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襄樊发展

2024-10-15

科学发展观与襄樊发展(通用7篇)

科学发展观与襄樊发展 篇1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襄樊品牌发展

焦海平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发展观念。发展经济,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把握市情,突出发展重点,遵循发展规律,努力实现经济健康、城乡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一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把握襄樊发展的机遇。目前中部六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产业结构演进出现“偏”、经济体制存在“僵”、资金投入和产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工业产品结构趋“同”、对外开放程度“低”六大“软肋”,制约着中部“崛起”。而襄樊作为中部经济的领头羊“武汉”的副中心城市之一,应该紧紧抓住中央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发展机遇期,突破瓶颈,实现襄樊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确定襄樊经济发展战略。在制定襄樊经济发展战略时,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来考虑,统筹兼顾发展的各个方面时,正确决定工作重心,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发展 1 重点,着力培育发展优势,制定长远的品牌发展战略。

一、品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品牌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商标是世界通行的“商业语言”,品牌是市场通行的“货币”。注册商标数量的多少,特别是驰名、著名商标数量的多少,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体现。纵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和轨迹,主要是通过原材料控制、资本控制、人才控制、品牌控制来把握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盘。现在是品牌经济竞争时代,只有抓好品牌建设,促进品牌发展,才能有效推动经济增长。

2、品牌发展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科学发展观要求克服短视行为,培植发展后劲,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外一些成功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无一不是从品牌抓起。一个企业,你可以不知道企业老板叫什么名字,但你一定要知道企业的品牌是什么;一座城市,如果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就要树立起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提升知名度,提高信誉度。中国现在被称为世界加工厂,一个“加”字,说明了是为别人制造,我们只是挣到了最少的加工费,而绝大部分利润为外国知名品牌所瓜分。因此,国家提出了要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创新力度,把中国制造改为中国创造。所 以说,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抓发展就要抓市场,抓市场就要抓品牌,抓品牌就要抓商标的观念。

3、品牌发展是推动市场合作竞争的重要举措。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更加激烈,商标品牌作用越来越重要。引进外资和引进品牌差别很大,要走出引进知名品牌搞面子工程的误区,加大力度扶持自己的品牌发展,在引进技术、引进资金、消化技术、扩大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品牌,进而推进合作开发,推动本地品牌的不断壮大,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襄樊品牌发展的现状

自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以来,襄樊的品牌意识和品牌发展较以往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注册商标发展较快,其发展的特点是自然人、个体户、私营企业申请商标注册较多;高科技领域、服务行业和农副土特产商标注册发展较快;经营规模较大的公司商标注册势头良好;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已开始启动。但从当前的发展看,仍显不足,与其它地市相比差距较大。目前,全省驰名商标9件,而襄樊却没有;全省著名商标308件,襄樊38件,仅占12.3%;全市注册商标发展现状是数量少、质量低、品牌少、位次低。

三、襄樊品牌发展的途径。

1、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抓品牌的发展,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主要是针对品牌发展制定政策、优化环境、提供服务。具体来讲就是要巩固激活老商标,培育发展新商标,依法规范使用商标,盘活利用闲置商标,抢救即将失效商标,争创保护有名商标。在战略制定上要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把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始终放在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壮大上,按照“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加强领导、搞好服务”的要求,促进地方品牌的跨越发展,建立本地知名、全省著名、全国驰名的商标梯次结构。

2、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在品牌的发展上借鉴外地经验,加大奖励力度和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在政策上、资金上、项目上对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给予有效扶持,营造发展氛围,激励企业积极争创品牌。在具体奖励标准上,可参考外地标准对获得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50万、30万元的巨奖。

3、抓好品牌的培育规划。要按照品牌运作的要求,实行政府主导,工商指导,企业参与,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突出重点领域,突出重点商标,叫响襄樊的重点品牌。结合 地域文化,提升企业文化,认真做好主打商标的理念、设计、注册、使用、管理、宣传、维权等一系列工作,主打品牌叫响了,就能够抓住市场,扩大份额。在培育品牌商标时,在广告宣传上要从实际出发,考虑承受能力,做到合理宣传,科学营销,促进企业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四、襄樊品牌发展的种类

襄樊品牌的发展有一定的基础,有其自身的优势,在发展中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1、打好旅游品牌。襄樊有较好的旅游资源,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要整合资源,整体包装,统一宣传,集中推介,打好旅游牌,把襄樊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清新的自然景观作为宣传重点,以古隆中为龙头,打通旅游通道,形成武当山—神农架—三峡的交结点和过渡点,推动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2、叫响工业品牌。充分利用汽车产业开发龙头,打造驰名品牌,用高新技术产业加创新研发,重点扶持推出一批全国有影响的工业品牌,培植持续发展的后劲。要紧紧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机遇,培育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经济增长点,构建良性互动,品牌带动的发展新局面。

