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方式

2024-07-16

社会发展方式(通用12篇)

社会发展方式 篇1

当前,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低碳经济有可能演变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成为促进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世界著名气候科学家研究证实,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表面长期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使地球气温升高,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气候异常变化。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人类在工业生产中和生活中的排放,如焦化厂的黑烟、黄烟,炼铁厂和炼钢厂的烟尘,火力发电厂和化工厂的烟尘,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汽车尾气等。全球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中,发达国家占排放总量的80%以上,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其次是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二氧化碳过度的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北极冰雪融化加快,使海平面普遍升高,沿海城市有淹没的危险;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如洪灾、干旱灾害、寒流冰雪灾害、台风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联合国及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发表重要讲话,表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主张,并宣布了我国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相比2005年减排40%~45%,并将采取的节能减排的重大政策措施等。发展低碳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经之路。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2011年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今后经济工作中心任务来抓,务必抓出成效。要实现这一战略性的重大转变,必须着力抓好以下转变:传统发展、盲目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长远规划措施。同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应广泛运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实施政策措施、采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实行严格的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责任追究制。

加快传统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党中央提出农业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应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县市财政把投资重点转向农业。继续增加农业信贷,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大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整农田,兴修水利,发展节水灌溉,发展日光温室大棚蔬菜。逐步实现平地园田化、水利化、坡地梯田化。大力推广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逐步实现耕作、收割机械化。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建设现代化的种植养殖基地。大力发展各类专业的农牧业合作社,培育发展农牧业笼头企业,带领千家万户致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社保、环保、交通等事业。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同步发展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落实使农民满意。

全球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正推动着一场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在这次变革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机遇,占领绿色技术、低碳技术的制高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发展方式 篇2

领导方式转变是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和有效保障,只有转变、转快、转好领导方式,才能有力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此,领导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深刻认识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更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深刻变革;要深刻认识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既是时代的命题、实践的命题,也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是现实经济发展的挑战。就渑池而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转变领导方式更是刻不容缓。

怎么认识转变领导方式

转变领导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支撑。领导方式是执政党对执政规律把握的外在表现,是各级党政机关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阶段性中心任务的组织及施政方式。从科学内涵上讲,领导方式是观念理念,是思维方式,是体制机制,更是方法举措和干部作风表现。省委提出这一命题,抓住了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建设的关键。领导方式不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或在落实效率、效果上大打折扣。不同领导层级有特征不同的领导方式,不同阶段中心任务有方法不同的领导方式。现阶段,中心任务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因此,领导方式必须随之转变。

转变领导方式是推动县域发展的引领因素。渑池是资源大县,以资源开发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发展已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已到了不转不行,非转不可的地步。十多年来,渑池虽然实现了高速增长,完成了原始积累,但资源工业的粗放

发展也带来了种种弊端。一方面突出表现在:一是工业大而不强。二是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压力加大,环境约束趋紧。三是三产过于弱小,导致社会就业不足,城镇化进程缓慢。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必然面临资源枯竭的风险,产业发展停滞,产业困局、生态困局、发展困局将积重难返。另一方面,社会建设滞后,社会矛盾叠加,这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发展为民的目的背道而驰。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因此,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首先需要转变领导方式。

如何转变领导方式

一靠解放思想创新思维转。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纵观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凡是发展方式转变成效显著的地区,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就高,眼界就宽,思路就广,办法就多,其共同特征是,不只是个别领导干部,而是整个干部队伍的思想解放程度都高。渑池是建制2000多年的历史名县,历史遗址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仰韶文化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北部山区、黄河沿岸,山水秀美,景观独特,然而渑池的三产却做不大。因此,转变领导方式应着力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抓起。

二靠科学决策转。现代决策涉及的要素越来越复杂,范围越来越广,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单靠领导本身的智慧难以应对。作决策时应注重领导与群众结合,政府与专家结合,用程序的科学性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注意充分听取班子的意见、基层单位的意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立信访评估制度,听取广大群众对重大决策的意见,避免决策的盲目性、片面性。

三靠强化责任转。近年来,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传导快,安排部署清晰、具体,但一些好的决策还是落不到实处,究其原因主要在基层干部。为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一是建立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二是明责无缝隙。三是评议面对面。四是强化问责,加大对不作为干部的问责。通过建制、明责、评议、问责,努力解决中梗阻、下梗阻的突出问题。

四靠转变作风转。转变领导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有针对性地戒“浮”求“实”。要多学习勤思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学习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要加强实践,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总结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在渑池形成清正的党风、清净的政风、清纯的民风。要讲究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发展的规律、尊重群众的意愿,通过持之以恒的积累实现量变到质变。要讲究实在,工作措施要具体扎实,要把工作部署变成具体的项目,一件一件抓好。要讲究实效,干什么事情都要讲究实际效果,以此带动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

五靠体制机制转。机制的支撑,体制的保障,是转变领导方式长期的决定性因素。这应该是县域当前最具现实针对性和执政挑战性的问题。去年以来,我们成立了渑池商会、仰韶文化研究会、传统文化研究会、社区自治组织和铝工业、建材耐材产业协会及渑池县新能源发展促进会,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第三方社会力量、中介力量,构建行业协会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服务企业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与此同时,组织成立渑池科学发展促进会北京、深圳、郑州分会,整合渑池籍在外人员及在渑工作、服役的外籍人员资源,构建外部力量收集信息、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合作交流的平台。以体制机制的完善,在更广领域整合资源,支撑转变。

六靠政策制度转。在常委班子自身建设上,渑池研究制定了《县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关于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意见》。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制定完善了实绩登记制、末位淘汰制和干部任前公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规章制度,试行公推直选乡党委书记,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建立了重大项目稽查制度、行政效能监察制度、政府投资项目评估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尝试

探索县委及县委书记权力的规范化、透明化、民主化、科学化运行。在产业发展上,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产业聚集区发展基金,并出台了支持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制定了项目准入、节能减排、平安建设、信访稳定等一系列工作规范。通过政策和制度引领,推动领导方式转变。

社会发展方式 篇3

构建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体制

财政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作用。应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财政地位、职能和作用,从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和阶段性特征,以及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色出发,更加注重健全省与市县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发挥好财政的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

一是进一步合理界定省与市县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和市场作用边界的基础上,按照政策规定、受益范围、成本效率、基层优先等原则,合理界定省与市县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并逐步通过适当形式予以明确。强化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责任,提高民生支出的保障程度。结合落实国家税制改革措施,按照税种属性和经济效率等基本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间收入划分,调动市县发展积极性。引导市县政府完善对市辖区、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的财政体制,激发发展活力。积极稳妥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并处理好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其他经济管理权限关系。强化乡镇财政管理,因地制宜深化乡财县管改革。二是进一步完善省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科学设置、合理搭配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基础上,逐步做到属于市县政府事务,其自有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求的,省财政统筹运用中央补助和省级财力,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属于中央和省委托事务的,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足额安排资金;属于中央、省和市县共同事务和支出责任的支出,明确各自负担比例,形成科学合理的配套机制。分类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从监管制度、技术操作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进一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把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满足县级基本财力保障需要,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作为当前研究的目标,在加大财力支持力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完善奖补机制,基本建立起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落实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费制度

科学的税费制度对促进发展方式转變具有重要作用。从国家税制改革的导向看,未来国家将进一步深化资源税制改革,使之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深化环境税制改革,使制造污染者和破坏生态者承担必要的环境损害成本,正确引导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促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进一步深化货物劳务税制改革,如适时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深化个人所得税制改革,逐步实现由现行分类税制向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税制转变,有效调节收入分配;进一步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逐步改变目前房地产开发、流转、保有环节各类收费和税收并存的状况,合理安排税收负担,促进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地方税体系。应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更加注重发挥好税费制度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调控作用。

一是做好税制改革措施在河南的落实工作,并争取在河南先行先试,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二是结合税制改革,理顺相关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并管好用好相关资金,使其调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比如,在涉及资源、环境的收费方面,统筹处理好以经济手段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灵活运用向企业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推动企业按规定提取准备金(保证金)等手段,促进企业和政府分工协作,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健全完善财政调控政策体系

