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模式(精选12篇)
可持续发展模式 篇1
区域可持续发展内涵、分类及模式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女士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即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及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心,兼顾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由于区域具有一定的位置和边界,它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管理等因子组成,不同区域的因子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和重点并不相同,因此,必须因地制宜,采取最适合本区域的发展方式,使区域内的资源禀赋得到最合理的使用。
基于可持续发展要素的区域分类
笔者根据当前国内外区域发展状况,以经济(产业)和自然资源两个重要因素为主线将区域分为4类,服务业主导型、资源依赖型、大进大出型和农业发展主导型区域(见表1)。
服务业主导型区域。该区域以发展服务业和居住生活为主,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较高,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从国际来看,服务业主导型区域代表是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世界级国际大都市以及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区级国际大都市,这些国际大都市都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都是在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迅速超过工业,并进一步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从国内来看,2009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60%的城市有北京、广州、海口、拉萨等,其中北京达到75.5%,是国内服务业主导型区域的典型代表,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资源依赖型区域。该区域是以煤、有色金属、非金属、石油、天然气等一种或几种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区域。该类区域一般因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其兴衰也往往与资源的可开采储量和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密切相关。从国际来看,资源依赖型区域的典型代表有以依赖煤炭为主的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等。从国内来看,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区域大多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我国拥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座,约占我国城市总数的18%。
大进大出型区域。大进大出型区域是指以资源、能源等的大量外部输入为依托,以资源的加工、制造为主要产业形态,以产品的大量输出为经济发展基本模式的区域。从国际范围来看,典型的大进大出型制造业强国包括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在我国,典型的大进大出型区域包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域。
农业发展主导型区域。农业发展主导型区域是指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状况,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且仍占GDP较大比重的区域。从国际范围来看,世界发达国家在推进工业现代化过程中也推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农业仍然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部分,如美国将国内划分为牧场乳酪、奶牛区带、玉米区带等九大农业区。从国内来看,我国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将全国农业区域分成优势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3类区域。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三种模式
通过国际国内来看,专家学者、组织机构提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类别较多,常见的有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等。其中,具有代表性且在国内较关注的是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3种模式(见表2)。
总体来看,广义的绿色经济可以理解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可以理解为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和气候变化两大挑战的具体要求,是广义绿色经济发展在人类特定历史阶段、某些特定领域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无法彼此取代,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和互为支撑,一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低碳化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也对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循环经济向新的深度广度延伸。
服务业主导型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及发展重点
服务业主导型区域经济模式的典型特征
人口规模大且居住密集。该类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吸引着大量人口涌入,即有限的土地资源需要承载大量的人口。
能源、水资源及产品依赖外部输入。该类城市通常不具备丰沛的资源,因此属于资源输入型城市。服务业经济产值占区域经济比重高于其他产业。该类城市基本属于工业化后期,服务业逐渐超过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资源能源消耗为刚性需求且呈增长态势。该类城市与特殊的三次产业结构相应的是特殊的能耗、水耗利用结构。
我国服务业主导型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
服务业自身的资源消耗和环境负面影响仍需改善。如餐饮、宾馆业的水污染,零售、批发业的“白色污染”。我国的服务业在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方面都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部分城市发展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在部分国家和城市,由于盲目重视第三产业比重提升或者过度追求完善的经济服务,使得政府对制造业的投资比重下降,直接或间接地阻碍了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导致了产业的空心化。
集约高效的资源生产利用设施体系仍然薄弱。可再生能源应用设施较少,城市节约循环用水体系尚未建成,污水处理能力建设不均衡,再生水回用能力不足,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体系仍处于建设中,缺少科学合理布局的垃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施。
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和行为仍然较弱。家庭购买节能、节水等绿色产品的比重较低。办公、生活、娱乐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资源浪费现象。自发的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可再生资源重复利用等低碳生活行为宣传多、实践少。
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的政策体制有待完善。“十一五”时期,各地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多项法规、条例和方案,但财税、价格、金融、标准等政策尚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政策体制的完善将直接推动服务业高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绿色消费的培养。
我国服务业主导型区域的绿色发展之路
服务业主导型区域依托于其较大的人口密度和以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基础,其可持续发展侧重于区域整体的绿色综合发展,尤其是产业自身、硬件设施及消费行为的绿色化。
促进服务业高端集聚和绿色升级。一是加快发展创新驱动型和生态友好型现代服务产业,包括培育发展金融、信息、科技、商务、流通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完善休闲旅游、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养老养生等公共服务产业。二是探索推进服务业清洁生产。在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宾馆、交通运输等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的领域,试点选择有代表性且示范意义强的单位开展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试点,积极树立服务业绿色典范。
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以避免产业空心化。一是以科技研发、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依托,创新推进制造业高端生态升级,重点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推动电子信息等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电力、建材等传统制造业。二是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空间技术、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运用工业化手段和规模经营方式,推动农业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的科技、生态、经济、文化附加值等多重功能。
积极建设集约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一是推进能源多元供应和集约利用设施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清洁能源集中供暖、加大燃煤锅炉清洁改造、推进生物质能利用工程,扎实推进交通、公共建筑、居民家庭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二是从供给、利用、处理3个环节构建完善的水资源集约利用设施体系,加快提升供水、用水设施的集约水平,加强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加快扩展再生水在各个领域的利用。三是在充分考虑未来固废产生情况、固废处理再利用技术的基础上,前瞻性地加强不同类城市固废处理处置、设施布局的统筹布局。
加强塑造绿色消费氛围和培育绿色消费意识。一是健全绿色产品供应市场,加强对绿色产品上市流通销售的支持力度,引导市民绿色消费。二是以防止产品过度包装、建立包装废物回收体系、积极推动“净菜上市”等为切入点,引导居民在消费过程中实施废物源头减量。三是创新绿色消费宣传教育方式,加强政府、企业、NGO组织、学校、社区的协作,强化居民绿色消费意识。四是在公共机构、企业、商业、社区、学校等领域,选取和培育绿色消费典型,强化典范引导作用。
完善保障区域绿色建设的政策体系。一是加快完善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环境、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的法规政策标准,探索实施促进区域绿色相关的总量控制、评估审查等制度机制。二是从加大本地政府资金投入、认真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融资等方面强化绿色发展的资金保障。三是健全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统计、动态监测体系,夯实科学支撑。
服务业主导型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及发展重点
资源依赖型区域经济模式的典型特征
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煤、石油、森林等资源的天然禀赋是资源依赖型区域产生和形成的初始原因。一般而言,该类区域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以一种或某几种矿产资源为主要生产资料逐步发展为一种或几种大的资源产业。
产业以矿产资源粗加工为主。资源依赖型区域在经济上依赖相关资源而发展,主导产业为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形成初级产品,精深加工产品较少。
对外输出廉价的资源能源及其初级产品。资源依赖型区域主要向经济发达地区直接输出资源能源或者对资源能源进行简单加工后对外输出初级产品。
我国资源依赖型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我国2/3的矿山进入中老年期,1/4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资源型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矛盾开始集中显现。总体来看,我国资源依赖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困难。
主导产业单一化,产业关联度低。由于资金集中投入于资源开采和加工,导致区域范围内主导产业单一化、经济结构重型化、产品单一化和初级化、其他产业发展缓慢。同时,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小,相关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短,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多数区域缺乏形成循环产业体系的基础。
资源型城市向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化。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资源被不断开采利用,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将逐渐减少并最终耗尽,依赖资源而形成的产业链条就会断裂,逐渐转化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而与产品单一化、初级化相伴生的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严重浪费的问题。
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发展经济与解决环境代价的矛盾过大。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由于矿床的开采,严重破坏了地下结构,造成大片沉陷区;对地表资源的开采剥离了地表植被,使生态环境恶化并难以逆转;矿产品初加工造成的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同时,资源型城市大多比较落后,财力相对较弱,发展的愿望比较强烈,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难度非常大。
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可持续发展面临技术瓶颈。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资源型区域长久以来对低成本、高回报经济模式的路径依赖,忽视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其发展模式的转型将更加困难。
因此,长期以来,资源依赖型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一种环境和生态成本高昂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经济转型是资源依赖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资源依赖型区域的循环发展之路
该区域可持续发展侧重于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尽可能地在本地实现矿产资源的“吃干榨净”,重点是构建资源高效加工利用的循环链条,同时加强制度创新、政策创新。
推动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升级。资源依赖型区域大多为超重型经济结构,是造成资源浪费大、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应大力推进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一是加快传统工业升级改造,延长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链条,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延缓资源枯竭的速度。二是扶持发展脱胎于资源型产业的非资源型、环保型、高科技型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多元化的主导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步减弱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三是以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为抓手,打造高关联度的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利用的价值最大化。四是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一是要对矿产资源开发实施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综合勘查、综合开发、综合利用。二是加强资源开采管理,健全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标准,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三是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业的优化与升级。四是开发并完善适合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的采、选、冶工艺,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延长矿山寿命。