3、扩大农产品品牌。襄樊的特点是农村地域较广,山 区比例较高,因此要实现城乡协调的科学发展,必须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建农村经济组织,培训农村经纪人,扩大农产品品牌。在全市的注册商标中,农产品品牌的数量少、规模小、位次低,投入不足,有一定规模的知名品牌占的比例很小,与沿海农产品品牌相比发展严重滞后,发展空间很大。在农产品品牌的发展上要高起点、大批量、多形式的发展,用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经纪人队伍来推动农产品品牌的发展壮大。

4、突出绿色品牌。山区面临发展的瓶颈很多,但山区也有其优势产业,那就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新兴产业、市场很大,利润可观。适合襄樊发展的绿色食品很多,如茶叶、蔬菜、木耳、香菇等,有部分产品也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和一定的知名度,但从总体来看,仍显不足。一是“散”,各自为阵,各自宣传,没有一个真正的龙头企业,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二是“杂”,品质差别较大,品种繁杂,不利统一宣传,市场影响力不够。三是“乱”,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恶意竞争,相互压价,市场形象提升慢。绿色品牌是形象品牌、致富品牌、效益品牌,襄樊有好的基础,只要政府实行重点引导,强化管理,保证品质,统一宣传,绿色品牌一定会成为农民致富的翻身品牌,成为农民持续增收 的保障品牌。

影响发展战略的因素很多,而品牌战略所拥有的名牌效应,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越来越大。只有紧紧抓住品牌发展,科学整合品牌资源,形成全市协调一体的品牌发展战略,方能推动襄樊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襄樊发展 篇2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获2003年度部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首次提出了“一主两副”、“一圈两区三轴”架构,即形成以“武汉都市圈”为龙头,以“襄樊都市区”、“宜昌都市区”为两翼的“金三角”,从而推动湖北经济快速增长。

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中心城市都不是孤立的发展。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经济中心城市的成长必须依托于周边腹地的高速发展,并与城市群的发展相共生。[1]要使襄樊都市区成为推动湖北经济的增长极乃至整个西部大开发的排头兵,研究其所在的区域背景就显得十分的紧迫和必要。

襄樊都市区由襄樊市中心城区以及襄樊辖区内的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谷城市、南漳县的主要区域组成。整合经济区内各城市的力量,共同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和发展潜力,提升区域内整体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是构建襄樊都市区的宗旨所在。

2 襄樊都市区所在区域背景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汉江南岸古城襄阳和汉江北岸古埠樊城的合称,地处鄂、豫、川、陕四省结合部。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和东汉光武帝的诞生地,有造型奇特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多宝佛塔,有号称“华夏第一城池”的全国最宽的护城河。有“七省通衢”、“南船北马”之称的襄樊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更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现代水陆空交通极为方便,城市功能配套齐全。

归结襄樊所处的区域环境体系,可分为四个体系,分别为中西部城市群、大武汉都市区、秦巴经济走廊、湖北省“一圈两区”。

2.1 中西部城市群

我国中西部1 9个省区市土地面积占全国的86.1%,地域辽阔,各省区市内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来说是落后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东部地区在经济和城市化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制约,跟东部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上,还表现在城市化水平上。

襄樊都市区承东启西,贯通南北,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最前沿。襄樊都市区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周边与郑州都市圈、西安都市圈、成渝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合肥—芜湖都市圈相接,中西结合部的区位优势非常突出。襄樊目前已经是中西部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即秦巴经济走廊最大的中心城市,南面与武汉市遥相呼应,北面是潜力巨大的中原,面向西部则扮演着重要的“桥头堡”角色。从襄樊周边的大、中型城市格局来看,已经形成了以襄樊为中心的城市群体。一般来讲,核心城市必须形成辐射的有效半径在150公里以内,两个核心城市之间的距离以300公里以内为宜。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的拓展,核心城市辐射半径将会扩大。襄樊与武汉,甚至与重庆、西安、郑州等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也大致在此范围之内。让与西部接壤的中部省区中的襄樊都市区享受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关政策,可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2.2 大武汉都市区

