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收入

2024-10-23

农村经济收入(精选12篇)

农村经济收入 篇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与竞争力增强,财政收入显著增长,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反映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主要统计指标也备受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本文将我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数据之间的数量特征和匹配程度作为研究重点,预测2010年主要统计数据,并得出相关结论。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变动的数量特征和趋势分析

(一)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财政收入的关系

1990-2009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664元增加到25188元,增长了15.3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10元增加到17175元,增长了11.4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686元增加到5153元,增长了7.5倍;人均财政收入由257元增加到5130元,增长了20倍。各指标都呈现出一种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增速低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人均财政收入增速高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个别年份除外)。这表明客观上政府在增加财政收入的时候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没有保持同步,城乡居民不能够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从另一角度来讲,增加了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抑制了居民有效消费支出的增长。从20年来数据走势判断来看,弹性系数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倒U形的走势,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完善,可以预见今后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将趋同。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1990-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由1:1.52:1.16调整为1:4.42:4.03,得到进一步优化,促进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由1664元增加到25188元,年均增速达到15.4%。

王磊(2005)在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比对》中引入产业结构系数来度量结构的优化特征,并寻找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采用后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三次产业的比重作为参照标准,并选择如下的函数形式来衡量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该函数称之为产业结构系数T:

使用该公式计算1978-2009年我国产业结构系数变化情况,产业结构系数T不断增大,我国产业结构系数从1978年的3.33增加到2009年的9.33,产业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参照系越来越接近,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正趋于合理。

二、模型建立前的理论准备及目标

(一)模型建立前的理论准备

1. 合理的经济结构能促进经济增长。

库兹涅茨曾提出(Kuznets,1971)—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结构的角度去衡量。而Denison(1967)研究得出经济增长的12%是由结构优化产生的。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充分利用,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分不开的,它们是有机统一的,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带来了经济更快地增长。钱纳里(Chenery,1960)从分析部门增长的决定要素出发,并利用51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并认为这种工业化模式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

2. 合理的财政收入水平能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财政收入是从国民经济增长中取得的收入,如果经济发展水平高,则国民生产总值(GDP)较高,进而财政收入总额也相应较高;同时,财政收入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支撑政府职能实现、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以A·拉弗和J.温尼斯基等为代表的供给学派提出了一个衡量体系,只有合理的财政收入水平才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存在互动关系。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互动的关系,经济理论认为在制度安排有效、经济结构合理、政府再分配政策完善等条件下,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了居民的就业,为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奠定了物质基础,使得居民收入总量增加。居民收入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经济增长的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和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

(二)模型要达到的目标

1. 目前的经济结构、居民收入增速、财政收入水平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

2. 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居民收入增速、财政收入水平之间的数量特征。

3. 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居民收入增速、财政收入水平的统计数据是否匹配。

三、模型的建立及组合预测

(一)基于PLS的全国经济增长的协整模型

1. 变量指标选取及数据准备。

数据区间说明:选取的数据区间1990-2009年,本文对各数据都取自然对数进行计算。

2. 初次模型构建。

本文利用人均GDP、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收入数据建立协整模型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运用ADF单位根的方法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各变量为非平稳数据,经过二阶差分之后为平稳数据,说明各数据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检验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分析结果反映出LNGPD、LNRSI、LNRTI、LNINUR、LNINRU、LNGREV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本文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建立长期均衡方程,用OLS法建立回归方程时,自变量LNRTI未通过检验,由于第三产业比重在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舍去此变量,容易失去有用信息。本文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PLS)建立回归方程。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这种新型的多元统计数据分析方法,综合了多元回归、典型回归、主成分(PCR)方法等方法,在复杂的多变量系统中,克服变量多重共线性在系统建模中的不良作用,得到一个更为可靠的分析结果,由于本文研究的问题只涉及单因变量,因此只就单因变量PLS回归作阐述。

单因变量PLS回归方法建模思路:设有因变量Y和P个自变量构成的自变量集合X=[x1,Λ,Λxp],为了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我们观测了n个样本点,由此构成了n维的因变量向量和由自变量构成的n×p的观测矩阵X=[x1,Λ,Λxp]nxp。PLS回归方法是在矩阵X中提取成分tk(tk为[x1,Λ,Λxp的线性组合),要求tk应可能大的携带X中的变异信息,且与Y的相关程度最大,最终对X共提取了k个成分t1,Λtk达到最大精度,PLS回归将通过实施Y对t1,Λtk的回归,然后表达成Y关于原变x1,xk量的回归方程。

至于成分阶数A的提取,本文采用国外广泛应用的交差有效性系数Q2A来确定:

其中。yik是原始数据中第i个样本点在第k个因变化量上的取值,是利用前h个主成回归建模计算得到yik的估计值。是在样本点集合去掉第i个样本点,用h个主成分建模计算出的估计值。当Q2A<0.0975时,则可以确定主成分的阶数。利用SIMA-P11.5,提取5个PLS成分,即保留全部自变量。

3. 经济增长协整模型。

运用PIS方法建立的回归模型如下:

LNGPD=1.057+0.059LNRSI+0.023LNRTI+0.58LNINUR+0.171LNINR U+0.188LNGREV

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

对残差进行ADF检验,ADF统计量-6.67小于1%临界值-2.7,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因此可以确定为平稳序列,说明运用PLS方法建立模型为长期均衡方程。

(二)基于空间面板的省域经济增长模型

本节采用新近发展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决定因素以弥补既有的普通面板数据模型方法研究的一些不足。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虑了数据的空间特性,在模型中纳入了空间效应,可以解决标准回归模型可能出现的模型误设与估计偏误问题,从而可以得到更为可靠、稳健的结论。

1.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基本形式及建模思路。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有多种,主要常见的是空间滞后(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两种。

空间滞后模型(SAR)模型表达式为:

y=ρWy+Xβ+ε

式中:y为因变量;X为n×K阶的外地解释变量矩阵;ρ为空间滞后回归系数;W为n×n阶的空间加权矩阵,Wy为空间滞后因变量,ε为随机误差向量。在本文的研究中,y为人均GDP,因此,ρ度量了某省域地理上邻近的其他省域的GDP对该省域GDP的影响程度。

空间误差模型(SEM)的模型表达式为:

式中: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λ为n×1阶的截面因变量向量的空间误差系数,衡量了样本观测值中空间依赖作用,即度量了邻近地区自变量关于因变量的误差冲击对本地区观测值的影响方向和程度,μ为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向量。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首先判断地区间经济行为的空间相关性是否存在,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MoranⅠ指数进行检验。在判断模型形式方面,在空间依赖性的检验中,通过查看LMLAG、LMERR、R-LMLAG、R-LMERR在统计上是否显著,可以判断适合的模型。对于SAR和SEM模型的估计如果采用最小二乘法(OLS),系数估计值会有偏或无效,本节采用Anselin(1988)建立的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的参数。模型结果的检验除了拟合优度检验以外,常用的检验标准还有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log Likelihood)、似然比率(likelihood ratio)等。

2. 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

由于本节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将面板数据与空间特征相结合,所以权值矩阵不再是基于横截面数据时的n×n方阵(n代表横截面个体数),而是一个(n×t)×(n×t)的分块矩阵:

矩阵W中的非对角元素全部0,而对角线上的每个元素又是一个420×420的方阵,且W1995=W1996=…=W2008,即假定距离具有时间不变性。与目前大多数采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此方向的文献不同的是,本文没有采用简单的二元邻接矩阵,而是采用经济距离矩阵,用省域省会之间的里程,这样较准确地捕捉周围省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每个方阵的值又表述如下:

Ωij=0,如果i=j;

Ωij=22/dij,如果dij≤1642(km);

Ωij=0,如果dij≥1642(km)

该矩阵的处理方法参考多数文献的做法(Blonigen et al.,2004,2005;Garretsen and Peeters,2007),选取了较简单的距离倒数函数,样本中最短的城市间里程(22km)得到的权重为1,其他里程的权重为22/dij,dij是样本中城市i和城市j之间的里程(i,j ([1,420])。距离限值1624的选取参照Madariaga and Poncet (2007)的做法,认为里程大于此值,则空间影响力由正转为负。对角线上元素全部为0,表示任何地区的人均GDP不能够预测自身。同时该矩阵经过标准化处理,使每一行的行和等于1,表示每个省域的空间影响所占份额。

3. 省域人均GDP的空间分布及空间相关性分析。

上海、北京、天津、浙江4个省域的经济水平最高,江苏、广东、山东等10个省域也具有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部分中部和多数西部省域处于第三集团,而贵州省人均GDP还不到10000元,在全国处于劣势。各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的趋势,并表现为一种聚集和梯次过渡的态势。本节研究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来识别经济增长在空间上是否存在显著的集群特征,利用我国30个省域的经济增长相关指标,变量选取同全国经济增长模型相关,计算MoranⅠ指数结果(见表1):

