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和谐共生

2024-10-17

利益和谐共生(精选5篇)

利益和谐共生 篇1

在现实的生态旅游实践中,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利益相关者作为不同的目标载体,有着不同的目的,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采取不同的定位,并且在有限资源分配中的利益驱动性,各个目标之间既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需要进行协调和交易,又彼此相互依赖,导致生态旅游的实践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在很多地区正在毁灭着生态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底资源[1]。对于上述生态旅游实践中的现象和行为,只限于在道德和伦理层面的呼吁或谴责是远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的,必须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一种协调的结构关系,建立一种公平的参与和分配机制,使各利益主体在生态旅游系统中找到利益平衡点,从而形成一个互惠、稳定的一体化共生系统。

一、“共生”的内涵

“共生”(Symbiosis)是一个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种的生物在竞争生存空间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互惠互利,相互依赖,共同生活的关系。共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bary)在研究真菌时于1879年提出,后经范明特(Feminism)、布克纳(Phototoxic)发展完善。共生理论在承认种间竞争关系的同时,也强调种间共栖互生的可能,这为生物协同进化整体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一种“共生方法”的理论来设计社会生产体系,强调社会生产体系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关系。我国学者袁纯清(1998)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小型经济,提出: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共生不仅是一种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可塑状态;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2]。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拓宽,共生思想已渗透到社会各个应用领域,并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涵义。就生态旅游而言,共生理论对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共生系统等的分析为认识生态旅游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从本质上讲,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构建、调整、优化共生单元(即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条件、共生界面、共生模式来建立一个互惠、稳定、一体化的共生系统的过程,是在承认各利益相关者平等、权力和责任的独立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来同时确保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发展和各自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共生系统结构分析

生态旅游共生系统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态旅游共生系统的本质,本文主要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能量、共生界面五个方面对生态旅游共生系统进行结构分析。

1. 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它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不同的共生体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是不同的,在不同层次的共生分析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也是不同的。生态旅游利益相关主体之间肯定存在物质、知识技术、人力资源、信息和金融资本等方面的交换,他们在相互交易、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和相互信任中形成了具有共生关系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各个利益主体均可凭借其社会关系获取对自己行动有利的信息资源。因此,可将生态旅游各个利益相关者看做共生单元,由这些共生单元构成生态旅游共生体。一般来说,其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旅游企业、旅游者、当地社区、当地政府,这四者构成了生态旅游共生体的主要共生单元。

对共生单元的描述可以采用质参量概念[3],质参量是决定共生单元内在性质及变化的因素。在生态旅游共生系统的研究中,各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可作如下分析:旅游企业的质参量是指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表现为旅游企业的获利水平、提供旅游产品质量的高低、社会责任等;旅游者的质参量是指旅游者的有效旅游需求;当地社区的质参量是指当地居民从当地旅游发展中的获利能力,如收入的增加,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等;当地政府的质参量是指当地政府对旅游市场和环境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能力,表现为当地经济状况的改善、政府税收的增加、当地旅游形象的提升等。

2. 共生环境

共生理论认为,所谓共生环境是指除共生单元以外的一切影响因素的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以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互流来实现。对于任一共生体来说,环境对它们的作用有正向的、中性的和反向的,与其相对应,共生体对所处的反应也表现为正向的,中性的和反向的[4],如表1所示。共生体与环境之间的不同结合状态对于共生体的进化、发展有着不同的推动或抑制作用。例如“双向激励”会导致共生体的优化和发展;“双向反抗”则会导致共生体的衰落和消亡,这是两种极端情形,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但是共生体与环境之间的结合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变的、可调适的。

从上述共生理论关于共生环境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共生环境是指除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以外的一切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总和,主要包括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进化的环境条件是生态旅游共生体与其所在的共生环境应是双向激励的,而为了促成生态旅游共生体与其所在的共生环境之间的双向激励,至少应对生态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底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3. 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相互结合的形式以及相互作用的强度。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共生模式包括行为模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利共生和对称性互利共生)和组织模式(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任何完整的共生关系都是行为方式和组织模式的具体结合,不同的共生模式有着不同的模式特征,而且各种模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会以某种共生行为模式呈现出来,并且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各种共生组织模式,为共生单元之间寻求优化协作的外部驱动提供了新的路径支撑。

