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2024-10-20

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精选12篇)

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篇1

目前, 中国国内在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选择上还存在争论:中国保监会 (2003) 提出了目前中国农业保险多主体经营的发展模式, 并从2004年10月开始, 在上海、江苏、黑龙江、新疆等九个省区开始农业保险改革试点, 对不同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姚海明、赵锦城 (2004) 等认为由面临同样风险、具有相同的保险要求的人结合组成的合作保险组织 (如相互保险公司或保险合作社) 为中国现代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庹国柱 (2005) 认为中国通过目前的过渡经营, 最终将过渡到一个目标模式:由政府主导或者做主体来做农业保险, 但是具体业务交给市场或者是商业保险公司操作比较合理。

笔者认为短期内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规范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 但长期来看“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代办”为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农业保险为政策性保险, 必须由政府主导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试办农业保险, 在其发展模式上分别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形成了五种主要的发展模式:美国、加拿大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日本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前苏联模式—政府垄断模式、西欧模式—民办公助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国家重点选择性扶持模式。对这些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不管是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农业保险的长期发展实际上均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的, 或是直接对保费补贴, 或是直接赔付, 或是提供经营管理费用, 或是对农业保险业务免税等。

这一点从中国国内比较成功地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中也可以看出。中国自198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办理农业保险,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农业保险发展进入高峰 (保费收入最高年1993年达到8.3亿元) 。之后, 形势一直不容乐观。这期间, 在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上, 比较成功的有人保上海分公司和新疆的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 其农业保险的发展从使至终都基本上是政府主导的, 这也是其得以成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业保险由政府主导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由之路, 理由如下:

1.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费率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费率源于其高风险和高成本。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 自然灾害平均每年使中国6亿多亩作物和2亿人口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在几百亿元。而农业生产目前仍然依赖于自然条件。因此, 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非常严重。这导致对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农业进行赔偿的农业保险经营也面临高风险, 经营农业保险的利润率很低, 甚至亏损。同时, 中国的农业是在广泛的地域上进行小规模生产, 使得农业保险展业工作量非常大。加上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理赔定损工作时间比较集中等, 这些因素都使得农业保险经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成本相对非常高。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费率, 使得农业保险的纯商业经营失败, 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保险, 更有“大干大赔, 小干小赔, 不干不赔”的说法。

2. 农业保险产品准公共物品属性

由于大部分农业保险产品具有效用上的不可分割性、生产经营具有一定规模 (这是经营农业保险的必然要求) 、取得方式上不存在竞争、成本和利益具有外部性、利益计算模糊和消费上具有排他性等属性, 农业保险产品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而作为准公共物品, 农业保险只能由政府主导提供。

3. 农业保险是中国实施农业保护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决定了国家必须对农业进行合理的保护, 这也是中国加入WTO的必然要求。在WTO农业协议规定中免于减让的农业国内支持的“绿箱政策”, 将是今后中国农业保护的主要方向。而在WTO农业协议中, 农业保险与自然灾害救济补贴一起被纳入“绿箱政策”, 其是政府合理实施农业保护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二、长期看, 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选择

短期看,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之间经济与自然条件差别较大, 不可能走单一模式经营的道路, 必须有多种经营模式, 以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但长期看, 由于商业保险公司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 资金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必然使得农业保险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世界上农业保险试办较早, 也比较成功的美国自1938年颁布《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农业保险60多年来, 其经营体制经历了从“单轨制”到“双轨制”, 再到“单轨制”的演进, 即从政府成立机构直接办理农作物保险业务, 到引进商业保险公司共同经营, 再到完全交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和代办的转变。

在政府主导下, 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中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具体原因如下:

1. 商业保险公司具有明晰的产权制度和适应市场规律的科学管

理制度, 拥有经营保险的技术、专业人才、组织机构, 其经营农业保险能大大节省制度建立和机构建立的成本;同时由于独立核算, 自主经营, 自我发展, 自负盈亏, 商业保险公司在经营农业保险过程中必然会想方设法加强管理和监控,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 降低成本, 提高管理水平。在政府主导农业保险的情况下, 这些有利因素会使得商业保险公司在一段时间内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且优于其它经营主体经营农业保险的操作办法, 促进农业保险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商业保险公司信誉好, 从制度到技术都比较规范, 容易获得

农民的信任, 从而增加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加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 使得农业保险在满足“大数法则”的要求下从事业务经营。同时长期来看, 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之间开展业务竞争, 使得投保农民受益, 也使得整个社会受益。

3. 商业性保险公司有了政府政策性补贴, 无论补贴保险公司还

是补贴农民, 都使得保险公司能够避免亏本经营农业保险, 加上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开拓农村财产和人身保险等优良险种获取利润, 使得其对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很大的积极性。

4. 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 政府可以集中精力抓好农业

保险制度建设和管理, 搞好监管工作, 提高效率;设计有利于调动商业保险公司、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积极性的方案;进行必要的基础建设如建立农业保险信息的发布平台、进行农村保险人才培训等。

综上所述, “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是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的长期选择。

三、发展中国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1. 做好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合作社相结合的工作

把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合作社相结合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也是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 保险公司与农业产业化组织或农民合作社签订保险协议, 不需要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民, 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将会逐渐代替分散的农户, 可以解决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 保险公司也好操作, 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同时由于农民加入了农业产业化组织或农民合作社, 收入有了保证, 进一步增加了其参与农业保险的能力, 解决了农业保险参保率低的问题。随着中国农业发展的进步, 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和农民合作社的兴起, 对保险保障需求加大, 再加上农民投保意识的加强和投保能力的提高, 这些都将为发展农业保险带来新的机遇。

2. 将农业保险纳入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工作

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将其纳入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中, 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和办法。制定和颁布农业保险法或类似法规, 明确农业保险的性质和地位、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有关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处理、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的条件及其组织机构、运行方式等, 以使农业保险操作过程中有法可依, 利于农业保险的长期健康发展。

3. 科学合理的制定农业保险的相关操作方案

政府和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要积极探索制定农业保险的相关操作方案, 设计的方案建立以提高农民、农业综合保障能力和整体救灾能力为出发点, 做到科学合理, 以利于农业保险能够被参与各方所接受, 促进农业保险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建立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保险方式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实行法定保险。这不仅有利于支持这些重要农产品的发展,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而且能有效地避免农业保险中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在大范围内分散风险。除法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外的其它项目均实行自愿投保, 允许商业保险公司之间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竞争, 并通过农村地区的其它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等业务弥补经营农业保险的亏损, 实现以险养险。

(2) 国家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和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几乎所有举办农业保险的国家, 都由政府负担全部或大部分经营管理费用。保险费由政府补贴也很普遍。国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补贴办法, 以保证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财务收支基本均衡和农业保险费率降到普通农户可以承受的水平, 促进中国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另外, 农业保险自身发展的难商业化, 需要国家对农业保险, 特别是种养业保险经营实行免税政策的优惠。

(3) 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和再保险机制

农业保险面临的是巨灾风险, 需要逐步建立起农业保险专项基金和再保险机制, 防范大规模灾害造成保险组织破产, 并保证其持续、健康地发展。农业保险专项基金的来源可以考虑从国际组织援助的资金、国家每年救灾救济费用、农业保险保费和结余积累、县乡 (镇) 以工补农资金等中的一部分或按适当比例提取。另外,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分散农业风险, 要由政府或政府扶持的商业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等农业再保险机构为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商业保险公司本身也可以利用与国内国际众多的再保险公司的广泛联系, 进行农业保险的分保。

此外, 政府还要进一步做好监管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农村农业保险人才的培训, 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等。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通用的最主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 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农业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分别分析了中国农业保险的政府主导和商业保险公司代办的原因, 认为长期来看发展的模式必然选择为“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代办”, 并提出了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要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合作社相结合, 将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长期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振伟:关于农民合作社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 宁波农经网, 2005

[2]龙驰: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迎接WTO的挑战, 农业经济, 2001.08

[3]龙文军:谁来拯救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4]上海:以合作社撬动农业保险, 领导决策信息, 2005-24

[5]庹国柱李军:农业保险,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7]王锡桐黎已铭等:重庆市农业保险制度构建及对策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8]邬云玲: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及模式选择,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10

[9]姚海明赵锦城:合作保险: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性选择, 农业经济问题, 2004.09

[10]张跃华: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分析, 中国金融, 2004.24

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篇2

一、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一)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这是我国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在黑龙江垦区农业风险互助模式基础上改制而成,2005年1月正式成立。实行公司统一经营为主导、保险社互助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公司统一经营种、养业分保业务和防灾减灾业务,保险社具体办理农险业务,自留保费50%,其余向公司分保。目前总公司下设1个分公司、9个中心支公司、94个保险社和1540个保险分社,共有会员20万人,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垦区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2006年,公司承保五大粮食作物2424万亩,承保其他经济作物40万亩,保费收入2.28亿元。随着业务范围由垦区扩大至全省,该公司在开展种植业保险基础上,与省畜牧局合作开展了奶牛保险试点业务,省财政局补贴1000万元,为在全省开展奶牛养殖保险业务奠定了基础。目前已承保奶牛500头,保费收入10.8万元。

(二)吉林省安华农业保险公司。2004年12月,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粮食集团等7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安华农业保险公司。省政府安排了包括农业风险基金、政策性保费补贴和保险业务补贴资金在内的专项资金,并要求省内试点地区按同比例配套补贴资金。公司经营首先从龙头企业订单农畜产品开始,2005年重点开展了对德大公司、广泽乳业、吉粮集团等龙头企业经营的六大主要品种的政策性保险,覆盖10万农户,户均保险金额7500元、自交保费100元。在此基础上,公司扩大业务范围,开展商业性保险业务,至2005年底,已涵盖种养业、农民财产、房屋、健康、人身意外、责任保险等各个方面,走向了“大农险”发展之路。

2006年,安华农险在总结经济作物保险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推动农村大田粮食作物保险。按照“保障基本,盈亏平衡”原则,开发了玉米、水稻种植成本巨灾保险,在吉林市通过行政部门统一推动。玉米每公顷保额3000元,费率为10%;水稻每公顷保额4000元,费率为8%,保障责任为旱、洪、雹、风灾造成的生产成本损失。省政府划拨资金给予农民60%的保费补贴;当赔付额度不超过农民自筹保费时,公司将差额部分作为保险专项基金,用于下一年的保费补贴;大灾年份,公司最高赔付额度不超过农民自筹保费的2倍。截至2006年底,吉林市共承保玉米和水稻43668.7公顷,保障金额14100.61万元;保费收入1330万元,赔款支出666.8万元。

(三)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该公司在原人保上海分公司农险部基础上组建,上海市各区县财政或农委所属投资公司为主要投资人,共出资2.2亿,于2004年9月正式成立。公司采取“政府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延续了上海市两项补贴政策。一是自1996年以来实施的市、区(县)两级财政对水稻、生猪、奶牛、家禽等九类传统种养两业险种实行30-35%的保费补贴;二是从1992年开始,将农村建房险纳入农险业务经营范围的“以险养险”补贴政策。目前该险种累计保费收入占农险总保费的一半左右,平均赔付率为10.5%。同时,根据农险业务的实际需要,上海市决定逐步扩大补贴范围和数量,并建立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基金,对种、养两业险实行超赔补偿。