大武汉都市区是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武汉、九江、信阳、黄石、十堰、宜昌、襄樊、鄂州、荆门、孝感、荆州、黄冈、咸宁、随州、岳阳等城市。大武汉都市区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周边的中枢功能,该地区的繁荣对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襄樊所在的大武汉都市区2002年的综合竞争力列第八位。2002年,GDP增长速度达10.66%,列第五位;国内生产总值列第六位;人均GDP列第七位;出口总量和劳动生产率列第八位。大武汉都市区产业基础良好,产业配套能力强,目前已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钢铁、汽车、机械、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服装、食品、医药、化工等为优势,电力、交通、通信为依托的门类较齐全、配套能力强的工业体系。但大武汉都市区在产业规模化整体水平、工艺手段和装备等方面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劣势。高新技术企业大部分从事一般性高新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进行着较低层次的重复性经营竞争;名牌产品不多,特别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前沿水平的品牌产品;设备老化严重,技术水平低,庞大的存量资产和巨大的规模潜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人才流失严重,高级人才匮乏。

襄樊处于中西结合部,首先要接纳、融化东部地带传递过来的各种新技术和一些产业部门,为己所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将本地区积累的管理经验、技术等有计划地传递到西部地带,带动西部地带经济发展,尤其是作为大城市的襄樊这一传递作用则更为重要。

2.3 秦巴经济走廊

襄樊是秦巴经济走廊的经济重心。秦巴经济走廊是一个经济区域概念,它以秦巴山地为基础,地处豫、鄂、渝、川、陕的秦巴经济走廊处于中国中西部的中段,是西部大开发的前哨阵地和接受东部经济辐射的入口。该区域位于黄河及长江经济带之间,与连云港到鹿特丹的亚欧大陆桥交叉重合,是东引西进的良好跳板。秦巴位居中原,自古以来是通往大西北、大西南的战略要冲,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考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冯之浚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中西部联动,有赖于中原尤其是秦巴地区的隆起,建设秦巴经济走廊,现实意义重大。秦巴经济走廊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基地和示范区,利用国家在秦巴地区推行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使其成为我国开发贫困地区的桥头堡和开发西部的窗口。秦巴经济走廊在我国南北过渡地带起着连接南北的重要作用,其四周与中原、西北、华中、西南几大经济区相邻,是唯一的介于长江产业带与陇海产业带之间的东西向经济走廊,起着南北接轨的跳板作用。

襄樊位于秦巴经济走廊东端的山前平原地带,拥有秦巴经济走廊唯一的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GDP总量、人均GDP及综合实力一直居突出地位,加之襄樊中心城市在周围的武汉、西安、郑州、重庆等特大城市之间形成一个方圆近10万平方公里的吸引范围。实际吸引范围要大于这一数字,因为襄樊与西安、郑州、重庆之间分别有秦岭、大巴山隔开。由此可见,襄樊在秦巴经济走廊中的经济重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2]

2.4 湖北省“一圈两区”

襄樊是湖北省副中心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的交通和信息枢纽城市、全国重点汽车制造基地之一。襄樊是鄂西北地区经济、物资贸易、交通信息中心。

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城市群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有着较多小而散的城镇的湖北,最近出台了《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首次提出了“一主两副”、“一圈两区三轴”架构,即形成以“武汉都市圈”为龙头,以“襄樊都市区”、“宜昌都市区”为两翼的“金三角”,从而推动湖北经济快速增长。

武汉都市圈以武汉为中心,以黄石、大冶、鄂州、黄冈、孝感、应城、汉川、仙桃、咸宁等城市为群体,2020年该区城镇人口将达1190万人,第二产业向圈内中小城市转移,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襄樊都市区以襄樊为中心,以汉江为轴,上下游各扩展50公里,包括随州、老河口、枣阳、谷城、宜城、南漳等,建成湖北西北部工业制造基地。宜昌都市区以宜昌为中心,向东北、西南各扩展50公里,包括当阳、宜都、枝江、秭归、长阳等,重点发展旅游产业。[3]

湖北经济发展由湖北经济“大三角”[即武汉(含黄石)—宜昌—“襄十”地区(“襄樊—十堰”地区的简称)三地组合而成]决定着,其中武汉是三角区的主角,宜昌、“襄十”地区两地为副角。“襄十”角以汽车制造、高新技术、纺织、化工为主导产业;宜昌角以能源、建材、纺织、机械为主体;武汉角以高新技术、汽车制造、机械、电机、冶金为支柱产业。无论是建成区面积、非农业人口规模,还是州、市的经济总量,或中心城市的腹地(襄樊中心城市的一级吸引范围大于襄樊市域,二级吸引范围相当于汉江中上游地区)都说明襄樊的地位仅次于武汉,因此襄樊在湖北经济大“三角”的发展中不可或缺。[2]

3 区域环境对襄樊都市区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

对比上述四种区域划分体系,综合分析襄樊经济发展状况和对外贸易,襄樊对外经济流向呈现“321”的分布形式,即一级轴线3条,分别为襄樊—武汉方向、襄樊—洛阳方向、襄樊—重庆方向;二级轴线2条,即襄樊—宜昌方向、襄樊—荆门方向;三级轴线1条,襄樊—丹江口方向。按照规律,资金流量的增加会导致交通量的增加,从而促使在经济活跃的经济流向轴上城市化地区的出现和城市建成区的蔓延,这一点在襄樊市的空间演变过程中已经得到验证。

