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方式转变 持续发展之源(共10篇)
领导方式转变 持续发展之源 篇1
领导方式转变 持续发展之源
——市十次党代会精神解读之八
洛平
(一)历史反复昭示:每逢发展的重要关口,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挑战和重大的机遇。
“十二五”已经起步,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破冰,福民强市总体目标正向纵深推进,洛阳,来到了攸关未来的路口:
高速前行的列车飞驰了30多年,需要检修;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习惯思维需要改变;原有的增长方式,资源、环境难以支撑,需要扭转……
新一轮发展竞争,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竞争,更是领导方式转变的竞争。
(二)转变领导方式,根植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发展于实践。
谋划洛阳今后5年的科学发展,市委书记毛万春在市十次党代会上强调,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领导方式转变为保障。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是由传统的、老旧的发展方式向科学的、现代的发展方式转变。
领导方式转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跟上中央步伐,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在创新中提高领导水平。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土壤里孕育出的思想果实,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谋划中提炼出的智慧结晶。
(三)大时代呼唤大转变,大转变酝酿大发展。
鄂尔多斯,内蒙古荒漠上的一座城市。2001年起10年间,它一跃成为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创造了著名的鄂尔多斯模式,闯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向新兴产业转型之路。
重庆两江新区,每天有十几亿资金争相抢滩,企业争先恐后来投资发展,其中不乏惠普、宏碁等世界500强企业。
天津开发区每平方公里土地GDP产出15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3年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夺冠,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产值超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试想,没有发展方式转变,哪来“资源换项目”创举?哪来新兴产业落户?
(四)领导方式转变,洛阳活力之源。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洛阳科学发展的解题思路,是洛阳新一轮发展的行动指针。
它是一把钥匙,能开启洛阳晋位升级的大门;
它是一座桥梁,能架起洛阳迈向福民强市的快捷通道;
它是一台助推器,能为“六加一攻坚战”提供不竭的动力!
(五)领导方式转变,洛阳等不得、等不起。
在洛阳一些干部和部门中——
因循守旧,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者有之;
机关门槛高,衙门深似海,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者有之;
对群众诉求视而不见,脱离群众、麻木不仁者有之;
本位主义严重,大局观念缺乏,对发展危机漠然置之,置身于发展大潮之外者有之……
试问,哪一种领导方式之“病”,不是洛阳发展不能承受之重?哪一种领导方式之“病”,不关乎洛阳发展方式转变成败?
(六)领导方式转变,洛阳慢不得、慢不起。
观自身,洛阳三次产业结构不优,企事业单位机制不活,城乡居民收入不高,在中部地区的位次徘徊不前,省内标兵已远,追兵渐近,曾经的“洛老大”成为遥远的记忆。
顾左右,经济发达的深圳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杭州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重庆两江新区打造“重庆模式”……在“转方式”的新征程中,各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棋语有云:宁输数子,不失一先。
领导方式转变,洛阳不转不行,慢转更不行!
(七)“转变”谈何容易!
有的人“不愿转”,因为既得利益难以撼动,不想触及,怕失去利益;
有的人“不能转”,因为现有机制体制束缚,不敢创新,怕承担责任;
有的人“不会转”,因为自身知识本领匮乏,不求进取,怕现丑丢人。
“老路好走,老事好办,这样越走越没有出路”。
思想的懈怠误人误己,脑子僵化害国害民。
(八)早转变,早主动,早发展,早受益。
今日之花始于昨日之树,明日之果孕于今日之花。
唯有敢转敢变,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才不会为耽误转变而后悔,也不会为转变不力而羞愧。
唯有快转快变,当我们回首过去时,才不会为错失机遇而懊恼,也不会为再次落后而自责。
(九)领导方式转变,思想解放是基石。
思想解放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思想解放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危机意识、发展意识、为民意识四种意识,始终保持一股闯劲、一股冲劲、一股韧劲,凡事力求先人一步、胜人一筹、快人一拍,积极提高破解“钱从哪里来”等难题的能力,提高打破资金、土地等瓶颈的本领,努力打好打赢“六加一攻坚战”,努力使发展的注意力转向效益洛阳、创新洛阳、宜居洛阳、人文洛阳、和谐洛阳建设。
(十)领导方式转变,方法创新是钥匙。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
方法创新,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群众工作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完善体制机制,弘扬洛阳精神,创优发展环境,积极跟上中央决策步伐,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
只要持续方法创新,勇于探索尝试,我们就会不断增强驾驭全局的掌控力,增强遵循规律的运作力,增强化危为机的应对力,增强锐意进取的创新力,增强实干为先的执行力。
(十一)领导方式转变,党的组织建设是根本。
正本须清源,固本先培根。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首先解决好干部的选用问题。按照“五重五不简单”选好干部,即重发展实绩但不简单以数字取人,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票数取人,重“四化”方针但不简单以文凭和年龄取人,重干部标准但不简单以求全取人,重竞争激励但不简单以考试取人;按照科学发展是否成效显著、群众是否满意用好干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尤其要通过后进村和后进社区整顿,把这些“老大难”变成基层组织建设的新亮点,变成群众公认的战斗堡垒。
(十二)领导方式转变,干部作风改进是抓手。
作风就是生产力,作风就是竞争力,作风就是发展力。
改进干部作风,要用好公开、暗访、问责“三把利剑”,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软立规矩,还要坚持以治浮促落实、以治躁打基础、以治怨振锐气、以治疲砺斗志;要坚决摒弃“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漂浮之风,坚决弘扬“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实干之风,在全市形成上级围绕下级转、机关围绕基层转、干部围绕群众转、企业围绕效益转、全市围绕发展转的清新之风。
作风硬,洛阳兴;作风不硬,必定问责。
(十三)福民强市,贵在持续。
发展方式转变要持续,领导方式转变要持续!
