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共生发展论文

2024-07-06

创新模式共生发展论文(精选6篇)

创新模式共生发展论文 篇1

摘要:在共生理论视野下,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创新单元的共生体通过共生合作机制能够孕育创新能量。根据共生度和关联度,区域创新系统的合作创新模式可区分为“间歇性偏利共生”型、“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和“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四种类型。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从共生界面建设、环境营造和单元构建等方面着力,增强共生度和关联度,集聚创新能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共生理论,共生机制,合作创新模式

自英国学者库克(Cooke,1992)率先提出区域创新系统概念[1]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机制、功能、作用以及案例等进行了广泛研究,采用的理论方法大体上有三重螺旋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等。无疑,上述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如三重螺旋理论仅强调产业、政府、大学及科研机构三者之间的协同合作,而忽略了其他部门和环境的作用;产业集群理论强调了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的重要意义,而忽视了以开放式创新的方式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所有创新要素;系统动力学理论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联系可以用因果反馈控制理论来加以诠释,并对区域创新主体要素或子系统进行长期的、动态的和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但该理论方法忽视了区域创新的主体要素是互为因果、协同共生的,将各主体要素和子系统进行机械还原性地分析不能更完整地认识区域创新系统的涵义和作用;库克所描述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是相对短期的区域创新单元之间的互动等等。从实践上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区域创新经济正迅速推进。研究发现,区域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科技因素,同时涉及制度、生态环境、人口、文化及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换言之,区域创新系统是存在复杂关系的有机共生体。基于区域创新各主体交互合作的内涵及目标,本研究拟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采用共生理论分析方法,将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合作方视为具有复杂相关关系的生态有机种群,从而探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机制及其实现模式。

1 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率先提出了共生概念。作为一个生态学上的概念,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并认为共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2]。共生理论作为种群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研究种群之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及合作共生的关系。随着共生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共生”的思想和方法引起了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等的关注,一些源于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和方法理论在诸多领域内正得到运用和实施。我国袁纯清博士最早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小型经济,他认为共生是指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3]。

生物共生系统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要素构成。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方式、强度,也反映它们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互关系。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则构成共生环境。共生系统的三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着共生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规律。共生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称为共生界面,它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和载体。

共生的理论分析就是在认识和掌握共生关系的基础上,分别深入分析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弄清共生的条件、共生的影响因素和共生的动力机制,从而探索共生进化的实现条件和模式。共生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主要有共生度分析方法、共生界面分析方法和共生模式分析方法三种。

2 共生理论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适用性

在共生理论视野下,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要素,或实现要素的新组合而形成的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共生网络体系。该体系包括主体性要素、资源性要素和环境性要素,主体性要素是指各产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地方政府、金融及中介机构等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资源性要素是指这些主体拥有的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人力和知识资源等。环境性要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是指科技基础设施,而软环境则包括市场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等[4]。运用共生理论分析方法,可以把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各要素变换成区域创新共生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从而更有效地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2.1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单元

若把区域创新系统看成一个共生体,参与创新合作的主体性要素即各产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地方政府、金融及中介机构等和他们各自拥有的资源性要素(信息、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就是共生单元,它们是形成区域创新共生体的基本构成条件和能量单位。

在衡量区域创新共生体的共生程度时,共生度与关联度是两个重要的指标。共生度主要强调共生单元或要素之间由于各自内在属性而相互影响的程度,而关联度则强调共生单元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两个指标都是刻画共生单元之间的联系程度。一方面,共生单元之间存在联系的纽带;另一方面,共生关系形成过程中,对共生伙伴的选择要求共生单元间关联度不低于一个临界值。任何单元都会以能力强、匹配性好的单元作为优选共生对象。不过这种选择会受到区域创新系统的近邻优势影响,近邻优势包括地理距离的接近和经济、组织、社会、文化等的共享[5]。这一规律为区域创新共生合作模式选择提供了基本依据。在区域创新合作中,要使合作持续稳定发展,并产生创新能量,提高“共生度”与“关联度”相当重要。

2.2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内部的相互作用通常以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来实现。对特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的存在“社会根植性”优势的区域创新共生体来说[5],共生环境具有正向、中性和反向作用的多种可能性。

在区域创新合作的环境中,参与创新合作的共生单元与其所在的共生环境间可实现双向激励是一个必要条件。为此,必须建立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在内的持续有效的区域创新合作机制。既要增强企业、金融及中介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共生单元在推进创新合作中的积极性,又要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前提下,规范共生合作各方之间的利益转移,以实现整体利益在各个共生创新单元之间的合理分配。

2.3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界面

共生界面对共生关系形成与共生系统达到均衡有重要影响。畅通的共生界面为共生单元之间的信息、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的交流提供顺畅的通道,使共生过程中的新能量源源不断地产生,促进共生创新系统的演化与发展。反之,若共生界面呆滞,则共生单元间的交互通道不畅,会导致共生创新能量不足,共生能量的不足势必弱化共生单元之间的激励,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区域内共生关系的衰亡。

对区域内各共生单元之间的创新合作来说,交通运输、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是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等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或媒介,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资源将无法流动。反之,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无疑会加速资源的流动,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使创新合作的交易费用相对降低。因此,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和水平是保障区域创新共生界面畅通,促进区域内外创新合作的必要条件。

3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机制与合作创新模式

3.1 区域创新的共生机制

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如同生存于同一生态系统中居于同一食物链或营养链的生物群落一样,同一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主体单元是互相联系结网共生的,每个单元均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各自具有适应性。鉴于创新活动既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非线性过程,也是一个蕴涵着“干中学”与“用中学”的过程。随着全球知识产权竞争的加剧,技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提高,企业很难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有效把握创新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企业必须积极寻求多种协同创新的模式。事实上,合作创新已经成为各国应对的主要措施之一[6]。因此,创新不是孤立的行为,以企业为主体的共生单元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与外界大量交换信息,包括显性知识(编码化知识)和隐性知识。当显性知识更容易获取时,独特能力和独特产品的创造将依赖于隐性知识的产生和使用[7]。由于空间的接近性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有效产生、传播与共享,创新集群和区域就显得至关重要[8]。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及竞争优势的形成要求各种创新相关主体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与学习关系,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区域共生体的集体努力[9]。区域共生创新系统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中介机构之间在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学习、合作来增进彼此的竞争能力,加速彼此能力成长,从而实现整个区域内共生创新能量的增加。

