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共12篇)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篇1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情况下, 中国的农村经济将经历比较痛苦的调整过程。在新形势下,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核心是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关键词:食品毒理学,互联网,信息资源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情况下, 中国的经济将经历比较痛苦的调整过程。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农”字的外面看是“政策、科技、投入”的结合, 而从经济本身发展来思考, 应当是“投资、消费和出口拉动”的合力。当前,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是中央最关心、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 城乡人口比例失调, 农村的人均收入上不去, 中国的人均GDP值就上不去。而且长期以来, 农业成本高、投入大, 效率低、科技含量低, 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并逐步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新形势下, 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发展农村经济, 实现农业经营产业化, 产业经营工业化、农民参与工人化的目标, 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已是当务之急, 刻不容缓。
1 要稳步提高粮食的产量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首先应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优化粮食生产结构, 粮食生产要以增收为目的, 要以生产质量高、增加值多的农产品为主, 要积极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 把粗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生产经营模式, 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其次随着农业税的取消, 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工商管理费也放开了, 应运用好国家独特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努力保持粮食产量, 建立和完善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主产区和主销区互助合作、利益补偿的机制, 逐步形成各地各方共同促进粮食生产的局面。再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用现代工业部门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装备农业, 进行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全面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 彻底改变以人力为主的农业耕作方式。最后要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历次农村改革的核心, 都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标准的, 这是生产各要素中最突出和最活跃的部分。农民知道自己的资产的价值和合理利用,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要盘活土地资源。加快土地的流转, 彻底解放土地对劳动力的束缚, 要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 实现土地资源, 尤其是后备资源的有序流转,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开发效益。
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主导产业为支撑,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金融危机下, 大部分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 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而失业, 而在当前金融危机普遍影响到工业企业的时候, 发展农村产业, 能将这部分失业人员的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农业产品的产量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也要遵循这个客观规律。只有生产应形成了规模, 实现产品的批量上市, 降低农产品交易的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 确保生产效益。 (2) 发展现代农业, 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食品的安全要求已经非常严格, 特别是在经历了几次严重的食品事件后, 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力度。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 建设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 (3) 加快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 建立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只有把配套设施完善才能尽快尽好的把产品周转出去, 实现销售的完成。最后要防止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这样的情景发生。认识到保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可能企业分散在各个村庄上、田野里, 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供电设备、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没有共享共用, 会加剧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要特别注意。
3 支持农民创业
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 绝大多数的农村中的农民不像城市里的人可以享受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来源不能可靠的得到保证, 负担比较重。农民的收入虽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并随着农闲时节的劳务输出, 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也随之增长, 但还是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产效率, 不仅是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 创业是就业之源。要从根本上富裕农民, 就必须大批减少农民。促使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是农民增收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第二、第三产业已取代农业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基础产业而存在, 但农民不可能依靠农业来致富。要使农民普遍得到实惠, 长期得益, 就要发展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个私”经济, 而农民创业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4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承担的任务
8亿农民占中国人口的一大半, 搞好农村经济, 中国的整个经济才有发展前途。农村又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农民收入增长的潜力很多, 可以促进内需的有力扩大,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1) 农业本身是弱势产业, 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变化双重制约, 要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继续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领导, 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机构和队伍素质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同时减少权力干涉, 基层政府建设为服务型的政府, 减少审批, 减少行政性干预。
(2) 深化市场经济改革, 用市场的方式来配置资源, 提高效率。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 广泛吸引工商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向农业。中国有庞大的资金市场, 也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市场。让资金可以合法自由地雇佣劳动力, 让劳动力得以自由流通, 使效率得以提高, 使经济得以发展, 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3) 进行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配套改革。如农村医疗保险、教育、农村金融体系和社会养老保险等。取消城乡二元化区别, 进一步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险三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农民吃穿不愁、养老无忧、病有所医的基本要求。加快制度创新要加强资源整合, 促进城乡经济融合。
(4) 探索减负新途径。农民是农村经济的主体, 农民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影响农民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负担的轻重。将农村费改税工作由点到面全面摊开, 用税、费的法制化、规范化杜绝乱收费行为给农民带来的额外负担, 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农户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种植资产, 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 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苏冬.转变发展方式做强农村经济[J].江苏农村经济, 2008, (12) :11-12
[2]夏宝龙.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J].今日浙江, 2008, (17) :14-15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篇2
制约现代农村很多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产品雷同,盲目效仿,某些乡村发展了一个农产品,打开了市场,其他乡村的村民就跟着学,但后者就不一定能致富反而还会冲击原先的市场,因此在这里笔者突出强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品牌化经营的重要性。在对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以及产业发展的现实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现对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做了尝试性思考。
(一)政府给予足够重视,颁布相应政策,支持农村文化产业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政府扶持是关键,安徽省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不仅要有科学的决策,更要有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政府要解放思想,积极引导,为农村文化产业市场的开发输入新的血液,同时,鼓励投资,走市场化道路,以激活农村文化产业经营的机制创新,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部门应在信息、人力、物力等方面对农村文化产业给予支持,想方设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挖掘农村文化资源,突出重点文化项目,形成“一点优先,多点开花”的文化产业新气象。
(二)做特色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链,最终形成产业品牌
安徽省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各具特色,却很少有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或品牌产业,现代社会里好酒也怕巷子深,没有好的名声,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是很难在市场上立足的。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当地的资源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结合当地的人文风情,整合当地各种子文化产业,形成一条产业链接效应,努力培育特色,打出品牌,逐步做大做强。
(三)注重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利用高科技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附加值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也是最大的优势,即使农村文化产业现在的发展状况不乐观,然而,拥有大批的文化产业人才就是最大的资本,他们可以在农村传播先进的文化产业观念,提供最新的科学技术和产业资讯,更能直接开展各种文化产业活动,吸引投资,实施项目,最大化的活跃了农村的文化产业市场。因此要求我们要充分地挖掘现有人才,通过培训,校企合作,或文化产业专修班等选拔一些高尖的人才,为发展文化展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要加大现代科技的运用,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合理而又全面地开发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在保护、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达到增加产业附加值的目的。
四、透析安徽省芜湖市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芜湖市是安徽省政治、经济、交通的次中心,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重点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区的成员城市,近年来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在全省处于前列。芜湖农村面积广大,伴随着城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芜湖农村文化产业也逐渐兴起,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城市地位的战略举措,也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必经之路。
(一)芜湖市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芜湖市农村地区广大且分布较集中,但各地经济发展的态势不一样,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各不相同。现总结如下特征,芜湖市农村文化产业总量大,但规模较小,难以形成产业链的效应,在体制上存在着很多的缺陷,文化产业无法得到健康的发展,特别是大量缺乏文化产业方面的专门人才,致使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常出现断层的现象,在规划、整合资源以及实践指导方面明显落后。芜湖市农村文化产业的规划大体上遵循文化产业的三个主导方面,中心层面、外围层面和相关层面,这就涉及到当地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会遇到产业选择的问题,如中心层面的新闻出版业务,广播电视业务,文化艺术服务,外围层面的休闲文化娱乐服务,文化教育,技术培训,相关层面的文化设备的生产销售,商贸业,服务业等(见下图)。
产业选择
(二)芜湖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分析
作为安徽省第二大经济体,芜湖市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先锋作用和主导作用是无法替代的,近年来文化产业脱颖而出,成为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而芜湖市农村文化产业在整个芜湖市经济中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它的兴衰与否直接关系到全省的经济发展。
发展目标:结合省情市情,以芜湖市为依托,发挥芜湖市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制造业基地的功能作用,完善基础文化产业设施,多层次,多角度,打造出与长三角相接轨的农村文化产业服务网络,力争到2020年,把芜湖市农村文化产业打造成井然有序,内容丰富的文化产业链,与芜湖市城区文化产业发展遥相呼应。
具体思路:芜湖市农村文化产业应坚持“主导项目引进,基础项目放大,龙头项目推广”的基本思路,从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角度出发,构建农民生活服务体系,优化整合农村各种生产资源,通过新建创新,联合兼并和加盟上市等方式,逐渐形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同时也要坚持紧抓中心层面不放,全面发展外围层面和相关层面的方针,政府要积极引进重点项目,融合新闻影视出版等中心层面并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附加产业值,其次,要注重文化培训和技术培训等外围层面,最后,要大力发展相关服务业及房地产业务,三者相互结合,相互发展,利用高新技术,不断创新,争取创建文化产业品牌。
(三)芜湖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分析
由于芜湖市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芜湖市甚至安徽省的重视,享受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芜湖市农村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的构建对产业自身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作用。首先,加强政府领导,建设农村文化产业导向机制,政府应从宏观层面出发,从解决“三农”问题的立场考虑,充分展现文化产业作为当前朝阳产业的优势,带动地方一系列的产业发展,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质量,全面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其次,突出政策扶持,建设文化产业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支持农民自己创业,对招商引资者以奖励。最后,加大投入,建设文化产业保障机制,这包括资金投入和文化产业人才投入,加大基础设备建设,搞好生态环境,多渠道地筹集城乡保障资金,同时要加大专业人才培训,也要对农民进行在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意味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而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新为依托,蕴含在众多的产业领域,通过文化产业的纽带作用,可以使农村各个产业之间形成集聚,从而达到高端化、创意化和增值化,同时也能通过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社会发展机制的改革,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最终有利于城乡一体化。
★ 发展文化产业心得体会
★ 发展文化产业心得体会
★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
★ 个人职业发展路径范文
★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选择
★ 某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分析论文
★ 文化产业面临发展机遇论文
★ 厦门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篇3
1.制定科学规划,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镇赉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重点强化了“两个结合”,即远近结合和点面结合。在远近结合上,对于近期建设,突出抓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村村通建设、泥草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土地开发整理、环境卫生整治等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长远规划,着眼大局,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力求达到“三个符合”,即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做表面文章;符合群众愿望,不搞强迫命令;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产业。规划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经村民代表会或镇人民代表会通过,方可组织实施。在点面结合上,坚持因地制宜,求同存异。在点的选择上,重点突出人口相对集中和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所在地,作为推进村,逐步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和居民小区相对集中,压减建设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在面的推进上,充分考虑东西部发展差异,不搞“统一模式”,不搞“一刀切”,对于经济基础好的东部乡镇先行推进,率先实现新农村建设。对于基础条件较差的中西部乡镇,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有重点的稳步推进。
