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

2024-07-25

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共12篇)

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 篇1

1 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舞蹈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及高校的重视,因此近几年内舞蹈教育有了很不错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对舞蹈教育的现状浅谈几点看法:(1)舞蹈教育在各高校间发展态势不均衡。综合类院校开展情况较好,但针对舞蹈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开设没有特色,力度不够。(2)有些高校与舞蹈相关的活动组织还较少,校际间的交流贫乏,校内活动的开展缺乏一定的组织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一些高校的舞蹈协会、俱乐部及社团还没有形成规模,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3)目前一些高校舞蹈人口规模较小,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学生的舞蹈价值观,还缺乏深度,但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及实际需求很高。舞蹈活动参与的形式较为单调,缺乏专业的训练和指导。舞蹈的运动消费相对于其他项目偏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舞蹈人口的发展。(4)高校舞蹈教学环境不容乐观,物质条件差,场地设备远远不能满足。人文环境薄弱,认知度较低。

2 舞蹈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

舞蹈教学不仅是单纯的传授技能,它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下浅谈几点舞蹈教育对人发展中的作用。

2.1 舞蹈能给生命注入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舞蹈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跃动,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生命形式的跃动,就有欢悦的舞蹈。她伴随着人的一生,无论是婴儿﹑幼儿﹑青年﹑中年或老年,特别是当人们处在欢乐的时刻,舞蹈就是表达这种欢乐心情的最佳手段。

用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欢悦之情是人类共同的生理心理现象,这种共同的人性不受地域﹑民族﹑阶级﹑阶层的限制,可谓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巴西的狂欢节是《桑巴舞》的世界,坦桑尼亚的群众集会时必跳《塞洛舞》,而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农民收割小麦时则要跳《芦迪舞》。青年人喜爱用舞蹈来抒发他们如火如荼的青春热情。所以在许多高校,我们就可以看到有各种“舞协”的成立。这些有许多是学生自发的,而非老师安排组建的,对于一个老师来说,这是件好事。因为学生由衷而发地对舞蹈的喜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于是就有了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舞蹈的愉悦性能让许多青年人聚拢。我认为在这一基础上,作为老师就可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在娱乐的同时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对良莠进行分析,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自己的个性,促进了自身的完善发展。这时老师的指导就有了必要,因为这是一种审美态度的建立,而学生可能并未意识到。

舞蹈的娱乐性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只有通过表层的“娱乐”之后,有了美的感受与审美观的建立,才能使人身心感受到“愉悦”。精神的愉悦有内而外才是最关键的。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它的方向是指向舞蹈所带来的和谐与人类的创新,以及完善和发展人的个性。

2.2 舞蹈是一门和谐的艺术,培养学生的和谐观念

舞蹈的和谐性体现为内在动作的和谐与外在教育过程、各组成要素的整体和谐。旋转是基于把持人平衡力量的运用,弹跳则是对肌肉、韧带力度最大限度的锻炼和发挥。和谐即成一种美,舞蹈动作达到和谐,也必有其一定的审美标准。试以古典芭蕾为例。古典芭蕾强调动作姿势符合几何构图,强调“黄金比”。在舞蹈形式的纯粹抽象中而追求的“黄金比”,是符合“人的自然”的。也正因为符合了这一“自然”,才使我们看着芭蕾经久不衰。

舞蹈具有和谐美,而这种和谐美不单是内在动作,它还是外在教育过程﹑各组成要素的整体和谐。舞蹈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美术、音乐、文学等。所以在教育学生舞蹈的过程中还该让他们注意到视觉、听觉和思想上的整体统一。一个舞蹈离不开音乐、服饰、灯光之类的结合,脱离开来就不成舞蹈。优秀作品是整体的完整与和谐。所以在关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要注意各方同步进行。如此一来,学生感受到、学习到就不仅仅是舞蹈本身的动作了,更重要的是从内到外的全面发展。

2.3 舞蹈可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艺术本就不同于一些自然学科,她更重于“创新”而不是“发现”。自然学科的许多知识、规律是人们通过仔细观察思考之后探索发现的,而艺术则是建筑于这些被发现的客观规律之上再作创造。

有如世界上的七个音符可以奏出永不重复的乐曲一样,构造相同的人体可以跳出永不重复的舞蹈。一个人的智力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模仿力、创造力以及注意力等方面构成。舞蹈训练从身体的各个部位着手,对以上诸要素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从训练中可有效提高对时间、节律、节拍的感知和对空间、形象、动静状态等时空的判断,观察及想象能力,还能训练和提高不同部位在同一时间做不同动作的注意力分配与身体平衡协调能力。一个或一组动作,从模仿阶段经过学生内部自身消化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产生新的动作形象,从而有效地达到“二度创造”的目的。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特别是一些编导作业,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培养创新思维。

3 针对高校舞蹈教育之现状,浅谈几点建议

3.1 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写高等院校舞蹈教材

大学生的舞蹈教学与舞蹈演员的舞蹈教学不同,培养舞蹈演员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掌握表演技能,在舞台上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而高校开设舞蹈选修课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其次,大学生入学年龄一般都在18-20岁左右,骨骼的发育基本定型(比较坚硬、软度比较差),在训练过程中每进一步都要付出较大代价,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对舞蹈风格的掌握以及舞蹈动态美、动作的协调性等方面,以及从中体会出舞蹈内涵、精神和审美心理。通常,大学生每周只有2-4节舞蹈课,如果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某个高难度技巧上,就会失去更多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高校舞蹈教材的编写应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善于发现和利用大学生学习舞蹈的有利条件应该看到大学生都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大学生学习自觉性比较强,精力容易集中,理解能力好,记忆力强。所以高校的舞蹈教材编写时要注意这一点,密切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科学教学。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开发智力、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目的。

3.2 注重舞蹈作品选材,通过播放和点评,让学生学会欣赏舞蹈,提高其舞蹈审美能力

基于舞蹈在美育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于普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讲,舞蹈作品的选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舞蹈思想主题的好坏,对学生的审美价值和标准起到了一个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在讲解舞蹈作品之前,首先要认真严格地对每一个作品进行筛选,所选择的作品必须有深刻的主题、立意和较高的欣赏价值,使同学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在思想上能够得到深刻的启迪,在审美认识上有一个大的提高。按照这一宗旨,我选择了2一3个舞蹈作品让学生欣赏。好的作品有了,但学生看不懂,也不能达到其教育效果,因此,针对每一个作品,我尽可能搜集最完善的资料,加上自己的体会为学生做细致的点评,使学生们明白每一个舞蹈作品都不仅仅是单纯的机械运动,都是有深刻主题和寓意的艺术作品,通过讲解,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独立欣赏舞蹈作品目的。比如在欣赏军旅舞蹈作品《走·跑·跳》时,先将作品利用vcd进行播放,让学生结合自已军训的感受,谈对作品的理解。然后,反复播放作品,在播放过程中讲解该舞蹈的基本动作是对现实生活中军事训练动作的艺术加工、提炼和升华,它通过当代军人在艰苦的军训过程中研发生的人和事,歌颂了甘于奉献、百折不挠的团队精神。

3.3 把舞蹈组合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让大学生学习舞蹈的目的;一是了解和继承我国民族民间舞的优秀舞蹈,掌握其特点和提高鉴赏能力;二是通过对舞蹈组合的学习,提高自身各部位的灵活程度,加强四肢密切配合,使舞蹈动作更加协调统一,寻找美感,增强舞蹈的感染力。另外,选择组合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觉得应该选择那些在我国影响大、普及面广的经典性的舞蹈组合,还有就是选择那些具有独特风格,大学生能够掌握的组合以及表演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训练能够解决的问题的组合。例如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要求舞蹈者的身体各部位动作同眼神密切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臀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动与静的结合,动作大与小的对比、移动性、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了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用这样的舞蹈组合提高大学生在表演中手、眼、身法步的配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这种舞蹈是寻找舞蹈感觉的过程,又是对造型艺术美的探索。

3.4 舞蹈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教会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欣赏舞蹈

舞蹈艺术是集美术、音乐、表演、服饰、文学、历史、地域文化等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在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更深层次熟悉和了解舞蹈的同时,也使他们学会欣赏多种艺术,了解舞蹈以外的知识,所以在上舞蹈作品赏析课时要多方面进行点评。首先,舞蹈当中的舞美设计包括舞台背景、灯光的制作、布置等,与美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舞蹈作品起着演染和衬托主题的作用。它从一个侧面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和色彩的感受力,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内涵。

