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经济

2024-07-07

西部农村经济(通用12篇)

西部农村经济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取得了骄人的经济成就。然而, 并非所有人都从经济发展的成就中获益, 尤其生活在我国西部农村贫困山区的人民。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西部农村贫困的主要特点。按照新阶段 (2004) 贫困 (人均收入低于650元) 和低收入 (651~950元) 标准, 截至2004年初, 仅西部11个省市区 (不含西藏) 共有国家级贫困县375个 (比1994年增加14个) , 低收入人口4, 269.09万人, 占全国低收入人口的70%以上, 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 867.98万人, 占全国绝对低收入人口的70%以上。

一、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西部农村经济通过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中央扶持, 农业快速综合发展, 农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 产业结构变化显著。截至1999年, 种植业虽占第一位但比重明显下降, 由80%降到57.5%;林业变化不大;牧业、渔业比重上升, 分别由15.5%上升到28.6%, 1.6%上升到10.3%。 (表1)

农村社会保障有序推进, 初步形成“国家扶持—地方补贴—农民补缺”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榆林市神木县已实行全民全额医保) , 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西北地区利用其后地理优势, 找准市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 延长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 使昔日的“洋芋蛋”成了农民增收的“金豆豆”;西南地区发展水产优势, 农民稳步增收。

二、制约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西部地区存在很多生态环境问题, 最主要的是水资源短缺。目前,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0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80%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在西部地区。尽管如此, 部分地方政府迫于财政窘境, 以牺牲环境主动引进沿海高污染企业。总体说来, 西部地区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短缺三个方面。

1、水土流失严重。

据调查显示, 中国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 入海泥沙约20亿吨, 占世界入海泥沙量的1/12。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西北的风蚀和西南的水蚀, 以及青藏高原的冰蚀。同时, 中国有7个省区水力侵蚀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 西部地区占了6个, 水土流失使地表失去有机土壤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无法正常进行农业生产, 由此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2、土地荒漠化继续蔓延。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西部地区40年来气温波动性上升, 暖冬连年出现加剧了西北干旱化趋势;长期草场过牧、毁林、开荒等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也是荒漠化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沙化土地面积16, 255.6万公顷, 占中国沙化土地面积的90%以上, 西北地区有近60万平方公里的戈壁,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80, 560平方公里, 陕北沙化面积21, 686平方公里, 甘肃沙化面积10, 736平方公里, 宁夏沙化面积10, 215平方公里, 青海沙化面积4, 400平方公里。而沙漠化的严重后果是:使草场退化, 破坏植被、湿地, 减少河流, 缩小湖泊, 从而进一步加剧沙漠化进程。

3、水资源短缺再创新高。

西北地区是中国最干燥的地区, 也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 年降水量仅235毫米, 蒸发量达1, 000~2, 600毫米, 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干旱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不少湖泊水位降低、水面缩小、甚至干涸, 河流断流, 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已缩短300公里, 有“千湖之县”美称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 过去有湖泊4, 077个, 而今锐减到300多个, 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造成绿洲植被枯死、生态功能下降、土地退化。然而,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长、工农业用水消耗量极大, 依靠地下水维持是根本行不通的, 一旦地下水位下降到危机植被生长境地的时候, 西部地区将迎来灭顶之灾。

(二) 西部城乡发展失衡严重

1、产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有力无处使。

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扶植下, 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速度明显改善。西部开发投资的重点在基础实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而对特色产业和加工制造业投入太少。说明工业制造业进一步集中在东部。在产业组织结构方面, 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 产业配套条件不完善, 政府服务不健全, 乡镇企业发展滞后, 区域经济增长缓慢。西部工业以资源能源产业为主导, 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 无法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民为求生计只能外出务工。

2、西部农村工业体系落后, 难以带动农村积极发展。

西部农村工业依附于农村经济并以农民为主体, 有其天然的劣势:布局分散, 资源共享低, 效益不高;家族式管理, 规模小, 缺乏竞争力;资金不足, 无法及时更新技术、品种, 效率低, 质量差, 资源浪费严重。因此, 这样的农村工业化并不具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农民不能获得比农业劳动轻松的非农劳动工作, 也不能享受像城镇那样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品供应以及人的素质的提高, 介于农村劳动力素质, 他们进入工厂打工也无非做一些体力活而已。这样, 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是有困难的。

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二元结构突出是西部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表现之一。西部12省区在西部大开发和新型工业化战略的规划下,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而西部地区城镇化增长率远低于工业增长率, 相差16.2个百分点, 这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全国二元指数为0.43, 西部8个省区二元结构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云南、西藏为0.85, 贵州为0.75, 内蒙古为0.59, 新疆为0.55, 宁夏为0.52, 青海为0.44。这样不平衡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剧城乡差距,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劳动就业差距扩大, 城乡产业发展公共产品差距扩大, 城乡规划建设差距扩大,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三) 西部农村教育贫乏, 导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环境差。

虽然各级政府都把发展教育提上日程, 但西部农村教育问题依旧亟待解决。西部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薄弱, 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低, 思想观念落后, 甚至迷信思想盛行。据2004年调查统计显示, 全国文盲率为8.25%, 西南片区普遍较高, 其中贵州为16.2%, 重庆为8.25%, 四川为8.96%, 云南为13.05%, 广西为4.2%。由于经济落后, 人民的思想观念也落后, 学龄儿童入学率还算可以, 但从小学毕业到高中毕业的人数很少。部分农民因贫困使孩子从小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没有教育就没有科技, 没有科技就没有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没有进步西部农村将永远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当中。

农民职业教育更是“囊中羞涩”。大部分农民文化基础较差, 无法接受培训;农民对技术的有用性理解少;还有部分农民缺乏上进心, 不愿意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 导致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

三、改善西部农村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 尽管西部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但扭转的契机依然存在

1、进一步加强社会和政府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

为保护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 国务院于2000年1月成立西部地区开发小组, 温家宝指出:西部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要在保护的同时探索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显示出中央对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视;近十年, 政府加大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对保护工程投入数千亿元;“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以资源开发为基础新建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中央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给予西部政策优惠和人为政策阶梯, 为西部地区资源深度开发创造机会, 引进外资低污染的产业。虽然社会和中央对西部环境有所投入, 但西部环境仍在恶化并有扩大的态势, 所以在加强西部生态环境自身保护的同时, 应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社会的投入。

2、进一步健全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

1979年中国颁布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是环境立法的里程碑。1990年以来, 云南、宁夏、贵州、西藏等一系列地方性保护条例相继出台。同时, 规定西部规划也必须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所有项目都必须严格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估, 完善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相结合, 加强气候系统的动态监测, 逐步完善生态监测体系, 定期对工程建设考核评估。西部地区坚持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措施, 注重推广治理技术, 从源头上治理生态环境。

3、保护恢复植被, 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缓解用水紧张。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人口因素, 使得西部地区植被覆盖率快速下降, 代之而来的是土地荒漠化、降水减少、蒸发量大、地下水位下降,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加大荒山绿化、石山穿衣工程建设;控制垦荒面积, 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发展绿色农业, 缓解地下水矿化等, 这些措施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保护和恢复植被, 这样才能增加空气湿度, 从而增加降水, 缓解西部生态环境。

(二) 改善城乡关系新对策

1、进一步减小工业和农业产品“剪刀差”。

就全世界而言, 大部分以不平等的交换体制为基础, 通过“剪刀差”占取农业剩余, 以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就全国而言, 1990年以来, 每年国家以“剪刀差”形式向农民索取1, 000亿元, 总体上是农村支持城市, 如果这种结构不改善, 其结果必然是城乡差距更大, 社会矛盾更加突出。

2、改善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

城乡分割体制和就业机会权利的不平等已严重影响西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 农业户口人员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46.5%, 第二产业中农业户口从业者占57.6%, 建筑业占到80%。所以, 应放宽农民工就业限制条件, 切实实施好1994年劳动部颁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暂行规定》中的就业管理办法;进一步搞好证卡服务体系, 严格监督证卡乱收费现象。破除教育体制城乡分割, 提高流动儿童入学率, 加强农民工保障制度建设。

3、发展特色产业, 吸引外出农民工回家, 夯实西部农村劳动力基础。

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外出严重, 普遍出现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 农村中的土地、养殖、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在农产品价格一片大好的形势下, 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 积极发展科技兴农和现代农业, 提高在乡农民收入水平, 吸引外出农民工流回本地, 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保障。

(三) 改善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

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是由于不合理的教育结构引起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难免有赶超战略的实行, 这是很正常的, 但国民发展部门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区域是不同的, 就如同北京的北大清华分数线是何其的低, 而西部农村高中毕业率更低一样。解决西部农村教育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增加对西部农村教育投入, 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状况。

对西部教育的财政援助远比那些捐赠的课本、文具实在。改造教学设施, 建成宽敞明亮的校舍, 才能为提高西部农村教育提供硬件依托, 对农民的教育也是重要的, 应同时加强师资, 开展培训, 提高技能。

2、切实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不仅要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 更重要的是巩固入学率, 提高毕业率, 大力改善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对于确实不能实施继续教育的西部农村学生, 吸纳为职业教育学生, 教他们一技之长, 尽早地投入到西部农村经济建设当中。

4、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学生贫困补助和教师培训补助体系。

各级政府要承认西部农村经济薄弱的事实, 学校只能照顾小部分贫困学生, 大部分学生只能依靠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同时, 在加强师资培训方面也是一样。只有这样, 才能改善西部农村教育的极度匮乏, 从而让科技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反哺农村经济发展, 早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和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聂华林.中国西部三农问题调研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7.