2.突出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突出资源特色和区位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调优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积极争取并组织实施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6.8亿元,计划开发整理土地121.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10.1万亩(其中,水田57.6万亩,水浇地52.5万亩),新增耕地68.2万亩,目前,一期工程主体基本结束,二期工程2010年启动实施。依托农发资金,启动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投资92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项目建成后,镇赉县水田面积将达到150万亩以上,成为全国水田第一大县,粮食产量可达到30亿斤,纯增18亿斤,有10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在西部旱田区重点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效益农业、避灾农业,积极推广高效玉米、烤烟、辣椒、杂粮杂豆和瓜菜等作物种植,并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和庭院经济,提高耕地产出效益,目前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48万亩;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组织实施了“小动物、大经济”发展战略,依托飞鹤乳业和雨润集团,以契约为纽带,以银行信贷为保障,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建立“龙头企业+银行+政府+专业合作社+农民”五位一体的牧业养殖新模式,计划三年时间建设1个3万头大型牧场和2个1万头中型牧场,组建专业合作社45个,带动农户9000户;建设鸭鹅养殖园区3个(鸭舍300栋),发展专业合作社30个,带动农户6000户。目前,镇赉县的3万头奶牛大型牧场于2009年9月份启动,2010年年底可建成,计划引进澳大利亚优质奶牛4600头,其他牧场和养殖园区也已完成选址。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在抓好产业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展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农民共享新农村建设成果。截止目前,全县共投入公共事业和基础建设资金3.5亿元,修建“村村通”公路541.3公里,路两侧彩砖铺装30公里。新建、修建村部24个、文化室13个、农民夜校19个、体育健身场所20个、村卫生所19个、建设垃圾处理场所10个,改造农村饮水154处,解决7.0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设生态卫生厕所2400个、农村户用沼气1400座,完成村屯绿化184个,美化、绿化村屯乡道180公里,建设新农村信息站9个,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达92%以上。加大了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县乡镇和村屯共配备垃圾箱50个,并通过设立公益岗位,组建了农村保洁队伍。特别是在涉及新农村建设整体形象、惠及千家万户的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镇赉县更是加大力度,加大投入,通过采取多条走路的办法,有效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采取招引企业通过土地置换的办法,搞集中建设;二是采取企业担保,农民利用贷款资金改造建设;三是科学利用政策,将省里补贴专项泥草房改造资金用活用好,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最佳的效果,搞好改造建设;四是制定各项扶持政策,鼓励群众自行改造建设。专门制定了《全县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推进实施方案》,从工程验收、资金补助、土地使用、税收减免、林木保障、建设规划、行政事业收费、交通运输、贷款担保、社会捐助、集体经济补偿、物价控制、领导包保和部门帮扶等方面落实了13条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快了工程建设步伐。2007年、2008年、2009年共改造完成泥草房24295户,占农村泥草房总户数的46%,累计投入改造资金12.2亿元。
4.积极推进民主进程,完善乡村治理工作机制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村“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重要岗位人员聘用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民主决策、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代理服务和“勤廉双述”民主评议三项制度。对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必须按照党支部提议、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议案公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结果公布的“六步工作法”操作,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对于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都通过“三资”监管程序进行微机化管理,统一标准,规范建档,防止了暗箱操作。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对村班子和村干部的民主评价制度,年初,村干部要向群众做出廉政承诺;年末,乡镇党委组织召开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等参加的测评大会,村干部在会上述职述廉,并接受代表质询。最后,对村班子及村干部进行划票测评,并把测评结果作为村干部评先选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真正把农村基层干部的权力置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之下,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真正做到“民主定事、制度理财、群众评官”,推进农村基层管理制度转变,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民主管理进程。镇赉县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并在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5.强化组织保障,增强乡村干部的执行力
我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包保任务的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场和包保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泥草房改造、环境卫生整治和项目资金6个具体工作推进组,每个推进组都由1名副县级领导任组长。制定了发展农村经济,乡(镇)场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包保责任制、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部门责任分工意见和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方案等,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指标纳入到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各乡(镇)以及县直部门的年度重点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在强化组织保证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资金整合力度,对各项目资金,科学安排,合理使用,实行项目统一规划、分别立项,资金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主要用于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此外,镇赉县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各界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合作、有偿开发参与整体推进工作,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通过广泛动员和宣传发动,极大了调动了社会各界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以上是镇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解决。2010年,按照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要求,镇赉县启动了“重点村示范、整体提升”工程,确定示范村17个,将通过示范村带动,加快推进镇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篇4
1.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夯实国民经济基础。作为农业大国, 农业关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也是重点, 更是难点。要实现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快使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转变, 必须注意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 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2.有利于应对世界经济挑战, 增强农业竞争能力。对外开往使农业的国际市场国内化, 国内市场国际化, 国外低价农产品冲击国内市场, 国内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只有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科学改善要素结构, 积极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农业科技能力创新,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道路, 才能不断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3.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 难点是如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水平, 方式是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充分考虑全面可持续发展, 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 通过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不断增加农业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二、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
1.农村产业结构比重失衡。大部分农村还主要以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第二、三产业规模和数量相对较较低, 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高。2.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深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作用得不到应有发挥。3.农民收入来源过于单一。农村收入来源绝大部分来自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比例低, 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农民增收。4.农业规模产业发展较慢。农业规模企业发展慢、规模小、特色不突出, 产业化、信息化、集约化程度偏低, 带动能力有限, 抵御风险能力弱。5.农村人才留不住引不进。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往往选择外出创业或打工, 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又不愿意到农村就业, 致使农村人才匮乏。6.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偏低。受运营资金、实用技能、信息获取、文化素养、管理经验、营销能力、市场开拓等因素影响, 农民的自主创业能力较弱。7.农业服务体系不够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服务需求的市场化、多样化和动态化, 传统服务体系显现出方式落后、领域狭窄、实效差等问题。8.农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财力支持是刚性需要, 虽然投入绝对值不断增加, 但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等的需求。
三、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政府必须切实发挥好主导作用。政府要充分发挥好政策扶持引导作用, 完善机制体制建设, 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鼓励和保护农民自愿参加农村专业合作社。倡导民间资本参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各级政府要增强节约能源、保护生态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的责任意识,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分步推进。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坚持市场导向, 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大力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降级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益。加快经营方式转变, 鼓励经营体制创新, 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 组织剩余劳动力就地流转, 增加农民家庭收入。3.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满足粮食基本供应的前提下, 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鼓励发展区位优势明显、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 重点生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鼓励企业园区建设, 形成具有本地资源优势的产业集群。鼓励发展新型高端服务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现代流通业、特色文化等产业。4.加快完善涉农的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扶持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创办多领域、多形式的农业服务组织, 丰富完善涉农服务体系。重点健全完善农技推广、动植物病情防治、农产品质量监测等公共服务机构, 保障生产过程安全和产品安全。加强科技创新的服务支持力度, 重点攻克基本生产、产品深加工的关键技术, 促进科技成果向农村转化。5.加快实施新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民进行生产技能、经营理念、创业能力的培训, 提高创业的信心和本领。政府制定扶持农民自主创业的配套政策, 搭建农民自主创业平台, 吸引外出农民返乡创业, 鼓励农村经纪人和种养能手提供技术、营销的支持, 鼓励涉农部门和农技专家提供资金、政策和技术指导, 提高农民自主创业的成功率。6.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实现城乡产业结构的一体化, 提高城乡产业关联度;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建设城乡统一的服务设施基础网络;实现城乡市场的一体化, 形成开放的流通网络和统一的市场机制;实现城乡科技的一体化, 城市科技扶持农业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杨雪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范式困境与破解路径[J].学术月刊, 2013 (08) .
[2]崔丹.浅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商场现代化, 2014 (19) .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篇5
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加速推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农业和科技局《关于转发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互政农字
[2011]138号,结合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区两带一线”和“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发展战略及“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在今明两年,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实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在惠农支农强农政策措施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保证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确保中央、省、地、县政令畅通和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协作配合机制,注重发挥单位和各相关部门的监督监管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监督检查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二)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要保证监督检查能够覆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面,又要抓住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态保护、提高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完善农业经营体制等关键环节,选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切实增强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坚持通盘谋划,分类实施。坚持从全局出发考虑和处理问题,同时把握好区域协调发展、行业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实事求是地确定检查内容、工作节奏,切实增强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坚持查纠结合,务求实效。坚持监督检查、整改落实、责任追究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既要追究责任,严肃查处,又要分析原因,督促整改,还要强化源头治理和事先防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增强监督检查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监督检查内容
(一)省、地、县“十二五”规划贯彻落实情况
1、单位在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和实施 “十二五”规划、明确政策导向等方面是否全面贯彻落实“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
2、农业经济发展指标时是否与省、地、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紧密衔接、协调一致。
3、是否找准了影响和制约本地区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并实施了有效的对策措施。
4、在执行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方面是否符合省、地、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
(二)“粮袋子、油罐子、菜篮子”工程建设落实情况
1、是否重视粮食种植面积,提高油料产量,增加蔬菜生产和供应,提高自给率。
2、农产品流通渠道是否畅通,是否建立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收费是否规范。
(三)农业项目建设实施情况
1、项目安排是否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目录支持方向。
2、项目资金是否按时、足额下达,使用是否合规、有效,是否有滞留、挪用、挤占、截留资金行为的发生。
3、项目建设和运营是否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组织实施。
4、项目执行是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项目档案资料(前期工作及施工准备资料、招投标及合同资料、施工资料、监理资料、竣工图、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资料)是否齐全、装订成册,是否符合档案管理有关规定。
6、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要求,财政资金和其他渠道来源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经费管理使用是否合规、有效。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2011年8月下旬)
按照中共互助县委办、互助县人民政府办下达《关于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安排意见》的目标要求,制定本系统单位具体工作方案。安排部署今明两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做好动员部署工作。
(二)开展自查自纠(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
对照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政策措施、项目实施情况等进行全面摸底,认真查找惠农支农强农政策贯彻落实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梳理成条,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对策措施,限期整改,并向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书面上报自查报告。同时,领导小组对各单位自查自纠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完善整改措施,落实整改任务。
(三)接受上级督促检查(2012年7月至8月)
接受局领导小组成立专检查组对《工作方案》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的全面检查,以及对项目实施情况的重点督查。一是对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情况进行汇报,包括自查自纠中查找出的问题及整改、纠正等情况;二是提供有关资料;三是实地检查。
(四)巩固检查成果(2012年9月至10月)
一是开展“回头看”工作。对督促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到位情况进行复查,组织“回头看”,是否落实了整改意见,是否
整改到位,是否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针对普遍性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二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根据检查出得问题,从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出发,把好的经验、做法上升到制度建设层面,深入持久地发挥作用。三是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发现本单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并于2012年9月底前上报工作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各单位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对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做到目标、分工、责任、措施明确。单位负责人要亲自挂帅,对自查结果的真实性负责。
(二)加大力度,严肃纪律。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严肃认真的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注重在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上下功夫,切实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实施问责。
(三)认真考核,取得实效。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由局领导小组针对单位监督检查工作进行半年一次的考核,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单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取得扎实效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附件:
互助县农村经营管理站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马钟辉
副组长:孙长魁赵国正
成员:刘应生李凤翔
李顺花刘兴春
李文萍赵弘璧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篇6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增长 转变 途径 保障