公司成立两年来发展势头良好。成立当年,市农业风险基金和公司保费收入0.99亿元;2005年,保费收入1.32亿元;2006年,保费收入1.63亿元。农业保险占上海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从2004年的8%增加到目前的18%;保险产品由开业时的37个增加到60个;保险范围从传统农业扩展到现代农业,从自然风险拓展到市场风险,由生产领域延伸到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2005年,上海经历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和台风侵袭,安信农险累计赔付8000万元,2006年又先后为奶牛场患病奶牛无害化处理和碧利斯台风造成的损失赔偿53.9万元和55.3万元。

二、新疆自治区的保险公司自办模式

中国人保新疆分公司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自治区政府行政、税收等政策支持下,自办以棉花为主的农业保险。其特点是:政府推动、公司经营;单独立账、独立核算;建立基金、封闭运行;滚存积累、逐年发展,做到了按灾赔付,略有节余。同时,中华联合保险公司也在兵团内依靠行政方式推行农业保险业务。

但是,自2001年以来,由于税收等支持政策不能落实到位,以及人保公司统一核算等原因,农业保险发展遇到一定困难。按照保监会统一部署,新疆保监局加大农业保险工作力度,组织开展新形势下的试点工作。2005年提请区政府恢复成立了新疆农业保险领导小组,2006年研究制定了农业保险试点实施方案,选择阿克苏、喀什、和田、塔城、昌吉等五个地州作为首批试点地区,以粮食、棉花、大宗特色作物和大宗家畜等为主要险种,制定了为期三年的试点发展规划,印发全自治区,形成了政府主导、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区域统保、风险基金为后盾的发展模式。目前,农业保险下滑局面已初步得到扭转,2005年实现保费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8.3%,承保各类作物160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8.87%。其中:承保棉花种植面积1171.38万亩,承保率达到67.44%。2006年,5个农业保险试点地区业务规模达到2998.6万元,同比增长9.19%,覆盖25个县市;全区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4.84%,为农业生产提供了64亿元的保险保障,支付赔款1.76亿元,自治区停办农业保险业务的地区已经逐步恢复。

三、江苏省的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办共保模式

2004年11月,中华联合保险公司与淮安市政府签定联办共保协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稻、三麦(大麦、小麦、荞麦)、养鱼和农民意外伤害等保险试点。除市县财政给予参保农户50%的保费补贴外,还建立了超赔共保的风险分散机制,即出现超出保费规模的损失时,按照3:7的比例,由企业和政府共担风险,既降低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又减轻了政府财政兜底的压力。试点两年来累计承保20个试点乡镇的小麦和水稻88.49万亩,承保面积约占试点乡镇种植面积的80%;参保农户达10万多户,保费收入约505.41万元,支付赔款394.04万元。

2006年7月,人保、太保苏州市分公司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水稻保险试点,试点范围覆盖全市所有67个乡镇,政府给予60%的保费补贴。一旦发生灾害,农户即使没有购买保险,也可以获得60%的赔偿。保险公司提取11.45%的管理费用,如遇大灾年份,分摊超赔损失10%(淮安模式分摊30%),且分摊上限不超过累计收取的管理费总额。试点以来发展较快,截至12月底,已承保水稻154.72万亩,覆盖57.12万农户,保费收入1569.62万元。

四、浙江省的共保经营与互助合作模式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浙江省采用“共保经营”和“互助合作”两种方式开展试点。主体形式是共保经营,由在浙10家商业保险公司组建“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实行“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盈利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核算制度,占最大比例(60%)的人保财险受共保体委托具体经营日常业务。互助合作是辅助形式,主要做法是依托农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对风险较小的单一农产品进行“农户自愿缴费、财政适当补助、合作共享、自负盈亏、自我管理”的互助合作保险探索。试点时间统一暂定为3年。

在保险对象上,共保经营主要面向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鼓励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统一参加投保;互助合作的参保对象主要是自愿入会、自愿缴费的会员。在试点品种上,选择了规模大、投入大、产出效益高的11个农产品,产值约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70%。各试点县(市、区)从中选择不超过5个农产品进行试点,水稻是必选参保品种。在风险分散机制上,实行赔款不超过全省范围内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5倍封顶政策。在保险工作推动上,充分借助政府行政力量。

试点工作自2006年3月正式启动,截至2006年底,实收保费1221.33万元,赔付1537万元。其中,水稻投保面积17.86万亩, 生猪投保48.36万头,蔬菜大棚投保1.53万亩,奶牛投保3496头,青蟹投保6716亩。

五、四川省的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模式

四川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是在保险公司自办基础上,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而形成的代办模式。2004年5月,人保财险在眉山开展奶牛保险试点;2005年2月,中华联合在资阳、内江开展生猪保险试点。此后,这两家公司又逐渐扩大业务范围至10个市的20个县区。三个试点地区政府均采取了财政以奖代补的保费补贴政策,即农户在投保后,持保险凭证到有关部门领取保费补贴,保证了保费补贴及时到位。眉山市为鼓励农户投保,还出台了贷款优先政策,即农村信用社凭保单给予参保者相应保额的优先贷款,并借用行政力量强势推动。

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篇3

一、我国农业相互保险的发展现况

(一)我国农业相互保险的发展

农业相互保险,是指由农民自愿参加组成,同时具有保险人、被保险人双重身份,以分散成员的农业风险为宗旨,共同签订风险共担约定,共同出资成立保险基金,最终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非盈利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1990年,我国第一个农业互助保险在河南省新郑县成立。此后,北京、吉林等地相继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建立农业相互保险合作社,但效果不佳,有的甚至以经营失败告终。黑龙江省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是国内首家相互制保险公司,其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在黑龙江省相继设立94家保险社。

(二)我国农业相互保险的优势与劣势

从优势来说,由于农户是主要参与人,保险服务更贴近农业生产活动,能够省去冗杂细节,有效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其次,在该模式下,农户自己深入到农业保险的查勘、定损以及理赔过程中,信息更加准确,理赔也更加合理。再次,经营成本得到控制、有力推进防灾防损培训也是农业相互保险的重要优势。除此之外,相互保险可以利用筹集的资金为贫困农户提供支持。

农业相互保险的劣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农业相互保险经营模式涉及的范围较小,经营组织不断发展壮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就会逐渐暴露。第二,农业保险具有高赔付、高风险特点,而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的风险应急机制不健全。第三,农户本身知识素质有限,经营过程中易发生管理问题。

二、甘肃省农业相互保险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一)农业相互保险在甘肃省发展的可行性

1980年左右,农业保险走进甘肃省,主要是以政策性种植险为主,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主导实施。目前,甘肃省以政府补贴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公司开办的商业性农业保险两种形式作为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其他少部分地区开展农业相互保险。甘肃省于2013年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开办了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截止2014年4月,该自治州在政府的协助下共建成互助社929个,筹集资金8.1亿元,累计发放金额5.3亿,惠及农户7.1万户。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相互保险的模式下得以落实,同时解决了甘肃省部分地区投保农户保费过高,投保过程复杂,理赔过程拖延的问题。保险保障直接惠及农户,落实到家,为农民的生产活动带来真正保障利益。

(二)农业相互保险在甘肃省发展的适用性

因资源有限、地理环境较差等因素的限制,甘肃省农业经营过程中缺少规模化生产,农业保险难以全面覆盖,形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重灾区。相互保险的行为以农民为主要参与者,采用自愿的原则组成区域性保险合作组织,相互熟悉的农户集中在一起,达到制度内相互监督的效果。在相互保险的合作组织内,农户的双重身份使得关于保险标的、投保行为、后期理赔等过程中达到最大限度的信息对称,削弱逆向选择问题。在风险事故发生前相互督促进行风险防范活动,也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户防灾减损的行为。当农业风险事故发生时以及发生后,农户也能够自行主动积极的抢险救灾,并对事故拥有客观的评价和认识,有利于保险理赔,对各地区农业的防灾减损起到积极效果。

甘肃省是国内几个欠发达省份之一,与当地的经济条件相匹配的保险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保障作用。相互保险省去了许多中间的部门,组织机构成本低。农户作为相互保险经营机构的参与者,销售成本低。农户能够用自身多面的农业生产经验对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给出合理的预测和评估,并在在事故发生后快速参与到查勘定损过程中,查勘定损理赔成本低。因此,相互保险可以有效减少经营管理费用,直接惠及农户。

甘肃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很多乡村地区商业保险公司服务难以有效跟进。相互保险的经营模式,农户自己既是保险人又是被保险人,他们深切了解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种类和风险大小,这就为制定适宜自己的保险保障提供机遇,能够以自身的利益结合当地农业特色,为自己提供保费低廉的农业保险产品和后期理赔服务,达到“保险适宜风险,保险保障农户”的良好效果。

三、甘肃省发展农业相互保险的建议

(一)完善省内农业相互保险的法律和监管体系

为了有效保障农户的利益,只有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基础,才能支持农业发展,支持农业相互保险发展。在制定相互保险的法律规定时,首先应根据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对相互保险的经营模式给予界定,然后应对其具体的成立条件、存在条件、组织架构、法律地位、保障范围等予以规范。其次,对于机构在运营过程中涉及的资金流动、会计核算等方面也需要做出的具体规定,提升资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保证保费的合理运用,落实好政府的农险补贴政策。

相互性质的农业保险行为与其他组织模式存在较大的模式区别,应构建专门的监管部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标准,成立专人督导小组,监督相互保险性质组织机构的成立运营,资金运用以及偿付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机构的健康运营,还能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切实利益。

(二)建立健全风险处置机制

农业相互保险经营模式涉及的范围较小,也存在着高风险、高赔付的特点。因此,在相互保险经营模式建立的同时,应及时建立风险处置机制,或分散风险,或减少风险,从源头上减少经济损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均使用再保险的方式来共担风险,国内部分省份也通过再保险的方式作为巨灾应急的主要模式。由此可见,完善的巨灾救助体系和再保险制度是农业相互保险顺利实施与落实的前提和保障。甘肃省在发展相互保险的经营模式时,也可与商业保险公司建立再保险机制,分散农户经营管理的风险和资金运用的风险,使得农业保险能够稳定扩展。

(三)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

甘肃省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农业生产普遍存在着周期长、灾害种类多、损失程度大的特点。相互保险性质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补贴资金的支持作用。在机构运营方面,省市财政税收部门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条件,对于试点相互保险模式的组织予以财政补贴和税费减免,达到减轻农户负担,保障机构稳定运营的目标。同时,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与银行合作,洽淡相互保险经营机构的信贷支持问题,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增加资金的可利用性,促进相互保险在支农惠农和精准扶贫方面的作用发挥。

参考文献

[1]张德元,张亚军.关于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思考与分析[J].经济学家2008(1).

[2]温铁军,刘海英,姜柏林.财政与行政资源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影响[J].税务研究,2010(7).