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构成共生系统,但共生系统的状态变化主要体现在共生模式的变化,因此共生系统的进化也就体现在两方面:(1)在行为方式方面,由寄生(P1)向对称互惠共生(P4)方向进化,方向表现为共生能量分配对称性提高,共生利益增进;(2)在组织化程度方面,由点共生(M1)向一体化共生(M4)方向进化,方向表现为共生组织化程度逐渐提高,共生进化作用增强(图1)。从P1到P4、M1到M4的进化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进化的一致方向,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帕累托改进,而“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P4和“一体化共生”组织模式M4是实现共生单元“双赢”或者“多赢”的理想模式,因其实现了帕累托最优[5]。

4. 共生能量

共生能量是共生系统生存和增值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共生单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成果,是共生系统及共生单元的质量提高和数量扩张的前提条件,共生能量由系统质参量的状态及变化决定,共生过程能够产生新能量是共生的重要本质特征。从共生单元的角度,生态旅游共生系统的能量可以是旅游企业的经济利益、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当地社区的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当地政府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等。

5. 共生界面

共生单元之间的接触方式和机制的总和称为共生界面,它是共生单元之间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或载体,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共生关系中,共生界面既可以是有形界面,也可以是无形界面;既有单介质界面,也有多介质界面;既有单一界面,也有多重界面。对一种确定的共生关系而言,共生界面往往是多种形式的组合,对共生界面的分析有利于认识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在生态旅游共生系统中,共生界面主要体现为:旅游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提供的设施及创造的工作岗位及经营行为,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行为,当地社区居民的行为,当地政府制定生态旅游政策及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基础设施以及监督、引导、协调其他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等。

三、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

1. 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生态位的界定

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的实施最终取决于能否找到有效的共生机制,选取恰当的共生模式,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对旅游利益相关生态位的准确界定。生态位界定的实质就是考察共生单元是否具有互补性,彼此之间是否融合,在共生协作的前提下,寻求旅游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发展空间以便提升整体的水平和竞争力[6]。在这个意义上讲,旅游利益相关者生态位的界定是实施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的关键和前提,它决定了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的可能性及实施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的效果。通过分析,明确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生态位,在此基础上,选择共生模式,构建共生机制,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企业及整个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政府和社区的参与,没有政府的参与,就缺失了政府的监督职能,旅游企业间及整个旅游业的合作竞争就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此外,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必须吸纳社区的参与,使目的地社区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开发、管理和保护之中,使社区居民在生态旅游开发中享有均等的机会和权益,唯有如此,生态旅游地的人地关系才能协调,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才能得到保证[6]。因此,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有效构建政府监督、企业开发、社区参与、多方协作的生态旅游发展方式,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模式的选择

共生理论认为,在共生系统存在的多种模式中,“对称性互惠一体化共生”是系统演进的最优模式,因为在该模式中,共生单元之间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通和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激励是相容的,其共生界面最大且接触介质最好,从而使得共生界面上的交流阻力最少,结果产生的共生能量最大,从而能有效地推动双方的不断进化[7]。进化是共生系统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共生理论认为,“对称性互惠一体化共生”是共生系统进化的一致方向。

所有共生行为模式中“对称互惠共生”是最有效率也是最稳定的模式,利益在共生单元之间的分配是均衡的,能够实现多赢,是生态旅游共生单元竞合理想行为模式。生态旅游共生单元“对称互惠共生”是指共生单元通过利益的共享和义务的共担,在旅游市场这一共生界面中共同进化、共同发展,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共赢。

“一体化共生”是生态旅游共生单元竞合的理想组织模式。所谓“一体化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具有稳定的主导共生界面和支配介质,形成了具有独立性质和功能的共生体,存在全方位的交流和相互作用,共生关系稳定。生态旅游共生单元“一体化共生”就是指共生单元之间,为了能够在生态旅游系统中找到利益的平衡点,通过文化、资源或政治上的联系,采取全方位合作,实施资源整合、品牌共建、形象共塑、人才培训共享、基础设施共建、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等。

3. 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的构建

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在参与旅游过程中自身往往面临着两难选择。当地居民面临着参与市场经济和保持文化生存的双重任务,旅游企业既要获取经济利益更要承担社会责任,旅游者满足自身需求和愿望的同时必须接受一定的行为约束,当地政府则既要保证对环境的保护也要实现税收。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果只追求自己的利益,都想实现个人最优,那么将产生“偏利”影响可持续发展;只有他们之间通过博弈、交易、利益让渡和伙伴合作,实现集体最优(即“共生”),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同时实现,生态旅游才能达到最佳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的构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即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生态旅游一体化机制。

