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模式

2024-07-13

社会发展模式(精选12篇)

社会发展模式 篇1

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各个国家发展模式多样化,是由不同国家地区的生产方式、历史文化、地理资源、人口因素等各种条件决定的。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个模式的自发探索过程。

一、社会发展模式的界定

社会发展模式有两种界定方法,一是从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道路、经验和特征来界定;二是从国家或地区的制度、体制的内涵和特征来界定。这两种含义内在地包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内容,相互联系又相互交叉。

首先,从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道路和特征来界定,比如“莱茵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这种界定主要从生产力角度强调该种类型发展的途径、手段和过程。由于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某一社会发展模式,生产力水平决定着人们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条件,进而决定着人们的实践能力。当社会结构由某种社会发展模式向另一种发展模式转型时,必须首先发展生产力,确定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手段来实现这个过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具体生产力,在质与量、时间与空间、外在形式与内涵等方面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实际上也是社会发展模式多样化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制度、体制的特征和内涵来界定。这实际上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体现该种社会发展模式的性质以及特征,无论是“莱茵模式”还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都是以资本私有制为基础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我们也经常称之为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而“苏联模式”和“中国模式”都是以资本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模式最终会通过所有制以及社会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力的方式、手段确定下来之后,其最终目标指向必然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因此,社会发展模式最终要表现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制度、政策、体制等社会规则所构成的有机体系。

二、社会发展模式的功能

(一)社会发展模式是联系社会发展规律与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

社会发展模式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实现形式,它不等同于真理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区别开来。社会发展规律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趋势,但是抽象的理论不能等同于具体的操作模式。处理现实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仅仅依靠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去设计、建构出一个新的社会发展模式,从社会发展模式与实践运动的作用机制来看,社会发展模式是联系社会发展规律与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社会发展模式发挥着体现社会发展规律、引导社会运动、改造社会结构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二)社会发展模式是巩固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保证

社会发展模式要通过完备的制度体系表现出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目标能否实现,除了要看其是否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是否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还要看其做出怎样的模式选择和建构,提供什么样的制度保证。社会发展模式通过建立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规范体系,发挥着协调社会行为、调适人际关系、清除运行障碍、巩固发展成果的作用。实践证明,关于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制度因素是根本保证。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社会发展模式发挥着保障和巩固国家建设成果的作用。

(三)社会发展模式是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必要环节

如前文所述,社会发展模式是联系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现实的中介和桥梁,而社会发展模式本身又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状况三个要素,这就使得社会发展模式成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实践结果与预设理论不一致时,并不能直接得出理论是错误的结论。首先,需要反思社会发展模式是否合理,还需倒推主体的价值需求是否得当、实际的情境条件是否匹配,才能最终得出理论正确与否的结论,不能省略社会发展模式这一环节而将实践结果直接指向理论命题。

事实上,由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我们不能以某种模式为标准去判定其他模式,也不能由于多种模式的存在而否定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模式本身需要人们不断去探索和实验,社会发展模式运行的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即使是失败,也并不能因此直接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只是意味着社会发展模式面临新的选择、创新和发展的问题。

三、社会发展模式研究对中国模式研究的理论启迪

(一)区分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模式要求我们充分重视社会发展模式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模式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首先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建设实践相结合,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的建设模式。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模式———中国模式的逻辑,自觉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不能因为某种具体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或过失而轻易否定社会主义,同时也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二)社会发展模式构建的价值目标要求我们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是人的全面解放,“以人为本”也成为中国模式的价值准则。“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充分肯定了人在社会、发展上的主体地位。能否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做到遵循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的统一。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

在中国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可以说,这个价值目标统摄着整个社会发展模式的建构过程,实现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中国模式的目的。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本质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发展是为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归根结底,能够让人民拥有比资本主义更多的公平、正义、自由和幸福,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中国模式的最终目标。

(三)社会发展模式构建的情景条件要求我们从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

任何针对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发展模式都是具体的和历史的,都必须充分考虑社会主体的价值需求、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国所面临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困,实现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目标。这些特征与要求体现了我们建设中国模式所面临的现实条件与压力。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样的一个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模式的结构性特征,也制约着中国模式的未来发展,因此,无论是中国模式的形成还是未来的发展完善,都要求我们一切从国情出发。

(四)社会发展模式的生成变动性要求我们持续推进改革开放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是唯物史观对社会发展过程的精辟阐述,社会发展模式也会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演化,社会发展模式的这种生成变动性要求我们大胆试验,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从而进一步引领实践推向前进。事实上,中国正是通过渐进式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以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贯通。我国的改革与“休克疗法”为代表的激进改革不同,激进改革的前提是政治多元化,结果是爆发式的政治变革,导致原有政治机构和秩序完全被破坏;而我国渐进改革的前提是维护政治秩序的稳定。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完全放弃现有政治制度另起炉灶,而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尽可能完善现有的结构和体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社会承受力,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本着先易后难、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到政治的路径,先体制外后体制内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增量改革逐步转向和谐发展的原则逐步推进和深化改革。实践证明,从某一区域、某一层面的改革开放入手到总体性、全方位的系统化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避免了改革开放引起的剧烈震荡与社会冲突,成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我国改革的基本特征是持续渐进,不断纠错,逐渐通过积累来实现改革目标。梳理中国模式的形成,就是一个实践探索———理论创新———确立目标模式———制度(体制)改革推进的过程。

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提倡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同时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2013年3月,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前夕,习近平主席接受国内外记者联合采访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向前发展。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摘要:文明多样性与多种社会发展模式共存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存在形式和客观状态。中国模式是对世界范围内“社会发展模式”的丰富。研究社会发展模式,对于进一步总结和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内涵、进一步深化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发展规律,中国模式

参考文献

[1]张雷声,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周感华.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现有制度体系思考[J].理论与当代,2013,(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社会发展模式 篇2

答:现代港口物流管理主要发展趋势:(1)顾客服务转向关系管理

港口物理管理着重在企业内部作业与组织的整合,对顾客相对应的是以服务品质为主要管理重心。因此,评测管理绩效的标准多半为货物到期、完好率等。然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下,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意味着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它是指企业在与客户的接触过程中,通过收集并分析客户与企业联系的所有信息和资料,帮助企业建立和维护一系列与客户之间卓有成效的“一对一关系”,从而使企业提供更快捷和周到的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实现企业与客户双方价值的最大化。港口物流的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由:

①客户信息的管理;②市场的管理;③客户财产的管理;④客户服务的管理。(2)经验激励转向策略变迁

科技的突飞猛进及新型商业模式不断发展,企业固守既有经验寻求突破的经营模式反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例如,国际网络兴起后所形成的网络购物通道,可能对传统业者带来极大的冲击。因此,成功的港口企业唯有建立新策略以及培养持续变迁管理的能力,方能在新世纪中继续生存。

(3)重视相对价值取向 在评量港口绩效时,传统评价方法容易片面追求一些绝对数值,如货运量或货运市场占有率等。在现代港口物流中,价值取向将着重于相对价值的创造,港口通过价值服务的提供,为顾客创造增值的同时,有部分回馈给企业,达到双赢之目的。

(4)功能整合,优势互补(5)专注于核心业务管理

港口综合物流经营管理的趋势是专注核心业务,并将核心业务或功能委托给其他专业公司管理。即结合几家专业公司(如专业物流公司、专业信息公司),形成一虚拟企业体系并整合其功能、实现优势互补的策略联盟,从而使主体企业能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6)由信息保留转向信息分享 在形成策略联盟的供应链管理架构下,供应链内的相关企业必须将供应链整合所需的信息与其他企业分享,供应链中多数企业可进入数据库中取用作业决策所需的信息,使得策略联盟行为更加有效。

(7)加强知识管理,培养创新能力

在港口物流活动中,实施知识管理,一方面要重视调整港口的组织机构,将港口建成知识性港口;另一方面要重视知识在利益分配中的重要地位,引导港口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深刻变革。

(8)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针对目前港口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加强港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是大势所趋和必然之举。首先,开展“培养人、使用人、发挥人”为主要内涵的人才工程,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竞争、激励和选拔机制,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培养、造就和吸引复合型人才,增强港口的竞争力。其次,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运用多层次、多方面的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推动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约束机制,加强企业的绩效管理。的绩效管理。

目前,港口物流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物流中心模式 港口物流中心模式是指以港口为据点,以主枢纽货运港口业务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并整合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并引进货物检验、报关、结算、需求预测、物流系统设计等延伸功能,全方位、全过程地完成物流服务。这也是以物流中心为载体,集国际商品、资本、信息、技术等于一身的资源配置型港口,即“第三代港口”。港口发展物流中心模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港口具有发展物流中心的硬件条件。港口、场站本身就有装卸、存储、包装和集疏运等功能,建立物流是对传统功能的进一步有效利用和功能扩充。其次,港口本身也有一定的信息处理系统,而物流中心模式要求这种信息处理更及时、更准确、更系统。

我国港口发展现代物流业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但同发达国家港口的物流中心地位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所以,港口向现代物流中心的转化仍需长期努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建立主要物流的配送中心;二是建立物流管理中心;三是建立信息数据中心;四是建立包装检验与设计服务中心。

2、特许连锁经营模式

特许连锁经营是指核心港口企业(总部)同加盟港口企业(分布)签订合同,授权加盟企业在贵姓的区域内使用自己的服务标志、品牌、经营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在同样的形象下进行物流服务。港口企业的特许连锁经营类似于超市、餐饮企业的特许连锁经营,实质上是品牌企业的一种“克隆”

