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24-09-04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用8篇)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1

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的汇报

县领导小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后,我局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去年10月份以来,我们以财政政策和支出为导向,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协调城乡发展步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着力点,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方向转变。

一、提高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做好财源建设。围绕烟业种植、油茶基地建设,搞好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扶持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潜力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去年10月份以来,统筹财政资金投资飞山景区建设600余万元,我局联合兄弟部门共向上为企业争取技改、产业升级资金700余万元,淘汰落后产能落后企业1家。二是拉动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增加公务人员津补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同时,继续推进家电下乡和家电及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并加大监管力度,切实扩大消费。10月份以来,发放家电下乡补贴576万元。

二、全力支持民生改善。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健全教育经费预算编制制度,坚持科学合理、综合预算、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足额安排教育经费。切实按照“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建立教育经费稳定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了孩子能上得起学、教师待遇能落实、办学条件有提高。二是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促进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实现良性运转。拨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610万元,为老百姓建立个人健康档案20万份。三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四是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租房保障力度。拨付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资金557万元。其中:在民生小区购置廉租住房47套,面积达2335.9平方,涉及项目资金331万元;发放住房租赁补贴55.3万元,受益困难户达553户。

三、统筹城乡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去年10月份以来,先后拨付扶贫资金1300万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69个,涉及行政村116个、奖补资金1018万元。投资农村通畅工程资金1725万元,完成计划75公里。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投入水利设施建设资金3784万元,加固病险水库4座,治理中小河流8公里,建设防洪堤200余米,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个。积极开展土地治理、复垦及中低产田改造,投入土地开发整理资金1238万元。完成水稻承保面积14.9万亩,涉农保险费250.8万元。

四、推进财政改革创新。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细化支出项目,完善支付管理,进一步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二是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扩大采购规模,扩展政府采购领域,最大限度地实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严把采购审核关,进一步节减财政支出,促进廉政建设反腐工作、厉行节约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是巩固和完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水利设施得到有效利用,村内道路通畅。四是深化投资评审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逐步扩大评审范围,并实现评审关口前移,从源头控制财政投资项目的预算支出。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2

煤炭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煤炭经济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有、集体和个人共同发展煤炭经济,其中小煤矿的发展比较快速,通过国家不断地制定出煤炭发展的相关政策,国有煤矿增产的积极性不断增高,从而导致煤炭供应由紧张变为过剩。其次,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逐渐到艰难转变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我国煤炭工业的调整时期。在艰难转型的阶段对煤炭产业进行调整,将一些生产能力较落后的煤矿企业淘汰掉,以便有效地改变煤炭供需过剩的现象。之后,煤炭经济逐渐发展到初步转变的阶段[1]。这个阶段的煤炭经济发展主要以大集团和大煤矿建设为主,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和循环经济产业,这一时期的煤炭经济发展形势比较好。

1 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1.1 我国煤炭市场逐渐饱和,急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全球的关注,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地提高,政府和企业逐渐形成环保发展观念。在重视企业发展的同时,需要确保环境不受影响以及加强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煤炭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节能材料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煤炭的需求量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不断地减少。预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煤炭的消费总量会不断地下降,从而与煤炭供给整体能力的增强呈现相反的趋势发展。如果煤炭经济的发展方式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就会使得煤炭饱和,因此急需要对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有效地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

1.2 煤炭企业的效益呈现下降的趋势,需要经济转型提高经济效益

在煤炭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煤炭产品的生产成本在不断地提高,同时随着企业员工的工资在不断上涨,人力资源成本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增加,这促进了煤炭生产成本的提高。再加上我国资源税收标准的加大,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在加重,这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不断地下降[2]。另外,非煤产业经济效益的解决也影响到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同时,随着近年来非煤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扩大,但是物流以及机械等产业的经济效益交叉,这使得煤炭企业的还贷压力较大,因此,急需要对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型,以便有效地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1.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

我国煤炭产量得到不断的提升,这种提升的方式主要是依靠生产力和资金来完成的,并不是通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增加的。目前煤炭企业的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且发展得比较慢,加上大量的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煤炭企业需要在现有的技术上,对其企业的经济机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优化整合煤炭企业内部的综合竞争优势,从而充分发挥出企业的技术作用,并不断地完善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情况,有效地提高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资源来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时候,急需要对其经济发展进行转变[3]。

2 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煤炭经济运行的效益仍然需要依靠煤炭的产量和价格来提高,在煤炭的发展过程中,要对煤炭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促进煤炭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大型坑电站、现代化煤化工等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煤炭经济产业链和循环经济的项目在获取经济收益的时候不够理想,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使得大多数煤炭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

2.2 煤炭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煤炭经济发展的时候没有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我国煤炭的消费和生产的强度在不断增加,这导致煤炭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开采煤炭的时候对矿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政府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试点研究,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效果不够理想,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4]。

2.3 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力度不够

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明确的宏观战略指导,其中较多的煤炭企业为了减少产品经济风险,投入较大资金,其资金投入在与煤炭有关的产业方面,但是没有对煤炭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政府促进煤炭资源整合,并对小煤矿技术进行改造,将社会责任推到大型煤炭企业中,导致政府相关政策力度不够[5]。

2.4 我国的经济体制制约着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在不断优化,但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煤炭企业仍然受到政府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严重缺乏促进技术水平提高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动力和助力,因此导致煤炭企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在延续。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要对煤炭企业的经济体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优化,但是其改进的力度不够深入,企业的运行机制等还不够完善,在多方面还受到政府计划经济的影响,从而导致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够深入和彻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2.5 煤炭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制约着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我国经济的发展比较依赖于煤炭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炭企业仍然没有冲破传统发展方式的影响。同时,我国煤炭企业在安全费用的投入方面不够重视,投入的资金较少,给生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我国一些矿井来分析,矿井的投入还具有历史欠账的问题,前期的安全资金投入还不够充足,给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将我国煤炭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煤炭问题比较严重和突出,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我国一年内的煤矿安全事故的死亡率较高,百万吨的死亡率大约在0.75左右,表明我国煤炭生产安全问题比较严重[6]。

