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与共生

2024-11-06

差异与共生(共7篇)

差异与共生 篇1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 一种全新的媒体——自媒体, 应运而生了。自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社会舆论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针对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展开论述, 先对两种媒体展开分析, 然后讨论两种媒体的差异, 最后分析自媒体和传统媒体如何实现共生共融发展。

关键词:传统媒体,自媒体,差异,共生共融

近几年, 信息网络发展十分迅速, 应运而生的自媒体作为社交及信息汇总平台, 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越来越大, 特别是微信、微博等自媒体, 发展十分迅猛。2014年8月18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以媒介融合这一学术话语为支撑, 使得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共生共融逐渐成为学界与业界的关注焦点。[1]因此, 研究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共生共融极具现实意义。

一、传统媒体与自媒体概述

传统媒体主要包括电视、广播、杂志及报纸, 其构成介质主要为电视机、收音机、纸质等。自媒体也称“个人媒体”或“公民媒体”, 即个人化、自主化、广泛化及平民化的传播者, 通过现代化的电子化的方式方法, 向特定或不特定的、个人、群体传递各类信息, 主要包括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等。自媒体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信息来源广等优势, 但也存在可信度不高、专业性普遍不强等问题。[2]相比而言, 传统媒体在可靠性、规范性等方面更有保障, 但传播效率等方面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可见, 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二、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差异

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传播渠道的差异。传统媒体由政府或是相关机构管理与制约, 遵循统一编审、公开发布, 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而自媒体就如同一个“自由市场”, 各类信息通常都不会被严格审核和制约, 可自由发布。[3]二是传播内容宽严程度的差异。传播渠道的差异使得传播内容的宽严程度存在差异。传统媒体在发布信息时是非常严谨细致的, 需经过多方审核, 涉及重大敏感信息必须经由国家相关机构严格审核, 而自媒体就比较自由随意, 好的、坏的、高雅的、低俗的都会涉及, 其中不乏很多正面、健康、积极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以讹传讹, 造成信息失真。三是传播效果的差异。传播渠道与传播内容的差异决定了最终的传播效果。传统媒体在公共信息平台上发布信息, 通过成熟稳定的传播系统传播信息, 信息真实性有保障, 传播效果具有导向性, 能发挥社会整合功效。而自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量大、信息内容杂, 很多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都没有保障, 所以传播效果也不理想, 就某种程度而言, 对自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共生共融

(一) 相互合作, 实现技术融合

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要实现两种媒体的共生共融, 首先就应相互合作, 实现技术层面的融合。诸如, 传统媒体传输成本高, 但自媒体在这方面就具备优势, 故传统媒体可以利用自媒体传输成本低的优势开拓自身的传输视野, 眼睛向上看的同时也要注意下方。这样就能节省成本,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 目前在国内一些城市已经逐渐展开了三网融合的试点工作, 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下, 传统媒体可抓住三网融合的契机, 实现多维度、多平台以及点对点和点对面的信息传播, 拓展自身的传播渠道。

(二) 相互借鉴, 实现扬长避短

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都应正视自身的不足, 借鉴对方的优势, 扬长避短。例如, 某城市电视台做娱乐节目, 主要介绍该城市好玩的、好吃的、有趣的东西, 节目内容接地气, 但因传统媒体传播模式的限制, 使得这档节目的收视率并不高, 传播效果也不理想。对此, 栏目组就借鉴自媒体的传播模式, 通过微信、微博等来宣传和传播, 只要关注节目账号就能观看相关内容。还可通过微信、网上报名等方式举办试吃、试玩的活动, 或是举办拍摄体验、参与节目制作等线下活动, 吸引更多粉丝关注, 提升传播效果。如此, 这档电视节目就融合了传统媒体在社会公信力上的优势和自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优势, 同时也掩盖了各自的不足, 达到了扬长避短的效果。

(三) 相互利用, 实现双赢局面

相互利用, 即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均可利用对方的优势, 再与自身优势结合, 使得两种媒体都能得到发展, 实现双赢的局面。例如, 近两年传得沸沸扬扬的某些地区城管打人的视频和报道, 先不论信息是否真实, 仅是在传播过程中就被添油加醋, 有说城管打死小商贩的, 有说城管是被迫动手的, 有说城管是临时雇佣的……众说纷纭, 好像人人都是目击者, 都是自媒体, 然后一传十、十传百, 最后传得人尽皆知。若报道属实暂且不论, 若不属实, 这将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通常来说, 传统媒体在发布信息前会严格审核, 若事实真相没有完全弄清楚是不会轻易发布消息的。可见, 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在发布新闻方面的重心是不同的, 前者有责任、有担当, 后者更注重是否能吸引眼球。作为传统媒体, 坚守责任和真相是正确的, 而自媒体吸引社会眼球的欲望也没错, 所以传统媒体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的这一欲望, 用更平和、更开放的态度去搭建平台, 去聆听社会大众的意见与建议, 与社会大众沟通交流, 使社会舆论回归正轨。如此一来, 不仅吸引了社会大众的眼球, 也引导了积极、正确的社会舆论, 让社会大众能够了解事情的真相, 理性地作出判断, 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

四、结语

在信息网络时代, 自媒体已经成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 和传统媒体的共生共融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作为媒体工作者, 有责任了解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差异, 有义务研究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两者如何实现共生共融发展。同时, 还应正视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逐渐将两者的优势相互结合, 弥补不足, 实现两者优势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媒体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民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龚佳容.浅谈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差异与融合[J].新闻世界, 2014 (06) :144-145.

[2]杨珺.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影响及融合策略[J].编辑之友, 2014 (05) :83-85.

[3]杨洁.自媒体新闻和传统新闻的融合发展新策略[J].新闻知识, 2014 (12) :57-59.