特许连锁经营的基本思路:首先,核心港站企业将其企业名称、服务标识等申请注册商标,其物流经营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等专业部门论证质量及规范性。其次,核心企业选择加盟企业,签订合同,将其品牌、服务标识等授权给加盟者使用,盟主企业拥有加盟者的物流经营权,而加盟者拥有本企业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并向盟主交纳一定比例的特许使用费;在经营过程中,联盟企业统一使用同一品牌名称,遵循统一的价格策略和服务操作规范,在总部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实现物流经营的特许连锁。

对于盟主来说,在物流服务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市场潜力巨大;企业物流经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网络完善,物流流程成为区域内的样板流程。对于加盟者来说,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的企业需在区域内拥有一定的场所和专业物流服务设施,且企业有改善物流经营、从属于他人品牌下的医院。

3、供应链模式 在现今物流企业的实力逐渐增强的形势下,物流企业取代供应商和分销商,直接同作为供应链核心的生产企业形成供求关系已经成为可能。在物流服务中,物流企业与其直接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微观层次表现为企业提供的物流作业同步、后勤保障和服务协作上;中观层次表现为与生产企业的信息共享、提供物流技术支持和联合开发上;宏观层次则表现为同生产企业一起共同配置资源、实现委托代理机制和对策研究。这是一种高度信任、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关系。

(1)供应链合作模式策略

物流企业的供应链合作模式是一种与合作伙伴最密切的联盟方式,管理的效用得以在这种紧密合作下充分发挥。机遇物流企业的供应链,港口可以实行以下联合的策略:

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模式探析 篇3

关键词: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困境;对策;学校管理;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03-02

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对高校校园文化、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深化、专业技能提高和综合素质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不可缺少的学生组织。随着大学生对社团参与兴趣越来越浓厚,对社团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社团能提供自己兴趣与专业技能发展相结合的平台,实现个性、兴趣和技能的融合与统一。因此,探索社会工作社团的发展模式,实现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对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现状

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在本文中是指高校学生以社会工作专业为共同志趣爱好,秉承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和方法,有组织地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参与社会服务,以实现共同目标和理想,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一定的形式自主组织起来的开放性群体性学生团体。

至2014年11月,全国有306所院校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104所单位设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据调查,58%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成立了社会工作社团。社会工作社团主要由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发起和组成,社团成员一般在20~100人不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占全体成员的60%~100%。开展的活动主要秉承“助人自助”服务宗旨,结合专业教学方向和本土特色进行专业性学术研讨和公益性志愿实践活动。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作为专业性和实践性社团,对社团专业发展具有较高要求,是集兴趣、理论、技能、公益于一体的组织。但其在各高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发展困境。

二、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困境

第一,定位单一。一是社团性质定位单一。目前,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一般是由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下的学生社团联合会监管和自我监管,作为专业技能高要求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不能仅仅只是学生社团联合会单一管理,需要专门的社会工作负责部门进行管理和指导。二是功能定位单一。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一直被作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繁荣校园文化的平台,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补充功能却没有得到专业教育重视,没有纳入专业教育管理当中。

第二,专业服务能力不强。一是社团骨干专业能力不足。从大部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看,社团骨干主要是大二开始担任,大三换届,基本上是一年一届。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一般都从大二开始,也就是,社团骨干还没有正式掌握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就要承担社团专业服务。这对社团专业性来说是一种挑战,对社团骨干来说也是一种压力。二是社团整体专业服务能力不足。高校社会工作社团成员主要是大一大二学生居多,社团成员自身不能具备较好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外专业学生对专业服务更是陌生。整体社团成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足直接影响专业社会服务开展。

第三,活动内容专业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活动内容与社团目标相背离。很多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在执行服务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浅层服务内容上,如讲座、节日志愿活动等。二是活动没有体现专业特色,未形成专业品牌。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的特色就是依据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开展专业公益服务,并形成社团品牌活动[1],实现可持续化发展,而很多高校社会工作社团没有做到活动品牌化。三是活动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相脱离。社团活动大多在学校内部开展,闭门造车,没有与专业实践基地结合或者是去联系实践单位开展社团活动,没有结合已有专业教育资源,其实这是一种专业割裂。

第四,活动经费不足。目前,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费、学校拨款和社会赞助。85%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经费来源于会员费,一般是每人每年10~20元,也就是社团每年会费大概是300~2000元之间,有限的会费无法满足日常社团公益服务的开展。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筹资渠道单一,活动经费缺乏保障,长时间发展下去,社团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制约。

第五,规范的专业学习交流平台缺乏。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学习交流平台缺乏表现为:一是社团内部学习交流不足。社团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纵横交错的学识交流、沟通网络,使社团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2]。但社团并没有将这种优势资源进行运用,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而是遵从社团骨干的意見。二是校际间交流少,没有全国性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学习交流平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正式的规范的全国性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学习交流平台,这导致了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的封闭性和缓慢性,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经验得不到很好的分享与借鉴,阻碍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进程。

第六,管理评价制度与专业教育分离。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因为归属关系,社团管理评价制度都是有学生社团联合会制定的相关制度来进行社团管理的,社团管理缺乏针对性。同时,校团委在激励时,侧重社团荣誉和个别特别优秀社团骨干或者成员进行荣誉奖励和增加社会实践分,没有惠及全体社团成员。而社团成员的实践在专业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却与专业教育实践学学分没有联系,这与专业教学实践隔离开来,不利于提高社团成员的积极参与性。

三、解决策略

高校社会工作社团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重要实践环节,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纳入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探索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下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模式,克服社团发展困境,实现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第一,性质和功能定位。重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地位作用,明晰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不仅是学生社团联合会监管下的一般学生社团,同时也是社会工作专业所在院系管理和指导下的专业社团,也就是在学生社团联合会监管下,社团寻找所在专业院系作为挂靠单位,实现两者共同监管,体现社团重要地位。同时,社团不仅是高校繁荣校园文化场地,更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践的重要平台,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重要场地,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二,宗旨和根本目标界定。社团的宗旨及其定位决定着社团“为何而生”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必将导致社团思想的盲目与混乱,活动的形式化和虚无化[3]。社团宗旨和根本目标是围绕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教学特色制定的近期和长远目标:专业助人,服务社会。

第三,专业服务能力提升。优化社团干部选拔机制,选拔具有专业能力强和具有领导风范的社团骨干,带领其他成员一起开展特色专业服务。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组织举办的各种专业学习交流培训,如专业交流会、专家学者讲座、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培训班、国内社会工作专业论坛和主题会议等,以提高社会工作社团成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提升专业社会服务水平。

第四,活动的专业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社团活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课堂学习的专业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开展社会服务,同时,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实情和培养特色,开展符合专业培养特色和地方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服务,可持续进行,最终形成社团的专业化、特殊化和品牌化社会服务项目,保持和不断提升专业服务品质。

第五,活动场地和实践基地遴选。高校可以为社会工作社团提供固定的校内活动场所——社会工作实验室,保障活动场地的固定性和常态化。同时,社团活动可以在学校已经建立的社会工作实践基地开展服务,获取新成果和深化巩固已有成果,或者社团先行开创新的专业实践基地,学校根据成果将其挂牌为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基地。

第六,服务资金来源与支持。社团活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后,更具有计划性、有序性、规范性和保障性。首先,日常活动开展可以申请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践经费;其次,社团可以参与申请专业教育组的比赛和专业项目,解决活动经费困难;再次,社团活动与院系共同开展专业活动,如共同举办社会工作文化节、学术文化周等,争取院系资金;最后,社团活动参与到专业教育实施项目活动中,如学校与其他公益组织合作开展的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福彩基金公益创投项目等。

第七,管理评价机制的完善。将社团活动纳入专业实践成绩考评。将社团活动纳入专业实践成绩考评,不仅有利于社团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的执行与完善,更有利于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新增考评指标和途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愿主动参与社团活动,发挥专业技能,无疑是检验专业教学进行专业实践,学习与兴趣吻合的良好平台。

第八,内聚力培养与对外宣传。一是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建立完善的网络交流平台,实现社团活动成果共享,也可以使社团成员之间、成员与老师之间、校内外专业同学之间互动学习与交流。二是建立全国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培训、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全国性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学习交流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交流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社团经验交流分享、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讲座、专业社会工作技巧培训、高校社会工作社团论坛、专业学术论文竞赛、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设计竞赛等。

第九,专业教师督导。社团聘请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对社团成员和社团活动进行专业督导。社团指导老师发挥专业老师团队力量,对社团成员进行情感支持、技能培训和行政督导。社团专业指导教师需要对社团活动进行长期规划和总体把握,保障社团活动与专业教育的对口,保證活动的专业性,在活动经验总结上,形成社团特色和品牌项目。

四、总结

重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探索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模式,在发挥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重要作用同时,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纳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充分体现和强化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实践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竟.大学生品牌活动建设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D].西安:西北大学,2012.

