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建设

2024-05-19

农村城镇化建设(共12篇)

农村城镇化建设 篇1

摘要:为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通过对近十年苏南农村集居建设资料的收集, 我深深感到, 苏锡常地区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基本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同时,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探索农民集中居住社区 (以下简称为农村集居区) 实践,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找到了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对策举措与建议。

关键词:苏南,城镇化,农村集居建设

一、苏南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居住方式

苏锡常地区是全省城市化、工业化、农村基本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推进最快、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全省农村经济最发达、农民最富裕的地区。

(一)苏南城镇化总体特征。

苏锡常地区通过上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的积累与繁荣,通过90年代外向型经济快速推动与促进,城镇化发展从加速期进入了快速上升期,近几年驱入稳定发展期。2002年,苏州、无锡两市的城市化率分别突破60%,2005年,又分别上升到65%,年均上升1.5和1.8个百分点,仍然显示出快速上升态势。至2009年,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城市化率分别为66.3%、67.8%和61.2%,平均超过65%,高出全省近10个百分点。苏州5个县级市城市化率平均在60%以上,无锡2个县级市平均为59%,常州2个县级市平均为46%。从2005年至2009年的城市化率来看,苏州市年均仅上升0.3、无锡市年均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苏锡常地区已基本步入城市化稳定期。

(二)苏锡常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居住方式的演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苏锡常地区在“三化”互动并进的发展背景下,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带建设,积极推进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积极参与沿江城市群发展,构建和完善以大市为核心、以县级市为枢纽、以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布局体系,科学确定城镇规划区、工业生产区、农业发展区、农民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调整优化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空间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提升农村城镇化水平,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区域交通、区域供水、区域绿化系统一体化规划,改革创新就业、就学、保障等同城化机制,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推动城乡联动发展有实质性进展。在小城镇建设和村庄建设上,按照城乡一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按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等多种居住模式,用规划引导农村集居点建设。坚持工业企业向规划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即“三集中”),实施“三置换”改革举措,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居住水平。苏南地区经过城乡空间要素整合,经过推进“三集中”,“万顷良田工程”和大批农民进城的变化,带来了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城乡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带动了农民建房和农民居住方式的新变化。

二、苏南农村集居建设面临的突出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推进比较快,为苏南经济转型升级、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镇村建设计划修编滞后。

苏锡常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已历经五个年头,原有规划的一些村庄 (集居点) ,在近几年推进“三集中“、“万顷良田建设”过程中,有一部分村庄和农房面临动迁安置问题。同时,随着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力提高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有些村将面临需要调整村庄选址、集居规模以及耕作半径等问题,原有的镇村建设规划滞后,与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也不能有机衔接,亟待修编调整,更好发挥规划的科学引导和调控作用。

(二)农村集居区建设用地指标紧缺。

在实地调研中,基层对农村集居区建设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是土地指标不能“落地”。启动一个300户左右的集居区建设,至少需要60亩土地,但由于农村建房土地预留指标、先期土地周转指标、土地复垦整理置换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等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集居区建设先期土地周转3年期偏短,跨村组建设集居区土地流转操作困难以及土地指标紧缺等等,都是制约农村集居区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集居区管理制度不顺。

虽然苏锡常地区农民集居区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但相当数量的集居区管理,却存在着多头混乱的状况。集居区基层组织,有的叫社区管理会,有的叫社区居委会,但多数仍以原村委会为主体维持运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承担的职能及管理方式,没有脱出村委会职能和管理方式;同时,由于管理范围拓展,管理对象增多,管理力量严重不足,管理能力薄弱,物业、环卫管理借助城市居委会管理办法,行政、经济、党务、财务、征兵、治安等事项,都依然按原来行政村的归属管理。一些集居区涉及多个行政村,管理主体多头,一些规模较大的集居区,管理难度更大。苏州市5000人至3万人左右的农民集居区有200多个,居住着全市1/3左右的外来人口。不少集居区存在外来工子女入学难、老年管理难、社区管理费缺口大问题,还有些集居区偷盗和群体性事件出现增多倾向。

(四)公共设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2006年《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出台后,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功能逐步增强,实施逐步配套。近几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集居区先期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配置显得偏小偏少、有的明显不足,与农民生活需要不相适应。比如:居民对美容美发、养身健体、道路车位、商业服务等需求越趋多样,原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档次,已不能满足村民需求,与村民需要存在明显差距。

(五)集居区建设投入不足。

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一般以“市扶持、镇奖励、村投入”为主要形式,但资金投入大头主要是村级经济。虽然苏锡常地区村级经济相对较强,但近几年农村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村级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以奖代补额度不大,远远不能满足集居区建设资金的需要。况且,集居区建设周期长,运行成本高,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不少镇村反映,因资金不足,一定程度影响了集居区建设的进度、标准、功能配套和规划实施,在极个别地方,也多少影响到对动迁农民的补偿标准和水平。

三、推进苏南农村集居建设的对策举措和建议

当前,苏锡常地区正进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和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的新发展时期。农村集居区建设,为苏锡常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腾出了新的空间,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了有效路径,为基本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针对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实际困难,我们感到,进一步推进苏南农村集居区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规划引导,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健全公共服务,创新管理机制,加大财政投入,着力处理好规划统筹与协调、文化继承与创新、规范管理与改革、集居规模与合理布局的关系,真正把农村集居区办成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一)进一步完善镇村布局规划,科学引导农村集居区建设。

要根据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促进苏南农村更加科学集聚集约发展,依据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客观需要,适时调整和修编村庄建设规划。注重土地利用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相互衔接,合理确定保留、扩建、撤并村庄数量,优化镇村空间结构;要合理确定集居区建设规模和耕作半径,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在规划实施中,要切实发挥好规划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严格农房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有序实施村庄规划,稳步推进苏南农村集居建设。

(二)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着力形成集居区建设用地等保障制度。

当前,苏锡常农村正在进一步探索“三置换”改革、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三集中”,急需对农户宅基地置换商品房、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补偿、农户宅基地调整、农村土地流转等事项进行规范引导。省里应尽快研究制定和完善《推进农村集居区建设的政策意见》,指导各地稳妥推进集居区建设。要明确农产宅基地年度用地计划、土地复垦整理置换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等政策;要允许农村集居区建设用地“先占后补、先用后征”,适当放宽集居区建设先期土地周转周期限。

(三)坚持立足乡村实际,努力提高农村集居区规划设计水平。

农村集居区的规划建设,要与当地农业农村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定位相适应,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条件和需要相适应。要在提高现代化水平、保障安全便利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形成有乡村特色的空间布局、内部功能和风格色彩。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人工与自然、个性与多样的关系,处理好保护地方建筑特色与吸收西方建筑元素的关系,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关系。要田地制宜,根据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区位条件,设计不同类型的农村集居区,提高农村集居区设计建设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

(四)创新多头管理体制,探索研究农村集居区管理机制。

农村集居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影响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要加快改变农村集居区多头管理状况,建立现代社区管理机制。要加强社区管理职能配套,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各类群团组织建设,着力提高社区的凝聚力。要对城镇周边有条件的农村集居区,加快“村转居”步伐,纳入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体制;要对坐落在农区的农民集居区,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社区管理模式。要制定出台《农村集居区管理细则与办法》,明确集居区车辆停放、外来人口、老年群体、计生和物业费收缴等管理服务办法,改善和提高农村集居区管理水平,建立秩序井然、安全卫生、繁荣和谐的新型集居区。

(五)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健全扶持农村集居区建设的长效机制。

目前,镇村经济是推进农村集居区建设的主体,但村镇财力有限,集居区建设资金普遍不足。各级政府要加大“以奖代补”力度,加大财政对农村集居区建设的投入,并形成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集居区建设的进度和运行的稳定;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农村集居区建设专项资金,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支持村庄整治和集居区建投。要赋予镇村与事权相应的财权,鼓励集居区自我积累,加快软、硬件发展,不断完善公共设施配套能力,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同时,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解决好动迁农民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土地置换补偿等切身利益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小林.苏南乡村城市化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 1996

[2]洪银兴.苏南模式的演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J].前线, 2008

[3]宋林飞.中国“三大模式”的创新与未来[J].南京社会科学, 2009

[4]严书翰, 谢志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5]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及管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农村城镇化建设 篇2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域集中和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在于搞好小城镇建设,而搞好小城镇建设又势必无法回避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我们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进而直接影响到当地城市化、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宜居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环境问题

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容量较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的荒漠化、水土流失、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耕地资源减少等生态问题与资源问题,环境污染并不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工业污染逐步受到控制的同时,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国家环保总局对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的总体评价是[1]: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止。农业污染加剧

据统计,我国农业污染量已占到全国总污染量(即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总和)的1/3~1/2,不仅成为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农产品安全、人体健康乃至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3],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污水灌溉、农村生活废弃物、水产养殖、乡镇企业的“三废”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粪便污染等问题,造成我国农村地区水体环境质量日趋下降。重金属、化学农药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饮用水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4]。另据检测[5],我国农村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的地表水为40.44%,地下水为45.94%,集中式供水为40.83%。浙江省环保局2002年进行的局部调查表明,农村聚居点的环境质量,除了大气污染指标外,其余均已经劣于城市[6]。

