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模式

2024-09-19

科学发展模式(精选12篇)

科学发展模式 篇1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 各种技术和设备以及材料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并且还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材料, 随着这些技术和设备以及材料在众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使得社会的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从而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并且为计算机科学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当今时代, 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从而成为了二十世纪不可或缺的技术。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领域和行业中的应用使得当前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从而为社会的经济以及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 要想得到进一步提升, 就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模式, 从而才能够为推动社会经济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然而怎样才能够使计算机技术推陈出新就成了当前计算机从业人士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为了使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模式更加科学, 还必须要加大对科学发展模式看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道路进行分析研究力度。本文从前科学阶段出发, 对计算机科学和科学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然后对从科学发展模式看计算机儿科学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进而为我国今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前科学阶段

所谓前科学, 就是尚未形成该学科“范式”的原始科学阶段。在计算机科学形成具体的理论科学之前, 计算机科学当属于前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 机械计算机拓荒的时代, 那些所谓的“计算机”都是基于机械运行方式, 尽管有个别产品开始引入一些电学内容, 却都是从属与机械的, 还没有进入计算机的灵活:逻辑运算领域。

2 常规科学阶段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争论, 形成了公认的“范式”, 并依靠共同信仰的范式把大家统一为一个科学共同体。可以说, 这一范式的形成, 是前人不断摸索, 不断进行理论研究, 后人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在此之后计算机科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为后人继续对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指明了方向。也使得计算机科学傲然屹立于自然科学领域之中。为人们的生产, 生活提供不可思义的帮助。

3 反常阶段

科学探索中新事物是层出不穷的, 当科学家们发现了范式预期之外的新事物、新现象、新发现, 用范式难以解释,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这就是反常现象。反常的出现, 推动更多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搜集更多的反常去证实反常。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 人们的需要不再是单纯的学会使用计算机, 了解什么是计算机?而是如何使得人们再使用计算机时舒适, 方便, 如何使计算机更好的与其他学科结合, 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难题等等。计算机的研究者们应该将计算机的相关理论与其他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 深入研究。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对计算机科学而言是挑战, 也是机遇, 计算机科学工作者应抓住机遇, 不要囿于前人的学术观点, 应大胆提出异议, 促进计算机学理论的更新和革命。

4 危机阶段

当反常现象大量出现, 并成为常规科学无法解决的难题时, 人们开始怀疑范式, 失去对范式的信任, 科学共同体开始分化, 这时才有可能打破旧范式的统治转向接受新范式。由于受旧范式支配的常规科学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反常势必导致危机。随着反常现象的不断出现,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成为计算机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计算机以后究竟向着什么方向发展, 计算机界还未形成同一的共识。有识之士认识到计算机只有向其他的学科渗透, 与其他的学科相结合, 才是计算机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单纯的为了发展计算机而发展计算机已没有什么有意义的前景。为此, 计算机工作者在危机面前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念, 做大量艰巨而细致的工作, 以迎接计算机科学革命的到来。

5 科学革命阶段

大规模, 超大规模计算机的出现, 是计算机科学与当时最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其所取得的成就对于计算机的以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大规模, 超大规模计算机时代虽有不同, 但也有很大的相似, 我们拥有现代最科学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自然科学飞速发展, 各学科之间联系日益广泛。特别是近数十年来, 自然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开始转向重新综合的趋势。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等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理论的兴起, 计算机领域中已由原有的计算机硬件向计算机软件, 硬件的转变, 同时“人工智能”, “通讯工程”等的出现, 都为计算机科学革命提供可能和有利条件。

6 新常规科学阶段

科学革命以后, 科学即转入新的常规科学, 进入了在新范式指导下的渐进式发展。科学史就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不断交替的过程, 循环往复, 永无止境。跟上了时代步伐的新的中医理论体系 (新范式) 会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一新的理论是以现代语言描述的, 因而容易被世界人民所接受, 并因为其整体辩证的特色而广泛受到欢迎, 且使这一学科本身蕴藏着无穷的发展潜力。新的计算机理论体系还会给未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反馈, 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而有助于未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领域和行业中的应用使得当前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从而为社会的经济以及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 要想得到进一步提升, 就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模式, 从而才能够为推动社会经济一步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本文对从科学发展模式看计算机科学发展道路的详细阐述, 相信读者对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 要想计算机科学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还必须要加强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力度。

科学发展模式 篇2

发布时间:2011-11-

5信息来源:

中共惠州市委党校 中共惠东县委党校联合课题组

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世纪。现代意义上的海洋经济已完全突破传统海洋经济的范畴,突破了传统海洋经济的发展模式,成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体系、一种陆海一体化经济、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惠东县是广东海洋大县,丰富的海洋资源、便捷的海陆交通、优越的地理区位是惠东发展海洋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和活力的重要条件。在去年召开的县委九届三次全会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构建“捻平半岛经济区”、打造“能源大县、旅游商贸大县、海洋经济大县”的战略部署,把发展海洋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科学发展观创新惠东海洋经济发展模式是今后惠东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努力方向。

一、惠东海洋经济发展大有可为

惠东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一定的产业基础,加上县委县政府科学的决策,惠东海洋经济发展大有可为。

1.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前景。惠东县濒临大亚湾和红海湾,是广东省的六大海洋与渔业大县之一,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渔业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宜渔面积广阔。管辖海域面积3200平方公里,有大小海岛22个,海岸线迂回曲折,东起黄埠镇东头村,西迄稔山镇楼角村,全长171.8公里,海岛岸线37.6公里。滩涂面积3.88万亩,5米以内浅海面积13.1万亩,10米内浅海面积为29.15万亩。海洋捕捞渔场广阔,200米以内海区面积7910平方公里,其中40米以内浅海面积1540平方公里,捕捞生产的主要渔场分布在大亚湾、红海湾至大泥口内侧,自北至南渔场依次是白鸭排渔场、星洲渔场、担轩渔场、大星针渔场、大泥口渔场。海区的鱼、虾、蟹、贝、藻等生物种类繁多,其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有200多种,还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海龟。有大小海岛55个,其中面积大于500m2的海岛38个,最大的港口小星山面积1.275公顷,小于500m2的海岛17个。海湾有18个,拥有大亚湾、考洲洋(属红海湾)等优良港湾、港口和海港。现有港口、巽寮、范和、亚婆角、盐洲五大渔港,其中惠东县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8平方公里,为亚洲大陆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特别是稔平半岛一带,腹地面积广、海洋资源丰富,是发展临海工业的首选之地。巽寮作为滨海旅游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可建成国际性滨海旅游胜地。这些丰富的海洋资源,客观上为惠东县发展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业、海上运输业、海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为县委、县政府提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2.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与广东其他临海县市相比(如汕头、珠海、湛江、茂名等)惠东拥有发展临海工业、能源、港口物流及休闲旅游等产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大溪、碧甲、亚婆角三个国家级一类码头,战略意义重大。稔平半岛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内,毗邻香港、广州、深圳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市场前景广阔。周边立体交通网络发达,公路、铁路、航空、港口和航道运输相互衔接。与惠州港东西对望相距13海里,平坦宽敞的海滨公路穿区而过,至广汕公路17公里,广深高速公路27公里,离惠州市区46公里,广州市180公里,距深圳97公里,海距香港46海里。正在实施的惠深沿海高速,惠莞高速和广惠高速东延线、厦深铁路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后,将大大缩小与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各发达城市的距离,惠东将完全处于珠三角1、2小时生活圈内。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网络,既可以承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东莞等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降低生产、运输成本,共享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资金优势,又可充分吸纳周边发达城市的游客来惠东休闲度假。

3.初具规模的海陆产业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明认为:在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任何时候都存在互相竞争。生产要素只会流向有规模经济、有优势产业群和劳工共用池的地域。惠东县经过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滨海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一是海洋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鱼、虾、蚝、鲍、贝五大海水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全县己建立起1.25万箱优质鱼网箱养殖、5000亩高位池健康养虾、9.5万立方米水体的工厂化养鲍、2.95万亩贝类养殖和1.5万亩的吊养蚝五大海水养殖基地;二是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滨海旅游市场日益兴旺。喜来登五星级酒店已开业,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兴建的平海海滨温泉度假村已经建成开业,初步形成以巽寮海滨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平海滨海温泉、港口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平海古城等景区景点相互相成的滨海旅游精品线路,成为珠三角地区休闲度假胜地;三是临海工业进一步发展。除原有的石英石开采、渔船修造业外,近年来,全力推进工业发展,先后引进了平海电厂、康利石材生产基地、港口风力发电厂等大项目落户;四是口岸经济初具规模。经国务院批准的三个对外开放的一类码头正在紧张扩建,其中,平海碧甲码头已建成,于11月份验收投入使用,港口、大澳、稔山亚婆角预计09年年底验收投入使用。初具规模的海陆产业为惠东积累了发展海洋经济的宝贵经验,提供了发展海洋经济的资金技术人才,增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坚强信心。

4.科学的决策为发展指明了方向。海洋经济已成为广东最有活力的经济领域。近年来,广东省的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省、市、县领导都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省、市、县发展的重大战略,充分发挥自身地理区位优越和海洋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进一步拓展海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省委书记汪洋发出广东未来可以向海洋伸手的倡导;惠州市领导提出要把搞好稔平半岛规划建设作为重头事情来办,并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3家专业权威机构,对稔平半岛制定产业与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惠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在去年召开的县委九届三次全会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构建“捻平半岛经济区”、打造“能源大县、旅游商贸大县、海洋经济大县”的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发展海洋经济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惠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惠东海洋经济发展无论是总量规模还是发展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海洋大县的地位和要求仍不相适应,与周边其他沿海地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海洋经济对全县经济的贡献不高,面临许多挑战。