[2]宋家荣.高校学生社团功能定位[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

社会发展模式 篇4

船舶配套业是指生产和制造除船体以外的所有船用设备及装置的工业, 它与船舶总装业、船舶修理业共同组成完整的船舶工业。船舶配套产品的价值约占船舶总价值的三分之二, 在船舶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升船舶配套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打造世界造船强国的必要条件。

我国船舶配套业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得到较大发展。然而, 90年代以后受“重造船、轻配套”思想的影响, 对船舶配套产业发展关注不足, 使得配套问题成为多年“顽疾”, 甚至成为船舶工业发展的瓶颈。最近10多年来, 我国造船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 造船能力逐步提高、造船规模不断扩大。与造船业快速发展形势不协调的是, 我国船舶配套设备本土化率在80年代末达到70%的高点后, 开始逐渐下降, 最低时不到30%。最近几年虽有所提高, 但船舶配套业发展严重滞后于整个船舶工业发展的总体局面仍未彻底改观。

从船舶配套产业国际竞争格局与发展态势来看, 在今后较长时期内, 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在国际上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欧洲、日本、韩国。与之相比, 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产业竞争国际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 欧洲、日本、韩国纷纷针对我国造船业与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战略, 如利用其产品质量、技术、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由转让技术、合资合作转向在中国独资建厂或直接向中国出口产品, 扩大国外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通过提高技术引进门槛, 提高合资合作的控股比例, 使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来源紧缩的不利局势。

在上述形势下, 总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模式,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 对于提高我国船舶配套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二、世界典型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模式

1. 欧洲:科技引领型发展模式

欧洲作为造船业的发源地,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已形成了实力强大的船舶配套业体系, 占据了全世界船舶配套的半壁江山。欧洲船舶配套产业始终坚持走科技引领型的发展道路, 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船舶配套产品领域一直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欧洲船舶配套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塑造品牌、提升口碑。

欧洲的船舶配套业起步较早, 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塑造品牌, 提升口碑。目前已拥有强大的品牌效应, 在世界各地的船东、船厂和船级社中享有广泛而良好的信誉。如芬兰瓦锡兰、MAN B&W、德国MWM、MAK中高速柴油机、英国Decca、德国安修斯, 丹麦欧堡等。

(2) 重视科研、引领技术。

欧洲的船舶配套企业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 在船舶配套产品研发上既精细又专业, 所设计生产的船舶配套产品以复杂、安全和环保著称。除此之外, 欧洲还对配套产品的性能不断进行改进, 从而提高自动化程度, 优化操作灵活性, 加强产品安全性。如船舶动力技术, 差不多每半年就有新的机型或新技术推出, 以适应国际新船型、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 欧洲船舶配套业在高技术、高附加值、尖端船用设备产品的研制中始终保持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稳定性, 长期占据在技术上领先的优势地位。

(3) 追求卓越、完善服务。

欧洲船舶配套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始终追求卓越, 产品标准高、质量好。借助其早期在航运市场上的优势, 依托自身强大的实力, 逐渐形成遍布全球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网络, 具备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便利维修和及时升级服务的能力。例如瓦锡兰公司率先推行船配产品一揽子销售计划, 将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部件打包之后整套出售, 并提供综合服务和维修, 以赚取更多附加值。

(4) 跨国联合、扩大优势。

欧洲主要船舶配套企业通过组建跨国集团, 发挥联合优势 (尤其是欧盟内部) , 齐心协力对抗外部竞争, 争夺世界各国的船舶配套市场。如世界著名厂商克瓦尔纳、多格雷戈、赫格隆、利伯海尔等均为跨国集团。

2. 日本:技术持续跟进型发展模式

日本船舶配套业一直持续跟进欧洲领先技术, 凭借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日本船舶配套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不仅船舶配套业品种齐全、体系完整, 其规模也很大, 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35%~40%,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船舶配套产业链。日本船舶配套设备国产化率高达95%~98%, 并大量向国外出口。此外, 日本船舶配套产品自主研发能力也得到提高, 并在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品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 在高、精、尖船舶配套设备研制领域可与欧洲媲美。日本船舶配套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引进技术、持续跟进。

日本船舶配套业经历了大规模引进西方专利技术的过程, 其80%~90%的船用设备技术从欧洲引进, 极大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日本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 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 使日本国产船用设备可与欧洲抗衡。

(2) 借鉴经验, 完善售后。

日本借鉴欧洲企业的经验, 建立和完善全球服务体系, 消除船东选择设备时的后顾之忧, 提高设备销售率。

(3) 整合优势, 协调发展

。日本将船舶配套企业按专业进行分工, 逐步整合并形成集中生产优势。通过协调规避企业间不良竞争, 减少内耗,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使船舶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4) 政策支持, 技术保护

。日本在引进欧洲先进技术的同时, 实施保护性措施, 如限制二次开发获得的技术对外转让、国内可以生产的设备限制进口等。此外, 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植政策, 如低息贷款、税制改革等, 1999年出台的《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规定, 对于特定行业给予财务、税金、金融等方面的支持, 2001年船用发动机或船舶用品的制造被指定为特定产业。

日本船舶配套产业持续跟进型的发展模式存在一定不足:跟进型发展模式很难全面超越其跟进的对象。

3. 韩国: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韩国船舶配套业起步相对较晚, 但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完整的船舶配套工业体系, 目前, 韩国国产设备装船率已达到90%以上。韩国船舶配套产业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从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政府的干预和调控措施由多到少, 但始终存在。尤其在产业发展初期, 政府干预手段较多, 力度较大, 管理手段侧重于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产业发展和成熟期, 政府更多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发展, 管理手段侧重于税收、融资、法律手段。韩国船舶配套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政府参与主导。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 成立“国产化推进协议会”以推进国产化工作; (2) 在政府参与下, 成立“韩国造船机质材工业协同组合”, 配合政府和企业进行配套设备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工作; (3) 于1980年成立了配套企业行业协会, 对船舶配套企业实行统一管理; (4) 于1981年编制了跨越5个“五年计划”的《造船材料设备国产化促进方案》, 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进造船设备国产化; (5) 限制船舶配套产品的进口:对于国内能够生产、满足要求的船用设备, 原则上不允许进口, 政府于1995年规定了81种船舶配套产品不准进口, 到2000年增加到102种; (6) 为减少对进口部件的依赖, 工商能源部鼓励每年至少要有两个船用部件在本国开发; (7) 政府出面协调大型船厂之间关系, 在政府的干预下, 韩国船厂, 如现代、大宇、三星和韩进等, 改变互不购买对方船舶配套产品的作法, 优先在国内采购; (8) 商工部造船课对船舶配套厂直接实行干预, 如, 在柴油机方面确定生产范围, 规定6000马力以上大型机由现代重工现代柴油机公司一家生产, 6000马力以下中型机由双龙重工生产。

(2) 配套企业与船厂密切合作。

造船厂与配套企业签署长期合作协议, 从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入手, 以投资入股、联合研发、出资设立船舶配套新产品研发基金等方式, 促进配套企业发展。

(3) 加强与国外著名公司合作。

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合作生产等方式, 使得配套业的技术水平迅速追上世界先进水平。韩国政府参与和干预船舶配套产业的保护性措施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可能引起包括日本和欧盟在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的批评, 引发贸易争端。此前, 在造船领域, 韩国的相关保护政策 (如造船补贴政策) 就受到日本、欧盟的批评。2003年6月, 欧盟请求WTO设立专家组解决欧盟与韩国的争端, “韩国影响商船贸易措施案”成为WTO体制下国际造船领域内第一个反补贴争端案。

三、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船舶配套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 加速发展时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船舶配套产业快速发展, 至80年代末设备本土化率曾达到70%的高点。 (2) 滑坡时期: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本土化率逐渐下降, 最低时不到30%, 国产化率则更低。 (3) 恢复发展阶段:新世纪开始至今, 最近几年, 国家开始重视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 本土化率有所提高, 已经突破50%。

相比欧洲、日本、韩国而言, 中国目前尚未形成特色明显的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模式, 不过, 中国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 在政策方面, 受到“重造船、轻船配”、“靠外扶内”思想的影响, 未能形成连贯一致的发展政策, 走了一条迂回曲折的发展之路。在90年代, 促进船舶配套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导致船舶配套业发展目标屡次规划、屡次落空, 船舶配套本土化率一路下滑。

(2) 在组织形式上形成多元化发展模式, 包括造船-船配一体化的大型船舶集团、专业船舶配套园或生产基地、单个船舶配套企业等, 但大部分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至2008年底, 我国有大小船舶配套企业至少600家以上,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68家, 大型企业仅3家, 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量低、产品单一, 重复生产、盲目低水平竞争的状况严重。

(3) 在技术和生产形式上逐步建立了引进许可证合作生产、自主研制和合资合作等多种船舶配套产品制造方式。

(4) 产业发展集群趋势日益明显, 但集而不聚。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已改变了散而不集的格局, 围绕我国主要造船基地, 在地域上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船舶配套产业集群、以大连-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湾船舶配套产业集群。然而, 船舶配套企业集而不聚, 未能形成统筹协调、分工合作的聚合体。

四、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不同的国情、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根据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发展历程、现状以及世界船舶配套产业东移的历史机遇, 借鉴欧洲、日本、韩国发展船舶配套业的经验, 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模式。

1. 在竞争战略方面, 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模式。

我国船舶配套工业主要落后在产品技术研发能力上, 而通过完全自主设计开发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这种发展路径是漫长而艰辛的。借鉴日韩发展经验, 我们可以看到, 通过及时跟踪并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寻求以许可证、合作生产等方式与国外著名厂商保持和建立合作关系, 继续“引进来”的发展模式。在“引进来”过程中, 应改变单纯的技术引进、合作生产的格局, 逐渐过渡到联合设计开发, 最终发展到自主研发, 形成独立创新能力, 打造自有品牌, 提高船舶配套设备装船本土化率和国产化率。

“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要利用世界船舶工业中心东移、船舶配套产业重心转移的大趋势, 借全球金融危机之契机 (如此时成本低廉等) , 有选择地跨国并购海外高端船配企业, 尽快形成完整的船舶配套产业链;另一方面要建立全球服务网络, 完善售后服务体系。造船企业选择配套产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售后服务能力。没有全球性的服务网络, 船舶配套产品很难“走出去”。然而, 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足够规模与充沛资金去承载运营国际化网络带来的高额成本。因此, 我国船配企业应积极探索多种灵活方式, 与欧洲、日本、韩国的相关企业展开合作, 联合打造全球配套产品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 逐步在世界各主要港口建立售后服务站及备品、备件仓库, 提高船舶配套产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和范围。

