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绿色崛起(共11篇)
科学发展 绿色崛起 篇1
河北省委八届六次全体 (扩大) 会议中明确指出, 当前我省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崛起之路。河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河北国控”或“国控公司”) 作为省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企业战略重组和资本运作的平台, 如何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省国资委的工作要求, 在全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中做出积极有为的新贡献, 近日, 本刊记者采访了河北国控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和平。
记者:深化改革创新、建设实力国控, 是国控公司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部署。请问刘董事长, 什么是实力国控, 建设实力国控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刘和平:建设实力国控, 是国控公司领导班子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及深入分析公司当前的阶段性特征、主要矛盾和机遇挑战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所谓实力国控, 就是要有承担国有资本经营公司这一平台重大职责的能力, 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有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能力, 能依托自身的经济实力、管理能力、机制活力、发展潜力、文化魅力, 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建设实力国控, 既要增强硬实力, 又要增强软实力。硬实力, 就是总量要大, 结构要优, 活力要足, 质量要好, 效益要高。总量是规模、是实力, 代表发展基础;结构是体系、是构架, 提供发展支撑;活力是容量、是能量, 反映发展潜力;质量是档次、是等级, 标志发展水平;效益是内涵、是核心, 体现发展根本。软实力, 就是思想要新、精神要好、素质要高、机制要活、文化要强。思想是先导、是总闸, 思想决定行动;精神是境界、是干劲, 精神提供动力;素质是依托、是支撑, 素质保障发展;机制是方式、是方法, 机制建立秩序;文化是活力、是力量, 文化助推发展。
我们在确定建设实力国控总目标后, 根据公司发展实际, 研究制定了建设实力国控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 到“十二五”末, 实现资产200亿元、营业收入200亿元。第二步, 到2020年, 即“十三五”末, 实现资产300亿元、营业收入500亿元, 跻身中国500强;同时, 产业板块更加成熟、更加富有竞争力, 治理和运行体系更加系统完备、严谨规范。第三步, 到“十四五”末, 基本实现由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转变;资本规模、资本效益、运营质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将处于上游水平;发展后劲、潜力得到极大提升;公司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得到广泛认可;员工的收入水平和幸福指数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按照建设实力国控的总目标, 未来的河北国控, 将是一个拥有产业、金融、流通和科研服务四位一体战略格局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是一个拥有4~6家大型企业集团或2~4家上市公司的国有控股公司;是一个更具有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国有资本运作平台;是一个为社会做出更大更多贡献、使职工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的社会主体, 一定会成为省委、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为我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贡献更大的力量。
记者: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已成为河北绿色崛起的发展共识。河北国控是如何深化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绿色发展, 发挥省属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的?
刘和平:国控公司始终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全省经济绿色崛起为己任,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着力在矿产、民爆等传统领域进行整合重组, 致力打造服务全省经济发展的“资源仓”、提高行业本质安全的“操作台”;着力通过扩大增量投资, 在公司现有的产业体系中发展金融和新型产业, 实现经营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面对我省矿山行业存在的集中度低、单位能耗高、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安全环保隐患大等现实问题, 公司按照省政府“提高资源控制力, 利用融资平台, 整合分散资源, 促进国有资源开发布局优化”的要求, 以所属的河北省国控矿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为主体, 突出错位竞争, 大力实施以有色产业为龙头, 以铁矿、煤矿为两翼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 全力推进矿产资源的整合开发, 先后整合了44个矿权, 拥有的铁、铜、金、煤等资源潜在经济价值1200亿元以上。
公司整合了原政策性破产的承德小寺沟铜矿和寿王坟铜矿, 并按照“安全、绿色、科技、效益”的目标, 对两家老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复产改建、资源综合利用等, 焕发了企业新的生机, 实现了两家老企业的“涅槃重生”。目前, 承德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雏形初现。按照省政府和省国资委“走出去”的战略要求, 河北国控在云南普洱取得了5个采矿权和12个探矿权, 发展了普洱有色金属矿产基地项目。另外, 公司还先后对西郝庄铁矿、闫庄铁矿等优质铁矿和省内19家煤矿进行整合重组, 有效推动了我省矿产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 为建设经济强省提供了矿产资源保障。其中, 西郝庄铁矿为全省安全标准化矿山, 是我省科学、绿色、数字化矿山的重要示范性企业之一。
公司还按照打造集研发、生产、物流、爆破作业于一体的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大型综合性民爆化工企业龙头战略, 以资本运作为纽带, 先后完成了省内具有爆破甲级资质、规模最大的河北宏达爆破公司以及607化工股份公司等民爆企业的重组整合, 实现了民爆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系列化。目前, 公司民爆化工产品占省内市场的半数以上, 产能居全省第一。近年来,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和国内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引进国际先进民爆技术等手段, 先后研发了高强度导爆管雷管、数码电子雷管、超细碳材料、水枪弹等十几项技术行业领先产品, 抢占了竞争制高点;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为手段, 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 先后完成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 拥有了技术、设备最先进的民爆器材生产线,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提升了本质安全水平, 实现了安全生产、绿色发展。近日, 由河北卫星化工公司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共同完成的“数码电子雷管及起爆系统”项目已顺利通过国家工信部科技成果鉴定, 该系统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其主要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为我国工程爆破领域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记者:我们看到, 河北国控已初步构建了产融结合、产贸结合、贸融结合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 请问刘董事长, 商贸流通及其他产业发展情况怎么样呢?
刘和平:面对传统物流行业运输成本高、运行效率低、资金风险大等诸多弊端, 我们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业、整合大流通、构筑大产业、打造实力国控新的增长极”的战略部署, 以河北省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 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切入点, 通过资本运作、整合重组、发展物流金融等手段, 打造河北省大型综合性商贸流通集团。除商贸公司外, 国控还拥有一批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省”字头商贸企业, 如省地煤公司、省食糖储备库、省食品总公司、通力机械公司等。省地煤公司是省内最具发展力的煤炭物流公司, 同时为全省煤炭调运和省地方煤炭运行监测分析提供服务, 为河北省重点企业煤炭需求保障提供服务, 从2009年以来, 该企业成功实现“五级跳”, 营业收入由当时的4.5亿元发展到现在的80多亿元。省食糖储备库是全省唯一一家承担着国家和省级食糖战略储备任务的省级企业, 也是云南食糖期货市场定点交割仓和国储糖竞拍的双重会员单位。省食品总公司是全省承担中央和省级冷冻肉储备和活体储备职责的四家企业之一, 也是全省唯一一家承担食品安全检测业务机构中企业性质的单位, 这两家企业承担着国家和省级食糖、猪肉战略储备, 为区域内食品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科研服务领域, 我们有省纺研所、省冶金研究院和河北友爱医院等。省纺研所是全省著名的防静电、防电磁辐射等特种织物研发机构, 先后承担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41项, 其中18项获省科技进步奖, 项目成果推广率达90%以上。河北友爱医院与平安健康集团自2008年8月合作以来, 以“大专科、小综合”为特色, 共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 成效显著。
另外, 我们还有以地产开发为主导、以房产管理为重点、以地产金融为支撑的国控实业公司, 主要从事房地产投资开发与公司房产资源管理。该公司在石家庄投资开发的房产项目和在张家口谋划的地产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
总之, 不管是产业发展方面, 还是金融投资或流通方面, 项目在聚集, 人才在聚集, 资金在聚集, 国控公司呈现出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更加健康的发展态势。
记者:我省正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 作为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 河北国控是如何顺势而为, 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呢?
刘和平:公司作为省政府和省国资委打造的省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企业重组整合和资本运作的平台, 担负着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职责和使命。当前, 我们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以开发建设张家口空港区北方硅谷高新技术产业新城为依托, 主动对接, 融入大势, 同张家口市全面合作, 着力打造区域绿色产业集群, 全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今年6月份, 我们与张家口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规定, 双方将在园区开发、新兴产业、特色农业、商贸物流、房产置业、装备制造、现代旅游以及其他领域开展全面深入合作, 共同发展张家口市区域经济。双方共同运作的河北国控北方硅谷高科新城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385万平米, 是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先进理念的“绿色环保、配套完善、智慧人文、可持续发展”新型第四代高新产业园区。北方硅谷高科新城园区以股权投资为纽带、“基金+项目”的平台经济模式, 将通过和中关村、张江高科等国家级示范高科技园区合作, 引进聚集高科技和环保类先进企业, 使其成为京津冀协同一体化示范项目和我省绿色崛起新的经济引擎。
9月17日, 河北国控北方硅谷高科产业园区入园企业签约仪式在张家口举行, 来自国内外的24家企业签署了入园协议。目前, 42家入园企业涵盖了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智能物联云、高校传媒等多个领域, 很多项目在该行业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地位。可以预期, 在不久的将来, 张家口北方硅谷将成为国内培育发展高科技企业的又一个摇篮。
记者:产业资本同金融资本融合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的有力手段, 也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方面, 国控公司在产融结合上做了哪些工作?