区域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在产业高度国际化的汽车产业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从区域角度来看,襄樊地处武汉至十堰汽车产业链的中间,是湖北汽车产业带的中心点,发展汽车配件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4 抓住区域发展的历史机遇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当今世界已迈进了以经济竞争为轴心的全球化时代,形成了一个由资本、金融、信息、技术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网络。国家、区域和城市是这个网络上大小不等的结点。[4]集聚了先进技术、综合机构及科研力量的城市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成为网络的支撑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国家、区域之间经济竞争的一个突出特点则表现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的竞争。城市群的形成、崛起及其带动作用,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襄樊都市区的构建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新背景、新形势,顺应了发展的趋势,将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当前,襄樊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充分认识襄樊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制定积极进取而又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增强实力,完善功能,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湖北走在中西部前列、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分析襄樊都市区所处的区域背景(中西部城市群、大武汉都市区、秦巴经济走廊、湖北省“一圈两区”),在此基础上明确襄樊都市区的经济流向,提出襄樊都市区应抓住历史机遇,增强实力,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湖北走在中西部前列、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贡献。

关键词:城市发展,区域关系,襄樊都市区

参考文献

[1]杜宁睿.区域研究与规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郭荣朝.襄樊市城市发展定位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03(4):38-43.

[3]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Z].2003.

襄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 襄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是中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发展就是充分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形成地域特色,以便更好地应对世界贸易市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襄樊县域比较优势

县域交通较为便利。316、207、312国道贯穿各县(市);焦枝、汉丹、襄渝铁路分别通过枣阳、宜城、老河口、谷城;汉水流经老河口、谷城、宜城。襄樊机场、老河口机场可通达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襄樊铁路货运编组站为全国13个特大编组站之一,另外还设有襄樊海关等,襄樊县域物流通道较为便捷。

县域特色比较突出。由于地理条件、原有经济基础的影响,襄樊3个平原县级市(枣阳、宜城、老河口)与3个山区县(南漳、保康、谷城)之间差别显著。平原县域经济总量(172.96亿元)、人均GDP(8006元)、产业构成(27.08:43.01:29.91)均好于山区县域经济总量(51.47亿元)、人均GDP(3587元)、产业构成(37.06:36.98:25.96)。粮、棉、油等农产品生产加工是平原县域的优势,生产链条较长,产品附加值较高。土特产品生产,林、牧、渔业发展是山区县域的特色,但产品深加工较少、产品链条较短。

县域城镇化差异明显。由于山区、平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襄樊县域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枣阳、宜城、老河口、南漳、保康、谷城的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2.84/%、40.16/%、60.74/%、22.9/%、19.43/%和30.99/%。平原縣域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山区县域。

二、襄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1.襄樊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襄樊山区县域3个,占襄樊县域总数的半壁江山。然而,2000年襄樊山区县域GDP只占县域GDP总量22.93%。襄樊山区县域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磷矿等矿产资源,拥有与平原有着明显不同的气候资源等。资源是襄樊山区县域产业发展取向和产业生长点选择的最重要的出发点。但由于种种原因,资源优势与潜在的商品优势、市场优势得不到有效整合。加之交通相对落后,城市辐射带动有限,劳动力文化素质较差等,致使襄樊山区县域自成封闭系统,自给自足,市场需求难以刺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乡镇企业发展。山区县域地方财政入不足,又制约着山区经济发展。

今后,襄樊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应在国家和大区域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框架下,结合县域本身的区位特点、资源条件、现有经济和工业发展基础,正确选择主导产业,选择工业生产点和工业生产组合链,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名优特产品生产,积极开拓县域外市场,整合现有工业,形成规模经济,提高效益水平。具体包括:退耕还林,保持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利用山区与平原的季节差异,发展反季节蔬菜。深山居民向外转移,发展小集镇。利用山区资源发展林果业、养殖业、中草药种植等,逐步形独具特色的山区系列土特产品加工业等。

2.襄樊平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2000年襄樊平原县域GDP占县域GDP总量77.07%。襄樊平原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仍然存在资源蕴藏量较少、深加工度不够、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襄樊平原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依托丰富农产品资源(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围绕“农”、“新”、“移”三字做文章。

围绕“农”字,调整农业结构,延伸生产链条。襄樊平原县域应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优质粮食种植面积,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养殖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拓展农副产品加工链条,包括纵向产业链(由粗加工发展到精、深加工)和横向产业链(发展为加工配套的包装、销售、运输和其他服务业),把产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具有襄樊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形成龙头企业,最终带动千家万户致富。