持续转变领导方式,是为了持续转变发展方式,是为了洛阳持续发展。
转变是真功夫,转变是真水平。持续扭住“转变”这一牛鼻子,谱写福民强市新篇章。
领导方式转变 持续发展之源 篇2
一、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责任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动力, 学生具有了学习兴趣, 自然就会产生“我要学”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比如教师要给学生展现人格、知识的魅力,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以及精彩的导入、恰如其分的名言、典例的佐证等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融入新集体》一课时, 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既准备了活动的情境, 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首先, 我让学生拿出课前要求准备好的13根冰棍棒, 分别按1根、2根、10根分成三组, 然后让他们每人把1根棒一齐折断, 再折两根的那一组。当他们使尽力气也折不断第三组小棒时, 我顺势提问:为什么一根棒容易断而一把棒难折断呢?学生立刻就能明白: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力量大的道理。其次, 我延伸拓展, 引导学生看班上本期出的墙报并展开回忆:“这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三的好成绩是怎样得来的?”在再次品尝胜利喜悦的同时, 学生懂得了, 班级的各项活动要靠大家齐心协力, 才能取得成功。学生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提高了道德认识, 增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最后, 我布置研究性课题:请大家回去搜集有关“团结力量大”的故事, 下节课大家一起交流、研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 许多学生会由一个对“团结、协作”理解不深、合作意识不强的个体, 变为关心集体、懂得团结同学的好学生。
此外还要通过教学改革, 增强学科的感染力, 使学生产生学而有趣、学而有用、学而有意的感知力量。在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时候, 教师要讲清楚为什么生命需要关爱, 这个问题就要从生命的特性上讲, 生命是顽强的, 也是脆弱的, 因为顽强, 给人力量;因为脆弱, 需要关爱。从生命的意义上讲, 每一种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实际的层面讲, 破坏生命, 人类已经受到了惩罚, 沙尘暴、红潮、非典等的肆虐, 就是人类离开破坏生命得到的恶果。教师通过正反论证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 以及有可能造成的危害, 要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从而深刻感知到学习本门知识的实用性、现实性, 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意识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定会有一个跨越式的转变和提高。
二、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 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 把“我要学”升华为“我能学”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 也是学生成长中心理发展的显著特征, 在学习过程中其表现为“我能学”。我们只有尊重了学生的心理, 发挥他们的独立性愿望, 才能让其有意识、有目的地表现;才能彻底改变传统的高压、低估、漠视学生的教育弊端。我校在每节新课开始时, 都会用一定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课文, 要求学生做阅读笔记, 把课文中的主要概念、主要观点 (或原理) 、名人名言, 用铅笔在书本上划下来, 将疑难问题写在笔记本上。为了活跃课堂,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还可做一些挑战性的鼓动, 即在规定时间内, 看谁阅读得多, 重点抓得准, 问题提得多。通过提问或收笔记检查阅读情况, 教师对完成得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并打分, 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这个步骤可以说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开端。
三、突出思想品德教学的活动性过程, 培养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方式, 实现“接受性”向“内省性”的转变
体验性是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一, 也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传统的教学过程受到考试要出绩的需要, 人们往往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过程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和人格品质的健全与发展过程。所以,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想充分体现思品课教育教学的特点, 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性学习。通过给学生提供眼、耳、鼻、舌、身、脑直接参与和体验的平台, 使学生在听、说、议、评、做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亲身感悟, 获得理性的体验, 从而完成“感知—内化”的过程。例如, 对于总体小康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就可以自己家乡的现状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对比来思考、探究我国现阶段的总体小康是一种什么样水平的小康。通过对比, 我们会发现, 现在我们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不全面的小康。对自己家乡的状况回顾就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 从多个方位感悟自己家乡的状况, 这种感悟会在与其他地区的对比中升华为一种对自己家乡的责任感, 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在这种学习方式下, 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去主动探究与体验, 并形成了相应的道德情操。
四、以开放的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在于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把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 教师要把教学任务放在学生活动的全过程中并予以考虑和安排, 甚至有时要把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引导到课外, 利用课外时间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领导方式转变 持续发展之源 篇3
(一)近年来我国外贸发展速度显著加快
“十五”期间我国外贸连上新台阶,实现历史性飞跃,确立了贸易大国地位。2001~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4.6%,是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发展最快的时期,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和我国经济的增长水平。200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11546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货物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进出口、出口总额均排世界第三位。2006年进出口继续保持23.8%的增长速度,总值达17606.9亿美元。
(二)科技兴贸工程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
据“商务专题访谈”王琴华司长谈到,“十五”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43%,高出全国外贸出口增幅18个百分点,对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度始终保持在30%以上,占全国外贸出口比重也不断增长,2005年达到28.6%。2006年,商务部从建设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三个方面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815亿美元,增速为2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的比重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19.4%上升到2005年的30.60%。
(三)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量回落
受近年来国内产能过剩、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国家有关部委通过采取禁止加工贸易、下调出口退税率、征收出口关税等措施,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
二、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分不利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出口是为进口服务的,出口的发展受到强烈的进口因素的影响,出口创汇的需求促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收入、高消耗、低收益的数量型模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的污染和发展后劲的削弱,必将给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我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以及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一方面,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比较大,投入的自然资源要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稀缺。而我国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很低的国家,耕地面积只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森林覆盖率不足世界的3%,铁矿资源约占世界的1/10,而且贫矿较多,开采成本高。另一方面,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具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而这一类的产品,如化工、农药、制革、印染等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却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乡镇企业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列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前几位的分别是服装、原油、棉布、棉针织品、粮食、皮鞋和玩具,虽然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其中有很多是加工转口贸易,还有的是外国的跨国公司在利用廉价的生产要素与环境资源,很少是我们有效的技术出口。我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只占出口总额的5%,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只相当于美国、日本的1/9。目前世界市场上需求旺盛的技术密集型和加工程度高的产品,几乎都是我国的弱项或竞争力差的产品。