刘和平:近年来, 国控公司通过入股财达证券、收购东方基金股权、设立国控投资管理公司等, 初步拥有了包含基金、证券、保理、担保、资本管理等各类金融业态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 通过聚集社会资本, 有效发挥杠杆作用, 为我省经济发展注入绿色新动力。
公司通过增资扩股东方基金, 实现了向高层次资本运作平台的迈进。目前, 该基金公司旗下拥有数十只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公募基金产品, 为200余万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河北国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积极发挥金融投融资平台的作用, 为我省多家具有自主科技研发能力、高成长性的高新枝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助推我省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在巩固现有金融业务的同时, 公司还积极开拓新兴金融业态, 通过股权投资, 控股专业机构, 实现了金融多领域拓展, 健全金融产业链条, 重点支持特色园区、科技园区、专业化园区建设,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特别是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 我们瞄准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调研论证了一批优质项目, 着力为公司加快发展蓄积力量、为全省绿色崛起增添动力!
科学发展 绿色崛起 篇2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这就是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顶层设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实践表明,物质资料再生产、人的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的统一是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大量资源耗费和环境成本为代价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已难以为继,出路在于走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通过产业的生态化改造,构建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崛起。
产业生态化改造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对特定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实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产业生态化要在三个层面上推进:微观层面上要通过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技术改造,切实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从而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矛盾;中观层面上要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等,使资源在产业系统内循环利用,降低CO2等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减轻产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宏观层面上要形成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管理立法,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产业生态化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经济功能空间布局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特点、经济发展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结合国家的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生态经济主体功能发展区划。建议把全省统筹规划为碳排放控制区、减碳引导区、零排放发展区、生态碳汇区四种类型的生态经济功能区。四类区域内按照主体功能有选择、有区别地构建包含产业链、生态链和价值链互补共生、具有循环功能的空间产业集群布局;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域分别实施不同的产业规划、选择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贯穿于产业活动的全过程,从源头上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构建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减少产业发展以及相应的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空间的占用,提高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不断增加绿色、无污染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形成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全新生活方式。在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保护环境的同时,增加绿色、生态产品的市场需求,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破解“资源与责任不对称性同构”难题。科学确立资源环境产权的归属权、份额以及对产权相关权利的分割或分配、产权人获得收益的制度保护体系,平衡环境外部经济的贡献者和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的机制。主要包括 “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支撑、公众参与”协同推进的低碳经济发展机制,有效矫正生态环境保护或破坏行为主体的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实现生态外部性内部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科学评价生态功能价值以及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价格形成机制等。
建立科学的发展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GDP、收入、物价是政绩,平安和谐是政绩,青山绿水也是政绩。建议试行绿色GDP核算模式,建立配套的产业生态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政策体系。在统计指标中除了常规的耕地保有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等外,增加“森林、草地、湿地面积比例”“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达标率”“碳汇”“生态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新兴产业”等反映自然生态现状、改善或损害的指标,使有关统计指标能够反映绿色发展的要求。
在政府目标考核中,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发挥好考核评价的硬约束作用。施本植院长充满建设性的发言,无疑为解决云南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绿色发展与中部崛起 篇3
因此,中部地区推动绿色发展,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
全球绿色竞争的新趋势
当前,一场抢占发展制高点,围绕绿色发展的竞争已在全球展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
工业革命以来,占全球人口15%的少数发达国家,以50%~60%的高能源资源消耗为代价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二战结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模仿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加快推进本国的现代化。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空前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却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人类自然资源在过去20年减少了30%,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面扩大、淡水资源枯竭、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垃圾堆积成山和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现在,约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现有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继续沿着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大量消耗当期能源资源的发展道路,已绝无可能。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的压力可以说是空前的。“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效率”的新型现代工业化发展道路,已经不是中国主观是否选择的问题,而是早走与晚走、主动走与被动走的问题,而这之间的差别,不仅是经济发展代价大小的利害关系问题,更是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问题。
当然,绿色发展不仅意味着节能减排,更包含拓展新的经济增长源泉。传统部门绿色化改造将带来投资需求的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制造业的发展将构筑国民经济的新支柱。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绿色服务部门的扩张将开辟消费需求新空间。根据我们中心和世行共同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就可创造440万~780万个就业岗位。
中部崛起呼唤绿色发展
发展环境和要素条件的变化要求中部必须走一条有别于沿海地区以往的发展道路。过去,在国内劳动力无限供给、资源环境条件相对宽松、境外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背景下,沿海地区走了一条高度外向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快速发展之路。时至今日,随着外需市场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趋紧,高度外向型和劳动密集型经济的发展空间已越来越小。中部地区走沿海地区发展的老路,劳动要素条件不具备,资源环境条件不允许,外部市场条件也不支持。
有效发挥重要生态屏障的作用,中部地区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中部是三大江河——长江、黄河、淮河流经之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这对中部地区的生态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部只有摒弃传统的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式,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本地区也为江河下游的经济和人类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中部地区能否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保证粮食安全是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支撑之一。中部在粮食安全体系中占有突出地位,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有四个分布在中部。与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势必会占用宝贵的耕地资源,势必会影响粮食的生产。只有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以最少的耕地资源占用实现最高水平的工业化、城市化,才能实现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
绿色发展需要战略布局
绿色发展不仅涉及到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而且关系到发展方式转变。中部六省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合作共赢,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在绿色发展中实现共同崛起。这里提几点具体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以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切入点,推动流域绿色开发合作。中部地区河流湖泊众多,长江、黄河、淮河流域,绵延数千里,横跨多个省级行政区,是中部地区大城市和重要产业的集聚地,为探索跨行政区的绿色发展合作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中部地区应以重要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在生产力布局、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第二,依托既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中部地区制造业基础雄厚,机械、化工、新能源等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近年来,中部地区环保产业也有长足进步,在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处理方面的优势日见明显。未来,绿色产业发展不仅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且会得到强有力的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支持。中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其在装备制造业、环保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新兴绿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绿色发展。中部六省农村地区多,山地丘陵面积大;既有如画的美景,也有残破的断垣。而基础设施的缺乏正在侵蚀着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广大农民的生活品质,迫切需要更多财力、物力的投入,改变这种状况,以使“乡村,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不再是一句动人的口号,而变为迷人的现实。
第四,率先引入更严格的绿色标准,加快形成绿色经济结构体系。严格的绿色标准有助于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中部地区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的余地还很大,在采用绿色材料、绿色技术等方面具有后发优势,可以率先引入更为严格的标准,促进形成环境友好的、低碳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网络和城市建筑体系,使中部在绿色发展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
创新发展思路实现“绿色崛起” 篇4
一、创新发展思路, 是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由之路
思路决定出路。有新思路, 才有新出路;有新观念, 才能有新作为。
(一) 创新发展思路是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 兴宁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是, 与发达地区相比, 差距仍然很大, 与兄弟县相比, 也存在一定差距。从2007年人均GDP来看, 广东达到32, 142元, 梅州为9, 978元, 兴宁仅7, 240元;从人均财政收入来看, 梅州为558元, 兴宁仅219元, 在梅州名列倒数第二。因此, 兴宁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就必须创新发展思路, 敢想实干, 加快发展。
(二) 创新发展思路是彰显后发优势, 把握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后发优势”理论告诉人们, 欠发达地区不应该只看到自己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的劣势, 更应该看到许多潜在的后发优势: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 吸收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引进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 以较少的代价取得更大的成就, 从而实现后发崛起。当前, 兴宁已具备后发的条件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1)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供电体制的改革, 用电价格已降低。交通公路网络不断完善, 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2) 发展机遇难得。省委书记汪洋指出:“发达地区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 不是施舍, 而是责任, 是制度的要求。要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在继续优化发展珠三角的同时, 尽快形成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的良性互动发展局面。”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欠发达地区发展, 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这为欠发达地区崛起提供了政策机遇, 必将有力地推动山区快速发展。