[2]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农工业出版社, 2000.

[3]李周, 于发稳著.西部的资源管理与农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3.

西部农村经济 篇2

广袤而巍峨的山体架起了西部山区的骨骼,星星点点的耕地从河谷延伸到山顶,构成了西部山区延续生命的温床。千百年来,人们用一种乡土精神在贫瘠的土地上精心地耕种。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信息时代,科技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正全面解构着农村的传统价值观念,乡土情结面临着冲击。在传统乡土观和时代价值观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西部农村青年,是夹缝中艰难的一代,现代媒体带来的新思想剥离心中黄土痕迹的过程注定是充满阵痛的过程。

这是四川西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它几乎包含了西部农村的典型特质:高山、少地、交通不便。

身后的一对农村妇女正在大嗓门的谈论着自己的孩子,大致是孩子初中毕业后就不在上学了,外出打工,现在读书没有什么用。旁边几位村民也在随声附和。

这是农村的“读书无用论”,在这样一个小山村,只有区区几个学生参加高考,其余的都弃考了。其实整个山村,高中生都没有几个,更不要说高考会有什么好成绩。

农村教育的凋敝,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麦克斯调查机构显示,来自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数目所占百分比正在逐渐减少,并且随着学校的层次越高,农村学生的数目是逐渐递减的。连续的高校扩招,繁荣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但是产业化的高等教育并没有让农村教育呈现出欣荣的风貌。09年高考人数的减少和数万名的学生弃考正印证着人们对教育模式的质疑,但我们不难发现,农村学生构成了这支弃考军的主力。

在大多数西部山区里,很多学生仅仅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就开始辍学自谋生路,中国人固有的读书为上的观念在这里并不明显。荒凉的农村教育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农村薄弱的经济实力让孩子在接受教育之处就输在起跑线上,人才剪刀差抽离了大量的农村精英,整个农村处于文化真空状态,高校扩招让大学生就业变得异常艰难,小农思想不能支撑教育的长线投资……

农村青年是整个农村的未来,应该作为农村最为激进的一代去接受现代文明和科技,可是一些社会经济和农村自身结构的局限成为他们接受教育路上的绊脚石。多数西部农村青年人的文化素质是底下的,较低的文化素质让他们的综合竞争力大打折扣,在惨痛的竞争面前,他们往往碰壁。因此在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里充斥着他们年轻的身影,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市场化的进一步加深,更多的农村青年人将面临失业的危险。

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西部农村青年的另一个极端——优秀的农村人永远不会再回到农村。工农剪刀差造成了人才剪刀差,抽离了大量的农村精英。这些所谓的农村精英大都是通过教育改写了自身的符号,最后远离了黄土。我们不能去责怪他们,农业是中国所有产业中的“弱势群体”,产出与投入比让市场经济中的人们望而却步,来自农村,又回到农村,决策者的一厢情愿对每个农村家庭来说却是一个悲剧。纵观这些人才的成长之路,一条明显的经济索链牵引着他们的方向——优越的经济和来自城市的符号才是他们的向往。二

西部农村青年,大都经历了小学、初中,然后迅速走入社会,外出务工,其中一部分人上完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极少数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也就是说大部分西部农村青年带着较低的学历水平涌入了外出务工的洪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东南沿海轰鸣的车间接纳了他们。

根据调查,西部劳务输出愈来愈年轻化,80后甚至90后占外出务工的比重很大,有很多青年人甚至长年累月在外,基本上远离了乡土,近乎零利润的西部农业对他们而言就像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梦。

在农村,我们也会看见很多衣着光艳、着装时尚的新农村青年,他们时尚的外形虽是俗气,却也绝不会让你联想到农民一词。他们正是长期在外务工,一直在城市环境浸润下的农村青年;他们会大声的唱两只蝴蝶讨论超级女声,他们会上QQ、斗地主、打游戏。有人称他们是二代农民工,在城市繁华的商业购物中心,你可能会认为他们是对面写字楼里面的白领。不管自己的身份到底是什么,他们都会努力从外部形象上改善,以期达到人们眼中的身份平等。顶着尴尬的身份在城市的夹缝中生存,西部农村青年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信息化的时代创造了网络世界,他就像一个漩涡一样吸引着西部年轻人的参与,不需要任何身份认证,不需要任何社会阶层的背景,零门槛的准入让任何公民都能平等地在虚拟世界中发言和搏杀。超越身份和阶层的世界正是西部农村青年内心最为渴望的地方。

信息化与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篇3

[关键词] 信息化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但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弱势地区。这一事实对我们的启示意义在于自然资源并不等于现实的财富。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自然资源约束条件的弱化,更强化了这一认识。当然,我国经济社会没有发展到知识经济的水平,不过业已现出端倪。因而,对于广袤的西部地区来说如果还不能在我国工业化的阶段实现“富饶的贫困”的破解,无疑进入知识经济对于西部来说就将陷入更为深重的“后发劣势”中。“富饶的贫困”的“悖论”在知识经济的视角下具有应然之义,辨识这一悖论的视角在于传统经济模式和知识经济模式关于资源认识的差异。在传统经济模式中,生产要素主要是建立在土地、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物质性要素,未有效利用的是以知识和信息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关键的是信息和知识要素,产业结构呈现出以知识的生产和知识的运用为代表的知识型经济,而传统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褪去曾有的光环。在这样的经济模式下,我们解决“富饶的贫困”就有两层意义去认识和把握。第一,在传统经济模式强调自然资源和矿物等生产要素下,西部地区就呈现出“富饶的贫困”,那么,在一个日益强调信息和知识而淡化自然资源的经济模式下,“富饶的贫困”难道不会继续吗?第二,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富饶的贫困”本身就映证了自然资源不等于现实财富,而在于运用资源的能力。那么,在知识经济初现端倪,发达国家日益加速并把它作为主导产业塑造的今天,难道我们还不应该从知识经济的视角来考量这一“悖论”吗?因而,笔者认为在西部地区开发中应大力发展信息化。信息是知识的载体,没有信息化的发展,广袤的西部就只能在狭隘的视界里踯躅前行,将产生更为严峻的“富饶的贫困”。信息化的大发展有助于西部社会构建学习型社会,有助于改善西部农民的学习能力,提高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有助于西部农民创新资源观,提高资源的运用能力;有助于推进西部农村移风易俗,改革生活方式;有助于推进西部农民掌握更为先进的组织技能,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西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西部地区首先应进行信息化的建设,构建学习型的社会,提高西部农民的素质

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的开发,最近的一次则是建国后从“一五”计划期间至改革开发前。我国在广大的西部建立起2000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使西部第一次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产业,也使西部地区一跃而成为我国一些重要的产品如军工、航天、航空、能源、钢铁的重要产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改革开放前,西部地区的陕西省和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近。然而,改革开放十几年西部地区通过几十年奋斗缩小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固然,我们可以说东南沿海享受了国家许多优惠的政策,但不容忽视的是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前吸收的巨额国家投资回报是想当低,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国家为什么要在改革开放后集中力量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薄弱和人的素质欠缺。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来看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第一位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判断。因而,无论是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还是从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出发,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应知识先行、智力先行,治贫先治愚,治愚要识愚,识愚先学习。西部地区长期脱离我国经济近、现代化的中心,长期处在封闭的内生发展进程中,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人对外部现代知识的获取和接受,也影响了人们对外部知识获取和学习的动力,弱化了人们对素质提高的内部要求和外部刺激反映,进而降低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因而,要使西部地区的农民真正动起来,关键在于强化外部的知识、技术、信息、观念的刺激,改善认知方式,消解长期封闭所带来的盲目排斥外部先进的思想、观念、技术的负面影响,增强他们对外部了解的渴望和信心,增加他们对外部学习的动力,推动学习过程的实现。这一切均建立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没有信息化的大发展,就没有真正的西部农民崛起的意识、观念和自主,也决没有西部崛起的人才准备和精神准备。此外,西部地区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再也不能走以往的老路,否则西部的生态灾难不可避免,也就是说,西部的发展只能建立在提高技术和知识的含量,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道路。知识先行,智力先行,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