“共生”理念与生态城市 篇2

本文基于这样的思考, 首先从城市如何与自然共生入手, 并认识到这是人类文明史持续追求了数千年的梦想, 由此提出共生城市的理念 (Symbiocity) 。其次, 将“共生城市”分成三个相互作用的协同集, 这三个协同集自身的共生性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共生性就能影响城市生态脚印的大小。最后, 本文论述培育“共生城市”自演化成长机制。也就是说, 要造就有共生理念的生态城市, 不仅需要从上而下的规划, 更重要是培育一种让城市共生效应自动演进的成长机制。如果只有城市规划, 但没有这种自发机制, 生态城市是难以成功的。

1 城市与自然共生——人类五千年的梦想

1.1“共生”是大自然最普遍的现象

众所周知, 远在人类出现之前, 地球上的万物生长无处不在发生着共生现象, 无数的生物之间构成紧密无间的共生系统 (Symbiosis) , 物种之间相互频繁地交换能量、信息和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从而形成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获取生存和壮大自身的共生系统, “共生”是大自然最普遍的现象, 也是大自然演进和多样化的摇篮。但是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却长期被忽视, 至今为止, “共生效应”方面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但还远远未见到终点。实际上, 人类身体的肠道就是一个与千千万万的微生物共生的系统。科学已经证明:人体内肠道的微生物不仅决定着此时此刻人的生理健康, 而且会影响人的基因的变异, 从而影响下一代。无比复杂、丰富多彩的共生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和身体内部展现其奇特的效应, 但许多人并没有感觉到。

1.2 中西方历史上的理想城市观

中西方历史上有不同的理想城市观。我国作为与农耕文明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理想的人居环境就在持续不断的“桃花源记”这类图景中反复展现, 这就是中国人的理想城市梦。而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主的西方文明由于狩猎文明与商业的发展, 较早形成挑战自然的理念, 进而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的创新, 发展出一套能够快速建设城市, 快速占领一个地方来普及自己的文明的理念。因此, 两千多年前, 快速扩张的古罗马军队到处建设方格型的城市, 千城一面, 这种基本的城市建设格局至今还在沿用。而基于文艺复兴的现代科技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兴起, 又放大了人类轻视自然的雄心壮志, 这种藐视自然、逢山开山、遇海填海的方式, 尽管挑战和“战胜”了自然, 但最终却受到了自然的报复, 也把地球的生态环境破坏得濒临崩溃, 资源濒临枯竭, 连大气层中的CO2浓度也濒临极限了。所以, 人类文明需要转型, 城市更需要转型。

我国古代的风水理论, 其科学合理的部分是古人类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生活经验, 研究城市和建筑的人居环境如何与自然共生。大到城市、小到村庄的规划, 人们都在追求一种共同的理想环境, 那就是“枕山、环水、面屏”、“洞天福地”和“藏风聚气”的图景, 这是人类在长期的农耕文明生活经验积累中发现能够繁育后代、保障安全、风调雨顺的微环境。经验表明, 凡是生物多样性越好的环境, 人类就越容易满足自身的繁育需求, 生活舒适度也更好, 并由此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等“天人合一”的理念。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 “城市的建设应该因天才、就地利, 城廓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尽管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体系在早期也经历了“自然中心阶段”, 但其以人类为中心的“两分法”思维模式逐渐兴起, 形成了“挑战自然”的行为模式, 催生了人类史上空前的工业文明。以最早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英国为例, 工业文明以前所未有的威力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 也带来了空气污染、疾病丛生、生态衰退、贫富悬殊等严峻的问题。这在当时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的《双城记》一书中有详尽的描述。正如他在该书扉页上所写的那样,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最糟的时代”。十九世纪末, 英国规划师霍华德提出人类要抛弃那种乌烟瘴气的城市建设模式, 而应追求一种自然乡村共生的田园城市。他认为城市规模不必太大, 中心城市应该由若干的卫星城围绕, 卫星城之间以农田绿地分隔, 并通过快捷的交通连接起来, 而且把人的生活和就业岗位的安排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城市的土地利用上要追求公有公平等等, 在他撰写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展现了他对工业文明以及相应的城市发展观的全面深刻反思。

中华民族在数万年的农耕文明和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学会了城市怎样与周边山水和谐共处。明末清初的杰出剧作家李渔就提出过:“何为山水?山水者, 才情也, 才情者, 心中之山水也。”正因为受“天人合一”思维的影响, 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过去几千年建城史中, 没有改变城市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的格局, 山、水、城依然是这样的协调。

但是西方国家在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之后, 不断膨胀的“人类中心论”和“挑战自然”的偏见所致的工业暴力却力求将城市变成机械式的居住机器。比如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 第一眼往往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充满机械美的城市, 但是很快就会让人感到视觉疲惫, 这是因为在这里人与自然关系被分割, 城市不是一个连续流动的空间。所以, 古人说, 什么叫山?什么叫水?山者, 万物之瞻仰也, 草木生焉, 万物殖焉, 飞鸟集焉, 吐生万物而不私焉;水者, 万物之本原也, 诸生之宗室也, 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在这样的思维模式基础上, 中国古代规划师把城市与山水之间的共生模式, 至少分为九种:“山环城、水抱城;山环城、水穿城;山环城、水含于城;城包山、水抱城;城包山、水穿城;城包山、水含于城;山是城、水抱城;山是城、水穿城;山是城、水含于城。”这么丰富多彩的分类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奠定, 这是一种何等丰富的文化遗产啊!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 只有传承和弘扬这种与大自然休戚与共持续数千年的文明, 体会到天人合一理念的精妙, 才是创建现代生态文明可贵的精神良药。