加大各种废旧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一是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等废弃物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粉煤灰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二是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三是加强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
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强以优化主导产业为重点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如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再利用、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链接等技术。二是把建立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撑体系与技术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生态修复赋予资源型区域新生命。一是针对塌陷湖、尾矿等生态系统失衡情况和关键,采取多途径、多措施,引导与发挥共生、竞争的作用,修复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二是发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功能,尽可能多层分级利用物质,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利用效率,节能减耗,减少污染,促进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
大进大出型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及发展重点
大进大出型区域经济模式的典型特征
资源外部依赖程度高。大进大出型区域自身的能源、水(主要指北方地区)、原材料、土地等自然资源普遍不丰富,经济发展需要依赖外部输入。
经济发展速度快。该类区域由于制造业发达,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产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该类区域在产业结构上以二次加工产业为主,主要从事原材料加工、组装的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较低。
产品向外部输出为主。该类区域经济发展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企业运作方式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也常被称为“出口加工型经济”,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软要素资源比较丰富。大进大出型区域通常拥有较为丰富的软要素资源,比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拥有天然优良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以及优惠的政府引资政策优势等。
我国大进大出型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资源受到外部供应限制。大进大出型区域属于资源输入型地区,资源能源相对匮乏,在经济总量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同时,资源能源需求同步增长,对资源能源安全供应提出更大挑战。大进大出型区域煤、电、油、气等能源供应呈现长期偏紧状况,各区域之间的能源争夺不断加剧;部分地区受干旱趋势和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影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产品输出受国际市场影响,且面临产业竞争、产品升级换代的挑战。大进大出型区域主要是出口导向型,企业运作方式多以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为主,很多中小企业多以初级代工为主,自身抵抗风险能力弱,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从互联网经济到生物技术、清洁技术产业的新一轮升级发展态势,产品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强,对大进大出型区域相关产业提出升级发展的新要求。
大量废物留在本地,生态环境影响严重。制造业加工产生的大量废弃物滞留本地,没有得到及时的回收处理,造成了对当地环境及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同时,由于我国目前环保产业的相对落后,地方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使得污染防护的设施建设跟不上制造业大量快速的发展,因此该类区域面临着由“世界工厂”变为“垃圾场”的严峻挑战。
产业发展所需土地空间有限。大进大出型区域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束缚,在现有的规划土地空间内,存量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对土地利用机制和增量项目布局提出集约化发展要求。
软要素支撑能力仍然较弱。我国大进大出型区域一半以上大型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大多数企业选择从国外买技术的方式进行生产,大量先进的机器设备只能靠引进,严重影响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
我国大进大出型区域的低碳发展之路
大进大出型区域,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一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基础,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撑,也是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重点区域,更是高碳产生主体。该类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侧重于以低碳经济模式为主,重点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提升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走低碳发展之路。
推动区域产业的绿色现代化发展。以提供绿色产品与服务为核心,坚持物质高效利用和经济高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聚焦高端产品、高端产业及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广泛推行“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管理、绿色服务”,打造以高端制造为主体、清洁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推进大进大出型区域产业绿色升级。
推动资源集约利用的设施体系建设。为应对大进大出型区域资源能源消费规模大幅增加的态势,应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原则,衔接区域工业用地、能源、水资源供应规划,通过调整资源结构、应用先进技术、加强行为管理等措施,提升前端资源能源高效供给能力,推进中端资源集约化利用,加强末端废物资源化处置利用,构建有利于资源高效利用的生产、输送设施体系和集约运营管理体系。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加强土地整理。立足大进大出型区域整体的战略布局,遵循“内联外引、梯度分布、进退结合、专业集聚、功能耦合”的思路,优化产业分布格局,建立集群发展的空间体系,完善交通和基础设施,增强城市配套服务功能,优化区域与周边省市的物流、人流交互系统,深化在资源供应、废物利用、社会服务等功能方面的耦合衔接,形成互利互补的集群式发展格局。
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等软要素支撑能力。一是建立技术层面的保障体系,重点加强生产工艺技术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对清洁生产及资源回收处理的支撑力度。二是加快产品创新,开发各种节能环保类的产品,在当前国际竞争中争取领先地位。三是关注意识创新,培养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等社会观念。四是建立创新环境的支撑体系,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体制、完善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环境和留住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
对国家“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以及各区域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既依赖于地方的创造性工作,也离不开国家自上而下的指导。建议国家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时,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地方的引导支持和统筹布局,进一步推进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兼顾资源的物理利用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的双提升。检验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或能力的标准,应该是在强调物质利用效率的同时,兼顾经济绩效的最大化。具体来说,提升经济绩效,应该重点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选取产业链高端环节和高附加值产品等方面着手,实现单位物质投入的经济产出最大化;提升物质利用效率,应该重点从提升物质利用过程中的技术、工艺、行为和管理着手,实现单位物质投入的产品产出最大化。综合来看,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产业附加值高、资源供应保障好、资源利用效率高、技术创新水平高、生态环境好5个方面,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产业升级,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产业和配套设施的跨区域合作和统筹布局。产业布局应该综合考核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特点、人才技术状况和产业基础进行系统考虑、统筹规划,而不应该在有限区域范围内各自为政、一哄而上,建立一个个割裂或重复独立“王国”,造成恶性竞争、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在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服务业主导型区域和大进大出型区域,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其汽车、家电和电子产品等都市型消费特点突出,带来的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的拆解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新需求日益显著。但由于该类区域土地空间和环境承载力有限,并不具备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所需的大量土地资源,其固废资源的深加工利用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布局。同时,有些区域虽然可再生资源产生量不大,但由于历史原因具备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产业基础,缺乏的仅仅是资源来源。那么,就应该在运输半径许可的条件下,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建立高效资源综合利用系统。
进一步提升全国科技创新能力并优化区域配置。目前,我国可持续发展急需关注的软要素资源是科技创新资源,存在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且区域配置严重不平衡的双重问题。我国“十二五”时期深入推动各区域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统筹国家力量加大对资源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推动一批先进、适用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低成本、大规模应用;另一方面需要引导研发实力较强的科研院所等加大与科技需求地区的技术研发合作,结合区域需求加快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缩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时间。
加快探索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激励与引导机制。“十二五”时期,需要强化政府在引导市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方面的机制和环境建设。首先,需要从国家层面解决能源和水资源的定价和收费问题,重点推动能源尤其是电力的生产、销售、配送以及定价制度的改革,彻底解决电力生产、销售与消费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要改变行政事业单位将能源费用直接计入行政成本的管理制度,为能源消费主体创造自觉节能的动力机制。其次,进一步完善促进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如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受资金和税收影响较大,建议从国家层面对固体废物处置、物资回收与综合利用企业给予明确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支持。最后,探索实施一批推进节能减排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节能和污染控制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完善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以及节能量和污染减排量交易制度,优化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等既有市场化机制。
可持续发展模式 篇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把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数学思想;转化思想;符号化思想;数形结合;方程思想;分类思想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而知识内容只是其表层的东西,只有掌握其思想精髓,才能够很好地提升自身思维品质,实现进一步发展。数学思想对后续的数学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把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无形中吸收、理解,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渗透转化思想,促进学生思考
教学中,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其精髓。数学内容一般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旧知识的角度学习新知识,也就是注重转化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学会转化,学会将陌生复杂的新知识内容,转化为简单熟悉的旧知识内容,从而便于理解掌握,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内容时,发现如果学生直接去探究学习,接受知识有点困难,一时之间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教师就借此机会,渗透转化思想,引导学生从学过的长方形这一图形入手。师:你们每人手中都已经有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请探究一下,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大家可以将其剪一剪、拼一拼,拼成一个我们熟悉的长方形看看有什么规律可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学生们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并且发现拼凑成的长方形,它的长是原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底,宽为这个底边上的高。此时,学生就大胆地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有另外的学生说:“我还可以将这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我们可以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转化为三角形的知识,这样我就可以通过求三角形的面积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们经过转化,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转化思想的渗透,教给学生一种解题的技巧。将陌生的数学内容,变得熟悉简单,成功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渗透符号化思想,活跃数学思维
数学中存在大量的数学符号,很多时候,大量的文字描述会显得很烦琐,需要一些符号来代替表示。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地为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让学生体会用符号语言代替文字描述,以更好地活跃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借助这一内容,为学生渗透符号化数学思想。师:“之前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知识内容,你们还能够说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吗?”学生们在思考了一定时间后,立即回答出教师的问题:长方形面积=长×宽。这时,教师又说:“这些汉字写起来,太麻烦了,我们可不可以用一些字母来代替。”有学生说:“我可以用字母a代替长方形的长,用字母b代替长方形的宽,这样我就可以很快速地写出长方形的面积=a×b。”还有学生说:“字母可以任意设定,我可以将长方形的长设定为字母m,宽为字母n,这样长方形面积为m×n”。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积极的评价之后,继续“乘胜追击”,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些规律,比如一些运算定律。还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来解题,学生也从中体验到符号化的简便。符号化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内容更加清晰明了,还让学生又掌握了一种解题技巧,让学生有了更加简便的记忆、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活跃了学生数学思想,开拓了学生数学思维。