二、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西部农民创新资源观,提高资源的运用能力,提高开发资源的水平,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西部地区是我国光、热、水资源总量最为丰富的地区。尽管存在着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但却为一些农业特色资源的存在创造了条件。比如:新疆的长绒棉是我国棉绒最长的棉花品种,宁夏是我国生产枸杞质量最好的地区,新疆的番茄所含的红色素高踞天下之冠,四川的天麻品质中国最好等等。尽管西部地区的农业特色资源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西部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却并没有取得与其资源状况相称的地位,而是属于凹陷地带。因而,怎样提高西部地区农民发现资源、运用资源的能力就是西部农村崛起的应有之义,也就是西部农村的崛起必须要西部农民创新资源观。创新的关键在于知识流动;工业革命的历史表明,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是革命成功的关键。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依靠蒸气机的发明为生产要素的流动而繁荣发展期来的,棉花来自美洲,劳力来自非洲,产品卖到印度、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功同样靠生产要素的流动。化工、汽车离不开石油,但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不产石油,靠的是石油在世界平面上的流动-靠阿拉伯的石油。所以,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工业革命成功的关键,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知识经济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知识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到发展。对一家公司来说,如果知识不能同现有的知识联系且不能为人所利用,知识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在相互联系和使用中,只是才能派生出新的知识。无疑,建立在信息高速公路基础上的信息化,不仅实现了知识的流动,而且使知识流动的速度、广度、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使知识实现了传播,而且实现了知识的进一步加工和深化。作为西部地区的人来说,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而且可以在与其他知识体的交流互动中,不仅仅可以保持同步,甚至可以实现知识的创新、跨越。信息化为西部创新资源观,提高资源的运用能力,提供了可能性,创造了实现这种可能的物质基础。

三、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推进西部农村移风易俗,革新生活方式和创新生活观念

文化观念、价值追求和宗教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早在马克思和韦伯的论著中阐述过。特别是韦伯在其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著作《新教的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精神》中对观念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开创性的解释性研究,并影响了一代代的社会学者去思考文化、思想观念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此后,在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中又有刘易斯、班费尔德和哈瑞顿等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了文化治贫的问题和提出了文化扶贫的思想。因而,要打破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贫困循环,关键在于克服长期生活在一个狭窄的地方所养成的思维定势,引入一種新的文化思想、文化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方式、生活信条、移风易俗。一个地区的文化观念、价值追求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和积累的产物,深刻地积淀在人的思想深处,是最不易克服和最不易反省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曾被几近消除的封建残余随着国家对农村控制的放松又死灰复燃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这也说明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长久和持续的过程,必须要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改造来达到移风易俗的效果。其中可利用的途径就是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立体信息网络将相对较为先进的城市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知识文明传递给西部的农村、农民使他们在长期的耳闻目染中消化吸收这些先进强势文明因素,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地外化表现出来,实现移风易俗,进而促进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推进西部农民掌握更为先进的组织技能,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实现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地区当前是我国小农经济思想最为浓厚的地区,也是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产业组织化水平最低的地区。它对西部地区农业生产产生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建立在低产业集中度的生产不仅缺乏规模,而且产品质量低下,既使是某些原产地产品也缺乏国际竞争力,如陕西的猕猴桃等。在规模经济缺乏的条件下,不仅产品生产成本过高,而且产业分工和市场发育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也是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严重滑坡的重要原因。此外,规模经济的欠缺不仅不利于生产者,而且也难以对消费者和购销者产生吸引力。因为消费者难以享受到稳定产品质量,而购销者难以实现采购经济。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存在小生产难以对抗大市场的矛盾。因而,信息化建设不仅为西部农民提供了从外部学习先进组织技能的机会和条件,而且也使农业生产的产、供、销和购买、配套信息及时地传递到外部;不仅达到了沟通产销、活跃市场的目的,而且也使生产者的生产要素成本因为有了更多的市场选择而有效的降低。此外,从农业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信息化建设不仅沟通产销,而且有助于提高西部农业生产的集中度、规模化的提高,还会使产业本身的内在素质得到有效地提高。如利用信息化建设,可以积极推进西部农业生产的良种工程、防灾减灾的实现、种植技术的提高、农产品储存、保鲜水平的提高等,深化了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有助于农民的增收使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

综上,我们认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信息化建设,也就是西部发展智力先行、知识先行,但前提条件在于信息化先行。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走向知识经济时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邹德秀:《500年科技文明与人文思潮》[M].科学出版社.2002

[3]李京文:《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4]李晓林:《西部大开发科技方略纵横》[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左雄:《四川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6.10

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管理的措施研究 篇4

目前, 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管理上面, 只有认真分析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认真思考, 找出办法, 才能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何谓“农村经济管理”

农村经济管理是指在国家经济方针政策下, 为实现生产发展目标, 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市场环境重新对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进行调控的过程。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 其人才稀缺、资源稀少、信息滞后、生产力弱和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域特征比较明显, 但同时也反映出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具有极大的上升和发展空间。所以, 做好西部地区的经济工作, 促进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在市场体制、国家政策、市场信息、生产技术以及人才缺失等综合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 我国农业经济未得到极大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徘徊不前、毫无起色。

(一) 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合理

尽管我国政府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但西部农村地区生产落后, 国家要保证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 因此运行管理仍然明显带有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的色彩, 尤其是部门分工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部门分割, 彼此交流不畅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机构设置显然不能适应经济全化发展要求, 不能适应国际经济发展中产供销协同联动、规模化要求, 更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机构运行协调、快速反应的要求。

(二) 有限的农业配套措施

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相对滞后的现状, 致使很多时候国家或政府对农村的扶助政策仅仅停留在补贴阶段。在当前国际竞争中, 粮食生产应当实现从规模到效益上的质的飞跃, 而这方面我们缺乏相关的政策, 以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建设, 缺乏参与世界粮食市场竞争的优势;同时我国粮食价格政策虽然已经放开, 但还存在管得过多, 粮食价格由于受到政策保护, 出现了真正依靠市场调节力度不大的现象。

(三) 尚未具备健全的流通机制

西部农村地区, 往往存在着市场流通机制、设施方面基础较弱, 农产品价格体系不健全、市场供求信息系统不完善等问题。目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在市场流通环节上依然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未能真正融入到市场中来, 商品化优势不明显, 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也不高, 尚未建成一套健全的流通制度。

(四) 市场竞争主体性弱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 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社规模小、数量少、发展缓慢,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贸公司相比, 必然处于劣势地位, 还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能力, 市场竞争主体性较弱。

(五) 农村基层队伍经济管理能力差

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条件艰苦、资源匮乏的劣势很难吸引到人才。而农村经济管理混乱、队伍精神、素质建设不严, 队伍成员普遍文化水平低, 信息收集能力弱、技能培训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的困难。

三、如何加强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管理

加强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管理, 对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定要把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放在首位, 同时运用科学的手段、方法对农村经济管理进行强化。

(一) 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机制

一方面, 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上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从生产、管理、营销到交易阶段的发展均采用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 体现农业管理的集中化。另一方面, 不断完善农业管理机制, 提高农产品质量, 打造农产品品牌, 将“三农”政策落到实处, 体现农业化生产经营的特色。

(二) 强化农会的组织化水平

农会要发挥自身的纽带和联系作用, 鼓励农民加入进来, 依靠农会的各种优势和力量进行市场化运作, 加快农村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 强化农会的组织化水平, 提升整体效益, 从而破解农业发展中的市场难题。

农会为农民提供资源、信息和技术支持,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 极大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带动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三) 打造一支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

强势打造“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不断外出取经, 引进经济管理人才, 优待管理人才, 强化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的培训, 培养人才队伍的道德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加以引导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教育, 贴近实际, 贴近农民, 改变落后的工作方式, 灵活多变地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 体现服务意识, 密切联系农民开展“三农”工作。

四、结束语

对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 必须从西部实际情况出发, 掌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 研究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特征, 打造“三化”态势的农业格局, 提升资源的合理使用率,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价值最大化, 促使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明显, 导致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针对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以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立足点, 认真研究经济管理的现状, 找到适合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管理的办法。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兰学莉.加强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管理的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 2010 (10) .

[2]蒋素娇.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师, 2006 (09) .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犯罪成因探究 篇5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犯罪成因探究

西部大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经济犯罪的挑战,究其成因,是两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原发因素的.合力大于抑制犯罪发生因素的合力.针对这种现状,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谋求相应的预防、打击的对策.