1.观念陈旧容易捆住发展的手脚。有学者指出,海洋世纪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观念和意识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经济、科技问题才能朝正确的方向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制约惠东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思想观念陈旧。惠东与其他经济发达的临海地区相比,无论是海洋经济的规模还是产业结构都存在较大差距,这固然有历史和客观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但思想僵化、观念陈旧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是市场观念淡薄,自主创新、创业精神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上的制约,惠东同我国大多数沿海地区一样无法摆脱内陆文化的束缚。沿海地区历来是国防建设的重地,因此又带来了相对的封闭性。建国后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相当一段时期,惠东作为海防重地,国家对惠东的支持力度很大,但自主发展却受到较大制约。甚至改革开放以后相当一段时期,惠东的计划经济色彩依然很浓重,政府对海洋经济认识停留在传统渔业生产的“小农经济”阶段。由于缺少市场意识,惠东的渔业生产、水产加工等传统产业长期以来比较孤立,人们往往只注重产品的生产,而忽略了对市场的分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惠东的海上养殖的项目一哄而上,后来却纷纷倒闭,就是惨痛的教训。其次是小富即安,缺乏开拓性。惠东历来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人们依靠粗放型的海洋捕捞和简单的加工,就能解决温饱问题,往往就会小富即安,缺乏富而思进的开拓进取精神。直至现在的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渔民缺乏自主创业的能力,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助,跳出渔业,就很难生存。第三,基层干部队伍中不思进取、闭关自守、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畏首畏尾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理论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不强,导致有的干部对新知识、新事物反应迟缓,接受较慢,如对海洋经济的认识不深入,轻视海洋经济作用,“祖宗海”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海中,环保设施不健全,对近海渔业资源滥捕滥捞,法制建设也明显滞后。一些领导和政府部门观念落后,海洋意识淡薄,缺乏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观念和战略高度,偏重于局部和眼前利益,延用陆地上的那一套办法和理念管理海洋。

2.经济落后容易制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007年惠东县海洋经济总产值24.5亿元,占全县GDP的13.8%。全县工业总产值297.9亿,全县财政收入12.7亿元,全县税收总额10.5亿元。显然,与其他发达临海城市相比,海洋经济比重与海洋经济发展极不协调。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临海工业建设以及港口建设等方面投入相对不足。首先,渔业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仍停留在家庭式的小生产经营状态,规模经营、集约化生产成分低。淡水养殖生产中严重缺乏资金,在遭受较大的自然灾害后,难以尽快恢复生产,部分生产者在进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海、近海围塘养殖基地标准化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影响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后劲。其次,由于投入不足,海洋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科技创新步伐不快,科技网络不够健全,已不能满足养殖业快速发展要求。总体来讲,科技投入较低,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开发和滞后,“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缓慢,产品更新换代进程较慢,海洋科技教育研究力量薄弱,海洋科技基础性研究欠缺,科技储备严重不足,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经济总量中几乎是空白。最后,长期以来,惠东发展海洋经济主要局限于水产,近海捕捞、海水养殖发展较快,但多位初级产品,海洋捕捞,精深加工和市场拓展方面相对滞后;港口建设、海洋旅游发展较快,但临港工业、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工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滞后。由于受海防前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国内沿海开放城市相比,惠东在开放时间、范围和程度上,都有相当的差距,给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同时,由于经济落后,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国内外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的吸引力,海洋经济发展面临资金短缺、人才不足等困难。

3.县主要领导的频繁更换容易影响政策的延续性。受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对政策的发展有着深切的影响。所以,党政主要领导频繁调换,在发展规划的延续上就可能出问题。前任官员确定的建设项目,继任者往往搁置起来另起炉灶。官员越是调任频繁,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就越大。九十年代以来,惠东主要领导频繁更换,这不能不说是惠东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每届主要领导执政时,工作重点,战略重点,发展方向都不一样。虽然,惠州市委、市政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打造“稔平半岛经济区”的设想,但由于县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县里没有把这种设想变为现实,这也是惠东海洋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真正认识海洋的价值,提出要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建设海洋经济大县是近几年的事。最近,惠东县委提出构建三大经济中心区,建设五大产业工作目标,全面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为核心,致力于加强海洋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综合管理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五大体系建设。由于起步晚,惠东海洋经济与其他临海发达城市自然有一定差距。

三、创新惠东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路

惠东作为海洋大县,具有独特的地理、资源、文化特点。要有效破除传统产业发展的瓶颈,实施跨越发展,必须解放思想,以规划为先导,以招商引资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临港工业与滨海旅游为主导,加快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把惠东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上惠东”,探索出惠东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

1.解放思想,探索惠东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

未来惠东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新特点:

(1)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新理念。思想解放是惠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目前,全国沿海地区都在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不能复制的,惠东当然也不例外,不能照搬外地模式,同时“文件上没有,惯例上没有,领导讲话上也没有”。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发展的基础上,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海洋经济发展观,立足于惠东海洋资源和现有的产业、技术基础,全面实施以海兴县、科教兴海、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海洋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和水产品无公害管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开发与保护共进,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要打破原有的局限于捕捞、养殖、港口、贸易等产业,树立全新的、系统的、海陆一体化的海洋经济发展思路,探索出具有惠东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之路。政府在经济上可以借鸡生蛋,但在管理上要解放思想,加大投入,增强海洋执法和公共服务能力,探索建立新型的区域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千方百计做活“海”字文章,建设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蓝色文明。

(2)以临海工业为发展新龙头。海洋经济的发展,工业仍然是关键。过去很多人对临海工业存在着极端认识,要么是过分强调工业的作用,认为唯有工业才能发展地方经济,先污染后治理是“规律”;要么就是过分强调环境保护,一说发展工业就是破坏环境。我们必须树立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科学发展观念,工业的经济积累能为更好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提供资金;自然环境的优化能促进招商、发展工业。实践证明也只有临海工业的带动才会有其他海洋产业的真正发展,有了海洋经济龙头才能舞动整个县域经济。当前重要的是通过政府创造有力条件,加快现有在建在谈的装备制造业(熔盛、集健造船)、石化及下游产业(国家石油储备库、鞋材生产基地)、能源项目(平海火电、东山海风电、西虎电厂)等重化工业的进展。同时,以现有大项目为基础,按照稔平半岛总体规划,积极招选相关产业的大企业来落户平海碧甲、东山海两个区域性大型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重型产业集群。发展是目的,只要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终才能实现以临海工业为龙头的海洋经济强县。

(3)以滨海旅游业为发展新名牌。世界各地滨海旅游业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人类的趋海心理和亲海情结。目前滨海旅游业区域竞争激烈,过去很多地方滨海旅游业无序开发、无名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发展样式各不一样。惠东的滨海旅游业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要把滨海旅游业办成粤港澳乃至全国的旅游度假胜地,成为全国的知名品牌。利用滨海资源和海洋空间优势,彰显海洋魅力,促进滨海旅游内涵深化和外延拓展,加快建设海陆一体化的滨海旅游发展格局。要按照建设滨海休闲城市的要求,突出海洋、生态、文化特色,积极创建全国生态县和海洋旅游强县,打响休闲度假品牌。要解放思想,探索新、特、精的的旅游项目。以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为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惠东高质量的热带海洋资源,深度开发潜水、海底观光、休闲渔业和海上游等海洋旅游产品,探索开发海上主题公园;进一步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滨海旅游业发展水平。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协调海陆生态建设,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推进休闲度假房产开发,建设珠三角独具魅力的生态人居环境。

(4)以招商选资为发展新血液。几年前,惠东整个县域经济还没有什么大项目,传统产业都是小打小闹,有积聚效应但没有知名品牌,产业结构单

一、产业链条简短。结合惠东的财政实际情况,今后主要通过招商选资,引进科技、人才,为整个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血液”。一是以招商选资为导向,在重大项目和产业集聚上求突破。围绕惠东优势资源、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在建项目,认真谋划符合惠东实际的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努力通过优势企业带动和产业链条延伸,迅速推动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集聚。二是要通过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导向,加强海洋科技人才的引进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海洋科技支撑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建设海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对新兴海洋科技、海洋生物、海洋精细化工、海洋医药和食品项目要纳入长期发展规划之中,并制定具体人才优待政策,培植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海洋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2.科学规划,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重要作用

惠东的海洋资源独具魅力,利用这些海洋资源必须以长远的世界眼光来规划。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地利益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全局与局部相结合、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相结合,科学拓展海洋产业开放领域和发展空间,将潜在海洋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海洋优势。具体规划,必须遵循科学规划原则,规划近期、中期、远期发展重点和实施步骤,利用现有或在建的产业项目举办区域专业项目的海洋经济论坛,或与大学、科研院所专家合作,科学引导海陆一体化发展。在原有的稔平半岛规划基础上加快编制完善海陆一体化发展纲要,明确各个区域、领域、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根据海陆一体发展纲要,加快制定完善港口岸线、基础设施、临港工业、滨海旅游、现代渔业等相关专项规划,为海陆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抓住重点,做大做强滨海工业和滨海旅游业

