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模式

2024-08-14

持续创新模式(精选12篇)

持续创新模式 篇1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 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也使得产品寿命不断缩短, 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 客户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面临市场巨大的压力, 企业逐渐认识到市场竞争态势已经由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 获取竞争优势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 而是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 增强对定制化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建立协同企业。

一、协同企业含义及其特点

协同企业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是指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而进行的彼此协调和相互努力。各节点企业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结成一种网络式联合体, 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可动态的共享信息并通过紧密协作, 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优良的供应链绩效。从微观层次来看, 协同企业主要是使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之间更好的衔接, 它注重顾客与供应商的关系;从中间层次来看, 协同主要是为了从供应商到顾客, 包含供应商的供应商、顾客的顾客以及合作伙伴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网络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畅通无阻, 它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从宏观层次来看, 协同是指整个供应链为了达到战略目标一致, 始终以整体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 多个独立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满足市场需求, 这是单个企业依靠自身能力无法完成的。协同企业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关注核心竞争力:每个成员企业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参与到协同网络中, 以协同企业的形式与其它企业进行竞争, 具有更大的柔性、更强的竞争力。

机会驱动:协同企业是由参与的成员企业为了满足特定的商业机会而结合的临时性网络组织, 创新能力和面向客户定制促使协同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动态结构:协同企业通过动态地构建组织结构以保证整个组织的柔性。组织内的成员具有同等权利, 没有一个企业是具备支配地位。

信任机制:协同企业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成员间的信任。由于风险共担、信息共享导致成员间相互依赖程度提高, 这就需要更多信任。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保证了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企业可以共同工作, 同时也降低了成员间的交易成本。

二、协同企业管理的内容

根据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协同企业分为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横向协同是指供应链上的不同类型企业, 如不同供应商之间的协同;纵向协同是指供应链上为了完成同一产品的生产, 供应链上的所有参与活动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同。另外, 根据供应链内部相互之间传递的3个不同表现对象:信息、产品和资金, 可将协同企业管理的内容可以化为3个层次:

(一) 信息协同管理

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企业生产管理的复杂化、市场竞争的多元化, 信息对供应链管理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 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有用的信息正确传递到需要的供应链成员, 这是供应链信息管理的根本目标。信息协同管理就是借助于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实现供应链之间信息的及时、有效地共享, 同时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信息层是协同管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层次。

(二) 产品协同管理

产品是供应链之间传递的有形实物, 是提供给客户满足其要求并获得增值的商品。产品协同管理是确保供应链到用户提出的交货周期内提供合格的产品或零部件。产品协同管理就是运用现代生产与作业管理的方法, 如JIT、生产过程同步化、作业优先次序安排、看板管理等, 来对产品进行过程管理。产品层是供应链最直接的层次。

(三) 资金协同管理

资金是供应链生产的货币表现形式, 也是价值体现。资金协同管理是建立在供应链战略联盟基础上, 本着互相信任、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平合理原则, 完成价值的创造和分配的过程。资金协同管理就是把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协同进行降低成本、减少库存的浪费、提高盈利能力。资金层是供应链的核心层。

在协同企业的运作过程中, 各成员企业应充分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合作, 并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协同管理, 共同提高供应链的产品交付能力, 缩短交货周期, 从而提高供应链的应变能力和盈利能力。

三、提高协同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

传统供应链组织强调的是企业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或每个程序的改善, 认为只有所有环节各自能做到最好, 那么企业的整体效益必然会有最大改进。通过使用先进和昂贵的设备, 或强调在供应链所有阶段加强团队合作来改善供应链绩效。而协同企业则更强调的是找到供应链中存在问题的本质, 然后去解决这些问题, 协同企业认为应该将供应链所有成员 (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终端客户) 的集合视为一个系统, 准确掌握及妥善处理这个系统内各个环节间的互动关系, 整个系统才能产生最大效益, 否则单单改进个别环节, 往往事与愿违, 达不到整体效果。

因此, 与传统供应链组织不同的是, 协同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不再是速度和成本, 而是追求多重绩效指标的整体效益, 即协同企业的竞争优势应是速度、质量、成本和柔性的综合, 追求整体系统的价值增值[1]。其中速度指的是供应链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关注的是配送准时。质量指的是通过改善供应链过程来增加产品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成本驱动指的是通过减少成本或增加利润来创造客户价值。柔性指的是对客户需求变化的供应链快速响应的能力, 包括产品柔性、数量柔性和过程柔性等三方面[2]。以上每一部分或其组合都会对供应链绩效产生影响, 例如, 速度不仅直接影响到供应链能力, 而且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3]。

参考文献

[1]G.T.M.Hult, D.J.Ketchen and S.F.Slater.In-formation processing,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strategic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 2004, 47 (2) :241?253.

[2]Holweg Matthias.The three dimensions of respon-siven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5, 25 (7) :603-622.

[3]R.B.Handfield and E.L.Nichols.Supply ChainRedesign[M].Financial Times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NJ, 2002.

持续创新模式 篇2

任何规模的公司都可以实施持续交付,但是具体流程会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显而易见,四人全能团队的需要,与大规模、多团队、配备正式QA和设备精良的产品支持部门这样的公司,二者一定有很大差别。本文没有试图提出万能方案,而是覆盖多种场景和选择。

选择持续交付工具集

为持续交付选择工具集,是最不重要的决策。当你制定出工作流程之后,只需要选择相匹配的工具集即可。考虑到初始设置和配置的工作量,花几天时间构建自己定制的工具也不是非理性选择。

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没有锁定的风险。跟选择版本控制系统不同,你可以使用多种持续交付工具,而且可以互相之间自由切换。QA团队从开发人员那里拉出构建版本使用一种工具,向准备服务器推送时使用另一种工具,这样的事情也有所耳闻。

基线场景

在基线场景中,我们要以有限的资源找出公司中的模式。像由3到4人构成的IT部门,常常兼做开发和系统管理。这样规模的团队常常支持中小型业务,特别是不以技术为主业务的公司。大型公司也有可能这样组织,把人分成多个、很可能是互相独立的小组,各小组之间也没有交互。

在真正开始进行持续交付之前,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设置工作。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有版本控制系统,以及与之匹配的构建服务器。这第一台构建服务器将会是你的持续集成服务器,它要保证每次签入动作都能成功构建。一般来说,你需要一个“现成”的构建服务器担当此任。能够监控签入动作还要自动初始化构建,要想手工开发这样的东西,真正操作起来常常要比听起来难得多。即使可以在版本控制系统中加入触发机制,完成诸如失败构建通知这样的功能也不值得花太多功夫。

即使在资源有限的作坊式公司,交付准备服务器(staging server)也是持续交付的必要组成部分。交付准备服务器应该尽可能模拟出生产环境。“你有多少预算”常常是首要问题。如果你的生产环境有价值几十万美元的数据库服务器,很可能你无法负担搭建一个同样的交付准备服务器。而且可能你也不想这么做。

在模拟生产环境时,有一个常见错误:过高匹配硬件环境。假如你的生产环境每秒处理100个请求,如果为交付准备服务器购买同样硬件,但测试时每秒只执行几个请求,你的结果就是有问题的。理想情况下,为了模拟生产环境请求,你还应该购买并设置负载服务器,但这么做成本太高,而且耗费时间。对于这种规模的团队,降低交付准备服务器处理能力是更佳策略。

另一个常常忽略的需求,是构建的版本化。必须有某种唯一的识别机制,保证可以区分开每个构建和其他构建版本。如果针对单一的公共主干代码,简单的时间戳或是自增长版本号也就够了。本文后面会讨论更复杂的场景。

结构

有了上面列出来的部件,现在你的环境应该跟下面的图很像:

交付策略

构建服务器编译代码,交付准备服务器等候接收构建结果,有了这二者之后,下一步就是决定你的部署策略。小团队有两种选择:“签入时交付”和“定时交付”。

签入时交付

“签入时交付”策略的优势在于马上产生的满足感。根据代码库的规模,从签入新功能代码到能够在交付准备服务器上测试,一两分钟就够了。

这种方式的主要问题在于:交付准备服务器会被蹂躏得不稳定。很多时候,我见到有人试图测试某个功能,突然新的版本推到交付准备服务器上了,破坏了正在运行的测试。更糟糕的是:交付准备服务器常常作为演示服务器使用,在某些重要的演示时,很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

代码混乱是另一个问题。比如,如果三次签入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进行,那么可能触发三个构建、交付周期,实际上只有最后一次才是必要的。极端情况,这会带来很大混乱,交付部署环境将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展示自己的功用。不过,大多数构建服务器都有选项,可以延迟构建的开始,或是在给定时间间隔内避免多次构建。

定期交付

定期交付策略更易于预测。所有人都知道交付何时启动,并可以规划自己的代码签入是在交付之前还是之后进行。典型做法是一天构建/交付一次或两次。

每日构建的缺点在于,它会给工作环境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开发人员会发现自己要赶着在构建截止时间之前完成一次签入。在每日深夜构建,这时开发人员应该不在工作,可以减轻压力,但也意味着除非到第二天,他们无法执行第二层测试。

当我们开始使用“每日构建”这样的词汇时,很容易忘记我们实际上不是在谈论构建。我们真正在谈论的,是完整的构建、交付周期。有了持续集成,如果构建失败,你马上就能知道。接下来是要修复问题,还是要回滚签入,就很简单了;只要规划好的交付完成了,软件就已经准备好部署到生产环境。

部署到生产环境

该场景的假设是:实在没人能够完成任何特定版本前要做的大量测试工作。只要交付准备服务器上的检查完成,构建版本就会直接提送到生产环境中。但即使如此,也有多种选项,各有其妥协之处。

从交付准备阶段提送

将经过验证的构建版本从交付准备服务器直接提送,是常见的选择。其优势在于高度确定性。理论上,测试一个版本的构建、然后错误地部署另一个版本,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写脚本把文件从交付准备服务器拷贝到生产环境,也很容易。

但像很多事情一样,理论跟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有了到交付准备服务器的自动化推送,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测试完成,去倒一杯咖啡,回来后工作针对的构建版本可能就完全不同了。更糟糕的情况是:构建代理会开始覆盖交付准备服务器上的文件,而这时这些文件正在推送到生产环境服务器上。

从构建服务器提送

将构建版本从构建服务器直接提送是更好的选择。这可以消除我上面提到的那种方式中的多种时间冲突。而且,人们更容易知道被推送的是哪个版本。

这种方法也有弱点:人们很容易选择错误的版本推送到生产环境中。

重新构建并推送

第三种选择是为持续集成服务器创建新的构建选项,其中包括推送到生产环境这一步。我提醒大家要小心这种方式。虽然理论上重新构建的代码与你测试的代码没有区别,但还是有某些东西增加了出错的可能性。

另一个问题是:这让你可以选择多种编译选项。如果你可以选择,你可能希望在交付准备服务器上使用调试构建版本,在生产环境上使用发布构建版本。如果有些行为在两个构建配置中有变化,这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虽然使用持续集成服务器做配置很容易,但我再次强调:我不推荐人们选择这种方式。

场景2:加入QA

如果QA加入进来,事情就变得非常复杂了。因为你现在必须处理跨团队的沟通和规划,你需要更多的构建环境,还有更具意义的所有制感觉。

结构

一旦QA加入,你可能需要至少3个非生产环境服务器。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代码变更从一台服务器提送到下一台服务器。

集成环境

这是功能代码签入后,构建版本到达的第一台服务器。被称为“集成环境”,是因为签入功能代码会与其他功能代码完全集成。用来现场检查一个构建版本是否适于提供给QA。这个环境中允许不稳定,但是不允许构建版本停留太长时间。

QA环境

这是QA团队完成自己大部分工作的地方,根据需要会从集成环境更新代码。

交付准备环境

交付准备环境现在完全用作演示和在构建进入生产环境前的最后检查。任何构建版本到了这个环境,都应该是牢固可靠的。交付准备环境也许可以连接到生产环境资源,比如数据库和文件系统,但不是必须这么做。

QA交付选项

从构建服务器向集成环境交付代码,可以使用基线场景中提到的多种方式之一。从集成到QA环境就需要动动脑子,因为涉及多个团队。下面是我看到的一些成功模式。

开发者发起

在“开发者发起”模式中,开发人员决定何时进行编译检查和把构建版本提送给QA。说得难听一点,当QA完全“服从”开发人员时,可以使用该模式。可能第一眼看上去,这对开发人员来说还挺好,实际上常常阴暗着某种问题。比如:如果发生某个质量上的问题,QA人员可能要等很长时间,等着阻碍他们工作的bug得到解决。

极端情况下,需要设置自动提送机制,定时自动提送到QA环境。

QA发起

这是更适合大部分团队的典型方式。开发人员仍然参与,他们需要在集成环境中检查他们的构建,然后确定构建版本是否可以提送。

在这种方式下,QA准备好测试新功能时,他们会拉过来“已知正常”的最新构建版本。通常是QA经理完成该工作,一般来说他对于QA人员的需要最了解。虽说如此,有些QA团队允许所有成员提取新构建版本。

