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促进科学发展

2024-11-01

宗教促进科学发展(共8篇)

宗教促进科学发展 篇1

人民日报:促进宗教和谐 服务科学发展

2011-01-10

“十一五”时期,宗教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着力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问题,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把握新形势下宗教的基本规律,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一系列新概括、新论断,深化了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丰富了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政策,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宗教工作。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 社会相适应。正式确立这一“四句话”基本方针,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是对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政策的最新概括,成为做好新形势下宗 教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中央提出,宗教关系是涉及 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事 关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要增强做好宗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 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 素。中央提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一重要论述的提出,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在发挥宗教界 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下更大功夫,鼓励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从而开拓了宗教工作的新境界。

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信教群众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 识和法律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积极投身到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来。要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实意关心信教群众特别是生 活困难的信教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和支持他们积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勤劳致富,使信教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十一五”时期,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宗教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宗教工作能力显著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宗教工作,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宗教工作部门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宗教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水平显著提高

《宗教事务条例》的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宗教工作法治化进程。“十一五”时期通过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用法治的方式推进宗教工作的理念得到强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为了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国家宗教事务局制定出台《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宗教院校设立办法》、《藏传 佛教寺庙管理办法》、《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多项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按照法制统一的原则,17个省(区、市)制定或修订地方性宗 教法规和政府规章。经过努力,一个以宪法为核心,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在内的宗教事务法律体系正在形成,宗教事务管理的主要方 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通过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党的宗教政策得到有力贯彻,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切实保护,宗教界人 士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为宗教界办实事,帮助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办公、办学和开展正常 活动的条件。依法处理伤害信教群众宗教感情的事件,倡导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妥善处理城市建设中涉及拆迁宗教团体房产和宗教活动场所 问题,继续推动和协调落实宗教房产遗留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宗教事务局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妥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 保障问题的意见》,把宗教教职人员纳入社会保障,受到宗教界的普遍欢迎。

通过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宗教工作部门的执法主体地 位进一步明确,宗教工作干部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更加自觉地规范行政行为,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破解宗教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抵御境 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逐渐成为宗教工作的主要方式。

通过深入广泛开展“五五”普法和《宗教 事务条例》宣传培训,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遵纪守法观念明显增强,更加自觉地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更加自觉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 合法权益,更加自觉地抵制一切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三、爱国宗教团体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时期,积极推动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宗教团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围绕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指导宗教界挖掘宗教思想、宗教教义和宗教道德中适应时代进步要求的内容,伊斯兰教“解经”工作稳步推进,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 不断深入,天主教“民主办教”不断加强,佛教和道教“讲经交流”活动有效开展,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为有效实施《宗教事务条例》,指导各全国性宗教团体先后制定了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等10余项管理办法,修订章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开始形成依法活动、照章办事的氛围,内部管理更加规范,自我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在全国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加,有力地推动了宗教活动场所的自我管理,调动了宗教活动场所服务社会、利益人 群的积极性。2010年12月29日,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召开大会,对创建活动涌现出来的宗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要求,创新培养方法,开辟培训途径,努力加强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中青年爱国宗教人士,有效缓解了宗教教职人员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各全国性宗教团体相继完成换届,领导班子基本实现了年轻化,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

四、宗教界发挥积极作用更加主动

“十一五”时期,更加重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鼓励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宗教界服务社会更加主动,服务国家更加自觉。

从四川汶川地震、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西南地区旱灾、台湾“八八”风灾、青海玉树地震到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面对灾难,宗教界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大爱精神,总能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提供力所能及的救助。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玉树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第一次把宗教界 列入表彰范围,这是对宗教界救灾行为的充分肯定。

在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我国宗教界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以主人翁姿态,自觉维护宗教领域稳定,积极提供宗教服务,主动宣传我国宗教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示了中国宗教界的良好形象。

宗教界发扬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服务社会的新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养老助残、捐资助学、生态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宗教交流健康发展

“十一五”时期,我国宗教界在平等基础上积极开展友好交流交往,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发挥了宗教在民间外交方面的独特作用。

按照“互不隶属、互不干涉、互相尊重”的原则,积极开展同港澳宗教界的友好交往,加强对台宗教交流,增进了两岸四地宗教界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创新宗教外宣方式,探索宗教对外交流新渠道,赴美国、德国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赴新加坡举办“中国—新加坡宗教文化展”,赴印尼举办“中国·印 尼2010伊斯兰文化展演活动”,赴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大型佛教交响乐《神州和乐》,宣传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倡导宗教和谐理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更加主动参与国际宗教领域活动,举办两届世界佛教论坛和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参与亚欧不同信仰间对话等国际会议,参与“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世界 佛教徒联谊会”、“世界宗教和平者会议”等国际性组织活动,宣传共建和谐世界主张,树立我国和平、开放、包容的形象,争取国际宗教领域话语权。

重视宗教人权的合作与对话,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大会,参与中美、中欧、中加、中英、中澳、中德、中挪等多个双边和多边人权对话,就宗教问题阐明我国立场,针对西方国家攻击我国宗教自由状况的行径,予以澄清和驳斥,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十一五”时期的宗教工作实践充分证明,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宗教的基本规律,以创新精神推动解决宗教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宗 教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对宗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主题主线,加强调研,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强化管理,调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 极性,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宗教促进科学发展 篇2

