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小城镇

2024-10-21

西部农村小城镇(共11篇)

西部农村小城镇 篇1

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小城镇, 大问题”的思想被提出后, 小城镇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2010年3月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指出:“要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小城镇处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它作为联系城乡的重要纽带, 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分布零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我国西部地区。所以, 在多向分流的前提下, 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有序流转, 无论对于繁荣本地市场和扩张小城镇经济, 还是对于促进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西部城乡良性互动发展, 都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流转的理论解析

马克思以及近代西方经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劳动力流转问题进行过分析。马克思指出, 农民真正的流动是以“劳动者和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这种分离促进了人口的自由迁移, 也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同时, 这种分离既包含了农业雇佣工人的形成, 也包括了农业雇佣工人以外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雇佣工人的转移过程。马克思旨在通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来揭示资本主义的占有关系, 但是, 这同时也预示着只要农民不与土地结合, 农民就会成为自由者, 就可以流转到城镇非农产业之中。刘易斯 (W.A.Lewis) 基于二元经济学说指出, 城市工业部门因具有较高的收入和工业资本的无限扩张性而能够源源不断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尼斯和费景翰 (G.Ranis&J.H.Fei) 认为,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基础。1969年, 经济学家托达罗 (M.P.Todaro) 建立了人口流动模型, 指出人口城乡迁移的动力是城乡预期收入的差距, 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由实际城乡收入差距和城市实现就业的机会或概率共同决定。另外, 增长极理论指出, 城镇嵌入性工业可以作为一个“推动性单位” (Propulsive Unit) 或“增长极” (Growth Pole) 而发挥对劳动力的蓄水池效应。20世纪90年代, 克鲁格曼 (Krugman) 基于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思想论证了工业生产活动空间演化的最终结果将是集聚, 这种集聚导致制造业中心的形成, 期间总伴随着劳动力要素由“外围”向“中心”的流动和转移。

上述理论为分析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当地小城镇流转奠定了基础。首先, 西部小城镇作为联系西部城乡的重要纽带, 与广袤的西部农村相比, 小城镇区位条件比较突出, 基础设施可以集中布局, 是农村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比较理想的场所, 同时非农产业集聚使得小城镇成为当地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极”或者是一个工业化的“中心”。因此, 西部小城镇与当地农村在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落差成了农村劳动力向其流转的利益动力机制, 这也是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向其流动的最关键拉力。其次, 西部地区传统农业的改造总要伴随着农业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发展的过程, 客观上要求大量农村劳动力要与土地完全脱离而有序向城镇第二、三产业流转, 因此, 对西部农村劳动力流转自由性的保障以及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便成为了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外流转的重要推力。再次, 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当地小城镇就地流转, 具有流转灵活性大, 机会成本小的优势, 同时有助于西部地区获得自身的“人口红利”, 能够繁荣本地市场, 扩张小城镇经济, 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 以从根本上扭转西部小城镇“空壳化”和农村“空心化”的局面。

二、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当地小城镇流转的难点

1、西部小城镇发展能力普遍脆弱:

小城镇拉力不足。截止2008年底, 全国有小城镇 (建制镇) 19234个, 西部地区有6805个, 占全国小城镇总数的28.26%, 这些西部小城镇中大多数人口规模有限, 全镇总人口远远达不到5万人的规模。西部小城镇发展能力普遍脆弱。一方面, 西部小城镇多数是在撤乡建镇的基础上产生, 很少有工商业, 大部分小城镇还停留在“日中为市”的定期赶集的形式上, 而西部农村仅存的工业多是以资源开采的粗放式经营的乡镇企业, 并且稀疏零散地分布在农村区域, 很难集聚起来发展。加之西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对偏低, 经济密度小 (见表1) , 市场规模有限, 内生的消费、投资需求驱动力不够。另一方面, 西部内陆地区相对封闭, 大中城市数量有限, 而且分布零散, 它们对小城镇的辐射效应较小, 再加上受西部复杂的地理交通等因素的阻隔, 这种辐射能力又进一步受到削弱。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和外界辐射刺激有限的双方面影响致使西部小城镇的发展能力普遍脆弱, 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能力十分有限, 存在着“小城镇缺乏增长点→不能实现产业聚集→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积蓄不住人口”的机制缺陷, 集中表现为发展能力普遍脆弱的西部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拉力严重不足, 当地小城镇并非是大多数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首选。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第19页、322页、345页。)

2、西部农村细碎化土地配置模式的束缚:农村推力不够。

我国西部地区辖12个省 (区、市) , 总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5%, 目前有人口约3.65亿, 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7.9%, 这片区域幅员辽阔, 资源丰富, 民族众多, 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尤其是西部农村, 土地贫瘠、生态脆弱、环境恶劣。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 建立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土地均分制度让土地使用权平均化, 再加上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和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 使得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呈现出狭小、分散、细碎化的特征。2008年底, 除过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5省区外, 西部其他7个省 (区、直辖市) 的人均耕地面积皆低于2.18亩这个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陕西为1.92亩/人, 广西为1.37亩/人, 贵州为1.09亩/人, 四川为1.03亩/人。另外, 西部农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为4.26人, 明显高于我国其他区域 (东部为3.87人, 中部为4.05人) , 西部农户的平均耕地块数和农作物种数也相对较多。如此细碎化的土地资源配置导致很多西部农村劳动力表现出“农忙种地, 农闲打工”的兼业化流动形式, 这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其合理分层与有序流转。另一方面, 耕地面积太小太分散的西部农户迫于生计的压力, 在单位面积上投入的劳动一般比较多, “内卷化”了西部农村劳动力。这种“兼业化”和“内卷化”的本质是土地平均承包机制下的西部细碎化土地配置模式对农村劳动力在土地上的束缚。同时, 西部农户粗放式的农业家庭经营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 加之半自给自足条件下农业剩余产品不足, 这决定了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对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在极低的速度下艰难地运行, 西部农村对农村劳动力向外流转的推力不足。

3、流转信息获取机制不完善:

中间引导力不强。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息获取的渠道以及对信息了解和掌握的程度, 会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选择。我国西部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信息长期的闭塞以及分散落后使得农村劳动力对信息发现与接收的意识不强, 流动信息的获取渠道上相对单一。目前西部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等非正式渠道获取流动信息,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西部农村劳动力的流向选择。特别是近些年西部“民工潮”是由西部向东部涌动, 由农村向大中城市流动而非当地小城镇, 这种非当地小城镇的流转趋势下产生的非正式的信息获取与传输机制不利于引导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当地小城镇流转, 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

三、解决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流转难点的对策

一方面, 西部小城镇的拉力是决定农村劳动力是否向其流转的最核心因素, 而培育和逐步增强西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能力则是增加这种拉力的关键所在。发达地区经济的地理空间布局和脆弱经济区域发展的路径揭示, 许多经济发展动力充足的区域出现了企业“扎堆”和集聚发展的现象, 即企业集群。企业集群能够形成集聚经济, 也即外部经济, 包括可以共享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利于知识和专业技术以及创新的传播与扩散、可以形成比较高效的地方劳动力市场, 能够吸引其他生产活动, 增加就业机会和个人收入, 集聚人口, 扩大市场。所以, 可以因地制宜地培育以小城镇企业集群为增长极的推动性单位, 以从根本上增强西部小城镇的内生经济发展能力和对农村劳动力的拉力。另一方面, 西部细碎化的土地资源配置模式的束缚和西部农村劳动力流转信息获取机制的不完善, 使得流转中不仅推力不够和中间引导力不明显, 而且阻力重重, 这两个难点的根源在于制度设计的滞后和相关机制的缺乏, 因此, 要从土地自由流转制度、就业信息获取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让创新的制度安排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 以对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当地小城镇有序流转产生积极的推动力和引导力。

1、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培育西部小城镇企业集群。

其一, 整合本地资源, 培育能够根植于小城镇地方网络的企业集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支持和鼓励原有乡镇企业逐步向小城镇镇区集中, 同时, 结合内外部市场, 整合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和文化, 形成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商贸服务等多模式和特色化的西部小城镇企业集群体;注重发掘本地农业潜能, 完善农产品加工行业, 促进西部农产品的进一步商品化, 以夯实小城镇企业集群的本地经济基础。其二, 通过政府资金的投入来进一步改善西部小城镇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在完善小城镇硬性基础的同时, 政府应不断增强行政服务能力, 促进小城镇社会文化建设, 优化小城镇投资软环境, 形成小城镇企业集群体内部主体之间以及与外部既竞争又合作交流和积极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

2、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保障来促进西部农村劳动力有序向小城镇流转。

第一, 坚持施行并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自由流转制度, 改造西部细碎化的土地配置和经营模式。积极鼓励有条件从业于非农产业的西部农民放弃自家土地的使用权以有偿转让给当地专业农户, 促成小块土地的连块和散地最大可能的集中, 尤其是在比较开阔的西部山谷河谷区域。同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立法制度。第二, 立足西部小城镇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鼓励就业中介机构的形成和行业协会的建立, 拓宽农民工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正式和非正式就业获取机制相结合, 探索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农民技能培训机制, 改善农民就业创业环境。第三, 消除西部城乡户籍限制, 降低落户小城镇的门槛, 对已完全流转于当地小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应给予“市民待遇”。进一步完善西部小城镇和西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探索出可有效覆盖其乡村和城镇间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和失业保障机制。

摘要:全面认识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流转的难点, 是正确引导和积极促进西部农村劳动力和非农产业有序向小城镇集聚的前提。文章结合农村劳动力流转的理论解析和西部地区的实际状况, 揭示出由于西部小城镇自身发展能力的普遍脆弱、西部农村细碎化土地配置模式的束缚和流转信息获取机制的不完善这三大难点的阻滞, 使得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流转正面临着小城镇拉力不足、农村推力不够和中间引导力不强的困境。文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西部,农村劳动力流转,小城镇,难点

参考文献

[1]国风: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论我国的小城镇建设[J].管理世界, 1998 (6) .