1.3“共生城市”与“机械城市”的比较

第一, 共生城市必然是资源能源节约的城市、物质循环利用的城市、遵循生态学原则发展的城市;而机械城市以经济效率置上, 必然是掠夺自然资源、低成本排放、遵循物理学原则。第二, 共生城市必然是功能混合的、高度紧凑的、相互之间能共生的空间结构、多样化的, 因为多样化能够持续繁荣, 是尊重地方文化、尊重自然的, 但是又是包容的;而机械城市往往是严格的功能分区, 是标准化、同质化、千城一面的。第三, 共生城市是扁平化、组团式集群、新城代谢性、内部基因传承为主的;而机械城市是层级制、服务于中心、平等性、外部设计强加为主。第四, 共生城市系统内各元素是共生的、感性和理性共存、对异质文化是包容的;而机械城市是二元论、非黑即白的, 是欧美文化占主导地位。最后, 共生城市是生态文明的依托, 以信息化服务业为主动力的;而机械城市是工业文明的依托、以工业化为主动力。由此可见, 共生城市或者共生理念基础上建设的生态城市是今后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摇篮,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见表1) 。

1.4“共生”设计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

“共生”基于丰富的“多样性”, 源于无数的“微循环”, 是任何物质能源都可以相互利用的高效循环。“共生”所产生的协同作用能够使能效和物效的提高有可能超越物理学定律。“共生”是自组织系统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而自组织系统 (Self organizing system) 是一切生命演化基本模式, 这种城市必然是向自然索求最少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而“阴阳互补”是“共生效应”的最高层次。不同生物和基础设施之间是功能互补的, 不是相互排斥和抵消的, 而是互相在贡献着自己的信息、能力和资源, 是一种高层次的“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就是“阴阳互补”, 中华民族五千年前就得到这个智慧, 但是现代人很少能够领悟和应用。

2“共生城市”的三个主要协同集

2.1 能源和资源的协同集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和运行, 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电梯下降能、废弃物转化为沼气能, 都在一个建筑内完成协同转化利用, 使建筑不仅是人类居住的空间, 也是能源的发生集。如果城市的基本单元——建筑可以与能源共生, 那么城市也就可能实现与自然生态环境共生。

如果把垃圾回收利用按对大自然不同的干扰程度分类, 从传统的垃圾填埋一直到好氧和厌氧堆肥, 垃圾利用越接近三角形高端, 浪费的资源就越少。最后, 没有东西会浪费, 一切来自于土壤, 再回到土壤中去, 垃圾就变成了燃料和肥料、变成了自然生态所需的养料, 这样一种循环利用方式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类与自然间的共生模式之一 (见图1) 。

再者, 在城市中一切可再生的能源资源都得到均衡分配, 在空间、时间上均衡地分布、循环利用。雨水收集与水循环利用理想的状态实际上就是两百年前的西方世界或三十年前的我国各地的状态, 当时所有的城市河流都是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 这就意味着水体有着很强的自净能力。由此可见, 只要修复城市水生态, 水的循环利用, 人、城、水和谐也就为期不远了。

在城市建设中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 也就是模仿大自然的共生理念, 使城市各类构建物、各个层面都能收集雨水, 使城镇水体能够和千万种生物相互之间共存、共生、循环利用水资源。这种模式是西方发明的, 但是却贯穿着东方的智慧。

可再生能源应用和景观协同。通过一体化和多样化的设计, 使建筑与可再生能源巧妙利用组成一种新的城市景观, 能将建筑上安装的太阳能光电板所产生的单一景观和光污染减少到最低的状态的同时, 又能增加独特的现代形象, 从而使分布式能源产生器与城市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和谐相处。

再者, 不同产业的企业间资源共生。即前面一个工厂所产生的废物变成后一个工厂的原料, 这样就能实现废水、废弃物的零排放。

2.2 城市服务功能与产业协同

首先, 要追求土地混合使用。只有把各种各样的功能分区多维度混合布局, 使得稀缺的空间能够高效利用, 使得城市能够紧凑型发展, 居住和就业能够共生。即把居住、就业和各种不同的产业布局之间共生起来, 这种新规划模式就必然会打破现代规划师们熟悉的明确分区的规划, 然后就能创造出立体型的不同的结构的混合单元, 这种新单元可称之为集约式的城市综合体, 这类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单元实质上是使用功能混合的大型绿色建筑, 其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工作与休憩的机会。采用这种单元组合起来的城市当然就是一种共生的生态城市, 但需要城市规划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与之相适应, 澳大利亚率先推行的绩效规划 (Performance zoning) 就代表了这类进展。

例如南方有一些大学园区内的学生只有两三万, 校区占地面积却有好几个平方公里, 相比地处老城区的紧凑式校园, 用地明显偏大, 例如香港理工大学是一个有近四万学生的大学, 它的校区仅占地176亩, 校园和周边有像蜘蛛网一样的步行道, 仅六米宽的步行过道, 却能够承受最高峰时的人流量, 因为一辆汽车占用的空间相当于五六十个行人占用的空间, 所以, 这种未经事先规划, 但基于交通流量变化而“自组织”延伸建设的微型交通步道既是以人为本、便利民众的, 又是环境友好的, 与建筑也能高度协同。

通过在轨道或快速地面公交BRT交通站口设置自行车停放点, 实现快交通和慢交通的协同。从城市规划历史来看, 西方城市最典型的空间结构是广场, 而中国城市最典型的空间结构是街区。从现实效果来看, 凡是将人性化的街道与休闲、交流、购物、步行等功能协同起来, 从而满足市民与游客的需求, 这类功能的协同就会产生宜人的场景。

2.3 气候、自然与景观的协同集

如果把城市中建筑归于“阳”, 那园林绿地就属“阴”, 这种阴阳共生观造就了中国五千年园林发展的原动力,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原则是:一切都源自模仿自然, 力求展现自然美的精妙境界, 园林与建筑往往是高度融合、相互包容的, 如建筑的回廊、屋檐、门台等都是面向园林和水体的开放空间, 而亭、榭、假山、廊道等建筑小品又自然地点缀在园林绿地和水体之中, 这就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阴阳互补”精髓。