作 者:谢飞云  作者单位: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管理系,贵州贵阳,510005 刊 名:经济师 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 年,卷(期): “”(1) 分类号:F127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经济犯罪   成因探究  

西部农村经济 篇6

关键词:东西部差异农林消防

0引言

农村经济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其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乡镇区域私营企日益增多,化学危险品生产、使用、储存、经营单位进入农村小城镇,致使火灾发生频率增高,火灾的经济损失不断加剧,充分暴露了农村消防工作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为提高农村防御火灾能力,加快农村消防工作发展,各地政府积极探索解决农村消防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消防工作不能盲目照抄照搬东部发展经验,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农村消防工作,毕竟东部与西部之间不管从地理、气候、经济、水源等诸多因素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东部地区广东省东莞市行政区域面积2465平方公里。现有公安消防中队6个,企业专职消防队24个,农村消防队100多个。东莞市降雨量充足,气候润湿,属典型季风对流气候,年均降水量超过1100毫米,区域内河流密布,工农业生产用水充足。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水果、蔬菜为主。而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哈密市行政区域面积8.5万平方公里,市区规划面积33.3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市域人口(含兵团)42.38万人,城市人口25.73万人,乡镇16.65万人。哈密市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59.98亿元,财政收入4.6亿元。现有公安消防中队2个,企业专职消防队2个,农村消防队1个消防车总共18辆。哈密市降雨稀少,气候干旱。农业主要以种植棉花、水果、蔬菜为主,棉花种植面积15.66万亩,棉花产量20万担,哈密市农村是一个火灾多发的。两地不管从地理、气候、经济、水源等诸多因素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介于以上情况如果只是简单的靠“拿来主义”的话我们不仅拿不来,也注定学不好。怎样作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消防工作,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我认为应作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经费投入,还清“欠帐”,为加快搞好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奠定基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好的基础,最好的方案也无法实施。由其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起步晚,资金投入少、公共消防基础薄弱,“欠帐”太多。例如哈密市共5个街道办事处、45个居委会、14个乡、4个镇、1个开发区和一个园林场,104个行政村。经过市消防大队多年多方做工作,但到目前为止仅哈密市、二堡镇、陶家宫乡三个乡镇作消防规划,不到总数20%;到目前为止18个乡镇中只在二堡镇建立了一支专职消防队,缺口相当大;个别乡镇区现有市政管网的直径只有50或65MM,使用的管材是PVC管,部分距市区较远、经济落后地区乡镇根本就没市政管网,让其增设市政消火栓,只能是纸上谈兵,无从做起。对此,必须加大经费的投入,市、县财政应将消防经费纳入专项经费,由消防部门会同镇政府实施,保证专款专用,抓紧建设,还清旧帐,才能全面实施农村消防工作的快速发展,减少工作的盲目性,使消防工作与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2作好普查,充分利用好现有宝贵水源

西部地区河流较少,主要靠地下水供生活、生产使用,而且下面乡镇普遍距市区较远,消防车加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乡镇区内可利用的水池、水塘、农业灌溉机井较多,现实条件要求我们必须因地制宜修建一些供消防车、消防泵用的取水井、取水口、取水码头、消防、消防水鹤等,提高灭火救灾利用率。

3建立规模适当的专兼消防队伍,坚决扑救初期火灾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在发展消防队伍时,要充分考虑到本地经济实力、发展规划和保护对象特点、不能盲目好大。坚持以“公安消防队为主体、区域消防队为骨干、联防消防队和村组义务消防队为补充”的社会公共消防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区域专职消防队,要按照“政府规划,镇办市助,受益单位分担,公安消防管理”的模式,在中心镇建立专职消防队配置消防车辆、装备;在经济条件不允许配置消防车的乡镇,配置1-2台手抬机动消防泵,供其扑救初期火灾,等待公安消防部队的增援。努力实现的“小火不出村、中火不出镇、大火初期能控制”的消防防控目标。

4打牢宣传教育防线,营造农村防火浓厚氛围,增强自防自救能力

各级镇府要根据消防宣传“进农村”的工作要求,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实际,以平时开展的消防宣传活动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农村消防工作监督管理难、宣传教育难、火灾扑救难等特点,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印发消防知识宣传单,组装消防宣传车等,切实提高农民对火灾事故的危害性和加强农村防火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5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分解,切实抓好消防工作责任制

消防工作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为此,农村要始终把消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并以强有力的组织来保障。各村、企事业单位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消防安全工作小组,确定专人分管。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把“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到实处。通过与各村、企事业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壮和把消防安全纳入各村、企事单位的考核内容等形式,真正作到把消防安全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村、企事业单位,并实行隐患事故排查责任制,责成镇安全生产办每季度对各村、企事业单位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评比,全年进行排名,安全工作作到一票否决制。与此同时,还建立健全了防火例会制度,消防活动日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推动农村消防工作的开展。

6建立农村消防安全隐患有奖举报制度

各乡镇要对建筑施工、装饰装修、公共聚集场所消防通道堵塞,无安全消防标识、消防设施,消防安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电线路老化等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建立安全隐患有奖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强化消防安全监督力度,及时发现消防安全隐患,有效防范重大消防事故的发生。

7充分发挥基层农村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作用

西部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分析 篇7

1 政府投入的作用及问题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均存在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以及市场难以应对的疾病风险, 使得政府出手成为必然。政府的介入对保障公众享有健康权和降低、消除贫富差异,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劳动力经济学角度讲, 政府举办卫生事业为劳动力的恢复和再生产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手段;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讲, 政府发展卫生事业, 为国民提供一定程度的福利保障, 为贫困者提供必要的卫生服务, 并由此缓解紧张的劳资关系, 可以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政府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责任主要体现在投入与政策引导方面。

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健康风险的分担机制, 目的是保障参保人群患病时得到及时治疗, 防止贫困与不良健康状况的恶性循环, 有助于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 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轻企业负担, 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对医疗的投入目的应该是“两增两减”:增加对医疗机构的补偿以减弱其趋利行为, 增加对患者的医疗保障以减轻其费用负担, 切实提升全体国民特别是贫困人口有效利用基本医疗的可及性, 同时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从社会公正角度考虑, 公共政策支持和政府投入援助的重点, 应当是那些生活选择能力严重受限制的弱势群体。根据这个原则, 政府用于医疗保障的财政投入要有针对性, 对一般居民而言, 政府投入是鼓励其参保, 对困难居民则要重点补助, 帮助其参保。

然而在实践中, 一些地方增加的政府投入却没有用于“两增两减”, 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公平水准不仅没有提升, 还进一步加剧了医疗机构的趋利能力和患者的费用负担。具体来说, 一些医疗机构仍然将政府投入作为“种子”基金, 用于基建和购买大型设备, 提高趋利的能力。如果政府只管投入和储水, 不管挖渠和合理分流, 放任公共资金的不合理使用, 今后社区和乡镇医疗机构也将成为新的既得利益群体, 必为今后的改革制造更大阻力。因此, 政府的投入、购买和治理 (包括监管) 必须多管齐下, 规范医疗机构的竞争行为, 由靠设施设备赚钱的外延式扩张转变为靠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扩大市场份额的内涵式发展。

2 西部农村地区医疗保障面临的挑战

2.1 医疗卫生发展水平低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尤其是沿海地区在医疗保障事业方面的差距很大。与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相比, 西部农村地区的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仍是影响当地人群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全国麻疹发病率最高的5个省区中, 西部地区的新疆、贵州、甘肃、云南占有四席;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最高的3个省区 (青海、广西和贵州) 都为西部;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最高的3个省 (青海、安徽和贵州) 有2个处于西部。西部地区的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也很普遍。地方性氟中毒集中在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甘肃等省区。目前中国80%的艾滋病感染者在农村, 尤其是西部农村。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缺乏合格的医务人员和初级保健机构, 填补人员的缺口将是一个长期和耗资很大的过程, 我国西部地区医疗保障事业尚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2.2 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重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普遍, 和东、中部地区相比, 这些地区的贫困家庭收入低, 受支付能力的限制, 疾病负担相对更重。以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的广西为例, 2008年个人负担比例平均为30%-40% (广西医保运行分析报告, 2008) 。2007年综合医药人均医疗费支出是4973.8元, 相当于20%的最低收入家庭两倍以上的平均年收入 (Xu, 2008) 。西部地区35%以上的城市家庭和43%的农村家庭难以承受医疗保健费用, 他们要么不去就医, 要么由于支付医疗费用而导致贫困 (Liu, 2002) 。

医疗保险制度是通过大数法则分摊风险的机制和社会互助的原则, 将少数社会成员随机产生的各种疾病风险分摊给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 重在大病统筹和风险分担。大数法则要求参保人数越多, 基金运行能力越强;风险分摊机制要求参保人员中患病概率越低, 基金运行风险越低。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 人口仅约2.87亿, 占全国人口的23%, 西部偏远地区一个县城的人口还不及东部地区一个乡镇的人口, 镇级新农合经办机构设在乡镇卫生院, 投入不足, 医保需方利益容易被牺牲、被忽略。西部地区由于参保人数少、退休人员比例高, 医疗保障赔付率低, 个人负担高于全国和东部地区。

2.3 地方财政投入困难大

解决医保基金运行风险高的手段之一是提高缴费标准, 增加基金总量。新农合参合费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补助和农民个人缴费, 增加基金总量的途径包括提高农户个人缴费标准和增加财政补助。西部农民收入较低, 如果提高缴费水平, 会加重农民负担。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发布的信息,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在最后五位的省份全在西部, 分别是:甘肃省4495元, 青海省5364元, 云南省5417元, 贵州省5616元, 西藏5645元;排在第一位的北京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476元、排在第三位的浙江为14552元。甘肃与北京相差11981元。目前约有7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西部农村地区, 靠农户缴费非常困难, 增加新农合基金总量只能从提高政府补助入手。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普遍较不发达, 加之受“财政包干”体制的影响, 多数地区财政支出远高于收入。虽然中央适当加大了对财力不足省份的补助, 但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转移支付体制来平衡各地的公共服务及医疗保障水平。

