翻译出来的诗词作品像原作一样含有一些空白和想象空间,必须读者根据联想来填补这些空白,让他们具体化。读者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以及情感体验会期待翻译诗词呈现某种画面,这必然和翻译者的翻译工作有关。《春晓》诗词作品翻译也一样必须考虑所翻译作品的大部分阅读群体的接受度。

四、融入接受美学的<<春晓>>诗词翻译作品赏析

将接受美学融入《春晓》诗词翻译,前者对后者有良好的适应性,从一些优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运用了这一理论,诗词的翻译将会有更美的效果,翻译作品也就从文本正真的走向文学。

译文一:

A Spring Morning/I awake light -hearted this morning ofspring/Everywhere round methe singing of birds———But now Iremember the night,the storm/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were broken?

这首翻译作品出自Bynner,他是一位对中国古诗词翻译很有见地的外国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评论家意见虽有出入,但是褒多贬少,在诗词翻译方面能够达到令多数人肯定的状态,已属不易,在对《春晓》这篇译文进行赏析之时,我们可以领略到大师的风采。外国翻译者相较中国的翻译者而言,优势在于对于外语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以及对于外国受众内心的熟悉了解,这两点是中国的翻译者所无法企及的,而他们翻译的弱势在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以及对诗词意境的真正领悟,如果能将这二者结合,外国的翻译者能够翻译出很美很受大众喜爱的翻译作品。

首先,分析翻译者外语翻译技巧的采用,词语“light-hearted”和“singing of birds”应用的十分贴合场景,让读者读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刚刚从睡意朦胧中,被鸟儿的轻盈的歌唱声敲打着蒙睡的心,初醒。读来喜爱春天的感觉慢慢升温。接下来译者用到了连接词语,来将诗歌中看不到逻辑思路用介词连接的方式表达出来,作者在描述一个春天的早晨时,不经意的就回忆起了夜晚似有听到楼外风雨和花瓣飘落的轻声。翻译成外语之时,作者选择了用连接词来表达这种逻辑,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同时,也和外国受众的逻辑思维方式相切合,我们注重感性的感受,重感性,少重逻辑,而西方受众的思维方式则是有这严密的理性思维,如此翻译,更加的贴合他们的审美。

其次,《春晓》这首诗,情感的表达方式,作者选取的是形象的描绘方式,并无虚无缥缈的词,多是精准的选用了和诗词内容意义对应的英译词,描绘出来的场景也和原诗词并无出入,从晨起蒙蒙睡意,处处可听见鸟儿的啼叫,敲打着刚苏醒的心灵,忽忆起昨夜,有风雨穿林打叶,不小心打落一地花瓣。西方受众读到翻译者对意境描写的诗歌,可以很直观的想象到这样的美好的场景,能很快的吸收并感受到作品的美,似乎可以与作者一同去欣赏这春的美景。从情感表达方式的选取上,译者充分的结合了接受美学,并使作品产生了好的接受效果。最后用“broken”来形容落花,花落到泥土里的状态,也将也来风雨打叶的感觉描绘得非常直观形象,贴合作品原有的语义和境界。

译文二:

One Morning in Spring/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awake I know/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f lowers!

共生美学下的平面设计论文 篇4

前言:

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经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不断发展,生态学已经逐渐渗入到了其他学科之间,特别是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音乐创作包括了一度创作、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其中的一度创作指作曲家的创造,二度创作指表演者的再创作,三度创作指欣赏者的内心再创造,其中的一二度创作在整个音乐活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在生态学的视域下加强对音乐美学的研究已经成为音乐研究领域当中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音乐界的工作者对于生态学在理论层面所进行的研究还不够多,对一二度创作的研究成果也要相对较少,为此,应进一步加大生态学视域下的音乐美学研究,特别是民族歌曲的一二度创作,从而促进我国音乐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生态学视域下对音乐美学研究的意义

(一)拓宽音乐美学研究论域

基于生态学视域下的音乐美学研究不仅可以拓宽音乐美学的相关研究论域,还可以从生态学的角度对音乐创作行为和成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使得音乐工作者对歌曲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我国音乐文化中具有着丰富的生态意识资源,利用当代生态文化观对歌曲进行分析,并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之上,将其纳入到生态学的研究视域当中,会使得人们对歌曲产生新的认识。例如,使用生态学的理论对我国民族原生态民间音乐和器乐作品等进行剖析,对于歌曲的内涵会实现更加深入的领悟。

(二)改变创作者主体思维模式

一些学者认为,生态学视域下的研究应该突破主体二分二元对立的固定认识论思维模式,并将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和谐关系作为原则,以此来对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实际上是一种主客统一的有机整体观念。生态学视域下的音乐美学研究能够帮助推动音乐工作者生态文化观念的发展和健康生存价值观的确立。音乐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坚持这种和谐的心境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其在音乐创造和理论研究上都会取得较大程度的飞跃。