2007年3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粗放型经营长期以来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严重的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某些地区或某个领域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破坏资源、增大投入或者靠吃子孙饭来实现的,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依然没有解决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粗放型经营还是依然存在,总量不大,效益不高,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仍然是农业发展的大问题,为此,实现农业经济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仍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
一、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中央《建议》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六个必须,其中就讲到“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人类为了生存或者为了更好地生活,就必须参加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从劳动中获得所需要的物质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从事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而获得经济效益的渠道是取决于一定的生产经营方式。从一般的意义来说,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可概括为两种:一种方式是粗放经营,,即把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分散地投入较多的土地,实行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粗放型经营是原始农业遗留下来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象征,也是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自然界的表现。另一种方式是与粗放型经营相对称的集约型经营,即把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种经营方式通常要在采用新技术新措施下进行。马克思对这种经营方式曾经做过具体的描述:“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相连的土地上”。随着我国土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在单位面积上提高产量和质量越来越显得重要,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为经营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而集约经营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受社会制度、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建国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受突出政治的影响,经济工作没有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地大物博”论调的影响下,根本没有人在研究农村经营方式的改革,农业一直沿用原始的粗放的经营方式来对农业进行简单的操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尝到了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的甜头,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舍得投入,加上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加快了农业生产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每年都有新的起色。但是,从全国角度来说,许多地方、许多农民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经营的传统耕作方式,即使有些农民已经采用了集约的经营方式,也是一种低水平的。其主要原因:一是一部分劳动力素质偏低,特别是强壮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不断转移,剩下的都是妇女、老人,农业科技根本就普及不了。二是投入不足,生产条件的改善比较缓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农业的效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天。三是土地流转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有些人虽然不再种地,另有营生,宁可土地撂荒,也不让别人耕种,致使土地不能集中到种田能手那里。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学科技难、买难卖难和市场对接难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过程。
二、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的基本方向和主要途径
实现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需要把握住基本方向和主要途径,以期实现最强经济效益,应当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数量服从质量,狠抓产品质量、品种的提高和更换,以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为标准。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偏重于追求总量的增加,不注重产品的品种和质量,造成高投入,低效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无论从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还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讲,都需要从过去的单纯追求数量向求质求效方向转变,从而达到量、质、效的统一。一是突出抓好“种子工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发展目标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要使全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统一供种,基本上满足需要。二是调整种植结构。稳定现有粮食基地面积,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础上,保持品种、品质适销对路。尽量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人均消费肉、蛋、奶的数量,不断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第二,狠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种田人思维的转变。粗放型经营方式主要依靠土地的数量和土壤的自然肥力,增产的主要途径是向土地投入肥力和人力,科学技术很少得到应用,生产技术落后,劳动者素质偏低。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广泛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凡是在家留守人员,不分年龄、性别,都必须参加科技培训,每个村、自然屯,都要有农民自己的技术员,负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如吉林省举办的一村一社大学生培养工程,为农村培养致富带头人打下良好基础。二是抓农业科技普及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从土壤监测到合理施肥、从种子选育到田间管理、从种子下地到产品收回,整个管理环节和生产经营过程都要加入科技含量,用科技手段来完成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三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全国粮食、棉花和蔬菜的绝大部分土地都是水浇地,因此,应该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节约用水,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四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过去农产品都是销售原料,价格低,销售难,就吉林省来说主要农产品都是玉米,增产不增收,卖不出去,粮农和各级政府领导都非常头痛,近几年,随着饲料加工业的出现,大酒精投产,玉米深加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玉米的价格提高了,销路畅通了,农民收入高了,用工业化来武装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培育种粮大户,实现规模经营。土地分散经营,每家每户种植的作物都不相同,纯粹属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的重复,农产品与市场的需求很难对路,个人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业效益提高缓慢。一是鼓励新兴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农民自发建立起的合作组织,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双方利益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大力提倡,这种合作组织,对于农民从事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二是培育种粮大户。农村出现的种粮大户,为国家粮食的稳产高产作出了贡献,是农业战线上的佼佼者,国家应该继续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有钱人都把资金投入到农业上去,改变农业投入不足的现状。三是改变土地一家一户经营的现状。没有人种地或者没有能力种地的人家在农村不在少数,土地撂荒或者人为的收成不好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的影响了农业效益的提高,政府应该牵头,对这部分土地实行转租,由种田大户来经营,逐步实现土地连片,规模经营。四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以自然区域种植为基础,以农民自发种植习惯为前提,政府牵头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步伐。建立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公司+农户的模式,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按照自愿结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处理好企业与农户的关系。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保障机制
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工作的全局,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各级政府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是加强领导,把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变为各级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表面上看是农民受益,但绝不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单纯依靠农民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办不到的,各级干部要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考核干部业绩的评价指标以其所在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和经济效益提高幅度为标准。逐步加大经济增长方式的宣传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宣传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及时总结各地经验,让农民看到体会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意义,使农民真正意识到过去经营方式落后是造成收入提高缓慢的病根,增大农民自愿尝试集约化经营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是深化改革,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好的经营机制。首先,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形式,对农村土地实行新一轮的分配改革。对于早已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或者是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不再分给土地,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补贴,保障这部分人的基本生活,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允许依法转让、出租、入股,积极推行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其次,推行农业股份合作制,建立新型的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实践证明,农民自己创造的股份合作制经营形式,有利于生产要素的组合,有利于规模经营,有利于推广和使用农业科技,是农村的先进生产力,值得大力倡导和支持。第三,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政府应该加快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尽快形成以产品兴市场,以市场带动产品发展的良性循环。加快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积极扶持,切实保障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政府的主导作用很关键,需要政府的各级部门大力支持,如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物资等方面的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如水利、电力、通讯、交通等方面的建设和维护,还需要国家投资,改造农业中低产田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为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指导作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优化配置。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重要指示,把自己的工作立足点定位于实现农业经营增长方式的转变上来,为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全国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760页
[3]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3月31日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篇7
财政转移支付是国家各政府间资金的一种再分配制度, 国家的资金与财力在各政府之间无偿转移, 用转移支付的方式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来实现均等化服务。常见的转移支付的方法有:扩大农业支付资金规模、明确各政府财权和事权、扩大“因素法”支付的应用范围、调整农业支付范围和法制化管理农业的转移支付。它是我国对政府调控权力的干预性工具, 通过转移支付的目标与分配原则、转移程序、支付方式等保证资金在一定范围里转移支付, 最终实现公共服务均衡。
2 目前隆德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隆德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端、六盘山西麓, 面积1269平方千米, 隆德县辖5个镇、8个乡, 共128个行政村, 人口约22万。地貌类型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占55.70%) 、阴湿土石山区 (占33.26%) 、河谷川道区 (占11.04%) ;气候属中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性气候, 春低温少雨, 夏短暂多雹, 秋阴涝霜旱, 冬严寒绵长。
由于气候阴湿, 气温偏低, 土壤贫瘠, 沟壑纵横, 部分农村交通不便, 大量的农村生产力还是处于较低水平, 靠天吃饭现象普遍存在, 山区还是用牛、耕、锄作为重要生产工具, 多数农户还是实行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 没有运用含量较高的生产技术。农户多数都是不仅仅依靠农业收入的农户, 从事农业劳动人数约占总农村劳动力30%左右。近年来, 本地乡镇经济并不景气, 加之本县农民文化程度不高, 专业技能水平低, 男性务工者多以建筑行业务工为主, 女性多以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务工为主, 收入受季节、技能水平低等条件限制, 务工收入并不高。部分农村劳动力由于上有老、下有小, 不能离开家小外出务工, 收入基本以纯农业为主, 仅够解决温饱, 谈不上脱贫致富奔小康。
2.1 城乡间差别不断加大, 农民收入处于低水平
自1985年以来, 隆德县的城乡收入一直在不断波动, 但总体趋势是收入差别不断扩大。城乡收入的差距出现扩大主要是因为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比农村家庭高, 而不是由农民收入下降造成的。据统计, 2013年隆德县农民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占城市居民的40%, 城乡还有很大差距。要从城市居民社会福利角度看, 城乡差别更大。
2.2 农业资金投入不够, 农业经济模式比较单一
由于用于农业的资金缺乏, 使得农业发展没有足够的后劲力量, 导致农业一直处于简单生产状态。尽管投入经济发展的资金总量有所增加, 然而农业方面的财政支出所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例有所下降。隆德县的农业人口总数是非农业人口总数的3倍左右, 但是政府所有财政支出里用来支持农业事业与发展农业生产的费用远远不足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一, 里面也有一部分资金看似是支持农业的事业费, 实际用来支农的费用很少。与其他行业相比, 农业可以说是一个弱势产业, 在其他发达国家, 政府都会制定有关政策保护农业和支持农业发展。土地是农民重要生产资料, 他们仅有承包使用的权利, 并不能将其作抵押, 所以, 也就造成了农民贷款途径有限的局面, 即使承包土地能做抵押贷款, 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有贷款意愿的农民也不多, 农民的心愿在于政府无偿投资。
2.3 农民的隐性负担沉重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农村虽然现在已经取消农业税、大病有医疗报销等惠民政策, 但农民负担依然很重, 养老、孩子上学、婚丧嫁娶等费用都不低于城里。娶个媳妇, 动辄要求城里要有房子等, 进而制约着农业的扩大和再生产。观察隆德县农业的总体情况, 我国农民的负担已经严重超过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
2.4 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 人口素质较低
因为生产力落后、传统观念、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等, 使得很难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问题。与此同时, 因为我国财政资金的投入不足, 使得农村的教育质量较低、教育资源不足, 共同导致人口素质较低的现象。据隆德县人口普查统计显示, 成人文盲率占总人口10%左右, 且多数文盲都在农村。
3 用财政转移支付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意义
隆德县农业的积累能力与基础都很薄弱, 且农产品价格很容易大幅度浮动;多数农产品都容易腐蚀, 且产品需要较长生产周期, 所以, 市场的调节作用明显滞后。因为隆德县山坡地多, 平原灌溉地少、农业科技水平低, 且产品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多数农户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劳作模式加少数劳动力在外务工为主, 都导致该县的农业比其他地区农业存在更大市场风险, 且收益也更低。因为资金具有易流向高收益、高附加值的产品, 因此, 该县的农业不能及时吸引外资, 且自身资源还不断外流。在该县, 小农经济遍地存在, 缺乏大量资本投入, 也没有大规模的雇佣劳动现象, 这些都使得该县农业发展举步维艰。该县要扭转三农问题的尴尬局面, 一定要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农村、农业与农民的资金数量。可以让财政加大农业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使农业方面资金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确保农业能够平稳发展。
4 用财政转移支付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建议
4.1 扩大转移和支付资金的规模
要用转移支付方式来帮助农村发展经济, 必须要逐渐加大支付的力度, 特别是公式化补助, 财政的转移支付必须按照财政部的承受范围、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及合适的补贴标准来确定。依据农业的性质特点, 需要清楚财政部门支持农业的基本思想, 依据公共财政原则, 不断转变财政支农的执能, 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保证农业获得财政的支持总量稳步增长, 提高农民收入。
4.2 明确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
目前, 必须要建立透明、规范的农村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 必须在法律方面核定政府基本需求, 严格划好他们的事权。针对农村物品供给不平衡现象, 可以向上级政府申请必要补助。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政策, 解决农民务工难方面的问题。基层政府要定期整理各种收入, 及时更新和划分乡村财政的工作范围。
4.3 尽量运用因素法进行转移支付
规范转移支付重要标志就是因素法, 它是很多国家经过长期探索所得出的最佳方法, 隆德县要完善转移支付, 必须要掌握因素法。这种方法的关键之处是选择不同种类因素, 由于标准支出和标准收入计算均和各种因素有关。一定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因素, 才能保证转移支付不被扭曲。实施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就是缩小城乡财力差距, 因此, 要注意选择的公平性, 可以给落后地区一些优惠的政策。因素法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人口因素, 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 地理位置、资源、土地等。这些因素可以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反映公共服务的水平, 对于参数很低的农村, 一定要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
4.4 注意法制化管理转移支付
对转移支付进行法制化的管理可以保证转移支付的公平性、规范性和透明性。让转移支付渐渐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也符合该县依法治县的制度要求, 也是改革转移支付体制的必经之路。一定要加强支付立法工作, 可以安排专门机构专门负责转移支付, 保证转移支付的合理工作。
5 结束语
目前, 在我国城乡差距较大且迫切发展农村经济大背景下, 要高度重视隆德县财政的支持, 特别是重视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实施, 使其对发展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摘要:一直以来, 我国的城乡化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近几年, 国家明确指出发展农村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设备的重中之重。财政转移支付能够促进城乡服务均衡、促进城乡的公共产品均衡, 特别是可以保证农民基本的生存权力与发展权力。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罗剑.论财政转移支付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10) .