一人力资源管理

一个企业的发展, 归根结底, 在于人才, 在于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 使其为企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者不在于能否像关羽一样“在千军万马中, 取上将首级”, 也不在于他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之外”, 重要的是他能否找到和使用好这样的人, 即“识人用人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发展远景”。古往今来,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刘邦用萧何、张良、韩信, 建立汉朝后曾说过, 我管理不如萧何, 计谋不如张良, 领兵打仗不如韩信, 但是我成功了, 因为我很好地使用他们, 大家都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企业必须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强的职工队伍建设方针。一方面要继续面向社会, 广开才路, 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对在职职工要积极培养和关心, 实现“三留人”, 即情感留人, 待遇留人, 事业留人。另一方面, 对现有职工队伍进行强化培训, 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不断挖掘其潜力,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信任是基础, 事业是平台, 利益是杠杆, 感情做纽带。一个企业管理者, 尤其是高级管理者, 牢记这个用人方略, 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使其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二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团队建设

随着行业的改革发展, 企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 对各个岗位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 各种岗位的专业化、职业化的资格与执业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但是, 我们每个人都十分清楚, 任何一项工作不可能靠一、两个人来完成, 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管理中, 一个团队的战斗力, 不仅取决于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能力, 还取决于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紧密配合、及时“补位”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如此方能均衡、紧密地结合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 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现在, 一些公司在团队建设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团队成员对团队奉献不足。主要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缺乏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当前日益提倡个性化, 讲究个人能力的今天, 有的团队成员以自我为中心, 希望自己成为团队的明星, 而不愿意成为团队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 强调个人的重要性, 缺乏全局观念和协作精神, 不沟通、不合作;二是强调自我的价值, 强调个人、贬低团队和团队其他成员, 常常抱怨自己工作做得多报酬少, 总认为别人贡献少而获得的奖励多, 整天盘算自己的利益而愤愤不平, 严重影响团队成员间的团结, 破坏团队成员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有的团队成员工作马虎应付, 得过且过, “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出勤不出力, 严重影响团队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四是有的成员工作不负责任, 相互推诿, 遇到困难绕道走, 不履行承诺, 不按时完成任务。五是团队领导得不到内部人员的支持。有的公司多数团队领导主要具备专业技术技能, 缺乏管理、沟通、协调、控制的才能, 因此常常对碰到的问题处理不好, 同时又得不到其他人在领导团队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那么团队领导就会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孤军奋战的境地, 导致团队领导仅凭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作决策, 很容易造成决策的错误, 造成团队领导威信的下降, 削弱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 我觉得应采取如下对策来解决:

1统一认识、明确团队目标。团队要及时召开会议, 对团队目标开展讨论, 吸收采纳不同意见, 丰富和修正团队的目标, 只有团队成员对目标达成共识, 才能形成坚强的团队, 共同的目标为团队成员指名了共同努力的方向, 能够建立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增强信心和凝聚力。

2加强对团队成员的教育。一是加强对团队成员法规教育, 使团队成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二是培养员工对企业忠诚, 以及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严格执行企业的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团队和团队成员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嘉奖, 对违反纪律或效率低下的团队或团队成员给予处罚。

4加强对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的技能培训。团队领导侧重管理能力、管理艺术的培训, 团队成员侧重专业技术、操作技能的培训。

5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团队精神形成与维系的内在动力。在实施激励时, 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的多样性, 激励形式要丰富多样, 注重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举并重, 不论是正激励还是负激励都应该做到及时, 这样才能促进团队不断发展。

三创新管理, 向管理要效益

什么是管理?《管理学》告诉我们:管理就是“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在竞争激烈的今天, 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就更加地成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当务之急。同样生产一种产品, 为什么有的公司能成为企业中佼佼者?成为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关键在于内部管理。要通过狠抓管理对好的管理方法进行继承和发扬, 对在管理中日渐显露的问题进行扬弃与思考, 逐步摸索一条适合自己企业做大做强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体系。

在探讨内部管理和摸索管理思路过程中, 要逐渐形成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

管理出效益.首先要求管理规范化。任何工作有了规范, 那么在定岗定薪等问题上就能够有所依据。人力资源部和企业管理部要多次举行员工座谈会, 深入了解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为薪酬体制改革做好基础性工作。其次, 标准化的作用是通过比较来促进内部管理。每一件事情, 因为做该工作的人不同, 自然效率也不同。如果岗位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其工作量, 那么做该工作的人就可以通过比较来衡量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贯彻落实标准化, 对我公司的内部管理产生效益有着很强的可操作性。再次, 制度化为内部管理提供制度保证。有了具体的制度规定之后, 任何事情的评判标准更加客观, 可以减少其中因“人”管理存在的一些主观因素, 在保证公平性、公开性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减少了主观因素, 制度化也会凸现出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作用, 从而形成“效率优先”的内部竞争, 促使公司的良性发展。制度化的要求从来不曾放松, 但是在公司抓内部管理工作期间, 需要用更多的关注来督促制度的施行, 保证制度的权威性。最后, 程序化是内部管理迈向纵深的有力保障。根据程序来办事, 这样能够保证上传下达的畅通, 也能够避免很多因为职能不清而带来的工作失误。程序化的要求, 是建立在公司运转的流畅前提下的, 能够保证高效率, 促进效益。但是如果出现中间层的断裂, 这样就可能导致越级的沟通, 使中、高层领导疲于部门、班组小事, 浪费宝贵时间, 降低办事效率。为此, 公司管理要程序化, 还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及时沟通, 保证中间环节的流畅性.