而西方的园林与建筑却是分开布置的, 园林仿佛就是一个被征服、被奴化了的假自然, 这种“自然”在建筑面前就像一个臣服的奴隶, 其空间结构虽然是机械的、对称的, 但却是不自然的。这种园林景观远远没有我国园林与建筑的共生来得和谐与亲切。

在我国, 从北到南, 各地的四合院空间结构差异极大。如将四合院中的建筑划为“阴”、空地归为“阳”, 南方的四合院往往是充分利用建筑物占地较大, 形成蔽阳、阴凉的效果;而北方的四合院则空地多、建筑少, 并讲究坐南朝北、呈围合空间模式, 适宜于多利用阳光能形成宜人的小环境。这样的不同“阴阳”组合就使得我国的传统四合院式建筑是适应当地气候的和适合人类居住的。在建筑群里, 充分利用园林和建筑物的协同来极大地减少热岛效应。

可再生能源应用与景观的多样化也是匹配共生的。城市与周边山水的协同, 那更是我们要领悟的精华。中国的城市始终把山水与人居环境看成是共存、共荣、共雅的。腾子京说过, “天下郡国, 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 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 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足, 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通过把城市规划成为一个园林与建筑的复合体系, 我们的祖先早就给出了如何发展、如何规划人类聚居点的智慧。

城市与市郊农村的协同。如果城市是“阳”的话, 那么农村就是“阴”, 城乡间“阴阳互补”才能协调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奠基者霍华德曾经说过, 城市与农村应该像夫妇那样得到结合, 这样才能萌生出新的希望和新的文明。但是现在有的地方把农村建成像城市那样, 那就是阴阳不调和, 或者叫“同性恋”。

3 培育“共生城市”的自演化成长机制

3.1 作为自组织体系的生态城市“共生”演化的基本规律

首先, 共生城市必然是具有“自组织”特征的系统, 其自我演进所产生的生态效果远胜于一次性“科学”规划。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 从不共生到高度共生, 通过对这类演进规律的认识, 我们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智慧。生态城市的规划要为具有新陈代谢能力的城市空间结构自演进奠定良好基础, 而不是设置障碍, 如果盲目的按照开发区这种方格型方式来设计城市, 那么对城市发展的可持续特性带来的是障碍。因而所有的城市规划, 从开始设计时就应考虑到如何有利于终极的共生关系的自演进, 考虑到城市高度演进以后的复杂的共生体的形态, 这样就有可能为城市未来的演化铺设了一条正确的轨道。

“共生城市”是他组织与自组织两种机制相结合的结果。作为他组织形式的主要承载体的生态城市的规划, 从起步阶段就不应该有结构性的错误来妨碍城市自组织功能的发挥, 如果有了结构性的错误, 而且妨碍甚至破坏了共生关系, 那就说明这个规划有硬伤。这种硬伤往往表现在对三个协同集的共生性造成破坏。

生态城市作为自组织系统的重要节点, 其交通结构、可再生能源应用、水循环等这些节点越强大、越自主, 系统整体就越能够应付外来的干扰, 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共生效益就能够顺利地形成, 这些自然的演进过程对整个系统的演进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 某生态城原来的道路结构就像一个开发区, 这样不利于交通系统和街区活动的共生, 后来就进行了设计改进, 将路网加密, 这样使得步行、机动车能够和谐共生。

共生系统演进的主体、主动力在于市民。市民、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及由他们组成的能动性、创造性是城市朝着“生态化方向”演进的最基本动力。以著名的德国生态城“弗莱堡范例”为例, 该市从可再生能源应用开始、到资源循环利用、再到绿色环保, 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向前进, 完全是基于共生理念。

工业文明时代的集中化、大型化、刚性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设计旧思路, 非常容易形成城市的“共生陷阱”。资源循环利用越微距化, 共生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和复杂性就越容易得到高度演化, 越容易达成生态城市的目标。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往往迷恋于把一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到一起, 或盲目崇拜巨大无比的集中式的能源系统, 这样就会妨碍城市的能源和资源与其它功能的共生, 更为重要的是, 此类集中式、中心式的污染处理和能源系统也将风险高度集中了, 一旦受到损坏或人为破坏, 就无疑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启动了“定时炸弹”, 这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认识缺陷所造成的恶果。

3.2 生态修复——让城市生态系统自我演化

通过截污、扩大湿地、培育水生动植物、增强水动力、生态驳岸 (去除传统的三面光) 、减轻初期雨水污染冲击等等, 使水生态能够恢复到原来具有自净功能的状态, 水循环利用就自动能够取得成效。所以, 水生万物、水容万物, 但关键在于人怎么对待水。

在景观设计中强调把自然生态引入到城市空间中去, 十分注意保留城市中的自然斑块,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城市生态景观更好的原因。因为风景名胜区条例限制了这类城市不能以开山和填湖来建设开发, 无意中就为城市和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条件。

新建的城市公园绿地, 也应该通过愿景性规划 (Scenario Planning) , 来引导人工工程以正确的方式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生成, 而不是相反。这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妙之处, 也就是为什么园林能和建筑“阴阳互补”, 师法自然、虽为人工, 但宛如天成。如果我们的公园也像西方的公园那样呈现阳刚之美, 那就不能实现阴阳互补之美。

城市社区小块绿地的乔木和藤本植物为社区的生态景观和小气候改变带来持续性的改进, 从而产生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能动性的正循环。

3.3 持续优化——过程性地景观设计

比如多伦多的“树之城” (Tree City) 方案, 这种方案以持续成长的树木来取代持续开发的建筑物, 不断丰富的绿色景观逐步形成反混凝土化的自然力量, 随着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的建立, 建筑物与园林的互补协同性就会越来越好。