[2]姜清霞.浅谈我国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改革[J].财政监督, 2012 (33) .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篇8
1 社会变迁与分化促使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变
发展方式转变是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根本问题,关系到中国能否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能否全面建成的关键在于农村发展。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分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释放出来的生产力能量即将消耗殆尽,正从一种正能量转向一种负能量,如不及时调整,加速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农村的二元经济鸿沟将更会加剧,“三农”问题将更加严峻。从实践来看,中国农村社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导致农村社会分化,呈现出新的特征:
1.1 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
自近代被迫卷入现代化世界潮流中,农村的社会变迁同整个中国社会一样开始转型与分化。长期的农耕经济与小农生产方式,使得农村相对独立,但发展缓慢。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调整,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早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由于制度、政策、自然条件等因素,农村依附于城市,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城乡二元鸿沟开始凸显,逐渐在经济、政治、文化、城乡社会治理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规律,也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就农村而言,原来单一的组织结构、阶层结构、家庭结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巨大分化,呈现出多元性与多样化的特点。有学者把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949年):国外工业文明与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中国城乡分离加速;第二阶段(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固化了中国城乡差距;第三阶段(1978—2003年):前改革时代“级差式”发展方式和“分离化”改革措施加速了中国城乡分离与对立;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后改革时代城乡关系出现既统筹又分离的趋势[1]。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分化的最大变化,一是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人和妇女,农村成为实际的老龄化社会。据中国城乡一体化蓝皮书报告:在调查的184个乡村里,平均每个村的劳动力人口为1281人,而外出劳动力人口为956人,占到劳动力的75%[2]。二是留守儿童增多。这样客观上使得原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破产,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同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相矛盾,农业生产率底下,这种一家一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桎梏。
1.2 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
伴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农村社会阶层也发生了巨大的分化,一些农民脱离农业生产而从事其它行业的阶层,如农村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以及承包经营者等新型阶层,他们已不是原来意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但依然是农业户籍。阶层的分化导致农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分化,从事不同职业的农民,由于其收入来源的差异,也导致其身份、地位、认同感的差异,农村内部贫富差距也日益凸显。农业的收入有限,已经不占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事实证明,凡是以农业作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农民,基本上都是农村的贫困户。非农业收入成为一些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城镇化在加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农业与农村改革势在必行,农村生产方式调整迫在眉睫,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越来越迫切。
1.3 农村人口和家庭结构分化
传统的农耕经济时代,农村人口规模和家庭大小决定一个家庭的收入与社会地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和家庭结构也在分化,突出特点就是人口数量下降,家庭规模缩小,对人口素质要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突出。现在的农村家庭一般以两个孩子居多,家庭规模相对萎缩,新生代的农民子弟不愿重复老一代人的生活,从小也缺乏父辈的那种吃苦耐劳精神的锻炼,尽管户籍在农村,他们大多不愿呆在农村,更不愿从事农业生产,上学和打工成为主要的出路。农村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分化,对人力资源开始和人口素质更加重视,教育的投入成为农民主要的家庭支出。
1.4 乡村治理方式的变化
农村乡村治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人口流动的加剧,农民开始走出农村,对经济发展、民主权利、文化权益的要求和参与日益强烈,维权意识增强。一些基层党组织涣散,不能与时俱进,治理方式单一,忽视农民心声和对他们权益保护,依靠传统的方式治理,导致民怨沸腾,部分地区干群关系紧张。二是农民由于经济地位分化导致不同利益诉求对治理方式的挑战。农村阶层分化和收入分配方式的差异,导致农民之间的两极分化,先富起来的农民逐渐成为农村的强势群体,在村民事物、社会地位、政治生活等方面处于强势地位,而广大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不断增加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成为乡村治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5 农村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分化
中国社会的转型必然影响到农村的民风民俗和农民价值观改变。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村民关系越来越淡化,实用主义和金钱权利因素在主导农民人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乡村那种纯朴、憨厚的传统民风民俗正在逐渐被淡化。农村阶层分化导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差异,这种差异左右着农民的情感体验、社会认同以及社会归属感,传统与现代、亲情与金钱不同价值观的交织带来不同社会身份的心理困惑与冲突。再加上由于阶层分化和利益分化加剧了部分弱势农民群体的心理失衡和震荡,他们觉得被“排斥”而处于边缘化地位,对社会的不满增加,精神空虚与价值观紊乱导致近年来一些宗教甚至是邪教乘虚而入,从而弥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的缺憾,这是农村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农村社会变迁与社会分化出现的这些问题,要求人们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要高度关注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加快农村生产方式转变,找到农村发展的动力,从而增强农村和农业自身的发展能力,而不是简单依靠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从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2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中农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1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中农村发展的理论
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是农村发展,然而,当前对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不足,当然,这是与人们对发展的理解相一致。从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工业文明观即发展就是增长,到生存经济学家提出综合发展观,最后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发展观这种从经济增长论转向综合发展论,从发展客体论转向发展主体论,从增长极限论转向可持续发展论的嬗变,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体现着人类实践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有限性与过程性。可以说,人类对社会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提升和选择的过程,由于受到传统发展观影响,人们对于农村发展,往往也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运用量化性的指标如人均收入、家庭年收入、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为标准衡量农村的进步与否,再加上数据、图标等量化指标的直观性、客观性与准确性,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衡量指标体系成为判断农村发展的基本标尺。当然,也有学者从政治学角度,通过考察农村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以及农民的政治权利、政治意识、政治参与等方面判断农村的发展。社会学从社会变迁带来的农村社会结构变化、人口素质、文化变迁以及社会整合等方面研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多学科的研究,拓展了人们对农村发展的视野,加深了对农村发展的认识,丰富了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但是,一个最大的不足是,缺乏整体性、规范性、反思性的认识,农村发展是一个包括农村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政治文明、文化变迁的社会整体发展与进步。城乡从二元分离到有机融合,并非单一的城镇化或人口的转移,还包括资金、技术、土地、管理等社会物质性要素和心理、意识、文化、制度等社会精神性要素的统筹配置与双向融汇。农村社会由农村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人的活动三要素构成,农村发展是包括农村社会结构转型与农村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变迁的三者统一体。遗憾的是,城乡统筹发展往往重视物质性要素如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新农村等硬件文明,忽视对人们的社会心理、情感体验、文化要素、心里归宿感等软文明的需求,因为前者是客观实在,容易用量化指标衡量,成为政绩,而后者往往被主观忽视。事实上,城乡统筹发展成功与否,除了硬性的指标外,精神性与文化性等软因素更为根本,是衡量农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理论是行动的向导,科学理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理论的不足导致认识的误区和实践的偏差。
2.2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中重庆农村发展的实践
重庆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城乡统筹发展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整体上处于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阶段。2011年末户籍总人口3329.81万人,农业人口2052.17万人,农业人口占61.63%,且大多集中在两翼地区。同时,数据显示,“一小时经济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62.6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5%,而渝东北与渝东南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2.5%,渝东北与渝东南是库区、山区、农村、贫困区的集中连片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恶劣,发展的基础差,很多地方几乎没有工业。可以看出,农村发展是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败的关键。重庆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党和政府主要从公共财政体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市场体制,行政体制等6个方面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制度、政策、思维方式等方面有很多创新,对于继续深化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城乡统筹实践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盲目追求农民户籍转户的比重,急于求成,忽视农民变市民的后续保障工作。截止2011年末,农转城共完成82.3万户,321.90万人,面对庞大的转户人群,后续保障跟不上。(2)城乡统筹单向度、一维性,只注重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忽视对农村发展的重视,以及农村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导向作用,未能真正实现城乡互动互补互助。因此,城乡统筹发展应该以相互依赖理论为指导,从城乡关联的角度出发,使城乡发展融入互补的生产、交换、消费的关联网络中,充分发挥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和乡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充分实现城乡诸要素的有序流动,协调城乡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才能彻底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3]。(3)将城乡统筹简单地理解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看作是农民聚集,上高楼。(4)农业现代化特色不够。重庆是一个农业大市,工业主要集中在“一圈”,“一圈两翼”战略架构主要是依靠现代工业来展开的路子是否符合重庆农村实际值得商榷。2011年全市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达44%,城镇化率达5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高达39.1%。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般思路,也是实现中国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实现科学发展,避免城镇化发展的一些误区。比如说城市是不是越大越好,城镇化的进程是不是越快越好,城市的功能是不是越多越好,城镇化发展是不是要让所有农民都住在城里,基于重庆农业发展的现实和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对于农业或者是农民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应该预留多大的发展空间,这些可能都是需要我们加以认真思考的。
3 农村发展的出路:以错位战略和差别化发展模式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真正破解城乡二元经济鸿沟,必须从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入手,立足区域实际,实施错位战略,走差别化发展道路。所谓错位,是指竞争主体在同一市场背景下,各寻其位,错落有致,顺利前行。从地区经济发展来看,错位发展就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权衡利弊扬长避短,下大力培育自己的比较优势,认准某些产业和领域,做大做强,从而形成自己的经济特色,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错位发展包含三方面内涵:(1)实现宏观上的错位,努力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群体;(2)区域间的错位,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与重构;(3)实现区域内部的错位,构筑资源效益最大化的产业结构新框架。今天区域间的经济竞争力,不在大而全,而在特而强,这种经济竞争实际上是地区优势产业并由此衍生出来的品牌竞争。错位发展的特点就是在“特”字上下功夫,如何找准、挖掘和营销“特色”,形成品牌特色,是实现错位发展的关键。
重庆农村发展要立足地方实际,不实施“你有,我也要有”的“赶超战略”、“模仿战略”,而是要在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潜心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错位发展战略”,形成相对的比较优势、潜在优势和发展优势,闯出一条合乎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避免老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一方面要加大主城区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必须转变思路,创新农村发展方式,走绿色经济、创意经济、特色农业的创新道路,从而跳出刘易斯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框架,走一条非工业化而是重点放到发展特色经济、生态旅游、民族风情等方面的新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走绿色发展模式的道路。