惠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滨海工业和滨海旅游业。一是千方百计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引进新的大项目。具体要根据海陆一体发展要求,整合产业基础、港口岸线、土地等优势资源,规划包装一批有利于增强海陆经济发展后劲、推动海陆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投资项目,积极探索重大项目商业运作模式,利用现有或在谈的项目基础,瞄准相关产业的知名跨国公司、国内中央大型企业以及优秀民营企业,实行点对点招商。力争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建设一批新的重大项目,发展临港型工业,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重点产业或重点行业扶植一批龙头大型企业,促进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吸纳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关联度大、配套性好、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提升海陆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加大力度做好在谈大项目的落户工作,以政府工作效率促进临海工业的发展。惠东在谈项目有国家石油储备库、东山海风力发电、碧桂园凤凰城、海洋工程船舶制造、集建重工造船厂、杰森石膏板等,这些都是惠东未来的“潜力股”。各个部门都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征地、拆迁、报批等服务工作,主动沟通企业,对接客商,靠前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滨海旅游主要是把占据主要县域黄金海岸线的巽寮平海发展成为粤港澳乃至国内著名的休闲度假胜地。以平海为例,要依托“四色”(一是以古城、城隍庙、祠堂为主体的“古色”旅游景区;二是海滨温泉、文化广场、一河两岸为主体的“绿色”休闲旅游景区;三是以南门海为主体的“蓝色”综合旅游区;四是以东纵东进指挥部旧址为主体的“红色”旅游景区),结合佛教文化、渔歌文化、海鲜美食文化与人文景观,打好“文化牌”,深度开发滨海咸水温泉和引进酒店、商贸企业,使平海发展成为滨海休闲、温泉海滨度假、渔家文化体验、海鲜美食的黄金旅游带。以巽寮湾为例,其管辖区域旅游资源已基本按照原有规划开发或正在建设之中,当务之急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软环境建设,做好旅游配套服务工作。如:提高公路、航道等级建设,做好航道整治、标牌设置、码头建设;加强区内供水、供电、通信、停车场、污水和垃圾处理、公路绿化和景观林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保健应急、避风港建设,提供旅游咨询、保健、投诉受理、安全防范等服务的软环境建设。同时,巽寮的旅游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探索开发旅游新特项目。在海滨除了进行游泳、帆船比赛、沙滩体育活动外,可以邀请文艺团体演出,邀请书法、摄影名家现场献艺;举行地方名产、海洋主题的工艺美术品展销活动,从深度上打造巽寮海洋旅游品牌。

4.注重环保,确保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

惠东的海洋经济必须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只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理念。传统的制鞋产业由于理念、规划、科技、资金方面的原因已带来很大的现实环境压力。由于相邻区域企业的偷排与内在管理、控制的不力,客观上人流量加大造成生活垃圾剧增,巽寮、平海的白沙滩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污染。旅游资源是稀缺资源,是不可复制的,必须吸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教训,走开发、保护共进道路。县委、县政府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创建全国生态县为目标,以协调海陆生态建设为立足点,以海岸带生态建设为重点,联动海陆环境保护和治理,突出抓好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大海龟自然保护区、海滨公园、海洋旅游区、文化保护区等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将其纳入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根据相关海洋法规制定具体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管理监督,改善海陆环境质量,构建良性协调的海陆生态系统。

招商选资就是突出一个“选”字,首先要选的就是科技含量高、无污染或污染小的项目,从源头上治理污染。另外,必须加快传统产业的污染治理与生活污水与垃圾的处理。通过加大投入,与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来消除这些环境影响。对少数发展前景黯淡、污染严重的企业要整顿、关停,坚决抛弃污染项目。在招商上尤其要注意“双转移”中发达地区的“甩包袱”,不能为短期利益而承接“黑色产业”。

环保问题上还要强调超前意识。随着未来海洋产业的发展,对一些可能的污染必须有前瞻性的眼光。引起海洋污染的原因主要有:油船泄漏、化学污染、深海偷排、倾倒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海洋等。这一方面要在立项上严把环保关,在执法上要严格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排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或者其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港口、码头、石油开发以及船舶制造、维修、拆卸企业等用海单位应当防止污染物、废弃物进入海域,规制企业清除本单位用海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在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滨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和沿海重要的渔业水域内,不得新建排污口。

对外域企业的偷排问题要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防相邻地区向惠东海域偷排污染物,对县域外和县域内不同区域之间由于工业发展的环境影响争取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5.创新文化,铸造海洋经济发展的活灵魂

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和灵魂。按照海洋时代发展要求,加强海陆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融合,加快建设具有海洋特性的区域文化,凝聚独特海洋文化魅力,加快构建海陆一体化的文化发展格局。培育现代海洋文明意识和理念,引领海洋文明建设。深入实施海洋文化精品名品工程,挖掘、保护、发展惠东独特的客家文化、渔村文化、宗教文化、蓝色文化、海商文化、海防文化,发展开渔节、海洋论坛等海洋特色文化活动,增强海洋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高度重视海洋文化与滨海旅游的结合,加快引进建设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景区和景点,精心打造惠东“海鲜饮食文化”品牌,增强海洋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为增强市民海洋国土观念和意识,广泛普及海洋科学知识,宣传海洋法律法规,增强群众关注海洋、保护海洋的自觉性,形成全民参与海洋开发的社会大环境,建议争取市政府立项,在稔平半岛沿海选址兴建广东省一流的海洋科技馆,功能包括海洋科普、旅游、法制知识、历史文化、教育研究,既有直接经济效益,又可增强区域品牌的知名度。

6.提升服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首先,海洋经济的发展关键在政府。建议成立惠东县海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切实加强对海陆一体化发展的科学研究和探索,统筹协调海陆一体化发展目标任务的制订和实施,强化海洋经济强县建设的宏观管理,理顺海洋管理体制,改善管理方式和方法,形成海洋开发的整体合力,协调地区间、行业间海洋开发的相互关系,全力培育海陆一体化管理协调模式。建议制定政策来优化整合海洋科技优势,推进体制创新,形成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机制,鼓励人才科技创新,增加海洋产业科技含量。

其次,政府服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为招商引资铺好“红地毯”。按照海陆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要求,以稔平半岛供水工程和沿海高速铁路建设为龙头,着眼于适度超前,致力于综合提升,加快沿港、沿海、陆岛公路以及港口集疏运体系等交通工程建设,加大标准海塘、水源和引供水工程建设力度,加强电力、信息等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城乡共享、海陆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

第三,加强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政府服务职能的好坏、效率已成为区域招商引资、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据企业管理人员与干部本身调研情况,惠东目前的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在区域竞争中还有很大差距,需以市机关效能建设为基础,根据惠东实际,继续简化审批程序。在海洋经济的审批上实施改革:第一步,涉及海洋经济的各部门填写《海洋经济审批事项登记表》,主动清理本部门的审批、核准事项,根据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协调难题明确提出整改意见,对拟保留的审批、核准事项要充分说明内容、程序和依据。然后,将整改意见和保留项目的详细说明一并报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部门的整改意见进行研究,在协调、沟通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的方案。为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感、提升公务员的形象与服务水平,须加强对公务员的工作监管,增加群众考核比例,由海洋经济领导小组制定专业岗位责任制度,形成科学的责任追究机制。建议通过海洋经济电子政务专业软件开发,提供行政审批,跨部门并联协同审批,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孤岛整合,统一身份认证,电子签章,领导手写批注电子签名等高效的行政服务。

第四,政府要协调好外资与内资、地方与企业、开发与保护等关系。通过外资与内资在量上的互补机制,以大项目为基础,以相互结合延长产业链条为目的,充分吸收中小企业在大公司大项目周围,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形成产业集群。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本土文化和本土资源的影响,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政务服务,引导、扶持企业与地方文化融合;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在环境保护、劳资关系等方面的监管,形成平等、互利、共赢的地方与企业和谐关系。既通过企业的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保护好地方的生态资源与群众利益。

科学发展模式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现;高职;内涵;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内涵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办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欢迎的高职教育。高职院校通过四个方面构建内涵发展模式。

一、科学定位,理清思路

高职院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构建内涵发展模式的起点。有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找准定位,理清发展思路。

1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内涵发展的起点。从我院多年的办学实践看,高职院校只有树立发展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协调发展的理念、经营学校的理念、以特色创建名校的理念等,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内涵发展。

2坚持科学定位,明确内涵发展方向。科学定位,可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特色的形成、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等效果。因此,高职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做好发展目标、办学形式、发展规模、服务面向、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定位。近几年来,我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定位准确,确定了内涵建设方向,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院面向“三农”和老工业基地,灵活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与企业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方案,采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3确定内涵发展目标,明确内涵建设任务。内涵发展目标和规划是指导内涵建设的纲领。我院以内涵建设为中心,制定内涵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规划,同时还制定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单项内涵发展目标和规划。

二、协调发展,保证质量

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发展速度和办学规模,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

1确定适度的发展规模。自2001年晋升高职以来,我院以内涵发展为中心,控制发展规模,目前在校生共5500人,教育教学资源充足,质量提高迅速,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此,适度规模发展,才是科学发展。应避免规模过大造成质量下滑和规模过小造成资源效率低下这两种不科学的发展。

2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为适应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机化大省、畜牧大省、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及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我院面向新农村和老工业基地,设置农业工程类、农业技术类、农产品流通类等5个专业群。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工作较好地适应了黑龙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切不可贪大求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3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升高职以来,学院逐步确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实施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控的“三全”教学管理模式,办学质量明显提高,现有国家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7部,近3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平均为93%。

4实现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学院在培养人才取得办学效益的同时,还注重为当地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服务,进行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成果推广服务,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国家级“数控”和“汽车”紧缺人才培训基地,近5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600多次,培训各类人员3万多人次,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

三、内涵发展,提升质量

高职院校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内涵发展目标,构建内涵发展模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专业品牌优势。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研,及时跟踪人才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布局,深化专业改革。建立以企业技术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标准,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采取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形成专业品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2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各具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这种工学结合、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可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高职院校应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深层次的校农(企)合作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农机专业与国际农机企业——美国纽荷兰公司合作,实行中外联合“321”人才培养模式:设施农业专业与省、市农科院合作,实行校院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等。

3构建特色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院根据各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引入行业标准,将职业资格证书鉴定与考核内容有机地融入课程体系中,构建了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与企业合作建立课程标准,合作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场所,实行现场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特色实训教材。构建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逐步转向以企业实践考核为主的职业能力考评体系,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的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培养,除课堂教育外,重点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和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