3.2 区域创新共生系统的合作模式

区域创新系统内的主体单元通过互相联系结网共生促进相互学习,进而促进共生度和关联度的提高。根据共生理论中共生单元的组织程度和行为方式,以共生度和关联度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为标准,可以把区域创新系统共生合作模式区分为“间歇性偏利共生”型、“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和“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等四种实现模式。

(1)“间歇性偏利共生”型合作创新。从共生组织模式上看,间歇性共生虽然还存在随机性生成的成分,但整体上其合作创新的共生界面已经具有某种必然性和选择性。不过,其共生创新界面包含着多种共生介质,一方面能实现共生界面的分工与合作功能,另一方面能使不同性质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能够通过不同的介质完成交流。在界面的稳定性上,间歇共生模式已表现出某种界面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不连续的、间歇的,因而作用也是有限的。

从共生行为模式上看,偏利共生必定存在一种共生单元具有强烈的利他倾向,并且这种利他倾向并不影响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在封闭体系中,偏利共生对非获利方既无害也无益,而对创新获利方则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开放体系中,如果环境具有一种对非获利方的补偿机制,那么非获利方也会得到创新。

可以用示意图(组图一左上)标示“间歇性偏利共生”合作创新模式,方框表示为区域共生环境,内有共生单元Ⅰ、Ⅱ、Ⅲ、Ⅳ、Ⅴ,用虚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共生合作创新关系是间歇性的,单向箭头示意利益和能量分配是偏利性质,共生关系1、2可以表示高校、科研院所对企业的输出,共生关系3可以表示企业的新投资,共生合作关系4可以表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输送。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现实存在的“间歇性偏利共生型”合作创新有:地方政府不定期举办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生单元的合作交流会、高校到企业寻求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企业到高校或科研院所寻找适用技术进行投资等,这类共生合作创新在时间上具有不连续和间歇性,在利益上可能只存在偏利性,但对非获利方也无损失。这类合作创新的稳定性取决于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共生介质的稳定性,其调节能力越强,共生关系的稳定性越好。

(2)“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从共生组织模式上看,区域创新的连续性共生界面生成具有内在必然性,只有体现共生单元特性和环境要求的共生界面才会成为连续共生界面。在界面的稳定性上,连续性共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并且,连续共生模式反映了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连续、稳定的合作创新关系,这种关系能推动区域创新共进化在较高水平上实现。

从共生行为模式上看,非对称性互惠共生的主要特点是:其一,这类共生以共生单元的分工为基础,产生新能量;其二,这类共生所产生的新能量由于共生界面的作用而形成非对称性分配;其三,这类共生往往不仅存在双边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机制,而且有多边的交流机制。

可以用示意图(组图1右上)标示“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合作创新模式,用实线表示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是连续性的,箭头两两双向但粗细有别示意利益和能量分配是非对称性质,连续性共生合作界面A已经建立起来,共生关系1、2可以表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连续稳定的产学研合作,企业在区域共生环境中获利较大,共生关系3可以表示企业与创业投资等融资机构之间的连续性合作关系。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现实存在的“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相对较多:如地方政府每年定期举办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生单元参与的技术交易市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享的技术交易平台、企业与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国家倾斜支持的创新融资合作协议等,这类共生合作创新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利益上互惠共生,但是存在非对称不均匀的利益分配。这类共生合作创新的稳定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非对称性分配的程度和范围,非对称性程度越低,范围越小,共生稳定性将越好;二是共生界面的性质与功能,共生界面的功能越全,性质越稳定,共生单元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频率越高、成本越低,因而对共生单元的稳定作用越强。

(3)“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从共生组织模式上看,区域“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和“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在区域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创新关系方面基本类似,其差别在于创新单元之间在利益和能量分配机制是对称互惠的。因此,“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模式更容易使区域共生合作创新长期保持下去。

从共生行为模式上看,“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的共生界面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任何单元的简单变动不会影响界面的性质与功能。对称性互惠共生有以下特点:其一,以共生单元的分工与合作为基础,产生新能量,即通过共生单元的分工与合作具有更高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效率;其二,共生界面具有所有共生单元之间实现对称性分配的功能特性,所有共生单元都同等程度获得进化;其三,共生过程中存在双边和多边的交流机制。共生能量的广普而均匀的分配与多边交流机制的结合使共生体系的进化具有其他低级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可以用示意图(组图1左下)标示“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合作创新,方框表示为区域共生环境,实线表示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合作创新关系是连续性的,连续性共生合作界面A已经建立起来,箭头两两双向且相互对称显示利益和能量分配是对称性质,共生关系1可以表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地方政府之间的稳定且对称互惠共生的产学研用合作,共生关系2表示另一种连续性共生互惠合作关系。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现实存在的“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有:区域内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的技术交易市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享的技术创新平台(基地),区域内官产学研合作联盟,企业与区域内外创业投资或私募基金机构达成的创新融资合作协议等。这类共生合作创新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利益上互惠共生。对称性分配机制使各种共生单元处于较为理想的共生状态中,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都达到高效率状态。但如果决定对称性分配机制的共生界面发生变化则共生稳定性也会随之而变化。

(4)“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从共生组织模式上看,一体化共生模式具有最明显的共进化特征。在一体化共生模式中共进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其一,分工形式由其他共生模式中的事中、事后分工发展为以事前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全过程分工。其二,主导共生界面的形成使共生过程中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更有效率,同时也更加稳定,从而为共生体和共生单元的同步进化创造良好的界面环境。其三,共生体的特征共生介质是共进化的重要物质条件。

从共生行为模式上看,相对于“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而言,“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的共生界面一旦形成即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一体化互惠共生有以下特点:其一,通过共生单元之间的一体化分工与合作具有更高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效率;其二,一体化共生界面具备所有共生单元之间实现对称性分配的功能特性,所有共生单元同等程度获得进化;其三,共生过程中存在双边、多边和一体化的交流机制。