2.4 人口结构变化

目前, 西部地区正在实现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人口转型, 伴随着人口转型的是疾病谱发生变化。近年来, 西部地区人口总和生育率基本维持在千分之2.8左右, 略高于更替水平。由于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人口转型, 年龄结构从相对年轻型转变为相对老龄化, 疾病谱正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周期长, 由此造成的疾病负担和损失将更加沉重。“现收现付制”的医疗保险在人口的年龄结构年轻时是基本可行的, 但当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的比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 该制度将难以为继。西部地区的老龄化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出现的, 各个方面的准备非常不充分, 无疑将对医疗保障体制特别是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提出严峻挑战。

3 西部农村地区全民医保实现途径

全民医保真正的内涵是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其核心至少有两点:一是全面覆盖;二是统一待遇标准。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应当秉持的理念和原则, 实际上就是制度改革的规范性目标和公平问题, 在这方面, 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以及阿玛蒂亚·森关于社会公正理论等, 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考视角。

罗尔斯的正义论摒弃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地位、能力和利益等方面的不同和冲突, 从公平正义的角度重新考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结构, 发现其与正义原则背道而驰。首先, 城市和农村选择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才是改革的规范性目标, 即用正义原则来规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标。其次, 根据平等至上原则, 享有社会保障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必须无条件予以满足, 除非所有国民同时没有满足。最后, 根据“差别原则”, 补偿“最少受惠者”的农民。

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 农民群体在社会中处境最差, 有权要求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 无论这种补偿是否会导致社会总体效用的最大化。在罗尔斯看来, 这种社会资源就是社会基本品 (primary social goods) , 包括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以及自尊的基础。阿玛蒂亚·森的理论同样主张基本医疗保障作为“实质性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

目前西部地区形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三险一助”基本保障体系, 且基本实现医保制度的全覆盖,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人自付的压力, 卫生保健筹资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都有明显提升。然而, 就享受的服务和获得的财务保护而言, “三险一助”所惠及的人群及化解疾病风险的程度仍然很有限, 新农合住院补偿只有50%左右。医疗救助只能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合作医疗, 而不能补偿更多的医疗费用。贫困者初级卫生保健的可及性尚未得到有效改善, 对高额医疗费用的财务保护作用仍然很有限 (Wagstaff, 2007) 。

立足西部实际, 笔者认为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应先实现低水平、全覆盖, 然后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待遇标准的全民医保。目前, 城乡有别的医疗保障体系, 其最大的不同在于保障水平的巨大差异, 特别是公共卫生保健支出在城乡居民医疗总支出中的占比差异巨大。因此, 逐步提高农村社区医疗保障水平, 无论其时间表如何制定, 主导思想都应该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稳定城镇公共卫生保健支出水平, 加大农村公共卫生保健支出力度, 平衡城乡医疗保障水平, 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和谐全民医保。

摘要:西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低、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重、地方财政投入困难大和人口老龄化等原因, 无疑对医疗保障体制特别是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提出严峻挑战。立足西部实际, 笔者认为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应该先实现低水平、全覆盖的全民医保, 然后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适用同一受益标准的全民医保。

关键词:西部农村,医疗保障,全民医保

参考文献

[1]Liu Y, Rao K, Hu SL.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oward establishing a rural health protection system.Manila: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02.

[2]Wagstaff A, Lindelow M, Gao J, Xu L, Qian J.Extending health insurance to the rural population:an impact evaluation of China new cooperative scheme,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4150.Washington, DC:World Bank, March 2007.

西部农村经济 篇8

X村社 (以下称为庄子) 位于在某省会的南部, 驱车约要一个小时的路程, 因为没有直达的公交或大巴, 只能乘坐去庄子上的便车。进村的道路是一条1973年修建的土路, 从通路以来一直没有修善过, 路况一年不如一年。由于庄子里人少, 经济条件不好, 自己没有能力新维修, 地理位置的不便加上缺乏矿产之类可以投资的项目, 这样一条土路一直延用。如今这条路的路面已经是崎岖不平, 逢雨雪天气就无法通车。村里的人进出村社一般都是骑摩托车。

村社里李、徐、岳三姓为主姓, 其中主要姓氏是李姓, 也是最早来庄子的人。其次是岳姓, 岳姓是最晚迁到庄子里的, 迁来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山多人少, 放牧方便。现在庄子里的人有很多都举家去城里打工了, 留在庄子上的人比较少 (现仅有70人左右) 。庄子的主体是建在山沟里, 村民居住相对比较集中, 有一少部分村民居住在山坡上, 庄子是位于背风的阴坡上, 住在坡上的住户原来也住在沟里, 为了通讯方便 (在坡上手机有信号) 就搬到坡上来住。庄子里住户的房子都是自家盖的, 我们调查小组在村里走了一遍发现:住在坡上的住户条件相对比沟里的条件好一些。坡上的住户基本上都是新盖的房子, 有的还盖了暖棚;而住在沟里的住户的房屋有些看上去很破旧, 没有暖棚。

2000年该省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 庄子因为离市郊不是很远, 所以响应政策比较早。2001年庄子里原来共有耕地面积410亩, 现在退耕还林后约剩了200亩。庄子里几乎家家都有退耕, 有的农户干脆把自己家里所有的田全部都退了, 不再从事耕种业, 改去城郊以打散工为生。当调查小组问这些把耕地完全退回的家户, 放弃祖辈的生计到城里打工的主要原因时, 他们说:因为庄子是住在山坳里, 远离水源, 没有用来浇灌田地的水, 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所以每年种的地都不能保证收成。有时候一亩地收成340元, 但成本就要用去240元, 这还不算自己的人工。如果退耕还林, 国家一亩地补助160元, 可以解放自己的人工, 出去打工一天能收入20、30元 (这是指体力劳动的小工, 非技术工) , 比以前的收入要好许多。

2 地区教育状况及村民教育观念

在了解了庄子的基本状况后, 我们开始重点选择了有子女的住户进行了访谈, 主要是了解子女上学的情况及家长的教育观念。

2.1 地区教育状况

庄子里因为人口较少, 加上经济条件相对落后, 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教书, 所以没有自己的学校。村里的学龄儿童都去山那边的一个大的庄子的小学上学 (以下称这个大的庄子为总寨) 。每天来回都要翻山, 单程要走近一个小时, 有的孩子太小需要家长护送上学, 尤其是天气不好的时候, 一定需要家长护送上学。调查小组在村民的带领下去了总寨小学, 因为正值暑假, 学校还没有开学, 我们从调查的学生口中了解一些学校的情况。总寨小学是庄子附近较大的一个学校, 像X村社这样没有自己学校的庄子附近还有几个, 他们庄子里的孩子也都是送到总寨去读书。这个学校的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大, 小学六年制, 每个年级都有二、三个班级。

庄子里现有的适合上学年龄的儿童有8个 (9月份就要去学校报到上学) , 其他的学生也比较小, 基本上都在念中、小学。中小学基本上都去总寨那边读, 相对城里而言, 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 不用托人就可以正常入学, 费用低, 不存在城乡差异, 或者择校费用。到了高中就比较困难了, 因为总寨的高中, 教学质量不高, 将来考上大学的希望不大, 但由于费用高, 户口限制等原因他们很难进入其他比较好的高中。即使有机会能够进入城里高中, 因为城乡的差异也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整个庄子如今有一名大专生, 是庄子里学历最高的, 其次还有两个在读的高中生。因为唯一的大专生在西宁市打工, 所以我们的调查小组只访谈了两名在家的高中生小兰和海明, 他们分别在两个不同地方的高中念书, 小兰是个女孩家里条件一般, 在总寨念高中, 小兰说在学校的学生基本上和她一样是农民的子女, 所以感觉亲切, 她在学校里和同学相处和睦, 老师对待同学也是一视同仁。而海明是家里仅有的一个男孩子, 家里条件在庄子里属于中上阶层, 托西宁市的姑姑帮忙, 他在西宁市城南的一所高中念书。因为是上高中才转到城里去上学的, 学校对他来说是个新环境, 那里的老师和同学都不熟悉。平时放学他就在亲戚家暂住, 放寒暑假才回自己家。他说城里的孩子到了高中会上很多补习班, 或者家里请家教补课, 但自己家里条件一般, 请不起家教, 只能靠自己学习, 城里同学有很多自己没见过的新鲜东西, 当问到他是喜欢在城里还是农村上学时, 他说:“虽然城里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条件比农村好, 但他仍然喜欢在乡里读书, 可以和父母天天在一起, 学习环境也更适应一些。”当我们问到两位高中生对于将来的想法时, 他们都说要好好学习, 希望可以考上大学, 将来到城里去工作, 不想重复父母的生活, 有时候还受人歧视。现在自己接受了教育, 将来有条件可以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但现在升学和就业的压力都很大, 他们对于未来虽然充满希望也同样觉得很茫然。