其次,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没有了音乐,舞蹈往往就会是单纯的机械运动。欣赏舞蹈当中的音乐有助于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而观看音乐当中的舞蹈有助于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在舞蹈欣赏过程中,无论对音乐还是舞蹈都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提高过程。

再如,通过舞蹈演员的服饰、表情、动作,可以让学生判断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民族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舞蹈《金山战鼓》和《秦俑魂》通过演员的服饰可以判断演员所处的时代;而群舞《小溪,江河·大海》则是用镶嵌在每个演员衣袖间的一串亮片,表现了小溪的晶莹剔透和崎呕婉蜒,当小溪汇成江河、大海后,演员们用大幅度的动作将裙摆接连掀起,形成了波涛汹涌的巨浪,使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领略到了舞蹈艺术的魁力。

在欣赏民族舞蹈作品时,除讲解舞蹈本身的含义外,还应讲解民族舞蹈的特点,包括形成这种舞蹈特点的地域、气候和风土人情等原因,这样不仅会加强学生对民族舞蹈的了解和热爱,同时还会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多方位地欣赏舞蹈。

3.5 欣赏课上安排教授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设计一些简单的

舞蹈情节,以增加舞蹈赏析课的吸引力,提高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在欣赏完一至两个舞蹈作品之后,安排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包括手位、脚位以及各民间舞中的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民间舞中的冲拳、双托掌、托按掌等动作,这些舞蹈动作同学们在原地起立就能够模仿,而且不同的舞蹈动作在特定的情节和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和效果。鼓励学生设计一些能够表现如亲人离别、欢聚和一些容易用动作语言表达的场面和情节,同时还鼓励学生模仿倒垂柳、雄鹰展翅飞翔等简单动作,以加深学生对舞蹈的切身感受。虽然学生们的动作并不很美观,也不被到位,但却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舞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舞蹈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深切感受。

3.6 以舞蹈作品赏析为基础,多层次开展院内外艺术活动,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力,从而达到美育效果

通过舞蹈选修课的讲授,很多同学渐渐地喜爱上了舞蹈,对于舞蹈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院组建了大学生艺术团舞蹈队,在授课的同时,根据同学们的训练程度,舞蹈队排练了如:《奔腾》、《黄土黄》、《荔枝飘香》、《如火的青春》等一批优秀舞蹈节目,创作了《校园女生》等集体舞和其他歌舞节目。这些节目除了参加院重大节日联欢外,还多次参加社会公益演出。我院舞蹈队以强大的阵容,严谨的台风,精彩的表演,受到同行院校和社会公众的好评,充分展现了新一代大学生的风采。同学们深有感触的说,通过舞蹈选修课的学习和训练,体魄上得到了健美、心灵上得到了净化、艺术上得到了启迪、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

3.7 改革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这种师徒传承式的教学方法沿袭至今,成为舞蹈教学的基本模式,但一成不变的“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边注入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打破舞蹈教学中这种“一言堂"格局,笔者认为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采用一些新的教法。

3.7.1 利用电化、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它的材料和工具是人的身体。它的艺术形象是通过人体有韵律的运动来塑造的。在教学过程中舞蹈的风格韵律、情感等所内涵的东西是教师很难用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的。如果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示范动作欠准确、规范,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利用电视教材则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它可重复再现的功能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模仿动作和对照练习的有利条件。通过电视屏幕,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受到艺术的感染,多重感官的刺激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例如,学习蒙古舞时,学生通过观摩电视教材看到蔚蓝色的晴空飘着朵朵白云,绿色的草原上宝石般点缀着圆圆的蒙古包,一群群肥美的牛羊在微风中安闲地吃着青草,身着民族盛装的姑娘们载歌载舞……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下,学生不但对蒙古舞的风格特点、舞姿韵律获得了丰富的感知,而且对蒙古民族的居住环境、生活习俗、民族服饰等有了具体的了解。由此,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加深,对所要学习的动作产生了兴趣和跃跃欲试的冲动。

在示范教学中,电视教学能不受现实条件的限制,超越时空将学生带入另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训练和练习时学生能通过操作“快进”、“慢放”、“定格”将需要了解的某一过程或某一动作进行反复地观摩和推敲,直自弄明白。

3.7.2 利用电视教材开展多种教学活动

对教师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其具体方法为:(1)观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舞种,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2)利用电教设备,举办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其知识结构。如,“怎样欣赏舞蹈”、“民间舞蹈发展历史”等。(3)举办作品分析讨论会。组织学生观摩舞蹈作品录象带,欣赏著名舞蹈家的表演,分析其艺术特点,然后组织讨论。

舞蹈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后,它仍然要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与学生的练习实践相结合、与教学反馈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显著地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有利地推进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综上所述,人性的发展离不开舞蹈。日后如何在高校进一步推广舞蹈教育尚需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们期望着有更多的人了解舞蹈,喜爱舞蹈,使其真正能带动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国高校舞蹈教育之现状,从舞蹈教育在人性的发展中的作用方面,深刻地分析了开展舞蹈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改进措施以期舞蹈教育日后有更进一步地发展。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 篇2

刘献君(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确认识和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兄为指导,确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4)05—0001—0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确认识和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在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讨论中,有人认为,科学的对立面是非科学,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说明以前指导发展的是非科学发展观,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社会发展有一个过程,发展观也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变化、进步、完善的。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更多地从经济视角来看待发展,强调经济增长;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更多地从社会视角来看待发展,强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现在,人们开始更多地从人本视角来看待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辩证地看待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基于两点: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巨大成就;分析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从整个国家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里,我想从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来看。1993年,我第一次到美国看到什么都感觉新鲜,他们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跑140公里,我回国后到处说,他们的宾馆、餐厅条件比我们好多了,公共厕所里还放手纸,当时感到很难想象。1999年,我再次去美国,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感到新鲜了。今年6月份,我去了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海参崴,感觉近10多年,俄罗斯几乎没有什么发展,没有新的建筑,设施陈旧、落后,我坐过的电车,没有一部是比较好的,教授的收入也很低。近10多年来,我国的发展是巨大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经济过热,有的建设不讲效益,存在不少政绩工程,环境污染严重,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等,都是值得十分重视的。

教育的发展也是一样,取得了巨大成绩。我们从理念和观念层面提出了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和要求;提出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和意见;提出并开展了素质教育。从工作和效果层面看,这些年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扫除文盲;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实行弹性学制,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选择;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辅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等等。同样,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单纯追求“教育GDP”的现象,片面强调教育的经济效益和功能,教育发展不平衡等。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前提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中国前进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水平,多数适龄青年上不了大学,人民群众能满意吗?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要更好地指导发展,而不是停滞,或回到过去。

3。发展也需要付出代价

发展要追求价值增益的最大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成本性付出,或因人为因素的付出,我们要有代价意识。诚然,要让代价尽量减少,决不能得不偿失。同时,要建立代价补偿机制,在发展中,往往首先考虑的是主导目标,容易忽视次要目标,对在发展中受到损失的群体和方面,应有适当的补偿。

4.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国家要进一步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新的发展观,进一步明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在讨论中,有人认为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是非科学的发展观,是造成以往发展中产生问题的根源,这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超常规发展,首先耍弄清这里的“规”是指什么,是指规律还是规则?这里的“规”,我认为是规则,而不是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必须遵循,规则是人制定的,陈旧过时、不合理的规则必须加以改变。为了发展,突破一些常规,如人才引进中,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可以不要户口、档案,破格晋升教授等,也是必要的。跨越式发展不等同于快速发展,要跨过某个发展阶段,才称得上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落后赶超先进,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科建设中,某一个学科发展平平,由于引进了几位处于国际前沿研究水平的学者,将学科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就是跨越式发展。因此,对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要作具体分析,有科学的,也可能有不科学、非科学的。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高等教育

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l从长远来看,社会经济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教育的协调、全面发展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但“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人是一切发展的规划者、决策者、参与者和实践者„„”[1],社会经济发展也不例外,依靠人去规划、决策,参与和实践。社会经济能否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工作的人的素质。人的素质的提高在教育,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空前上升,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因此,高等教育的协调、全面发展十分重要。

2.高等教育正处于新的大发展、大转折时期,急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高等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世界高等教育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现在,由于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矛盾,高等教育将面临第四次大的变革。以大众化为例,数量的增长,必然带来质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好比三五个人在唱卡拉OK,秩序井然,突然进来几十个人,有的要唱通俗歌曲,有的要唱京剧,有的要唱地方戏;有的要跳三步、四步,有的要跳迪斯科,秩序就乱了,就需要重新调整。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教师、学生人数猛增,2003年本科院校平均在校生规模达 11662人,万人大学已不算规模大的学校了。面对这种状况,如果不调整我们的发展观、管理观,进行一次管理革命,高等教育就难以持续、协调发展。