四、开拓、经营市场, 培养核心竞争力求生存

市场, 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 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 开拓多大的领域, 从一定程度上说, 证实着一个企业发展的实力。所以, 如何开拓市场、经营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场的冲击下, 好多企业都在调整产业结构, 目的就是开拓市场, 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

所谓核心竞争能力, 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它不仅指某种独特的产品或技术, 还包括销售渠道、顾客服务、顾客群、品牌、资金以及研发能力。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所有这些能力, 但它必须发展一种不同寻常的能力, 才能成为一个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战略的焦点, 它必须形成理念, 并体现在核心产品上, 获取高于竞争对手的质量水平, 并能移植到各分支机构中。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 主动面向市场, 认真调查研究市场, 积极开拓市场, 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 用市场适销产品去占有市场, 开辟新财源, 打开新天地。企业光靠“守”是没有出路的, 必须不断在市场的发展中壮大自己, 在市场的变化中否定自己, 商场中没有长胜的将军, 只有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去把握市场的脉搏, 建立与市场合拍的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五、加强执行力建设

拉里和拉姆在他的《执行》一书中说:执行力不足而产生的“企业病”在众多企业均有体现, 具体特征是:内部运作效率低下, 影响重要领导者对重要工作的关注和思考;管理和技术人员能力发挥不够, 产生依赖思想;部门、车间以及部门之间缺乏顺畅沟通, 导致有的计划难以执行到位;诸多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更常常令决策者和管理者力不从心。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 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 将决定企业的兴衰。就个人而言, 执行力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对于企业, 则是将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实到实处的能力, 是企业组织完成任务的能力。归根结底, 执行力是企业培养或形成的一种文化, 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一种能力。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经理人的成功, 5%在战略, 95%在执行。”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完成自己所被指定的工作和任务。简单的来说, 执行力就是将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合理进行运用, 以达到战略规划的实现和改进。要提升竞争力, 就必须加强执行力。可以说, 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执行力是否到位。

执行力是企业的最大内耗, 将会直接导致在实现经营目标上大打折扣, 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不仅会消耗企业的大量人才、财力, 还会错过机会, 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企业的执行力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员工和各部门, 对于企业明确赋予的“责无旁贷”的工作职责, 必须不折不扣地去执行。此外, 对于一些边缘性的工作, 要主动配合、主动支持、主动承担责任, 不能互相推诿。二是执行方向不能含糊不清、不能错误。在执行前, 要弄明白执行什么、为什么执行以及用什么来保障、监督执行的一系列问题。三是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 避免组织机构复杂化带来的内耗, 注重执行质量和效率。同时执行需要策略, 不是简单的死搬硬套。要善于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必须充分思考如何完美执行、创新执行。要加强沟通。只有沟通, 才能群策群力, 只有沟通, 才能使战略人人皆知、落实到人。四是在执行过程中, 要随时监督、随时纠偏, 使执行做到事半功倍。从执行层面上来说, 要及时反馈执行结果和提供建议。只有执行没有反馈, 执行也是不能全面的、务实的, 执行的效果如何, 执行的困难在哪里, 下一步如何调整, 都需要在执行的过程明确和完善。

总之, 企业要发展, “人”是主体, 人力资源建设也就非常重要;有了人才, 还要合作, 即团队精神, 才能“积聚众力量, 共同谋发展”。要发展, 就要创新,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 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没有创新, 就如逆水行舟。我们创新管理、创新技术, 还要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执行, 没有执行, 所有的目标就会成为一纸空谈, 因此执行力的建设是关键。综上所述, 只有将这几方面层层结合起来, 步步到位, 才能使企业又快又好的科学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科学发展 篇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增长9.7%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最初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注重产出数量上的增加,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來实现经济增长转变,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凸现得更早、更突出、更集中。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但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强调要加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按照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变,却有着深刻内涵。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同时还对经济发展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道路的新拓展。

一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集约化程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原有支撑增长的条件已经逐步弱化,改革开放之路已经由最初政策与资金决定的浅层,进入了由科技、制度、精神和文化决定的深层,自主创新是我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发展后劲。面对资源、环境、人口、土地等因素的严重制约,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打响了“一场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决战”,政府主动担任战略主导,在全国率先推行自主创新战略,构建“创新型广东”,重点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这个目标,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把科技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区域性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推动广东工业从以加工装配为主向以研发制造为主转变,推动“广东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从参与初级分工向参与中高级分工转变。抓住结构调整主线,发展壮大电子、机械、化工等九大支柱产业和软件等新兴产业,重点实施汽车、石化、能源、交通等十大工程,实现经济适度重型化,推动经济增长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力争达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走集约发展道路,为发展“提速”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要注重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新的伟大革命,就是对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使社会主义焕发出生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注重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规范金融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健全价格监管、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近年来,广东发挥先行一步的优势,无论是在培养市场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还是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营运体制和外经贸体制、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和巨大进步。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以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基本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全面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资本、产权、土地、人才、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发展迅速。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广东都构建了一整套体制机制,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三是要注重发展的平衡性和全面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互协调,互相渗透,紧密关联,相辅相成。虽然经济建设仍然是现阶段的中心工作,但是经济建设不能再“孤军突进”,随着改革开放已经从个别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发展的关联性、综合性、配套性显著增强,必须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广东在推进建设经济强省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绿色广东”建设、和谐广东建设。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内源型经济;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积极对内开放,建立泛珠三角合作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把珠三角打造成“含金量”更高、竞争力更强的经济增长极的同时,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与珠三角的经济对接,推进“双转移”、倾斜公共投资,推动后发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广东创造性地统筹好各方面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才不断取得新成就,形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

四是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发展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组合。但发展外向型经济容易受制于人,抗风险能力较弱,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大,需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广东没有简单地依赖国际市场,而是积极统筹自身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努力建设外经贸强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初步形成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型的经济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利用外资质量,优化了利用外资结构,促进了省内产业优化发展。还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市场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形成,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广东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进入新的、更高的形态和发展阶段,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广东实现更大的发展。

五是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环境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以速度型、外延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为主要特征,资源保障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东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积极寻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路子。2004年实施“绿色广东”战略,提出“让全省人民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住上宽敞的房屋、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庄严承诺,制定颁发了《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和《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依法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建立生态工业园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节能降耗,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增强环保观念,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广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每新增亿元GDP所新增建设用地出现了“四个下降”,实现从资源消耗大省向节能降耗减排大省的转变,率先进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双赢”,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

