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4-05-23

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精选10篇)

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1

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原始社会,宗教维系着氏族社会的秩序,孕育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最初社会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阶级社会,宗教一方面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另一方面被剥削阶级则利用反抗阶级压迫,同时促进了世界各个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宗教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本文从不同社会阶段探讨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一>、原始社会时期

宗教信仰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原始宗教意识发生于人类对自然现象虚幻的错误反映;万物有灵及灵魂不灭的观念;图腾和祖先崇拜;神话传说中的鬼神及祭祀。中国古代社会的原始宗教意识是道教信仰的来源。

“原始社会的宗教主要是自然压迫的产物,是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人类社会产生之后,随着大脑组织的发育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渐提高,产生了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尽管在原始社会时期,是对客观世界歪曲和虚幻的反映,但毕竟是人类开始从主观世界思考客观世界的进步,早期宗教的产生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神灵本是人类创造出的一种异己的观念,当能力有限的人类无法控制外在的一切时,作为有限之“补充物”的神灵便占据了人类所不能控制的一切领域。早期人类对神灵进行祟拜和祈求,目的即是为了借助这种”无限”的力量来获得自己能力所不能获取的东西。

原始宗教孕育了最初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始宗教的教职人员既是宗教职业者又是自然科学家。弗雷泽说:“肯定没有人比野蛮人的巫师们具有更激烈的追求真理的动机,哪怕是仅保持一个有知识的外表也是绝对必要的。„„总体来看,当初出现由这类人组成的阶层,确曾对人类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好处。在社会科学方面,原始宗教具有更重要的认识价值,这是由于人在原始宗教的深层次认识结构中居于价值的核心地位。任何宗教作为人类最早的认识体系,都是以生命,即人的自我感知为起点的。人既是原始宗教的价值源头,又是它的重要认识对象,而任何“神系”都是建立在当时人们对生命、对宇宙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例如,伦理学就源于宗教的道德化。在远古时期,“其民聚生群处,知其母不知其父,无兄弟亲戚夫妻之别,天下无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根本无所谓道德,自然也不存在伦理学。随着神被尊奉为宇宙的最高存在后,道德才作为神的禀性而飘然降世。如原始基督教就倡言:“道与上帝同在,那道便是上帝。”因此人的德性一方面要以上帝为对象,唯此才有望接近上帝;另一方面,德性也垂训于《圣经》,人只有从《圣经》中才能认识圣灵的启示。于是,以《圣经》为本位的伦理学便应运而生了。由此可见,原始宗教对社会科学的发展,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阶级社会时期

阶级社会的宗教圣贤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都是既得利益的愚民术。在欧洲造成了黑暗的中世纪,在中国是造成了几千年的吃人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劳动者不仅承受着“自然力量”对他们的压迫,而且还要承受“社会力量”对他们的压迫。基于双重压迫所造成的恐惧心理,新的宗教信仰就应运而生。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其宗教观念的形成除受自然界压迫的原因外,还在于人们受阶级社会的盲目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在于劳动者对于剥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难的恐惧和绝望,在于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控制群众的精神手段。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根源是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宗教实际上是客观事物及其变化在人们认识过程中被抽象化、概念化,被无限地夸大和膨胀之后甚至于以人格化出现,使之脱离客观实在,脱离自然,成为绝对,以至变成万物存在的最高原因,也就是神。

在阶级社会里,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曾经利用过宗教,把宗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但是革命的阶级和人民也曾经使用宗教作为斗争的旗帜和纽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统治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除使用国家机器进行镇压外,还利用宗教麻痹、削弱劳动群众的斗争意识。

由于信教群众的层次复杂,不同层次的宗教徒,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同非宗教徒一样分属于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同一阶级地位的宗教徒和非教徒尽管在信仰上有差异,却可以有相同的政治和经济要求,而不同阶级地位的宗教徒尽管在信仰上有共同之处,但由于自身的利害关系,又往往有不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要求,因而在信仰内容上出现差异,有些甚至成为神学异端。中世纪的所有农民运动都以宗教作为联系的纽带和反抗的旗帜。这是因为在宗教的天国憧憬中,寄托着群众的社会理想。然而,即使起义人民利用宗教作为革命运动的旗帜,也仍然存在某些不可避免的消极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宗教不仅对内进行剥削压迫,而且也是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工具。资产阶级在其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把宗教作为自己的统治工具。另一方面,宗教作为一种“外衣”,在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反抗外敌入侵和反动统治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利用宗教有利于号召,聚集队伍,而用一些宗教信条约束来约束成员,又有利于内部的团结、巩固,这使得受压迫阶级利用宗教具有了不容忽视的历史合理性的一面。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除了具有双重政治作用外,对于世界各个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也起了极大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社会时期

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例,探讨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新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引起了部分宗教徒主观世界的变化,各民族爱国的宗教界人士大有进步,已成为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仍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特点。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社会还无力完全满足这种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因而祈求超自然力量来满足这种欲望和要求,便在某些人中产生了宗教心理。

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其触角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断萎缩,影响越来越小,但在个人生活空间中宗教的作用却逐渐增大,不仅涉及个人信仰,而且还影响着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因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宗教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一方面宗教教义和宗教历史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内容,长期以来已成为人们的心理依靠和精神支撑。另一方面各宗教场所负责人一般都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在信徒中有较高的威望,他们的榜样作用对信徒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第二,宗教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与此相适应,宗教能在信徒中通过宣传教义、举行仪式等活动,加强信徒对现行秩序的认同,舒缓人的精神危机,减轻人们的心理震动。所以,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精神支持,宗教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第三,宗教具有独特的文化展示作用。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包含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建筑、雕塑、音乐、绘画等,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四,宗教具有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对维护祖国安定统一,抵制国内外分裂势力具有巨大的作用。宗教在协调民族关系问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宗教文化交流对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起着促进作用。许多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是信仰宗教的,通过宗教形式,可以加强与这些同胞的联系,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国内宗教界与国外宗教界的友好往来,促进了我国同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对增进了解、促进发展、消除误解、增加共识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也有其消极作用。在国外反动宗教势力的影响和个

别披着宗教外衣的破坏分子的操纵下,有些教徒干了一些于国于民不利的坏事。我们要运用法律、法令的程序对宗教的消极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宗教活动发挥其有利于人类、有利于国家的积极作用。

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有必要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让宗教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阶段,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宗教,这些宗教的产生、发展和兴盛各异,需要采取不同方式和不同措施使宗教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是社会统治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总之,宗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宗教通常发源于下层群众,是他们摆脱苦难、对抗统治、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出路”,但到后来逐渐演变为统治阶级用以煽动宗教狂热、奴化下层群众、神化统治政权的工具。

2、宗教最初包容着大量的科学、文化、艺术等内容,并对其发展和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门又一门科学不断从宗教理论中诞生和分化出来的历史。但是,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宗教对于科学的容纳能力越来越差,宗教的虚假外壳越来越暴露其致命的弱点,宗教逐渐蜕化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破坏性力量。