2. 在产业布局方面, 采用“产业集聚, 优势整合”的发展模式。

船舶配套产业具有就近配套、成套配套、集群发展的鲜明特点。可以看出, 欧洲、日本、韩国船舶配套业集聚发展的现象均十分明显。为了提高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应以产业集聚理论为依据, 以协同发展为核心, 大力支持船舶配套企业专业分工, 整合优势, 尽快改变集而不聚的现状, 充分发挥三大造船基地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和两大船舶配套产业聚集区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 的集聚效应, 提高船配企业集中度, 走规模化发展道路。

3. 在生产制造方面, 转变发展模式, 由本土化生产转向国产化制造。

本土化生产只是引进外资企业, 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 享用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 (海岸线等) , 开工建厂。但由于技术垄断, 外资采用独资等方式在我国进行投资生产, 例如, 韩国STX等在大连长兴岛独资建立船厂和船舶配套企业, 这将使我国无法获得更多更先进的源技术, 却承担着高污染、高耗能带来的后果, 始终处于产业链下游, 不符合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实现本土化生产向国产化制造转变, 提高国产船用设备装船率水平, 真正提高我国船舶配套业国际竞争力。

4. 在政策环境方面, 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的发展模式。

从日韩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日韩船舶配套业的发展都依靠政府的强力介入, 得益于政府长期大力支持。要改变我国船舶配套业的落后局面, 同样离不开我国政府的大力扶植。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来激励船舶配套业的发展, 并在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出台保护性措施, 例如, 有选择、有重点地支持一些关键产品、重要零部件和高附加值设备研发、生产和制造, 为国内船舶配套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5. 在企业管理方面, 应大力推进“精益生产”模式。

在保障安全、提高质量、提升品质的前提下, 用科学管理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将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真正变为竞争优势。

农村发展模式 篇5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12-15 浏览次数:15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还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这阐明了农村经济问题在全党工作中的战略地位,也充分说明了现阶段解决农村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要从理论到实践真正的行动起来,尽快解决农村经济的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现状

(一)发展是毫无疑问的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农村改革如火如荼的不断进行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问题,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成就之巨大是举世公认的。农村的面貌也在这短短30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从原来的饥肠辘辘到后来的解决温饱又到现在的小康生活水平;他们的收入变化也是巨大的,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9倍多,这一功劳不仅仅在我们的农民勤劳耕作以及农业科技的发展,还要归功于我们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土地承包制度改革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可能性;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而小城镇建设又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全国广大农村的巨大变化就是我们取得的成就的真实写照。

(二)问题是真实存在的成绩是可喜的,然而问题也是突出的。当前农村经济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近几十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状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2003年才有所回升。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与此同时,城乡差距不断的拉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上,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已连续7年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左右,扩大到3.1:1,城乡二

元结构的问题较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不符合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的,所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一个很紧迫的任务。

二、对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设想

未来的农村经济应该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农业实现高度的现代化,城乡实现一体化,没有明显的城乡概念,取而代之的只有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区别,从事农业的人数会有所减少,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会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自由调节农业生产内部生产结构。这种设想模式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要点:

(一)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按照我国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的要求,到这个世纪中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农业现代化更是必不可少的了。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目前的我国现状来说,单靠农民和国家的农业投资恐怕在几十年之内是很难解决,建议可以灵活的适当改变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在农民承包优先的条件下,把多余的大片土地承包给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的团体或个人,推行农业生产的“招商引资”。但他们承包后要求他们必须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这样不但能提高农业产量,而且他们所拥有的对市场的考察能力是单个农民所无法匹及的,他们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而适时改变他们的农产品生产结构,又解决了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病,同时原有的农民可以继续呆在农业内部帮助农业生产,这样农业利润提高了,原有农民的收入比单个生产时还要高,同时又避免了单个农民生产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在这同时恐怕又要求全社会能够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与时俱进。不要以为动摇了农民的土地承包制度,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像丧失了一切,失去了做主人的地位,可能还有人怕误入了资本主义的制度,这些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城市的广大工人阶级不是也没有土地吗,但事实上他们比现今的农民生活得更好,更有社会主义主人的荣誉感。

(二)城市化普及,城乡“二元结构”替代为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也是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标志,未来的农村应该全面实现城市化,农村这个概念将逐步被人们淡忘而退出历史的舞台,全国基本是共同富裕,业已没有现在的东中西部差距、农村和城镇及城市的差异,也就是说无论你在祖国的哪一个区域,都享受几乎一样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及社会保障。但城市化也要允许适当的差异,不可能每一个地方都同步发展,拥有一样的资源和特色,我们也要允许一部分城市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人文资本等要素先发展起来,形成规模和特色,让他们

成为其他城市的榜样和窗口,最终通过辐射效应达到共同发展。那么未来从事农业的人口的生活方式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和城市的从事工业生产或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居民没有区别,他们在农业承包商的农场或农副业生产基地工作,或者自己承包土地来进行农业生产,总之让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他们白天去上班,晚上回他们在“城市”的家。他们的收入分配基本遵循平均利润率来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未来将没有农民的概念,换之以从农人员。现今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将来会逐渐淡化至消失,变之为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桎梏必须要打破,这就要逐步实现城市化。

(三)由市场调节农业生产和农业的生产结构,政府的宏观调控减少我们吃过了计划经济的苦头,也初尝了市场经济的甜头。实践证明市场是调节经济的最有效方式,市场也是经济发展平衡的自动稳定器。在未来的经济中,市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也不例外,土地承包者必须全面掌握市场的变化信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的品种、规模;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发展规模和特色农业。在市场的指挥棒下,土地承包者也会根据需求来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现今的农产品积压低价的状况会有很大的改善。同时,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在将来完全可以有较大的减少,农产品保护价以及对农业税的减免和粮食购销体系等制度完全可以取消,让农业在竞争的环境下发展得更好;同时又减少了国家对农业的大量投入,增加国家的税收。

(四)现有的五级行政区划设置改革成三级模式

现有的五级行政区划有着很多弊病,人员冗繁,工作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而且行政权力过大,阻碍经济的良性循环,目前已经显示了很大的问题。当前农村经济中的县乡(镇)二级政府已经面临很大的问题,债务负担太重,政府正常运行都到了一定的影响,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行政管理人员过多不能不算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的汉朝时期,平均是8000多人养一个官吏,唐朝时5000多人养一个官吏,到了清朝时期,是1000多人养一个官吏,而现今,平均是40多人养一个政府官员,这样的比例不改是不行的。

对于在未来的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城市化的背景下,县乡(镇)二级政府是没有设立的必要的,甚至还会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因为在普遍城市化的背景下,乡镇级城市在机构设置方面会有很多麻烦,也不便于行政管理,同时农业现代化实现以后,也不再需要那么多政府来管理农业,政府的职能将聚集在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我认为未来的行政

区划应该设置为三级,即中央、省和市,将市的规模变小,这样不但解决了政府人员冗繁的问题,也能提高政府效率,更便于行政措施的施行,不会出现层层弱化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三、现阶段要做的工作

对于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出路问题,对照上面的设想,大致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四项工作,将其总结为“四个重视”:

(一)重视农业人口再就业,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

农业人口再就业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话题,而所谓农业人口的再就业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人数很多,而且要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剩余的劳力将更多,如何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就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多少。实践证明,引导农民到城市就业是一个很好的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当今农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来源于非农产业。同时,实践也证明,农民在城市就业能够与城市居民形成互补,并不怎么影响城市人口的就业。所以,现阶段我们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力向城市就业的引导工作,并逐步稳定在城市,为将来的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做好准备。事实上,我国现在已有很多的农村劳动力都在城市就业。资料显示,2002年底,我国商业就业总人数为4970万,农民工1997万,占就业总人数的40%;建筑业就业总人数为3893万,农民工2959万,占76%;制造业中乡村劳动力4506万,占总人数的54%。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已经在各行各业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要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再就业,就必须为他们在城市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享受和城市劳动力一样的待遇和福利并平等就业,同时,也要为他们在城市定居提供便利,改革户籍制度就是必须的了。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所幸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实施了最大的政策便利。同时,要加大城镇建设力度,为农业人口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引导他们合理的流动,以防过多增加城市的压力。

(二)重视农业人才引进,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走向农村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提高,有赖于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人才和现代化的技术以及资金的支持,依靠知识层次不高的农民来自发实现农业现代化恐怕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建议充分重视农业人才的引进,但目前的农业实际引进人才是很困难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改革。建议改革土地承包制,一方面把农村人口引入城镇或城市,一方面鼓励那些大中专毕业生走入农村,银行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信用贷款,政府再对他们的农业项目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符合要求的就要

向他们承包一定的土地,让他们自主经营。由于这些年轻人思想开放并有一定的对市场的洞察和分析能力,依靠他们可以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解决农业的结构性问题。

(三)重视招商引资,不但工业要招商,农业也要招商

招商引资是一个很好的尽快搜集发展所需资金的很好办法,并且它具有传导效应,可以吸收先进的技术,国家要吸引外资,工业生产要招商引资,农业同样需要招商引资。农业招商引资,是指提供优厚条件,吸引有资金、有技术的个人或团体来当地进行农业生产,以尽快改变农业现状的措施。要进行农业招商,也需要进行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把农民手里富余或生产效率极低的土地承包给承包商,让他们进行现代化耕作或者是多种形式的农业型生产活动。这项措施和吸引人才入农业交相呼应,那些大中专毕业生可以进入这些承包商的门下,进行技术研究指导或者是市场开拓。同时,小城镇的建设也要鼓励招商引资,这是一个很好的城市化途径,江苏和浙江一带就有很多通过这种方式而成长起来的城市,都是值得我们大力推广的好方法。

