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发展模式(通用8篇)
订单农业发展模式 篇1
万达集团的订单商业模式
万达集团独创了“订单商业”的模式,从而一跃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军企业。但自2004年国家把购物中心列入限制发展的七大行业之一,万达集团也遭遇到了宏观调控带来的资金和土地困局。
2005年对于万达来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确立经济型连锁酒店将成为集团新的支柱产业,与其他强势企业联手竞夺土地,通过结盟海外基金成功融得巨资,并寻求打包旗下购物中心以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形式境外上市……种种努力表明,万达集团也由此迈上了向资本与商业地产捆绑运作模式转化的探索之路。
只租不售独创订单商业地产模式
万达集团的巨额融资入袋,无疑是久旱逢甘霖。巨额融资解决了万达两个事关生死的问题:顺利完工与继续扩张的资金需求、解决问题物业的资金需求。而两大困局也正是万达集团从事商业地产开发以来一直想走出的误区。
大连万达在运作商业地产之初,沿用了住宅地产的做法——“产品出售”。以出售一些分割产权的小商铺来获利,打平与品牌零售商的收益损失,这是万达商业广场盈利奥秘的核心。这一惯性思维来自于住宅物业的开发和信贷周期。即以两年期银行贷款,做购物中心的开发。这一模式在房地产市场情况好时尚能应对开发、销售、还贷的时间要求。
但是,商业地产的经营毕竟不是短期行为,火爆的销售绝不是代表一个购物中心的最后成功。王健林说:“目前国内商业地产面临的根本问题就在这里。开发商还一直以住宅开发的模式来运作商业地产,以为分割出售,成本与利益收回就是成功。这种心态和做法都会最终使项目走入困局。”在最初开发的10多个购物中心里,有11个项目是出售,而这11个项目中,有7个项目出了问题,长春、沈阳、长沙、济南等地的万达购物广场与业主的纠纷引人注目。
王健林说,按照原先做的市场调查,购买商铺的50%是用户,50%是投资者,但在销售时发现,购买商铺的业主,80%是投资客户,有很多业主和租户进去以后,收不到合理的回报就跑了。任何一个商业项目,都需要二到三年的市场培育期,但小业主没有培育市场的心态和能力,在客户较少的情况下,万达和投资的小业主前前后后打了十几场官司。
这使万达不得不反思运营模式的问题所在,认识到分割小产权出售的模式绝不是商业地产的出路。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运作模式不同,商业地产以做商业为主,这决定了商业地产不能搞短期利益,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市场培育期,需要长期的收益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万达的体会是应以租为主,只租不售。王健林表示,只是简单克隆住宅地产的运作模式,肯定行不通。只有抱定持续经营的理念,才可能真正做好商业地产。
万达从而调整经营战略,将“只租不售”作为运营商业地产基本原则,独创“订单商业”的模式,采用“先招商再投资”、“联合开发”的方式,通过与跨国零售企业的合作,实施主力店经营,并通过主力店带动小商铺。
“订单地产就是招商在前,建设在后,保证开发的商业项目有下家,投资以后有人租赁,租金收入稳定,不会造成投资失败”。王健林这样阐述他的订单商业地产模式。
商业地产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复杂:卖建材的对楼层承重的特殊要求;卖珠宝的不愿意挨着餐饮;餐饮对上下水和卫生间的要求;影院对其他租户的影响;公用面积对租金的侵蚀等等这些,如果不在事前考虑好,就会造成招不来商,或者来了留不住。王健林说:“不能建好房子再招商,而是要先把大的租户的需求搞清楚,按照租户的个性要求量身订做。我要把房子租给商户,就必须先替商户考虑能不能挣到钱。如果挣不到钱,我也就收不到租金”。
作为这个模式的实践者,2003年,万达和沃尔玛达成联合发展协议。之后,家乐福、百安居、欧倍德、麦当劳、百盛、美国餐饮等16家跨国企业也先后加入了与万达的合作,签署了联合发展协议。万达与沃尔玛这样的国际零售巨头签的租赁合同都是统一版本,其中的强制条款规定,租赁方有分租权。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要以几十元/平方米(每月)的价格租下来,再以200元/平方米(每月)的价格租出去,只要分租达到20%至30%,(靠收取分租的租金),实际上就是在做不要本钱的生意。
这样的转型让万达的商业地产模式取得了较以往更大的成功。万达集团短短3年时间,在全国开发了16个大型购物中心,形成收租商业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现在,万达在商业地产开发中探索的订单模式,被业界权威人士和管理部门广泛推崇,甚至被看作是代表了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方向。由王健林总结的“做对程序”四个字,也成为商业地产的金科玉律。
收缩与扩张调整中的战略重心
如果要找一个企业作为标杆的话,万达的目标就是澳大利亚的西部集团。它现在是世界商业地产的龙头老大,有1700万平方米的收租物业。
从2001年起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万达商业广场以平均每年5家店的速度扩张。根据王健林的介绍:“万达的目标是到2010年至少建设50个购物中心,争取60个,总面积700~800万平方米,年租金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而通过全面分析世界前100个购物中心发展商的资料,如果达到800万平方米、50亿元租金收入的规模,就可以在购物中心这个领域进入世界前三名。
但是,2004年遭遇宏观调控,尤其是国家把购物中心列入限制发展的七大行业之一后,短期融资长期投资的风险就显现出来。幸运的是,万达在2004年宏观调控初期预感到了这种大规模扩张的危机。
早在2004年年底,大连万达集团就表示“经济型连锁酒店将成为集团新的支柱产业”,董事长王健林还给万达做出了定位——商业地产收缩,酒店业扩张,住宅地产保持稳定。
原来我国酒店有高档酒店,有普通旅馆,但经济型酒店这种产品以前没有,是一个产品空档,但是消费者对这种产品有很大的需求。这些经济型连锁酒店都
有共同的特点,除了前台、客房、餐厅这基本三要素,并没有宽敞的大堂、游泳池、娱乐室等配套设施,因为普通旅客外出住宿其实并不太需要这些服务,从而可以省下大笔费用。另外,因为是连锁经营,各家连锁酒店都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和经营,也使得经济型酒店容易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
中国饭店业协会的报告显示,经济型酒店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几年,不仅出现国内经济型酒店快速发展、遍地开花的局面,国际酒店巨头也看到了这个市场空间,并迅速大规模在国内“圈地”。美国速8酒店集团去年宣布,计划2年内在中国开设60多家经济型连锁酒店;法国雅高国际酒店集团旗下的经济型酒店“宜必思”去年9月正式进入中国,并宣布未来5年内将在中国开设50家经济型酒店;另一家酒店业巨头万豪也宣布要开设类似的酒店。2004年,该行业的增长速度高达200%至300%。
因为中国市场本身就很大,大量的需求将给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巨大空间。而且现在是刚刚开始,布局也主要是在一些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将经济型连锁酒店作为集团新的支柱产业,也许会让万达搭上又一列快车。联合与上市商业地产的资本跃进
作为一心想在规模上有所突破的房地产开发商,万达也受到了新土地政策的影响。今年,大连市有一块5平方公里的土地挂牌拍卖。如此体量的地块,拿地成本很可能接近百亿元,任何一家单枪匹马都很难操作。
但大连万达不愿意错失这个千载难逢的超大地块。“自己拿不下就联合其他企业,” 于是王健林决定合纵联横,依靠其在大连乃至东北地产界的影响力策地产商搞联盟。在他的联合下,大连排名前10位的房地产企业每家出资4亿元,成立一家股权平等的联合公司。
央行规定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的自有资金不能低于35%,联合公司注册资本金就定在40亿元,目标无疑是要去拿那块5平方公里的土地。“联合起来力量大,即使是按四成的自有资金计算,40亿资金就可以干成100亿的事了”。按王健林的分析,“由于体量大,能和我们竞争的应该不多了,10家联盟拿下此地块的胜算颇大。拿下来,按1.5的容积率算,就是将近750万平方米的体量,是个可以运作十几年的项目”。他还表示,即使拿不下,这个联合体也不会解散,会一同在全国范围内搜寻大规模的地块。
另外,融资渠道的匮乏仍是制约万达从容运作商业地产项目的根本瓶颈。根据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统计,全国在建的70余个大型MALL项目,有将近1/3因资金问题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资金实力不济的发展商要么成为大财团的承建商,要么干脆退出这一领域。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透露,万达有意参考海外基金的投资模式,对运营中的商业项目进行并购。同样,中国的购物中心对海外房地产资金的诱惑力惊人,投资购物中心,在美国年回报率低于5%,东南亚可达8%~9%,而中国则可以达到13%甚至更高。海外资金正在中国搜罗各种可投资的商业地产项目。
订单农业发展模式 篇2
1. 有机种植产品的环境与质量有待提高。
CSA模式是农户与社区成员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上自愿发展的, 没有建立相关权威机构的认证。有机种植确定的相关指标依靠农户自觉完成。如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边界与常规生产地块之间设置8~10米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由常规生产转型有机生产的地块要有2年时间转换期, 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 转换期过后生产的蔬菜才可作为有机蔬菜等。调研发现, 绝大多数的农户均能满足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要求, 但还有部分农户有机蔬菜基地附近有交通线存在, 对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部分农户的生产基地达不到要求, 其中, 38%的农户生产基地与常规农业用地之间的缓冲带甚至不足5米, 50%的农户的转换期达不到2年标准。
2. 生产过程缺乏高技术含量的指导。
目前, 郑州市的CSA模式农户在生产技术上较为随意, 会依据自身喜好特长、所能承受工作量或经济能力选择栽培方法。调查发现, 种植有机蔬菜之前经过专门指导培训的农户不足2%, 生产过程中, 大部分农户都是自己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向其他农户学习, 甚至还有11%的农户根本没有经过任何学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农户的文化程度低、生产分散和小规模化等。生产过程中, 农民对病虫害等问题希望得到有效的专业指导, 但这种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新技术推广非常少。与常规农业对病虫草害控制不同, 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所有的化学合成农药和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 现有的生产技术虽有一定创新和发展, 但只限于企业内部经验总结, 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化技术, 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不力。
3. 模式单一, 管理松散。
调研发现, 郑州市以及周边地市个别蔬菜生产基地的组织生产模式比较先进, 但大型有机蔬菜产业基地只能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 并不能代表整个蔬菜产业。目前, 郑州市较为知名和规范的有机蔬菜基地主要有:新郑君源有机农场, 黄河滩天源有机蔬菜基地等, 大部分有机蔬菜生产单位以较为分散的蔬菜专业村和菜场的形式存在。菜场基本上以个体经营为主, 组织生产模式单一, 管理制度不完善, 没有自主品牌。而蔬菜专业村目前仍存在标准化农田建设缓慢和配套工作推进难等问题, 组织化程度低, 没有统一的生产布局, 大部分是独家独户的小农生产, 大公司进行统一收购, 部分农户自产自销, 组织化程度低, 抗风险能力差。
二、影响人们加入CSA模式的因素
1. 个体特征。