(三)丰富音乐教育理念和强化教育成效

基于生态学视域下的音乐美学研究的意义还体现在丰富音乐教学理念和强化教学成效之上。对于音乐教学而言,让学生对具有生态美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表演,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态审美观,;教师在教学中对音乐审美、立美予以高度的重视,能够使得学生立于生态学实践当中,对于学生树立生态文化观与价值观,成为具有生态人格美的新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基于生态学对音乐美学进行研究还能够扩展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提高了生态学研究的多元化。

二、一二度创作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一、二度创作的概念

在音乐美学领域当中,将音乐的创作活动主要分为了一度创作、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这三大部分,其中的一度创作指的是作曲家的创造,二度创作指的是表演者对歌曲的演绎,三度创作则是指欣赏者在内心层面之上对歌曲所进行的再创造。

对于一首声乐作品而言,词曲作者所完成的完成的谱面的艺术表现是“一度创作”的过程,而要把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用声音和情感将其准确和传神地表现出来就要依靠表演者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实际上指的是在把谱子上的标记和基本情绪唱对的基础之上,在演唱的过程当中还表现出了歌曲中所蕴含的深层内涵,显示了自己与他人具有差异性的艺术个性,使得歌曲因其演唱而增色的声乐表演活动。

通常情况下,如果将音乐作品的“一度创作”比作是盖房子,那么”二度创作“就是对盖好的房子所进行的装修,实际上演唱者对听众实现征服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民族声乐而言,其不但包括了演唱民族风格较强的歌曲、歌剧等作品,而且还包括了演唱艺术歌曲在内的各类新创作的声乐作品、戏曲、民歌等。

(二)一、二度创作之间的关系

对于声乐作品的演绎来说,表演者一方面要完成乐谱谱面的视唱,另一方面还需要将将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内在含义准确且有效的传递给听众,在揭示歌曲所具有的深层内涵的同时融入自己的艺术个性,使得听众不仅能够感知到声乐作品中的思想内容,而且还能够从中获得艺术上的满足。对于声乐作品的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而言,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当中:

其一,二度创作应该充分的忠于一度创作中的基本内容和思想,不能与之实现相分离,也不能对声乐作品的内容和基调进行随意的歪曲,与作者的创作初衷相背离。一度创作是二度创作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一度创作的感染力,而不是削弱或改变其原有的主题。

其二,在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应该对一度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地域、民族风格等实现充分的尊重,不论演唱者的演唱有何特色,都不能超出声乐作品的民族、地域和时代风格的范畴。

其三,二度创作需要在表演者自身技术能力的许可范围之内,要想将歌曲演绎的淋漓尽致,就需要进行与演唱者自身技术能力和创作意图相匹配的二度创作,否则将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生态学视域下音乐一二度创作的实践

(一)音乐一二度创作立美实践中的生态学思想

从生态学的视角去认识音乐创作实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别:一是明确传达环境保护思想和生态学观点的歌曲,例如《山丹红花开》、《爱伊河之歌》等,其中都情真意切的表现出了宁夏回族地区的风景之美;或者是《六盘山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等,都属于这一类的范畴当中。二是一方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颂和热爱,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音乐作品,例如《罗山初恋》一曲中就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敬与感恩,人类融合于自然怀抱中的喜悦知情。三是通过对当代噪声盈耳的实际环境的表现来折射出人类失调的心理环境,表现出对和谐生态环境的一种追求。四是专门设计的环保音乐,在美妙抒情的音乐当中加入了自然的音响或模拟的自然音响,使得听众在其中感受到置身田野、回归自然的平和心态,增强听众热爱自然和保护生态的观念。五是原生态的民间音乐。

一度创作者的自身形成和发展了生态学观的.观念,其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个就会有意识的体现生态意识,并对与生态有关的题材予以高度的关注,且能够充分的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在音乐作品中构建生态美。二度创作的表演者在对歌曲进行演绎的时候能够积极的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生态美因素,对其实现创造性的再现,突出歌曲所具有的鲜明特色,通常会给听众带来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

(二)音乐生态美创造与欣赏本土化之间的协调

从宏观的层面来看,将生态学视域下的音乐美学研究放置在中华民族文化的范围当中,实际上也就是对具有生态文化传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特有生态环境、制度文化、语言、风俗等和音乐创造之间的关系,从微观上来看则是对民族心理结构对音乐生态美创造的影响,特别是民族及地域的审美习惯等方面。另外,生态危机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因此生态学也是世界性的一个概念,这样来看在立美、审美的创造活动中则具有了共同的心理基础和共性。例如宁夏回族地区的音乐,从大文化背景来看,我们现在所说的穆斯林是中国的穆斯林,宁夏回族是用汉语对其音调进行演唱,如六盘山地区的“山花儿”和宴席曲等;从题材来看,一些民歌是以往西北地区和汉族之间所共享的,因此其在一二度创作的时候也会有所交融的地方。