(二)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 1.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在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但乡镇工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明显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另外,由于布局的原因,大部分乡镇企业与农田、农村居民点交织在一起,更容易造成直接污染。近年来,城市普遍加强了环保监管,工业企业退出城市,不断向郊区和农村分散,工业园区也多选择在远郊农村建设。这给农村地区带来自身发展的动力的同时也承担了企业的污染,造成工业污染的转移。特别是造纸、塑料、电镀和水泥等重污染行业污染物的排放使农村大气、水和土壤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

2.城市生活污染向农村转移。我国小城镇规划中存在规划不合理,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相互衔接,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形成沿公路的带状集镇或呈现与工业区混杂的分布。这些小城镇由于缺乏垃圾填埋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生活生产废弃物聚集于居住区域,行成沿居住地分布的污染带,致使饮用水源受生活污染相当严重。目前,我国一般是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作为基本处理方式,许多垃圾填埋场都选择设立在城郊地区,由于许多垃圾填埋场不能完全达到卫生填埋要求,导致生活垃圾直接进入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农村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

3.旅游污染向农村转移。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旅游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污水和垃圾等环境污染的整治不够规范,所带来的生活污染和交通污染,人文景观和娱乐设施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环境。(三)点源与面源污染集中体现

随着我国对工业领域严重污染企业的点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逐渐突出,尤其对地表水和土壤的影响更为严重。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和畜禽养殖废水、废物的排放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排污是造成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比重远大于来自城市生活污水的点源 污染和工业的点源污染[7]。

由于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与降雨关系密切,面源污染具有间歇性,还受到特定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因此,农业面源污染更难监测、评估和控制,整治难度更大。

据统计,到2008年,中国化肥年使用量已突破5107.8万吨,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氮肥的利用率平均仅为40%左右,其余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造成污染。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使7%的土壤受到杀虫剂的污染。农膜使用面积已突破亿亩,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大部分农膜不易分解,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的吸收和生长发育,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地下水难以下渗,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会析出铅、锡、酞酸脂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造成新的土壤环境污染[8]。另外,目前我国已经废水灌溉面积达361.8万公顷,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3%。由于缺乏常规监测及科学管理、排灌系统不健全等问题,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污染物质极易被作物吸收,后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已占农业总产值的35%,成为农民、农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养殖业的发展也加剧了污染。全国畜禽粪便中各种污染成分的年产生量,已经接近工业废水,而畜禽粪便进入水体中的COD、氮、磷的量已经超过 化肥[9]。

我国农业生产产生大量的秸秆,每逢农作物收获季节,大量焚烧秸秆,产生的浓烟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此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垃圾一直呈现数量小、种类少、易分解的特点,采用堆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基本可以维系垃圾总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现代生活方式逐渐确立,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组成特性,逐步与城镇相似,卫生部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 圾量为0.86公斤,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10]。不仅数量猛增,收集与运输困难,且成分更为复杂,处理难度加大,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剖析(一)国家法律层面

我国迄今已经制定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多件,军队环保法规和规章10余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批准和签署多边国际环境条约51项,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共1600余项[12],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其中专门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与条款几乎为空白。

1.国家立法对农村环境保护相对薄弱。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部分,仍为立法盲区;部分法律法规条款只对相关问题作出了原则性要求和限制,可操作性却不够强,造成国家对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等村办、民营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的行为缺乏有针对性的 法律法规,使得执法机关无法可依[13]。

2.行政执法力度不足。目前乡镇、农村的环境保护机构效力低,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加上一些存在于行政机关中的普遍问题,比如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乃至综合素质低下等,使得农村环境监管乏力。

3.司法界定尚待明确。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公共利益或介于产权不清境地的纠纷利益受到了侵害,“公益诉讼”问题尚有待明确的解决。4.公众法律意识亟待提高。2005年因环境污染上访的案件68.972万起,是1995年的11倍。2006年和2007年也是70万件左右。上访的主体为整村或几个村联合上访的占多数[14]。尽管我国农民群体的环境意识正在被唤醒,但与城市居民的环保法制意识比较,仍有较大差距[15]。由于对环境保护知识和法律常识的缺乏以及政治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农民对环境污染侵害的关注力度还远远不足,法律意识还亟待提高。

(二)政策体制层面

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城乡社会采取和实行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把投入重点放在大城市、投入结构放在大工业和大工程上,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因此造成农业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是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难以以投资回报率吸引社会资金,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长期的“政府主导型”环保工作模式造成公众在环保领域明显呈“政府依赖型”。另外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 基本原因[16]。

(三)环境监管层面

我国以行政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环境政策,因为农村环境管理机构的缺失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特点而失去其可操作性。农村的环境管理机构的工作主要局限于农村工业污染监管,对于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涉及很少。另外由于环保机构的隶属关系复杂,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环保法规、政策,许多工作很难落实。而且在农村环境政策方面,强制性规范少[17],而一些奖励性环境政策法规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又相矛盾。(四)治理技术层面 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多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存在着技术、经济障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是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较高的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有些专门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而开发的技术,也因污染源分散、污染物的收集与运输困难、运行成本高方面的问题而难于推广。(五)资金投入层面

城乡分治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资金扶持与承担环保责任上存在不协调。长期以来,污染防治资金绝大部分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城市在大量投入资金的支持下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已经建成并日趋完善,而广大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缺乏,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沿河流排放,垃圾沿河、沿湖、沿路边随意堆放。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农村环保部门缺乏应有的管理经费,相当一部分管理经费和工资,要靠收取乡镇工业的排污费来解决,排污费不能用来治理环境,农村的环保政策的效度和合理性就受到质疑,环境管理更加困难。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政府在污染治理方面投放的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由于各部门之间协作性不够,治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一)优化城乡环保规划,健全城乡环保政策

合理的城乡布局需要在城乡规划中引入环保观念,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合理确定服务的内容和配套的标准。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强城市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延伸,实现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分散的工业源,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缩小城乡经济、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差距。统筹城乡产业结构链,实现资源、废弃物的有效利用,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不仅要考虑产业布局对城市的影响,还应从污染扩散角度考虑对农村的环境影响。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特点不同、环境问题的致因不同,现行的环境政策在农村的作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对现有环境政策体系进行创新非常重要。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规划、立法、市场等手段来促使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进行利益补偿。二是逐步建立引导性环境政策体系,政府要从管制性环境政策向引导性环境政策转变,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引导农民自觉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二)加大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为了农村环境保护迅速推进,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自己的预算,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要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

尽快建立乡镇环保监管体制。建议各级地方人事部门加强研究农村环保监管体制,增强基层环保工作活力,明确职责和分工,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农村环保运行体制。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技能 解决农村环境问题,要依靠两种基本的力量:一是具有专门技术的环保科技公司,他们可针对具体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开展治理和修复;二是农民群众依据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在生产和生活当中的污染防治实践,结合各地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于当地实际情况的处理技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和废弃物的的资源化利用。另外,还应着重推广太阳能、沼气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能源。

(四)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促进公众参与 应加大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力度,建立健全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制定具有强制性的国家和地方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政策法规及约束各级政府干扰环境执法的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另外,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要加强农村居民参与环保的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监督体制,全方位、多层次的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农村城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构建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及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镇文明逐渐接近、趋同的自然历史过程,它既是城乡差别缩小的自然历史过程,又是城乡融合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居民化都需要大量资金的积累和投入,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由于分散、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业经济的弱质性所导致的低回报率,与商业性金融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悖,使农村城镇化面临资金困难。

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

(一)资金供给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1、农村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由于长期推行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的经济战略,造成农村基础设施相对于城市滞后,极大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目前农村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集体积累和农户自有资金,资金匮乏使得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十分缓慢,与城市的差距日益扩大。

2、涉农企业资金筹集困难。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初始资金的74%为自由资本,约17%来自家庭、朋友和风险投资,9%来自非金融机构融资,商业银行贷款比例几乎为0,而涉农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情况不容乐观,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一直在 5%左右徘徊,这与农业和涉农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不相称。

3、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资金紧张。农村居民平均每人每年生活消费支出约占城市居民的1/3左右,人均消费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低于10%,这也表明了农村居民的生产性资金极度紧缺。

(二)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效率低下

1、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比重高。农业贷款和农村企业贷款违约率高一直是涉农金融机构头疼的问题,过高的不良贷款率挫伤了金融机构拓展农村业务的积极性,使得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愈加严重;而得不到金融支持的农村经济更难以负担市场化的金融资源成本,从而导致了农村金融与经济在低水平上的恶性循环,制约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2、补贴性、政策性的金融支农效果不佳。传统的政策性金融支农措施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且会滋生多种不良效应,具体表现在:①低利率对商业金融机构具有挤出效应;②当政策性金融被广泛视为一种补贴或者拨款而非贷款的时候,就必然出现较高的违约率和较低的还款率,破坏了金融生态环境;③对于目标客户群体,金融机构最终的客户到达率也令人失望,低利率的优惠资金往往被那些乡镇社区中的有权阶层获得。