经济收入、年龄、职业结构、居住位置成为参与CSA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发现, 居住在近郊区40%的市民愿意参与。经济收入越高, 参与的意愿越强烈, 其中月收入在5 000~10 000元的群体中有32.6%的人愿意参加。55~60岁年龄段愿意参加CSA模式的占20.8%。影响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参与的因素主要在于其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和个人的经济收入, 离退休人员更加希望体验这种模式, 既增加了退休后的生活乐趣, 同时也是对绿色有机蔬菜的认可, 更加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居住地的远近也影响了某些消费者加入CSA模式的兴趣。
2. 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的接受程度。
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认识与接受是影响这类产品推广的主要因素。我国目前还没有有机食品国家标准, 出口产品多采用进口标准。即使在生产过程中每个步骤都遵循有机农产品的操作, 但没有明确的认证标准, 不能贴上农业部认证的标签, 就不能称为有机农产品。没有统一认证标准, 必然会导致有机农产品市场鱼目混杂, 消费者也根本难以分辨, 降低了有机农产品的竞争力, 减少了市场份额。生产者为了让消费者接受产品, 前期需要投入相当一部分资金的进行宣传, 这样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 而且延长了双方建立信任机制的时间, 降低了生产者的前期回报率, 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CSA模式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提供无污染、品质高、口味好、纯天然的有机农产品。全国各地有机农产品消费能力不同, 但销售价格却大体相当, 比普通价格高出3~7倍。有机食品价格较高, 限制了部分消费群体, 使得消费者暂时集中在高收入群体当中。调查发现, CSA农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那些高学历、高工资、能够接受有机生活理念的群体。
3. CSA模式本身的特性影响。
CSA模式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CSA模式跟国内绿色农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多强调的是消费者和农民共同分担风险和收益, 即消费者订菜预先支付一年或更多的蔬菜费用, 承担一定的风险, 违背了大多数消费者的传统观念和消费心理, 这种模式短期内不会被大众群体接受, 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是中高端小众化的消费模式。
CSA模式中配送产品时间和种类有一定局限性。调查中发现, 人们希望蔬菜的配送频率为1周3次或2次, 其百分比为22.3%和68.4%。大多数有机农场采用1次/周的配送方式, 蔬菜的保鲜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但如果小分量多次配送, 交通、人力成本太大, 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另外, 农场提供的有机农产品的种类、数量有限, 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其他的农产品, 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三、发展CSA模式订单农业的措施
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合理引导发展方向。
发展社区支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 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国家在2013年1号文件中明确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将得到更多国家补贴资金。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补贴、倾斜土地政策,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改革认证体制, 降低认证成本和门槛。政府应有专门机构对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进行检查、监督。定期对基地的土、水、气及环境进行检测, 对有机蔬菜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测。当地政府鼓励农场和企业结合自身制定行业标准,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确实做到安全、健康、环保。树立品牌意识, 打造自有品牌, 提高服务质量。除了经济补贴和政策倾斜, 政府部门还应为农户建立畅通的市场信息, 定期进行生产技术培训, 降低生产资料和认证成本, 支持社区农业模式健康有序发展。
2. 完善管理制度, 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产品质量和市场监督管理。加强对农场的经营管理的学习, 更新观念,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提高农场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尽可能规避生产的不确定性。农场应当在成本允许的前提下, 尽可能提供品种齐全的农产品,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满足消费者对配送时间、配送周期等的要求。积极主动与消费者沟通, 了解消费趋向, 及时向消费者反映农场作物生长状况。
3. 大力推广技术培训, 增强宣传力度。
对农户使用简单易懂的专业技术培训方法, 邀请技术精湛的传统老农民言传身教, 大力推进示范农户, 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推广。同时, 政府应充分利用成功的有机蔬菜生产企业进行示范, 促成有机生产基地与农户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除技术培训, 还要对农民进行诚信教育。CSA模式本身是基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要避免生产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投机取巧, 降低农产品的品质。加大对CSA模式的宣传, 使广大消费者对CSA模式充分认识, 政府、管理部门及媒体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 宣传有机农产品的概念、意义、特点及有关知识, 并且将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与有机农产品的特点及差别, 详细地介绍给消费者, 使消费者能够分清3者的差异。同时, 要加强对国内外有机农业、有机食品方面信息的搜集、综合及发布工作, 指导CSA模式的有序发展。
订单农业模式遍地开花 篇3
近年来,订单农业在全国多地“开花”,成了当前逐渐盛行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这种契约农业、合同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保障,还助力地方精准扶贫。
当前,“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为特征的订单农业更是搭载“互联网+”的快车,与互联网逐步进行深度融合,给农业生产销售提供方便,为农民收益“保驾护航”。
农民增收促发展
传统农业都是先生产,后销售,这种老旧的方式使得销售成了棘手的现实问题,很多蔬菜种植出来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销售渠道而烂在田间地头,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唐家村农民杨德林很感谢订单农业模式的出现,“订单式”的种植销售模式保证了他每年稳定的收益,消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像杨德林这样尝到订单农业“甜头”的农民还有很多,订单农业让农户与企业、消费者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让资本、技术、信息更加有的放矢,也让农民收益稳定、干劲十足。
“这种定向生产方式,重点发展定点农业,比如消费端可以‘包养梨树、枣树等,这可以直接解决资金问题,避免农产品过剩无人购买的情况发生,农民还能提前拿到钱。”农村淘宝河北运营经理李艳霞告诉笔者。
在河北冀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琳滟看来,盲目地种植养殖也是当前农业面临的一大问题,以销定产,通过订单、订购等形式,可以有效改善盲目性、无目的性、无计划性的情况,使得市场需要得到切实的满足。
目前,“互联网+”订单农业的模式,更能有效缓解农产品产销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销售半径,增加农产品销售的客户量,提高农产品交易速度,对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进一步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互联网+订单农业能够提高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率。”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慧农业事业部副总经理王秀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多地盛行保收益
近年来,订单农业在全国多地盛行,为区域农业发展和地方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位于伊犁河谷西北部的新疆霍城县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粮果并重,牛羊兼盛,同时发展甜菜、棉花等。该县是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为53万亩,订单农业面积为40万亩。
据了解,该地区将订单农业发展作为发展农业产业行政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以订单合同促规模、以农产品品质拓市场,以订单农业增效益。其中,惠远苗木公司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目前,该公司已与农户签订合同300多份,带动和辐射数千家农户致富。
而在福建省连城县文亨镇,为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努力完善“龙头企业+农户”经营模式。依托润丰食品、金土地食品两家地瓜干加工企业,当地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深入各村摸底,将今年种植春地瓜的27户在册精准扶贫户组织起来,与企业签订产销订单,确保贫困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政府、农委、发改委的悉心指导下,“互联网+”现代农业在绥化市悄然兴起,黑龙江绿农集团“小哇”大米、绥化市稻米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善稻”大米等品牌相继打造完毕,并且获得了比较好的销售业绩。
据王秀徽介绍,两家企业面向中高端客户提供订单农业服务、健康米定制服务、特色的土地认养服务,凭借本地纯天然的生态环境、标准化生产、物联网可视化监控、可视化全程可追溯等集成技术,生产出一线高端品牌大米,并且实现了基于二维码的大米电商服务。
“这些企业在传统订单、‘互联网+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多种方式相互补充的模式下,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全面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王秀徽说。
据了解,北京合适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北京新生农业有限公司正致力于为老百姓提供吃得起的放心食品(F2C)。他们负责大安基地的种植管理和试验示范项目构建,合适科技旗下“生机盎然”品牌,已经面向中高端客户,提供健康主食定制服务。
组织形式减风险