可以用示意图(组图1右下)标示“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合作创新,方框表示为区域共生环境,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创新关系是一体化的,共生关系类型1表示共生单元相互开放边界,交叉融合为一体,共生关系类型2可以表示由政府或强有力机构将各共生单元纳入形成一体化,各共生单元边界逐步消融,从而融为一体而对称互惠共生。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现实存在的“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主要有:大企业、中小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高校参与的由政府引导建立的高度一体化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等。作为一种最高程度的共生创新模式,“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是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着力培育的理想实现模式。

4 结论与启示

在共生理论视野下,区域创新系统内的各主体要素均是区域创新共生体中的共生单元。区域创新能量的增加是在区域创新共生网络中的各共生单元通过联盟、协议、伙伴关系、合作、相互帮助和协同作用等共生合作机制发挥作用实现的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在区域创新共生网络基础上的各种以企业为主体的共生合作和依赖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地增长。如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联合体(SEMAT-ECH)就是一个有政府参与的研究共生联合体,企业与其他组织间合作种类形式多样,从R&D伙伴关系到股份合作企业,再到合作制造、复杂的市场营销安排和研究联合体等[10]。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合作模式分别为“间歇性偏利共生”型、“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和“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四种,其各种特征和实例如表1所示。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合作创新模式在条件具备时可能发生,但并不一定发生,关键取决于合作创新的模式是不是在可能的条件下使区域共生经济最大[11]。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实践中,可以根据区域内外的共生单元数量、共生界面层次和共生环境状况等具体条件,对实现区域创新提高的共生单元合作创新模式进行选择性构建。例如若某一创新区域内外的共生单元数量较少、共生界面层次不高、共生环境较差,就会导致该区域内各创新单元的共生度和关联度很低,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合作模式可能只是低级的“间歇性偏利共生”型合作创新或“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所在地方政府必须做创新共生网络的“穿针引线”工作,通过内引外联,在市场中培育共生单元,扶持建设共生界面,营造共生环境,提升区域内外共生创新单元的共生度和关联度,就能不断地增进实现共生创新能量,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合作模式就能够实现从低级的“间歇性偏利共生”型合作创新或“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向“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和“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的转化,就能减少和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从而提升区域综合创新竞争能力。可以考虑先在全国各高新技术开发区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共生创新模式,集聚区域创新能量,形成创新“高地”,再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the New Europe[J].Geoforum,1992(23):365-382

[2]冷志明,张合平.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7(6):15-18

[3]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周元,王海燕,赵刚,等.中国区域自主创新研究报告(2006-2007)——区域自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R].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5]黄鲁成.基于生态学的技术创新行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0——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R].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MASKELL P,MALMBERG A.Localized Learning and IndustrialCompetitivenes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23):

[8]阿歇姆,哥特勒.创新地理学:区域创新系统[M].//法格博格,等.牛津创新手册[M].柳卸林,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9]徐彬.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J].软科学,2010,24(11):27-31

[10]张伟峰,万威武.复杂性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25(5):56-59

[11]傅家骥,仝允恒,高建,等.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创新模式共生发展论文 篇2

关键词: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共生关系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和激烈的竞争环境, 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 需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其存在和发展形式也需变化。中小型科技企业受资源的限制, 自身发展难以对抗市场压力,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中小型科技企业选择与有共同利益的企业合作,组成技术创新网络, 来满足各方企业的要求。

Vijay指出,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是网络中参与者之间对某种关键性的资源形成共享关系而结成的网络[1]。Kamann和Strijker认为网络是一种包含企业之间所有的互动关系,按照这种定义方式,会使得任何只要存在互动关系的组织都会被认为是在同一个网络中[2]。

网络中结点位置的不同代表了企业在网络中位置不同,或享有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某些企业的发展速度快,占有绝对的优势,成为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企业[3]。本文分析了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关系式一个共生关系,双方选择最佳的共生模式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

1 核心企业与中小型科技企业

1.1 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的界定

技术创新网络是由多层次、多渠道的结点形成的, 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在网络中既存在着跨层次、跨界域的交流, 又可以相对独立地行动或运作。核心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核心结点,占有领导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把其它结点连结在一起,实现共赢。马士华认为网络中没有一个强劲的核心企业,相关各企业的效益都会受到影响[4]。Dei Ottati从企业成长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核心企业带动了小企业的成长,并指导其发展壮大[5]。Leonard Barton认为,核心企业具有可持续性的核心能力,保持在网络中的地位,并帮助依附它的企业或网络保持竞争优势[6]。

本文界定的核心企业是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处于支配地位,其核心能力具有持续性,对小企业发展起到带动的作用,并对技术创新网络形式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中小型科技企业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共同围绕技术创新目标协作运转。

1.2 核心企业与中小型科技企业关系

在技术创新网络中,中小型科技企业去寻找核心企业来互补技术或资源的缺陷,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收益。核心企业掌握创新技能、研发能力、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对小企业具有影响力和控制力。我们可以引入共生模式来解释核心企业与中小型科技企业合作关系。

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能量交换建立稳定的链接,这与生物学中共生关系极为类似,都是在价值链作用下共同生存和协同进化。因此,社会网络节点间的链接具备共生特征。技术创新网络属于共生网络,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以分工合作为基础,互利共存、优势互补共同创造价值,形成共生系统[7]。技术转移联盟促使共生企业向共生网络方向发展,同时也使共生网络中的节点企业具有共生特征[8]。

1.3 共生模式

共生理论由袁纯清直接将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及相关理论向社会科学拓展。从共生行为方式看, 共生组织模式包括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9]。

寄生共生模式是由寄主企业和寄生企业构成的一种特殊的共生模式。寄生企业只有从寄主企业获得利益才能够存活,离不开寄主企业,然而寄主企业可以不需要寄生企业。

偏利共生是介于寄生和互惠共生之间的比较特殊的共生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它的偏利性,对于共生一方无害也无益,而对另一方有积极促进作用。

互惠共生包括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两种,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不仅产生新增价值,而且共生体之间存在多边多向的交流,多边作用机制使共生发生质的变化,扩大了共生的范围,提高了效率,同时增大价值减少损耗。