表中MoranⅠ的系数为正(1996年除外)有逐渐增加趋势,且多通5%显水平的检验,特别是1999年以来表明地方经济增长在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关系和空间依赖性,可以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建模。

4. 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由于本节建立的模型是对中国30个省域进行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分析,所考察的截面单位是总体的所有单位,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更加合适。检验和模型估计基本采用Matlab 7.0软件、Lesage和Elhorst Spatial econometric工具箱。同时还使用了Eviews6.0进行个别运算。

在建立空间面板模型之间首先进行不考虑空间效应的OLS估计结果显示,拟合优度较高,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为正相关关系,从T统计量可知,第三产业比重的T值为0.41,回归关系并不显著,D-W为0.85,说明模型的残差可能存在自相关。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空间面板模型设定不恰当,比如没有考虑到省域的空间自相关性。

进一步利用两个拉格朗日乘数来判断模型的形式,结果显示LMLAG、LMERR、R-LMLAG、R-LMERR均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因此空间滞后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都比较适合用来构建模型。

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参数进行估计结果检验结果发现,空间滞后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的拟合优度检验值均较高,通过比较对数似然函数值,SAR的logL值是最大,最大为675.3,SEM的logL值其次637.6。SAR模型的第三产业比重的T统计量不显著,SEM模型全部指标均通过了检验。综合来看,检验结果证实了SEM模型比SAR和OLS估计的模型好。

本节选用空间误差模型(SEM)建立经济增长方程如下:

(三)2010年主要指标预测

在预测实践中,由于建模机制和出发点不同,通常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预测方法,其预测精度也往往不同,科学的做法是将一些不同的预测方法进行适当的组合,从而形成了组合预测方法。组合的主要目的就是较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地提高预测精度。它比单个预测模型考虑问题更系统、更全面、更科学,能有效地减少单个模型预测过程中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设已知预测对象Y的n个历史数据Yt=(t=1,2,Λ,n),选用了m种不同的预测方法C1,C2,Λ,Cm进行预测,第i种预测方法的第t时期的预测值为Ci,t(i=1,2,Λ,m;t=1,2,Λ,n),λi(i=1,2,Λ,m)为第i种预测方法的权系数。组合预测模型为:

如果各个预测方法的权系数λi(i=1,2A,m)已知,则可根据组合模型对Y进行预测。权数确定采用组合模型残差平方和最小确定各模型的权数,利用规划求解得出各模型所占权数。

本文各指标采用了ARMA模型、一次指数平滑、二次指数平滑、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各数据进行预测,利用规划求解得到各模型的权重(见表2):

四、模型结论

利用组合模型预测2010年各指标数据(见表3);

预测结果表明经济结构、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对经济增长都有积极作用。

首先,收入增长可以促进消费总量的扩大,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一方面可以转化为政府消费和转移支付,直接或间接地带来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是制度转轨、对外开放以和二元经济转型等因素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结果,产业结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产业结构的转型”将是中国经济边际增长的核心之一。

其次,从全国和省域来看,居民收入增长最能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全国层面和省域层面的强度有所不同,全国层面强于各省域层面。财政收入能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全国层面来看,财政收入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省域层面较弱,主要原因是我国财政分权机制造成国家在财政收入比例中占有较高份额。

五、政策主张

根据以上分析结论,本文认为提高居民收入是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在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改革上下工夫,一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二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合理安排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比例,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消费支出,使我国实现由“藏富于国”转为“藏富于民”。四是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扩大发达地区的制度溢出效应,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统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运用1990年以来全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数据通过变异系数、弹性系数、产业结构系数等定量方法结合定性分析描述了四者之间关系变动的数量特征和趋势,使用较前沿的偏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以人均GDP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增长模型,分别研究了全国及各省域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的数量关系,并通过模型和相对误差法验证了以上几个统计指标之间的匹配度,最后建立组合模型对2010年有关统计指标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经济增长,偏最小二乘估计,空间面板模型,组合预测

参考文献

[1]康继军,王卫,傅蕴英.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区位分布的空间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09,(5).

[2]邓彦.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6,(3).

[3]吴玉鸣.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

[4]何兴强,王利霞.中国FDI区位分布的空间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8,(11).

[5]孙弓.中国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

[6]付树农,何建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关系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7]熊吉峰.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J].2005,(7).

农村经济收入 篇2

城固县统计局编 2010年4月26

城固县一季度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今年以来,城固县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全面科学部署今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一季度,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平稳发展的运行态势。

一、农村经济运行的特点

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县共实现农业总产值42212万元,可比价同比增长6.3%,农业增加值为23980万元,同比增长6.1%。

2、春耕备耕形势较好。目前全县各级农资部门积极储备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农技部门深入农村进行农技推广及培训,全县农村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全县已落实

-1-发展无性系茶园2000亩、早春蔬菜6.5万亩、中药材10万亩,计划插播水稻27万亩、种植玉米6万亩;共储备优质水稻良种28万公斤、玉米良种3万公斤、农地膜15吨、农药85吨、化肥1500吨,发放各项惠农资金3856.12万元;围绕全县特色骨干产业,采取进村入户培训、现场会培训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分类培训指导。累计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 8700余份;累计投入人力1.32万人,购置抗旱设备120台(套),启用抗旱井142眼,调用设备0.8万台(套),完成灌溉8.31万亩;累计出动执法人员 151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432户次;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农资的保障,农技的投入,为全县春耕生产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畜牧水产业的发展势头平稳。一季度,全县生猪、牛、羊及家禽出栏数稳定增长。生猪饲养量达46.72万头,其中:出栏肉猪15.89万头,同比增长28.7%;出栏肉用牛、羊数分别为0.47万头、0.2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8.7%和7.8%;出栏家禽40万只,同比增长8%;生猪存栏30.83万头,同比增长13.8%;家禽存栏87万只,同比增长7.9%。

4、农民收支呈现稳步增长。随着国内外经济的逐步转暖,企业用工需求的增加,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强。一季度,城固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据全县60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442

-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3%;人均现金支出175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1%,全县农民收支呈现稳步增长运行态势

5、农村劳动力转移势头较好。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切实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举办现场招聘会,认真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积极扶持农民工创业。截止3月底,全县输出农村劳动力8.3万人,同比增1.2万人,增长15.3%;创造劳务收入2.3亿元;举办各种培训20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多人,劳务输出首季迎来 “开门红”。

二、农村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春耕生产面临的问题。今春气候变化无常,气温时高时低,不利于小苗秧的病虫害防治。

2、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由于今年以来,市场供过于求,生猪外销受挫,鲜猪肉价格从今年1月初17元/公斤,下降至3月底13元/公斤,下降幅度达到23%。而受到干旱等多方因素影响,主要饲料玉米价格上升(由去年的0.7元/斤上涨至1.05元/斤,上涨50%)。生猪养殖已经面临亏损局面。据调查:目前,养殖户平均养殖一头猪约需1100元的成本,按头平重100公斤出栏,已经出现亏损,亏损额达到了150-200元左右。生猪价格和养猪收益的双双下降,对广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农民的增收。

三、几点建议

1、层层落实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种子市场稳定

-3-供应,确保粮食安全,要科学引导农民选用产量品质好的杂交稻种子,确保粮食播种面积。

2、严格控制疫病,确保生猪生产稳定。为稳定畜牧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生猪生产扶持政策等。我们要抓住机遇,进一步争取国家的政策扶持,完善生猪生产发展长效机制;进一步调整养殖结构,淘汰一些管理水平差、生产技术水平低的养殖户,促进规模化养殖,降低养殖风险,保障农户利益;各级部门加大疫情信息的监控,严控生猪疫情,保重食品质量安全,稳定生猪的市场价格,保障外销渠道畅通。

3、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就业技能。继续实施“阳光工程”,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培训力度,使一部分农民成为掌握一技之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型农民,提高其应对就业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加大本地区劳动力转移品牌建设,走出具有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之路。

撰稿:徐 辉

抄报:汉中市统计局。抄送: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人大办公室、县政

协秘书处,县委、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县级 领导,档

(二)。

经济学教授的收入 篇3

究其原因,近百年来,世界经济学研究重心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也逐步完成了从欧至美的转变,美国日益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最前沿国家,经济学长期被认为是“显学”。当今美国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前列,社会对经济学科的需求更大,“显学”的地位也由此更为彰显。市场看好,经济学教授的收入高也顺理成章。