政府通过精心的绿街规划与建设, 例如改建和新建1000条步行绿道计划, 诱发了市民由下而上的自发性参与行动, 这种共生活动就产生了城市多样化和共生复杂性的自动演进路径, 逐步形成人在绿荫中步行或骑车的绿道网络。

城市的空间景观的形成并不完全由规划师的空间设计来决定, 而后者只是提供一个不阻碍自发演进的框框, 而它最终的构成理想与否在于过程和市民参与机制的设计, 这种机制的设计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植物、人与水景观之间丰富多彩的互动关系的展现和深化。作为开放性景观形成结果的设计跟终极的设计常常是完全不一样的, 只有把所有东西都看成是有生命的、相互联系作用的, 最终就会形成高度复杂的共生系统。

历史表明, 当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超过了50%, 也就是进入后城镇化的时期就会涌现出美丽城市建设的强烈需求, 或者叫“社区魅力再造计划”。杭州开展的最佳社区与最差社区的评选, 使市民了解“绿”和“美”在何处, 如何改进, 调动了市民参与美化社区的积极性, 结果“集腋成裘”, 渐渐地使城市的基本单元日益美丽, 从而促进了城市整体的共生性。这种共生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组织特性与日俱增就导致了城市生态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大幅度提高。

4 小结

第一, 自然界无处不在的“共生理念”是生态城市规划编制的新基础知识。

第二, “细节决定成败”, 城市生态系统各节点的微循环特性决定了生态城市自组织特性和共生关系塑造的成败。

第三, 生态城市往往是“它组织”与“自组织”——基于“共生理念”的组织机制——两种系统相互耦合的结果。

第四, “共生城市”效能的提高实际上是基于系统的自我演进, 而不是一次规划定终身。

第五, “自我演进的共生效应”源于市民、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创造力和进取精神。

第六, 现代智慧信息网络是各自系统的协同整合的纽带。它用赛博 (Cyber) 空间把各个子系统的空间整合在一起, 使得它们之间能够共生, 这种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共生的关系, 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思路。

共生的城市建筑与景观 篇3

一是城市建筑与景观的关系轴线。19世纪中期, 随着经济先行理念的盛行, 纽约城市肌理不断遭受破坏, 城市整体的公共空间系统严重紊乱, 人们开始进行反思, 纽约中央公园应运而生, 在当时凭借创新的理念和先进的设计手法以一种大地艺术的形式镶嵌于城市之中。它是在城市肌理中独立而出的一种存在, 也一度成为了解决城市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经典案例。20世纪30年代, 建筑与环境的保护与开发模式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思想的发展有了新的转变。从最早诸如大地艺术等艺术手段逐渐进化到“都市景观主义”手段。高线公园就是这一时期的这一思想的实践例证。在空间上, 城市景观的主题和基调, 是赋予城市建筑空间特色的关键, 会为城市建筑空间带来秩序感, 城市建筑的公共空间同时会反哺城市景观的空间丰富性。每一处城市景观依赖于城市建筑而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特征, 易于识别并成为人们的唯一记忆。

二是并立共生的“城市绿肺”。城市公园是与生产和生活场所相分离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由于中央公园是一种针对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城市迅速扩张的被动反应和城市改良措施, 因此它一开始并不是作为城市的有机组分来设计的, 更不是市民居住和工作场所的有机部分, 而是与城市的日常生活环境、日常工作场所相分离的景观。占地340 h m2 (850英亩) 的纽约中央公园是严格的方形地块, 有园墙围合。公园内部景观环境与外部的城市建筑几乎毫无关系, 完全把纷杂的城市排斥在外, 营造起了一块有别于市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天堂。即使后来中央公园打开了围墙, 延伸了绿地系统, 使中央公园和绿地成为城市更为有机的部分, 但中央公园仍然是与城市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相分离的独立的土地利用类型。直到后来城市美化运动以及稍后的田园城市运动和大量城市中心居住人口向郊区外迁, 中央公园才再次与城市公共建筑相结合, 从而形成了更大范围和辐射面的城市公共景观空间。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在那里放松、交往。而巨大的中央公园也如同一枚“城市绿肺”, 为纽约城市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氧气”。

与情境共生的估算教学 篇4

一、创设生活情境,凸显估算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内容和场景为题材,创设鲜活有趣的学习情境。另外,要深入挖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中来学习估算,体验到估算的价值,感受到估算的魅力,从而增强估算的意识,自觉养成估算的习惯。

由于估算教学内容分散在各个学段,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容易造成教师对估算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把握。同时,由于估算是近似计算,往往没有统一的答案,容易导致学生对估算的理解比较模糊,对估算问题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估算教学必须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估算的方便和实用性,从而真正理解估算。

例如,在教学乘法估算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宁波晚报的一位编辑在编排‘小记者周刊’时,想在两分钟内知道一个版面大约有多少字,因为事情很紧急,所以想请大家帮个忙,帮他数一数。”随即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报纸,数一数整个版面的字数。两分钟后,学生都没能数完。这时,我因势利导:“有没有什么简练的方法可以很快算出整个版面的字数?”通过反馈交流,引导学生把报纸折成八等份,先数出其中一份大约有20行,每一行约有30个字,那么估计有600个字左右;然后再用“600×8”就可估算出整个版面的字数。在这一情境中,学生不仅充分感知了估算产生的现实背景,对估算的便捷性以及现实意义有了切身的体验,同时还对估算的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二、巧蕴问题情境,浸润估算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一些需要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情境,不断地让学生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老师准备给每位同学买一本《黄冈小状元》,每本定价12元,全班有48个同学,大约需要多少钱?”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所以问题一出现,学生便纷纷举手。“我是把12看做10,48看做50,所以大约需要10×50=500元。”“我是把12看做10,那么大约需要10×48=480元。”“我是把48看做50,那么大约需要12×50=600元。”由此可见,不同的学生所选择的估算方法不同,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的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灵活选择估算方法。而教师没有“适可而止”,又提出一个问题:“你喜欢谁的方法?说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对上述几个结果进行评判。经过师生的分析讨论得出,不同的估算结果只是与准确值有误差大小,只要估算的结果在合理的范围内或切合估算的目的、符合解决问题的需要就都是好方法。此时,教师并没有“见好就收”:“你觉得老师带500元钱够吗?”在讨论中,学生意外地发现:考虑购物前的预算时,一般需要把数字往大估,才能保证购物的成功。从中学生也深切地体会到不同的问题情境应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三、紧扣情境特点,强化估算意识