Test Runner启动

对于想真心做好自动化测试的公司来说,这才是目标。构建版本到达集成服务器后,整个自动化测试套件就开始运行。如果全部通过,构建版本会自动提送到QA。跟其他自动化交付方式一样,可以采取签入时方式或定时方式。

不要低估这种方式需要投入的成本。不仅需要有完整的测试套件,所有的测试必须还都能通过。构建服务器无法区分测试失败是由于新功能出问题,还是说有些问题需要留待将来解决。

变通方式,是把测试拆分成必须通过(must-pass)的项目和临时项目。测试从临时项目开始,特别是在TDD风格编程中用到的测试。只要测试验证正确、有用,代码也可以通过这些测试,就转而处理必须通过的项目。构建服务器不会运行临时测试,但是会看重必须通过的测试项目的结果。

交付准备/生产环境交付选项

在持续交付思想指导下,QA对于接收到的给定构建版本,只有两个选项:构建要么失败,要么提送到交付准备服务器,

QA不会一边处理一个可用的构建版本,同时等待某些功能完成

这的确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定义某个构建版本是“可用的”?任何可以安全放到生产环境的构建版本,都是可用的构建版本。如果其中有未完成的功能,但这些功能可以以as-is方式工作,那么构建就可以往前提送。除非某个失败的功能会影响应用在生产环境中的使用,构建版本就不能停滞在QA这里。

进入交付准备服务器后,构建版本在下个发布周期中就要提送到生产环境。尽管持续部署到生产环境很难完全实现,还是经常听到成功的每周、甚至每日部署。关键点在于:一旦一个某件版本证明没有问题,就需要快速移动到生产环境,这样团队就可以聚焦于下一系列要开发的功能。如果构建版本停留在交付准备阶段长达几周乃至几个月,就会造成无尽的问题。

把QA环境和交付准备环境分开,是为了推进工作流。只要一个构建版本提送到交付准备服务器,下一个构建版本就会从集成服务器拉过来。这样一来,交付准备服务器就总会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供利益相关者和其他第三方查看演示版本,同时QA仍有自己可以工作的环境。如果把服务器的职责混合起来,当环境锁定时,QA的工作就必须要停下来。

配置相关问题

一旦有了多个环境之后,配置文件就会成为严重的问题。举个例子,交付准备服务器必须配置正确,避免发生诸如发送测试邮件给所有用户,或是通过正式支付网关下订单等问题。我曾与一个刚入门的开发人员一起工作,他当时试图通过一个配置错误的测试服务器购买几百万美元的债券。(幸运的是,每张债券的价格比实际价格高,因为订单没有成功购买。)

出现这种状况,因为生产环境的配置保存在版本控制系统中,并与应用一起部署。这么做,是要防止出现非生产环境的配置放在版本控制系统中,然后被部署到生产环境服务器上的状况。

要避免上述问题,有个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法:不要让构建代理的网络账号对配置文件有写权限。这样,如果有人不相信签入了配置文件,部署将会失败,错误就可以得到纠正。

不过这么做也有自己的问题。用这种方法,只要文件中的配置需要修改,就必须手工操作。如果失败了,将会使得环境出现问题,从而带来风险,因为数据更新随时可能发生。

关注点分离和配置文件

“关注点分离”这个词常常用来说明正确的设计决策应该怎么做,如果认真思考谁应该负责做什么,这种方法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负责生产环境技术支持的人不关心开发人员选择注入哪种日志记录框架。然而,他们关心数据库连接串和警告发送的邮件地址。

我推荐下面这些类型的配置文件。

环境设置:与特定环境相关的值,必须按照服务器分开设置。只有某些重要事件发生时,才会需要改动它们,比如新数据库或新文件服务器上线。

代码作为配置:类似于驱动依赖注入框架的XML文件。虽然看起来像配置文件,但除开发人员外任何人都不应该碰它们。这些文件必须要放在版本控制系统中,而且应该把服务器上的文件标记为只读。

微调配置:这些配置与环境无关,但也许生产环境支持人员需要访问。可能包括比如批量上传批次限制、或是web页面请求超时设置等。

这三种配置中,微调配置需要付出最多精力以保证正确。理想状态下,应该有缺省配置放在文件中,并保存于版本控制系统,并可以根据特定服务器修改出多个文件,并且不必控制这些文件的版本。

配置和培训

避免增加不必要的配置设置,有一个技巧:要求为每个配置项提供文档和培训。如果不花时间教给生产环境支持人员何时、为何调整某些值,他们就无法完成这些工作,这些值就成为无法配置的摆设。

场景3:使用SOA的多个团队

使用SOA时,通常采取多团队方式。比如,一个团队构建数据库和服务,另一个团队处理UI,这种情况很常见。有时,两个团队的工作会非常紧密,相关团队成员会常常互相交换。有时,团队可能来自地球两边的不同公司。不管他们怎么切分,基本的模式相同。

结构

如场景2,服务团队需要一个地方来测试构建版本,这样他们不会对团队之外造成负面影响。同时,UI开发人员需要一台可信的服务器,能够一直保持稳定,否则他们就无法完成自己的工作。因此,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单一团队场景,有必要加入“开发环境”。

不考虑UI集成阶段,我们看到的顺序与场景2相同。交付选项相同,附加条件是只有UI团队参与在这个流程中。UI团队对于构建版本质量的意见比服务团队的意见重要。

开发交付选项

何时以及如何将代码交付给开发环境,是很多紧张情势的来源。有问题的构建版本到了QA环境,QA团队只要让其失败,然后就可以转向其他任务,比如为新功能准备测试,或是改进回归测试。要是有问题的构建版本到了开发环境,整个UI团队就会发现自己无法工作了。因此,虽然QA交付中的多种交付模式都可以运作,基于自动化测试的方式目前是最成功的模式。

说明:谁编写集成测试?

处理分离的服务层时,提供服务和消费服务的团队都要编写自动化测试,这很重要。提供服务层的团队最了解服务层内部机制,因此能编写出别人不知道、或是了解其重要性的测试。

不过,这不能成为消费服务的团队不写测试的接口。他们的测试覆盖的场景不仅服务开发者想不到,而且能测试他们对于服务层的理解。比如:UI开发人员会假定某个给定调用永远不会返回null或负值。测试过UI使用的所有参数组合后,他们就可以确保自己的假设没有问题。

如果你的公司有QA工程师保佑,而不仅仅是只有QA分析人员,他们会发现自己也要针对服务层开发自动化测试。这常常与自动化UI测试连在一起,特别是动作结果不需要通过用户界面验证的时候。

场景4:采用并行功能开发的多个团队

这种情况很棘手。目前,前面提到的各个场景都假定只有一个单独的开发主干。一旦开始处理多个开发团队针对同一代码库并行开发,就必须决定何时、如何将功能代码从团队分支转移到基本开发主干中。下面两种模型是我见过的成功范例。

功能推送模型

在该模型中,不管何时,只要确定没有问题,每个团队都会把自己的变更推送到主干中。该模型的优点在于:团队可以自给自足。

合并-推送

该模型中最常用的策略是:在本地合并及测试。只要测试通过,修改的部分就可以推送到主分支。

该模型最大的风险是缺乏原子合并。很可能某个团队修改了某个函数的名字或签名,而另一个团队正在加入新的文件使用了同一个函数。如果两个更改同时签入,构建版本就会失败,而且版本控制系统不会报告任何冲突。

锁定-合并-推送

该方式需要版本控制系统支持锁定。推送新的构建版本时,主干应该是锁定的。新的功能要在本地与主干合并,完成冒烟测试,然后推送到主干。虽然合并的问题可以在锁定时解决,任何测试的失败必须马上把锁释放掉。

功能拉模型

该模型中,团队永远不能发布他们的变更。相反,变更控制团队的人负责将功能拉入到主干中。这样一来,QA团队就只会接收到他们准备好测试的变更。

功能拉模型需要高级的版本控制系统,支持集成工作项跟踪。仅仅给变更打上任务号是不够的,成员必须要说明“将功能X合并入分支Y”,并让版本控制系统识别所有需要的变更。这可以手工完成,但是会耗费很长时间,而且很容易出错。

对于简单的合并,变更控制工程师可以自己一个人搞定。复杂的合并,特别是团队们没有定期更新自己分支的情况下,需要开发相关功能的团队协助合并工作。

结构

不管功能特性如何进入主干,结构都是一样的。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集成环境,他们会不断发布,就像基线场景一样。这些团队特定的集成环境向通用集成环境导入代码,然后就走正常流程了。

修正补丁(hot fix)如何处理?

所有这些场景中,我们都没有提到修正补丁的概念。这是有意为之,如果遵循持续交付的思想和理念,是没有所谓的修正补丁的。一旦变更进入集成环境,它们就会很快进入生产环境。在这个理论下,不需要修正补丁,只有正常的bug修复,其优先级偶尔会超过功能特性的开发。

然而,现实世界不是完全由理论指导的。功能常常会停滞在QA阶段,其时间超过预期,要么是质量问题,或者仅仅是因为它们的规模。与之类似,生产部署也可能延迟,因为业务需要,比如合同强制要求,或是早已公之于众的特定日期升级计划。类似事件发生时,修正补丁就有必要了。此时,最佳方案是抛开流程,完成工作优先。不要让形式成为公司和客户不必要的负担。一旦尘埃落定,危机解决,就可以开始研究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了。

持续交付的目标,不是要让修正补丁更易于处理,而是要制定出编码和测试的标准,消除对修正补丁的需要。每次流程失败的时候,就是你学习如何改进代码标准和测试实践的机会,避免重大bug再次发生。同样地,这也能为你提供理由,检查日程表制定方针中的缺陷,看看是什么导致流程的停滞和问题。如果无法同时在这两方面聚焦,你就永远不能保证所有的bug修复都可以通过严格控制的流程。

简而言之,持续改进是任何形式的持续交付的根本组件。

关于作者

Jonathan Allen从2006年开始就为InfoQ撰写新闻报道,目前是.NET领域的首席编辑。如果您希望为InfoQ编写新闻或是有价值的文章,请通过jonathan@infoq.com联系他。

持续创新模式 篇3

【关键词】采伐模式;创新;产业;发展

哈尔滨市阿城区位于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东南24.5公里处,是黑龙江省重点林区之一。全区土地面积244500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22750公顷,森林覆盖率50.2%,森林总蓄积量879万立方米。近年来,阿城区主动转变林业工作职能,运用外松内紧的林木采伐管理模式,使阿城区的林业产业发展和全区的生态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哈尔滨市处于领先地位。那么,阿城区的林业发展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呢?

1.强化服务,切实保障林木采伐的自主权

阿城区从坚持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入手,主动转变工作职能,强化便民服务,使森林采伐限额的分配更加合理透明,采伐作业的设计和审批更加快捷、高效,森林经营者和广大林农对森林、林木的处置权得到全面落实,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林区广大林农的生产活力。使造林数量和质量连年位居全市前列。

1.1扎实做好"林木采伐指标"的分配工作

阿城区林业局将"林木采伐指标"直接分配到各镇、街,指定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和宏观调控,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实行严格的奖惩办法,确保林农申请采伐事项在《规程》范围内达到100%。在实施中,林业局将森林采伐总指标一次性全额下达到各镇(街)林业工作站。镇(街)林业工作站按照采伐计划,根据各村可采森林资源情况,在20个工作日内合理下达到村,经公示后报区林业局备案。行政村将采伐计划全额分解到林农个人及其它森林经营主体,经公示后报镇(街)林业站备案。

1.2积极推行林木采伐审批政务公开

1.2.1全面推行林木采伐公示制度

对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办理情况,包括采伐地点、方式、数量、面積、期限以及采伐更新要求,区林业局、镇(街) 林业工作站、行政村层层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增强林木采伐审批的透明度。

1.2.2林木采伐许可证实现即到即行办理

在全区开展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工作经现地和内业审核合格后,实行即到即行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办理纳入区林业局的中心工作,发证人员必须参加省级岗位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限额管理台帐和统计自动生成,确保限额不突破指标并上网公示,各级采伐管理人员均可查看各地的采伐证发放情况。

1.2.3实行采伐管理信息公开

对林木采伐管理实行信息公开,在阿城区政务网及时公布林木采伐许可证办理的程序、方式和办结期限,以及林木采伐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度,极大地为从事林业经营的集体、个人或森林经营者提供了方便。

1.3多措并举开展林木采伐便民服务

建立健全林木采伐许可证办理责任制,实行前置条件一次性告知制和代办制等便民服务制度。特别是实行林木采伐许可证代办制,林农和森林经营者只需提供申请报告,林权证文件等资料,林业站安排专职人员进行代办服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办事效率,在较大程度上可以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理解。为预防在林木采伐中林业工作人员和代办人员的索、拿、卡、要行为,区林业局加大了林木采伐审批和管理回访力度,从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确保便民服务落到实处。

2.源头控管,创新林木采伐管理模式

近年来,阿城区森林资源林木采伐管理机制的改革,是以源头控管为重点,大力推行林木采伐分级目标管理,积极探索伐区管理合同保证金制度,完善信息网络,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林木采伐管理模式。