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简化数学内容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数学应用练习题,而学生最反感的并不是题目的难度,而是其大量文字性的题目要求。学生也会因此反感做数学练习。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善于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简化数学信息,帮助学生思考理解。例如:在教学“圆”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道应用题:小明和小红,沿着一个半径是500米的圆形湖边背道而行,已知他们两人的出发点为同一处,小明的步行速度是每分钟81米,小红的步行速度是每分钟76米。请问他们两人多久后可以相遇?有一大部分学生在读完一遍题目后,会忘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如果反复地读题,势必会浪费很多时间。于是,教师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解题。此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绘图。首先在纸上绘制一个圆形,然后在其中画上半径,并标上相应的数字500,随后,又用两个字母代表小明和小红,将其画在这个圆周的同一处,并在旁边标上他们二人的方向和速度。学生在绘制完图形后,便发现已经将文字信息全部转变为数学图形与符号的形式,题意一目了然,随后便能快速地给出结果。教学中,教师通过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将复杂的文字内容,演变为形象的图形符号,使得学生对知识内容或题意一目了然。这种教学方法,将知识化繁为简,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渗透方程思想,提高解题效率
方程思想是数学学习中的一大重要思想,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意义重大,它的引入,使得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有方向,将未知变已知,促进学生理解思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渗透方程思想,让学生学会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解题效率。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道应用题:一车间计划六月份这一整月一共生产5480个零件,现在已经生产了9天,还剩余908个零件,问这九天内,平均每天会生产多少零件?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给出题目后,开始列算式求结果,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有一点困难,不知道该从哪步开始想,思路受到了阻碍。此时,教师借机引导学生利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平均每天生产x个零件,并去寻找相应的等量关系。想到每天生产x个,那么9天就会生产9x个,9x+908就等于总零件个数,这样就可以列出一个等式9x+908=5480。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出这一方程,得到最后x的值。学生通过借助方程思想,很轻松地列出相应的算式,整个练习题瞬间变得简单易懂。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渗透方程思想,让学生意识到方程的重大价值。这种教学方法,化复杂为简单,以增添条件的形式,将数学问题变得清晰易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解题效率。
五、渗透分类思想,促进思维发展
分类讨论思想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它将数学对象分成几类,并逐一进行讨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渗透分类思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变得更有逻辑性、综合性,以更好地开发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道数学练习题:农民伯伯想要在自己家中开垦一个长方形的菜园子,打算用篱笆将其圈起,为了节省材料,选择利用一面墙。已知农民伯伯想要设计一个长为3米,宽为1米的菜园子,请你帮农民伯伯设计一下,怎样使得花费最少?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后,陷入了思考中。花费最少,就是篱笆的用量最少,即需要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再减去其中一条边的长度,就是最后篱笆的长度。学生开始分类思考。首先学生让靠墙那一边为宽,即1米,求得篱笆的长度为3+3+1=7(米)。接着,学生讨论第二种方案,让靠墙的那条边作为长,即3米,最后得出篱笆的长度为1+3+1=5(米),经过对比,学生找到了最优的方案。分类讨论思想的渗透,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为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指引了方向。这种教学方法,成功地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促进了学生有效参与。
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校企合作;网络优化
当前,随着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通信运营商以及外围的通信服务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涌现,工作技能专业化、岗位职业化、项目团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对通信企业员工和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毕业生进入通信类企业,作为新鲜血液的他们,其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匹配无疑对企业未来与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然而高等学校职业化培养能力因历史原因较为薄弱,大多秉承的是通才教育思路,着重宽口径培养,其在技能操作型岗位适应度方面无法满足企业具体要求,存在适应期长、技能磨合不熟练等弱项,联合企业走进校园,共同培养学生的思路便应运而生。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较好选择,采取不同的方式收效差别很大。我国高职院校通过多年的努力,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校企合作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政府、企业、学校、学生价值目标不一致,利益关系不协调,这导致校企合作重形式轻内容、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的瓶颈。如何让校企合作不断深入持续下去,寻找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共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校企合作的模式多种多样,哪种模式才能使合作深入持续发展是我们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不断摸索和探讨的课题。
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行业特征与自身的岗位特点,因此通信行业的校企合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实训设备昂贵,实习环境难以真实模拟企业现状;二是通信技术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庞杂,内容多变;最后,通信工种分工细致,项目合作化、团队化要求高。这些都为通信类校企合作的实施提出了难题。
二、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
我院结合自身在通信教育领域的教学优势,结合自身与通信服务企业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不断寻找校企合作的切入点。而此时广东某通信公司正启动项目经理人才培养方案,其中课程体系部分中的典型项目实施案例,需要我院教师提供帮助。借助这个契机,学院组织教师团队深入企业对移动通信网络优化项目进行了深度调查研究。首先和该通信公司某分公司的网络优化项目经理进行深度访谈,了解网络优化项目的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基本架构清楚后,教师团队分成两组深入岗位一线调查。一组跟踪网络分析部分,了解数据提取后进行BSC语音分析、DT测试分析和数据业务分析的流程;一组跟踪网络工程部分,了解室内覆盖普查、测试、方案设计及工程开工的流程。通过一段时间了解后,发现该项目组的组织架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组织架构不够清晰明了,各岗位之间有交叉和责任不明确的问题。通过与企业人员前期访谈与工作内容研判,弄清了该项目组的工作目标及工作职责,经反复沟通、梳理与研讨,确定了清晰的网络优化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通过分析梳理,该项目的组织架构已更趋合理。对岗位区分清楚后,需要进一步了解每个工种与岗位对上岗的技能要求,为此特别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首先包括了个人信息,例如部门、姓名、学历、岗位、上级岗位、下级岗位、已有的岗位技能证书、从事本岗位年限以及以前曾从事过的岗位;其次包括了岗位日常工作列表,包括每日、每月、每年、不定期以及其他需要做的工作;最后还有从事本工作的岗位知识、技能及能力。
通过对相应岗位的调查问卷回收分析,对问卷中不清晰的地方进行深度访谈,并归纳总结形成了岗位指引。岗位指引的内容包括:岗位名称、人员配置、工作流程、关键点及关键点的输出结果、岗位目标(最终结果)、岗位说明书及典型案例。通过岗位指引可知具体工作岗位上所有的要求,岗位目标、工作内容、知识技能更为明确,为企业的员工培训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而企业具体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技能与知识要求的了解,也使得学院更加明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校企合作进行技能与知识教育的有的放矢。
通过派遣教师深入企业、熟悉企业、整理岗位知识技能,给企业提供了一定帮助,企业也由此了解我院“面向企业一线,锻造未来精英”的办学理念。因此该通信服务公司主动提出订单培养的想法,学院给予了积极回应。该公司订单班的人才培养工作于2010年启动,2011年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校企双方参与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同时开展了校企双方合作教学的工作,尤其是在企业实践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学生组成订单班(网优方向)到第一阶段企业生产性实习,参照岗位指引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一起共同实施订单专业教学计划,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企业兼职教师完成企业定制课程76学时,以培训形式进行15天的基站代维知识专项学习,组织安排学生参加技能考证,以生产方式进行两个月的教学实习。由于计划周密,订单培养效果令人满意,企业对参加实习的47位同学高度评价:35人优秀,12人良好。为此该公司对订单班学生推出以下激励措施:寒假期间全部参与网优项目实习,掌握一体化专业能力及项目运作;寒暑假实习考核合格的,毕业入职后直接转正,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毕业后选拔考核,成绩优秀和良好(20名)的直接推荐为正、副队长。这些标志着此次订单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零距离对接,人才培养驶上快车道。
从这次校企合作实践来看,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供需两个方面。从供方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如此培养的学生就业率非常高,达到100%;企业获得以自己岗位特征为蓝本定制的员工,上手快、技能全,取得很好的人力效应。对于此模式的初次试水,学生、企业和学校达到三赢局面,深入推进后续合作的展开,为进一步良性互动打下基础,2012年初该通信服务公司又从新一届的学生中选拔组建了第二个订单班(传输方向),在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对该岗位的组织架构进行相应的梳理与优化。为在校学生创造了一个高效的学习环境,又为该公司新进员工的岗前培训提供了蓝本,也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思路打开了局面。
但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涉及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学校对于新的教学班级管理需要新思路,课程的安排、教学时间的排期,以及学生学籍的管理等还需进一步理顺。企业方面对自身岗位的个性化要求的提出,要能针对性地融合在具体课程中,对于专业化很强的某些知识与内容需要企业自身工程师配合,这一领域的交叉管理问题,企业需进一步创新。学生,是校企合作的核心角色,是一切努力的最终服务对象,需要在选择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时有理性认识,虽然三方协议的签署可以加以保障,但谨慎的思考与选择依然是及其重要的。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都需要对这种模式在实施中进行微调,并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加以解决。
三、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应不断调整企业岗位的组织架构及工作流程等,不断更新相关内容,保持与企业发展相同步。通过给企业提供实质性帮助,通过服务于企业而获取企业对学校教学的帮助,学生也学到了真正有利于就业的知识技能,最终形成良性循环,达成学校与企业“双赢”的目的,促使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4
凤阳集团有着一段传奇般的发展史。集团前身为一家街道办的“周村木工油漆社”, 以生产木制品和油漆家具为主营, 1975年改名为“周村木器厂”。1982年公司现任董事长寇祖山调任木器厂任厂长职务, 以其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 使当时的木器厂得到了快速发展。公司引进了沙发和手工床垫, 同时改名为“淄博沙发厂”, 并注册了“凤阳“牌商标, 开始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创建名牌的发展道路。1985年公司投资250万元率先从英国、意大利引进了床垫生产流水线, 从十几亩的旧厂址搬到拥有200亩地的新厂址, 同时沙发床垫荣获了省优部优称号, 企业走在了中国软体家具行业的前列。1989年, 中国家具协会软体家具专业委员会在凤阳公司召开首届成立大会, 凤阳公司被推荐为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并连任五届, 直至2005年公司在专业委员会改为执行副主席单位。1993年公司成立了凤阳集团, 同时改名为“山东凤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改制为民营企业, 并投资3亿元组建了“凤阳工业园”, 开始了以家具为主业的多元化并进的经营模式。2007年又投资2亿元扩征200亩地组建了“凤阳家具工业园”, 同时引进了板式家具和实木家具生产流水线, 并与意大利—济南欧嘉特思家具有限公司合资生产欧式古典实木家具, 产品全部出口到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 年出口额可达6000万美元。位于江北最大的家具批发基地——周村家具批发中心的接近4万平方米的凤阳家具城于2007年年底开工扩建后已投入使用, 30多家全国家具业比较有影响力的名牌家具产品现已入驻, 将会带动周村家具业中高档市场的快速发展。
20多年来, 凤阳始终站在家具行业的前列, 主导产品沙发、床垫自1984年起先后荣获了省优、部优、国优等称号, 2004年双双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 2005年凤阳牌床垫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7年凤阳牌沙发也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凤阳集团成为中国家具行业为数不多的拥有双中国名牌的企业。自2007年, 公司又先后投资引进了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板式和实木家具生产线, 实现了凤阳家具由单一的产品制造转向家具配套化生产。3万平方米的凤阳家具城的成功改造, 使凤阳加入了家具营销、物流的行业。
2002年15万吨彩钢板生产线的正式投产标志着凤阳集团正式跨入轻钢建材行业领域, 也使凤阳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道路。现工业园内已拥有8条现代化的薄板生产线, 产品从彩钢板、镀锌板、镀锡板、镀铝锌板、冷轧钢板等, 实现了从精轧、镀锌、镀锡、彩涂到深加工的链式发展, 年产量过百万吨, 成为江北最大的薄板生产基地, 在轻钢建材行业也树起了“凤阳”的名牌旗帜。2008年, 凤阳人又将眼光投向了不锈钢市场, 1条10万吨的不锈钢生产线从冷轧、焊管、加工等成系列产品, 项目投产后, 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利税5000万元, 进一步繁荣周村的不锈钢市场,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如果说, 凤阳集团的发展史是一部传奇, 那么, 凤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国软体家具业界的风云人物寇祖山, 将这部传奇书写得更加浓墨重彩、波澜壮阔。寇祖山说:“科学家不是发明了科学, 而是发现了科学;科学家们在发现中掌握科学本身的内在规律, 才能够有所发明和创造。凤阳的成功在于, 在市场经济的搏击中, 在变化中不断发现客观规律, 不断遵循客观规律去创新, 从而掌握了一整套打硬仗的本领。因此, 凤阳人才能具有一种能够在顺利中保持清醒头脑, 在逆境中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智慧。”
睿智的眼光和超人的智慧是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先决条件。上世纪80年代, 寇祖山在众多产品中发现软体家具中的沙发, 尤其是“冷产品”弹簧床垫背后蕴藏的市场“热效应”, 于是毅然决定从事当时被众多人称作“席梦思”的弹簧床垫的生产。谁也没有想到, 就是这么一张小小的床垫, 从此改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的历史。90年代初中期, 凤阳集团成就了企业的第一个辉煌, 仅沙发床垫年销售额就达到1.6亿元。“搬新居, 娶新娘, 还是买凤阳”的广告语深入人心。
一个企业的成功, 带动了一片产业集群的发展。软体家具需求的巨大市场, 让凤阳门前车水马龙。而产品生产的趋利性, 也让许多人“跟风”凤阳。当时, 郑家村全村400户人家, 从事沙发、床垫生产的高达300户。沙发、床垫产业也刺激了供给, 周村金周沙发材料市场也在凤阳的龙头带动下, 从小型到大型、从杂乱到专业, 形成了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专业市场。