3 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3.1 科学合理地分析煤炭产业发展趋势,改变发展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中均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以便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从而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在“十二五”计划中对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改革和优化,其中政府就制定出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标准,这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煤炭企业的转型。煤炭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想要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对煤炭资源、开采技术、环境容量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有效确保煤炭在生产和消费方面达到一定的协调性。另外,煤炭企业还需要朝着集约型发展模式发展,需要对生产要素的构成进行合理的分析,以便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推动煤炭企业的转型,优化配置煤炭资源和产业结构,并树立好科学的发展观念,有效地提高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7]。

3.2 对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优化调整

煤炭资源属于传统资源,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性较大,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相符。煤炭企业要想促进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整合,调整发展战略和方针。首先,需要加强煤炭企业现代化煤矿的建设,需要对生产能力落后的煤炭企业进行淘汰处理,关闭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以便有效地提高大型煤矿的生产能力。其次,需要对煤炭的市场体制进行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行业制定煤炭流通和储配的体系,对媒体的价格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8]。

3.3 促进煤炭产业的自主创新

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方针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这使得一些煤炭企业没有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导致煤炭机械计划技术的更新比较缓慢,其综合竞争力较低。因此,急需要对爆发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煤炭产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变以往的发展方式;需要朝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技术等,促进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以便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将科学技术和创新转变为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

3.4 加快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构建新型煤炭供应体系

要解决我国经济的发展比较依赖于煤炭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需要及时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经济的发展,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期来使煤炭经济转型,尽管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是煤炭资源仍然是我国主体能源。在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候,就需要加快对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起新型的煤炭供应体系,以便确保新型的供应体系与煤炭市场需求相统一,同时还需要确保其是煤炭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首先,需要加快对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有效地促进煤炭企业现代化的建设,将一些生产能力比较落后的煤矿淘汰掉,针对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没有能力进行机械化开采的煤矿以及不具备改造条件的煤矿,要将其关闭处理。其次,需要加大力度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和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以便形成新型的流通和发展的体系。另外,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煤炭市场,以便有效地确保该市场的公平、公正以及开放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确保煤炭运输的质量,最终形成完善的煤炭发展机制[9]。

3.5 加大政府的导向作用,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我国的煤炭企业主要是中央和省级的国资委管理的,其管理的主要对象为重点煤炭企业,在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是政府来引导的。其中地方政府主要管理各种煤矿,其原煤的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四,因此,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时候,地方政府对其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实质性转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重点煤炭省市把政府的推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对各种煤炭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同时可以对其煤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便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发挥出其主导作用,有效引导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明确煤炭企业的优化整合方向,并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同时,还需要加大对煤炭经济发展的投入,尤其是在节能、低碳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从而有效确保煤炭企业的优化整合,提高煤炭企业的整体布局效果。

总结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3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重点

今年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刻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笔者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长方式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取得积极成果。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经济规模的扩大,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鉴于此,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通过进一步深化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了新时期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进一步提出,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而把过去我国一直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或质量改善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新时期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点分别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方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了概括。结合“十二五”规划,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扩大内需为主导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和长期战略,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内需为主导,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市场庞大,内需潜力是发展的最大优势。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牢牢地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扩大消费是提高经济内需型增长的根本途径。释放我国的内需潜力,关键在扩大消费。从消费的需求看,重点在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从城市与农村来看,方向在统筹城乡发展,将农村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逐步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要处理好内需中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扩大内需应当注重发挥投资与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把增加消费需求作为主要的着力点,把投资增长更多与扩消费、惠民生结合起来,实现一举多得。扩大内需另一个巨大潜力在于统筹城乡,也即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会突破50%,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这不仅会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由农民变成市民以后,其消费支出将大大高于在农村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城镇化战略转折的机遇,使其内需巨大潜力能够持续地、有序地释放出来。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制约未来中国发展的巨大瓶颈之一。区域协调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乃至于发展的后劲,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要统筹考虑,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贯彻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此,国家应在区域发展整体布局思路的前提下,以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两个基本支撑,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国家扶持机制。鼓励区域之间开展优势互补的合作,鼓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技术、资本和产业。同时,要增强国家区域政策的整合能力,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的政策支持,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

(三)科技创新是关键

科技创新是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最关键的措施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应下大力气,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发展品质和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技术创新,企业是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于提高原创能力,大力增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2010年,国家相继制定了科技、人才、教育三个方面的中长期规划规划,这都覆盖“十二五”,需要认真加强执行。在此基础上,我国“十二五”规划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重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可以带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是现在全球都在抢占的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四)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承载能力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解决好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发展压力前所未有,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前所未有。一方面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我国确实单位能耗高,对我国来说,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极为紧迫的重要举措。当然,针对国内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浪费,节能环保不仅可以产生生态环保的效应,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通过倒逼机制形成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调结构、上水平。这样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

关于安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报告 篇4

徐晓海

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积极地、大力地转变洞庭湖区农业县的发展方式,已成为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近期,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农业工作者,对安乡这个典型农业县的情况做了一些调研,现报告给上级,供决策参照。