3,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以人为本的观念和五个统筹的思想和原则,也是对教育发展的要求”[2]。实现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推进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不同地区的教育、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调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布局等等,都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如何实现以科学发展观

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实现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1、确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首先,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实现观念的转变。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确立,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探索的过程,这里仅谈谈个人的一些初步认识。

(1)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特征。“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3]以人为本将发展的逻辑起点与终极目标归结于人自身,突出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发展是人的发展,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是发展的动力,是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就是将人视为大学发展的中心,大学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服务和促进入的发展„„”[4]

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首先要正确认识以人为本中的“人”,认清“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人是自由性的存在”,“人是创造性的存在”[5],从而重视,人的精神,以精神提升人;把人作为主体,而不是客体、工具;高度重视人的创造性。其次,重新审视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重新思考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领导与师生等诸方面的关系,确立新型的人际关系。

(2)遵循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发展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按规律办事。历史已经证明,我们的改革、发展,按规律办事,就能健康发展,违背规律,则受到惩罚。现在,我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经验层面。要认真总结我国近代高等教育100年来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和把握其中具有稳定性的联系,从理论层面逐步概括出教育的基本规律。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

(3)分类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这是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需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特别是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复杂、多样。但我们的高等教育却目标、模式单一,都追求高层次,专科学校想升本科,本科学校想建硕士点,有了硕士点想上博士点,进而想进入“211”、“985”工程,成为世界一流。作为校长,想把自己学校的层次提高,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整个社会发展而言,则存在一个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高等学校需要分类发展。分类发展才能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在分类发展中准确定位,在各自的层次中办出特色,提高水平,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4)统筹兼顾,协调有序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由于自身的复杂性,更容易造成人们分散、孤立、对立地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在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精英与大众、数量与质量、教学与科研、德育与智育、规模与效益、学术目标与效益目标、综合性与单科性、共性发展与特色发展等众多关系、矛盾中争论不休。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要客观、辩证地分析和把握各种关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有序发展。

2.健全法制,建立机制,保证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念很重要,但仅仅有观念还不行,要有法制、机制来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开始抓法制,没有法制不行。”[6]坚持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一定要有相应的法制、机制来保证。

从政府层面来看,要制定保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法律、政策,建立有效的机制。这里着重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制度改革,重大决策的法制化。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一定要有相应的法律程序:保证决策的科学化。错误的决策,往往是个人说了算,某个领导人凭一时的感情,在对决策对象没有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作的主观臆断。二是要有保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相应政策。例如,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为什么难以进行,问题在于我们的政策,包括经费投入、舆论导向、评估体系,都在鼓励规模大、层次高,学校如果不求大、求高,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因此,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争取社会认同。同时,政府还要给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让其自主发展。

从学校层面看,要理顺治理结构。所谓治理结构,即学校内部规范不同权利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大学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没有哪个个体或集体全部拥有大学,也没有任何人会对学校的发展负全部责任。学校的党委会、校务会、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党委书记、校长都对学校发展负有责任,但谁也很难负全部责任。现代大学内亟须必要的制度安排来理顺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关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校的校长,误以为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说了算,一些重大问题未经科学决策,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3.以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为指导,研究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要在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指导下,认真分析各种矛盾和问题,抓住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例如分类发展,科学定位,大学教育理念,资源合理配置,教师继续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科学的教育评估等等,逐一加以解决。

四、以科学的发展观

指导高等教育研究工作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队伍逐步壮大,研究人员增多,建立了若干博士点和众多的硕土点,培养了厂批人才,出了一批成果,有的成果已为教育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所采用,开始起到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但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高水平的、能解决重大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成果不多,研究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从现实情况看,存在着“五重五轻”的现象,即重演绎轻归纳,重综合轻分析,重理论轻实践,重整体轻个别,重思辨轻量的分析和质的研究。从发表的论文来看,存在着“三多”的情况,诠释性、介绍性的文章多;经验总结性的文章多;凭主观意志写出来的文章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研究从问题入手

研究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没有针对问题就谈不上研究,问题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述。但为什么在研究中仍然出现抓不住问题的现象呢?原因在于,一是受某种研究风气的影响,重体系轻问题,通过秘书性的资料整理工作,形成一个“体系”,既省事又能得到一些人的认同。二是搞不清什么是问题,往往把现象当问题,把某一个研究领域当问题,把假问题当成真问题。因此,高等教育研究一定要抓住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形成新的理论

我们强调问题,不是不重视理论。越是突出问题,越要重视理论。因为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真正解释问题,解决问题。研究者一定要有学科背景,对某一学科理论钻研得比较深透,然后以此去研究问题。否则,就事论事,研究不可能有深度。

在研究过程中,还要产生新的理论,指导高等教育实践,丰富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在这里,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有的人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几个“理论”,但实际上却不是理论,只是某个观点、概念、说法。因此,我们要去弄清理论的基本结构、内涵。理论一定要有解释力,能解释社会现象、社会问题。

3.要运用有效的方法

如果解决问题是“过河”,方法则是“船”和“桥”。解决问题没有研究方法不行。一是要克服不讲研究方法的现象,这实际上是过去文科研究中留下来的“一张纸,一支笔”,“剪刀加浆糊”(现在则是网上下载)的恶习造成的。二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脱节。一定要紧扣研究内容,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选取有效的研究方法。

(本文系作者在第十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闭幕式上所作总结发言的整理稿。)

参考文献:

[1] 张武,等.论坚持科学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4-07-28.

[2] 谢维和.科学发展观与教育的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9,[3]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姚利民.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理念[Z].第十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交流论文.2004.

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 篇3

关键词:赣南采茶舞蹈;舞蹈教育;新时期;传承与发展

一、赣南采茶舞蹈教育之发展沿革

赣南采茶戏始源于茶农长期的种茶采茶劳动生活,具有浓郁的江西地方特色,是赣南地区人文风情的生动体现。赣南采茶民间舞的风格、形态、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开发空间可以与任意一种民族民间舞相媲美,在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世纪50年代起,新中国舞蹈事业蒸蒸日上,赣南采茶舞蹈也因为当时优秀艺术工作者创编的很多经典剧目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最终确立了专项的课题研究。许多专业舞蹈教育者及舞蹈专家赴江西赣南地区采风,向当地民间艺人学习采茶戏,并尝试了把采茶舞蹈引入教学课堂,在当时,赣南采茶民间舞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对采茶素材的收集和学习,未能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

1994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聘请了江西赣南艺术学校的采茶戏专家陈宾茂先生为客座教授,教授赣南采茶舞蹈,在此期间,郭磊教授与陈宾茂先生带领学生共同整理提炼出了赣南采茶舞蹈教材;2008年,北京舞蹈学院郭磊教授依据课堂实践,在1994年教材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和精致,为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天,我国大部分中专及高校的民间舞蹈教育一直以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和汉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汉族”为主,只有少数专业舞蹈院校及江西本地高校的舞蹈专业开设了赣南采茶民间舞的教学课程,存在一定局限性。普及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引进专业课堂,不仅有利于赣南采茶舞的传承和发展,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的民间舞蹈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新时期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要真正了解和掌握一种民间舞蹈形态,深入到特定的自然背景去学习是必须的。赣南采茶舞蹈也不例外,老一辈舞蹈家们就经常到赣南地区向民间艺人学习。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大批赣南本土民间艺人,他(她)们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却在采茶艺术表演上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更是赣南采茶舞蹈最初的传承者和教育家。但现在从事舞蹈教育的教师中除了赣南本地的教师,极大部分对赣南采茶舞并没有过多关注和研究,达不到赣南采茶舞蹈教育的要求。这样的师资力量不足,直接影响了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

2.文化理论教学不够

“任何舞蹈形态,都是由它的文化因素决定的,掌握和分析这些舞蹈形态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认识这些形态背后的文化属性。”江西省舞协名誉主席余达喜先生如是说。目前的赣南采茶舞蹈教育依然沿袭着“口传身授”教学法,这是舞蹈教育实践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然而这一教学法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却略显单薄。片面地教授学生赣南采茶民间舞的元素动律和短句组合,而不深入地引领学生了解采茶舞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及所表达的人文内涵;重视身体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文化理论方面的教学。

3.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赣南采茶舞蹈源于江西赣南地区上千年的种茶劳作,是一种民间的乡土艺术。随着时代的高速变迁和发展,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在适应时代新潮流、大众新审美等需求显得愈来愈吃力,新一代年轻人极少愿意花时间去认识和了解采茶舞蹈。学生缺乏兴趣,只是一昧地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钻研精神,久而久之易造成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不利于学生真切感受赣南采茶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更不利于赣南采茶舞蹈教育的传承发展。