2.1实行林木采伐机构分设、职权分离

阿城区以前的林木采伐管理,从指标分配、伐区作业设计,到采伐证办理、伐区检查、伐后验收,以及伐区林政案件的处理均由资源林政科完成,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管机制。从2009年起,实行机构分设,职权分离,将原来的林政科分设为林政法规科、资源管理科、林业稽查大队、林权办,伐区设计由林调队负责,审批、伐区验收、发证由资源科负责,伐区检查和林政案件处理由林政科和林业稽查大队负责,全面提升了行政执行力和管理水平。

2.2强化源头控管责任

为了从源头控制林木采伐,阿城区林业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源林政源头监管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林木采伐管理的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各镇街林业站是实施源头控管的主体,林政科、资源科督促落实源头控管,森林公安是实施源头控管的保障,区林业局是落实源头控管的主管部门。各镇街源头控管情况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评分依据。各镇街林业站负责辖区内林木采伐的监督管理,站长是第一责任人,每个伐区安排2名林业站工作人员负责监管。林主(森林经营者)对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等进行全程自主管理,林业站要经常检查伐区,做好登记台账备查。镇街林业站还要建好伐区管理、运输管理、林政执法3套台帐,对发生了林木采伐管理中出现滥伐林木、或因林业站收钱但没有办理采伐证造成滥伐林木、辖区内发生重大毁林案件查处不力又未及时书面移交等情况的,对站长和伐区责任人采取诫勉谈话、责令整改、降职、撤职、停岗、下岗处理,对源头控管措施不力,造成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3全面实行林木采伐作业责任合同制

森林采伐全面实行作业责任合同制,除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采伐以外,其它林木实施采伐作业的,林业局与林业站签订责任状、与林主(森林经营者)签订采伐作业承诺书,以确保采伐作业中责任明确,同时也有力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3.促进林木采伐与资源增长、产业协调、生态良好同步发展

只有正确处理好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建设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林木采伐与资源增长、产业协调和生态良好的同步发展。

3.1坚持林木采伐管理服务于林业产业的发展

阿城区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兴办林业产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以杨、松、樟速生丰产林,北方红豆杉为主要原料的板材、食品、医药、化工四大产业支柱。在产业发展上,坚持稳杨、扩松、兴阔、大力发展针阔混交林,在采伐管理上,对林木实现编号择伐,砍小留大、砍劣留优;对杨木林采伐以皆伐方式为主,即砍即造,砍一片,造一片,成林一片;对樟子松的采伐则要按照培育大径材的要求,实现间伐,清除小、老、病、残林木,留足健壮母株,及时进行迹地更新,加快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从而实现森林资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

3.2坚持林木采伐管理服务于森林生态建设

"十八"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我们必须对森林资源严格实行分类经营管理,对生态公益林以及主要公路两旁(下转第16页)(上接第10页)林木的采伐,坚持重点监管,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一级公益林和阿什河两岸的森林严禁采伐。

3.3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

持续创新模式 篇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健全农业产业体系,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改革开发30年的实践证明, 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 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日见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下降, 生产成本增高, 土地边际产出率降低等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就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创新研究。本文界定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概念和特征, 并在分析目前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两种模式, 并就目前应选择的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理论构建。

1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1.1 基本内涵

综合大量研究文献[1], 笔者认为可持续农业技术是一种生态合理、经济可行、社会适宜, 能够有效维持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遗传基因资源, 不造成环境退化、经济上可行和社会能普遍接受的农业技术。其主要是指高产、优质、高效、资源节约 (节水、节能、节饲料) 型科学技术、品种发展和改良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环境保护和治理技术等。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是对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改进, 是对农业资源及环境不产生危害, 甚至对农业资源有节约作用或对农业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 能带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农业技术创新。其包含三方面的基本含义[2]:一是对原有农业技术的突破, 即以研究开发的新一代可持续农业技术成果取代原有的技术成果;二是对原有农业技术的融合, 即将已有的农业技术成果经过改进发展成为可持续农业技术成果;三是对原有农业技术的筛选, 即对现有的农业技术, 从资源利用率、产品质量、品质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可持续性评估, 推广有利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技术, 淘汰不利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技术。

1.2 主要特征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既有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特征, 也具有不同于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特征, 其特征表现为[3]:

(1)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核和基本要求, 其主要表现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是以实现持续增长的农业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利用的农业自然资源作为创新的总体要求;以对环境无污染、无损害、节约使用资源的可持续性原则作为创新的评判准则;以技术实施的各个链条、环节的绿色化设计作为创新设计思想。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宗旨在于通过技术创新, 建立起一个集传统农业技术、常规农业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为一体的现代持续农业技术体系。

(2) 风险性。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创新模式, 具有试验性的显著特点, 各环节与阶段含有不确定因素, 致使技术创新呈现出高风险性:一是技术方面的不确定性, 即创新的技术成果对农业生产或人们生活、健康方面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二是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 即创新技术或产品的未来市场前景如何具有不确定性;三是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 即创新成果具有外溢性, 创新者不能占有技术创新带来的全部收益。这主要由于农业技术 (如生物技术、耕作制度等) 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易于模仿, 使创新技术产权无法独享, 创新者不能独占收益。

(3) 高效性。同传统的农业技术创新相比较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是建立在农业最新科学成就和当时农业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基础上, 它是包括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核技术、信息遥感技术、等离子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创新与传统优良技术创新、常规农业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 其创新成果应用于动植物保护、土壤改良、农产品深层次加工等领域, 均能取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 公共物品性。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具有典型公共物品性:一是农业技术创新主要针对于农业生产技术、耕作制度等领域, 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容易被模仿, 且保密性比较差;二是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多为政府研究机构, 创新成本主要由政府资助, 创新成果以社会收益为主, 不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三是农业技术创新潜在需求量较大, 但由于受农户生产规模小、生产经营水平低、购买技术能力弱等因素限制, 大多农户不具备支付昂贵专利费用购买创新成果的实力, 多为政府无偿提供技术成果。

2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划分及现实选择

2.1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划分

(1) 研究文献概述

关于可持续农业创新模式相关研究文献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而种。肖焰恒 (1997年) 认为[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往往借助于政府的计划和行政手段来推进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模式的划分应该以技术创新诱因与组织形式的结合为依据, 并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归结为以下三种基本模式:一是政府主导计划模式。指科研部门按自身以外的行为主体即政府制定的科研计划来开展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活动, 并以行动手段确保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二是市场需求自组织模式。指农业科研部门依据市场的技术供求关系, 以创新主体的身份, 自主地组织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各项活动, 并对农业技术创新效果负责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三是推拉双动——联合组织模式。指政府根据资源禀赋、农业客观发展需求以及市场需求并结合研究机构的自身条件, 制定技术创新计划, 同时, 从事技术创新的研究机构在接受政府计划任务后, 在完成政府计划的基础下, 可依据市场需求, 自行组织技术创新活动, 并对创新效果负责的创新模式。同时分析了政府主导计划模式和市场需求自组织模式存在的不足, 提出目前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应采用政府参与的推拉双动——联合组织模式。

韩东娥 (2000年) 认为[5],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依据农业技术创新主体不同, 可分为政府主导型、中介组织主导型和农户主导型三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模式。指技术创新活动主要由政府启动, 政府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居主导地位, 起支配作用。政府为实现既定的农业目标, 通过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投资、和人、财、物配置, 不断开发可持续农业技术, 同时借助制度设计, 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诱导农户采用新技术。该模式特点是技术供给创造技术需求。二是中介组织主导型模式。指技术创新活动主要由中介组织启动, 中介组织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居主导地位, 起支配作用。该模式特点是技术服务引导技术供求。三是农户主导型模式。指技术创新活动主要由农户启动, 农户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居主导地位, 起支配作用。该模式特点是技术需求引致技术供给。同时提出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性和公共物品性特征决定了其创新活动是一种市场功能低效的创新活动, 农户和中介组织没有启动这种技术创新的原动力, 致使中介组织主导型和农户主导型模式创新活动不足或滞后, 目前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应采取政府主导型模式。

(2) 创新模式划分

笔者认为, 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政府和农户, 政府是农业新技术的供给者, 农户是农业新技术的需求者。作为整个技术创新过程的两个方面, 政府和农户的作用相互补充、互为前提:缺乏适宜的新技术供给, 农户的技术需求就不能实现, 没有新技术的有效需求, 政府的技术供给也就毫无意义, 甚至是资源的浪费。所以, 农业技术创新实质上可归结为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的某种均衡 (数量均衡和行为均衡) , 创新过程其实是新技术供给与需求不断均衡的过程。因此, 笔者认为, 从促进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均衡或政府行为和农户行为耦合的途径看,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着两种主要模式: 即政府供给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和农户需求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

政府供给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指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由政府启动, 政府在创新活动中居主导地位, 起支配作用。 其特征是技术供给创造技术需求, 从而实现新技术供求均衡, 实质上农业技术创新是完全由政府推动的。可用下式表示[6]:

诱导因素 政府 农户 技术创新

农业资源特点→技术供给→技术需求→技术供求均衡

农户需求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指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由农户启动, 农户在创新过程中居主导地位, 起支配作用。其特征是技术需求引致技术供给, 即农户技术需求拉动农业技术创新。农户需求主导型技术创新的实质是市场力量组织技术创新, 市场功能低效是该模式技术创新不足或停滞的主要原因。可用下式表示[6]:

诱导因素 农户 政府 技术创新

市 场→技术需求→技术供给→技术供求均衡

笔者认为肖焰恒 (1997年) 提出的推拉双动——联合组织模式, 强调科研创新主体的相对独立性和灵活性, 政府与科研机构之间是一种技术需求, 技术机会与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机结合, 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计划安排, 所以在目前市场对技术资源配置功能还不完善的条件下, 此种模式对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创新驱动会显不足;韩东娥 (2000年) 提出的中介组织主导型模式能否充分发挥其功能, 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中介组织的发育程度及利益驱动, 而现实是我国技术创新中介组织还处于发展初期, 还难以承担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责任。也正是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划分为以上两种模式较为合适。

2.2 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现实选择

从理论上看,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 市场对技术资源的配置功能还不完善;市场对技术资源配置的缺陷以及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具有的风险性和公共物品性特征, 决定了其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市场功能低效的创新活动。而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农户和中介组织决定一项新技术是否采纳或重点推广, 是以能否带来预期收益来判定的, 具有典型的经济行为, 由此决定了二者不具有有启动这种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 对即能实现高产高效, 又能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 体现未来农业技术进步趋向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 政府负有一般创新主体无法胜任的使命, 即目前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应选择政府供给主导型模式, 即政府在创新活动中具主导地位, 起支配作用, 政府是可持续农业技术的供给者。政府供给主导型模式具有推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优势和高效率, 这是选择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理论依据。

从现实来看, 我国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自给半自给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时期, 市场体系还不健全不完善, 市场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自组织能力极其微弱, 主要表现在农户的土地和劳动力近乎无偿使用, 市场竞争的压力很小,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刺激不强, 囿于农业劳动力漫长的非农化过程, 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长期存在的小规模经营农户和发展还不显成熟的中介组织并存, 他们显然难以成为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导角色, 支配整个创新活动。因此, 笔者认为,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建立政府供给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是较为现实的选择。伴随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政府促进农业增长的手段将由动员对农业的大量追加资源投入转到通过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增长上来。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 这是选择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技术创新的现实依据。

从实践来看, 改革以来我国政府在农业科技进步方面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了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技术创新模式的可行性。作为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的“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节水行动”的实施[7], 已使农业技术进步因素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得到提高, 显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威力, 在农业劳动力和耕地日益减少情况下, 扩展了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发挥政府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上的主导作用是现阶段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选择, 这也是选择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践依据。

3 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构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过程中, 建立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是一个牵涉面极广的系统工程, 关键是如何循着制度创新的思路, 使目前不健全、不规范、甚至带有旧体制痕迹的农业技术创新体制向健全规范的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转变, 从总体上构建出政府供给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以可持续农业技术进步机制为核心, 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或数量型向集约或质量型的转变。

3.1 强化政府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导责任和主导地位

政府在农业经济运行中, 承担技术创新主体与农业运行宏观调控的双重角色。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要求政府必须强化其在创新活动中的主导责任和主导地位, 也就是说对既能相对实现高产高效, 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性质、体现未来农业技术进步趋向的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创新, 政府负有一般创新主体无法胜任的责任, 这种责任和地位需要政府在创新活动中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 直接介入农业生产全过程, 为农业增长注入新的技术和生产要素, 其主要精力和资金应集中用于可持续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及教育和培训。政府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责任的界定使政府具有超越一般创新主体地位更重要的历史使命, 即启动和促成可持续农业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的均衡。政府的这种生产性努力是农业技术创新富有活力所不可缺少的。

3.2 建立政府对可持续农业研究发展的投资制度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决定了政府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和可持续农业技术的供给者。只有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资金充足和及时到位, 才能保证可持续农业技术充分供给。因此, 政府要将可持续农业研究发展投资制度化, 才能保证可持续农业科研开发、推广等顺利进行。我国目前农业研究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根据国际经验, 农业研究投资应占农业总产值的1%到2%[6], 才能保证农业增长和工业发展相协调。通过法律形式确定政府农业技术创新投资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是建立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制度基础。

3.3 建立政府对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推广网络

在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下, 技术供给能否创造技术需求, 主要决定于政府的农业推广系统能否积极有效地把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联结起来。现实情况是农业技术创新形成的瓶颈经常表现为农业推广的滞后, 农业推广环节的脱节对农业技术创新造成直接的影响, 致使大量实用农业科技成果不能运用或难以大面积的推广, 转化率仅为30%。因此, 针对我目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政府应在完善以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为主导体系的同时, 加快建设多种社会推广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网络[8]。要把政府农业推广体系改造成可持续农业技术推广的的政府工作系统和公共服务体系。

3.4 建立政府对可持续农业技术需求的诱导机制

目前农户对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有效需求总体表现相对不足,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尽快从制度上建立一个能有效激励、诱导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和提高技术采纳率的技术需求扩张机制, 是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以实现其价值的关键, 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最后形成。当前最重要的是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培育农村土地经营的产权主体, 加快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把农户收入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 从利益上驱动农户采纳新技术, 激励农户把技术创新作为获取收入增量的主要手段。

4 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又具有风险性和公共物品性特征, 由此决定了选择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必然性。构建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政府起主导和支配作用, 任重而道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农业技术创新的参与主体必然会呈现多样化,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和构建思路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这在今后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志文, 肖静.西部地区可持续农业技术变迁的对策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 2005 (2) :33-34.