(三) 创新发展思路是破解发展难题, 找准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三十年, 兴宁经济社会得到了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6年开始,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2007年兴宁实现生产总值66.5亿元, 比增12.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亿元, 比增23.6%;国税收入完成2.2亿元, 比增13.2%;地税收入完成2.4亿元, 比增2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亿元, 比增16.1%;实际利用外资742万美元, 比增3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292元, 比增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913元, 比增5.7%。发展速度较快, 但是, 经济总量小。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财政底子薄, 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历史包袱重, 使兴宁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拉大, 甚至与兄弟县 (市、区) 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 有客观因素的存在, 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思想观念陈旧, 对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 缺乏开拓性思维和创造性破解办法。因此, 需要我们正视问题, 进一步解放思想, 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
二、正视存在问题, 找准发展的短板, 是实现“绿色崛起”的关键
解放思想的本质是实事求是, 按照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办事。兴宁要彰显后发优势, 实现“绿色崛起”, 就必须正视存在问题, 找准发展中的短板。兴宁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 联系实际, 充分发扬民主, 深入调查存在问题, 从思想、工作、机制、作风等方面查找出五大差距: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二是发展经济有差距;三是民生纾困有差距;四是体制机制改革有差距;五是干部作风有差距。这些差距是制约兴宁进一步发展的短板。敢于正视自己在发展上的不足, 正是实事求是的体现。
在改革开放前, 兴宁工商业发达, 在全省有一定位置, 是广东十大工业县之一, 经济名列梅州各县前茅。时至今日, 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水平排在梅州的落后位置。究其原因:一是思想不够解放, 改革力度不大, 缺乏敢为人先的意识, 思想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是创新意识不强。兴宁过去国有企业基础好, 由于未能抢抓机遇, 与时俱进, 做强做大, 导致逐渐萎缩, 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导致下岗人员多, 包袱重。三是人才流失严重。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本来就缺乏人才, 这种观念加剧了人才的流失。由于缺乏人才激励机制、培育机制, 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四是创业氛围不浓。一些领导缺乏创业热情,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不愿扑下身子艰苦创业, 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不善于引导群众创业致富。一些企业经营者满足现状, 求稳求安, 没有干劲冲劲。
这些问题的存在, 要求我们必须加紧对既有的发展思路进行调整、纠偏, 下决心在创新发展思路上下功夫, 以创新的发展思路破解新难题、增创新优势、谋求科学发展, 实现“绿色崛起”。
三、实现“绿色崛起”, 必须在创新发展思路上下功夫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 解决新问题。
(一) 要不断加强学习, 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发展思路, 实际上就是一个分析把握工作规律、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等, 并将规律与自身实际结合的过程。因此, 必须加强理论学习,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走出去, 开拓视野, 向发达地区学习, 引进有效的制度和先进技术。通过学习, 提高创新水平。
(二) 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势, 大胆创新。
没有思路就没有创造、没有发展。只有敢想、敢闯、敢争、敢冒、敢干, 方能拓宽视野, 打开思路, 找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墨守成规, 永远与创新无缘。为此, 要在“五破五立”上下功夫:一是破除小进则满、按部就班的保守思想, 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观;二是破除小农意识、井底观天的狭隘思想, 树立跳出山门看世界、跳出山区谋发展的开放观;三是破除“条件论”、“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进取观;四是破除只顾眼前、不看长远的功利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政绩观;五是破除重城市、轻农村的片面思想, 树立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和谐观。要深化面临的新矛盾、新机遇、新挑战认识, 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 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优的活力。
(三) 做强工业经济, 着力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
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机遇, 承接产业转移, 调整优化工业布局,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创新招商引资思维。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我们要承接产业转移, 但要严防造成污染转移。要树立“彰显后发优势, 实现绿色崛起”的理念, 承接包括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商贸业等全方位的产业转移项目。在工业项目上, 大力引进财税贡献型项目, 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项目, 严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关, 控制污染企业进入, 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学规划产业园区, 完善产业园区设施, 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进园, 努力实现污水零排放。
2.抓好重点项目, 培育支柱产业。
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带动力大、支撑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重大工业项目, 重点扶持工业龙头企业, 加快支柱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充分发挥广东明珠的龙头带动作用, 加快兴达电厂二期工程2×30万千瓦、云山汽车、海丰鞋业、以纯制衣等项目建设。发挥资源优势, 兴宁矿产资源丰富, 罗岗霞岚钒钛磁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二, 潜在价值1, 800多亿元, 要做好钒钛磁铁矿开采的评审有关工作, 争取尽快开采。引进企业投资发展第三产业, 深度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 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 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等多种优势资源整合起来, 转化为高效的旅游资源, 开发一批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旅游精品项目。围绕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 拉长产业链条, 培植产业集群, 构造新型的产业发展体系, 走出一条集约化、生态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 做精农业产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 以城市化带动农村, 以工业化富裕农民。
1.培育农业主导产业。
巩固提高以优质稻、茶叶、龙眼、油茶为龙头的种植业;以养鸡、养猪为龙头的养殖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 形成不同类型的主导产业。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 从而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农产品的产后加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 必须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共同推进。培育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产品竞争力强、带动农户能力强的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生态优势, 打“生态”和“绿色”品牌。做足绿色文章, 使尽量多的农产品加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行列。建立和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 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 实施民生工程, 实现和谐发展。
民生问题,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要更加自觉地把发展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和谐发展。
1.真情关心群众, 倾力改善民生。
以创业带动就业, 要抓住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困难群体帮扶等重点工作不放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调整优化布局, 逐步形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相互贯通、均衡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快卫生资源整合,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抓好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 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和帮扶力度, 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2.加大资金投入, 构筑事业载体。
要紧紧围绕人民生产生活需求, 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要加快构建由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民生保障体系、社会力量主导的社会民生保障体系和市场力量主导的市场民生保障体系, 构成多元统一的民生保障体系, 注重把民间资金引向民生保障体系建设, 增强民生纾困的能力。
(六) 创新体制机制, 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体制机制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促进因素。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要打破常规, 大胆创新。
1.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
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 对涉及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事项, 广泛征求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重大事项, 认真组织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实行公示、听证制度, 使各项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情、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同时, 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2.健全完善科学的政绩考评机制。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政绩考评应既看经济指标, 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显绩”, 又看“潜绩”;既看主观努力, 又看客观条件。通过健全完善科学的政绩考评机制, 鼓励和引导各级干部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 使各项政绩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3.创新生态环境建设机制。
兴宁生态良好, 环境优美, 森林覆盖率高达66.9%, 比全省高出10个百分点, 辖区内有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铁山渡田河自然保护区等, 水质良好, 空气清新。因此, 必须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发展旅游业更好地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各方面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造绿色兴宁。
参考文献
[1].游国经, 钟定华.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6, 8
[2].黄恒学.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在科学发展中跨越崛起(范文) 篇5
2012年1-11月份,xx街道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完成计划的10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32万元,完成计划的128.8%;投资过亿元的金海洋碳素、华晶碳素、山合食品、德衍牧业等分别在开发区和食品工业园建落地或建设;楼宇招商成效明显,银座商城、4D电影院、苏宁电器、格林豪泰、都市118、肯德基、德克士、邢氏海参等国内外知名连锁超市、家电、餐饮品牌相继落户城区;洪山路餐饮文化一条街初具规模;“村内通”任务于10月20日率先完成,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常抓不懈;共承担37个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任务,涉及34个村(居),4万余人,先后顺利完成了洪山、李楼、五老洼、楚庄4个村的整村搬迁工作,稳妥完成了食品工业园、手套产业园及辖区内的北外环、建设路北延、洪山路、萌山路、商业水街等道路拓宽延展工程的征地拆迁任务,实现了阳光征迁、平安征迁、和谐征迁,2012年以来,共完成项目征地5000余亩,拆迁面积56.7万平方米。
在征地拆迁和服务项目建设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三点: 一是勇于接招。征地拆迁工作涉及到我县项目落地、经济发展和民生稳定,既是第一“大”也是第一“难”事。xx街道位处城区,“急难险重”任务多,只要县委、县政府决定以后,我们凭着“只有责任没有借口、只有担当没有退缩”的信念和敢打必胜的信心,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接招,勇于承担,用最短时间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配合县指挥部先后承接了李楼和楚庄的征迁任务。
二是敢于出招。每一次征迁工作,都是力量与勇气的比拼,我们都树立破釜沉舟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信心,面对矛盾,我们不绕道走,敢于直面化解;面对问题,我们不畏首畏尾,敢于迎难而上。在楚庄拆迁过程中,群众面对人均40平方米回迁安置标准难以接受且天寒地冻不愿搬家的现实,特别是,工作进入最低谷时,有村里在外做生意的所谓“明白人”到指挥
部故意刁难,我和xxx主任及指挥部全体人员,讲政策、做工作直到凌晨3点,最终用真情感动群众,赢得全面信服和真心支持,一举扫清障碍、打开突破口。在县主要领导和xxx书记等领导的关心鼓励下,自宣布搬家之日起,仅用十天时间就完成了楚庄村144户、661人、173处房屋的拆迁任务。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严厉打击画地为牢、强装强卸等各类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有14人因影响发展环境,被依法行政处罚;有5名村支部书记因支持“三重”项目不力被就地免职。