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篇4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地区,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旱涝、冰雹、台风、病虫等自然灾害每年都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多年来,广西财政部门一直致力于改变单一财政补贴农业灾害救助模式的研究,努力探索建立适合广西区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长效机制,增强农民抵御风险能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从对农民增收、财政收入增长作用较大的甘蔗产业入手,选择了积极性高的甘蔗主产区广西柳州市柳江县开展甘蔗火灾保险试点,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公司经营、农民自愿”的原则,与中国人保财险广西分公司共同制定了《广西柳江县甘蔗火灾保险全县统保方案》。由此,广西正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该项保险内容包括,对蔗农甘蔗在糖厂开榨前因火灾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按2 857元/公顷(200元/亩)负责赔付;开榨后出现的火灾损失,糖厂按正常原料蔗的单价收购蔗农的火烧甘蔗,火烧甘蔗与正常原料蔗的差价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赔付。在保险方式方面,采取自治区、市、县三级财政支持,蔗农自愿参加,全县统保的方式;在保费支付方面,由财政补贴60%(其中,自治区财政补贴40%,市财政补贴10%,县财政补贴10%),蔗农采取自愿参保方式承担40%。

柳江县甘蔗火灾保险试点是广西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个开端。在进行经验探索和总结后,广西财政部门将把甘蔗火灾保险推向其他甘蔗主产区,并积极开展其他种植保险和养殖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把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投资风险大的优势农产品纳入农业保险范围。

试点激发了农民的投保积极性,2006年柳江县蔗农的参保率达到53.69%,并带动了整个广西农业保费收入的增长。2006年,广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704万元,同比增长102.7%,扭转了连续多年下滑的趋势。至2008年,广西农业保费收入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保费收入1.3亿元,为上年保费收入的4.7倍;赔款支出1.2亿元,约为上年同期的23倍。其中,政策性母猪保险承保数量为211万头,承保率达96%,较好地落实了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甘蔗火灾保险试点由柳江县扩展到柳州市柳城县和崇左市等地,确保了蔗农的基本利益。2008年,广西成为全国9个试点省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目前已为36万人提供50亿元的风险保障。就此而言,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态势是良好的。

2 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优势和缺陷分析

2.1 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优势分析

广西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就试点情况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它解决了广西农业保险的政策性、非赢利性与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赢利性矛盾。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业保险是具有正外部特性的产品,它的正外部性在消费上体现在:对于农业保险的投保人农户而言,购买农业保险的个人利益小于其为整个社会所提供的利益总量,即社会其他成员未支付任何农业保险费用,却享受农业稳定、农产品价格低廉的益处。农业保险的正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非盈利性,即在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时,政府应该对农业保险进行政策支持。在国外,政策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是强而有力的,除了免征营业税等税收之外,对农业保险都给予了直接财政补贴,补贴对象是农民(主要补贴一定比例的保险费),或是开展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主要是对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或经营主体经营亏损补贴)。例如在日本,政府补贴水稻保费的50%~60%。

广西自1982年恢复了农业保险以来,经营农业保险的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该公司具有政策性保险公司的性质,公司对农业保险的成本和利润考虑得比较少,农业保险的亏损一直由其他险种的盈利来弥补,而保险公司经营亏损时,国家通过免征一部分税收进行扶持,才使得农业保险这个高赔付率的险种得以生存和发展。从1997年起,根据当时的《保险法》规定,广西农业保险业务开始由改制后的商业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来经营。商业性保险经营机构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而农业保险是风险集中且赔付率高、无利润可言的亏损性险种。除了免征营业税外,广西的农业保险没有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的补贴和政策支持,从而导致经营广西农业保险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常年处于亏损状态。在利益的驱动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停办了许多赔付率高的农险业务,农业保险险种由最多时的50多个险种减少到现在的不足30个险种。从2002年起,广西的农业保险费收入开始大幅下降,由2002年的11.27亿元下降到2005年的3.47亿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从2002年的0.76%下降到2005年的0.13%,农业保险市场日益萎缩。造成农业保险市场日益萎缩的根本原因是政策性和非赢利性的农业保险完全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而现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则改变了这种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实行农业保险在政府财政补贴的基础上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实质上是具有政策性经营性质,符合了农业保险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实施效果来看,至少参保率和保费收入总量都有所提高。总体而言,该模式是可行的。

2.2 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缺陷分析

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实质上是各级政府财政补贴、保险公司商业化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目的的盈利性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某些缺陷。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该模式至少有以下几个缺陷。

2.2.1 缺乏配套的优惠税收政策

农业保险的正外部性客观上除了要求对其进行财政补贴之外,还要求政府对经营农业保险的企业给予合理的税收优惠,以调动保险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并保持其财务的稳定。此次农业保险试点在税收上除了按照国际统一规定免征收营业税外,并没有推出新的优惠政策,而且对保险企业经营管理费用也没有进行适当的补贴。对保险企业而言,该模式给其带来的好处只不过是扩大了业务规模,如果受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在公司财务多次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下,保险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仍可能会选择退出该险种市场。这样,政府引导保险企业积极主动开展农业保险的引导作用将大打折扣。

2.2.2 政府财政补贴比例过高,不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

在2006年的试点模式中,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60%,这无论对投保人还是保险公司来说都是件好事,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广西各级政府的财力能否承受得起广西所有农业保险60%的保险费补贴。虽然各级政府能承担起柳江县和崇左市等试点的几个险种的保费补贴,但开展试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广西全区推广,如果在广西各地30多个险种内都补贴60%的保险费,政府的财力将明显不足。例如:2007年广西农业总产值为2 026.22亿元,如按照1%的费率收取保费,政府每年就要拿出12.2亿元作为保费补贴,这对财力不够雄厚的广西各级政府而言,财力负担相对过重。

2.2.3 对不自愿参加保险的农户进行高额补贴,不利于调动投保的积极性和农业保险经营的稳定性

该模式对保费的承担规定:保险费支付采用政府补贴60%,农民以自愿参保形式承担40%的方式,即使农民不参加自愿保险,也可以获得政府补贴60%的赔偿。受文化素质、传统观念、小农意识以及农业保险宣传力度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农民的保险意识不强,考虑到要支付40%的保险费,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部分农民会不自愿参保。可见,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户参保的积极性,同时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在农业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下,大量同质风险的不参保将直接影响到农业保险经营的稳定性。

2.2.4 农业巨灾损失无法有效分摊

农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而广西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洪灾、暴雨、旱涝、冰雹、台风、病虫等天灾的发生每年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威胁到广西农业保险的发展。因为农业灾害的发生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很容易形成农业巨灾,一旦形成农业巨灾,商业保险公司很难独自承担赔偿责任。例如,根据广西年鉴的统计,2006年发生的洪涝、台风、旱灾等自然灾害造成广西167.82万顷的农作物受损,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63.2亿元;2007年广西发生的自然灾害造成112.57万公顷的农作物受灾,农业损失达34.9亿元;2008年冰冻灾害造成广西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1.9亿元。根据广西气象局的统计预测分析,广西灾害损失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如果2006—2008年受灾的农业经济损失都事先投了农业保险,在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下,政府对农业巨灾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保险支持政策,而再保险公司考虑到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不愿意提供农业保险巨灾损失的再保险业务。这样,唯一经营广西农业保险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将无法独自承担巨灾带来的损失。因此,建立分摊农业保险巨灾损失的保障体系是广西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客观需要。

3 发展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肯定,广西推广各级政府财政补贴保费、保险公司商业化运作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是可行的,但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促进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

3.1 合理确定财政补贴保费比例和补贴对象

对农业保险进行保费补贴是必要的,至于补贴多少则要量力而行。补贴过高,则政府财力承担不起,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政府减少补贴险种范围以及补贴的比例,甚至中断部分险种的补贴,从而影响到补贴的连续性和农业保险经营的稳定性;补贴过低,则直接影响到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影响到农业发展的保障程度,农民的农业风险并不能真正实现转移,农业保险试点的目标并不能真正实现。建议政府把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在预算资金的范围内,根据补贴险种对广西农业保险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实行有差别的补贴比例,影响程度大的险种其保费补贴比例应高于影响程度低的险种,而且补贴比例应按费率的高低递增。这样,既能保证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连续性,又能有侧重地支持广西农业保险的发展。在补贴对象上,笔者认为,为调动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应该只对参加农业保险的保户进行保费补贴,让农民感觉到不参保就会损失政府的补贴,以此鼓励农民参保,提高农业保险的参保率,通过农业保费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的方式来提高农业保险的保费承担能力。

3.2 合理确定财政补贴的农业险种范围,实行“以险养险”

广西以农业种植为主要产业,甘蔗种植火灾风险不是影响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甘蔗种植的其他自然灾害风险(如旱灾、洪灾以及虫灾等)也应是财政补贴的对象,除了甘蔗、母猪之外,水稻、烟草、水果等种植业和养猪、养鸡、养鱼、养虾等养殖业也应在财政补贴的范围之内。考虑到广西各级政府的财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农业保险都进行补贴,建议将政策性强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定为政策性业务给予保费补贴,对涉及农业的农用工具和设施、责任保险等其他农业保险业务则按照商业化运作,由于这些险种的赔付率较低,保险企业可以通过这些险种的收益来弥补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的亏损,实行“以险养险”。

3.3 确定合理的农业保险税收优惠政策

鉴于农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农业保险自身的政策性属性。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等)都对农业保险在税收上实行免税政策。我国部分发达城市(如上海)在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过程中,也对农业保险各类业务免征各种税收。但是,广西在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过程中,除了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免征营业税外,基本上没有出台其他优惠政策。结合广西农业保险征税的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业保险实行税收优惠政策:①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外的农业保险营业税按3%征收;②免征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外农业保险印花税,或者先征收后返还,返还税金用于补充农业保险风险基金;③免征农业保险试点地区农险企业所得税,或者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合并前,可以参照外资保险公司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④农业保险试点地区,“以商补农”部分实行先征后返。

3.4 向保险公司提供合理的管理费补贴

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以及农业经营的分散性、风险勘查的复杂性,使得保险公司经营成本偏高,难以获得正常经营利润。财政部门应对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提供经营管理费补贴,其数量一般根据农业保险业务保险费的规模确定。考虑到广西政府的财力状况,要在调动保险公司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动性,建议先考虑采取就低的补贴方案,以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的5%提供经营管理补贴。.