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估算意识的培养远比估算技能的训练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结合不同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估算解决与生活紧密相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估算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是学科性,因此,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体现数学味,还要注重挖掘估算自身的魅力,紧扣情境特点,使学习情境与生活情境水乳交融,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估算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估算的动力和热情,从而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减法”的估算内容时,教师采用教材上所创设的收集矿泉水瓶作为教学情境(见教材第98页),提出问题:”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让学生探索解答的方法,结果发现很多学生直接把第三周收集的192个和第四周收集的219个相加进行精确计算。尽管教师费尽周折,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用估算来解决问题,但学生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用估算。分析其原因,从理论上来看,产生估算需要的生活背景与精确计算是有区别的,不同背景下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此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估算学习的情境与前一个用精确方法计算第一周与第二周收集个数的例题(见教材第96页)是同一个教学情境,学生就理所当然地采用相同的办法计算了。同时,由于学生对估算的理解还不够彻底,他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答案精确比不精确的要好,于是精确计算就成了学生的首选。由此可见,估算教学要恰当选择情境,紧扣情境特点。学生只有在适合估算的情境中才会有估算意识。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除非“另起炉灶”创设一个契合估算特点的情境。除此之外,我想不妨把教学顺序换一换,先顺水推舟进行精确计算,然后再要求学生用估算进行验算,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这样可能更顺应学生的思维。

四、延伸教学情境,提升估算能力

估算教学并不是孤立、单一的,它是以口算为基础的,有机地渗透在计算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为笔算服务。因此,我们不能人为地把估算、口算、笔算完全割裂开来,应该跳出单纯为学而教的误区,把估算教学的情境有效地延伸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学习历程,使学生在“无形”中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情境的创设与使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应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自然延伸,使情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上找到食指的宽约是1厘米,一拃约是1分米,一庹约是1米,使他们在头脑中初步形成一定的长度观念,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已有的概念,去估计橡皮的厚度,铅笔的长度,文具盒以及课桌面的长、宽等,并在课后布置学生去估一估、量一量家中生活用品的长度等,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估算的无处不在。此外,我们还要把估算和精确计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用估算从不同角度去检验计算的正确与否。例如,检验5075÷25=21这道题时,既可以从估计商是几位数入手去发现错误;也可以从21×25的积大约是500,与被除数5025相差悬殊来发现错误;还可以从5025÷25的商比5000÷25的商200更大作出判断。这样既渗透了数的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积、商的变化规律,提高计算的正确性;还能加强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自我发现、自我矫正的习惯,并在发现错误的过程中,体会到估算的优越性。

让“情”与“智”和谐共生 篇5

一、创设情境, 从感性体验入手

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环境是作用于儿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 不仅有益于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 而且能有效调动儿童的情感参与。

在教学《云房子》时, 我精心设计了“揉纸团造‘云房子’”这一活动。我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想象, 用纸揉出各种形状的“云房子”。接着, 我相机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想象, 用所学的句式说说自己的“云房子”的样子, 再“飞”到其他“鸟儿”的“云房子”做客。这样, 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在情境中深化了。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才会那么浓, 思维才会那么活跃, 想象才会那么丰富, 语言才会那么生动……是体验给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

二、调动感官, 以激发情感为抓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感悟词语, 并内化吸收课文语言, 创造性地进行迁移运用, 从而达到“情智共生”。请看《三亚落日》教学片段。

师:三亚的风景神奇而又瑰丽, 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 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投影出示句子)

师:老师很想听你们那美妙的读书声, 谁来展示一下?

……

师:谁能把落日“读”到我们眼前来?

(一生读)

师:读得很投入。

生:我从他的读中又一次看到了那顽皮的小孩。

生:在我眼前是浩瀚的大海。

生:我有一个小小的看法, 就是似乎没感觉到那落日在弹跳。

师:哦, 是吗?你很会读书, 听得也很仔细。你来读读?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三亚落日真的很有诗意,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美妙绝伦的景象。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丽…… (观看落日电影片段)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感受和体验课文的优美意境, 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和强烈的表达愿望。他们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融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 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就不断地在课堂上闪烁。

三、积极引导, 以恰当评价为推手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世界, 怎样让评价给孩子们以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发现, 积极引导、调动他们的情感, 并予以恰当的评价, 激励孩子们自我建构。

我们班有个孩子特别不爱阅读, 可是有一次, 我发现他对《三国演义》的人物评价写得不错。原来, 他是从电脑游戏中了解到这些知识的。但我还是大大地表扬了他, 并鼓励他一定要认真读书, 争取拿到“阅读星”。

我的表扬给了他很大的鼓励, 他主动向我提出, 每天放学后在我的办公室门口读半个小时的名著再回家。他就这么坚持着, 一个星期, 两个星期……渐渐地, 他读完了四大名著, 也爱上了阅读。一个学期后, 他被同学们评为学校“书香好少年”。

语文课堂要技能与情感共生 篇6

教育已经进入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因此在授课中,我们不单要为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高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我们要从多个方面着手,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技能与情感共生的教学目的。