[2]肖焰恒.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的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1) :107-108.

[3]齐晓辉, 李强.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12) :70.

[4]肖焰恒.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理论与应用分析[D].成都:西南农业大学, 1997.

[5]韩东娥.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政策[J].晋阳学刊, 2000 (2) :19-21.

[6]朱广其.论中国农业技术的创新模式的选择[J].经济问题, 1997 (4) :39-41.

[7]朱广其.我国农业技术的创新模式的主体、模式及对策选[J].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7 (3) :133-135.

追求卓越持续创新 篇5

自我展示文

——追求卓越 持续创新

诚善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是具有国家物业管理二级企业资质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遵循“业主至上、服务第一”的企业宗旨,发扬“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树立了“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以客为尊-超越客户满意”的经营理念,潜心打造自身品牌,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运作水平,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忠诚,保证了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一、单位概况

淮安市诚善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住宅小区、办公楼宇、楼宇清洁、市容环卫等物业服务的专业性物管公司。本公司是经过省住建厅批准成立的二级物业服务企业,现有员工200多名,其中拥有工程、经济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相关专业工种(如电工)等均持有特种作业证书,具有丰富的物业管理服务技术,拥有管理各种类型的物业服务能力。

二、个人概况

现由黄海波担任总经理,1979年4月9日在江苏淮安涟水县出生,本科学历。2000年参加工作,担任新亚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员职务,2001-2007年担任盱眙宏海电脑公司总经理,2008年至今担任淮安市诚善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于2009年获得盱眙县房产管理局“优秀物业从业人员”称号。

三、主要业绩

目前托管服务项目有:盱眙县阳光巴黎、欧洲城、梁城美境、新世纪广场、海通时代广场(建材城)、新海家苑、锦绣乾城、华府名苑、郦水嘉园、东方花园、世纪名城等知名物业,服务面积已超过100万平方米。

我公司自成立以来获得过多次的奖项,2008年获得“盱眙县房产管理局优秀物业服务企业”称号;2009年获得“盱眙县房产管理局优秀物业服务企业”称号;2011我公司托管的“阳光巴黎”小区获得“淮安市平安小区”荣誉称号;2010我公司托管的“富润花园”小区获得“淮安市平安小区”荣誉称号;2012我公司托管的“阳光巴黎”小区获得淮安市级“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称号等。

四、创新举措

(一)整合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员工能动性

为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公司近期对综合部、工程部进行了重新整合,调整后综合部分为秩序维护部、采购部、品质监督部、宣传部、人力资源部。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各小区及公司问题。工程部负责各小区的基本维修问题,及时解决业主的报修问题,为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服务督查

公司注重维修回访记录,强化对维修时限和质量的督查,力争接到报修后30分钟到到现场,报修完成率达到95%以上,回访及信访回复率达到100%,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召开民主生活会,协调同事关系

小区不定时召开民主生活会,了解员工的最新动态及思想,有困难的给予帮助,通过沟通减少误解,促进同事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同事之间和睦相处,增加配合度。

(四)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

公司为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和潜能,确保符合实事求是、适时、适度、公平合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使员工从自己工作业绩中得到成就感,并意识到自己对公司的贡献,也不断从工作的不足之中找到差距以求改进。2013年公司在经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详细而具体的绩效考核制度,公司能正确评估员工的业绩,通过奖惩和人性化的管理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能以主人翁和责任感来处理问题.(五)建立业主投诉体系

推行“首问负责制”,抓好业主投诉接待环节,强化业主投诉受理处理力度,建立“24小时服务中心”,方便业主随时进行问题的报修处理,解决业主投诉问题,提高投诉处理的效率。

通过这几个创新举措,为业主创造更加和谐安全的小区环境,也有利于公司管理和组织架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不断提升公司的层次,也有利于小区为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五、服务承诺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服务至诚、进取创新、持续改进、业主满意”的服务理念,认真贯彻标准,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建立有效运行的管理服务体系。同时针对公司的现状,我们做如下服务承诺:

(一)保持房屋完好率达98%

无违反规划私搭乱建,无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现象;房屋外观完好、整洁、外墙每年清洗一次;室外招牌、广告牌、霓虹灯按规定设置,保持整齐统一美观,无安全隐患或破损;房屋装饰装修符合规定,未发生危及房屋结构安全及拆改管线和损害他人利益的现象等。

(二)共用配套设施完好率95% 共用配套设施完好,不可随意改变用途;室外共用管线统一入地或入公共管道,无架空管线,无碍观瞻;排水、排污管道通畅,无堵塞外溢现象;道路通畅,路面平整;井盖无缺损、无丢失,路面井盖不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供水设备运行正常,设施完好,无渗漏,无污染;二次生活用水有严格的保障措施,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制定停水及事故处理方案;电梯按规定运行,无安全事故;电梯轿厢、井道保持清洁,电梯机房通风、照明良好;制定出现故障后的应急处理方案。

(三)保证安全措施完备

有专业保安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及巡逻制度;危及人身安全处有明显标识和具体的防范措施;消防设备设施完好无损,可随时起用,消防通道畅通;制定消防应急方案;机动车辆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责任明确,车辆进出有登记。

(四)服务满意率95% 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服务电话;定期向住户发放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征求意见单,对合理的建议及时整改,满意率达95%以上;建立并落实便民维修服务承诺制,急修及时率100%,返修率不高于1%并有回访记录;每季度定期向业主公开物业管理服务费用及本体基金的收支情况。

(五)环境卫生清洁

环卫设备完备,设有垃圾箱、果皮箱、垃圾中转站;清洁卫生实行责任制,有专职的清洁人员和明确的责任范围,实行标准化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定期进行卫生消毒灭杀;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无蚁害;房屋共用部位保持清洁、无乱贴、乱画、无擅自占用和堆放杂物现象;楼梯扶栏、天台、排放油烟、噪音等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外墙无污染等。

(六)绿化养护完好

小区内绿地布局合理,花草树木与建筑小品配置得当;绿地无改变使用用途和破坏、践踏、占用现象;花草树木长势良好,修剪整齐美观,无病虫害,无折损现象无斑秃;绿地保持干净、整洁,无漂浮物;制定绿化乔灌木、草坪和园林建筑附属设施养护计划,定期其养护,确保绿化长势良好;小区附属设施完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小区居民养成爱护绿化的习惯等。

六、未来目标

在今后的公司发展上,我们需要对各类物业管理服务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主动借鉴,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服务理念,适应不同类型物业的需求,并由二级资质物业企业升级为一级资质物资企业。

我们需要在未来的几年里,分别对以下几方面作出整改:首先,努力提高各小区物业的综合服务标准,对员工的本身及提供的服务作出更高的要求;其次,对房屋管理及维修养护工作,在现有基础上,为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再次,公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及养护,我们按照一级资质的标准制定相应的维修及养护计划和流程;然后,我们要有专门的绿化养护管理人员,负责各季节的养护工作及宣传工作;最后,我们

持续创新模式 篇6

新常态高校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的教育,为了让高校学生的发展更为全面,能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走可持续道路也是非常重要的,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加大科研的投入使得模式创新发展。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开始发展,现在更是在经济和科技的影响下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现在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创业基地,也得到了当地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撑和鼓励。很多地方的高校也是建立了各种鼓励政策和资金支持用来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以用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角度进行。

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政府的支持。党的十七大明确地提出这个观点,要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而且自党十七大后,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对应的政策来支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让其发展有了较好的基础。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创新创新教育的体系逐渐的完善,现在很多高校对这方面的教育非常重视,已经为之编写了教材,设置了课程,并设立了合理的学分,这样就更加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和创业

创业之所以能称为创业,就必定有别于现有职业,因此说到创业必然会有创新。同时创新也能为创业带去“新”,也就是有通过创新有新的就业的机会。另外,由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创业和创新需要合理的结合起来才能在经济新常态下有更好的发展。在新常态下,经济主要增长也要靠创新,也只有创新能够解决现在经济上最为迫切的问题那就是经济放缓。因此,在现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创新创业再也不是个人的事,而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承担起责任全面展开创新创业活动。

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创建

现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使用研究越来越普遍,在教育中也涉及到很多可持续的理论研究,但将可持续融入到创新创业模式中还是比较值得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它所要求的发展是不仅要符合现在人需求的发展,还必须在不损害后代生存为前提。现在高等教育主要用来提高对应的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加入,时刻注意发展的活力使得无论是教育模式还是教育对象都要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1.纳入教学体制使各要素和谐发展

现在高校的教育思想和关键要有所转变,不能将学生的教育放在知识的层面上,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完善整个的教育体系,同时要培养学生合理分析市场经济较为适应的能力。要想想学生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还需要哟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大对相关课程的研究,选取对学生最为有利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在这方面有所发展。

2.加强教育平台,融合各种因素

在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前提下,要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新创业生活,要对学生进行的相关科研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时还要设立一些扶持的机制来辅助创新创业。为创新创业教育及时的投入资金,要进一步的完善机制支持学生完成研究工作。

3.营造好的创新创业的学校氛围

要对创新创业的文化进行挖掘,用科学的精神来鼓励学生,让学生将创新创业当做常态。同时还要多组织一些相关社团,通过各学科来带动各社团进行创新式发展,从而保证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更深的认识。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下,高校要想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就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和投资,需要学校加大重视,更加完善相关课程和体系,从而给学生们提供完善的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机会。本文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及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模式创建的研究,希望能引起高校的重视,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傅方正.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2,(03):47-49.

[2]王海珍,光峰.创新教育与当代高等教育[J].高等力克教育,2012,(05):142-143.

持续创新模式 篇7

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 37% ,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出一系列的问题。面对房价不断上涨的压力,一些中低收入人群无力购房。而保障房在改善我国住房供给结构的主要作用就是分流部分住房需求,缓解部分低收入者的住房压力,抑制房价的快速上行。因此,保障性住房对于平抑房价、提高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意义不言而喻。“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了五年新建36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其中,2010—2011年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2011—2012年新开工建设1000万套,2013—2015年开工建设1600万套,到2015年年末,我国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 左右。预计投资资金大约5万亿元,平均每年需要1万亿元的资金投资保障房的建设。

5年36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金。5万亿元的保障房建设资金中,财政投入占20% 左右,贷款占50% ,其他资金来源占10% 左右,还有10% ~ 20%的资金缺口。由于土地供应主要由政府划拨提供,因此能够保障。但是保障性住房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了决定了其营利性不强,经济效益不明显,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的手段进行保障房的建设,必须要有政府的干预。目前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两大块: 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而从《关于做好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筹措等相关工作的通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用于保障房建设的财政资金主要有公共预算、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金收益等,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保障房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如何在明确政府职责的基础上,创新保障房的融资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为保障房的建设提供可持续性的资金来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本融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2. 1 财政资金

2008年以前,我国一直在推行市场化的模式解决住房问题,忽略了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中的职责。金融危机使政府意识到保障房在促增长保民生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大中央预算资金配套地方财政资金对保障房进行投资建设。2009年,中央财政保障性住房支出551亿元,比2008年增长202. 7% 。2010年,中央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765亿元,增长38. 9% 。2011年,中央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511亿元,比上年增长98. 6% ,加上通过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安排的280亿元,共支出1791亿元。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推动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达到2254亿元。2013年,在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减少29. 7%的情况下,当年中央安排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资金达到2003亿元,同比减少251亿元,下降11. 1% 。

资 料 来 源: 财 政 部 网 站 http: / /www. mof. gov. cn/zhuantihuigu/index. html。

由于保障房的建设不直接与以GDP为主的指标挂钩,短期高成本的投入并不能带来可观的利益,而且会给地方融资平台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房的融资建设并不是那么积极,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以上海市为例,2009年上海市用于保障房的建设资金支出仅有1. 9亿元。在中央的号召下,2010年上海市和其他城市一样,大量增加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当年上海市保障房支出增至11. 9亿元。2011年,上海大量增加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达到15亿元。2012年这一数据上升至28. 6亿元。2013年达到277亿元,在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房建设中,上海位列第一位,达到历史新高。