一、进展与成效

通过调研,尽管安乡县作为一个典型的湖区农业县,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相对困难一些,但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还是有些进展、有点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传统产业不断得到巩固提升。一是传统产业基地不断得到夯实。2009年,该县棉花面积35万亩、水稻播种面积77万亩(含复种)、油菜面积66万亩、精养水面稳定在22万亩。同时,建立优质林果种苗基地4000亩,优质鱼种基地2万亩。二是传统产业加工龙头不断做大做强。2009年,该县乡镇企业达659家,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50家,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2家、市级19家。三是传统产业品牌创建不断拓展。近些年来,该县陆续打造了一系列农业产业化企业品牌,其中,2家企业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称号;1个系列产品获有机食品称号;2个产品获绿色食品称号;7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8个产品获历届省农博会金奖。

2、高效产业蓬勃发展。该县所订的高效产业标准是实现“万元田地”、“五千元水面”。该县有三个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基本实现了高效。一是以生态健康养殖甲鱼为主的特种水产业蓬勃发展。近些年来,该县的特种水产发展迅速。从养殖品种上看,由一个类别向多个类别快速发展,由一个品种向多个品种快速发展。在类别发展上,本世纪初,主要是发展云泽鲫、南方大口鲶、班点叉尾鮰、黄板刁、鳜鱼、黄鮕等名优鱼,后来逐步发展龟鳖、黄鳝、泥鳅。在品种发展上,除黄鳝、泥鳅的人工繁育技术稍些滞后外,其它特种水产发展速度都较快。从养殖规模上看,可以说一年一个台阶。鱼优鱼套养从本世纪初开始发展,目前,全县22万亩精养水面几乎都进行了套养;龟鳖发展从无到有,从零星养殖到一个组、一个村的规模养殖,现在,该县龟鳖养殖专业村(场)就有6个,安丰乡出口洲村、深柳镇南剅口村、三岔河志惠村、安全乡团洲村、安昌乡大兴湖渔场、下渔口镇联合村。龟鳖养殖面积超过了2万亩;黄鳝网箱养殖发展也较快,现在,网箱养鳝达到2.5万口。二是以青皮冬瓜为主的蔬菜产业蓬勃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种植模式多种多样。有利用冬闲发展榨菜、包菜等冬季蔬菜;有利用间作套种技术发展豆角、荷兰豆、辣椒等蔬菜,有常年种植的冬瓜、南瓜、辣椒等蔬菜。既有农时季节上的多样化,又有技术模式上的多样化。第二,种植品种越来越多。现在,该县成规模种植的蔬菜品种近10个,如冬瓜、南瓜、榨菜、豆角、辣椒、包菜、韭菜、芜荽菜、甜玉米等。第三,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据粗略统计,该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上万亩的专业乡镇就有4个,以冬瓜为主的三岔河镇、以南瓜为主的安德乡、以榨菜为主的安全乡、以近郊时令蔬菜为主的深柳镇。第四,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由于三岔河镇罗洲村和安康乡安兴村两个千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的示范引导、辐射带动,农户基本上都掌握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三是以美国提子为龙头的水果产业蓬勃发展。从规模上讲,不能与石门柑桔、澧县葡萄比,但从该县纵向上比较,发展势头还是较好的,种植面积2万亩。安康乡安民村的葡萄种植面积已上千亩,安丰乡东南洲、出口洲村的提子也上了100亩。县林科所有300亩的早熟南丰蜜桔,大鲸港镇五合剅村、陈家嘴联盟等村的西瓜有5000亩左右。全县19个乡镇园林场都采取了内膛腹接进行品改,脐橙、椪柑、纽荷尔等优质水果品种不断扩大。特别是安丰乡出口村还发展了近20亩的大棚草莓。

3、新型产业方兴未艾。主要是发展了三个新型产业。一是发展棉花种业。该县处于长江中下游棉区的关键节点上,棉花种子市场的晴雨表就看安乡棉花种子市场,该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棉花制种业。目前,该县以湘丰种业为龙头,发展了大唐种业、兴亚种业、兴地种业、德天种业、金山种业、正春种业、兆丰种业、沃野种业、芭田种业、湘杂棉种业等13家棉花制种公司,占到全省棉花种业公司28家的近一半。二是发展休闲农业。该县的休闲农业如雨后春笋。目前,发展星级休闲农庄10余家,如土生源避暑农庄、天源国际休闲农庄、大鲸港水浒农庄、一家春、安德玖虎休闲农庄、梦里水乡休闲农庄、红房子休闲农庄、黄山头旅游度假区、六家渡休闲农庄、一日三餐休闲农庄,等等。特别是土生源避暑农庄已被省乡企局授予五星级休闲农庄。三是发展农业服务产业。该县农村物流产业迅速发展,已建有135家农家店。随着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普惠,该县拥有的农业机械已超过4万台套,特别是近两年来每年补贴的金额都超过了千万元,大批的联合收割机、耕整机、机械植保机、清淤机得到推广应用,也就有一大批的农机服务队应运而生,跨村、跨乡作业,已屡见不鲜,农机服务收入每年都在3000万元以上。

4、生态环保产业开局良好。2009年,该县确定建设“生态安乡”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是建设“生态安乡”的重要内容。一是率先抓林业生态。近两年来,该县坚持把“森林城镇、生态安乡”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全县围绕“一城七线十七点”重点地域,共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栽植近10万株。二是大力推广沼气池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截止2009年,全县已累计建设沼气池27631个,其中大中型联户沼气池8个。三是狠抓“禁投控养”工作。仅2009年就压减珍珠吊养面积2.5万亩,确保该县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四是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特别是大力推广了生猪“零”排放养殖模式。

二、做法与经验 笔者通过对分管农业县级领导、县直农口部门单位负责人、乡镇长三个层面对象的调研,经梳理后,该县的大致做法是“八个力促转变”:

1、经营主体力促单一主体逐步向多种主体的转变。该县始终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要经营主体,同时引导多种力量投入农业。一是引导部门和乡镇机关干部投入农业。据调研粗略统计,该县有100多人参与农业经营调整,积极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杨树种植、葡萄种植、生猪规模养殖、棉花制种等多个产业。县粮食局干部谈文炳发展龟鳖养殖20亩,并打造出了“洞庭黄金甲”的品牌,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安德乡干部刘学槐与其弟刘学军联合发展网箱养鳝2000口;全县有近30名机关干部承包50亩以上养殖水面发展常规水产业,县农业综合开发办毛金华承包水面500多亩;县林业局多名干部承包荒滩栽植杨树近万亩,安丰乡干部刘利发展遮雨栽培提子12亩;县人事局干部汤平、畜水局虢桂斌发展规模养猪场都在2000头以上;县农业局郑仕刚、徐思刚、唐西银、周正春等发展棉花制种业,均成立种业公司,每年产值均在500万元以上。二是引进工商老板投入农业。引进的工商老板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进长沙老板创建洞庭牧业公司,引进浙江老板创建“来得富食品公司”,建榨菜基地3万亩,引进常德老板创建“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油脂5万吨。该县70%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老板都是引进的。

2、发展理念力促“高产”、“高效”逐步向“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转变。该县主管农业县委副书记陈彰波说:“市场农业的逐步推进,理念决定市场竞争力、决定胜败”。近些年,该县在转变发展理念上,确实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全面申报无公害产品基地改变农民观念。目前,该县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0万亩,其中水稻33.9万亩,淡水养殖22万亩、油菜36.85万亩、蔬菜6万亩、水果1万亩。二是奖励创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品牌改变农民观念。每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对当年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等审定的品牌给予5000元和10000元不等的奖励,这一举措既给业主以鼓励,更多地促进农民转变农产品质量观念,大部分农民逐步树立了有质量、有品牌才有市场竞争力的观念。三是创办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引导农民改变观念。近两年,该县在安障乡、黄山头镇创办农业科技展示园,主要是粮、棉、油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的推广,其规模和对农民的影响力是深刻的、深远的。在三岔河镇罗洲村、安康乡安兴村分别创办了千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无论是频振灯、农业投入品回收箱等硬件建设,还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操作技术规程等软件建设,都对园区农民产生了质的影响,农民的生产理念也发生了质的改变。

3、领导方式力促行政指令逐步向办点引导转变。该县分管农业副县长魏邦发,以九年分管经验如实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转变领导方式”。该县转变领导方式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县级领导带头办点引导。该县历年来的传统是“三长”管农业模式,特别是近5年来,抓农业工作县级领导的配备相当硬,共有9个,其中5个是常委。专职副书记主管、1个常委抓新农村建设、1个常委抓养殖业、1个常委抓农民负担、1个常委抓改水。领导多不是发号施令多,而是带头办点示范多、指导引导多。近些年,该县每年都创办各类示范区(片、点)30处以上,尤其是今年按照常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具体办了68个示范区(片、点),包括县委书记、县长在内,11名县级领导每人都牵头负责2-3个示范区(片、点)的创建工作。像2008年8月16日的特大暴雨渍灾,每个联系乡镇的县领导都办了1个排渍抗灾补损示范点。二是县直部门负责人办点引导。近几年,该县农口县直单位“一把手”的主要任务是两个,一个是农业争项争资,另一个就是办点示范。县农业局长办高效农业示范点、县畜水局长办健康养殖示范点、县水利局局长办主干沟渠疏洗示范点、县林业局长办“森林城镇”建设示范点、县农机化局局长办油菜旋耕直播轻型栽培点、县经管局长领办专业合作示范社、县乡企局长引导创办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三是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办点引导。近两年,主要办点任务是领办新农村建设示范组、乡级示范主干渠和森林城镇示范机关院落。

4、作用发挥力促基础支撑逐步向多功能转变。该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足以说明该县农业的基础支撑功能,近些年,该县还积极开发农业的多项功能。一是开发农业的生态环保功能。该县站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长远高度,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启动“森林城镇、生态安乡”的战略举措,近两年,投入2000万余元,共植树近十万株,省林业厅邓厅长给予了极高评价。特别是今年,该县又启动了“水生态建设年”,核心任务是对全县10处重点水源进行彻底整治,其中珊珀湖、明塘湖、冲凤峪三处水质要达到Ⅲ类标准,这是一项自加压力的艰巨任务。并且今年还要压减珍珠吊养面积3万亩。二是开发农业观光休闲功能。近些年来,以县城郊区和乡镇码头为重点地域,大力发展了30多处观光休闲点,其中三星级以上的休闲农庄就有10处。特别是从2006年启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来,该县科学规划、长远规划,并力求做到每新建一个示范片,就开发出一个观光旅游点。首先是2006年障全示范片实现了中部开花;继后连续两年的西大门丰裕示范片建设,“梦里水乡”旅游观光点在全市有较大的影响;2009年建东大门三岔河示范片,其设施农业、规模蔬菜业可观、可学;今年,该县又新转点到北大门的黄山头示范片,分三年实施,更加突出了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的优势,积极打造AAA级风景名胜区。