3.5 通过经济手段扩大农业保险的承保面,避免逆选择行为

我国《农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农民加入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不能强制。但在农业保险的发展初期,由于农民的收入低、保险意识差,仅采用自愿投保和分散投保方式易导致投保额小、保险覆盖面窄和逆选择行为,难以实现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因此对部分业务实行强制保险是国内外实行农业保险的普遍做法。为解决法律与业务上的冲突,建议用经济手段扩大农业保险的承保面,降低保费率,避免逆选择。除了保费补贴和赔偿补贴外,其他相关金融制度安排对扩大农业保险的承保面也有很大帮助。例如,鼓励银行对参保农户的农业贷款需求优先立项、优先评估、优先放款、优质服务,以此推动农户的投保积极性;也可以推行农业保单抵押制度来提高农户投保的积极性,如果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用农业保单作抵押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则有利于解决农户农业生产中的资金需求问题。

3.6 建立分担农业巨灾损失的保障体系

在农业巨灾损失的分担上,应建立以政府主导、商业保障公司为主体、财政提供支持、由全球再保险市场分散风险的一体化、多层次、多方位的保障体系。一是构建巨灾损失分担机制。国际上的最佳模式是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共同应对巨灾挑战。在该模式下,政府不应是巨灾风险损失的唯一承担者,而应当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将传统的灾后财政救济转变为灾前筹资。我国应当建立由保险公司主办的、政府支持的巨灾风险比例分担机制,形成“投保人—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国际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运作—国家财政”参与次序的巨灾共保体系。政府不应充当第一保险人,而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最后的再保险人。二是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目前,世界各国的巨灾保险基金大都由政府和监管机构牵头建立,由国家在保险公司实施管理,采取市场化运作与政策支持相结合的模式,对保险公司和保户进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并通过国际再保险公司寻求风险的分摊。我国应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对巨灾保险费实行单独立账、单独核算,由专业再保险公司代为管理,通过统一安排国际再保险、发行巨灾债券等方式来分散风险,实现成本收益的最优化。三是完善灾后赔付体系。巨灾当头,保险业首先要做到的是完善灾后赔付体系,迅速赔付受灾被保险人。但在实际理赔操作中,保险公司会遇到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同时遇难、被保险人与受益人遇难顺序无法确定、保单的受益人不明确等各种法律风险。通常情况下,对受益人较为明确的案件,保险公司应当迅速给付保险金结案;无法明确受益人的,可以通过预付方式或集中给付政府指定单位等方式进行理赔给付。

3.7 加强政府救济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合作

政府救济工作是广西各级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广西各级政府每年都会通过民政部门划拨专项救济资金用于救灾救济。根据广西民政局统计,2007年广西全年投入救灾资金高达2.28亿元。政府救济应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合作,例如,政府把事后救灾救济工作往前移,拿出一部分救灾基金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和经济补偿的功效。这样,救灾基金可以通过农业保险得到更大利用,也能部分解决政府灾后救济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推动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良性发展。例如:据广西气象局和民政局报道,2007年6月,广西出现强暴雨天气,桂林、柳州等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29亿元。对此,各级政府动用了7 000多万元的救灾资金,但这些用于灾后重建的资金相对于经济损失而已,并不能弥补受灾群众在灾害中的损失。以2007年广西农业保险的费率计算,如果政府拿出7 000多万元救灾资金的10%用于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使灾民购买更多的农业保险,则可获得6亿元的保险保障,救灾资金的效用相当于扩大了9倍。因此,政府的救济工作应该有机参与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摘要:在分析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文章从优势和缺陷2个角度对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进行评价,并从合理确定财政补贴的农业险种范围、合理确定财政补贴的保费补贴比例和补贴对象、合理确定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农业保险的承保面、构建分担广西农业保险巨灾的保障体系和加强政府救济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孙祁祥,郑伟,孙立明,等.中国巨灾风险的管理:再保险角色[J].财贸经济,2004(9).

[2]金坚强,李艳明.关于广西农业保险体系建设的探索[J].广西金融研究,2005(10).

[3]裴光.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4]周道许.中国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孙秀清.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制度分析[J].保险研究,2005 (4).

[6]费友海,张新愿.对我国农业保险供求现状的经济学分析[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4(3).

[7]佚名.广西财政力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N].中国财经报, 2006-11-06.

加快发展农业保险 篇5

作者:张 彪

[内容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城乡保险资源配置极不平衡,农村保险体系不完善,农业保险发展十分滞后,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风险管理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保险功能在农村经济社会体系中的瓶颈和短板。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发展,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创新,满足差异化、多样性、多层次的农业保险需求;加大农业保险扶持力度,构建激励有效、政策配套的长效扶持机制。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险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与农民、农业、农村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与制约,我国城乡保险资源配置极不平衡,农村保险体系不完善,经营体制机制不健全,扶持政策不到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十分滞后,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风险管理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保险功能在农村经济社会体系中的瓶颈和短板。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发展,加强和改善农村保险服务,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的保险支持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加快农业保险发展,须坚持政策扶持、适度竞争、市场化取向原则

发展农业保险的目的在于利用保险机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支持和服务。鉴于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现状及特点,加快农业保险发展,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政策扶持原则。由于农业保险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有其特殊性,存在高成本、高风险和低收益的特点,与城市保险相比,农业保险的财务可持续问题较为突出,农业保险保费支付成本高。目前,国家已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支持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制度性政策还很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财税、监管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在资金引导、巨灾风险补偿、市场准入与退出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采取综合性配套措施,形成政策合力,逐步建立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扶持措施并实现制度化、长期化,充分发挥扶持政策对推动农村保险发展的导向激励作用。

(二)适度竞争原则。垄断不利于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效率与水平。要在综合分析和评估各地试点农业保险的市场情况看,垄断经营不利于提高效率和服务,会给政府带来更大的负担;经营有效益,成本会很大,甚至有的地方不记成本,因为很多地方的农业保险试点是政府委托办理的,当风险损失高时,经营单位同样会“孩子哭了抱给他娘”,搞的地方政府左右为难。应根据市场规律,在政府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放宽农业保险市场准入。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鼓励国内外各类社会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入农业保险市场。在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组织形式多样化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支农专业性保险公司或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社等新型农村保险机构,逐步构建适度竞争的农业保险市场体系。

(三)商业可持续原则。我国农村人口占比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如果完全依靠国家政策扶持,国家财政难以负担其庞大的支出,农业保险将难以为继。应坚持商业化经营,财政根据惠农政策的需要给以税收或保费补贴,这样才可能实现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农业保险风险较高,农业保险机构要实现完全商业化经营,难度很大,根据国外情况看机会不可能。这就需要在一定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坚持费率覆盖风险的原则,否则,不仅农村保险机构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造成急需保险的农民群体得不到保险。实践证明,对涉农保险执行市场费率,有利于保障农民获得保险的权利。对于农村保险机构开办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在国家给予适当政策扶持(如保费补贴)后仍然也需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四)市场化取向原则。无论是农业保险机构的产权制度,还是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我国农村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人文风俗多样,除全国性的大公司外,还需要类似农村互助或合作社性质的、中小规模的、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区域性农业保险机构。在农业保险的改革发展中,应充分考虑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尊重农业保险机构股东和法人的自主选择权。现阶段,坚持农业保险改革发展市场化原则的核心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省,甚至以县或市为单位的农业保险法人机构。

二、加快农业保险发展,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业保险供给严重不足,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十分紧迫。

(一)组建农村或农业再保险公司。该公司由国家财政出资设立,参照信用保险公司,应属于政策性保险公司,以此为载体建立起国家政策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和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并与商业保险公司、专业农险公司和各类新型农业保险机构建立再保险关系,解决农村巨灾风险的损失补偿问题。

(二)强化商业保险公司的支农责任。按照“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原则,强化商业保险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商业保险公司的支农责任,可根据保险主体的市场规模,承担适当的农业巨灾保费分享和责任分担,这样有利于处理好服务“三农”和商业运作的关系,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加强经营机制转换,充分利用资金、网络、专业优势,切实加大对县域乡镇农业保险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国有控股的商业保险公司成为保险服务“三农”的重要支柱和载体。

(三)发挥专业农险公司主力军作用。目前,保监会已批设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安华农业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和国元农业保险公司等四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这些专业农险公司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实行商业性经营和政策性经营相结合,业务范围涉及农村种养业保险、城乡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等。应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专业农险公司扩大业务规模,拓宽覆盖面,发挥专业农险公司的主力军作用。

(四)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保险机构。积极稳妥地推进设立新型农村保险机构的试点,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特别是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民出资设立适合“三农”特点的村镇保险公司、农村保险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保险机构,鼓励支持各类保险公司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不断改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进一步激活农业保险市场。

三、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创新,满足差异化、多样性、多层次的农业保险需求

创新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动力,也是提升农村保险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从当前农业保险服务来看,重点要加大四方面的创新,不断满足差异化、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保险服务需求。

(一)创新发展模式。造成当前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是农业保险机构长期粗放经营。农业保险机构要改变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必须更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注重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自身特点来制订自身的科学发展战略,确立差异化内涵发展模式。把规模的扩张建立在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上,在此基础上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和讲求效益,做到规模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健康发展。

(二)创新经营机制。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农民保险需求的不断增长,保险交易电子化、保险产品多元化、保险服务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农业保险机构必须积极推进机制创新,首先要发挥好已设保险网点的作用,建立保险产品的交叉销售机制,改进政策性“三农”保险的运作机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农信社、邮政储蓄网点和其他农村服务组织的优势代理各种农业保险业务。第三要推行农村小额贷款和小额保险的联动机制,降低农村信贷风险。

(三)创新保险产品。基于农村现行的经济运行的现状,以及农户保险缴费能力较弱、保险标的较分散等特点,首先要积极开发保障适度、保费低廉、受农民欢迎、政府有意愿扶持的农业保险产品,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保障需求。其次要以农户为单位,设计开发适合“三农”特点的组合式或捆绑式农业保险产品,农户根据保险需求和缴费能力自由选择。第三要适应部分农民先富起来的要求,设计开发既具有较高保障,又具有投资理财的新型农村保险产品,以满足部分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四)创新服务方式。农业保险机构要牢固树立以农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按照便民、利民、惠民原则,简化承保理赔服务流程,充分利用计划生育员、乡村医生、农技推广及植保员、治安员等提供承保和理赔服务。同时要发挥移动通信和电视网络等优势,在农村地区开发手机保险、电视保险等,提高保险服务的便利度,为农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保险服务。

四、加强农业保险监管,建立有效性、持续性、前瞻性的农村保险监管体系

农村保险是整个保险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保险监管是困难最多、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的领域,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是促进农村保险稳健发展最重要的任务。

(一)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要推进政府监管、企业内控、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农村保险监管体系。加强对农村保险机构全方位多层面的监管,健全监管指标体系和风险监测体系,落实现场联动检查、非现场监管的联动机制,按照高风险、严监管的原则加强对重点机构、重点领域的现场检查,提高现场检查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增加县域保险监管力量,改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二)开展审慎的分类监管。针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不同和农村保险经营环境的差异,对农业保险机构实施审慎性监管的同时采取分类监管措施。对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业务,重点监管其偿付能力和保险服务;对专业性农险公司开展的农村保险业务,重点监管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农村保险的服务;对农村互助或合作性质的保险机构,实行社员的自律管理,积极探索以自律管理为基础,保险监管机构监管为主体,地方政府风险处置为保障,社会监督为补充的既分工协作又相互配合的监管格局,确保新型农村保险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对重点领域监管。当前,农业保险主要存在投保逆选择风险、巨灾风险、现金管理操作风险、理赔服务道德风险,在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投保逆选择风险和操作风险监管力度的同时,重点要做好资本监管、公司治理监管、内部控制监管等重点领域的监管,从源头上铲除各类风险产生的土壤。首先要突出补充资本约束和纠正制度,限期达到偿付能力监管目标,促进农业保险机构审慎经营和理性扩张。其次要突出企业分工合理使之明确清晰的公司治理架构,健全相互制衡的运作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第三要突出建立渗透各项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覆盖所有人员和岗位,由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内控体系和保险文化,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五、加大农业保险扶持力度,构建激励有效、政策配套的长效扶持机制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仍将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轨时期,农村经济欠发达、自然风险大、农民抵御风险能力差的特点决定了现今农业保险的问题就是经营成本比较高,风险比较大,收益率比较低,这些问题造成农业保险机构资产质量较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借鉴各国扶持农业保险的政策,加大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的扶持力度,逐步构建积极有效、协调配套的长效政策扶持机制。