3.1 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发展特色高效的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村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农村社会变迁,农业的主导功能日益多元化,有学者概括为“经济、生态调节、就业和生活保障、休闲和文明传承”等多种功能[4],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决定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区域性与特色性,立足本地实际,走特色高效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般出路。重庆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差异,造成城乡结构、经济社会结构,既不平衡,也不合理,不改变这个结构,“三农”问题也就解决不了。(1)农业布局结构调整。重庆农村由于地理区位的差异导致各地的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不同,如涪陵的榨菜、城口的腊肉、奉节的脐橙、梁平的张鸭子等成为知名品牌,但是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不够,根源在农业结构布局不合理。(2)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当前,“两翼”地区农产品长期以来的“四多四少”(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现象没有得以根本改变,农产品结构单一,主导产品少,拳头产品缺,市场竞争力弱。为此,农村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着重以适销对路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含金量,促进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不断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当前,重庆农村较大程度还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产品加工水平仅占29%,农产品优质率占50.8%,柑橘的优质果率仅占35%左右。同时,存有农副产品市场体系辐射力不强,新型现代营销体系不够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带动力弱、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极大的制约着农民增收。
3.2 以实施集群战略为核心,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重庆农村主要在“两翼”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林地面积占全市的77%,达313.33万hm2,可开发利用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近66.67万hm2。然而目前,“两翼”林地综合产出仅450元/hm2,林业对农民收入贡献不足1%。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和要素禀赋原则来看,林地显然是“两翼”地区的独特优势资源,我们应因地制宜,充分加以利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同时,在产业布局上要力求相对集中,实行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独具“两翼”特色的优势产业群、产业带,使已有的优势更优,亮点更亮,强项更强,从而全面提高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3.3 以中心镇建设为动力,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重庆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农村大多处于山区,人口分布分散,资源配置存在矛盾。解决办法就是加快中心镇建设,促进人口聚集集中。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既鼓励引导农民进城发展二、三产业,又避免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增加就业危机和带来社会问题。以现有的县城和少数中心建制镇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搞好试点示范,力求做到把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发展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放宽城镇基础设施的市场准入,鼓励外商投资和国内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增强小城镇的吞吐功能、载体功能、城乡对接桥梁功能,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农村资本向非农产业拓展,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要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沿海地区和国外输出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跨区跨国的流动,为土地流转及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开辟广阔的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4 以土地流转为关键,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
土地是农民唯一可以作为财产收入的要素,由于政策等原因,土地对农民增收的实际作用有限,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土地问题。当前,农村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的家庭式经营模式,不仅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制约农业的市场化进程,直接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土地政策长期稳定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或交给承包经营者管理,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彻底改变过去农业生产的短期行为和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特别要在农产品种子工程、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大流通等领域,大力鼓励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不同资产的拥有者,以股份制形式联合投入农业经营,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利用工商资本整合资源(包括技术资源),开拓市场,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组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抓好大型项目建设,形成小农户、大群体,小规模、大基地,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把农产品和农业劳动力带进国内外市场。
3.5 以特色休闲民族旅游为抓手,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经济
休闲文化旅游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江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价值极高,为重庆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农村地区,更是集民族文化、旅游景区于一体,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民族旅游,是促进农村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1)整合资源,梯度开发。瑰丽的自然山水、独特的山城风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共同构成了重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要抓住具有重庆特色重点推进,要全力打造长江三峡、大足石刻、武隆天生三硚3个文化旅游景区,把他们打造成世界级文化旅游精品项目。(2)重视民族文化旅游。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美丽的古代传说,魅力的民族风情,优雅的古城小镇,都是文化旅游的魅力之处。重庆的农村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也是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的重地。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忠县石宝寨、丰都鬼城、乌江画廊民族民情游、钓鱼城史迹文化游、巴渝古镇民俗风情游等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文化底蕴,两翼地区要加大开发挖掘,主城都市游和乡村民族休闲游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共同打造成文化旅游精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
3.6 以职业教育为载体,为农村绿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当前,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现代化与信息化要求同农民素质低下的矛盾,同时,制约重庆农村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就业和农民素质问题,等、靠、要思想严重,陋俗、偏见等影响和制约着从村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解决了农村面临人才问题,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和动力支持,也会进一步加快城乡库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农民市民化后与城市现代工业用人的高素质矛盾。当前,重庆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13.5%,高级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招工人难”和“找工作难”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还将持续。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程度将大大提高,而技术工人的匮乏,将严重影响工业发展质量。所以,无论是从我国发展实际需要来说,还是从加快人口非农化来说,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长远之计。
总之,农村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加速发展方式转变。就不能按常规思路,追求传统的发展模式,应走出一条独特性、差异性的发展道路,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构筑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农村的长远发展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永秀.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J].学术月刊,2012,44(5):67-77.
[2]汝信,付崇兰.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0.
[3]程志强,潘晨光.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72.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篇9
一、广州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方式的类型分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张的同时,广大农村地区也迅速完成了非农化和城镇化,相关研究显示,到2009年底,广东省城镇化率为63.4%,珠三角地区为79.9%,珠三角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只占2009年地区总产值的2.4%[2]。珠三角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也改变了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轨迹和模式,同时也衍生出了很多新的文化发展形式和文化活动形式,这些新的文化发展形式与文化活动方式不仅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发展的水平,而且活跃了社会主义文化活动内容。就珠三角地区来说,在快速的城市化和急剧的社会变迁基础上发展出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既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夯实了基础,同时,也为高等学校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了素材,随着城市就业日益饱和以及中小城镇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会前往基层和农村就业,为提高大学生适应基层生活和农村社会,借鉴和吸收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成果和文化活动内容并纳入到高等学校日常课程教学,从而既可以弘扬传统经典文化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也可以推进现代乡村文化进入高校课堂增强大学生认识社会的水平和能力,同时通过文化交流和文化教育实现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的“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根本目标。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其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形式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一)传统文化空间的现代化改造:宗族祠堂作为现代文化传承和普及的公共场所
宗祠是宗族祭拜祖先寄托哀思的场所,除了作为祭祀场所之外,过去的宗祠还是处理宗族内部事务、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宗祠被视为宗族的象征,族群的中心,是宗族最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场所,一般不允许外人入内。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广州农村地区的宗祠逐渐被改造为集图书室、曲艺社、民兵之家、棋牌室、乒乓球室、龙狮队、电影投放室、绿色网园和老人活动室功能于一体的村民文化活动场所,此时的宗祠,已经不再是谢绝外人的宗族场所,而是敞开大门,成为村民学习、休闲和娱乐的公共场所。旧祠堂经过修缮和赋予新的时代含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村民休闲、文化、娱乐一体的公共场所,便成为村民求知、求乐、求美的文化生活乐园,旧祠堂‘老树发新芽’成为现代文化传承和普及的公共空间,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
(二)民间文化活动:以舞狮协会、龙舟协会的村庄文化活动巡游与交流形成制度
广州农村地区的民间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有传承粤剧的民间组织——番禺区的钟南曲艺社,成立至今有50多年的历史,不仅组织严密,而且人员完整,经常自编自演各种经典粤剧曲目随各级文化组织送戏下乡,活跃村庄文化生活。
龙狮舞和武术拳术作为岭南地区传统的民间文艺活动,在广州很多农村都比较盛行,也是深受民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形式。番禺区很多村庄的龙狮队时常外出串同献技相互交换,取长补短,足迹遍布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地区城市,不仅加强不同村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发扬了中华龙狮武术文化。
(三)市场催生的、以现代化的电影院、少年宫等为代表的新型文化活动
广州农村地区与其他农村地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流动人口较多,人口聚集效应比较明显,再加上广大农村地区非农化程度较高和工商业经济比较发达,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开始在广州农村地区落户。通过实地走访可以发现,越靠近广州市中心的农村地区,拥有现代化的星级电影院、青少年宫、网吧、各类培训场所的比例越高,这些现代化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是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程度提升密不可分的,这不仅改变了传统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内容单调和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的落后面貌,而且塑造了广州农村居民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理念,极大地推动了广州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质量和文明化水平。
二、广州农村文化发展方式的功能分析
多样化的文化发展形式和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内容不仅有效解决了广州农村地区物质文明发展之后精神文明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而且为广大村民参与社会管理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机会和途径,最终繁荣了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政府文化、民间文化和市场文化。具体来说,广州多样的文化发展形式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一)宗族祠堂将传统岭南文化与现代化生活方式有机勾连,提供居民的公共生活能力和增进了民间互助精神
宗族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在中国农村社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随着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宗族祠堂所具有的传统社会功能和祭祀功能逐渐淡化,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和村民公共活动的载体,宗族祠堂成为广州农村地区居民最重要的公共生活空间,通过对宗族祠堂的现代化改造和功能提升,所有村民包括外来人口都可以自由出入祠堂看书、聊天、参与村庄决策、参与娱乐活动、举办集体宴会等等。
总之,宗族祠堂只是一个建筑物,广州农村居民创造性将开展祭祀活动的建筑物改造成为村民参加文化活动和读书交流的空间,不仅改变了祠堂的传统功能,而且将传统岭南文化和现代阅读生活共存于祠堂内,不仅提高了村民们的文化修养和促进了农村地区劲升文明建设,而且推动了农村居民参加公共活动的能力和增进了农村地区民间互助的精神,最终实现了农村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二)政府主导的文化下乡工程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农村地区的文化资源和农民的文化修养要低于城市,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通过文化下乡和文化进基层的方式来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新成果,就成为推进和带动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主导的文化下乡行动具有高度权威性和行动一致性的特征,由广州市委市政府相关只能部门建立的、以农家书屋为代表的文化下乡活动不仅提供了基层民众学习和认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机会,而且可以巩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进而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最终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促进了不同村庄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整合了村庄秩序和增进了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民间文化活动和文化形式作为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发挥着凝聚乡村价值和整合乡村秩序的功能,而且作为广大村民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发展了乡村文化,提高了村民的文化水平,增进了村庄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最终维护了村庄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推进了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