(1)利益共享机制

在生态旅游共生系统中,共享是共生单元之间的基本关系,各旅游利益相关者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其进行合作的原动力,共同收益来源于其互补性资源的共享。通过各旅游利益相关者互补性资源的共享,可以获得成本优势,相互之间通过旅游资源共享、交通设施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共享、环境共享,实施一体化开发形成“规模经济”来减少资源浪费[8],降低生态旅游开发的成本;通过品牌形象共享、旅游宣传共享、销售渠道共享,以增强整体品牌实力,减少对外促销的费用;通过信息共享、网络共享、人才培训共享,以增进交流和增强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和合作的程度,减少额外成本的投入。因此,共享机制的目的是以利益为纽带,通过利益共享使各旅游利益相关者都能从合作中获益,实现互惠共赢。

(2)利益协调机制

协调机制是指在共享机制的基础之上,通过签订共生契约或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以分工、分配、调动和共同建设等方式来保证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合作的顺利进行。共生契约是共生单元为防止合作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而签订的具有限制性、排他性、约束力的协议,要求共生单元按照共生契约来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正确处理利益与风险的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信任关系。这是共生公正、合理的保障。同时,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及其所处的共生环境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这就需要在保持共生理念的同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不断修改契约,解决共生合作中的问题。

依靠政府及行业组织实现协调机制的有效供给与创新,是生态旅游利益相关主体达成互惠共生的重要保障。协调机制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着手,即建立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健全多种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有效的利益保障机制。

(3)生态旅游一体化机制

“一体化”是生态旅游共生机制中的高级形式。可以通过“合作共生”的形式存在,其必要条件是组织关系的一体化和行为方式的互惠性[9]。以一体化形式优化生态旅游利益相关相关者的组织结构,最终形成生态旅游区各种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包括实现资源、市场、品牌、信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制度等的一体化。但是,在现实当中,由于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都不具备“持久性”,因此,生态旅游一体化机制的实现是比较困难的。

四、结论

共生理论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构建、调整、优化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条件、共生界面、共生模式来建立一个互惠、稳定、一体化的共生系统。那么,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必须有效构建政府监督、企业开发、社区参与、多方协作的生态旅游发展方式,选择“对称性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生态旅游一体化机制的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实现集体最优,生态旅游才能达到最佳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摘要: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觉,首先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能量、共生界面五个方面对生态旅游共生系统进行结构分析,其次对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生态位进行界定、并且选择其共生模式,最后对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机制进行探讨,从而构建一个互惠、稳定的一体化共生系统。

关键词: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

参考文献

[1]宋瑞.生态旅游:多目标多主体的共生[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6):78.

[2]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102-105.

[3]李向农,丁艳平.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共生互动模式研究[J].旅游经济,2007,(10):244-245.

[4]刘沛林,卜华白.金融共生理论及其实际运用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2004,(4):153-154.

[5]王维艳,林锦屏,沈琼.跨界民族文化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整合机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7,26(4):673-684.

[6]吴世辉.旅游共生机制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28(53):184-185.

[7]申秀英,卜华白.中国古村落旅游企业的"共生进化"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一种分析[J].经济地理,2006,26(2):322-325.

[8]钟俊.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重庆师专学报,2001,20(3):17-19.

[9]邹统钎,陈序桄.乡村旅游经营者共生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北宅村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6,139(9):67-73.

利益和谐共生 篇2

永远不要对自然心怀不敬。恩格斯说过:“永远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与自然界本就是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一旦这样的索取超过界限,我们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亚马逊雨林的大火,澳大利亚的山火,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蝗灾,美国的流感,以及这次牵动着全世界的心的新冠疫情,都是人类自命不凡、对自然不敬而被自然狠狠报复的结果。

2019年和2020年是动荡的,仿佛所有灾难瞬间爆发,仿佛人类已走到穷途末路。然而,所有的天灾都不是瞬间爆发的,而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敬埋下的祸根,最终结出了恶的果实。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旦被打破,随之袭涌而来的便是无上限上升的海平面,不断盐渍化的淡水资源和垃圾病毒围城——无止境的灾难。