一、创设情境,营造气氛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写到“情以物迁”,夸美纽斯也说过“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说明特定的情境能刺激学习者的感官,让人的情感发生迁移,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可感的认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不同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准确而深入的把握。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的教学中,我先是采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来导入,“生在旧社会,饱受人间疾苦,却能忍辱负重,将无私的爱给了自己的乳儿,这个女子是谁?她就是诗人艾青笔下的大堰河,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和赞美,一起感受诗人对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者的讴歌吧……”学生们情为语动,开始认真聆听范读,寻找诗歌的脉络。大屏幕上,一幅幅有关旧社会底层民众生活场景的图画播放出来,再次打动了学生。在自读课文之后,我采取了问题入境的方式,让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在你的心目中,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有的学生说:大堰河很勤劳,她终日的操劳,洗衣服、做饭、养鸡,还要给地主家做乳娘;有的学生说:大堰河很善良,她对“我”非常好,深爱着她的乳儿;还有的学生说:大堰河很悲苦,一生没有享过福,挨打受累,近40岁就去世了……

有了情境,有了触动,学生就会认真读书,有感而发。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自然得到提高,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并体会到了思考和探索的乐趣。

二、品析词句,深化认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品析词句是必不可少的,而有条理、思路清晰而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品析则可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主动地深化认知。在品析词句时,老师和学生进行深层的交流,既能让学生积极思考,获得知识,也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美好情感体验。

在《雨霖铃》一课的教学中,我用“离别”作为主题词导入。“离别”,自古以来就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迄今为止,同学们学过的不同情形下的离别,有哪些呢?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讲的是北上求学的儿子与年迈的父亲之间的离别,我们从中读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牵挂、担忧和不舍,离别之中,是浓浓的亲情;李白的《赠汪伦》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我们从中读到了朋友之间的真诚与眷恋。有了这样引经据典的互动,学生们更想知道《雨霖铃》中关于离别的故事和情感,于是,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聆听了这首诗,并结合宋词的常见思路展开讨论———你读到了什么内容?学生们发言积极,有的说,词一开篇就交代了离别的地点、时间、环境等,为下文展开作了铺垫;有的说,自己非常喜欢“自古多情伤离别”这一名句,认为将离别的伤感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还有的为大家分析了离别的场景。

整堂课从调动学生的情感入手,巧妙解析诗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获得独一无二的情感体验。

三、实践活动,升华素养

语文是一门应用学科。我们的语文课堂可以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让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用心感受优美的词句、动人的情节、真实的人物,从而提高课堂的质量,升华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到一举多得。

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先是熟悉了剧本常识,并默读了课文节选部分,为分析人物形象和课文主旨做好了铺垫。接下来,一场有关《雷雨》人物和主题讨论会的活动展开了,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热烈。在第二课时,我选取了几段经典片段给学生播放,满足了大家观影的要求,同时也用这种形式,展现了戏剧常识,也在一些学生的心中点燃了表演的火种。在学校的艺术节上,我班自拍自演的改编版《雷雨》赢得了全校的认可。

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三农与乡村旅游共生关系研究 篇7

一、三农与乡村旅游共生概述

共生关系体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三农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三农问题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小康的关键。而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资源要素为经营对象, 以城镇居民为客源, 通过向他们提供乡土风光、农民生产劳作、农村风俗参观体验以达到满足他们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目的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与三农要素息息相关, 从目前我国开展乡村旅游的情况来看, 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 仍然存在忽视甚至漠视三农和乡村旅游关系的情况,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无益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和三农问题解决的现象。

二、三农与乡村旅游共生的原因

(一) 从概念上的分析

从乡村旅游概念上看, 乡村和旅游这两个定语在这一概念中缺一不可, 是旅游发展中于农村、农业生产中衍生出的一种旅游形式, 旅游是乡村的旅游, 不是风景区和其他地方的, 这种形式如果离开乡村这个限定词, 那么整个概念都变了。这种旅游形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为建设新农村、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发展而培育出的新型产业形式, 是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体现和新农村建设目标得以实现的依托。可见, 乡村旅游是一个天生的边缘性、跨行业的概念, 本身就有着天生的相互依赖关系。

(二) 旅游消费者需求方面的原因

从消费者需求上看, 消费者出游的目的主要集中在休闲、度假、体验、参与几个方面, 对象均围绕三农展开。比如农村乡土风光、农民生产生活、农村风俗体验和参与、农产品购买等, 都能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增长见识、教育体验等愿望。基于消费者需求出发, 乡村旅游必须围绕三农这个中心来设计旅游产品和进行营销活动。

(三) 三农要素的外延包含了乡村旅游

三农问题本身包含范围很广, 并非只有表面的农林牧副渔几种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农所指的内涵外延也在经历着不断的变化。随着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 建设新农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等成为当务之急, 而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新的尝试, 乡村旅游也理所当然地应该算作现代农业的范畴, 离开了乡村旅游这种有效的形式, 上述目标都难以实现或没有更好的方式实现。

(四) 政策性因素

国家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着明确的要求, 即政府主导、农业基础、农民主体、农村特色、市场运作、企业经营。乡村旅游发展的首要目标不是旅游, 而是三农, 即农民增收、吸纳剩余劳动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可见, 从一开始, 乡村旅游就背负了比旅游本身更重大的社会责任, 从而使它与三农再也无法分开。

三、三农与乡村旅游共生关系的表现

(一) 乡村旅游产品极富乡土气息

目前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主体上以乡村风光观赏、农作物采摘、农活体验、农村风俗体验、农家菜品尝等形式为主, 五花八门, 但是都从不同侧面体现出了浓郁的乡土味道, 总体出来就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赏农家景、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游客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节、本着不同的出游目的都能收获旅游带来的成果, 感受到乡村特有的特色和气息。