3、宗教在统一社会意志、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社会关系、降低社会内耗、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往往起着其它政治力量所难以替代的作用。

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2

(一) 印度宗教概况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也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国家, 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印度宗教主要有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锡克教、佛教等。印度宗教早期盛行的是佛教和婆罗门教 (印度教) 。与其他宗教不同, 印度教没有单一的创建者, 没有完整的神学体系和道德体系, 也没有中央组织。现代印度教由于受到其它宗教的影响, 在形式上更接近于现在意义的宗教。更能体现印度人民的生活方式。印度的佛教起源于印度的北部, 它主要流行于富裕阶层和上流社会。在释迦牟尼时期赢得了大批信徒。释迦牟尼逝世之后佛教逐渐衰败。现如今印度佛教的发展概况远不如远东诸国。

(二) 泰国宗教概况

泰国是世界上的佛教强国之一, 素有“黄袍佛国”的美誉。泰国以起源印度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在泰国, 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信仰小乘佛教。泰国宗教的最初形态是带有祖先祭祀内容的拜物教, 稍后传入了佛教。在泰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佛教与印度教往往是相互支持的”。这就反映出泰国古代的宗教以小乘佛教为国教, 但也融合了原始祖先崇拜、大乘佛教和印度教的特点。佛教在泰国作为官方意识形态, 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泰国宪法规定:“国王需为佛教徒, 且为佛教之最高赞助人。”

二、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

(一) 印度宗教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就印度民族来说, 宗教和文学一体化是印度民族的一大文化特色, 宗教作为印度民族文化体系的思想核心, 对印度文学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宗教对印度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为文学内容的宗教化。所谓的宗教化就是文艺内容的泛神化思想, 即“文学作品的内容在整体上充满神话色彩, 将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加以神话化”。印度宗教包括两个体系: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体系、佛教体系。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 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其信奉的圣典《吠陀》在印度文学遗产中, 是规模庞大的文献, 是吠陀教 (婆罗门教的前身) 的文字依据, 是婆罗门教正式经典, 而其本身又是文学创作, 是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 主要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等, 其内容是关于诸神的颂诗、祭神祈祷词和祭神仪式。印度宗教文学的又一特点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形象的泛“众生”化。众生是印度宗教的一个重要概念。泛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特别是人和诸种动物。在印度人独特的宗教观影响下, 印度文学从神话史诗时代开始, 一直将“众生”形象留在文学中。

(二) 泰国宗教对泰国文学的影响

小乘佛教在泰国的传播过程中主要呈现两个重要特点, 即既同印度教、大乘佛教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的结合又与当地原已存在的各种宗教并存和合并。宗教和文学就是血与肉, 灵与魂的彼此对应。泰国的宗教对泰国的文学尤其是泰国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泰国宗教对泰国文学的影响首先主要表现在宗教对泰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上。作为泰国人撰写的第一部佛教经典《三界经》是根据数十部宗教著作编纂而成的。宗教对泰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可谓是既广又深。在泰国王朝成立之后, 泰国确立了南传上座部为佛教之后, 统治者和僧侣都专注于创作宗教文学。泰国的古代文学大多是宗教文学。其次, 宗教对泰国文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民间文学、寺院文学和神话故事等文学题材的影响。在阿瑜陀耶时期, 出现了大量的按小乘佛教教义加工、改变的故事。在泰国历届描写宗教的诗文数不胜数。由于泰国佛教追求自我解脱, 主张远离尘世。又使得泰国文学呈现出一种追求和赞扬真善美的艺术形态。

三、印度宗教文学对泰国宗教文学的影响

泰国的佛教源于印度佛教的一个分支——小乘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 。佛教传入泰国的过程中在结合自身宗教特点发展的前提下又大量的保留了印度宗教的特点。而宗教又作为一种宗教国家的主要社会意识形态对一定时期的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着或深或浅的影响。印度的宗教文学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对泰国的宗教文学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印度宗教文学对泰国宗教文学的影响首先则主要体现在对泰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上。素可泰王朝时期, 泰国古代文学兴起。其最具代表性的一步作品, 即《三界经》, 它对中世纪的泰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三界经》是一部根据30部印度教和佛教的宗教著作编纂而成的著作。是泰国宗教文学对印度宗教文学内容的首次借鉴。其次, 印度梵文为宗教界和王室人士必学, 并且是进而学习文学、哲学、美学的基础, 阿瑜陀耶时期, 泰国的民间文学和寺院文学都得到了发展, 僧侣在接触和研究佛典的过程中他们又往往把印度佛典中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性较强的经典, 从巴利文和梵文译为泰文, 为泰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结语

总的来说, 印度宗教文学对泰国宗教文学的影响甚早且大, 在公元初整个泰国文学之始就深受印度文学尤其是印度宗教文学的影响。近古时期, 泰国宗教文学受印度宗教文学的影响有所深入与加强, 宫廷文学, 世俗文学都深深的打上了印度佛教文学的烙印。但是近现代以来, 印度宗教文学对泰国宗教文学的影响有趋淡化之势, 可是由于印度宗教文学的某些影响已深深融入泰名族宗教文学之中成为一体, 不可分割。不论印度古代的名著还是近现代的名人佳作都开始在泰国直接译介;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从素材、文体、创作手法等方面的仿效借鉴已转到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深层次上表现出来。可以预见印度宗教文学某些深层次的影响仍会较长期地在泰国宗教文学中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1]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0.

[2]王冬梅.印度宗教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0 (2) .

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宗教改革;社会转型;基督教

一、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诞生

经商在中世纪天主教观念中,起初并不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中世纪初期,禁欲主义的倾向占据主导地位,最杰出的生活是宗教隐修生活,因为隐修放弃一切了世俗的安逸享乐,而将全副身心都投入对上帝的追寻崇拜。经济利益服从于生活真正的使命,即仰望上帝,物质财富被置于次要地位,用处仅仅是满足温饱、维持生命,因此,修道运动中虔诚的理论家一再逃避繁华的世俗生活,并认为可以从离世苦修中维持信仰的纯正贞洁。

在中世纪,追求财富被认为是贪欲在作祟,因此不值得提倡。经院哲学家普遍认为,有足够的钱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不断劳动以求发财,不是为了往后的不劳动,便是为了钱势,这都是贪婪、色欲引起的恶念。贸易会对心灵的宁静造成威胁,至于金融,则是邪恶肮脏的。

即便在中世纪后期,追求财富依然被视作动机可疑的行为。直到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才首次为勤奋劳动赋予正当性。他认为,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应该是对其履行世俗事务的义务进行评价。修道士生活放弃现世的义务,是逃避世俗责任的表现。与之相对,履行世俗义务是上帝唯一应许、且是符合上帝意愿的生存方式,因为职业是上帝为人类安排的任务。上帝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