三是善于用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个征迁项目,关键时期,我们党政一班人都能深入一线,和工作人员共同顶烈日、冒严寒,吃住在现场,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身先士卒感染每一位干部和群众。创新工作方法,采取“一先、二心、三转变”的新举措。“一先”是指谋划在先,拆迁尚未启动时,就深入调研,提前介入,掌握主动;“二心”指有耐心、有爱心,面对面、零距离地做工作,即和风细雨又死磨硬缠;“三转变”指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和转变方式,发动邻近村的村干部和每一个有关系的人,结对帮扶,从侧面迂回做工作。在楚庄拆迁中,我和xxx主任的司机,都停止开车,专心做亲属工作,直到完成征迁任务,才回到岗位。打造精锐之师。抽调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组成工作组,用优势兵力,集中攻坚。成功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付出,今年,我街道共有6名同志因强力推进工作而不同程度的挂彩受伤。
科学开发促发展 化危为机谋崛起 篇6
一、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环节,提升核心竞争力,紧紧抓住在危机中崛起的关键。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借助科技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度过危机,实现新的崛起。江阴经济开发区正在把科技创新与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
近年来,开发区以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为龙头工程,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导战略,着力打造四大创新体系。一是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导,加大研发投入,先后建立起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进区域总部研发机构。二是产学研合作体系。通过设立院士工作室等形式,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抓住危机带来的机遇,通过建立境外“创新驿站”等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更多的创新资源。三是产业化“一条龙”体系。按照“入驻、入孵、入股”的递进式服务思路,完善扶持创业的投融资机制,组织实施“种子资金计划”,对在未来有引领作用的科技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四是人才集聚体系。大力引进国际前沿领域的博士团队、海归团队,形成以人才引进项目、以项目集聚人才的新机制。
经过努力,江阴经济开发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四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建立起扬子江国际生物医药孵化园和高新技术创业园为重点的生物医药科技孵化平台,累计引进49个“530”计划(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项目,在全国县级市率先启动建设科技企业加速器,成功引进了中科招商、美国湾区风投、新加坡lCH、硅谷天堂等风投基金,建立起以各类风投基金为重点的投融资运作平台。二是创新成果实现新突破。全区90%以上的大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2008年全区累计申报专利252件,比前年净增100件。新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22个。兴澄特钢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今年一季度开发新产品76个,成为全国运行最佳特钢企业之一。三是产学研合作实现新突破。2008年,开发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落实1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与美国康明中心孵化园、伍斯特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医学院建立起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去年10月,开发区和中关村海淀园、上海杨浦区等一起被评为首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试点单位。四是人才引进实现新突破。先后引进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近62个创业团队,2008年新引进博士、硕士超过100名。
科技创新使开发区不仅拥有全球同行业内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超硬复合新材料生产企业贝卡尔特,组建“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封装企业长电科技,还有江阴第一家技术出口企业迈康升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申澄集团以科技立厂,在纺织服装行业大幅下滑的趋势下,去年出口增加40%,利润增幅达60%以上。2008年,开发区工商业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1.4%;财政收入34.5亿元,增长50.3%。在开发区的经济增长中,高新技术增加值已经占到规模工业增加值的48%,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2009年一季度,开发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8.07亿元,同比增长14.36%,一般预算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18.7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2.2亿元,同比增长177%。
二、以集聚集约为发展重点,增创竞争新优势,提高在危机中崛起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因此,江阴经济开发区把加快推进开发区集聚集约发展作为应对危机以谋求崛起的战略。
强化产业集聚功能。江阴经济开发区初步形成了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高档纺织等主导产业和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其中,金属新材料产业为开发区第一大产业,建立了以兴澄特钢为龙头,由贝卡尔特钢帘线、华新钢缆、法尔胜特钢制品、川电钢板等企业组成的金属新材料生产基地。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江阴经济开发区将着力打造扬子江国际科技产业园、扬子江电子信息产业园、扬子江新材料产业园三大先进制造业平台。同时,依托长电科技、瀚宇博德,做大IT、IC产业:依托兴澄特钢、贝卡尔特、法尔胜,做强精密机械、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依托扬子江国际生物孵化园、高新技术创业园,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瞄准科技创新,注重培育未来行业冠军。目前,江阴经济开发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江阴特色、彰显地域特色的扬子江盈智城、扬子江国际生物医药孵化园、扬子江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扬子江科技孵化产业园、创业园等“一城五园”扬子江系列“三创”载体。其中,扬子江国际生物医药孵化园于2008年6月建成,至今年3月底,开发区引进的49个“630”项目中50%以上为生物医药类,我们的目标是全力打造华东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百亿生物谷”。2007年入驻创业园的远景能源,在丹麦风电之都Aarhus设立研发中心,今年预计销售将超过15亿元人民币。
提升内涵,力求集约发展。一是在空间上加快实施“腾笼换凤”计划,加快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危险、低产出、低效益的产业和落后产能,给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发展腾出资源。二是在供地上遵循“三最”原则:供地给最符合需要的项目,用地面积最符合项目的实际需要,用地产出实现最大的效益。更加注重“单位亩产”和财税贡献率,新引进项目投资强度应达到每亩50万美元以上,引导企业进一步增资扩产、“零地招商”。三是在环保上努力实现建设省级生态示范园区目标,以l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为抓手,推行中水回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生态治理步伐,确保完成市下达的各项任务。四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大胆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加快建设“新九通一平”体系,即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和面向21世纪的新经济平台。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推动开发建设从自在走向自为,练好在危机中崛起的基本功。
从危机中崛起,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强大思想武器,增强胡锦涛总书记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开发区科学发展的能力,首先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提高这四种能力。
树立国际眼光,善于战略思维。这次金融危机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使任何地方的经济体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只有具有国际眼光,才能及时把握和化解世界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从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中抢抓新的发展机遇。江阴经济开发区从这一点出发,把瞄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把科技创新、提升
产业结构和集聚集约开发作为自己的战略重点,科学应对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增强机遇意识,善于辩证思维。金融危机一方面是危,另一方面是机,辩证思维使我们看到危中藏机。江阴经济开发区正是运用辩证思维,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产生了强烈的机遇感,去年以来重点抢抓了五大发展机遇-一是枪抓政策调整的机遇。利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成功组织了10大项目同时开工,总投资达18.4亿元:加快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兴澄特钢技改项目、总投资3.3亿元的中粮物流、总投资2.3亿美元的贝卡尔特超硬复合新材料项目和总投资2亿元的德和生物的竣工投产;加快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和企业债券发行工作。二是抢抓产业升级的机遇。开发区充分利用危机形成的厂房和土地的闲置,实施“腾笼换凤”计划,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成功投运扬子江国际生物医药孵化园、扬子江信息软件园,促进了产业集聚。灵活、有序、高效推进存量资产的“二次开发”,也推动了开发区的集约发展。三是抢抓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欧美等国家的资本、产业和技术欲在危机中寻求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风港的机遇,组织了赴日韩、欧美招商活动,加快引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仅在今年3月份,开发区就签定21个项目,总投资达30.7亿元。四是枪抓重组整合的机遇。危机使市场优胜劣汰加剧,为优势企业提供了兼并重组、发展壮大的机遇。为此,开发区鼓励有实力的骨干企业“走出去”兼并重组,推动实施长电科技并购新加坡封装实验室等跨国经营战略,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五是抢抓人才富余的机遇。充分利用美国硅谷“创新驿站”等海外基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积极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去年6月投运的扬子江国际生物医药孵化园引进了32个海归创业团队。建立科技人才领军城,推动开发区从人力资源大区向人力资源强区转变。开发区始终注重使自己形成这样的能力:世界经济处于发展期时,善于趁势而上,世界经济处于危机和萧条期时,善于寻机而上,总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寻找机遇使自己得到发展。
勇于改革创新,善于创新思维。改革创新是推动开发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危机时期,改革创新是化解各类矛盾和困难、赢得先机的关键。金融危机发生后,江阴开发区针对新形势全面开展了制度创新工作。以科技创新为例,开发区在确立了这一战略后,就突出抓了三大制度创新:一是创新开发区的运作机制。为了加快科技创新,开发区设立了江阴科技新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扬子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公司化发展水平,逐步从投资建设向管理运作推进,对开发建设、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实施商业化运作。二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开发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专业投融资公司,提高投融资管理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债券发行工作,融通盘活开发资金: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有前景的产业项目,以“共建、共享、共利”原则为导向完善投融资平台,发挥政府纽带作用,引导本土企业资本与创新创业项目结合,实现资本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三是创新激励机制。按照“入驻、入孵、入股”的递进式服务思路,完善扶持创业的投融资机制,组织实施“种子资金计划”,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并能在未来某个产业有引领作用的外包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推进创业企业低成本、低风险快速成长;加强人才预测和政策导向,优先保障资金和各项扶持政策更多地向急需的人才倾斜。
科学发展 绿色崛起 篇7
“要做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者, 提升抓城市绿色发展的能力, 学习借鉴宜昌等省内外城市绿色发展的经验, 在荆楚大地上留下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推进城市绿色发展、体现后现代理念的优秀‘作品’。”
——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
11月16日上午, 在宜出席湖北省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现场会的市州代表兵分两路, 分赴BRT快速公交系统、磨基山森林公园、至喜长江大桥、九安城、规划展览馆和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地, 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从大坝之首, 到长江之滨, “宜昌绿”均显得那么别致。大城建设热火朝天、江南江北齐头并进、老城新区协调推进、建设管理同步跟进……一个个绿色发展的生动样本, 让省内来宾感受到宜昌的别样风采。
考察宜昌绿色发展路径, 会发现许多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当一些城市还在追求大广场时, 他们已经把灿若珠玉的公共绿地撒播到城市各个街区了, 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已达到12.3平方米;当一些城市还在追求招商数字时, 他们已经在认真筛选上门求财的项目品质, 与宜昌城市绿色发展品位不符的项目, 块头再大也不要;当一些城市只要大佬看上的地方都可以“自行点菜”时, 他们已经通过立法保护山水了。出再大的价钱, 好山好水也不出让, 还要把以前出让的赎回来, 因为这是留给后人的最好财富。
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现代化特大城市, 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宜昌的重大使命。围绕这一目标, 宜昌大视野谋划, 突出后现代理念, 坚持高标准建设, 实施精细化管理, 全面完善城市功能,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城市绿色发展之路。
宜昌建设者携手国内外顶尖机构规划设计城市, 以国际一流水准为标杆, 完成东站片区、平湖半岛、点军生态主城区等10余项城区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 提升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档次和水准;城东片区、东站片区、沙唐石板片区、奥体中心片区、五龙卷桥河片区建设全面推进。据宜昌新区建设推进办主任周青介绍, 建设新区, 没有走大拆大建的老路, 并非在远离老城的空地上建新城, 而是依托老城, 东拓、南展、西进、北连, 着力减少老城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 充分利用老城现有资源, 增加基础设施和开敞空间, 里子面子一起整, 平面立面一起上, 避免了新城与老城割裂。
规划控绿, 建设造绿, 管理护绿, 绿色决定生死。“十二五”期间, 宜昌市坚持生态先行策略, 生态建设项目规模空前。共投入了25亿元, 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启动了磨基山公园、城东公园、东山公园 (改造) 、滨江公园 (改造) 、东站三角绿地等公园绿地建设。以磨基山公园、卷桥河湿地公园、柏临河湿地公园为代表的“八大公园、六大水系”生态建设正加快推进, “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城市景观初现。还通过立法将城区山体水域绿地纳入永久性保护的范围, 对城区总面积达944公顷的3 4块公园绿地、总面积达1517.73公顷的8片山体、2处水域实施了永久性保护。启动了宜昌市绿道系统建设, 绿道总长880公里, 运河绿道、东山大道绿道、滨江绿道、城东大道绿道等部分绿道建设工程正在建设中, 城乡一体、山水相连、低碳节能、衔接方便的绿道网格系统, 在国内独树一帜。
城市发展的每一步, 都渗透绿色理念!