六是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人民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只有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才能凝聚共识,凝聚人心。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就是要抛弃“见物不见人”的旧理念,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近年来,针对日益突出的民生问题,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民生为重,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全面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提出“确保全省人民无饥寒”的庄严口号,对人民关心的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就业保障等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供更多的物质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真正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2年到2007年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已达到5151亿元,上访数量、劳资争议案件受理件逐年下降,刑事案件有所下降,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提升,人民安居乐业。广东用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践,展示了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美好前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新的革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必须大力推进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是促进发展的活力源泉,引领发展的“法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前人没有做过的艰巨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照抄,需要结合实际,通过思想解放,变革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到。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进展到什么程度。没有思想大解放、没有观念大更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很难有大突破,更难有大发展。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过去以“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赢得了发展先机。最近,广东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强调要把广东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强调要做到“八个解放出来”:全面準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片面追求总量和速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全面把握现代化的综合价值取向,从单一的经济价值取向中解放出来;坚持以人为本,从“重物轻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创新发展模式,从粗放型的发展路径中解放出来;发扬积极进取精神,从小富即安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从过分依赖地缘优势及习惯于在本行政区域配置资源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增强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责任感,从先富帮后富责任意识不强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认清民主法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保障,从不重视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意识中解放出来。这“八个解放出来”有助于转化成政策、措施、制度和法规优势,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全过程,使广东再次引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风骚。

第二,必须始终保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实现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必须在思想上保持更加清醒的认识,在作风上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艰难险阻和风风雨雨,不可避免地会引来各种议论,遭遇这样那样的阻力、误解和非难。但越是在非难、指责和压力面前,越是要有决心和勇气,不以一时成败言是非,不因阻力和非议而退缩,不因怀疑和压力而坐失机遇。在非难、指责和压力面前,都以更大的决心、气概和魄力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成就新辉煌去回答各种非难和指责,敢于冲破传统束缚和各种限制,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以求真务实的行动抓好各项工作。

第三,必须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举措。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目的,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管长远的事,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促使广大干部以更加执着的奋斗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最近,广东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配班子、选干部、用人才的重要标准,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善于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建立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要求转化为可考核的客观指标。科学设计评价指标,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反映民生和社会发展的指标。编制和公布各地区的科学发展指数,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机制,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奖惩、培训的重要依据,使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真正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宗教促进科学发展 篇4

促进宗教和睦和谐

5月19日,***工作队与***村7名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了座谈,通过贯彻学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把正常宗教活动与宗教极端、暴恐和民族分裂区别开来,引导鼓励宗教人士发声亮剑,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 篇5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

摘要:基于资源、环境和人口三方面问题,分析了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和国际背景,论述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最后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建议.作 者:王秀荣 赵炳元 作者单位:中共宿州市委党校,安徽宿州,234000期 刊:宿州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年,卷(期):,25(1)分类号:X-4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 环境保护

宗教促进科学发展 篇6

企业千条线,班组一针穿。只有企业这个最基层的组织 “细胞”——班组充满活力、健康成长,整个企业的生命力才会蓬勃旺盛,才有持续提升的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分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按照“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开展活动、选树典型”的16字方针,围绕文化、学习和业务三大主题活动,以《实施方案》为主导,以《考评细则》为标准,以《积分办法》为推手,全面深入地推进“六型”班组建设,班组建设工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现就分公司班组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2010年班组建设举措

(一)明确目标,统筹规划班组建设。根据省公司班组建设指导意见和创建规划,我们对重新制定了驻马店分公司班组建设“实施方案”、“考评细则”、“积分办法”,使“党委领导、行政实施、工会推进、员工参与”的工作模式进一步细化量化,分工更明确,责任更具体。建立了市、县、班组三级管理网络,在分公司成立班组建设领导小组,各县公司(部门)成立相应办事机构和检查考核小组,各班组长是本班组建设的第一责任者,采取分公司引、部门推、班组建的工作形式,从而在组织上和机制上为班组建设深入开展提供了保障。在传承2009年“五型”班组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分公司2010年工作目标,以人为本,突出实效,重点从班组制度建设、班组文化建设、班组激励体系建设和员工关爱四个方面开展班组建 设指导工作,力争实现2010年“40个合格班组(机关10个、县区30个)、23个示范班组(机关3个、各县区2个)、12个标杆班组(机关2个、各县区1个)”的创建目标。

(二)激励引导,营造全员创建氛围。年初工作会上,分公司总经理、工会主席分别在行政和工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度建班、文化励人、实践创新”的总体思路,强调围绕班组建设主线,强化基础管理,提升最小单位战斗力,并表彰奖励20096个班组建设“示范班”各6000元。以“班组建设系列活动”为载体,采取采取“小活动、小奖励,常举办、常激励”的办法,相继组织了读书月活动,快乐健康行走进营业部、班组优秀图腾评选等活动,鼓励引导员工将参与活动的所思所想、所思所悟发表在博客上,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或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有效调动了广大员工参与班组建设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2月,分公司还召开了两次班组建设工作推进会,对班组建设全年的工作进行布置、动员、交流经验,探讨方法,凝聚人心、提振士气,进一步营造出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创建氛围。8月,为有力促进班组建设的开展,总结班组建设中的经验,查找不足,更好地推进班组建设工作,分公司召开了班组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总经理、工会主席和各县区分公司工会主席、班组建设联系人、班组长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组织各县区工会主席,深入到创建班组、乡镇营业部观摩创建情况,互相比较,对创建不力的单位是有效的促进,起到了交流推广的目的。会议选 2 取7个有创建亮点班组进行了经验介绍。各班长从班组创建计划、活动开展、营造氛围、成果展示等不同层面进行班组建设的经验介绍,进一步营造出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创建氛围。