20年间, 凤阳集团将“小床垫”做成了“大产业”。在众多国有大中型家具企业经受不住市场的冲击纷纷转产甚至倒闭的情况下, 凤阳集团却笑傲商海, 独领风骚。凤阳作为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软体家具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已任10年, 现在担任着中国软家具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单位的工作。围绕沙发、床垫主业设置的展销旗舰商场周村凤阳家具城、淄博凤阳家具大世界、济南展销楼陆续建立起来, 连锁店已经扩展到500家。
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 唯有创新才是永恒。在凤阳集团的发展历程中, 寇祖山将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凤阳从20年前一个街道小厂发展成一个现代化企业, 从打造主导品牌到跨行业发展、再到成功转制的足迹, 让人们看到了寇祖山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大智果敢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步入21世纪, 家具业进入微利时代。寇祖山认为, 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 要想使企业做大做强, 必须走扩大外延、延伸产业链的道路。他开始寻找新项目。寇祖山了解到, 2000年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停止生产和销售黏土砖, 他从这里看到了新的商机。那时, 周村虽然有彩钢板市场, 但是没有彩钢板项目, 彩钢板市场还有很大空缺。在经过一番科学考察和深入论证后, 寇祖山果断投入8000万元, 新上10万吨彩钢板生产线, 于2002年2月18日开工, 当年10月18日试验生产。这是山东省第一条彩色钢板生产线, 这也标志着凤阳集团正式跨入建材行业领域。此后, 他们又以更大的投入上了15万吨镀锌钢板及15万吨镀锡钢板生产流水线, 并建立了占地500亩的凤阳工业园。随着30万吨冷轧钢板的顺利建成投产, 将使凤阳工业园从冷板、镀锌、彩板、镀锡以及彩板深加工等几个环节全面形成链式产业结构, 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 成为省内最大的薄板生产基地, 为凤阳的百年基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0年的不懈努力, 让寇祖山和他的“凤阳”品牌家喻户晓。凤阳工业园建成以后, 借助软体家具已经形成的品牌知名度, 带动起品牌效益, 而品牌效益又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用这种联动效应产生的作用, 凤阳又反过来投资软体家具主产业。新建的1万平方米的床垫生产车间, 先进的床垫生产流水线, 使其在2006年底形成年产50万张床垫的生产能力。现在, 凤阳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已经形成主业带辅业、辅业助主业、互为补充的良性循环。
熟悉寇祖山的人都说他有一个年轻的头脑, 他的一些思想和观点甚至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所不具有的。正是因为他年轻的心态、敏锐的眼光和他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才使得凤阳基业越做越大, 越做越强, 也带动了全区沙发家具、轻钢建材优势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 为发展地区经济、促进社会就业、推动全区经济又快又好、快中求好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实施名牌战略,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已使凤阳集团由一个总资产仅20多万元的街道小厂发展成为今天总资产超过16亿元, 年销售额达3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 销售网点600多个, 主导产品沙发、床垫双双荣获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成为全国家具行业的骨干支柱企业。
总结发展经验 探索发展模式 篇5
大同市建设社会主义 2006年8月10日
新农村领导组办公室
总结发展经验
探索发展模式
市委副书记马福山深入左云农村调研
8月9日,市委副书记马福山带领市新农村建设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市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深入左云县鹊儿山镇丁家村、店湾镇西沟村、水窑乡兴隆沟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专题调研。
马书记每到一村,都认真听取他们的汇报,详细了解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做法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针对这三个村集体经济实力雄厚,有的已经搬迁,有的准备搬迁建新村的实际,马书记提出了三点意见:
一是要求像左云这样有工矿企业的村,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率先、全面、高标准的要求推进。率先就是加快发展,起示范带头作用;全面就是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从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民主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协调地发展;高标准就是从高标准规划入手,用超前的思维,建设一流的新农村。
二是要求左云有煤炭企业的村,建设新农村要更多地考虑搬迁,向县城周围集中。要利用现有乡村两级经济实力较强的优势,整合资金在县城办几个大的企业,这样既解决了搬迁农民的就业问题,又解决了职工的住宿问题。搬迁后的旧村,除了可以充分挖掘地下的煤炭外,还可以通过治理,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农民、扩大城镇,推进城镇化进程。左云县城现有2万多人,如果通过搬迁能达到7万人,全县城市化率就能达到50%。
三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改善了,就要下决心培育新农民。要从教育入手,培育出更多的大中专学生,实现劳动力转移;要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自觉抵制黄赌毒;学习科技知识,去除愚昧落后。从长远来看,这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要舍得投资下本钱。
(郭万连)
报: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组办公室,市人大、市政协,郭良孝书记、丰立祥市长、马福山副书记、郝月生副市长
送: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组成员单位
发:各县(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组办公室
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构建 篇6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牧童式经济 太空人式经济 对策与措施
一、生态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认为:“生态经济是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是一种能够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前景的经济”。我国的许多学者认为生态经济是指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效法自然,获得主观能动性,把传统生产力的经济社会转移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的轨道上来[1]。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它由生态学和经济学交叉渗透形成,并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生态经济学要求经济增长要与生物资源的持续力为依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总原则[2]。
二、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生态学原理
1、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反馈调节机制
生态经济学主要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生态经济系统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生态经济系统包含自然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生态经济系统也是一个具有反馈调节机制的动态平衡系统,自然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是一个正负的双向反馈,如果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就会加大;反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必然会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所以,如果要维持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实现协调发展,必须要靠它们相互之间的正负反馈调节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机制。而实现生态经济正常运转,必须要做到资源的可持续承载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使生态经济系统保持一定弹性度,这是生态可持续承载的基础、制约、支持条件。
2、从牧童式经济到太空人式经济
资源的有限性与牧童式经济。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高度现代化的工业技术社会来说尤其如此。近代人类社会由于人口的猛增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更加尖锐化。
太空人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基于牧童式经济的特点,很多经济学家都确信,现存的经济体系是不能无限期地维持下去的,它所导致的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最终将使整个生态系统趋于灭亡。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重建一个良性循环型的工业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类似鲍尔丁所描述的太空人式经济(spaceman economy),争取实现一个工厂排放的垃圾能成为另一个工厂的原材料,工业经济的物质和能量实现循环流动,其本质就在于工业的综合利废。
鲍尔丁认为,现在的牧童式经济将会被太空人式经济所取代,这种经济体系将能较好地同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对污染物的有限容量相协调,这种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把地球看成是一艘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这意味着这种经济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具有极为完善的物质循环性能。这种循环性能将保证废旧商品不会成为环境污染物,而是转化为再生产的原料。从理论上将,这种经济实施后,地球上就不会再有废物。太空人式经济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使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得到根本解决。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原则
1、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环境是经济的基础,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起主导作用,二者相互促进,即良好的环境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经济系统提供更多的资源,可容纳经济系统产生的更多的废弃物,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人类应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伙伴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即人类来自于自然,依赖于自然的思想。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作用于自然界,努力开发自然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2、正确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人类的工农业生产过程依赖于一定的生态环境,客观上就要求生产过程中必须首先顾及生态效益,在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可以为工农业再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也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增强了实力,同时也可促进生态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入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3、正确处理生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联动。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的表现,社会效益又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标。因此,在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生态效益是基础,经济效益是桥梁,社会效益是目标。发展生产的最终目标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4]。
四、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工业
从20世纪90年代起,生态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生态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迅速扩展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城市是人类根据自身愿望,改造环境所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经济活动以工业为主体,人类在享受着城市发展给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工业时代产生的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目前生态系统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使资源配置合理化,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是实现可持续生态经济模式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表现为新产业的创新,如发展有机食品工业,大力发展前景广阔的环保工业,广泛开展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工程,使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等。
2、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使得经济按照生态系统的模式,建立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从而建立起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5]。生态农业正是按照循环经济原理的原理建立起来的。其目标就是在促进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生态农业主要应用生态工程技术、优良的传统农作技术及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并辅以相应的配套技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管理,提出分层多级利用资源的生态工艺系统。目前国内外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主要有:立体种植与立体种养技术、有机物多层利用技术,如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秸杆综合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如沼气发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电磁能的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等[6]。
3、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消费是指既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又满足环境资源保护需求的一种消费方式。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和生态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崇尚生态文明,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消费提倡重复使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提高废物的资源转化率绿色消费的增长,带动了绿色贸易,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 ,将市场定位于绿色市场,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应用生态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市场,树立绿色企业的形象[7]。消费者也逐渐习惯了用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去思考问题、亲近自然、提高生活质量,比如无公害绿色蔬菜果品以其高品质、高价位逐渐博得了人们的青睐;商品华丽的外包装已不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许多高档产品甚至推出了零包装理念和措施;高科技纯天然的产品如天然彩棉已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 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林白新等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13~14.