面向长江, 背靠大山。绿草茵茵中, 一幢别致的建筑格外吸引眼球, 这就是刚刚落成的宜昌规划展览馆。馆内红花绿叶满目翠, 飞流直下万马催, 奇特的声光电技术作用下, “三峡腾飞蝶变宜昌、承东启西枢纽宜昌、山水纵横爱上宜昌”的故事, 娓娓道来, 让人流连忘返。宜昌市规划局局长夏文翰说, 这么先进的规划馆并不奢侈, 用材很绿色、很环保。他说, 规划馆的指示牌是用废弃的秸秆制作的, 花坛是用木屑制作的, 屋顶有太阳能光源, 房屋上下四周有许多窗户可直接引入自然光。规划馆成为江北宜昌东站片区的点睛之笔。
这样的生态个案在新区建设中比比皆是。宜昌规划者在设计点军区江城大道时遇到了难题——这条长8公里的道路沿线布设有大小150余座高压电塔, 大幅迁移线塔会抬高资金投入, 大举挖山开路势必违背生态理念。宜昌新区创新思路, 让道路绕线穿杆, 使得有曲有直、有高有低的地面生态道路与空中高压走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奥体中心、博物馆以及建设的六大水系、八大公园, 无不绿而优, 好而美, 展示着宜昌后现代的丰富内涵。
5年来, 宜昌市的市域城镇化率由47%增加到56.83%, 增幅9.83%;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03.71平方公里增加到了175平方公里, 增幅68.7%;中心城区城市道路总长从150公里增加到577.6公里, 增幅达285%;绿地率从35%增加到43.5%, 增幅2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0.84平方米增加到14.24平方米, 增幅31.37%……
产业兴城树典范
“宜昌机遇叠加, 面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三峡城市群建设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实施机遇, 要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峡城市群中心城市, 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
开拓一片新区、兴起一方产业、建成一座新城。在以宜昌新区、宜昌高新区、三峡旅游新区、三峡枢纽港“四大平台”为载体的100多公里长江两岸, 宜昌着力构建要素聚集、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聚集区、沿江城镇带, 把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统一起来, 实现一园一主业、园园有特色, 构建起“产城融合”的沿江经济走廊。
科学规划之下, 宜昌高新区面积扩大到300多平方公里, 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清华科技园宜昌分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截至月8底, “沿江经济走廊”在建亿元以上项目885个, 实际到位资金1371亿元, 同比增长22%。
宜昌“产城共进”彰显科学开放眼光, 产业从分散到集约积聚, 从“小而全”到“专业而规模化”, 城市建设由散乱到整齐规划、整体推进, 为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宜昌坚持以绿色产业引领产业转型, 从电力独大到多业争锋, 其产业已实现完美升级。通过发展占地少、污染小、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打造宜昌工业经济升级版。目前, 宜昌市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 是湖北省除武汉以外, 唯一拥有3个千亿产业的城市。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 宜昌高新区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循环经济, 是宜昌沿江经济走廊中最亮的春色。
何为循环经济?位于宜昌市兴发县的兴发集团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兴发集团是一家集矿山、水电、化工于一体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 是中国最大和世界知名的精细磷化工企业。该公司现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497位, 中国化工500强第39位, 湖北企业100强第2 0位, 被誉为湖北省工业企业和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在总体规划中充分考虑废物综合利用, 逐步形成完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成为国内循环经济化工园的典范。
据了解, 宜昌精细化工园里拥有9家企业生产线, 利用不同产品间的共生关系,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 形成了各个主导产品首尾衔接, 环环相扣、环环生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这种无缝对接产业链形式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魔环”。
“园区每一个产品都是下游产品的原材料, 所有进场原材料在整个园区内循环往复, 最终都形成产品。”兴发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晓清列举了两个典型循环实例:一个是草甘膦副产的氯甲烷用于生产有机硅, 有机硅的副产盐酸又全部用于生产草甘膦。另一个是应用ECO和MVR工艺, 将全部含磷废水中的磷回收生产磷酸盐, 磷酸盐的副产生产烧碱, 每年回收价值超过1.5亿元, 兴发集团藉此成为全国仅有的四家通过环保部核查的草甘膦生产企业之一。
兴发集团目前正与全球企业可口可乐、雀巢建立合作关系。所产的高纯食品级磷酸产品, 是国际公认最安全的新型食品添加剂。将废弃物榨干吃尽, 兴发集团成为中国磷化工行业的一面旗帜。“没有绝对的废物, 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一语中的。
除此之外, 宜昌南玻通过工艺技术创新, 率先成为国内同行业第一家全闭环生产的多晶硅企业, 所产的0.2毫米至1.1毫米全系列超薄玻璃产品, 国内市场份额达到40%, 0.2毫米电子玻璃更是打破了日本的垄断。以人福药业为龙头的全市食品生物医药产业, “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速达36.94%, 成为全市发展最快的优势产业。
10月底, 来自全国7个省的企业家, 参加“人大代表宜昌行”活动, 签约投资271.9亿元, 建设三峡南津关国际旅游度假区等39个项目, 助力宜昌绿色发展。未来几年将每年新增一个千亿产业, 现代物流、新材料、文化旅游产值增幅均达两位数。宜昌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六大千亿产业”呼之欲出。
以产兴城, 绿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以绿色产业为支撑, 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绿色产业典范书写了宜昌城市发展的奇迹篇章。
人城共进谱和谐
“绿色不仅是一种理念, 而是体现在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以及民生保障的各个环节。这一点, 宜昌做得很好, 把各种资源用好了, 对改善、提升城市品质、人民生活都有重要作用。”
——湖北省住建厅厅长尹维真
人是城市的主人, 是城镇化的核心, 坚持民生为本、共建共享既是城市建设的目标所向, 也是跨越发展的动力所在。
几个月前, 市民陈宗美一家还住在宜昌老城区一处棚户区, 一家三代的住房十分拥挤, 他家门口有一处水泥地, 地上一潮湿就知道要下雨。家里没有独立的厕所, 厨房是在主屋外搭建的小屋, 多少年来, 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住进小区, 搬上高楼。棚户区综合改造圆了他的住房梦, 两个月前, 他住进了九安城小区。“现在才真正过起了城里人的日子。”陈宗美心里美美的。
“民有所呼, 必有所应;民有所求, 必有所为。”在城市绿色发展进程中, 宜昌市委、市政府承诺,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想着群众。他们将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作为城市绿色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
市民魏文金的住房梦也即将成为现实。他一家住在筒子楼里, 房屋建筑面积只有25平方米, 与邻居共用厨房和卫生间, 在本次棚改过程中, 他选择了政府建设的安置房, 同时享受公摊面积补助和最低补偿面积保障等优惠政策, 仅补交了8万多元购房差价款, 即得到了东辰心语小区一套两室一厅70.84平方米的安置房, 待完工后, 即可入住。
像陈宗美、魏文金一样, 宜昌有8万多个住在棚户区的家庭需要住房。目前, 全市已开工建设安置房52514套, 基本建成10252套, 4686户居民搬进了新居。全市在建的安置房规模, 可以满足未来3年至5年的征迁安置需求, 征迁居民心里十分踏实。
宜昌在城市建设中, 坚持以人为本, 致力安置先行, 从单一安置到“三房”联动 (即打通商品房、安置房、保障房通道) , 从纯政府安置到市场安置, 从实物安置到货币安置, 从零散安置到社区安置。每一招, 都得到市民的肯定。
立足改善民生开展的城市整理工程, 共完成沿街立面整治项目415栋。“曾经的破烂楼房摇身变成江景别墅, 居民不出一分钱”, 直接受益群众已达17785户6.2万人, 既整治了城市景观又解决了群众的需求, 可谓宜昌市委、市政府又一项改善民生的大招。
今年7月运行的全长23.9公里的宜昌BRT项目, 每天发送旅客50万人次, 运行时间将由原来的92分钟缩短为59分钟, 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市民出行。自开通运行以来, 宜昌公交出行增加20%, 步行、自行车出行增加50%。
为了重塑出行理念, 提升城市功能。“十二五”期间, 宜昌市瞄准现代城市建设最高标准, 高品质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推进城市骨架路网拓展战略, 打造生态型路网, 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等骨架路网全面启动建设。
目前, 投资23.5亿元建设的宜昌BRT, 东山大道至宜昌东站段已投入运行, 夷陵区及夜明珠段建设正在快速推进;总投资27亿元的宜昌至喜长江大桥即将建成通车, 总投资30.87亿元的伍家岗长江大桥有望年底开工建设;总长14公里、投资17.1亿元的点军大道建成通车6公里;总长12.21公里、投资9.8亿元的东山四路全线贯通;总长12.2公里、投资17.3亿元的峡州大道路基成型;总长5.4公里、投资1 2亿元的花溪路路基及桥梁承台全部完成;总长8公里、投资15.79亿元的江城大道上段将基本建成……一个与宜昌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畅达高效、低耗减排、多层次、多模式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 更加便民的快速出行新时代已然到来。
科学发展 绿色崛起 篇8
一、突出“禁现”工作中心, 在启动预拌砂浆项目上下功夫
目前, 新余市共有4家预拌砂浆生产企业, 分布在城市郊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预拌砂浆企业分布密度全省最大。这在行业发展初期, 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 更是挑战。为突出砂浆“禁现”这一中心工作, 我们必须集中时间和精力, 努力在启动预拌砂浆推广应用上下功夫。一是在政策上保驾护航。新兴行业的发展, 必须依赖于新兴产业政策的保障。2010年, 市政府出台了《新余市预拌砂浆管理办法》。然而, 政策具体落实难的问题突出。为尽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实施方案, 2012年我们多次向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书面及口头汇报, 经过不懈努力, 市政府于5月15日下发了《新余市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实施方案》, 明确提出了在本市中心城区内, 自2012年7月1日起, 禁止现场搅拌砂浆;6月14日, 市工信委联合市住建委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预拌砂浆推广应用有关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明确了市工信、住建两个部门的职责, 为预拌砂浆推广应用明确了责任。二是在组织领导上保驾护航。2012年, 按照市领导有关指示精神, 我们积极协调市建筑业管理局等部门, 成立了“新余市预拌砂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办公室的筹建过程中, 我们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 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是组建了队伍, 新余市散预办在岗位人员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抽调2名同志, 联合住建委等部门同志, 组建了一支懂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骨干队伍, 专门负责推广应用预拌砂浆日常工作。其次是改善了办公条件, 新余市散预办从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中列支9.8万元, 用于办公场所修缮及设施设备购置。三是在实施动员上保驾护航。为了把砂浆工作落到实处, 新余市散预办多次组织市 (县区) 工信、住建等部门的负责同志、砂浆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 全市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召开砂浆推广专题工作会议。会议着重就如何启动预拌砂浆推广应用、抓好预拌砂浆产品质量、做好产品供应、售后服务、规范行业发展秩序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反复协调沟通, 成效显著。预拌砂浆工作从2009年开始启动, 经历了近4年的艰难曲折过程, 天道酬勤, 2012年8月份, 预拌砂浆在本市得到成功应用, 并且势态良好。
二、突出预拌混凝土行业监管, 在规范企业竞争上下功夫
为突出抓好行业监管, 规范企业有序竞争, 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质量监管。依据《江西省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条例》和《新余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 对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产品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抽检, 是加强企业质量监管的有效手段。通过检查企业安全生产、产品质量、财务统计报表和清洁生产等情况, 促进企业加快技术进步, 提高产品质量, 提升服务品质, 努力推动全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严格准入管理。严格要求所有企业必须纳入省级产品目录, 组织力量核对企业预拌混凝土生产基本条件, 要求扩建、兼并重组的企业申报有关资料, 同时, 积极筹划成立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 通过发挥协会的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基本职能, 为预拌混凝土的健康发展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三是推进技术进步。依托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政策, 结合本市粉煤灰、钢渣、矿粉、尾矿石、废石和锂渣等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 扩大工业废弃物在水泥、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三、突出市场公平, 在强化行政执法上下功夫
自2008年6月份《江西省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颁发以来, 本市“禁现”执法工作一直难有进展。一是因为“禁现”执法客观存在“取证难”的问题, 建设项目一旦砌筑完工, 就无法证明是否使用散装水泥, 是否进行现场搅拌。二是因为对单个建设项目违法现场搅拌行为的处罚金额相对较低, 不利于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工作。为启动预拌砂浆应用工作, 面对全新的行政执法领域, 在毫无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 就必须在行政执法上下功夫, 充分利用好《条例》赋予的行政执法手段, 坚决查处现场搅拌砂浆行为, 极力维护公平的预拌砂浆市场, 创新开展砂浆“禁现”执法工作。