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总量在波动中减少,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其他有关原料的进口,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从所占份额来看都在增加;进口商品中的工业制成品所占的份额在波动中扩张,其中主要是成套设备的引进、化工原料、飞机、计算机、电子仪器、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大量进口的作为生产投入品的原油、化工原料、铁矿砂、羊毛、合成纤维等产品无一不是高耗能的,许多原材料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还产生了外部不经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跨国公司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产品,向国外出口工业制成品,不仅利用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税收政策,而且乘机将化工、印染、电镀、橡胶、塑料等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向我国转移,把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转移到我国境内,加重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程度。更有甚者,还有人内外勾结,将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有毒废弃物转运我国,给国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灾难。
(二)贸易平衡的压力较大
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然而伴随着中国外贸的迅速增长,外贸依存度也显著提高。外贸依存度从40%左右迅速增长至65%。2006年中国GDP为20.9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76万亿美元,按美元兑人民币1:7.8汇率计算,外贸依存度为65%。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明显偏高,如果不能逐步加以调控降低,那么,消极因素的积累将危及我国的和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对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都是巨大的打击和伤害。
(三)我国出口商品数量大,价值含量低,外贸利益分配失衡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对外贸易规模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后,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17606.9亿美元,增长23.8%。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坚持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出口导向”战略。这种“重出口轻进口”的政策导向在上个世纪90年代确实取得了成功,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外贸从“逆差阶段”转变到“顺差阶段”。然而,随着外贸形势的发展,国际环境的改变,原有的“出口导向”战略已经显示出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外贸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出口商品大多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是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基础上的,这些产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成本低,市场容易进入。但造成中国出口产品长期处于增量不增值的局面。进一步降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造成外贸出口“丰产不丰收”,即出口额增长引起出口效益下降。同时,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而我国低附加值产品独特性低,抗危机能力差,出口商品竞争力不强,关键时刻难以起到稳定出口的作用。
我国外贸的利益分配失衡。从1994年迄今,中国连续12年出现贸易顺差。据中国海关总署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贸易顺差2006年达到1019亿美元,2006年,中国出口额达9690.8亿美元,同期进口额为7916.1亿美元。对外贸易发展的利益多数为别国所得。我们收获了一大堆光彩夺目的数字,但这些数字背后的实际利益我们得到的并不多。我国外贸一是外资企业主导,自从2001年以来,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就一直高于50%。2006年进出口企业500大排行榜上,外商投资企业占60.8%,国有企业占28.2%,其他企业占11.0%;出口企业200大排行榜上,外商投资企业占62.5%,国有企业占28.5%,其他企业占9%。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收益主要落入外资企业手中;二是加工贸易主导,同样是这些年来,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一直高于一般贸易,今年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3422.8亿美元,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3%;加工贸易进出口3748.3亿美元,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7.1%。意味着我们从庞大出口中得到的只是一点可怜的加工费,利润的大头都为客户所有。
三、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对策措施
要充分挖掘我国外贸出口的潜力,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开拓新的工业品出口增长空间,又要逐步摆脱因贸易的增长给环境和资源带来的压力,必须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
(一)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步伐,使其成为新的外贸经济增长点
现阶段我国外贸发展的瓶颈在于相对落后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在进口附加值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同时,我国出口的则是层次低、附加值少的加工产品。为了尽快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的出口增长模式,培育我国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特别要加大创建自主出口品牌的意识和能力,扩大自主出口品牌的宣传,增强品牌保护意识。我国政府应着眼于长期战略发展的需要,科学地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发展远景、污染度低的高科技部门,通过产业政策的扶持,促使这些产业达到规模经济,通过贸易政策的倾斜,保证它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使得贸易、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之间产生良性循环。
(二)努力开拓“新兴市场”
开拓新兴市场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贸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巩固和深化工业发达国家市场,因为这些市场与我国经济互补性强,我国产品在这些市场上适销对路,加之这些国家和地区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市场容量巨大,因而是我国产品的主销市场。当前要努力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断开发新产品,使出口商品跟上这些市场需求的变化。重点开拓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市场。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进出口总额仅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但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整体上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大市场。我国产品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是我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出口商品结构很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我国出口的轻纺产品以中低档为主,价格低廉,非常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我国普通的机电产品,操作技术要求不高,价格合理,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相配套。二是不少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如非洲有“世界原料库”之称,农业、林业、矿产资源都非常丰富,其中很多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同时不少国家工业品短缺,而我国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因此,双方在经济上有一定的互补性。
(三)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实现管理水平提升
应努力把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提高到国际水平。当前重要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制度管理,包括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分配制度、经营管理制度、风险防范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但管理也有个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的问题,要求我们要善于去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去适应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在创新中求发展、求活力。制度是由人们创造并制约人们行为的规则,有竞争力的规则能激励人类潜能的发挥和创造竞争优势。因此,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外贸事业,必须使外贸企业向大型化、实业化方向发展。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组建一些以贸易为主业,兼有产业、金融、科技开发和综合服务功能,企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中国式综合商社。