(三)活化载体,焕发基层创建活力。根据“2010年班组建设系列活动”规划和安排,5月—9月分公司开展了以“提高综合性技能、迎接全业务竞争”为主题的岗位技能比武活动。此次活动也是班组建设的重要工作,活动针对值班长、产品经理、网络TD建设及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岗位比武,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有力举措,更是挖掘公司源动力的有效途径,各县区分公司都积极组织制定方案、培训、选拔,共计有300多人参加,最终选拔出80多名技术精英,参加了8月市公司举办的“第四届沙场点兵技能比武选拔赛”,市总工会刘部长、公司副总经理亲自观摩选拔赛。本次活动的开展,体现了公司领导对优秀人才选拔的重视,更展现了移动员工业务知识和技能水平。此次活动根据各专业选拔前6名进行集中培训,并授予“岗位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其中,成绩的将结合市总工会申报“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同时,分公司工会还结合实际,组织开展读书月活动,通过优秀书籍的“荐”(4月份让各班组对图书类型及名称的需求进行了推荐,共计40余种)、“赠”(分公司对推荐的书籍名称进行了筛选,最终定10种图书配发,共计1500本左右)及读书征文的“评”、“选”环节(以征文的形式,收集了各班组发表的读书心得共计40篇),在企业上下迅速掀起了读 3 书学习的新热潮。全面启动“健康快乐行走进班组”主题活动,下发了文件、下拨了经费。本着工会搭台、员工唱戏的原则,各县区分公司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登山活动、厨艺大比拼等,鼓励各基层单位自行组织喜闻乐见的班组活动,让更多员工享受到“我参与、我运动、我健康”的快乐;组织“优秀班组图腾”评选活动,依托省公司“图腾大赛”,征集班组图腾41个,其中选送省公司参评的6个设计新颖、构图精妙、寓意美好的优秀班组图腾,全部荣获奖项,成为彰显移动特色的靓丽“名片”。

同时,以班组建设为载体,分公司还联合各职能部室,相继开展了“卓越班组长”培养、“制式化营销”、“我的绿色行动199”、“知识进班组”、增值业务产品质量提升大会战、“蓝海争锋—集团信息化拓展”专项竞赛以及“便捷服务之星”评选多项主题活动,广大员工参与热情高涨,工作干劲倍增,业务发展得到了增强,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促进了企业健康协调发展。

(四)完善机制,推进班组建设显性化。以各班组和乡镇营业部为单位,因地制宜,积极推动落实班组建设“七个一”活动,即注册一个博客、建有一间办公室、办好一面文化墙、组织一次文体活动、举办一个主题班会、开展一场业务PK赛及美化员工生活区,营造氛围,彰显特色,进一步激发了班组成员爱岗建班、以企为家的主人翁意识。从加强基层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入手,将各班组日常业务学习、劳动竞赛、文体活动、绩效考核等各种留存资料,按 4 和谐型、绩优型、学习型、创新型、安全型、活力型分门别类,建立word文档和纸质档案,为提炼优秀案例积累素材,为打造卓越班组奠定基础。遵循“正向激励,避免考核“的原则,分公司制定了《班组博客积分办法》,建立健全了“三级管理”机制,即班组长、联系人及班组博客管理员各负其责,通过对博文的审批、评论、回帖,营造浓厚氛围,树立正确导向,着力将班组博客建成员工畅快交流、自由沟通、展示魅力的平台,及班组分享经验、展示成果、传播文化的渠道,促进班组博客健康持续发展。

(五)培育典范,放大班组烛光效应。以“和谐、绩优、学习、创新、安全、活力”六型为基本要素,本着“培养骨干、选树标杆、有序规范”的原则,因地制宜,逐步形成网络技术类(监控班、传输班、网优班等)、营销服务类(营业班、客服班、乡镇营业部等)和管理支撑类(财务室、业务部、综合部)三大类班组各有特色的推进方式和工作方法,分别选育标杆,让不同岗位的班组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如网络部利用公司“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创建班组学习、交流社区,利用公司“创新管理”平台,成立“源创”QC小组;立足岗位工作,推出《安全小贴士》,明确安全规范及标准,生动形象,简洁实用。市场部为拓宽班组成员的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成立“青藤读书社”、“泼墨斋”书法社,营造出浓厚学习氛围。驿城区分公司营业班实行阶段式培训模式,鼓励普通员工上讲授课,提升个人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深受员工好评。另西平分公司、遂 5平分公司设立“目标墙”、“光荣榜”;小车班签订“安全行驶倡议书”;平舆分公司创建和谐“E”家;分公司推行“亲情化”管理,倡导“阳光8小时”、举行趣味文体活动等,各具特色,成效显著,特别是**分公司营业班(铿锵玫瑰),在班长的带领下,目前已发表了1500多篇优秀博文,仅省级精华博文就达26篇,访问量达近7万人次,班组积分在全省3400多个班组稳居第一,成为分公司乃至全省班组建设知名的标杆典范。