(三)基于一度进行二度创作中的表现方法

首先要对歌词进行析。对于声乐作品而言,其基本上都是通过音乐语言和文化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揭示出人性和情感等主题,从而引起听众的共鸣的。歌词是表现声乐作品思想内容的重要手段,歌词实际上是对声乐作品中音乐形象的一种高度概括和浓缩,且每个字都抑扬顿挫,每句都起承转合,因此在对其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应对歌词语言进行反复的推敲。例如,宁夏地区特色歌曲《罗山初恋》,其中的“多年以后我再回到这宁夏的山川,大漠的风光依旧美丽我想起了从前”,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其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其次,要对声乐作品进行深入的剖析。声乐作品张包括了各种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速度、音色、节拍、术语、调式、力度、音区、调性、曲式等,因此在对其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需要准确设计和把握歌曲的基调、层次等。例如宁夏回族地区中原生态的“山花儿”,其在创作的过程中继承了《诗经・豳风》、《汉魏南北朝乐府》中的《陇山歌》、《陇板歌》、《陇原歌》等,体现出了生态学中的继承性和可持续性。

再次要对歌曲的风格实现较好的把握。每一部声乐作品都具有其特定的思想表达方式、创作意图等,在对其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要想对歌曲的深刻内涵实现较好的呈现,就应该对其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时代风格、作曲家和流派风格等实现全面的把握,然后再结合演唱者的自我体验和艺术技巧来对其实现展现。例如抒情歌曲较为舒展流畅,颂歌较为庄严热烈,叙事歌曲较为形象生动,而小夜曲则柔和甜美。

(四)生态学下一二度创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方面要注意对音色的调整。音色是对歌曲情绪和情感实现基本定位的主要方式,对于不同的歌曲应选择不同的音色来对其进行二度创作;一般情况下,如《花儿与少年》、《妹妹的山丹花儿开》等表现快乐和幸福等情感的歌曲其音色应偏明亮,而《穆圣赞歌》、《劝善歌》等表现祈祷、理想等情感的歌曲音色应该比较圆润,略带一点暗色。另一方面还应该注意对歌曲中高潮点、静点和转折点的把握,在对其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要注意情绪的感染。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宁夏回族歌曲的一二度创作实践为例,以生态学视域为基础,对音乐美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共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基于生态学视域下的音乐美学研究能够拓宽音乐美学的研究论域,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歌曲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歌曲创造者和演绎者的主体思维模式更新具有积极的影响,而且还使得音乐教育的理念得以丰富,强化音乐教育效果。

(2)生态学视域下的歌曲一度创作,要求创作者自身具有较为完善的生态美学观念,在对歌曲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的体现生态意识,对生态美的相关题材予以关注,从而体现出音乐作品中所具有的生态美。

设计美学小论文一 篇5

在中国遥远的古代就出现过“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在西方则出现了这样一句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两者都是体现了文学界的中对相同事物不同人物的不同理解。步入现代社会,这一传统无时无刻不在继续演绎着,只是突出领域各有不同。现今在产品设计领域,可真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啊!众多的设计师对同一种产品的设计表现却总是存在着许多截然不同的灵感和创意想法。这是为何呢?

通过我们对前辈设计巨人们的经典之作的设计过程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端倪。同样是一把椅子,我们纵观设计史就会发现他们的迥然各异:从古希腊克里斯姆斯的靠椅到18世纪新古典主义的切普戴尔的中式椅;从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莫里斯的“苏塞克斯”椅到芝加哥学派莱特的椅子等等。这些都反映了针对同种产品在不同社会环境下设计师们的不同构想。而在同一社会环境下呢?其情况也是一样。例如:同样是维也纳分离派的风格下,麦金托什设计的高直式座椅和霍夫曼设计的可调节椅就截然不同;还有同样是在包豪斯时期的布劳耶和米斯,他们在椅子的设计上理念各有不同,前者设计的钢管椅可谓名噪一时,后者设计的巴塞罗那椅和魏森霍夫椅更是传世经典。这些不同都与设计师自身的各项素质有关。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今,产品设计领域的丰富多彩、奇思妙想一直为大众和设计师所津津乐道。其中无外乎以下几点:第一、设计师所在的地域和时代的社会环境。这包括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的特色经典,可以影响设计师对事物感性认知中的微妙变化,从而带来不同风格的设计构想。第二、设计师的“匠气”和“灵性”。这影响着设计师的思想境界、知识结构、感悟能力,造成设计师自身的设计哲学观和设计美学观产生不同。第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师的兴趣决定了他会对某一事物执著的钻研,激励其灵感的火花的触发,从而带来不同的设计理念。第四、善于观察积累的心。一位好的设计师必定为善于从大自然以及现有人造物精心观察和提取自己的创意灵感并不断的积累素材,为其后面丰富的设计奠定基础。正所谓“造物之妙,悟者得之”也指的这一点。不同设计师对事物观察积累的程度各有千秋,因此也就会带来不同的设计思路,从而能产生不同的设计表现。