3、金融支持对农村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由于农村金融政策长期以来缺乏明确的定位,始终在政策性的扶贫金融、互助性的合作金融及市场化的商业金融机构之间徘徊,农村金融支农并未注重对农村城镇化的导向作用,在支持基础设施改善、支持农村工业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支持城镇化后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持续性的政策措施,因此难以产生积极的效果。

(三)金融支持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农村城镇化的多种需要

1、农业保险严重缺失,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缓慢。农业保险供给缺口巨大,与发展农业经济、保障农民生活安定、推进农村城镇化有极大的差距。同时,由于我国农村社保体系构建起步较晚,国家投入不足,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无论在覆盖广度还是保障深度上都远不能满足农村城镇化的要求。

2、其他现代金融服务尚未起步。金融机构所开展的业务基本局限于存贷汇,对与证券投资、理财咨询、代收代缴等业务,农村金融服务少有涉足;教育储蓄、助学贷款这样的服务在农村也难以开展。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的空缺,除了使农村居民难以享受现代金融所带来的便利以外,更重要的是使农民的经济观念难以跟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重了农村信息闭塞、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的局面。

二、城镇化中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農村金融机构锐减,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萎缩,农民求贷无门。从名义上讲,我国农村银行类机构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六类。但随着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商业银行陆续撤并县及县以下的营业网点,农村获取金融服务的途径急剧减少。一方面,在农村大部分富裕户受传统观念和经营规模影响,不愿贷款:贫困农户无人担保,偿还能力弱,贷不到款,农村弱势群体贷款无保证。另一方面,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为降低经营风险普遍实行了贷款第一责任制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这种信贷管理措施,制约了农村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尽管农村信用社已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但由于贷款授信额度的限制,使现有的农户授信额度不能满足农村种养大户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资金需求,很多农民无法实现大额贷款和短期周转性贷款。

(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一方面,从信贷支农情况看,2005年末,对农村发放贷款的农行、农发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20.7万亿元的19%,比“十五”初期增加了1.6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1.7%,但大大低于全国的总体增长水平。这说明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也说明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农村保险业严重落后于农村城镇化建设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保险自1996年实行商业化经营后,因为利润微薄,甚至亏损,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加之缺乏政府有力扶持而逐年萎缩,2005年全国保费收入中,来自农业险的仅有0.148%。

(三)金融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支持趋于弱化。一是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一方面农发行作为当前唯一农业政策性银行,由于其功能缺位,业务范围萎缩,无法充分发挥对农业的政策性支持作用。另一方面,亟需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二是金融机构在体制、机制、方式上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各金融机构存在非农化服务倾向,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支持趋于弱化。

(四)农村金融服务的结构不尽合理,资金投放导向作用不明显。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作用和农村融资供求矛盾紧张以及不良贷款包袱沉重等因素,当前的金融机构还习惯于“买方”市场,不注重开发市场,增加服务品种,而是乐衷于小额贷款。在代表农业发展趋势的优质农产品、绿特种植和畜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金融支持上没有实现有效对接,资金导向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五)民间金融组织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在正式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和农户的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组织由于贷款手续简单、贷款期限灵活、交易成本较低等优势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尚未取得合法身份以及监管缺位而受到国家法律和金融法规方面的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三、城镇化进程中构建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目前,农村城镇化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农民自身收入或集体经济收入;二是财政预算资金;三是社会资金;四是信贷资金。农村城镇化建设所需巨额资金不可能更多地依靠财政预算,金融更应成为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

(一)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调整农村金融体制机构,建立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首先确立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地位,其次发挥政策性金融在特殊领域的主导功能,对农发行的发展方向重新定位。再次,对民间融资应改变过去以打击、遏制为主的方式,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疏导,把民间借贷行为置于可控风险之内,这不仅可以发挥民间金融对正式金融制度拾遗补缺的功能,还有利于解决农村金融的定价问题。

2、创新和丰富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交易工具

第一、鼓励正式金融机构服务创新。农村中养殖大户、专业户和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可以通过正式金融机构来解决,如通过商业银行业务、证券市场业务、甚至风险投资业务。加快正式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创新,也有利于民间资金的合理配置。

第二、要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为农村资金供给提供补充。推动农村中小企业的票据融资业务的开展,央行应当积极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再贴现政策;降低龙头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条件,解决农村企业融资方式单一的问题。

(二)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1、央行要加大支农再贷款力度,强化宏观调控性。央行要通过增加再贷款的投放、延长再贷款的期限、放宽再贷款条件等手段,重点扶强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增加流入农业的信贷资金量,扩大农户受益面,保障农业资金投入。对农业贷款要推行有选择的低利率政策,减轻农民利息负担,体现国家对弱势群体的扶持。

2、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功能定位,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在改进贷款管理方式、放宽贷款条件、丰富信贷品种、拓展业务新領域上下功夫,使其真正成为“农村融资的主力军”。另外还应继续加大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力度,完善其治理结构;赋予农村信用社更大的利率决定权,推出更多的适合农民的、更为便捷的金融产品。

3、调整农发行的业务范围,突出专项功能。在粮食流通领域贷款的基础上,允许其开办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粮食生产专项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扶贫贷款等业务,突出专项功能,强化政策性,针对农村经济的弱质性,把职能定位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性项目,包括国家专储贷款、扶贫专项贴息贷款、重点建设项目贷款和国家财政资金相配套的重点项目贷款等,以壮大其支农资金实力。

4、增加邮政储蓄支农比例,强化回哺性。由于邮政储蓄设在县以下营业网点单纯吸收存款的状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融资。为此,要改变邮政储蓄资金归属,邮政储蓄银行应在吸收存款的同时开展信贷业务,要求其在发放贷款总额中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支农,将其以合理价格返还农村地区,坚持以农为主的经营方向,加大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实现邮政揽储资金“取之干农、用主子农”的良性互动效应。

5、明确农行的支农定位,加大支农力度。农行要明确其商业化的支农定位,重点做好对商业化程度高、资金需求量大的中高层次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一是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农业产业化经济形式,积极创新信贷支持方式。二是支持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新建、扩建、老城改造以及与农村城镇化建设配套的园区建设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6、重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乙农村城镇化建设就像环境建设、西部开发、公共卫生事业等一样,除财政拨款和市场资银持外,还需要介于二者之间的金融服务,即需要“开发性金融”的支持。政策性金融应具有市场化运作的灵活机制,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的经营思路十分明确,其自身经营改革创新的力度也很大。

(三)合理引导民间金融发展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着较大量的民间资金,大量的民间借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短缺,但同时也积聚了较大的金融风险。如何建立有效的途径,引导民间金融发展,有效化解金融风险,使其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1、民间金融应突出合理疏导,强化监管。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放高利贷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加快民间金融立法,使民间金融有法可依,规范发展;考虑国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不能满足农村融资的现实,应适度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容许民间借贷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存在,建立民间借贷管理协会,严格监管。积极引导正当合理的民间金融组织,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加以监督,使其公开化、规范化,以其投向自由、借贷期限灵活和手续简单等优点来满足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多元化和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2、探索农地金融。农地金融即农户或拥有大量土地的经营业主以土地经营权作抵押从银行获得贷款用于发展生产。目前,我国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都存在农民以外的其他利益主体。土地产权的不清晰使农民不能充分行使土地权利,土地的使用权有偿转让受到限制,农地金融的发展受到限制。农地金融发展的关键是增加农民生活来源、提高农户在城镇谋生的水平。只有农户离开农村土地尚能生存,土地的真正流转及农地金融的真正形成才有可能。

(四)完善农村保险服务

1、国家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国家应加大农业的政策性保险,使金融机构的贷款远离后顾之忧,促使商业保险机构在农村开展借款保险业务。借款保险是解决担保难的有益探索,对银行寻求新的担保方式、保险公司开辟新的险种有积极意义。

2、建立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农业保险的介入,可使农民在对农业结构调整中风险的不确定性大降低,随着风险的降低,一方面可以为农村金融提供基本的还贷保证,减轻贷款顾虑,另一方面可使农民敢于贷款,提高贷款热情,因此,建立农业保险对农民、金融机构、保险公司都有益。

(五)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

1、拓宽金融服务口径,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结构的优化。要针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种养多元化提供大力支持,开展农产品抵押贷款,如对大型农机具开展抵押贷款、畜牧业专项长期贷款业务等;针对农村基础建设的需求,加大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对区域经济有带动作用的经济重镇,开展供水、商品住宅建设、交通、通讯、能源、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通过提供住房消费贷款,以拉动农村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通过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贷款,满足农民现阶段生活的需要:通过提供助学贷款,解决贫困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2、建立农村信用体系。构建资源共享、评定权威、约束有效、维权有力的信用体系是农贷畅通的重要保证。可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非盈利性、保本微利的信用登记咨询机构,及时从银行、税务、企业等其它部门广泛收集信息和数据,在严格依法管理的前提下,依靠现代技术通过授权查询的方式,向金融机构及社会广泛评估、公布守信状况、经济实力和发展趋势,全面、准确、公正地评定各经济实体的信用等级。积极开展信用乡镇、信用企业、信用农户的创建活动,加大对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制裁力度。