[2] 李建龙.城市生态绿化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58~359.
[3] 尚玉昌.生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7~329.
[4] 林育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5~206.
[5] 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中国环保产业,2001(7):6~7.
[6] 孙濡泳等.基础生物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86~287.
可持续发展模式 篇7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生态养猪的关注不多,因为过去我国的生态农业主要实行农—猪—渔(蚕桑及其他农副业)等形式。基本上是农业生产为养猪提供饲料,养猪提供肥料和作为肉食来源、经济及生活补充。其他如鱼、蚕桑、农副业也都是互相提供营养、原料以发展农村经济,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原始的、小规模的农业生态循环圈。在这个生态循环圈中,养猪业不是主业,但是占有重要的位置, 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过去在我国农区,猪粪尿是农业肥料的主要来源。此外我国大部分居民的肉食主要是猪肉,猪的副产品如肠衣、猪鬃、猪毛是重要的出口产品。农作物、能源利用都是比较好的,各项生产内容的主环节互相紧密结合,几乎没有废物排放。因此我国农村中的农业生态环境一直保持良好。与此同时,也有弊端,那就是分散、规模小、生产效率低。
到目前为止,我国规模养猪出栏数量占全国出栏的比例,从1978年以前的不足10%发展到目前已超过25%。规模养猪的快速发展,使养猪生产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养猪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我国养猪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农业地区,人口密集,因此,环境保护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其次,我国粮食的供应并不充足。
吸取我国悠久的养猪历史经验, 在不断探索的实践中, 人们认识到生态养猪方式将是我国养猪业的重要选择, 是解决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新的生态养猪将是多样的、不同规模的、运用现代养猪技术的、现代化的养猪方式。发展生态养猪能为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生活条件, 为农村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使农民能有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本刊摘编自西部畜牧网]
可持续发展模式 篇8
传统聚落的建筑形式经过几百年的积累, 默默地构筑了村民对生活环境的认同感。城市化的扩张, 给乡村的山水生态格局和乡土景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当我们怀着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居住环境的美好愿望去进行新农村建设时, 也可能破坏了很多有价值的再也无法复原的传统文化资源。它让生活在这里的人再也寻找不回以前熟悉的感觉, 这对居民与村落之间的“触觉认知”关系造成了深层的破坏, 对传统的乡土文化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不可复原的危害。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寻找一条能传承乡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一、乡土文化与村落空间的因果解读
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形成民族文化的基因, 它首先给我们情感的、民族的特征。这种乡土文化在创造过程中不断地被认同, 最后被广泛的接受并得以传承, 它包含民族的情感和独特的价值观。
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 传统村落在审美上传达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时空建构上的广延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乡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伦理观念”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理性”对待自然是为“达理”, 讲究人与人的和谐是为“通情”。这种“通情达理”的乡土文化在传统村落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统村落的“理”, 表现在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上和建筑组合的秩序上;传统村落的“情”是指“基于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以宗法观念为核心的村落中人们和谐生存的社会关系”, 它主要体现在同宗同源的血浓于水, 和谐互助的友邻关系, 人与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突、患难相恤”。这种“情”与“理”的格局不仅满足了生存空间的物质功能要求, 更体现了意识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等精神需求, 反映了深层次的乡土文化内涵。
(一) 自然意识
五千年的农耕文化使先民们很早就建立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思想。村落从选址、空间整体布局到群体组合、单体建筑的空间结构等, 都体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态意识, 如村落选址要择高处, 近水源, 背山面水并广阔的自然腹地;村落空间布局契合山形水势, 道路街巷随地形或水渠曲直而赋形, 房屋建筑沿地势高低而组合;建筑群落往往以庭院为中心, 以连廊为纽带进行组合等, 这些建造方式都是人们崇尚自然的意识形态在空间上的折射 (见图1) 。
(来源:网络)
(二) 伦理观念
中国传统村落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族制为基础形成的, 因此, 村落布局讲究伦理关系, 注重等级制度和长幼尊卑, 崇尚“中”的空间意识 (居中为大) 。祠堂、宗庙作为宗族权威的载体, 大多占据村落的中心位置。建筑的群体组合往往强调一种源于伦理关系的结构秩序:堂屋、厢房、中轴对称、一重或数重进深, 众多建筑通过中轴线和院落的组合, 显得主从分明, 条理清晰, 表现出一种惊人的世俗理性和人间秩序 (见图2) 。
(三) 风水思想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也深受风水学说的影响, 从村落的选址、村落形态结构、建筑朝向以及理水的走势都深深地打上了风水的烙印, 如用“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五诀来确定选址, 其布局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因“得水为上”而非常重视水的营造, 即“理水” (见图3) 。同时, 风水树、风水林、风水池等, 如同村镇守护神, 不仅在心理上给村民安全和庇护感, 还能起到遮挡视线和引导的作用, 在心理上给村民安全感。
(四) 民俗信仰
与风水相关而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是民俗信仰。它是村民根深蒂固的认同产物, 就像血缘和地缘一样是连结村民间的纽带。如同氏族聚落的祠堂宗庙一样, 民俗信仰的物质载体也往往在村落整体布局上占据中心地位, 如侗族的鼓楼, 回族的清真寺, 它们作为村寨的标志和灵魂, 往往在空间上起着统领全村的作用 (见图4) 。
二、结论与启示
对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解读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传统聚落作为一个有机聚落形态和文化景观的整体背景, 同时,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系统和宏观的思考方式:这种在聚落形态发展中着力于建立整体关系和有机秩序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可持续性的思考。
(一) 整体秩序
整体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要反映在风水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调控中;而整体秩序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则主要反映在宗法伦理 (人伦) 的调控中, 即“礼”。自然性的整体秩序使聚落在其有限的物质形态的基础上建立起无限的自然界域 (即聚落、人与宇宙自然的联系) ;而社会性的整体秩序使聚落在其有限的物质形态之上建立起广泛的人文及社会界域 (即聚落与人文社会的联系) , 譬如通过人伦秩序所建立的“家国同构”的社会关系在聚落形态模式中的体现。
(二) 有机发展观
有机发展观就是将事物视为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 动态的活跃的过程。传统聚落形态的有机性主要表现在形态模式所附着的信息的完整性、多样性和联系性以及模式语汇的持续性更新。从每一个局部都可以清晰的辨认出来整体, 在形态中表现出强烈的同构性, 每一个部分都是完整的, 独特的, 每个部分之间又是有机联系的, 包含着可以解释形态发展和演变的“因——果”的完整的信息体系。这是理解传统村落聚居形态模式的关键, 也是探讨在村落形态可持续发展模式中协调和平衡发展与保护之间关系的前提条件。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三、乡土重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在村落文化和村落面貌日渐趋同的今天, 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 关乎中国传统文化中“落叶归根”与“精神家园”的归属与依托。正如梁漱溟说的那样:“中国农村建设的出路应该立足于维护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乡土重建’”。
(一) 维护村落乡土文化遗产景观的完整性
所谓乡土文化遗产景观, 是指那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政府和文物部门保护的, 对中国广大城乡的景观特色、国土风貌和民众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间联系, 如祖坟、村头的风水树、风水林、风水池塘、一条小溪、一块界碑、一条栈道、一座龙王庙都是一家、一族、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 它们尽管不像官方的、皇家的历史遗产那样宏伟壮丽, 也没有得到政府的保护, 但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 与他们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 恰恰是构成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热爱国家首先源于热爱家乡的土地, 热爱家乡的土地是因为它有祖先和先贤的灵魂和精神、能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由于村落与自然环境长期的共生关系, 自然环境作为村落的有机组成部分时, 早已深深地融入了人文特性。因为村落从选址开始, 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变化, 已经成为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山水格局, 沟渠阡陌, 护坡池塘, 林木坟茔等景观元素, 都使乡村生态系统维持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状态。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 人们常常融入朴素的审美情趣, 使自然环境深深留下了人文的足迹, 乡村景观的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特性, 正是乡村最具特色的品格, 也是乡村意象区别于城市意象的最本质特征。因此, 维护村落乡土文化遗产景观的完整性是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前提, 既保证了村民在物质上的安全感, 也满足精神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是构成和谐农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新农村规划建设应首先从非建设用地规划入手, 优先规划和设计乡村生态基础设施, 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 维护和恢复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 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保护遗产景观网络等等。只有先建立一种生态和遗产景观的安全结构, 保障国土生态安全, 民族文化身份的安全、宗教信仰、土地信仰、民间草根信仰的安全, 这样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创造条件。
(二) 保持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的延续性
传统聚落是基于文化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使村落的空间形态在看似无意实则有序地缓慢生长中, 有一种变化中的统一感。现代村落设计应找出整体感背后的这种关联性, 使新旧村落空间肌理间具有延续性。
1. 内聚性的空间形态