共生美学下的平面设计论文 篇6

1生态美学

所谓生态美学, 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具体的研究对象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生态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美学关系的研究与思考。

2我国生态美学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现状

景观设计学科本身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 在设计过程中很少有考虑到生态美学方面的内容, 所以, 从生态美学理念方面来考虑, 校园景观设计还处于盲区。现阶段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多停留在设计本身, 也就是其形式、纹理、样式等, 少数考虑到人在其中使用的, 也都是浅显的并未深入到生态美学的层次。因为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 我们不只要考虑物质文化的需要, 也要考虑到精神文化的需求, 也就是生态美学在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上的应用。

2.1 生态美学在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美学中最首要的关系。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可以说是校园物质环境按照人的意愿进行改造, 人是校园环境的影响者, 人可以按照主观意识来改造校园。马克思曾说过:“人类可以创造环境, 同时环境也可以创造人”。环境对其中的审美者进行影响, 审美者自身的心理及行为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从生态美学角度上来看, 主要体现在校园自然文化 (包括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方面。西方早期的大学多选址在乡村或者城郊地区, 厚重肃穆的建筑和优美的乡村景色, 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宽慰。大学校园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气氛, 通过建筑与景观以及整体建筑风格和整体景观风格都应该统一, 相互融合, 也要结合校园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校园自然景观建设包括校园原始保留的自然风景、校园内的花坛草坪、景观雕塑等, 自然景观是最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物质环境, 以客观的存在展现美, 具体可分为自然美和形式美, 自然美是校园环境的基础, 树木、石头、花草皆是自然美的表现, 有些大学还保留着整体性景观的自然美。人文景观根据特定历史或人物背景, 或者特定场景环境产生的景观, 一般具有教育意义, 如雕塑等。人文景观对于个体情感的思想展现具有很大作用, 校园内的人文景观在结合了历史文化名人之后, 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

2.2 生态美学在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生态美学理论, 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 其实就是人与人自身的关系建设, 用生态美学的方法处理人与人自身的关系, 才可以为大学校园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在生态美学中, 有一个原则就是人和其自身的发展进步原则, 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为了人本身, 作为生态中的一部分, 研究人自身也是有意义的, 为了人本身的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生态美学关系。大学校园中, 老师和学生是创造校园的中坚力量, 老师和学生和睦相处也是校园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

3生态美学在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生态美学在人与自然和人与自身方面, 对校园景观建设都有指导作用, 人与人自身方面则更偏重于哲学问题。在校园生态景观建设中, 人与人自身关系的问题起到了引导作用, 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 主要考虑的还是人与环境、人与气候文化以及经济、人与生态的关系问题, 校园景观的生态设计是基于如果校园内环境条件允许, 可以利用自然力但不进行大规模破坏, 尝试风能、水能、太阳能来发电。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人文景观、可持续生态景观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教育意义, 让学生感受人和自然的和谐, 珍惜校园环境。除了以下这些总体的概念, 还应考虑一些细节, 比如, 设计取材应多用当地石材和植物, 减少资源消耗, 节约能源, 大面积铺装选择本地石材, 少数非本地石材在选择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卫生及安全问题。

生态美学理念中, 不仅包含人与自然和人与人自身的发展问题, 同时还包括自然与自然自身的发展问题, 自然本身也具有能动性, 当它遭受破坏时,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和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越大, 自然环境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 所以, 在设计校园景观过程中, 应当尽量多保留现有的完整生态环境, 才能使环境的自我发展得以实现, 为广大师生带来一个和谐、美好、充满生机的大学校园。

摘要:生态理念设计已经逐渐成为校园景观设计的宗旨, 目的是为了创造可持续的校园景观。阐述了校园生态设计理论与应用的现状, 对校园生态设计原则与思想以及校园生态景观设计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设计,校园景观,可持续设计