(一)加快农业保险立法。推进农业保险立法,有利于农业保险的长期稳定发展。农业保险法应主要涵盖农业保险的运营主体、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责、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农业保险的风险状况、保障风险和保障水平、保险费及分担机制等基本内容。另外,农业保险立法需要配套政策的支持,即在农业保险立法的同时提供财政、再保险等各项配套支持措施,包括异常灾害条件下超过总准备金的赔款和处理方式、税收优惠规定、资金运用规范、农业保险再保险机构扶持等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保障农业保险正常运转。

(二)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财政补贴可分为对农民保费的补贴和对经营主体的补贴两个层次,也可采取支持建立农业保险基金或购买再保险等方式。对参加农业或农村保险的农户可优先给予信贷支持。

(三)实施农险税收减免。鉴于农业保险的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在对农业保险减免营业税的同时,减免所得税,鼓励保险公司开拓农村保险业务。所减免的税收转入专项农业保险基金,用做应对农业大灾的补偿积累。

关于发展农业保险的有益探讨 篇6

作为全市最大的财险公司,农业保险一直是廊坊人保财险的传统业务。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特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已经构建了遍布全市城乡、成熟完善的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了涉农保险服务体系,有效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显著提升。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和我国的经济形势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此情况下,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廊坊人保财险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我们认为,加快农业保险业务发展,是公司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时”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就做好“三农”工作做出重大部署,并把发展农业保险也纳入了农村保障体系建设的范畴。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发展农业保险提供了政策保证,农业保险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机动车交通事故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工伤责任保险等一系列强制保险的出台,特别是农村医疗保险、农业保险等一系列涉农险种的出台,为更好地解决服务“三农”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也说明了保险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发展农业保险,符合国家发展大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廊坊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加强“三农”工作,支持并转发了廊坊人保财险《关于加快发展县域保险,支持服务“三农”的决定》等有关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办法措施,使广大农民的风险观念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需求日益增强。把农业保险作为廊坊人保财险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具有社会关注、政府支持、农村需要的“天时”。作为人保财险公司,应该充分抓住并利用好这个“天时”,为实现全面又好又快发展抢得先机。

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地利”

廊坊属于典型的“小城市、大农村”的格局。全市总人口

3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8万人,占比高达80%;耕地面积38.6万公顷,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在500万亩左右,总产量保持在130万吨以上;养殖业五畜兴旺,其中能繁母猪、奶牛存栏量分别达到14万头、7.5万头: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大中型拖拉机近万台,小型拖拉机达到8万余台,农用运输车及三轮车保有量达到21.6万台。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巨大,农业保险市场蕴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7年,廊坊人保财险开办了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共承保政策性能繁母猪55593头,承担保险责任总额5801.83万元。2008年,承保政策性能繁母猪74231头,累计承担保险责任总额7310.97万元;承保政策性奶牛18507头,累计承担保险责任总额8979.09万元;承保政策性小麦、玉米、棉花共574051.5亩,累计承担保险责任总额1.57亿元。两年农险共支付赔款795.24万元,有效地保障了广大农户的经济利益。可以说,农业保险已成为廊坊人保财险业务发展和增加效益新的亮点。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农业保险还存在着承保面不足、农户主动参保意识不强等问题,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影响着农业保险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我们认为,要保持廊坊人保财险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就是要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把做大做强农业保险业务作为一个重要的业务增长点,进一步加大农业保险推进力度,扩大规模,提供保障,发挥优势,搞好服务;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保险制度和机制的创新,积极培育农业保险市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为消除制约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提供有益的保障。同时,应着眼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主动发挥“地利”优势,挖掘资源潜能,形成规模效应,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更需要高度关注“人和”

我们认为,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应坚持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乡镇、农户、保险公司四位一体的方针,充分发挥好人保系统协调联动的服务功能,靠优势、靠关系、靠服务、靠影响去抓好农业保险的发展。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险种推广创新。要在政府补贴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基本保险与补充保险新机制的优越性,并通过对农险的进一步推广开发,结合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从生产领域扩充到加工、流通领域,不断扩大险种的覆盖范围,补充保险的投保率,提高农业保险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营销思路创新。要学会营销政府,善于和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打交道,多沟通,交朋友,密切关系。要积极寻求建立农村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在巩固现有农村保险市场的同时,引进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网络营销体系。要敢于和善于竞争,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努力搞好承保、理赔一条龙服务,进一步贴近乡镇、贴近农户,为农险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争取不断扩大农险市场份额。

中国农业保险模式与体制研究 篇7

一、农业保险及其模式

(一) 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指专门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 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所提供的一种特殊的经济补偿制度, 是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建立发展起来的一种保险分类。农业保险涵盖农业经济的各个方面, 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生产活动。

鉴于我国农业的特点, 我国的农业保险包括农业商业性保险和政策性保险两类。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时间晚, 运作机制不健全, 造成农业保险高成本、低效益, 因此商业性保险不愿或是无力涉入。因此, 我国农业保险主要是由政府或是政府管理部门承担。而我国现阶段, 主要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是指狭义上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具有较高的风险与赔付率。

(二) 我国农业保险现行模式与体制

目前, 我国农业保险在模式选择上, 积极研究多种农业保险模式和制度, 本着“先起步、后完善, 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 在此基点上, 开展多种农业保险模式和体制的试点工作, 以求选择出最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保险模式。

现阶段, 我国在农村地区的农业保险的试点模式主要有四种:一种是政策性公司经营模式, 即由农业保险实施地方出资设立的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二是相互制公司模式。三是商业性公司代办模式, 通过保险公司、农村金融机构或两者相结合开展农业保险的代办业务。四是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目前中国人保、中华联合等保险公司在不同省份开展了部分种植养殖保险。

二、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现状

(一) 我国农业保险体制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体制框架已经初步建立, 保监会已经研究完善和优化农业保险模式的初步方案。

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刘京生表示, 目前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条件初步具备。一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农业保险得到全国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二是地方政府迫切希望通过农业保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确保农业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三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发展对农业保险提出了新的需求。四是农业经营者的风险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五是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一定技术和经验。六是政府相关部委普遍认识到,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利用WTO规则中的“绿箱”政策, 增加政府对农业的间接补贴。

目前, 农业保险的承保险种明显增多, 业务规模不断增大, 覆盖领域逐步拓宽, 保险主体日益多元, 功能作用逐步发挥, 各项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推进, 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二) 我国农业保险模式和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一直是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而农业保险作为处理农业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财务安排, 是WTO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重要的“绿箱”政策。2004年开始, 我国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地开展多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工作。虽然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入, 我国的农业保险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但愈来愈多的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向前发展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1. 没有相应健全的法律法规, 因此各项农业保险

的工作不能落实到实处。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保护性补偿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我国, 农业作为我国“三农”问题之一,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政府和相关部委对农业保险问题认识的欠缺, 因此到目前为止, 我国尚无一套专门针对农业保险业务的完整法律、法规及相应政策予以扶持。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都有涉及农业保险的相关规定, 但过于笼统, 使得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一直无法可依, 法律法规建设的缺位, 极大地影响了农业保险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2. 作为农业保险的投保人———农民, 对政策性农

业保险的认识不够明确, 保险意识薄弱, 使得农业保险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影响, 我国农民普遍存有依赖思想, 保险意识淡薄, 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保险在农村的铺展。同时也是由于国家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或是不到位, 农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积极性不高, 对农业保险在农村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 85%的农民知道农业保险, 但不知道是怎样实施的;52%的农民听到过也知道怎样运作, 但不打算购买;而只有7%的农民有意购买农业保险。同时由于某些农业生产规模狭小、效益低, 农户不愿付出现实的保险成本去化解农业经营中的风险, 由此导致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造成农业保险覆盖面窄, 农业保险经营风险集中, 农业保险发展缓慢, 使得也难以有新的农业保险模式被适用。

3. 我国农业保险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实践人才, 同

时由于管理不到位, 使得保险公司不正规, 农业模式产生错乱。由于农业发展的缺陷, 我国相关部门对农业风险的识别、衡量、预测、预警以及信息统计与管理等存在着需求不足的问题, 使得对农业风险的规避和转移处于被动地位, 由此导致的风险损失是难以预计的。现阶段我国涉及农业风险的保险公司对农业风险定价和产品技术开发方面几近空白, 不能正确预测农业风险的发生, 在很大程度上, 对农业保险的预测和管理等存在着主观性和盲目性, 难以满足农民对农业的保障需求。同时由于此种风险类别多, 导致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 理赔困难, 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信用风险, 即所谓的道德风险。数据显示, 每年我国农作物保险中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占保险赔款的20%以上, 牲畜保险中更为严重。

4. 农业风险财政困难, 导致农业生产资金层断

裂, 缺乏农业体制改造的资金, 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制度性原则是“政府财政补贴+保险公司商业经营+农户自愿参保”。但财政资金拨付的滞后性, 影响农业保险资金的到位率, 同时也会影响农业保险的基层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在制定保险保障水平和保险补偿, 从而限制了农业保险保障功能效力地发挥。

三、优化我国农业保险模式和体制的对策和建议

农业保险作为WTO允许和提倡的“绿箱政策”, 是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有力工具。WTO的规则要求成员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并减少对农业的补贴, 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灾害保险则不予限制。农业保险已经成为WTO成员支持本国农业的基本手段和方式之一。因此,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 是我国合理运用WTO规则, 完善农业保护体系, 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实力的必要措施。

(一) 完善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因此要建立一套专门针对我国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并要求法律法规中对农业保险的定义、范围、模式、体制构建以及农业保险的法律规制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可以借鉴外国成功的农业保险法, 设立有利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模式和体制, 但要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

(二)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建立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保险是现今世界各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行的一项农业生产保障制度。纵观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实践以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二十多年的经验显示, 农业保险不可能完全循着商业化的模式来运作。政府及其相关部委作为农业保险推行的主体, 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手段以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运行, 其中效果比较显著的是通过运用农业产业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补贴手段, 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保护, 将农业经济的风险分散开来, 减少了农业风险发生的概率, 同时了也发挥了农业保险应有的经济补偿功能。

国家和地方利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和WTO规则的“绿箱”政策,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积极开展农业保险的试点工作, 加大开发和设计适合于农村的保险;以满足农工业保险的市场需求, 分散农业保险巨灾经营风险, 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扩大农业保险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适当放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业务范围。

(三) 探索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 研究建立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和农业再保险运作机制。

农业生产易受巨灾风险事故的袭击, 大面积旱灾、水灾在我国各地的发生频率都很高。因此农业风险的分散和再保险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由于农业形式的多样式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发展限制, 我国在实际国情的基础上, 要借鉴国外的已有的成功农业保险模式和经营体系, 对大型的自然灾害和不可规避的风险建立一套健全的风险保障机制, 同时增强农业再保险的能力, 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的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目前, 在政府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期, 但由于我国农业风险发展的时间短, 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因此各政府部门和相关部委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和扶持力度, 增加资金支持, 以此增强农业风险的融资能力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生活的稳定,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发挥农业风险应有的作用。

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政策性保障,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其模式的选择和应用, 是农业保险的重要工作。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和农业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 深入的对农业保险的模式和体制进行研究和分析, 找出适合我国各个农村地区发展的农业保险模式。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模式探讨 篇8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 由于所处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洪涝、霜冻、病虫害、气候异常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高产、稳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目前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只有一家综合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黑龙江财产保险公司和一家相互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其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黑龙江财产保险公司从1982年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以来, 开办了15个险种。由于农户分布范围广, 农作物种类繁多, 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 该公司在得不到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的条件下经营农业保险, 使得保险成本较高, 其结果只能是业务量无可挽回地萎缩。2 0 0 5年,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不到整个保费收入的万分之二。虽然2005年成立的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在一年内签定了种植业保单4814份, 为14万保户2200多万亩粮食作物提供保险保障, 占垦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1%。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垦区的农业生产, 使农户的经济损失得到补偿。但由于是主要针对垦区的试点经营, 承保范围有限.覆盖险种数量较少。由于没有巨灾风险基金的支持使得当出现巨灾损失时无资金补偿农户的损失;同时由于保险费只按农民能承担的纯费率收取导致业务经费无来源。

二、国内农业保险模式

2.1、新疆模式。其特点是农业保险业务覆盖面广, 全新疆有70%的县和市开展了农业保险业务;新疆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险, 通过一些文件的印发明确了农业保险工作的地位和性质, 同时政府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 对农业保险业务减免全部税收, 在财力上给予保户保费补贴, 利用行政手段将建设兵团的主要农作物实行统保。

2.2、上海模式。其特点是上海市政府充分利用市、区两级财政, 对部分农业保险险种给予补贴, 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实行以险养险的方式, 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农作物和牲畜实行强制性保险, 其它保险标的由农户自己选择是否投保。

2.3、河南互助统筹模式。其特点是农户共同出资, 相互保险, 依靠联合起来的农户的经济实力来防范各种农业风险, 同时由人保提供再保险服务.