[2]李泉: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现途径:在城乡关系的视野下[J].理论探索, 2007 (5) .

[3]崔占峰:马克思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思想研究[J].经济问题, 2007 (12) .

[4]M.P.Todaro: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9 (59) .

[5]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

[6]庄晋财: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安置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3 (9) .

[7]李富田:西部农民流向小城镇问题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西部论坛) , 2004 (5) .

[8]张沛等:中国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西部地区发展研究与探索[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9]丁如曦、李富田、卢黎霞: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农民的流向分析——甘肃平南镇、社棠镇调查[J].统计教育, 2008 (7) .

西部农村小城镇 篇2

——以新疆新能源与现代农业园总体发展规划为例

郑纲,耿慧志,王建华,周华,赵鹏程,邢箴

【摘要】依托现代农业园建设小城镇可以促进产业联动、产城融合,是中西部城镇化的有效路径之一。本文通过新疆新能源与现代农业园、乌拉泊社区、红卫湖商务区结合发展的规划案例分析,认为多学科协作、生态优先、农业用地的复合使用、特色挖掘与彰显是小城镇与现代农业园结合发展的要点。

【关键词】中西部,小城镇,现代农业园

【Abstract】It will promote industrial linkage and integration of the towns and industry by relying on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to constructsmall cities and towns.I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urbanization ways of the middle and west areas in China.This paper focus on the combined planning case analysis of Xinjiang New Energy and Modern Agriculture Park,Wulabo Community and Hongwei Lake Business District.It considers that the key points of combined developing of small towns and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construction includes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ecological priority, complex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mining 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Keywords】the middle and west areas in China, small cities and towns,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1.引子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其中“引导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指明了以建设小城镇为主的中西部城镇化发展路径。对于土地辽阔的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面临着人文素质不高、工业基础薄弱、市场机制不足等困难,城镇化数量和质量难以提高。然而,中西部地区往往是能源和特色农产品等资源丰富的区域,因此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应成为中西部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手段,其中与现代农业园结合不失为一种可尝试的发展方向。2.理论初探

现代农业园与城镇结合发展,就是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带动下,以现代农业园为载体,以现代农业和相关优势产业集群为依托,吸收农业劳动力就业,促进和加快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城镇建设。

传统农业技术水平低、物资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只能维持生产者的基本生存需求,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力和城镇建设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小。现代农业则需要更专业分工、更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更为市场化的商贸流通水平,因此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现代农业的发展还具有“接二连三”的功能,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性较强。相对于第一产业而言,二、三产业具有更高的就业带动力和劳动生产率,能够更快、更好地促进城镇发展建设。

(1)

一、二产业联动发展

现代农业对第二产业的带动,最直接的是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可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山珍、瓜果等山地、高原农产品特色;在较发达地区还可以农用机械作为重点发展的工业类型;另外,利用光照、风力等资源的新能源生产可以与农业种植、畜牧、养殖等实现用地共享,提高农业用地的使用效率。我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陆地风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及东北地区,相比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更有利于建设大规模风电场。

(2)

一、三产业联动发展

现代农业还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的商贸流通展销,中西部地区应凭借新丝绸之路的发展契机,扩大农产品国内和国际贸易;在临近大城市的人才资源丰富地区,可依托农业发展农业技术和设备研发,以及农业相关的金融、营销、培训、人力等商务服务业;另一类则是由现代农业衍生的农业旅游,包括各类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文体娱乐以及健康养生等。当前农业休闲和体验旅游已成为一大趋势,随着中西部交通条件的改善,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将持续升温。

小城镇结合现代农业园发展的关键,就是以现代农业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以二、三产业发展促使人口的集聚,以人口集聚推动小城镇的建设,以小城镇建设引导产业进一步升级;由此构建良性循环的生长机制,使农业与二、三产业组成良好的协作体系,使园区与小城镇形成产城融合、互相促进的有机体。3.项目实践

本文选取“新疆新能源与现代农业园”为例,在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中,将乌拉泊社区、红卫湖商务区纳入规划研究范围,统筹考虑生态保护、农业生产、新能源生产、小城镇建设、片区特色营造等关键问题,通过多元功能导入,是园区与小城镇融合发展,形成一座“智慧新能园、西域生态城”。目前,规划的大田农业、设施农业、风电场、风电博物馆等项目正在积极筹建中。3.1 项目背景

《新疆新能源与现代农业园总体发展规划》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与达坂城城区之间的交通轴线和沟谷地带,距乌鲁木齐中心城区30公里,吐乌大高速公路、314国道和兰新铁路从北侧经过,103省道从西侧经过,规划中乌鲁木齐轨道交通5号线在此设置终点站,交通区位优势显著。规划范围22平方公里,研究范围29平方公里,现状以农田、牧草地、林地为主,且包含新疆化肥厂及其附属生活设施(图1)。除了发展现代农业外,本项目还面临3个限定要求:

图1 土地使用现状图

(1)水源地保护的法规要求

规划范围内水资源丰富,西北部黑水沟为乌鲁木齐水源一级保护区,占地7平方公里;研究范围大部分地区属于水源二级保护区。目前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仍有较多农田、养殖场和牧草地等不符合要求的用地类型,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红卫湖为新疆化肥厂的污废水排放地,在黑水沟和红卫湖之间还有坟地、垃圾填埋场等设施。由于国家、自治区有明确的法规规定,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畜禽活动;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1。本项目须面临水源地保护和治理问题,开发建设与农业种养殖都受到较大制约。

(2)小城镇建设的上位规划要求

依据已批复的《乌鲁木齐达坂城区发展战略规划》(代总规),在现有新疆化肥厂搬迁的基础上原址新建占地5平方公里、容纳8.5万人的乌拉泊社区;依托红卫湖建设国际休闲商务区。并与规划范围以外的物流仓储用地、工业用地共同组成“建筑与物流产业园区”。因此,本项目须在水源保护的前提下,为产业园区进行生活和商务服务功能配套,形成功能复合的乌鲁木齐近郊小城镇。

(3)新能源特色导入的委托方要求

本项目的委托方是国内风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应委托方要求,园区应结合农田进行风电的生产和展示。由于达坂城风区“位于东天山和博格达山南麓之间的谷地,是新疆南北疆气流的通道。达坂城地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达到329W/m2,有效风速小时为6256小时,是新疆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本规划范围地处峡谷,具有极为丰富的风力资源,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风力资源,将风电特色融入园区规划之中,是需要考虑的关键之一。

综上所述,本项目不是单纯的小城镇或农业园区规划,而是一个集水源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居住、商务服务、生态休闲、新能源生产与展示等要素的功能复合片区。

3.2 发展策略

(1)通过水源地治理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以水源保护为重中之重。针对水源一级保护区,将现有垃圾填埋场、坟地、养殖场、农田等迁出,退耕还林、扩大涵养林,建立监测系统,提升水质,形成封闭式湿地公园。针对二级保护区,坚持发展有机农业,对土壤进行改造,确定禁用药物名单,进行安全生产。

并在整个研究范围内构建水循环系统,将红卫湖的一角改造为生态塘,通过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与污水厂共同完成污废水处理,处理后的中水可用于农田灌溉、生活杂用以及红卫湖水源补给。

(2)依托现代农业和新能源生产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1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风能资源评价报告》 实现新能源生产与农业生产共存发展:按照400*600m的间距要求布置27台风车,与田埂划分结合考虑,形成10万kW的风电场;结合农业科技园规划2万kW的光伏电厂,可进行光伏农业的生产与研发。

以大田与风车结合的独特景观作为基础,通过现代农业和新能源的主题引领,带动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发展,建设风电博物馆、智慧工厂、生态农庄、花海乐园、湿地公园等,丰富旅游内容。

依托红卫湖建设休闲商务区,重点发展新能源会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职业教育、农业科技服务、环保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3)结合小城镇建设强化园区主题特色

规划将乌拉泊社区、红卫湖商务区、国际物流园统筹布局,建设空间一体、设施共享、功能互补的产业新城,并对乌拉泊社区和红卫湖商务区进行深化设计,以生态居住、旅游服务、商务服务为主要功能,整合形成一个特色小城镇,并作为科技农业、新能源应用、生态保育的实践和教育基地。

引入智慧、生态等发展理念,通过项目策划、设施建设和技术引入,构建智慧水系统、智慧农业、智慧能源、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等五大子系统,形成农业科技展示带和绿色交通环线,构建一个独立、可复制的智慧园区和生态园区模块。

通过与委托方和乌鲁木齐政府沟通,确定了4个重点争取的关键项目,在特色小城镇中预留发展用地,未来无论其中哪一个或几个项目落户本项目,都将成为本区的核心特色。4个关键项目包括:

①云计算中心:积极融入新疆“天山云”计算,利用本区的电力、水源、交通、人才优势,建设智能电网、旅游、物流和农业信息云中心。

②碳交易中心:借势乌鲁木齐碳交易市场的建立,结合本区及两侧山体发展碳汇林业,并设立碳交易中心。

③虚拟名校园:争取国内各大高校的农业和新能源专业在本区建立代表处和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成为一所虚拟大学。

④O2O电商体验中心:建议乌拉泊社区、红卫湖商务区结合国际物流园联手共建电子商务城。

3.3 规划布局

基于以上发展策略,规划形成水源一级保护区、新能源与现代农业片区、特色小城镇三 大片区,并通过打造一条空中观光轨道串连成一个整体。(图

2、图3)

图2功能分区规划图 图3土地使用规划图

(1)水源一级保护区

以生态涵养为主,通过治理措施,形成湿地植物群落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营造区、生态恢复重建区、盐碱湿地生态改良区、涵养林带、防护林带等六类生态功能区。

(2)新能源与现代农业片区

建设大田10000亩,主要种植马铃薯、苜蓿、油葵等,形成大田景观;林业3000亩,苗木种植为主;设施农业和良种繁育4000亩,包括设施农业、花卉牧草良种繁育、光伏农业实验基地等。风电机组分散在农田之间,光伏电厂与设施农业结合。(图4)