(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这是中国外贸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措施。从国内产业发展的基础看,我国具备了在“十一五”期间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应彻底改变传统以出口创汇为首要目标的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实现出口促进从“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应在着力培育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改变加工贸易在国内的生产链条短、增加值幅度低的问题,掌握核心技术,拓展全球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改进包装装潢、上档次创名牌方面多下工夫,要从物美价廉走向物美价格适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在中国优势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出口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初步完成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由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转变。政府要为尽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出口产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科研、生产等环节加大对具有潜在国际竞争优势行业的扶持力度,是非常必要的。要合理调整出口商品生产布局,迅速制定出口产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积极创造名牌产品生存发展的市场环境,帮助企业建立以名牌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协会组织等社会中介要加强信息交流、信息服务特别是联合维权的作用。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 篇4
在接到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开展学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系列政论文章”活动的通知后,市水利局直属机关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对学习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学习活动采取党组中心组、局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专题集中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主题党课教育活动、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对省委书记卢展工关于“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河南日报》刊发的9篇系列政论文章精神进行全面、深入、透彻的学习。市水利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仝国良同志强调,卢展工书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章精神,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实现富民强省中心任务的重要举措。何平九论全面系统的反映了省委、省政府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决策、决心和部署,是对卢展工书记的理论文章的进一步解读、丰富和阐释。全局干部职工特别是各支部和党员必须充分认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推进领导方式转变上来,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提升。在学习中要做到:
一是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学习活动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单位要制定好学习计划,集中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做到精学细学、学懂学会,真正领会内涵和实质。各支部要规划好学习活动,及时向局党委汇报学习进度,每名职工要撰写1篇以上的学习心得体会,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不断提高水利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各单位支部一班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集体学习中要带头发言,带头撰写心得体会、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上级安排部署的学习任务,做到首先落实,首先完成,为本单位干部职工作出榜样。
领导方式转变 持续发展之源 篇5
鲁华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强调指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一定要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业国际竞争能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成效。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我国宏观经济还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旧矛盾相互交织,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是当前农民和基层干部反映最集中的突出问题,也是长期存在的一个老问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严重不足。现有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小型水利设施不配套,农业市场流通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业农村信息化滞后,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弱。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提高农业的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不高。与夯实农业基础的要求相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科技成果应用水平不高,科研、教育、推广衔接不够。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进
步步伐,特别是大力支持种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培训力度,不断强化农业的科技支撑。
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许多地方缺乏能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专门机构,农技人员年龄老化、技术落后,缺少技术推广、科学实验的工作经费,难以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沼气、农机等重大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配套服务严重滞后,影响了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农村金融仍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切实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四是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去年部分农产品比较效益明显下降,小麦、油菜籽亩均纯收益比上年减少,生猪养殖效益不稳定,奶牛养殖亏损比例居高不下。从未来形势看,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保持国内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难度增大。迫切需要采取增加生产补贴、加强市场干预和价格支持等方面的综合性措施,稳定农业生产收益,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五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两大主要来源。在农业经营收入方面,各种制约因素增多;在工资性收入方面,明年世界经济运行仍存在诸多变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还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恢复发展的困难依然较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难有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加大,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对农民就业扶持和引导力度,大力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收。
六是保护农业产业安全任务艰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许多国家纷纷加大对本国农业的支持保护,我国农产品出口出现困难,进口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进一步加剧。农产品出口困难、进口激增,对国内市
场份额的挤占和市场价格的打压十分明显。迫切需要继续加大农产品出口促销力度,推进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确保国内农业产业安全和市场稳定,维护农民利益。
七是农业发展的法制和制度保障亟待加强。虽然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但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存在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投入增长机制不牢等问题,农业经营机制与现代农业的不适应日益显现。在农业法制建设方面,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肥料及农药管理等亟待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农业综合执法有待全面推进。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加快农业法制建设,为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和体制保障。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是国民经济从超常规保增长到调结构促增长的关键一年,是巩固发展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要求,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6%以上,巩固和发展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有力支撑。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2010年,中央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完善和落实农业补贴政策,促进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加强农村金融和保险服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形势分析研究,及时提出政策意见建议。要狠抓措施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把粮食生产摆在首要位置,着力优化品种和区域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继续搞好油料、棉花、糖料等经济作物生产。支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加强生鲜乳收购站监管。扩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建设,加快推进养殖标准化改造。
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市场信息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健全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农业展会经济,扩大“农超对接”试点工作,推动完善和落实“绿色通道”政策。统筹制定全国农产品市场布局规划,重点支持主产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协调配合、检打联动、监测预警、应急处理机制,坚决防止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加快实施新一轮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村服务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新认定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就地就近创业的扶持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力争启动一批基础性、公益性农业重大建设项目。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地力培肥技术指导,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