先人“人定胜天”的观念的转变还没告诫我们吗?人类多少年以来所历经的灾难还没告诫我们吗?我们正在经历的这长达数月的疫情还没告诫我们吗?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触碰自然界的底线,就如同雨果说的:“大自然的温柔的慈母,同时也是冷漠的屠夫。”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若能与大自然长久地保持和谐的关系,便也能长久地享受大自然母乳的滋养。反之,人类也许真的很快就要走到穷途末路。

人类要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统一。人不过只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风轻轻一吹就倒了。不要把人类幻想得过分高贵与伟大,为了生存,作文m人类也不能例外地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则。梭罗为了窥探大自然的绮丽而隐居,自耕自食;

巴勒斯坦言自然界的美丽不在外表的装饰,而是深深植根于大地;

澳大利亚修建奥林匹克广场不惜耗费巨资为保护青蛙而修改设计……这些都是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的表现,都是值得人类去学习和实践的。

《流浪地球》的开头有那么一句话:“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认为那只不过是一场山火,一场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或许我们有过战胜灾难的经历,但那只不过是自然母亲对我们的怜悯。人类若继续自命不凡,终会自食恶果。

永远要对大自然保持敬畏和谦卑之心,永远不要自命不凡;

自主合作和谐共生 篇3

关键词:乐学课堂;打造;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44-2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始建于2000年,2010年秋季转制为划区招生的公办学校。转型前学校的教学质量稳居太仓前茅,转型之后,如何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高位平稳发展,考验着每一位教职工的智慧。或许我们曾经焦虑过,但是我们从没有懈怠。静下心来思考,我们追求的不是课堂外表的“喧哗”,而是要回归讲究实效的“本真”,构建老师“活”教、学生“真”学的“乐学”课堂自然成为我们课改的主方向。

乐学课堂的基本框架结构是:学生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双边互动,和谐共生。鼓励教师在这一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打造高效率的个性化课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课堂氛围要宽松、和谐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是催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启迪思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把潜在的学好的内在动力,变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要。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反馈和正面评价,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的机会,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间的鼓舞,体味到受到表扬和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努力的后劲。

二、钻研教材要深入、独到

课本是教学的载体。要充分利用好课本,就要以严谨治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深钻教材,把握教材,认真备课。只有这样,在应用教材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使学生始终保持持久的学习欲望。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点,我们大力营造“研”的氛围,努力提高“研课”能力,把“研课”的范围延伸到“课前”和“课后”。改变从教师做起,倡导“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提倡精选精讲精练、当堂巩固的课堂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三、问题设计要精准、有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的思考及活动。但是如果一节课老师问的太多,太琐碎,看似把问题分解引导,实则割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牵着走,没有自主思索时间,课堂就变成了满堂问,没了精髓。老师应抓住有效问题,把核心问题、思路方法、疑点难点讲透。问题设计不要太简单或太难,要符合学生学情,配合教学进度,做到灵活多样。讨论的问题也不能简单化,无讨论价值的最好不予讨论,教师不能为了活跃气氛而提出一些不值得讨论的非常简单的问题。还要善于设计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和矛盾性的问题。

①探究性问题。要让学生探究知识产生发现的过程。

②开放性问题。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能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阅历、素养等进行个性化的解答,如数学学科中的一题多解,语文学科中的体会与感受等。

③矛盾性问题。学生身心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克服自身矛盾冲突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矛盾问题的设计,引起学生认识、情感、生活经验等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欲动的心理。

四、设定小组要合理、多元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组建学习小组时,教师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建成后,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分工,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副组长、监督员等,并不定期地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担其任,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

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开展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合作意识,逐步将合作意识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育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注重提高教师指导、管理合作学习的能力。其一要求教师具备调控、引导技能,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较大,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的概率大增,作为教师必须精心考虑、周密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引导的水平。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指导、学法指导、组间调控。首先,在准备课时,教师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或意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怕出现混乱的局面;其次,教师面对教学意外时,必须镇静从容,及时引导,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引导措施。再次,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其二要求教师把握管理技能。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老师要意识到对学生指导和协助的必要性,对课堂给予足够的管理和监控。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并适时适当地提供帮助。其三教师要善察学生合作需要。对于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那些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而那些力所不及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引导解决。其四教师注重自身参与。教师既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又要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五、学法指导要适时、到位