(四)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投资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但关系到招商引资的力度,也是城市化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必须引起重视,建议国家和地方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切实的改变农村的电力、通信、供水、供气、交通等状况。对农业的投资不但要减轻农业税,主要必须集中在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科研上,改善农业生产的灌溉和抗灾害等能力。

创新模式?谋求发展 篇6

2009年以来,大理州结合旅游兴州、工业强州发展战略和不断发展壮大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组建成立了以骨干学校为龙头,以企业为依托,以相关学校为基础的大理州旅游、加工制造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三个职业教育集团。在探索如何把集团工作做实做优的过程中,大理州通过学习、调研和研讨后认为,集团就是要把大家集中起来,团结起来,形成拳头,形成合力,充分利用集团学校的师资、设备设施及区位优势等条件,把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成员学校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强化训练,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依托集团,以集团为纽带,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教学观摩、技能竞赛等活动,这才是成立集团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按照这样的思路和设想,结合大理州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实际,从2010年秋季开始,集团按照“五个统一”的原则试行联合办学,开展教学研究、教学观摩、技能竞赛等工作,收到较好效果。一是统一教材,相同专业统一使用一个出版社出版的同一版本教材;二是统一教学计划,相同专业的教学计划由集团牵头学校制定,成员学校按教学计划统一组织教学;三是统一教学研究和竞赛,每年由集团牵头学校组织一至二次或教研或教学观摩或技能竞赛活动;四是统一办学模式,集团成员学校实行1.5+0.5+1的模式,学生在原学校学习一年半,到集团牵头学校强化训练半年和完成技能等级考证工作,最后一年由集团组织到企业顶岗实习;五是统一推荐就业,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由集团统一推荐到集团企业或其他企业就业。目前,试行的旅游和加工制造两个集团的联合办学,已集中强化训练学生2000余人,其中,强化训练成员学校学生767人,并全部由集团牵头学校安排到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地就业。同时,组织开展了加工制造、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研究、教学观摩5次、师生技能竞赛6次,参加教研、教学观摩、技能竞赛师生达 500多人次。

社会发展模式 篇7

1.职业学校学生的思品素养问题特征及分析

伴随着素质教育近十年的尝试, 摆在职业学校工作者面前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社会在转型, 青少年生存环境复杂化、多样化;家庭、非正式群体、社区、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协调, 甚至矛盾、失衡;学生实习和就业的行业流动性大, 收入低, 就业压力大;“80后”对职业的忠诚度、对企业单位的忠诚度有所下降;提前出现待业族、失业族、歇业族乃至成为“啃老族”;校园日趋社会化, 职校学生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个人主义严重、追求享受、盲目交友、厌学、沉缅于网络等不良嗜好, 懒惰、自私、偏激、意志薄弱、承受能力差等, 心理障碍与人格障碍问题也相对较多。

与此同时, 许多企业人士认为, “适应性差”及“能力不足”是困扰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企业对学生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中, 首先, 是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其次, 是毕业生的“适应性与综合能力”;第三, 为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许多毕业生对自己“适应性” (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竞争环境) 不自信, 对自己“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包括:独立生活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不自信;自律能力差——上班迟到、早退、说脏话是家常便饭, 不服从管理的事时有发生;自身形象差——仪表不规范、行为不拘小节、语言不规范、不文明;沟通交往能力差。人际交往方式还处于自我发现和模仿阶段。

2.开展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广与目标的实施的需要

2005年,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指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如何进一步推进职业学校就业与创业教育工作,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是职业学校面临的隐性迫切问题。经过几年来, 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曲折探索, 课程改革的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探索、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尝试给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注入了活力与生命力, 实施以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项目任务为主线、提升学生能力为本位、关怀学生成长为宗旨的人性化教育教学必然取代传统教育而成为21世纪新教育风暴。在这样的背景氛围下, 以拓展训练为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了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发展人性化、能力本位教育的良方妙药和创新途径。

为了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及道德品质, 泉州市中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安溪县慈山农业学校) 在累积创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丰富经验的基础上, 大胆提出了以拓展训练形式的中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 并进行了新的尝试, 打破传统的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在全面加强和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礼仪交往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在中职学生中开展能力拓展训练的目的与意义

1.什么是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 英文“OUTWAR—BOUND”, 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 义无返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 去迎接一次次挑战, 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它起源于欧洲, 原为二战时期的士兵生存训练, 现已拓展拓深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团队整合、野外生存训练和探险活动, 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 已成为西方和外资企业首选的教育培训的手段和有效途径。拓展训练被引入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增长的中国不过近十年的时间, 外企白领、内资管理层、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对这个名词已不再陌生。

在中职学生中开展拓展训练, 能让学生在活动与实践中真正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结合专业技能、专业素养, 充分激发其才智与潜能, 提升个人素质, 熔炼团队,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心智人格的完善, 突显职业教育功能, 缩短学生踏入社会的磨合适应期, 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 打造新世纪优质人才所需基本素养。

2.以拓展训练为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 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锻炼身体、加强合作意识, 这都是目前中职学生应该增强的地方。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去交流、去感悟、去反思, 对培养团队精神, 发掘潜力, 增强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拓展训练平台, 让学生体验怎样处理好民主与集中, 自由与约束, 团结协作与创新, 包括大局意识与个性的关系, 并且把知识趣味性和挑战性融合进去, 能从中悟出很多人生道理和人生哲学。培育团队共识和归属感, 不仅有利于启发学生树立谋略意识和大局意识,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协作能力, 创造信任、团结的气氛, 有效利用组织内资源和技能, 增强团队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实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激发潜能, 熔炼团队”的目的。

3.贯彻落实人才强国、人才强市战略, 从源头培养大批优秀技术人才

作为中职学生, 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 还需要完善的人格、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拓展训练为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旨在提升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训练过程, 通过训练课程能够有效地拓展人的潜能, 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 帮助学生建立高尚而有尊严的人格;同时让团队成员能更深刻地体验个人与集体之间, 师生之间, 同学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 从而激发出团队更高昂的学习热诚和拼搏创新的动力, 使团队更富凝聚力。在塑造团队活力的同时, 推动个人成长的不断增值。训练内容丰富生动, 寓意深刻, 以体验启发作为教育手段, 学生参与的训练将成为他们终身难忘的经历, 从而让每一系列活动中所寓意的深刻的道理和观念, 能牢牢地扎根在团队和每个成员的潜意识中, 并且能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合作中发挥应有的效用。

三、开展能力拓展训练的模式与效果

大家都知道, 职业学校的学生质量相对高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差距的。有人总结“三不来”, 学习好的不来;家里有钱的不来;干部子女不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缺失, 有些还可能成为“问题学生”。所以, 中职学校的教师都感到职校的学生一是难教, 二是难管。要想使这样的学生群体在学校通过二至三年的学习, 一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文化水平, 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 步入社会后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成为社会的进步力量;二是使他们掌握一门技术, 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自食其力, 逐步成为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 成为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三是使他们学会做人, 培育他们的阳光心态, 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 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 提高他们抵御挫折的能力, 使他们懂得感恩、回报、奉献、创造、进取的含义, 就必须处理好“管”“教”的关系, 采取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0以来, 泉州市中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安溪县慈山农业学校) 接受了泉州市4000多名学校中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基地认真制定了一套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具有军事训练与封闭管理特色、就业指导并求职培训特色、礼仪规范和心理疏导特色、能力拓展及行为养成特色的活动方案, 让教官都运用体验式的拓展模式, 组织学生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 取得了巨大成功。

(1) 利用个人挑战项目。

空中断桥、室內攀岩、高空秋千、荡气回肠、信任背摔、高空梅花桩、云梯等项目, 挑战学生的极限, 挖掘学生潜能, 增强自信心。

(2) 采用团队项目。

轨道电车、毕业墙、天梯、合力过桥、齐心协力、携手并进等项目, 溶炼团队意识, 发挥团队作用, 学会怎样与群体合作。

(3) 通过情景项目。

疯狂数字、孤岛求生、生死电网等项目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拓宽思维, 学会资源的整合利用。

(4) 通过交流项目。

一分钟自我展示、笑容可掬、肢体语言、直呼其名、穿越雷阵、野炊等项目, 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 分工协作。

(5) 通过情感项目。

风雨人生、人椅、礼让通行、感恩的心等项目, 使学生学会感恩, 学会承担责任, 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6) 通过氛围创设。

通过建立团队、选队长、定队名、选口号、定队歌、团队破冰、团队融合, 树立学员的团队意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我是一个人, 我们是一个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 只有完美的团队”“相信自己比努力更重要”“只有想不到, 没有做不到”等口号始终响彻在活动场地上空, 让激励自己、相信团队的意识在学生意识中扎根。

在活动中, 基地教官注重分享、引导、交流, 让学生谈感悟, 很多项目都让学生明白, 没有他人的帮助, 自己很多事是做不到的。在总结时, 很多学生想到父母、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朋友同学对自己的帮助, 以至于热泪盈眶, 泣不成声。实践的目的非常明确——让学生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员工应该具备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服从管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还要会学感恩他人, 感恩社会。五天的活动, 学生的转变非常显著, 效果非常明显。

在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能力拓展训练, 这是我校开展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又一次大胆改革和尝试。许多带队老师都认为, 让自己的学生参加能力拓展训练是实现职专一年学生角色转换的起点, 是增强合作意识、培养生活能力、意志品质、养成良好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极为重要的途径和形式。