三、黑龙江农业保险模式探讨

建立黑龙江农业保险模式, 既要借鉴国内外的农业保险模式, 同时要结合黑龙江省的具体情况, 由于我省的农户除垦区外相对分散, 难以组织, 政府财力相对有限, 应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化运作的农业保险模式.

3.1通过行政法规明确农业保险工作的地位和性质。由于我国有关农业保险的法律规范的缺失, 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根本原因。应加快农业保险法的制订。在国家农业保险法未颁布的情况下, 黑龙江省应通过颁布地方性的行政法规来明确农业保险的性质, 地位, 保费费率的厘定机制、经营主体所享受的政策优惠, 农业保险的补贴和再保险机制等。

3.2黑龙江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政策性保险公司并不直接承保农业保险业务, 其经费由财政拨款。该公司主要负责本省农业保险制度的设计改进, 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进行统一规划, 研究制定具体政策;设计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具体险种;接受和审查有意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经营的商业保险公司。为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提供再保险服务

3.3多种经营主体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商业保险公司具有丰富的经验, 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业务运作模式同时庞大的营销网络都有利于农业保险的推广。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在经营垦区的农业保险业务成功的实践证明了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经营机制灵活, 成本低, 有效的规避了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可以作为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辅助形式存在。

3.4实行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我省一些主要的农作物和牲畜及农业机械实行强制保险, 其他保险标的允许自愿投保.应该将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结合起来, 凡有农业生产信贷的农业保险标的, 即使是自愿保险项目也应依法强制保险。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

3.5实行以险养险的方式。对于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鼓励其经营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外的农村保险业务。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达到以险养险的目的。

3.6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包括保费补贴和业务费用补贴。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W T O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政策”对农户给予保费补贴。将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对于投保强制保险农户只需支付纯保费的一部分, 其余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对于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方面给予业务费用补贴, 农户方面只支付纯保费部分, 其余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对于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和互助保险公司减免全部税收。

3.7建立农业巨灾风险专项基金。巨灾风险专项基金主要用以应付特大灾害发生而积累的专项基金, 用于发生巨灾时的大额赔付。建立农业巨灾风险专项基金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黑龙江省政府每年拿出部分支农资金和用于农村救灾、赈灾款, 专款专用。二是由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发行巨灾债券筹集风险专项基金。当发生重大灾害损失时, 用农业巨灾风险专项基金向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支付赔偿金。

参考文献

[1]、孙岚, 汪建军.浙江省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调查报告[J].保险研究, 2006 (9) .

[2]、孙蓉, 朱梁.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财经科学, 2004 (5) .

[3]、朱海洋, 张晓丽.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探讨[J].上海农业学报, 2004 (4) .

[4]、庹国柱, 朱俊生.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问题探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 2004 (6) .

[5]、庹国柱, 李军.我国农业保险试验的成就、矛盾及出路[J].金融研究, 2003 (9) .

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篇9

一、我国农业保险业发展过程

我国农业保险从1982年开办以来, 经历了20多年的曲折发展过程。

(一) 开启与波动发展阶段

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农业保险业务, 业务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 1992年达到顶峰, 当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6亿元, 占全国保费总收入的2.16%, 农业保险深度为0.14%, 保险密度为0.96元;同时, 赔付率也大幅上升, 高达119%, 完全是亏本经营[2] 。随着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 特别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向商业性保险公司转变后, 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2000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下降到3.87亿元, 2002年农业保险规模跌到20年来的最低谷, 当年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3亿元, 占全国保险业总保费的0.14%, 农业保险深度仅为0.02%, 农业保险密度仅为0.38元, 全国2.3亿农户, 户均保费不足2元[3] 。据统计, 1982-2002年期间, 农业保险的平均赔付率高达88%, 远高于农业保险经营盈亏平衡点79%的赔付率, 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长期亏损, 各家保险公司相继取消了农业保险的经营。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产保险公司仍有经营, 但品种很少、规模很小。可以说, 我国用了21年的时间, 得出了与国际农业保险同行相同的结论:农业保险不能实行商业化动作。

(二) 改革与升温发展阶段

随着近年来“三农”问题的不断升温, 农业保险对“三农”的“保护伞”作用日益突出, 政策性农业保险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2003年10月21日,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2004年中央1号文件又提出了“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 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2005年中央1号文件还强调“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 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2004年中国保监会在上海、黑龙江、吉林等9个省区市启动了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2005年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求, 政府有关部门加大了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的力度。2006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试点工作, 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党和国家对农业保险的发展引起高度关注, 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农业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组成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小组, 依托试点载体, 研究探索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 进展令人欣慰。可以说, 中国农业保险业发展的春天来到了。

二、我国农业保险商业性运营的困难分析

农业和保险业是我国两个典型的弱势产业, 而它们两个结合的农业保险则是弱弱结合的更弱势产业, 具有风险大、成本高、盈利低的规律特点。农业保险的对象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生命的动植物, 从理论上讲, 不具有“理想的可保风险条件”, 对这种“不可保风险”进行的保险, 自然存在高风险、高费用、高成本、预期利益有限的特点, 违反了保险业的“危险分散、大数法则”的原理, 决定了农业保险从整体上不具有盈利性, 其保险产品难以商品化[4] 。因此, 农业保险是保险业中的特殊部分, 商业性运营是行不通的。我国农业保险商业性运营已经进入了“供给不足、需求乏力”的困境。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四个矛盾”[1] 。

(一) 农业保险的外部性与商业运营的趋利性之间的矛盾

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决定了农业保险具有较强的外部性, 单一依靠市场机制的配置会造成市场的失灵, 要求政府履行其宏观调控和公共管理的职责。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作, 趋利性的目标追求, 偏低的边际收益, 会导致农业保险经营者以经济利益的回报程度来选择保险险种, 从而降低农业险种的投入和经营强度, 因为农业保险经营者不会主动为政府或社会承担外部性造成的经济损失。矛盾的结果, 必然是农业保险业发展、特别是外部性突出的农业险种发展的萎缩, 乃至消失, 农业保险供给不足。

(二) 农业保险的低补偿性与农业产业的高风险性之间的矛盾

农业产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产业, 由于产业的弱质性和农业生产经营设施条件的缺乏, 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造成的损失非常大, 并且有逐步加重的趋势, 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但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保护伞”的农业保险业, 由于受自身收益和险种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对农业灾害的补偿水平却很低, 远远低于实际损失的价值。据测算, 1998-2000年需要补偿的农业损失平均每年为168亿元, 而通过农业保险平均年补偿为4.5亿元, 仅占0.27%。

(三) 农业保险的高成本与农户家庭的低收入之间的矛盾

农业保险以大数定律为基础, 投保多则保费低、保障足。农业产业的高风险性、空间的分散性、时间的季节性、定损的复杂性, 造成了农业保险的高成本性, 农业保险需要比一般城镇保险付出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就决定了农业保险实现正常运营必须要有高费率保障, 一些地区农作物保险的费率高达10%。然而, 由于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不高、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对农业保险的支付能力有限, 从而导致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严重缺乏。

(四) 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与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

受农业经营者自身属性、小农意识和低文化素质的影响, 加上法律制度的缺失, 导致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比较严重, 监督控制成本难以降低。农业保险作为发展和保护农业的一种制度, 对相关法律又有相当的依赖性, 而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的规定非常笼统。由于有关农业保险的法律制度的缺乏, 导致道德风险给农业保险机构造成很大损失, 更使得农业保险经营者赔付率居高不下, 这是造成农业保险陷入困境的最根本的制度原因。

三、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现阶段农业保险发展的可行之策

(一) 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

农业保险具有鲜明的两个特点即高赔付率和高保费率。高赔付率和高保费率这两个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只能是政策性保险, 而不能是商业性保险。首先, 农业生产面临着自然灾害和市场双重高风险, 这一高风险特点, 导致农业保险自身难以产生经济效益。据统计, 从1982年至1996年的14年中, 江苏省农业保险经营的累计赔付率达103.2%, 加上20%的费用率, 实际亏损率23.2%, 这与一般商业保险的经营目的严重背离, 从而使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保险领域[5] 。其次, 农业保险的保费率相对农业收入来说是偏高的, 按农业受灾率制定的农业保险费率一般占农产品产值的8%-12%, 甚至更高。农民虽有保险的强烈要求, 却没有承担高额保险费的能力, 从而导致农业保险的承担密度很低, 农业保险公司难以形成起码的规模效益。最后, 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又使保险基金自身不能积累, 因此单纯依靠农民保费收入的农业商业性保险业务是难以维持的[6] 。很显然, 农业保险不可能成为纯粹的商业险种, 只能是政策性保险。

(二)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已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农业保护措施之一

目前, 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其中, 既有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 也有菲律宾、印度、智利、毛里求斯等发展中国家。各国根据自身国情不同, 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如政府主办、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发展模式, 政府主办、政府成立公司经营的发展模式, 政府补贴、社会组织经营的发展模式, 政府和金融机构主办、政府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自愿互助合作经营的发展模式, 等等。但是, 不管采取那种模式, 都有一个共同特征, 那就是针对农业风险的相对集中性、风险损失的相对严重性、风险承担者的分散性以及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 为弥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 通过立法来强化政策支持, 提高政府干预和管理农业保险的能力。几乎所有国家的农业保险制度多建立在国家财政补贴的基础上, 实行低费率和高补贴的政策, 是典型的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制度。例如, 美国政府从1995年开始, 为开办农业保险的19个公司提供相当于其农业保险费31%的补贴;日本政府补贴农民水稻保费的50%-60%, 补贴麦类保费的50%-70%, 若遇特大灾害, 政府承担80%-100%的保险赔款。