加尔文发展了马丁·路德的天职观,并将之纳入他的预定论体系。在他看来,人类的存在完全是为了上帝,因此只有一个生存意义,即服务于上帝的荣耀与最高权威。人类只有一部分能够获得拯救,而上帝已然规定了所有人的命运。人们做有助于增添上帝荣耀的行为,并以此来确认自己处于蒙恩宠的状态。增添上帝荣耀的行为,便是锲而不舍的勤勉工作,与丝毫不松懈的自我控制。加尔文将人们从中世纪的离群索居、自我折磨中解放出来,将修行发展为一套合乎理性的世俗活动,要求人过一种有秩序的、禁欲的世俗生活。

基于这种理论,有组织的世俗劳动获得了宗教正当性,并越来越受到道德重视,一个人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而增加资本本身就是人生的目的,应该严格避免任凭本能冲动享受生活,而有条不紊地进行世俗劳动。因为挣钱挣得合法,是精于某种天职的表现,不仅受到上帝祝福,而且是履行义务的一种。

二、宗教改革与宗教宽容精神

近代的宗教宽容精神,是从宗教改革发轫的。在中世纪时期,异端作为真理的反叛者,往往面临被流放的命运。即便在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初期,思想自由依然是不被提倡的观念,狂热的宗教运动,不容许宽容精神和怀疑主义的存在,神学家们观点相左,彼此攻讦,指责对方为异端。“教随国定”的原则,体现出了当时人们的普遍观点,即一个政治集体中,不能包容两种及以上的信仰或崇拜形式。

然而,随着宗教改革的不断进展,对不同理论体系的信仰表明,不同选择同样能够拯救灵魂。十六世纪下半叶,政治思想的争论便集中于这两个焦点:宗教宽容和抵制的权利。最初引发的争议是在1553年,由于米歇尔·塞尔维特坚持否认三位一体观,日内瓦对他施以火刑,有足够证据表明,加尔文默许了这场迫害的发生。

与加尔文同时代的法国学者塞巴斯蒂安·卡斯特利奥,严厉地谴责了日内瓦的刑罚。他认为,信仰必须与知识区别,知识可被客观证实,而信仰的基石是“相信”,是信仰者对权威者不加怀疑的接受,故而是一种主观领悟的情操,仅仅建立在愿意相信的行为上,而非建立于不可避免的理性的结论上。在此基础上,卡斯特利奥进一步指出,根本不存在劃分“异端”的标准。另一位学者弗斯都·索齐尼认为,信仰的本质不在于人们应对上帝的性质有正确认识,而在于用正确的心理领悟基督身上体现的生活方式。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拥有真理,便迫害与自己看法不一致的人,就与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法利赛人犯了同样的罪过。

总而言之,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不同流派的神学家们,持有截然不同的理论,人们逐渐开始认为,人不该因为其信仰受到惩罚,只要相信耶稣是上帝之子,并且相信他的生活和教诲是一切美德的表率,便都是基督徒。这一论点在逻辑上的归宿,便是无论对何种信仰,都应该予以宽容。宽容精神从宗教改革发轫,在接下来的数个世纪中,逐渐成为了被学者普遍接受的原则。

三、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

早期西欧封建社会,民族与民族国家概念非常模糊。社会被区分为是三个阶级,即僧侣、贵族与平民。平民隶属于领地与庄园,对领主表示效忠。另外,中世纪时,关于君主治理国家的权柄来源,教会宣称,教皇作为最高的宗教领袖,统领世俗和宗教两个领域,国王必须经过罗马教廷的承认,才能算是正统。

马丁·路德反对这种国家观。他认为,教会负责讲道等属灵事物,世俗权力通过律法与刀剑管理社会,二者同等神圣,只是天职不同,应当彼此独立,互不干涉。以此为基础,马丁·路德倾向于扩大世俗政权的权力,反对教士的司法豁免权,认为所有基督徒都应服从世俗权力的管辖,并且在面对宗教分歧时,世俗统治者有义务调解教会争端,避免教会分裂。

在马丁·路德的思想体系中,专制王权得到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德国诸侯支持路德的观点,并以此对抗罗马教廷的控制。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化的载体,又影响了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的历程。

总结:在西欧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宗教改革影响深远。这场从思想界开启的变革,逐渐蔓延到了经济与政治领域。新教思想家提出的天职观,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发轫,并逐渐展现出其威力。与此同时,宗教宽容问题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另外,宗教改革对世俗权力的提倡,进一步解除了罗马教廷对西欧的控制,是中央集权与民族国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4

青岛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座经济比较发达的海滨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青岛的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目前青岛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文化层面的建设力度还不是很大,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还不够强大;旅游业的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端的水平。因而本课题组准备从青岛地区宗教的角度来探讨青岛城市文化的发展之路。

目前青岛市民大部分是无宗教信仰人士,在信教群众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其余的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这些信教群众信仰宗教的目的不尽相同,信仰的程度也因人而异。从而导致宗教引人向善的功能发挥的不明显。目前我国实行的宗教政策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挖掘宗教文化的内涵,应用到青岛城市文化建设中,提升市民素质和青岛的城市文化底蕴,提升青岛城市发展的软实力,为建设和谐青岛提供精神层面的支持。

青岛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城市。青岛地区汇集了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以及其他一些地区性宗教。青岛地区有着深厚的宗教历史文化底蕴。起源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崂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对青岛地区传统习俗及城市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佛教在隋唐时期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近代建立的湛山寺对青岛城市文化发展及中国佛教产生巨大影响。鸦片战争后,尤其是德占青岛后,基督教在青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当代青岛居民的价值观及青岛城市规划产生巨大影响。这些都是青岛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推动力量。

另外,在经济层面上,青岛宗教对发展青岛地区旅游业及文化产业也有着重大作用。青岛地区有众多的宗教建筑,是一笔非常好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宗教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的内涵,形成集吃、住、文化访古、特色纪念品开发、特色宗教民俗旅游等于一体的完整旅游产业链,可以起到提升青岛旅游的品位,促使青岛旅游业由低端走向高端,打出属于青岛自己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的积极作用。

同时,我们的课题也获得了大量的珍贵的书籍、档案、资料的有力支撑。自研究工作开展以来,辗转于青岛市图书馆、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市宗教局以及大学图书馆和院图书馆等地查询资料,已经查阅到了丰富的文件、档案、书籍等珍贵资料。这些材料如PPT所示。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我们基本梳理出了青岛宗教发展的脉络。目前,我们小组已进行《崂山道教与青岛城市文化发展研究》这一分课题,已经形成初稿,正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整理工作。

目前,我们的研究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当然,不可避免的,我们的研究工作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困难就是有些珍贵的资料通过我们目前的有效手段无法获得,这对我们的研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试论原始宗教的社会功能 篇5

试论原始宗教的社会功能

原始宗教是生活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所创造的.一种宗教体系.它以最初的实践知识孕育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时,对早期人类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极大影响,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作 者:宋仕平SONG Shi-ping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20刊 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5(4)分类号:B911关键词:原始宗教 文化体系 社会秩序 社会功能

宗教对古希腊城邦对外关系的影响 篇6

宗教对古希腊城邦对外关系的影响

宗教属意识形态领域,而宗教信仰又是信教者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关系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既牵涉政治思想,又牵涉政治制度.探讨了影响古代希腊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希腊宗教,在公元前8世纪至前4世纪,即城邦制度从确立到最终衰落一段时期里,在外交思想、国际惯例,以及具体外交事务方面对希腊城邦对外关系的影响.