与美国教授的薪酬相比,中国从事经济问题研究的学者们要“寒酸”得多。不过,这不包括中国的“明星”经济学者,如果将他们的所有收入加起来,年薪几十万乃至百万者不在少数。如果再考虑到四年来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走强的事实,虽然他们还没有达到美国同行的水平,但其实际购买力和财富增长的速度不会逊于别人。

最重要的区别还在于,不像美国同行,再怎么出名,也只是个大学教授而已,中国的经济学者(包括老、中、青三代),常常自称或被认为是“经济学家”。能冠以“经济学家”头衔,同时“经济学家”的队伍如此庞大,这不仅令国内其他学科望尘莫及,也令国外学者自叹不如。

这里不试图就彼此的研究水平进行对比,但从中、外经济学者所研究的领域中还是可以领会到某种治学风格的不同。在目前美国一流大学经济系正在争抢的“明星”经济学教授中,有三位引人注目:一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休·拉宾(41岁),主要研究人类经济行为为何常常不理性,哈佛大学目前正在挖他;二是哈佛大学的凯洛琳·郝克丝碧(38岁),主要研究学校改革、教师工会及学生行为的经济意涵,斯坦福大学正考虑将她挖过来;三是前麻省理工学院的桑德希尔·穆拉那森(31岁),主要研究人类个性如何影响经济行为,哈佛大学刚刚将他收在帐下。

由上可知,由于美国经济学发达,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技巧变得越来越复杂,相关研究实际上已经被逼到十分具体、微观的层次。实际上,上述分析技巧加在一起并形成一种连贯的、可靠的经济科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美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总体看,美国经济学教授为了“有饭吃”,不得不守住自己的一“点”。

同样,中国的“明星”经济学教授无形中把自身看成是全能型,这也是为了“有饭吃”。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教授是“多大的云下多大的雨”,中国的经济“明星”们赶上了经济学成为中国“显学”的好时代,更吃得开。上至国家经济决策,下至市场体制改革、企业改革重组甚至个人理财,到处都有他们的论述,各种利益与好处当然也就跟着来了。

然而,教学的不站讲台,搞研究的坐不住板凳,就那点东西到处讲,时间长了,好比关公卖豆腐———人硬货软。无论叫得多好听,也只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大杂烩,只是给中国引进了一大堆似是而非的概念与术语。换言之,中国至今还从未形成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性经济学体系,即使中国气势磅礴的改革为国人特别是经济研究者们提供了绝好素材和活生生的样板。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学界突出存在的浮躁。

去年,我院一位长期从事世界经济研究的学者(现已退休)撰文批评对我国经济改革理论有较大影响的三名著名经济学家,从学术、理论、事实甚至是道德层面上反驳他们所谓的“制度创新”,认为这是从西方搬来的并且已经落伍的、正在走向没落的理论,这位学者的做法,体现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治学作风与社会责任心,曾引起不少反响。

世界经济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当代国际社会、理解古今变化、探讨未来趋势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认识工具。21世纪经济学的重心将会从数理经济学转向其他方面,包括历史学、社会学等方面。同样,世界经济中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现象是,随着与西方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中国、东亚、印度、非洲等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研究的领域也将转向社会制度等方面,并将扩大到不同的文化范围。

农村经济收入 篇4

一、福建农村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一) 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年度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的相关关系, 农民收入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 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福建省经济持续发展,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但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还有一定差距。30年来, 福建省的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12.8%的速度增长, 而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7.4%, 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低5.4个百分点。1978年以来,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仅在1981、1982、1983、1990、1996年5个年份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 其余年份的增速均低于经济增速, 增长的同步性远远不足。

(二) 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时期分析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增长的不同规划时期看, “六五”时期以来, 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除了“七五”时期低于10%外, 其他时期年均增长均高于10%。农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年均增长在“九五”和“十五”时期低于10%, 而实际年均增长仅在“六五时期”高于10% (见表1) 。6个规划时期中, 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均存在同步性不足的情况, 二者之间的差距在1.6~9.5个百分点。

“六五”时期, 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 比农民收入实际年均增长14.8%低1.6个百分点。这一时期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唯一时期, 也是农民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最接近同步的时期。

“八五”时期, 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速是6个规划时期的最高值。由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3年上涨超过14%, 农民收入实际年均增长8.9%, 与经济增长的差距达9.5个百分点, 是6个五年规划时期中二者同步性最差的时期。

“十五”时期, 福建省生产总值和农民收入增长进一步回落, 二者的差距再次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5.1%, 比经济年均增速低5.6个百分点, 比“九五”时期二者的差距扩大2.2个百分点。

“十一五”时期, 经济增长进入稳步回升阶段。农民收入实际年均增长8.3%, 比经济年均增速低5.5个百分点, 与“十五”时期相比二者的差距缩小0.1个百分点。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福建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三) 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系数分析

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指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速度除以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得出的值。从同步系数来分析, 1979—2011年, 除了2011年同步系数等于1之外, 其他年份的同步系数均说明农民实际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够同步。33年来, 同步系数小于或等于0.5的有12个年份, 占36.4%, 其中1989年由于农民实际收入出现负增长, 同步系数为负值;大于0.5且小于等于0.8的有12个年份, 占36.4%;大于0.8且小于等于1.2的有5个, 占15.2%, 其中2011年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完全同步;大于1.2的有4个, 占12.1%, 其中1981年高达2.09。

从1992—2011年的全国同步系数来看, 变化幅度比较大, 2002年后同步系数逐渐增大, 逐渐接近1, 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同步性日益转好。福建省的同步系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2002年之前除了1994年和1996年, 其余年份高于平均水平。1992、1993年, 福建省同步系数分别为0.55、0.34,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4年, 福建省同步系数下降, 仅为0.19,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5-2001年, 福建省的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性均好于全国。从2002年开始, 同步性唯一好于全国的年份是2011年, 福建省的同步系数为1,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5, 实现了农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二、农村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存在着明显差距。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差距状况, 通过选取指标, 采集东部地区1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 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比较福建省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的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性。

单位: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1年) 、《新中国60年》及各省市统计年鉴。

(一) 选取指标和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于是选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反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而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经济增长。根据数据的可取得性, 采集1990—2011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和福建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见表2、表3) 。

单位: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1) 年、《新中国60年》及各省市统计年鉴。

(二) 模型分析

通过Eviews软件对10个省市的农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分析, 结果表明, 福建省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不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 但好于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海南省、广东省。1990年以来, 福建省人均GDP增长1%,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0.745%, 分别比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0.824%、0.781%、0.778%、0.773%低0.079、0.036、0.033、0.028个百分点, 比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海南省、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0.743%、0.738%、0.732%、0.720%、0.669%高0.002、0.007、0.013、0.025、0.076个百分点。

与东部地区其他省市相比, 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 福建省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居中等位次。由于数据的可得性, 部分省市的同步系数无法计算, 因此仅将福建省与北京市、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5省市进行对比。为更好比较福建省与5个省市的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性, 采用同步系数减1的绝对值来表示各省市同步系数与完全同步的差距, 进而衡量省市间的差别 (见表4) 。如果同步系数与完全同步的差距越小, 则说明农民实际收入与经济增长越趋于同步;反之, 则说明农民实际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越差。

从6省市同步性差距看, 福建省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不如北京市, 好于江苏省、山东省、海南省和广东省, 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结果。综上分析, 福建省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与北京市等发达地区相比, 还有一定的差距, 要实现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目标还比较困难。

数据来源: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市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三、影响福建农村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性的因素分析

福建省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一直存在着不够同步情况, 与北京市等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 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是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收入分配政策、居民收入差距和收入来源存在一定短板等。

(一) 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影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性

在拉动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 投资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2011年福建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4.2%, 比2001年提升42.9个百分点。这种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 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但受投资边际产出效益递减及资本替代劳动引发的就业弹性下降等影响, 难以有效拉动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从投资边际产出看, “十一五”时期边际产出为1.4, 低于“十五”时期的2.2;从投资效果系数看, 每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增加的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0.32降至2011年的0.28。改革开放初期, 福建省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约0.4%的就业增长, 而目前这一弹性系数已降至0.2%。就业弹性下降, 造成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局面, 使劳动者获得稳定收入的机会减少, 影响了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

(二) 收入分配政策影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性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政府、企业、居民的初次分配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由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初次分配结构不合理。20世纪90年代以前福建省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 90年代起出现明显走低趋势, 1993年首次低于60%, 2000年又降至50%以下, 2007年跌至43.2%的最低点。“十一五”时期, 受政策对中低收入阶层倾斜等影响, 情况有所好转, 但到2010年也仅回升至50.2%的水平。可见, 在初次分配中居民所占份额不断下降, 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趋势明显。二是再分配调节机制不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全覆盖, 低标准”发展阶段, 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以及转移支付的支出比例还不够高。2011年福建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4.91亿元, 仅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8.4%, 比2007年降低1.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7.47亿元, 仅占11.3%, 比2007年降低6.5个百分点。三是第三次分配体系尚处起步阶段。从目前福建省情况看, 三次分配规模小, 社会救助、民间捐赠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等还不健全, 对分配的调节功能有限。