3、构建农业基金体系,设立农业结构调整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发展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以及为在结构调整中收入受到影响的农民提供补贴,这是国际上一些国家通行的做法。同时,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各项资金的管理力度,确保这些资金专款专用,保证到位,不得挪用。

4、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掌握农户的资金需求状况,简化贷款手续,按照农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努力满足农民生产、生活资金需要,要进一步发挥金融部门信息广的优势,为农民增收出谋划策,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当好农民的金融顾问,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重量。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辩证关系 篇4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按照现代化的要求, 遵循党和国家的支持和引导, 通过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乡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逐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 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建设, 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就是说,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大力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增强农村软实力,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城镇化是一种过程。城镇化是农村过剩的劳动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的迁移过程, 也是乡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的就地转化过程。总的来说, 就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这种过程既包括农村人口的流动, 农村人口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以及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也包括由此带来的国民产业结构的转变、劳动力流动范围的变化、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城乡规划设计的变化。

二、城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对吸纳和转移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相关信息可知, 我国的耕地面积已迫近18亿亩的红线, 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 截至2013年, 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3%。尽管农业人口在逐年下降, 但人多地少的现实仍然存在, 这使得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 城镇化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 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改善其生活, 使广大农民更快地富裕起来。并且, 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便弥补了这一旺盛的需求, 这也使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了共赢。

城镇化通过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推移, 扩大了对农村地区的要素需求范围, 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使某些产业不断向农村周边地区转移, 为农村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及人才, 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 城镇化程度越高, 打破固有的农业传统格局的速度就越快,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越快, 这就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水平。不仅如此, 城镇化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更多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 城镇化对转变农村生活方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使农民可以分享城市的文明, 感受文化的多元, 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之中。

三、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的动力与补充

党的十八指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规划未来农村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指导思想, 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途径, 是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和必要补充, 更是推动城镇化的必经之路。

如何用稀缺的耕地养活13亿人口, 让每个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并且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就需要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大机械生产以及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将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 也就又使得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增加了本就过剩的农业人口, 也就加快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速度。然而大、中城市的承载空间有限, 不能满足大量流动人口的需求, 所以部分农民就会选择向城镇转移, 这也就催促了城镇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 生活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农民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习惯和自身素质。农民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自身的素质, 由“靠力气吃饭”转向“靠技术吃饭”, 为城镇化提供了人力和智力的支持。

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的必要补充。首先, 我国幅员辽阔, 农村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交通不便, 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农村就地城镇化就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发挥其农业生产的优势, 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绿色农产品, 同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其次, 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愈加明显。据测算, 到2016年, 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劳动力比例将达到50%。并且, 农村留守人员也呈上升态势。这些留守人员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 他们往往都或主动或被动地留在农村, 尤其是一些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的老人, 故土难离的情结使他们不愿意离开生活的热土。如何让这些农民和留守人员过上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农村生活, 加强新农村的建设至关重要。最后, 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 甚至举家搬迁到城里, 农业耕作缺乏充足劳动力, 导致许多耕地撂荒、农村住宅废弃、田园荒芜。如何改善农村荒芜、废弃的景象, 也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离不开城镇化的建设, 更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 只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理想。

农村城镇化建设 篇5

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抓紧抓实抓好。

一、对巴中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区设市十六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底,全市有123个乡集镇,61个建制镇,其中国家级重点镇5个,省级试点镇48个,县城以下乡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乡镇平均建成区1.1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布着一个小城镇。恩阳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5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清江镇近几年来城镇房屋建筑面积以每年5—10万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户、人的速度增长。

(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抓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功能完善,小城镇成为人口、经济、社会等资源的重要集聚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辐射点,成为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结合点。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起到了吸纳作用。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1%。比如,乐坝镇总人口7680人,城镇人口达到6100人,城镇化率达到80%。白衣镇十年来镇区面积扩大8倍,城镇人口增加6倍,达到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

(三)基础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底,全市乡镇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条,里程1208公里;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70%;乡镇通电率100%;60个乡镇建有集中供水厂(站);所有建制乡镇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60%的乡镇开通网络;建成了一批综合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经营超市,促进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阳、清江、乐坝、涪阳和兴文实现天然气管道集中供气;地处深山的空山乡实现了“五通”。

(四)镇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加快增长,特别是建制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乡集镇。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型、工贸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小城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小城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4亿元,其中二产业6.47亿元,三产业10.63亿元。如,乐坝建镇十五年来,坚持以工业、商贸为主导,去年底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占gdp的8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为4:43:53,提供税收超过万元。涪阳镇兴办12家超市,新建1万平方米综合商品交易楼,吸引了一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客商,个体户达到250户,带动了以涪阳、陈河为中心的通江银耳、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

(五)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我市部分小城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红军文化。长赤、毛浴、沙溪、光雾山(桃园)、得胜等镇具有光荣的红色历史,深厚的红色文化。白衣古镇以上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著称。恩阳古镇以红军文化、特色民居远近闻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水宁寺、白衣、毛浴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清江、曾口、涪阳、铁佛等21个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镇。

尽管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规划明显滞后。城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求。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率仅为27%,绝大部分小城镇没有控制性详规,更没有小区规划。已有的小城镇规划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总体布局与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城镇规模偏小,90%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其他乡集镇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停留在农村居民点的层次上,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城镇品味,基本上是一条水泥路、一排卷帘门,“千镇一面”的火柴盒式建筑,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农村城镇化建设 篇6

关键词:农村;垃圾治理;困境;对策

0 引言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垃圾治理却成了令人头痛的难题。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1亿吨,其中0.7亿吨未做任何处理,直接危及6.5亿农民的生活环境,因此垃圾围村并不是危言耸听。在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文明新常态的背景下,解决好农村垃圾治理问题也将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题。

1 农村垃圾治理现状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垃圾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然而治理方面却还是处于乱丢乱弃、自然消解的状态。除了日常的生活垃圾、牲畜粪便、农药化肥包装袋、废弃电池等危险有害物污染也值得警惕,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常常会随着降雨、地下水渗透,污染土壤,危害作物,直接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间接造成人体健康危害,因此农村垃圾治理刻不容缓。

2 农村垃圾治理面临的困境

虽然基层农村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治理的重要性,也开始着手治理,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垃圾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整个治理状态仍不容乐观。就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来说,农村垃圾治理面临着如下困境。

2.1 九龙治水,无人统管

农村的垃圾治理问题同城市一样,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九龙治水”的情况同样存在,由于治理有困难,职责又不清,部门间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存在。此外,在经济发展为重心的思维影响下,乡镇的主要领导普遍都将精力投入到了招商引资、发展项目上,而垃圾治理则成为最后的选择,被动应付的现象十分普遍。

2.2 经费有限,设施落后

垃圾治理就必然涉及到资金问题,由于乡镇基础的财政收入有限,村集体又无法拿出大量资金,像城市里一样收取垃圾处理费在农村又行不通,费用问题变成了切切实实的拦路虎。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保洁员配备严重不足。

2.3 处置简单,缺乏规划

目前,农村垃圾治理奉行的还是简单粗暴的原则,要么堆放掩埋,要么集中焚烧,没有一套科学的处理机制。使用过的废旧蛇皮袋、保温用的地膜和废弃的农药瓶等垃圾乱丢乱弃,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而一些为规避监察而生存于农村的工业作坊也因为没有管制规划,废弃物乱排乱放,严重污染农村环境。

2.4 队伍老化,不便管理

当前农村多以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为主,垃圾清扫、处理工作也只能由他们来完成,不过相较日常农活家务,清洁只是兼职性质的工作。再加上缺乏日常管理与监督,没有任务与考核,清理效果无法达到真正的需要。此外,工资低,任务重,容易遭人歧视,导致整个队伍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不便管理。

2.5 陋习严重,意识薄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于户内卫生的重视逐步提高,但对于户外卫生却还是事不关己的心态。长期养成的乱扔乱倒、乱堆乱放习惯很难在短时内得到改变。此外在农村还流行着这样一种观念,在城里都是政府负责卫生处置,在乡下也理所应当地是政府的事。

3 消解农村垃圾治理困境的对策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号召下,转变农村垃圾围城的困境尤为必要。综合分析来看,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3.1 建立管理部门,让乡镇垃圾治理制度化

乡镇垃圾的治理离不开权责分明的管理部门,通过编制农村垃圾管理办法,完善农村垃圾处理管理机制,理顺各级行政部门及官民的联动机制,促进乡镇垃圾治理的制度化,推动乡镇垃圾治理的稳定发展。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将垃圾治理纳入干部工作的量化考核范围,给予治理好的村集体奖励,提供示范效应,对于拖拉应付的则要扣除相应的经费,并一票否决,取消其他评优,以示惩戒。

3.2 拓宽筹资渠道,确保农村垃圾治理有序进行

在现阶段,单单依靠财政投入是行不通的,必须扩大筹资方式和渠道。除了市县级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加大农村垃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还需要采取多種补贴的形式,加快垃圾中转站、填埋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还要积极拓展其他资金渠道,如群众集资、企业家捐资等。此外,还可以利用农村的集体资源置换,吸引社会和力量投身农村垃圾整治,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采用了垃圾服务招标的形式,根据美国官方调查显示,私营机构承包比政府直接提供服务便宜25%,这对于居住分散程度更高的中国农村来说,更具有借鉴意义。

3.3 完善管培体系,提高农村保洁员队伍的专业化

有好的体制还需要好的人去执行。作为农村垃圾治理的中坚力量,保洁员队伍必须进行规划化、制度化管理。从制度层面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定报酬,确保责任落实到人,管理到位。同时还要制定培训制度,通过专业化培训,让他们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地去做好垃圾处理工作。

3.4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垃圾治理的自觉性

农民永远是新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垃圾治理的重要力量。宣传教育和动员农民参与农村垃圾治理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宣传科普垃圾处理基本知识,引导教育他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同时通过垃圾分类也可以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丽丽.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浅析[J].青春岁月,2012(18):4.