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是一种最为理想、有效、有凝聚力、稳定性的共生形态,此时共生企业间的物流、信息流和价值链都处于最高效率状态。新增价值也是所有共生模式中最大的。

2 核心企业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共生模式选择

2.1 模型基本假设

本文采用博弈的方法研究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共生模式的选择,假设前提如下:

(1) 参与人都是理性人。

(2) 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在网络中地位不同导致企业间能力不对称,贡献和收益的不同。

(3) 企业共生产生的利益大于单独行动产生的利益的总和。

2.2 变量描述

A为核心企业,B为中小型科技企业。A, B产生的利润为R, a, b为A, B企业的努力系数。ε是一个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意味着外部因素对技术创新网络的影响。A与B收益分配系数为 (1-s) ,s。A与B的刚性成本CA、CB是企业直接用于联盟的创新活动的要素投入,柔性成本C (a) , C (b) 时常管理费用等。令μ, γ为A, B企业的创新性成本系数,G为A, B共生过程中产生的共生收益[10]。

核心企业收益

中小型科技企业

2.3 博弈模型分析

2.3.1 寄生共生模式

在寄生模式中企业不产生新的增值活动,即G=0,它只改变寄主企业A已有价值的重新分配。当G (a, b) =0时,R (a, b) =C (a) +C (b) ,代入 (3) , (4) 式中可得:-Q (a, b) =P (a, b) , 即A企业减少的收益转移到B企业中,只是单方向的价值活动。由于A, B企业是理性人,而G (a, b) =0,不存在新利润,无法分配。A和B企业并未实现各自的目标,因此,放弃选择此模式。

2.3.2 偏利共生模式

当s=0时,收益分配全部偏向A企业,并且要求G (a, b) =Q (a, b) , 代入 (4) 式中,可得P (a, b) =0,说明B企业没有分配到新增价值。共生企业之间互动过程产生新增价值只对A企业有利,但B企业并未获利,此时B企业不符合理性人假设。反之亦然,A与B不会选择偏利共生模式。

2.3.3 互惠共生模式

当s≠0, s≠1, s≠1/2, 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对 (2) 式求a, b偏导:

(7) 式和 (8) 式联立,得出

此时对 (3) 式求a的偏导,对 (4) 式求b的偏导:

(11) 式和 (12) 式联立得出:

此时,将 (9) 式与 (13) 式比较大小, (10) 式与 (14) 式比较大小,可得:

在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中,A与B企业符合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A企业与B企业的能力大小不对称致使企业贡献大小和利润分配不对称,A企业占有主导地位,控制B企业。

2.3.4 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

当s=1/2时,A和B企业的收益相等,G (a, b) =P (a, b) +Q (a, b) , 这与假设能力大小不对称致使的利润分配不对称相矛盾,因此,A和B企业不会选择对称性共生模式。

由此得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完全符合理论假设,使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双方利益达到最优,并且能够保持双方共生关系的稳定性。

3 结语

本文在研究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选择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在信息传递机制上,知识资源共享是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合作共同共享的结果。但本文没有在知识匹配状态,知识流动状态和知识流控制过程进行分析。核心企业在共生过程中为了占有优势,在知识资源上具有独特性,同时信任机制和有效沟通可以降低柔性成本并且克服机会主义。

参考文献

[1]Vijay K Jolly.从创意到市场:新技术的商业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Kamann D J F, D Strijker.The Network Approach: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Campaign R.InnovationNetworks Spatial Perspectives[M].London:BelhavenPress.1991.45~173.

[3]李玲, 党兴华.基于权力依赖的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的识别研究[J].软科学, 2009 (5) .

[4]马士华.论核心企业对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0 (1) .

[5]Dei Ottati G.1994.Economic Changes in the Districtof Pration the 1980s:Towards a More Conscious andOrganized Industrial District[J].European PlanningStudies 4 (1) .

[6]Leonard Barton, D.Core capability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

[7]Tan, J., Tan, D.Environment-strategy co-evolution andco-alignment:A staged model of Chinese SOEs undertransi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6 (6) .

[8]司尚奇, 冯锋.基于共生网络的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联盟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10) .

[9]刘子新.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企业联盟稳定性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007.

[10]王怡.基于动态合作博弈的工业共生网络战略联盟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11 (6) .

吉林省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模式研究 篇3

1 相关研究述评

1.1 共生理论

“共生”(Symbiosis)一词最早见于生物学研究领域,由德国真菌生物学家安东·德贝里在1879年提出,其本意指不同种类的一个或多个更多成员间延伸的物质联系[2]。后经范明特、布克纳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共生理论[3]。20世纪50年代以后,共生理论逐渐渗透到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如琼斯将共生理论引入现代社会理论领域,用以解释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互动关系[4]。一般意义上的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协同与合作是共生的本质,通过合作性竞争实现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5]。

近年来,共生理论被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并迅速成为旅游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旅游共生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而采取的一种合作的经营方式[6],它在本质上是让各个旅游共生单元在旅游市场这一共生界面中共同适应、共同发展、共同进化,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共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根本目的是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使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随着国内区域旅游竞合和产业融合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共生理论应用到旅游研究中。共生理论开始主要被用来研究区域旅游的竞争与合作,如吴泓和顾朝林运用共生理论研究了淮海经济区的区域旅游竞合问题[7];王凯[8]、王维艳等[9]研究了跨界景区的旅游资源共生整合机制等。此后,共生理论逐步被运用到具体的旅游业态研究,如徐虹等研究了体育旅游开发的共生模式及其利益协调机制[10]。王金伟和王仕君以四川汶川为例,从产业、区域、管理、利益分享、文化和环境六个方面研究了黑色旅游共生发展模式[11]。目前,还未有学者将共生理论运用到红色旅游研究中。

1.2 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2]。近年来,红色旅游成为国内学界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基础理论、红色旅游资源规划与评价、产品开发、区域合作、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13]。在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方面,毕剑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总结提出七种模式构想,即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红色演出、博物馆、旅游节庆、红色主题公园、体验参与[14]。刘海洋和明镜提出了红色旅游“八要素”联动开发模和社区参与模式[15]。