作 者:陈玉聃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43刊 名:上海电力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年,卷(期):20(4)分类号:B911关键词:宗教 古希腊 对外关系

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7

16世纪, 哥白尼冒死坦言地球围绕太阳转的事实, 颠覆了了人们固有的“地球中心论”的观念, 掀起了一场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对抗的革命;18世纪, 康德声称自己提出的认识论中知性认识自然的过程是一场“哥白尼革命”;20世纪末, 罗德尼·斯达克和罗杰尔·芬克延续了革命的“斗志”, 在宗教社会学领域提出了“宗教市场论”, 掀起了一场“哥白尼革命”。

宗教市场论产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 它的主要内容是将经济学的原理引入到宗教社会学中, 将宗教比作经济社会中的商品, 僧侣阶级便是宗教的供给者, 宗教的信仰者便是商品的消费者, 然后通过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宗教和人的关系以及宗教生活。因为宗教市场论对宗教生活的强大解释力和颠覆传统性使它成为重要的宗教社会学论题之一。虽然宗教市场论在西方已发展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学科体系, 但是在中国, 学者们对它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学者们去分析和检验。

宗教市场论作为一个打破旧理论框架而建立起来的新理论对我国当下的宗教社会学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 其作为一个提出和分析论证都建立在西方基督教社会的大背景之下, 这样的理论体系是否适合中国现状还需要进一步论证。由于, 将宗教市场论介绍到中国的杨凤岗博士曾提出中国宗教三色市场说, 表明宗教市场论在中国当下社会现状中是可以被应用。那么, 这篇文章主要解答的问题就是宗教市场论的理论创新之处和它对我们今后的研究的借鉴意义。

一、宗教市场论兴起的理论背景

1. 哲学领域

在哲学领域, 18世纪, 形而上学受到了来自怀疑论的挑战, 康德为了解决哲学所面临的危机, 在哲学领域实行了彻底的变革被誉为“哥白尼革命”。康德在认识论领域中的变革进行了变革, 他认为主体认识客观事物仅仅是主体知识结构在认识物自体时形成的表像, 因此物自体在主观中呈现的不是完整的物自体, 而是主体在先天知识结构影响下形成的表象。康德在认识论中的变革为宗教市场论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主客思维模式。

哲学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 后现代主义蓬勃兴起, 颠覆了传统主义哲学, 为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视野。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为体现超越性在理论上反对理性、主体主义、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整体主义、本质主义等;在方法上反对传统哲学中统摄性的概念和命题, 他们主张“用某一学科或领域内的具体话语来代替涉及所有话语的‘元话语’”1。这种批判情绪以及“细小叙事”的方式感染到了宗教市场论的创立者罗德尼·斯达克和罗杰尔·芬克, 使他们勇于批判既有的理论体系, 借助“某一学科”从而在宗教社会学旧理论框架的废墟之上建起了属于宗教市场论的新理论大厦。

2. 宗教学领域

在宗教学领域, 宗教因为受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以及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 传统宗教开始逐渐演变, 宗教为了适应新情况、新发展而进行的内部调整, 宗教世俗化以及新兴宗教的不断兴起, 都成为了宗教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比较宗教学以及学科间的交叉, 比如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宗教研究上的应用, 为宗教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宗教市场论就是受经济学内容的启发而建立的。

3. 宗教社会学领域

在宗教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家试图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宗教学的研究。由于他们所秉承的社会学观点有所差异, 所以他们依此所创立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各有侧重。善于研究仪式和现象的社会人类学家喜欢研究宗教行为;善于研究心理的社会心理学家会对宗教中神秘的宗教情感和经验感兴趣;善于挖掘推动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的社会学家会侧重于对宗教理论的研究。当宗教社会学发展到了近代, 由于社会领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宗教自身出现了适应社会潮流的变化, 被宗教社会学家们称为“宗教世俗化”, 宗教社会学家们普遍认为宗教的“世俗化”会导致宗教走向消亡。斯达克和芬克在宗教的未来问题上提出了与“宗教世俗化”所不同的理论观点, 形成了一套全新的, 阐述宗教与社会关系以及宗教的未来的理论体系——宗教市场论。

二、宗教市场论的新理论构架

1. 旧有理论范式的四要素

宗教市场论新的理论范式是建立在反驳既有的理论范式的基础之上的。斯达克和芬克在其反应宗教市场论的著作《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一书中将宗教社会学旧的理论范式归结为四个重要的要素:第一, 宗教是错谬的有害的, 宗教阻碍了人的理性思维, 是意识界的东西, 属于非理性的范畴;第二, 宗教的未来必然是消亡的;第三, 宗教是社会现象的反应, 是一种副现象, 在宗教背后更加深刻的社会现象;第四, 宗教是一种心理现象, 旧的理论范式支持者把宗教理解为个体的心理现象, 忽视了宗教的群体性。

2. 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反驳

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理论都是对现象的总结而得出的结论, 是一种不完全性的归纳。于是, 当社会宗教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有悖于旧原理的反例时, 旧的理论体系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二十世纪下半叶, 宗教社会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 旧的理论范式并不符合当今的社会现状, 他们用调查得来数据对旧的理论范式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

首先, 在宗教是否有害的问题上。社会学调查研究发现宗教并不是有害的, 相反, 宗教是人们精神健康, 甚至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保证。斯达克在其书中引用了老年学领域的研究, 在此研究中, 研究者发现参与宗教的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比不太参与宗教的老年人健康。在社会领域, 旧的理论范式中的鸦片论被推翻了, “宗教鸦片”论应该属于政治领域的范畴, 而不应该在宗教的科学研究中出现, 宗教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扮演过“鸦片”的角色, 它更扮演过“风箱”的角色, 宗教没有压抑人民心中的怒火, 而是曾经起到过鼓动人民反抗的作用。

其次, 宗教的未来不会是消亡的。旧的理论范式认为宗教世俗化的结果会导致宗教的消亡, 世俗化认为现代化是世俗化的驱动原因而现代化的结果是将神灵逐出历史的舞台, 并且现代化中科学的方面会给宗教带来致命的打击。美国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 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那么宗教是不是在美国消亡了呢?斯达克在书中列举了两组数据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美国的信徒在近150年间并没有减少, 反而增加了;同时, 调查发现美国的科学家中其研究领域越具有科学性, 其信仰宗教的比率越高。这些研究表明社会的现代化以及科技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宗教的消亡, 而宗教也在近几十年中蓬勃发展着 (从1980年到1990年这10年中, 世界各宗教的信徒增长率几乎与世界总人口的增长率同步2) 。