(三)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影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性

城乡之间、居民内部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影响居民收入增长质量, 不利于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有效提升。具体表现为: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2001-2011年, 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 比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快1.6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比也相应由2001年的2.46扩大至2011年的2.84。至2011年, 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数差距已扩大至16128元。二是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农村居民内部贫富差距加大, 不同收入层居民收入增长极不均衡。2011年收入最高的20%和最低的20%家庭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8273元和3310元, 高低收入层的收入比达5.52。

(四) 收入来源存在一定的增收短板影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4部分收入构成, 其中工资性、经营性收入是目前福建省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1年两项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1%。然而, 两项收入来源均存在着一定不利于与经济同步增长的增收短板。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受文化水平条件制约, 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劣势明显, 导致农民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偏低, 增速缓慢。同时, 极大影响了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向农业的推广和应用, 导致农民家庭农业经营性收入增速减缓。二是农资价格上涨挤压农业经营收益空间问题突出。在农产品价格稍有上涨或惠农政策出台时, 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在农产品价格明显下滑时, 农资价格变化不大甚至不降反升情况绝非偶然, 使得支农惠农政策或农产品价格上涨在很多时候都因农资价格问题受到大幅侵蚀。如, 2011年福建省粮食收购价有了较大提高, 但因种粮成本高, 比较收益偏低, 不少适宜早、晚稻连作的水田, 农民也只种一季稻谷。

四、实现农村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 制定完善农民增收规划和政策

实现农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完善相关政策和规划, 构建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关联机制。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为目标,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农民富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收入分配制度, 让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二) 落实农民增收各项政策

要加大对中央、省委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宣传, 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了解、掌握各项政策, 使各项政策在执行中不打折不走样, 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特别是要指导和帮助农村基层策划一批好项目, 使各级政府扶持“三农”的发展资金落实到位, 通过农业产业化项目引领农民实现增收。

(三)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要通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 并促进农产品深加工, 延长农业产业链, 促进农民增收。在农业生产方式上, 要大力推进规模化经营, 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提高农业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在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同时, 大力推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 充分利用海峡西岸资源和生态优势, 发展休闲和观光农业, 提升非农产业收入比重。

(四)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以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为参照,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长效补贴联动机制, 切实提高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 保证中低层收入群体能够分享到更多经济增长成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加大财政补助力度, 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 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挂钩、农村低保与城市低保提标挂钩。

摘要:本文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状况的基础上, 通过运用Eviews软件对1990年以来的东部地区10省市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并针对福建省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存在不够同步的问题及与其他省市的差距, 深入分析影响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性因素, 最后提出实现同步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经济增长,同步,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林宇.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思考.福建省统计局内网, 2012年, http://10.35.16.2/tzfx/tzfx/0201208060051.htm

[2]周文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 2002 (1) .

[3]雍红月, 李松林.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关系的分析与预测[J].北方经济, 2003 (7) .

[4]喻平.农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 (6) .

[5]尚林, 秦伟良.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4) :1216-1217.

经济收入证明范本 篇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兹证明_________为本单位职工,已连续在我单位工作______年,学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业,目前其在我单位担任____________职业。近一年内该职工在我单位平均月收入(税后)为___________元,(大写: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该职工身体状况____(良好、差)。

本单位谨此承诺上述证明是正确、真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导致贵行经济损失,本单位保证承担赔偿等一切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个人收入证明范本(表格式)

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

行政事业类企业类

1基本工资1计时工资

2工资性津贴2计件工资

3各类生活补贴3生活补贴

4各类奖金4各类奖金

合计:合计:

单位意见:

公章:负责人:

年月日

个人收入证明注意事项:

第一:开收入证明要注意必须的格式。

第二:开收入证明必须要盖“鲜章”,也就是收入证明复印是无效的。

第三:盖的章必须是单位的财务章或则是单位的公章。而且必须是圆章。

2.兹证明________是我公司员工,在________部门任________职务。至今为止,一年以来总收入约为__________元。

特此证明。

本证明仅用于证明我公司员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资收入,不作为我公司对该员工任何形势的担保文件。

盖章:

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收入证明格式二:

个人收入证明

兹有我公司(XXXX公司)员工XXX,身份证号码:XXX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职XX部门XX经理(职位),年收入为人民币XXXXX元。

特此证明!

XXXX公司(加盖公章)

XXXX年X月X日

收入证明格式三:

收入证明

银行:

兹证明先生(女士)是我单位职工,工作年限年,在我单位工作年,职务为,岗位为,工作性质为(正式制;合同制;临时制;其他),职称为,该员工是否有违规违纪行为(有;无)。

其身份证号码为:

其平均月收入为人民币(大写)元

填表人签字:证明单位(盖公章)

单位联系电话:

单位营业执照编号:

单位办公地址:

本单位承诺该职工的收入证明真实。

本收入证明仅限于该职工办理贷记卡用途,我公司并不对该职工使用贷记卡可能造成的欠款承担任何责任。

农村经济收入 篇6

关键词: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23-2

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今年又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高起点、高效益、高速度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

1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是发展农民致富新渠道

在上个世纪的1990年3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1.1土地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鼓励农民增产增收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复兴时代。农村改革开放,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构建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系,谱写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农村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种田和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从而使我国的18亿亩耕地保证了我们13亿多人口的吃粮和各项工业原料,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

1.2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发展农村生产力助民增收

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已有40余年了,随着人们的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的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已势在必行。如农村的城市化,小城镇化进程,农民工的与日俱增,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等,都把农民从传统的土地耕作与经营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通过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股份合作制、协会加农户、公司加农户、基地加农户、机械化农场等方面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当然,在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防止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防止随意改变土地的用途,防止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确保农民在土地上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2科学发展乡镇村企业,带民增收致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大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就乡镇、村企业而言,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带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1制定实施乡镇村企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规划实施刚刚开始,我们的县级党委、政府应把科学发展乡镇、村企业纳入到县域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之中,并与城镇化建设布局相衔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已明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当然,城镇化建设要统筹布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应科学合理安排。对乡镇、村企业规划,最好规划一个工业园区。在工业园区内发展各类工业企业。而工业园区占地一定不是耕地。坚持杜绝占用耕地把农民“请上楼”现象。农民可以到工业园区上班,又没有失去土地,既保持我国耕地保有量,又保持农民增收致富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2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针对我们吉林省而言,主要资源是农业。一个农业大省,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都应该把重点放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上,通过农产品加工业带动我省农业产业化。

一是宏观上,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过程中,推动优化我省农产品区域合理科学布局。通过合理布局增强我省商品粮基地、中草药基地和畜牧业基地等建设,延伸了农业产业化链条,对我省农业综合利用及效益的提高,对我省农民增收致富及城镇化建设都有重要战略意义。二是微观上,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培育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乡镇、村依托这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闲散人员,使农民离土不离乡,甚至实现亦工亦农,既有传统农业大国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又有大工业生产时代的工资收入,加快了农民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同时,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和生产原料、生产基地的有机“联姻”,逐步形成我省乡镇、村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产业带,形成全省农业工业化规模,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稳步健康增长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以项目带动乡镇村非农企业发展

所谓“工业反哺农业”,就是要走新兴工业发展之路。一是引导乡镇、村推进项目建设。在确保生态环境和低碳前提下,加强县域间、省际间、甚至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增加税收和农民务工渠道。二是大力引进、发展环保型的三资企业。如太阳能、沼气等低碳技术企业要大力发展,对那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五小”企业坚决拒之门外,实行一票否决。我省任何一个县域经济都可以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做项目大文案,走生态之路,兴绿色企业,让农民常年有活干,有工做,人人都创收,实现家家都致富,不仅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而且可以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和谐美好。

3完善“村账乡镇代理”制度,向管理要效益

作为县和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应切实履行,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方针政策,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中,以此向管理要效益,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增收致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1在管理中减轻农民负担

一是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后,又增加了粮食补贴,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等,这些都要足额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二是坚决制止和查处农村乱收费现象。现在有些村,没有集体公积金或很少公积金,则在农民建房、农村中小学校舍修建、农村水泥路建设、农村用水用电设施改造等方面打主意增加费用,增加农民负担。三是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坚决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增强自觉参与、自愿筹资筹劳的农村民主管理理念,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该出的钱款,一分也不少;不该出的钱款,一分也不出。