“农业发展面临着多重风险。”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农业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沟通问题,所有的生产与消费都有一个关系对接,没有形成合理的社会分工、差异化发展、互补的生产单元,总是会出现很多风险。
风险分为两种,一种是受自然影响,一种是受人为影响。
“近年来,订单农业存在部分订单不能按期履约的情况,诚信问题也是订单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王秀徽说。
这是因为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农民的生产有可能因为天灾而出现订单无法完成的情况,或者当减产时,农民违约不卖给收购方;此外,当市面上产量过剩时,市场价格低于订单合同价格,收购方也可能出现违约情况。
所以要规避类似的风险,“就需要在订单农业模式运行的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创新,不断地完善、规范农户和生产主体的行为,保证诚信,使之处于良性循环。”王秀徽认为。
而人为风险主要是指要防止农业生产“大起大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太小太分散,容易出现大家“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现象,如此前发生的“蒜你狠”“姜你军”“向前葱”的情况。
“真正要让农业、农产品生产和市场实现较好的对接,把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发展好,除了做‘互联网+之外,还要进一步解决好农民组织化问题,解决好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王海波总结说,否则靠互联网和订单合同是约束不了市场“疯狂”的跌宕起伏。
这就要发展各种各样的农业生产组织,把大部分农业生产者纳入理性差异化的轨道,发展各种基地、合作社、农企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才能有效协调供需之间的关系。
王海波指出,只有组织起来以后,形成分析判断能力,农民才能各自权衡自己到底该发展什么,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供应、标准化生产和优质品牌的创造。
订单农业发展模式 篇4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立项项目“四川省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段元波。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01-0075-04
“订单教育”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中产生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由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由职业技术院校按照协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教育”的实施,主要包括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培养计划、选拔在校学生、组织实施教学、开展实习实训、进行考核上岗等教育教学环节,它实际上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过程。为了保证“订单教育”质量,学院深入到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开展职业岗位和人才规格分析,结合现代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趋势,确定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道德、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等各种职业素质,初步制订教学计划,然后与用人单位共同协商、论证并加以确定。所订教学计划不仅包含了必需的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还融人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以及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突出了针对性、实用性和时代性,充分体现了企业特点和职业教育特色。为了进一步深化“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给其他职业院校实行“订单教育”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借鉴.笔者针对现实中发现的问题,吸收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
一、国家和职教管理部门应该从政策与资金投入方面提供保障
(一)加强舆论宣传和相关政策的制订
一方面,政府通过舆论宣传.介绍校企联合办学对校企双方的好处,同时对联合办学的校企双方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并积极为双方牵线搭桥,促使联合办学的成功,但注意不要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促进职业教育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加强服务意识,提供政策支持,加强政策导向,强化政府在推进校企合作中的组织、引导和推动作用。在现阶段,推进校企合作仅仅依靠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自愿联姻是不够的。建议劳动保障部门、经贸部门和行业组织认真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组织和指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制订校企合作办学规划:参与制订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资质标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标准;参与对校企合作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通过“四个参与”,切实保障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政府还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并制定一些奖惩措施,让企业积极、主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同时,努力使办学主体多元化,营造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独资或合资办学的氛围.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二)建立有利于产学双方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政府通过建立有利于产学双方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制定可操作性法规,来加快产学合作管理体制的创新步伐,推进制度创新,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教育自身也必须强化服务行业企业、服务社会的意识,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它的法制化。没有法律基础,“双元制”就失去了它健全和发展的环境。同样,为保证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法律基础。建议各地在《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由教育和劳动部门联合研制地方职业教育培训条例,特别是关于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的法规.以保证学校实习培训基地和有关经费的落实,并从制度上约束双方,使之各尽其职,共同把职业教育办好,使职业教育早日走上有法可依、依法治教的轨道。
(三)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政策性投入
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全部由政府实行免费教育,对私立职业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培训机构,政府都有财政补贴。建议各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根据财力,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增加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按比例增长。同时增加对职业教育机构的财政补贴,可考虑按职业学校培训人数增加财政补贴标准.鼓励企业与学校、企业之间联合开展职业人才培训,对提供职业培训基地的企业,与学校联合进行职业培训的企业,政府实行直接财政补贴或实行税收优惠等政策性补贴。对不参加合作的企业征收一定的职业教育培训费。
二、学校应该为“订单教育”培养模式提供机制、人才和师资保障
(一)正确处理学校、企业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学院要立足本地,放眼全国,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充分认识不同企业所需人才的特点,寻找企业所需与学校培养人才的共同特点和差异性。正确处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能只管企业和学校的当前利益,更要考虑企业、学校的长期发展需要,考虑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但由于教育本身应该是有预见性的.在专业设置方面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同时要满足企业长远的需要,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对学生而言,教学计划也应体现这种长期性.现代社会“终身教育”思想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职业学校学生一般只有十几岁,他们还有近40年的职业活动期,“订单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第一次就业需要,而且要为其再学习提供基础,着眼于学生整个职业生涯,为其终身发展负责。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未进校门,就进厂门”的利益.不能培养一批工作1年就被社会淘汰的毕业生,那将给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造成极大困难。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努力满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逐步推进以实行学分制为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扩大相关院校的办学自主权。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通过产学结合优化教学过程,加大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力度,实行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二)主动出击,校企合作,保证校企合作人才订单的连续性