民间文化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性文化,以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在不同村庄之间进行巡回演出和交流,从而丰富了广大村民的日常生活,也增进了村民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同时,也推动了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广州农村文化活动方式对高校文化课程设置的借鉴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文化课程设置存在着较大缺陷和不足: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趋同、课程文化落后等等[4],此外,文化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5],很少有课程设置面向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现状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不足以承担发展农村文化和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在今后的高校文化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加强和提高:
(一)推进传统文化走进高校课堂,提升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增进高校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
发挥大学生在传承文化和发展文化的基础性作用,首先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传统文化进学校的机制。通过改革高等学校文化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式,引入传统文化尤其是岭南文化走进高等学校的课堂,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进而培养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保护传统文化、守护传统价值和传承传统精神,通过大学的课堂学习和教育将传统文化内化为大学生人格和内心的一部分,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增进高校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最终做到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两不误。
(二)高校课程设置应该改变以就业导向的功利主义思想,要着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
当前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毕业生就业率成为衡量一个专业好坏的重要标准,这种单纯以就业率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利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某种程度上,正是功利的、短视的就业导向的课程设置影响了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严重阻碍了严肃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高等学校的辐射和扩散,相反,一些庸俗的、具有明显消费主义的快餐文化却在大学大行其道,这不仅不利于文化强国的建设,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
鉴于当前高校文化课程设置中呈现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厚,而对严肃的、经典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和教育的不重视,我们有必要改进当前的文化课程设置和文化课程的教学,建立一种包括传统经典文化、国家主流文化、优秀民间文化和市场先进文化为基本内容的先进文化教育体系,同时将基础性的文化课程设置为全校性的公选课,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经典文化、国家主流文化、优秀民间文化和市场先进文化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觉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最终提升广大在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
(三)优化和改进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课程设置,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进学生驾驭市场文化的能力和素质
当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市场文化具有强大的自配和控制能力,也是一种非常强势的文化类型。市场文化强调公平竞争和鼓励合作主义价值,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平时的文化课程设置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市场先进文化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学生培养适应市场先进文化的能力和素质,重视合作精神和竞争能力的培育,帮助高校学生在大学阶段适应今后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篇10
近年来, 理论界对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如何开展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 二是部分地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实践经验总结及效果检验。关于如何开展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 研究人员主要从创新障碍 (夏彦, 2010) 、服务渠道体系 (李剑峰、王延涛, 2010;郭兴平, 2010) 、抵押担保方式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2010;高文丽2010) 、农村金融服务规范化与金融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2003;张长全, 2003;孟飞, 2009) 、农村金融工具创新路径 (马海滨, 2010;丁竹君, 2010) 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关于部分地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与效果检验方面, 理论界认为, 通过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 有效化解了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张智富, 2009;王岩岫, 2009;浙江银监局, 2010;李明昌, 2010) 。
以上对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规范性分析和实践性分析, 在相当程度上准确揭示了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方式、方法、政策措施与实践经验。但是, 已有文献对欠发达地区的河南省农村改革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研究较少, 因而难以准确反映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绩效、特征与实践经验。本文通过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 (以下简称试验区) ——信阳市 (下辖八县二区)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绩效的实际调查, 试图探析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欠发达地区,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2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绩效
2.1 创新农村信贷产品, 增加了“三农”资金供给
2009年7月河南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推进会在信阳市固始县召开以来,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金融机构全面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工作。相继推出了支持劳务经济类、创新抵押担保类、信用共同体+信贷类、订单农业类等8大类20项农村金融创新产品, 其中回乡创业贷款、劳务输出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率先在全省推广。2009年发放创新类贷款38.6亿元, 有400余家企业和3万多农户直接受益 (见表1) 。
2.2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 有效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
(1) 创新抵押担保方式, 切实解决农户融资“瓶颈”。
“农民贷款难”主要是因为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担保物——农民最具有价值的土地、房屋和宅基地, 均不能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针对农村抵押物不足和抵押范围狭窄的问题, 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特点,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担保方式, 扩展抵押担保物范围。按照“组建一级集团、实施两级担保、构筑三级网络、发展四级信用”的构架, 组建了信阳市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担保网络, 出台农村物权确认和抵押担保暂行办法, 使全市担保机构担保基金规模达6亿元。积极扩大抵押范围,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先后将农村承包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存货、农业订单、农机具等动产和各种权利纳入农村金融的抵押品范围, 切实解决了长期制约农村金融的抵押担保瓶颈。
(2) 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农村信用社以“阳光信贷大厅”为依托, 开辟小额农贷的“绿色通道”;农业银行信阳市分行为弥补农村网点不足, 以“惠农卡”为载体, 推行流动网点、自助网点等服务;邮政储蓄银行信阳市分行在积极开展上门服务同时, 采用下沉营业网点来拓展金融服务辐射范围;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也以自已的网络持术优势为农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3) 加强信用工程建设,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试验区成立以来, 积极开展信用升级和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活动, 促进了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人民银行信阳市中心支行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进信用工程建设, 多次召开信用工程推进会, 深入开展信用乡、信用村、新用户建设活动。同时加强信贷征信体系建设, 完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 诚信的金融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提升与优化。截止2009年年末,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共评定信用乡26个、信用村353个、信用户47万户, 有51.04万户借款人进入了全国信用信息库, 固始县还获得了2009年度“中国金融生态县 (市) 区”的称号。
3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特征
3.1 采用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型的供给主导型改革创新模式
供给主导型改革创新模式的典型特征是自上而下与行政推动,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服务方式创新的实践充分体现了该种特征。2009年2月, 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省银监局、河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河南省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实施意见》, 正式启动了河南省农村金融创新试点工作, 信阳市被列入河南省农村金融创新的试点地市。2009年, 河南省全省创新工作试点推进会在信阳市召开, 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大农村金融改革, 实施信贷产品创新, 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在此背景下, 信阳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创新领导小组, 各县 (区) 都成立了由县 (区) 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新试点领导机构, 形成了以政府主抓的工作机制, 出台了《信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奖励办法》、《信阳市农村物权确认和抵 (质) 押担保暂行办法》等多个政策性文件, 为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构建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 体现了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行政推动性特征。
3.2 吸纳性创新多而原创性创新少
(1) 形式创新占较大比例。
形式创新指那些不具实质性内容, 只注重称呼的创新, 如支持劳务经济类贷款, 试验区推出的创新品种有“回乡创业贷款”和“劳务输出贷款”, 但由于此类贷款是根据特定的群体进行冠名, 把劳务人员贷款归集于一个品牌, 仍然面临着如何创新品种、切实突破瓶颈制约、扩大贷款支持回归企业与劳务人员的问题, 因此, 此类创新仍停留在形式和表面上, 不具实质性内容。截至2009年底, 劳务经济类贷款余额为16亿元, 占全部农村创新贷款的36.1%。
(2) 一些品种已存在, 创新特征不明显。
如创新担保体系类的担保公司贷款、农户联保贷款, 在全国及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 均早已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此类贷款不应归于创新贷款行列。截至2009年底, 担保类贷款余额15.3亿元, 占试验区农村创新贷款的34.5%。
(3) 较好的创新品种分散于各个试点县 (区) , 尚未全面推广和广泛运用。
试验区各县 (区) 除固始县作为河南省创新试点县开展了多个创新品种外, 其它县 (区) 基本只有1-2个创新品种, 且处于试点阶段, 有的县 (区) 甚至只有形式创新品种和担保体系类创新, 金融创新品种未大规模推广运用制约了金融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重要作用。如订单质押贷款仅在商城县试点开展, 土地经营权质押贷款仅在商城县和固始县试点开展, 企业经营权质押贷款仅在固始县和淮滨县试点开展, 动产抵押贷款仅在固始县和淮滨县开展等。
3.3 金融产品的创新以信贷产品创新为主
农村金融产品包括储蓄产品、汇兑产品、理财产品、信用卡产品等。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集中在信贷产品创新上, 如回乡创业贷款、国外劳务输出贷款等, 而储蓄产品、汇兑产品、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的创新缺乏。
4 进一步推进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建议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实践, 极大地改善了农村资金供应机制, 拓宽了农村融资渠道, 优化了资源配置, 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经济发展, 需要进一步拓展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创新领域, 提升创新层次。一是要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由行政推动下的供给主导型向需求诱致型创新模式转变, 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成为创新主体, 通过执行差别财税政策等措施, 减轻农村金融机构创新的成本。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创新的方向, 要围绕着农村经济改革、当地农村特色、支农政策的配套落实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内容开展创新, 拓展创新的领域。三是要拓展金融产品创新的品种。在负债业务方面, 在原有基础上, 突出新的存款品种, 开发多功能帐户, 提供丰富多样的存款服务。资产业务方面, 增加贷款品种, 大力发展票据贴现, 将小额信贷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提高和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 加大对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包括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的金融工具创新力度, 如企业债券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短期融资债券、商业票据、上市融资 (A股、中小板、创业板等) 和政府债券 (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债券) 、信托基金等创新品种。四是要构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保障机制, 建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环境支持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 建设农业生产要素流转平台, 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执法体系, 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 规范企业改制和破产程序, 建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考核激励办法, 设立创新专项奖励基金, 对考核优秀机构除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外, 还与各种政策扶持挂钩。
参考文献
[1]贾蕊.供给主导模式下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与思考——以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为例[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 :77.