(六)规范运作,促进班组健康发展。为构建具有移动特色的班组建设模式,分公司采取“走下去”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深入基层班组调研(乡镇营业部),采取听取汇报、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围绕“员工心理诉求、班组文化建设、职工小家创建、基层员工生活”四个主题进行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一线员工心声与诉求。此次调研,涵盖全市“九县一区”分公司和机关部门工会,共走访查看班组26个、乡镇营业部31个,涉及营业厅、客服班、财务室、综合部、网络部等各岗位,与300多名员工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基本摸清了目前基层员工的所思所想,基层工会开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另一方面组织“试点”班组建设负责人远赴新郑、洛阳分公司交流学习,吸收优秀经验,提高班组建设水平,通过先进化理念与本土化创新相结合,为分公司班组建设注入活力。整合资源,选定一些班组建设的新课题,分配到基础条件好、员工素质高、负有 6 不同岗位职责的班组,如绩效考核、团队建设、现场管理、劳动纪律以及班组活动计划等,经修订完善后,形成标准清晰、操作性强的规范文稿或形式,供其它班组学习借鉴。定期召开班组长交流会议,组织班组之间交、观摩活动,积累班组建设经验,强化优秀案例传播,提高班组管理和建设整体水平。同时,分公司还通过“总经理接访日”、“管理层深入基层调研”、“员工座谈会”等沟通渠道,拉近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关心员工生活、化解员工困难,将各种关爱举措制度化、常态化,营造出“人性化”的和谐环境,促进班组健康发展。

二、班组建设体会及存在的不足

(一)三点体会:一是必须准确理解,正确认识班组建设工作。班组建设的主角是班组成员,是“自己的事”;班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渐进过程,是班组成员从内心认同,有形于规章制度,无形于自觉习惯的文化环境。二是必须依托载体,文化融入班组建设工作。“文化到员工,管理到班组”,要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载体和形式,让班组建设成为优化班组管理的有效途径,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不断提升班组成员的感知和满意度。三是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班组建设工作。要按照“党委领导、行政实施、工会推进、员工参与”的工作模式,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同时,班组建设要与“推动企业发展、促进内部和谐、调动员工激情”相结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班组建设方能学说深入持 7 久、落地开花。

(二)两点不足:一是各班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基层班组(乡镇营业部)条件差、人员少,班组创建氛围不够浓厚。二是班组建设亮点信息提炼不够,仅停留在“内秀”阶段,创建班组特色模式还有待加强和改进。

三、关于班组建设的建议

一是在省公司层面设立班组建设专项经费费,加大对卓越班组和优秀班组长的激励力度,进一步激发创建活力、放大烛光效应,实现班组建设的整体推进。

二是加强片区分公司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进步。

科学与艺术促进认知发展 篇7

科学是客观的、逻辑性的、分析的、可以重复的和有用的。艺术则被认为是主观的、直觉性的、感觉性的、独创的和无实用性的。也可以说, 科学与艺术是不同的。

科学与艺术, 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知识范畴, 的确是有区别的。但是再进一步思考, 我们发现两者并非是绝对泾渭分明的, 他们还是有共同点、相关联的。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在人类生存的这个地球上,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我们从未发现一种没有科学艺术的文化。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创造的, 又是为人类服务的, 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与艺术又都是跨越时空的。只要有人类, 就会去探究自然的奥秘, 就会有科学;只要有人类, 就会有情感的表达, 就会去追求人间真美, 也就会产生艺术。

这种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点, 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教学是科学, 教学更是艺术的真实内涵, 深化我们对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全面认知。教学是科学, 教学具有自身的规律。学科的知识体系、课程结构是客观的, 也是科学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以科学态度去处理教学内容, 关注科学要素的规律性联系,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是艺术, 艺术的表现对象是人类的情感。教学表现人类的感情和呈现学科知识体系、课程结构的方式是主观的, 也属于艺术。这就要求老师从内心出发, 用一种创新形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或内在认知需求。

一、科学需要艺术

在日常生活中, 科学需要艺术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就有很多范例证明科学需要艺术。鸟巢体育馆就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它需要现代科学建筑技术, 也需要现代的审美艺术。设计、安装、点燃奥运火炬, 更需要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这样的开幕式才能成为震撼世界的开幕式。

科学家和数学家们深知, 艺术对于他们的成功至关重要。他们常常借用在艺术中所学到的技巧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这其中包括正确的观察力、空间思维和动作感知能力, 这种技巧通常不在科学课程中学习, 但都会在写作、戏剧、绘画和音乐中学习到。事实上, 弹钢琴、写诗或绘画都可以提高观察能力、细节分辨能力和对环境的分析能力, 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所需要的技能。对艺术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还可以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创造的动力源泉。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科学中的确渗透着艺术。例如, 建筑学家Buchminster Fuller设计的球形薄壳建筑结构, 和目前发现的一些病毒的结构以及一些复杂的分子结构类似。科学家李政道博士主编《科学与艺术》大型画册中的不少图画, 均可说明科学中蕴含着艺术。其实, 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NASA) 邀请艺术家来设计卫星数据的呈现方式, 以使其更加准确易懂。世界上不少著名城市的地标、建筑给予人深刻印象。居民看到它就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旅游者看到它有一种到达目的地之感。地标建筑往往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

同理, 学科的科学教学也需要教学艺术的辅助和支持, 有时科学理论教学往往比较抽象, 容易产生枯燥的感觉, 艺术的加入往往会激发学习者的兴致, 艺术让教学更富于情趣, 能更好地提升学习的效益。

二、艺术影响学习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师生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教师唱一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 或者是快速画一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画, 就会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这就是艺术影响学习的例证。一些老师认为, 学习普通的一门学科往往发展了单一的才能或技巧, 然而艺术学习则同时涵盖了多种技巧的学习, 艺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大。1999年, 全美艺术教育伙伴和人文艺术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 该报告包括了七项关于艺术对学习影响的独立调查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发现, 两者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

1. 艺术关怀着被常规教育忽视的学生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存在着八种智能, 人人都有优势智能, 只要开发得当都能获得成功。在传统教学中, 艺术特长生往往被传统教育所忽视, 认为只有语文、数学好的学生, 才是智商高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一个数学、语文成绩差, 而音乐、体育突出的学生同样是智商高的表现。