学校与企业合作时,要注意几个关键点:摆正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和位置、找准合作的结合点、采用适当的合作形式,建立相应的合作机构。学校和企业双方应该建立固定的组织机构,加强办学中的合作与联系,及时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保证校企合作中学校获得人才订单的连续性.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企业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企业员工的岗位需求量大。企业每年容纳员工的数量,是实施“订单教育”的首要条件.企业只有在提供足够员工岗位的前提下,人才培养订单才能成立,才能形成“订单教育”的规模效应。二是企业要提供明确的工作岗位。“订单教育”是针对企业特定工作岗位要求开展教学的,因此,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和岗位要求必须明确。不然,学校培养的人才就难以满足企业特定岗位的需要。三是企业能提供比较高的薪金。与学校合作开展“订单教育”的企业,应该是生产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能给学生提供比较高的薪酬。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员工的薪酬高,学生才能踊跃报名参加“订单”,企业才能招到高素质的员工。另一方面,学校自身也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保证“订单”的连续获得。首先,学校要具有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学校的专业设置要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发展相结合,贴近行业、企业需要办学,增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要增强专业拓展能力,及时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引起企业的关注,双方的合作才有可能。其次,建立符合“订单”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计划。教师队伍不仅要求专业理论水平高,而且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学中能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要和学生一起实践,才能保证“订单教育”的质量。要通过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同时通过聘用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实行学校教学与企业技术要求之间的“无缝对接”。第三,要构建与企业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学校要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和生产技术的变化.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如在专业教学中,如果企业提出要求,学校就要提前开设企业需要的课程。因此,实施“订单”教学,必须以满足企业需要为前提。第四,要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服务性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职业教育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为政府、企业和学生的服务水平上。因此,学校要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等提供服务:同时,对参与“订单教育”的学生要进行跟踪服务,这既是深化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强化学校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的需要。通过跟踪服务,解决学生在工作、学习等方面碰到的困难。要建立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校企联合的组织和机构来保证其贯彻和落实。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实施一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在此,我们不妨学习和借鉴国外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经验,政府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应该主动为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急需人才,改变企业不愿投资培养、培训人才的现状.从而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缺乏技术应用型人才或劳动者素质低下的状况.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现在职业院校大多已开始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但是行业与企业的参与仍然缺少从政府或宏观层面上的鼓励与支持。对学校的质量评估强调的通常是学历与专业技术职称.而对于企业经历的指标要求则比较虚,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行业一方面抱怨职业院校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生产一线的需求,另一方面又缺少动力伸出援助之手。因此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造就适应推进产教结合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聘请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人员、技师和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文化课教师要紧扣专业教学,应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努力实现文化课教师专业化。专业教师也要紧扣实习实训.教学应更好地服务于操作技能,还要不断到生产实践中去,到市场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使专业教师技能化。
(四)正确处理“订单班”和“普通班”的关系问题
在实施“订单教育”过程中,学院要注意把“订单班”学生与“普通班”分开.平时只有公共理论课教学是合在一起上,实践课分开上。在任课教师的配备、教学设备的使用、经费的投入方面在保证培养目标实现、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任课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对两类学生也不能分别对待,不能让“订单班”学生有什么特殊性和优越感,相反要让他们感觉到来自社会和“普通班”学生的压力,激发他们更强的求知欲。
三、企业应该提供就业机会能力保障
(一)要注意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联系
“双元制”模式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企业的介入,以企业为核心来确定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指实务技能课程)。所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对企业来说也是件好事,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企业要加强人才预测并及时把信息传达到学校,让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减少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二)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从企业方面来说,开展“订单教育”,第一可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增量,为企业和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后备人才:第二可以盘活企业人才资源存量,提升在岗、转岗、待岗员工的素质;第三可以开展技术服务,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企业要根据发展规划.合理制订人才需求的质量和数量,加强对“订单”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使“订单班”毕业生的岗位针对性更高,工作能力更强,更好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贡献。要注意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客观上为学校创造更多的订单需求,提供更多的订单岗位,保证校企合作的连续性。
四、学生自身需要努力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注意自身专业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建议实行“实习就业全程化导师制”教学模式。所谓“实习就业全程化导师制”教学模式,就是由校内的专业教师或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导师,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实习就业指导,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
通过实习就业全程化指导,第一,使学生加深对其专业的认识,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专业目标是学生职业目标的基础;第二,让学生了解自身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第三,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了解个人兴趣、特长、爱好,这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着眼点;第四,培养学生职业决策能力、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加强就业技巧、就业政策教育等。校企合作协议的参与和约定的主体应该是“三方”而不是“双方”,协议应由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共同签订,具体规定三方的职责、义务和权益。而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协议的重要主体――学生,使得学生自主权益没有得以充分体现.同时学生也不受协议的具体约束,最终会因学生一方的问题,使得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产生不良效果。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校“订单教育”要和现有学年制或学分制结合起来,和专业创新结合起来,使这种办学模式走向科学和规范。比如,可以尝试新生入学第一学年不分专业.进行一学年的公共基础课的教育.第二学年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或“订单教育”专业班。同时调整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技能课程课时或学分的分配比例,加大专业实践技能教育的力度。
教育的两大功能即社会发展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在侧重合作企业的实用性技能学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将德育、智育、体育、技能教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分别设计为一定比例的课时或学分.促使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对学生加强计算机操作、公关礼仪、英语等方面的培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具有综合素质,又具有专业技能的实用人才.尽可能地消除因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给学生带来的局限性,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使其更好地实现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l]曾令奇.张希胜,我国高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5):26-29.