图4 新能源生产与现代农业结合示意图

(3)特色小城镇片区

结合红卫湖设置商务中心与科研职教园;结合金风科技的企业特色设置新能源博物馆;对关键项目进行用地预留;提供智慧城市示范社区、老年社区、生态农庄等多样化居住形式;结合轨道5号线站点设置公共服务中心;对化肥厂老厂房进行功能置换;设置高效集约的市政综合楼和市政综合园。在55公顷的核心区内,以风电博物馆为核心项目,融合了办公、研发、会议、商业、文娱等功能,以一条环路高效串联各功能组团,中间大片森林可供游憩。(图

5、图6)

图5 核心区规划总平面图

图6 核心区鸟瞰效果图

4.小结

本项目是对小城镇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规划实践。在中西部经济背景、资源条件相似的地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实证分析总结以下要点:

(1)多学科协作:小城镇与现代农业园结合发展,其顶层设计需要城市规划、产业研 究、生态保护、项目运营等多专业、多学科协作完成。在本项目中,设计方在北京、上海、乌鲁木齐多次召开头脑风暴,邀请10多家单位的规划、建筑、新能源、农业、生态科技等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对项目的发展理念、产业体系的构建、项目的运营、生态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同时还形成了智慧园区、生态园区、旅游发展、特色小城镇、基础设施、大田农业、设施农业、水生态等8个专题研究报告。

(2)生态优先:中西部区域大多属于生态脆弱区,干旱、风沙、低温、水土流失、土地贫瘠等生态问题比较严重,必须将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顺应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城镇和二、三产业发展,成为地区价值提升的关键要素。本项目通过水源地治理、水循环系统建设、生态农业种植,使生态条件从城镇建设的限制因素转变为旅游业、商务服务业发展的环境优势。

(3)农业用地的复合使用:传统农业用地使用效率低下,与小城镇结合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用地的多功能使用,大幅提升农业用地的使用价值。本项目将风电场与耕地结合,将光伏电厂与设施农业结合,同时融入观光旅游、科技研发、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使农业园区和小城镇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

沃韦·最温润的西部小城 篇3

住进岸边的小旅馆,推开窗,满眼湛蓝。出门即到湖边,木板搭成的栈桥伸进水中,拿一把面包屑就召来成群结队的天鹅,花坛里盛开着叫不出名字的植物,雪白栏杆上缀挂着一簇簇火红鲜花,为阿尔卑斯山脉增添了些许色彩。

无需刻意安排,沿湖滨信步而行是最好的享受。清晨,深蓝色的湖水默默无语,仿佛还在沉睡,晨练的人们从身边跑过,孩子们努力踩着滑板,几位老人则在湖边的栏杆旁静静地垂钓。太阳升起,金色朝霞掠过草地,沿湖种植着月桂、木莲、棕榈……长长的花坛里长满了红绿植物,走近才发现除了各色花卉,竟还有紫色甜菜、绿色小辣椒、这棵挂着几串西红柿,那边结出了架豆角,这些蔬菜与鲜花错落搭配,平添几分乐趣。

叮当的响声引我抬头观望,原来在树枝间悬挂着串串贝壳,这是谁的创意,让小镇变得如此生动?抬头间,不仅找到了风铃,竟然还与卓别林不期而遇,这位人尽皆知的大师正头戴圆毡帽足蹬大头鞋,一手拐杖一手玫瑰向大家问好呢。为了追求这安逸美好的生活,他更改国籍,定居在沃韦22年。没想到去世后,他的塑像也树立在这里,脚下是他生前最爱的玫瑰。

一路前行,带有果戈理头像的优美雕塑赫然在目,展开的书卷连带羽毛笔造型仿佛回到19世纪,文字中清楚地记载:果戈理于1836年在此居住和工作,生于波尔塔瓦。俄国的文学回忆还未结束,浪漫诗人又接踵而来,米哈伊·艾米内斯库——这位享誉罗马尼亚的诗人居然也在此。步行到中央广场后面的小咖啡馆,卢梭当年写文章的木桌静静摆放着,若坐在思想家的位子上小饮观景应该是惬意的事情吧。拜伦、茜茜公主都曾到此游历,歌德、威廉三世也对它赞不绝口……我正想找个词汇来描述这个小城,却被一道银光晃了眼睛,湖中居然竖立着一个特大号的“西餐叉子”,在明媚的光线下闪烁,附近的礁石上此时正有位少女在读书,原来延绵在小城的文化气息就是它最大的魅力。

TIPS:

1.沃韦气温早晚凉中午热,要带厚衣服并准备防晒霜和太阳镜;

2.火车站斜对面有间大超市,可以买到价格合适的食品和日用品;

西部农村小城镇 篇4

我国进入城市化发展快车道。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问题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西部中小城镇发展速度较城市慢,但其在西部地区发展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地域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特殊的国情使得在城市化发展现阶段,我们必须结合区域实际,系统分析发展现状,统筹协调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问题。本文从城市和农村两个系统分析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现状特点,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达到城乡持续稳步推进的目的。

1 西部中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区、市,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公里,人口3.64亿。地形条件复杂,人口聚集空间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形成规模较小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1]。西部耕地有限,加之农业成本上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被迫背井离乡向大城市转移,他们给城市源源不断补充劳动力的同时又带来很多城市问题。

1.1 西部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速度快

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形条件复杂,耕地面积小,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潜在剩余劳动力多。加之以往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剩余劳动力增长速度长期处于较快阶段。

1.2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就业空间狭窄,就业率低

我国西部地区广大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主要以

初、高中毕业为主,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东部和中部地区偏低,且西部地区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劳动力比例较小,小学文化水平的劳动力比例较大[2]。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相对狭窄,就业率较低。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目的性强,摆动人口比重较大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拥有更好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空间,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自主链式流向大城市城市寻求发展空间,其中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目的性强,但其根本还在农村,大多数人属于农忙务农、农闲打工状态和城市挣钱、回乡扎根的就业心理。因此,摆动人口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比重较高。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决定了西部中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既要满足大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要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既要协调短期发展,又要探寻长效机制。

2 从城镇系统看西部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2.1 城镇的接纳力

城市承载力一般指一定范围和一定环境标准下的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可支撑的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强度的大小和一定生活质量下的人口数量。城市在发展不同时期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尽相同,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城镇对劳动力的需求转向具有一定专业化技能和较高文化程度的综合性人才,这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设置了越来越高的障碍。从城市系统来看,对于剩余劳动力的接纳存在一个合理区间,一旦接近或达到上限值,城市的吸纳力就会减弱,甚至产生排斥力。

2.2 城镇基础设施的统筹配置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中小城镇,解决工作问题之后就要满足其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人们的住房问题、交通出行、基本生活保障等关乎劳动者能否在城市安身立命,能否开展基本的生产生活,这是城镇吸引劳动力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性工程,需要城镇建设管理进行统筹安排,合理配置,以不断聚集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2.3 城镇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社会保障职能的完善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普遍接受再教育的机会程度,农民子女在城镇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和待遇如何,个人医疗卫生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城镇能否为其提供一定文化娱乐设施等问题,都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真正在城镇安居乐业。

2.4 城镇归属感的寻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从事的工作以第三产业为主,服务型行业居多,工资待遇、生活水平等相对城镇本地人口来说要偏低,能否达到个人理想的工作目标和生活状态,需要个人不断的努力,也和城镇为其创造的就业环境与生存环境有直接关系。城镇发展需要坚持关注并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寻找个人价值实现的途径,营造氛围加强人们对城镇归属感的感知力。

3 从农村系统看西部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3.1 农村正常生产的保障

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乡村,农村正常生产面临危机。农村系统要保证正常农业生产,就必须在失去大部分主要劳动力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资源,统筹安排生产,想法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过渡。

3.2 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

产生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又有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其直接原因还是西部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具体原因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经济、地理、社会因素五个方面[3]。一方面,他们要承担一定的生产劳动,同时又要承担更多家务劳动和家庭责任。加之农村生活相对贫困,留守老人和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调试长期得不到充分的关怀与帮助,导致大批留守老人和儿童面临生活贫苦与人文关怀缺失的双重困境。

3.3 农村面貌的改善和根基的巩固

城镇化的最终目标不是消灭农村,而是实现城乡发展有序协调。在目前城镇化过程中,主要以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向心型城镇化为主。广大农村地域要改变现有面貌,需要在国家及各级政府政策倾斜和资金技术支持的前提下,更多地通过自筹资金发展村办企业等形式自下而上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青壮年参与其中,恰好与当前农村青年人走向城镇的大趋势相反。因此,农村根基的巩固、农村经济发展都面临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巨大挑战,需要长期统筹安排部署。

4 统筹协调城镇和农村两个系统,实现中小城镇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持续稳定推进

4.1 坚持以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原则建设城镇和农村两级系统

城镇化是我国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城镇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保障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发展速度较慢,有历史沿革、地域条件、政策倾向等因素的制约,更重要的是没有形成观念上的统一,即需要协调西部地区城镇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地方政府调控管理为依托,城乡兼顾为原则,鼓励个体和团体协调发展为切入点,逐步改变城镇和乡村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格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小城镇社会保障职能服务力度,走内涵式发展,为西部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畅通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系统;以产业布局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中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发展村办企业,改善农村基层建设与生态环境质量。

4.2 中小城镇完善体制、拓宽渠道、保障基础,辐射

带动乡村发展,共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提供广阔平台西部中小城镇就业政策制度体系欠缺、农民就业渠道单一、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设施欠缺,严重制约农村劳动力的转化进度及效果。中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审时度势,放宽就业渠道,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资源,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体系,为城乡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要注意,发展中不仅重视城镇自身功能的完善,还必须将城镇和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联系起来。西部相对贫困的乡村较多,中小城镇的建设可以增加向乡村辐射的手段,依靠中心城镇对周边乡村进行辐射,提高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4]。

4.3 以人为本,深挖农业内部潜力,通过实现农村剩

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和吸引人才双渠道,发展乡村本土经济中小城镇的发展必须密切联系农村,其发展不可能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而成为另外一个经济体系。乡镇企业是中小城镇发展的主体,尤其很多新建小城镇,往往把建设重点放在招商引资方面,而不是以发展乡镇经济为手段来促进中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经济对农业发展的带动力度不够,不仅农业经济发展难以迈上新台阶,小城镇发展也难有大的突破[5]。农村根基要稳固,农村面貌要改观,就必须围绕中小城镇发展思路,充分调动地方农业资源,深挖内部潜力,实现农业经济与中小城镇发展双赢。地方政府一是要通过政策鼓励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通过进入乡镇企业等形式实现就地职业转化,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结合当前西部大开发人才引进,大学生基层锻炼等优势,政策支持、乡村建设的途径能够吸引稳定青年群体投身乡村基层建设,保障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适度合理转移。

参考文献

[1]张根东.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加快西部小城镇建设.生产力研究,2010,(4).