[2]王波,黄光伟.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6(12):33.

[3]李威.美国农村垃圾治理经验与启示[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4(3):63.

农村城镇化建设 篇7

1.1 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 2011年年底, 中国大陆总人口数量为134735万人, 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为51.27%, 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了农村。这意味着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 正快速进入城镇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建设, 是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1.2 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特征

区域因经济技术和自然资源条件的不同, 各区域城镇化的具体路径各不相同, 各地区城镇化都带有本地区的特色。但从城镇化的核心即城镇化作为城乡资源和生活方式的融合过程讲, 它们也具备相同的特征。

1.2.1 城镇人口增速较快, 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农村城镇化的根本标志之一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某种角度上讲, 人口由农村迁移到城镇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和城镇的不断发展, 城市城镇规模的扩大, 产业聚集和分工细化, 推动着新产业的发展和新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加, 极大增强了城镇对农村人口吸纳能力。此外, 城镇人口总量和城镇人口总量与总人口比例也是考核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1.2.2 城镇数量增加, 产业聚集度提高。

城镇数量增加和产业聚集度提高是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主要特征。通过资源要素聚集和产业聚集发展, 推动城市和小城镇数量增加, 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城镇数量增加, 城镇素质提高, 大中小城镇体系的完善, 能够扩大对农村地区的辐射面。产业聚集度提高, 则有助于对农村人口的吸纳;有利于产业分工和服务业发展, 这就为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新的就业空间, 就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城镇人口增加。随着人口、资金和各种物质资源不断向城市集中, 极大地推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不断发展和聚集, 从而促使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市发展和小城镇数量增加。

1.2.3 城市、城镇、城乡间的关联度得到强化。随着城市和城镇

的发展, 在区域空间范围内形成城市和城镇有机结合的网络状结构式城镇体系, 从而不断提高城市和城镇对农村生产要素吸纳能力和城市现代技术、生活方式对农村扩散能力, 促进城镇以及城乡之间的关联强化。这种关联强化主要是通过四种效应加以实现, 分别是扩散效应, 分工效应, 吸纳效应及开放效应。四种效应的相互配合必将使城市、城镇、城乡间的关联度得到强化。

1.2.4 城镇及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升级。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生活方式和城乡资源互相融合的一个过程, 因此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也是城镇及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升级的一个过程。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 不仅是城市城镇数量上的增加及城市城镇的发展, 也包括城市城镇居民素质的提升、农业知识化现代化以及农村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变化。这些也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之一。

2 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分析

2.1 城镇规划水平较低, 发展战略短浅化

因为传统经济体制留下来的观念影响, 导致许多地区按照传统方式制定城镇发展战略, 由此带来了城镇战略短浅化, 规划水平较低的问题, 不适应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速度, 配置的合理性也亟待完善。现今多数城镇不能够形成规模, 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很多, 从而引起资源利用上的浪费。由于各地规划差异较大, 各个地方的城镇发展速度快慢不一, 有些发展速度快的城镇相互较近, 可以联到一起, 这种情况下城镇间完全可以进行合作,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但是现实情况确是, 因为受到行政区域的制约, 却城镇各自为政, 造成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资源浪费, 结果就是形成不了规模, 并且妨碍了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中。

2.2 农村城镇化建设制度不够灵活

农村城镇化建设目前没有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 投入资金以当地财政投资为主, 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农村城镇化管理制度尚不够成熟, 目前还存在太过依靠政府或政府失职的情况, 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之中, 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 其中一部分农业用地需要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随着当前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非农建筑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到大, 但因为农业土地指标受到严格的限制, 所以许多城镇投资项目不能落到实处, 进而制约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另外, 农民工进城务工、社会养老保险、城镇企业管理、户籍管理制度尚待完善, 并且各种针对城镇企业的不合理收费项目繁多, 为农民进城镇办企业设置了种种障碍。

2.3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脱节

在当今农村城镇化建设水平相对提升的同时, 乡镇农村居民的文明素质以及社区文化氛围却没有随之跟进, 了相应的丑恶衰败腐朽等现象不停地滋生蔓延, 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另外, 虽然农村城镇化建设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使得经济提升很快, 但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却明显跟不上经济效益的步伐。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发展很快, 但乡镇企业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也给农村及其周边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 对自然资源进行了近乎掠夺的开发。根据相关部门统计, 目前全国26%的农村人口用水存在污染隐患甚至水质污染。两亿多农民喝不上合格的饮用水, 使得农民身体健康成为了一个很大问题。此外, 因为水质污染所导致的各种地方性疾病, 使得人口死亡率和婴儿畸形率大幅上升。

3 农村城镇化问题对策

3.1 加强城镇整体规划, 发展战略要富有长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 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从此可以看出, 需要加强城镇整体规划, 并且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 因地制宜提出合理的城镇发展战略方针。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应当按照城镇发展规律、城镇区域分布及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城镇各自规划, 做好前期具体的建设规划。其次, 需要统筹规划各个城镇的空间布局, 保证各城镇协调发展, 避免重复建设, 资源浪费。再次, 需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城镇化建设, 注重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3.2 改革完善农村城镇化建设制度

形成多元化的农村城镇化建设资金筹措制度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可以把吸引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相结合, 并且用好土地使用政策, 建立公共设备设施向城镇均衡分配的政策机制, 推行公用设备设施的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完善农民工培训制度, 增强进城农民工的适应性;建立完善的农民工社会养老制度。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征地制度改革, 创新土地使用权制度。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土地资源问题一直影响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迁移, 农民面临着迁移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宅基地还耕等现实的问题。另外, 在城镇化建设中, 要做到合理布局, 统一规划, 做到农村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的有机协调,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更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 更好的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推进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 我国现有城镇户籍制度已不能满足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也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在现有城镇户籍制度的基础上, 可以结合当前实际情况, 建立国际通用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管理制度, 来代替当今的农村城镇这种二元户籍管理制度。

3.3 实行生态、社会和经济平衡发展

要达到社会可持续的稳定的发展, 就需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运行, 不能单一注重某一方面的发展, 如只注重经济效益或只注重生态效益。为此, 我们可以权衡利弊, 具体上有, 首先加大宣传的力度, 加强居民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形成良性的社区氛围, 并且准确引导居民的价值观;其次引导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实行产业结构化升级, 促进农业结构升级;最后, 制定各种绩效改革方案, 提高农民工工作的积极性。只有三方面综合平衡发展, 农村城镇化建设才能够顺利前行, 稳步提升。此外, 农村城镇化建设应与人口、环境、资源等要素相协调, 合理利用资源, 走集约式、可持续发展式的道路。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业规模发展的路子, 通过控制人均居住面积, 整合迁移农村居民点等举措, 实现农村土地增加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一种动态平衡。

4 结束语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社会全局、周期长、因素多的重大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务必要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因地制宜, 制定长远性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及富有实施性的农村城镇化发展规划;务必改革完善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征地、户籍等管理制度, 使农村城镇化建设具有保障性;务必坚持生态、社会和经济三者的和谐发展,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把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考虑周到, 结合当地的社会条件和生态资源来发展城镇经济, 以提高农村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超,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原则与对策[J].学海, 2000 (5) :92-94.

[2]陈映,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5 (6) :265-266.

[3]吴志军, 农村城镇化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J].生产力研究, 2005 (2) :34-35.