财政政策是各级政府调控政策体系的重要构成和基础力量。应更加注重主动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和挑战,切实转变观念,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财政发展改革规律,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财政政策。继续完善有利于国内外企业投资河南的财政支持政策,推动河南吸引内外资跃上新台阶。落实好中央扩大内需投资、代发政府债券等政策,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促进投资持续增长。大力支持基本生活必需品生产和基本生产资料供应,发挥好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围绕增强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企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力度。支持推进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高成长性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落实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政策,推动新能源、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适应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要求,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统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革命老区转移支持力度,提高财力薄弱地区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保障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政策。支持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促进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做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落实工作,在改善民生中促进扩大消费需求。支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对象待遇水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按照国家提高财政教育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对我省的分解任务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启动学前教育发展项目,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等政策,提高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支持化解高校债务风险,促进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支持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大幅度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支持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争取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支持建立政策性住房保障体系。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的投融资机制。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我省各级财力还比较薄弱。应更加注重通过改革创新,在教育、医疗卫生、科技、养老、政策性住房等社会事业领域以及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领域,通过财政贴息、奖补、政策性金融等具体途径,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使政府与市场形成合力。

进一步深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构成,也是财政系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直接表现。应更加注重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促进理财方式转变方面的职能作用。

一是进一步加强“两基”建设。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统计报告制度,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和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提升管理基础工作水平。发挥乡镇财政就地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对本级和上级财政安排的资金以及其他部门、其他渠道下达的财政性资金实行全面监管,提升基层财政建设水平。研究建立财政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基层政府科学理财。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公共财政预算,提高公共财政收入质量,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提高基金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政策,推进市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继续做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试编工作,逐步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将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取消预算外资金。三是进一步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编制制度,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學性、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加强项目库建设,夯实预算编制的基础。继续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内容。研究建立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制度。研究建立绩效管理制度,使绩效目标与评价与预算管理全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市县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完善各单位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度,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均衡性和效率。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在完善预算编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积极推进政府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预算和执行等情况公开。明确预算公开的原则和主体,强化预算公开责任制度,加快预算公开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五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建立财政监督机构与预算管理机构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完善财政“大监督”格局。充分发挥省财政派出监督检查机构作用,加强重大财税政策实施情况、市县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开展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建立完善财政监督信息披露和公告制度。六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法规制度体系。做好农业综合开发条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等立法工作,全面加强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

转变理财方式是一项持续的任务。全省财政部门将把以理财方式转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促进财政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根本途径,把转变财政职能、理财观念、工作方法与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求实求效,真正肩负起服务转变的责任,在创新中提高理财水平,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发展方式 篇4

这次培训活动,收获很多,体会颇丰。今后笔者会进一步整理思考自己这次考察培训的观感和收获。在这里,笔者只从大学的功能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并且对大学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冲击与改变,谈一些肤浅的感受、认识和思考。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界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IT、互联网等)、教育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等现象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各大学都在未雨绸缪,制定各种战略规划,并且以不同的方式适应和应对这些新的挑战。

首先,知识的数字化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IT和互联网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已经处在知识和信息的包围之中。大学的知识权威已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现在,人们不一定到大学学习,就可以获得知识。人们通过IT和互联网,还可以从知识产业和创意产业等许多其他地方获取知识。这不仅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形成了革命性冲击,而且开始有人怀疑大学教育的实际效能,即大学传递的知识是否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

就大学外部而言,人们即使不到大学,也可以获得知识;在大学内部,传统的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式也已经变成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教师从学习的组织者开始向学习伙伴的角色转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无论是墨尔本大学,还是悉尼大学,都在改造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室空间结构,力图构建师生互动、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网状空间方式,以适应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学习进程。再如,麦考瑞大学正在策划建设可以由机器人查阅图书的新型图书,进一步方便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

既然学习可以在大学之外获得,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的方式获得,那么大学就应该把这种学习方式整合在高等教育之内,进一步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习效能。例如,墨尔本大学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新的要求,即通过社会参与和合作学习,在促进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和社会领导力。该学校设立了“学生参与和领导力项目”(The Melbourne Experience:Student engagement&leadership programs),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学习,加强与社区和公民社会的联系。

澳大利亚各个大学,都关注学生的国际经验。学校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知识转移,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学会交流和获取实践性知识;提倡学生走向国际,增加国际性学习的经验,树立多元文化观念,做所谓“全球积极公民”。例如,新南威尔士大学提出的教育理念或口号是:“全球教育+全球联网=全球机遇”,可见他们对国际化的重视。

其次,冷战结束之后,经济全球化使整个世界的人员跨国流动成为一种常态。教育资源尤其是学术人才的国际流通和留学生数量的激增,不仅使大学师资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而且使各个国家的大学变成文化多样性的展示场地或空间,多元文化成为一流大学的常态。澳大利亚大学都非常关注他们的国际排名,其背后的动力就在于国际竞争以及教育资源与市场分额的争夺。

——大学的国际化最明显地表现在留学国外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在近几十年,到其他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有250万人在其他国家留学,这其中主要接受国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主要集中在讲英语的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而主要生源输出国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大学的国际化也表现在教师队伍国际间的流动明显加速。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学生到发达国家攻读学位,这就使许多人选择留在这些国家。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的研究条件非常优越,另一方面也是考虑薪水和生活的因素。实际上,不仅发展中国家的大学面临人才流失的挑战,甚至连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也面临美国等国家的人才竞争。为了应对这种变化,他们也在采取一系列政策,吸引澳大利亚籍在北美获得博士学位且颇有成就的学者回国工作。

——年轻一代的学者,特别是有成就的学者,更愿意采取灵活和弹性的方式工作。他们不愿在一所大学工作一生,而是希望增加多样的国际化经历。有些学者采取半年固定在一所大学工作,另外半年到国际上其他大学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工作模式;有的采取每一、两年就更换工作,在不同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流动。

——大学的国际化也表现在教学资源的跨国流动和传播,人们几乎可以同时共享同样的课程理念、教材、案例、教学方法。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是容易理解的,因为现在的远程教育和远程学术研讨活动,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视频加以实现;另外目前中国许多大学在直接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把西方教材作为补充参考教材;许多人都在尝试双语教学,并且大胆尝试国外的教学方法。

第三,高质量教育的期待和大众对教育公平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学生数量的激增,使大学从过去精英教育的象牙塔变成了公众普遍需求的公共服务产品。一方面是社会对大学有卓越学术研究和教育的期待,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青年涌入大学。近年来,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实际上,澳大利亚同样是在最近几十年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1956年,澳大利亚只有34,406名在校大学生,可是到2006年数量已经达到984,146人。

这几年,国内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关注率明显增高,对大学事务的评价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在澳大利亚也存在。原因就在于,过去只有少数人读大学,大家对大学校园内的事情不怎么关心。可是,现在多数家庭都有子女在大学读书,学生读书是否“物有所值”就成为普通公众的话题。过去少数精英读大学,找到好的工作岗位没有问题;可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如何满足这些学子找到合适工作岗位的需要,就成为一种新的压力。因此,除少数一流大学之外,其他大学不得不考虑向更具有职业定向的培养方式发展。譬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大学仍然坚持宽口径、综合化人才培养模式,甚至墨尔本大学进一步把近100个本科生专业归并为人文、科学、生命科学、工程、商业和音乐六个学位,以便进行通识教育和跨学科教育,发展通用和跨学科的技能(generic and interdisciplinary skill),而把学术和职业发展方向的教育延后到研究生阶段解决。但是,澳大利亚的其他大学大都已趋向于比较职业化的培养。

另外,学生数量的增加显然符合教育公平的理念,而且无疑也能够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但是,却使学校追求卓越的目标受到一定限制,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于较高的学术标准的要求,而且社会也不需要这么多纯粹以学术研究见长的人。各个大学都面临这种矛盾需求的压力。

第四,大学的组织方式也在通过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变革的冲击。西方大学有自治的传统,一直标榜学术自由。现在,科学研究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这引起公众对大学使用资金是否有效率的担忧,政府也因大额拨款而逐渐加强了对大学的监管。这就是说,公众对大学的运行及教育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大,从而也引起政府对大学的监管和政策引导。譬如,教育质量一直是西方大学内部的事情,外部的影响也只是该大学的社会声誉问题。可是,澳大利亚政府最近相继成立了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局(Australian Universities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和澳大利亚国家教学委员会(The Australian Council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加强对大学教学质量的规范、指导和管理。

另外,由于知识形态的改变,即社会不仅需要大学提供纯粹理论性的知识,而且更多地需要与实际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性知识和本土性知识,因此,大学越来越多地聘请公司、银行、企业等方面的专家来学校从事教学活动。大学逐渐渗透进许多企业文化,甚至有些校长公开让教职员工接受一些企业精神,以提高大学的效率。行业和大学之间的鸿沟正在被填平或双方正在编织更加密切的互动关系。