城市与农村要素存在方式探索 篇11
【摘要】 农村与城市要素存在方式的本质差异决定着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作为人类构结的社会形式其实质都是由人、自然界原始状态的物质、以及由人类改造或生产出来的物质等三类物质要素所构成。城市的要素聚集事实上并不是社会要素的简单平移,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结构也在同时发生着深刻地变化,这种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效益是城市效益的又一重要构成因素。
【关键词】 农村;城市;社会结构
城市与农村作为人类创造的与自然相异的对立的两种人类社会形态,反映着不同的人与自然的结合方式及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形式。要从根本上把握这两者的基本性质,必须将两者进行对照研究,从两者的实质性差异入手,得出研究结论。
城市与农村都是运动中的事物,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城市有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之分,两者从性质到特征都有着根本的不同。农村也有小农经济基础下的农村与现代农村之别,两者的性质与特征同样也有明显的差异。研究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城市,必须首先将它们固定到某一时点或某一形态之上。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对比研究典型化原则,将以城市与农村最典型状态,即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村与现代化城市相对照,判断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一、城市与农村共同构成要素
从共同的方面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是不同的人类社会形式。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于自然界之中,而是由人类构建的、符合人类生存需要的、以人类利益为目标的自然异化体,是人类生存的载体。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只要它是由人类构筑的社会形式,那么究其实质,都是由三类物质要素构成:
一是人,它是社会最活跃、最积极的要素。人类社会的具体存在形式,主要将由人的需要和人的能力决定。
二是自然界原始状态的物质。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最终必然建筑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产所必需的物质,还为人类提供生存直接有用的物质,如水、空气等。
三是由人类改造或生产出来的物质。人类社会不仅有自然原始状态的物质和物质存在形态,还有由人类组合再造的、在原始自然状态下不存在的、由人类在自然物基础上生产出来的物品,这些物品的存在,构成了人类社会与其它动物社会的根本区别,且这些物品的发达程度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
二、城市与农村共同构成要素之间的差异
人、自然物和人类产品是人类社会构成的物质基础,这一点农村与城市是相同的。三者存在的数量及存在的密度,在城市与农村之中,却有很大的差别。
在农村,低下的农业生产力,使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物相对较少,可以获得的人类产品的数量同样较小,在此物质基础上,可以供养的人口的总数量也是有限的。不仅如此,人口、自然物及产品要素在农业生产力要求下呈现相对匀质分布的状态,这些社会构成要素相对平均地分布于社会各个角落,但在每一个具体空间地点上的分布密度有限。
城市在工业生产力的作用下,则存在大量的社会要素聚集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首先城市有大量的人口,有大量的人类产品,在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将结合越来越多的自然物,在这一物质基础上,会促进人口与物质要素互为因果的迅速增长。社会要素在城市的聚集,不仅表现为城市中社会要素大规模的增长,更表现为全社会要素向城市的集合过程。在城市工业生产力作用下,形成了社会要素在城市点状空间上聚集分布的特征。在城市内部,社会构成的所有要素,不仅有很大的数量规模,而且有很大的分布密度,尤其是相对于城市较小的分布空间而言,社会要素的聚集构成了城市与农村的重要区别。
人、自然物、人类产品的存在数量上的差别在城市与农村表现得非常明显,以至于人们对城市直观的判断就是拥有大量的人口、大量集中的建筑、频繁的工商业活动对农村的直观判断就是人口稀少、建筑分散、工商业活动不发达。人们将这种外观上的差异认定为农村与城市区别的本质。
三、城市与农村共同要素的差异体现
要素数量的差异不仅表现为城市特定区域要素数量的增长,表现为社会总要素数量的增长。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现代城市的发展,整个地球的人类负载能力在不断增加。同样一个地球,也许几百年以前负担5亿、10亿人口就达到人口负担的极限,就有各种自然、社会、战争、军事力量来调节人口增长。近代,工业化城市的发展使世界总人口达到了50亿、60亿,这种负载能力的增加源于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实现的人类更大的自主控制能力。工业化、城市化社会提供了更大的要素要求,同时配以更大的要素容纳能力,其结果使社会构成要素的总量不断增长。
在全社会增加的要素总量中,大部分进入了城市,甚至农村原有要素的相当部分也进入了城市。尽管社会要素总量实现了增长,但农村的要素存留量却在进一步减少。城市与农村的要素差异,不仅体现为要素数量的差异,更体现于分布方式的差异。如果说农村是以要素的匀质分布为特征的话,那么城市则是以要素的点状聚集的非均质分布为特征。社会构成要素在城市的空间叠加和聚集是城市与农村的根本区别之一。几乎在所有的城市,尤其在现代化城市,城市空间高度的发展成为城市的标志之一,“高楼大厦”成了城市的象征。城市越发展,城市建筑的空间高度就越向上延伸,这不是人们的偏好所能左右的过程,这是社会构成要素在城市空间叠加的要求。
四,城市与农村其它要素差异
城市与农村的差异,不仅存在于要素数量及要素聚集程度和差异,还存在于要素联合的组织结构差异。城市的要素聚集事实上并不是社会要素的简单平移,在这一过程中,伴随要素的空间位移,社会结构也在同时发生着深刻地变化,这种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效益是城市效益的又一重要构成因素。姑且称这种效益为结构变动效益。
世界的结构性,同世界的物质性一样,是构成事物的存在方式的根本,结构差异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性差异。从物质世界的本质来说,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核与核外质子构成的,原子核与质子不同数量和不同结构方式,形成了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108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又与其它原子在不同结构下形成了不同的分子,成为能够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又由于排列方式的不同构成了有机和无机两大世界。从根本上讲,物质性质与特征的差异实质上都来源于物质结构上的差异,不仅自然物质是这样,人类社会同样也是这样,社会的不同组织结构,对社会的性质与特征有着根本性的作用。
每一种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结构,在一种事物向另一种事物转化的过程中,往往伴有结构的转变。在结构变化中,通常伴有能量的输出输入。旧结构的解体要输入一定的能量,新结构的形成则要放出一定的能量。输入和放出能量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与质量间的距离成反比,即Q=m/S。结构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威力仅仅来源于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结构变换能量。在通常情况下,社会越简单,层次越少,那么在结成和解体这一结构中,涉及的能量越小;相反,社会结构越复杂,结构要素的联系越紧密,距离越短,在结成和解体这一结构过程中涉及的能量就越大。
农村向城市的转化是简单社会结构向复杂社会结构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社会结构的解体要失去一些能量,但紧密的广泛联系的城市结构的形成更要放出大量的能量。城市结构形成与农村结构解体过程中的能量之差,是农村向城市变动的重要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城市形成了全新、工业化的社会结构,也带动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与过去有着质的不同。
五、城市与农村的根本性差异
社会结构的差异,是现代化城市与小农经济下农村的又一根本性差异,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对农村与城市运行逻辑与外在特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结构的差异,致使同样由人、人造物和自然构成的农村与城市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典型的城市与典型的农村在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与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构成单位不同。城市社会基本构成单位是要素,而农村社会基本构成单位是家庭。人、自然物与人造物构成社会是以一定的社会基本构成单位形式结合。在化学概念中,分子是能够保持物质性状的最小微粒。如果借用这一概念,假定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单位是指能够独立地完成某一经济活动的最小单位,那么在农村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单位是家庭,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单位是个人及个体资源。
家庭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归家庭所有。劳动者自诞生之日起也归属于家庭,只有死亡才能解除这种劳动关系。劳动力与土地的结合关系是固定的,劳动力及其它社会要素固定地属于家庭而不是社会。家庭是一个统一的、密不可分的整体。如果家庭分解,脱离了家庭结构的社会要素,将失去其基本的经济功能。离开了家庭的单个劳动力,如果不通过婚姻或血缘关系进入新的家庭,就失去了劳动力的性质。没有可供劳动的土地,没有基本的劳动分工(家庭分工),不能实现自己的劳动性能。只有附着在其它家庭结构之下,才能够生存。家庭是农业社会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农业对资源的分配与调动,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
在以工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城市,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小单位则是社会构成要素本身。每一种要素在城市经济活动中都具有独立的意义,完成独立的活动。劳动者可以单独地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资源可以作为独立的物质在市场上流动,产品可以单独进行买卖活动,每一种社会构成要素都直接表现为社会性、流动性特征,是以要素本身而不是以要素结合体的形式参加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城市社会是直接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构结的。
尽管在城市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各种社会要素是以企业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但企业的结合具有松散化特征,在企业内部不仅有构成要素的经常性变动,甚至企业本身也是多变的,不是一个稳定型的结构,且在企业结构下分解出来的要素(劳动力、资源等)可以立即还原成社会性的要素,可以直接参与未来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企业解体,要素的经济功能并不丧失,在城市可以从事经济活动的最小单位是社会构成要素本身。
比较城市与农村的最小经济活动单位,不难看出农村的基本经济构成体具有“分子要素”特征,它是较为复杂,有一定内部结构,能够完整地从事产出某种物品的经济活动的单位。而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构成实体则具有“原子要素”的特征,它是简单的,没有内部组织结构,仅仅能从事部分经济活动的单位。每一种要素的经济活动内容十分专业化,十分明确,但却仅仅是社会经济循环中的某一环节,能够完成产出某种物品的经济活动的某一部分工作内容,尽管这些要素有一定独立活动的能力,但物质生产的全过程,则必须是这些要素活动结合在一起,在企业的形式下完成。
其次,城市与农村的基本经济单位结合的结构不同。小农经济下的农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经济细胞都是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单位,生产消费都在家庭内部进行。每个家庭都从事社会所必须的所有的劳动,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经济联系很少,社会基层经济组织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平束状社会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简单,家庭与家庭之间内部结构重复,外部结构单一,社会整体结构稳定,内部结构松散。
以工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城市,则属于立体晶体结构。尽管从总体上看,城市经济是建筑在要素的基础之上,要素与要素之间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结合成相对完整的企业形式,才能完成再生产的全过程。在企业形成的过程中,首先是个人与资本之间,根据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规律联合在一起,然后劳动者之间再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组成不同的劳动团体,这些团体再根据产品生产程序和组织管理通路结合成为相对完整的企业。
不同的企业再根据全社会分工协作的需要,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个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再度结合,形成整个社会的立体的经济结构。城市越发展,分工越细,某一企业在某一种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所能承担的环节越专业化,企业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整个城市逐渐成为一个相互联系、互为基础、范围不断加大、层次不断增多的密不可分的整体,成为一个紧密的巨大的“晶体”。
再次,城市与农村的经济要素的结合方式不同。在农村基本经济单位的结合是缺少联系的结合,家庭与家庭之间没有直接的物质输出输入联系,它们仅仅因为社会、心理、安全等非经济要求相对集中的居住在一起,是平行的稳定结构方式。在城市,基本经济单位之间的结构方式是广泛联系的流动结合方式。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在社会经济结构过程中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而且不同的单位体之间有着大量的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一种生产的终结产品可能是另一种生产的原材料;一个人的工作是另一个人工作的基础,在它们之间经常性地存在着物品、价值、劳动的转换过程。通过广泛的物质与能量地流动,将不同的个人,不同的企业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社会。所以城市的结合方式是流动式的结合方式。
最后,城市与农村差异的实质还在于它们的经济单位的结合密度不同。农村通常采用较为松散的,有限的结合密度,农村集团的最大规模往往有一定的局限。城市则具有较高的密度规模,大量的物质与能量流动决定了在这一区域只能采用相对紧密的结合距离,经济体的空间聚集分布特征明显,从而使城市具有人口众多,分布密集,商业繁荣的聚集经济外在表现。
六、城市与农村结构差异的原因
城市与农村结构差异的原因在于:由于农业生产的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的分离,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闲暇劳动时间,只有在家庭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充分地、自由地、多种途径地被利用,创造更大的家庭劳动总价值。以家庭为基础平衡松散的社会结合方式,是最恰当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生产的产出物——农产品的品种是有限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能够得到的是基本相同的产品,同一种类产品之间又不存在相互交流的必要。如两个农户都出产土豆,他们绝对没有拿自己的土豆去换别人的土豆的要求,交换只能在不同的产品之间进行。农业产品的共同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单位之间就没有相互联系、相互构结及相互物质交换的要求,农业社会只能采用平行的社会经济形式,采用相互没有物质与能量交流的松散结合。