(二) 三农要素助推乡村旅游特色发展

乡村旅游的的客源绝大多数为附近一定车程距离的城市居民, 不太可能拓展到全国甚至更广的范围, 游客的出游目的非常具有针对性。因此, 乡村旅游经营者要想在市场中赢得生存地位, 只能从从“农”字中做文章, 基于资源特色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各地农村风俗差别很大, 特色鲜明, 把这些灵魂性的东西挖透、包装好, 就是最好的特色和竞争力。事实上, 目前涌现出的众多星级乡村旅馆、农家乐、农业庄园等, 都是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的, 真正充分发挥了三农要素对于乡村旅游的推动作用。

(三) 新农村因乡村旅游发展而变得更美好

反过来看, 农村因为有了乡村旅游, 从而有了更新的面貌和更快的发展。农民因开展乡村旅游而获得了巨大的经营收入;公司经营的乡村旅游吸纳了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了他们的工资性收入;游客购买农产品增加了农产品的外销途径和销量;游客的体验需求使农村传统文化和风俗获得继承和发扬的机会;开展乡村旅游美化了村容村貌, 保护了生态环境。乡村旅游为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 将三农与乡村旅游隔离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的经营者过于看重高端休闲度假人群的旅游需求, 在农村大兴土木, 建设豪华酒店, 打造园林。乡村旅游点集中建设, 甚至建造围墙与真正的乡村隔离。虽然名为乡村酒店、山庄, 实际上已经名不副实, 与当地农村和农民无关。这种做法隔离了乡村旅游和三农要素, 背离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初衷, 不能允许发展壮大也必将无法获得持续发展。

(二) 乡村旅游经营纯粹企业化

为了解决发展所需资金, 更好地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 有必要逐步推进乡村旅游的企业化经营。但是目前有一种倾向就是地方政府将一些土地资源租给企业经营, 撒手不管。企业获得经营范围内的土地等资源, 农民不再是这些项目的主体, 企业经营项目也不一定是跟当地资源特色相关, 而是单纯的企业经营行为。农民在这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开发中无法获得最大的利益, 不能调动其积极性, 因而无法得到当地农民的真正的支持和参与。

(三) 乡村旅游风景化

不少乡村旅游点选址建设原则就是风景好, 没有风景的也要人为打造风景, 否则就不搞乡村旅游。于是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某些省区乡村旅游集中在风景名胜区周边, 其它地区的农村则一片死寂;二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很多地方大规模进行人造景观打造, 使得乡村旅游既失去了乡村特色, 又使得人造景观无法与自然风景名胜相提并论, 最后经营失败。

(四) 乡村旅游城市化

一些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个现代化的集镇, 道路宽敞、屋舍崭新、建筑现代化、高档化。大兴土木破坏了环境, 改变了乡村原本的风貌, 现代建筑与当地环境极不协调, 失去了乡村旅游的灵魂, 即便短期内迎合了少部分游客的需求, 但是从长期来看, 这种扭曲乡村旅游本质和目的的经营模式必然导致乡村旅游走进死胡同。

五、基于共生关系推进乡村旅游与三农和谐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 三农和乡村旅游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 必须站在和谐共生这一角度去考虑问题, 促进两者和谐发展。

(一) 制定乡村旅游与三农和谐发展的统一规划

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尽快制定发展乡村旅游的统一规划, 站在地区大局的层面考虑问题, 把本地三农要素中最有吸引力、最有竞争力、对新农村建设最有用的要素找出来, 以科学、规范、统一、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乡村旅游零、散、小、乱, 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 也才能保护环境、传承文化, 实现健康永续发展。

(二) 用三农要素助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的特色就在于“乡村”二字,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做到“农”字当头, 旅游产品设计必须围绕三农要素来展开。农业生产、农村风俗、农耕文明对于城市居民来说, 都是极具吸引力的卖点, 我们应当把这些农村元素按照市场要求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组合和改造, 在保留最原汁原味的特色的同时, 变成迎合市场口味的旅游服务产品。产品设计中千万不要无中生有、生拉硬扯。当然当地农民也应该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主动参与进来, 真正把乡村旅游与传统农业生产同样对待, 把农村特有的内容贡献出来、挖掘出来。我国幅员辽阔, 农村风俗差异很大, 在开发乡村旅游的时候应走差异化路线, 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 转变观念、认识和重视乡村旅游的作用

这是对农民来说的。现代农业不是传统的肩挑背扛, 也不仅仅限于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也不仅仅是靠外出务工和招商建厂。乡村旅游是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全新方式, 它一样可以帮助增收, 一样可以让农民生活得更好, 应该承认并重视它, 才能在今后的三农中真正用心去经营它。

(四) 经营模式上强调农民主体

乡村旅游经营组织形式可以是小单位的农家乐, 也可以是大规模的公司, 还可以是村组合作组织。关键不在于形式, 而在于是否做到了规范、有序、有效, 避免了盲目建设, 防止了恶性竞争, 有效服务了三农发展, 是否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不同的组织形式, 只要政府做好了制度设计、做好了规划、把好了门槛、有效引导, 都是可以的。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 不要采用把农民晾一边的经营模式, 要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挖掘三农元素, 设计有竞争力的产品, 有效推动乡村旅游获得更大的发展。

摘要:文章分析了三农要素与乡村旅游存在共生关系这一情况和原因, 分析了共生关系的表现, 指出了目前存在的违背共生关系的一些问题, 最后提出了基于三农与乡村旅游共生关系的乡村发展策略建议。

关键词:三农,村旅游,共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沈国斐.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探讨[J].生态经济, 2005, (12) .

[2]苏宝瑞.北京市打造国际水准乡村旅游休闲体系[J].北京农业, 2011, (06) .

上一篇:模糊互信息下一篇:铁路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