教师队伍流动性的增加,灵活的聘用制度就应运而生了。悉尼大学新任校长斯宾塞就认为,可以让有些学者四个月在悉尼工作,而其余的时间可以到世界任何地方工作。

学生数量的增加以及学费的提升,都强化了学生的维权意识。学生越来越关心自己的权益是否得到实现,自己交的高额学费是否物有所值。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学现在都接受甚至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如许多大学的学术委员会都有学生代表(一般是本科生1个名额,研究生1个名额)参与,而且他们与其他学术委员具有同样的权利。

最后,知识传播方式的改变,使大学的功能也发生变化。各个大学都无一例外地提出社会参与、全球联系以及通过知识转移服务社会的大学新功能。希望通过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实现双赢,并且通过互动激发知识的新发展,带来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的好处。

墨尔本大学提出大学的核心功能或活动,已经从原有的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作为第三功能。该大学不仅增设了“知识转移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办公室”(这个办公室的功能是宣传知识转移,联系和发展伙伴关系,向媒体发布知识转移的消息),甚至在教师晋级和提薪时,也从传统的考核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状态,增加了与社区、社会和国际的联系以及参与知识转移的第三项指标。知识转移的动机是:分享新思想、新观念,从而促进社会变化和技术发明;与非赢利组织合作,参与公共讨论和政策研究咨询;出售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学校认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对社会的责任,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创造价值的机会。墨尔本大学还新设立了“校长知识转移奖”:每年推选4位优秀奖,每人给予5,000澳元的奖励;每年设10个知识转移项目,5个访问学者项目,每项都是资助10,000澳元。评选条件如下:必须是知识领域的转移和社会服务,这种参与及知识转移反过来对教学有益处,对大学和合作伙伴都有益处,而且应该是长期、稳定、密切、持续的合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悉尼大学也成立了科研成果市场化研究所(Sydnovate),聘任一位以色列企业家作为主管。建立这个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以知识、专利和咨询服务参与社会,为研究者和企业、研究成果和社会需求之间牵线搭桥,改善社会的经济表现、经济效二高率、健康和福利,参与公共争论,扩大学生的专业实践领域,为政府制订政策提供研究性咨询,提升文化生活。显然,这类似于我们提出的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在当代社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与社会有着各种联系且拥有多重目标的复杂组织,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当代大学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也许,这些功能在大学一产生就都以或明或显的方式存在了。但是,对这些功能的认识并不是一开始就清楚的。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大学功能的演化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只关注教学;第二阶段关注教学与科学研究;第三阶段,才认识到大学应该同时具备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这些发展阶段,基本上与大学功能突现的历史相重合。

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大学的初创时期,这个阶段以意大利、法国、英国为代表,从中世纪修道院的基础上开始出现现代大学的雏形,由于最初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牧师,因此该阶段的大学主要的任务是进行教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特征。在这个阶段,学校主要的学科是神学、哲学,尽管也出现了某些应用性的学科,如法学和医学,但这个时候的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牧师和神学家。像澳大利亚这样的殖民地国家,基本上也经历了同样的发展历程。譬如,建立最早的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开始都是从哲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开始的。像澳大利亚的大学副校长(DVC)兼教务长(Provost)一职,权力比较大,所有学院(faculties)的院长都要对他负责,向他汇报。我感觉,这显然是从以教学为单一功能的第一阶段延续下来的,但这的确保证了教学的中心地位。这种组织架构仍然值得我们参考。

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以洪堡塑造的德国大学为代表,在这个阶段,大学把科学研究的功能与教学或人才培养的功能结合起来,建设了最早的研究型大学的雏形。其中,历史学家兰克所开设的研究课,不仅把历史提升到“科学水平”,而且成为全世界大学仿效的榜样。从此之后,大学不仅具有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功能,而且学科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许多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如电学、光学、工学、经济、金融、工商管理,等等。由此,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惟有具有科学研究传统的大学,才能培养出适应工业时代的具备现代科学知识的精英人才来。

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以美国的大学为代表,其显著特征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增加了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学与政府、当地社区、非政府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这样一来,使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社会的需要结合了起来,大学就具有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个功能。大学通过服务社会来寻找动力,社会也需要大学的服务而获得智力支撑。在这个阶段,大学如果不能很好地服务社会,就没有办法找到研究的领域和问题,因而其学术研究就无从谈起;如果不能很好地服务社会,那么人才培养也就不符合社会的需要。只有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大学才能做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科研成果,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来,从而达到引领社会发展的目的。

既然当代大学已经成为一种拥有多重目标的复杂组织,所以只有有效地整合这些目标,才能有效地发挥大学的功能。从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的功能逻辑与其历史发展的逻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大学的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实际上一直存在于大学发展的全过程,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功能的方式并不一样。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大学存在合法性的基础,是大学永不腿色的底色。随着新的功能的显现,人才培养的功能并不是被削弱了,而是以不同的形式而得到加强了。譬如,科学研究功能走向前台之后,必须具有科学创新的教学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社会服务功能凸现之后,只有加入服务社会的过程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科学研究是大学为保持人才培养的先进性所要求的条件,本身却逐渐成为大学的一个主要功能,而且一旦科学研究的功能凸显,那么其研究水三平也就深深地影响其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影响力,同时大大提升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服务社会本来就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培养人才本身就是服务社会的基本要求,科学研究的成果最后必定也能够惠及社会。这个功能的凸现,使服务社会成为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既拓展了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广度,也加深了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深度,强化了大学与社会的内在联系。

另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大学实际上扮演了这个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并且也深受这个进程的影响。在当前,国际化已经成为提升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品质和影响的重要途径和要素。大学学者国际流动和留学生的跨国流动不仅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而且也培育了可以自如地进行跨文化工作的人才,进而通过对各种差异文化的理性分析和把握,使大学成为各种文化冲撞的实验室,由此扮演了国际文化交流的推进器、文化冲突的减压器和文化融合的加速器。在文化冲突、选择、整合和创新的过程中,大学扮演的文化引领者的服务社会功能和文化使命越来越明显了。

社会变化和时代发展的新特征,给大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也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

首先,大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将可能变得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因此,传统的象牙塔式纯学院派的大学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能够多元整合公共资源和各种人力资源的大学将成为优胜者。大学的自治传统会受到公众和公共领域的评判和监督,大学与政府、社区、企业的互动将越来越频繁而深入。

其次,大学依法办学的传统依然是高等教育有序和平稳发展的保障,因此法制化仍然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之基:澳大利亚的大学的建立,政府的拨款,大学的组织架构,都是依照一定的法案实施的。大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无论如何变化,都会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或通过修正法案来突破原有的限制。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再次,大学的教与学方式将可能变得更加多样而富有挑战性,因此,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将演变成为教师、学生、社会各业有专长的人士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流,学生的学习空间将大大改变和拓宽。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反思,因为与西方讲英语国家的大学相比,往往仍然有灌输的传统或习惯。我们在授课时,往往全面而细致地讲解,而且往往把答案给学生阐释清楚,生怕任何学生不能理解每一个细节。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全面,可是这也无意中剥夺了学生自己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的机会和动力。悉尼大学校长说,过去告诉学生答案并且将其讲清楚的教授是好教师,而现在决不告诉学生答案的教授才是好教师。

然后,大学发挥功能的方式将可能变得更直接介入或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因此,传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功能将日益与社会服务的功能内在地联结在一起。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社会参与和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性探索之间的界限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由于这个进程实际上从美国开始而且以其为典型,所以,澳大利亚大学同样以美国为主要的学习和参照对象。悉尼大学采取措施从美国吸引人才,而墨尔本大学的所谓“墨尔本模式”也是以美国的理念为基础而设计的,而且他们都毫不掩饰这一点,甚至以此为荣。这让我们想起,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国学者都到德国留学,且以此为荣。

社会发展方式 篇5

卫东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陈辉

这段时间,我们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及《河南日报》系列文章“何平九论”。文章言语质朴,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九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卢书记文章的内涵,思想深远,论述全面,对于各级干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个月来,我认真研究学习了系列文章,我感到这一系列文章已经从理论上解决了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来说重要的就是落实,重要的是将理论文章的思路、方法应用的实际工作中来,下面结合我所从事的环保工作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提升领导站位。

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要在发展中解决。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发展,也不能停止发展来保护环境。因此,我们在环保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这个关系必须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与环保协调统一起来,坚持科学发展、优化发展,坚持在保护环境中寻求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要努力用最小的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努力探索一条代价小、排放少、效益好、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