5、投入方式力促单一投入逐步向多元投入转变。近些年,特别是2006年以来,该县积极构建农村农业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鼓励农民多自主投入。免除农业税、外出务工经商、各项农业补贴等因素,促进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2009年增加到4595元,年均增辐在8%以上。农民有了一定的积累,这几年,农民自主投入的规模越来越大。二是挤出有限县级财政力量投入。该县每年都以高出县财政增幅的投入力度,支持农村农业发展,2009年,该县财政投资农村农业的项目达18个,投资额达到了5588万元,相对该县只有1个亿的财政预算收入而言,投入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三是抢抓机遇争取农业项目资金投入。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是千载难逢的难得机遇。该县是把农业争项争资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牛鼻子来抓的。他们采取的是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结账、半年一考核、年底结总账。经过艰苦努力,近5年每年争取的上级农业项目资金都上亿元。比如2009年,该县争取的上级项目达38个,资金2.16个亿,创了一个历史新高。四是主动争取金融信贷投入。近5年来,争取农村信用社、农发行、农行等金融信贷,每年都在10个亿以上,2009年累计投放资金达14个亿。五是要求县直部门对口支持投入。县直部门的投入主要集中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每年投入在700万元左右,今年该县黄山头示范片县直部门计划投入827.5万元。六是乡、村自筹投入。近几年,主要是筹资修通村公路和疏洗乡村级沟渠。七是广泛争取社会各界投入。2006年中央吹响建设新农村的号角以来,社会各界纷纷鼎力支持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全县每年争取的社会各界投入都在1000万元以上。比如,上海文峰集团董事长陈浩,3年共向家乡安凝乡捐资200万元。

6、组织方式力促分散经营逐步向多种形式集约经营转变。该县促进集约经营的模式主要是三种。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企业集约经营模式。截止2009年底,该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50家,其中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19家。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集约经营模式。迄今为止,该县已注册登记的合作社达21家,其中今年新注册登记的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具有天然融合性,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基本上实行了“四统一”,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市场销售。三是大力发展各类农村经济大户。该县已有各类农村经济大户1500多个。

7、生产条件力促逐年消耗衰减式逐步向依托政策强力补给式转变。近些年,该县重点改善三个方面的生产条件。一是改善水利条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尤其是安乡这个“水窝子”。近几年,该县除了重点抓好32.5公里城防圈的达标建设外,突出抓了垸内沟渠疏洗,今年,该县定为“水利建设攻坚年”,核心任务也就是疏洗沟渠,计划疏洗和清杂扫障主干渠335公里,疏洗村级支渠400公里,组级毛斗渠1800公里。县乡主干渠疏洗需投资600万元,县财政以奖代投200万元,乡镇自筹400万元,村支渠疏洗需投资400万元,主要依托村级公益事业财政补贴政策资金200-300万元,不足部分向社会融资,不准向农民筹资,始终坚持农民“零负担”。二是改善农村公路交通状况。近5年,该县已陆续完成通乡通村公路970多公里,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三是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四是投资近亿元建设全覆盖移动通讯基站。

8、科技投入力促简单低级支持逐步向复杂立体支持转变。近来,该县抓农业科技推广主要途径是通过“两报一栏一会”。“两报”是《安乡农业科技信息》小报和《安乡农业科技》手机报。《安乡农业科技信息》小报,全县10万农户免费发放,全年12-15期;《安乡农业科技》手机报,每周一期免费发送至每个村的村主任和相关农业工作者。“一栏”是电视台《农村天地》专栏,每周1期,重播2次。“一会”是乡、村“广播会”。现在的推广途径拓展为立体式。一是创建S306科技富民示范走廊进行大规模综合推广。该县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等高校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全长18公里的科技示范走廊,涉及6个乡镇、20多个村、5万多农民,构建了四个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区,建立健全了一体化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体系。二是创建农业科技展示园进行新技术展示推广。三是依托68个农业示范点进行全面开花式推广。四是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巡回团,临田指导推广。五是依托手机报、农业科技手机报、移动信息化示范村等通讯信息途径推广。

三、困难与问题

农业是弱势产业,最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困难与问题最多的领域。调研发现,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比较突出的是“五难”。

1、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打破土地要素瓶颈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土地适度集中,实行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当前,要打破土地要素瓶颈,难点有三: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滞后,解决农民后顾之忧难。该县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1.5亩左右,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可以说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特别是免除农业税、实施农业补贴政策以来,农民栽田种地不但不交,而且还有补贴,争田抢地司空见惯。面对如此局面,农村土地很难集中,何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该县还未启动,农民的后顾之忧还没有开始排除,要想集中土地则是难上加难。二是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是空白,合理有序流转难。目前,该县农村土地流转还处于自发流转状态,且很不规范,有自由抛弃、不管不问的,有私下口头协议的,有违规变卖的,五花八门,因此,农村土地矛盾纠纷比比皆是、此起彼伏。三是土地流转仲裁机构虚设,化解土地纠纷难。现在出现土地矛盾纠纷,化解主体不是土地仲裁机构,而是乡、村两级行政组织,依靠行政协调解决问题,一旦出现影响较大的土地矛盾纠纷,县政府才被迫出面协调,仍然靠行政协调,而不是成立由经管部门、司法部门和律师机构等组成的专业仲裁机构,没有真正上升到司法协调、司法仲裁、司法处置的高度。

2、发展高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农业,打破资金要素瓶颈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决定生产关系。该县近些年发展高效农业有些成效,如果形象地比喻,还处于“星星之火”阶段,还没有达到“燎燃之势”。究其原因就是资金瓶颈的制约。笔者分析:一是农民积累少,自主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市场与自然灾害双重风险压力,工商和城市资本不敢投入。三是金融政策不宽松,金融部门不愿信贷投入。据该县人民银行的统计,2009年,全县农村信贷累计投入14个亿,其实际用于发展农业的比例并不很大,有大部分农村信贷资金是挂羊头卖狗肉,而真正用于发展高效农业的少之又少。这其中既有信贷担保政策门槛高的限制,又有信贷实行年度结算的限制。发展高效农业,农户小额贷款额度小、手续复杂,相对来说是杯水车薪,并且要实行年度结算,而有些农业生产本身就具有跨年度生产的规律,比如畜牧业、水产业、水果业,而从该县近几年发展高效农业的实际来看,往往就是这些跨年度生产的特种水产业、高效蔬菜业(冬贮)、优质水果业,发展高效农业需要的是中、长期贷款。