2. 艺术以不同学习风格和交流方式影响学生

艺术能够以其他学科所不及的方式影响学生。大量的研究证明, 人在学习和使用概念、技能时有天生的优势和偏好差异。这个研究也告诉我们, 如果传统的课堂学习不能吸引学生的话, 他们就会产生行为问题。而艺术上取得成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自尊, 从而促进他们在其他领域也取得成功。

调查显示, 参加艺术团体的青年学生, 其自我概念优于普通学生 (见下表)

参加艺术团体的青年学生和普通青年学生报告的自我概念比例 (Fiske 1999)

参与调查的学生认为, 艺术活动中通过讨论、思考和倾听, 帮助他们表现自己的情感, 缓解了日常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压力问题。

艺术使学生们进行自我沟通和顺畅的人际交流。当学生将自己的才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时, 艺术创作过程也是心理的体验过程。与阅读一段文章然后找出答案相比, 这种创作过程需要自身投入更多。有研究表明, 通过一轮艺术学习, 可以改善青年学生对彼此的态度。

3. 艺术改变学习环境

艺术源于生活, 更加集中地反映生活, 也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当艺术进入校园与课堂, 就改变了学习环境, 改变了校园文化, 打破了课程之间的壁垒, 甚至还可以改变学校的校容校貌。在一项研究中, 研究者选取了一些反映学校氛围的指标, 对比了纽约的29所艺术活动丰富的学校, 与其他没有艺术的学校。结果表明:艺术活动丰富的学校, 其学校管理者鼓励教师勇于冒险, 拓展课程氛围, 学习新的技术。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 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 对自身专业发展也有更浓的兴趣, 而且在这些方面, 丰富的艺术活动再次显示了比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更强大的影响力。

艺术对学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上述几点仅仅是一些代表性看法。认识艺术的影响作用,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好地利用艺术手段, 促进学生在科学与艺术领域更好地全面发展。

三、科学艺术促进认知发展

认知最简单的定义是知识的习得和使用, 它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 因而是有目的, 可以控制的 (桂诗春) 。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的认知 (perception) 乃是由五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而产生的一种反应。眼睛所见、耳朵所听、肌肤所触、舌头所觉、鼻子所闻, 瞬间所形成变化无穷的感知形态。然后, 我们随时会赋予这些感知形态不同的意义。人的感知形态常因为个人期待的影响而不见得完全正确, 或因为文化的影响而给予相同感知不一样的意义, 这就是认知差异。因此, 人类的交流沟通行为都完全受制于我们的认知系统。

科学与艺术和我们的认知系统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技术、新知识, 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角度观察, 我们祖先在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 观察到了一岁一枯荣的自然变化规律, 从而使他们逐步地从采摘生活转向农耕生活, 这是认识科学规律促进认知发展的例证。

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 当艺术家观察到一岁一枯荣的自然现象时, 文学艺术家用笔写下了“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富有哲理的诗篇, 广为后人传诵。这同样起到促进认知发展的作用。

科学对认知的促进和发展是显性的, 易被人们所认识。艺术促进认知发展似乎是隐性的, 不易为人发现。事实上, 各种艺术活动常常被人认为是各自独立的学科, 但是一门普通学科的学习往往只发展了单一的才能或技巧, 而艺术的学习则同时涵盖了多种技能的学习, 它们超过了人类从事的所有技巧和思维过的集合。学好艺术将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并将促进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国外的研究显示, 艺术学习促进了多种能力的发展。

关注细微差别。艺术可以让学生知晓, 细微的差别也会产生巨大的效应。创作完成一件满意的艺术作品, 需要运用大量的视觉判断来确定各种细微的差别、形式和颜色等。同样道理, 在文学创作中也需要许多语言表达细节, 如引用典故、使用暗示、隐语等方法。

解决问题多元化。艺术可以让学生明白, 同样一件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在学校学习中, 常常强调唯一正确的答案, 但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难题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多个解决方案。

审美的角度看世界。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用审美角度看世界的能力, 即用更新的方式看待世界。此如, 我们可以从建筑设计看三峡,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也可以从诗意的角度去欣赏它, 正可谓:“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明艺术教学的重要性, 主要是要改变传统观念, 认为学艺术的人通常学不好普通学科了。事实上, 只要我们教学得当, 在同等条件下, 学习艺术的学生一定会比普通学生学得更好更快, 因为他们的认知系统比普通学生发展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David A.Sousa.董奇峰译.脑与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5.

[2]Laura Erlauer黄河, 陈萍译.不可不知的用脑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6.

[3]陈国民.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学习借鉴,促进大学科学发展 篇8

高等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管理

于志刚(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全面了解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管理的经验。澳大利亚目前共有39所大学(其中2所私立大学:邦德大学和澳大利亚圣母大学),2008年公立大学在校学生约120万人。一个时期以来,澳大利亚联邦及州政府把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出台了旨在增强大学办学自主权、保证大学教育质量、提高大学国际竞争力的一揽子改革计划。这些改革计划中不少对中国的大学具有借鉴作用。

文小芹(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在最近20多年的时间里,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办学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攀升。自2004年起,英国《泰晤士报》依据一所大学被其他大学或单位引用的研究成果数量、教职员与学生的比例、吸引外国留学生的能力以及该大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全球市场的影响力等因子,每年对88个国家的1300所大学进行排名,推出了全球大学前200强排行榜。根据2007年的排行榜,澳大利亚的39所大学中,有13所大学进入世界前200强。进入前200强的大学数量紧随美国、英国之后。由此可见,当今的澳大利亚大学在全球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办学成就和影响力令世人瞩目。