2 吉林省红色旅游发展概况

吉林省红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共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遗存230余处。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的分类方法,吉林省红色旅游资源可分为遗址与遗迹、建筑与设施2个主类、6个亚类、15个基本类型(表1)。从总体上看,吉林省红色旅游已经初步形成了“三个重心、六个经典区域、一条主线、六条精品线路”的空间布局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6]。

注:资料来源于文献[16]。

从旅游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来看,吉林省红色旅游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吉林省开发的红色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尚未形成旅游品牌。省内的红色旅游产品大都是以纪念馆、陵园等为载体的观光型红色旅游产品,生动性、体验性和参与性严重不足。红色旅游产品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整合不足,产品互不搭界,呈分散状态,无法形成有机的联结,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其次,产业融合不足,产业链条短。省内的红色旅游开发缺少与现代文化产业、影视产业、动漫产业、信息技术之间的有效融合,产业化水平不高。旅游景区仍然是传统的门票经济模式,产业链条短,尚未形成食、行、游、住、购、娱相配套的产业体系。第三,区域之间也没有很好地统筹发展,地区、部门之间条块分割严重,重复性建设多,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红色旅游未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很好的结合,尚未完全形成发展红色旅游的整体合力。第四,省内红色旅游开发基本是政府主导模式,市场化程度不够,虽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吉林省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3 吉林省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模式

3.1 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模式

根据共生理论,共生系统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三部分构成。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系统的基本能量交换单位,共生环境是指除共生单位以外的一切影响因素的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以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互流来实现[17];而共生模式则是共生单元在具备形成共生条件的共生环境中所形成的关系。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在产业、区域、管理、利益分享、文化和产品方面实现共生(图1)。

具体说来,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模式的内涵包括六个方面:(1)产业共生。“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其他产业”的产业融合,最大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区域共生。“区域+选址”充分考虑红色旅游开发的区位优势,实现区间和区际合作的便利,优化旅游地可进入性,保证客源和消费能力。(3)管理共生。“企业+政府+社区”三重管理,发挥企业市场化运作优势,在管理中起主导作用,政府发挥政策引导、辅助和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参与”在红色旅游开发中的作用。(4)利益共生。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者、当地社区等利益主体是红色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红色旅游开发将这些利益主体形成一个动态交流和共生的利益网络,从而保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5)文化共生。“红色文化+目的地文化”,目的地居民、旅游者等相关利益主体充分认识和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认识红色旅游开发的社会意义,合理解决红色文化和目的地文化融合问题。(6)产品共生。“红色旅游产品+其他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必须跳出“红色”的约束,走“彩色旅游”的道路,即增强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业态(如乡村旅游、都市旅游、冰雪旅游、体育旅游等)的有机融合,开发综合性、复合型红色旅游体验产品。

3.2 吉林省红色旅游共生发展路径

产业共生: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共生的本质是旅游产业融合,即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或者旅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逐步形成新产业或者改造原有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18]。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间天然地存在高度关联性,具有产业融合的优势。吉林省红色旅游开发可加强旅游业与动漫产业、影视产业的融合,增强红色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与吸引力。

产品共生:开发融合型红色旅游产品,注重产品的体验性。随着体验经济的来临,游客已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静态观光,而是在旅游活动中寻求娱乐、教育、逃避、审美、移情等深层次的体验。实践表明,单一的红色观光旅游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并不大,而具有体验性的融合型旅游产品却能吸引旅游消费者(图2)。吉林省红色旅游开发不能再走单一的红色观光旅游产品开发的老路,应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和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形式多样的复合型体验旅游产品,满足旅游消费者的5E体验。

区域共生:强化区域合作,优势资源。区域共生要加强红色旅游开发的区域合作,整合不同区域的优势资源,整合开发优质旅游产品。吉林省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红色旅游开发与管理协调机构,编制全省的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协调不同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同时,积极寻求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红色旅游开发合作,共同打造“东北红色旅游区”。吉林省优质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平、通化、白山三个地级市,杨靖宇将军殉国地、杨靖宇烈士陵园、陈云故居、“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七道江会议会址和四平战役纪念地是最主要的红色观光旅游产品。吉林省应整合这些优质资源,重新打造旅游景区。

管理共生:企业市场化经营,政府监管,社区参与。“政府+企业+社区”的管理模式规定了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职能。从红色旅游发展的实践来看,企业市场化经营、政府监管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红色旅游作为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一种文化旅游形式,在其规划、发展、经营的过程中更应引入社区参与的理念,保障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19]。吉林省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开展吉林省红色旅游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为企业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发体验性红色旅游产品,开展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红色旅游区的社区居民也应成为红色旅游开发管理的参与主体,全面参与到红色旅游的开发、经营管理、环境保护和旅游收益分配中。

文化共生: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融合地方特色文化。红色旅游是将红色文化与旅游方式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其目的是让人们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给游客以思想启迪,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旅游形式。吉林省红色旅游开发要深度挖掘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艰难求索的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尊重客观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准确解读红色文化内涵,不得杜撰捏造、随意发挥和哗众取宠。同时,融合吉林省各区域自身的文化特色,将红色文化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吸引各地的旅游者前来访问,从而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方式传递给游客。

创新模式共生发展论文 篇4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共生视角,政府规划

当前, 我国农业产业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效益上普遍存在问题。基于产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共生理论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在农业产业中加以利用产业共生原理, 构建农业产业链, 形成农业产业共生网络, 是农业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协调下促使农业产业形成共生效应, 协同共生发展, 形成高效率、低成本、高价值的产业体系势在必行。

1 共生视角下农业产业链体系的内涵

农业产业链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在一定条件下, 农业产业链系统将通过内外力作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组织, 使产业链系统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产业共生是在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等利益的驱使下, 企业间互为适应、彼此协同的状态。两者追求的目标相契合。因此, 共生视角下的农业产业链就表现为: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环境、法律制度、政府区域产业政策等动力驱使下, 相互间进行着物质、信息、资金、能量的生产、交换和共享来获得效益的活动。这种经营主体间的资源共生协同发展模式, 是指区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和共生, 资源得到高效有序的整合, 实现农业产业区域内“一体化”运作的区域农业发展方式。它的共生发展的目标是优化整合各种资源流、农业经营主体、涉农服务产业, 形成严谨的、高效的产业组织运作机制, 协调统一的农业系统, 既有利于农业产业内部系统的发展, 又有利于与外部系统的互动和对接。带动农业整体日渐向高度企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设施化、市场化发展, 形成一、二、三产业的产业联动和农村、郊野、城市的区域联动, 达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2共生视角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运行过程