3、发展规范而有带动力的合作社,快速改变发起人“矮子中选将军”局面难。该县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论个数不算少,论规模、论带动力却不多。关键的问题是发起人(带头人)的综合素质跟不上,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乡土人才太匮乏。该县的湘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其辐射快、辐射面大,与发起人雷家祥密不可分,在今年常德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前夕,市委书记卿渐伟召集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开座谈会,雷家祥就是九个对象之一。说明这些人有思想、有本事、会表达、会交流。农村复合型人才缺乏的影响因素,笔者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前农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尤其中专、大专学历的极少。二是近些年缺乏县直农口单位和乡镇复合型人才引路。仅拿农业专技术人才来说,县直农口部门中、高级专技人才只有212人,占总人数16%,其中还有52人不在岗,在岗中高级人才实际上占到12%,这仅有的12%,大部分还是从事粮、棉、油、猪、鱼等传统产业的,从事高效种、养业的都很少。乡镇的情况更差,19个乡镇只有6名农艺师,农技站在编人数中还有40%的人员是非农业专业的。农业科技人员的势力成问题,说明专技人员的继续再教育明显不足,更谈不上专技人员的经营管理知识强化培训。如果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来推论,今后培育农村复合型人才任重而道远。

4、尽管积极改善生产条件,但规避自然灾害风险难。该县经过1998年的洪灾、1999年的虫灾后,农业生产一度元气大伤,他们以为经过3-5年的努力,可逐步恢复,但频发的自然灾害,使他们迎接不暇,只有招架之功。尽管近十年来,没有较大洪水的困扰,但暴雨渍灾、风灾、冰灾不断,比如2007年,就遭受两次超过120毫米降雨量的暴雨渍灾,2008年遭遇年初的冰雪灾害,8月16已又遭受降雨量143毫米的特大暴雨灾害,一年内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个亿。现在,极端性气候导致的自然灾害频发,急切呼唤农业保险业的快速、全面地发展与完善。

5、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根据目前的实际来看,农民依靠农产品加工增值来增加收入纯是空谈。笔者调查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该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都处于原始积累期,企业经营目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对基地农民基本上采取的是压级压价。比如2009年来得富公司与基地农户签约的榨菜保底价只有0.1元/斤。二是绝大部分企业都认为当地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还有少部分企业认为农产品的利润本来就相对低些,为了稳定生产基地每年还得拿出一部分钱给乡、村两级作工作经费,或者说是推广经费,在加工利润分配上,很少考虑到返给基地农户。三是政府对企业利益分配机制很少指导与监管。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5

一、转变发展理念: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转变发展内涵: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不能离开经济发展这个目的去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那样会导致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失调、经济大起大落和社会不公等问题。

三、转变发展途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共同带动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要重视就业结构改善,注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发展金融、商务、信息、物流、科技等现代服务业,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四、转变发展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科技人员为主力军、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应用。

五、转变发展机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6

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针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特点,及时总结株洲“十一五”以来经济发展情况,把握自身发展现状,通过壮大产业集群、拉伸产业链条、抓好项目建设,整合要素,优化布局,努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株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株洲经济增长方式运行现状

改革开放初中期,我国靠低级经济发展模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是现在依靠制造业单一生产型、依赖高投入和出口的低级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造成我国经济内外失衡。我们要把这次经济危机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一次机遇,引导三次产业本着着眼现实、着眼未来、着眼世界的原则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目前,株洲经济正处在追求总量和速度的数量型增长方式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协调的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时期。我们应从经济运行质量、经济运行环境、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结构变化、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五方面综合考虑株洲经济增长方式运行现状。

(一)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

“十一五”以来,株洲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走低投入、低耗能、高产出、高效益的发展道路,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加快。政府、企业和个人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全市税收收入29.14亿元,比增长87.9%,年均增长2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74亿元,比增长90.3%,年均增长23.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3.2%,比提高61.8个百分点;工业利润总额30.31亿元,比增长74.4%,年均增长20.4%。与此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为16430元,比增长46.3%,年均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5837元,比增长72%,年均增长19.8%。

(二)经济运行环境较为宽松

近年来,株洲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通过推进决策科学化,简化行政审批制度,下放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加强公共行政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把政府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十一五”以来,株洲经济的良好运行与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善密不可分。截至末,株洲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55.44亿元,比增长62.2%,年均增长17.5%;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49.34亿元,比增长54.1%,年均增长15.5%。株洲逐步完善城市和产业布局规划,改善了城区路网、强化了城市管理和优化了交通秩序,城市品位大幅提升,极大地缓解了株洲发展的空间瓶颈问题。目前株洲突出“一提两改三化四创”,正在形成“一体三极、一圈三环”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资金供应稳步增加与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为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三)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仍以二产业为主

近年来,株洲以发展为主线,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到三次产业比例关系调整为12.1:54.7:33.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59.3%和35.6%。与相比较,一产全市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下降1.9个百分点;二产全市比重上升4.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下降0.4个百分点;三产全市比重下降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上升0.1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株洲二产业发展最为迅速,株洲产业结构仍以二产业为主。

(四)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株洲坚持发展与节能同步、开发与节约并举,以狠抓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株洲万元gdp能耗1.39吨标准煤,比下降11.8%,年均节能3.8%,超过全省目标0.1个百分点。同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gdp电耗分别由的2.93吨标准煤和1206.2千瓦时下降到1.54吨标准煤和1016.3千瓦时,分别降低47.4%和15.7%。同样,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工业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由的56.02万吨/日提高到的57.25万吨/日,增长2.2%;工业烟尘去除量由的121.65万吨降低到的115.18万吨,下降5.3%;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量由的185.27万吨提高到的238.13万吨,增长77.8%,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五)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7