[2]熊灿平.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乌蒙论坛,2006,(2).

[3]杨晓华.西部农村留守老人群体分析.价值工程,2011,(13).

[4]樊卫宾.西部小城镇发展滞后的原因和加快其发展的战略.开发研究,2003,(2).

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探讨 篇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过程,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垃圾围城等“城市病”在一些地方日益突出,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使大约一亿具备条件、也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各类城市和城镇;通过加大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力度,使大约一亿生活在棚户区和城中村的常住人口改善居住条件;通过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引导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就近的城镇化。”

作为中西部地区,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出一条符合各自实际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以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回顾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观察到一个规律性现象,即消费的增长基本稳定,未出现大的起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有较大的或然性,总体上说占一个较小的比重;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是投资增长。

据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主要是由高投资拉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增长处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转型必须从依靠投资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并重的转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既可以通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做大城镇规模来拉动投资,也可以通过有序推进农业人口的转移拉动消费。

就全国而言,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全国如此,中西部地区差距就更大。

从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看,内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功能性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需求,也将会给各地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和措施,全国各地深入改革和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应承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这股强劲东风,着力深化四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基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按照国家有关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具体要求,逐步破除户籍管理对城乡居民自由迁移的束缚,建立起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的体制机制,保证户籍、人口管理的统一性。

二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三资转换”有益模式,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积极发挥市场配置农村资源要素的积极作用。

三是积极健全就业体制机制,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充分就业。积极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劳动信息和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探索建立就业普惠制度和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等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四是依托财政、土地、住房等改革措施的探索和实施,逐步完善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配套,加大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健全小城镇和农村新社区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提高小城镇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覆盖面,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真正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走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产业发展可以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而城镇化发展又为产业发展聚集要素,为产业加快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要积极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城市建设规划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成本和效率,决定城市的功能、品位、档次和竞争力。要在规划建设中实现城镇化发展的集约高效,必须统筹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基础设施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用好用足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建设城市群、布局城市功能聚集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二要积极发挥园区的集聚承载作用。实现城镇化的科学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就是坚持走“产城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产城融合”。探索把产业园区城市的一个功能区,作为产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以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协调和处理好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关系,全力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做到城市发展有产业作支撑,产业发展以城市为依托。

三要积极发挥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中,新区已经逐步成为承载产业结构调整、探索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主战场”。新区建设要严控规模、建有所需、确有必要,不能跟风、贪大求洋。对于已经获批建设的新区,要把新区建设作为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核心坐标,承担区域间协调发展的经济辐射功能,根据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合理布局城市新区,通过城市新区建设服务产业园区发展,增强城镇建成区的辐射功能。

“文化”与“生态”城镇发展质量并重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注重传承文化、生态文明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中西部地区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充分发掘、保护和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并以包容、吸纳和融合的心态,努力整合城市和城镇各具特色的多元文化,以绿色、循环、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让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与新型城镇化结伴而行,着力提升城市发展的品位和质量。

一方面,要充分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也是发展的未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发挥各地自然资源和文化的“比较优势”,挖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自然文化资源,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为城市和城镇建设冠以历史文化记忆、山地旅游特色。

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城市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点,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努力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形成产业、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布局,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核心这个基本理念,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产业支撑,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凸显特色,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诠释得更富时代气息,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西部农村小城镇 篇6

关键词:山地偏远地区,农村经济,非城镇化,发展路径

西部山地地区占其总土地面积80%以上,不利于城镇化式的农业生产方式。西部山地偏远农村地区发展虽落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但是其生态自然景观保护良好,环境怡人,中老年农业劳动者吃苦耐劳,基层干部认真负责。因此,探析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升级山地偏远农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引导一定的外出务工新生代农业劳动者返乡创业,走可持续化的非城镇化发展道路,对该类地区脱贫致富有重要作用。

1 重要概念界定

1.1 西部山地偏远农村地区

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统称。西部山地农村地区是围绕我国西部山地地区,以村为单位的经济发展落后,但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地区。

1.2 非城镇化发展路径

非城镇化发展路径是指针对以农业发展为主且不适宜规模化发展现代工业及服务业的偏远农村地区,根据当地资源环境等客观因素,以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指导,以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依托,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地生态科技农业的发展路径。

2 路支村经济发展概况

安顺市关岭县路支村是典型山地偏远型农村地区,发展滞后,距离城镇中心较远,缺乏区位优势,对外道路仅有1条且沿途路况不佳。全村耕地总面积87.73 hm2人均占有耕地426.67m2,且分布零散,水利建设滞后,交通不便,山间耕地多为狭小泥路、山石路。全村共有8个村名组共476户2 055人,贫困户135户552人,小学适龄生372人,3~6岁学龄儿童160人左右,外出务工青壮年每家1~2名共810名。该村产业以玉米种植业为主,分散分布的养殖、经济林木、中草药种植为辅,缺乏现代服务业、工业。据调查了解,该村种植产业、养殖产业,规模小且分散,成本较高,特别是运输成本较高,市场销售渠道狭窄。

3 山地偏远农村地区非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3.1 生态脆弱与区位条件不佳造成的必然结果

生态文明是人类与生态环境各元素间的综合协调、相互互动,以获求在较高生产力水平与生存环境协同进化、共同发展的文明,二者相辅相成,共进共生。山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相较于农业生产形式而言,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加工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可能性更高。可耕种土地零星分散,开展规模化机械化的工业生产难度较大,实施成本极高。在不适宜且生态较脆弱的山地农村地区开展规模化工业不利于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新型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姿态走非城镇化发展道路。

3.2 受区域主要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的客观事实决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西部地区大量年轻人也逐步走出大山,脱离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而这也造成了近年来西部农村地区青壮年人口过度流失,大量留守儿童、老人、妇女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劳动力。根据在路支村的调查,村内主要劳动力为47岁~9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家庭留守结构主要为“两个老人+几个孙儿”的情况,青壮年子女多在外务工,具年轻化趋势。家中留守老人整体受教育文化程度较低,收入来源渠道狭窄,收入水平低,劳动能力有限,生活负担较重。该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平均年龄48.3岁,文化程度最高为初中,致富产业多为养殖业,致富路径单一。因此,受主要劳动人力资源老龄化,受教育程度低,接受应用新技术能力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偏远的农村地区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困难重重。相反,走山地生态科技农业的非城镇化发展路径阻力较小,发展潜力却较大。

3.3 缺乏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和设施资源基础

山地偏远农村地区受地理环境因素、历史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交通落后,远离城市中心,思想保守,缺乏受教育水平高的知识分子,高水平人力资源力量缺乏,经济发展封闭,产业形式多为种植业,无工业,缺乏现代服务业,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薄弱。同时,该类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交通不发达,网络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化发展的配套设施缺乏,加之该类地区,开发程度低,山地地形致使公共设施等投资成本高,城镇化难度大。

4 西部山地偏远农村地区非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4.1 转变农业发展生产和销售方式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量低、效益低,销售方式单一,销售渠道狭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支撑和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山地偏远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持较好,山地资源丰富,发展山地特色科技经济林木果木种植业和山地地区生态养殖业,走非城镇化的山地生态科技农业发展生产道路是有效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抓住村内致富能手的带头作用,支持已有规模的致富带头人科技化、规模化、生态化深入发展。对处于市场推广期的产品,政府不仅是找项目,还可责成相关部门指导,帮助寻找销售市场、打通销售渠道、进行品牌建设。

4.2 区域联合与资源产品整合发展

山地地区受地形条件限制,可开发的产业类型、规模化发展力度有限、竞争力不强。运用区域内外各地优势资源及区位条件,整合区域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形成产业互补、资源互补、甚至产品互销和资源产品打包推广的联合优势,降低发展成本,提升产品销售效率。

整合已有的分散资源和产品,寻求生态化、规模化与特色化共存的山地农业生产方式,发挥规模效应,生态环境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逐步完善产业链,丰富产业结构,坚持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整合当地农户养殖现有资源产品,以股份制、合作养殖等形式发展规模化、规范化、生态化的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养殖模式,推向市场。

4.3 逐步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

由于长期封闭性及山地地形条件的限制,山地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内整体与外界交流少,村民思想保守,经济封闭性、落后化发展问题突显。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快速流通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销售量,提高收益率,完善品牌建设的重要保证。逐步改善山地贫困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对通村公路、机耕道、物流服务站、网络通讯覆盖项目、照明等项目与当地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相契合的项目投资,促进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与产业发展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秦成逊,王杰.西部地区基于生态文明的山地经济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2(10):62-65.