中华民族一向是一个群体意识强烈而自觉的民族, 因而这个民族的建筑文化总在追求一种“终极”, 即表现从血亲意义上发展起来的, 根深蒂固的群体的团聚力与向心力。内聚性的空间形态能给人一种较强的凝聚力和安全感, 尽管防御功能已不再是人们群居的主要原因, 但源于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民族特质以及对“安身立命”的渴望, 由外而内的内聚性空间形态仍是最符合村民心理需求的空间形态。这种内聚性可以是整体内聚也可以是大内聚空间中套小内聚空间, 再由多个内聚性的群落组合成整体聚合的空间形态。形成内聚的核心可以是自然物体, 如古树、水井, 也可是公共建筑或公共空间。
2.“街巷——组群——院落——建筑”的空间序列
延续传统村落中“街巷——组群——院落——建筑”的空间序列, 这是一种由“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人空间”渐变的过程。新街巷的设计应融入原有的历史肌理中, 通过街巷的联系性, 延续历史和精神场所感。街巷尺度应体现“人”的尺度, 顺应地形变化并兼顾景观的要求。建筑群体的组合以组团式为主, 中心以院落为核心形成小内聚组团, 这是传统建筑庭院的放大, 同时协调的建筑风貌也将有利于村落空间的整体塑造。
(三) 强化村落空间的归属感
现代村落的聚集正逐步由血缘型向地缘型转化, 地域观已逐步取代宗族观成为现代村落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它起着维系村民间意识认同的作用。领域归属感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共处有较明显边界的地域、有共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并共用设施, 有共同的信仰及载体。这种归属感关系着人与人的和谐, 规划可从以下几方面强化村落空间的归属感。
1. 清晰的地域边界
相对清晰的地域边界可以是物质边界或心理边界。心理边界在平原地区尤为明显, 这是由于村落建筑的竖向感与其周边农田菜地的水平感的鲜明对比而凸现出村落的边界, 村民由远及近总可以感知这种领域感。紧凑的空间形态布局是形成清晰边界的前提。紧凑布局既有利于节约土地, 又有利于凝聚力和领域感的形成。
2. 交往空间
村落中的交往空间往往是村民自发形成的, 如河岸井旁、村口树下、巷道宅前等。自发形成的交往空间的分布有其合理性, 河岸和水井边的交往行为是源于共用设施产生的;而村口是村落对外的出入口, 是村民和外来人员经过的地方, 人气较旺, 且往往在村口种植有大树, 具有乘凉的条件;巷道、宅前的交往行为常常是因日常生活行为而随机发生的。这些自发性的交往空间仍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和谐关系是交往空间形成的基础, 而交往空间存在的本身又能进一步促进人们交往活动的发生, 两者是互动的。遗憾的是随着村民建房热情的高涨, 一些传统的交往空间却一步步在建设中消失。规划应延续和强化村民的邻里交往, 通过对邻里空间的设计, 引导和促进村民交往行为的发生, 重现传统村落中的和谐景象。
3. 入口与标志
村口是村落对外的出入口, 是村民和外来人员经过的地方, 人气较旺, 且往往在村口种植有大树, 具有乘凉的条件;村落的标志物是常常能唤起村民灵魂深处某种情感的物体, 是维系文化认同感的载体, 它往往在村落整体布局上有统领全局的作用。领域标志可以是人工标志物也可以是自然标志物, 可以有实际使用功能, 如寺庙、鼓楼等, 也可以是纯象征性标志物, 如古树、牌坊、图腾柱等, 它的精神寄托的功能常大于其使用功能。保留和强化领域标志能达到唤起村民领域感和文化、信仰认同感的目的。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 建立有序的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传统村落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地, 农村的经济发展不能以乡土文化的丧失为代价。村落建设应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乡土重建, 这既是人们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的基础,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善峰.20世纪的中国村落研究——一个以著作为线索的讨论.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
[2].冯骥才做客宁波网谈中国乡土文化.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p/2006-04-29/15439752170.shtml
[3].唐孝祥.试析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精神.http://www.ua-menu.com/AR/ShowArticle.asp?ArticleID=39
[4].雷翔.广西民居.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
[5].吕红医.中国村落形态的可持续性模式及实验性规划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梁漱溟.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7].文爱平俞孔坚.新农村建设宜先做“反规划”.北京规划建设.2006/3
[8].俞孔坚.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以马岗村为例.城市规划学刊.2006/5
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选择 篇9
关键词: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模式
地勘单位自1999年实行属地化管理后, 实现了政府职能与事企职能的分离, 普遍进入了社会地质市场, 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企业化经营管理, 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改革目标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在新形势下, 地勘单位如何把握重大历史机遇, 在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实现队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正视的课题。
一、改革发展面临的瓶颈障碍和问题
纵观近年来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地质工作具有高风险、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等行业特殊性, 制约地勘单位改革和发展的诸多问题,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难以解决, 当前存在的突出障碍和突出问题表现在: (1)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 矿产资源需求开始疲软, 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走低, 一些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地方政府投资开始锐减, 民营风险投资更加趋于理性。 (2) 因行业管理逐步规范, 多领域资质管理日趋严格。 (3) 各省区矿权管理政策或停滞不前、或不做兑现, 地勘单位取得矿权、延续矿权依然困难重重, 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障碍分析
尽管10年来地勘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但“戴着事业的帽子, 走着企业的路子”的产业经济的“大树”依旧寄生在事业单位的“花盆”当中。在所谓的产业中, 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与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管理机制及经营机制相距甚远。主要原因: (1) 产业结构格局依旧。多年来, 地勘单位劳务主导型的产业结构没有发化根本的改变。勘察施工产业仅仅局限于岩土工程领域的横向拓展。 (2) 粗放增长积习难改。地勘单位的市场收入均以10%甚至2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 但80%以上的市场收入是由地勘单位所属的二级单位创造。 (3) 人才梯队出现断档。受事业单位编制所限, 人才引进渠道不畅。尤其是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地勘单位, 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难题还没有破解。 (4) 缺乏足够的资本理念。始终未能建立起科学的资本积累考核体系, 吃光分光的现象在诸多地勘单位仍旧存在。
三、对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
1.产业模式选择
在地勘单位体制转轨的过渡期, 主动或被动地培育出了地质勘查、勘察施工、矿业开发、多种经营四大产业类别。依据产业经济理论, 可划分为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两大系列。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人力与“人脉”两种生产要素, 主要体现在地质勘查产业、勘察施工产业, 以及多种经营产业的各种劳动服务业。在资金密级型产业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资源与信息两种生产要素, 主要体现在矿权投资经营、矿产开发产业, 以及多种经营产业的生产制造业。地勘单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取向无疑是, 提高资金密集型产业的总量与份额。在此过程中, 最为关键的步骤是选择实体投资与虚拟投资两种基本投资方式。实践已经证明, 地勘单位凭借自身实力, 独自并且直接参加周期长、风险大的国际矿业风险勘查等实体投资,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将凸现眼前。所谓虚拟投资, 就是不直接从事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而是通过控股与参股的方式, 通过向中介方投资而获取投资收益。可以遇测, 封闭式或开放式基金公司将成为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2.组织模式选择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给地勘队伍留存下了地质局、地质队、地质分队三个层级的组织构架。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曾一度在地质局和地质队之间甚至地质队与二级单位之间设置了专业化的集团公司或总公司。这种专业公司首先优先占有了地勘局范围内的优势资源, 然而历经若干年的发展, 却未能实现专业公司带动地区公司滚动发展的预期目标。于是就衍生出了地勘单位管理的“条”、 “块”矛盾。可以预见, 在未来一个时期, “条块”组合模式的选择依旧是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地区性公司是发展的基础, 专业性公司是发展的载体, 二者相辅相成。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 必须依据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来加以选择。在区域经济环境相对落后地区, 地勘单位必须依托专业性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区域经济环境相对发达地区, 地勘单位可以依托地区性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 在任何经济环境条件下, 地勘单位都应当依托专业性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谋求跳跃式发展。
3.管理模式选择
地勘单位管理模式可简单地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利润管理模式, 即对所属的企业制定利润上缴指标以及经营收入指标;另一种是股本分红模式, 即对所属的企业提出股本分红指标及资本保值指标。实践证明, 对技术密级型产业, 不太适用股本分红管理模式。因为在这类产业中, 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不是资金, 而是若干个技术与经营骨干。因此, 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管理, 要始终把对技术与经营骨干的激励与约束作为核心内容。在对资金密集型产业, 则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加以运作。决策者要及时掌握企业管理流程的动态信息, 正确评估产业发展变化的基本走势。对此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健全和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资本退出途径。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 矿产资源刚性需求的现实不会改变, 矿产资源持续短缺的现实不会改变, 国有地勘单位能够也必将能够大有作为。既要不遗余力地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又要冲破“小而全”的束缚, 谋求多领域、多层面的战略协作。要正确把握事业体制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市场收入与市场利润的增长仅仅是市场化、企业化的浅层表现, 其深层内涵是管理方式的转变, 要在投资决策、业绩考评等若干重要环节进行彻底的流程改造, 抓住机遇, 拉长勘查产业链条, 提高矿业及地勘业的可持续性, 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孙清元.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背景下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思考[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矿经济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47-51.