(三) 实践证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成效明显

我国北京、上海等少数经济发达地区, 农业政策性方面的保险业务开展得比较好, 并取得明显成效。如上海农民在养殖业及蔬菜、水稻等种植业方面投保, 可获得政府25%-45%的保险费补贴。在2002年的3次台风暴雨灾害中, 受灾的上海投保农民都及时获得了赔款, 有效地化解了农业风险, 确保了种植业和养殖业收益。2004年北京市房山区开展红小豆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区政府拿出100万元补助支持5万多亩的农业保险, 结果红小豆丰收, 产品全部出口日本供不应求, 创汇800万美元。

四、推进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对策

(一) 深化对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必要性认识

一是要把建立和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村稳定大局的高度, 认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要把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纳入我国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加强领导, 狠抓落实, 实施优惠的税收、立法及资金补贴等政策, 真正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在农村经济中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作用。三是要加强对农业保险工作的宣传教育, 采取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保险机构开展宣传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 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农业保险对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增收、稳定农民生活的重要作用, 消除将农业保险视为“乱收费”、“增加农民负担”的错误看法[7] , 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农业保险工作。

(二) 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规章建设

随着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亟需健全的法律体系予以保障。用法规形成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支持方式、经营主体应该享受的具体优惠政策、保险双方权利义务、业务经营范围、业务运作 (包括保险金额确定、费率形成机制、赔偿办法、会计核算制度等) 、财政补贴标准、农业再保险办法等, 形成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完备的法律、制度保证, 有利于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行为, 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 或因财政困难而忽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并以此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当前, 一方面要尽快研究制定我国《农业保险条例》、《农业政策性保险条例》、《农业再保险暂行办法》等;另一方面要完善《保险法》中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村、农业保险业务的有关法律条款。

(三) 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

对农业保险予以财政支持, 是WTO对农业扶持的重要绿色通道。国家保监会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 争取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税收、再保险和农业风险基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国家要增加农业风险基金额度, 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对农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 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农业再保险提供经济支持。国家财政部门要实施优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税收政策, 在遭受不可抗拒的重大自然灾害的特殊情况下, 还可实施国家财政紧急援助政策, 促进农业保险为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 建立和健全农业保险的发展体系

针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实际, 要采取积极试点、稳步推进的办法, 探索发展途径, 建立和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体系。一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开展对高风险的农业保险业务, 实行非盈利性的政策性经营, 行使农业再保险机构职能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业的行业管理, 负责监管农业保险基金, 起草政策性农业保险法规, 指导农业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活动;二是建立互助合作保险组织, 作为政策性保险的必要补充;三是鼓励现有的商业保险公司 (如财保、寿保、太保、平保等) 开发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四是引进外资专业保险公司, 加大对我国农村和农业保险的力度。五是建立我国农业再保险机制, 实施农业风险产业立体保持格局, 真正形成我国组织多形式、所有制度多结构、业务多层次、融资多渠道的农业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 2006-06-26 (1) .

[2]杜彦坤.构建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的基本思路[N].经济参考报, 2005-09-17 (6) .

[3]梁敏.我国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障模式[N].保险研究, 2005 (12) :70-72.

[4]陈泰超.对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探讨[J].金融参考, 2005 (3) :13-18.

[5]唐金成.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J].金额理论与实践, 2005 (9) :66-68.

[6]陈穗红.寻找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突破口[J].财经界, 2005 (3) :100-105.

国外农业保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篇10

一、国外主要的农业保险模式

1.政府主导下的私营公司经营为主的模式

1939年美国开始试营农业保险,在《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的约束和指导下,开展小麦、棉花、玉米、烟叶等农作物的保险。1980年开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和私营公司混营,这一时期主要开展农作物全面保险,也增加了农畜中毒、疾病等牲畜保险。1996年之后政府退出农作物保险的直接业务,鼓励私营保险公司全面参与农业保险。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主导,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只负责规则制定、履行监督等职能,并提供再保险,政府对农业保险保费、经营管理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农作物保险的直接业务全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或代理。它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利用优惠政策诱导商业性组织介入其中,最终实现政府淡出、市场主导农业保险的局面。[1]从制度上说,美国农业保险首先是政府主导强制安排,成熟后再由市场私营保险公司跟进成为业务主体,采取自愿保险与相对强制性保险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参保率。

2.政府补贴和再保险支持下的农业共济组合模式

1947年12月日本政府重新颁布了《农业灾害补偿法》,开辟了依法强制参加农业保险和以合作组织为基本形式的农业保险制度的先河。日本的农业保险采取区域性农业共济体制, 建立了三级层次的严密组织机构系统。这三级组织是市、町、村级农业共济组合的基层保险组织;都、道、府、县级的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和中央政府一级的农业共济再保险特殊帐户。[2]日本采取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以强制保险为主,政府对包括稻谷、小麦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的保险都是强制性的。农户参加保险仅承担很小部分的保费,大部分由政府进行补贴,还对农业保险实行再保险政策。

3.政府政策支持下的民办公助模式

此类模式也可以称作西欧模式,包括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国采用这一模式。1900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农业互助保险法》,确立了农业互助型保险社的法律地位和相应权益。这种方式主要是设立私营的小型自助合作保险机构,政府对各种形式的互助保险从法律和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没有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政府一般不经营农业保险,但对互助合作保险以发放补贴、提供再保险以及提供特大灾害补偿、优惠税收和免税政策等方式予以扶持。开办的农业保险险种有限,一般只办理雹灾、火灾和其他特定灾害保险。农民自愿投保,保费全由自己支付。[3]

4.国家重点选择性扶植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包括印度、泰国、菲律宾、孟加拉国等。该种模式由政府专门农业保险机构选择几种本国最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进行承保,一般进行强制保险并提供财政资助。这种保险与农业生产的贷款挂钩,只是各国建立的挂钩联系方式有区别。

二、国外农业保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强化农业保险的政策法规建设

各国农业保险模式各具特色,但都有自己的制度规范,有成熟的农业保险法为本国农业保险运作保驾护航。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这几年,各个农业保险公司都是主要服务本地区、自行摸索开展业务的。因此,我国急需一部农业保险法,这是农业保险在我国良性发展的第一要素。只有依靠农业保险法才能使农业保险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使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主体恪尽职责。

2.加强国家财政税收等政策的支持力度

(1)加强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有限。农业对于国家财政来讲,是财政收入的基础,是财政应该大力扶持的外部正效应产业。尽管国家近年来对农业补贴增加,但是多数属于种粮直补、农机具补贴及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补贴,涉及农业保险的补贴还较少。我国的农业保险可以采取由政府补贴农业保险费的模式,推动专业保险公司的市场化运作,也可由政府成立再保险公司来分散巨灾风险。

(2)允许农业保险公司“以险养险”。

农业保险公司在办理农业政策性保险以外,可以在农村市场对农民开办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也可以针对农民办理人身保险。国家可以允许农业保险公司将保费收入投资国债等稳定收益工具上,这样就可以达到“以险养险”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要将这些商业性保险和政策性保险业务分开进行,以便国家实行区别性的减免税优惠待遇。

(3)给予农业保险公司减免税等税收政策支持。

对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公司提供减免税优惠政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目前许多国家对农业保险免征一切税收。我国现行税制规定,对种植业、养殖业险免征营业税和印花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种、养两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农业保险的外延不断扩大。可以考虑免征种、养两业保险的所得税,对种、养两业以外的其他涉农保险可以降低营业税、印花税,免征经营农业险保险公司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从而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偿付能力。[4]

3.采取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相结合

农业保险是准公共产品,是政策性保险,政策性保险要与强制性原则结合起来,这一点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前述很多国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都实行强制性原则,强制性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个基本特征。因为如果实行自愿保险,农业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就会很严重,不仅不能提高参保率,甚至会出现低参保率与高保费之间的恶性循环,导致农业保险的萎缩。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农民收入低的情况下,很难提高参保率,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吸纳会员、分散风险。[5]实际操作中应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作物、牲畜等实行强制保险。

4.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机构体系

目前我国主要是以个别农业发达省份地方政府自办保险公司为主,这远远不能适应发展农业保险的需要。应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实际经济情况选择适合的保险机构,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第一,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适合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第二,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适合于经济比较发达、财政实力较强的农业大省;第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可作为很多地区的参考模式;第四,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社,作为基层组织,适用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5.建立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

农业保险由于自身风险巨大,而其承保机构赔付能力有限,所以农业保险需要再保险。国外农业保险普遍有再保险支持,这样可以在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时,避免一些保险公司因缺乏偿付能力而使农民蒙受损失,达到分散原保险人风险、增强农业保险原保险人的承保能力、扩大业务量等目的。此外,也需要建立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基金,管理基金可以采取国家财政和农业保险公司共同出资的方式建立。

6.采用渐进式形式推广农业保险

我国目前尚不具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从事农业保险的经验又比较缺乏,因此中国的农业保险不可能一步到位。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也是循序渐进开展的,大体上经历了先立法、后实验;先试点、后推广;先起步、后完善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进行借鉴,先在农业大省全面试点、先推广种植面积大的农作物保险、先从产量保险开始、先进行保费的低标准补贴等,尔后再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吕春生,王道龙,王秀芬.国外农业保险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9(2).

[2]尹成远,周稳海.国际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6(3).

[3]梁敏.农业保险:国外模式与我国发展之路[J].中国农垦,2006(4).

[4]孟辉.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9(2).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带来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农业保险 发展历史 现状分析 保险立法

我国历史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各种经济成分中占比较重。然而我国又是世界范围内遭受自然灾害最多、造成灾害损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研究如何转移农业生产中的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利益不受损失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保险是指种植行业、养殖行业在生产、抚育、成长中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经济补偿的一种。保险公司通过保险的形式,将保费进行集中,在事故发生后,补偿给受损单位或个人,以防生产链的断裂造成连锁损失,使得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我国的农业保险始于1950年,曾一度中断,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逐渐开始恢复。自1982年起,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各地的分公司开始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的试办,1986年,新疆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开始开展农业保险。在这之后,多种保险形式纷纷出现,掀起了各地的农业保险的热潮。之后,由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不稳定,农业保险呈现萎缩的趋势。21世纪以来,中央也逐渐开始重视起“三农”问题,使农业保险制度逐步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 近30年来,我国的农业保险在困境中蹒跚前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险种的不断丰富,保险范围的不断扩大,保险收入的大幅增长等。2009年7月20日,时任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主席吴定富在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仅2009年上半年,农业保险承保各类农作物3.5亿亩,参保农户6152万户次,承担种植业、养殖业风险责任金额1436.5亿元,累计赔付34.1亿元。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还处于地下水平,发展也是极不稳定的,承保范围相对而言较小,市场份额也不大,险种同市场需求也是不相适应的。农业保险如此现状,引人深思。我们知道,农业生产的巨大风险,较高的保险赔偿率以及较高的赔偿率必然导致农业保险的保费高于农民的心理预期,使得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不愿意购买保险,因此我国的农业保险一直俳徊于日益萎缩的怪圈,农业保险的发展幅度和发展速度远远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