农村城镇化建设 篇8

1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1.1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近年来, 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统计数据表明, 2002—2011年, 中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增加1.35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 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 096万人[1]。截至2011年, 中国城镇人口发展到6.91亿人, 全国城镇人口比重已达到51.3%。全国城镇化率突破50%, 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 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

1.2 城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多数城镇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第二、三产业比重更趋合理, 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以邯郸市为例, 2011年, 全市经济总量已突破2 700亿元大关, 达到2 787.4亿元, 非农产业比重达到87.4%, 比2007年提高0.4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已实现96.4%, 比2007年提高35.8个百分点;市区年末总人口已达到148.8万人, 城镇化发展步入加速期。

1.3 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整体功能日趋完善

近年来, 随着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 多数小城镇水、电、路、通讯等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备, 城镇功能不断完善, 城镇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从邯郸市情况看, 2011年市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为20.81 m2, 比2007年增加8.13 m2, 增长64.1%;市区燃气普及率达到100%, 比2007年提高9.93个百分点;市区集中供热面积3 140万m2, 比2007年扩大1 569.8万m2, 增长1倍;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98 m2, 比2007年增长87.3%;市区城市污水综合处理率为97.48%, 比2007年提高28.5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8.91 m2, 比2007年增加8.53 m2, 增长41.1%[2]。

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 使各种资源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优化配置, 促进了相关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的产生。同时, 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还有效地拉动了国内市场需求,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2 制约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 虽然农村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从总体上来说, 当前农村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 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滞后于党的“十八大”提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要求,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多数城镇基础和社会公共设施与城镇化的实际需求之间差距较大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8月14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 “今后20年内, 中国将有近5亿农民需要实现市民化”[3], 而目前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农民进城入镇的需要, 特别是在城镇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更显不足。2011年12月, 在“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上, 有专家透露, 目前, 中国大约有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是没有城镇户口及城镇居民待遇的“半城市化人”。

2.2 城镇项目建设总体规划不严格, 影响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

一是不少城镇建设的规划滞后, 城镇的各个功能区缺乏科学合理的划分和布局, 功能不完善。二是各地在城镇建设中缺乏科学的成本效益分析, 使得城镇建设重复投资, 造成了各种资源和设施的严重浪费。三是一些地方城镇规划缺乏应有的权威性、严肃性, 在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能够严格按照规划进行,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镇建设的整体布局和效果。

2.3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

中国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从国际经验看, 城镇化率处于30%~70%是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1.3%, 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区间[4]。近年来, 由于国家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历史欠账较多, 再加上目前多数城镇都还未真正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的城镇建设投资、融资渠道, 致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普遍不足, 相当部分建制镇的供、排水管网、 (强) 弱电管网建设不配套, 镇区的污水、垃圾处理能力较低, 一些必要的附属设施建设不到位等, 直接导致城镇整体功能不健全, 功能分区不明显, 影响了城镇功能的正常发挥, 制约了广大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2.4 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多数城镇的规划、设计模式雷同, 建设风格千篇一律, 缺乏当地的文化和产业特色。在城镇管理上, 多数小城镇还未能真正树立起现代化的城镇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 综合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5 对周边农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

目前, 多数城镇 (特别是县城) 还大多只是作为一般的人口聚集地, 在促进产业集聚, 吸引农民进城入镇务工、经商、办企业、为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提供就业平台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小城镇缺乏明显的优势产业作支撑, 城镇建设与当地主导产业之间还没有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 城镇发展后劲不足。

2.6 机构设置条块分割, 政府职能不健全

目前, 在小城镇的机构设置中, 除镇党委、政府的内设机构外, 还有县 (市) 直部门在小城镇的派出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而且大部分派出机构的人、财、物管理权限都在县 (市) 级主管部门, 他们不仅实际控制着小城镇建设中的各种要素资源, 而且掌握着小城镇大多数领域的调控权力和执法手段。这些机构, 对小城镇政府来说, 看得见, 管不着, 使得镇政府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中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和灵活性, 降低镇政府在发展小城镇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

3 对策

3.1 坚持城乡统筹, 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切实通过统筹城乡规划编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就业机制、统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 实现城乡联动, 协调发展。城市在加快产业升级换代的同时, 把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产业, 采取技术转移、设备转移、兼并联合、设立子公司或建立分厂等形式, 逐步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转移, 加快培植农村新的产业优势。

3.2 狠抓产业支撑, 形成城镇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城镇的发展必须以产业的发展为依托, 其规模的扩张必须以经济的繁荣为前提。抓住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特色产业, 一业为主、多业驱动, 使城镇的发展壮大得到有力的经济支撑。由于各地区位、资源、环境和主导产业不同, 城镇化发展模式也不同, 必须走工农业、商贸、金融保险、房地产、交通运输、旅游、电信等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 加快建成一批诸如路域经济型、资源开发型、产业依托型、商贸带动型、工矿带动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 确保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协调发展。

3.3 进一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必然趋势。改革完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推行社会就业市场化和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促使农地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的流动性。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 按照“公平对待, 合理引导, 完善管理, 搞好服务”的方针, 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切实做好进城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为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5]。

3.4 善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推动城镇化进程

改变传统的由单纯政府推动的城镇化模式,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在着重抓好总体规划的制定, 对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增长、城镇的布局和规模等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等基础上, 根据经济和城镇发展规律, 通过更新观念, 创新机制, 努力拓宽城镇建设的融资渠道。积极推行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和特种经营制度,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 深化公用事业改革, 逐步使城镇公用事业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全面规划、统一管理、特许经营、有序开放的前提下, 走向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经营的路子, 努力依靠制度和机制的优化、创新, 进一步扩大城镇规模, 优化城镇结构, 完善城市功能, 提高城镇聚集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3.5 积极实施以市场为主导的多元城镇化发展战略

一是坚持城镇规模结构的多元化。根据具体区域状况, 宜大则大, 宜中则中, 宜小则小, 切实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二是坚持城镇空间布局的多元化。根据具体自然地理状况, 特别是根据水土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来决定城镇的空间布局, 以保持城镇体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亲和与协调。三是坚持城镇产业定位多元化。各个城市之间应有合理的产业和市场分工, 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防止产业趋同。四是坚持城镇地域扩张的多元化。城镇地域扩张要根据各地的实际, 既可以采取以旧城改造为主的内涵扩张方式, 也可以采取“组团”式的外延扩张方式, 还可以采取“跳跃式”的新城镇建设方式。五是坚持城镇人口聚集的多元化。遵循市场规律, 按照利益导向原则, 鼓励引导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向小城镇转移, 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6]。

3.6 进一步树立现代城镇的经营理念

根据城镇的实际情况, 探索对城镇各种资源经营的方式, 选择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当地实际的城镇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 创新理念, 拓宽思路, 通过加快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城镇建投资金筹措途径;善于通过优惠的政策和有效的措施, 营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空间, 加快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聚集, 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完善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 增强城镇的聚集力等逐步在各地形成规模适度、职能分工明确、服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

3.7 进一步加强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注意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切实保护人文资源, 实现城镇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城镇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立足长远, 增强预见性, 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加强环境保护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着重城镇的内涵发展, 以较少的资源、较小的社会成本投入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真正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和环境之间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

3.8 进一步强化城镇和区域发展的规划意识, 科学制定城镇和区域发展规划

规划是城镇发展的关键和灵魂, 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先导和基础, 政府调控城镇发展的基本手段。因此,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把规划放在特殊重要的位置, 下大决心, 下大力气搞好城镇建设规划, 确保规划的战略性、超前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 并努力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充分发挥城镇的整体功能和效果。

3.9 进一步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综合考评机制和体系

本着“科学、合理、全面、实效”的原则, 科学设置考评内容和考核标准, 如规划的科学性、乡镇企业的集中水平、人口规模、土地利用率、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环境面貌的改善情况、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减状况、对农业发展的辐射作用、居民受教育水平、劳动力就业水平、基础设施条件、“三废”治理状况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确保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7]。

参考文献

[1]201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EB/OL]. (2012-01-07) [2012-05-29].http://finance.jrj.com/2012/05/29132413300177.shtml.

[2]中国统计局.邯郸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3]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竞争力报告[R/OL]. (2012-05-05) [2012-06-15].http://cn.chinagate.cn/webcast/2012-06/15/content_25654403.htm.

[4]迟福林.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增1.5%左右[EB/OL]. (2012-10-15) [2012-12-07].http://news.jwb.com.cn/art/2012/12/7/art_189_1955924.html.

[5]万宝瑞.“三化”统筹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关于重庆市“三化”统筹发展调研[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1) :4-6.

[6]汤爽爽.法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政策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6) :104-109.