三、赣南采茶舞蹈教育的改革策略

1.加强推广和交流

赣南采茶戏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舞蹈工作领域,要真正实现赣南采茶舞蹈教育的传承和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做好赣南采茶舞的全国甚至全球的推广和交流,积极运用新闻、电视、网络等多种现代化传媒手段,推动赣南采茶舞下基层、进企业;下农村、进城市;如校门、出国门,吸收有益养分,促进赣南采茶舞的良心发展,做到“人人知道采茶舞、人人了解采茶舞、人人喜欢采茶舞”,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学习赣南采茶舞蹈,大力促进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

2.培养、优化师资队伍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赣南采茶舞蹈教育传承和发展的基础。现在赣南采茶舞的传承方式主要还是靠老演员的传、帮、带,这种传统的传承方式在新时期已逐渐掉队,必须培养和优化师资队伍。赣粤地区的文化局可以开办采茶戏教师进修班,引进优秀采茶舞蹈家和著名民间艺人,形成系统的教学,使年轻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学习赣南采茶舞,在理论、实践等各方面达到赣南采茶舞蹈教育的要求。同时,全国各艺术专业院校、各高校舞蹈系甚至各中小学都需定时选送一批舞蹈教师进行赣南采茶舞蹈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这样国家和学校同时努力,严抓师资培养,才能打好根基,更好地推动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3.改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口传身授”教学法已经不能满足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其一,在教学实践中,只停留在技术训练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舞蹈教育需要将文化内涵与技术训练有机结合。其二,舞蹈艺术来源于人类原始的劳动生活,而赣南采茶舞这一特殊的民间舞,更是离不开乡土民间。其三,“三大技巧,两类模拟”是赣南采茶舞蹈的典型风格特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角色形象与情态训练的融合,引导学生自由表现,在掌握技术技巧的基础上,用赣南采茶舞蹈语言表现出特定的动物形象与乡俗形象,使学生增强直觉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达到身体、情感、心智整合化一的教学目的。其四,改革创新是赣南采茶舞蹈教育面临的最重要命题,创新意识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师生共同分析探讨,携手为赣南采茶舞蹈在新时期的传承发展出一份力。

四、结语

有很大一部分原始民族民间舞蹈由于没有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得不到传承和发展,日渐被人们遗忘,直至消失。庆幸的是,赣南采茶舞蹈这朵艺术百花园中的“山茶花”在广大民间艺人专家、专业舞蹈家以及优秀舞蹈教师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下逐渐绽放。在经济、文化高速变革发展的新时期,只有加强艺术推广和文化交流、培养和优化师资队伍、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国家、学校与社会的紧密配合才能切实保护赣南采茶戏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推进赣南采茶舞蹈教育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磊.赣南采茶舞蹈教材与教学实践[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1-15.

[2]王欢,熊莹.江西民间舞蹈教育传承及发展研究——以赣南采茶舞蹈为例[J].艺海,2012(9):127-128.

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 篇4

近年来, 由于舞蹈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 使得一些常见的舞蹈艺术教育问题, 逐渐成为阻碍舞蹈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存在, 如何解读这些问题的成因, 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笔者将从自己的教育视角出发, 对以下人们常见的舞蹈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生源不足并导致生源质量下滑

这些年, 舞蹈专业的生源不足问题和生源质量逐年下滑问题, 一直在困扰着舞蹈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中等和高等艺术教育招生中, 由于舞蹈专业的招生人数相对较多, 而舞蹈教学所占用的教育资源却相对较少。况且, 对公办学校而言, 招生人数是和国家与地方的教育财政拨款直接对接的, 并呈线性增长关系。这使得所有具有艺术教育资格的公办院校或者相继开设舞蹈专业, 或者不断增加招生人数, 不断扩大教学规模。这种发展趋势非但没有因为招生就业不容乐观而减弱, 而且大有不断蔓延的趋势。诚然, 各院校也确实都想在这一领域上开疆拓土, 有所建树。即使分得了一杯羹, 也是无可厚非之事。

从宏观角度来看, 由于基本符合招生标准的舞蹈生源数量总是有限的, 而具有舞蹈专业招生资格的院校每年都在不断增加。这一方面扩大了舞蹈专业考生选择学校的范围, 并且还使得更多有志于舞蹈专业的学生也有机会接受良好的舞蹈教育;另一方面, 舞蹈生源不断被越来越多的各院校舞蹈专业所分流, 也让各院校分得的好的舞蹈生源越来越少。从微观角度来看, 这些年, 尽管每次招生都有宁缺毋滥的想法, 但面对符合招收标准的舞蹈生源年年不足的客观现实, 各学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 不得不降低招生标准, 并使招到的舞蹈生源整体质量离招生预期的标准总是相差较大, 给后续的舞蹈教学和管理带来诸多问题, 也给不少学校舞蹈专业学生的培养标准带来难题。

的确, 从主观上讲, 每个学校都认为自己是在为我国的舞蹈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做出学校应尽的职责和贡献。但从客观上讲, 这种只考虑学校自身发展状况, 不考虑社会整体实际需求, 不考虑所招舞蹈生源的教学与就业难度, 不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需求程度的无序竞争, 必然会导致舞蹈人才短时期内的陡然增加, 供给远大于需求的不利局面必然会不断出现。这不但会持续增加各学校每年招生就业的压力以及后续舞蹈教学与管理的难度, 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不少学校舞蹈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慵懒倦怠, 创业就业艰难窘迫的尴尬局面。

而这些负面因素和不利局面, 又被各媒体不断放大、发酵, 使得每年应届和往届很多有志于舞蹈专业的良好生源被形势所迫, 转投向了其他专业。而年复一年出现的舞蹈生源相对不足、生源质量出现下滑趋势的问题, 短时间内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二、教学观念和教学实力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

由于社会用人单位对雇佣对象的标准和门槛要求越来越高, 并且学生毕业后自主就业与创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使得在校学生和即将走出或步入学校的学生, 对学校生活、对课堂教学、对各科老师的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越来越急迫。这给各学校舞蹈专业的老师们提出了十分具体又让学生们非常期待的教学要求。

反映在舞蹈教学中, 学生们普遍喜欢那种既能带给自己较新、较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让自己感到充实;又能使自己学到更多实践技能与实战经验、让自己感到自信的舞蹈课堂;学生们也普遍认同那些能使舞蹈课堂充满活力和情趣、具有时代感与亲和力的舞蹈老师。

社会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 学生对舞蹈课堂教学的种种期待, 以及学生对心目中舞蹈老师的各种描绘, 使得各学校舞蹈专业的老师既感到自己对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 又时刻感受到一种极具使命感的压力。毕竟能让多数学生满意的舞蹈课堂教学和舞蹈老师尽管在不断增加, 但仍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 使得不少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效率。学生们经常抱怨舞蹈教学呆板无趣, 与自己当初的设想和期盼相差太多;不少舞蹈老师也时常感叹, 如今的老师越来越不好当了。

学生们的抱怨和老师的感叹的确是现实舞蹈教学的基本常态。这一方面说明实际舞蹈教学不能满足学生主体的根本需求;一方面说明起教学主导作用的老师, 尽管知道与时俱进和因材施教对自己的教学意味着什么, 但短时期内似乎很难超越自我, 又很难从自己以往驾轻就熟的舞蹈教学习惯和模式中跳离出来。导致教学比较被动, 教学心理状态不够稳定, 情绪容易波动, 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感到课堂难以驾驭, 感到对学生、对自己心里都没底。

面对舞蹈基础参差不齐、各种素质和能力相对薄弱的舞蹈生源;面对学生们求知、求职渴望心切和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面对自己能力的不足、不够全面、不能常使学生感到振奋和欣喜, 不能使得学生对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抱有希望和期待, 不少老师都深感内疚和遗憾。有时, 那种教学中的尴尬与无奈、以及对教学的无力感, 确实让老师们羞愧难当, 感触颇多。

这些都在说明, 做一个能够满足时代要求和学生基本需求的舞蹈老师, 既是学生的需要, 也是老师胜任教学岗位的需要, 更是社会的需要。而这些与时俱进的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需求, 现在也需要老师们必须不断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坚守才能得到基本满足。

三、学生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 学校本应当以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管理的根本宗旨;本应当在日常管理中, 尽可能多一些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尽可能多一些人性关怀和人文关照, 尽量让大多数学生感到满意。