围绕“新”字,调整工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襄樊处于湖北“汽车工业走廊”中部,襄樊汽车产业开发区是全国惟一以“汽车”二字冠名的开发区。襄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湖北省地级市中惟一国家级开发区。襄樊平原县域应围绕这些优势,积极发展汽车配件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积极响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需要,为其实验和发展提供相关服务。“创新”型县域经济对无法改变的禀赋性因素要求不高,对区位、自然资源等因素的依赖性相对较低,发展新型工业经济所要求的各种因素大都可以开发、培养和引进。

围绕“移”字,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劳动力既是消费者,也是一种资源。及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由消费者及时转化为资源,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否则,将阻碍县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转移途径:有组织地向海外输出,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输出;就地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为此,地方政府应做好: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有组织地输出;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属的服务,协调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

三、结语

襄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条件下,根据山区、平原自身特点、原有基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发展方向,以利于充分发挥襄樊县域比较优势,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增强襄樊县域竞争优势,推动襄樊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襄樊市统计局:襄樊统计年鉴(2001)[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郭荣朝:襄樊市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分析[J].经济地理,2003(1)

科学发展观与襄樊发展 篇4

进县域经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襄樊银监分局《关于进一步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九年七月十四日

关于进一步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襄樊银监分局2009年7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鄂发〔2008〕17号)精神,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提振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发挥银行业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增强经营理念,充分认识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高度重视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切实消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疑虑,增强做好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要充分认识拓展小企业金融服务业务,支持小企业发展对推动全市经济结构升级、巩固和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加税收、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支持小企业发展,是银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规避大额集中风险,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站在“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好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切实增强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加大对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和信贷支持力度,主动与小企业对接金融服务,努力实现银行、企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方“共赢共活”。

二、明确目标任务,力促全市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针对全市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发展实际,结合国家有关支持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特提出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积极围绕“思想认识到位、组织保障到位、机制建设到位和技术培训到位”的整体要求,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创新服务产品、优化支持环境,确保实现小企业授信管理水平、小企业贷款增长和小企业贷款占比“三提高”。主要任务:以建立小企业专营服务机构为突破口,加强和完善“六项机制”建设;以加强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创新为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动小企业授信业务发展;以监管引领为推动力,加强政策分析、监管督导和窗口指导,充分发挥监管政策和手段的杠杆效应;以促进环境建设为重要内容,落实扶持政策措施,推动授信环境的逐步改善。

三、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构建更多的小企业融资载体

(一)加快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建立小企业授信“风险定价、成本利润核算、信贷审批、激励约束、违约信息通报、风险管理”六项机制的要求,积极研发和创立相对独立的运营管理机制,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提高小企业金融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和法人机构要在二级分行本部,单独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管理部门,并有选择地在小企业密集区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支行,或将现有具备条件的支行改建为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支行,鼓励具备条件的银行金融机构筹建单独颁发金融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企业专营机构。

(二)积极开展小企业金融方式创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发和引入多样化、有特点、适应小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并积极通过包括襄樊政务网中的“银行资讯”平台在内的多种渠道,及时将创新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进行推介,使小企业能够及时获取融资信息。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推行电子商务合作服务模式,以网络银行为平台,利用互联网快捷便利优势,携手有实力的网商,开展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开发电子商务联贷联保业务,并将小企业信贷产品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进行资源整合,突破小企业金融服务上的地域性限制。

(三)加大对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资金投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确保对小企业的信贷增量不低于

上年水平,增幅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幅。农发行要在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基础上,加大对农业小企业的信贷投入,确保对县域信贷投入不断加大。在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后,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在县域新增存款原则上要用于当地,村镇银行在县域吸收的存款要全部用于当地,其他商业银行在县域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同时,积极探索将邮储银行富余资金以市场化手段转入县域金融机构,加大邮储资金回流县域的力度。

四、改进信贷方式,切实提升支持小企业发展能力

(一)切实改进授信管理方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信用环境,不同机构和不同授信产品的风险程度,实行差别授信的方法,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要适当调整贷款使用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确实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可以发放信用贷款,在授信的额度和期限内一次审批,周转使用;对经营运转正常、市场前景良好,暂时出现流动资金紧张的小企业,通过授信审查,可适度延长贷款期限。

(二)积极优化信贷结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加大对产业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提供有效信贷支持。信贷资金要优先支持市场带动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以及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汽车、高新技术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的调研,积极培育、扶植有市场前景、符合信贷政策的小企业;对技术成熟、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专利产品的生产企业,只要还款有保障,都应积极发放贷款予以支持。