“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道出了课内外结合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如果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则可以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因此,在学生掌握了学科知识框架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概括出本堂课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把学习方法进行迁移或者延伸,加以实践运用,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

六、自主时间要充分、完整

要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机会与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敢于去放手,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只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自觉地去运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自主学习分为课前粗学、课堂精学、课后再学三个部分,其中最精彩的是课堂精学。在课堂上,根据学科和课型特点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去感悟、去发现、去创新。自主学习后,学生间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对存在的问题教师从旁点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随着课改小组的建立、实验班的首推,我校课改工作以点带面不断推向深入。省级课题《微笑文化引领下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能否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小组合作”是不是推进课改的唯一途径?“学生展示”和“教师点拨”如何有机结合?一个个难题等待着我们去破解。课堂从“有效”走向“高效”,今后的路很长。虽然努力在多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但效果还是不够明显,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办法,结合学校实际,继续深入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出发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利益和谐共生 篇4

营运资金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许多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其根源多是由于营运资金周转问题。因此, 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已成为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财务问题, 营运资金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根据莱瑞·吉特曼和查尔斯·马克斯维尔对美国一千家大型企业财务经理的调查, 发现财务经理在营运资金管理上的时间投入将近占了三分之一。而早期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大部分侧重于将营运资金分为流动资产项目和流动负债项目, 分别来考察其管理状况, 忽略了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缺乏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系统整体研究。21世纪以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企业间竞争合作方式的转变,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这对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2001年开始, 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在对美国最大的1 000家企业的营运资金调查研究后就一直倡导营运资金管理要与供应链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并提出通过企业、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供应链优化和整合来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新思路。我国学者王竹泉、马广林 (2005) 提出了将营运资金管理与渠道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从整体上考察营运资金的新理念。可见, 将供应链管理和渠道管理融入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有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只考虑了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而忽略了企业供应链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将利益相关者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更少。本文在对利益相关者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管理目标, 构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价值管理框架模型, 探讨了利益相关者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共生互动关系, 良好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有助于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 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也有助于企业价值链增值, 提升利益相关者价值。

二、利益相关者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一个分析框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价值管理理念影响迅速扩大,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利益相关者的价值, 企业的理财目标也逐渐从传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向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无论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还是在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活动中, 企业更关心价值链管理, 企业价值来源于价值链的增值, 而价值链的增值等于价值链的产出与价值链的投入之间的差额。价值链管理离不开对顾客、顾客的顾客、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管理, 企业的采购流程、生产流程和营销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也离不开对企业顾客关系和供应链关系等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管理。如图1所示。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认为, 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理念直接影响了企业目标的实现, 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平衡和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 在管理实践中, 特别是在价值管理中, 许多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融入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作为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价值观, 形成了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模式。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观主张将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管理纳入其日常管理范畴, 在管理实践中注重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通过对其拥有的各种专有投资的有效配置, 达到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最大化, 实现企业价值的可持续增长。

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强调供应链管理和渠道管理对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将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向渠道的优化和供应链的整合, 通过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再造与外部的供应链优化来解决营运资金管理难题, 以提升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此外, 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 还应突破狭义的客户、供应商等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关系的限制, 可以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等合作伙伴来协力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利益相关者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都是在企业共同战略指导下, 通过对利益相关者提供的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 以多方共赢为原则, 满足利益各方的要求, 达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实现企业价值创造。根据以上分析, 本文构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共生互动的价值管理框架模型, 如图2所示。它是由价值导向、价值源泉、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 该系统主张的是一种保护合作各方利益的价值观。

三、利益相关者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共生互动

“共生”一词起源于生物学领域, 近年来,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共生”现象和理论研究已逐渐由生物学领域渗入和延伸到社会学、管理学的许多领域。所谓共生互动是指主体之间在共同存在的前提下相互作用而发生相互依赖性行为的过程, 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这种良性互动关系通常是长期稳定的, 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主体之间需具有共同的或者相类似的价值理念, 至少不能是相互对立的价值理念;二是两个主体之间有发生相互依赖性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分析认为利益相关者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符合上述两个条件。