订单农业发展模式 篇5
【关键词】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院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各高校都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在社会需求总量增加不大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毕业生层次间挤占岗位的效应将是一个趋强的走势;而同层次、相同专业毕业生的名牌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培养质量和特色的竞争将格外激烈。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创造出自己的品牌,还需要一个过程,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校和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教学和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1.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就业率持续下降,就业压力加剧
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4万人,2003年有212万人,2005年有338万人,2007年有495万人,至2009年达到611万人。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却连年持续下滑:2001年截至12月31日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90%,而2002年截至12月31日仅为80%;2003年截至9月1日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75%,而2005年截至9月1日仅为72.6%;2007年截至7月1日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70%,而2009年截至7月1日仅为68%。
毕业人数和就业率的一增一减,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一目了然。在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增加幅度有限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
2.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优势不显
一是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不高。处于人才“买方市场”的今天,用人单位一般习惯从名牌高校或他们信得过、关系密切的老牌学校中挑选毕业生,而独立学院正处于创办初期,社会影响不大,自身的“品牌”还未形成;再加上独立学院学生入学时是降分录取,基础普遍较差是客观事实,按照本科要求培养,能否达到一般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受到社会的普遍质疑。
二是在专业设置上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高度重复,没有形成办学特色。独立院校在其诞生问世时就有明文规定:在专业设置上,只能设置母体高校所设立的专业。由“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和管理学,最差的是法学和哲学,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最差的是旅游和文化管理大类;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是本科层次2007年、2008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且失业率最高的十个专业之一;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是高职高专层次2007年、2008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失业率最高的十个专业之一。以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学院为例,目前的专业基本是和母校一样,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当然也有工科专业如: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自动化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等,但所招人数相对较少。独立学院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必须进行专业设置的相关调整。
三是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起步晚,刚刚有首届毕业生或第二届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还在逐步探讨和摸索之中,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就业培训基地建设都相对滞后。
四是教学安排不合理,许多课程的教学和考试与就业旺季相冲突。每年的10、11、12月是就业的最好时机,而此时独立学院的学生课程压力相当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招聘会,这大大影响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优势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高级人才,而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又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着一个结构性矛盾,即“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这种局面主要是由供需脱节造成的,而供需脱节根本原因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一时之间无法满足社会的真实需求,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应该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探索。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办学效益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后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一方面,教学观念没能与时俱进,教材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重理论知识培养,轻专业技术实践;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本身就有周期长的特点,人才的培养往往滞后于瞬息万变的社会,学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企业需求,企业又急需招聘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它要求高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需求开展教学活动,采取特殊的培养方法,最终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
对于企业来讲,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都希望对方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直接上岗,而当前高校的许多毕业生往往都是眼高手低,实践能力缺乏,经验不足。另外,企业自身的岗前培训一般时间较长,成本较大,而且还存在着培训对象随时跳糟的风险。通过订单培养,用人单位对人才提前完成了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化,实现了新员工零距离上岗,降低了培训成本。
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就业的竞争力
目前高校毕业生主要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刻苦钻研的动力;二是一心只读圣闲书,社会经验缺乏;三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博而不专,尤其缺乏实践能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能够按照企业的要求去打造自己,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转应付考试为求前途、求发展。
三、独立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独立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需要高校、企业、学生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其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学校代表、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组成,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专门指导机构,主要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对人才培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指导、监督和管理。
2.深入调研,了解市场
“订单式”培养最根本的就是高校培养的人才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只有面向市场,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才有活力。对市场的调研是做好“订单式”培养的前提,“订单式”培养不应该仅仅立足于为某一企业培养人才,而应该面向整个行业,面向未来的企业需求,所以在调研中要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深入洞悉产业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订单式”培养获得长远发展。
3.确定订单,签订协议
订单的确定是“订单式”培养的重要一环,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是订单的单位,另一个就是订单的数量。在确定订单时我们要着眼于订单式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寻找知名企业签大订单是我们的目标。企业越知名,签订培养的人数越多,越有利于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和影响的扩大。确定订单后就要签订协议,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为“订单式”培养的法律保障。
4.挑选学员,组织教学
对于订单式人才培养,笔者认为实行“3+1”模式比较适合,即“大专业平台,小专业方向”,前面三年和非订单式人才培养一样,学基础理论和大专业知识,从大三的第二个学期开始,企业进行定向人才选拔,通过学生主动报名、面试、笔试等环节选拔,最终确定培养名单。为保证“订单式”教学的顺利进行,订单式培养可采取单独编班形式,并配备专门的辅导员进行管理。对于教学的组织,首要的是制定教学计划,这可以在原有的大专业平台上,根据企业需求,“去枝强干”,确定小专业方向,这种培养计划既要符合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又要适合学生长远的个人发展。其次就是任课教师的选拔,这种选拔一方面可以选取本校责任心强,实践能力强的老师担任;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人员作兼职教师。