3.2进一步完善农村村务公开体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农村村务公开体系,从而降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成本,从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源头堵住农村资产流失漏洞,做到管理民主、村务公开、公正,杜绝腐败现象。

通过村务公开体系,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的考核与群众监督。这种考核与监督不做表面文章,以村民真正从惠民政策中得到实际利益为标准。如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村账乡镇代理”的财务审批制度及其程序,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查处违规违法违纪金额,严厉打击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土地承包、土地流转、村机动地使用及收入等,都必须经过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真正让农民在惠农政策的落实中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从内心感谢党和人民政府,激发他们发家致富的热情和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心。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我们努力拓宽农村经济发展渠道,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村企业,完善“村賬乡镇代理”制度,向土地要效益,向乡镇村企业要效益,向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要效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经济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稳步、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6

农村经济收入 篇7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 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农村的整体面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条件下, 农村的收入也大幅提升。但从区域和城乡之间比较来看, 城乡及区域间农民的收入差异较大;我国农民的纯收入依然较少, 贫困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较高;农民收入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从整体上看, 农民的收入依然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作为世界农业大国, 我国农业发展的平均水平相对较低, 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与世界的平均收入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整体环境下, 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极为缓慢, 在现有的经济及社会环境下, 我国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因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求下, 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结合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来看, 以下五点重要因素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

1、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在二元经济结构下, 农民群体多从事于传统的农业生产, 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条件下, 其收入水平普遍偏低;而城镇居民则大都从事于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或者是信息行业, 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 其收入水平自然也比较高。这种墨守成规的二元经济结构无法使农民从低生产率的状态中脱离出来, 因而其收入水平迟迟得不到明显的提升。

2、现行制度规范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不可否认, 我国现行的金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城乡就业制度等, 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 而这些不足与缺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就农业投入问题来讲, 我国对于农业投入的总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上的投入水平, 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而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农民收入的增长水平非但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反而会因市场竞争力不足而受到一定的影响与制约。

3、技术及劳动生产率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在我国, 因科技水平的不足以及劳动生产率偏低的影响, 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通常比较高, 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 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使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 进而对农民的收入及其收入的增长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4、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一直以来, 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都普遍偏低。根据我国GDP的统计来看, 农村居民消费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始终都处于较低水平。农村消费水平的普遍偏低则影响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也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

5、农民个人素质影响着其收入的增加

据相关统计显示, 我国农民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只有8年, 也就是说, 我国多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基本维持在中学水平, 受教育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这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各种新技术的了解、熟悉、学习与应用。所以, 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无法通过个人能力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 也不具备走出农村外出打工的能力。因此, 其整体的收入水平无法得到快速提升。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下, 基于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农民的收入无法得到明显增加。因此, 要实现科学发展观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 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行进一步的均衡, 进而在现有环境下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就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

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方法与途径

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需求, 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使农民的收入增速加快。首先要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从产业布局入手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其次在此基础上, 对城乡农民的支出结构进行合理控制, 尽量减少不明非消费性支出所占比重;最后, 我们还应当积极加快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或者是大城市转移, 让农民走出农业生产的领域, 通过对二、三产业生产活动的参与, 提升自身的收入水平。但要实现这三点转变, 所进行的将是系统性的调整工程。

1、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通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方式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可以对我国农业的产业布局进行适当的调整, 加快对优势主导产业的培育, 同时也可以推动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以便于在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的同时实现对农民收入增加的有效促进。

(1) 优化产业布局, 培育优势的主导产业。对我国农业现有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 加快对优势产业的培育, 首先要紧紧抓住粮食生产这一主线, 通过增加科技与技术投入的方式, 提升对农村低产田的管理, 根据地区土地及气候特点, 积极推广良种与良法的应用, 以便于对粮食生产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实现粮食产量的不断提升, 进而在增加效益的同时,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但在把握粮食这一农业生产主线的同时, 农村经济还必须着力于农产品及畜牧养殖等行业的发展, 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2) 加快产业化发展,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发展。产业化发展是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的主要力量, 是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所以, 通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方式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就必须加快对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发展, 借助于区域龙头企业的影响力, 为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发展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在不断招商引资的同时, 加强对农村农业基地的建设, 不断对农业生产的产业规模进行扩展, 以便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品牌。

2、减少农民的非消费性支出

从某一角度上看, 要增加农民的收入, 实际上就是要对其非消费性支出进行必要的控制与减少, 以便于从比例上增加农民可支配性的收入。而从市场竞争的经济学角度来看, 要增加农民的收入, 就必须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进行有效制约。

近几年, 我国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提高, 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居高不下, 因此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要切实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 首先需要从政策上对农业生产予以必要的支持与补助, 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同时, 要加强对整个农业市场的监管, 在保证农业生产资料有效供应的基础上, 对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控。但要从根本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还必须通过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 提高生产资料使用效率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率的提升, 进而推动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 在对农业生产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 还必须对各种风险成本加以关注, 建立各种灾害的预警机制, 做好防灾准备, 防治因灾害防范不到位或者是不及时所导致的农业生产效率的降低;同时, 相关部门还必须加强对农作物价格的保障制度, 避免因粮食价格的浮动幅度使农民的收益受到影响。

3、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当然, 以上两种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方法与途径是以基本的农业生产为基础的, 农民所从事的依然是基础的农业生产, 不管产业结构如何优化, 其收入水平依然无法超越第二、三产业。因此, 从脱离农业生产的基本前提来看, 在实践中有效提升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 我们还可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所谓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 主要是指让农民走出农业生产的领域, 通过走出农村、走进城镇或者是走进大城市的方式, 参与到第二、三产业的生产当中。这不仅仅可以最快速、最直接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也可以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进行适当地调节。因此, 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条件下, 可以加快农民的劳务输出, 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在发展城镇经济的同时, 积极地扩展农村就业的新渠道, 从而实现农民个人素质与收入水平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 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或者是城市的转移, 参与到第二、三产业生产中的农民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能力, 获取更多的农业生产之外的知识。长期的学习和经验的积淀, 可以提升农民的自身能力, 使他们将城市先进的生产模式带到农村, 进而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 推动我国农民收入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武彦君: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途径的探索[J].现代农业, 2011 (5) .

[2]邢红星:关注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J].中国外资, 2011 (2) .

[3]成飞燕:解析当前农民收入提高受阻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J].山东纺织经济, 2011 (1) .

[4]李刚:推进“三化”统筹增加农民收入[J].新长征, 2011 (5) .

农村经济收入 篇8

兰岗镇被誉为“西瓜之乡”。西香瓜种植在兰岗有着悠久的历史, 形成规模、形成支柱产业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这一产业发展给兰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而今兰岗人民的经济收入如何, 是什么样的结构呢?围绕这一话题, 我引导学生选择与社会、家乡密切相关的主题“农户经济收入结构调查”, 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促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的整体认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案例实施过程

(一)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培养社会交际能力。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 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的情感。

(二) 活动内容:

1. 确立活动主题, 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形式。

2. 组织学生利用问卷对全镇九个自然村的一百多农户2008年经济收入结构情况进行调查。

3. 对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形成结论,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组内和班级的调查报告。

4. 交流展示:以报告会的形式对活动成果进行交流共享。

5. 活动评价。

(三) 活动准备:

本次活动的参与者是八年级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能力, 如与人沟通、采访调查、对材料整理分析、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 因此, 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指导:

1. 了解社会调查的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

2. 了解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以及调查报告的写作知识。

3. 了解与活动主题有关的经济方面的知识。

4. 全班按自然村分成四个活动小组, 由小组长负责分配本组成员的活动任务, 组织成员进行总结、交流。

(四) 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用一个月时间, 课内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组织引导学生确立本次活动的课题, 帮助学生在主题允许的范围内提出问题, 自我论证, 确立活动的方案, 形成活动小组, 分配小组成员的任务。课后学生深入村屯调查走访, 收集材料。

第二课时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研究, 形成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组内和班内的调查报告。课后学生准备成果汇报。

第三课时以报告会的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共享, 并对活动进行评价。

(五) 实施过程:

1. 确立活动主题、内容和形式, 形成活动小组, 调查走访, 搜集第一手资料的阶段。

在这一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必要的专题讲座, 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有:与活动主题有关的经济方面的知识、社会调查的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资料的筛选分析、调查报告的写作等。重点是指导学生制定调查研究活动计划、设计简要而较规范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 为后面的活动扫除障碍。

调查问卷的设计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环节。因此怎样设计调查问卷是教师要指导的重点之一。根据活动主题, 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调查问卷, 然后我们再进行讨论, 最后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打印发放到学生手中。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以组为单位, 在小组长的领导下, 设计本组活动方案、分配每个成员的活动任务、利用调查问卷进村入户进行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 完成调查任务。