(2)要正确处理环境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把环保服务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创新管理模式,为企业治理污染提供决策、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信息、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履行污染治理义务,主动、及时、准确、全面地将环保政策向企业解释透彻,增强环保政策的透明度。在日常环保审批和执法检查中切实增强环境监管责任意识,做到严格审批、严厉查处、严肃追究。要强化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深化环境执法后督察。

二是改进领导作风,提升领导能力。

要按照赵顷霖书记提出的“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提升行政效能,抓好工作落实。要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自我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执行能力,努力实现局党组提出的 “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三个一流”目标。坚决杜绝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夯实环境基础。

(1)要有一种求实精神。作为基层领导,在工作中要勇于应用“领导在一线垂范、决策在一线落实、队伍在一线锻炼、问题在一线解决、威信在一线树立、成效在一线检验”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一线工作法”是一种求实精神。在工作中只有重心下移,管理前移,扑下身子抓工作,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迈开双脚,亲临一线,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问题、污染减排工作的紧迫问题、环保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等。

(2)要提高能力素质。我们要按照“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坚持“中心工作跟得上、改善民生办实事、加快发展真爬坡、重大事情拿得下”的干部实绩衡量标准,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五位一体”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团结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五型班子”。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把学习作为终身建设的任务。要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自觉增强责任意识,使全体人员履行职责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努力打造一支精业务、善管理、肯干事、会干事的环保队伍。

(3)要提高执行力水平。重点是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上下功夫。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搞好服务,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限时办结,确保重点项目扎实顺利推进。

三是加强环境管理,提升发展水平。

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管理职能,通过污染减排、环境准入、清洁生产等工作,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新增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强力推进污染减排。要在完成环境容量测算、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调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十二五”污染减排基数和总量控制目标,围绕完成“十二五”期间的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减排指标,落实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监管减排措施。同时要加强督查考核,完善污染减排统计体系、考核体系及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继续实行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一票否决”制。

(2)严格环境准入。要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坚决杜绝高耗能、重污染项目入驻我市,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新兴战略产业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 篇6

(一)顶层设计框架

回过头来看国家近十年来的发展。国家顶层设计的基本框架包括哪些呢?我觉得至少包括:第一在发展的指导理念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布局问题,也就是回答“建设什么”。从十六大以来一直到十七大,我们党始终与时俱进。十六大提出三个文明一起抓。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央提出四位一体的发展。到了十七大加入了生态文明,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新的认识和新的贡献。第三,是怎样建设的问题。由早期的“科教兴国”发展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突出了人才强国,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这就是党的认识的新进展。科技发展、教育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问题。根据这样一个总体思想,十五期间完成了科技规划,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人才规划和教育规划。现代化的整体战略在顶层设计上已经完成。为服务于这种整体战略,在行动的策略上需要整合。这就是2010年6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提出的一句结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事实上,发展方式的转变集中地体现了我国的基本战略,从这个意义上,它成为我国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最重要的行动平台。今天我们要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去研究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这是我们战略研究的一个基本侧重点。

(二)教育发展新起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的历史起点集中表现为党的十七大的引领。我认为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发展新任务的概括体现为三个“第一”。首先,第一次提出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让教育的发展为民族振兴服务。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手段就是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第二,第一次提出教育公平。教育要服务民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第三,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国际,教育就是民生,教育就是今天,教育就是明天。”这是对当代教育的把握。

(三)学习《纲要》的新视角

我们今天的规划,应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革创新来推进科学发展。从战略上来讲就是如何以教育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于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提高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总书记的报告中说,我们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事业来支撑我们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由大到强,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了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以追求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阶段。第二个核心目标是追求公平,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二、《纲要》引领职教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在上面这样一个总体思路安排下,面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纲要》进一步引领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内涵上走向深层

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教大众化。更加关注普职协调发展,更加着意满足人民群众选择的多样化。温总理的报告讲了六部分。第三部分就是讲各类教育的协调问题。发展的本质在结构改革。我们明确提出在普及高中阶段过程中要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之路,坚持大体相当。到2020年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从现在24.2%提高到将来的40%,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国际经验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选择在中国目前情况下是适合的。我国在继续提高高中教育水平、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时更多的是关注两个教育层次内部的不同教育类型,来满足国家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也满足老百姓自身发展的需要。

2提高教育质量

从职业教育自身情况出发,与其他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大扩招是上世纪90年代,职业教育大扩招是从2005年开始,基础教育已率先普及。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扩招比较快,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比较高。明显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困难是物质基础不牢。因此从职业教育自身出发,《纲要》实事求是地认为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夯实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教育部、人保部、财政部三个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能力的文件已经公布了。我们要夯实基础能力建设但不能仅仅停留于基础能力建设上,更要看到提升质量的本质要求。《纲要》中提升质量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传统的微观视角,就是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和素质。第二个宏观视角是完善优化教育体系,更加关注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体制的创新。我认为这次最重要的新的提法是体制改革这一章中的第一段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这在改革史上是没有提过的。这表明了当我国发展方式转变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第一个历史阶段其焦点是资源配置,而现在则转到质量上来,体制改革的聚焦开始发生变化,所以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这是非常重要的阶段性转变。这次在提高质量上不是传统的提出教材改革、课程改革、评价改革,更重要的是以人的能力提高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

3建设现代职教体系

质量标准在更宏观层次上表现为结构优化。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在培养规格上多大程度满足了人民群众自身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不能仅仅从课程改革角度来看,还要从宏观视野上来看。无论是总书记报告的第一部分还是《纲要》序言的第一部分,都明确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体系,这是从全局意义上提出的,在职业教育领域提出相应的构建以现代终身教育理念指导的中职、高职协调发展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纲要》里面涉及专业结构问题、层次结构问题、类型结构问题等,归结为一句话,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两个体系。第一个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第二个要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动态调节机制。这在现代视角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两个非常重要的进步。第一个特征袁部长曾说过,职业教育是一个类的概念,不是一个层次概念。那么怎样形成类的概念呢?第一,《纲要》明确提出,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上的衔接。第二,要完善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学的制度。这两条就把职业教育内部不同层次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职业教育的类特征。第二个特征是体现终身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建设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职教体系,学校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近几年,许多省市职业学校年招生人数中有10%-25%不是应届毕业生。传统职业教育在内涵上发生了变化,正朝职业教育终身化前进。

4“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体制创新

这是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体制建设。也是我们要长期为之奋斗的,但是这一次《纲要》新的重点是提出在政

府主导下实现,不是靠市场机制。如何来主导呢?政府要搞规划、要搞立法、要通过政策来统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通过这些措施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体制。具体内容主要有两条:

(1)合作机制从政策调节转向更为制度化的法制规范

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建立《校企合作法》,这是往前迈的一大步。校企合作机制已经从单一的政策调节机制转向政策调节和法制强制相结合的机制,建立更加稳固的制度发展。

(2)合作内容从人、财、物的资源合作转向人才培养过程的融合性的深度合作

怎样赋予企业更多的权利和责任,使育人更加优化,这是我们这次《纲要》深化的地方。

5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一次规划了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及其配套的制度建设的综合性战略目标。这也是温总理第一次提出来的。在2008年的8月29日。温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会后总理发表了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谈到职业教育时,他说,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跟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是有差别的。什么原因呢,总理自问自答,首先是社会认知问题,以为职业教育没有前途,因此要加强引导。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总理不仅点出了职业教育的世纪难题,也指出了破解难题的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这次《纲要》从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研究涉及职业教育领域的主体。主体有四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第二企业行业。第三校长老师。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主体是人民群众。《纲要》在机制调整上从四个层面展开:第一,人事制度。指出培养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劳动者,中央重申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具体措施有: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劳动者实行国家奖励: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一个整个社会重视职业教育,行行出状元的氛围;对职业学校学生实行技能大赛制度。第二,就业政策。有两条:第一条,坚持灵活就业,保护就业空间。第二条提高就业质量,使学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第三升学制度。这一次明确提出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升学制度。要使我们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升学就业上获得跟其他教育同样的平等竞争机会。不能有歧视性制度,这个问题正通过制度的完善来解决。第四就学政策。考虑到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总理讲话中提到的85%学生是来自普通群众的家庭。应该在职业学校施行免除学费的政策,同时还要改善生活补助政策。这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支持。