5.考核评价,跟踪调查
由于一开始校企就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对学生的“数量”、“质量”都有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就有了客观依据。在日常的的“订单式”培养中,企业就可以进行监督,对于不符合企业需求的环节,可以和学校进行沟通,从而有效地将订单落到实处。而学生最终的考核由高校和企业共同来完成,只有考核合格的,才准进入企业工作。另外,要加强对已毕业的“订单式”人才的跟踪调查,一方面,通过企业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估,及时将信息反馈给高校,以便于学校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作为高校,也应主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收集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订单式”人才。
四、独立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注意事项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只是人才培养的一种形式,由于独立学院存在其自身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因此,独立学院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还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1.正确处理好特色专业与母校专业的关系
目前,陕西省的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只能设置母校所拥有的专业,这极大的限制了独立学院的特色定位和生存发展。因此,要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政府主管部门应在政策上多予支持,多牵头组织一些研讨会或到外省学习交流,使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上尽快脱离母校的影子,确定出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作为独立学院本身要处理好特色专业与母校专业的关系,进一步摆脱母校专业设置的限制,逐步开设适合自己的、具有特色的、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专业。
2.正确处理好“订单式”培养与“非订单式”培养之间的关系
“订单式”培养只是根据企业对人才有大批量需求的情况下,进行量身打造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具有特殊性,与“非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学和管理上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协调好两种不同模式的关系,以实现总体教学目标。另外,由于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有限性和选人标准的特殊性,现有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只限于部分学生,对于没有被选上的学生,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避免产生自悲失落情绪,影响今后就业的积极性。
3.正确处理好为企业培养人才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系
“订单式”培养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但这种培养绝不是微观培养,绝不能把培养的目标仅仅停留在某一企业上,而应针对整个行业和整个市场需求。一方面,高等教育本身有其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不能一味地迎合企业的需求而忽视了自身的规律,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作为学生个体来说,由于人才的流动性,需要经常变换工作性质和内容,如果知识结构只停留在某一领域,必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所以“订单式”学生除了要业务精以外,还应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五、结束语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它有效实现了高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陷入困境的形势下,独立学院找准发展方向、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失为明智之举。但由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而独立学院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在独立学院“订单式”人才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如何让二者结合得更加和谐、完美,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吴跃峰,祝莺莺.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1.[2]徐博.教育部: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68%
订单农业发展模式 篇6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并按照企业岗位需求来进行定制培养。由企业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人力资源规划,率先提出人才需求计划并向学校下达订单。学校根据需求,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向及培养方案和校内外导师。学生达到学校要求的学位条件和企业要求的基本技能后准予毕业,直接到预选的岗位就职。这种培养模式能很好地克服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病,如难以进行个性化培养、难以充分发挥导师的研究专长、难以保证学生能力和岗位设置有效匹配、难以在短短3年时间让学生真正深入了解和掌握某个行业非常详细具体的发展情况和企业实际运作情况,等等。目前,订单培养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得到了大量研究,成功案例不断被报道[1-3],但是这种培养模式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论理论探讨还是实践应用均未见报道。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56万,较扩招2.1万,其中专硕扩招增幅9%,远远超过学硕的0.3%.面对专硕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如何保证培养质量与就业是每个培养单位面临的共同问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对专硕和学硕的目标定位非常明确,其中专硕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重视实践和应用。”何谓特定行业?行业的概念可大可小。例如服务行业包含生产性制造服务业、物流服务业、餐饮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等。就专硕来讲,目标是应用而不是理论研究,人才供应链要保持竞争力,必须快速响应市场,按需培养。市场定位的模糊已经在专硕培养方向、导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考核体系制定等出现了系列问题。笔者认为,“特定行业”的内涵就是学科优势与区域经济联姻的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通过量身定制特定的、全面的学科知识、技能,以及企业文化、发展动态和言论述评,使得学生接受“更接地气”的系统训练。基于这样一种设想[4],本文提出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订单式培养模式,着重对其实践应用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和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1订单培养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1培养目标
如果把现有的物流工程专硕培养模式比作为推式供应链的话,那么订单式培养就必须要求培养模式由推式供应链转向拉式供应链。人才培养必须由需求拉动,而不是学校将主观设计出“理想”人才推向市场。首先,培养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岗位职责来制定,至少满足3个条件,即具体化、可量化和可匹配。查阅几所重点高校的物流工程专硕培养目标,发现几乎雷同,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高级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物流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物流设施应用、系统规划设计与评价以及物流管理的先进理论、技术与方法,并具有独立担负物流技术和运作管理工作的能力”.这种宽泛、模糊的目标定位是企业难以接受的。以重庆为例,位于长江上游,拥有汽摩、机电等支柱产业,民生集团、中集等物流巨头驻扎,拥有两路寸滩港、江北机场空港、团结村铁路口岸和巴南公路物流基地的公铁水空物流枢纽。因此,结合学校一贯的交通办学特色和路桥学科优势,物流工程专硕的培养目标大致可描述为“掌握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系统规划、设计、评价,港口物流设施应用以及运输、配送和仓储先进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独立担负相关技术指导和运作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细化后的培养目标不仅没有偏离物流高层次人才的基本定位,而且满足了重庆本地运输主导型物流企业的人才定位。
1.2课程体系
目前,缘于师资不够或者教学管理方便,多数学校对物流管理学硕和物流工程专硕开设的课程基本相同,并且物流工程专硕的专业选修课可选性不高,很多学生选课都是哪门课容易拿到学分就选哪门。
例如笔者所在学院的物流工程专硕的学位选修课一共不超过10门,包括现代管理分析技术、物流外包与第三方物流、物流节点仿真技术、物流系统规划方法及应用、高级物流学等。就这些课程看,总体上是普适型的课程居多,无法和物流企业某个岗位或者岗位系列直接对应起来。因此,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需要整合。按照少而精的课程设置原则,根据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形成3~5个必修课程包,如运输课程包、仓储课程包、配送课程包、港口口岸课程包、供应链管理课程包,每个课程包设置2~3门核心课程。学生入学后,一旦选择了感兴趣或者有志于从事的岗位,随之就决定了他必须选择岗位对应的课程包。其它普适性课程只需要学生根据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或者导师指定进行选修,本身没有跨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免修。
1.3培养方法