2.2 村民教育观念

庄子里所有村民祖祖辈辈是农民, 已经习惯了这种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方式, 但在响应退耕还林政策后, 生存方式发生了改变。在国家实施“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以来, 不仅农村孩子上学免学费, 国家还补助一定的书本费。面对国家的好政策, 家长们都愿意送小孩去学校学习, 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考上大学, 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家长其实也很想把孩子送到城郊教学条件好一些的学校去接受教育, 但因为是农村户口, 且到城市的学校就不能享受“两免一补”优惠政策了, 所以多数的农民还是选择孩子在总寨上学。他们看到附近有村子整个村子迁移到近郊的地方, 他们也都希望迁移, 这样孩子上学更方便些, 有机会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担心迁移后的生活问题。因为迁移后家庭的各项支出都会增加, 吃、住、行、就医等都是问题。打工毕竟工作不稳定, 再没了地耕作, 生活很容易陷入困境。访谈小组另外还访谈了家里有正在上学的孩子的农户, 尽管这些农户的家庭条件不一, 有的是自己有手艺做闲杂工, 有的是依靠土地为生, 但是他们都表示希望子女接受教育, 其中还有部分农户表示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受教育已经打算自己搬到交通方便些的近郊去。

3 思考及建议

在调查的基础上, 对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有了大致了解后, 总结出如下几点建议。

(1) 庄子里的村民普遍都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 并且都期望通过教育改变子女的生活状态, 以及给整个家庭的生活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对于孩子就学的条件是希望能有所改善, 但是又因为家庭本身的经济条件而无力改变现状。对于这一点, 我们认为如果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乡镇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提升, 对于农村家庭来说, 不用专门开支去为子女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将减轻了很多的负担。另外一方面如果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了, 农民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提高, 也必定会加速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部门本着教育的公平原则, 保障农村贫困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合理调配教育资源, 使更多的农村子女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2) 通过访谈我们看到这一代的农村群众基本上除了耕种外, 多少都会出去打一些零工来补贴家用, 但是因为文化水平的限制, 多数的人只能去作体力劳动。如果政府机构能够适当开展一些培训课程, 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定的技术, 有一技之长的他们可以增加家庭收入, 这不仅可以保证社会平衡发展, 同时也让这些农户能够有一些富裕的资金来提高子女的受教育程度, 有利于整体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对于农民的法制教育, 增强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政府也应当保障农民增产增收的政策法规, 完善法制法规, 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3)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 所以访谈的农户家庭普遍都比较支持子女上学, 但也都有统一个愿望就是:子女能够考个好学校, 将来去城里上班, 不用像他们一样吃苦了。能够支持子女接受教育是好的, 但是希望子女接受教育后都不要再回农村了, 这样农村建设就缺乏了后断力量, 造成了人才分布的不平衡。因此, 政府、学校应当分别对家长和学生加强宣传, 让农户及其子女认识到并不是只有在城里才有好的发展, 要爱家乡, 建设家乡, 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建文.青海省化隆县民族教育发展状况及思考[J].基础参考, 2007 (12) :79.

[2]卓玛草.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5) :125-128.

[3]张秀琴, 刘军, 朱韶晖, 等.对青海现行《藏语文》教材的一项研究报告[J].民族教育研究, 2004 (6) :36-43.

[4]马应福.化隆县东部四乡藏汉双语教学问题与对策[J].青海教育, 2004 (Z1) :10.

[5]《加强藏汉双语教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双语教学研讨会综述》[J].中国民族教育, 2002 (2) :22-23.

[6]才让吉.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思考[J].青海教育, 2006 (11) :17.

[7]范忠雄.西北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数学教育专业建设二十年评述[EB/OL].全国高师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http://www.docin.com/p-150141225.html.2012-08-11.

[8]李延福, 拉本, 项青朝加.文化的多元性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J].青海民族研究2002 (3) :94-97.

[9]才让措.青海省同仁地区藏族小学生藏汉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报告[J].中国藏学, 2000 (3) :29-37.

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报告 篇9

本文通过描述西部城市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其他区域的发展差距, 分析西部城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出了促进西部城市经济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截至2009年底, 西部地区共有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常住人口28568.2万人, 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全市, 包括市辖县, 下同) 常住人口总数的23.8%, 其中市辖区9879.4万人。

(一)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总量占全国城市经济的比重提高

1. 经济快速增长。

2009年西部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西部城市, 下同) 地区生产总值达59459.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5%, 高于东部、中部和东北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占全国城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16.5%, 比2008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低。

虽然西部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居四大地区城市之首, 缩小了与东部城市的相对差距, 但绝对差距依然较大, 区域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2009年西部城市的人均GDP为20813元 (按常住人口计算) ,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9.1%、东部城市的50.4%和东北城市的51.6%, 略高于中部城市 (20045元) 。

3. 西部城市市辖区经济聚集度较低。

2009年西部城市市辖区经济规模占全市经济规模的比重为55.3%, 低于东部城市的62.5%、东北城市的62.8%和全国57.5%的平均水平, 仅高于中部城市 (43.3%) 。这说明西部城市市辖区经济聚集度较低, 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弱。

(二) 工业总产值增长较快, 实力进一步增强

相对于全国来说, 西部城市的工业化进程相对落后, 工业在促进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中将有明显的提升空间。

2009年, 受金融危机影响, 西部城市工业总产值增速低于2008年, 但利润增速高于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063.0亿元, 增长18.1%, 增速比2008年回落10.0个百分点。内资企业55301.8亿元, 增长19.4%, 增速比2008年回落7.7个百分点, 其中, 国有企业8427.7亿元, 增长15.3%, 增速比2008年回落4.9个百分点;私营企业16623.7亿元, 增长29.0%, 增速比2008年回落27.6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710亿元, 下降22.4%;外商投资企业5051.2亿元, 增长25.5%, 增速比2008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4465.3亿元, 增长21.8%, 增速比2008年提高11.6个百分点。

(三) 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 但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009年西部城市第一、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三产业之间的比例由2008年的13.7∶49.5∶36.9变为12.1∶49.1∶38.8。但与其他区域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西部城市第三产业比重依然偏低, 不仅低于全国城市41.5%的平均水平, 也低于东部城市的44.6%和东北城市的39.2%, 仅略高于中部城市36.1%的水平。西部城市第二产业比重在四大地区中最低, 而第一产业比重仅低于中部城市, 高于其他地区城市和全国城市的平均水平 (见表1) 。

总体上看, 西部城市的产业结构处在不断优化升级之中, 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 说明西部城市工业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单位:%

数据来源:各地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上报资料。

(四) 财政收入快速增加, 但人均财政收入相对较低

2009年西部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4066.2亿元, 增长16.9%, 增速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在四大地区中, 仅次于东北城市财政收入19.3%的增速, 但是比2008年回落11.8个百分点 (见表2) 。财政收入增速回落一方面是因为工业总产值增速回落, 而工业对税收的贡献很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结构性减税以及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2009年西部城市人均财政收入为1423.3元, 仅相当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62.6%, 在四大地区中也仅高于中部城市1214.0元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 分别只是东部城市和东北城市的40.5%和55.9%。因此,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国家应继续加大对西部城市的财政转移支付, 特别是加大对重点地区的转移支付, 提高西部城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数据来源:各地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上报资料。

(五) 消费和投资快速增长,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迅速, 同时各城市优化投资环境, 采取各种优惠措施, 积极承接东部城市产业转移, 吸引东部沿海及境外投资者前来投资。2009年西部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4619.4亿元, 增长41.4%, 增速比2008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增速位列四大地区之首 (见表3) 。投资的快速增长, 拉动了西部城市经济增长, 改善了基础设施状况, 增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与此同时, 西部城市把提高居民收入、刺激居民消费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手段, 并为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 优化消费环境和配套设施,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最终, 居民消费快速增长, 消费市场活跃。2009年, 西部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03.1亿元, 按现价计算增长21.1%, 增速同样位列四大地区之首。

2009年西部城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7.6亿美元, 下降7.8%。尽管外贸形势非常严峻, 但投资和消费的快速增长, 抵消了外贸的不利影响, 最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和持续快速发展。这说明西部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一定进展, 也说明只要政策措施得当, 充分依靠国内市场和需求, 是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数据来源:各地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上报资料。

(六) 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 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均大幅增长

房地产对经济的带动能力强, 其发展变化情况对经济整体影响力大。2009年, 西部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6752.9亿元, 增长21.5%。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1888.9万平方米, 增长48.9%, 而2008年则是下降17.7%。同时, 商品房价格上升也较快, 商品房屋销售额7073.8亿元, 增长69.8%, 大大超过销售面积48.9%的增长速度, 说明商品房价格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房价的快速上升, 给房地产的持续健康发展留下不确定的因素。

(七) 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 生活水平提高

2009年西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3.5元, 比2008年增加1242.5元, 与中部和东北地区接近, 但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收入水平的83.7%和65.7% (见表4) 。

西部地区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5年的1.62倍, 而东部地区的则是1.57倍, 这说明2009年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比2005年有所缩小。

2009年西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0642元, 比2008年增加1038元。其中, 食品消费4111元, 恩格尔系数为0.39, 比2008年降低0.021个点。

二、西部城市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优势

西部大开发已经走过了10年。10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也显著提速, 与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未来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十年, 西部城市在今后十年拥有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优势, 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必将继续加快发展步伐, 缩小与东部城市的发展差距, 为全国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一) 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 明确指出国家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决心不动摇, 扶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不改变, 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力度不减弱。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 坚定不移地把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

