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对接

2024-06-27

订单对接(精选3篇)

订单对接 篇1

一场金融危机,让中国的制鞋行业感受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冲击,成千上万的企业在这场风暴中消沉了,剩下的企业为了生存,更为了发展,都在努力找寻着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这其中有的企业似乎已经上岸,有的企业似乎还在途中漂泊。在今天看来,这些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我们看到了“活”下来的意义:经过两年的低迷运行,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制鞋行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在这个春天里,“工荒”几乎成为时下企业管理者一句口头禅。对于目前大范围的工荒,外界热切盼望它成为行业企稳回升的良性信号。在订单经济时代,大部分企业饱受工荒困扰的时候,有媒体报道一些企业居然出现了“订单不足,保工人”的情况,这让人颇为不解。为此,本刊记者就上述情况对广东、福建、浙江等制鞋基地进行了广泛的走访,同时也深入了解了近段时间这些区域中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在走访中我们发现,虽然“有人缺单”的现象只是少众,却引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缺工”和“缺单”共存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了行业内亟待完善的用工制度,另一方面也透视出制鞋行业内亟待整合的闲置资源。

订单对接 篇2

理想和期望总比现实要美好许多,事实上,订单对接并不能仅仅停留在“你有单,我有人,我们合作”这么肤浅的概念层面上。订单对接应该是在一个和谐、规范的体系中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去构建这么一个和谐规范的体系,为此,我们还有许多东西要去改进和提升。

支招一:完善用工制度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鞋行业来说,面对增长的订单,套用当前一句流行语来描述形容此时的处境的话,“没有人,神马都是浮云”,如何保证订单生产才是欣喜之余最重要的问题。稳定的订单生产需要一直稳定的职工队伍,一个稳定职工队伍需要一套完善的用工体系去管理。

从温州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在201 1年春节过后公布的数字上面来看,就业岗位比1:8.47,也就是说当时有8.47个岗位在等待一个求职者。从数据来看,温州的用工缺口似乎大的吓人。工人提前返乡、年后返岗不足、原有员工流失、企业招工数据的重复登记确实造成一种表象:温州真的用工荒了。但是实际上,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求职的工人并不少,只是企业和员工两者之间处在一个磨合的阶段,对于企业而言招工的难度体现在员工的生活成本在增加,诉求日渐丰富,而企业作出的相应让步在增加。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博弈也从而促进了企业营造更好的用工环境。

在以极致的成本压缩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中国传统制造工厂中,过去工人一直都是一个模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出卖劳动力直至青春逝去,然后带着攒起来的或厚或薄的钞票重返家乡,展开梦想中的以盖房、娶媳妇等人生基本诉求为重要内容的新生活。管理这样的工人群体,企业几乎没动过什么脑筋,一家工厂的吸引力大于另一家,往往只是因为前者满足了工人一些基本的诉求:或是工资稍高,或是不拖欠工资,或是伙食稍好,等等。然而,如今在加工制造业的车间里大部分劳动力是80后、90后年轻人,与完全游离于社会主流生活之外的父辈相比,这些年轻人身上的特点要更加鲜明。与以出卖简单劳动力赚钱回家为目标的父辈不同,他们更多的重视工作的发展前景而非一时的待遇得失,希望职业生涯能够具有可持续性,从而在大城市安家立业。一项数据显示,75%的新生代农民工有进行技能培训的欲望,17%的人希望拥有技术,仅有8%的人表示从未考虑过这些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在经过近几年的争议、阵痛和思想转折后,国内大多数的大中型制鞋企业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平稳过渡,大批企业开始密集加薪,各类福利举措不断推陈出新,关注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奥康行政管理中心负责人认为,在关注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要想方设法让员工实现“转型升级”。企业要把谋求企业自身发展与实现员工权益统一起来。既要保证员工合法的劳动报酬,又要营造尊重员工及其劳动的环境和条件,还要帮助员工获取新知识,增强发展能力,拓展发展空间,以此促进员工与经营者的相互信任、互为依靠的和谐氛围,进而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价值追求的“互利共赢”。奥康针对80后、90后员工个性独立、心理脆弱、责任心不强的现象,用柔性的管理去引导,让这些员工认清自我,树立责任意识,形成健康的阳光心态。同时,企业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员工做职业规划,让员工能看到未来,经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成才、做事业的愿望,形成企业和员工良性发展。

广东皮革协会副秘书长张竹林认为,目前存在于中小企业的“招工难”其根源在于中国的“人口红利”优势正在日渐衰退,国家对农民工的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现在新生代工人对生产环境、企业文化、职业培训、激励机制等软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他指出,良好的企业文化和规范的生产环境,使得像“百丽”、“星期六鞋业”等知名鞋企就不会出现“招工难”的问题。如何让自己的企业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是中小型鞋企现在及以后都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支招二:管理升级产品升级

长期以来,在订单对接的过程中,大多数制鞋企业把廉价的人工作为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很少人关心企业的内在动力,诸如人力资本、核心技术、市场开拓等等。久而久之,我国的制鞋行业被定义为:只见低技术外延式扩张,难得高技术的内涵式增长,逐渐形成了既没有自主品牌、又没有创新技术、也没有稳定劳工的“外源型经济”。这种虚胖无力的经济结构缺乏稳定而持续的动力去推动制鞋行业的产业升级或者转型,整体上局限在加工链条的最低端。