(三)完善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突破按信用等级确定利率浮动幅度的作法,科学测算违约率和损失率,在进行成本、风险、收益等精细化核算基础上实行差别定价,通过风险定价来覆盖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成本,从而实现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开展。

(四)科学选择信贷方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市场银行”导向,贴近市场和企业,围绕地方特色开发适合商贸小企业、科技小企业、农村小企业等特色小企业需要的贷款方式,积极构建方便快捷的融资途径,大力拓展信贷业务品种,适时推出适合小企业需求的金融新产品。对市场经营户

可办理商位使用权权利质押贷款;对生产季节性产品企业,可办理仓单质押贷款。通过发放封闭贷款、贴息贷款、出口退税帐户托管贷款及保险保证贷款等,积极支持小企业的发展。

(五)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可以用于融资担保的财产范围,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用于融资担保。积极探索运用权利和现金流质押等新的担保方式,包括存货、机器设备、可转让的林权和土地承包权等抵押贷款,以及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推进股权质押贷款和专利权质押贷款。积极办理由企业法人代表或大股东出面担保、由其个人承担无限责任的担保贷款及小企业间的联保贷款。

五、加强监管督导,持续推进小企业金融业务稳健发展

(一)加强监管引导。银行监管部门要持续发挥好监管的引领和督导作用,积极改进和完善监管策略措施,深入推进银行支持小企业发展工作。通过加强监管会谈、窗口指导、风险提示、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等多种方式,加强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考核,引导、支持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六项机制”,合理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力度。积极支持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对企业基本面较好、信用记录良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予以信贷支持。鼓励银企双方友好协商,对符合重组条件的贷款,根据实际情况对贷款的品种、期限进行科学调整,实施贷款重组。支持商业银行按照《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二)实施差别监管。银监部门要将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作为银行高管人员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机构、业务市场准入、现场检查等监管手段的导向作用。对工作力度大、风险防范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业务创新、机构网点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少安排或不安排现场检查。对不作为、不落实、不到位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约见谈话、通报批评、加大监管频率和力度等措施,强化监管推动。

(三)强化考核通报。银监部门要建立小企业金融业务考核制度和定期巡察制度。按季做好小企业

授信分析工作,准确分析小企业授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变化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对数据发生较大调整变动的应及时分析原因,提高统计分析质量和水平,为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按季对各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小企业贷款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年终进行总结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市、县政府奖励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根据考核情况要定期安排进行巡察活动,总结宣传银行好的经验做法,督促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小企业金融业务协调发展,持续提升辖内银行业支持小企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科学实施监管问责。银监部门要按照“实事求是、宽严适度”地原则,实施不良贷款考核和贷款责任追究。对在小企业贷款业务中严格遵守有关法规和相关程序,“三查”独立,勤勉尽职,只是由于市场突变而造成贷款质量下降的,可以免除有关信贷人员的相关责任。同时,设定相对其他信贷业务更为合理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和尽职免责办法。

六、构建合作机制,努力营造良好小企业金融发展环境

(一)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沟通机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形成银政联手、银企联动、银银联合的工作格局。建立起银行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及时通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政策措施,交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成果,研究解决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建立小企业融资需求项目库。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主动收集小企业的合理信贷需求,通过咨询、项目推介、定期沟通、银企洽谈等多种形式,使好的小企业和项目进入银行的项目库。同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将产品和服务向政府主管部门和小企业推介,促进银企双方信息的有效对接。

(三)建立促进银行加大小企业信贷投入的激励机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向各级政府汇报,争取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小企业信贷投入的奖励办法,每年拨付一定比例的资金,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用于对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风险补偿,对银行的高管人员进行奖励。

(四)采取切实措施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制定全市规范统一、便于操作、价格合理的评估、抵押、担保收费办法,简化办事程序,严禁将

评估作为抵押登记的前提条件,合理确定抵押期限,减少小企业融资成本。

(五)积极构建银企互信机制。建立长期的相互依存、相互信赖、相互促进的“银企”关系,通过产品订单查询、纳税申报、水电费缴纳等多种方式,增加企业信息来源,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六)建立多层次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有条件的担保公司开展再担保业务合作,逐步形成完备的小企业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要切实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鄂政办发〔2008〕8号)文件中规定:省每年留成给县(市)新增税收的50%,必须足额用于补充各地信用担保机构的资本金。

(七)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全民诚信意识,加快建立以人民银行的信贷登记系统为基础,增加工商、税务、质监、司法、海关、产权登记机关、公用事业单位等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公共信息,形成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改善信用环境。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维护银行合法权益、打击查处各种非法金融活动,确保金融秩序稳定。