(二)把改革发展的任务设计成创新行动计划

1提出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的新任务

(1)人才培养方法模式的改革有了新发展。职教司创新性地提出了“五个必须”。第一招生专业必须跟职业岗位对接,所以一定要调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第二,教学内容、教材必须跟岗位的具体任务对接。所以我们这次课程改革不是以学科知识为主而是以岗位任务为本位。第三,工作过程跟教学过程相对接。实际上就是要找学习过程中的真正生产环境。顶岗实习就是一个办法,可以在企业中顶岗,也可以在学校基地中顶岗。鲁部长提出工业文化、企业文化进课堂,在文化论的意义上提出来塑造一种隐性课程、环境课程。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过程对接就是一种文化的衔接与融合。第四,双证制。第五提出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终身教育对接。这是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以大量的调查研究为基础总结出的基本对接平台。事实上,从全国各地经验来看,第一课程改革上是以职业生涯为本位而不是以职业为本位:第二我们的体系不是知识体系、学科体系而是以岗位的工作内容为主线。第三,为了实现整合,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同时实行模块化可供选择的教学原则。第四在模式方法上,提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2)引进了人才培养创新制度变革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是个世纪问题。党中央领导多次在谈话报告中提到这一点。《纲要》没有回避这样一个时代性问题,而是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一个是模式要改革,另一个就是管理制度。学校要营造让学生自由发展的氛围,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在优秀学生中实现转学、转专业、跳级等制度创新。培养一个孩子,兴趣、特长、社会需要三者相结合就能把一个人的创新潜力发挥出来,但因为社会的复杂原因这往往不能实现,我们要创造新的制度让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大。总理在报告中说要提升学校自由选择发展的空间。对于职业教育来讲,创新人才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创新型人才,二是创业者。如果把这两种人才培养出来就是对民族重大的贡献。

(3)扩大了学生自由的机会和选择空间,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现代的教育公平是要求相对均衡,主要是指资源配置,包括教师资源配置。真正本质意义上实现公平应该是让每一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上。为每一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理想。这既是公平问题,也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制高点问题。

2厘清了统筹城乡、加快农村职教发展的新思路

(1)加快面向农村职教发展的新境界。“面向”一方面是指县域领域内的职教本身:另一方面是指县域以外全社会的资源都要面向县域内的教育。这指出了城乡发展的统筹之路。这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指导下的城乡统筹实现均衡的重要发展思路。

(2)统筹内容的新发展。既强调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更进一步深入到管理制度、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诸方面的统筹,是更加完善的城乡统筹。

(3)流动性发展的管理。从单向流动到双向流动。

(4)全面关注服务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

3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新举措

怎样真正实现优先发展?要落实这样一个战略举措必须在办学调整、管理体制上来努力。这次《纲要》在以下四个方面非常明显:

(1)政府的投入保障机制更为稳定和制度化。保障范围、保障水平制度化,非义务教育建立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修改保障标准。

(2)企业合作参与的深层次化和实效化。

(3)社会参与积极性激励机制有了新进展。进一步发展教育民办机制。

(4)学校办学扩大了自主权,管理方式更民主。财政拨款把主动权留给校长、留给地方。完善校长办公会议制度。

4为全面落实《纲要》搭建了务实可行的工程项目和改革实验平台

社会发展方式 篇7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联系,差别

1 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简要回顾

党的十七大以前, 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仍没有超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分析框架。虽然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 但也应看到它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制度障碍、技术重复引进、收入差距扩大、公众福利低下、资源掠夺性开发、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 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发展。因此, 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2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 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 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 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 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 二者相互促进, 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 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3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3.1 指导观念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 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 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 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的一些学者论述) , 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 (佩雷、纳克斯等人) , 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 (魏茨曼等人) 、创新理论 (诺思等人的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等人的技术创新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自然回归理论、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理论、生态发展理论) 等。

3.4 划分依据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 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 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 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 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 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3.5 类型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 (科斯、诺斯、施莱弗和维什尼) 、知识创新型 (熊彼特、舒尔茨、贝克尔、罗默、普雷斯科特和鲍易德、卢卡斯、斯图尔特) 、扩大需求型 (凯恩斯、罗宾逊) 、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

3.6 衡量指标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 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 如人口总数和净增率、国内发展指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居民居住条件、每千人口医生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政府廉

(上接67页) HART手操器或To Ftool软件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 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 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人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 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3.7 推进动力不同。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在引进技术上, 当前我国进口设备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 光纤制造装备为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5%、大型成套石油化工装备80%、轿车工业装备和数控机床及纺织机械与胶印设备70%。

3.8 功能作用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只注重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 不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外境的关系, 不能协调个人、城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 不能协调国民公平待遇关系等。

3.9 实现路径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是在增长中求发展, 增长以快以多为先为重, 发展为后为轻。通过经济增长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使穷人从经济增长中受益, 从而减少贫困 (理论上称之为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 。因此, 必须从发展中求增长。

3.1 0 目标取向不同。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 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数量的扩张, 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变化, 经济发展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变化;经济增长属于战术目标, 经济发展属于战略目标。

社会发展方式 篇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经济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正面临资源及效率瓶颈, 转变传统的以高消耗、高污染为增长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 在实现数量增长的同时兼顾质量与效益, 成为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贸易导向战略是青岛市长期以来重要的经济战略,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探索方面, 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理应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 鉴于此, 本文立足于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视角提出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以及相应的机制及对策。

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视角及述评

基于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需求视角。研究认为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的总需求结构需要通过扩大以内需为支撑的内生发展战略和构建“劳动偏向型”收入分配制度来调整 (史晋川, 2011) , 通过引导居民低碳消费增长观念 (许进杰, 2011) 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二, 制度视角。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赖于从“以政府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王宗道, 2010) , 以及充分发挥财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 (朱忠明, 2011) 。第三, 技术创新视角。认为科技进步和科技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贡献明显 (马强文, 2010) , 通过建立创新体系 (周莉雅, 2009) 、发挥大学在推动新制度领导力、组织结构和企业扩张方面的核心地位 (Jan Youtie、Philip Shapira, 2008)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四, 贸易发展视角。我国是贸易大国, 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目前研究认为,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应从“外延性、粗放式”向“平衡型、包容性、精益化”的新方式转变 (唐海燕, 2010) , 通过建立服务贸易功能区、优化服务贸易环境,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链条整合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李宇宏, 2012) 。

在分析青岛市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方面, 一要考虑经济发展方式要与当前经济形势一致。对不断变换的国际国内环境, 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也日益增多, 因而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二要注意经济发展方式应坚持反思和借鉴并重。要思考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不足, 不足之处正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更要结合青岛市现状借鉴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

三、青岛市贸易发展演进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国家对外贸易逐渐开放, 青岛市对外贸易也进入起步发展时期, 从1988年到201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稳步增长。但受国家政策及国际形势的影响, 进出口贸易增长率呈现出阶段性特征。1992年在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引导下, 青岛市贸易进出口增长率达到历史的最高点, 之后逐渐趋于平稳发展。1995年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高污染高能耗等进出口限制导致贸易增长率有所下降,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增长率达到低谷。2001年我国加入WTO, 推动青岛市贸易发展在贸易规则、政策谈判和制定等方面发生根本性改变, 积极调整对外贸易战略, 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贸易增长率呈上升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使青岛市贸易总量在20多年持续增长后首次出现负增长, 随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一系列经济政策引导下迅速复苏。

数据来源:根据2011年青岛市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青岛市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外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但青岛市在贸易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但产品附加值仍偏低。

自2000年以来, 随着青岛市第一产业比例不断下降, 二、三产业比例不断增加, 尤其在2007年青岛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为18.8%, 8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长速度 (15.7%) ,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上升到43%。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反映了贸易结构的变化。但是, 青岛市出口产品低附加值的特点仍不容忽视。从2011年出口数据分析, 服装纺织类、电气电子类、机械设备类和运输工具类占到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 这些产品大部分为工业制成品, 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像飞机、软件、大型设备、精密仪器等高端产品的出口相对较少。

第二, 贸易额持续增长与高依存度并存。

青岛市进出口额从1988年的280972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7126310万美元, 年均增长率15.09%。贸易的迅速增长和贸易规模的扩大主要是依靠数量增长实现的, 外贸数量的增长反映在经济运行和对外经济运行的关系上, 则表现为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2011年青岛市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7.9%, 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风险, 也可见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影响。

第三, 外商投资增加与经营主体失衡存在矛盾。

在对外开放之初, 青岛市贸易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贸易形式主要是加工贸易和招商引资。随着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及国内环境良好运转, 外国投资不断增加。青岛市直接利用外资金额从1990年的4839万美增加到2011年的363350万美元, 增加了75倍, 利用规模不断扩大。但从各类企业的出口数据来看, 2011年商品出口总额为4005572万美元, 外商投资企业为出口额为1933109万美元, 占48.3%, 青岛市对外出口方面起主导作用和占主要地位的仍是外资企业, 民营外贸企业和国有企业仍需加大发展力度。