西部小城镇绿化探讨 篇7

关键词:西部,小城镇绿化,意义,特点,原则,展望

进入了21世纪, 为满足城乡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努力发展城镇绿化事业, 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城镇已成为时代的潮流。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 广袤的西部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小城镇的规模发展也十分迅速。西部小城镇正由硬件建设逐步向软硬件同步建设方向过渡, 小城镇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有效的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美化小城镇环境, 为城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氛围。因此, 西部小城镇的绿化建设在此背景下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目前西部小城镇的绿化大多是粗放型的量的配置, 还未上升到集约型的质的层面。可以说, 西部小城镇的绿化存在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现就西部小城镇绿化作如下探讨。

1 西部小城镇绿化的意义

西部小城镇绿化一般以植物绿化为主体, 用其美丽的形态、灿烂的色彩、浓郁的芳香、丰硕的果实、神妙的风韵, 创造出多功能的人工植物群落, 构成人在景中、景融于生活、富有自然情趣的优美境界, 使绿化景观与建筑、文学艺术达到有机统一[1], 可以产生以下3方面的意义。

1.1 保护和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 维护小城镇的生态平衡

西部小城镇人口增多, 规模增大, 工业化程度增强。小城镇绿化中所种植的花草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 吸碳放氧, 有的叶片能阻滞烟尘, 吸收有毒气体, 对净化小城镇空气、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功不可没;小城镇绿化能调节和改善小气候, 能有效分散并减弱小城镇“热岛效应”、“雨岛效应”, 同时小城镇树木能吸收和阻挡噪音, 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小城镇绿化的植物具有一定的防火、防风、防辐射和隐蔽的功能, 有利于小城镇防火、防风沙侵袭、防震和战备等;西部小城镇不少建于坡度大于25°的山坡上, 通过绿化, 可以减轻水土流失, 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从而起到一定的防灾减灾作用;小城镇只有通过有效绿化, 才能与周边环境建立起绿地生态系统, 维护小城镇的生态平衡[2]。

1.2 美化和优化小城镇面貌, 增添小城镇文化内涵

西部小城镇中一些单调的缺乏生气的建筑、道路、河流等, 经过绿化美化, 塑造成具有色彩美、形态美、风韵美、意境美的各种绿化景观, 从而加深了小城镇环境的空间感和层次感[3], 使小城镇的环境变得色彩斑斓、生机盎然, 这为审美意识日益提高的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了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小城镇园林绿地对人能产生4种心理效应[4]:满足感、安逸感、活力感、舒适感, 可以满足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要, 为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从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3 服务和促进小城镇工农业生产, 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很多小城镇园林植物除了有观赏价值外, 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能提供小城镇所需的果蔬产品、花卉药材, 能提供多种经营货源、工业原料和积累大量木材等。发展西部小城镇绿化不仅可以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提升物业价值、增强城市的综合效益[5], 而且可以为苗木、花卉、地被植物等绿化材料生产开拓广阔的市场, 从而加强小城镇中小企业的活力。小城镇绿化能有力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农家乐”式的生态旅游的兴起, 一方面为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就近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另一方面也为附近农民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致富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而为城乡经济共同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2 西部小城镇绿化的特点

2.1 地形气候复杂, 应适地适树

西部地区多丛山峻岭, 小城镇大多位于山高坡陡的地段。当地的气候条件如光照、雨水、温度等在不同的季节变化大, 土壤条件多为沙壤土, 坡度大、水土易流失, 偏向干旱贫瘠。因此, 绿化所需的植物材料要求相对比较苛刻, 必须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否则盲目种植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在选材时首先要考虑植物的生态学特性, 把那些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的树种优先筛选出来;其次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把常绿树和落叶树、针叶树和阔叶树、乔木与灌木、花卉与果木等不同类型搭配好;栽培时还应根据小城镇不同立地条件, 尽量做到适地适树。

2.2 植物资源丰富, 可就地取材

西部小城镇大多建于乡村的大区域中, 栽培和野生的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可就地取材, 减少成本, 提高栽植的成活率, 没必要舍近求远。小城镇周边的田园中就有不少栽培的可用于绿化的植物品种, 如一些经果林树种、中药材树种、用材林树种等,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实用价值的栽培品种;小城镇附近的山野中野生植物资源也不容忽视, 乔灌草花等不同类型的植物均有, 可适当挖掘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材料 (但要注意及时补种其他的植物, 以免破坏当地的生境) , 这些植物材料不仅能适应当地小城镇的生存环境, 而且能体现小城镇的鲜明特色。

2.3 经济条件有限, 须节约增效

西部小城镇不同于大中城市, 也不同于中东部的小城镇, 其尚属于欠发达的地方, 经济实力不够雄厚, 对绿化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而且绿化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 西部小城镇的绿化建设要因地制宜, 不能脱离实际、劳民伤财。要通过科学绿化, 能确保小城镇绿化后能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给群众带来实惠, 以进一步促进小城镇绿化的发展。

3 西部小城镇绿化的原则

3.1 现实性原则

西部小城镇是西部地区最基层的集市场所, 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 各方面条件总的来说都不很优越。因此, 西部小城镇的绿化建设前提是要紧密结合当地的现实条件, 要充分衡量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 在当地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规划;同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地资源、植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与绿化成功与否密不可分的因素, 既不能好高骛远以大中城市的绿化为标准, 而力所不能及;也不宜过于粗放以乡村的绿化为样本, 而达不到其应有的绿化水准。

3.2 特色性原则

西部小城镇相对而言环境恶劣、生态脆弱, 如果不进行合理的绿化, 就可能使小城镇失去生机与活力。通过因地制宜的绿化, 让绿化植物的种类、形状、色彩等与该镇的建筑、道路、广场、河流等相协调;让绿化植物的姿态、芳香、风韵与该镇的民族文化风格相适应。这样不仅绿化美化了当地的外部景观, 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且香化亮化了当地的文化内涵, 增添了该镇的个性魅力。通过绿化, 小城镇的特色才被彰显出来, 给当地百姓带来归属感, 给外地游客带来新鲜感。

3.3 科学性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新世纪小城镇进行绿化时越来越注重绿化的科技含量。绿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 在植物种类的选育、栽培、施肥、灌溉、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绿化环节中都要考虑科技因素, 诸如选择能带来效益的经济植物、培育抗性强的新品种、合理施肥、节约灌溉、喷洒高效低毒的农药、无污染的除草剂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绿化, 可以给西部小城镇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而有利于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3.4 可行性原则

西部小城镇是乡村百姓较为集中、与乡村百姓联系最密切的集市场所, 小城镇绿化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乡村百姓。因此, 在绿化时要考虑乡村百姓的实际需求, 分析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 及时听取他们的心声, 积极主动地让百姓也能参与到当地的绿化建设中来。如果小城镇绿化的整个过程, 从前期的设计、中期的施工到后期的管理都能得到当地百姓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那么说明该镇的绿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百姓的意愿, 是切实可行的, 该镇绿化建设的进程也必将顺利。

4 西部小城镇绿化展望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小城镇的绿化建设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为西部小城镇绿化带来了新的动力;创建绿色生态文明城镇的宗旨, 为西部小城镇绿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西部小城镇在未来将逐步从粗放型绿化向集约型绿化的方向发展。西部小城镇的绿化建设必须循序渐进、因地制宜、讲究实效, 注重节约、环保、可持续的要求, 绿化的现实性、特色性、科学性、可行性原则并重, 才能产生积极的绿化效果, 才能真正满足广大城乡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胡长龙.城市园林绿化设计[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3.

[2]丁朝华.城镇绿化建设与管理[M].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8.

[3]董晓华.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朱俊凤.全国青少年绿化知识普及教育300问[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西部农村小城镇 篇8

一、概念与数据说明

本文的小城镇是指已经建制的镇, 不包括乡政府所在的非建制镇, 也不包括作为农村商品流通场所的农村集镇;本文的城镇企业是指小城镇内的全部企业, 包括乡村企业和镇区企业。乡村企业是指分布于乡村的企业, 镇区企业是指分布在建制镇镇区的企业。另外, 本文的城镇企业不包括雇工人数少于4人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实地调查和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

二、产业集聚理论与西部小城镇产业集聚

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聚进行了讨论。韦伯在构建工业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体系时指出, 工业区位形成的基本动力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成本的节约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工业产业的集聚力;此后, 增长极理论从“增长极”的角度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 即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 而是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 并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 当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 将形成集聚经济, 产生增长中心, 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1]新经济地理理论引入空间经济思想, 利用报酬递增的正式分析工具研究产业集聚, 认为工业集聚将导致制造业中心形成, 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演化的最终结果将是集聚, 而产业集聚将产生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中间投入品效应和集聚区域的技术“外溢”效应。

小城镇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区域, 其产业的集中或分散布局必然受成本因素的影响, 在交通相对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 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在影响产业集聚中显得更为突出, 具有较低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小城镇镇区会吸引分布于乡村的乡镇企业向镇区集聚。主导产业可以成为小城镇的增长极, 小城镇通过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 来吸引资源并最终在区域空间内产生集聚经济, 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同时辐射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2]与此同时, 西部地区小城镇在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性, 必然在产业集聚的形成、集聚的自我强化和集聚效应的发挥上反映出来。

三、小城镇产业集聚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甘肃省天水市小城镇发展速度较快。1985年有11个建制镇, 2008年底小城镇达到46个。2009年2月下旬, 我们从该地区选取10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小城镇进行了面访式问卷调查,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西部地区小城镇的总体特征。

1.被调查小城镇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选取的10个小城镇分别是:平南镇、社棠镇、马跑泉镇、麦积镇、新阳镇、花牛镇、玉泉镇、皂郊镇、娘娘坝镇和关子镇。

2.小城镇产业集聚特点

首先, 小城镇之间产业集聚程度存在差异, 呈现非均衡性。如果我们近似地用镇区规模企业 (员工在50人以上的企业) 的数量与乡村规模企业的数量之比来反映产业集聚的程度, 那么, 比值大于1, 说明集聚程度较高, 小于1则说明集聚程度较低。社棠、马跑泉、花牛、玉泉和皂郊等5个镇镇区企业的总数和镇区规模企业数都大于各镇乡村企业数量, 比值大于1, 反映出较高的产业集聚程度。其中, 社棠镇的产业集聚程度最高, 比值达到17。而娘娘坝、新阳、平南、麦积和关子等小城镇镇区集聚的规模企业数量小于各镇相应的乡村规模企业数量, 比值均小于1, 其中, 麦积镇不仅镇区企业总量小于乡村, 而且镇区没有规模企业 (乡村有2个规模企业) , 表明产业集聚程度比较低 (见表2) 。