但是由于保障房建设项目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长、回报率较低以及收益外部性等特点,私人部门投资保障房项目缺乏盈利动力。因此,长期以来,只能是政府成为保障房建设的投资主体,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而现在中央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财政投入是完全一次性、不可回收的,所以每年建设保障性住房都会面临融资问题,地方性政府的财政投入能收回的也只是一部分。加上本身财政的紧张性、一次性、回收性差的特点就更加剧了保障性住房的资金缺口问题。

2. 2 土地出让金

2011年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通知》。通知中对于各地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作出明确要求,规定“各地按照当年实际缴入国库的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扣除相关规定项目后,严格按照不低于10% 的比例安排资金,统筹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按照财政部公布的报告,2010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 91万亿元,安排支出总额为2. 7万亿元,其中包括征地补偿、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为1. 33万亿元,用于城市建设的支出为0. 75万亿元,而用于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仅为463. 62亿元,占土地总收入的比例仅为1. 59% ,远远没有达到最低10% 的标准要求。同时,由于土地出让金属于预算外收入,地方政府有很大的自由操作空间,而且对于“土地净收益的10% 用于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政策也不明朗,“净收益”往往被地方政府自行解释,以大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保障房建设为推托,降低保障房资金投入,使得土地出让金用于保障房建设的难度加大。

2. 3 住房公积金

除了土地出让金,住房公积金也是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之一。2011年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通知》中指出,可将50% 以内的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用于贷款定向支持经济适用住房、列入保障性住房规划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用房、特大城市政府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其中用于政府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贷款规模要适当控制,每年应返款额不得高于上年度公积金增值净收益。同时,公积金增值收益的10% 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以上海市为例,2011年上海市成为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城市,当年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金额为271. 57亿元,其中用于保障性住房项目贷款发放金额6. 52亿元,仅占公积金贷款总额的2. 4% 。2012年上海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发放金额为410. 38亿元,保障性住房项目贷款累积为30. 32亿元,占公积金贷款总额的6. 9% 。2013年上海市公积金贷款发放额达到663. 84亿元,其中个人贷款为614. 56亿元,保障房建设项目贷款49. 28亿元,占到公积金贷款总额的7. 4% ,占国家批准本市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计划的66% ,是上海市保障性住房项目重要的资金来源。

资料来源: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年度运行分析报告》。

但是,住房公积金用于保障房建设从实施之初起就饱受争议。首先,目前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住房公积金可以直接用于保障房的投资建设。对于国家出台的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也只能是向政府投资的保障房项目发放公积金贷款,属于间接投资行为,不能直接用于投资保障房。其次,住房公积金直接投资保障房建设会存在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风险问题。我国从1994年在全国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开始,采用强制性手段要求单位及其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社会福利的性质。因此,以往对于住房公积金的投资必须是安全性较高的银行存款和国债,而对于保障房建设的投资,存在资金回收期长、项目能否正收益的问题,因此存在住房公积金使用安全隐患。最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用于保障房建设缺乏连续性和有效性。由于住房公积金使用一次以后需要长时间的累积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保障房建设资金需求每年都在长,公积金增长速度不及保障房资金建设需求速度,缺乏连续性。

2. 4 金融机构贷款

在保障房建设中,尽管政府出资一部分的资金,但主要是以直接补贴为主,占保障房建设投资的30% ,其余的70% 主要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表现为政策性贷款和银团贷款等方式,并且以中长期贷款为主,缓解了一部分政府用于保障房建设的财政资金压力。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1年,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额为3499亿元,全年累计增加1751亿元,占同期房地产开发贷款数量的50. 1% 。

整个“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所需资金达到5万亿元,而其中3万亿元需要保障房开发企业自行筹集或是依靠银行贷款。在银行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政策性银行占据较大的份额,但是政策性银行能够提供的贷款非常有限,过度依赖会加剧政策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且融资集中于银行贷款很容易受政策的影响,不利于保障房建设长久稳定的建设。

同时,由于最近两年银行贷款额度偏紧,对于保障性住房来说,银行会优先考虑贷款给利益更大一点的商品房,保障性住房一般得不到银行的青睐,贷款比较难,主要体现在抵押担保的环节。按照国家的规定,银行贷款是需要房产或土地进行抵押的,但是公租房和廉租房是不能用来抵押的,而且政府手中的土地有限,很难满足银行对保障性住房贷款的要求。

3 我国保障房可持续金融创新的几种模式及建议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仍然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融资渠道单一。为解决现阶段保障房融资困难问题,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政府应该处理好在保障房建设中的作用,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保障房的建设当中。

3. 1 培育多元化市场融资主体,引入政府引导基金

我国传统的保障房投融资模式的实质是政府投融资,政府几乎是单一的投融资主体,其弊端是受政府财力和可提供的信用程度限制的影响,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低。巨额的政府性融资和负债也给未来的财政带来相当大的风险和压力,反而会制约发展速度,丧失可以更快发展的机遇。通过摒弃传统的投融资模式,推进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培育多元化投融资主体,多方参与建设,多方参与运营,不仅有效解决目前保障房建设中财力短缺的问题,还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可以吸纳相当数量的社会资本,进一步扩大保障房融资规模和渠道。因此,建议引入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通过引导基金撬动广泛的社会资本,用以支持保障性住房和重大基础项目建设,推动地方保障房和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

政府的引导基金有利于加快本地区保障房建设步伐,完成年度保障房建设硬指标的同时,借力社会资金,破解保障房建设融资困局。政府通过延缓保障房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利用自身的信用担保,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保障房建设,社会资金优先获得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并且在政府的担保支持下,社会资金的安全性得以保证。同时,政府还可以获取一定的基金份额收益。保障房开发建设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保障条款和资金来源越加规范,政府引导基金便可以更加充分地解决保障房项目融资资金缺口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政府逐渐缩小其管控权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允许更多的市场主体协助政府运作,这不仅保障了民生,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化解了政府的负担。

3. 2 转 BT 模式为新型 IBT 一体模式

传统的BT模式是“建筑 ( Build) —转移 ( Transfer) ”的简称,是指承包商 ( 建筑企业) 与政府 ( 项目业主) 签订保障房建设的相关协议,由承包商进行项目建设全部资金的筹措,并进行施工建设,在竣工验收移交之后,政府按照所签订的协议向承包商支付建设投资价款和一定比例的投资收益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目前公益性社会项目和非营利性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有些尝试采用BT融资模式,BT融资模式这种以各参与方的“共赢”为合作理念的现代融资与实施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吸引了社会投资方参与建设,从而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实现多元化投资,确保项目的建设管理效率和工程质量。

但是传统的BT融资模式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第一,在传统的BT融资模式中,政府虽然达到了延期支付的效果,但实际上是政府的隐形负债,只是把当期负债远期化。这是因为传统BT融资模式吸引了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到保障房建设中,而在保障房建设完成并移交后,政府需要在约定的时间内对保障房进行回购,而保障房建设周期一般为2 ~ 3年,那么政府利用民间资本的时间较短,在保障房建成移交之后,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立即退出保障房项目,此时政府面临巨大的资金筹集困难。第二,项目前期资金筹集困难。BT融资模式要求建筑企业自己进行项目全部资金的筹措并建设,这就对建筑企业资金实力要求高,使得许多中小型的建筑企业不能参与到保障房建设中,出现了大型房企垄断保障房建设市场的局面,没能真正实现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化,有意愿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被挡在了外面。第三,后期资金的流动性差。保障房的建设,建筑企业面临政府违约风险,多数的保障房建设政府支付不能及时、全数到位,而资金流通状况对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前期支付的资金在建成之后不能及时回笼,导致建筑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危机。[5]

基于BT模式在保障房建设融资中的优劣势,通过对BT融资过程中各方面临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引入第三方 ( 保障房平台基金) 的融资模式———IBT( “投资—建设—移交”) 融资模式,通过第三方的中介作用解决传统BT融资模式面临的问题。IBT融资模式即项目业主 ( 政府方) 作为项目发起人和采购人,负责项目的审批、勘察、设计、监理的确认和委托; 项目投资建设人 ( 合作方 + 基金) 出资组建项目公司,按合同约定负责项目投资、融资、建设和管理; 项目公司按约定建设项目 ( 委托施工总承包方负责项目建设) ,项目完工后移交至项目业主 ( 政府方) ,项目业主按合同约定向项目公司支付回购款。

由合作的专业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由专业基金管理公司、政府认购平台基金、总包认购平台基金、社会资金四方组成的保障房平台基金,并增资保障房项目公司,解决项目所需30% 部分的资本金,其余70% 部分通过银行项目贷款解决。项目完工后,项目公司将项目移交给项目业主 ( 地方政府) ,项目业主 ( 地方政府) 向项目公司支付回购价款。项目公司通过根据基金到期还本时间,以减资的方式实现基金的退出,基金按约定固定收益分配,剩余收益分配至地方子公司。

3. 3 建立统一的住房保障担保平台

由于担保机制的不健全,保障房投资主体和保障对象在银行开发建设贷款和住房消费贷款中存在一定困难。银行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实行的是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政府不应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它们发放利率优惠的住房保障政策性贷款。因此,政府应建立一个统一的住房保障建设与消费的担保平台,为住房保障投资主体和保障对象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提供信用担保。

我们建议在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来建立保障房开发和消费的政府担保平台,专款专用地支持住房保障建设与消费。其中1% 用以组建保障房的开发担保平台,另1% 用以组建保障房的消费支撑平台。前者主要是为住房保障的供给面提供支撑,它的职能是建立一个保障房开发担保的专项资金来源,为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开发商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提供综合担保。针对大部分商业银行都会优先考虑风险问题的事实,为住房保障建设提供一个政府层面的机构担保,降低了商业银行发放住房保障开发贷款的风险,使银行更愿意对其进行放贷,并且能够提供更优惠的贷款利率、更优厚的贷款条件。这样一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对商业银行进行激励,可以为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面提供有力支撑。相应地,第二个平台主要是为住房保障的需求面提供支撑,专门为购买保障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贷款的政府担保,这个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的模式。该协会的住房贷款制度规定: 每位军人退伍后,都可以向政府申请住房贷款,国家可为每人提供6万美元的住房贷款担保,保额为24万美元,这笔钱可以保证他们买到普通中等住房。用类似的方法,我们成立的这一地方机构可以为弱势群体在向银行申请住房贷款时提供担保,这样能够大大改善弱势群体的信用状况,降低银行对其发放住房贷款的风险,降低了弱势群体住房贷款的门槛,使他们能够以更低的首付比例,更优惠的贷款利率,更长的还款期限获得贷款。对于特殊的群体,政府还可以对其进行利率补贴。

对于保障房的担保平台,我们还可以引入差别化的担保机制。对保障房购买者提供相应的阶层担保,按照行业、区域、职业等进行不同程度的保证,对符合政府政策导向的行为群体进行更大力度的担保,比如对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给予住房保障消费担保,对违背政策发生超生行为的家庭就不能提供保证。对于保障房投资主体而言,对开发符合政府鼓励的产品类型的开发商,政府可以对它的拨款速度和担保金额都优先安排考虑。

摘要:保障性住房关乎民生,是我国当前房地产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在取得一系列的成果之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保障房融资是阻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大障碍。传统的保障房融资模式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缺乏可持续性。因此本文提出要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的保障房融资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保障房建设,以期为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性建设提供优化路径。

持续创新模式 篇8

一、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效应

(一) 发展乡村旅游可有效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我国农民增收缓慢, 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拉大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利用农村资源, 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既能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又可使农民获益。其中最有优势的是在游客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如消费需求、服务需求等附加性的需求。这种附加性消费需求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部分可以转化为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收入, 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 发展乡村旅游可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对农业资源实行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 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农业转化, 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乡村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收入份额已接近整个旅游收入的20%。在我国最近5年, 乡村旅游市场的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下图为我国2008-2012年乡村旅游市场规模的变化情况。

截至2012年底, 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乡村旅游活动, 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 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 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同比增速为11%。在这几年间, 乡村旅游市场接待游客的规模也呈上升趋势。下图为我国2008-2012年乡村旅游市场接待游客规模的变化情况。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我国乡村旅游收入增长迅速。2008-2012年, 我国乡村旅游收入以年均近43%的速度递增。下图为我国2008-2012年乡村旅游收入的情况。 (单位:亿元)

注:图1、2、3数据通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整理

由图中数据, 其中2009年乡村旅游带来了800亿元的经营收入, 带动近200万城乡人口就业, 其中安排农民就业159万人, 实现农民增收257亿元, 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52亿元。

(三) 发展乡村旅游可有效优化劳动力结构

乡村旅游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效果非常明显,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世界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 相关行业可增收4.3元;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从业人员, 全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对我国来说, 旅游业对相关行业增收及就业机会的增加效应远不止于此。乡村旅游不仅能为农民自身带来就业机会, 而且可以在农业资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把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达到促进农业资源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模式