以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企业发展 篇8

1 广西农垦金光乳业有限公司发展现状

几年来,广西农垦金光乳业有限公司抓住奶业迅猛发展的有利时机,通过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目前已成为广西农垦集团专门从事种牛繁育、牛奶生产、乳品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经营企业,成为广西最大的外种奶牛养殖场,广西最大的荷斯坦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通过了自治区无公害奶源生产基地认证,通过了广西壮族ISO 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QS市场体系认证,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奶牛养殖场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认证(AA级),成为全国50家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场,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开辟出广西农垦集团又一新兴朝阳产业。金光乳业公司承担着国家“牛胚胎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奶水牛开发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禽粪便高固体浓度沼气发酵工程应用技术研究”等项目,各方面的发展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步入了奶业生产现代化的崭新天地,同时为广西的奶业发展做出榜样。

2 制约广西农垦金光乳业有限公司发展的因素

金光乳业公司目前在发展进程上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整体经济总量偏小,奶牛牛群结构还不够合理,饲养成本高,饲料品种单一,单产水平低;乳制品厂设备较齐全,但规模较小,生产能力有限,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品种较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营销人才,销售渠道不宽,销量不大,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少;产品结构没能得到优化,仍以销售生奶原料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融资难,资金紧缺,无法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等。这些因素制约公司整体经济效益,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

3 创新发展模式,推进企业发展

金光乳业公司提出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先求生存后谋发展”为基本经营思路,以打造“绿色牛奶”基地,实施奶牛养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以“原”“鲜”引领消费方向为主线,围绕广西农垦集团提出的科学发展3年计划,转变公司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奶牛养殖的集约化经营,提高奶牛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1 加强员工岗位管理

进一步建立健全人事、劳动、岗位职责、分配管理制度,建立有效机制,继续推进各项技能考核工作,岗位工资直接与当月产值、产量、完成工作任务挂钩,实行岗变薪变;奖罚考核细化量化到岗位和人员,做到月月有考核,月月有奖罚;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充实生产一线力量,通过试用、培训、考核等劳动用工制度,加强规范用人管理。

3.2 加强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提高效能建设

加强成本控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从严把关,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全体员工岗位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员工节约成本、减少浪费的意识。首先,在原料采购方面,要求采购员深入了解原料市场,对原料质量、价格等作到“货比三家”,尽量采购物美价廉的原料。其次,对奶牛养殖场的日粮配方进行科学合理调整,做到在不影响产奶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减少浪费,节约开支。

3.3 大力推进乳品加工技术改造,提高硬件设施水平,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1)通过多渠道筹融巨资,本着“五年保先进,十年不落后”的原则对乳品加工厂进行改造,利用国内领先的厂房、设备、工艺,生产出质量一流的各类奶制品,以适应新的生产要求,凭借高品质、高营养的品牌美誉度赢取消费者信赖。

(2)提高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开发多元化的奶制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

(3)坚持“以质量为生命,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声誉,以质量求发展”的方针,将质量意识与职业道德相结合,不定期分层次举办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质量管理的本领和技能,增强全员质量意识,使员工真正认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含义。

(4)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真正建立质量控制点,成立质量监控小组,共同把好质量关;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考核制,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做到不合格的原料不进厂,不合格产品不出厂,保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使“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理念得到真正落实。

(5)严格“5S”现场生产管理,增强成本意识,降低生产费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3.4 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奶牛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1)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大力推广良种奶牛,重点是加强高产奶牛繁育体系建设,采用高质量的冻精改良奶牛;按要求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为奶牛品种选育、改良和奶牛流通提供依据;大力推广玉米青贮和优质牧草饲喂技术;加强农业牧草管理,提高牧草种植岗位土地产出率,保证奶牛吃到高质量的无公害粗饲料,从而提高产奶水平;大力推广全混合日粮(TRM)技术,通过采用该技术,来提高产奶量,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减少疾病的发生;大力推进奶牛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全面实施奶牛场沼气发电工程第二期项目,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使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形成“饲料多-奶牛多-肥料多-牧草多”的良性循环,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进一步优化、调整牛群结构,通过标准化饲养,把那些年老、低产以及有缺陷的奶牛淘汰,做到该淘汰时就淘汰,向质量要效益。

(3)提高奶牛场从业人员素质,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奶牛场养殖示范场的要求进行培训,并通过考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调整人员结构,做到量才使用,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

(4)实施“三个集约化经营”,深挖潜力,提高养殖质量和效益。首先,通过集约化经营,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提高奶牛单产,从增产中要效益。其次,通过集约化经营,提高饲料的转化率,节约饲料成本,扩大良种繁育覆盖率,淘汰低产、有缺陷奶牛,降低固定资产折旧和场地、人工、管理成本费用,从节流中要效益。最后,通过集约化经营,改善奶牛的质量,使原料奶的脂肪、蛋白质含量提高,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下降,从优质产品中要效益。

3.5 不断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率

认真做好应收款项的回收工作,清理外单位各种拖欠款项,确保货款正常回笼,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3.6 以销售为龙头,积极开拓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社会发展模式 篇9

目前,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 老年人口的需求越来越不容忽视, 养老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挑战与机遇并存, 养老地产开始进入众房地产商的视野。保利集团副总裁胡在新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养老地产将是房地产行业未来最大的风口。”可见许多大房地产商对养老地产是有所期待的。但目前我国的养老地产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 存在许多问题, 其中盈利困难不容忽视。这就使养老产业遭受“外热内冷”的尴尬境地。因此, 要实现养老地产的健康发展, 就离不开政府资金的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本文认为, 通过运用PPP模式发展养老地产, 利用政府的资金和良好的信誉, 与私营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经验, 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取长补短, 合作共赢, 才能使养老地产快速健康发展。

国外的养老模式已非常成熟, 在美国, 最大的产业不是地产也不是金融, 是大健康产业, 大健康产业的切入点是养老产业, 面对目前市场上不断增加的需求, 如何迎合市场建立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开发商们正在思考的问题。

2 我国养老地产现状

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 我国65岁以上老人总数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7%, 按照国际标准已属于老龄化社会。近15年来, 老龄化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加上“计划生育政策”使“421”模式家庭增加, 2个人要赡养4个老人、抚养1个孩子, 养老压力很大。养老难、未富先老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建立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刻不容缓。在“十三五”计划中, 养老工作作为发展重点被提出, 致力于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流, 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迎合社会需求, 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鉴于养老地产与一般的商业地产相比, 有其特殊性, 首先在选址方面, 要求交通方便, 环境优美;其次, 在小区规划上, 要考虑无障碍设计、健身场地和措施、绿化率要高等;最后, 要求有相应的配套服务, 超市、药店、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这就决定了养老地产是一类投资大、资金回收期长、各方利益关系复杂的地产模式。目前, 我国的养老地产运营模式主要有3种。

2.1 租赁模式

此种运营方式是开发商建好住宅后, 只租赁不销售, 签订一定时间的租赁合同, 在租赁期内, 房客可享有物权法规定的一切权利, 租赁期满后将房产回收, 这样可以提高房产的利用率, 降低养老房产的成本, 确保养老房产真正为所需要的人居住, 并且可以重复使用。这种模式资金回收虽然稳定但速度较慢, 不符合私营企业的需求, 因此, 若想推崇这种模式, 还是需要政府主导, 开展以福利性质为目的的养老地产。

2.2 出售模式

此模式与商业地产类似, 均由开发商负责养老地产的建设与出售, 并回收成本获利。这种模式虽然资金回收快, 但失去了养老地产为老年人服务的本意, 无法保证满足老年人的相关需求。

2.3 租赁+持有模式

这种运营模式是指通过构建综合性的养老服务社区, 社区内包括各种配套设施, 比如医疗、购物、娱乐等, 开发商通过出售社区内房屋和租赁配套物业回收成本。这种模式和国外的养老模式类似, 例如在美国, 开发商利用政府提供的财政支持、保险公司提供稳定资金、通过信托基金融资等渠道拓宽资金来源, 使开发商更有获利保障。而我国更多的采用酒店式管理, 通过会员制来稳定资金流。这种模式不仅对开发商有利, 也吸引了保险行业的眼球。当然, 此种模式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

3 当前养老地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养老地产的发展, 示范性项目和工程越来越多, 但各种模式的养老地产均有其局限性与风险, 可以说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 养老地产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从发展历程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规划设计不合理

目前许多养老地产项目, 只是打着养老旗号, 实际还是商业地产, 并不能突出体现对老年人需求的满足。建筑功能配置不合理, 尤其对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无障碍措施太少, 护理需求也不能满足。专业的养老服务比较匮乏, 导致老年人无法居住, 长此以往, 此类地产中业主反而大部分为40岁左右的中年人, 并不符合养老地产的初衷。

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不仅仅是建筑入口、电梯按钮、设置坡道等基础服务设施, 还需要很多细节上的设计, 比如套型设计要确保老人能够进行无障碍的视觉和听觉交流, 卧室中床铺的高度、大小、软硬度等也需要依据老年人的要求特殊设计, 插座和开关的位置也要尽量减少老年人的弯腰频率等, 总之, 只有深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3.2 养老地产盈利困难

养老地产的特殊性决定其投资回收期长、收益慢、风险大等特点, 使开发商心有余悸, 不敢大规模投资, 只能依靠保险公司、基金投资的投资。在现存的养老地产项目中, 结构化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公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很高, 服务质量也很好, 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 价格也比较合理;另一方面, 私营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没有保障, 因为前期投入大, 价格也偏高, 因此不受消费者青睐, 入住率低。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目前开发商对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不认可, 还没有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投资运营模式, 相关的法律政策也没有完善, 养老服务质量不高, 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也是制约其投资的因素。