论农电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模式 篇10
一、农电的管理体制现状
农电管理体制决定着农电企业的素质和形象, 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在始于1998年的农电体制改革中, 县级农电形成了以下三个主要模式。
一是趸售代管方式。省电力公司对趸售县供电企业进行人、财、物的代管。县供电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与大电网是买卖电关系。省电力公司按照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 由当地县 (市、区) 人民政府委托省 (自治区、直辖市) 电力公司对其所属的县级供电企业实行行业代管, 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省电力公司的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 带动并提高代管县供电企业的行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对于通过代管后个别具备上划条件的县供电企业, 可以研究上划方案, 并报国家电网公司审批。
二是直供直管方式。省电力公司直接或通过地区级供电公司对县供电企业进行直供直管, 县供电企业是省电力公司的一个车间, 其人、财、物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统一核算, 收支两条线。如山西、江苏、湖北、湖南等省全部或大部分县为直供直管方式。
三是股份制方式。省电力公司对趸售县供电企业采取股份制形式进行公司制改造, 并实行管理。即省电力 (电网) 公司采用控股 (或参股) 方式对直供直管、趸售以及具备条件的自供自管县的县供电企业进行公司化改组, 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
因此, 农电体制大体形成代管、上划 (包括直供直管) 、股份制三种方式。2004年以后, 农电体制改革在维持这三种模式的现状下逐渐沉寂下来, 步伐放缓, 力度减弱。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 农电体制改革应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以坚持确立市场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积极推进工作的开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农电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分析
分析农电体制改革现状, 股份制改造、上划、代管三种思路并存, 更有它的复杂性, 需要认真剖析其利弊。对于代管来说, 目前多数省份的趸售县农电企业仍然以代管的过渡形式进行管理, 代管的目的是加强管理、实行政企分开、控制企业人员膨胀、降低管理成本、规范供电市场, 代管对于控制县供电企业人员规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 由于现行代管是按照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 由当地县 (市、区) 人民政府委托省 (自治区、直辖市) 电力公司对其所属的县级供电企业实行的行业代管, 代管县与省公司没有资产纽带关系, 省公司无法实施对代管县农网的整体规划与投资建设, 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其投资能力不足, 不能实现农网及农村电气化的可持续发展。并且, 在经营上, 市公司与县公司之间是趸售关系, 不仅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更多的时候表现为利益的相互冲突, 导致县供电企业与市供电公司并不能真正融合, 也无法真正形成一条心。同时, 省公司还对代管县供电企业存在“临时”思想观念, 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 管理的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够, 没有做到“坚决地管、好好地管”, 国网公司和省公司很多成熟的管理思路、措施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 影响农电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 代管与被代管方既没有行政隶属关系, 又没有资本纽带关系, 仅凭一纸协议, 这样的管理不确定因素多, 不能很好地反映责、权、利关系, 本身是一种很松散的关系, 是一种过渡方式, 不能实现代管双方双赢, 是权宜之计。长此以往, 最终形成代而不管, 过而不渡, 难免随意散漫低效。而且, 目前部分代管县地方政府还存在要求解除代管的倾向, 例如辽宁省国资委成立后, 提出了要求解除辽宁省电力公司与县供电企业的代管关系, 由省国资委进行管理;浙江省在农电改革中, 出现了地方资产管理部门、地方能源公司反对电网公司代管的模式。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农电代管关系极为脆弱, 不利于农电企业的规范管理和长远发展, 在管理体制方面需要重新定位和调整。
上划模式是把县供电企业整齐划一地归并到省电网公司, 上划会给县供电企业带来诸多好处。比如, 可以接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 促进安全生产、班子建设、行风建设、优质服务、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 改变目前大多数农电企业管理落后、经营粗放的局面;可以得到上级电力企业更多的技术、资金支持;能够实现与城市用电管理接轨、借助外部力量快速发展的目的, 能尽快缩小地方农电企业与国家直属电力企业的“城乡差别”等。但上划后的县供电公司, 若为全资子公司, 尚属法人组织, 还能独立自主, 自负盈亏, 在一定条件下接受市场的评价;但若为分公司, 则不能单独面向市场, 不承担经营风险, 在总公司的羽翼下进行常规性的生产管理活动, 这种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县供电企业的市场敏锐性, 磨蚀企业的竞争锐气。并且, 从长远来看, 完成上划的县供电公司, 还会面临着一个再度分离的问题。随着2005年4月国家发改委《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 “十一五”后期将进行输配分开的调研和试点。也就是说, 2010年前夕, 县供电公司又将面临一个更深刻的体制改革问题, 作为配网公司要从目前的省电网公司中独立出来,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又将出现一个面向市场、对接适应的考验期和一个人、财、物剥离的影响期。所以, 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长计议, 其并不是农电体制改革的最好途径。
由上分析可见, 代管体制模式中管理未必上档次, 市场未必能开拓, 代管不如上划。上划可以赢得管理水平的提升, 但是上划改制尚不彻底, 依然不是农电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管理体制。[1]
三、股份制是农电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改革方向
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资本的管理形式和组织制度, 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随着两权分离,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 拥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一旦拥有法人财产权, 将形成高度统一有效的权益独立性;而且, 投资主体多元化, 具有科学的领导制度, 具备决策、约束、责任、激励的治理机制, 优化配置资源, 实行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最佳配合, 增强了投融资功能, 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以灵活的经营机制, 实现资本的高增值率和投资的高回报率。
加快农电股份制改革符合《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国发[2002]5号文件) 的要求, 比较好地解决了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分离的体制问题。县供电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是以资产为纽带建立大电网控股的独立法人实体, 也符合县为实体的改革方向, 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既避免了上划企业的再分离, 又避免了代管企业的陈陈相因, 只有它才是清晰的走向市场经济, 使农电企成为动力、风险和利益的有机体, 成为没有上级主管部门, 也不隶属于政府机构的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 成为积极适应变革的经济大环境的实践者, 其进步远非代管、上划所能比拟, 所以, 股份制模式应该是农电体制改革的方向性选择。
县供电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首先要进行国有资产的清理。对于基层供电企业来说, 一般都有30、40年的历史, 由于跨越的时间长, 经历的变迁多, 清理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 公司应该首先核对清理实物资产, 并对发生在三年以内的债权予以确认, 三年以上的债权由新公司继承。第二步是资产评估。在资产清理的基础上, 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企业长期债券、专项资产等进行资产评估。电力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是确立产权基本上应以不同资产的来源作为依据, 贯彻谁投资入股, 资产权就归谁的原则。对争议较大的农网投资的资本金产权归属和无偿划拨土地、乡镇电管站供电资产出资问题, 可以让省公司与县政府协商, 采取农网投资的资本金先作为省公司出资, 无偿划拨的土地和乡镇电管站供电资产按国家经贸委[2000]971号文件规定处置, 今后国家和省政府另有新文件规定时再从其规定的办法。其中, 乡镇电力资产不上划给县供电企业, 而是归乡镇政府所有, 由县政府和乡镇政府以其所拥有的电力资产共同组建县电力投资公司, 再与省电力公司组建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或者是乡镇电力资产无偿划拨给县供电企业, 由县政府以其所拥有的电力资产与省电力公司组建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例统一为省电力公司占控股地位。在公司组建过程中, 省电力公司在县公司存量资产中可能不处于控股地位, 可以通过扩大增量以调整存量, 实现对县公司的控股。[2]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进行, 县供电企业的股权将进一步多元化, 受利益的牵动, 基层供电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但本文认为, 不管股权如何变化, 省电力公司都应保持控股地位, 以便可提供给基层供电企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管理思想,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股份制是农电实现持续发展的保障
农电是电力系统的末端, 虽然相对容量小而散, 但是农电是分布于地广人稀的“面”上的供电, 所以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它除了需要按企业经营以取得经济效益的一面外, 还要承担扩展电力供应面、实现农村电气化、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责任。因此, 农电管理体制不改革, 将无法实现农电的可持续发展。
从目前农网现状及农电企业经营状况看, 靠农电企业自身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坚强农村电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一是农网建设缺乏巨大的资金缺口。目前, 县级供电企业已经背负沉重的农网改造还本付息包袱, 加之县级供电企业是以保本微利原则经营, 其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难以完成巨大的投资。二是县供电企业在目前的电价机制下没有自我投资发展的可能性, 由于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农电系统电价空间的局部调整以及电价测算中对供电企业成本核算不足, 给各级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县级供电企业普遍面临着利润空间小, 缺乏生存与发展能力等问题。三是拓展新的融资渠道存在条件制约, 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农电企业股份制改革难以推进, 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 县电力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资本运作的效率等都难以提高。而且一个县农电企业的规模一般来讲比较小, 年售电量在三、四个亿千瓦时的企业就是比较好的企业了。所以, 受其规模的限制, 在筹资能力、信用等级、偿债能力等方面均受到制约。同时, 县级供电企业也存在银行等部门相关政策限制。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单靠农电企业自身发展并承担持续投资建设的重任的条件还不成熟。在一段时间内建立以大电网企业控股的股份制供电企业, 有利于调动企业与当地政府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加大对农村电力事业的支持力度, 促进农电事业可持续发展, 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摘要:农电的可持续发展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先导。在我国目前的代管、上划和股份制三大农电管理体制中, 相对于代管, 上划能够更大程度地提升管理水平;而相对于上划, 股份制能够让农电主体更加面向市场。因此, 股份制是我国农电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农村电力,可持续发展,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彭全刚.农电体制改革再探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7, (03) .