(一)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基于旅游产业必须以一种不损害自然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方式发展与管理, 这是世界旅游产业的基本责任”。根据全球自然基金会 (WWF) 的定义:不超越自然再生能力与自然资源未来生产能力限度而发展, 同时要明确景区内社区、居民、生活风格及其习惯对旅游经历的影响, 各种相关利益集团在经济利益分配格局中应该拥有平等的地位, 而且旅游发展必须在景区居民与社区愿望指导下进行。

基于此,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层面含义:一是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如下:

可见,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参与主体的共同利益, 对农村经济、资源、环境、文化的承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创新模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 乡村田园风光优美。据统计, 全省现有的300多处旅游资源中有70%分布在农村, 这是未来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吉林省根据本省实际重点开发四个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如下表) , 各类型比较分析如下:

在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上, 作者归纳整理了如下指标, 建议如下:

1. 以政府为主导,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构建乡村旅游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介入来协调因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出现的问题, 因此在发展初期, 政府不仅要对乡村旅游作宏观指导, 还要进行微观管理, 将服务和管理融为一体;而在其成熟阶段, 要求政府对干预程度和范围进行调整, 由管理干预向管理服务转变。因此,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走政府主导型之路, 并要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首先, 践行生态保护理念, 实行规范化管理。政府职能部门要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行政管理职能, 明确责任, 制定总体和专项规划, 避免无序开发, 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 逐步实现自律管理模式。其次, 在财政预算方面, 积极探索有益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公共财政支出模式并严格规范支出管理。公共财政支出应重点投向配套设施和规划上, 安排资金投向文物古迹的保护性开发、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古村古镇、“农家乐”补贴、环境治理和农民教育培训等;投向旅游产品化转型;乡村资源富集的地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营销等。支持有条件的“农家乐”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打造精品项目, 不断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

2. 发挥非政府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构建乡村旅游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今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会主要由规范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推动。专业合作组织能否通过企业化运营参与市场竞争并实现盈利, 成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现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要向规范的专业合作社转型, 通过转型增强自身的功能和适应性, 形成内部制约与监督机制, 对外合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3. 以管理提升竞争力, 深度挖掘特色, 塑造品牌效应, 构建乡村旅游文化可持续

在服务管理上, 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出发点。乡村旅游必须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不断创新旅游产品, 在手段和方法上创造独特形象, 形成品牌效应, 保证游客在交通设施上便利, 卫生上放心, 居住环境上舒适, 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发展, 真正实现规模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人才管理上,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农业知识、接待礼仪、游客服务等相关培训, 鼓励各级各类农业和旅游职业院校对专业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有条件的农业和旅游培训机构, 应开设乡村旅游相关培训课程, 以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将乡村旅游导游员、农家乐接待服务人员等职业纳入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并给予经费支持。

在营销管理上, 要形成创新机制。广泛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 寻求技术和智力支持, 整合社会力量, 使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技术含量得到提升。形成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机制其重点应放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可持续发展及营销策略的研究上。在营销的手段上以现代传媒手段和实体展示手段相结合, 利用各自优势,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充分合理地开展绿色营销, 满足游客亲近大自然并享受大自然的快乐需求, 在实现乡村旅游效益和游客满意的同时, 达成人与自然以及组织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共存共荣, 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我国乡村旅游在迅速发展中出现了如生态破坏、过度商业化而忽视利益主体的利益协调、缺少特色产品等问题, 其实质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于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而言,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本文旨在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构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乡村旅游,创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静.论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J].经济问题, 2008 (5) .

[2]王小军.张双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J].农业经济, 2012 (11) .

[3]郑文俊.周志翔.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生态经济, 2009 (9) .

持续创新模式 篇9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开始发展,现在更是在经济和科技的影响下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现在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创业基地,也得到了当地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撑和鼓励。很多地方的高校也是建立了各种鼓励政策和资金支持用来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以用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角度进行。

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政府的支持。党的十七大明确地提出这个观点,要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而且自党十七大后,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对应的政策来支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让其发展有了较好的基础。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创新创新教育的体系逐渐的完善,现在很多高校对这方面的教育非常重视,已经为之编写了教材,设置了课程,并设立了合理的学分,这样就更加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和创业

创业之所以能称为创业,就必定有别于现有职业,因此说到创业必然会有创新。同时创新也能为创业带去“新”,也就是有通过创新有新的就业的机会。另外,由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创业和创新需要合理的结合起来才能在经济新常态下有更好的发展。在新常态下,经济主要增长也要靠创新,也只有创新能够解决现在经济上最为迫切的问题那就是经济放缓。因此,在现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创新创业再也不是个人的事,而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承担起责任全面展开创新创业活动。

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创建

现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使用研究越来越普遍,在教育中也涉及到很多可持续的理论研究,但将可持续融入到创新创业模式中还是比较值得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它所要求的发展是不仅要符合现在人需求的发展,还必须在不损害后代生存为前提。现在高等教育主要用来提高对应的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加入,时刻注意发展的活力使得无论是教育模式还是教育对象都要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1.纳入教学体制使各要素和谐发展

现在高校的教育思想和关键要有所转变,不能将学生的教育放在知识的层面上,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完善整个的教育体系,同时要培养学生合理分析市场经济较为适应的能力。要想想学生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还需要哟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大对相关课程的研究,选取对学生最为有利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在这方面有所发展。

2.加强教育平台,融合各种因素

在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前提下,要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新创业生活,要对学生进行的相关科研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时还要设立一些扶持的机制来辅助创新创业。为创新创业教育及时的投入资金,要进一步的完善机制支持学生完成研究工作。

3.营造好的创新创业的学校氛围

要对创新创业的文化进行挖掘,用科学的精神来鼓励学生,让学生将创新创业当做常态。同时还要多组织一些相关社团,通过各学科来带动各社团进行创新式发展,从而保证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更深的认识。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下,高校要想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就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和投资,需要学校加大重视,更加完善相关课程和体系,从而给学生们提供完善的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机会。本文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及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模式创建的研究,希望能引起高校的重视,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地发展。

摘要:在新常态经济的背景下,各高校展开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全面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在高校中发展创新创业也能够使高校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这也使经济建设有更好的发展。同时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的客观发展为基础,把握教育的价值取向。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完善教育体系使得在经济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傅方正.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2,(03):47-49.

[2]王海珍,光峰.创新教育与当代高等教育[J].高等力克教育,2012,(05):142-143.

持续创新模式 篇10

通识选修课是为了实现通识教育目标而设置的课程, 目前已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选修课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满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力, 判断力和辨别力, 增加社会适应能力, 符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为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 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国内各高校自主开设了涵盖文理综合等各个领域的通识选修课, 使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有机会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与知识。但目前通识选修课在课程设置, 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难以承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任务。

齐鲁工业大学人才培养指导方案, 将教学环节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集中实践、讲座和个性培养五个环节, 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 通识选修课分为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经济管理, 艺术体育和外语五大类。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大学修读年限内通识选修课至少完成10学分, 且每一大类至少修1学分。目前, 齐鲁工业大学共设通识选修课285门, 开设类别与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通识选修课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通识选修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对通识选修课的重视不够, 课程设置杂乱, 开设课程缺少必要的规划论证

相对于通识必修课和专业课, 通识选修课不受重视, 处于边缘化地位。通识选修课内容涉及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多学科领域, 课程设计不仅要体现通识教育理念, 还要遵循综合性、基础性和多样化等原则, 因此必须依靠各个学科的专家才能完成。但除少数大学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建立了“通识课程委员会”进行规划设计外, 大多数学校在设计通识选修课体系时, 缺乏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类别划分, 至于每个类别中开什么课, 开多少门, 则鲜有具体规定。通识选修课开课一般采取教师自愿申报、教务处审批的方式, 在审批环节要求相对较为宽松, 导致课程质量参差不齐。这种做法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通识选修课的开设不是“学生缺什么开什么课”, 而是“老师开什么课学生便选什么课”, 难以有效地补充学生的知识短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如齐鲁工业大学285门通识选修课中, 自然科学类通识选修课占的比例较高, 约占43% 左右, 而理工科学生应该补充的艺术体育, 外语类通识选修课则相对较少。

( 二) 教师和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的定位不清

许多教师对通识选修课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没有把课程与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的提升联系起来, 而是作为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工具, “随意开, 随心上, 随便放”的现象非常严重。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仅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而选课, 把通识选修课当作混学分、休息放松的选“休”课。学分多不多, 好过不好过, 老师点名不点名成为相当多学生的选课标准, 师生间很容易达成了“老师混学时, 学生混学分”的默契。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通识选修课课堂沉闷、到课率低, 抬头率更低, 质量低下的现象。

( 三) 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缺乏有效性

通识选修课面对来自不同专业, 不同班级, 不同知识背景的选课学生,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比较困难。有的课程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 太深奥, 学科专业跨度大的学生听不懂; 有的则太简单, 几乎就是高中知识的ABC, 对于增加学生知识的作用有限。在教学方法上, 老师讲、学生听, 缺少必要实践活动的传统教学方式仍占据主流, 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据调查, 在上课形式上, 46% 的学生喜欢户外实践, 10% 的学生支持课内实践, 31% 的学生倾向于问答互动、多媒体展示, 仅有13%的学生单纯喜欢老师讲解。在考核方式上, 有的通识选修课参照必修课的模式采用闭卷考试, 学生比较厌烦; 更多的采用撰写学习论文的简单形式进行考核, 学生通过网络检索点资料就能过关, 甚至能拿到一个很高的成绩, 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学习的真实收获, 对于老老实实上课的学生来说很不公平, 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 造成通识选修课的整体质量不高, 学生选课的功利性太强, 严重背离了学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的初衷, 难以满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三、通识选修课新教学模式的创新———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例

针对通识选修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齐鲁工业大学通识选修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载体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革, 充分考虑了实践活动在通识选修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 以期探讨一种适合通识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 一) 以建设好课程为着眼点, 找准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

开设通识选修课应以提升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 而不以讲授过于精深的专业知识为目标。因此, 我们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过程中, 尝试通过主题讲座的形式来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 培养学生主动主体学习的意识做作为重点, 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 对课程的组织体系和各个教学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努力寻找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增长点。通过分析, 查找不足, 做出相应改进, 进一步提高课程的质量和与学生培养目标的相符度。课程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课程组成的每一个要素和环节都有明确的目的性, 与增长学生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密切相关。学生只要参与这些训练过程, 必然会得到相应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 二) 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 优化课程组织工作

通识选修课因为自由选课, 学生来源复杂, 一个班往往汇聚了来自十几个学院的学生, 学生之间并不熟悉, 加之很多学生对通选课不重视, 缺课现象严重, 课堂组织工作难度很大, 所以必须强化课程的组织管理工作,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加以规范。

首先, 我们通过第一堂课对课程的学习要求进行说明。在上课过程中将这门课定位为“我们与环保有个约会”, 约会双方是平等的关系, 教师要认真教学, 学生要认真学习, 是这个约会的主旨, “既是约会, 必然要守时, 教师与学生均不可放对方的鸽子”, 以此把学生的旷课行为界定为一种不诚信的行为, 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自觉到课。因为每次环保约会的内容都很丰富, 形式也很新颖, 学生也不再以上课为负担, 每到上课的时间, 都欣然赴约。同样在第一堂课上, 我们还会就课程的开设意义、学习目的、课堂要求、作业、实践、考核等问题做细致的说明, 让学生了解课程, 认识课程, 认同课程。我们以李宁的广告词“make the change”为启示语, 帮助学生从课程中寻找到自我素质和能力增长点, 自觉主动地融入课程。

其次, 通过优化学生组织管理, 增强学生的课程归属感。我们尝试借用军队建制模式将选课学生进行重新编制, 将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作为一个整体, 成立了“环保绿林军”, 每期学生编制为一个师, 如2013年第一期为131师, 每个教学班编为一个团, 配备一名团长, 每个团下设10个连 ( 学习小组) , 每连选出一名连长, 每个人都有一个固定的编号, 这个编号是学生参与课程各个环节如考勤、作业、实践等的唯一识别标志。我们还印制了“军旗”, 设计了课程标志, 有了统一的形象设计。这样编制后既加强了对选课学生的组织管理, 还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 提升了课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三) 以教师主导、学生参与为结合点, 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过程中, 我们整合教学内容, 摒弃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线, 设计丰富多彩的非课堂教学形式服务于课堂教学。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分为讲座式课堂教学, 学生参与课堂、课外实践活动和开放实验等环节, 各环节相互补充, 形成有机的整体。

讲座式课堂教学环节以清华大学钱易教授主编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为主体, 在消化吸收了若干相关教材和图书资料的基础上, 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导论、环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等十余个大主题讲座, 基本涵盖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方面面, 实现了课程内容讲座化。每个专题讲座都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但相对独立, 前后的关联性弱化, 学生每参与一次上课, 都会有独到的收获, 即便出现因故耽误某次课的情况, 也不会影响对后续课程的理解。在讲课人员的安排上, 每次分别由对本讲内容研究比较深入的老师承担, 保证每一讲都是最优质的教学, 老师轮流授课, 使学生在一门课中可以体验不同老师的授课风格, 在学习的全过程都保持新鲜感, 每次上课都有所期待, 从而提升了课程的吸引力。