人才培养不像生产产品能够实现标准化,仅需按照详细的产品规格参数,遵循一定生产工艺和流程生产出产品交付即可。物流工程专硕强调的应用性是将学到的知识技能,结合不同环境和问题,经过创新性加工再应用的能力,它大大高于职业技校生的技能初级应用。简言之,技校生是授人以鱼,而硕士生是授人以渔。具体的培养方法就是学中做,做中学。从现有的培养模式看,物流工程专硕的学制一般为3年,其中第5个学期为实习期。由于校企合作存在的种种具体问题,这个实习期等同虚设。笔者认为,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最大的调整是如何保障学生真正地接受实践的锤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多频次的、持续的和反复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割裂的阶段性的过程;实践应用应该自始至终伴随知识技能传授,而不能将知识技能传授和实践应用分开进行。具体的,校内导师传授的重点转向“工具性”的知识技能传授和在假想场景中的思维能力训练,而校外导师的重点是把校内的假想环境变成实战场景,并结合一些细节,指导学生如何把学到的结构性知识技能进行适应性调整并应用。以物流运营部的市场专员为例,岗位胜任特征是具备物流市场营销、物流设施选址规划可行性评估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如果某个学生选择了这个岗位,那么他在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就是物流系统规划。在校内导师指导下,在校学习理论上的先进规划与评价方法、规划重点要素等知识以及规范的规划报告撰写等技能。同时,企业正在开展一个规划项目。学生学到一点知识技能后,如内外部环境分析,随后马上参与到实际规划项目中并完成校外导师布置的“研究任务”,并以公司员工最终形成的分析报告作为参照,让学生完成“自我审查报告”,一方面发现差距,及时纠偏,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寻求新的理论方法或者改进现有理论方法。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犯错,不断得到指导。待全程参与完一个项目后,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学生能够达到专硕的培养标准,并且较好地胜任这个职位。
2订单培养实施方案
2.1学生选拔
学生在复试之前,提交订单培养申请表,获得批准后,在复试时接受校内导师的面试,重点考察思维能力和具备读研究生的基本素质,然后接受企业人力资源部专员组织的面试(事实上是把学生的就业面试提前进行,以选拔出被企业认可的培养对象),重点考察个人特质、价值观等。两次面试成绩加权汇总得出最终复试成绩,按照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直到满足订单规定的培养数量。这部分学生在入学时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合同。落选的`学生和没有参加订单培养计划的学生,则根据校内的面试成绩按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2.2导师团队建设
导师团队是提高订单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大多数校内导师都有2~3个研究方向,作为订单培养必须要求每个导师凝练研究方向,并选择一个主攻方向或者最擅长的研究方向作为订单培养的研究方向。学院根据导师提交的订单培养方向,按照企业岗位类别进行归类,形成3~5个订单培养导师团队。每一个导师团队至少和2名以上对应的企业部门经理合作,形成订单培养团队。
2.3过程管理与考核
全面执行导师负责制。在校期间,由校内导师负责管理,在企业则由校外导师负责管理。学生在修满课程学分后,可机动地选择在校学习或是到订单企业短期实习。在校期间,除了学习课程外还需接受企业组织的专题培训,如企业文化、特殊技能。管理和考核严格执行打分制(首先需制定评分细则和标准),每个学期和每个学年由除导师之外的第三方(校内学位分委会和企业高层主管组成)组织一次综合评估,做出不合格、基本合格、合格和优秀的评估结果。对不合格和基本合格的学生或者导师,给予警告,对二次评估不合格的学生或者导师,解除三方培养协议并取消订单培养导师资格。
3订单培养的风险控制
履约是物流工程专硕订单式培养的最大风险。学生、导师和企业都存在违约或者不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的可能性。例如,学生在中期觉得学习有压力,执意要推出订单培养计划,由于订单培养是学校和企业的一种合作机制,国家学位办和教育部不一定认同,因此对这种情况学校便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只能准予学生推出。这势必打乱企业的用工计划,影响合作意图。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在事先向有关部门报批和备案,做到有法可依。反过来,企业如果认为培养效果不尽理想也可能终止合约,继而影响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学校的声誉。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在签订合同时附加强制条款和赔偿条款,至少保证一个培养周期的全部完成。如果导师不负责或者校内校外导师不能密切配合,可以通过设立激励机制来加以解决。
4结语
专业学位研究生该如何培养没有一个定式,更没有标准。根据3年多的物流工程专硕的指导经历和思考,本文提出了采用订单式培养的观点。以现有培养模式为基准,讨论了订单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整合和培养方法改进策略,并且给出了学生选拔、导师团队建设和过程管理与考核三个关键实施环节的方法设想,最后简要指出了订单培养的风险及控制策略。希望引起同仁对专硕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共鸣以及更深入和全面的讨论。
参考文献:
[1]何海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订单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32(2):128-130.
[2]汤国生。独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订单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35(5):249-251.
[3]崔国成。以行业为依托构建“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8):20-22.
订单农业发展模式 篇7
关键词:订单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组织模式
一、随州市订单农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随州市作为湖北省的一个中等规模的农业城市, 拥有相对较高的人均土地面积, 这有利于当地农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近些年, 随州市正在大力发展城市品牌蔬菜, 其中“泡泡青” (一种黑绿色, 叶大, 杆小, 味津蔬菜, 随州特产) 通过订单农业模式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发展迅猛, 原本仅限当地人食用的“泡泡青”现远销北京上海甚至出口他国。
由于历史沿革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随州市泡泡青在推进订单农业这种生产经营模式时, 出现两种具体组织模式: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
二、两种订单模式及比较
1. 随州订单农业的组织形式
(1) “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
“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是, 首先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契约与合作社约定本年度生产泡泡青的数量、品种和技术指标, 合作社再把生产任务分配落实到各个农户, 待农副产品成熟后, 由合作社验级、收购, 粗加工, 然后由公司集中精加工并销售。企业把收购款拨付给合作社, 再由合作社分发给各农户。例如作为随州市农业龙头企业, 随州市长佳蔬菜有限责任公司每年与万和镇倒峡、车店等地农户签订了3500亩泡泡青菜订单, 统一提供了种子和专用肥料等, 并按每亩500元标准支付了定金, 承诺收购价不低于每公斤1元, 并在北京、沈阳、西安等地设立了销售办事处, 收购后统一进行保鲜包装, 打出品牌。
(2)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以长佳蔬菜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 利用基地的作用以合约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 农民负责生产, 公司负责加工和销售, 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生产的风险,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比如, 该市长佳蔬菜有限责任公司和和张家畈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征用他们的土地和劳力, 公司提供技术和物资形成供应链大规模生产泡泡青。
2. 两种模式的比较
(1) 产生原因的比较
传统的“公司+农户”这种简单订单模式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农户自身力量薄弱, 在与公司的博弈中经常处于弱势地位;签订订单后, 若出现市场波动, 譬如价格波动, 签约双方就有动机违背契约, 且这种行为很难监督等, 以上问题集中表现为违约率居高不下、农民利益遭受侵害、农民收益乏力, 由此随着当地泡泡青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对单一“公司+农户”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这便是两种具体模式产生的共同原因。
周立群和曹利群认为“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产生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 由于合作社范围内的成员间的了解、信任及相互监督, 因而能对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第二, 合作社通过集中收购、简单加工降低交易成本;第三, 节约了签约、执行和监督的成本。
而“公司+基地+农户”产生的原因来源于组织结构的有效性, 根据贝恩的理解, 要想取得有效地社会组织方式, 就必须形成一种既能避免垄断, 又能使生产者获得规模经济的组织结构。这反映在农业部门, 即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而从我国实践出发,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能极大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 是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组织。
(2) 经营方式的比较
“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是农民自己合作建立的联盟, 农民有共同的利益核心, 由合作社这个整体与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协议, 能够很好的代表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 由于合作社作为一个规范的组织, 使分散的农民组织化、集体化程度更高了, 由合作社分配产量, 便与农户生产经营过程的协作;由合作社 (或协同公司) 进行商品的交割, 节约成本、简便易行。
“公司+基地+农户”提高了公司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蔬菜生产集中在基地, 使得公司可以精确预测本年度的产量 (除开天气因素) , 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节产量, 避免了生产过程的盲目性, 取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另一方面, 由于公司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削弱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随州市“公司+基地+农户”类似家庭农场模式, 龙头企业以土地流转的形式, 以每亩1000元的年租金与农户达成流转10-15年协议, 然后雇请当地农户为其生产经营。
(3) 农户收益和风险的比较