其次, 产业集聚规模偏小, 人口集聚功能较弱。10个小城镇的规模企业数量为126个, 仅占企业总数 (1593个) 的7.91%, 小规模企业 (员工少于50人的企业) 占企业总数的92.09%。并且, 调查中发现, 绝大多数小规模企业的员工在10人以下。所以, 总体上讲, 小城镇的企业在集聚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功能是比较弱的。

最后, 产业集聚层次比较低, 主导产业不明显。镇区企业大多分布在第三产业的相关领域, 尽管两组小城镇在第二、第三产业内集聚的企业总数有一定差别 (见表3) , 但是, 总体上第二产业的企业数量小于第三产业 (见表4) 。第二产业中, 尽管有社棠、花牛和玉泉三镇的制造业企业超过20个, 但是, 没有形成明显的主导产业, 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第三产业中, 产业同构现象十分突出, 没有特色产业凸显出来。这表明, 小城镇目前的主要经济功能还在于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 非农产业的生产性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

四、小城镇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产业集聚效应是指通过产业集聚而形成的对区域内劳动力吸纳、公共产品集聚及综合经济实力的特定影响和作用。

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往往具有“马太效应”。尽管从总体上看, 西部小城镇的产业集聚能力不强, 但是, 相对而言, 经济实力越强的小城镇, 产业集聚的规模越大、层次越高, 通过产业集聚又会加快这类小城镇镇区经济发展, 进一步增强镇区经济实力。对比两组小城镇 (表3) 可以看出, 第一组小城镇的经济实力明显强于第二组, 相应地, 产业集聚的规模和层次也高于第二组。我们以第一组的社棠镇和第二组的平南镇为例, 前者的人口总数只相当于后者的81.7% (表1) , 但是, 前者的经济实力 (GDP) 是后者的49.3倍 (表5) , 在产业集聚方面, 不仅前者比后者的产业集聚程度高、规模大, 而且, 产业集聚的层次也高很多。

小城镇的产业集聚规模和集聚层次不同, 对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较大差异。对比社棠镇与平南镇可以看出, 前者由于第二、三产业比较发达, 产业集聚的规模较大、层次较高, 镇区非农产业吸纳了当地34.7%的农村流动劳动力;后者由于第二、三产业相对落后, 产业集聚的规模小、层次低, 镇区吸纳的当地农村流动劳动力只有22.2% (见表5) , 比前者低12个百分点。可见, 西部地区的小城镇, 只有镇区非农产业积聚到一定规模、达到一定层次, 才可能集聚人口, 发挥劳动力“蓄水池效应”。

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必定会引起其他产业发展, 促进公共资源向镇区集聚。但是, 西部地区小城镇的这种集聚影响和集聚能力总体上比较弱小, 并且存在较大差异。西部的普遍现象是, 小城镇自身第二产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经济实力弱, 产业关联度不强, 外部又缺乏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外资的刺激, 再加上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交通相对落后等自然、社会条件, 集聚的空间半径较大, 最终难以在小城镇镇区形成“增长极”, 自然也就不可能产生较强的集聚能力。但是, 不可否认, 西部的少数小城镇由于有比较悠久的工业生产历史和比较雄厚的非农产业基础, 其集聚能力也是比较强的。比如社棠镇, 距离天水市仅7公里, 是天水市最早的建制镇, 是天水市的工业重镇和仓储基地, 陇海铁路贯穿全境, 交通发达, 镇区集聚的企业不仅数量较多, 而且规模较大, 其他公共服务资源的集聚程度也比较高, 镇区不仅有完备的教育体系 (幼儿园4所、小学3所、中学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 、医疗机构 (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 , 而且有比较完善的金融服务机构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均在镇区设有营业网点) 。

五、结论与思考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人口密度较小, 小城镇比较分散, 多数小城镇的非农产业基础薄弱, 缺乏主导产业, 更少形成产业链, 产业集聚的动力不足、机制不完善。所以, 总体上讲, 西部小城镇的产业集聚能力较弱, 难以大量吸纳本地农民就业和定居, 人口集聚功能十分有限。如果西部的城镇化路径简单地复制东部发达地区的模式, 主要依靠发展小城镇来集聚农村人口, 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城镇化进程, 因此, 也许需要进一步反思西部城镇化的模式, 探寻更加符合西部实际的城镇化路径。

摘要: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 西部地区的多数小城镇由于非农产业基础薄弱, 产业集聚程度低、规模小、层次低, 集聚效应有限, 人口集聚功能体现得并不充分, 也许需要进一步反思西部的城镇化路径。

关键词:西部,小城镇,产业集聚

参考文献

(1) 王传仕, 王培志.集聚效应与增长关系分析[J].山东财经学院学报, 2002, (06) .

(2) 丁益喜.论集群经济的规模经济与小城镇效应[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3, (03) .

西部农村小城镇 篇9

(一) 空气污染严重。

我国2007年空气质量达到和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数量比重达到60.5%, 劣于三级的比重下降至3.4%, 城市空气质量相比2001年已有所好转。但据资料显示, 我国平均每天能源消费量除燃料油在2006年的12.0万吨减少到11.2万吨外, 其他的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天然气都从1990年到2007年逐年增加, 这些燃物的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都给我国城市的空气带来严重的污染。西部地区的主要城市如成都、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几大城市的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分别是87%、81%、82%、73%、72%, 而整个四川省和重庆市的自然生态保护区是完全能够促使这些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更加好转。2008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为1, 991.4万吨, 而西部十二省的总排放量为706.0万吨, 占全国的34.46%,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西藏地区在2008年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1万吨, 从而可以推断出其他省份的排放量相对值较大。如, 内蒙古为125.9万吨、四川为96.9万吨、陕西为80.7万吨、重庆为62.7万吨。同时, 全国生活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29.9万吨, 西部就占43.13%, 为142.3万吨。西部城镇居民, 尤其是处于工业聚居地的居民的空气环境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四川省L县城中央有条鹅江河, 但是在河的上游地带建有许多厂矿, 最为严重的是一座棉纺厂, 该厂每天都会排放大量的废气, 致使在该城的居民每天饱受恶劣空气的影响。2007年的四川省统计年鉴显示, L县的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53天, 只占全年的69.3%, 其数字相当低下。该县近年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量分别是2004年9.5%、2005年20.3%、2006年19.2%、2007年85%。

(二) 水体污染严重。

目前, 全国各种规模和性质的小城镇已近48, 000个。随着众多小城镇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小城镇的水污染问题也日益提上议事日程。据统计, 小城镇污水年排放量为270亿吨, 日排放量达到7, 400万吨, 到2010年, 小城镇污水年排放量将增加到420亿吨, 日排放量达到1.15亿吨。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居民相对比较分散, 所以设置的县镇数目较多, 他们在综合治理污水的基础设施和技术等方面都比东中部落后, 同时又缺少相互的协调, 致使西部地区的大江、大河污染得不到彻底的清除。

西部地区城镇水体污染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生活用水造成的污染, 一方面是工业用水造成的工业水污染。2008年全国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178.2升, 其中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的人均日常生活用水量分别为197.3升和253.6升。两地区都处于长江上游地段, 人们的生活用水多必然产生更多的污水, 如果处理不当, 不仅影响本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 还会给下游的人们带去不便。西部地区小城镇企业数量众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 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 使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2008年西部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为848.5万吨, 占全国的36.55%, 排放量的前十位中, 西部有三位。

L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30, 000吨。该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 于2004年7月开建, 2008年3月建成。此项基础设施是针对江河水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实施的, 过去每年夏天河里的污水都会造成水里的鱼类出现反常现象, 大量鱼类死亡, 居民更不敢食用河内的鱼。虽然新建的污水处理厂缓解了严重的城市水污染, 但是河岸两侧的休闲娱乐场所每天自由排放到河里的污水也未减少, 上游的工业厂, 如棉纺厂、新建的“川渝合作试验工业基地”工厂排放的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这样, 即使再好的污水处理厂也难以承受这种循环的污染。

(三) 城镇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

全国城市每年产生垃圾1.6亿多吨, 占世界总量的1/4以上, 且仍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累计堆存量超过70亿吨, 占地5万多公顷, 200多个大中城市已被垃圾包围。俗话说:“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财富”。城镇工业固体废物如果能经过处理利用, 不仅保护了生态, 还创造了价值, 实现“生产-产品-垃圾”到“生产-产品-垃圾-产品”的转变。西部各省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偏低, 有8个省份的利用率低于80%。

2008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79.91%, 西部有8个城市未达到平均水平, 而且综合利用率的前十位中, 西部只占两位。对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方面, 全国的平均水平为66.8%, 西部省份中有4个低于其平均水平, 而且最好的北京市与最差的甘肃省相差65.4%。总体来说, 西部主要城市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相对于东部发达城市偏低。

二、我国西部地区城镇环境污染现状危害及原因

(一) 环境立法不足。

《宪法》是我国制定各项法律法规的根本原则, 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 造成对环境问题上的认识不足, 从而导致宪法规定出现一定的偏颇。如, 宪法对环境问题强调防治污染, 而忽视资源保护;宪法关于环境问题中强调国家对环境的保护, 而忽视普通公民的参与等等。

地方环境保护法是在中央环境保护法即197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 针对地方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在于保护地方环境不受侵害的法律法规。在环境侵权纠纷中存在着群体受害者, 由于受害对象大多是许多单个的人或单位, 单个受害者往往认为自己只是众多受害者的极小部分, 势单力薄, 又考虑成本与收益的问题, 往往不愿参加诉讼。而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在环保问题上只是呼吁相关部门对污染环境的责任人负起责任, 实际效果确实可想而知的。西部地区各省都有环境保护条例, 这些法律都有效地保护了西部地区的环境, 但值得注意的是, 为什么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还在加剧呢?其中一个原因也是环境立法的不足, 虽然我国近些年来环境立法逐渐增多和完善, 但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相互之间的协调力度不够。这个问题不解决必然影响主要围绕环境与资源保护和发展为主旋律的西部开发。