1 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电力企业发展要求的转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 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各种垄断企业和体制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我们都知道, 在我国过去的社会发展中, 由于电力企业长期受到国家政府的保护, 使得垄断现象十分严重过, 缺乏相关竞争力和竞争意识, 这就造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同时这种现象还存在着许多国际性问题, 也是目前世界经济一体背景下存在的主要隐患之一。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发展逐步出现了改变和转变, 同时随着高新产业和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这种趋势下, 电力企业也势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运营的核心模式, 也是伴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而产生的必然产物。

电力营销的含义可以概括为电力企业在适应竞争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满足用电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的情况下, 将市场营销的概念引进电力企业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营销活动, 从而达到既为电力客户提供满意的电力产品及产品消费服务有实现市场的开拓、客户的开发、企业的盈利最大化, 又得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增加企业综合行业竞争实力。其精髓是在节约电力资源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开发电力的使用价值, 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其中重点是最大限度的开发客户占领市场并且提高电力的销售量。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市场向社会主义自由竞争市场的逐渐转变了电力行业的垄断盈利方式, 使得电力市场不再是垄断经营, 这就对电力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体现在电力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内部管理模式的创新、市场的扩大客户的开发、企业市场化的建设及盈利最大化能力的培养等。给电力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新的挑战。

2 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的现状

经济结构的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虽然第二产业仍然是电力企业的主要市场, 但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冲击下, 沿海城市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渐渐存在差距, 不同区域的用电量也因产业发展的程度不同导致差距越来越大。传统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是电力市场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大环境的推动, 也为电力资源的重新分配整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电力企业的企业营销、经营方面、营销能力也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电力行业经营体制也必须冲破计划经济市场的垄断从而革新以与新经济体制相适应。

2.1 营销概念与电力企业经营不能完全契合

现代化社会发展中, 不管是电力企业还是其他社会生产单位都存在着较多的经营问题, 同时这些企业工作中员工对于企业盈利额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这就造成员工工作的被动和不积极, 主动追求效益意识不高的现状。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的模式下会给电力企业及员工不同程度的优越感, 但是, 他们并没有认识到,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 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国电力市场将有供大于求逐渐向供不应求转变, 所以电力企业只是保证基本的供电安全与电力资源即将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既要保证技术上的创新也要保证思想上的创新。

2.2 电力营销体制的建设不完善

电力企业中的营销部门建设不完善, 营销人员的比例与素质偏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对于营销体系建设不完善, 技术、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不够。导致企业无法有一支专业的营销团队对于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准确的掌握, 对需求市场也无法进行准确地估测。营销体制的不完善将成为企业盈利的最大牵绊。

2.3 电力企业营销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如今的电力企业从业人员无论是技术能力、思想创新还是心理状态都不能与当今电力企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科技的发展为电力企业带来新的技术和设备, 但是电力企业从业人员的年龄偏大, 接受能力不高且没有积极的进取心。因为电力行业的工资制度不够平等, 从业人员在某方面对于企业无法做到全身心地投入, 为企业带来的贡献有限。

3 电力营销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创新经营思想, 完善营销理念

电力企业要从垄断经营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清醒过来, 明确自己未来在市场中的经营方式, 企业要在市场中主动出击, 将服务客户转化为企业经营的核心, 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与心理调节更新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与模式, 在经营过程中融合营销技巧:市场调研, 运用科学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和整理客户市场的相关信息, 获得符合客观规律的见解。让营销人员了解客观的营销环境。市场细分, 要区分不同的客户群体, 了解不同层次的客户对于电力产品的不同需求。完善营销服务理念, 电力产品的经销质量取决去电力资源的供给服务质量, 创新管理、创新技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电力资源服务。

3.2 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

企业应在营销体系的建设上投入人力物力, 做好技术设备的及时更新, 是本企业的营销团队能够及时的把握市场动向, 目标市场、目标客户及潜在市场和客户。把握了最新的市场动向和客户资源, 才能有建立客户资源档案的基础, 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通过目前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的高新技术可以实现营销体系的系统化。在营销体系系统化的支持下可以实现通过对于售电、用电、客户分布等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实现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3.3 增加对电力营销从业人员的培训

通过及时对营销从业人员的培训, 更新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 提高营销技巧。使营销人员可以更好的发挥专业技能, 通过科学的营销学来提高电力企业的销售量, 使电力企业的经营利益化。

4 结论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8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前提。坚守耕地红线,做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确保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夯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

坚持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效益、向品牌经营要利润,全面推进节本降耗、提质增效。

坚持把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坚持把推进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打破传统农业发展路径依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激活各类农业生产要素。

坚持把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作为基本遵循。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到203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显著成效。产品优质安全,农业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农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四)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整合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测土配方施肥资金、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资、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投资等,统筹使用资金,集中力量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机耕道路、配套电网林网等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到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有计划分片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探索建立有效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奖惩机制,落实管护措施。

(五)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信息共享。完善耕地质量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制定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土地督察作用,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加强土地督察队伍建设,落实监督责任,重点加强东北等区域耕地质量保护。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分区域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土壤肥力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监测等建设,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逐步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与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

(六)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在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等水稻、小麦主产区,建成一批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将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加大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涉农项目资金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增产模式,提高单产水平。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生产和流通服务。加强粮食烘干、仓储设施建设。

三、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七)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综合开发、中央基建投资等涉农项目规模。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鼓励引导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收储加工企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订单收购、代烘代储等服务。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用地政策。研究改革农业补贴制度,使补贴资金向种粮农民以及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支持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开展营销贷款试点。创新金融服务,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信用评定范围,对信用等级较高的在同等条件下实行贷款优先等激励措施,对符合条件的进行综合授信;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积极推动厂房、渔船抵押和生产订单、农业保单质押等业务,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引导建立健全由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多档次、高保障保险产品,探索开展产值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等试点。