但在实际管理中, 不少学校往往以能管住学生为根本, 以学生不出事、不闹事为准绳, 很少考虑、甚至也不想考虑学生对此是怎么想的, 内心是如何感受的。这确实给人一种在管理宗旨上主次颠倒的感觉, 也的确有一种管理责任意识缺失、管理过程缺位的感觉。

尽管学生是被教育、被服务的主体, 但由于学生相对学校而言, 其弱势群体的地位不言而喻, 根本就没有话语权。像管理章程、规则、以及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甚至是管理态度肯定都是学校说了算。即使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并不认同, 学校一般也只是象征性的改一改, 并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在学生管理上, 学校本应当以更加宽容的态度、更加包容的理念、以及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来赢得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肯定和认可。这样的管理, 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在配合学校日常管理上的积极主动意识, 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容易实现自我管理, 这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目标。另外, 在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的过程中, 既能使得学生不断体验到自己内心的充实和强大, 也能使得学生不断感觉到自己的成熟与责任。而且还能使得学生在学校期间, 就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在自我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综合能力上不断得到切实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当然, 这些行之有效并充满人文关照的学生日常管理, 确实是学生们期盼已久的, 必然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可事实往往总是不随人愿。尽管学生对学校一成不变、简单武断的管理模式和不近人情的管理方法颇有不满, 但考虑到与学校的种种利害关系, 也出于无奈, 学生们只能乖乖的、若无其事的忍耐着。但这些都会默默地、日积月累的伤及学生与学校的感情, 既影响学校的形象和口碑, 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许多负面效应。

客观的讲, 每个学校在学生的管理上都有自己的苦衷和难言之隐;每个学校也都想在管理的底线和学生的利益诉求上找到平衡点;况且每个学校在管理层面上都在努力着, 在管理水平上也都想有所突破, 有所进步。但学校的努力似乎又总是滞后于学生的基本利益诉求, 总是让学生在默默地忍耐中等待着, 在不断失望中期盼着。难怪一些学生对所在学校、以及对所受到的教育感到悲哀和无奈。

四、校园文化缺乏个性和活力

信息化社会, 使得学生见多识广, 思维敏捷, 视野开阔, 价值取向多元, 兴趣广泛, 对学校生活充满期待。

校园文化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它不但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眼界和胸怀, 而且还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个性和特点, 并成为独具学校风采的名片。在学校, 校园文化无处不在, 并渗透在学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会让学生如沐春风, 如浴春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成长进步起着潜移默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充满青春活力与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 能让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感受到青春的灿烂, 感受到未来的希望。

在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并重的时代里, 尽管我们的学校都深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并经常给予各种投入和支持, 以不断丰富和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质。但不可否认的是, 社会的不断进步, 时代的快速发展, 使得我们很多的校园文化, 一方面滞后于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 一方面滞后于社会对学生的时代要求。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叫人不解的是, 我们的校园相对独立和封闭, 可我们的校园文化基本上都大同小异, 缺乏鲜明的个性和不同寻常的品质。学生长期置身校园, 耳濡目染, 却不知校园文化的品质和特点, 似乎也没有感受到校园文化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叫人欣慰的改变。甚至不少学校的学生经常感受到所在学校的文化生活单调乏味, 十分缺少值得留恋和珍藏的东西;精神也常处在空虚无聊的状态, 对未来和前途感到渺茫。学生们经常追问:我们的心灵鸡汤究竟放在了哪里。

五、就业窘迫

舞蹈专业由于其就业范围相对较窄, 就业渠道比较有限, 而且需要的人相对较少。所以, 一些舞蹈专业的学生不得不在学校期间, 就开始了改行的准备和投资, 如模特、舞台服装、舞美、主持人、摄影、艺术传播等。如果天赋较高、文化功底较好, 还可以向报刊、网络的艺术特约评论员以及舞台艺术总监和舞台导演发展。

总之, 由于就业渠道不畅, 改行也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即使成功转身, 要想真正干好也非常不易。所以, 这些年报考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报考时都非常谨慎, 并反复权衡利弊, 生怕有所疏漏, 更怕日后后悔。因此, 舞蹈专业学生就业困难以及舞蹈专业生源不足造成的矛盾现象和问题, 还期待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毋庸置疑, 不甘落后, 不甘现状, 把学校做大、做强、做好, 努力办出特色和水平, 是每个学校和所有纳税人的共同心愿。这也是每个学校自主发展的基本权利。但贪大求全, 不切实际的扩大发展规模和发展范围, 反而会使得各院校预期的发展规划前景变得暗淡起来, 并为以后的发展过程埋下了种种隐患。■

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 篇5

【摘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还比较落后,科学教育现状难以令人满意,在科学教育方面,主要还是系统的知识传授,探究教学模式,没有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脱离实际的理想化科学教育,远远不能够满足科学素养的提升。要改变现状,确立科学教育科学文化取向,必须重新定位科学教育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科学教育;发展;培育

科学文化是科学教育的灵魂,要解决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仅靠编写几本教材、改变课程设置很难完成。要丰富科学教育,传递科学的理性和实证精神,一定要传承科学文化基本价值取向,凸显科学的人文价值。构建科学文化科学教育体系,不仅要丰富科学课程科学文化内涵,还要重新定位科学教育目标,培养多元化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科学文化品位的有效提升。

一、传承科学文化的价值取向,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文化是科学教育的灵魂,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承科学文化,科学文化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道德规范、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负载着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劳动的果实和产品,也是科学文化的基础。科学思维的过程和品质通过科学方法来体现。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将科学知识方法内化,科学教育中传递的科学文化,是科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从古代以来,科学共同体就开始有组织的知识传播。体系化、规范化的知识进入课堂,作为一门门课程,成为一种教育资源,并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可以说,科学教育就是吸取最广泛的精神资源,通过一门门学科教学,武装学生的头脑。在认识传播科学规律过程中,构成科学文化的观念形态,在具体的科学教学中,科学知识寓于科学文化观念形态要素之中。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注意挖掘科学观念文化要素,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传递科学观念文化要素,在讲授科学知识的时候,不仅要讲解和论证,还要围绕科学知识的流派论争,把科学知识现实表现和可能,产生背景,发展路线等传授给学生。塑造一种极负责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不懈地探索真理,将科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勇于坚持真理、为真理而献身。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应该放在首位。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不拘一格的想象力以及怀疑、批判的精神。

二、重新定位科学教育目标,构建科学文化的教育体系

培养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开展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和造就科学精英,基于科学文化视野下,构建科学教育目标。传统的科学教育比较注重继承、传播,忽视科学育人的内在价值,强调科学的社会性工具价值。在科学教育发展与培育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具有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比较专业的科学家,还要重视科学的人文价值,弘扬从事科技工作的职业道德,在我国当前的科学教育中,要突出科学文化精神,重新定位科学教育目标,追求多元化科学文化素养,科技全球化,是当代社会的最显著特征,这一目标的确立,符合当代的社会时代特征。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职业技能的训练、科学技术知识应放到教育的首位,为社会培养更多科技型人才。伴随着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迅速渗透,科技理性要求排除迷信、教条与权威,把科学技术推广到一切可能的领域。但是,在人文价值领域,我们必须对于科学技术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质教育中,科学教育一定要将高层次上的批判精神、科学的理性精神融入其中。科技事业的发展要求完善的物质技术手段,突破现有的知识局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技的发展应当成为人类摆脱束缚的有效手段,必然落脚于走向自由,造福人类之上,不能成为奴役自身的枷锁。科学教育不仅要培养专家,还必须注重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文学者的培养。在给全体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

三、构建科学教育方式,凸显科学的人文价值

我国科学文化传递的缺失,教师的教学缺乏是一个很重要原因。许多教师将知识作为“现成的物”,缺乏思想的指引,采取“灌输”、“注入”的方式,忽视科学观念文化传授,过分强调知识内容本身价值。文化对话意味着文化交往、多种交流、意味着世界观以及思想、观点、理论冲突。在科学文化视野下,科学教育的实质在于让学生完成科学知识的建构,创设一定的情境,凸显科学的人文价值。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要让们科学思想的成果有益于社会发展,科学文化并非孤立存在,科学教育必须要与人文文化的联系,与人、与社会紧密相联。在科学活动中,对科学进行人文理解不仅是强调人的价值取向的作用,还需要关心人的生存状态、关心人、关心生命、关心人的价值。科学发展需要人文导引,在科学教育中,要注重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让学生认识到科技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科技如何影响文明进程。在社会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合理定位科学技术,深刻领悟科学技术人文意蕴,更加准确地把握科学精神的内涵,从而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为合理应用科技造福人类奠定基础。总而言之,知识是科学的静止形态,科学教育应当探索与创造运动形态,科学活动之中,要鼓励怀疑和批判科学的精神。结语基于科学文化视野下,科学教育的发展与培育,应该重新定位科学教育目标,注重传承科学文化的价值取向,培养创新精神,构建科学文化的教育体系,通过倡导科学意识,培养科学态度,陶冶情操,传递科学理性和实证精神,以凸显科学的人文价值,体现科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发俊.公众科学素养测度的困难——以科学素养的三维度理论模型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03).