学生参与课堂环节包括小主题讲座、新闻周报、看片讨论环节,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参与这些环节,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主题讲座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在充分研究某一环境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做的针对性讲座, 一般15分钟左右, 选题与环境保护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包括转基因食品、PM2. 5、癌症村、地沟油、地下水污染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 制作PPT, 上台演讲, 完成讲座。小主题讲座因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学生容易入手, 有兴趣去做, 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 讲解起来也有吸引力, 能形成良好地互动, 效果非常好。

环境新闻周报是由每个小组搜集近期重点环境新闻, 模仿新闻播报的形式做一个10分钟的展示讲解。通过这些新闻,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身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了解各国、各地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的环境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看片讨论环节则是搜集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1 + 1》等栏目或TED演讲集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新鲜的视频, 编辑成15分钟左右的短片组织学生观看, 然后由学生主持进行约10分钟的讨论。如一次性发泡餐具2013年5月1日解禁, 4月份我们就组织观看了《发泡餐具的“解”与“禁”》 ( 焦点访谈20130330) 。在看片讨论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在讨论的过程中,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不轻易否定他们, 最后由老师总结, 加以引导。通过看片讨论, 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堂所学知识, 而且锻炼了思维和表达能力。

这种多段式课堂教学的设置方式, 改变了过去老师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授课模式, 视频、新闻互相穿插, 老师、同学充分互动, 不断有新鲜的东西冲击学生的视听神经, 课堂的互动环节也不断调动他们的大脑去思考、总结表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发挥了最大的效益。据统计, 自2012年开始实行该教学模式以来, 约有50% ~ 60%的学生参与了该环节, 学生普遍反映, 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协调分配任务, 搜集资料、制作课件、上台演讲, 发言讨论, 训练了使用办公软件的技能, 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主体主动意识。

课外实践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助力, 不仅可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保习惯和动手能力。我们的课外实践主要依托校园及周边环境设施开展, 采用以教师组织活动为主体, 学生自主活动为补充的形式, 保证每名学生都参与一定学时的实践活动, 并纳入课程考核的内容。

首先, 实践内容都结合课程, 是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如学习了《水资源、水污染及其控制》后, 立即组织学生参观学校中水站, 参观济南市西郊污水处理厂, 了解污水处理工艺, 到黄河调研, 了解水资源现状; 学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后,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 了解学校植物、动物种类、特性及分布情况; 学习过《自然资源》后,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节能监管平台和太阳能工程等等。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消化理解课堂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自身成长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加深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同时, 这些活动也与绿色校园建设密切相关, 学生亲身参与校园建设, 普遍提高了节水节能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其次, 通过开设开放实验等方式对部分优秀学生进行个性指导, 深化教育成果。我们曾申请了开放实验《基于绿色校园、节能型校园的环境保护调查与研究》, 36位同学分为8个小组分别对校园的节水状况、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及收集状况、校园绿化和树种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此外, 还组织部分学生参观环境实验室, 亲自动手操作显微镜, 观察环境微生物, 了解水处理设备和工艺。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消化理解, 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热情高涨, 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 人均参加活动2. 4次, 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开展了16次实践活动, 人均4. 5次以上。多彩实践在深化生态文明教育的同时, 也开辟了学生参与绿色校园建设的新途径, 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增添了力量。通过课外实践活动, 很多同学认识到, 环境问题距离自己并不遥远, 我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 生活习惯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 四) 以便捷高效为着力点, 打造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

通识选修课的选课学生来源复杂, 教师与学生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渠道, 为此, 我们依托飞信平台、QQ群、博客等学生熟悉的网络工具, 挖掘其功能, 打造了由飞信 + QQ群 ( 环保绿林军) + 360网盘 +“生态工大”网站 ( http: / /huanbao. qlu. edu. cn) 组成的可以在师生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无障碍交流的网络平台 ( 如图3所示) 。

飞信主要用于即时传递课程信息, 包括实践活动通知、作业通知、上课要求等, 通过教师—团长—组长—成员的双向信息传递网络, 只要点点鼠标, 动动手机, 教师的教学要求可以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所有同学, 学生的一些需求和建议也可以快速反馈给教师。

QQ群主要用于师生间和学生之间的在线讨论交流, 我们曾先后建立了3个用于交流的千人QQ群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 每天都至少会有一位老师在QQ群中参与讨论交流和课程答疑。

“生态工大 ( http: / /huanbao. qlu. edu. cn) ”是用Discuz软件开发的论坛模式的课程网站, 设立了“课程信息”“教学材料”“作业展示”“环保资讯”等多个板块, 用于实现发布课程信息、教学内容、作业活动通知, 学生提交作业等功能, 并分享了全部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 PPT、Word、PDF等格式的文件可实现在线浏览。2013年共发布课程通知32次, 活动通知30次, 作业通知15次, 教学日志29次, 学生通过网站提交了7600余篇作业, 老师全部在线批阅。网站后台积累了多达6G的教学资料, 内涵非常丰富, 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360网盘的容量不受限制, 随时可以上传下载各类文件, 在教学视频等大尺寸文件分享方面有独到的优势。目前, 网盘已经存储和共享了超过28G的教学资料, 包括每个学期的课件, 学生参与讲课的资料, 历次活动的方案、照片、记录, 各种与课程有关的电影、专题片、大量的环保图片、电子书籍等, 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存放, 非常方便查阅下载。

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实现了师生间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无障碍交流, 拓展了教学的空间, 延伸了教学的时间, 教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环境保护知识, 更可以在课下随时指导学生的环境行为, 为更好地“陪学生”创造了条件, 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互动, 交流信息, 互相启发, 共同提高。

( 五) 以责任心和事业心为支撑点, 组建称职的教学团队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其能力和素质对教育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能否稳定、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取决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们在组建教学团队时, 首先考虑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秉持“环保是一种责任, 育人是更大的责任”的理念, 因为只有通过有责任感的老师主导的教学过程, 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团队的老师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按时上下课, 课下认真批改作业, 积极通过网络、电话与学生交流, 每周与学生课下交流时间不少于3小时, 还经常利用休息日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亲历亲为, 精力、时间投入充足, 真正做到了“陪学生”, 不但从学业上指导学生, 而且从思想深处影响学生。

同时, 充分考虑教师的教育背景和学缘结构, 现在教学团队共8名老师组成, 不仅来自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 还吸收了园林绿化、生态学、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法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老师, 不但扩大了环境教育的覆盖面, 同时也解决单纯依靠环境专业教师队伍而导致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8位老师在课程中都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同时, 发挥各自专长, 从不同的方面对课程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形成了一个个体特点鲜明、群体优势互补的团队。

此外, 教学团队还经常进行交流研讨, 学期初有研究部署, 期中有检查, 期末有总结, 每学期集中研讨活动不少于3次, 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 则通过网络研讨、电话交流等形式及时解决, 大家互帮互助, 形成一个非常和谐的教学团队。

( 六) 以学习效果为落脚点, 改进课程考核形式

对大多数通识选修课来说, 最后一考定成绩的模式并不适合, 采取交上一到两篇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核则使得考核要求过低, 学生应付现象严重, 不能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具体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我们考核的思路是更加重视对平时学习过程的监管, 向学习过程要效果。将包括考勤、平时作业和实践活动在内的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提高到75% 以上, 对于学生参与课堂环节, 参加实践环节, 提交的作业都会规定适当的分值,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边学习, 边作业, 边实践,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灵活采用各种方式, 鼓励学生多做作业, 多参加实践, 多参与课堂教学。学生认识到修多少分数完全取决于自己, 从中体会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多劳多得”的做人哲理。根据近两年的教学实践, 每学期都会有超过50% 的学生超额完成各环节, 最终的成绩累积超过100分。

四、总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培养学生的主体自觉学习意识是现代学校教育追求的最高价值。针对目前我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所选专业盲目、职业生涯模糊, 学习懈怠、主动性差的现象,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创新教学模式, 将课程学习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在思想上和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考核方式上引入多元素的评价体系,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创造一种全新的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模式。并且希望以点带面, 辐射影响其他通识选修课程, 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以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影响和教育学生, 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沟通力、判断力和辨别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2]周颖, 王晟, 王騊.全校性工程技术类通识选修课教学新模式探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3, 30 (03) .

持续创新,瞄准本土 篇11

以创新应对变化

在过去的一年里,整个IT行业发生的变化,足以抵过以往数年的变化之和。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突飞猛进,IT消费化、自带设备(BYOD)开始大面积流行,各种不同形态的语音应用兴起,商务办公的自由度越来越高。

在这种剧烈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作为一家专注于统一通信应用的公司,大北欧通讯有独具特色的应对计划。

从产品角度,捷波朗今年针对移动商务应用的主打产品是Supreme UC蓝牙耳麦。这款产品是2012年上半年推出的产品,具备双路蓝牙功能,可以同时连接两部设备,无缝地在办公室电脑和手机等等设备之间进行漫游切换(参见本刊2012年第8期杂志的评测与体验栏目)。

而对于愈演愈烈的移动办公大趋势,捷波朗的应对方案是整体性的。李倬表示:“2013年,我们会推出一个新的program,称之为Mobile Worker(移动办公族)。到2015年,全球的Mobile Worker将达到13亿人,针对这些人群办公有关的应用,我们一开始是以一款产品来满足,随后我们将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李倬向本刊记者展示了将于2013 CES上亮相的SPEAK 510电话扬声器,这款产品延续了原有SPEAK 410产品设计精致、轻巧便携、方便控制、音质出色的特点,加入了蓝牙无线连接能力,能够与包括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耳麦在内的多种电子沟通设备实现互联,电池续航能力可达15小时,是移动电话会议和免提通话应用的最佳伴侣。

New office, new target

2012年11月7日,捷波朗宣布于厦门迁址并揭幕全新中国研发中心。研发中心人性化的布局及设计,并为员工提供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工作、休闲硬件设施。所有的架构和设计都基于捷波朗擅长的人体工学设计,并为现有的120名员工提供了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全新迁址的研发中心是捷波朗在中国区多项职能部门的整合,将会在未来招聘具有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同时也包括维修及行政方面的专员。“(厦门公司)人均办公室面积有50㎡,真令人羡慕啊!”李倬先生半开玩笑地说。大北欧通讯设备北京的办公室坐落于寸土寸金的东三环,自然没有厦门新址那么宽敞,但李倬先生向我们演示了采访所在会议室的桌子的人性设计:外表看似普通的桌子,却具备电动升降调节功能,可以适应不同身材和不同习惯的员工,甚至可以让员工临时站着办公,缓解长期保持坐姿所带来的一系列办公室亚健康症状。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作为一家极端看重用户的健康和舒适体验的公司,更不会忽视对于自己员工的呵护。

2012年6月,捷波朗和神州数码签订了分销协议,拥有17家金牌代理,50多家银牌代理以及数百家授权代理,从而获得了健康的分销体系,这对于拓展中国本土企业应用市场将有极大的帮助,这也是未来数年统一通信在中国的主要增长潜力之一。

凭借对于创新技术、专业设计和用户听力健康保护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本土市场和合作伙伴的良好把握,大北欧通讯旗下的捷波朗统一通信产品已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即将在来年结出新一轮硕果。

—苏锋

持续创新模式 篇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企业竞争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剧, 近年来, 企业持续创新成为国内外学者重要研究领域, 但是, 有关企业持续创新的研究大多属于相对静态的研究, 而从动态角度对持续创新的研究相对较少, 特别是缺乏对持续创新的过程研究, 也就使企业难以准确掌握持续创新实施的过程。既有的传统的技术创新过程理论关注于技术、市场的推动与需求作用, 或者在技术和市场共同作用下技术创新的发生, 关注的是从研发到制造以及商业化的过程[1];而持续技术创新过程却不是单次技术创新的简单叠加, 是企业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相结合的非连续的复杂的创新过程。不仅如此, 从分析单元看传统技术创新过程理论研究的是单次的创新过程的规律, 而持续创新分析单元是在一个时期内的企业多次创新的过程;另外, 传统的技术创新过程理论无法回答同一企业不同创新过程之间是如何联系的、为什么有的企业可以一次又一次的不断创新、是什么在支撑企业持续创新进行等问题。正如Soosay (2003) 指出持续创新是企业不断在组织中运用新的观点和方法的过程, 持续创新需要一套系统的、程序性的、渐进性的或突破性的能贯穿企业的所有员工和企业的所有层面的组织的方法[2]。显然, 如果仅仅在传统的创新过程理论下对持续创新的规律进行研究是不适合的, 需要从新的角度去研究。因此, 本文基于技术惯域视角将企业的技术持续创新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南瑞继保”) 1995—2006年间继电保护技术不断创新为案例, 探索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一般规律, 给出企业如何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的建议。