科学发展观与襄樊发展 篇5

通过本次党课的学习,不仅使自己思想上得到提高,而且使我认识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突破重重的危机,带领着中国人民不段的向前发展。

本次党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党章、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等等。在讲到科学发展观时,我听的很入迷,在这儿,针对”科学发展观”我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

要求和谐校园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确立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对于学院校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这就不仅要求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要和谐发展,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匹配和谐发展,而且要求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谐利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的相互衔接和谐结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和谐互动教学相长,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使和谐社会成为由和谐的人组成的社会,也使和谐的人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成员。

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大学应有大爱,大学教师应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精神成人和事业成功无私奉献。构建和谐校园要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获得均等的展现与发展机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要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建设和谐班级和年级。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政治思想工作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加强了日常行为管理和社团活动的管理,积极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体育等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学校各级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第一要素。大学办得好不好、水平高不高,关键取决于高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提高各层次领导的整体素质和亲和力,为加快学校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思想政治保证。我校各层次领导班子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班子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和治校的自觉性、主动性、前瞻性,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个人修养,识大体、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谦让,以工作和事业为重。

领导的亲和力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中起到示范和凝聚的作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也是完善人格的要求。要实现人际和谐化,领导对师生,就要做到公正、公平,要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与师生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领导应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有领导的示范作用,群众对组织,对领导就会多讲一点服从,多看一点大局,多做一点贡献,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点尊重、多一点爱心,个人对自己也会多一点自律,多一点修养,何愁校园不和谐?

三、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科学发展观与襄樊发展 篇6

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提出的最科学、最革命、最实践的社会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源泉,科学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我浅谈一下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理性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的过快、过头、过分增长,提出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增长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基本生存需求,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人口增长数量和男女增长比例,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深度发现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集中智力谋求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废弃物排放,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过失,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解答,这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80多年来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全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牢牢的把握住发展这第一要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不断出现,怎样发展、如何发展、为什么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向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理念发起了挑战,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大时代背景,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方位论、主体论、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以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方位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结合中国国情,明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当前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还欠发达,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社会低收入者的比重还很高,弱势群体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公共卫生、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体系还不完善,初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公平,再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健全,三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科学,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还不高,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还未从根本上转变,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依靠“劳动红利”的产业经济模式还占主导,区域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地域经济发展成效还不显著,这些问题坚定了我们对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定位不能动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统筹兼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以人类利益、人民群众利益、具体“人”的利益为本,把改善民生、尊重民权、为民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共产党的执政思路、理念,切实作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借鉴前苏联、前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建国29年(1949到1978)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在新时期下、新形势下的延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是不断修正、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不断自我扬弃的理论体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暨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内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国内经济全面发展,兼顾对外开放;统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兼顾城乡经济双向发展;统筹沿海地区经济高质发展,兼顾粗放型经济转型;统筹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兼顾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兼顾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统筹私有经济合法发展,兼顾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统筹个体经济有序发展,兼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机制改革;统筹行业经济协调发展,兼顾创建行业长效、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的限制。比如,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还很不完善,几亿中国农民还难以享受到社会保障。即使一些地方考虑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如一些地方为农民提供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但保障水平也很低。中国的社会保障,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城市居民享有社会保障,几亿农民很少享受社会保障,这无疑影响到中国社会主义的合格程度。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科学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本性。列宁曾经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邓小平同志也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表明我们经过多年探索,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引下,已经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观与襄樊发展 篇7

1 我市中职教育的现状

一是招生市场利益化, 无序竞争恶劣。 (1) 招生信息不真实。目前, 中职学校生源困难是不争的事实, 生源大战已持续多年。招生回扣、广发通知、虚假广告、盲目承诺等招生形式层出不穷, 招生信息的不真实致使新生入校后流失严重, 造成了负面的社会效应。 (2) 地方保护政策严重, 造成职教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一些地方职校直接圈定生源, 使教学生活设施本来简陋的一些学校生源溢满, 学生入学后住民房、食小摊, 教学设施不足, 培养目标难以实现;而一些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校在这种不正当竞争中生源不足, 优质的职教资源闲置起来, 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经费短缺, 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一方面, 中职教师的收入低, 工作量大, 在这种条件下很难引进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 经费的不足使得学校无力改进教学条件, 尤其是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简陋的教学设备根本无法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

三是就业率虽高, 但为我市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高。据统计, 几年来中职教育的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 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大多数是报酬较低的低端工作。就业去向以沿海地区为主。据统计, 我市中职毕业生外地就业比例在80%以上。从中不难看出, 中职毕业生对我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十分有限的。