在这次会议上还提出了一些支持西部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如对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 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加大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用于教育、医疗、社保、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投资项目将重点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领域。把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等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在改革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支持西部地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西部加快实施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态补偿政策, 逐步提高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增加对上游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等。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力度等。

这些措施为西部城市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充分利用好这些具体政策措施, 调动自身积极性, 西部城市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 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 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如四川、重庆等地。另外, 西部地区劳动力工资总体上低于东部地区, 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劳动力数量和成本方面的优势有利于西部城市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还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石油远景储量仅新疆就占全国的40%, 西北地区煤炭储量也达到了全国的40%左右, 天然气储量占到了全国总储量的78.8%。中国60%以上的矿产资源储量分布在西部地区, 西部45种主要矿产已探明工业储量潜在价值占全国的49.3%。西部地区多山, 而且落差大, 水能丰富, 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江河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蕴藏量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 可开发量占全国的81%以上。

此外,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优势也比较突出, 地理风貌独特、民族风情多样、人文遗迹丰富。自然、社会、文化因素相结合, 使西部旅游资源独具魅力。西部可以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重化工业, 加快工业化进程。同时, 可以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特色经济。

(三) 西部城市已具备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条件

经过10年大开发, 西部城市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为下一步的跨越式发展, 奠定了良好基础。10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2000-2009年, 累计新开工建设120个重点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 完成了送电到乡、修路到县等建设任务。特别是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改变了西部闭塞的状况, 使物流更为通畅, 人员出行更为便捷。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是西部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使得西部城市能够更好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三、西部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经济结构不合理, 产业竞争力不高

如前所述, 西部城市经济结构中, 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第二、三产业偏低, 说明西部城市工业化进程总体上落后于其他地区城市。工业的发展不足, 又导致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农业人口占据人口多数, 整体经济效率低下。

西部城市产业基本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主要以资源性、劳动密集性产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 缺乏核心技术, 如信息技术行业等。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还不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 人口受教育程度低, 人力资源有待开发

西部城市具有劳动力数量和成本方面的优势, 但质量不是很高。第一,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小于其他地区城市, 高等教育质量相对较低, 研究型大学数量较少;第二, 成人文盲率高于其他地区城市, 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第三, 师资力量不足, 尤其是优秀师资力量, 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第四, 缺乏高科技领军人才, 企业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不足;第五, 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 大量当地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就业;第六, 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 新科技革命初露端倪, 谁先抢占了科技的制高点, 谁就撑握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而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 是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的落后必然会使经济发展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三) 区域互动协调机制不完善, 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比较严重

西部地区内部各城市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互动协调机制, 产业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主体功能区规划不细致, 产业协调机制不完善。虽然重庆等城市的城乡统筹发展已经迈开了步伐, 并取得一些成绩, 但总体上来说, 西部的城乡分割依然很严重, 二元社会结构非常明显, 远远没有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西部城市与其他地区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 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产业结构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经济互补性很强。但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转移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四、西部城市经济发展对策

(一) 深化改革开放, 着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症结, 加大改革力度, 实现新的突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加快金融改革创新, 在扩大直接融资、要素市场建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创新, 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作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推动国有民营外资经济共同发展。

(二) 加强人才工作, 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西部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才是关键, 因此, 要把人才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优先发展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对接产业发展需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创新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实施高层次人才和基层人才培养工程, 壮大各类人才队伍。大力培养重点领域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 用好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 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满足优势产业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 加强节能减排,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西部农村经济 篇10

什么是经济增长 (e c o n o m i c growth) ?由格林沃德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解释为:“一国或一地区与商品和劳务生产的增长相结合的其生产能力的增长。”

萨缪而森提出, 经济增长是“一国总产出跨时期增长, 通常用一国的实际GDP的年增长率来衡量”。总的来说, 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增长必须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经济增长必须用定量的指标来衡量;经济增长的结果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而对于“经济增长方式”一词, 吴敬琏依照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指出,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 就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 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 借助什么手段, 通过什么途径, 怎样实现经济增长”。马克思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靠增加投入实现产出量增长的外延增长, 也称“粗放增长” (e x t e n s i v e growth) 方式;另一种是依靠提高效率实现产出量的“内涵增长”, 也称“集约增长” (intensive growth) 方式。粗放型增长重点谋求量的扩张, 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却经常忽视经济增长的效益质量。一旦经过一定时期的高速增长, 就会很快遭遇资源短缺瓶颈, 结果必然是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停滞, 甚至会走向衰退。除了会大量地耗竭资源, 造成资源供给紧张外, 粗放型增长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 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集约型增长则强调资源的适度投入增加, 利用提升资源效率获得产出的增加, 是一种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约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和资源约束的矛盾, 而且还有利于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以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经济尤其是农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 要真正完全实现农业经济的集约型增长仍需一定的过渡期, 但它应该是改革努力的方向。

二、西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现状及加快其转变的必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大体经历了土地联产承包、产业化发展、现代产业提升和城镇化发展三个变革阶段, 农村经济开始超越传统的土地和体力的束缚, 逐步转变到以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为主导的增长。

就全国而言, 这三个阶段主要以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变革为标志。而西部广大农村, 一般是在经历了第一阶段变革之后, 再未发生深度的变革, 目前整体上仍处于小农经济状态, 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仍主要依靠土地和体力这两种资源, 家庭仍然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东西部农村经济在发展阶段、增长方式、增收机理上的差距, 很难靠一般意义上的增收措施拉平。而西部地区是我国农业所占比例最大的地区,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8%) , 达24%, 而其中个别省份更高达30%。

需要指出的是, 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如果东部与西部、城镇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失调, 不仅将直接影响西部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最终也必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和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的实现。克服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瓶颈, 全面提高西部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无论是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还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 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加快西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面对“变革”的紧迫性, 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路径加快西部农村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农业占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 非农产业如工业、服务业发展缓慢甚至尚未起步;同时农业种植结构单一, 科技投入不足, 不能随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 是造成其显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需要各级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统筹规划, 设置目标, 制定战略和措施, 把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整合区域产业布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要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 促进产业结构逐渐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

(二) 加强市场在西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拥有水能、石油、煤炭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过去是由国家统一进行开发, 既大量消耗了资源和国家资本, 又不能取得很大的实际回报。而通过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参与这些资源合理开发和深加工, 加强东西部之间的市场建设, 将有利于减轻国家单一投资所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 并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变化, 从而保障了农村积极建设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另一方面建立农产品市场导向机制。农业市场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 是西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西部农业经济发展应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 以市场为导向, 调动当地农户和企业的积极性, 扩大非农产业比重, 调整农产品结构, 逐步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

(三)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促进农村经济主体的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必须有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作牵引。而乡镇企业已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力量。我国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目前还相当落后。西部农村应鼓励农户进行自我创业, 自办企业, 自主经营, 从小做起, 形成由小农主体到市场主体的自我“蜕变”;调整乡镇企业布局, 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把分散在乡村的乡镇企业逐步集聚到产业集中区和小城镇, 改变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格局;不断完善乡镇企业的政策环境, 推广发展乡镇企业中的好的经验和形式。

(四) 走科教兴农之路, 加快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是经济增长最关键的要素, 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西部农村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因此加快西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一定要创新农村人才培养机制, 提供充分的智力资源。具体来说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或人力资本投资, 包括农村义务教育、技术教育和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投资。

(五) 树立现代市场农村经济发展理念。受传统小农经济观念的影响, 目前西部地区领导农村经济, 总是定位于农业自身的发展, 而在农业发展中又主要定位于土地和劳力以及以农户为单位的生产。很难获取加工、市场、规模等方面的增值效应, 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很难持续增长。因此从战略上考虑, 西部农村地区一定要重视经济主体和生产要素的重新定位, 突破以户为单位的束缚, 走出只在土地上做文章和仅靠体力劳动挣钱, 就农业抓农业的发展路子, 促使经济结构的整体转型, 构建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六)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 为农村提供有效的信贷服务面临着“点多、面广、风险大”等困难, 因此必须建立风险分摊机制, 创新贷款方式。近年来西部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不少进步, 但总的来看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的结构和运作机制存在缺陷, 机构网点少, 产品和服务单一,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支农功能不强。在具体措施方面, 重点在于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在西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 健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支持作用, 要建立政策性金融的有效补偿机制;加强农村金融秩序管理,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 管理世界, 2007 (11) .

[2]、丁和平.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 技术经济, 2007, (10) .

[3]、朱允卫, 朱允荣, 杨万江.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目标, 经济问题, 2004 (3) .