模和范围,启动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认真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启动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和农机深松作业补贴,精心组织跨区作业,鼓励发展农机专业大户和联户合作,推广普及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装备。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启动一批重大协作项目和区域科技项目,实施好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和948计划。加强良种培育,支持种子企业自主创新,做大做强民族种业。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范围,加强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设施条件建设,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快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扎实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切实加强免疫、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检疫监管、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坚决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爆发流行。进一步加强病虫监测,积极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推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积极防治外来生物入侵,加强重大疫情阻截带、优势作物非疫区和边境防疫带建设,加大对草原鼠虫害、毒害草的防治力度。
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适度发展非粮能源作物。以节肥、节药、节水、节能为突破口,加快推广农业农村十大节能减排技术。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村庄环境整治,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扩大草原承包经营
规范化试点范围,加快基本草原划定进程,搞好人工饲草地建设,发展舍饲圈养,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转变领导方式 篇6
市水利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仝国良同志强调,卢展工书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章精神,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实现富民强省中心任务的重要举措。何平九论全面系统的反映了省委、省政府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决策、决心和部署,是对卢展工书记的理论文章的进一步解读、丰富和阐释。全局干部职工特别是各支部和党员必须充分认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推进领导方式转变上来,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提升。在学习中要做到:
一是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学习活动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单位要制定好学习计划,集中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做到精学细学、学懂学会,真正领会内涵和实质。各支部要规划好学习活动,及时向局党委汇报学习进度,每名职工要撰写1篇以上的学习心得体会,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不断提高水利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各单位支部一班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集体学习中要带头发言,带头撰写心得体会、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上级安排部署的学习任务,做到首先落实,首先完成,为本单位干部职工作出榜样。
三是联系实际,注重实效。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同时,大幅度提高了水利资金投入。因此各单位要把深入学习和推进水利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自觉践行“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式,把学习效果充分体现在工作实效中。通过学习,推动各项水利工作的开展,以工作成效来检验学习的成效,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
领导干部要在学习和工作中转变思维方式
领导干部如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在学理论过程中转变自已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科学理论本身是对实践经验和认识的升华,是对事物发展规律较高层次的概括和抽象。所以,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不是简单地用理论去对照实际,或者直接到理论著述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1、要在学理论中转变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必须以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潜心思考,领悟贯穿在理论中的基本思想,科学态度和根本立埸,并经
过吸收和消化,变成我们自已认识、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开化长期以来受信息、交通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为此,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不仅领导干部自已本身要带头转变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要让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只要大多数人的观念转变了,我们就能抓住机遇,克服自然环境所造成的重大困难,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过程,不是理论知识的简单填充过程,而是一个有机地理解消化、生长形成自已的理论思维的过程,是把理论转化为自已的认识武器、思想武器的过程。
2、要在学理论中转变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必须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每个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都面临很多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进行分析、思考,联系实际拿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办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些同志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上做得很不自觉,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真正将科学理论转变成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而是习惯于拿现实问题去找具体的理论进行对号。而对每个具体问题都去进行理论对号,既不科学,又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学习这一科学理论,关键是要把理论变成自已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使之成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理论素质,从根本上解决联系实际不够自觉的问题,加强我们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3、要在学理论中转变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一贯强调的优良作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总是解决不好,或者理论和实际“两张皮”,或者出现“空对空”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抓住把科学理论转变成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这一重要的环节,甚至干脆省略了这个环节,把学习理论简单化,庸俗化。其结果是,没有做到真正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滑向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同时也损害了科学理论的科学指导性。因此,注重把科学理论变成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和必不可少的步骤。领导干部在学理论过程中除了带头转变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外,要针对党员干部在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的一些热点、难点、模糊点,引导大家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辩析是非,用理论解决改革开放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何平九论”用八个关键词(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明确告诉我们:即使我们目前存在问题,只要我们充满信心,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正确对待和努力做好八个方面的问题,中原经济区建设定能开好头、起好步。
一次乘出租车,司机充满信心。他是部队复员军人、也是下岗工人,生活窘迫,失业补偿金也没发放到位。即使如此,他仍说,我相信政府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合理的答复。这就是信心,这是对我们党的信心。作为我们基层工作人员来说,也要如此。
一是心里装着群众。我们基层人员的工作具体接触群众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形象;我们工作好坏,是群众评判的,不要试图欺骗群众,网络发展会使你的图谋暴漏在阳光下。众所周知,内乡县衙有一副楹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只有心里装着
群众,在办事是就能踏踏实实、就能兢兢业业、就能克难攻坚。
二是清醒认识有所为有所不为。卢书记认为:做了很多事情,没有起作用甚至起了副作用,做了等于没做,此“为”就是“不为”;很多事情尊重规律、不去干预不去做,反而会收到很好效果,此“不为”就是“为”。具体到我们基层人员来说,就是做事情是,要多想是不是群众急需的,是不是群众满意,是不是会给群众带来不变,不要一厢情愿,尽力避免好心群众不理解甚至办坏事的情况,不要把素质低、刁民等不和谐的词挂在嘴上,作为工作失误的借口。