可持续发展模式 篇11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包括西北的新疆、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六省区和西南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六省区(市),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5%,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农业作为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第一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社会稳定和环境改善的基础,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挖掘农业资源潜力,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当今世界农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目前西部农业面临的挑战
1.西部山区、农牧区等生态脆弱地区受到严重的生态破坏,其地域面积在不断增加,并且生态破坏的速度还在加快。近年来西部每年新增沙化土地面积1.56万平方公里,由于生态破坏,农业灾害发生日趋频繁,受灾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2.在西部农业主产区,由于发展农业带来的资源使用不合理等问题,造成了较严重的生态失衡、环境退化等破坏性后果。农药、化肥用量总体上接近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而氮素有效利用率只有35%。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流失,危害了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水质,同时还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肥沃程度退化严重。
3.随着乡镇企业蓬勃兴起,造成外源性污染加剧,目前西部受“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 约5%的农田受到影响,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5亿元。面对种种严峻形势,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提出,它是指在人类、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中,在资源投入、产品生产及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耗竭的线性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在全球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产物。其主要特征如下:
1.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像传统经济那样,把自然当作取之不尽的“原料场”和天然的“垃圾场”,而是将其视做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和保护的生态系统;对于科学技术,不仅要考虑它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并且要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尽可能采用有利于环境的科技;对人类社会及经济发展,不仅要考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更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能力。
2.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类、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它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消费时不再置身事外,而是把自己纳入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等生态建设,就是为了促进整个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新的生产观。传统经济的生产观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则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循环加以利用。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要求遵循“4R”原则:(1)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减量化原则针对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的流量,对废弃物的产生是以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避免。(2)产品再使用(Reuse)原则。延长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周期,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在不同场合使用物品,避免其过早地变成废弃物。(3)以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无害化排放,实现资源再循环。(4)再回收(Recovery)原则。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尽量分类回收,并加以利用。
4.新的消费观。传统经济一面刺激消费,一面拼命生产,而循环经济则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经济要求从三个维度来构建产业体系,(1)企业内部循环的维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2)企业之间循环的维度,大力发展产业生态链,实现企业间的物质、能量流的循环;(3)整个社会循环的维度,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和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通过宣传增强消费者购买再生产品的环保意识。
三、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
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我国的西部区域,使农业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并使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既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需求;既能满足西部地区人群对农产品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人群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最终总要落脚到一个特定的空间或区域——如西部地区,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复杂系统,即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这个系统强调西部农业经济、西部农业资源与环境、西部农业生产、西部农业技术和西部农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和发展。
农业生产率的稳定增长,食品安全保障的提高,农业生态资源的保护,是一系列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仍然是发展经济。基于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全新的农业发展观,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实际出发,以有远见的宏观调控政策、先进的生产管理机制、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手段,因地制宜地确立农业发展的战略。具体来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
1.经济持续性。经济持续性指农产品的产量和农业生产者的收益的稳定增长,但经济持续性不是孤立的,它与生态持续性及其他持续性有密切的联系: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后果会体现到经济上来;而资源利用的收益及分配,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生态和社会问题;环境保护需要付出相应的经济代价,也会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2.生态持续性。生态持续性指维护农业资源的质量,维护永续生产力,尤其是维护土地的持续产出功能。生态持续性要求保护自然环境,特别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循环和气候条件。生态持续性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现代农业对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影响。现代农业的特点表现为频繁耕耘,集约栽种,高化学试剂投入,机械化作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壤板结、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土地的生产能力。
3.社会持续性。社会持续性是指持续不断地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满足社会基本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的需要,最起码的是解决温饱,避免饥荒,更高层次的则是满足安全、平等、教育、就业、休闲等社会文化需要。
四、基于循环经济的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1.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技和传统农业技术,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对中低产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对高产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强化,实现农业优质高产、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它既是农、林、牧、副、渔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三位一体,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值得大力提倡。
2.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有机食品为目的,发展有机产业为手段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机产业是指有机农业、有机农产品加工业、有机农产品贸易及服务业、有机农产品消费系统所构成的生态产业链。有机农业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不采用基因工程,不使用化肥农药,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农业。有机农业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的土地生长健康的农作物,养育健康的家畜和人。有机农业采用的耕作技术有:种植覆盖作物、秸秆还田,生物防治病虫害,用有机饲料喂养家畜等。有机农产品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有关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开发有机农业,发展有机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稀缺资源,发展农村经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效防治污染,促进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志文等: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4
[2]孟赤兵:《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3]马慧姜 云吴益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北方环境,2004年2月,第1期,第29卷:28~29
[4]吴涛龚海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循环经济[J],污染防治技术,2003年6月,第2期,第16卷:71~72
[5]李忠波黄素文:盘锦市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探讨 [J].环境保护科学,2003年4月,第29卷,总第116期:51~52
[6]Wang Rusong and Jingsong Yan, Integrating hardware, software and mindware for sustainable ecosystem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1998, 11:277~290
[7]Vellinga P. and N.Herb,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oject: IT Science Plan. , IHDP Report No .12,Bonn, Germany,1999
可持续发展模式 篇12
1 厘定了绿色经济的理论本质
绿色经济这个词汇最早见于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的蓝图》第一本小册子的书名中, 此后, 绿色经济一词在世界广泛传播。但是, 皮尔斯等人的“绿色经济”只是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 阐述了环境保护及改善问题, 其实质借用绿色经济之名, 表达环境经济之实, 诠释环境保护、治理污染和改善的问题。
为了阐释绿色经济的本质问题, 刘思华先生在《绿色经济论———经济发展理论变革与中国经济再造》 (2000年出版) 中, 把绿色经济看作生态经济与可持续经济的新概括与代名词, 并对绿色经济进行了以下界定:“绿色经济是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形态和形象概况。它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
沿着这个新的学术路径, 高红贵教授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一书, “以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视角探寻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深刻阐述了诸如“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 驱动经济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观点, 揭示了创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应奠基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上。
2 厘定了绿色经济的的文明属性
自皮尔斯等人指出环境经济学范畴的绿色经济概念以来, 国内外一个主流观点, 就是把绿色经济看成是解决工业文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新经济观念, 是克服工业文明的褐色经济或黑色经济弊端的经济模式。高红贵教授认为, 工业文明经济范畴的绿色经济观念, 在本质上仍是人与自然对立的文明观, 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工业文明及黑色经济反生态和反人性的黑色基因, 丢弃了绿色经济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和超越工业文明黑色经济、铸造生态文明生态经济的本质属性, 从而否定了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形态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因此, 我们必须以生态文明新范式或理论平台在深层回应绿色经济与发展绿色经济议题。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绿色经济, 必然是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形态的实现形式与形象概括。工业文明主导经济形态的工业经济形态的实现形态与形象概括就是黑色经济形态。而生态文明开辟了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即生态化的绿色发展道路, 最终形成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形态。它是对工业文明及其黑色经济形态的批判、否定和扬弃, 是在此基础上的生态变革和绿色创新。这就是说, 绿色经济的根本属性与本质内涵是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 使它必然在本质上取代工业经济并融合知识经济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 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主导经济形态的现实形态。所以, 绿色经济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形态, 是生态经济形态的现实象征与生动概括。
3 构建了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路
科学建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基本原则。高红贵教授在其《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一书阐释了建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包括生态发展优先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绩效性原则。
科学建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必须夯实其绿色能源基础。高红贵教授在其《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一书中认为, 绿色能源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最好切入点和新的增长点, 绿色经济发展需要绿色能源作支撑, 绿色能源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 必须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与能源革命, 实现能源资源的多元化和低碳化发展, 实现能源使用的效率化和消费的低碳化。
科学建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绿色化。高红贵教授在其《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一书中阐释了产业结构绿色化之道:用生态化改造第一、二、三产业, 建构绿色农业产业模式、绿色工业产业模式、绿色服务业产业模式;加快发展绿色知识产业, 建构绿色信息产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