参考文献

[1]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植物形态美学景观设计论文 篇7

一、植物形态美的构成植物形态的表现,是物质和非物质方面的信息传递给感官的体验,游览到创作者的感情,理解,氛围和乐趣,大气蕴涵和景观植物一起构成的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植物景观艺术语言是一种精神的美学效果,它的含意是主观想象,也是客观存在的。植物景观之美,是通过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颜色,气味,变换和其他元素表达出的魅力,以及人们给它一个拟人化的性格,所以充满灵性的植物景观立体而生动的印象展现在人前。设计师在创作中,他的情感体验融会到了植物景观设计中,为他的情感宣泄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体会到设计师们思想和情感,感受到同样的视觉美感以及不同的情感洞察。植物景观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既有形态特征,又有生态特征的各方面的差异,足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效果,艺术体现。不同的植物通过不同的设计者的喜好、思考、灵感,以及人们不同的需求,产生了不同的组合效果,不同的意境。其中既显示了植物的自然之美,也要体现出其意蕴。因此又可以通过不同形态的植物以艺术手法来达到想要的效果,更有通过将其剪裁成一定的姿态者。其中有特殊质感的植物大面积的种植,可以形成一种气势,给人以磅礴的姿态,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统一的姿态则又可以给人以平静和舒适的美感。环境设计中的植物的形态通过色彩表达。心理学家认为视觉美最敏感的是色彩,不同色彩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人热爱玫瑰的火红热情,有人却喜欢百合的纯白无暇,更有人只偏欣赏那一抹清新自然的绿。植物的赏心悦目很大程度上因其色彩缤纷美丽动人。春季欲滴的青翠、夏季蓬勃的盛绿、秋季灿烂的金红、冬季寂静的冷绿,使造型和空间环境变换出生动的表情,带给人们层出不穷的心理和视觉感受。植物形态的四季变换是景观设计构成重要的一部分。植物随着四季的变换,色彩更是千变万化,姹紫嫣红,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景观四季变幻的姿态、颜色使空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并在各个季节呈现出不同的丰姿和魅力。春之桃李、夏之荷、秋之桂花、冬之腊梅,营造出美妙动人,充满情调的环境里,形成不同的审美体现,亦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和特别的情怀。

二、植物形态美的运用

植物景观的审美主体和对象,分别为人和环境空间,不同时代下人们心理感受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植物景观的艺术是感官与感受相辅相成,感官上符合人的审美的同时也要使人得到心里上的满足,心理上所需要的满足感不同于身体上的,他是人们很难解释,但又说不清理由的会一味追求。人们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维传达到感官,从而对眼前的景观做出评价,因此心理感知是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人们会从已知的前提下推出的判断是未知的推理可以基于过去的经验,从整个推理得知整体,反之人们也可以部分地推断出近似总体的结论,有利于系统地看待景观的整体细节,是通过想起以前的事的这一心理过程,从而所引发的相关联想。所以植物形态运用多是由特定寓意或形式作为基点进行设计,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让人们触景生情,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成为情感的升华,以满足人们享受高水平的文化精神需求。以植物的特点出发,我们要寻找一个新的视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回归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植物形态本身出发,探索植物的根本,发现更多新的可能性,回归最初通过对其形态、质地、颜色等的研究、探索,方能对植物的属性有了全面的认识,并综合艺术理念,才可以做到在植物景观的营造中保持植物形态的多样性特征,创造丰富的地域特色。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室内设计美学的应用分析论文 篇8

地中海是介于亚、非、欧三洲之间的广阔水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同时作为三个大洲的连接海洋,传承而来的艺术风格也同样受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响。地中海式的建筑设计风格受到很多当地本土文化,诸如古希腊神庙等建筑,以及相应的宗教信仰的影响,多以纯色调为主,同时地处海岸,蓝白相互结合是地中海式设计风格的最明显体现。也就是这样一种异域色彩强烈同时清新单纯的室内设计风格以及相应的色彩、图案等搭配理念在当前国内运用的非常风靡。

在空间形态和色彩特征上对地中海室内设计美学风格的应用

1.在空间形态上对地中海室内设计美学风格的应用

地中海式的室内设计风格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那种亲近海洋的自由和宽广,一种贴近自然的气息。所以在空间形态上对地中海式的室内设计运用最重要的体现就在于那种亲近自然的通透性。在国内的很多城市被称作是钢铁森林,可见对于室内设计方面,还在局限于将空间分割细化最终造就成一个个钢铁堡垒,但是很明显,这样的室内设计风格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喜爱反而容易产生压抑和束缚感。

但是设计上的通透性就能良好的将整个空间与周围的环境融洽得更为和谐。人类的生活本身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改变和影响,日积月累之下人类和环境的矛盾也就会越来越大。在地中海的当地居民,世代生活在海边,非常能够理解并且愿意与大自然良好的沟通相处,所以有效的运用这样一种空间的通透性就是为了让居住者不再被限制在房间之中而是产生一种能够与外界交流沟通的自由渴望。

2.在色彩特征上对地中海室内设计美学风格的应用

在色彩上,地中海式室内设计多以纯色为主,而纯色中又以蓝白为主,因为在海边,蓝天白云,蓝海白沙这些都是与蓝白相关的自然景物,因为人们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更多的也是考虑使用相同的颜色来和环境更搭。而纯色正是体现了海岸边居民们生活中的纯净和清新。所以不论是建筑的外观还是室内,蓝白组合几乎成为了设计的标志,而纯色的使用也绝对是地中海式室内设计的主流思想。