(八)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各地要采取财政奖补等措施,扶持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有条件的地方在坚持农地农用和坚决防止“非农化”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农民意愿统一连片整理耕地,尽量减少田埂,扩大耕地面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采取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措施,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形式。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总结推广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在农村改革试验区稳妥开展农户承包地有偿退出试点,引导有稳定非农就业收入、长期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户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

(九)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立足资源优势,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开展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充实和完善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财政激励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农业保险资助等服务,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民。支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开展技术研发、质量检测、物流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从国家技改资金项目中划定一定比例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

(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农产品初加工补助资金规模、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深入实施主食加工提升行动,推动马铃薯等主食产品开发。支持精深加工装备改造升级,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支持粮油加工企业节粮技术改造,开展副产品综合利用试点。加大标准化生猪屠宰体系建设力度,支持屠宰加工企业一体化经营。

(十一)创新农业营销服务。加强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大农产品促销扶持力度,提升农户营销能力。培育新型流通业态,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制定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培训计划,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促进物流配送、冷链设施设备等发展。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积极推广农产品拍卖交易方式。

(十二)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强规划引导,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加大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提升服务能力。保持传统乡村风貌,传承农耕文化,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

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

(十三)大力推广轮作和间作套作。支持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型复合种植,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促进种地养地结合。重点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花生)轮作,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玉米/花生(大豆)间作套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双季稻—绿肥或水稻—油菜种植,在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间作套作,在西北地区推广玉米/马铃薯(大豆)轮作。

(十四)鼓励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面向市场需求,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开展优质饲草料种植推广补贴试点,引导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提高种植比较效益。加大对粮食作物改种饲草料作物的扶持力度,支持在干旱地区、高寒高纬度玉米种植区域和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南方石漠化地区率先开展试点。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环境消纳能力,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发展现代渔业,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稻渔共生、鱼菜共生等综合种养技术新模式。

(十五)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针对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需求变化,促进安全、绿色畜产品生产。分区域开展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试点试验,在种养结构调整、适度规模经营培育、金融信贷支持、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完善等方面开展先行探索。大力推进草食家畜标准化规模养殖,突出抓好疫病防控,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模式,重点支持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引导形成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的新型产业结构。实施牛羊养殖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

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十六)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排设施,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推进新建灌区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分区开展节水农业示范,改善田间节水设施设备,积极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和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循环水养殖等技术。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合理调整农业水价,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开展渔业资源环境调查,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统筹推进流域水生态保护与治理,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支持力度,开展太湖、洱海、巢湖、洞庭湖和三峡库区等湖库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

(十七)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坚持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扩大配方肥使用范围,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民提供配方施肥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配方肥。探索实施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比计划,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支持发展高效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和肥料利用效率。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强化源头治理,规范农民使用农药的行为。全面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建立高毒农药可追溯体系。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试点,加大高效大中型药械补贴力度,推行精准施药和科学用药。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民使用农药提供指导和服务。

(十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启动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推广畜禽规模化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区)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配套建设畜禽粪污治理设施;推进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开展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生产试点;引导和鼓励农民利用畜禽粪便积造农家肥。支持秸秆收集机械还田、青黄贮饲料化、微生物腐化和固化炭化等新技术示范,加快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扩大旱作农业技术应用,支持使用加厚或可降解农膜;开展区域性残膜回收与综合利用,扶持建设一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网点,鼓励企业回收废旧农膜。加快可降解农膜研发和应用。加快建成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

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

(十九)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创新效率。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按程序启动农业领域重点科研项目,加强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突破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探索完善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激励机制。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加快科技进村入户,让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

(二十)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在总结完善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健全种业科技资源、人才向企业流动机制,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国家财政科研经费加大用于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逐步减少用于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商业化育种的投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强国家种质资源体系、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和品种区域试验体系建设,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完善植物品种数据库。实施粮食作物制种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积极推进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区域级育种制种基地。

(二十一)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适当扩大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粮棉油糖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构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支持政策,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工程、生物、信息、环境等技术集成应用。探索完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实施办法。

(二十二)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大力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加快推进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加强粮食储运监管领域物联网建设。支持研发推广一批实用信息技术和产品,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强化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供给需求、成本收益等监测预警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研究制定农业信息化扶持政策。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二十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条件能力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集团化办学,促进学历、技能和创业培养相互衔接。鼓励进城农民工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

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二十四)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推广和服务体系。加快制修订农兽药残留标准,制定推广一批简明易懂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开展标准化生产,实现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积极推行减量化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规范生产行为,控制农兽药残留,净化产地环境。

(二十五)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加强政策引导,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开展农业品牌塑造培育、推介营销和社会宣传,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业品牌,提升增值空间。鼓励企业在国际市场注册商标,加大商标海外保护和品牌培育力度。发挥有关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

(二十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探索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模式。依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打击各类非法添加行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优先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试点范围,探索建立产地质量证明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体系,促进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强化产地安全管理。支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运行长效机制。加强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改善农业综合执法条件,稳定增加经费支持。

八、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二十七)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点区域的农业合作,带动农业装备、生产资料等优势产能对外合作。健全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渠道的同时,研究农业对外合作支持政策,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积极引导外商投资现代农业。

(二十八)加强农产品贸易调控。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健全农产品进口调控机制,完善重要农产品国营贸易和关税配额管理,把握好进口规模、节奏,合理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加快构建全球重要农产品监测、预警和分析体系,建设基础数据平台,建立中长期预测模型和分级预警与响应机制。

九、强化组织领导

(二十九)落实地方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提高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把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三十)加强部门协作。农业部要强化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的组织指导,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强化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扶持。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要积极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

上一篇:学习党的宗旨党员思想汇报下一篇:东莞织造车间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