薛忠文(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法律基础。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大学、联邦政府、澳大利亚学历资格评定框架署、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总署、州或地区政府、外部学术团体等六部分组成。在这一体系中,大学是一切工作的对象,州政府、联邦政府、学术团体和行会都对大学提出了自己的质量要求,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大学自身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来保障教育质量;州政府通过立法手段来实现对大学质量的监督控制;学术团体和行会根据学术或者技术标准对大学提出要求;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联邦政府对大学质量的濂督行为,联邦政府一方面直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的经济手段来控制大学,另一方面又通过数据监测、方向规划、信息反馈、科研规划等行政措施来监督大学质量。澳大利亚学历资格评定框架署属于认证系统,主要负责学校注册和国家奖励资金的解释说明。以上机构和大学之间不断交流反馈,最终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赵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特点。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政府还是大学,都意识到高等教育质量在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意义;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上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各界普遍要求高等教育质量更加公开,以使公众对国家高等教育的质量有所了解,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

叶世满(厦门大学校长助理,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评估的内外结合。澳大利亚非常强调高校的自治权,原有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以高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为主,即强调高校的一种“自我认证”,以州和地区与外部专业组织的评估为辅。大学的内部质量保证主要由大学内部的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负责,包括对新课程和研究项目的评价和定期审查;对各系、院、所和研究中心的审查;学生对教学的评估;校外督察员审查高级学位论文和荣誉学位论文;对毕业生和雇主进行调查,以了解毕业生的满意率及毕业生在应聘时是否达到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毕业生在工作中的适应性。

作为以地方分权管理教育的国家,澳大利亚注重高校自身的内部评估,这样不仅会避免政府对高校自治的过分干涉,也可以使大学保持自身的特色。

高校的自愿参与。各个高校的这种积极主动地自愿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行为会激发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切实有效的提升。

高等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监管的启示

董立军(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助理):尽管高等教育评估不直接与经费挂钩,澳大利亚政府建立了以教学状况为依据的拨款机制,通过教学、基本技能、整体满意度、学生进步、学生数的保持、就业率等方面的数据综合测评学校的整体教学状况,并据此拨给教学经费。

澳大利亚政府重视建立奖励机制。为了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澳大利亚联邦教育、就业部于2004年8月专门成立了澳大利亚大学教学委员会,近年来,该委员会支持了许多高水平的教学改革项目、奖励了国家级成果和国家级优秀教师。

澳大利亚政府已经跟踪所有大学5年的教学质量数据,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毕业生满意度、就业率、师生比,乃至课程质量数据等为各个学校进行内部评估与改进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澳大利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有相应的法律支撑;建立了一个相互均衡的评估机构框架和一套完整的评估制度内容。诸多方面的成绩值得我国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时所借鉴。

涂善东(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培育监管主体,明确主体责任和义务,保证其权益全面、准确地确定监管主体,明确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是建立完整质量保证体系的前提。实际上,监管主体应是受益主体,应是投资主体。他们应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家长及受教育者。因为只有各方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在互相监督的前提下使大学的质量及质量标准让各受益方满意。当然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培育主体,让各方主体都有能力参与其中还需要一个过程,但从各国经验来看这恐怕是一个必经之路。

从单一的政府评估向有社会中介机构、院校自身、企业、学生等多元评估转变,建立起权威的、公正的、科学和有效的并具有反馈功能的评估体系将是我国今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改革的目标和完善系统结构功能的必然选择。

高等学校应该借鉴企业质量管理的经验,像企业界那样增强自主意识和质量意识,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同时,也应制定质量方针和明确各项工作质量标准,建立必要的评估机构和教学信息系统,加强对教学过程评估和监控,形成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我国目前评估指标整体结构尚待推敲,具体观测点有些难以操作,致使评估效能大大降低。因此,应该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公认的框架内,结合各受益方的需求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连续性的能科学、真实反映教育质量的指标,确保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控相对稳定,而不是跳跃的,不是某一时段的。

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

的国际化程度。特别是高等学校要以更加自信、开放和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适应全球竞争的需要并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

赵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国际合作。近1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澳大利亚大学国际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快,招收国外留学生的规模迅速扩大,对提升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声望和国际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澳大利亚人口数量稳定,难于满足其大学对生源的需求,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也是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大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一些学科的发展必须国际化,吸收国际高质量的生源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大量外国留学生给学校和澳大利亚带来的巨额收入也是可观的。这些很值得我们借鉴,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但要满足国内人口素质提高的需求,更要参与国际的竞争。目前,国内的许多高校均处在转型时期,即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广泛的国际合作和吸引大量的国际学生就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可能建成国际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

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许京军(南开大学副校长):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高等教育较发达的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通过效仿英国大学模式和不断吸收美国、德国等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澳大利亚一直将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战略的基石,特别注重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澳大利亚国家经济结构从传统产业向知识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澳大利亚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如现行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我们的大学:支撑澳大利亚的未来》开篇所言:澳大利亚在21世纪的地位将完全依赖于我们的大学在进行批判性思考,承担世界级研究和将国家精神传递给子孙后代等方面所具有的能力。

在考察中,我们感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在思考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中有特色性的、规律性的、可借鉴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胡万义(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推进,澳大利亚政府以经济领域的发展为先导,以提升国际市场的经济竞争力为目的,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统一规划和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2003年5月发布了《我们的大学:支撑澳大利亚的未来》,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蓝图,通过一揽子改革计划确立和支撑了高等教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领域的战略地位。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始终围绕提升如何更好地满足国家未来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展开,即使在政府换届的情况下改革所秉持的价值观也未动摇,这可以说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成金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这些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统一规划,不仅满足了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求,而且为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有序竞争提供了保证。

上一篇:最近很火的励志歌下一篇:端午节手工制作活动方案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