从几年前开始,沿海发达地区制鞋企业出现的民工荒、返乡潮等现象预示着,以往似乎永不枯竭的劳动力资源已明显减少,所谓刘易斯拐点正在步步逼近,甚至已经降临。但这其实并不是坏事,那些无力承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的企业会选择向成本更低的地方迁移,而那些有实力的企业将想方设法消化增加的劳动力成本,他们会被迫去追求更高的资本密集度和更精细化的管理,向价值链的上端迁移,而他们也将雇佣更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高端人才,而不是大量低技术劳动力。这是一场由于资源枯竭而产生的企业快速进化战,劳动力工资急剧上升的成本压力将比任何理念和口号都更加强有力地推动中国制造企业的转型和升级。目前,对于大多数习惯了满负荷生产的中小制鞋企业来说,告别依靠低薪所建立起的竞争力,即使谈不上迫在眉睫,但也是日程表上最靠前的几件大事了。这些处于加工链条最末端的企业急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转型升级体系,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缓解用工紧缺的和成本的压力,才能更加从容的选择订单对接,满足客户对附加值更高产品的质量要求。

支招三:打造畅通的信息平台

中国虽然是个制鞋大国,却算不上制鞋强国,在信息共享方面,中国跟那些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我国的制鞋行业,往往会出现一些企业手握大把的资源不知找谁合作的尴尬现象,毫不夸张地讲,信息的不畅俨然成为阻碍企业间进一步合作,进而实现资源优化的绊脚石。

据记者了解,在一些制鞋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面对当前阶段出现的招工难和找单难的现象,个别地方媒体本着服务企业、拉动经济的目的临时开通了对接服务专线,为有需求的企业牵线搭桥,这一举措看似很普通,却受到了不少企业的欢迎和响应。这种临时举措虽然不足以解决行业内长期存在的信息共享不畅的问题,但是其引起的思考却是深远的。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制鞋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似乎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一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另一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制鞋行业的信息化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通过第三方服务平台的搭建,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间的协同制造能力,改进或提升企业的采购、销售、服务方式,帮助企业全面提升采购、销售的速度,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确保企业的优先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这种信息平台还有助于实现对客户服务请求的快速响应,大大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销售成本和服务成本。重要的是,一个便捷全面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不仅是企业生产的需要,也是行业发展的需要。

订单对接 篇3

关键词:课程内容,职业标准,课程体系,课程改革

1.基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研究

(1) 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开展教育。而能否实现最终培养目标,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与相应岗位的职业标准对接。以机械制造类专业各类岗位的职业标准需求, 当前高职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 主要是课程设置忽视了针对岗位技能的培养, 校企严重脱节。所以,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2) 机械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 以及低技术岗位与高新技术岗位的此消彼长,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 产业结构以及行业结构对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转变, 这都为高职机械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提供了机遇。

2.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保障——强化行业指导作用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用职业标准指导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由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改, 对接职业标准。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 指导专业建设, 使之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如针对华菱衡钢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维修岗位, 增加了冶金机械设备、焊工工艺学、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等课程内容, 使学生在就业前能了解本岗位职业标准。

3.基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中充分借鉴行业的指导作用, 明确了基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按照“2+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与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 与企业深度合作,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 实施“岗证结合, 订单培养”的“2+1”人才模式,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以企业需求为目标, 专业课程设置围绕获得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证书来安排, 甚至按照订单企业的需要来订制。如华菱衡钢从设备维修岗位的需要, 在课程体系中以取得钳工证书为重点,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

“2+1”模式中学生在第三年进入华菱衡钢顶岗实习, 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2+1”人才培养模式的训练, 实现“人岗”无缝对接。工程过程系统化理论思想指出, 只有从实际工作中不断提炼形成典型, 然后按照由易到难的逐个成长与教育规律进行排序, 才能形成典型有效的课程体系。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构建, 体现工与学相结合。第一, 课程内容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工与学相结合, 整合与岗位职能相关的知识与专业技能, 形成独特的有针对性的课程系统。同时, 把典型零部件、机床等实物作为载体, 把企业生产中的典型工作流程融入到学校教学过程中来。

第二, 校企合作编写“工与学相结合”教材。通过与企业的多方合作, 获取本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所需的第一手资料。每一本教材有所属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材内容的编写, 有来自企业的大量真实语料与案例, 内容生动直观, 更适合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3) 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基地实践课程建设, 让学生熟悉职业标准。 (1) 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校企通力合作, 由熟悉工作环境的企业人员或业内专家指导建立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 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到接近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岗位要求, 培养岗位能力。 (2) 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的各专业应积极进行校企合作, 共建实训基地, 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对接”职业标准。 (3) 职业资格证与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 对接职业标准。要把职业资格证考核内容与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 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掌握职业资格的内容与要求, 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具备了与职业标准对应的岗位能力, 可与工作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 使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定实现一体化, 社会培训与认证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韩天龙.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问题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8) .

【订单对接】推荐阅读:

订单因素05-14

订单班05-15

订单预测05-18

订单结构05-25

订单计划06-02

订单分析06-20

订单设计08-13

农村订单08-14

订单企业08-27

服装订单09-02

上一篇:作文教学与创新训练下一篇:封闭式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