调查发现,我国农业保险法律缺失,农业保险法几近空白,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尚未涉及,只有《农业法》对农业保险有所涉及,其中第16条清楚地界定了“农业保险应按政策性保险来实施,国家鼓励和支持建立互助合作性保险组织,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但对业务的建立和开展方式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政府对农业保险缺乏应有的重视,加之农民参保意识淡薄、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农业保险赔付率高、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数量少等因素,导致农业保险在我國推行发展缓慢。

我国要想使农业保险得以健康发展,使其在减轻农业灾害损失、保持农村稳定等作用得以发挥,应让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可以采取强制性的措施用以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此外,国家应注重农业保险的立法问题,用明文法律形式来明确农业保险的地位、性质和作用以及政府在农业保险发展中应履行的职能,来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宣传,加强群众对农业保险的认识,让农民了解农业保险,懂得投保、索赔、防灾防损常识,提高其投保积极性。考虑到农业本身的特殊性质,农业保险的开展方式不能等同于一些常规保险,应当建立多层次的保险体系与风险分担方式,还应加入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和风险防范。农业是一种产业部门,但也是典型的公共部门,需要有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共同来分散、转移和分担风险的系统来作保障。政府要鼓励农业技术创新,直接或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使更多的农民有经济能力参与农业保险。我国还应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对近几年的农业保险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因地制宜的建设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同时,国家还可以对农业保险给予金融及再保险的支持,农业保险的保险人因巨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可通过再保险方式进行摊回。

我国现阶段开展农业保险主要依托于当地政府,只有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水平、自然灾害特点,来制定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政策,才能满足当地最广大农民的需求,才能使农业保险不断发展壮大。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农业保险事业也一定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琴英.我国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7

[2]黄英君.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J].保险研究,2009;2

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篇12

纵观各国政府在农业保险经营中的介入方式,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由政府建立专门农业保险机构直接经营农业保险;由其他主体经营农业保险,政府提供再保险保障和相关费用补贴;由政府直接经营转向企业的商业化运作,即在前述两种模式之间的转换。

(一)政府建立专门农业保险机构直接经营农业保险

此类模式由政府提供初始资本和准备基金,建立专门的农业保险机构,或成立由政府控股、其他主体参股的保险公司,直接经营农业保险,以确保为农民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属于该模式的国家主要有加拿大、法国、瑞典、巴西、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等国家。

1. 加拿大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的实践。

加拿大政府在农作物保险经营方式上的介入分为联邦和省两个层次。联邦政府并不直接经营农作物保险,是否实施农作物保险由各省政府自行决定,若实施农作物保险,则由各省成立的农作物保险机构经营和管理,联邦政府只为开展农作物保险的省份分担一部分保险费和管理费,对保险业务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管,并提供再保险保障。

加拿大政府组织实施的农作物保险计划,深受农民的欢迎,在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自1960年加拿大政府开始介入农作物保险以来,农作物保险的投保率由1960年的3%发展到1998年的66.7%;农作物承保金额由1960年的407.17万加元增加到1998年的566700万加元,增加了1390倍;总赔付金额由1960年的8.7万加元增加到1998年的29800万加元,增加了3424倍。

2. 法国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的实践。

法国最初的农业保险是以农民合作组织成立的地区互助保险机构为主要模式。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法国政府开始对地区性的互助保险机构进行整合,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机构的管理和扶持。1986年法国成立了以政府控股为主体中央农业互助保险集团公司,并按照农村经济区域设立66个地区级互助保险公司和25000个基层互助保险公司。农业互助保险公司在经营农作物保险业务的同时,还可以办理农民人身保险。

3. 菲律宾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的实践。

菲律宾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上的风险保障作用。1980年菲律宾成立了政府独资的农作物保险公司,并于1981年开始正式开展农作物保险业务。菲律宾农作物保险公司在全国12个省级行政单位下设12个地区机构,每个地区机构下设4个处室:展业处、理赔处、财会处和办公室。地区机构享有高度自主权,负责根据总公司的方针政策决定展业和理赔事宜。地区各级涉农金融机构作为公司农作物保险业务的代理人,负责保单的签发,并从贷款中扣交保费。

菲律宾农作物保险公司自成立以来,农业保险业务一直呈上升趋势,1981年到1990年十年间,累计保费收入达到59.9亿比索。到目前为止,菲律宾90%以上的主要农作物都进行了保险。

4. 其他国家政府对农业保险的介入。

瑞典由农业部与中央统计局共同经营复合农作物保险。巴西的农业保险业务主要由圣保罗、米纳斯吉拉斯和里约热内卢三家国营保险公司经营,如果农险基金出现赤字,则由联邦政府实行直接财政补贴,并承担部分赔款。巴基斯坦是由农作物保险委员会和农业银行作为经营农业保险的主体,斯里兰卡是由农业部下设的农业保险理事会作为经营农业保险的主体。墨西哥于1962年成立国家农牧保险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农作物保险。该公司以政府控股为主体,由政府认购公司51%的股份,其余部分由国家信托机构和互助协会认购。

(二)由其他主体经营农业保险,政府提供再保险保障和相关费用补贴

此类模式中,政府不直接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由私营保险公司、合作组织等其他主体直接经营农业保险业务,政府对其保险责任进行再保险,并为其提供保险费或管理费用补贴。目前属于该模式的国家主要以日本发展的最为成功。

日本农业保险是20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历经变革,到1947年基本形成现在的农业保险体系。日本政府不直接经营农业保险,商业保险公司也不涉足农业保险,而是由非盈利的互助合作组织——农业共济组合来直接经营农业保险业务,政府机构为其提供再保险保障并承担部分管理费用。日本农业保险的实施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到1986年,日本农作物的承保面积就已达到90%。

(三)由政府直接经营转向企业的商业化运作

此类模式以美国政府的介入历程为突出代表。美国政府是在私营公司多次试办农业保险失败后,开始介入农业保险领域的。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农作物保险完全由私营公司按照自由竞争的模式进行经营,政府既不参与也不干涉农作物保险的经营。当时开展的农作物保险种类有单一风险保险和多重风险保险两种,但是只有单一风险保险获得了成功,至今保留在私营保险业务范围内,而多重风险保险由于20世纪30年代多种自然灾害引起的农业风险损失严重而宣告失败。

1938年美国开始实施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由政府注资成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直接开展农作物保险业务,承保由多种自然灾害引起的农作物产量损失。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由农业部领导,各州的具体工作由农业部的下属机构管理,公司的行政管理费用由政府财政补贴。1996年以后,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开始逐步退出农作物保险直接业务的经营,将直接业务逐步转交给私营保险公司经营或代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只负责制定规则,履行稽核和监督职能,并提供再保险。从2000年开始,美国政府完全退出了农作物保险业务的直接经营,全部转由私营保险公司承担,政府只进行宏观调控和给予财政和制度上的支持。至此,美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由竞争、私营公司经营到政府成立政策性保险机构直接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转变过程,最终政府又退出直接经营转为对其他经营主体进行宏观调控。

二、国外政府介入农业保险运作的制度共性

(一)政府对农业保险实行保险费率补贴、管理费用补贴等经济支持政策

由于农业保险风险集中、赔付率高,保险费率相对也比较高。农业保险实施对象又是大量的农户,农民的支付能力有限,而且保险运作的管理费用高昂。因此,无论是由政府实施农业保险的国家,还是由私营保险公司或其他主体经营农业保险的国家,政府都对农业保险给予大量的保险费率补贴和管理费用补贴,进行财政支持。

美国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支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农民的保险费补贴,不同投保水平的补贴比例不同,从发展趋势来看,补贴幅度在不断地提高;二是对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用补贴,联邦政府向承办政府农作物保险的私营保险公司提供20%—25%的管理费用补贴;三是对农作物保险计划的亏损补贴。2000—2004年,联邦政府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预算为60亿美元,平均每年15亿美元。

加拿大政府对农作物保险的资金支持是由联邦和省两级政府分别承担的。农作物保险保费由联邦政府负担25%,省政府负担25%,其余50%由投保的农民交纳。此外农民不再负担农作物保险运作的行政开支,由联邦和省两级政府分别负担50%。

法国政府对农民所交保费的补贴比例在50%—80%左右。开展农业保险的行政经费、农险基金赤字等都由政府给予直接的财政补贴。政府每年要进行一次保险预算,总额不少于保费总额的20%,不超过保费总额的50%。

菲律宾的农作物保险费由政府、银行和农民共同分担。如果农作物保险费率是8%,那么无论是否参加贷款,农民自身承担的保险费率只是2%,其余6%由政府和银行共担或者由政府独自承担。如果农民参加贷款,那么保险费率由银行分担1.5%,政府分担4.5%;如果农民没有参加贷款,那么6%的保险费率由政府完全承担。

日本政府对农业保险费率的补贴是按照费率的高低递增的。保险费率在2%以下,政府补贴50%;保险费率在2%—4%以内,政府补贴55%;保险费率在4%以上,政府补贴60%。

(二)政府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保障

农业保险的高亏损性和高风险性,促使各国政府承担最后保险人的责任,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保障。各国政府提供再保险保障的运作方式并不完全一致,或者由政府成立再保险公司或扶持商业保险公司、商业再保险公司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保障;或者由政府成立农作物再保险基金,为农业保险的赔付提供资金保障。在政府的再保险保障中,以美国、加拿大、日本发展的较为具有特色,也比较成功。其中,美国政府提供的再保险保障以前者为主,主要是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以标准再保险协议(Standard Reinsurance Agreement)的形式向私营保险公司商业再保险公司提供一定比例的再保险或超额损失再保险保障;加拿大和日本属于后者,主要是政府通过建立再保险基金制度来运作的。

(三)政府通过立法来推动农业保险的实施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对相关法律的依赖性相当强。各国政府在推行农业保险时,都事先制定各自的农业保险法,确定其运行的法律依据,通过农业保险立法来规范相关主体的行为,界定农业保险的目标、保障范围及水平、组织机构、运作方式等实施细则,以保证农业保险体系的顺利建立,使农业保险进入制度化发展轨道。其中美国的《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自1938年颁布以后经过了13次修改;1974年加拿大10个省全部通过各自的农作物保险立法后,加拿大农作物保险才得以全面推行;日本直到1947年颁布了《农业灾害补偿法》后,农业保险制度才得以确立;法国(1960年)、菲律宾(1978年),都先后颁布了各自的《农作物保险法》,使农业保险有了法律的保障。

三、对我国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的启示

国外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的一个共同前提就是政府有能力进行巨大的财政补贴支付,其政策制定的基点就是由政府提供高度的财政补贴,为农民分摊风险、分担损失,使原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为继的农业保险得以充分发挥转移风险的作用。这种介入方式在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我国政府由于自身财政实力的限制以及农户群体的特殊性,在介入农业保险时不能也无法效仿发达国家政府的高度补贴型介入模式,必须另辟蹊径。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国外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的实践经验,作者认为我国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的方式应该是有限的支持型介入,即政府在有限的财政支出下利用财政、税收、金融、法律等政策手段对农业保险提供有限的必要的支持,以推动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形成。

与发达国家政府的高度补贴型介入相比,有限的支持型介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政府的财政负担不同。第二,政府的角色定位不同。第三,政府介入的运作方式和政策效果不同。

参考文献

[1]吴树波.日本的农业保险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0(2).

[2]庹国柱,李军,王国军.外国农业保险立法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农村经济,2001(1).

上一篇:网络新形势下一篇:生产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