[2]蔡铁权,姜旭英.我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科学史哲素养[J].全球教育展望,(08).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教育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协调发展 现代教育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努力把握社会发展的长期客观规律,着眼于丰富发展的内涵,创新发展的观念,开拓发展的思路,破解发展的难题,明确提出了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且在十七大被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背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同时,一个具体的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尤其是社会文化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水平,造成经济社会不和谐。因此,在新世纪新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这里,发展不仅仅是发展生产力,还要发展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是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道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发展是为了人民。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只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最终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从而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以上我们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经济水平以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较改革开放初期时,经济水平有了非常大幅度的飞跃,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但是同时,我国的社会、文化建设还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主旋律,世界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社会经济的战略资源从资本转到知识、信息。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以教育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社会发展越需要教育培养出具有高学历,高深知识,适应信息时代,掌握信息技术,富于创新精神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培养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要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为了适应经济信息化的要求,我们需要将现代教育与信息统一起来,将教育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我们的现代教育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首先,教师的教育思想必须具有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教育的关键是教育出优秀的人才,而人才的优秀在于其创新性。在创新性方面,教师要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的人才为首要任务。其次,教师的教育思想中必须具有民主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管理意识以及民主决策、师生平等意识。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所必需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个性观念。因为,现代社会需要有创造能力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才,而创造性与个性是一体的,所以,必须重视个性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创造性与行为能力。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此过程中,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环节。为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能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扩展教育和学习的空间,使教育摆脱学校、课本和教师为中心的束缚;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从基础上来培养学生,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终实现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础。这也就要求我们能够有效地进行个别化教学,因材施教,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自主性学习的良好习惯。自主、创新、强国的实现靠的主要是人的智慧,在其中,受过教育的人又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因此,努力发展现代教育,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完善学校教学理念,促进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推行,培养自主学习、努力创新的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教育大计。

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 篇7

关键词:小学素质教育,舞蹈科学学科,全脑全身,舞蹈专业师资

1. 小学素质教育舞蹈科学学科的发展

小学舞蹈科学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是为了解决我国美育缺失的问题。在舞蹈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小学舞蹈课的教育教学对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要。

2. 小学素质教育舞蹈科学学科的设想

(1) 科学地认识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奠定舞蹈科学学科基础。从教育学、心理学基本教育观点出发认识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及整体性。顺序性即要求教学活动循序渐进;阶段性即要求小学舞蹈教师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个别差异性即要求小学舞蹈教师在教学活动时注意男女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不均衡性即要求小学舞蹈教师根据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给予适合的教育。

(2) 明确“全脑全身型”开发的思想, 科学研制舞蹈素质教育教材。小学舞蹈课身体形态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 培养其舞蹈课上的自我保护能力。训练还要求小学生掌握初级表演的技能, 能自信地、自然地、有感情地表演, 以及培养小学生在集体表演中与他人分享、交流、沟通的能力。小学舞蹈课教学多以群舞形式, 要求所有学生能相互协调完成动作。笔者发现正常教学过程中安排每节课5分钟分组交流时间, 学生可以相互学习, 增强彼此的情感, 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舞蹈文化是要求小学生了解舞蹈发展史和有代表性的舞蹈家, 初步识别不同时代、民族的舞蹈特征;拓展视野, 认识舞蹈的功能, 理解舞蹈与生活的关系;认识舞蹈与其他姊妹艺术的联系与舞蹈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形式。

舞蹈情绪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小学生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建立起对一切美好的事物的喜爱之情, 进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3) 换个角度看待舞蹈科学学科, 有效实施小学舞蹈素质教育课程。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通过与更有能力个体的相互作用得以促进, 这一发展是借助最近发展区来实现的”[1]。发展区包括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个体被帮助下解决问题能力, 也就是说小学舞蹈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并且要走在其前头。因此, 教师在扩展学生认知范围时, 要抓住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式, 以此为基础, 在它与新知识之间找到切合点, 逐渐达到扩展学生认知的目的。

蔡元培曾说过:“舞蹈、唱歌、手工都是美育的专课, 就是教他说话, 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他的美感, 不可用模糊的算法与语法”[2]。因此, 教师在小学舞蹈课堂上需要找到学生认知与知识的切合点, 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使小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 以此调整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

(4) 培养具有舞蹈素质教育资质的专业师资力量, 高校实施舞蹈科学学科教育。一方面, 一线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提升自身在舞蹈专业方面的水平, 补充自己的理论知识。既要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等教育专业课程, 亦不能忽视对“舞蹈教育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生理学”等舞蹈学科教学论的学习。另一方面, 即将成为一线教师的师范生应重视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从学校学习走上工作岗位最重要桥梁, 是师范教育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综合实践环节。可以让师范生跟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将理论转化为经验, 提高教学工作能力。还可以让学校教育中的骨干教师、优秀学科带头人进入到高校兼职, 指导师范生学习与教学。

3. 结语

小学舞蹈教育应充分发挥“美育”优势, 结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特点, 思考与学生培养目标的关系, 从培养“全脑全身型”人才入手, 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小学生为目标。目前, 舞蹈教育进入小学课堂还停留在经验教学上, 还不能很好地指导小学舞蹈教育的实践, 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反复研究, 才能最后总结出适合小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教育理论。

参考文献

[1]冯忠良, 伍新春.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科学发展观与幼儿教育 篇8

二十一世纪,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 社会环境瞬息万变, 这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而如今不仅要求教师这桶水的质量较高, 还要求不断“加水”、“换水”, 与时俱进, 做适应时代需求的学习型、创造型教师。教师要传陈创新, 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落实科学发展观, 优化自身整体素质, 创新幼儿教育理念, 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水平。

一、秉承科学的态度, 不断提高自己

如今的教师已经不再只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而应该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为了学为人广, 学为人专, 立足实践, 全面发展, 就要努力学习《纲要》及课程整合的内容、要求, 仔细阅读关于幼教方面的书籍, 做好观察分析, 写好心得体会。同时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 与其他教师说观念谈困惑, 共同研讨, 相互评课, 对教案研究、反思, 反思得意之处、不足之处、课堂的动态生成, 在多元整合化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 在不断总结、反思、实践中充实和完善自己, 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创新教育方法, 使每一个孩子都在其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 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是说老师要尽量具备孩子般的心灵, 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 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 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 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只有这样, 我们才会真正理解孩子, 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促使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正如《纲要》所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食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把握时机, 积极引导。教师在活动中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幼儿的兴趣和教师的预定目标不一致。这时教师就应顺应其兴趣、要求, 引导幼儿在自己的关注点和经验基础上获得发展, 保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统一筹划, 全面照顾。对于幼儿教师来说, “一切为了孩子”就是第一要义。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着想, 要让他们学会认知, 学会生活,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 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1. 统筹兼顾,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日常生活中, 从幼儿现有水平出发, 通过创设区角与主题活动, 用主题整合的形式将五大领域相互渗透, 从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出发, 从细节入手, 因材施教, 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 在点点滴滴间培养大班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如读写习惯、自理自立、倾听能力, 等等。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树立“随机教育”的观念, 依据即时即景, 果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 充分尊重和训练孩子, 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性格,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功。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之所以被大人称为淘气包, 是因为我们把孩子大人化了。幼儿教师, 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爱去理解孩子, 才能接受他们“可笑”的语言, 允许他们“荒唐”的举止, 无论是积极的, 还是消极的, 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教育意义, 把握好各种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从而使社会性教育落实到幼儿的行为中并逐渐内化为品质。比如:当孩子间出现各种交往问题时, 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跨越“自我”, 使他们从对同伴的看法和选择伙伴的倾向性中逐步完善自我。

2. 统筹兼顾, 注重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活动中, 遵循“幼儿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 采取群体目标和个体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方法, 保证幼儿自由探索的空间, 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以发展。在“听声音”的活动中, 教师将科学探索活动与以听辨声音为主的活动整合在一起, 以多媒体制作了声音和动漫, 使孩子自主地调动感官辨听来自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既了解了声音的多样性, 又训练了倾听能力。同时与幼儿用搜集来的生活中的、能发声的各种物品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这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 又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满足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需要, 还符合《纲要》“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 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

3. 统筹兼顾, 良莠兼收。

“个体的成长是各种能力慢慢生长的结果”。在活动中应特别注重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幼儿, 给每一位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注意给胆小的孩子多一些关爱;给注意力易分散的幼儿多一些鼓励;给体弱的孩子多一些照料;给能干的孩子多一些挑战和任务;注重个别教育,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立足中间、兼顾两头”。正如《纲要》所说: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因人施教, 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满足和成功的体验。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读好书, 充实自我;勤实践, 锻炼自我;重修养, 提高自我。只有这样, 幼儿教育事业才会日新月异, 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2009.