再次, 宗教现象有其宗教原因, 世俗原因只是宗教现象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宗教现象的充要条件。虽然宗教现象的出现不排除是由世俗原因所导致的, 但是宗教现象并不必然完全由世俗原因导致。斯达克列举了罗马帝国大瘟疫流行时期, 基督教徒在非信徒回避和抛弃感染者的时候挺身而出照顾病患的例子, 论述了宗教教义中劝人向善的内容会导致一些好的结果, 宗教现象的出现并非非仅仅只是世俗原因。

最后, 新的理论范式强调了宗教的社会群体性, 弱化了旧范式中对心理因素的强调。因为在基督教世界中出现了一些诸如宗教在不同的社会 (例如欧洲和美国) 中参与度差距很悬殊, 一些小的教派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失败之类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不能单纯的被划归为心理问题的。因而宗教不仅仅是个体的心理问题。

3. 新理论的建立

斯达克和芬克在对既有理论范式的反驳, 新理论范式的架构过程中, 站在理性的角度把宗教当做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 创造出了新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宗教市场论。他们看到了宗教系统与经济系统在微观层面的相似相, 从而借用了经济学中关于“资本”“市场供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竞争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人们会对激励 (是引起人们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诸如惩罚获奖励的预期) 作出反应”3等原理应用到了分析宗教和人的关系之中, 利用99个命题、定义以及对社会学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宗教市场理论体系。此体系中最基本概念是“宗教经济”。“宗教经济是由一个社会中所有的宗教活动构成, 包括一个现在的和潜在的信徒‘市场’, 一个或多个寻求吸引或维持教徒的组织以及这 (些) 组织所提供的宗教文化。”4宗教市场中有宗教的供应者——传教士和僧侣, 有宗教的需求者——信徒, 信徒在面临琳琅满目的宗教文化其宗教选择受其在宗教生活中所积累的宗教资本的影响会对宗教进行合理的选择, 而宗教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会对宗教进行调整以迎合“顾客”需求。由于宗教文化是被选择之物, 竞争使宗教文化不断提升和历练自己, 从而产生出更好的宗教产品。同时, 宗教对未来世界的许诺, 对善的赞扬恶的批判又会给人们以激励, 从而使人们选择善良而又有利于来世的行为。这些经济学的原理在社会经济领域内不断验证, 屡试不爽, 放到社会宗教领域也极具说服力和启发性。

三、宗教市场论研究方法的创新性

斯达克和芬克的宗教市场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在三个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1. 理论研究新方法

在理论研究方法方面, 宗教市场论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用演绎推理取代归纳推理。以往宗教社会学家的研究方式仅仅是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应用到宗教学的领域, 主要是历史分析法、调查研究统计法、参与性观察法和内容分析法等, 并没有完善的理论分析方法而宗教市场论在包含了以上的研究方法的同时, 将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 在描述现象的同时提出命题和假设, 用逻辑分析和事实为命题找到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斯达克和芬克在代表性著作《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中使用了提出命题, 分析命题, 举例支持命题的方式, 使论证不仅有逻辑的推演过程更有数据的有力支撑, 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

2. 理论研究新视角

宗教市场论采用了新的理论研究视角, 提出代表了宗教生活中宗教和信众主客关系的新思考。过去的理论认为宗教以及其教义即是其本身, 人作为信仰者与之的关系单纯是对它们的肯定和遵从。现在, 在宗教市场论中这一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如宗教市场论中的命题1所述“在他们所具有的信息和理解程度的限度内, 在实际存在的选择 (available options) 范围内, 在他们的喜好和趣味的引导下, 人们试图做理性选择。”5宗教及其教义不再被认为是其本身, 而是其本体在信众意识中的反映, 是信众本身包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意识结构在认识宗教本体时所产生的表像。这也就是说, 在认识宗教时, 我们得到的认识不是宗教本身, 而是这个通过信众意识结构产生的宗教本体的表像。这就如康德在他的认识论中所提出的, 在认识过程中不是主体的认识去符合客体, 而是客体反过来符合主体的先天知识结构, 最终形成对物自体的表像。

这种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关系在宗教和人之间便成了宗教是客观事物, 人作为主体去认识和接受客观事物, 在其接受和认识的过程中人受到主观知识结构 (喜好和趣味) 的影响认识到的宗教只是人自身所需要的, 而这种受到主观知识结构影响的“宗教”反映到社会中就成了人们需要的宗教。宗教市场论改变了过去的“宗教轴心论” (信众一味的迎合宗教的需要) 的观点, 将多元的社会宗教理解为市场, 而信众成为了顾客, 商业贸易中“顾客是上帝”论断, 在宗教发展中也同样有效, 从而形成了“信众轴心”, 宗教组织阶级 (僧侣和传教士) 根据市场的导向而对宗教进行相应的改变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购买这一宗教产品。这改变了以往宗教社会学家所认为的“信徒围绕宗教转”的思维定式, 是对宗教和人之间主客关系的新的定位。

3. 理论研究的综合性

宗教市场论的第三个突破是学科综合的深刻性。比较宗教学和学科间交叉的宗教学研究方式并不是斯达克和芬克的专利, 将宗教与经济牵引在一起也不是他们的独创, 但是他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宗教与经济学原理有机结合的丰富性和深入性。宗教社会学的理论奠基人之一马克斯·韦伯就曾经将宗教与经济联系到一起, 但是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仅仅是分析了世界诸宗教的宗教伦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并没有使用经济原理来解决宗教问题 (也许是受当时经济伦理发展不完善的制约) 。因而, 宗教市场论是有别于前人的, 他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借用了经济学原理阐述了宗教与人之间的问题, 这种学科之间的借鉴是他们的创新之处。

四、宗教市场论的借鉴意义

虽然宗教市场论存在的时间较为短暂其理论的正确性还没有受到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但是它仍有其独有的价值, 我们可以在学习和理论研究过程中借鉴和吸收它的理论内容和研究方式, 同时, 我们还可以在中国社会的宗教市场中检验其理论是否具有普遍性。

第一, 宗教市场论为我们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因为宗教市场论的提出, 宗教社会学研究不再局限于人对宗教的认识, 而是更多的思考人与宗教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二, 宗教市场论为宗教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研究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以用来指导以后的宗教与类似于政治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第三, 宗教市场论有很强的实践性。文章的绪论中曾经提到过斯达克和芬克提出的宗教市场论所引用的例子和数据多是对西方基督教社会的调查研究结果, 至于在东方尤其是在中国, 这种理论是否行得通是值得我们调查和研究的, 这就为我们在宗教社会学的研究中开辟了新视野。

结论

宗教市场论将多元的宗教文化喻为商品, 信众喻为消费者, 因为商品 (各种宗教) 之间的竞争使商品 (各种宗教) 变得更好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信众) , 也使得商品能更好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全新的理论是对宗教社会学既有的理论体系的颠覆, 它改变了以往宗教社会学家对宗教的贬斥, 结束了理论界受世俗化冲击而得出的宗教必将灭亡的假说, 为宗教和宗教的未来“正名”。由于宗教市场论拥有独特的视角, 以及对经济学的原理的吸收, 形成了全新的宗教与人之间关系的阐述, 因而把它誉为宗教社会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它虽然存在时间较短, 理论的普遍性仍有待于更多的实践经验去检验, 但是它打破旧理论的束缚, 运用新的原理和新的理论视角来解决宗教社会学问题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

参考文献

[1]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著.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罗伯托·希普利阿尼.劳拉·费拉罗迪著.宗教社会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魏德东, 宗教市场论——初读, 《信仰的法则》[J].《宗教研究》.2005第1期.