农村城镇化建设 篇9

1 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要素分析

农村城镇化具体来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城镇化促使生产要素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 二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城镇的人口数量和规模在扩大,农村人口逐渐减少; 三是城镇价值理念与生活方式渗透到农村,农村居民的意识形态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农民的生活方式变革; 四是生产要素在农村与城市之间进行高效率的流动和重组,改变了生产要素聚集方式; 五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城镇规模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空间形态发生变化。农村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既要体现为必要的速度,也要体现为较高的质量。

首先,金融支持经济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体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即第二、三产业的GDP比重加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为固定资产的投资提供了金融支持; 城镇化建设需要加强通信、交通、能源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不可缺少,但由于各地政府财政实力差别较大,财政资金供给有限,所以,金融支持必须拓展其他融资渠道。其次,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目前,农村工业化水平较低制约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村产业化,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化也必将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金融支持农民居民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融入城镇生活中,医疗、养老、就业、创业都需要资金支持。所以,探讨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程度必须从多层次、多角度去考察,不仅要考虑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范围,还要考虑各金融机构的贡献程度,不仅要考虑融资能力,还要考虑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变化趋势和投入产出比。

2 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第一,系统性原则。将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看成一个系统,分层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设置指标时注意静态和动态以及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结合,这些指标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二,代表性原则。指标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尽可能的化繁为简,选择专业指标并且能够简洁准确地表达指标含义。第三,可操作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到实现的可能性,不能量化的指标可以通过调研方法获得主观打分; 量化指标可以通过查找年鉴、公开发布的统计信息,经过一般的统计方法获得指标数据。

3 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3. 1 指标体系框架

在多元化金融发展的背景下,仅通过一个指标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够的。为了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反映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情况,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本文构建了由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三个层级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目标层是表达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程度。第二,系统层是依据金融支持基本理论和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影响要素以及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评价的五“度”模型,从金融支持城镇化的长度、宽度、深度、速度和效度来全面考察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程度。第三,指标层是在充分考虑数据可得性、指标代表性的基础上,选取16个指标,全面系统地对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进行描述,如下表所示。

3.2 指标体系构建

( 1) 金融支持长度。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长度是对金融支持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考察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数量情况; 可以从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个方面来分析。考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范围,可以用具备贷款职能的网点数量、取得农业贷款的企业数量以及取得贷款的农户数量来衡量; 相对指标可以选择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相关比率指标是通过测算金融资产占国民财富比重来反映金融发展水平。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业占比较大,借鉴金融相关比率思路,设立农村金融相关比率 = 农村金融存贷款之和/农业GDP,来测算单位GDP的金融资源支持程度。

( 2) 金融支持宽度。金融支持宽度是分析金融支持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程度,金融支持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业现代化,所以探讨各类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作用很有必要。在黑龙江省农村地区中,农业银行作为支农金融主力,地位尤其重要; 农业发展银行是黑龙江省唯一农村政策性银行; 在农村信贷市场上,农村信用社占八成左右的市场份额,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辐射了黑龙江五成左右的行政村,是黑龙江省内分布最为广泛、服务最充分的金融机构,在《黑龙江省金融运行报告》中,将其与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统称为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 作为2007年年末挂牌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也迅速占领了部分市场份额,指标表示为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所有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重。

( 3) 金融支持深度。从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方式来看,包括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和以发行股票和债券为主的直接融资,城镇化建设需要资金量大,周期长,从长远考虑直接融资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资金获取途径,本文以直接融资占金融机构金融资产总额中的比重来衡量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深度,即直接融资比重 = ( 股票筹资额+ 债券资产) / 金融资产总额; 此外,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配套资金和国内贷款,还有部分外资,国内贷款是重要来源,所以应考虑金融机构贷款对整个城镇化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即国内贷款比重 = 国内贷款/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4) 金融支持速度。金融支持速度表示的是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变化趋势,可以从农村贷款和农业保险增速来考察,即农村贷款增速 = 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加值/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增长较快,2012年实现保费收入22. 2亿元,同比增长35. 1% ,农业保险增速 = 保费收入增加值/保费收入。

( 5) 金融支持效度。金融支持效度指的是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投入产出比,首先应考虑银行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效率; 即投资转化率 = 新增贷款/新增存款; 中小企业的运行效率高于大型国有企业,信贷资金产生社会效益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这里的中小企业包括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即中小企业贷款比重 = 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总额/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 农业产业化程度对城镇化发展起着支撑作用,产业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对经济的贡献第三产业要高于第一、二产业,在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下,如果某一产业增长较快,则其经济效率越高,那么将获得更多资金支持,所以我们也要考虑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在中观层面的支持效率,即信贷产业契合度 =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率 /第三产业信贷资金增加率。

目前,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实践探索处于起步阶段,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程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是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初步构建了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五“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广度、宽度、深度、速度、效度五个方面,以16个指标反映金融支持的程度,为提高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效率,制定金融支持策略提供依据。

摘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深入分析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要素的基础上,从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长度、宽度、深度、速度和效度五个方面构建了由16个指标组成的金融支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孙长青,田园.经济学视角下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14(11).

[2]李宗林.金融支持农村发展问题探讨——农村金融支持与金融供给研究[J].商,2014(31).

[3]赵同亮.江苏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

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探析 篇10

关键词:城镇化,环境问题,对策

发展小城镇,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可以实现农村居民就近就业, 缓冲现有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截至目前,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从1978年到2011年, 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 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 虽然从表面上看, 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但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 特别是生态环境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宜居城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将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来阐述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1) 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小城镇发展牵涉面广、综合性强, 它涉及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土地利用。有些城镇缺乏长远的、科学的规划, 城镇化建设与当地的发展水平明显脱节, 当地党政领导急于追求政绩, 大搞形象工程, 造成有限的土地资源大量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盲目拉大城镇框架, 片面追求“高、大、新、全, ”一味强调新城区建设, 忽视旧城区改造, 有的地方甚至放弃原有集镇, 重新征地建设新集镇;二是一些地区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 以建设工业园区为名, 以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税费为目的, 大搞扩城、造城运动, 造成大片土地围而不用, 导致土地资源大量浪费。

2) 城镇基础配套设施明显不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绿化、亮化、净化、硬化这么简单,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 诸如集中供热、煤气、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设, 跟不上城镇发展的需要, 与城镇发展速度和人口增长规模不相适应。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致使一些常规技术很容易解决的环境问题也未得到解决。

3) 生态环境恶化。由于生产和生活的相对集中, 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超过当地环境自净能力。大多数城镇没有系统排污管渠和集中污水处理厂, 城镇污水大多未经处理就地排放或直接排入河道, 造成河流污染。有的城镇生活垃圾还主要采用的是露天堆放等简易处理方式, 随意堆放的固体垃圾, 极易对城镇周围的环境造成二次或多次污染, 导致城镇居住生态环境恶化。

4) 乡镇工业污染。小城镇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主要原因还是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批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的造纸、水泥、化工、焦化、印染、制革等中小企业向农村转移, 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小、经济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资金不足, “三废”治理设施不健全, 缺乏管理经验, 同时, 寿命相对较短且转产频繁, 污染种类和数量较大, 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对策研究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但是,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 必须采取措施, 使城镇化健康发展。

1)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 加强环保意识。创建生态文明小城镇, 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至关重要。首先, 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不再以GDP论英雄, 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第二, 不断提高企业法人、管理层的环境保护意识,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能够主动把清洁生产贯穿于他们的生产活动中, 为节能减排做贡献;第三, 通过新闻媒体和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 广泛宣传环保知识,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 建立社会和舆论监督机制, 同时要完善信访、举报制度, 为公众参与环保监督提供条件, 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2) 改革传统政绩考核机制,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必须改革以往传统的政绩考核机制, 不能以财政收入来简单衡量城镇化发展, 当前, 我们需要加快建立以绿色GDP为导向,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以及奖惩机制。真正把工作重心转向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上来,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3) 科学规划, 健康发展。小城镇发展和建设, 要结合当地实际, 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和环境容量, 搞好近期和长期城镇环境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新区与老区, 土地利用与节约集约, 新区建设与产业布局, 城市配套公共设施与现代交通网络的关系。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建立健全环保财力机制, 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目前, 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重要因数, 要积极稳步地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 必须解决资金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转变观念,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因为财政资金有限, 在城镇化建设中需要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有效融合,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允许、鼓励民间资金、外资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 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同时, 政府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在金融、信贷等方面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工程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

5) 强化政府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监管。政府在协调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需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具体措施:a.加强环境监管,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b.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 促进企业充分利用资源, 减少污染物排放;c.实现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的转变, 积极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制度;d.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统计、监督检测体系网络, 为农村环境管理提供坚实基础;e.在资源配置和污染治理专项基金上向研究、开发和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应用技术上倾斜;f.从税收、信贷等方面对环保企业的发展给予有力的支持。

6) 构建循环经济社会体系。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运行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全国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峻, 各级政府在防治环境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 要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 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加快发展新技术产业, 让循环经济贯穿我们的经济活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结语

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 必须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 以建设生态文明城镇为目标, 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宜居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黄琼, 王一戚.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环境技术, 2005.