四、突出资金支持, 在增强企业造血功能上下功夫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 作为政府性基金, 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这一新兴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 发挥了积极有效的经济杠杆作用。《条例》规定, 90%的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要用在企业生产和研发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在服务企业发展过程中, 我们认真解读政策、对口政策, 引导企业优先发展政策导向项目, 努力为企业争取省级和市级专项资金, 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2012年, 我们编制了6个专项资金项目申请报告, 为企业争取到了市级、省级专项资金106万元。在专项资金的引导下, 新余益生宜居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资金600多万元, 完成了技术改造, 企业也因此签订了10多万吨的预拌砂浆供货合同, 极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科学发展 绿色崛起 篇9
一、海口市实现绿色崛起,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
海南省政府早在1999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生态省建设,2007年作出了“生态立省”的战略部署,提出海南省将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注重发挥生态环境的综合效应,充分发挥海南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国家赋予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的开放政策,“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走以人为本、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开放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2013年4月习近平视察海南时就明确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要求海南省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海口市站在全省绿色崛起的大格局中,在对海口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探索中,科学规划海口“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海口实现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即要把海口市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生态经济发达的生态文明首府城市,达到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性循环。
二、海口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气候环境呈非可持续发展态势
从表1来看,海口市的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07~2012年一直为100%,但2013年有所下降,为93.2%,下降的幅度较大。2007~2013年,反映空气质量的PM10年日均浓度值、SO2年日均浓度值、NO2年日均浓度值变动幅度不是很大,但PM10年日均浓度值、NO2年日均浓度值呈上升趋势,而SO2年日均浓度值呈下降趋势。可见,海口市气候环境呈非可持续发展态势。
(二)绿化环境呈可持续发展态势
如表1所示,反映海口市绿化环境的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持续增长,其中森林覆盖率从2007年的37%增加到2013年的39.1,增长了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2007年的人均8.7平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人均12.55平方米,增长了44.3%。因此,海口市绿化环境呈可持续发展态势。
(三)工业“三废”排放不断增加
由表1可知,2007~2013年,反映海口市工业“三废”排放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变动幅度较大,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07年的139.59吨增加到2013年的1797.84吨,增长了近13倍,期间有波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从2007年的556.75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824.36万吨,增长了近1.5倍,期间也有一些波动;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从2007年的1.35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6.57万吨,增长了近5倍。可见,工业“三废”排放的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海口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土地环境破坏日趋严重
从表1可以看出,2007~2013年海口市每公顷耕地使用化肥量和每公顷耕地使用农药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每公顷耕地使用化肥量从2007年的每公顷1.62吨增加到2013年的1.79吨;每公顷耕地使用农药量从2007年的每公顷0.025吨增加到2013年的0.033吨。可见,海口市土地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环境保护乏力,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海口市环境保护部门的专业化队伍人数相对缺乏,环保装备配置相对薄弱,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化要求,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尚不成熟,生态环境管控和治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影响着海口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海口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海南科学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人民的共同财富。随着开发建设的强度不断加大,海岛生态的脆弱性时刻提醒我们,要始终坚持生态立省,强化全民生态自觉,实施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工程,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海口市作为省会城市应该成为建设生态城市的先行者。
(一)持续推进绿化工程建设
海口市的“绿化宝岛”工程建设,实施四年,成绩不菲,并有必要持续扎实地开展下去。要确实按照“绿化围绕、绿线穿插、绿点均布”的绿化格局和“通道景观化、城镇园林化”的目标,不断完善规划措施,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科学种树,在完成规划造林、森林抚育、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时,要把绿化工程与保护原始生态环境、保护风貌特征特色、保护旅游景带景区、保护绿色低碳产业结合,增强综合效益;把绿化工程与城市的绿化美化、百姓的生活靓化结合起来,使绿化工程变成惠民工程,真正让老百姓在“绿化宝岛”行动中受益,以充分调动全民参与到海口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行动中来,把海口打造成为空气清新、四季花开的绿色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二)着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相适应,着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海口市的必然要求和不可替代的选择。海口应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创新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引领低碳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一是要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产业低碳化体系。海口应立足本身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和新兴低碳海洋产业,并加快推进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加大低碳技术应用力度。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要加大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加快风电、水电、气电、生物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三是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抓好废气、余热、余压等资源综合利用;培育发展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示范项目,降低建筑使用能耗和车辆尾气排放。四是要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保护土地资源遭受过度污染。
(三)建立和完善制度与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法规体系,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首先,要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海南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等与低碳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抓紧制订和完善海口市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立完善法规体系。实施中严格依法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并确实加强执法检查与节能监测力度。其次,要用制度强化政策支撑。在强化法律约束力的同时,从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研究制定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产业、碳汇等政策和措施,实施新建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等准入门槛。利用税收政策,限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和高资源消耗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对清洁生产中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保设备产品,可享受增值税减免,以支持和推动这些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四)努力培育低碳生活方式
以消费方式创新推进低碳经济,是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是要加强低碳宣传,弘扬低碳文化,提高低碳意识,大力倡导消费领域节能减排的现代低碳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和支持低碳发展的浓厚氛围。其次,是要推进生活方式低碳化。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生态海口,不仅需要构建一个绿色低碳的自然环境、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和管理模式,更需要和谐低碳的生活方式。在不降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用低能耗、低消费、低开支的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小区环保、绿色交通、建筑节能、垃圾利用等,着力控制“奢侈性排放”,以最低的生态成本、最小的资源代价,培育起人们健康、自然、安全、和谐的生活方式,与绿色生态城市共生共存。
(五)建立长效保障和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生态教育机制。要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引擎,摆脱人们观念中的建设与保护“对抗思维”,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切实增强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树立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并持续开展绿色景区、绿色酒店、绿色工厂、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活动。二是建立完善生态奖惩和补偿机制。要建立完善生态奖惩标准体系,对单位和个人达到生态目标和要求并作出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对达不到生态目标和要求并存在有意无意破坏行为的给予惩罚。同时,按照谁开发、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三是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畴,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一个地方的水资源、环境状况、林地、开发强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科学发展 绿色崛起 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区域协调,金融危机,中部崛起,战略路径
目前, 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已对全球实体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在这种国际背景下, 中国中部地区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关键时期。面对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 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 中国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中部地区该何去何从, 如何突破外部困难与内在矛盾交织共存的发展困境, 是摆在政府和学界面前的重大研究命题。就目前普遍观点而言, 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将这场金融危机视为一种负面冲击而将关注点集中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层面[1,2]。但是, 很少有学者能从科学发展和区域协调的内涵出发, 正确认识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所以未能对中部崛起的路径和战略进行比较客观的分析。为此, 本文从科学发展和区域协调的内涵分析入手, 从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国际、国内背景出发, 从中部崛起的视角对中国中部崛起的主要战略和路径进行论述, 以期对当前中国政府决策和战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科学发展与区域协调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具体而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就是将发展的终极目标归结为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在多维视角下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内涵的当代阐释, 是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观, 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灵魂所在。长期以来, 一味追求GDP的增长, 忽视了人与自然、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这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才会避免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过度失衡以及由此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协调发展就是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发展差距日益拉大,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日趋紧张的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有: (1) 要有利于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普遍增长; (2) 要以建立和谐社会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居民所享受的福利水平的差距; (3) 要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为基础, 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分工格局; (4) 要与各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有利于人地关系的和谐; (5) 要加强各地区之间战略协调的途径, 实现区际良性互动发展[4]。