在节奏越来越快的当前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变得更大了,而蓝白组合往往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视觉感官,同时更容易将自身的心情进行放松。并且单一的纯色调能够减少人们的视觉疲劳,更有助于让大脑迅速得到释放和休息。大面积的白色能够承受其他斑斓的色彩对比,而不会显得杂乱无序,起到统帅的作用,而在门、窗、局部地板等部位,则采用蓝色勾勒出艳丽明亮的地中海灵魂。

在建筑装饰材料和装饰图案上对地中海室内设计美学风格的应用

1.在建筑装饰材料上对地中海室内设计美学风格的应用

地中海式的室内设计风格中,在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亲近自然,所以更多就会直接取材于一些自然材质。比方说木质的地板就是对于自然的最好诠释。实木地板虽然不像大理石或者瓷砖类型的地板一样结实耐用,对于一些居家式的室内设计往往更能贴近自然,给人以亲近感。同时对木材的一些纹理和仿旧工艺进行注重处理也能更好的体现出一种沧桑和厚重感。

而在墙面涂料中往往会混合一些小贝壳、细沙等材料,再加上一定的鹅卵石、有色玻璃、马赛克进行镶嵌装饰,往往就是地中海式装修风格在装饰材料上选择的重要特点。这些材料更多的贴近与自然和原生态,同时充满着海洋元素,除了能够让整个室内设计更好的体现出其亲近自然的特性之外,还有效的保证的材料对人体健康的无害性,因而这样的装饰材料选择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运用。

2.在装饰图案上对地中海室内设计美学风格的应用

而门窗具有典型的装饰特征作为室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视觉体现,其设计构想也是非常重要的。地中海式的设计风格拱门、马蹄状的门窗是常见的造型,也有简单的方框门窗造型,但均采用木材制作。由于通风的需要,门窗往往采用镂空或百叶的造型,甚至在室内家具的柜门上也运用了百叶的透空处理方法。这些特点都已经良好的运用在了当前国内许多室内设计理念当中。

同时,地中海装饰风格在细节的设计上特别细腻精巧,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的配件,栏杆造型采用卷曲的图案,或是更为复杂的曲线编织的图案,还有运用敦厚的圆角来处理建筑的棱角,让装饰造型更富动感。这些图案以及装饰的选择良好的融入到了当前室内设计理念当中,让其视觉体现变得更为清新而不俗。

结束语

地中海式的设计因其清新的风格以及独特的异域风情在当前中国的室内设计业内得到了非常普遍的运用。主要是在很多的实际室内设计中都会很好的融入地中海室内设计美学风格的理念,一种清新自然且极具亲和力的视觉冲击良好的体现了出来。在形态、色彩、材料、图案方面地中海式风格的确有其不一样的特色值得在室内设计中进行借鉴和使用,同时也让整个室内设计所能呈现出来的艺术感官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第2篇:室内设计美学教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分析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始终在不断发展的中国,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并且中国元素的底蕴和内容都异常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的体现。在室内设计美学教学中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有效拓展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加入室内设计美学的教学中,可以让室内设计美学专业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全新的认识,进而积极主动地创新室内设计美学的中国风,这也是高校室内设计美学教学的职责所在。随着室内设计美学多样化的发展,全球范围内不同元素相互融合、碰撞,国内的室内设计美学教育要着重加强中国风在室内设计美学教学中的应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美学风格体系。室内设计美学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的必要性

1.1 拓展学生室内设计美学的思维

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元素资源供室内设计美学专业的学生借鉴,并且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室内设计美学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科学合理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设计美学的教学中,将大大提升中国室内设计美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拓展室内设计美学专业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国家提供更多优秀的室内设计美学大师。

1.2 豐富室内设计美学课程的内容

室内设计美学课程非常需要通过艺术元素的形式来丰富教学过程,进而拓展室内设计美学专业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感性追求。在室内设计美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室内设计美学行业盛行的西方文化元素,还要增加具有中国风的元素教学,促进室内设计美学专业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艺术设计元素的熏陶下,学生会自主地增加对民族文化的应用。因此,在室内设计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通过创新的形式发扬室内设计美学、文化和民族的特点,促进具有中国风的特点的优秀室内设计美学作品的诞生。

1.3 创新室内设计美学品牌

要想打造世界知名的室内设计美学品牌,必须依托自身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室内设计美学行业要进一步发展仍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必须建立自己的设计品牌。中国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美学创作的思想资源,提升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创新室内设计美学品牌,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国内室内设计美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2.1 室内设计美学的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中国室内设计美学的教学理念仍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表现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室内设计美学技能,而轻视了理论知识;更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文化知识教育。在现代室内设计美学中,落后的教学理念不仅制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平衡,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2 对室内设计美学缺少正确的认知

中国的室内设计美学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存在对室内设计美学的主体认识不足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将室内设计美学片面地等同于绘画,将绘画作为室内设计美学教学的基础知识。这种认识混淆了绘画与室内设计美学的关系,是对室内设计美学的误解。因此,加强对室内设计美学理念的认识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