2 当前中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源素质较低, 学校管理难度很大

一是中职学校门槛低, 入学容易, 其中一部分学生是自身缺点较多的后进生。他们在入学不久, 便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经常迟到, 早退;由于学习基础差, 上课听不懂, 作业不会做, 学习毫无兴趣, 以致产生厌学情绪;有的言谈举止不文明, 沾染不良习气, 时常出入游戏机房、营业性卡拉OK厅;有的常和社会上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吸烟喝酒, 甚至打架斗殴等等。二是部分学生习惯于原来的保姆式教育方式, 其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学能力较差, 入校后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三是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 将来的就业形势尚可, 学习上缺乏进取心。

2.2 中职教材不能适应中职生学习

一是中职教材多数内容比较陈旧, 缺乏知识的更新。有些新版书只是更新包装, 内容还是老的基本没变。而近几年企业在飞速发展, 设备技术在不断更新, 专业教材却还一成不变, 已不能满足现行教学的需要。二是有些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不连贯, 中职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有些专业课程偏难偏深, 以现有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学习确实很难。三是教材的实用性不强, 理论偏多, 指导学生进行生产操作的内容太少。实训实验课与实际生产脱节, 使学生产生“学了也白学”的想法。

2.3 师资力量薄弱

中职教育的教师有很多都是从普通教育改行过来的, 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 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教师智能结构单一, 难以全面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3 加强我市中职教育的对策

3.1 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

中职教育应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宽适应、复合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目标上, 以“肯干、够用、会学”作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肯干”体现了德育标准;“够用”体现了专业要求;“会学”体现了发展潜力。并按照“适应市场, 服务社会, 立足当地, 适度超前”的发展思路, 重点在培养复合型和智能型人才上下功夫。把学生培养成为“艰苦行业留得住, 实操、管理都能干, 转岗换位适应快, 经过努力上得去”的复合型人才。

3.2 构建的中职教育模式要科学

中职教育应把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 尤其要综合考虑人才的择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素质的培养;注意对他们进行忧患意识、责任心与使命感的教育, 以及承受挫折能力、生存竞争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 既有敬业精神, 又有创业潜能的新世纪人才。具体措施如下:

3.2.1 因材施教, 实施多层次、多规格的培养模式。

中职教育的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允许部分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实施“双学籍、双文凭”培养模式。应在统一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既可按普高模式培养, 也可按中职模式培养。按普高模式培养学生, 在前两年的普高课程学习结束后, 又可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 再次分流。不愿意参加高考或高考未被录取却又想读中专的, 根据个性特长选定专业, 再按中职模式培养。继续中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 考核合格后拿中专文凭;成绩优秀的, 按高职模式培养;进入第四年的高职课程学习, 考核合格的拿高职文凭。这种因材施教的三级培养模式, 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 而且, 还能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 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达到人尽其才, 智尽其用的目的。另外, 也能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不同层次的需求。

3.2.2 中职培养模式的构建, 应立足于“前一年打基础, 后两年育专长”。

中职前一年按“必需”、“够用”原则, 优化课程结构, 使中职学生具备“宽专业、厚基础”的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 尤其要加强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后两年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业方向, 按需增设专门化及新技术的选修课程。专业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并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择业的可能性, 进行专门化方向的岗位实习, 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上岗能力, 努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

3.2.3 中职学校的教育必须综合考虑学生择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

处于新世纪的中职教育, 培养的是新世纪人才, 应具备的素质应是全方位、立体的;应把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 即做人重人格, 做事重效能。

3.3 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合理

3.3.1 专业设置应重调查研究, 面向经济, 适度超前。

专业设置应在充分调查本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演变状况、社会职业分布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和职业与专业特点的基础上, 认真研究经济的发展趋向和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掌握哪些是社会迫切需要和正在发展的职业, 哪些是劳动力过剩的职业。然后, 根据学校自身的层次、特点、条件, 做好专业设置规划, 并适度超前确立专业方向。

3.3.2 专业改革应坚持宽口径、多方向原则, 培养复合型人才。

即在同一专业中, 针对就业市场分解出若干个专业方向, 供学生毕业前一年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爱好, 选择一个专业方向, 以完成上岗前的技能准备, 也能使学生毕业后有较广的择业途径和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宽口径专业的课程结构优点是:弹性强、有后劲、上手快、转岗换岗适应性强。

3.3.3 专业增设应注意创特色、扬优势。

中职学校各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办学特色。因此, 增设专业应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 开发、派生与本校已有专业基础相近又有前途的专业, 特别是目前其他中职学校没有而社会又急需的专业。应充分利用中职学校现有的场地、设备、师资基础, 根据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力创特色, 形成局部优势和名牌效应。

3.3.4 专业建设应长短结合, 软硬兼施。

上一篇:法兰绒和珊瑚绒哪个好?法兰绒怎么清洗?下一篇:回望去年优秀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