4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打造职业化人才。我院以“仿真化、真实化和工厂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为目标,实现内引外联,深度融合。引进美国纽荷兰公司等企业进驻校园,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打造了特色职业化人才。采取学校为企业提供厂房、企业带着设备和技术进驻学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师参与生产过程管理,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以员工的身份参加生产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5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高技能人才。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内涵发展,培养特色人才的根本保证。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出台优惠政策,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主要做法是:一是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建设专业带头人队伍,每个专业至少1名带头人;二是按照专业群建设需要,建立骨干教师队伍,每个专业群至少有5名以下骨干教师:三是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采取外引、内培和聘用的方式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50%以上:四是为青年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确定导师,指导和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四、特色发展,创建名校

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对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

1科学定位特色。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打破旧常规建立新常规的内涵建设的历史过程,因此,高职院校要科学定位特色,不断实践,不断升华,历练而成。

2以特色创建名校。特色需要长期积淀而成,需要全体教职工付出艰辛的努力。因此,特色培育也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抓好内涵建设,多视角培育特色。由诸多的单项特色叠加形成学校特色,由多个学校特色累积形成特色学校,由特色学校加上文化品牌形成名牌学校。

名牌学校的创建起在定位、重在内涵、品在独特、贵在自觉、难在实践、成在坚持。

科学发展模式的演进与出路 篇4

关键词:科学哲学,科学发展模式,科学进步

科学发展模式是指科学演变和进步的模式,它是关于科学进步和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内在机理的完整描述。对科学发展模式的探讨历来是科学和哲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把归纳与演绎、三段论的逻辑证明作为科学发展的模式。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再次引起了学界对科学发展模式的关注,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它们之间有交叉有融合,但更多的是相互消解和争鸣,共同为科学哲学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来源。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模式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以期为科学哲学在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并为科学研究工作的有效管理提供启示。

1 从“渐进积累”走向“猜测的反驳”

1837年,惠威尔将科学的发展比作支流汇合成江河,科学通过对过去的成果逐渐归并到现在的理论中而进化[1]。在逻辑经验主义者看来,科学是一种知识,一种经验上或实验意义上的真知识。他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将理论分析为单个的原子命题并逐个地加以经验(观察或实验)的检验,若能被证实或确证,则这些真命题便如同真理的颗粒逐步积累起来,最终汇集成真理的海洋。

作为逻辑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纳普把这种科学发展的累积模式比喻为中国套箱,随着科学的发展,新的理论总像大的套箱一样把原有的理论包容在其中[2]。内格尔通过对科学结构的分析,指出:“科学理论的发展表现为一个相对自足的理论为另一个内涵更大的理论所吸收,或者归化到一个内涵更大的理论”。科学进步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吸收”、“归化”中实现的[3]。

这种将科学发展视为渐进积累的看法随着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而遭到了致命的打击,牛顿力学虽然得到了千万次的证实,但是当面临“光线在经过太阳的引力场时是否发生弯曲”的判决性实验时却显得无能为力。批判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波普尔以此为理论建立的基点,1934年波普尔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科学知识增长的证伪主义模式,并在1963年通过对逻辑经验主义归纳逻辑的批判,全面地推翻科学发展的渐进积累模式指出科学只是一种猜测或假说:“科学知识的增长不是观察的结果,而是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更使人满意的理论取而代之”[4],并于1972年将科学发展的模式表述为著名的四段图式:P1(科学始于问题1)※TT(提出尝试性的理论)※EE(消除其中的错误)※P2(进入新的问题)。科学就是在这种“猜测与反驳”的过程中不断地逼近真理。

2 从“范式更替”走向“研究纲领转换”

在社会历史主义的代表库恩看来,不论是渐进积累还是猜测的反驳都背离了科学史,前者忽视了科学发展的革命阶段,而后者忽视了科学发展的常规科学时期。他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说:“我看卡尔(指波普尔)爵士是把科学事业中的非经常性的革命特点赋予了整个科学事业”[5]。为了克服这两种观念的片面性,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提出了科学发展的范式更替模式:前范式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时期。

库恩从科学史的视角出发,注意到科学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发展的量的积累和科学革命时期质的突现,具有积极意义。但他认为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6],范式的交替是一种“格式塔转换”,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为了说明新旧范式的不同,他认为两者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否定了知识的继承性,这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实际,同时对于理论的选择没有提到一个客观的标准,必将陷入相对主义。

而波普尔的学生拉卡托斯则指出,科学理论既不像波普尔所说的那么脆弱,也不如库恩所设想的那样是一个范式到另一个范式的更替,前后之间没有任何连续性可言。拉卡托斯认为研究纲领是一个理论的系列,是提供科学评价的知识增长的基本单位,硬核、保护带和启发法共同组成了研究纲领的结构,并由此形成科学发展的研究纲领转换模式:“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证伪并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7]。

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能够较好地说明科学进步的历史,既注意到理论的变革也注意到理论的继承性,从而将科学理论的发展放在人类理性的基础之上,因而有其合理性。但由于其理论的评价标准是超历史的,并且由于他强调评价研究纲领是一个过程,需要给科学理论一个喘息的时间,本来被淘汰的理论有可能卷土重来,因而这样的评价标准就显得过于柔和,也就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3 从“解决问题”走向“个人知识”

自库恩以来特别是费耶阿本德提出了无政府主义认识论”以后,非理性主义思想在西方科学界泛滥,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遭到一些较年轻的科学哲学家的批评。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社会历史主义学派的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相结合的思想,另一方面批判其非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并演生出一些新的观点。

1977年,劳丹在其《进步及其问题》中提出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科学发展模式:问题1※理论1※问题2※理论2……。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进步表现为后继理论比先前理论具有更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由此形成其科学进步模式的核心假定:第一,已解决的问题———经验的或概念的———是科学进步的基本单元;第二,科学的目标是不断扩大其经验问题的范围,不断缩小反常问题和概念问题的范围[8]。劳丹的科学进步模式把科学理论看成解决问题的工具,科学甚至并没有一个终极的目标,对于理论的评价就是按照它的具体目标对它作为工具的效力的评价。科学的进步表现在理论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的完善。

迈克尔·波兰尼从微观个人的角度来阐释科学的发展。他认为科学发展的内趋力是“激情”,由此提出科学发展的“个人知识”科学发展模式:求知热情※启发式热情※说服性热情……。科学理论的建立由求知热情开始,通过启发性热情将使科学理论取得突破,最后,启发性热情常常会变成(且不得不变成)说服性热情,这是一切基本争端的主要动力[9]。作为热情的三种功能,三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循环往复,以至不断地接近真理。

对于科学发展模式的探讨还有费伊阿本德的多元模式、劳丹的网状模式以及夏皮尔的关联主义模式,等等;就国内而言,舒炜光、殷正坤、张怡等人分别提出了关于科学发展的“树式模式”、“科学风格场模式”以及“混沌模式”,等等。随着新历史主义和科学实在论的兴起,西方科学哲学又出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趋势。这种趋势既吸收了历史主义者的成果,反对逻辑主义者的先天主义,又克服了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相对主义。它力图联系科学实践来进行逻辑的分析,从而在历史的基础上将各种方法加以综合和系统化。因此,西方科学哲学家对科学的反思及论争,对于人们认识科学的本性,把握科学发展的规律,提高科研管理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无疑是有益的。

4 科学发展模式的可能出路

随着不同学者和学派对科学发展模式的探讨,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开始走向深入。近年来,国外学者在认知科学的前沿不断探索,如加拿大的邓巴尔另辟蹊径,通过分析发现科学聚会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他指出意外发现实验设计和分布推理在科学模型的建构中起着关键作用,并提出了“整合模型”的概念,“我们当前研究的目标是,确定这些建构模型的不同方面怎样整合起来,从而产生新的模型”[10]。

当代,科学发展越来越表现出交叉和融合的趋势,其特征已从线性走向了非线性,简单地通过某一个历史时期或某一个学科领域科学发展的特点来重建科学发展的模式必然面临着困境。科学发展的模式是多元的、复杂的,所有程序性的模式都会存在着局限性,后现代主义的科学哲学家不赞成科学理论的发展只存在单一的模式。范弗拉森指出:“人们相信一种理论是真的,或者能在经验中得到证实,并不意味着全部能得到证实”[11]。我国学者成素梅通过对EPR案例哲学意蕴的分析,试图解构科学发展模式,重建科学研究思路[12]。

然而,科学的发展依然有其自身的客观性,人们的智力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都将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潜在理由和根据,关键是在重建科学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创新。劳丹提出的合理性的网状模型,并主张范式转移的非整体论模式,这种方法较之以前的方法虽不能说是最科学的,但的确与先前的方法有所不同;基歇尔的研究从“达尔文的挑战”开始,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吸收了库恩的观点后又将其与生物学联系起来从而得到了一个有关科学及其发展的新模型。

当下,科学哲学所能做的,不是超越科学发展的实际历史去寻求科学进步的唯一标准,而是到更广阔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去寻求科学发展的依据。具体而言,除继续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科学发展外,还需要把科学放在社会系统中,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分系统来考察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不仅考察科学内部的因素(及内史),还考察科学外部的环境(即外史),不仅分析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还注重分析科学工作者的个体活动,依据科学系统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特点来着手科学发展模式的合理重建

参考文献

[1]WILLIAMWHEWELL.History of the inductive science[M].Lon-don:John HPark,1837:3.

[2]约翰洛西.科学哲学历史导论[M].邱仁宗,等,译.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3]欧内斯特内格尔.科学的结构[M].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8.

[4]波普尔.猜测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傅季重,等,译.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5.

[5]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M].范岱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66.

[6]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101.

[7]伊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5-62.