3.3 产业链待优化

在养老地产发展的初期阶段, 投资各参与方之间还未形成完善的合作模式, 资金投入、运营、回收等环节也不能很好的衔接。因此, 完善产业链条是促进养老地产健康发展的前提, 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的发展, 以应对地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 为市场提供1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3.4 服务内容单调

养老地产区别于一般商业地产的特点即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但目前, 无论是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尤其是私营地产商开发的养老地产。因此, 需要国家通过制定硬性指标来衡量养老服务的等级, 给予评定, 如需要开展托老服务、医疗护理工作、文娱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多样化服务, 真正组织专业化的队伍加以培训和管理,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进而提高消费者的积极性。

4 运用PPP模式发展养老地产

近年来,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加上亚投行的建成, PPP合作模式已不再新奇, PPP模式是指通过政府向私营部门或社会组织购买产品或服务形成的一种伙伴关系, 通过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的风险分担, 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共同目标, 构建有利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产品。其中, 伙伴关系是首要特征, 利益共享与风险分担是维持合作关系的重要条件。采用PPP模式可促进公私双方互利共赢,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私营部门来说, 通过与政府合作, 可以与政府分担风险, 使收益更有保障。同时, 与政府合作可以增加自身企业的声誉和知名度, 名利双收。反观政府方面, 通过对私营部门进行融资, 可以减轻资金压力, 减少资金投入, 同时, 利用私营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节约管理成本。可见, 通过PPP模式构建公共基础设施符合各利益方的需要, 可使社会利益最大化。因此, 我们提倡采用PPP模式构建养老地产。

4.1 融资时期

在项目融资时期, 政府应制定相关资金优惠政策, 同时, 对养老地产服务和运营效果进行监控, 通过量化指标衡量项目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根据监测结论, 决定政府给予项目的优惠力度, 这样既能提高私营部门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又避免地产商打“擦边球”, 用养老地产的旗号做商业地产。

4.2 开发运营

在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时期, 要发展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例如美国打造的“持续护理社区”, 根据老人不同需要, 分为生活自理型、生活协助型、专业护理型,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 自理能力逐渐减弱, 可以通过这三种护理程度的选择, 决定需要的服务, 避免老年人频繁搬家的不便。

5 结语

随着我国养老地产的发展, 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 规范市场行为, 通过向私营企业购买服务减轻财政和管理负担, 同时, 通过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养老地产的服务质量, 完善服务内容, 以PPP模式公私合作,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市场内部各参与方的配合, 共同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构建更多基础设施, 满足市场需求, 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玉峰, 李正伟.基于养老地产PFI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担研究[J].中国房地产, 2012 (12) :62-66.

[2]夏超尘.PPP模式下养老地产参与者的角色分担[J].城乡建设, 2014 (6) ;82-83.

[3]刘淑敏.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我国养生地产业务建构初探[J].商业时代, 2012 (8) :125-126.

[4]顾书桂.论养老地产的经济性质兼论以房养老的局限性[J].江海学刊, 2012 (5) :84-89+238.

[5]纪晓岚.我国养老地产发展模式探索基于上海与杭州的个案比较[J].中国经贸导刊, 2012 (32) :8-11.

[6]王振坡.我国养老地产发展时序及策略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 2013 (10) :103-109.

[7]罗福周.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 2012 (10) :138-142.

[8]裘旭波.中国养老地产存在的问题及突破途径---中美养老地产对比分析[J].中国房地产, 2013 (9) :34-36.

社会发展模式 篇10

事实说明, 知识能改变命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带动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省委书记卫留成多次强调发展职业教育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省长罗保铭上任后的第一个专题调研就选择到职业学校, 提出对职业教育实行“重点支持、重点倾斜、重点发展”。

省教育厅认真领会、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对实施科教兴琼战略,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特别是对促进就业增长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下, 我省各中职学校从省情、校情实际出发, 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面向市场开专业, 面向岗位设课程”, 主动与企业合作, 积极为“三农”服务, 开展“订单”式培养, 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探索出“三段式”职业教育新模式, 即:一年在农村职校学习基础理论, 一年在城市职校学习专业技能, 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 然后就业或自主创业。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减轻职校学生的经济负担, 又通过重新组合省、市 (县) 和企业各自资源优势, 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 还充分调动并发挥了省、市 (县) 两级政府和两级职校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 “三段式”办学模式是符合我省省情民情、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职教发展模式。在“三段式”办学模式的推动下, 近年来, 海南职业教育事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2005年以来,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年均增长30%以上;2008年秋季开学在校生达15.2万人, 实现了普、职比大体相当。2002年以来,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拉动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飙升11个百分点。初中学生一毕业就到职业学校学习在我省广大农村已成风气, 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孩子因此走出了贫困山区, 学会了一技之长。据统计, 海南中职学生85%来自农村。打工赚来的钱不仅改变了个人的命运, 帮助家庭脱贫致富, 也给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上完初中上职中, 打工致富一路通”, 已成为我省农村百姓中最流行的口号。“培养一个学生, 扶助一个家庭, 服务整个社会”的职教办学目标成为了现实。

以“三段式”为基础, 去年, 省农业学校又探索开创了“送教下乡, 半工半读”, 服务“三农”的办学新模式。他们把课堂设到田间地头, 在果园鱼塘现场授课, 开设“农村青年学历班”, 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和农业实用型人才;与各市县组织部门合作开设“村官班”, 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当地脱贫致富“双带头人”。正如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红梅所说, “海南农业学校与各市县‘联姻’, 为农村培养基层党组织和脱贫致富‘双带头人’, 这种办学模式是海南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创新。这是海南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 特别是为‘三农’服务最好的突破口。”海南职业学校开设“村官班”的消息经《光明日报》报道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做出重要批示, 认为这是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有力举措, 有利于把受过较高教育的年轻人稳定在农村基层村干部队伍中。海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好经验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2007年1月、2008年12月、2009年2月, 周济部长三下海南, 对我省创新“三段式”办学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好经验, 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 希望海南继续为全国职业教育创造好经验。

社会发展模式 篇11

关键词:乡镇经济 发展模式 发展策略 环境保护 品牌建设

乡镇是直接面对农民最为基层的单位,和广大农民群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乡镇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因此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目前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备建设的还不够完善,交通的不便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农民的收入较低、缺少相对稳定的生活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消费的需求,不利于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发展乡镇经济是有效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自身的理解和实践,分析了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乡镇经济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较好,中西部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中西部乡镇经济的落后严重的制约和影响了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本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通过研究分析,目前乡镇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

(一)乡镇经济的特色不够突出

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乡镇特色不够明显,特色意味着有经济点的存在。乡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形成自身特色就很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经济发展的状况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农村地区有很多有特色的人文、特产以及环境方面的资源,可以用来发展乡镇经济,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目前乡镇经济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比较明显,很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较为盲目,企业同质化状况较为严重,这使得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和相对成熟的城市企业竞争,依据乡镇实际状况,发展特色经济是目前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民营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活跃

民营经济发展的越好说明民间资本越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社会就业和群众生活水平也就越好。民营经济是乡镇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同时也是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温度计,民营经济发展的好坏可以用来衡量本地区县镇经济的发展状况。目前东部发达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的快于中西部地区,这中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部地区的民营经济异常的活跃,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乡镇经济发展的策略探讨

(一)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发展乡镇经济

首先分析本地是否存在有乡镇经济发展的资源,了解本地区和其他乡镇比较的主要优势,这主要包含了人力资源、矿产资源、地理优势、人文特色等等。在考虑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同时还要考虑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依据自身的优势抓住可能存在的一些发展机会。如果本地区乡镇资源没有任何的优势,则可以考虑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积极有效的发展集体经济,拓宽乡镇经济发展的思路,或者是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促进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创建乡镇经济发展的品牌

发展乡镇经济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积极引入竞争的机制。在乡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能够有效的推动科技和管理方面的的进步与发展,强化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近乡镇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区域外的竞争与合作,则能够使得本地区的企业吸收经验,引入高效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促进本地区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乡镇经济的过程中还注意要强化品牌意识,品牌是企业在营销过程需要特别强调的重点内容,创建乡镇特色品牌,扶植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提升本地区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辨识度,促进本地区乡镇经济影响力的扩大。

(三)发展乡镇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

发展乡镇经济需要吸取西方国家工业革命致使环境遭受到破坏的经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小结

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品的提升和基层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乡镇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了目前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同时本文对乡镇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更好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福广大农民群众。

参考文献:

[1]赵占恒.区域品牌培育模式浅析[J].北方经贸,2009(12)

[2]田燕秋.基于比较优势、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兵团农业发展问题[J].兵团党校学报,2009(03)

[3]胡金林.我国重点乡镇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农业经济. 2008(09)

[4]宋占威.农业循环经济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1)

社会发展模式 篇12

上海民营医院在市场定位、产品选择、运行模式等方面差异较大,本研究作为“上海市发展社会办医政策研究”的一部分,通过研究民营医院的定位、组织构架、管理方式、竞争模式等,把民营医院分成5种发展模式,而后通过SWOT方法对各类医院予以分析,5种模式分别为:高价质优服务模式、错位竞争模式、专病专科模式、综合发展模式、提供短缺服务模式。通过对60名民营医院法人代表的调查,了解民营医院的运行现况及困境,并通过焦点组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探索其根源。

1 民营医院发展模式

1.1 高价质优服务模式

此类机构多为营利性机构,提供非基本医疗服务,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价格较高。

1.1.1 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医院都有明确的价值观,定位于在沪外籍人士及高收入人群。投资者常采用连锁经营模式,医生从全球招聘,注重品牌建设,关注服务提供全过程中对病人的关爱。同时,医院注重效率,执行严格的诊疗规范,有的在院内实行全科医生首诊及转诊制度,就诊病人先经全科医生诊治并决定是否转诊至专科医生。