四、基于贸易视角的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分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青岛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贸易是青岛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 贸易转变效应会扩散到其他相关产业, 贸易增长对青岛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 本文从贸易的视角探索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分析通过提高贸易质量和调整贸易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目标上, 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数量与质量并重、规模与效益并重、产品结构合理、进出口协调的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发展方式。具体而言, 贸易出口既要保证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又要保证出口产品的高质量;在保证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同时又要考虑潜在成本因素, 不以高消耗、高投入换取账面利润;在产品的出口结构上, 减少初级产品的出口量, 保持工业制成品的稳定增长, 提高资本、技术型等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量;在产品、服务流通方向上, 保证有出有进, 平衡增长。

五、基于贸易视角的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制分析

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是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制主要由创新机制、市场机制和组织机制三部分构成。

1.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包括产品创新机制、产业创新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第一, 产品创新机制。企业应该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 对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等进行严格把关;设计独特的产品外观和人性化的包装;打造国际知名商标;提供咨询、信贷、保证、维修等完善的服务等。第二, 产业创新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产业集群可成为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成长的重要载体, 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提升又将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二者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性。因而, 整合优势产业和优势品牌, 在区域产业发展形式上的创新将会推动经济发展。第三, 技术创新机制。完善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鼓励人人创新;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将科研成果转为生产力;还应推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立, 为企业提供有关的信息和技术咨询, 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2.市场机制

青岛市在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第一, 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最有效的调节方式, 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要建立原料供应监督机制, 以稳定原料来源和原料采购价格;提高生产环节的效率, 减少资源浪费;完善畅通的产品销售渠道等。第二, 供求是市场机制的主体, 企业既是产品市场的供给者又是原材料市场的需求者。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 企业应认清当前的市场供求状况, 寻找需求点, 根据行情调整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战略、产品等。第三, 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应建立在公平、公开的原则上。在透明化的市场上, 通过平等的竞争方式, 淘汰落后产业和产品, 对青岛市的产业进行调整和优化, 有利于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3.组织机制

建立组织机制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组织交易成本, 以及最快的组织整体反应度, 以抓住市场机会。从政府层面来看, 应该根据青岛市经济发展特点制定战略规划, 引导贸易方式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建立完善的政企协调体系, 较少企业办事程序, 简化企业出口退税、核销等方面的程序, 提高服务效率;在建立信息平台方面发挥带头作用。从企业自身来看, 减少组织管理层级, 节约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加强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减少部门摩擦、节约时间成本;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创新;构建畅通的信息管理系统, 与政府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积极探索更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机制。从服务组织部门来看, 银行、信贷保险等部门高效率的服务也是企业在对外进出口中不可少的环节。为出口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信用担保, 保障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仍能实现进出口。因而, 对于青岛市发展而言, 建立完善的组织运行机制, 有利于促进贸易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六、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针对青岛市贸易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通过创新机制、市场机制和组织机制的传导作用, 从贸易视角提出转变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四点对策。

第一, 鼓励自主创新, 提高核心竞争力。

伴随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 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 外贸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品牌之间的竞争, 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是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企业能否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直接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企业应将技术的引进和自身的创新相结合, 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创立自主品牌, 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同时, 还要搭建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平台和通道, 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政策支持体系, 推进自主品牌的国际化。

第二, 发展一般贸易,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在2011年, 青岛市一般贸易额为2006116万美元, 加工贸易额为1805399万美元, 其他贸易额为194057万美元,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促进青岛市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 而且发展空间大。但是, 加工贸易仍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增值率最低的制造环节, 经济效益低下, 从而导致国际贸易摩擦、贸易条件和贸易环境乃至自然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青岛市的加工贸易亟需进行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推动加工贸易从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向附加值高的研发环节和营销服务环节转变;另一方面, 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 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培育能力。

第三, 加快构筑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外贸多元化构架。

在青岛市的外贸经营主体方面, 外资比例过高, 竞争激烈, 不利于本市国有企业和民营的长远发展。因而, 在经营主体发展对象方面, 一方面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外贸领域, 改变传统的重外轻内、重国轻民的观念, 鼓励民营企业学习吸收外资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积极开拓市场, 建立国际化的营销网络,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 市政府应营造稳定、公平、完善的政策环境, 搭建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积极扶持民营外贸企业的发展, 构筑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外贸构架。

第四, 完善贸易支持体系。

完善的贸易支持体系是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撑。一方面, 建立健全符合WTO规则的贸易救济体系。针对出口企业对贸易摩擦消极应对的心态, 应在政府层面上加快制度调整和创新, 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 进一步完善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各种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法律法规, 加快与国际贸易摩擦相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 健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另一方面, 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学好用好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瞬时变化的今天, 应树立未雨绸缪的意识, 培养对国际发展趋势的洞察力, 以防问题出现时出口企业束手无策。

参考文献

[1]史晋川.总需求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1) :33~48.

[2]许进杰.低碳消费增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析[J].消费经济, 2011, (6) :55~59.

[3]王宗道.政府改革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宏观经济管理, 2010, (12) :47~48.

[4]朱忠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及财税对策[J].财政研究, 2011, (5) :2~6.

[5]马强文.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学家, 2010, (11) :59~65.

[6]唐海燕.金融危机后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 2010, (10) :4~8.

[7]周莉雅.建设创新体系加快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宏观经济管理, 2009, (7) :63~73.

[8]Philip Shapira, Jan Youtie&J.David Roessner (1996) .Current practices in the evaluation of US industrialmodernization programs[J].Research Policy 25:185~214.

社会发展方式 篇9

一、三个需要避免的“发展陷阱”

(一) 西班牙幻影

“西班牙幻影”是指以权力支撑的财富会终成“幻影”。西班牙曾经是欧洲乃至世界第一号的经济强国。特别是在1521—1600年, 西班牙强盛时期, 世界贵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时至今日, 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 像西班牙一样垄断了如此集中的贵金属。然而, 潮水般涌入的财富, 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没有形成发展资本主义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 没有形成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资产阶级, 因而, 就不可能有有效的制度演进。这些黄金白银流入君主和贵族的手中, 腐化了王室, 摧毁了产业, 彻底动摇了这个帝国的根基。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 西班牙此时只扮演了“过路财神”的角色, 成为“黄金漏斗”。

“西班牙幻影”说明, 只积累财富而没有进行相应的经济集成、政府创新、文化精进、社会进化, 任何财富的拥有者都是昙花一现;不激发和维持人们的创新力, 一个国家的繁荣就不会长久。

(二) 拉美陷阱

所谓的“拉美陷阱”, 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拉美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以后, 由于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 不恰当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畸形的消费结构, 导致社会出现“有增长、无发展”, 一边是现代化, 一边是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严峻现实, 从而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一种现象。

大部分拉美国家工业化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 拉美许多国家受发展经济学的结构变动模型和线性发展理论的影响, 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工业发展战略纷纷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主;各国政府集中资源和要素, 重点和优先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 并且巨额投资制造业。这期间他们实施了牺牲“三农”利益、扶持“幼稚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 和一系列吸引外国资本向制造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工业年均增长8%以上, 国民经济年均增长6.5%。到20世纪60年代, 拉美国家经济全面“起飞”, 除个别国家外, 拉美主要国家人均GDP一举突破1 000美元大关, 有的国家人均GDP达到1 500美元左右。在短短的十多年内, 拉美国家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强大动力, 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使人均GDP从400多美元一下提升到1 000多美元, 创造了被人们普遍赞誉的“拉美奇迹”。

然而, “拉美奇迹”背后, 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经济与社会的畸形发展, 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分配不公, 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大量的城市贫民和失去土地的农村移民陷入严峻的生存困境之中。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动荡, 以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外债危机, 使拉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急速下滑, 进入80年代出现了持续的衰退。

90年代后期, 拉美地区经济严重恶化, 无论是GDP, 还是人均GDP的增速双双下跌。整个90年代, 拉美国家GDP和人均GDP虽然略高于80年代, 但远远低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奇迹”时期, 以至使人们认为是“难以跳出的拉美陷阱”。