[8]拉瑞劳丹.进步及其问题[M].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68.

[9]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244-245.

[10]K邓巴尔.科学家怎样建构模型[J].哲学译丛,2001(4):52.

[11]BAS C VAN FRAASSEN.The scientific ima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13.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模式 篇5

小学科学教学高效课堂一般采用“探究发现法”。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1.提出问题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意义、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好探究的准备。------------“意”

2.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的假设和猜想。------------“疑”

3.指导学生分组观察、实验,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获得发现知识的实验基础。------------“探”

4.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得出探究的结论。------------“议”

5.归纳总结,将发现的规律应用于实践,并进行反思,生成新的探究主题。------------“获”

科学发展模式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创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与现有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在于其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旨在进一步深化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转变,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人为本。当前,在劳动力消费结构中,存在着“重文凭、轻技能,重科技人才、轻技术工人”的不良倾向,一些厂矿企业,招人非本科以上不收。发达国家大专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招收中职应届毕业生为主,职业学院学生毕业后,既可就业又可升入对口大学继续深造,有利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完善,也有利于调节学生毕业后就业和继续深造的选择,更能使职业教育适应于社会需要。而我国的高职恰恰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高职院校属于终结性教育,几乎没有转学功能,从而限制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降低学生的就读意愿。这不仅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合理衔接,也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被视为了高考成绩差生的必然归宿。这是不科学、不公平的。

二、人才强校战略是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院校要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紧密结合生产服务一线对人才的要求,就必须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学院借助高等学校师资的传、帮、带培养教师,改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教学水平,使教师能逐步承担起大专教学任务与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学院鼓励教师参加更高层次的学位进修及参加技师以上的高级工培训,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更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任兼职教师,同时要引进高级技师这样的高技能人才。鼓励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及时关注新的发展动态,将企业生产及科研实践中的新成果,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全面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和聘任制度,建立完善符合高校教师特点的评价制度和薪酬制度,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职教育思路和理念的创新

思路的创新:以开放的理念创新高职教育培训模式,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强化并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知识教育、素质拓展和能力训练并重,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理念的创新: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创新教育、需求导向”、“系统设计、突出重点”的理念,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设计和实施,发挥学生个性和潜能并能最大限度应对社会复杂需求。在实施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实行专业与专业交叉、理论与实践教学贯通、课内与课外学习交融、校内与校外培养结合、科研与教学互动、“走出去”与“请进来”同步、国内合作与国际交往协同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

四、用科学发展观引导高职教育方案设计的创新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借鉴兄弟院校经验,深入市场了解人才的需求变化。邀请有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到校共同参与教学方案的修订工作,或将培养方案送到用人单位,充分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培养方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构建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平台课程体系。同时增大了选修课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构建的公共基础课和按大类划分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实现了师资融通,突破了专业壁垒,夯实了学生理论基础,为学生跨专业选课和转专业创造了条件。

五、用科学发展观实践高职教育的途径、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职业教育需要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以及现代企业的岗位技术进步相适应。课程建设的创新,把课程开发作为高职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结合新课程的开发,开展配套的教材建设和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把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同加强我国本土化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案例的教学结合起来,以培养中国化的经济管理理论人才和经济建设人才;理论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突破过去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精简课程讲授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指导性,积极采用交互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法,突出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抓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创新和改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教学模式的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引入社会与企业实践专家教学、项目推演教学、模拟角色演练、情景再现问题决策教学等;组建学校“网络中心”,全面推进网络化、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包括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上智能答疑、网上交流、网络考试等多种服务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扩展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和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改变了过去按理论教学主线设置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及实验教学资源分散和使用效率低下的状况,加强对实验教学内容改革,通过对实验项目的甄选和凝练,提高了综合性、设计研究性实验项目的比重,拓展了实验教学内容。构建由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学科综合实验和创新与创业模拟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实施“实践基地现场教学+综合实验平台能力教学”方案,学生从中既获得了实践工作经验,又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综合素质,积极倡导和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学校坚持实验室开放制度,实行时间、内容、设备“三开放”,使学生不受实验学时、实验项目和实验设备的限制,独立完成实验任务。从而做到教学计划内实验与教学计划外实验相结合,必修实验与选修实验相结合,开放实验教学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

校企合作途径的创新。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或在企业挂职,贴近企业生产管理现实,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灵活地根据市场需要。“以行业技术领域内的岗位群整合设立专业群,以特定就业岗位的需求灵活设立专业方向”,据此构建“订单教育”培养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将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作为教学的重要指导目标。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市场调研,采取现场咨询和实地考察的方式,使学生从广度、深度等方面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认知。通过特聘客座教授、外聘教师等方式,聘请和引进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专家型政府官员和行业精英“进校园、进课堂、进讲坛”,与学生对话、交流,让学生了解认识政府和各行业企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利用学校与企业横向协作优势,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项目的调研、策划等实务工作,并为学生课外实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等提供方便,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应设立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模式创新,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科学发展模式 篇7

1 全市生猪规模化生产总体情况

2013年第一季度末铜川市生猪存栏5.66万头, 生猪出栏2.19万头, 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45%、4.01%。据统计, 生猪年出栏50~1 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87个。据不完全调查, 2013年第一季度全市规模养殖场存栏4.16万头, 年出栏1.56万头, 分别占全市的73.48%、71.30%。

2 积极转变饲养方式, 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模式

2.1 正大生猪养殖模式

2005年以来, 铜川市大面积推广正大生猪模式, 以“四良配套” (良种、良料、良法、良舍) 为重点, 应用“自繁自养、人工授精、封闭猪舍、全价饲料、自由采食、福利养殖、清洁环保、安全保健、湿帘降温、纵向通风、精细管理”技术, 该模式已占生猪规模养殖60%以上。

2.2 禾田温棚养猪模式

铜川市总结推广的禾田温棚模式系全省首创, 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它是对农村敞圈养猪的一项改革, 墙体上采用钢架结构的拱棚, 两层塑料薄膜中间夹草帘作为屋顶, 既能增温、又能保暖, 是低温条件下提高养猪效益的有效技术。其发展模式是以基地繁育种猪为重点, 向周边猪场、养殖户提供优良品种仔猪, 进行技术指导, 生猪育肥后公司统一收购, 定点屠宰, 加工高品质的冷鲜肉产品, 产地到市场连锁配送, 形成区域性的品牌。目前已将此养殖模式推广到孟家塬村、韩塬村进行温棚养猪。

2.3 村域经济提升模式

孟家塬村域经济提升示范工程是省农业厅、省财政厅2011年批准的建设项目, 总投资786万元, 其中农户自筹665.6万元, 省级财政投入100万元, 市级财政配套20.4万元。孟家塬村按照“种养结合、收入倍增、合作社牵头”的建设原则, 建成180 m2温棚猪舍13栋和养猪小区、奶牛牛舍、青贮窖等, 该项目在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财政补助, 拉动了社会资本投入, 促进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该模式是一个实践性强, 推广度高的先进的模式。

2.4 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模式

通过建设年存栏二元母猪600头以上标准化二元母猪扩繁场1个, 发展年出栏200头生猪养殖示范户50户, 建设生猪专业合作社1个, 全村年出栏优质商品猪1万头以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余人, 同时建立粪污处理设施, 其粪污处理后用作农田肥料, 实现了生态养猪的良性循环。王益区韩塬村、演池乡寇家坳村、耀州区西古庄被省上批准建设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

2.5 发酵床养猪模式

利用锯末、秸秆、稻壳等有机垫料, 配以有益微生态活菌制剂垫圈养猪, 使粪尿经微生物发酵后迅速降解, 形成优质有机肥, 从而取得节能、节水、环保的良好效果。宜君县天蓬猪场等使用发酵床养猪技术。

3 生猪规模化生产成效显著

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铜川市实施了龙头带动工程, 围绕奶业、禽蛋、优质猪三大畜牧主导产业, 培育出一批带动力强、竞争力大、影响力广的龙头企业, 生猪规模养殖比重由2006年的43%提高到目前的73.5%。如哼瑞种猪场是铜川乃至渭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规模居全省前列, 年存 (出) 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猪场。占地70余亩, 投资3 000余万元, 建成各类现代化猪舍40余栋, 采用国内最先进的配套饲养设施, 引进优良种猪, 建成后的企业规模年存栏2万头以上, 年向社会提供优良种猪、仔猪和商品猪8万余头。

养殖小区 (场) 粪污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在已实施养殖场改扩建项目中, 有近8个养殖场进行了畜禽粪便沼气化处理, 其余均进行了粪污环保化处理, 实现达标排放, 使传统的粪污横流、苍蝇乱飞养殖的养殖方式发生根本改变。恒盛公司猪场公司在中央及省级相关资金扶持下, 总投资356万元建设的大型沼气工程, 日处理猪粪12.5 t、污水60 m3, 日产沼气600 m3, 60%用于沼气发电, 40%用于猪舍保温、场内和周边100户群众生活用能。日发电量600 KW时, 年增收节支约49.7万元。

生产管理、防疫检疫水平有效提升。该市在实施生猪规模场建设的同时, 要求完善相应消毒设施, 配置常规防疫检测设备, 并建立生产管理、防疫消毒、档案管理制度和饲养管理操作规程。通过示范带动, 大多数养殖户意识到标准养殖、健康养殖的诸多益处, 标准化养殖已深入养殖户内心, 生猪的标准化养殖已由政府要求向养殖户自愿转变。

4 客观面对存在的问题, 切实解决发展瓶颈

4.1 投资机制不健全, 投入资金不足。在畜牧业发展中, 各级财政投入畜牧业的发展资金逐年都在增加, 但与畜牧业发展的形势要求不相适应。投入资金不足, 导致畜牧业的一些年度计划及项目不能实现。不少养殖户想扩大生产规模, 苦于缺乏资金, 常常因为资金不到位而错过了投资机会。