2.3 忽视了中国传统元素

近年来,虽然在室内设计美学教学内容改革以后,中国的室内设计美学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说,忽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应用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目前,许多设计师都追捧西式的风格,在室内设计美学上也盲目追求西方元素,误认为西方的标准和风格才符合现代的审美,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的应用。这一现象是不正常的,也是非常不利于中国室内设计美学的长远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美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3.1 借鉴传统文化符号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多种文化符号,这些符号都极具中国特色。在室内设计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文化符号转化为教学内容,通过文化符号的独特效果,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美学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及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广泛收集,并鼓励学生将这些符号应用于室内设计美学的具体细节操作中,提高学生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实践技能。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剪纸活动之类的展示中国风的活动,举办传统文化相关的平面设计大赛,要求室内设计美学专业的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应用,提高自己室内设计美学的能力和综合水平。

3.2 融合中国画元素

室内设计美学专业涉及的知识极其丰富,并不是一个结构单一的专业。因此,室内设计美学教学必须重视专业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具体从理论知识、技能和技巧等方面进行分类和总结,归纳各个学科之间的审美观念的异同,提高室内设计美学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全方位、多层次地设置室内设计美学教学的内容。以中国水墨画为例,中国水墨画中的构图、构思讲究虚实相间、黑白对照的辩证性的形式,这种思想与室内设计美学所重视的烘托与对比、均衡与对称等构思设计原则有相同的审美思想、哲学特点与设计技巧。因此,在国内室内设计美学的教学任务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促使学生更多地应用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融入现代的室内设计美学中,展示室内设计美学教学模式的民族文化特征。

3.3 参考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文字形式,室内设计美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依托这些文字来对中国古典设计的风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室内设计美学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寻求室内设计美学的创新点,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观察和敏感性分析。把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些构思和现代的室内设计美学原则有机结合,在进行室内设计美学的时候,自主地融入中国风,使文化氛围、民族特色相互交融。在具体的设计教学实践中,室内设计美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照一些实际的古典建筑进行设计训练;为学生提供涉及室内布局的古典文学作品,让学生从中寻找亮点以及有用的元素,并与当代的一些设计理念进行结合。结语

共生理念下的儿童写作教学实践 篇9

一、顺其自然———“牵着一只只‘蜗牛’去散步”

走向共生的儿童写作, 不应该是毫无意义的机械训练, 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形态, 追求“情动而辞发”。一个个文字朋友聚会, 一起唱歌, 一起舞蹈, 这就形成了一篇篇“有意思”的文章。翻开孩子们的习作, “有意义”的或许常见, 但“有意思”的并不多见, 这与孩子们进入“写作之门”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时候, 孩子任由成人硬拉进门, 懵懵懂懂, 在文字的世界里, 跌跌撞撞。所以, 每接一个新班, 我先牵着“蜗牛们”去散步, “儿童诗”和“儿童文学”是必经之地。

1. 儿童诗的香

儿童是一首诗, 生活是一首诗, 儿童的生活更是一首诗。刚开学, 天还是很热, 我给孩子们带来一组有关“夏天”的儿童诗, 每天都会读上一两首。儿童诗散发的香并非仅此而已。我先做诗人, 看到小宇胖胖的脸蛋上有一个大大的红点, 我诗性大发:

蚊子

蚊子和我是好朋友,

他总是忍不住亲我。

每天早晨起床,

妈妈总是笑我,

你怎么把“口红”都涂到脸蛋上了?

哎, 还不都是“好朋友”惹的祸吗?

真是不够朋友,

我要把他甩掉。

我总能随口作诗, 孩子们好生羡慕。不知从哪天起, 孩子们也开始“诗性大发”。小文的默写第一次得了100分, 孩子们作诗;我烫了个卷发, 孩子们作诗;上课时, 突然下雨了, 孩子们作诗……

2. 儿童文学的香

有太多的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值得孩子们一读。我这里所说的“儿童文学”特指《亲爱的汉修先生》 (适合中年级) 和《特别的女生萨哈拉》 (适合高年级) 。我以为, 这两本书拉近了“孩子”与“写作”之间的距离, 给了孩子很好的写作对象感。实践也证明, 在孩子们的眼里, 这两本书里的文字最“香”, 即使对文字不太敏感的孩子, 在厚厚的门外都能闻到门内的“香”。此处仅以《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为例。

《亲爱的汉修先生》主要是写小学生雷伊因为着迷作家汉修先生的书, 给作家写了一封信, 奇妙的是汉修先生竟然给雷伊回了信。慢慢地雷伊和汉修先生开始了写信交流, 雷伊甚至接受汉修先生的建议开始写日记。