(二) 环境执法不力不严。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是我们依法办事的原则, 我国相关环境保护法已经比较完善, 但是执法体系出现问题, 环境污染依然得不到有效解决, 环境执法成为保护环境的关键。由于环境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环境执法既包括司法机关执法, 又包括环境行政机关执法。我国环境执法的特殊性决定了环境保护的艰巨性。从目前我国法律实践看, 有80%以上的环境法律是由环境行政机关执行的, 80%以上的环境纠纷也是由环境行政机关处理的, 所以, 加强环境行政执法是环境法实施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环境行政执法不力的客观原因在于, 地方政府与所辖企业在经济利益方面捆在了一起, 地方政府将不得不倾全力维护企业的发展, 而对企业的环境损害行为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甚至出现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主观原因在于, 政府官员政治创租和抽租, 政治创租就是政府官员利用行政干预的办法来增加企业的利润, 人为地创造租, 诱使企业向他们“进贡”, 以作为得到这种“租”的条件;抽租则是政府官员故意提出某项会使企业利益受损的政策作为威胁, 迫使企业割舍一部分既得利益与政府官员分享。

任何一项环境执法工作都有可能会因为“经济建设”的需要而被叫停, 地方各级环境执法部门对污染行为听之任之, 放任自流的做法加剧了我国城镇的环境污染。西部地区参与环境执行队伍人员的素质相对比较低, 对环境保护执法这一关键环节的作用认识不深刻, 所以执法中带有主观性, 随意执法, 随意忘法。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竹立家认为:“虽然中国有很多的环保法律和法规, 但是执行是个大问题。环保部门利用他们的职责和权力来谋取福利, 中国环保方面的贪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挪用或滥用治污资金;另一种是利用权力接受贿赂。”

(三) 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范围狭窄。

我国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在逐渐加强, 2009年广州市一些居民在市政府前抗议在他们的居住地附近修建一座垃圾焚烧炉的计划。该地政府2006年提出选址修建一座焚烧炉, 但是居民2009年才知道这项计划。基斯先生曾提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具体参与是环境权的真正体现, 它不仅使个人行使他所享有的权利, 还使他在这方面承担了应承担的义务。而且, 公众因此不再是消极的权利享有者, 而要分担管理整个集体利益的责任。”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行动一方面有利于保护自身的生活环境, 另一方面也是给相关政府部门提醒, 对现在的环境污染处理不当将会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 从而引发政府信任危机。

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根据本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颁布了《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条例》, 详细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程序, 使美国形成了以“一法一条例”为核心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制度。我国环境治理的重大挑战之一是, 一个项目从始至终资金的使用都不透明, 另外还包括缺乏环境影响评估, 项目监管等大众参与监督问题。

三、我国西部地区城镇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一)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已颁布实施了众多有关城镇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及地方法律, 但就整体而言, 城镇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 也缺乏协调性, 这样会造成执法中法律法规的“打架现象”, 而且有些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制定出来的, 随着情况的变化, 原有的一些法律条文已不适应变化后的情况, 对这些不适应新情况的法律法规应及时修订。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都在西部, 西部地区天然的自然生态占全国的大部分, 保护这些资源免受污染是全国人民特别是西部人民不可推卸的责任。《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机构执法程序法》等都有利于保护西部环境, 望这些制度早些提上日程。

(二) 环境执法必须坚持法制方针。

城镇环境污染的防治离不开环境执法, 环境执法是实现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环境执法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 各个执法机关必须严格遵照我国法律的要求,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执法过程中不可将目光落到某一点或某一个阶段上, 而应该实行全程监管, 改革传统的工业化那种“三高、两低”的发展模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放弃过分的追求城市化发展速度, 这种超出国情的“冒进式”城市化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压力。城市相较于农村具有更高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和人均废弃物集中产生量;抛弃以GDP增长为唯一政绩的政绩观, 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条例规定的办法, 如《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 并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定期考核。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应作为考核单位领导实绩和企业升级、评选先进、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

(三) 完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

保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独立性”, 避免外界干扰监督执法, 党的十七大就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总思路。首先, 要提高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的素质, 逐步形成“无缝隙管理”的整合模式;其次, 优化环境监督标准, 以全国甚至世界的环境监督高标准来衡量各城镇的环保效果;最后, 完善环境监督信息检测发布标准。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统一协调和权威的环境监督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 以便让公众能及时地了解环保部门的监管情况。

(四) 建立公众参与城镇环境管理的畅通渠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高速的经济增长和西部大开发有力地推动了西部科教文卫的全面发展, 城镇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能力正在逐渐加强, 而我国城市的环境治理职能几乎由政府承担, 导致了政府负担过重、行为短视和公众参与不足。特别是治理污染的资

提要旧城改造 (又称城市更新、市区重建) 是当代城市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物。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一个城市国家, 经过40多年来的发展, 已成为人们心中的花园城市, 其旧城改造的经验值得借鉴。本文主要分析新加坡旧城改造过程中有关概念规划、旧城改造管理、融资、城市保护等方面的经验, 并得出对我国旧城改造的启示。

关键词:旧城改造;新加坡;概念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独立前的新加坡 (20世纪五十年代) 大量的失业、社会动乱等问题的存在, 其城市问题已到了难以解决的地步, 面临着艰难的转型, 如何做好城市更新工作迫在眉睫。为此, 新加坡政府从概念规划开始做了一系列使土地使用最优、保持经济和城市发展之间平衡的工作, 到目前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城市国家, 20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开始迅速增长, 1971年人均GDP为1, 972美元, 到2003年上升为39, 270美元 (1995年不变价格) 。尽管新加坡的建筑物占到国土面积的50%, 加上占国土面积11%的道路, 但其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 (使用面积) , 且空气洁净, 环境良好, 是人们心目中的“宜居”和“花园”城市。

新加坡旧城改造的成功, 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结合旧城改造项目的难点, 从新加坡旧城改造管理、概念规划及其执行、融资等方面来介绍其经验。

金和环境执法监督等方面压力较大。2000年以来, 全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污染治理投资均由政府承担, 企业自筹工业污染治理投入占环保投资总额比重不足18%。应发挥公众的力量, 集结社会自足筹资, 争取NGO的大力支持, 其中团体诉讼制度的建立能有效地利用团体诉讼的法律知识、专业知识较强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等优势, 来改变单个受害者的弱者地位和帮助受害当事人。印度《环保法》第19条规定了公民诉讼, 其含义是任何受到私人、公司侵害的人, 可以依法寻求适当的法院予以补偿。这意味着任何人均可以对违反环境法的行为起诉, 包括一些地方政府保护下的污染企业。

四、结语

新加坡旧城改造经验及启示

□文/贝贝1李刚2

二、新加坡旧城改造经验分析

(一) 城市更新管理部门。

新加坡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其城市更新管理部门经历多次的演变, 从SIT (改良信托局) 到URA (城市更新局) 。其城市的发展与规划由国家发展部主管, 具体职能部门是URA, URA通过定期出售土地给开发商, 来落实每十年修订一次的发展指导蓝图计划。

1、1960年之前, SIT (改良信托局) 根据

1952年通过的新加坡发展条例进行初级岛屿规划及诊断调查, 制定总体规划和开发方针。

2、1960年HDB建屋发展局综合二次开发

(重建更现代化的、设施齐全的住宅) 和规划局制定中长期的规划, 承担SIT的规划职能。

3、1964年URA (城市更新局, 属于HDB) ,

1966年随着前殖民地政府土地征购法案的修订, 升级成为征购私有土地的城市更新处, 承担了中心区外围区域的国有土地上两个先导项目 (南1号和北1号项目) , 来安置因中心区核心区域拆除受到影响的家庭;1974年URA从HDB脱离。

我国西部城镇环境保护是一个综合型的问题, 它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公民、NGO等主体共同的努力下才能达到效果, 从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监督再到公众的参与监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影响到环境保护的全局, 因此西部城镇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

4、1989年9月, 新的URA (原有URA与

MND的规划部门、研究统计中心合并) 以更有效的方式对全岛进行综合和整体规划, 是国有土地用途的策划部门, 其任务是确保新加坡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并树立其世界城市的形象, 确保各项发展计划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使之符合URA的策略和规划指导原则。

可知, 为能更好地实施旧城改造, 有效管理改造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 新加坡不断完善其部门职能,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旧城改造。

(二) 概念规划。

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新加坡原先的城市规划已不能满足其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 需要变革指导了其城市发展30年的规划系统。为使城市发展顺利进行, URA实施两级计划。第一级:修订概念规划, 从策略上提出城市长期发展的愿景;第二级:55个DGPs, 在1991年修订概念规划实施的基础上, 对每一块土地进行更详尽的规划。

1、修订概念规划。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从1987年就开始修订全岛的概念规划。新URA成立后, 修订了1971年的概念规划, 达到以下

参考文献

[1]于峰, 林建光.我国小城镇水污染治理措施探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9.27.9.

[2]李翔等.垃圾包围城市的“怪圈”[J].中国城市经济, 2007.3.

[3]任凤珍, 徐强盛.西部开发中的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立法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 2002.20.4.

[4]董险峰, 李宇兵, 高学敏.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创新的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0.16.4.

[5]秦芳.环境执法不力的原因及对策[J].法律园地, 2009.9.

[6][法]亚历山大.基斯.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M].法律出版社, 2000.21.

[7]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J].中国城市经济, 2007.10.

[8]金贤锋, 董锁成.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J].城市问题, 2009.9.