农村城镇化建设 篇11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应是一体的

城镇化是农民进城转为城镇居民的过程。今日中国的城镇化,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想进来,因为就业、保险、医疗、教育等资源,城市远比农村丰沛;想出去,则是因为污染、噪音、拥堵、压力,城里来得比农村更大。我们究竟该到哪里寻找宜居之所?是更加现代化的城市,还是相对宁静平和的乡村?这也正是中国城镇化围城困境”产生的缘由。中国的城镇化,既不应是乡村的边缘化,也不应是在缺少科学战略规划的情况下,众人蜂拥进城,去争取人满为患的平等。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让城乡居民各得其所、共享幸福。

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其本质都是农村经济社会调整转型,实现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城镇化的支持,城镇化也离不开新农村建设的推动。总之,城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载体;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提供动力之源,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城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良性互动的关系,即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应是一体的。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人口多、农业效益低、农村底子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长期面对的基本问题。稳妥推进城镇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因农村人口基数大,即使未来城镇化率达到60%,也仍有五六亿农村人口。因此,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是两位一体的战略,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和良性互动,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城镇化比城市化更符合农村实际

城镇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桥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支点。强调城镇化,是因为农民融入城镇就业与定居门槛要比大城市低得多,更符合我国农村实际。

农村孕育了城镇,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提供强大动力,城镇化加速发展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强化中心城镇对农村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有利于促进村镇联动发展,也符合农民需求愿望。在山东、湖北、河南等地问卷调查中,80%以上的农民工愿意进大城市打工,但选择回家盖房或城镇买房。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迟滞了30多年,“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这种城乡隔离的观念已经不能够再继续下去了。这不仅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而且是缓解日益尖锐的城乡矛盾的要求。中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只能在中国这个经济系统内部去找办法,只能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是人们按照简单、常识性逻辑的想象没地种的农民才叫过剩劳动力,而是如果这个劳动力追加到土地上导致平均生产率降低,这个劳动力就是过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收入增长能够跟上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利益矛盾不致激化。

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搭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土地问题是众多深层矛盾和问题之源。破解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和缓解耕地红线保障压力,重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宅基地退出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土地资本化和增加土地财产性收入,妥善解决进城农民资源双重占用及其土地权益保障问题。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平台,把着力点放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上来,实行城乡同地同价同权,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面向国家新农村建设、保障耕地红线和统筹城乡发展三位一体”的中长期战略,因地制宜、分区推进以空心村”为重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社区化、土地经营适度规模化和农业现代化,让留村农民也能够以地为生、安居乐业。

三、城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客观上带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城镇化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物质基础。推进城镇化,可以将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从土地束缚中解脱出来,为留下的农民创造扩大生产规模的条件,由此可有效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产品科技推广、农业机械销售和维修、农产品流通信息等涉农服务业的发展。另外,城镇化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村农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购销业、仓储业的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城镇化带动农民收入增加,缩小城乡差距。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核心目标,生活宽裕前提条件是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和居民收入增加,生活宽裕的表现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农村问题不能局限在农村内部解决,农业问题不能局限在农业内部解决,农民问题不能靠农民自己解决,要通过工业、商业来统筹[8],充分发挥城镇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仓储等优势,为农村二、三产业及整个经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从而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使其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农村城镇化建设 篇12

关键词:贫富差距,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伴随着也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这样一个问题。根据1978年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 我国城市居民的基尼系数是0.16, 城乡合计, 没有超过0.31的水平, 但是目前我国分配的基尼系数是0.4577, 已经超出了世界的4.0的纪录。

1 贫富差距的原因分析

根据库斯列斯的倒U型的理论统计结果, 他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一个国家, 处在市场转型、工业发展初期的时候, 它的贫富差距都很快。进一步解释, 工业化以前, 贫富差距都不大, 但是市场和工业化最大的时期, 贫富差距达到最大化。但是当贫富差距达到一定的程度, 也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现在认为是3000美元的时期, 它的贫富差距就会缩小, 其真正的原因是当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期, 因为福利、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随着国家的富有, 就会把财产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转移做社会福利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 它相对来说就会缓和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水平和收入分配水平。

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水平的比例, 其背后的原因是和国家制度体系的完善有关系。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后期, 是中国农村改革最迅速的时期, 中国农村改革实际上是市场演进的一种改革。随之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市场经济, 20世纪90年代市场演进, 从资本的流动、劳动力的流动、价格体制来看, 市场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解决了初次分配的问题。但是财产的分配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分配, 我国在市场竞争环节不完善的情况下, 第一次竞争分配的结果现象比较突出, 由其他的配套现象而完成的多次分配环节就没有完成, 所以我国的贫富差距是由于初次分配环节的问题, 有福利环节、高额累进的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2 解决贫富差距的方法

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城乡差异的一条重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三农政策。近年来, 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越来越关心和重视, 从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到2005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2008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再到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投资计划中, 也明确列出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民生工程的部分。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知道要建设和谐社会, 就是要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迹象。我国是区域差距很大的国家, 贫困集中在西北、西南和少数民族的地区。在这个收入范围之内, 由于产业结构、历史、环境的原因, 多数是收入低一些的群体。但是现在, 城市多数人的收入还是比农村人的收入要高, 城乡差异很大。而要解决收入差异过大的问题, 就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要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为一条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的渠道。

2.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

目前, 由于农民经济收入水平不高, 特别是农村居民的中层和中下层的人, 对政府补贴、增收和减负形成越来越强烈的要求, 而在后农业税费时代, 农村基本建设还面临着资金支持问题。所以新农村建设不止是一个远景, 它还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它要以自己村庄作为建设对象, 建立一个钱生钱的村庄机制和让人的思想一天比一天进步的机制, 农民普遍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那么政府就应该真正通过公共财政支出途径来满足农民的要求。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资本或基础条件, 搞好交通、通讯、水利、环境和其他生活设施建设, 对农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2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道路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 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 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农民。如今, 中国已经拥有了八亿农民, 如何让这一股巨大的潜在力量成为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需要极高的智慧与极强的实践能力。我认为从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多种形式的教育下乡, 提高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业不是传统的、落后的农业, 而是现代农业, 使农业由传统农业转变为适应市场需要的现代农业, 我们需要加大投资于乡村职业教育中, 培养一代掌握现代农业知识与技术的新型农民, 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

(2) 提高农民的收入。要提高农民的收入, 一方面, 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自由流转, 实现农地集约化、农业适度规模的产业化经营, 实行科技兴农, 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 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从而有效提高种田农民的收入, 实行城乡一体的社会福利, 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另一方面, 实行以工促农, 通过农村工业化, 吸收农村劳动力在家就业, 开发农村市场。另外, 展开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蓝图, 为城市富余资本提供新的投资走向, 吸收一大批知识和技术人才进入到农业领域实现就业, 带动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

2.2 实现农村城镇化是解决贫富差距的另一渠道

农村城镇化就是农业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比重大, 人均耕地面积少, 农业生产力低, 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 属于典型的乡村农业与现代城市工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人口就业的重要渠道。

2.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1) 这是增加农民收入最关键的措施。把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业劳动力, 他就由农产品的供给者变为农产品的需求者, 一方面供给减少, 另一方面需求增加, 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上升, 那么留在农村的农产品的生产者收入就会增长。

(2)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三农问题是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农业发展停滞, 农民收入增长不快, 再加上各种负担, 农民的收入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很低。“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就导致了我国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 则取决于农村人口绝对数量的减少和充分就业,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早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已经明确指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村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 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3)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增加社会净产出的必然选择。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社会, 农村劳动力转移会对农村、城市的总产出产生不同影响, 是双赢之策, 最终为社会带来净产出的增加, 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4)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传统农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现代产业部门转移, 这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 会增加城市的聚集效应, 促进新城市形成。同时, 可以抑制城市劳动力价格上涨, 保持我国低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

2.2.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法

(1) 农民进城打工, 见了世面, 开阔了视野, 学习了技术, 学到了市场经营的本领, 积累了一些资金, 建立了相应的社会关系, 回到家乡创办乡镇企业, 带动家乡二三产业的发展, 从另一个方面为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另外, 有利于沟通城乡关系社会结构, 缓解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的矛盾, 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 对于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茅于轼提出, 主张建设中小城镇, 主要是指县城, 因为农民来大城市代价很高, 而乡镇规模太小, 但进入县城, 代价就小多了, 首先离家近, 语言、气候、饮食习惯等问题都不要考虑, 还方便照顾家, 所以尽管赚钱少, 农民也觉得合适。这样, 让有条件的农民工在城市住下来, 成为城市人, 享受城市生活;另一方面, 要发展经济, 提高工资标准, 让农民工增收, 城市必须为他们准备好两样必需品——就业与保障, 这样使得他们有选择城市居住的可能。同时, 不忘加大对农村的投入, 改善农村的经济环境, 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所以说,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 在高科技时代、高技术时代和高知识经济时代以后, 中国贫富差距分化的现象和国际的影响结合一起, 我国的贫富差距的扩大就更剧烈了, 而且贫富差距在世界总的格局的影响下, 由于企业在高科技技术下能够垄断高技术的人变少, 致使能够进入和不进入这个群体的界限就会变得很清楚, 虽然一些国家, 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做得很好, 如果不采用教育的手段, 将会形成很大的贫富差距。

从另一方面来说, 中国加入世贸以来, 就要实行贸易规则的全球化, 国企与外资、外企、独资企业的差距因为竞争的劣势, 差距也会明显拉大, 而且对弱势群体的打击会更大, 因为中国的农业操作技术水平相对来说对国际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农产品的价格甚至高于市场价格, 至使中国的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会减弱, 这样农民的群体和其他的群体差距就会更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按照统一的国际标准, 中国的劳动、医疗保险制度有待提高, 中国在追求公平和效率的平衡方面还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城镇化相结合, 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佳, 张宏.经济危机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 2009, (4) .

上一篇:区域经济效应下一篇:数据中心节能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