浅析西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篇11

西部大开发,是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惠及亿万人民的民心工程。西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是我国统筹东西部发展、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探索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体制创新与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一、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难以产出。国家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从总体投入看,如果剔除水利气象等事业费支出,农村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比重是相当低的。从财政投入的结构看,财政对农村的支出主要提供支援农业生产和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支出,这两项一般占到94%左右,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所占比重不到一个百分点。即便如此,有限的财政支出资金还不能完全到位。农村公共产品的历史性欠账和县乡财政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制约了农村公共事业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两重两轻。一是重“硬”轻“软”。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对上级要求考核的公共设施项目,千方百计组织资金加以实施,面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农业发展的综合规划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等“软”公共产品的生产,却没有太高的积极性。

二是重“准”轻“纯”。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准公共产品的生产比较重视,如对需要达标的乡村公路、农田灌溉设施等,即使没钱也要从农民中摊派收取进行建设。而对涉及到战略性的纯公共产品的生产,却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若上级政府不予支持也就一筹莫展。

3.事权与财权不合理。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改革,中央财政收入明显增加,但低端财政尤其是县乡两级财政收入减少,困难重重。在分税制形成“财政上收”的同时,事权则不断下放。这种财权和事权不对称体制,造成了县乡领导干部的两难选择:若勉力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或维持本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就必须举债和增加农民负担,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若减轻农民负担,又会导致公共产品供给的危机。

二、解决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建议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供给体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要彻底改变“重城轻乡”“重城轻农”的国家公共产品制度安排,尽快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均衡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向城市和农村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向西部农民无偿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

2.实现市场供给和非市场供给相结合。农村纯公共产品可以由政府来提供,政府可以通过合同的形式引进私人投资或直接交给私人生产。准公共产品则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由政府和私人混合供给。通常既有社会收益,又有生产者个人受益的特点,可以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按照“谁收益、谁负担”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由农民按照受益程度的大小进行集体生产。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上,要改变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唯一提供主体的尴尬局面。同时还应降低公共物品市场的准入标准,在必要时还应积极鼓励私人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可行的。

3.争取中央财政的扶持。相对于西部,东部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已有保障,因此中央政府应把更多的资金投向西部农村,实行专款专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自己职责监督其良好运行,并且将一切以法规政策的形势予以明确、具体化,努力使西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达到最优。

4.建立资金运作的优先序。首先,改革现行的“自上而下”的公共品供给决策程序,建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农村公共品需求的民主制度,拓宽农民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渠道,逐步建立起以需求为主导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其次,通过使农民能够通过投票来参与到农村公共品决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形成政府与农民共同决策的模式,使之拥有与政府谈判的实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能够真正代表农民与政府进行信息沟通与政策互动。

5.强化规范监督,杜绝资源滥用。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保障,需构建“统筹规范+全方位监督+绩效考核”型的监督机制。一是通过人们监督意识的提高,合理整合公共品投入资金,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化优势。二要明确资金配置,规范资金运行过程,避免任何环节上的漏洞所造成的资金流失。三要加强基层政府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督,同时加强政府部门内部的审计监督作用。

三、结束语

农村问题不仅是农村自身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战略问题,因此,保持西部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市场及农民共同来提供。我国政府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努力改善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加强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1]米小林.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是,2006.

西部农村经济 篇12

关键词:西部农村,发展教育,助推,公共文化建设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建设农村文化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两个方面。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的目的在于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发展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提高农民的人口素质。农村公共文化是当前公共文化建设难点, 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因此, 我们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需要以及接受能力, 优化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源配置, 才能提高效益。这就需要根据农村教育的现状以及各地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来设定内容, 制定目标, 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推进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一、发展农村教育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农民受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对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加快发展农村教育, 才能使西部地区的农民脱离愚昧贫穷, 走向文明富裕, 使其成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建设者。因此, 我们在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更要把它纳入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农村教育的发展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充实经济基础

知识就是力量。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把农村教育放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是发展农村经济, 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基本前提。农村教育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通过教育能够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 学会运用一些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从而提高劳动力和生产率, 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农村产业, 实现高产和增收。另一方面, 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圆大学梦, 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摆脱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奠定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尤其偏远落后的西部农村, 公共文化建设难以深入, 无论是物质基础还是制度与模式, 都是难题。这就需要教育的发展来渗透, 正所谓“先富口袋, 再富脑袋”。发展农村教育能够间接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从而为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以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2. 农村教育的发展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培养大量的文化人才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一大瓶颈就是缺乏热爱文化, 懂文化的文化人才。“人民贫, 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 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 非教育不除;精忠, 非教育不出。” (1) 可见, 教育是富民、教民的关键, 发挥农村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有利于培养文化人才。对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而言, 缺乏专业人才, 就无法组建公共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 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也就不明确;缺乏强有力的文化组织者就无法激发文化的向心力和影响力, 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难以深入, 成效不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必须通过发展教育来培养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专业文化人才,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输送人力资源, 注入新鲜活力, 促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持久, 系统完善。

3. 农村教育的发展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传播积极的文化思想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需要传播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思想观念。发展农村教育, 有利于加强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 对公共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西部农村, 一些农民不仅文化水平低, 而且思想观念落后, 农村还存在着一些庸俗堕落的文化风气, 比如:好逸恶劳, 吃喝玩乐等。这些思想风气的存在影响了农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缺乏良好的氛围。在发展农村教育的过程中, 农民自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文化的熏陶, 会加强对党的一些理论政策、先进思想的了解和学习, 吸收正能量。在教育的推动作用下, 传播先进文化, 弘扬文化主旋律, 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做好文化宣传和导向工作, 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所以,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净化文化风气、营造文化氛围, 而且能够培育农民的文化需求, 使农民群众充分体验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 发展农村教育有助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发展, 为公共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忽视了农村教育的现状

目前, 我国西部农村的教育仍然比较落后, 农民的文化水平、人口素质普遍偏低, 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没有切实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没有充分结合农村教育的现状;没有为发展农村教育提供服务;没有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双向互动。尤其是西部偏远农村, 必须加快发展教育, 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把发展农村教育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统一起来, 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1.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没有贴近农民的受教育水平

西部农村的贫穷落后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滞后, 许多公共文化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比如一些娱乐设施和报刊杂志, 使用率很低, 农民没有养成看书看报、文化娱乐的习惯, 表现出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淡漠, 究其原因, 就是农村的公共文化项目没有贴近生活、贴近农民的现实需求和受教育水平。所以, 一定要结合农民、农村的实际, 多举办一些宣传、讲解、教育性的活动, 先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发展教育事业, 逐渐提高文化水平, 才能使其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来。

2.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缺少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引导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离不开教育的支撑, 但目前多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主要以娱乐、体育活动为主, 例如电影下乡、篮球比赛、农村节目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只能“乐民”, 却不能“化民”。农村公共文化应该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例如:多办一些基础知识讲座、教育宣传、科学知识普及、各方面信息服务等活动, 宣传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理论, 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另外, 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增加教育投入, 邓小平曾说:“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既注意普及, 又注意提高。” (2) 修建学校, 扩充师资, 加大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对农村教育普及、提高的重要途径。

三、坚持把发展西部农村教育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教育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育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离不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然而,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呼应, 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 才能实现双向互动。

1. 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 并将其作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3) 当前, 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是西部地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对西部地区农村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农村教育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有着长远性、战略性的意义, 把教育的发展纳入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 并作为考核指标, 不仅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 而且使农村公共文建设更有实效, 促进教育和公共文化建设均衡、平等的发展。具体可以举办成人夜校、中小学暑期培训班、图书阅览交流等集文化与教育一体的活动, 把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入到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把教育的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2. 加大对农村科学, 教育和文化事业投入, 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和资源配置

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是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根本保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4) 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 西部地区资金、人才和技术都比较匮乏, 这就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投入, 同时也需要发达地区从制度与模式、资金技术方面的大量支援。此外, 在农村教育和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还要合理地配置和优化资源, 避免资源的浪费。无论是设施建设还是服务项目, 都要从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需求出发, 充分优化和利用资源, 真正为农村群众办实事、谋实利。

3. 发挥基层群众的力量, 使其共享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平等的教育资源

人民群众既是公共文化的“筑堤人”, 也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发挥农村群众的力量, 就必须首先保障农民的教育和文化权利。“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这是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核心。只有接受了一定的文化教育, 才能在提高个人的文化水准中获得幸福感;只有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准, 才可能充分运用和享受阅读与欣赏图书、报刊、电视、电影、互联网等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读物和产品。” (5) 所以, 发展教育是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 通过教育让农民享受到文明成果和平等的教育资源, 才能达成公共文化共建共享的基本共识, 形成人人尽责、人人争先的公共文化建设局面。

4. 处理好农村教育的现实推进与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的关系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6) 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 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且还关系到未来的发展, 关系到全局的发展。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深入持久推进的过程, 它随着农民教育水平和文化需求的提高而深入。因此, 在现实推进农村教育的进程中必须把农村教育的未来规划与公共文化长远发展的机制和模式相结合, 既顾及当前, 又考虑未来。这就需要以农村和农民为导向,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 然后统筹兼顾, 着眼长远, 实现良性互动和科学发展。

西部地农村教育发展的滞后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一大障碍, 使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动力和空间。“公共产品的生产、更新与“适销对路”, 始终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体现的关键;热心文化服务、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队伍, 始终是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的基础。” (7)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紧密结合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农民的素质, 立足当前, 从实际出发, 把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统一起来, 在发展农村教育的过程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进步。

注释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第一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22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13-11-13 (01) .

5陈瑶, 戴言等.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与模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18.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226.

上一篇: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篇:紫外荧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