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入户调查的方法, 调查对象的选择要全面, 有代表性, 不能以偏概全。获取的数据要真实、准确。

2. 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归纳, 形成结论阶段。

这一活动过程, 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并及时指导, 尤其是对学生筛选、整理、分析问卷的方法给予指导;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归纳, 形成结论。最终形成组内调查报告。

各小组长通力合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 对各小组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 形成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次活动的一份终结调查报告。

3. 成果展示、活动评价阶段。

表达和交流阶段采用报告会的形式。各小组长对本次活动中小组的活动情况做汇报并由小组一名成员宣读组内调查报告。最后由学习委员做本次活动的终结报告。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 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的评价反馈。这一环节利用表格形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家长建议) , 将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调查问卷、报告等活动产品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 注重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肯定学生的活动价值, 使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案例与收获

实践活动对于八年级的学生难度并不很大, 但真正运作起来, 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少。这时教师的指导就很重要了。

这次活动的圆满成功首先是活动主题的准确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就在我们身边, 就看我们如何去发现, 去挖掘。兰岗镇以西瓜之乡而闻名。西香瓜的种植也由来已久, 西瓜种植也给兰岗人民带来了实惠。而以兰岗中学为依托的西瓜协会对西香瓜的产业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在的学生, 尽管在学校通过绿证课学习, 了解了西香瓜的种植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些情况。但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特色并不太了解。因此,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 我就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 引导学生去思考:以西瓜协会为龙头的各类协会组织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科学技术在农民增收中有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引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的情感。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讨论确立了活动主题。

调查问卷怎样设计?根据活动主题, 我引导学生讨论:去年你家都种了哪些作物?收益怎样?除了种地, 还有其他方面的收入吗?你认为还有哪些渠道可以增收?一石激起千层浪, 各活动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纷纷设计出调查问卷, 然后我们再把四组的问卷汇总、讨论, 最后形成一份调查问卷, 打印发放到学生手中。

附表:

活动小组的编排有多种形式, 考虑本次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我指导学生以村、屯为单位编排活动小组。这样各小组学生对调查对象比较了解, 调查对象的选择也比较有代表性, 调查活动又可以得到家长的帮助, 容易获得较为真实、详尽的资料。当然家长的参与, 也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同时, 学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 学生的活动也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行为, 也会带动家长更多地关注和思考如何科学种田、怎样发展经济、如何致富等问题。

在家长的帮助下, 各小组获得了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如何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 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首先, 教师要给学生讲解问卷的整理、分析的方法。然后根据问卷的内容, 具体指导学生整理、分析。对于数字处理, 只需要选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便可;对于文字材料要分类计算;抽样调查的数字统计要准确。怎样把问卷的内容分析整理出来, 形成一份可靠的材料是学生的活动难点。

活动成果展示结束了, 学生们还意犹未尽。这次活动使学生调查、走访的能力, 收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都有了提高。更可贵的是, 这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更多地去思考、关注家乡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小月同学在谈到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时, 自豪地说:“我从来不知道我们村是全镇最富裕的村子。这次调查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 认识了我身边一大批普通的农民。他们有的人都把西瓜种到了省外, 甚至国外。还有一些人当起了农村经纪人。他们有先进的种植技术, 有灵活的头脑。如果不是这次活动, 我还真没想到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能人。原来在农村也有广阔的天地, 也能有一番大作为呀!”

天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途径研究 篇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天津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天津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到2010年,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01元,比1983年的412元,增长27.6倍。过去近30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五大改革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村居民增收提供了制度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到1983年,天津全面推行和完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长期被桎梏的农村生产力得到彻底解放,农业生产率得到迅猛提升。199年全市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产量分别比1983年增长70.2%109.4%、104.9%、66.0%和163.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制度红利,对1984-1990年、1991-2000年和2001-2010年3个阶段的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17.4%、6.5%和4.1%,见表1。

(二)农产品价格改革是农村居民增收的有力推手

1984年开始,我国启动农产品收购价格改革,逐步取消了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对主要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多次上调了定购价格。与1984年相比,1990年全市农产品综合平均价格累计上涨了82.5%,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1.0%。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价格改革继续迈出了新步伐。到90年代末期,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实现了由市场定价,对主要农产品实行了保护价格收购政策。1991-2000年农产品价格提升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17.9%。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农产品价格市场机制形成。2000-2010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仅达到10.3%。

(三)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居民增收的重大引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进入工业化起步阶段,农村工业取得突破性发展,从根本上转变了改革开放前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格局,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农民增收渠道迅速拓宽。到1990年,非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81.1%;农民人均从本地企业得到了劳动报酬收入比1983年增长了3倍,人均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纯收入增长了1.5倍,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了9倍。1984-1990年,农村工业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6.1%。90年代,天津顺利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596.3亿元,占当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4%;农村居民人均从本地企业得到劳动报酬收入比1990年增长5.1倍,人均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纯收入增长4.1倍。1991-2000年,农村工业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5.9%。新世纪头10年,天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2010年,全市农村工业产值达到1357.7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4.1%,农村居民人均从本地企业得到劳动报酬收入比2000年增长1.3倍,工业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仍达30.1%。

(四)农村城镇化为农村居民增收打造新空间

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津市示范小城镇建设领先全国,数十万农民搬进新市镇,农村居民收入在新的空间里增长、提升、拓展。2010年,城镇化拉动农村居民人均获得土地征用补偿金收入、养老金收入、社会保障金收入、房屋租金收入等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比2000年增长了4.5倍;城镇化带动人均家庭经营服务业收入增长了2.7倍,人均外出从业获得工资性收入增长了7.2倍。2001-2010年,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7%,超过了同期工业化的贡献水平。

(五)支农惠农政策为农村居民增收提供新支持

新世纪以来,天津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政策,使广大农民受益。2010年,市财政共向农民直接发放各种农业补贴4.8亿元。2001-2010年,支农惠农政策体系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4%。

从表1可见,各阶段各项改革动力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合计贡献率均在90%左右。这表明,过去的近30年天津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农村改革开放政策及其红利的持续释放。

对实现天津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的测算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收入倍增计划。按照收入倍增的要求,我们对天津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进行了测算。如果不考虑物价因素,要实现名义上的收入倍增目标,2011-2020年农村居民年均收入增长要在7.2%以上;如果要消除物价增长对收入的影响,实现居民实际收入的翻番,我们在2001-2010年天津市消费价格指数年均增长1.9%的基础上,假定2011-2020年的物价年均增长2.3%,通过价格缩减倒推可得2011-2020年天津农村居民年均收入增长需达到9.7%以上。

从表1可以看出,在前三个阶段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产品价格改革红利、农村工业化等改革红利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已经大幅衰减。按照这样的衰减速度测算,2011-202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红利将基本消失,农产品价格改革红利将衰减至4%以下,农村工业化的红利也将衰减至15%左右,城镇化改革红利也将衰减至30%左右。这几项改革红利的合计贡献率将衰减为49%,加上10%左右的自然增长贡献率,2011-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仅能维持在2001-2010的年均增速(10.4%)的59%左右,即年均增长6.1%左右。今后如果没有新的改革措施出台,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能达到21334元,比2010年的11801元增加9533元,比名义收入倍增目标少2268元,比实际收入倍增目标少8450元。要继续保持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必须通过实施新的改革举措创造新的改革红利。

加快改革进程促进天津农村居民增收

在新的形势和挑战面前,实现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向改革要增收动力,向经济结构升级要助力,向社会转型要潜力。

(一)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向耕地流转要收入

2015年,天津市土地流转比例仅为40%,与66.1%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不相适应。调查显示,土地流转率偏低主要原因之一是担心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受损。因此,要加快制定和完善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法规和实施办法,确保耕地流转工作有章可循;加紧推动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建立区县、乡镇、村三级一体的统一管理与服务平台,及时为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提供价格指导、转让信息等服务;加大政策宣传和法律援助力度,建立土地流转的仲裁机构,及时解决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纠纷。

(二)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规模化经营要收入

以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对增强农业经济发展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经过问卷及走访调查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以及人工成本过高、技术人才缺乏及农产品价格不稳。因此,必须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一是要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补贴,简化信贷手续,支持经营主体以相关农产品或宅基地使用权、农住房等资产为抵押进行贷款,加快农民合作金融的试点和推广步伐,健全农业农村保险,丰富保险品种,增加保险额度,扩大覆盖范围;二是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参股投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建设,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独特优势,引领村民农户发展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实现集体增收;三是加快人才引进,鼓励愿意投资农业的企业家、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等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小城镇建设要收入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有效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也是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前提。调查显示,天津市90%以上的农村外出劳动力选择在本市地域内的城镇和园区从业。可见,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是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到:一是准确定位,根据产业优势和资源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小城镇,避免千篇一律,形成“名镇效应”,提升小城镇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坚持把小城镇建设和园区经济的发展、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体系,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就业中介机构的发展,为用工单位和农村劳动力提供方便快捷的市场信息;四是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竞争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就业。