西部农村小城镇 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黔东南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14-01

一、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堅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准确把握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对加快推进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意义。表现在: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特色新型城镇化是要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优化布局的城镇化。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特色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推进城镇化,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文化传承的城镇化。体现区域文化禀赋,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二、黔东南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自1956年建州以来,黔东南城镇化发展历经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归纳起来大体呈现出基本停滞、平缓发展和快速增长三个阶段:基本停滞阶段(1956-1977):城镇化建设基本处于停滞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仅由1956年的7.1%发展到1977年的7.8%,年均增长仅0.06%,不足0.1个百分点;平缓发展阶段(1978-2000):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8.2%提高到2000年的16.35%(低于全国20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3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46个百点);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16.35%提高到2010年的26.39%。“十二五”以来,城镇化水平由2010年的26.39%提高到33%,年均增长2.2个百分点,城镇化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总体上来,黔东南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但新形势下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是区域布局不够科学。黔东南县多县小、能力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区域布局不科学,在发展上各自为阵,城市规模难以做大做强,州府所在地凯里市的市区人口仅为30万人,仍处在小城市层面。二是发展水平不均衡。总体上北部县好于南部县,中部县好于接边县;县城周边乡镇好于边远地区乡镇,平坦地带乡镇好于两山腹地乡镇,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三是辐射带动不明显。县多县小,资源不够集中,园区多而不强,产业聚集度不高,产城互动能力弱,缺乏大城市带动,城市内需不足。四是制约瓶颈难突破。城镇化建设面临用地和资金两大瓶颈问题突出,破解难题困难重重。五是管理能力跟不上。城镇功能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镇化进程速度,城镇管理的体制机制严重滞后,城镇脏、乱、差现象和拥、堵、闹的问题较突出。

三、推进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黔东南实际,坚持“五个统筹”,探索“五个结合”,深化“五项改革”,加快推进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切实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路子。一是坚持“五个统筹”规划建设特色新型城镇化。坚持统筹城乡联动发展,使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相互促进,加大社会保障、户籍制度等方面改革,彻底消除进城农民工生活、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壁垒,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任何一个地区、城镇都不是孤立的个体,与本地区的中小城镇、周边市州的城市、全省乃至全国都会有联系,在规划中,必须将自身置于更大区域的农业、工业以及产业环境中加以统筹看待。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电子信息、金融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全方位的支持。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发展,做好城市水源的保障和保护、地质灾害防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等,都需要统筹考虑。坚持统筹对外开放发展,以国际化的视角来对城市进行规划。二是探索“五个结合”规划建设特色新型城镇化。探索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结合,探索与历史文化彰显的结合,探索与文化旅游开发的结合,探索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结合,探索与交通体系建设的结合,增强城镇的发展动力。三是深化“五项改革”配套推进特色新型城镇化。深化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推动人口网城市聚集。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控制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落实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深化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PPP等多种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各级财政保障性住房稳定投入机制,不断完善租赁补贴制度;通过调整完善住房、土地、财税、金融等构建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深化环境保护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参考文献:

[1]统计数据均来源于黔东南州统计局。

作者简介:邹增文(1986.9-),男,侗族,贵州黎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型城镇化。

西部农村小城镇 篇11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角下的环境建设与保护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世界有“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两种关系, 这两种关系是相互制约和不可分割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其度量的尺度的。这两种关系在总体一致时才能使人类获得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把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属性, 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因此, 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一再告诫人们要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阐释了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生成的必然性。一是自然界自身的运动演化并非非自然力量推动的结果。二是自然界向人类生成是必然的。在物质由低级向高级的运行中, 自然界的简单的机械作用走向人类生命的运行, 是自然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归宿。由此, 较之其他生物物种, 作为自然运动的最高形式的生命运动, 人类身上确实被赋予了更多的认知和主动干预自然的权利。而且人与自然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人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 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生态观的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就在于向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认识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线索。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于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是: (1) 自然界是社会历史生成的前提。 (2) 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人及其社会。 (3) 现实意义的世界乃是人化自然, 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而诞生的实践世界。实践世界不可等同于人与自然界的简单相加, 而是在两者相互关系中生成的整体性和一体化。 (4) 所谓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是实践意义上的世界。马克思提出:“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控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转变过程”。恩格斯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 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我们应当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 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为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也就是说, 人类必须正视自己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种种失误, 协调与自然的关系, 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我们党的领导人不断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1995年9月,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现良性循环”。江泽民同志告诫我们“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 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 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并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当前, 全党正在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可以说, 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和创新。因此, 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引下, 努力实现西部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二、西部地区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西部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 环境建设与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而其内部的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水平也差异巨大, 极不平衡。总体看, 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比中小城市周边的小城镇环境建设好;离市县政府近的小城镇比远的小城镇环境建设好;经济发展好的小城镇比经济发展差的小城镇环境建设好。而且从整个西部地区来看, 由于总体处于经济落后地区, 环境建设与保护不好的小城镇远比相对较好的小城镇数量多。

西部地区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 缺乏整体规划, 或有规划但频繁改变, 或规划不具体且执行不力, 导致整体布局不合理、不规范, 缺乏科学性, 房屋、街道建设凌乱无序。第二, 脏、乱、差现象突出, 缺乏有效管理, 车辆乱停乱放, 摊位占道经营, 垃圾随意乱扔, 缺乏必要的公共设施。第三, 环保意识差, 环保设施缺。没有合理的垃圾处理场, 更多的是采取简单的堆积, 让“自然”来处理垃圾;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随便”排放;工厂废气不经处理随意排放。

从马克思主义的人在自然界中的双重地位的观点出发, 审视西部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西部小城镇环境建设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 因而也就无法实现和谐发展。

1. 环境建设与保护意识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的总体经济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东西部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 西部地区许多小城镇都以农业为主, 经济落后, 许多家庭还处于以解决基本的温饱为目标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普遍关心的不是如何去建设或保护优美的环境, 而是如何大量向自然索取, 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加之西部小城镇普遍较为闭塞, 交通、通讯不够发达, 与外界沟通交流少, 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意识淡薄;西部小城镇的行政管理者们也并未把环境建设与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 而把单纯的人均收入、城镇规模、企业发展等作为其行政“绩效”, 由此形成了整体环境建设与保护意识较差的现状。

2. 小城镇规模简单扩大, 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是为改变农村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这些政策的贯彻实施不仅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林草植被、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而且也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但是这些政策在执行中, 出现“一刀切”的现象, 简单粗暴, 缺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的深入研究, 缺乏科学的规划或有规划不执行, 人为改变规划的现象随处可见, 导致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乱象。从当前情况来看, 农民向小城镇的“汇聚”还停留在简单搬迁的阶段, 表现为小城镇规模简单变大, 人口骤增, 房建凌乱, “街路”不分, 商区、住宅混杂, 医疗卫生、教育、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公益配套设施建设难以跟上。在旧有平衡被打破的情况下, 如何以人为本、科学合理有序地构建新的平衡, 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需要根据各地实际, 深入进行研究和规划的。

3. 企业发展的盲目性, 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平衡。

由于西部大多数小城镇经济落后, “渴望”快速发展经济, 因此, 小城镇的管理者们在发展乡镇企业和招商引资时缺乏理性:对项目不进行认真细致论证, 只要有项目就上, 只考虑经济效益, 而不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由此, 一些“高耗能低产出”、低技术含量的乡镇企业发展起来, 甚而至于一些污染严重、效率极低的已被经济发达地区淘汰的企业也被当成“珍贵的项目”引入到乡镇, “毫无顾忌”的进行生产, 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由于这种经济发展的盲目性, 原有的良田被建成厂房, 森林绿地被破坏, 水库被填平, 以往清澈的河流被非科学的改道或作天然的“排污管”甚至被粗暴的“截断”。以至于污水遍地淌, 垃圾到处堆, 空气臭烘烘。

三、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来认识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性, 实现西部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1. 强化环保责任, 增强环保意识。

保护生态环境, 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在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中, 各级各部门都要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 充分认识西部地区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把西部地区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大事来抓。首先从地方各级行政领导开始, 通过他们的身体力行去影响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将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纳入地方各级行政部门的政绩考核体系中, 促使各级行政部门在作出决策和审批项目时必须紧密结合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来进行, 提高环保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强化责任落实。同时, 通过经常性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去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关心环境, 增强环保意识, 自觉地参与到环境建设与保护中来, 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

2. 科学规划, 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富有特色, 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在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时必须同时进行环境规划, 要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小城镇的周边环境、自然生态、经济发展、资源状况、人口状况、人文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论证, 把环境规划同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区域体系规划、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相互衔接, 实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在确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 要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必要的环境风险评估, 通过科学的评价、预测, 提出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西部地区小城镇的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安排专门的人员来开展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通过经济与环境建设的同步, 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西部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3. 加大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投入, 重视环境治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公益性事业是需要大量投入的, 而西部大多数小城镇经济落后, 缺乏必要的环境治理与保护资金, 因此, 国家应采取倾斜政策, 加大对西部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投入, 同时强化资金监管机制, 保证专款专用, 以真正促进西部地区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上水平。国家也应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与西部地区小城镇“结对子”, 利用发达地区小城镇经济上、经验上的优势来帮助和带动西部地区小城镇搞好环境建设与保护, 以缩小地区间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差距, 从而提高全国整体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建设水平。西部小城镇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居民生活工作区域的环境卫生, 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许多西部小城镇的垃圾是靠“堆积”来“自然处理”, 污水也是“自然”排放, “自然处理”, 谈不上任何处理技术与循环利用。因此, 国家应鼓励、支持科研机构加强“三废”处理技术及设施设备的研发, 研制出更多实用、有效且符合西部小城镇实际需要的治污技术与设施设备。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不要站在自然之外去统治和主宰自然, 自然界本身也有发展权。“任何超过环境承受能力的物质、能量的消耗都会导致整体的变化以致某方面功能的消失。”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 “我们行动的结果应当有利于自然的进程……这种进程包括时间中进行的物理的、生物的和社会的过程。在这个无所不包的意义上, 我们必须与自然和谐地生活。然后才能起到我们的作用, 同时实现我们自己。”人在作用于身外的自然时必须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 考虑自然成本,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总之, 在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中, 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加强环境建设与保护, 以实现西部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6].江泽民文选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8].庞正元.在哲学论坛上[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农村致富下一篇:数字电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