三是认真做好“三具两基一抓手”。“三具两基一抓手”:“三具”,就是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两基”,就是切实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三具两基一抓手”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论,体现了求是的工作理念、求真的工作态度、求效的工作方法、求实的工作作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方法。具体到我们基层人员来说,在执行政策上,要扎实,不走样、不减少;要多思考,多调研,勇于创新;要跟得上,不推诿、不拖拉。
领导方式转变 持续发展之源 篇7
许堂村是一个葡萄种植专业村, 1300亩耕地,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200多亩,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成为省级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产业优势已经凸显,成为商丘市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乡党委、乡政府和许堂村“两委”始终把葡萄经营作为主导产业,作为推动该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实践中,乡村干部主动找准坐标,不断更新观念,通过领导方式转变推动该村由贫弱走向小康。从许堂村的发展实践看,如何做好基层工作,如何调动群众的创业积极性,需要干部转变领导方式,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创新思路,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上个世纪90年代,许堂村党支部的几名党员干部敢为人先,从信用社贷款筹资,背着家人骑自行车几百里到山东,买回葡萄苗回家种植,几经风雨,取得了成功,后又毫不保留地向全村群众传授葡萄种植技术,为许堂村发展葡萄产业打下了基础。
在形成最初几百亩的种植规模后,为做大葡萄产业,乡党委、乡政府组织村民去河南省林科院、河北昌黎等地参观学习葡萄种植,并通过信贷担保解决了种植户资金问题,全村葡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滚雪球一样,直到今天,1300亩耕地几乎全部种植了葡萄。
2007年,为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许堂村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和种植大户组成的葡萄种植协会,跟踪学习外地葡萄种植先进经验,依托乡政府兴农网站传播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发布葡萄市场信息,许堂葡萄渡过了销售难关。由于畅通了信息渠道,许堂村40%以上的葡萄实现了订单销售,外地客商开车到地头收购。
近两年,为了推广葡萄种植新品种、新技术,乡政府每季度邀请一次市、县葡萄专家现场传授技术,专家定期深入田间地头与葡萄种植户面对面手把手地解决实际问题,全程为该村葡萄种植提供技术服务。在基础设施方面,乡党委、乡政府通过各种努力为该村新整修乡间道路4公里,疏通沟渠2公里,配备高压水泵24台,新装变压器3台,打机井17眼,维修旧井10眼,新建井房24间,新埋地下管道10000多米,使该村达到了45亩耕地一眼井的标准,农业基础设施上了新台阶,80%以上的葡萄种植地块达到滴灌和喷灌的要求,许堂村的葡萄生产条件和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如今,由于生产发展,增收显著,许堂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该村2002年就实现了全乡最早通油路,2007年通过整体规划,新建的全部是楼房,人均住房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0%,电话入户率达到90%以上,手机入户率50%,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100%,5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自来水使用率90%以上,不少家庭还用上了电脑上网,许堂村人现在和城里人一样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不出家门就知天下事”的生活。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把金钥匙,坚定地使用它,就能打开发展中的每一把锈锁。卢展工书记关于“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领导方式”的论断,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在许堂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乡党委、乡政府和许堂村“两委”干部不断转变自身的领导观念和领导方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产业富民之路。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转变领导方式,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经济发展才能提质提效。
转变领导方式学习座谈会总结讲话 篇8
一、转变领导方式要着眼于唯物论
毛超锋同志的文章,,合领导方式的转变,重点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的角度,论述了转变领导方式的着力点。该文对**县来讲,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现实性。转变领导方式,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而转变思维方式,必须以唯物论来统领。具体到我县,就是要用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前,要树立三个观念。
(一)跳出**看**
**与周口一样,也属于欠发达地区。怎么来看待**的发展?要用两分法。一方面,不能盲目乐观。近年来,特别是09年以来,**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变化。从今年上半年各项指标来看,运行良好,**已经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成绩值得自豪,但不值得骄傲。因为从整体上看,我们在全省、全市的发展中,仍然处于中等偏上的位次,距全省经济强县的目标差距还比较大。对于我们来讲,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如果我们沉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当中,那么就会在新一轮发展中悄然落后。另一方面,也不要妄自菲薄。尽管**的发展从目前看跟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但我们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拥有极具潜力的产业优势。最为难得的是,我们有好的思路、好的干部、好的士气。这些后发优势,必将助推**崛起。因此,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加快**崛起、争进经济强县”的目标。总之,要转变领导方式,就要客观的、辩证的分析**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既不能盲目乐观,又不能悲观失望,一定要认识优势、发挥优势,在赶超当中实现**崛起。
(二)居危思危求突围
**处于落后地位,**属于欠发达地区,**在上一轮发展中被边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怎样实现在困境中突出重围?要剖析六个问题,弘扬六种过硬作风。
一要剖析六个问题:一是思想不解放。前怕狼后怕虎,既想好又想巧;怕担责任、怕担风险、怕落闲话。二是工作不到位。满足于一般性的号召和一般化的工作水平,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办法不够多。存在着思想保守、畏难情绪、消极厌战等问题,不能有效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和瓶颈。四是效率不够高。办事拖拖拉拉、慢慢吞吞,缺乏一种废寝忘食、夙兴夜寐的精神和干劲。五是作风不够硬。庸、懒、散、软“四大顽症”表现突出。六是机制不够活。工作方法落后,不能有效进行科学决策和推动工作落实。
二要弘扬六种过硬作风。一是弘扬开拓创新之风。就是要做到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凡事只要有利于**崛起,有利于福民强县,都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的干,绝不能畏缩不前。二是弘扬奋发有为之风。就是要坚持“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软立规矩”的标准,与“庸、懒、散、软”四大顽症做坚决斗争。三是弘扬哀兵必胜之风。就是要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坐井观天的狭隘思想,居安思危,居危突围,时刻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时刻保持破釜沉舟、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勇气,知不足而后勇,化压力为动力,永不退缩,永不气馁,永不言败。四是弘扬迎难而上之风。就是要越是矛盾多、问题多,越是困难大、风险大,越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勇气,越要有敢于碰硬、敢打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韧劲。五是弘扬卧薪尝胆之风。就是要在差距中清醒、在差距中自强,,消沉、不急躁、不飘浮,卧薪尝胆,艰苦奋斗,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六是弘扬廉洁从政之风。就是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三)弯道超车促崛起
一要突出重点。实现**崛起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县党代会对“十二五”时期**发展作
出了全面的部署。面对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突出重点,求得突破。具体到今年来讲,就是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加一攻坚战”,全面落实好“六大行动计划”,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年”行动计划、“全民创业促进年”行动计划、“招商引资创新年”行动计划、“发展环境创优年”行动计划、“企事业单位改革攻坚年”行动计划、民生建设行动计划。
二是求实求效。要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法,把各项工作目标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和实实在在的项目,一项一项分解,一项一项落实。
三是争创一流。各项工作要创一流,各个方面要创一流,特别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争创一流的胸襟和气魄,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争创一流业绩的具体行动中去。
二、转变领导方式要着眼于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具体表现。要掌握辩证法并用于转变领导方式的具体实践中,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三大规律。
一是市场经济规律。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既要用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更要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宽严有序的发展环境;要以“动产权、转机制”为首要任务,以“职工满意、阳光运作、因地制宜,各得其所”为基本原则,加快改革改制步伐,彻底转变现有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体制;要牢固树立“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稳定靠民富”的理念,,好地落实“放手、放心、放胆”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扩大总量、提升效益,真正由今天的“生力军”,变成明天的“主力军”。