(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同城同待遇,向社会转型要收入

长期以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心是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农村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一是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农村教育投资,加快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进程,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二是努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使农村从业人员能享受城镇从业人员同等的医疗、养老、公积金等社会保障制度;三是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取消农业户口后,应尽快统一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标准,提高保障水平,使更多的低收入农村居民纳入到社会救助体系中来。

(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向经济转型升级要收入

提高农民收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篇10

1 山西省农村消费市场现状

1.1 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据相关统计,2006年全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 589.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0%,比1990年增长2.1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 63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 902.9元,城乡收入相差5 313.3元。

1.2 消费市场比例

2006年山西省城乡人口比例为39.6:60.4,与消费总量比例82.8:17.2相比严重倒置,说明山西省城乡商品供求结构的失衡。2006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80%,仅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2006年山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84.8亿元,其中农村消费品零售额所占比重过少,只有36.3%。2006年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72%,比全国低0.12%。

2 制约农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2.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民的收入直接决定农民在市场消费中支付能力的高低,进而影响农村市场需求状况。目前,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产品的销售和劳务收入。近年来,由于粮、棉、油、禽等农产品价格略有下降,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城市下岗职工较多,使农民劳动力转移受到限制,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2.2 农村消费环境欠佳及市场体系不健全

农村消费环境欠佳及市场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设备、日用品有赖于新型业态在农村的延伸,而目前农村商业流通组织方式落后,商品流通不畅,成本过高,商品价高质次、假冒伪劣等问题严重,既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也不能适应农民消费方式的转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信、自来水等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城镇,城乡用电同网不同价导致农民对一些耐用消费品买得起用不起,限制了农民的消费。三是农村缺乏有效的服务组织。商品售后服务与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使得农民对购买耐用消费品顾虑重重,消费热情受到抑制。四是农村消费信贷环境欠佳。农民无论是生产贷款还是生活借(贷)款都难以从正规渠道取得,而民间高利贷又使低收入农民望而却步,使他们几乎不可能进行大额消费。

2.3 医疗与教育费用超前增长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

近年来,社会公共服务价格的提升,推动了农民被动性消费的增加。1997年以来,在八大消费项目中,增长较快的是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主要是因为医疗费和服务费的攀升以及学生学杂费的高位运行所致,其增长带有一定的被动性。据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平均每个村民的医疗保健费用和文化教育支出合计为319.47元,比1997年增长26.6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40%,占全部消费额的17.70%。而且这一比例仍在不断上升,农民有病医不起、农村适龄儿童有学上不起等现象依然较严重。

2.4 适合农村特点的消费产品较少

我国消费品市场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商品琳琅满目,品种千姿百态,但适合农民消费层次、农民文化水平的商品却很少。这种局面导致许多农民有钱无处花,有钱不愿花。具体表现在:一是质优价廉,适合农村生活消费的产品较少。多数商家把农村视为推销城市积压商品的场所。二是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产品较少。农副产品加工和存贮设备、农业生产和运输机械等方面适合农业生产的产品太少,无法激发农民的消费需求。三是能刺激农民进一步消费的标志性产品没有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称为“老三件”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引起农民购买欲望的场面没有再现。此外,一些产品售后服务的水平也抑制农民的消费需求。

2.5 城乡消费水平差距过大也不利于消费增长

据统计,2005年山西省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之比为1:2.5,到2006年下降到1:2.1,城乡收入差距虽然有所缩小,但2006年城镇居民收入仍是农民的2.1倍,再加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实物性福利,城乡实际收入比率在1:4左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但制约着农村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长,而且影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对策

3.1 发展农村经济及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只有依靠增加农产品产量,依靠外延型扩张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民的消费,带动农村市场需求的扩大。一是必须调整农产品的结构,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增加优质产品的比重。要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经济作物,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良、高附加值、开发前景广的新产品,使农民在产品开发中不断增加收入。二是必须改革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把农民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使家庭经营逐渐成为社会化、规模化生产中的一个环节。通过示范性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民等方式组织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延长农业生产链,使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使农民从产品的储藏、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三是抓住国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良机,在农田水利、道路修建、电网等建设中,多搞以工代赈,相对增加农民收入。

3.2 扩张性财政政策向农村倾斜

长期以来,农村缺少公共产品的供应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农民自身投入,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分配不公。因此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财政支持的力度,主要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几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但直接为农村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投资偏低,因此,要加大对要农村道路、桥梁、排污、自来水等设施投资力度。有些项目可直接利用农村资源和农村劳动力,减少中间环节。这样既可改善农村交通、卫生和生活条件,又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非农经济。

3.3 高度重视农村市场及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相比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目前,城市市场已接近饱和,发展的余地相对较小;而农村市场正处于需求旺盛、快速增长的时期,到处充满着发展的机遇。所以必须拓展农村市场,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的商业网点,现有的国有商业、供销部门,要适应农村市场的改革,改变经营观念。工业企业也应在农村设立商业网点,扩大企业销售网的覆盖面,全面搞活农村市场流通,让工业品能够灵活顺畅地进入农村市场。

3.4 提高农民消费意识及更新农民消费观念

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要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不仅要提高衣、食、住、行的质量,还要提高文化素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改变消费观念,抛弃一些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同时,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要和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农民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是一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在观念上的一种反映,是在长期的自然经济环境下形成的。而现代消费观念和习惯又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要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和习惯,根本的途径是要加快农村经济体制的转换,把农民推向市场。只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风雨、见世面,农民才会逐渐抛弃狭隘、保守的思想意识,才会接受新事物,树立新的消费观念。

3.5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村经济收入 篇11

兰岗镇被誉为“西瓜之乡”。西香瓜种植在兰岗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规模、形成支柱产业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这一产业发展给兰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而今兰岗人民的经济收入如何,是什么样的结构呢?围绕这一话题,我引导学生选择与社会、家乡密切相关的主题“农户经济收入结构调查”,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的整体认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案例实施过程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社会交际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内容:

1确立活动主题,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形式。

2组织学生利用问卷对全镇九个自然村的一百多农户2008年经济收入结构情况进行调查。

3对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形成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组内和班级的调查报告。

4交流展示:以报告会的形式对活动成果进行交流共享。

5活动评价。

(三)活动准备:

本次活动的参与者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能力,如与人沟通、采访调查、对材料整理分析、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因此,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指导:

1了解社会调查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

2了解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以及调查报告的写作知识。

3了解与活动主题有关的经济方面的知识。

4全班按自然村分成四个活动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分配本组成员的活动任务,组织成员进行总结、交流。

(四)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用一个月时间,课内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组织引导学生确立本次活动的课题,帮助学生在主题允许的范围内提出问题,自我论证,确立活动的方案,形成活动小组,分配小组成员的任务。课后学生深入村屯调查走访,收集材料。

第二课时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研究,形成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组内和班内的调查报告。课后学生准备成果汇报。

第三课时以报告会的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共享,并对活动进行评价。

(五)实施过程:

1确立活动主题、内容和形式,形成活动小组,调查走访,搜集第一手资料的阶段。

在这一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必要的专题讲座,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有:与活动主题有关的经济方面的知识、社会调查的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资料的筛选分析、调查报告的写作等。重点是指导学生制定调查研究活动计划、设计简要而较规范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为后面的活动扫除障碍。

调查问卷的设计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环节。因此怎样设计调查问卷是教师要指导的重点之一。根据活动主题,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调查问卷,然后我们再进行讨论,最后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打印发放到学生手中。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领导下,设计本组活动方案、分配每个成员的活动任务、利用调查问卷进村入户进行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完成调查任务。

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人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的选择要全面,有代表性,不能以偏概全。获取的数据要真实、准确。

2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归纳,形成结论阶段。

这一活动过程,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并及时指导,尤其是对学生筛选、整理、分析问卷的方法给予指导;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归纳,形成结论。最终形成组内调查报告。

各小组长通力合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各小组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形成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次活动的一份终结调查报告。

3成果展示、活动评价阶段。

表达和交流阶段采用报告会的形式。各小组长对本次活动中小组的活动情况做汇报并由小组一名成员宣读组内调查报告。最后由学习委员做本次活动的终结报告。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的评价反馈。这一环节利用表格形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家长建议)。将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调查问卷、报告等活动产品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注重对活动过程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活动价值,使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案例与收获