4.2产业化水平低, 市场竞争能力弱。多年来, 我市生猪产业主要以自产自销活畜为主, 目前全市仅有畜产品加工企业1个, 生猪交易市场3个, 年营销生猪2 000头的生猪经纪人30多户, 大多数养殖户养殖的生猪都直销给屠宰企业。

4.3 养殖成本上升, 风险加大。一是生产成本高。占养猪成本70%的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 据调查玉米、麦麸、豆粕、鱼粉等大宗原料价格上涨10%~75%;二是技术人员工资高。由于养猪业已经呈现成为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趋势, 普通养殖户受资金投入、市场信心等因素的影响, 农户发展养猪积极性不高。

5 生猪规模化养殖优势明显

5.1 节约成本

从投入成本上说, 购进的饲料原料量大、价低, 每头猪可降低成本50元左右;规模养殖中实行自繁自育, 可保证仔猪品质, 又可大大减轻补栏资金压力。

5.2 安全卫生

从安全卫生上看, 有利于控制动物疫病, 建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确保人畜安全。

5.3 生产高质量畜产品

从产品质量上来说, 推行规模化养殖, 有利于实行严格的养殖、卫生防疫和环境控制标准, 促进畜产品质量的提高。

5.4 养殖效益明显

从生产效率上讲, 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

5.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从产业结构上说, 有利于促进养殖、加工、经营、销售各环节联结, 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6 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6.1 增强发展信心

加强宣传和引导, 理性看待生猪及其产品的市场变化, 充分把握目前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多的发展机遇, 因势利导进行正面宣传, 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 让农户树立发展养殖的信心。

6.2 加大投入, 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一是要继续积极争取中央及省市各种渠道的投入, 支持生猪产业的发展。二是各级财政都应设立稳定的生猪业扶持发展资金, 在产业发展的低潮时期, 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扶持, 帮助度过艰难的低谷期。三是进一步探索信贷资金运行模式, 把规模养殖场作为信贷的重点, 简化贷款程序, 改进担保方式, 放宽抵押条件, 为农民发展小规模养猪提供有力的保证。

6.3 狠抓生猪标准化示范建设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散养户将逐步萎缩和退出, 而实施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养殖, 有利于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 有利于推广自繁自养、种草养猪、疫病防控等综合配套养殖技术。今后我市要坚持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 突出抓好生猪规模养殖示范,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步伐, 积极推动现代养猪业发展。

6.4 推进生猪产业化经营

一是要支持畜牧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步伐, 培植一批带动力强的生猪产品加工业、生猪良种繁育基地、生猪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 提高生猪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要积极探索集团化经营, 创新龙头企业、养殖户利益联结机制, 建立利益共同体, 最终形成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模式。三是要做实、做大、做强农民养殖专业协会和营销组织, 着力提升营销水平, 形成一批辐射面广、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村专业经济组织, 加快全市生猪产业化进程。

6.5 搭建信息平台, 做好生猪生产预测预警工作

业务主管部门要从生猪产业市场周期性波动中总结市场规律, 针对市场变化, 定期向养殖农户发布市场预警信息。引导养殖户把握市场波动的一般规律结合自身猪群结构及生产能力, 积极理性组织生产, 避免盲目无序发展, 确保养殖效益,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6.6 积极开展技术推广, 提高生猪养殖科技含量

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意识, 加强适用技术推广和普及, 科学引导养殖户稳步发展生产, 提高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和疫病的防控质量, 切实降低生产成本及养殖风险。

摘要:文章客观分析了铜川市当前生猪生产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快发展生猪产业的可行性建议, 以期对生猪安全持续生产有所启示。

科学发展模式 篇8

作为中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 重庆肩负着重要的国家战略使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特别是直辖1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探索, 一种独具特色的重庆发展模式正在形成;重庆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还面临许多重大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因此, 认真总结、提炼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 形成重庆实践科学发展的模式, 以更好指导重庆的科学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框架、内涵和特征

(一)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框架

我认为,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定位【“314”总体部署】×用好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务院3号文件+三峡移民政策+“三区”政策+重庆城乡总体规划 (2007-2020) +……】×发展载体【“一圈两翼”+三个“区” (城乡统筹试验区、保税港区、两江新区) +“五个重庆”+内陆开放高地+部市合作+引智引资+……】×激发活力【解放思想+“干”字当先+“读唱讲传”+“三进三同“+“打黑除恶”+……】×创新体制机制【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林权改革、干部绩效考核、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科学定位”、“用好政策”、“发展载体”、“激发活力”、“创新体制机制”这五个基本内核是由许多不同的要素组成。五个基本内核属于不同的层面, “科学定位”是中央将重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胡锦涛总书记为新重庆发展定向导航, 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绘就了一幅崭新的宏伟蓝图;“用好政策”属于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战略意图层面, 加快、率先实现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发展载体”是为实现重庆发展目标, 而量身打造的实践平台或工作抓手;“激发活力”是围绕发展目标, 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充分调动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意在充分激活更多的资本、技术、知识和管理在内的要素、潜力和资源, 为重庆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五个内核不是简单的“叠加效应”, 而是互为倍增关系, 共同放大, 是构建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基础。

第一, 科学定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 开启了重庆科学发展新境界, “314”总体部署为重庆的发展定向导航, 明确了率先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 把重庆建成长江中上游经济中心和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等目标。

第二, 用好政策。用好政策属于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战略意图层面, 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路线图”;基于重庆独特的战略地位,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国务院的[2009]3号文件, 城乡统筹试验区、保税港区、两江新区以及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等政策都是中央为重庆量身定做的。

第三, 发展载体。重庆结合自身实际, 坚持城乡统筹、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开放等原则, 继续推进实施“一圈两翼”开发、扩大内陆开放、部市合作、产业优化升级、科教兴渝、资源环境保护, 着力建设森林、畅通、健康、平安、宜居重庆, 在西部地区努力探索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新路。

第四, 激发活力。重庆的发展, 不仅要外练经济的“筋骨皮”, 更要内练思想文化的“精气神”。为了激发广大市民的斗志, 调动建设的热情, 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确立美好的发展目标, 以美好的发展愿景激励全体市民;二是在全市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 意在打破重庆人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桎梏;三是在领导干部中倡导“干”字当先, 意在提升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 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四是市委通过了有关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 开展了“读经典、唱红歌、讲故事、传箴言”活动, 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市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拓性;五是“三进三同”活动、“大接访”活动, 使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六是“打黑除恶”活动, 净化社会环境, 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五, 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城市管理体制、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等的改革,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土地流转集约利用机制、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等, 特别是通过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率先突破, 从根本上破除制约重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

近年来部分市内外专家学者围绕重庆发展问题、发展理论、发展经验, 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探讨了重庆发展的方式和模式问题。但总的说来, 专家学者关注的仅仅是某个单一的行业、现象、经验、问题, 还缺少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研究成果;据我对市委市政府有关文献的检索和互联网的查新, 发现还没有正式提出“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因此, 我提出“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并建议市委市政府及呼吁社会各界要重视对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研究和运用。

发展模式是全面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方式、方法与道路。重庆独特的区位特点、经济状况、历史文化及国家战略定位, 在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为重庆的科学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也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是重庆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立足重庆的特殊市情, 以率先在西部地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目的, 从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关于重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方向、目标、战略、内容、措施等。它包括重庆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发展模式、行政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模式及重庆人的发展模式等。当然, 这一发展模式也将会随着重庆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而赋予新的内涵。

研究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 就是要总结发展中的成功经验, 审视发展中的优劣势, 剖析发展中的得与失, 揭示重庆未来发展的趋势。它有助于探索重庆发展的成功经验, 挖掘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 逐渐形成和完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的模式, 使重庆能够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成为长江中上游经济中心。

(三)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特征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具有四个突出特征。

第一, 典型性。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 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说, 重庆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缩影, “重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中国的问题。国务院3号文件将重庆改革发展提升到事关全国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和生态安全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层面, 加快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 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探索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路子, 加快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开放新格局, 努力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有着重大意义。

第二, 统筹性。重庆的发展既有别于内生型的“苏南模式”, 又有别于外向型的“深圳模式”。重庆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市带动农村犹如“小马拉大车”的状况未根本改变,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仍然是制约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些现状决定了重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最关键的是要搞好城乡统筹, 并以此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这也造就了重庆区别于其他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如果重庆能够把统筹城乡试验搞好搞活, 其经验就能推广到全国各地。

第三, 开放性。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并非是一种封闭的发展路径, 而是一种具有强烈开放性的发展路径。它主张通过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重庆的区位优势;通过建立内陆开放高地, 实现重庆开放型经济的建设;通过全民思想解放, 形成内陆开放高地的群众基础。在这样一种开放的发展模式中, 统筹兼顾重庆市内外的人才、技术、资源、要素和市场, 物质、信息和能量得以有效交换并已发挥作用, 为重庆的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第四, 发展性。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既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实践基础、发展任务、客观条件等紧密相连。因此,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完善, 也必将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与以往单一的发展模式相比,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人的发展等方面, 体现了全面、综合、系统的特征, 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践行和系统总结;是立足重庆实际, 着力破解“重庆问题”,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寻求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新路径。这一模式凝结了重庆人民的智慧, 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实践基础、发展任务、客观条件等紧密相连, 反映了重庆发展的思路和状况,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

二、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阶段

回顾重庆的发展,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 探索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7年。1986年, 邓小平同志冒雨视察重庆, 要求各级干部打消思想顾虑, 打开重庆对外开放的思想闸门。重庆率先进行了国有企业“五自主、四放开”等改革, 重庆自此迈上了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轨道。1997年成立为直辖市以后, 重庆市在发展过程有了明确的目标方向、具体的工作内容、切实的工作举措。1998年, 江泽民同志交办给重庆“四件大事”, 为重庆直辖市建设和发展点题。