农业经营主体间的运行活动是农户、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产业共生更加注重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合作, 以物质交换、能量传递、资金流动、人力资本、土地资源为交换纽带, 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农业产业中, 农业经营主体间的链接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有形链接, 以物质为纽带, 实现农业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交换, 在交换的过程中, 通过生态化技术的处理, 使得上下游流动的物质不断在新的生产环节实现价值增值;另一种是无形链接, 以信息为纽带, 促进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 形成多维的关系结构。因此, 农业产业共生是以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能量流、科技流、水土资源流等“流”之间协同运行为基础的共生网络。

3 农业产业链共生发展模式

农业经营主体在空间上进行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能量流、科技流、水土资源流的交换, 必然要进行农业产业内部整合和外部融合。为达到这一目的, 目前有三种农业产业共生模式。

3.1 政府规划模式

以政府为主导, 进行规划开发 (土地规划、产业布局、贷款融资等) , 有意识地尝试从不同的产业中识别相关企业, 并将它们集聚在一起以便在企业之间共享资源。

3.2 自组织动力模式

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机制下自发进行资源交换, 达到增加收益或降低成本的经济目的, 这种交换参与者对产业共生概念没有意识, 如果交换成功并存在相互自身利益就会产生更多的交换。

经过国内外相关模式的验证, 以上两种模式的成功率较低。第一种模式忽视了企业间发生资源交换所依靠的市场因素和企业自身的利润追求。第二种模式产业规划混乱, 系统不稳定, 协调性差, 只考虑到经济效益, 容易忽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3 以市场调节动力、政府规划为协调机制的农业产业链共生发展模式

以农业经营主体为共生交换的主导者, 政府进行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 形成以资源交换为基础,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和环境收益为目标的共生网络和产业生态系统。农业产业链共生发展模式是农业产业链的深层次延伸和拓展, 能够整合农业产业资源, 扩大产业规模, 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它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首先, 现代农业将朝着多层次产业领域发展。农业生长和收获过程的观赏性, 可以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业;农业与高科技研究、管理技术、硬件设备相结合, 可以发展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业;物流、信息、资金融入农业, 可发展农业商贸流通业、农业金融业、农业信息产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 拓展销路, 发展创汇农业;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 农场化、工厂化、园区化各种涉农产业, 发展大都市农业。要把资源和市场等几方面的有利因素全都利用起来, 按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和重组农业资源, 最大范围地优化配置, 延长产业链条, 整体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其次, 多层次农业产业系统的资源流动主要包括农产品的采购、加工和流通;农业融资、投资;能量的生产、转换、回收和利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网络共建;科技的投入和创新;土地流转和水土资源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在市场调节下自发进行循环流动, 节约了成本, 降低了污染, 增加了收益, 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再次, 在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下建立农业产业共生网络。政府发挥农业产业集群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人力资本培养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金融支持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优势, 根据地方特色, 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业生产、观光休闲、村民安置、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共生模式。

4 建立农业产业链共生发展模式的策略建议

共生视角下构建农业产业链, 应从产业链组织间资源共享出发, 利用共生内生媒介促进组织从松散到紧密, 再发挥政府协调机制, 在政策制度、基础设施、土地资源、人才培养给予保障, 促进农业产业链区域内外协同共生发展。

4.1 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 形成资源共享

一是重视人才和科技, 发展农业产业链前端服务业。加强科研经费的投入、与高校科研合作和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 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农业行业, 大力发展良种、农机、农技服务。良种研发是高附加值产业, 可以解决农业生产的低利润困境, 创造出高效、高利润农业。整合种子种苗企业, 引导他们与农民签订种养计划合同, 使种子种苗专业化生产, 专业化营销, 发展产供销一体化连锁经营, 拉动种子种苗产业链, 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种子种苗。二是发展精深加工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精深加工, 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价值, 实行产销紧密结合, 实现种养业生产区域化、加工规模化、储运高效化、销售规范化的农业产业一体化。三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加大对林业、牧业、水产、设施农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开发, 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 把握土地政策优势, 树立一镇一品 (农业特色镇) 、一村一品 (农业特色村) , 达到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 逐步形成点、带、区相结合的农业空间布局, 逐步迈向集聚化、规模化的道路。四是利用生态资源, 形成农业和旅游业协同共生。集生态旅游、农产品加工业、流通商贸业于一体, 发展观光、体验、旅游、设施农业, 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突出地方特色, 增强农业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如采用地方特产、农历节日、红色主题等特色文化, 打造旅游品牌;细化分类休闲、观光、参与体验等多种领域类型, 建立各种层次的休闲旅游基地, 如富有民族风情的农家乐、原生态种养殖园、观赏园区和中高档品质、品位的休闲产业基地等。五是重视资源节约, 发展农业能源循环利用链。发展循环经济, 促使资源再利用, 增加相关产业链的附加值,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实现“产成品—资源回收—产品再生”的逆向循环模式, 合理利用产业链上的废弃物, 增加了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了废弃污染物的产生。如发展有机农业产业、绿色有机食品等。循环经济某种程度上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 它是解决中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4.2 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一是政府引导农民进行产业化生产。政府依托职能部门按产业规划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扶持, 引导农民按工厂的标准生产, 以提高技术水平并控制产品质量。二是引导农户和龙头企业签订相对稳定的股权、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合同。合同是共生网络形成的媒介, 有合同的约束就能够让农民按需生产, 保证可靠的原料的供给以及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 减少农副产品的易腐性和季节性带来的生产周期不稳定性。三是推动农村硬环境的建设。如便利的交通、通讯、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等。因为农田、水利、市场、仓储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 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向农业产业共生模式发展, 并使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四是政府在信息、培训、金融和法律服务等软环境上提供便利条件。五是加强农业土地利用的监管。整合农业基础较好、农户独立性耕作能力强、土地规模较大、易于平整的农村土地, 形成特色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区域。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将使更多的资本涌入农业上游资源领域, 促使利润在产业链上重新分配, 下游种植业及加工企业可能会通过控制上游资源来降低经营成本, 从而保证收益。