发展科学与推进教育 篇9

温家宝总理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说了这样一番话——“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国民的科学素质是自主创新的土壤。世界发展史证明, 富于科学精神的民族, 才能不断发展进步。要广泛普及科学知识, 传播科学方法, 用科学思想战胜愚昧落后。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这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是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要求。

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在当前的时代, 科技创新尤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小到一个人, 大到一个民族, 创新精神是要靠激发的, 创新能力是要靠培养的, 而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从根本上讲, 要从孩子抓起。一个国家有没有足够的科学储备, 有没有持久的创新能力, 关键在教育。因此,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新世纪的今天, 在素质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 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直以来, 面向教育领域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简称NOC活动) 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短短六年间, 该活动已形成直接参与师生累计超过1500万、关注人数超过5000万的规模。2007年, 经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审查通过, 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设立“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这是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而设立的、第一个面向中小学师生以促进“自主创新”为目的的大奖。也正是该奖项的设立, 促成了NOC活动师生代表获邀参加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在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背景下, 以NOC活动为代表的各类新型教学活动, 正以创新和实践的高标准注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为推进观念层面的教育改革做出贡献。一位NOC学生代表参加奖励大会后的感言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政治课上, 我们学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最终获益的是人民。我们高中生更要学好科技, 争取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使国家更好更快发展, 让中国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科学发展观与高校素质教育 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高等教育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素质教育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发展成就巨大,成效显著。这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

高校发展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旧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尤其是旧的体制机制随处可见。在许多方面,旧的问题拖着未解决,新的问题又大量产生。从总体看,大学扩招、合并升格产生的后遗症,债务问题,行政化问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大锅饭问题仍然困扰着高校发展。从师资状况看,知识体系陈旧、业务素质不高、敬业精神不足、结构不合理、近亲繁殖、学术腐败等现象屡见不鲜。从学生培养看,领导、教师大量精力往往被贫困生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现代网络管理问题以及大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所牵制,使高校素质教育流于形式,难以有大的创新。一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薄弱、人文精神缺乏、道德诚信不足、理想信念淡化。解放思想需要高校领导班子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充分发扬民主,问计于民、问计于下,广泛征求意见,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加深对国情、校情的认识,树立起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学校素质教育及发展决策要符合时代要求、切合我国和学校实际、要经受群众和时间、实践的检验。高校教师要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建言献策,行动起来,向新的目标迈进。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深化改革

“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高等教育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研究开发的创新活动,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1]教师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视实践,努力改变教学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要改革对高校及教师的评价标准,制定出教学、科研、开发不同系列的标准,把教师引导到课堂、社会、企业、市场中,各尽其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要充分借鉴世界教育先进成果,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学科新内容、教育方法学习运用到教育改革中;要抓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科研成果转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享有参与性、自主性、选择性,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高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是历来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考虑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采取周密、稳妥的渐进式改革。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实施绩效工资、退休养老配套改革政策出台的机遇,对高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以及科研体制进行改革。全员聘任制、拒绝大锅饭是高校改革的总趋势,养学不养人、时势造英雄必将是高校未来的格局。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人认为,“大学热”该降温了,这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难题。培养国家需要的,市场、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迫切任务,高校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从硬件建设向软件建设转变成为新的改革呼声。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现阶段发展的路子是五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向全国人民庄严承诺五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真心拥护,就在于其人民性、科学性突出,“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立场鲜明,根本解决了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干事业的环境、良好的待遇是发挥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基本条件。必须在体制、机制上真正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创造条件让新人才脱颖而出。教师要不断创新,只有创新的教师才能教出更多的创新学生。要树立新的人才观,让“人人都可以成才”成为高校培养人的理念。“要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挥的人”。[2]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个性发展需要因材施教。政治思想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3]要从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等方面加强教育,多作国情教育、近代史教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极大提高,各民族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尽管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腐败、贫困、环境、就业等等,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在不断加强,号召力、凝聚力得到极大提高。高校是净土、沃土,但不能办成世外桃源,社会消极的东西也不能回避。中国有先进文化、传统文化、世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等在社会发展中都在发挥作用,这些都可以进课堂,因为在复杂的社会实践中,单纯是不能适应的。此外,一些发展规律性的东西也要进有所涉及。例如,工业化需要人口集中,人口大流动是必然现象。工业化最终要扫除文盲、消除小农、消除贫穷,但其过程又在造就富人和穷人。市场经济讲竞争,有成功者,必然也有失败者。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资本追求最大增值,个人主义、追名逐利是普遍现象。但是,市场经济使人不懒惰,法制社会使人知道权力和义务,理想信念使人不堕落。素质教育要培养出大批有理想、有本领、守法创业、好学上进、不怕挫折、知识面宽、有动手能力的大学生,他们走出校门必然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人的个性是创造力的最重要因素,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就不会有真正的创造力。培养大学生理性的怀疑、批判精神是不可少的一环,有的时候,冲破束缚就是新天地。人的潜能需要科学、人文精神长期熏陶,因此,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要相互沟通。对工科学生,音乐、绘画、文学佳作欣赏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文科学生学科学,可以扩大视野,发挥潜能。 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素质教育才有远大的前途,才能普结硕果。

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学习,创优争先

要创新,必须加强学习。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几代人心血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要成果,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丰富,具体理论很多。高校领导班子要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把理论学习与谋划发展结合起来、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与宣传教育思想工作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改进工作作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世界形势不断变化、民情民意不断有新的主张和要求。高校领导班子要结合中央新政策出台及上级工作部署确定时事政治、政策组织学习,改进学风,形成制度,用制度保证学习、促进学习,确保长期坚持、不断深入、有所创新。开放办学,就要经常走出去,学习其他高校先进经验;要请进来,准确了解各地及世界发展新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定位本校发展战略,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领导班子要以先进的理念、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创优争先,走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6-13.

[2]卓雄,项传军.浅议人本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高教探索,2003(4):15-16.

论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 篇1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博物馆意识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一面旗帜、一个主题、一个要求、三个着力”。“一面旗帜”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个主题”就是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一个要求”就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三个着力”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有力推动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推进了博物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文博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让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内涵和要求,在党员干部头脑中深深扎根,成为指导和推动文博事业的思想武器和动力源泉。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博物馆教育事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来把握

文博事业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石。我们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理论高度上认识文博事业的重要性,让文博工作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融为一体,并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这种“发展”应该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的发展。

博物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除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文化馆、剧院、出版社等以外的又一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场所。博物馆不同于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的特征是它的实物性、直观性和广博性。当今博物馆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博物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传播方法的创新。博物馆传播给观众的知识信息量越来越大,新科学技术含量也越来越多,知识的传播不再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的单向传递,而是双向交流,互动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博物馆工作者要以这种新的教育观念为指导,创新出更多富有博物馆文化特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教育功能,从而发挥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在博物馆教育中的体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概括起来说,就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二者缺一不可。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就搞不上去。两个文明要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集中起来就是人的问题,准确的说,就是人的素质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而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教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现代社会中,教育体系最主要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即素质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博物馆是实施这三种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社会整个教育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已经从“以物为本”——着重收集、保存与研究文化资源,逐步转型为“以人为本”——着重诠释与沟通历史文化资讯,服务全体社会公众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现代博物馆向全民开放,因而它的教育是全民的;到博物馆的观众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这意味着博物馆教育是终身的;博物馆涉及更广阔的知识面,它是对学校教育、课堂教育、和书本教育的最好补充,它属于校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范畴。博物馆教育方式生动形象,与其他教育设施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博物馆的教育以实物和事件为主,从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出发,主要采用交谈、演示和参与的方式,将教育寓于娱乐与休憩之中,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社会教育。总而言之,博物馆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三、科学发展观要求博物馆举办更多更好的陈列、展览