第二, 形成阶段。从2007年到2009年。2007年, 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作出“314”总体部署, 勾画了重庆发展的宏伟蓝图。同年6月重庆市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至2009年,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市委市政府推出了以建设“森林、畅通、健康、平安、宜居”的五个重庆为活动载体的实践活动。可以说, 重庆的发展已经从国家战略、制度设计、工作安排的角度形成了独具重庆特色的发展模式, 这标志着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了雏形。

第三, 发展阶段。进入2009年以后, 一系列的举措使得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国务院的[2009]3号文件, “五个重庆”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胜利, 都为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重庆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重庆科学发展模式也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三、重视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研究和运用的建议

对“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应该在观念上固化、内容上完善、操作上拓展, 为此, 我建议如下:

第一, 高度重视, 形成共识。改革开放尤其是直辖以来, 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为重庆下一步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也因此而初具雏形。总结和提炼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 将在解决“重庆问题”以及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进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重庆科学发展模式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更广泛的范围形成共识。

第二, 梳理归纳, 不断完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丰富、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 是一项较为长期的工作, 积极推动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在实践上的不断完善和理论上的不断自觉, 是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理论诉求, 也是各级各地领导干部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梳理归纳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 不但要挖掘出重庆特性、凸显亮点, 总结完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和运行机制, 使其在重庆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要充分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 从各个层面多维整合, 充实完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

第三, 深入研究, 多元宣传。要突破思维定势, 科学运用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 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将实践和宣传结合起来, 围绕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和宣传活动, 提高各级官员及广大民众对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特征及架构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第四, 调动资源, 整合力量。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研究和运用工作, 涉及到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 需要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要依托市委市政府研究室、市内研究机构、党校、高校等部门, 整合各类专家和实践工作者。要立足重庆实际, 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 充分调动研究者和实践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其研究和运用工作更具深度、广度和效度。

第五, 应用推广, 指导实践。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要服务重庆的发展, 要围绕重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 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重庆的建设和发展中去。在运作程序上, 可以采取“先行试点, 典型引路”的方式,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按照重庆科学发展评估体系进行考核, 进而由点及面、全面推广。

科学发展模式 篇9

一、开展大培训, 助推农民素质大提升

围绕全县农业目标和民生工程, 结合各乡镇主导产业发展实际和农民培训需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 在全县实现民生工程项目培训“全覆盖”, 增强农民生产技能, 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1. 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紧扣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 通过进村办班和技术指导, 以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技能为重点, 对务农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培训。

2. 开展农民创业培训

以培训创业型农民业主和农民企业家为目标, 加快培养一批农村创业人才和农业种养大户, 带动广大农民走基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3. 开展绿色证书培训

以培养适应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为目标, 以农民生产经营骨干为主体对象, 以农业岗位技术培训为重点, 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4. 开展优势作物培训

结合全县农业实际, 抓好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 重点开展资中血橙、不知火杂柑、资中冬尖、优质粮油等优势产业培训,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5.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

以就近富余劳动力为对象, 提高种养技能为手段, 转移就业为目标, 为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生产基地等培育种、养、加和营销能手。

二、建立大基地, 助推农业产业大升级

围绕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经济带, 打造成渝、川南经济区“米袋子”、“果盘子”和“菜篮子”, 重点建设三大产业基地。开展“五个狠抓” (抓规划实施、抓重点项目、抓科技推动、抓品牌建设、抓市场开拓) 行动,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 围绕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 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和配套服务能力, 在产业上逐步形成新优势, 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

1. 建立优质粮油产业基地

在示范点建立水稻高产优质稻核心示范区、优质专用玉米核心示范区、“双低”油菜产业基地核心示范区。通过示范片辐射带动全县水稻高产优质稻面积达到70%, 优质专用玉米面积达到70%, 油菜全面实现“双低”化, 作物单产水平明显提高。

2. 建立无公害优质蔬菜产业基地

立足成渝经济区建设, 按照“扩大规模、严格标准、提高质量、精深加工”的思路, 重点抓好反季节蔬菜, 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蔬菜储藏保鲜和精深加工。通过工厂化育苗、现代化栽培、集约化生产, 扩大规模, 提高加工质量, 打响资中冬尖品牌。充分发挥全县自流灌溉区的水源、土壤、环境和人力资源优势, 成片规划, 连片开发。辐射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达15万吨, 带动20万农户增收致富, 全县良种覆盖率97%以上;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普及率82%, 蔬菜加工率达到30%。

3. 建立优质水果产业基地

按照“鲜食加工并举”的发展思路, 打响资中血橙品牌, 因地制宜开展资中血橙、尤力克柠檬、不知火杂柑和枇杷的种植;扩大早、晚熟优质鲜果和干果种植面积, 延长上市期, 建设成渝经济区优质水果产业基地, 将优质水果产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三、成立大协会, 助推农村经济大发展

围绕我县特色产业, 成立相应的协会和专合组织, 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和专合组织推动发展的作用, 并通过农业项目支撑,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农产品供销渠道更加广阔, 村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宽裕, 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2 000元以上, 全县农村经济飞速发展。

1. 结合实际, 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协会

在全县33个乡镇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形成“农技部门+乡镇政府+农业产业化协会+农业示范园+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 带动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

2. 强化管理, 引导协会运转实现规范化

公选有威望的村组干部为协会负责人, 支持懂经营、会管理的致富能手通过选举进入协会领导层。完善协会制度, 建立自律和协调发展制度;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建立为民服务承诺制度;透明经费管理, 建立会务公开制度;帮助农民发展, 建立帮扶制度, 根据发展情况对实力小、带动力弱、示范效果差的协会进行合并。

3. 配齐功能, 推动协会作用得到全面性发挥

科学发展模式 篇10

一、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思想观念陈旧, 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滞后

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模式仍是沿用以往的老旧管理模式, 并没有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对管理模式进行适当地调整, 没有创建规范的、合理的、适应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思想太过于落后, 只是应用严格管教的模式, 对学生所反映的不良行为进行打压, 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尊重, 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十分的强烈, 所以,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我管理的主动性以及学生与管理人员的互动性充分地展现出来,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 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突出管理, 教育和服务意识不强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就是为了教书育人。但是随着我国高职院校不断的发展, 学校的办学目的渐渐有所转变, 对学生的服务意识正在逐渐的弱化。我国更多的高职院校将自己当作是学生管理者, 而不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没有正确理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对学生的教育义务和服务责任都选择了忽略, 这在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开展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还有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 没有将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能展现出来。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建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

(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受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的限制, 学校和学生最终产生一种过分依赖的关系, 学校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学生被动地接受学校落实的教育和管理内容,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最直接的展现就是应用硬性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 希望应用规章制度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 但是这种学生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 迫切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转变。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 我国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所以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将学生的发展愿望与学生的管理工作目标相结合, 对高职学生管理模式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良, 使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可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 创建全面发展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 需要将学生在校的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全面性的学生成长系统。学生在该系统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 学生与外界的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同时外界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是要将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要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看待社会事物、处理各种是非矛盾。所以, 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必须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 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化的管理、学习服务, 使学生在高职院校管理模式下最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也一直是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巨大阻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科学发展观, 对学生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良, 使得管理模式与学生发展需求相适应,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小梅.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商品与质量, 2012 (S2) :258.

科学发展模式 篇11

一、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灵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灵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国情以及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科学发展观无论是在理论传承上,还是对时代主题把握、国情认识上,都一直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精髓。尤其是对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当代社会的全新解读。

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日益膨胀。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必然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因此,中国的价值观建设的视角必然由传统的民族性转向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中国的价值观建设也必然由传统模式转向新时代模式,建立起既有民族性又有全球性的价值体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将价值观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统一。首先,应当坚持价值观建设的民族性,这是我国价值观建设的立足点。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并不是消解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是对文化的民族性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其次,我们必须增强价值观建设的开放性,积极吸取他国价值观建设的成功经验,不能夜郎自大,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必须增强价值观建设的国际性,树立国际协作精神、国际竞争精神、国际风险意识。必须增强价值观建设的调适能力,应对价值观的多样化与复杂化,提高价值观的分化与整合能力。

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中,要想坚持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就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目标建设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体系。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时代需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目标模式。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主体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拥护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只有坚持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主体,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是否属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这恰恰是坚持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主体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群众是科学的发展观的价值主体,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热烈拥护,才能取得圆满成功;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切实贯彻执行。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如果发展成果没有或很少被最广大人民享受到,发展为了人民就会落空,发展依靠人民就没有基础。因此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辩证统一的。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群众是科学的发展观的价值主体,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

三、全面统一、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选择原则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人民的价值要求。但发展并不是无原则的,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而应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追求发展的价值选择原则。

全面统一、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选择原则。它目前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价值观建设具体实际相统一。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建设需要世界观的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是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同时,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建设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体系。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时代需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模式。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应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值目标与整个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目标建设是整个价值目标系统中的一个层次,我们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目标建设同整个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有机联系起来,必须清醒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目标建设基础作用与整个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导向作用之间的关系。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应坚持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只有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市场经济鲜明特点相结合的价值观建设才是真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应坚持人、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协调统一。人在追求自己价值目标时,必须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牺牲自然谋求所谓的发展,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同等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这种科学发展观符合中国国情,我们必须坚持,不可动摇。

四、坚持将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相结合,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

科学发展观本身蕴涵着主体的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科学发展观蕴涵的近期价值目标;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科学发展观蕴涵的远大价值目标。坚持将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相结合原则,体现了全面统一、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选择原则。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往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尤其是社会主义经历苏东巨变以后,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谷,如何认识“两个必然”理论,成为迫切的现实问题。我们应当看到,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基本原则并没有错。我们要自觉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当然,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实现的远大目标。邓小平同志制定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路线,都是为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基础。