从区域协调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 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最为关注的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不能再走东部地区“先发展, 后治理”的老路, 要将发展和保护并重。不能一味地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型经济, 而要提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只有在科学发展, 中部地区才能不断崛起。只有中部崛起了,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才能落到实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是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国家的整体发展和科学发展, 有赖于各个区域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而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背景来看,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不仅对于区域均衡发展, 而且对于承东启西、连南贯北, 形成各大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部地区的战略定位和努力方向就是“三个基地, 一个枢纽”, 即努力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以及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这是从全局角度对中部地区提出的要求, 完全符合中部地区的实际, 构成了促进中部崛起的基本骨架[4]。
2 金融危机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契机
面对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整体来看,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地区经济到来的冲击是有差异的。具体而言, 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且对出依赖大的沿海地区遭受的冲击最为明显, 而中西部和内陆地区遭受的冲击相对较弱。就中部地区而言, 中部地区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加快推进。中部地区人文历史积淀厚重, 能源资源丰富, 制造业基础较强, 承接产业转移具有人力资源充裕、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等优势, 发展潜力很大。王岐山 (2009) 指出, 要化“危”为“机”, 加快中部地区在粮食、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等方面的建设, 扩大消费, 稳定出口。此外, 还须注重发展的质量和结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产业升级 (1) 。可见, 我们要抓住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中部经济带来的重要机遇, 要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背景出发,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坚定不移地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3 金融危机下中国中部崛起的战略路径
(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中部竞争性区域构建
自主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 也是中部地区寻求突破与跨越的根本途径。只有不断地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才能不断地增加中部地区发展的竞争优势。本文认为, 中部地区可以通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推进中部地区竞争性区域的构建, 从而实现中部地区崛起。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6年我国R&D经费总额突破3000亿元,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活动是科技活动的核心。提高R&D经费的投入规模和投入强度是一个国家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随着R&D经费总量的大幅增加, 我国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 (GDP) 之比近年来也实现了连续增长, 2006年这一比例为1.42%。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国R&D经费的比重逐年上升, 在2000年达到60.0%之后, 到2006年, 这一比重已达到71.1%, 说明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从表1可见, 2000-2007年R&D经费以及该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呈现增长态势, 反映出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日益重视。
注:2007年数据均为预计数。由于财政支出科目发生变化, 2007年财政科技拨款的预测值与实际调查结果可能会有较大差距。数据来源:科技部网站《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2008) 》。
从表2可以看出, 中部地区六省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得分最高的湖北省还低于全国平均值5.01个百分点。六个省区中, 只有湖北省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0.78%) , 但高于40%。其余五省区得分均低于40%但高于30%。可见, 中部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最重要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发展观念, 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化“危”为“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 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 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增强应对危机和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
数据来源:科技部网站《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2008) 》。
整体来看,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中部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根据微笑曲线, 技术领先者始终占据产业高端, 因此, 中部地区要加大创新力度,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打破跨国公司对产业链的控制与垄断, 步入产业链的高端。模仿和引进吸收消化必然要过渡到自主创新, 因为要参与国际竞争, 中部地区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提高企业的科技技术竞争力。概而言之,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科技创新是中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中部地区崛起要依赖自主创新能力的推动, 构建高效创新体系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根本途径。
(2)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各地区进行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 促进合理的产业和人口集聚, 进而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有利于建立地区比较优势, 从而缩小地区差距, 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 整体提升的区域经济格局, 最终达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4] (图2) 。
资料来源:李善同、候永志 (2008)
中部地区要借助全球资本重组, 尤其是我国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进而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产业升级和梯次转移是我国在金融危机之下的应时之选, 中部地区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充分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要积极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和出口加工企业向中部转移。中部地区为了经济增长持续快速必须走产业升级转型之路, 为了解决中国大量劳动力就必须保留劳动密集型产业, 平衡这种矛盾就需要中部地区顺利的承接从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产业转移态势来看, 东部地区现有产业正在加速向内地转移。由于中部地区腹地广阔、区位优势突出。而且处于内需市场的腹地, 承接产业转移的物流成本相对较低, 是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但也应注意到, 受全球产业转移以及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的影响, 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的产业开始也出现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中部地区面临和东南亚地区在产业承接和产业选择上的竞争。需要说明的是, 承接产业转移不等于无条件、无选择地接收产业, 既要尽可能防止和减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带来的污染转移;还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 促进产业升级, 形成产业竞争优势[7]。为此, 中部地区各级政府要积极培育和改善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展环境, 积极参与产业空间分工。中部地区应该在产业空间分工中占有重要位置。
(3) 扩大内需, 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最大的影响, 就是长期依赖于外向型或者外需型的经济, 过渡到外需经济和内需经济相结合, 并逐步以内需为主体的经济。外需转内需为中部提供无限契机, 中部地区在金融危机下实现崛起的前提是要扭转以出口为主导型的增长模式, 转向以内需型的增长模式。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是内需。沿海地区在金融危机之后还是以出口为主, 但对于中部来说, 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还应以扩大内需为主, 在内地生产在内地销售, 立足于未来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中部地区向富裕的东部沿海地区, 供应低成本商品, 中西部地区要形成合理有序的分工合作。
中部的发展要依赖科学发展, 即以人为本的发展。中部的发展根本上是人的变化, 以什么作为发展的标准, 这就要关注中部地区人民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中部地区更应该重视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 人均收入的提高, 首先带来的是消费需求的增长, 这一点在中部已经显现。根据报道, 仅以2007年1-11月份, 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48778、19955和14122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6.8%、17.9%和17.6%。中部在三大区域中增长最快, 增速上升幅度最大 (2) 。通过扩大内需, 中部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就是以启动内需实现崛起的发展模式。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8)
随着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 将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 到市化进程得到推进。有图3可见, 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存在较大地区差距, 整体来看, 从东部到中西部人均收入水平呈现递减趋势。中部六省区收入水平基本接近,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江西为4044.70, 比最低的安徽3556.27高出488.43。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 最高的湖南为12293.54, 比最低的江西高出841.85。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来看, 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趋势正好相反, 西部差距最大, 中部次之, 东部最小 (图3) 。整体来看, 东部地区在金融危机中所受冲击较大, 而中部地区则相对较小。中部地区要把握机遇, 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这对于形成我国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7]。
4 结论
全球金融危机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契机。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看待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这场金融危机, 要转“危”为“机”, 将这场全球金融危机视为是中部实现崛起和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契机。为实现中部崛起, 不仅要不失时机地提高中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中部竞争性区域构建, 而且要有选择地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在产业的劳动地域分工中发挥中部的应有作用。除此之外, 推动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通过扩大内需战略, 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这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部地区实现崛起的主要路径之一。此外, 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中部地区居民的消费需求带动城市化发展进程, 也是中部崛起在金融危机下的主要重要战略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德水.如何认识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J].中国城市经济, 2009 (3) .