二是群众满意规律。要坚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决策部署、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疾苦作为第一考量、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责任,切实做到“民生不能忘、民意不能违、民怨不能积”;要不断完善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更加注重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律。要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大呼隆,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事情本身需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力戒本本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
三、转变领导方式要着眼于关键点
未来五年既是**崛起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负重奋进的爬坡时期。实现**崛起的关键是加快领导方式的转变,而加快领导方式转变的关键就是要抓住未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把握一个大局,实现一个目标,牢记一项使命,落实四大任务,加强五大建设,强化一个保障。”把握一个大局,就是福民强县;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加快**崛起、争进经济强县;牢记一项使命,就是奋战“十二五”、再造新**;落实四大任务,就是“十二五“时期,努力打造工业强县、文化强县、旅游大县、:生态大县;加强五大建设,就是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强化一个保障,就是加强党的建设。具体到今年的工作,就是要全面落实“六大行动计划”。
四、转变领导方式要着眼于突破口
当前,各镇党政领导班子转变领导方式从哪些方面着力?
一是福民强县。就是要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福民强县”六大考评体系,认真研究促进科学发展、效能提升、环境创优、公众安全感、重点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及信访稳定等六项考评指标。7月下旬,县委、县政府将召开上半年福民强县考评大会,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特别是第三季度工作。希望各镇和华阳产业集聚区要认真总结,周密安排,认真部署。
二是招商引资。从今年上半年我县招商引资的情况来看,总体态势不错,但缺乏重大项目支撑;从各镇和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的情况来看,发展很不平衡,个别镇相对滞后。要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采取大员招商、全民招商、驻地招商、以商招商、科学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要特别注重科学招商,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招商,绝不能为了招商而招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土地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运用到招商引资实践中。
三是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堀起工程”。要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崛起工程”顺利实施。全力实施“书记、镇长工程”。落实比较好的镇,要加快进度,抓紧推进;没有落实的,要抓紧采取措施,三季度必须落实到位。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工程。全民创业,是强县之基、富民之本。全民创业不能只喊在嘴上,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上。第三季度各镇也要树立自已的创业标兵、创业典型、创业示范,以身边的模范来影响身边的群众,从而掀起全民创业高潮。
四是信访稳定。从上半年的信访稳定工作来看,总体平稳,但有些镇仍然表现突出,信访案件多发,积案、老案久拖不决。要按照“四个推定”和“六个善于”的原则来解决信访问题。“四个推定”即有理推定、有责推定、有解推定、有情推定。“六个善于”,即善于用脑、善于用情、善于创新、善于用法、善于用钱、善用警力。善于用脑,就是要动脑筋想办法,吃透情况、对症下药;善于用情,就是要跟上访人交朋友,真正从感情上理解他们,接近他们,感化他们,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善于创新,就是要善于运用新出台的信访评议制度和三级终结制度;善于用法,就是要引导上访人走法律渠道,依法解决;善于用钱,,是对于个别信访案件,要讲究方式方法,通过合理的渠道和途径,以信访救助金的形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善用警力,就是要做到解决问题与打击处理并重,对合理的诉求,全部有理的全部解决,部分有理的部分解决,对个别违法上访、非正常上访、串连、组织越级上访,要按照《信访条例》规定依法打击。
同志们,目前已是7月中旬,要完成全年的目标和任务,仍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让我们同心协力,知难而上,为实现“福民强县”和“奋战十二
五、再造新**”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转变发展方式 发展现代农业 篇9
福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研讨发言提纲
(第十期乡镇领导班学员邱宏鑫)
一、转变发展观念,明晰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充分认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必要性,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用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谋划农业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经营、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农田建设、水利建设,要围绕发展节水灌溉,进一步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农业综合节水工程,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农业产量。
三、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引导农业生产主体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按标准组织农产品生产。二是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抓紧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专门管理机构,启动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建设。三 1
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控,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
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一是发展节约型农业企业。结合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节工等节约型农业技术,着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二是倡导循环生产新模式。按照循环化、立体化、无害化要求,加快发展“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模式,大力探索和实行产业循环发展。三是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充分挖掘农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利用价值,推广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腐熟还田等肥料化利用,生物质能沼料化利用,逐步建立农作物秸秆市场化收储利用体系。
五、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科技、信息、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对龙头企业给予支持,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二是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农技推广机构、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化、系列化服务,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三是健全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采取订单农业、向农户提供各种服务、最低保证价收购等形式,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
领导方式转变 持续发展之源 篇10
构建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体制
财政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作用。应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财政地位、职能和作用,从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和阶段性特征,以及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色出发,更加注重健全省与市县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发挥好财政的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
一是进一步合理界定省与市县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和市场作用边界的基础上,按照政策规定、受益范围、成本效率、基层优先等原则,合理界定省与市县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并逐步通过适当形式予以明确。强化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责任,提高民生支出的保障程度。结合落实国家税制改革措施,按照税种属性和经济效率等基本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间收入划分,调动市县发展积极性。引导市县政府完善对市辖区、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的财政体制,激发发展活力。积极稳妥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并处理好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其他经济管理权限关系。强化乡镇财政管理,因地制宜深化乡财县管改革。二是进一步完善省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科学设置、合理搭配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基础上,逐步做到属于市县政府事务,其自有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求的,省财政统筹运用中央补助和省级财力,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属于中央和省委托事务的,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足额安排资金;属于中央、省和市县共同事务和支出责任的支出,明确各自负担比例,形成科学合理的配套机制。分类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从监管制度、技术操作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进一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把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满足县级基本财力保障需要,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作为当前研究的目标,在加大财力支持力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完善奖补机制,基本建立起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落实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费制度