实践活动对于八年级的学生难度并不很大,但真正运作起来。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少。这时教师的指导就很重要了。

这次活动的圆满成功首先是活动主题的准确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就看我们如何去发现,去挖掘。兰岗镇以西瓜之乡而闻名。西香瓜的种植也由来已久,西瓜种植也给兰岗人民带来了实惠。而以兰岗中学为依托的西瓜协会对西香瓜的产业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在的学生,尽管在学校通过绿证课学习,了解了西香瓜的种植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些情况。但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特色并不太了解。因此,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我就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人手,引导学生去思考:以西瓜协会为龙头的各类协会组织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科学技术在农民增收中有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引发学生探求的欲望,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的情感。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确立了活动主题。

调查问卷怎样设计?根据活动主题,我引导学生讨论:去年你家都种了哪些作物?收益怎样?除了种地,还有其他方面的收入吗?你认为还有哪些渠道可以增收?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活动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纷纷设计出调查问卷,然后我们再把四组的问卷汇总、讨论,最后形成一份调查问卷,打印发放到学生手中。

活动小组的编排有多种形式,考虑本次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特点,我指导学生以村、屯为单位编排活动小组。这样各小组学生对调查对象比较了解,调查对象的选择也比较有代表性,调查活动又可以得到家长的帮助,容易获得较为真实、详尽的资料。当然家长的参与,也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同时,学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学生的活动也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行为,也会带动家长更多地关注和思考如何科学种田、怎样发展经济、如何致富等问题。

在家长的帮助下,各小组获得了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如何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讲解问卷的整理、分析的方法。然后根据问卷的内容,具体指导学生整理、分析。对于数字处理,只需要选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便可;对于文字材料要分类计算;抽样调查的数字统计要准确。怎样把问卷的内容分析整理出来,形成一份可靠的材料是学生的活动难点。

活动成果展示结束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这次活动使学生调查、走访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都有了提高。更可贵的是,这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更多地去思考、关注家乡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小月同学在谈到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时,自豪地说:“我从来不知道我们村是全镇最富裕的村子。这次调查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认识了我身边一大批普通的农民。他们有的人都把西瓜种到了省外,甚至国外。还有一些人当起了农村经纪人。他们有先进的种植技术,有灵活的头脑。如果不是这次活动,我还真没想到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能人。原来在农村也有广阔的天地,也能有一番大作为呀!”

农村经济收入 篇12

1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及其变化

1.1 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的主要构成

农民收入来源结构是伴随农民的经营变化、职业分工和主业的优劣势而产生, 而农民人均收入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4部分构成 (其中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属非农经营收入) , 它是农民经济活动过程的结果与表现, 也是农民收入增长实现的途径。分析农民收入来源结构, 有助于把握农民经济活动的实质。

数据来源:根据河南省统计局2010年统计年鉴整理绘制

通过图1可以看出, 农民收入还主要由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构成, 尤其是家庭经营性收入, 是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农民取得收入最主要、最稳定的方式。2000年两者合计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为95.7%, 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变成了93.8%, 家庭经营性收入由71.9%下降为58.7%, 工资性收入由23.9%上升为35.2%。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了74.2倍, 工资性收入增长了21.3倍, 从增幅上看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

1.2 不同收入水平组农民的收入结构变化

随着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经营的变化, 不同收入组农户之间收入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据2011年河南统计年鉴, 依据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 按照五等份法, 把农户分为5个不同收入水平的组 (0~1200元、1200~1800元、1800~3000元、3000~5000元、5000元以上) 。现就不同收入水平组农户收入结构变动的组间差异和结构变动特征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根据河南省统计局2011年统计年鉴整理绘制

1.2.1 收入差异的变化。

不同收入组农户的人均收入呈现上升趋势, 低收入户和中低收入户的户数不断减少;中等收入户在2000~2005年是增加的, 但在2006~2010年却是减少的趋势;同样中高收入户的户数2000~2007年户数在增加, 2008~2010年有少量减少;唯有高收入户是持续增加的趋势。说明农村整体的农民收入水平是上升的, 而收入越高增长趋势越明显, 不同收入组农户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 特别是中等收入户和中高收入户更为明显。

1.2.2 收入结构的变化。

伴随着农户收入水平不平衡增长的同时, 不同收入组农户收入之间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动, 其差异性正在不断拉大 (如表1) 。

数据来源:根据河南省统计局2011年统计的数据整理。

2 影响收入结构变化的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 使得农业经营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相反, 农民转移性收入占比在逐年提高。得益于中国加大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 河南省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当然, 造成这种结构性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我们通过分析其结构变化来找出引起这种变化的因素并分析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下面就从农户收入结构的宏观与微观成因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2.1 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影响

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是由英美的一些人口学家于20世纪初使用, 后经一些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O.D邓步 (Dunean) 等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主要是指一个家庭从诞生、发展直至消亡的运动过程, 反映了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的变化规律。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变化一般会受到家庭人口规模、主要劳动者年龄、劳动者人口负担系数等多个指标的影响。调查显示:家庭主要劳动者年龄和外出务工收入之间呈现出较高的负相关性, 而与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之间却呈现正相关性;家庭人口规模与外出劳务收入呈现负相关性, 而与转移性收入为正相关性。这也是近年来农村家庭工资性收入增长比较快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的原因之一。

2.2 区域差异影响

2.2.1 地理差异方面。

不同的地理条件会存在不同的种植传统、种植面积、交通状况等, 平原和土壤肥沃地带有着特别好的农作物种植优势, 比如粮食大省河南省和黑吉辽三省, 而如西藏和新疆, 无论是地形还是环境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家庭收入结构。

2.2.2 教育方面。

地区的受教育程度会严重影响到人们对新技术、新事物的学习和运用, 不同的地区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别, 一般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以发展农业为主, 而经济发达地区的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教育水平的差异影响农民的就业选择, 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

2.2.3 农村产业结构变化方面。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 有些地区家庭收入逐步由家庭经营性收入转为工资性收入为主, 如部分地区发展了乡村集体经济, 由种植业转变为合资办厂、开发当地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等, 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家庭收入来源结构。

2.2.4 区域市场差异方面。

不同区域的市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也会造成农户经济的分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市场调节适应能力较强, 农户的生产收入结构也表现的较为优化和合理, 反之, 则不然。

2.3 农村制度变革对农户收入结构变动的影响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可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开辟农户收入的多元化与非农化, 促进农户收入结构的变迁;农村金融体系变革的过程, 加大了支农信贷力度, 这是解决农户经营非农业资金瓶颈的关键, 也是合理调整家庭经营内部收入结构的重要途径;农村税费改革后减轻了了农民负担, 有利于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优化农业内部的收入结构。

3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

3.1.1 农民收入增多, 生活水平提高。

农民收入的增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的积极性, 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不断提高, 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3.1.2 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教育环境。

农民基本摆脱了过去单纯“靠天吃饭”的现状, 能够更加科学的认识、学习农业知识。他们采用科学的方法经营管理土地, 科学种田,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发展新型农业, 逐步缩小农民地区收入的“趋异性”。

3.1.3 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现在很多乡镇都已很好的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养老保障金制度、低保制度, 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的养老条件都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3.2 消极影响

3.2.1 农村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强。

农村人口越来越少, 以经营农业为主的户数也越来越少。近年来, 伴随着农民外出务工出现了两种迹象:一是完全的脱离农业生产, 常年离家在外打工;二是举家外出, 完全脱离农村生活环境。

3.2.2 农村劳动力人口和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农村人口增长开始出现“三低”, 即低生育率, 低出生率, 低自然增长率, 家庭人口规模逐渐缩小。家庭规模的缩小使得农村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未来家庭将不堪重负, 严重制约了农业的长远发展。

3.2.3 农村消费能力严重下降。

农村劳动力外流带来诸多问题, 很多村庄多部分都是老年人和妇女、儿童,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消费能力严重下降。而农业劳动力老弱化和妇女化, 使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农作物产量不能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实现同步提高。

3.2.4 农民对土地生态环境建设缺乏积极性。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受家庭生命周期的影响, 农户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具有短期性特点, 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动导致农业“兼业化”现象的出现, 进而可能使土地长期投入和农业技术长期投入不足, 农民于土地生态环境建设缺乏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徐华锋, 李秋红.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河南省农民收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0) .

[2]张建杰.农户收入结构变动:成因及合理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3]林宗显.家庭社会学[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85.

[4]张建杰.农户收入结构变迁及成因研究—基于山西省跟踪观察户的实证[D].杭州:浙江大学, 2004.

上一篇:机关党组织建设经验下一篇:读写结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