“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模式中, 由于合作社是农民自发建立的, 合作社不仅和公司签订订单, 还会直接对外销售, 拓宽了农户的销售渠道, 从而提高了农户的议价能力。而且由于合作社是长期存在的, 避免不同作物收获季节的差异性和交替性, 可以为农户寻找各个阶段的龙头企业进行合作, 使得农户的全年平均农业收入稳定。
“公司+基地+农户”型是以公司为核心的, 全年经营公司在相应季节作物的生产, 这样有可能使得一部分农民不适应这种蔬菜种植方式, 让他们在某些月份处于失业状态, 或者激励不足, 工作效率低下, 因而其期望收益低。另外, 由于“公司+基地+农户”完全是在基地上栽植, 公司提供技术和生产要素、技术、设备等, 因而公司前期投入较多, 面对较大的市场风险, 而且当蔬菜价格面临剧烈波动时, 公司就会蒙受巨大损失。
三、订单农业两种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订单农业发展中的共有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 信息不对称。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中, 订单农业违约率高, 契约关系关系不稳定。具体体现在:一是当市场价格大幅下降, 龙头企业以协议价格收购农产品利润很少甚至亏损严重时, 龙头企业就会以市场价格波动、资金不足为由, 不收购农产品。二是当市场价格大幅上升时, 或农产品质量不合标准, 或农产品数量不合标准, 造成农户实质上的违约。
第二, 订单农业规模小、类别少。随州市泡泡青虽然有一定发展但品种比较单一, 而且龙头企业引导的两种订单模式签订的契约数量分配到每个农户都很少, 规模化受到限制。
第三, 订单不规范、履约难度大。目前, 龙头企业通过政府的协同作用来引导农户加入订单农业, 或者与合作社签订协议, 通过层层收购, 层层分解, 落实到户。
针对随州市订单农业两种具体模式, 在发展过程各自又存在自身独特的问题, 现对两种模式的具体问题进行比较论述:
“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中, 合作社法律地位不明确、发育迟缓, 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签订订单后, 并不是由合作社直接提供农产品给企业, 而是将任务分配给会员农户, 这就造成了法定契约主体与实际履约主体的错位和产品生产、储运、分配等环节相互脱离。另一方面, 由于合作社是农户自发成立的组织, 获得的资金、技术、产量等仅限于所有参与农户范围内, 没有具有更加专业化的机构指导, 生产经营过程仍存在盲目性、投机性等问题。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中, 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存在着信息和履约方面的缺陷。由于公司是直接接触市场需求变化, 比农户更加清楚市场价格的变化, 因而在签订契约时, 会有故意压低订单价格, 或利用契约的不完全性, 制定有利于自己利益而损害农户利益的条款。而且, 企业在成本、设备上的投入比较大, 前期投入比较多, 因而企业承担更大的风险, 从而不利于契约的稳定实施。从农户的角度来说, 由于大多数农户的法律意识淡薄, 缺乏长期收益意识, 可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放弃长期的利益。
四、结论与建议
订单农业对促进随州市农户的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在随州市发展了两种模式———“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 都很好的契合了当地蔬菜生产经营的特点, 规避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水平。但不同的订单模式适用不同的生产经营环境, 对于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和收入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 从而对订单农业项目的持续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发展的同时, 应积极引导订单农业的组织模式升级与优化。具体而言, 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 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和扶持, 强化农民的组织认同感。
政府应该尽力使专业合作社的规章制度及签订的契约规范化, 建立成熟的合作社组织结构。例如, 在合作社内部鼓励“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相协调的运行机制, 完善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
2. 确定专业合作社的合法地位, 加速专业合作社的专业化进程。
对于信誉良好、业绩较佳的企业, 进行财政和税收方面的减免, 并将其当成模板进行推广, 并加强合作社内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3. 防范龙头企业的“欺压农户’行为, 建立“公司+农户”共同发展的组织模式。
政府应该提倡具有更加灵活性的定价方式, 加强公司和农户对市场风险的适应能力, 对于契约明显对另一方不利的条款要大力规劝和压制。
4. 建立“信用查询系统”。
对于所有加入订单农业的大型农户、中介机构 (合作社等) 、龙头企业建立信用查询系统, 奖励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机构和个人, 而具有较差信用记录的机构和个人就会逐步被市场淘汰。
参考文献
[1]周立群, 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 2001 (1) .
[2]刘凤芹.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农业订单为例[J].经济研究, 2003 (4) .
[3]周衍平, 陈会英, 姜爱玲.山东省订单农业的发展状况与问题[J].经济研究, 2002 (5) .
[4]杜吟棠.“公司+农户”模式初探——兼论其合理性与局限性[J].中国农村观察, 2002 (1) .
[5]周立群, 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经济研究, 2001 (1) .
[6]徐健, 汪旭晖.订单农业组织模式的演进历程与优化建议[J].兰州学刊, 2009 (11) .
订单教育:职业教育的别样模式 篇8
关键词:订单教育;教育模式;培养
在职业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订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历史不久,却很快就风靡于民办高校和其他高职院校或中等职业学校。为什么这种教育模式会迅速为众多职业学校所认可并采用呢?仅仅因为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事物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并不是任何新事物都能为人们所接受,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新事物都是先进的,只有当新事物表现出其不同于旧事物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时,它才有生命力,被人们认可。
一、订单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培养模式
订单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它究竟新在哪里?订单教育是指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需要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由学校招收学生、拟定计划、组织教学、实施管理,学校按企业的要求培养、考核、选拔学生的一种合作办学模式。订单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因为用人单位参与了教育教学的过程,避免了过去产、教、学脱节和教学的盲目性。这种教育模式下学校按照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教育直接面向具体的用人单位,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解决了就业问题。即用人单位在学校招生时提前在用工人数、用工要求上作出预测并对学校下订单,由学校按人数开班教学;企业共同参与培养和培训,学生毕业时,可直接到该单位工作。这是一种校企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是多年来学校面向市场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学校真正按企业需求来培养人才、企业共同参与培养、毕业生就业有保障,是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的培养模式。
二、订单教育的优势
订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是一种新事物,它既然受到很多学校的认可和采用,必定有其优势;但又因为它是一种新事物,也必然会有其不成熟的地方。接下来就要讨论一下这种教育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因材施教,避免盲目性。在接受用人单位“订单”的同时,不少职业学校提供了众多的教育品种,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班,接受不同的订单教育。学生既是教育品种的选购者,也是被订单选购的对象。学生与用人单位在入学时就实现了双向选择,而不是在毕业时才进行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具体实际来进行学习,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学校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内容既吻合用工要求和生产实际,又贴近学生的实际,凸现了教育的针对性,避免了培养过程的盲目性。用人单位通过订单教育选择到了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也避免了到人才市场举行招聘会的盲目性。
2.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由于实习期间他们能够在各自岗位上迅速进入角色,缩短适应期,毕业生无需上岗培训就可直接使用,适应性较强。很多学生到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不仅工作要适应,生活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订单教育模式下,学校把学生带到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培训和岗前培训,直接面向就业市场进行岗前教育,缩短了适应期。
3.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均获益。学校最大的收益是学生招得进、留得住、能就业。实施订单教育的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有保障,很能吸引生源。教师在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中提高了业务能力,教学质量更可以得到保障。在此教育模式下,招生时就明确了学生将来的就业去向,学生的学习就业压力较小,也更有针对性,因此他们可以学得轻松自由、更加全面,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用人单位而言,避免了到社会上招聘人才的盲目性,也减少了岗前培训的费用,因而减少了人才招聘、使用的成本和风险。
三、订单教育的前景展望
【订单农业发展模式】推荐阅读:
订单农业模式遍地开花10-02
水果农业订单方案07-01
订单模式11-28
订单式办学模式05-27
“2+1订单式”模式08-10
订单式教学模式11-18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07-01
“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11-17
订单因素05-14
订单班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