1.1.2 SWOT分析结果(1)优势:

由于此类机构母公司一般具有较强资金和技术优势,且多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共享资源和技术。其经营理念、医务人员、管理方式和品牌形象,能被在沪外籍人士认同,也较易成为国际医疗保险公司的签约医院。此外,注重以人为本和全程关爱的理念,易被追求品质的高收入人群所接纳。(2)劣势:各国在医疗市场中技术准入和人员准入标准差异较大,故上海此类机构较难获得特定技术和特定人员准入资质。如国外某辅助医疗行医者不需医师执照,但在上海从业者需医师执照,故外籍辅助医疗者不能在上海行医。(3)机会和威胁:随着市场对高质量、个性化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政策也将逐步放开对此类机构的各种限制。如2007年上海放宽了医生外出会诊制度,以及外籍医师在华短期执业制度等。此外,建立一个相对较为完善、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医疗服务市场,也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的客观要求。其威胁则在于公立机构强大的品牌优势和人才优势,将对此类机构在吸引国内高收入人群就医形成威胁。

1.2 错位竞争模式

这类模式既有营利性机构,也有非营利性机构,主要提供公立医院较少的一般服务。

1.2.1 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经营原则为错位竞争,需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调整业务范畴。经营特点有:(1)关注社会保险未覆盖人群的需求;(2)提供未列入社会保险报销范畴的服务,如体检、美容等;(3)提供公立医院较为忽视的医疗服务;(4)在与公立医院竞争中,根据服务类型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

1.2.2 SWOT分析结果。

(1)优势:较注重长期收益和品牌建设,非常注重市场需求变化,并据此迅速调整。(2)劣势:随着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和公立医院发展,此类医院发展空间越来越小。(3)机会与威胁:良好的市场反应能力,有助于满足居民对个性化医疗服务的需求。威胁在于这种发展需医院不断创新,而且,如果新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会面临同类医院激烈竞争。

1.3 专病专科模式

1.3.1 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此类医院一般提供某种疾病或某个专科医疗服务,如眼科或者骨科疾病治疗。特点为集中资源,重点发展专病专科的医疗技术、设备和人才,形成局部优势,与公立机构进行竞争。

1.3.2 SWOT分析结果:

(1)优势——此类医院常借鉴公立机构的优势,较好地把公立机构的品牌、技术和人才优势,与私立机构良好的市场反应性相结合,以提供市场所需服务,此外,集中资源发展专科技术、吸引高质量人才,较易在局部与公立机构有序竞争。(2)劣势——竞争中,由于纳税和缺乏财政补贴,成本相对较高,此外,当前上海对于民营医院参照一级医院标准管理,因此一旦被纳入医保,丧失自主定价权,不管其技术水平如何,价格为一级医院收费标准,影响机构效益。(3)机会与威胁——机会体现为一是专科医院的定位佳,当前生活方式下,眼部疾病、骨科疾病的患病率均有增加,提示这些疾病治疗的市场需求增大,二是公立医院往往追求新技术,而非最具有成本效果的适宜技术,这为民营专病专科医院发展提供空间;威胁主要体现为当前社会对民营医院,尤其是营利性民营医院的认同度较低。

1.4 综合发展模式

1.4.1 管理模式及特点。

在几年前的街道行政区域合并中,区域公立医疗机构的合并导致某些地区基本医疗服务机构短缺现象,民营医院则能较好填补此类空白。这类医院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也承担部分公共卫生服务。医院在科室设置、行政管理、组织构架等方面均参照公立医院,且具有良好市场反应性和灵活的人才聘任制度。其服务质量、效率均远高于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民营医院,甚至优于公立医院。

1.4.2 SWOT分析结果:

(1)优势——这类医院的建设一般符合区域规划和居民卫生需要,弥补了区域基本医疗服务短缺,节省了财政投入,易得到各方支持。(2)劣势——当前医疗服务体系的分级管理制度,与上海市卫生局规定民营医院不定级管理方式之间不相符,此外,民营机构即便承担与公立机构相同的社会职责,也无法获得政府补偿。(3)机会与威胁——此类医院良好的市场反应性、人才聘任制、科室设置保证其能比公立机构更易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而注重内涵的发展策略和适宜的市场定位较易获得卫生、医保等部门的支持。威胁则来自公立机构的竞争。

1.5 提供短缺服务模式

主要特点为利用社会闲暇资源,提供短缺基本医疗服务,如康复服务。

1.5.1 管理模式及特点。

如上海的军民护理院,其投资方为某军人疗养院,主要服务对象为周边地区的老年病人,提供老年疾病护理服务。军民护理院的公共设施、绿化等均与军人疗养院共用,两院在管理、医疗人员上通用,设施设备方面共享。

1.5.2 SWOT分析结果:

(1)优势——投资方能提供丰富的共享资源,包括土地、疗养环境、医疗设施和人力,节省成本,且投资方作为非营利的事业单位,较易获得居民和管理部门认可;(2)劣势——护理院是疗养院的辅助机构,但疗养院作为公立机构,对于护理院的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高效管理的激励,客观上限制其发展;(3)机会与威胁——机会在于上海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增加了护理需求,市场供不应求。威胁在于这种闲暇资源在转制为社会短缺服务提供者中,缺乏科学管理机制,效率较低。

2 民营医院发展中的困境及根源

研究显示,超过70%的民营医院法人代表认为当前关于营利性、非营利性机构的界定标准不合理,71%认为民营机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环境太差。结合焦点组访谈和案例分析,发现导致民营医院发展艰难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市场准入标准尚需完善

市场准入标准如果低,生产资料进入市场就较为容易,投资者成本回收周期更短。因此,容易出现投资者通过不当竞争,获取高额利润后,迅速退出市场行为。事实上,访谈中每个机构管理者均谈及此问题,并认为这可能是导致恶性竞争、破坏民营医院形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对民营机构的管理规范亟待完善

当前对民营医疗机构管理不足,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2.2.1 医院等级制度的影响。

非公立医院转制的民营医院都不能进行医院等级评审,被默认为一级机构。因此,其价格等均参照一级机构进行管理。对于某些技术、设备已经达到二级、三级医院标准的民营医院,意味着高投入并不能获得相应价格水平的补偿。

2.2.2 技术准入的限制。

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在获得相应的技术准入时更为困难,这在计划生育相关技术准入中尤为明显。

2.2.3 监管规范的不适宜。

当前的监管,主要根据公立医院功能和业务而定。公立医院虽在运营中有趋利倾向,但同时注重医院的品牌和服务质量,院长也更为关注社会及职工的反馈。而且,公立医院经过长期的发展,其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已经日趋合理。因此,对公立医院监管主要集中在医疗技术的选择,医疗行为的合理性。然而,民营医疗机构,尤其是营利性机构,其最终目的在于营利及资本的扩张,这决定了其行为的直接趋利性,而保证医疗质量仅仅是其保证获利的一种方式。因此,对民营医院,尤其是营利性医院的管理,不应关注其是否获利,而更应该关注其医疗行为的规范性。而且,民营医院大多历史较短,尚未建立相应的医院内部管理规范,如病史的规范管理等,因此,对民营医院的监管还应该关注院内的规范管理。两种不同的医疗机构,处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经营与管理状况,决定了对这两种机构应该有不同的监管重点和监管措施。

2.3 营利性医院的税收

2.3.1 税种过多,税率过高。

医疗卫生服务的目的在于维护健康,保证居民生命权益,这决定了医疗服务产品需要特定技术,关注质量,与一般服务有所差异。然而,当前我国税务部门将营利性医院等同于“洗浴、餐饮、交通等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土地附加税、教育附加税等,而且税率较高、没有考虑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占其收入的8%左右。这种有别于民营教育的纳税体系,一方面与我国传统上将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以及体育划分为同一大类管理的习惯不符,也形成了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沉重负担。

2.3.2 营业税过高不符合医疗服务性质。

营业税作为一种流转税,可按税法规定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即其最终纳税人为广大患者,而不是医疗机构本身。过高的营业税率,不利于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也不利于居民获得所需服务。民营医疗机构还需交纳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这两项营业税的附加税(共占营业税的3%),这不符合卫生与教育同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属性[2]。除此以外,营业税尚存在重复征税、税前成本计算等问题[3,4,5]。

2.4 医保定点制度

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上海民营医疗机构均较难成为社会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根据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规定和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只有在方圆8km范围内没有医保定点机构的民营医院方可申请成为医保定点机构。由于上海km卫生机构较多,分布很广,而且民营医院在建院初期较少考虑此问题,客观上成为民营医院进入医保定点机构的主要障碍。随着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推行,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越来越高,所覆盖的服务范畴也越来越广,对于医疗市场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因此,能否进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对于民营医院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增大。

摘要:根据上海民营医院发展现况,总结归纳了5种民营医院经营模式,并运用SWOT方法对各种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法人代表的调查,以及焦点组访谈和案例研究,分析了当前民营医院发展困境,探索其根源,为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民营医院,发展模式,SWOT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上海市卫生统计年鉴[R].上海:上海市卫生局,2007.

[2]刘晓红,胡善菊,董敦,等.营利性医院税收负担及相关政策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17-18.

[3]张自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和税收政策的演变与思考[J].中国卫生,2005(7):53-54.

[4]文馨.解码民营医院税收政策[J].中国卫生产业,2005(6):40-43.

上一篇:创新式教学方式论文下一篇: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