科学的税费制度对促进发展方式转變具有重要作用。从国家税制改革的导向看,未来国家将进一步深化资源税制改革,使之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深化环境税制改革,使制造污染者和破坏生态者承担必要的环境损害成本,正确引导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促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进一步深化货物劳务税制改革,如适时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深化个人所得税制改革,逐步实现由现行分类税制向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税制转变,有效调节收入分配;进一步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逐步改变目前房地产开发、流转、保有环节各类收费和税收并存的状况,合理安排税收负担,促进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地方税体系。应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更加注重发挥好税费制度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调控作用。
一是做好税制改革措施在河南的落实工作,并争取在河南先行先试,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二是结合税制改革,理顺相关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并管好用好相关资金,使其调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比如,在涉及资源、环境的收费方面,统筹处理好以经济手段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灵活运用向企业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推动企业按规定提取准备金(保证金)等手段,促进企业和政府分工协作,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健全完善财政调控政策体系
财政政策是各级政府调控政策体系的重要构成和基础力量。应更加注重主动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和挑战,切实转变观念,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财政发展改革规律,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财政政策。继续完善有利于国内外企业投资河南的财政支持政策,推动河南吸引内外资跃上新台阶。落实好中央扩大内需投资、代发政府债券等政策,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促进投资持续增长。大力支持基本生活必需品生产和基本生产资料供应,发挥好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围绕增强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企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力度。支持推进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高成长性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落实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政策,推动新能源、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适应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要求,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统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革命老区转移支持力度,提高财力薄弱地区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保障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政策。支持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促进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做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落实工作,在改善民生中促进扩大消费需求。支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对象待遇水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按照国家提高财政教育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对我省的分解任务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启动学前教育发展项目,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等政策,提高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支持化解高校债务风险,促进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支持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大幅度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支持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争取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支持建立政策性住房保障体系。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的投融资机制。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我省各级财力还比较薄弱。应更加注重通过改革创新,在教育、医疗卫生、科技、养老、政策性住房等社会事业领域以及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领域,通过财政贴息、奖补、政策性金融等具体途径,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使政府与市场形成合力。
进一步深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构成,也是财政系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直接表现。应更加注重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促进理财方式转变方面的职能作用。
一是进一步加强“两基”建设。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统计报告制度,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和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提升管理基础工作水平。发挥乡镇财政就地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对本级和上级财政安排的资金以及其他部门、其他渠道下达的财政性资金实行全面监管,提升基层财政建设水平。研究建立财政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基层政府科学理财。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公共财政预算,提高公共财政收入质量,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提高基金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政策,推进市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继续做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试编工作,逐步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将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取消预算外资金。三是进一步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编制制度,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學性、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加强项目库建设,夯实预算编制的基础。继续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内容。研究建立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制度。研究建立绩效管理制度,使绩效目标与评价与预算管理全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市县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完善各单位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度,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均衡性和效率。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在完善预算编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积极推进政府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预算和执行等情况公开。明确预算公开的原则和主体,强化预算公开责任制度,加快预算公开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五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建立财政监督机构与预算管理机构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完善财政“大监督”格局。充分发挥省财政派出监督检查机构作用,加强重大财税政策实施情况、市县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开展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建立完善财政监督信息披露和公告制度。六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法规制度体系。做好农业综合开发条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等立法工作,全面加强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
转变理财方式是一项持续的任务。全省财政部门将把以理财方式转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促进财政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根本途径,把转变财政职能、理财观念、工作方法与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求实求效,真正肩负起服务转变的责任,在创新中提高理财水平,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领导方式转变 持续发展之源】推荐阅读:
读卢展工文章有感_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领导05-19
领导方式转变05-17
转变发展方式08-0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08-28
积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09-17
转变社会发展方式07-2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07-05
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07-22
科学发展与转变方式论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