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落脚点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博物馆这个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是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单位之一,而陈列、展览就是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特殊精神产品。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特有的语言,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方式。博物馆应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并把握住观众真正的关注点,增强精品意识,使丰富多彩的陈列、展览体现我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鲜明的时代特点,真正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以适应变化着的社会情况和公众需求,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这是新时期的博物馆进一步扩大影响、发挥作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这样的现实,展览的设计者如果想创造出更有效、更令人愉悦的展示,就必须在展览的创意策划、搜集展品、编写陈列大纲和设计制作等方面,付出大量认真、细致的劳动。作为一个精美的陈列展览,在其展示过程中以独特的文物组合、巧妙的陈列方法作为表现手段,凝结着展览策划者、制作者的智慧,属于精神劳动成果。

四、科学发展观对博物馆教育的指导作用

博物馆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教育的神圣使命。在新形势下,博物馆如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功能呢?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本着“以人为本”的办馆宗旨,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1世纪的博物馆学研究和博物馆事业,“以人为本”、“人与物的结合”、“有助于人的发展与愉悦”将是重要的发展趋势。因此,当今的博物馆应把“以人为本”作为办馆宗旨。博物馆教育的对象是“人”,即观众。观众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阅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需求是深浅不一、千差万别的。根据观众的多样性,博物馆的教育工作必须以观众需求作为自我定位的参照坐标,树立“观众第一”的思想,将观众视为一切工作的重心,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教育内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教育形式,努力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不同观众的心理状态,剖析观众的心理特征和实质,探讨影响观众的心理性因素,以便使博物馆的工作更加符合观众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的得到理想的社会效果。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等,都可以在博物馆学观众研究工作上作为借鉴,逐步建立博物馆观众心理学。

有了符合观众心理的教育内容,还要有适合不同观众的教育形式。讲解服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教育最有效、也是最为普及的方式之一,它是使公众了解博物馆最好、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宣传途径。讲解员在实施这种重要的教育手段——讲解时,也应做到根据不同观众有针对性的进行,即“因人施讲”。这是使讲解不致流于形式,真正收到实效的关键所在。这样,观众就可以和博物馆开展多种多样的对话和交流,使博物馆真正成为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从而最终实现博物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2.博采国内外博物馆之长,拓展博物馆教育思路

全世界每个博物馆,在文物收藏、业务实力、自我开发的能力等方面是各有侧重、各不相同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特别是文化需求的飞速增长,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如不能根据不同的观众需求及时推陈出新,很快就会因失去参观者而变得门庭冷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博物馆的实力、资源等都是有限的,但是全世界博物馆的整体水平就不同凡响。一个地方博物馆展出已久的陈列,对于另一个博物馆来说,可能就是一个见所未见的、内容创新的新展览。因此,博物馆应适应新时期的新需求,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加强馆际间的合作交流,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把馆内陈列与流动展出结合起来,把参观展览和开展活动结合起来,长期与部队、学校、旅行社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加强与国际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有益文化的引进,使观众不出国门,即可欣赏国外文化艺术瑰宝,开阔观众的文化视野。所有这些是博物馆多出文化产品,快出文化产品的解决捷径。以我们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馆为例,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自1984年建馆以来,我们共举办各类大小展览100余个,其中自办展览60余个,如《桐城张氏后裔捐赠文物展》、《馆藏清代楹联展》、《馆藏文物精品展》等;从南京太平天国博物馆引进《太平天国历史展览》;从连云港博物馆引进《海洋生物展》;从安徽省博物馆引进《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名迹(复制品)展览》、《潘玉良画展》、《窃国大盗袁世凯展》、《国旗颂展览》;同安徽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光元鲲画展》等;2005年,我们还与西安碑林博物馆联合成功举办了“文苑清韵、艺海藏珠——安徽桐城明清名人书画展”,在古城西安乃至整个西部引起了强烈反响,拉开了安徽桐城市博物馆开展馆际交流,让桐城文化走向全国的新序幕。此外,我们还经常派专家和专职文博工作者走进校园,举行有关历史、文化、艺术专场报告会;招聘志愿讲解员,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参与社会实践和发现自我、提高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利用博物馆这个宣传阵地,结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举办他们感兴趣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都很强的高水平的展览。我们先后举办了“桐城师范师生书画作品展”、“桐城师范师生摄影作品展”、“桐城师范师生手工工艺展”。桐城市博物馆现已成为“桐城派文化实践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庆师范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桐城师范学校艺术教育基地”。今后,在馆校共建基地过程中,我们打算继续与院校开展横向交流,挖掘桐城博物馆馆址所在地——“文庙”本身的文化内涵,与高校联手编排大型“祭孔乐舞”和“六艺乐舞”,弘扬民族精神,传播儒家思想文化,并准备于今年10月以此向“安徽桐城市首届文化节”献礼。

3.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博物馆影响,在全民脑海中树立博物馆意识

博物馆是知识的殿堂,它所涵盖的内容丰富、广泛,从艺术到科学,从社会历史到自然生态,涉及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方方面面,几乎是一部完整的、立体的“百科全书”。但是,当前人们认识博物馆、利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的意识还较为淡薄,往往把它当成政治活动或休闲娱乐的场所,忽视了其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普及博物馆知识,引导公众树立博物馆意识,帮助他们了解博物馆、认识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是更好的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每一位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当务之急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树立博物馆意识要从青少年抓起。从长远观点来看,这样做就是为博物馆培养未来的观众,与此同时,孩子们的家长也会不自觉地跟随孩子走进博物馆来;其次,博物馆自身要加强自我宣传力度,主动介入当代文化生活,善于与新闻媒体沟通,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自己、推介自己,向社会公众传递展览信息,吸引观众眼球。还可以出版文物系列丛书,建立专门文物网站,进行文物专题讲座,从而扩大博物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总之,在全民脑海中树立和强化博物馆意识,形成人人关注博物馆、热爱博物馆的氛围,这对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发展文博事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盘和指南针。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审视博物馆教育工作,要求我们把博物馆教育事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来把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办馆宗旨,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博采国内外博物馆之长,拓展博物馆教育思路,加强国内与国际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举办更多、更好的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陈列、展览,并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把馆内陈列与流动展出结合起来、把参观展览和开展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在全民脑海中树立博物馆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当代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出版社,2008,9.

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 篇12

一、中专教育的现状

(一)对于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中专学校在进行教学时,都是以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因此各学校都极为重视对学生进行本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对文化课的教学投入与专业课程相比明显不足。而且部分学校为了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已经将文化课的教学比例压缩到最低,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文化学习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二)生源方面存在泡沫化趋势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以及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生源问题已经成为中专学校主要面临的挑战之一。虽然现在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帮助中专学校招生,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中不免掺杂着一些水分;实际招生的人数往往都不能与录取的人数相符,学生辍学以及隐性辍学的比例较高,对中专学校的发展形成了直接的影响。

(三)课程开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提高自身的形象,吸引广大学生,提高学生数量和规模,一些中专学校以社会的热门行业为根据,增开了很多的专业。而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并没有将学校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考虑到其中,导致课程在实际开设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没有形成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结构,对学生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多课程的开设,也在无形之中造成中专教学资源的浪费,加大了学校自身教学特色挖掘的难度,致使中专学校很难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口碑,这也间接对学生日后的就业形成了阻碍。

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专教育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对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

各中专学校要提高对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仅要对专业课程以及文化课程的教学比例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对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创新。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中专学生的综合情况,适当加入职业道德培养方面的内容,并将普通文化知识与专业文化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还要按照各个专业的教学需求,对文化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既能使学生打下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形成良好的铺垫。

(二)要对中专以及普高的发展进行统筹

随着高校对生源的扩招,各高中开始加大对学生的招收规模,这无疑加大了中专学校的招生难度。针对中专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各地政府应出面对本地高中以及中专的发展进行统筹。一方面要对高中以及中专的招生规模进行合理规划,确保中专学校的招生数量;另一方面要帮助中专学校对自身的教学结构进行优化,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学生的就学信心以及兴趣,从而减少中专学生的辍学率,扭转生源泡沫化的局面,为中专学校的稳定发展做好铺垫。

(三)按照市场的动态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正如上文所述,中专学校的课程设置对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盲目进行“跟风”,会对中专学校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中专学校要正确认清这一误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据,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依托,按照本校的发展情况,适当开设新的专业,并要实施动态化的内容调整模式,使专业的教学内容始终能够与市场的需求相符。与此同时,要增加中专学校内“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学校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保证专业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本校的专业教学水平,保障实践课程的开展质量,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有效提高日后就业的竞争力,使他们能够在毕业之后顺利加入企业之中,提高中专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

上一篇:蒸汽锅炉下一篇:110kV配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