(三) 日韩困境

日本是世界专利大国。在很长时期里, 人们一直认为日本只是一个极善于模仿并消化吸收的国家。究其原因, 这和日本专利的类型是有关系的。日本专利大部分是二次专利, 或者叫派生专利, 这种专利是在引进欧美国家的原始专利的基础上, 经过再创新而形成的。这样的专利需要依赖基础研究成果的支持, 每年全世界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50%属于美国, 40%属于欧洲, 因此, 日本的基础理论严重依赖欧美。这一点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中, 表现得尤为突出。20世纪70年代, 传统产业和核心技术由欧美国家向日韩转移, 由此造就了日韩的飞速工业化, 使世人震惊。90年代之后, 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某些结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进行了重新诠释, 因此, 在信息技术上, 欧美不再向海外, 主要是日本转移其核心技术, 从而使欧美国家在信息技术上居于垄断地位。此时的日本经济就缺乏了基础理论的支持, 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创新源泉。日本从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一路走低, 其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迅速下降;韩国的现代公司、SK集团也纷纷出现经济危机。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地打击了日韩经济的发展, 毫无疑问这和这类东亚国家缺乏作为经济大国所拥有的技术支持力是密切相关的。

由于忽视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 企业和产业的成长与发展仍然以政府为主导, 一个个“大企业和超大企业”缺少创新、创业的激励, 技术多停留于模仿层面, 缺乏企业核心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使得原本飞速发展的日韩经济陷入了泥沼之中。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避免陷入“发展陷阱”的根本之路

(一) 科学发展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保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环境经济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 从外部性理论到产权理论, 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 都构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同时,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和现实资源环境挑战的积极回应。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思想保证。

(二) 经济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依托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即三个产业中生产要素的提高和各产业内部以及各产业之间的优化组合,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因此, 应突出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 避免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 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 提高工业部门的技术含量, 同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 推进工业由过多依赖要素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发展的进程。第二,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住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 积极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努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成长链。第三, 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国际上跨国资本继制造业转移之后向中国产业转移的一个新领域, 而且是扩大“内源性”需求、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巩固农业、壮大工业的同时, 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模式

传统发展方式的缺陷不仅在于片面追求外延扩张, 而且在于资源的一次性使用。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资源的循环式使用、产业的循环式组合, 以“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为原则, 使“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循环往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价值取向, 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新型发展模式, 其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发展循环经济须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企业层面, 打造循环型企业;二是区域层面, 打造循环型区域或城市;三是社会层面, 打造循环型社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新机制而不是按传统的计划经济机制来发展循环经济。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联, 要创建节约型社会, 在节约的基础上强调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 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 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不是资源约束, 而是制度约束。主张看待和分析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不能就经济论经济而必须结合制度环境。改变传统发展方式, 最根本的是要继续深化改革, 以形成推动乃至于迫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看,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难转变, 是因为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 严重偏低。地价低, 水价低, 能源包括电价低, 许多矿产品价低, 大都与其价值严重背离, 造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粗放。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必须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 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节约利用资源, 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任理轩.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论经济结构调整[N].人民日报, 2010-04-07.

[2]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 2008.

[3]张玉台.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矛盾及其影响路径[N].中国经济时报, 2010-05-21.

社会发展方式 篇10

(1) 水利面临的新形势。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 水利工作得到了党与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水利工程规模快速扩大的过程中, 其为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工作都提供了可靠保障。但我国仍然存在人多水少、水资源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的基本国情。如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曾出现特大干旱, 而部分省份则出现洪涝灾害, 还有的地区突发山洪泥石流。由此可见, 我国的心腹大患依然为洪涝灾害, 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仍然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产生以上灾害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滞后, 水利设施薄弱,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水利建设,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加大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 为农业稳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及人民生命安全提供有利支撑。

(2) 水利在新形势下的地位与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息息相关, 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基础, 水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为改善生态环境不可替代的保障体系, 其特点为公益性较强、战略地位突出及基础性重要。在水利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 这不仅对农业农村发展有利, 更为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提供了安全保障。为此, 在国家与党的工作中必须将水利摆在首要地位, 必须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系统, 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

2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1) 指导思想。在对国家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的同时, 应对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 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 将水利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将农田水利作为其主要发展任务, 为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需严格管理水资源, 重视科学治水、依法治水, 进一步加大民生水利发展力度, 推进重点工程, 实现水利改革深化, 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达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粮食生产核心区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 目标任务。以我省 (河南省) 水利改革发展现状分析, 2015年我省重点中小河流主要河段治理基本完成, 且水库除险加固与山洪灾害易发区域预警报系统也全面完成建设。7850万亩为我省总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农田灌溉水具有超过0.6的有效利用系数, 同时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的问题, 90%为自来水整体覆盖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则减少为34.3立方米, 72.2%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对水利科学发展有利的制度体系已基本建成。预计到2020年, 我省的防洪抗旱减灾系统将基本建成, 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与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及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目的, 全面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显著提高城乡供水保障率, 大大减少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实现水资源保护与河流健康发展的目标。同时对区域水土流失进行重点治理, 遏制地下水超采行为,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进一步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为节约水资源与水利形成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提供可靠保障。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措施

(1) 把握政策导向, 科学制定战略规划

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对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同时, 应与我省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全面分析, 进一步开展贯彻落实《决定》的相关规定, 确保全省所有地市都能够对中央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相关决策认真贯彻落实, 建立健全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对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实现水利发展体制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水利改革发展。

与此同时, 还需站在战略高度分析, 建立区域性领导小区, 对各个地区主管领导明确分工, 对有关部门责任加以全面落实, 并与本地区水利实际情况相结合, 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工作部署, 为水利改革发展明确方向, 且进行政策保障的提供。除此之外, 还需进行各类项目规划文件的编制, 积极对接项目, 对项目储备加以丰富, 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2)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完善水利基础保障体系

为对我省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局面彻底扭转, 需按照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 对我省农田水利建设思路进一步明确, 将其改革发展重点定为田间灌溉水利配套工程建设, 进行规划评审、验收考核机制的建立, 实现全面规划, 建立完善的应急抗旱项目措施, 对旱地进行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合理规划, 对粮食生产核心位置建设规划认真执行, 积极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如我省中低产田2011年改造量已超过150万亩, 中低产田2015年改造已达到1200万亩, 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目标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已经基本达到。同时对于三大灌区, 如赵口二期、小浪底北岸等, 将加快建设力度, 预计2020年就会将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且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 还需完善水利基础保障体系, 进一步提高水利监测预警能力。2011—2014年, 我省基本完成了13个市、79个县与885个县镇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 对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发布制度进一步健全, 同时还建立与完善了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及实现了调拨机制的建成。

(3) 扎实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确保各项任务完成

2011年我省河口村水库全面开工建设, 河口村水库在2015年前完工, 此时山店水库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同时, 还需分批进行石步河、张沟水库等多座中型水库的开工建设。在扩大水库建设规模的同时, 需进行水系开发治理规划的科学编制, 进行跨区域、流域水系网络的建设, 整治河道, 对水生态功能加以恢复, 实现水运功能进一步恢复的目的。进一步完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 保证和干线工程同时建成, 充分发挥其效益。同时对生态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 实现水土保持与保护水源水质的目的。推进小型水保工程建设工作, 如水窖、塘堰坝等, 对农田蓄水保墒能力进行全面提升。对陡坡耕地存在严重水土流失问题, 需进行退耕还林。同时对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进行强化, 建立各项补偿制度, 为保护、修复水生态系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 严格水利建设项目管理, 发展民生水利

对水利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严格执行, 如审批、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等, 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全面落实, 降低安全事故率。同时应确保能够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 确保工程各项资金能够及时到位, 降低对工程进度的影响。要求以报账制作为各项资金实行的制度, 做到专款专用、不存在超概算情况。除此之外, 还需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确保水利工程分级管理体制职能明确, 权责分明。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伴随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水利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实现水利工程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推动整个水利事业的进步,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企业必须在充分了解水利在新形势下的战略地位后, 确立正确的水利改革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实施科学有效的改革发展措施, 才能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摘要:为全面落实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战略, 全面提升工作能力, 切实做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作为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同时为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与落实, 应积极研究可持续发展治水途径, 不断创新, 为民生水利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水利改革,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邵天一, 姜斌, 陶新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水利工作的新要求[J].水利发展研究, 2008 (05) .

[2]阿木以哈, 吕庆坤, 廖仕彬.风雨六十铸辉煌科学发展续新篇—凉山州水利事业发展成就巡礼[J].四川水利, 2009 (05) .

[3]陈雷.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水利改革新篇章[N].中国水利报, 2013-11-28 (001) .

[4]孟砚岷, 王同强, 陶克图, 王鹏.治水兴区新华章—宁夏“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成就纪实[J].宁夏画报 (时政版) , 2016 (01) .