1 相关研究基础

1.1 关于持续创新过程的研究

既有的持续创新过程研究, 可以从一些学者对持续创新的定义和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反映出来。例如, Rodriguez (2003) 认为持续创新是一个能够创造新产品和服务并改进企业流程的新创新系[3];Boer (2006) 指出持续创新从过程上看, 成功的将开发 (Exploitation) 和开创 (Exploration) 结合, 在运营中, 是将渐进性改进和学习与突破性创新的有效、持续的相互作用与结合[4];周珊珊等 (2007) 也指出, 持续创新并不是一个自动在企业产生的过程, 而是需要员工的持续参与和不断的、主动的管理, 并且能够一直积极保持创新动力的创新过程。持续创新能力是一种企业发展的潜在的持续动力[5]。学者的研究说明了持续创新过程和单次创新过程的不同, 但是并没有对持续创新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深入研究下去。不仅如此, 一些学者也聚焦于影响企业持续创新的障碍因素:如Hanna&Freeman (1984) 在研究组织结构性惯性 (Structural Inertia) 时就指出了结构性惯性对创新的影响[6], 孟庆伟等 (2005) 也指出, 企业不能根据市场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 但最通常的原因却是来自于企业的行为惯性[7];又有一些学者从“成功陷阱”分析了企业不能持续创新的原因, 认为创新之后是惰性的企业发展模式即被在自增强理论的作用下, 企业由于“路径依赖 (PathDependence) 导致了一种“锁定” (Lock-in) 效应, 由于局部正反馈作用, 最终使成功企业走向低谷甚至是破产的一个发展怪圈[8,9];林昭文等 (2004) 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障碍、持续技术创新的因素、持续技术创新的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后, 提出渐进式的系统创新, 是企业持续技术进步持续技术创新的途径[10]。这些研究主要从静态角度对持续创新进行探讨, 虽然, 在研究中也涉及到持续创新过程中的“企业惯性”和“路径依赖”等问题, 但是, 这些研究是建立在传统的单个技术创新过程理论上, 难以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全景图, 难免带有局限性。

1.2 基于技术惯域视角对创新的研究

1.2.1 企业技术惯域演进的动态过程

自原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Po—LungYu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惯域理论 (HabitualDomainsTheory, 译为习惯域理论, 或习惯领域理论, 或惯域理论) 以来, 学者已从对个人惯域的研究扩展到企业惯域理论研究[11,12,13]。技术惯域 (TechnologyHabitualDomains, THD) 是企业惯域的一类, 其主要特征、作用和构成概述如下: (1) 技术惯域有稳定性和变动性, 其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如果没有重大事件刺激和全新信息进入, 其技术惯域是不变的;其变动性指企业随着环境的变化在吸收了新的知识、经验和信息也会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 使惯域扩展或转变; (2) 技术惯域的作用有双重性, 积极作用是表现为有效率、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强, 其消极的一面是当变动性不强时会阻碍创新; (3) 技术惯域由潜在领域、实际领域、可发概率、可达领域组成, 根据改变技术惯域的解决方案来自不同的领域, 技术惯域的变化方式有改良性变化、启发性变化、突破性变化[11,12,13,14]。

技术惯域是在企业的互动能力、重构能力、感知压力结构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等的共同作用下演进形成的[14,15]。基于既有研究, 可以把技术惯域的演化进程表述为变动期 (见图1中的AB、A1B1或A2B2, 来自外部或内部的压力打破既有的动态平衡, 原有模式被打破) 、形成期 (见图1中的BC、B1C1或B2C2, 形成新的信元) 、稳变期 (新的信元被使用, 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见图1中的CA1、C1D1或C2D2) ;或刚性期 (如果THD0过于稳定而不再发生变化而产生刚性, 技术惯域无法进行新的扩展, 见图1中的A1D) [15]。在稳变期, 企业形成了技术惯域, 当稳定性和变动性适度时, 企业既有效率, 又不影响技术惯域变化 (此阶段也称之为稳变性适度, 见图1中THD0、THD1或THD2) 。也就是说, 技术惯域的演进过程是从原有的稳变期到变动期、形成期以及形成新的技术惯域, 进而使技术惯域处于一个新的稳变期的过程 (见图1) 。

从变化的方式看, 技术惯域有可能沿着原来的THD0继续启发式变化或者改良式变化, 形成THD1;也可能在互动能力、重构能力、感知压力结构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等的共同作用下完全运用外部的解决方案, 而进行突破式的转化形成THD2。

1.2.2 技术惯域理论对创新的研究

随着惯域理论研究发展, 学者不仅应用惯域理论分析行为决策而且还将其扩展到创新研究领域。主要有基于惯域理论对创意与创新关系的研究 (Po—LungYu等) 、赖宗智 (2002) 认为企业不仅要分析、了解自身现有能力集, 更需要将现有能力集转化而创造企业发展新的机会[16];吴松龄基于能力转化观点, 提出了创新能力来自惯域扩充的创新过程循环模式[17,18]。基于惯域对于组织创新的研究表明, 组织创新过程是组织采用内部或外部的创意, 使惯域发生变化, 并取得公共效果或绩效, 经历一段时间后形成新的惯域, 再开始新一次创新的过程[13];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不依赖他人的技术惯域、可持续的创新。自主创新的非依赖性并不排斥对外部知识的吸收与利用, 它强调的是创新的后续过程也主要是主动的依靠自身的力量推进的, 这样, 企业拥有丰富的、动态的技术惯域将有利于后续创新[14]。

综上所述, 技术惯域理论研究已经涉及到创新领域, 并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这也为本文提供了研究基础, 不足之处, 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机会, 本文将在技术惯域视角下展开对持续创新过程研究。

2 研究方法和设计

Eisenhardt (1989) 指出, 在研究的初始阶段, 当我们对所研究问题知之甚少或试图从一个全新角度切入时, 案例研究将非常有用[19]。因此, 作为探索性研究, 本文选择了单案例进行深度分析的研究方法, 并以南瑞继保1995—2006年间的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

南瑞继保成立于1995年, 专业从事电力系统保护和控制领域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工程服务。该公司以自主创立的“工频变化量原理继电保护”等原创性理论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为核心, 从1995到2008年间, 不断技术创新, 形成了由一系列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构成的电力系统保护、控制技术体系。南瑞继保核心产品占有率高居行业首位, 超高压继电保护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特别是2008年南瑞继保研制成基于UAPC平台的新一代PCS—9550直流控制保护系统, 在技术和性能上全面超越了国外厂商的系统, 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同年, 销售额超过31亿元, 人均有效产值250万元, 处于全球同行业最高水平。

选择该公司1995—2006年间的持续技术创新为案例进行研究, 因为该公司在此期间不仅有在原始性创新基础上的再创新案例, 还有技术引进基础上的二次创新而带来的技术突破填补国家空白的案例, 在一个公司的技术创新的案例中, 集中多种创新形式适合观察分析技术惯域的不同变化方式, 可以增加本文的研究结论的普适性。

3 案例分析与主要发现

本文对南瑞继保在1995—2006年的继电保护技术创新情况进行分析, 主要的分析内容是:该公司从集成电路线路保护技术到微机线路保护技术的创新;主设备继电保护技术创新;直流保护技术创新;并通过对案例具体深入的分析, 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技术惯域在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技术惯域视角下持续创新的动态过程如何描述?

3.1 案例回顾

1995年, 该公司发明了以“工频变化量”为核心的继电保护技术, 在这个技术基础上, 研制了CKJ/CKF系列集成电路型继电保护设备。与此同时, 该公司决策层敏锐的看到如果将计算机技术与自己拥有的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器技术相结合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于是研制开发了基于工频变化量原理的微机继电保护器, 并研制了“LFP—900系列成套线路保护装置”。这个系列产品的“动作”时间, 比采用其他原理的同类保护技术缩短了1/3以上, 具有更快的“动作”速度、更高的安全可靠性, 使我国继电保护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6年将产品推向市场后, 当年销售额就达到了5 000万元;随着LFP—901型高压线路成套快速保护装置研制成功, 该公司形成了LFP系列成套线路、输电线路等保护装置, 1997年该系列产品合同额为1.5亿元, 1998年达3亿元。

2000年, 该公司又以“工频变化量”继电保护原理为核心, 开发了拥有2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一系列专有技术构成的、完整的快速继电保护技术体系, 形成RCS—900到RCS—9000系列产品, 这些系列产品包括高压、超高压线路、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发变机组保护等。从创新经济效益方面看, 2000—2006年, RCS—900主设备保护累计供货7 600多套, 累计创造产值12.2亿元以上;同时RCS—900主设备保护的研发, 打破了国外保护产品在国内高压大容量主设备保护市场的垄断地位, 成为国内主设备保护的最主要产品, 其市场占有率达40%。

2005年, 南瑞继保将产品技术创新从交流继电扩展到直流继电领域, 在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引进国产化项目中, 进行二次创新, 成功研制了PCS—9500高压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 是我国第一个国产化的超高直流输电控制和保护系统, 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直流高压继电保护技术的研制成功, 使该公司在2006年营业收入达到24亿元。

3.2 案例分析和讨论

本节将该案例分为3个阶段进行讨论, 分析其每个阶段的技术惯域变化的特点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探讨技术惯域在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描述技术惯域视角下持续创新的动态过程。

3.2.1 技术惯域启发式扩展的渐进性创新

工频变化量继电保护技术原创于南瑞继保, 该公司通过对该技术商业化形成了CKJ/CKF系列集成电路产品, 此时, 由其原始性创新形成技术惯域THD0;1996年, 南瑞继保在工频变化量继电保护技术基础上, 同时融合计算机技术 (外来信息) , 通过信元重构形成新的信元 (新的信元是带有微机处理的继保技术) , 并不断将其改善形成LFP系列;与之相应的技术惯域发生了启发式扩展 (见图2的A1B1C1) , 形成了新的技术惯域即THD1。在1996—1999年, THD1处于稳变期 (见图2的C1A2) ;与此同时, 这个期间也是技术创新成果收益期, 表现为公司的合同额从1996年的5 000万元增加到1997年的1.5亿元, 1998年又提高到3亿元。

3.2.2 技术惯域改良式扩展的渐进性创新

1999—2000年开始 (见图2的A2B2C2) , 公司注意到单一的产品难以适应复杂的市场竞争, 因此, 根据市场情况研发出快速继电保护技术体系即RCS—900系列产品。这个系列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20余项, 其技术惯域也由稳变态转到变动态, 在互动能力、重构能力、感知压力结构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等的共同作用下, THD1发生了改良方式扩展, 形成新的技术惯域THD2 (见图2的C2A3) , 公司也从不仅能够解决线路保护问题扩展到解决主设备系统保护问题。与之相应的这期间的创新绩效 (2000—2005年) , 仅RCS—900主设备保护产品就累计供货7600多套, 累计创造产值12.2亿元以上。

3.2.3 技术惯域突破式扩展的技术引进基础上的二次创新

2005—2006年, 该公司在吸收国外直流继电保护技术基础上, 进行二次创新, 研制出直流产品PCS系列 (见图2的A31B3C3) , 公司拥有的技术由交流继保技术扩展到直流输电高压及超高压保护技术, 与之相应的技术惯域也从THD2扩展到THD3。由于解决直流输电高压及超高压保护技术的方案不是在原有的THD2之内, 因此, 该公司的技术惯域发生了突破式扩展。

综上所述, 1995—2006年, 该公司的技术创新主要有:从CKJ/CKF到LFP的渐进性创新, 从LFP到RCS的渐进性创新, 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研发成功的PCS二次创新。对应的技术惯域变化是:从THD0 (用集成电路技术解决线路保护问题) 演进到THD1 (融合微机技术形成LFP系列产品解决线路保护问题) 、扩展到THD2 (用RCS9000解决成套设备的保护) 、转化到THD3 (解决直流大型设备的继电保护问题) 。这期间, 公司不仅能够在技术惯域正面效应作用下, 高效率的不断改进产品, 也由于其良好的变动性能够吸取外部信息不断进行创新, 使其技术惯域从THD0到THD3不断丰富, 公司解决各种不同的继电保护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可见技术惯域的稳变性在创新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 南瑞持续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与其技术惯域演进的过程相符合的, 技术惯域不断扩展与转化过程反映了其持续技术创新的全景图 (见图2) 。

4 结论与未来研究

与传统的技术创新相比, 持续创新有着不同的过程, 了解复杂的持续创新过程是企业克服“成功陷阱”、“路径依赖”实现持续创新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南瑞继保1996—2006年间技术创新案例的跟踪研究, 基于技术惯域理论对持续创新过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企业持续创新的过程可以通过技术惯域演进反映出来, 技术惯域的变动期、渐稳期是技术创新阶段, 技术惯域稳变期对应着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的过程 (即企业获得创新绩效阶段) , 这也是技术惯域正面作用的结果;技术惯域的变动性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在企业持续创新的非连续的技术创新过程中, 技术惯域起着“桥”的作用。由此扩展的结论是, 由于企业对外部的知识信息不能吸收或者重构, 技术惯域将不能变动甚至刚性, 阻碍企业持续创新进程。

透过结论, 本文认为对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管理不仅仅是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 而是要从全过程的视角协调好创新与技术惯域的关系。建议企业要通过组织学习和与外界的良好互动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信息, 保持技术惯域处于稳变适度的状态, 并不断丰富、改善技术惯域, 增强潜在的技术创新能力, 进而推进企业持续创新进程。

上一篇:模型服务下一篇:公共图书馆与经典阅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