[2]肖春阳.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变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李善同, 候永志.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市场一体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5]张明.全球金融危机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中国城市经济, 2009 (3) .
[6]亨利·埃茨科威兹.周春彦, 译.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绿色税收新思路 篇11
1. 绿色税收的概述和发展绿色税收的意义
绿色税收也称环境税收, 是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为目的, 建立开征以保护环境的生态税收的“绿色”税制, 从而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狭义的绿色税收即实现保护环境目的而专门征收的税收和对环境保护起作用的税收。广义的绿色税则包括收费。随着绿色税收理论在我国的出现和应用, 如何建立绿色税收制度, 以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环境, 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我国税收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 我国税收存在的问题和进行改进的紧迫性 (1) 我国绿色税收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行的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与措施, 主要是为鼓励企业有效利用资源和综合回收“废弃物”而制定的。虽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 但更主要的还是出于经济目的。这些措施包括:对“三废”企业的税收减免;对节能、治污等环保技术和环保投资的税收优惠;限制污染产品和污染项目的税收措施;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税收优惠等。但是, 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 我国的税制严重滞后环境保护的需要, 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 未形成绿色税收制度。现行税制没有就环境污染行为和导致环境污染的产品征收特定的污染税。目前国家治理环境污染, 主要是采取对水污染征费, 对超过国家标准排放污染物的生产单位征收标准排污费和生态环境恢复费, 这种方式缺乏税收的强制性和稳定性, 环保成果难以巩固和扩大。
(2) 各税种自成体系, 相对独立。现行税制中对土地课征的税种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 各税种自成体系, 相对独立。一方面税种多, 计算复杂, 给征纳双方带来许多麻烦;另一方面税制内外有别, 不利于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
(3) 税收优惠形式单一。我国税制中对绿色产业的税收优惠项目较少, 且不成体系。主要是涉及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中减免项目。
(2) 发展绿色税收的急迫性
我国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世界银行环境与经济专家发表的《关于中国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报告》指出, 中国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目前是全世界最严重的, 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0个在中国。因此, 建立绿色税制、加强环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多年来, 我国为防治环境污染做了大量行政工作, 同时, 采用绿色税收限制污染的举措已初见成效, 包括排污费、消费税、资源税、车船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绿色税种, 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其中, 消费税份额最大, 历年来均占绿色税收总额的50%以上。2006年4月1日起实行的修改后的消费税进一步融入了绿色税制的理念, 对高耗能或资源型行业提高税收, 如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以5%税率征收消费税;鼓励高耗能行业中低耗能产品的发展, 如提高大排量汽车的税率, 对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汽车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与此同时, 黑龙江省自2006年4月1日起, 煤炭资源税首次上调, 由每吨0.5元和0.6元上调至2.3元。资源税上调将会提高开采成本, 抑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浪费。
总体上看, 我国的绿色税收起步相对较晚, 税种设计零星分散, 在环境保护方面作用甚微, 虽然各税种历年来均呈上升趋势, 但其升幅仍然低于税收总额的增长速度, 绿色税收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从1995年的15.9%下降到2005年的12.6%, 因此, 建立完善的绿色税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对我国的绿色税收发展的思考和展望
1. 立足税制要素思考我国税收新方向 (1) 从税种方向进行改革
1) 增值税。增值税一直是近年来国家重点改革的对象, 经过改革已由原来的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这将有益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引进先进技术, 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为使中国的增值税模式向欧洲靠拢, 还将使更多的行业被纳入到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如农牧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房地产业以及社会服务业, 这可能会增加相关企业税负, 引发一些负面的影响, 但在改革的进程中在所难免。
2)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自1994年税改后增速最快的税种, 但占税收总额的比率依然很低, 这并不是说中国经济发展缓慢, 而是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上存在很大的漏洞。虽然个人所得税最低起征点在不断提高, 但依旧赶不上经济的发展。从税制方面来说就是要加强对富人收入的监控, 实现收入的再分配, 缩小贫富差距。从征收制度来讲中国目前采取分类分项征收税制, 这个措施的好处在于不容易逃税, 但弊端是多次征收造成免税量很大。
3) 其他新兴税种
(1) 物流税。物业税, 在我国目前房价日渐高涨的背景下, 物流税的提出是十分有必要的。开征物业税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也有利于分税制财税体制从中央践行至地方。物业税在设计上应该考虑与市场机制结合以发挥长效机制作用, 促使地方政府行为进一步合理化。
(2) 环境税。当绿色、低碳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焦点, 当西方国家进入全面“绿化”税制的新阶段, 当我国面临的“节能减排”目标日益艰巨, 当单靠法律和行政干预已不能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时候, 税制“绿化”在我国也成为大势所趋。政府多次对加快征收环境税进行讨论研究, 并明确表示要加快理顺环境税费制度, 研究开征环境税。国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是可行的, 但科学发展观也告诫我们要走适合自己的路而不是照搬国外。我认为环境税开展要有重点有区别的对待, 对于经济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要制定合适当地的环境税。这样可以抑制因为经济发展而对环境的破坏。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可是适当减轻税负甚至可以给地方一些小税种的权力, 适应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3) 资源税。当前资源税的改革重点是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这一改革将有利于完善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并可以实现通过提高税负成本限制企业对资源的过度使用。而且现在提出资源税的改革有三大优势, 首先是当前我国经济处在回升向好时期, 这是有利时机, 其次是近几年实施的结构性减税, 也有利于改革实施, 再有就是相关行业已具备了承受能力。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下, 我国将对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型企业进行大力调控, 资源税的提出也有利于带动绿色税收的进展。
(2) 改变税率积极引导绿色税收
税率一直是税收的重点话题, 直接关系着财政收入也是国家调控的手段之一。政府要发展绿色税收就必须改变税率, 这并不意味着财政减少, 反而能提高效率增加收益。我认为应该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改变税率。首先, 就横向而言, 相对于全国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税率。近年来, 国家为发展经济实现先富带动后富大力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部崛起以及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在这过程中税收的杠杆作用体现无疑, 同样税率也可起到这样作用。对于低污染低能耗高科技区域可以适当研究采用低税率, 对于高污染高能耗区则采用高税率, 以此引导绿色产业的发展, 转变发展模式, 降低能源浪费率。其次, 相对于同区域不同行业也实施税率的差异化, 甚至同行业的税率也应细致制定。以往对于能耗大的行业税率相比于节能行业体现不出两者之间的差距, 今后应该采用多浪费多纳税的思想来应对。国家把大量的财力来扶持节能产业, 可以促进节能产业发展也给高耗能产业改进提供动力。同行业间也采用超额累进税率, 研究合理额度, 超额税率大幅提高, 控制能源的低利用率。税率的合理性是改革成效的关键, 深入的科学研究合理的听证讨论是必经的程序。
(3) 调整其他税制要素完善税收体系
相对于税种, 税率其他的税制要素也是相当关键的。这其中包括税收优惠, 税收减免, 税收延期, 课税对象, 纳税环节, 纳税人等方面, 从当今的时代背景出发来调整这些方面是很有必要的。
2. 以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的绿色税收
(1) 树立绿色税收理念。我国现行的税制中, 与环境资源有关的税种主要有资源税、消费税、城建税、车船使用税等, 这些绿色税收收入占国家税收收入的8%左右, 虽然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但其力度远远不够。与国外的绿色税收相比, 我国现行税费制度在促进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着税费调节面过窄、调节力度弱化、调节手段单一等缺陷。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 应将绿色税收理念贯穿于其中, 在完善现有税制的基础上开征新税种, 形成以资源税和污染税为主体, 其他税种相配合的绿色税收体系。
(2) 分步骤、分阶段推行绿色税收改革。从税收制度建设的进程来看, 我国绿色税收应当采取污染排放税和独立型环境税的模式, 即以目前所征收的排污费为基础, 通过排污费制度的转型来开征环境税, 而不宜在排污费之外再开征一种新税。在被征收主体上, 应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而不应以购买排污单位生产产品的消费者及购买具有潜在污染性产品的消费者为纳税人。前者数量较少, 征管效率较高, 而且和目前的排污费缴纳主体相吻合。对于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则以排放噪声的超标声级为税基, 采取超额累进税率的形式来征收。同时, 还应加快其他税种的改革步伐, 进一步完善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税收制度, 使其成为“绿色税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3. 实施绿色税收的前景展望
提高环境保护, 强化环保经济手段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绿色GDP”概念的提出, 标志着经济发展的理念已经发生变化, 由此延伸, 我们有必要按照“绿色税收”的思路, 建立完善我国的环境税收体系, 通过税收制度来鼓励对环境有建设意义的活动, 环境税制的建立与完善必须与国家的税收整体制度和环境管理制度相协调, 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意义重大, 绿色税收是其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比外国的发展历程中国面临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但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绿色税收必将引领中国税收新风向。
参考文献
[1]顾硕秀, 循环经济与绿色税收[J].时代经贸, 2007年第2期, 41-42.
[2]保罗·R.伯特尼, 罗伯特·N.史蒂文斯.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3]高晓露:《我国环境税收制度设计探讨》, 载《财会月刊》 (理论版) , 200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