[4]杨凤岗.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5]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

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8

摘 要:哈尔滨是一座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气息的城市,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建筑。在过去的时间里,艺术应起源于宗教并继承和发扬于宗教。可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于哈尔滨教堂设计影响之深,受拜占庭艺术形式和阿拉伯艺术形式的影响,哈尔滨教堂设计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哈尔滨;宗教;教堂;拜占庭;洋葱头式;阿拉伯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黑龙江省是离俄罗斯最近的一个省会,受该国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哈尔滨教堂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绚丽的颜色、精致的雕刻都会让你忍不住停下脚步去欣赏这些教堂给予你的震撼以及美的享受。

1 哈尔滨是一个多宗教的城市

哈尔滨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与欧洲一些国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宗教是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总和,哈尔滨民族的多样性,塑造了整个城市宗教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哈尔滨这座城市里不仅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世界性的宗教进行宗教上的传授,也有像道教、犹太教的教会进行传播,这些都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哈尔滨这座城市。哈尔滨的历史上经历了三次较大的移民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第一次为清朝,带来了外来移民;第二次为俄国及欧洲国家的移民,带来了西方的文化;第三次是山东等地的移民,带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日俄战争的影响,沙俄取得了在东北修建铁路的权利,从而修建了著名的“中东铁路”,这使大量的俄罗斯人进入了东北。在修建铁路的同时,他们开始进行小范围的移民和多种宗教的传播,使哈尔滨变成了中西合璧的城市。不难发现哈尔滨整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以拜占庭风格、阿拉伯式风格等建造的,无论你是在城市的街道上穿梭还是在住宅小区里悠闲的散步,你都会看见那别具特色的欧式风情和最具特色的“洋葱头式”的穹顶建筑。

2 哈尔滨基督教教堂中拜占庭艺术的表现形式

基督教教堂设计风格多以拜占庭式艺术形式为主,其对于宗教艺术的影响体现在其利用艺术的美学性、传播性和宣传性。在基督教教堂中最具有特色及代表性的教堂是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艺术形式既有基督教的性质,又具有东方的文化色彩。在风格中,极其重要的是宗教建筑,即建造适合于基督教礼仪、仪式的内部空间,所以在设计上,整个墙体采用清水红砖。教堂中部凸起较高,上“洋葱头式”冠精致而饱满、颜色为绿色且装饰精美,旁边有4个大小不同的锥形帐篷顶,从而形成了主从复合式的构图结构。将中部凸起处抬高,一方面丰富了内部的空间,增加面积:另一方面可以使外部的建筑造型在构图上有了中心,突出建筑的主体。上方的十字在继承东正教十字架的基础上又在主十字架上添加上了几处横竖杆,使十字架在横杆、竖杆的局部又形成了多个小十字架,[1]使整个十字架有均匀、饱满的感觉。教堂内部,映入眼帘的是教堂的宏大拱顶和垂直的吊灯,虽然那次大火弥补不了失去的花纹,但在圆形屋顶的边缘上依然可以看见的是精致而又特殊的花纹,其花纹多采用几何装饰图案将各种线条、多角形等图案加以混合运用,注重表达其生动的寓意且充满韵味。

3 哈尔滨清真寺中阿拉伯式建筑的表现形式

哈尔滨清真寺是一座阿拉伯式建筑。外部墙面装饰多用贴彩色陶板或琉璃面砖,装饰效果较强。内部装饰多为简洁、朴实,选用具有阿拉伯建筑典常用的券拱结构,如丰双圆心尖拱、马蹄形拱、复合花瓣形拱。[2]

从远处眺望,你会看见9个大小不同的“洋葱头式”的穹顶,颜色为蓝色,且整个建筑都为深浅不一的蓝色,这就是清真寺区别于其他教堂的不同,成为哈尔滨一个靓丽的风景线。在清真寺建筑中(又称为邦克楼)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建筑。宣礼塔高高地耸立在寺的两边。望月楼中间弧形的圆门上刻有《古兰经》金字经文。清真寺的内装修简单,多采用梁柱式结构以塑造广阔的空间,选用呈多面圆形的木柱,以八角柱为主,方形柱为辅。因伊斯兰教对人物或动物的造型有烟雾感,多选用几何纹、植物纹和文字纹。这三种纹样都具有连续、抽象和紧密的特质,追求浓密的效果,为适应做礼拜的人之用,增添神秘的气息。哈尔滨清真寺的窗户也独具特色:第一,总体面积较大,无论是尖券形状的窗还是长方形状的窗,都统一朝向。第二,窗户上的花格用较细的棂条组成各种各样的几何纹样。[3]总体来说,清真寺的各部分装饰的色彩比较淡雅,从而形成了清真寺整体环境清新、淡雅同时与和外部空间具进行格调上的统一,反映了人们的喜好以及所追求的清静感和纯洁感。

4 宗教对于哈尔滨教堂设计的影响

宗教是我国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对艺术产生影响的同时,艺术也对宗教产生了反作用,可以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宗教艺术对于哈尔滨市教堂设计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第一,宗教通过艺术来传播自身并与之相结合,同时也为哈尔滨教堂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内容和功能上的典范。教堂中的壁画通常被宗教用来进行宣传与描绘自身,能充分地体现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需求。第二,将艺术与宗教相结合,告别过去简单而又单一的設计手法,创新出新的设计。因为艺术可以将宗教中较深奥的理论转换为简单易懂的图文形象,使普通人都可以感受到宗教。艺术的内部表现形式、情感都贯穿于宗教的观念、思想以及艺术的创作。第三,宗教对于哈尔滨教堂建筑设计发展有着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在哈尔滨这座城市中,无论哪个区域都可以发现教堂的存在,在每周礼拜的时间,你都会看见有许多人进行礼拜。艺术对于宗教有着宣传的意义,受西方传播的影响在加上中国自己的文化,使宗教添加了些适合于当地城市的特色。在建筑设计方面会与民族以及当地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设计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教堂设计。

5 结论

在城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其城市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惯、生活习惯,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可以说宗教对于设计有着极强的文化表现力和色彩的张力,建筑上的色彩也随着历史的积淀从而在哈尔滨这座城市形成了独特风貌与绚丽色彩。宗教艺术在装饰语言上有着强烈的节奏感、丰富的韵律感和形式美的感受,契合了历史的空间与情境,促进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发展。我们把拜占庭艺术表现形式和阿拉伯艺术表现形式看作是一种用艺术手段进行文化的渲染和宗教外化的宣传,是哈尔滨教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圣索菲亚教堂[DB/OL] . http://baike.baidu.com/

link?url=qyhs159Np2fHVjxjhnQOYnoMjT8E1hOmP-QsWp2ObwRXtdsB2TKeWSxs81WAwnY_gto7xhmQ1WTdA

TObC5XWzq.