(一) 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

1. 具有共同的价值创造动因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和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在企业价值创造的动因方面具有一致性, 两者都特别重视顾客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管理, 而与顾客、供应商之间的良好的关系管理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根本动因。企业价值的创造通常是企业与供应链上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 (如供应商、客户) 合作实现的, 在价值链管理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价值链上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实现价值链上各利益主体的精诚合作, 在企业价值实现的同时使价值链上的各方参与主体共同受益。如图1所示, 企业的价值等于企业从客户取得的收入与支付给供应商的投入成本的差额。因此, 通过实施价值链管理, 既要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增加, 又要通过合理的价值链增值分享确保各利益相关主体的价值增值。而要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增值, 既需要价值链上目标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再造, 同时也需要企业与价值链上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 (客户、供应商) 之间的渠道优化和整合。

2. 企业价值形成的作用机理一致

企业价值的形成离不开对企业供应链的管理, 而利益相关者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都强调企业供应链的管理。供应链涉及到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把产品销售给客户的整个供、产、销环节, 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形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贯穿于整个供应链, 营运资金在供应链上的流动将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客户连接在一起。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 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等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 使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提高各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 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最优化。每个节点企业在供应链中既互相合作, 又相互独立, 而通过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促使各节点企业的运营活动实现同步化和集成化, 资源得以有效整合, 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在使整个供应链价值最大化的同时, 实现各个节点企业的共赢, 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

3. 具有共同的价值分配理念

长期以来, 主流财务学和价值管理偏重效率, 而对公平缺乏考虑。随着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发展, 企业的经营目标也正在从单一的利润增长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企业不仅关注经济效益, 也开始重视社会效益, 不但要关注价值的创造, 也要重视价值的分配, 尤其在价值分配方面更应当平衡考虑效率和公平。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 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等无形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其资本所有者在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博弈过程中的谈判力不断增强, 参与企业价值分配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 在利益相关者管理中, 需要合理计量各利益相关者提供的资源对企业价值的贡献, 公平分配企业价值。同样, 在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中, 要考虑价值链条中各个节点上每个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和贡献, 合理分配价值链增值。

(二) 二者具有发生相互依赖性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 利益相关者管理有利于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

如图1所示, 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的营运资金流转涉及了三大核心业务流程:采购流程、生产流程和营销流程。每个业务流程都是由一个个作业组成的, 每个作业又都与其前后的作业相连接, 前一个作业的产出作为下一个作业的投入, 同时本项作业的产出又转移给下一个作业。如采购流程可以细分为如下作业:请购、供应商选择、订单传递、合同处理、运输、验收和结算等;生产流程可划分为生产计划、材料领用、生产准备、加工、装配、质量检验、包装等作业;营销流程可细分为如下作业:客户关系管理、订单处理、产品入库、销售出库、配送、结算等。而业务流程中的每一作业对应的就是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部门, 对每一利益相关者部门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作业管理的效率, 降低营运资金在该流程中的占用, 提升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

2. 营运资金管理有利于价值链增值, 提升利益相关者价值

如图1所示, 在企业价值链中, 企业对于上游企业供应商来说是客户, 对于下游企业客户来说又是供应商, 具有双重身份, 企业需要重视价值链条上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而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绩效, 促进价值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合作以使价值链增值。企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价值链上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精诚合作, 对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不同, 企业价值的具体内涵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们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体仅仅界定为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内部利益相关者, 而将供应商和顾客排除在外, 那么此时的利益相关者价值就可以用企业价值来衡量, 即企业从客户取得的收入扣除支付给供应商的成本后的余额。但是, 当我们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体界定为不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内部利益相关者, 而且还包括供应商和顾客时, 那么此时的利益相关者价值需要考虑将企业、供应商和顾客所组成的价值链价值, 这样包括供应商、顾客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才能得以确定, 此时的利益相关者价值实质上就是价值链的产出与价值链的投入之间的差额, 也就是价值链增值。综上所述, 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不同, 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具体内涵就会不同。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影响因素,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管理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够促使企业改善与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有利于价值链增值, 提升利益相关者价值。

四、结论与启示

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目标是平衡企业股东、员工、顾客和供应商等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处理好他们的关系, 以获得他们的满意、信任和忠诚, 实现企业的持续、长远发展。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是要处理好供应链条上各个节点利益相关者特别是顾客、供应商的利益, 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保持供应链的长期稳定, 在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的同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者的管理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在以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条件下,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和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 未来企业实践也会越来越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认真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只有那些真正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企业, 才可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根据对利益相关者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的共生互动关系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 营运资金管理模式要与时俱进