五、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价值途径

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没有实践就没有科学发展观,更没有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与完善。目前,中国最伟大的实践就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路。没有实践,就体现不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没有实践,全面统一、协调发展的价值选择原则就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没有实践,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改革开放,才能达到发展的最终目的。

总之,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蕴涵着价值观灵魂、价值主体、价值选择原则、价值目标以及价值实现途径等,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价值观体系。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科学发展模式 篇12

一、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现状

1. 环境科学专业特点

环境科学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几十年在实践中的发展, 已从各相关传统学科中独立出来, 形成了新的学科体系,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综合性强。对环境问题的系统研究, 要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科学知识, 因此,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2) 研究领域广。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以及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技术科学诸多方面;研究的空间尺度从宏观的宇宙环境到微观粒子, 时间跨度从万年到皮秒计。

(3) 分支学科多。在现阶段, 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 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建立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等;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4) 研究的科学整体化。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是多种因素的综合, 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时, 必须在科学整体化过程中, 全面考虑, 实行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 充分运用各种学科知识, 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及其控制途径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

2. 环境科学专业现状

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 导致了对环境科学人才的很大需求, 这种需求直接表现在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上, 产生了比较广阔的就业前景, 并影响高等环境教育的培养规模和范围。尽管我国各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的差异, 导致环境科学专业在各地区的布点数量不同, 但环境科学专业几乎覆盖了全国 (图1) 。从环境科学专业在各类型大学的布点数来看 (图2) , 综合性大学最高, 为54;次之是师范类大学, 为30。

二、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对比

从专业结构看, 国外发达国家大多专业方向丰富, 专业设置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 过去环境科学专业受母学科制约, 专业方向划分过细。目前我国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教育正在向宽口径、适应面广等方向发展, 以改变过去那种在本科就开始培养“专业人才”, 以至分配面窄, 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状况。

从办学要求看, 无论在国内和国外, 其办学导向都是与社会需求尽量取得一致。在培养目标上, 各国普遍强调要对学生能够进行全面的文化素质培养, 在“知识”“能力”和“做人”三方面做到有机统一和结合;在国外, 比较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我国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多年以来强调培养“专家”和“专门人才”, 着眼于毕业后的职业, 要求毕业后能“专业对口”。因此, 培养学生只重深度, 不重广度, 近年来虽已逐步扩大培养口径, 但还不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这种缺陷已经暴露出来, 表现最突出的是毕业生工作适应面窄, 适应能力差。致使毕业生就业困难。

在课程体系和学分制实施方面, 国外设置的课程类别大致与我国相同, 全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外实施学分制与我国一个明显的不同点是, 国外学生在选修上的自由度非常大。专业课数量众多、涉及面广, 在指定选修课和必修课中也设置若干门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 甚至允许在校内其他系或学院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在我国, 学分制中规定的必修课学分多而选修课学分少, 而且在选修课中, 也只有本系开设的选修课程或一些全校性的选修课可供选择, 而这些选修课少到若漏选一门则可能学分不够, 使学生在近乎完全同一的模式中学习, 这就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 难以应付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导致国外不严格限制学习时间, 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 而我国依然实行四年制本科教育。

三、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环境科学的独特性决定了高校环境类专业所需基础课内容广, 专业课门类多。然而, 学生在校时间有限, 如何在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 制订出较为合理的教学计划, 至关重要。

1. 拓宽基础, 文理渗透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范围内的问题, 而且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在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时, 往往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技术、经济、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 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多渗入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的内容, 加强文理渗透, 提高人文修养, 尤其是必须进行经济、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教育。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环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无统一模式, 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宽厚的基础, 几乎数理化、天文、地质、生物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都设有必修课或选修课。基础课主要集中在数学、化学、力学、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等方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环境类专业其文科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3%, 体现了文理渗透、加强素质教育的意图。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还开设职业写作、职业技能等多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Brown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执委会成员的职责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爱好制订有效的和多样化的专修课程计划, 使所选课程密切相关, 并以一体化的论文为终点。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2. 发挥特长, 办出特色

我国目前办环境类专业的院校不少。各高等院校应发挥各自特长, 办出自身特色, 不应强求统一模式。要注重专业课程的补充更新, 通过开新课或在原有的课程中补充若干新章节来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使之能及时敏锐地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以及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和新动向, 尽可能使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3. 多设选修课, 扩大选课自由度

目前, 我国高校选修课程占总学时比例小, 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非常有限。这样的教学计划必然导致同校同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都相似, 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国外高校这方面做得较好, 如德国Stuttgrat大学选修课约占总学时的30%。英国的一些大学为解决因师资不足造成选修课缺乏现象, 甚至可跨校、跨国选修课程。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此外, 可让学生自己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并让他们在高年级阶段围绕该研究方向与内容选修相关的专业课。这样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毕业的学生, 所学的专业课可能差别较大, 以避免知识结构单一。

4.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由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和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因而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实验室工作、项目设计、野外实习等形式。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 讲课时间应少于实践课时间, 精讲多练。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 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实验能力、科研和工程设计能力, 同时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参与学术交流。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多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或参与完成实际工程, 对提高就业率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1.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模块和内容体系

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模块大致如图3所示。

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应体现强化专业基础, 拓宽专业方向, 重视专业技能的改革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路就是:

第一, 把环境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 按照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层次和认识规律的要求, 确定各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组织、选择和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要求。

第二, 按知识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工程原理基础和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课五个基本模块, 各模块所设基本课程见图4所示。这样的课程结构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层次的课程所能提供的知识内容, 更能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在具体办学当中, 各大学依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对于专业课程的安排各有不同。如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 涉及到了化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生态学等各个方面;工业类大学则侧重工业的特点, 开设了一些偏重于环境工程方面的课程, 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等作为其主干课程;地矿类大学将其专业课偏重于地质学方面的内容, 如中国地质大学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环境地学等地质类的课程;师范类大学侧重环境管理和生态学方面的培养, 主要开设了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生理学、植被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作为其主要专业课程;林业类大学主要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等偏重于资源和水土保持方面的课程而体现出其专业特色;化工类大学主要开设了有机分析、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分子生物学、化工工艺学等偏重于生物和化学类的课程作为其基础课程, 体现出其在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方面良好的专业基础;农业类大学则十分重视土壤、资源和生态方面的课程, 主要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与调查、土壤-植物-环境分析、养分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信息技术、普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等课程。

2. 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

目前, 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还仍然比较薄弱, 还不能完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 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 为培养合格的环境保护人才, 全面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 加强环境科学实践性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则显得尤为必要。

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提出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认识性环境实习、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四个环节。

认识性环境实习。主要包括: (1) 一定区域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现状, 如森林、灌木、草原的天然分带性, 草原生态环境现状, 干旱戈壁、沙漠环境现状, 城市环境特征及现状; (2) 环境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如河流源区的森林涵养水源效应, 沙漠绿洲的形成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3) 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如干旱内陆河流域的水环境问题, 戈壁、沙漠生态环境及问题, 矿山环境问题, 城市环境问题等; (4) 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技术, 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土地荒漠化及沙漠治理技术, “三废”污染防治技术等。

(2) 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环境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学科知识, 这就决定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应包含有实践教学的内容。例如, 《环境监测与评价》必须要有各种监测仪器使用操作的实践教学内容, 也包括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有污水净化机理的实验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等实践教学内容;《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安排大气颗粒污染物物理性能检测、大气污染物净化等试验和安排去火电厂参观烟气除尘装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固废的收集、转运、分类贮存, 压实、破碎、分选、固化, 发酵堆肥, 热解、焚烧, 填埋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过程。

(3) 生产实习的内容。环境科学专业生产实习的内容既包括专业课程设置所涵盖的内容, 也包括教科书中还没有反映的相关内容。主要有环境现象和环境问题调查分析方法, 环境质量监测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污染控制原理和治理技术方法, 环境地质灾害预测评价, 环境政策、法律和环境管理等。环境生产实习要求学生亲自参与环境保护实践工作, 如参与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 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监测, 参加一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

(4) 毕业论文的内容。毕业论文实行导师制, 即由一名本专业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或校外相关技术人员担任导师, 指导3~5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内容可涉及环境科学相关专业所有知识点。

五、结语

我国各类院校在办环境科学专业时, 应发挥自己的特长, 办出自身特色。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应在坚持“统一性”的基础上, 注意发展“特殊性”, 突出“个性”。统一性, 就是要在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上做到一致, 特殊性就是要根据本学校相关学科优势和自身条件以及毕业生服务行业、部门和区域的要求, 使培养的人才在某一领域或某些方面具有特色或优势。也就是要注重培养方向的目的性、专业课程模块设置的合理性及其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协调性。另外, 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行业变化的需求, 适当补充或更新专业课, 通过开新课或在原有的课程中补充若干新章节来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使之能及时敏锐地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以及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和新动向, 尽可能使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满足就业的需求。只有这样, 环境科学专业才有活力, 才能真正为社会所认可。

摘要:在我国目前的新形势要求下, 大学教育模式改革要向办学形式多样化和专业设置多样化方向发展, 对于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教育而言, 如何使其对人才的培养由精英型走向大众型, 这是一个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现状分析以及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对比, 提出了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从环境科学专业模块及内容体系设置、实践环节教学改革两个方面, 探讨了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发展模式。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顺兴, 邓南圣.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15 (4) :92-96.

[2]陈伟琪, 张珞平.关于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教学的思考[J].福建环境, 2003, 20 (2) :11-13.

[3]陆根法.中美高等环境类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 1998, 18 (6) :617-624.

上一篇:体质健康水平下一篇:标本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