4.3 农业产业共生发展模式需要系统分析和科学规划

打造集农业生产、观光休闲、村民安置、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共生模式, 是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的同时创新, 是“农村合作组织+政府+农户+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农业规划应积极向这方面靠拢, 以新型农场为例, 农场中央应规划配套完善的新农村安置点, 外围则分层布置观光农业及生产农业园, 实现“农村”与“农业”的新型整合。通过新农场的运作,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转移, 将产生大量的商贸、运输、物流农产品加工、和其他商贸旅游服务业。建设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以生产加工业为龙头, 以服务业为特色的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示范区, 有效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提高生产效率、农民收入、农民的就业水平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保障农民的社会福利, 从根本上缩短城市与农村经济生活水平的差距, 实现市民和农民社会福利的一体化发展, 最终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5 结论

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将产业共生理论应用于农业产业是能够实现集约化生产, 节约农业资源, 降低成本, 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当前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 构建合理的产业链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 积极地促进农业产业共生协同发展, 实现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 是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基于共生视角的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弥补了传统农业产业链短而窄的缺陷, 为农业产业提供了拓展和延伸的方向, 是切实提高农民经济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粟路军, 柴晓敏.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及其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7) :19-24.

[2]周慧, 李健, 宋雅杰.城市产业共生网络的复杂性与管理模式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6) :35-38.

[3]王贵明.产业共生组织的运行机制与驱动因素[J].改革, 2008, (6) :61-65.

创新模式共生发展论文 篇5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医疗器械企业高层、政府机构代表及专家、投资机构代表之间的交流,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将于2013年11月4日第7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 (秋季) 博览会期间举办"第四届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与科技金融论坛"。

本次论坛将以“创新发展·金融投资·共生共赢”为主题, 届时各方代表将共同探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合作、发展的思路及方法;医疗器械企业融资上市并购整合等资本运作的策略及路径, 以进一步促进医疗器械产业相关各方在创新、项目、产品、投资上的多元化合作。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

支持单位:《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社

医疗器械创新网

时间:2013年11月4日

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拟定日程安排

创新模式共生发展论文 篇6

所谓“预学、探究、提升”高效课堂模式是指在和谐的课堂系统内, 教师对学生自我能动的科学指导, 学生主体进行充分的创造性学习, 最终实现师生双方共同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 师生双方交流合作, 同质互激, 异质互补, 各展其能, 共同发展。其完整的表述为“自主预学、合作探究、反思提升”。

一、自主预学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 都要事先计划、盘算, 然后去做, 这样事情才有可能成功, 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因此, 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架构首先是自主预学。预学首先是教师的预学, 对相关教学内容前后知识逻辑的把握、导学问题的设计、学生学情的认识无疑是教师导入新课前的基础功课。而我们的预学重点是学生的自主预学, 钱三强教授说过:“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自主预学是自己能动地独立地接触新知、自主阅读、自我思考, 长期坚持预习的学生, 他们的阅读速度快, 思维敏捷, 对于新知识善于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和比较归类等, 能比较快地发现问题和抓住问题的本质。这种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旦形成, 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受益一生。我们的自主预学通常包括这样一些基本元素:

1.资料收集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 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 一切有效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1] 预学内容相关资料的收集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学习知识产生的背景, 激发学生探究活动的兴趣。同时预学资料的收集可以为学生构建所学知识的基础。收集资料本身就是-个学习过程,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 以及对信息与所学内容关系疏近的筛选, 本身具有探究性。对于自己收集来的资料学生会珍惜并乐于探究, 这就为课中的探究活动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预学内容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所学知识背景、时事背景、人物背景、关联背景和历史背景等。如语文学习可以让学生检索文章写作时代、作者人生时代等;数学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该知识在学科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历史学习可以让学生横向进行中外比较、纵向进行前后对比等;地理可以让学生了解地形地貌、气候洋流、资源产业等。

2.文本预学

预学文本是学生以自己的经验, 对所学文本 (教材) 进行阅读、感知的活动。师生的观念、经验、知识储备等差异导致师生对文本的阅读有着巨大的差异, 如果只有课中学生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 忽视学生本身对文本的理解, 客观上教师的教学难以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2] 对接, 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建构, 主观上容易扼杀学生的灵性与创造性, 久而久之, 学生自然成了学习的容器。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要以学定教。因此在课前应该充分引导学生对文本先行阅读, 或者带着老师设计的导读问题阅读, 也可以完全让学生独立阅读, 根据自身的认知、经验、能力来对文本进行感悟。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开展课中教学, 不仅体现了“学生中心”的课改要求, 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悟, 利于从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入手,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习惯, 有利于自悟与自得。无论是社会学科还是自然学科, 在自主预学中设计文本导读或要求学生先期了解文本是必要的。

3.问题初想

学贵有疑, 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可见, 教育要让人学会怀疑, 独立思考和大胆怀疑是创新之路。我们的自主预学不能缺少学生的问题初想。

初想的问题可以是新知与旧知的关系问题、可以是将来课中要探究的问题。但我们更倾向于学生养成对所学文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时、何地、何人、共性的、差异的等等。类似的问题可以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在合作、对话、互动中解决旧问题, 生成新问题。

自主预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突出学生自我在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 促进学生自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预学提问中掌握学生的疑难信息和兴趣点, 利于教师对自我设计进行及时调整和自我选择。

二、合作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觉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3] 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 “知识是学习者在适应环境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学习是意义的生成过程。”[4]

从这些观点来看, 教学不仅要提供信息和检查学生是否已掌握教师提供的信息, 而且还要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各种情境,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自己个体意义的建构。因此, “预学、探究、提升”模式的核心是合作探究, 即通过 (生生、师生) 合作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一方面,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需要, 结合学生实际,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学习问题, 通过情境引导, 促进学生在类似实际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 师生对话, 了解学生的原有经验和建构状况, 合理利用学生在课堂中新生成的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因此, 我们的“课中合作探究”的基本要素有:

1.成果展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 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另一层需要才出现。在特定点时刻, 人的一切需要如果未能得到满足, 那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5] 他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与自我实现是人的高级需求, 它的迫切需要是激励人们行动的最强大动力。课堂是学生的舞台, 他们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 就是满足学生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励他们在课堂探究活动中自我主动建构新知。

成果展示的内容可以是预学收集资料的展示, 既利于启开新课, 又可以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可以是学生问题展示, 促进学生的个体创新转化为群体创新, 促进创新能力形成;也可以是合作学习展示,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成果展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 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展示时会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 生成新的课堂问题, 有利于收集学习信息并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资源。

2.情景探究

将教学内容情景化是我们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情景设计要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 易于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受力和经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归纳与分解的能力、材料编辑与解读的能力来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融知识于情景, 做到知识情景化;然后再提炼材料, 将情景内容问题化。这一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育情景意识形成, 提升教师解读文本、把握学生实际、整合资源等多方面的素质。

教学情景的创设可分为提供具体活动的场景和提供学习资源两类。前者借助环境氛围、动作表演等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景相结合, 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如英语、语文科中的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后者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学习资源和自主化、协作化的学习环境。一般而言, 创设真实情景,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的社会文化与自然情景的创设, 但也不能为技术而技术, 冲淡情景探究的主题。如在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中的现场辩论、自然学科中的学习小组比赛等情景活动的组织完全可以在无技术状态下进行。

3.生成创新

课堂教学中,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 课堂教学既需要情景与问题的预设, 也需要激情与智慧的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 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教师、对文本的尊重, 生成体现对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尊重, 两者具有互补性。因此, 我们的合作探究设计需要有留白的空间, 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使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 因生成而精彩, 实现师生共赢。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 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6] 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学习, 并成为课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必然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在师生互动与对话时、在情景探究中、在学生成果展示时, 我们的课堂设计要留有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来容纳随机的思维火花, 使师生发展互相促进, 相得益彰。

合作探究既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 满足了学生探索与发现的精神需求, 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认知与感受, 促进了学生自我能动的发展;也有利于厚重教师自身的专业底蕴, 增长教师的组织设计才能, 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提升教师的活动掌控能力。

三、反思提升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因此, 我们认为反思提升不仅是教师将自己的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提炼过程;还应该是让学生学会自我小结、自我消化,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发展过程。它应包括这样的基本元素:

1.小结反思

反思之于教师, 要注意倾听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 采撷学生思维的“火花”, 实现教学相长。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 常有这种情况出现, 有时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新鲜的问题, 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给课堂增添异彩;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教师认真研究教案设计中“留白”处学生的反思信息, 从中找出成功与不足, 利于教师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 还可以具体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 有利于个别辅导和集体解惑。

学生也可以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通过再现课堂基本知识体系和总结知识内在逻辑, 完成所学知识的个性改造;还可以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变成信息, 暂时贮存, 以便与同学共同研究或与老师进行探讨, 更好地达成自己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求知目标。具体做法可以在留白处收集对于某一道题解法的疑惑、某一教学环节中的自我质疑, 甚至某一个教学回合的困惑等。

2.阶梯训练

课堂训练是形成和巩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 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合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的阶梯训练, 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阶梯训练即依据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差异而展开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恰当的目标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力, 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阶梯训练设计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问题研究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发挥主导作用, 而且能减轻学生负担, 促进个性发展。

阶梯训练设计要求“不同学生, 不同练习”。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实行“自由选择”,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首先, 应把练习设计成达标训练、综合训练、发展训练。达标训练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题及难度稍大的习题组成, 要求全员完成;综合训练是在练习中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训练, 要求选择性完成;发展训练重点是知识迁移创新, 在探索中发展提高的训练, 强调学有余力的完成。阶梯训练设计也可以“同一训练, 不同要求”。把统一的训练变为不同要求的训练,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自己的训练目标, 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潜能, 以期达到“你到达目的地, 我也到达目的地”, 促使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机会, 都有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教学效果。

阶梯训练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求知的欲望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实现各自的自由, 达到多层次学习优化的目的, 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3.课后拓展

课程改革的课程资源观要求“开发和利用社会各种课程资源, 包括社区与自然中的课程资源, 大学或科研机构中的课程资源, 社会文化设施与机构, 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中的课程资源。”[7] 因此, 要实现“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7] 的目标, 完整的课堂活动不能只是45分钟的课上学习活动, 课后拓展也是我们课堂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课后拓展主要是把习题等内容交给学生, 然后进行检查与批改。这种课后拓展把课后拓展的内涵窄化为“留作业+批作业”, 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与空间, 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后拓展强调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 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延续, 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 是学习环境的拓展。

我们的课后拓展包括内容拓展和时空拓展。内容拓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自主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 开阔眼界, 把握潮流,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学以致用。现有教材上的一些内容, 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远, 教学难度大;有些内容偏重理论, 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通过拓展内容的学习, 延伸知识链, 增加知识量, 有利于减少教学难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空拓展是指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个教学过程的终结, 而是新的学习起点。学习不仅要走进书本更要走出书本, 注重对所学知识的迁移, 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形式上看, 对一些有争论的议题可以在课后继续深入探讨, 对一些实践性问题必须进行实地调研, 对一些热点话题还要密切关注其最新进展。

总之, “预学、探究、提升”的课堂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下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视角, 力图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 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舞台。

摘要:师生共同发展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预学、探究、提升”课堂模式可以形成和谐统一的教育生态, 激发和引导师生同构共生, 提升自能发展的水平。这一课堂模式的实施通常包括资料收集、文本预读、问题初想、成果展示、情景探究、生成创新、小结反思、阶梯训练和拓展提升等基本元素。

关键词:自主预学,合作探究,反思提升

参考文献

[1][瑞士]皮亚杰.儿童智力的起源[M].高如峰, 陈丽霞,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 12.

[2]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 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4][美]布鲁纳.教学过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

[5][美]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M].许金声,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6]钟启泉, 杨明全.教育的发现:钟启泉教育思想访谈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分析与防范计算机犯罪论文下一篇:流量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