[5]刘宁.加强水利经济智库建设更好服务水利改革发展—在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成立3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水利经济, 2016 (01) .

社会发展方式 篇11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外贸方式;相互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已经基本形成了对外的贸易体系,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要在世界经济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在外贸上在国际当中全面的参与分工,在国际分工的链条当中,中国需要从制成品和中间品,以及整个生产环节三个方面融入到其中,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传统经济发展的影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得我国在外贸当中的发展不够科学,也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转变。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方式转变的关系分析,来帮助外贸发展的方式进行转型,从而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

一、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分析

(一)经济发展方式为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基础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展开经济上的交流的时候,主要是为了实现其经济上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方式主要就是通过对其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具体的模式来展开的,而在现代经济发展当中,由于方式上的转变使得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整,党在战略上的转变将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的定义。所以,要想在现如今的世界经济化环境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根本性目标就是要帮助协调经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快速转变发展的时候,需要从传统增长型的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出发点来创新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方式中,最重要的组成内容就是外贸的发展方式,其根本的内容就是在经济发展之中,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转变外贸方式。在经济发展方式当中,对外贸发展方式的内容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经济结构;其二是经济方式;其三是经济增长观。因此在对根本内容进行研究的时候,不难发现外贸方式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较大,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深化,因此外贸方式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方式当中,受其影响实现有效的转型。

(二)外贸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现如今的国际分工十分明确,因此我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能够不断的提高本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只有在外贸发展当中扩大贸易的规模,优化贸易的结构,促进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够在有效的程度之内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其形成转变。在现阶段的国际分工开放性的条件之下,我国的产业结构要想实现优化就要控制外贸发展的节奏,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我国在开展产业探索的时候,积极形成转型升级,作为一条发展途径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但是也会导致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化的形式之下受到严重的压力。为了加深优化我国的商品经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经济,推动商品经济各项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经济发展,必要的前提就是进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由于技术的转型可以通过外贸发展来实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外贸来引进新型的技术手段,促进技术进步来发展国家经济。创新技术能够帮助贸易的结构进行转型升级,将传统经济方式作为基础,改变其依赖资源和投资成本的现状,真正的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另外,要想有效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就需要利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来提高我国的劳动力水平,企业内部产业的结构要想实现发展,就需要通过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展开,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所以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培养高科技的尖端技术人才。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转型,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时候需要将转变目标突出,才能够有效促近外贸发展。

(三)加强现阶段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力度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整体观当中,外贸发展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整体的经济产业格局当中,需要通过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外贸发展方式当中,能够呈现出一种高质量的发展状态。在过去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中,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出口来实现的,因此为了满足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与国际接轨,通过出口、投资和消费这三个方面实现经济增长,在国际市场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不仅可以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规范性的特征,更能够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获得更为巨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随着现如今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外贸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根本性的需要,在综合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对关键性内容进行提升。在现如今的体制之下,我国的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呈现出多元化的姿态,并且具有多重效应因素,要想加强转变现如今的外贸发展方式,需要对我国的各个区域内部的经济实现均衡发展。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时候,需要通过开放性的政策手段实施互利共赢,从而加强开发水平,对内部的贸易结构进行优化,有效提高外资水平的利用,将党的“走出去“战略认真的贯彻实施,参与到区域的经济治理当中,有利于贸易结构的优化控制外资的比例,提供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中,要想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分析,主要可以采取格兰杰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的分析,进行相关性的验证,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对外贸发展方式的具体评价来对相应的指标进行选取,主要可以通过贸易的规模、结构、效益和竞争力等等,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级指标在具体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还可以在各个一级指标下划分十个二级指标一级三十五个三级指标。

(一)格兰杰因果关系

为了对各项指标展开检验,需要利用格兰杰的因果关系展开检验活动,首先检验需要进行假设,原定假设Z 不是F的格兰杰原因或者F不是Z的格兰杰原因。而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水平,可以用Z代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可以用F表示。在假设Z不是F的格兰杰原因当中,13.1317为F的统计量,而0.0016为P的值,所以检验的结果为拒绝。在假设F不是Z的格兰杰原因中,4.47081为F的统计量,而0.0410为P的值,检验结果仍显示为拒绝。通过对数据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外贸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受到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应,互为因果关系。

(二)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主要就是可以在衡量随机扰动项中进行应用,主要针对随机扰动项的标准差冲击,来检验对内生变量的取值影响,可以分为当前取值和未来取值,在整个脉冲函数当中,由于其能够直观的对某一种冲击进行刻画,能够影响到系统的动态因素,所在从对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的实证分析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当中,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作为基础,来研究其对经济发展方式水平的一个标准差冲击,能够得出结论,二者在进行冲击后,产生正向发展相应,这也就证明了,在外贸发展方式当中,利用经济发展方式在短期内对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又一定的限制存在,并且作用不明显。从长时间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中进行分析,发现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方差分解

在对方差分解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其分析的内容与脉冲响应函数比较相似,后者的分析描述主要针对的对象不同,前者是描述变量的冲击内容,后者是针对每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对其他内生变量的影响,所以方差分解能够对动态变化这一重要性因素进行分析,因此在对方差分解进行运用的时候,可以将系统中的预测作为方差误差,来展开方差分解成因的划分,主要可以按照成因划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自身冲击;其二是变量冲击贡献度;其三是模型内生变量。

(四)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利用ADF方法开展对变量展开平稳性的检验,主要是根据AIC和SC的信息中的最小准则来对变量进行确定,从而保证其检验的残差不是自相关,而根据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各个变量在水平序列之中相对不平稳,并且在经过一阶段、差分之后,在显著性水平达到百分之五的时候,趋于平稳。

(五)序列的协整分析

变量之间长期处于均衡关系主要是通过对协整关系的研究来展开分析的,在检验单位根的平稳性检验的时候,我们针对其结果发现F和Z都服从于Z不是F的格兰杰原因,我们通过对序列的协整检验,可以发现在外贸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之间,二者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就能够证明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中,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且在对二者的内容进行实证分析当中,存在有长时间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之间还有变动成因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之间的转变是相互影响的,在这种强烈的影响之下,二者逐渐向发展方向前进,每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水平提高,外贸发展方式的水平提高更加显著,所以,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汪素芹.中国区域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15个主要省(市)的数据与比较[J].财贸经济.2013(12).

[2]陈海波,魏啸.外贸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3(09).

[3]朱启荣.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2).

农机化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式的转变 篇12

当前及今后5年, 也就是“十二五”期间,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可以用5个“持续”来概括:

一是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2006-2009连续4年同比上年提高3百分点, 增幅创历史新高, 2010年机械化水平将超过50%。二是需求持续旺盛。需求热点集中在大中型动力机械、水稻插秧、玉米收获机械等。随着农业结构深入调整, 对经济作物、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初加工机械的需求明显增加。三是发展机制持续创新。农机合作社和以农机作业为主体的农业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涌现, 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形式多样化、总体经营效益提高, 实现了普通农户与农机经营者利益以及社会效益多赢, 为立足家庭承包经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四是农机工业持续增速。产业集中度加快提高、产品结构加快调整, 粮食作物各主要环节机械化装备基本成熟, 呈现快速普及应用态势, 其他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机械化装备和技术创新日趋活跃, 方兴未艾。五是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农机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最近, 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对农机科研、农机制造、农机流通、农机推广培训、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监督管理明确了任务要求和扶持措施, 各地积极创新农机化扶持政策, “十二五”期间, 随着“三大”工程的实施 (农机化推进工程、保护性耕作工程、农机培训阳光工程) , 中央和地方在农机化科研、教育培训、购机补贴、作业补贴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 重点在以下3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促进农机装备总量增长的同时优化装备结构。重点调整促进大功率、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 加快老旧农业机械的更新报废, 促进作业机械和拖拉机配套机具的发展, 提高配套比, 改善利用率, 降低单位能耗, 避免低水平重复购置、资源浪费和效益下降。二是在促进重点突破的同时各领域各环节协调推进。继续集中力量主攻薄弱环节, 尽快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由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延伸, 同时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因地制宜逐步推动经济作物、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化。三是在实现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目标的同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鼓励农机化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 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加强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工作的支持与指导, 按照全力普及机耕、大力发展机收、努力突破机插机播的思路, 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和支持农民购置使用经济实惠、轻便耐用的粮食作物生产机械, 同时加快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发展, 推动丘陵山区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汪泽

上一篇:课程改革创新下一篇:准企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