[2] 怎样的离开?江敏渔舟新浪[DB/OL]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a6cfc50100br3h.html.

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9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经历了从社会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的发展过程,内涵丰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建设。无论是作为一种信仰,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言,中国宗教都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宗教关系已成为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之一,与社会和谐稳定有着深度关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宗教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事实证明,在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共建和谐世界等方面,中国宗教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不断完善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科学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已经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扩展1,社会和谐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经历了从社会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的发展过程。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了社会和谐思想,但对社会和谐内涵的认识并没有深入展开,对实现社会和谐途径的探索也没有系统阐述。十六大之后,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政府领导人在一些列讲话3中,逐步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探索。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1曾庆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党建研究》2002年第10期。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2003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们就能集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1

发展观。发展观的更新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至为重要,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有了和谐发展,才可能有社会和谐。这不仅为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指出了方向, 而且也成为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的前奏。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将社会和谐提升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治国安邦的目标、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的战略高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4。

民主法治,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和谐社会的建构,真正依赖的是对民主的追求和法律对民主的保障。只有当依法治国方略切实得到贯彻时,社会才能在一个共同的规则之上和谐运转,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切实的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利益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不同社会利益群本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出现。只有加以有效地协调和解决,确保公平正义,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构建有效的现代信用制度。因此必须从基本的道德建设做起,加强政府、公民、社会等各领域中的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法制建设保障信用体系的效用。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历史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激发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关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改革与发展进入关键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更需要全面顾及、通盘考虑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最广泛、最充4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第一版。

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当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组织机制尚不健全,社会管理仍有待完善,维护稳定仍是第一责任。这就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维护良好社会社会秩序,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国家和社会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5。中国作为 13 亿人口的大国,其快速发展需要极大的资源和能源供给,中国要保持持续增长,就必须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建立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应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一时的发展。

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既要通过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精神支持,又要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宗教参与其中

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社会共同建设。无论是作为一种信仰,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国宗教都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宗教关系已成为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五大关系之一,与社会和谐稳定有着深度关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宗教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宗教教义教规中无不蕴含崇尚和谐、追求和平的思想理念,加以深入的挖掘和积极的阐释,可以为构建社5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第一版。同上。

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特别是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作出贡献。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固然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也应该包括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和谐思想资源,而宗教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中国有一亿多信教群众,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既可能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也可能成为引发社会冲突的消极因素。关键在于国家和社会怎样对待宗教,宗教自身向怎样的方向发展。全面调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热情,积极引导宗教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宗教关系作为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五大关系”7之一,对于团结各种社会力量、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意义重大。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将继续长期存在,并影响大量的群众。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随着信教群众的增多、宗教社会影响的增大,宗教关系已经成为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之一。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对于增强社会认同,凝聚各方面力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努力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8。

三、宗教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途径

近年来,中国宗教界积极探索促进社会和谐的方法和途径,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一)爱国爱教、参政议政,为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巩固了爱国统一战线,不断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界人士响应党的号召,7 胡锦涛在2006年第20次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大关系包括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

以主人翁精神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努力促进适应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新型政教关系的建立。通过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等途径,宗教界人士参与了国家大事的讨论和协商,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积极贡献力量。目前在中国各级人大和政协中,有近17000名宗教界人士担任代表、委员。他们提出的许多提案、议案和政策建议,不同程度上被各级党政机关采纳。各宗教团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协助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关键时候与党和政府站在一起,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宗教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挖掘和谐理念、倡导和谐文化,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各宗教都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中国宗教界努力挖掘各宗教中关于“和”的理念,努力对宗教经典、宗教教义作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中国佛教一直致力于“人间佛教”的实践,近年来举办的两届世界佛教论坛分别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为主题,在海内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宗教又是一座文化资源宝库,有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博大精深的宗教哲学、异彩纷呈的宗教艺术、风景秀丽的宗教圣地、内涵丰富的宗教礼仪等。对宗教文化的研究,对宗教典籍的整理,对宗教哲学、伦理、文学、艺术等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弘扬,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丰富了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竞争激烈、社会矛盾突出,宗教文化能够缓解信教群众的精神危机,消除不安定因素,减少社会震荡,强化信众对现行秩序的认同。

(三)服务社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宗教界努力发扬慈悲济世、服务社会、关爱人群的优良传统,根据各宗教的特点,发挥各宗教的优势,在解决自养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参与赈灾扶贫、助学助残、生态环保、医疗救助等工作,努力参与和兴办兴办公益慈善事业,尽自己的所能“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成为维护社会公信、保障社会稳定的一种积极的补充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开展国际及与台港澳的宗教交往,为“共建和谐世界”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宗教界广泛开展同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宗教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祖国统一、共建和谐世界的交流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如定期召开的中韩日三国佛教会议正编织成牢固的新“黄金纽带”,促进了东亚的和平与繁荣;基督教圣经事工展先后在美国、德国成功举办,增进了西方对我宗教政策和宗教现状的了解;成功举办的两届世界佛教论坛、一届国际道德经论坛以及佛指舍利赴台、赴港供奉,大型佛教交响乐《神州和乐》赴东南亚、韩国演出,道教音乐会演、中新佛教文化展等大型交流活动,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增强民族共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还探索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世界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开展高层对话,以促进基督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对话、沟通与和睦,为从深层次上解决国际社会的危机,促进社会和谐,共建和谐世界,发挥建设性作用。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10

乔红娇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29班)

摘要: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很密切,两者之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发展中显示了很重要的作用:古代的四大发明和四次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有其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我们要正确地对待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要正确地把他运用于造福人类的社会之中。关键词: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双刃剑

The influ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social development

Qiao Hong-jiao Machinery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institute 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lationship is very close, both between mutual penetration, supplement each other.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shows a very important role:Ancient four great inventions and four technology revolution has played a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their good side and bad side, we must correctly treat scientific technology this double-edged sword.To properly apply for the benefit of his society of human beings.: Science;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Double-edged sword

学了一学期的自然辩证法,我的感触很深。当初我刚上这门课的时候只是抱着一种很休闲很放松的态度来上这门课的!偶尔不想听的时候我也会在底下做一些小动作,比如说看看别的书或用手机发发短信、上上网之类的事。于是很快一节课就过去啦。但是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已经对这门课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充分享受愉悦的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人们总是在不断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种种困惑和怀疑,从而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如期地得到解决。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些科学家们不断地提出科学问题又不断地解决科学问题的历史,只要存在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会形成科学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在孕育之中,又在引导着科学家们去不断地探索,人类的知识又在不断地走向深入,这部历史也就会不断地写下去。进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向前发展。

而近代以来,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技术哲学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得到孕育与发展,人们对技术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对技术的本质、结构、特征、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多角度地讨论。而技术研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可见技术问题具有其自身的位置、特征,处在科学问题不同的层次上。