随着营运资金管理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和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内容逐步从孤立的流动资产管理发展到整体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方法也从单纯的数学方法转向以供应链优化和管理为重心 (王竹泉等, 2007) 。我们要逐步改变过去的孤立、片面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渠道管理等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营运资金管理中来, 创新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否则会导致企业发展陷入财务困境, 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要与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相协同

现有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虽然越来越关注顾客关系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 但是在营运资金管理中只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利益, 没有关注企业供应链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然而上述分析表明, 企业利益相关者中任何一方的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价值创造, 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营运资金周转和使用, 影响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因此, 企业在制定整体的营运资金管理战略时, 应统筹考虑企业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制定相应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 并与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相协同。

(三) 重视业务流程的优化

企业业务流程的建立优化要与企业的整个供应链流程和信息系统的管理协调一致, 服务于整个供应链管理, 加快信息的流通, 提升各个流程之间的响应速度, 形成快捷反应的信息系统体系。企业内部的核心业务流程包括采购业务流程、生产流程和营销流程。采购流程设计要与供应商管理联系起来, 通过建立供应商门户系统, 供应商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采购计划, 及时处理订单和合理安排生产。营销流程的设计要与顾客管理相联系, 建立顾客服务系统, 加快并规范送货流程, 为顾客提供快速便捷服务。业务流程的优化有助于为顾客、供应商以及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实现共赢。

(四) 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业绩评价体系

利益相关者管理和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中实施的关键就是要能合理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是与其在经营中的贡献分不开的, 合理评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有助于企业价值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公平分配, 这就需要建立新的业绩评价体系。新的业绩评价体系既涵盖对管理层、员工的绩效评估, 也包括对顾客、供应商在企业价值链上的贡献评价。完善科学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业绩评价体系将为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竹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该向何处去[J].财务与会计 (理财版) , 2011, (2) .

[2] .贾生华, 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管理:新经济时代的管理哲学[J].软科学, 2003, (1) .

[3] .唐更华, 吴剑辉.壳牌公司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3) .

走进营销的和谐共生 篇5

首先,竞争者可以通过差异化营销避开点对点竞争,可以通过市场细分找到各自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种方式是不合作的合作,是自觉的和谐。

不过,我们还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至于原因,在主观上,是没有真正解决认识问题;在客观上,是企业能力不足。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中国企业,尤其是那些在行业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企业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价格竞争、效益下滑就不可能终止,行业内的硝烟就不可能散去。一个行业的成熟,主要标志是竞争者各自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不是群狼长期环伺同一目标?

其次,不同规模、不同战略取向的企业间,可以合作、协作,甚至是融合。

大企业的存在,其实可以为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大的生存空间。然而我们在自前的现实中,看到更多的却是大企业反过来与小企业竞争,而且颇有赶尽杀绝的愿望与决心。至少在中国是这样。小企业占据着最不重要的市场,而当大企业决定到这里“有所作为”的时候,只能说明大企业失去了增长机会和发展空间。这样的企业,即使将小企业赶尽杀绝,自己就能发展吗?企业发展只能向前看,不能向后看,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认真向国外企业学习。

最后,同类企业之间,也就是竞争对手之间,也可以形成某种默契,进行一定合作。

即便是竞争对手,更有价值的做法,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更好地研究和服务顾客,如何更好地提升管理水平和营销水平,而不是如何打压竞争对手。因为,失败的竞争者最终是被顾客需求淘汰的——他们不能很好地满足顾客需求,而不是被竞争对手淘汰的。“淘汰”竞争对手的结果,只能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营销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是创造并传播新的生活标准,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营销可以归结为一个“儒”字。从字面上看,“儒”可以分解为人的需求,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就是“儒”。而“儒”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站在营销(企业外部)角度看,“以人为本”就是关心消费者,研究消费者,满足消费者;“以和为贵”就是竞争者之间和谐共生。我们已经经历了基于竞争的营销,现在是向基于顾客的营销过渡的时候了,前者的着眼点在于对手,后者的着眼点在于顾客。

如果解决了上述问题,或者说如果对上述问题有了清醒和正确的认识,企业将豁然开朗。事实上,在影响竞争的五种力量中,如果企业能够换个角度,都可以进行合作而不是对抗。基于这种思路,企业的营销资源将得以放大,处境也将得到改善。

上一篇:档案业务指导下一篇:自我认知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