工业生产力对社会结构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工业生产以市场为依托,机器化大工业不可能建筑在自给的家庭结构基础上。不仅如此,机器化大工业由于具有生产的社会性,产品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又有多变性特征,所以大工业生产不得不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动,调整自己的生产内容和要素组织形式。这就要求社会存在一定量的自由状态的生产组织要素,以便人们随时根据经济的发展状态,进行不断的要素调配、择优和组合。
机器化大工业生产只有直接建筑在社会要素之上,不是要素组合成的家庭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看,工业品的生产进程通常较为复杂。一件工业品的生产,往往要经过众多的环节,涉及众多的物品,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企业有时都无法独立地完成复杂工业品的生产全过程,这些工业品的生产过程是众多人的劳动积累过程,工业生产中存在着广泛的分工协作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有着广泛的多种形式的联系,在这些基础上将形成广泛联系的主体化社会结构。
城市与农村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更体现了城市与农村区别的本质。社会结构方式的差异不仅代表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也代表了人类联系方式的根本改变。在农村也可以有规模较大的村落,甚至有古代城市的大规模人口及其它要素的集中,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相距甚远,也许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有相同的外在表现,但其内在经济实质是截然不同。反过来,现代农村尽管要素数量及聚集水平有限,现代化农村的社会组织结构与现代城市更为相似,二者的经济基础则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因此,结构差异是农村与城市差异的核心。城市与农村结构上的差异从根本上体现着城市与农村生产方式的不同,这种结构差异也是整个社会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结构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动本质上也是社会工业化生产的推广过程。理解二者结构的不同是理解农村与城市,理解古代农村与古代城市,现代农村与现代城市的关键。在社会要素匀质分布特征下,以家庭为社会经济基本构成单位,通过非流动性松散结合而形成的平行社会经济结构的人类社会组织形式。
典型的现代化城市则是以工业生产力为基础,在社会要素聚集分布特征下,以单个要素为社会经济基本构成单位,通过流动的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晶体型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城市与农村的差异既表现为社会构成要素存在数量的差异,又表现为社会结构的差异,具有二重性差异实质。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篇12
一直以来, 五保对象都是我国农村最弱势、最底层的群体, 因此作为保障他们正常生活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也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里的重要一环。这里的五保供养制度是指对农村社会中“无经济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 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或者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的一项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该制度从1956年开始至今, 虽然历经坎坷, 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并且不断得到了完善, 特别是在免除农业税以后, 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2006年3月l日起施行以来, 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纳入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 完善了管理与监督措施, 强化了法律责任, 确立了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构架, 五保供养制度也逐渐成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鉴于我国五保对象的主要群体是无依无靠的老年人以及小部分孤儿和残疾人士, 因此, 广大学者在研究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时候往往将其作为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制度来展开探索, 本文研究亦如此。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对农村五保老人一般有两种供养方式:一种是在福利院进行集中供养方式, 称为集中供养;另一种是政府每年拨一定数量的经费给五保老人所在的村, 由村负责照料五保老人生活的供养方式, 称为分散供养。本来两种供养方式都是国家所支持的五保老人养老方式, 奈何如今却出现全国各地大力发展集中供养, 追求“集中供养率”的提升而忽视分散供养的奇怪现象, 为此, 笔者特别针对该现象做了有关梳理, 阐释集中供养火热发展的原因, 分析过度发展集中供养的弊端, 最终力求达到五保老人的供养可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尊重五保老人养老的自主选择权, 使两种五保供养方式得到平衡发展, 真正让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国内学者对五保供养制度的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在进行:首先是对该制度本身发展过程的探索, 包括对其历史脉络的梳理, 对整体制度框架的搭建以及对该制度在法律方面发生的变迁、转折的思考 (吴晓林、彭忠益, 2007;宋士云, 2007;王先进, 2007;肖林生, 2009;陈晨, 2010;韩君玲, 2012) ;第二个方面则是对五保供养制度所包含的社会救助理论做一定的剖析, 用理论来支撑五保供养制度的运行实施, 也将该制度作为某种理论的实践形式 (任丽红, 2008;何小勤, 2011) ;当然近期研究的最多的当数五保供养制度在不同地域实践模式以及在各地实践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其中就包括对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对比研究 (汪文新等, 2006) , 而且许多研究者都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方式上面, 积极探索集中供养的新模式 (程文娟2007;杨光明, 2012;李治2012) , 对集中供养率的追求更是遍地可见 (顾定洋2006;) , 很多地区甚至将集中供养率的提升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表现之一, 由此可见,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集中供养方式优于分散供养方式, 所以要大力发展集中供养方式。
二、五保供养:社会偏向于发展集中供养的原因分析
1、霞光计划
霞光计划, 指民政部于2007年1月开始启动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 该计划在“十一五”时期, 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 利用发行福利彩票筹集的彩票公益金, 修建、改建一批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以及散居五保对象的集中居住点, 集中解决各地农村五保供养设施滞后的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 民政部积极推动“霞光计划”的实施, 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 纷纷提高供养标准和加大敬老院的建设力度, 崭新、整洁的敬老院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 一些省份层层下达集中供养人数和集中供养率指标, 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指标, 有的地方甚至提出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的硬性目标, 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不得不说, 霞光计划确实是近几年来各地集中养老迅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为集中供养方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以及资金基础。
2、批量养老, 机构养老节省投入、便于管理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统计》显示2010年到2050年,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由12.3%上升到31.1%。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的第一人口大国, 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五保供养的老人的数量也逐步攀升, 而五保集中供养相对于分散供养方式能够更为高效地保障五保老人的日常生活, 在老人的吃穿住医葬方面能够提供更为直接和便捷的保障, 由于集中供养方式此种管理的方便性, 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基层政府管理人员的青睐。当然, 包括霞光计划在内的政策扶植, 五保集中供养工作一直都在持续向前, 国家和政府的对其发展的关注度也持续增大, 财政投资力度也在逐步增加, 从而使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得到不断改善, 这固然是一种纵向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从横向上来看, 现如今在集中供养下的五保老人也只是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远远达不到普通农村的平均生活水平, 同时, 五保集中供养方式对老人心理方面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限制, 片面追求五老供养方式的集中供养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弊端。
三、片面追求集中供养的弊端
1、乡村干部为满足指标赶人进养老院
很多乡镇以及村里干部为了达到省市规定的一层层“集中供养率”的指标, 经常规劝五保老人住进养老院, 对于规劝不听的老人还不惜用哄骗甚至更加强硬的手段 (例如直接将五保老人的家产变卖充公) 迫使五保老人进行机构养老, 而对于五保老人自身的养老意愿不管不顾。事实上在现实中, 有一些五保老人并不愿意入住敬老院享受集中供养。之所以不愿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 其主要考虑因素是:首先, 经济上“不划算”, 有的老人拥有一定的私人财产, 担心入院后“充公”。加之供养标准提高后, 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的差距缩小, 尚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老人确实不愿意入住, 因为那样的话生活费就不能自由支配, 感觉“不自由、不划算”;第二, 观念、生活上的不适应, 老人们大都恋乡眷土, 加上多年的独居生活, 很多五保老人担心适应不了异地集中供养的生活, 不容忽略的是, 确实有部分老人的个人生活习惯与敬老院标准化的生活制度格格不入, 从而引发矛盾, 造成很多五保老人情绪不佳;第三, 一些敬老院和社会福利中心在位置选择、建筑布局上欠合理, 老人们入院感觉不方便, 五保老人一旦住进养老院就再也不能回到原先的村子里去, 因为只要五保老人住进养老院, 其家产就会立即被卖掉充公, 即使再回到村子里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
2、集中供养机构盲目发展硬件, 五保老人“失语”严重
虽然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下, 集中供养的机构和设备在逐步发展和完善, 但是在集中供养机构的人员配备上面仍然很欠缺, 很多地方的机构只配备有食堂工作人员, 负责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 没有专业的护工和社工, 这直接导致了集中供养方式的片面发展, 集中供养方式下的五保老人虽然有吃有穿, 但是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 相反, 很多五保老人表示在养老院通常会遭受到歧视和侮辱, 因为远离了自己熟悉的社区, 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 五保老人也没有经济收入, 处在农村边缘位置上, 社会地位低下, 加之五保老人的向上诉求渠道不畅通, 所以他们的人格与尊严经常遭到损害, 这种人格与尊严的损害, 既来自养老院的工作人员, 也来自院内其他五保老人。
3、集中供养老人频频出走
五保供养制度对五保户 (尤其是五保老人) 的生活稳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 城市以各类养老院、老年公寓的形式集中照顾老年人, 为我国老年人养护以及社会化养老也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 集中供养的老年人出走现象屡见不鲜,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巨大反思。集中供养养老方式是否满足老年人的养老诉求?也有研究者对此专门展开了相关研究, 张昭对集中供养老人出走的行为进行了分类探讨, 将其分为不适型出走、恋家型出走、受挫型出走和失落型出走四种类型, 并且仔细分析了集中供养老人出走的原因, 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是非自愿选择的结果, 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居住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正式正是迫使集中供养老人出走的根本性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五保供养制度应当平衡、健康发展
1、“集散共进”、“集散结合”, 尊重五保老人的自主养老意愿
虽然集中供养方式可以为更多的五保老人提供较充实的物质保障, 但是五保老人的养老方式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应该在五保老人自身的选择上面。因此, 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集中供养方式的发展, 对于分散供养体系的健全也要下足功夫, 切实保障选择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也能够拥有比较充裕的物质基础, 缩小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待遇差距。同时, 我们可以将两种供养方式结合起来, 保留五保老人的私人财产, 可以让五保老人在家住几个月之后再到养老院住一段时间, 让五保老人充分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和养老环境。
2、对集中供养的投入应当全面化, 加强引力, 减小推力
对集中供养的发展, 应当是加强其吸引力, 而不应该再出现村干部硬性要求五保老人去养老院的事件。事实上, 加强集中供养方式的吸引力的重点在于提高集中供养机构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配备齐全的工作人员, 加大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投入, 秉持专业的服务理念。政府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工作人员与五保老人之间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会直接影响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生活满意度, 同时, 各级政府也非常有必要利用多种宣传工具, 积极作好尊老、敬老的宣传工作, 让农村居民认识到尊老敬老爱老是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定期回乡探望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荐阅读:
转变工作方式,发展农村经济,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08-31
促进农村发展农村经济08-28
农村物流农村经济11-13
经济发展农村经济06-23
农村金融影响农村经济10-25
农村水利经济08-01
农村合作经济10-28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08-27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10-02
进一步发展农村中介组织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