科学技术一词,包含着科学与技术两个概念,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与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的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开发,得到的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产品等。技术是科学的实际应用,是科学和生产的中介,没有技术,科学对生产就没有意义。但如果没有科学,技术对生产就不能发挥它的优势作用。从科学技术结构体系结构看,科学技术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结构日益完整、立体发展的复杂体系。从逻辑结构上看,科学主要执行认识世界的职能,技术主要起着改造世界的作用。从宏观上看,技术形成了一个以人类需求或目的为核心的立体辐射网络结构。因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科学与技术成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两个重要的环节,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相互转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且又相互区别。技术对社会各方面有着全面的渗透和影响,围绕技术活动的展开形成了具体的技术系统,成为自然与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技术对科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现象和提出新的问题,可以扩展科学研究的领域,技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的过程而言,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由生产决定的;就其内容属性而言,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实践和社会意识的结晶;就其实际的功能而言,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因此在科学技术的探讨中,我们在这里要重点谈论一下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①。

一、我们首先谈一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我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已经陆续地传到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也为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了资产阶级去封建贵族;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造纸技术的发明也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彻底改变了之前用甲骨、竹简和绢帛来书写、记载的材料的历史,对中国历史乃至对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

但是,中国人却没有很好的利用自己的发明。在古代社会,他们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技术,但却只有有钱人才有机会读书写字,而且一般女性除外。他们发明了火药,却只会用来造烟花、鞭炮,留过年过节庆祝活动用的。以至于,枪炮,军舰等也不得不从西方国家进口。更有甚者,西方列强竟然拿着洋枪、火炮来打开中国的大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使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发明了指南针,却只会用来辨别方向。当西方列强,利用指南针环游世界,积极开发殖民地的时候,中国人却从明朝开始海禁,对外实施闭关自守的政策,对西方的兴起一无所知,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中国还是慢慢地在进步的。由于中国人没有好好地充分利用自己的发明,而西方人好好地利用了。因此中国的进步没有西方国家那么快。但科学技术到底还是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再次谈谈四次科技革命及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做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手工业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厂手工业,使人类进入了机器时代。

第二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叶,它是以电机的发明为起点,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不仅推动了生产技术由一般的机械化到电气化、自动化的转变,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此时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使科学与技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后期、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微电子集成技术等学科的高度综合,而形成了基于系统科学原理与方法的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等,将带来的是纳米生物机器人技术、生物炼制细胞工厂与太阳能仿生技术的产业化。

四次科技革命确实给人来带来很多的便捷和舒适。但四次科技革命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危害:汽车的发明,每天给自然界带来多少的CO2,由于车祸,每天死于机动车的人也很多;电冰箱、空调等家电的应用,每天排放的氟利昂也使得臭氧层出现空洞,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核能的应用,如果用于发电还好,但是一旦出现核泄漏或原子弹爆发什么的都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伤害;互联网的高科技时代,虽然它方面了我们的学习,但是也给我们带来许多不利的方面,它会使人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如何看待科技这把双刃剑

从上面举得例子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早期的“相信上帝,天圆地方”到现在能够对我们地球之外的月球乃至太阳系有逐渐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人类早期的刀耕火种到我们今天的高度物质文明,都体现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物质资源丰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毫无疑问,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科学技术让我们的视野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世界,使人类不但能够进入太空,而且还让人类能够看到细胞、分子、原子等,进而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广泛,为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

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它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运用科学技术,并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创造更多的成果,并且使人类能够有可能远离艰苦和危险的行业,把冒险的工作给了科技的成果——机器人,还可以使人类的距离变近,我们的交流在互联网之中变得是如此的便捷和顺畅。人类运用科学技术认识并改造着客观自然,并凭借现代化技术,运用各种大型、精密仪器和测量等手段,增加了人们的感官,突破了人们直观的局限,为人类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认识客观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人类进入机器化的时代,尤其是自动化,让我们远离了手工等落后的操作方式。还有现代一些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如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后,水稻产量一增再增;终于解决了世界的温饱问题。还有许多转基因技术也使得产品的产量和食物的品质大幅度提高;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巨大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人类的生活水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事物。也就是要清楚的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具有好的一面,也具有坏的一面,即使是科学也不例外。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的文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利的负面影响。

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总是会运用于军事上,从尖利的石斧石剑,到威武的金戈铁马,再到火枪大炮,以至于今天的核武器。这些人类才智的光辉成果却用来作为烧杀抢掠的工具!使无辜的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他们失去亲人、失去美好的生活家园,使他们生活在窘迫与仇恨之中。造成了很多的人间悲剧!而且我们的地球在这些武器的力量之前,会显得很渺小,会显得不堪一击,这些武器足可以摧毁我们的地球好多次。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增长,现代化的工业发展的越来越迅速,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出现空洞,极地冰雪融化还平面上升,人类逐渐暴露在光灼水淹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量地增加。在科学技术发展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处于平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工厂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汽车奔跑于路面上,而工厂排出的废气、烟雾和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是急剧地增加,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渐增多,甚至超过了自然界本身能够吸收和承载的能力。以至于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不计其数的物种灭绝,还有许多是正处于灭绝的边缘挣扎。不知道,下一次,是不是该轮到人类担心自己的生死存亡了呢?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福音和磨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是不可否定的,我们不能因为科学技术存在弊端而认为科学技术是个噩梦。历史证明,由科学技术引起的问题,科学技术也能提供出解决的办法。在发展科学技术的时候,应该以给世界带来和平,让世界的人们生活的幸福,促进人类的发展,维护生态的平衡为目的,用责任和道德来监督,进而使科学技术能尽可能的为人类谋福造利,减小甚至避免科学技术带来的弊端。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是利弊共存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是事物的辩证统一。我们不要只看到其有利的一面,而不看它的不利的一面,要知道,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和破坏力同样都是很惊人的。我们应该运用科学技术,做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而避免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事。让科学技术真正成为我们人类的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在改变社会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对社会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或其他存在物的关系,并且大大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作用,使得社会道德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从而也就使社会对人的道德责任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能够促进新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对社会的价值观念有新的认识,进而主动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最高追求相一致的。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及早对全体公民特别是未来的科学技术专家进行科技伦理及社会道德教育,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道德高尚的人文科技社会。②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价值渗透于科学技术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不仅存在于科学技术的内在关系中,也存在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中,科学技术与价值不可分割。因此,科学技术的价值就在于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区别,所以体现了对科学技术价值理解的不同观点。

一、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反思:(1)科技乐观主义;(2)科技悲观主义;(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二、对科学技术价值观的评价与行为取向:(1)科学及时决定论的误区;(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价值观。

总之,科学技术确实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科学技术也要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两面性,又并非全在于其本身,人类对其运用的初衷及环境等因素都影响着科学技术的作用偏向,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也因而变得更加复杂。所以要求人类在生活、生产中应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功能,竭力走绿色科技之路,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协调。

尾注:①.参考课本黄志斌:《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P102最下面一段和P103上面的部分内容。

②.参考徐运祥:《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及其对策》的摘要部分,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上一篇:抗疫情标语下一篇:倔强青春人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