每天给孩子们读雷伊的一封信, 孩子们渐渐按捺不住了, 也纷纷写起了信 (短小, 100字左右足矣) , 更多的写给我, 也写给父母。我回着信, 父母回着信。看着孩子们作的诗、写的信, 我的眼前浮现着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蜗牛们”牵着我的手, 叩响了“写作之门”, 他们已做好了跨入门内徜徉的充分准备。

二、尊重多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

共生强调对多样化的尊重, 而写作是孩子们个性化的表达, 这种个性化表现为内容与表达方式的多元。从某种意义上说,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继而, 我在班上开展了写微博的活动。

1. 什么内容都可以写

(1) 班级万花筒。“吹泡泡比赛”“小鸟来我们班做客”“追踪小绿人”……不管是学校组织的活动, 还是我和孩子们共同策划的活动, 都无一例外地成了微博记录的话题。

(2) 课文大碰撞。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很多文章都为微博提供了好话题, 仅以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的课文为例。《暖流》———回忆过去, 很多的时刻, 那些人、那些事让我们的心底涌起一股暖流, 孩子们的“暖流”细腻动情。《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奶奶眼里的春天是儿童, 儿童眼里的春天又是什么呢?《水》———平原地区孩子的洗澡方式是丰富多彩的……

(3) 节日缤纷游。很多节日也是微博的必选话题。元宵佳节, 孩子们笔下的花灯展览更有童趣;妇女节, 为妈妈制作一份礼物, 将这段美好写下来;儿童节, 记录下自己翘首企盼的心情以及最想实现的心愿……

当然, 总有那么几个孩子相对“慢”一些, 他们觉得生活索然无味。我会细心观察, 努力寻找他们独有的世界。小良爱种花草, 就写他的花草, 班里的“芳草园”他主动承包了;小狗毛毛是小祯最好的朋友, 就写小狗毛毛;数学王子小文最爱编数学故事, 他编讲完故事后, 同学们总会送上最热烈的掌声……

2. 怎么样表达都可以

微博的书写追求的是记录生活, 记录生活中属于自己的“心跳”, 孩子们怎么写都行, 长短不限, 句式不限。这种自由宽松的写作方式, 孩子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三、对话生成———“打造一个和谐交往的氛围”

孩子们的作品是写给别人看的, 共生的状态是彼此互相阅读、欣赏、评价等。所以我每天都请孩子们在班上交流自己的作品。一天, 玮佳举起手:“老师, 小良连续好几天都在写同一个话题, 我觉得很有意思, 就像看‘连环画’, 也像看‘电视剧’, 我也想这样写。”真是个好主意, 学生们也纷纷赞同。

那一节课上, 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决定了很多事情。在我看来, 那是一次伟大的改革。正式将“微博”更名为“连环话”, 将写作的作文本换为厚厚的漂亮的本子, 三四天围绕同一个话题来记录, 每天小组交流自己的话题的发展。一个话题结束后, 利用两天的时间将之前的记录整理成文, 向班级展示。

孩子们的“连环话”, 我是不可缺席的欣赏者。每天我都会选出一部分孩子的“连环话”看完后做出评价, 这是我必须做的。很多时候, 这种不似评价却胜似评价的互动方式是孩子们和我最喜欢的。以热爱花草的小良同学写的为例:

(11月7日) 每天放学回到家, 我都是直奔阳台。那里有我最好的朋友, 分别一天了, 我想他们了, 急切地想和他们聊天。告诉你哦, 他们的名字都是我取的, 菊花蓉蓉, 梅花严严, 风信子灵灵……先不说了, 我要去看看“常常”, 他是我的新朋友。

孩子们“连环话”的欣赏者不仅有我, 更让孩子们激动的是同伴的鼓励与争鸣。在自由组织的小组里 (四人、五人、六人皆可) , 孩子们汇报本周书写的话题以及每天记录的方向, 同伴们有好的主意尽可提出。有些小组会选中其中一个孩子的话题, 从不同角度出发比赛写。这种“同题异写”深得孩子们的喜欢。一个话题结束时, 每个孩子在小组里读自己的作品, 同伴在后面打上星级 (最高五颗星) , 写上“回复”, 或褒或贬, 真实细致。

四、和谐发展———“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在“连环话”世界里的孩子们, 爱写会写, “文字聚会”是他们最爱做的一件事, 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是他们最享受的时刻。正如小凡送给我的毕业留言:“茆老师, 感谢你将我浸泡在文字的芳香里, 我会一直买漂亮的本子, 我的‘连环话’永远都不会断, 我要一直进行着属于我的‘连环人生’”。

在“连环话”世界里的我, 自始至终是欣赏者、参与者。我的参与方式就是敲打键盘, 记录下我和每一届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发在空间日志里与他们分享。孩子们总说, 我是和他们一起在儿童的“文字聚会”上唱歌、跳舞的那个成人。

上一篇:青春的价值初中作文500字下一篇:小寺沟中学第一届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