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应用经济学(共6篇)
西部高校应用经济学 篇1
石河子大学应用经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可追溯到原石河子农学院1992年设立的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经过近十八年的发展,师资队伍结构不断高级化,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生培养质量优良,于2010年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科学学位硕士点,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应用经济学科已成为石河子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随着应用经济学学科的不断发展,通过对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决策咨询、加强产学研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为新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应用经济学学科的发展现状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石河子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设有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等7个二级学科专业方向,提供了较全面的培养方向,便于学校宽口径人才的培养。从师资队伍来看,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本学科点高级职称占76%,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占到40%,硕士以上比例占100%。且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者14人,占94%,45岁以下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占47%,正在逐步实现博士化。在科研课题方面,近年来,本学科共主持或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课题,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并积极发表教学科研论文,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应用经济学学科作为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实证教学研究平台进行重点建设并成功获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都大有裨益。在为社会服务方面,本学科点教师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区域发展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为自治区政府、发改委等部门提交了多份研究报告,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积极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承担和参与的“新赛股份发展战略制定”、“新疆甘草市场研究”、“兵团机采棉产业经济绩效及提升途径研究”、“主要师团十二五规划”,加强了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服务地方、团场与服务企业的重要职能,产生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应用经济学学科发展特色
(一)依托资源特色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同时被赋予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用经济学学科针对新疆区域的资源特色,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研究大力推进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实现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战略性新型产业快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同时在加快推进新疆农业产业化战略、新型工业化战略、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研究视角。研究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问题,对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进而推动西北边疆的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依托环境特色
新疆位于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属典型的绿洲地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研究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发展规律、实现途径,研究绿洲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可持续型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建设问题,对推进干旱区绿洲的经济、生态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路依据。
(三)依托区位特色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与周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历史悠久,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机制、合作的模式、合作政策与制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研究新疆与中亚国家跨区域经济与贸易合作,新疆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之间安全稳定与经济合作,新疆与其他亚欧国家之间经济和贸易进一步合作等问题,对新疆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提升面向亚欧各国的服务能力,推动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与共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对发挥新疆“东联西出”的桥头堡作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三、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目标及必要性
(一)建设目标
根据石河子大学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要求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提升石河子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水平和实力,本学科的建设目标为:组建一支学历层次高、教学水平高和科研能力强的学术研究队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取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成果;扎实做好图书文献、信息资料、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保障;扩大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方向。
(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 新疆跨越式发展对应用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的迫切需要。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学科具备较强学科优势,在全疆同类院校中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的建设与发展有助于发挥科研优势,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为新疆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维护边疆稳定的需要。
新疆地处偏远,人才短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点的建设,将为西部大开发和屯垦戍边战略的实施输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极大地满足新疆经济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要。
3. 中国向西开放战略实施的需要。
新疆与中亚毗邻,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深入研究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双赢效应,迫切需要通过设立研究生教育来提供人才支撑和科研支撑,这既是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的需要,更是我国西部安全和稳定的需要。
四、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任务及建设方案
(一)创新型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及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
1. 着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作为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举措,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及学术氛围营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未来3-4年,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充到相应教学团队中来,与此同时,每年选派1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习6-12个月。并且,通过项目建设,增加投入,推进一类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加强相关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2. 积极培育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不仅有助于做大课题,造就“中坚人才”,而且可以消除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科研弱势群体,解决科研力量分散化和科研激励制度带来的问题。继续实施学科学术带头人计划,积极引导各成员围绕所在团队方向开展研究。培育“青年创新团队”,每个研究方向遴选1-2个青年学术骨干,作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在项目申报、课程建设、进修、学术交流、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资助。
3. 积极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
中青年学术骨干是学校科学研究未来的希望和中坚力量,也是我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中之重。未来3-4年,通过每年选派1名具有博士学位、副高以上职务的学术骨干到国外一流学校(专业)留学,师从一流的导师,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能把握国际学术发展前沿与动态的学术骨干,为今后的发展储备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条件)建设
1. 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拓宽学术视野,着力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目前,我院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有明显不足,难以为研究生提供高起点、多领域的科研与学术交流平台。通过资助研究生参加短期国内其他高校学习和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为研究生提供高水平的学习、科研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通过设立优秀硕士论文培育基金项目和研究生科研能力成果奖励基金项目,鼓励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产生高水平研究成果,激发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的热情。
2. 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显著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点,为研究生提供参与创新活动的机会、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是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设立应用研究生创新计划基金项目,资助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建立稳定的经济学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形成规范的过程管理办法和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反馈社会的能力。
(三)科研数据库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建设
1. 科研数据库建设是高校文科专业获取文献的重要途径。
数据库不断完善和更新,有助于提供全面的文献服务。一是《经济发展数据库》建设,具体分别为:新疆各地州及全国主要省份历年《统计年鉴》、历年《统计资料汇编》、各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分领域具体反映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态势的年度统计数据信息库,涵盖国民经济核算、财政、金融、贸易、投资、房地产、工业交通、物价工资共14个专题两千多项指标内容,按年进行的数据更新,数据精准,更新频度高,以时间序列化特有模式,充分满足研究人员深度分析需求,便于用户深入理解,更有效利用数据提供便利;另外,定位于行业经济的专业性年度数据信息库。主要包括各工业大类、中类行业运行发展情况、近50项主要财务及经济效益指标,所有行业采用国标分类,按月提供专业化处理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时间序列化模式及历史数据的合理留存及展现及行业调整说明及指标注释。二是《中亚经济发展数据库》建设。鉴于新疆特殊的区位优势,有针对性地建设区域经贸合作数据库,主要包括《中亚及周边国家经济发展基础数据库》,涵盖中亚及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概况、经贸信息、政策法规、企业名录、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研机构、资源开发、招商引资等信息资源的建设;另外,加强新疆与中亚及周边国家进行跨国区域合作的市场动态信息、进出口贸易信息、相关企业信息、招商引资和相关机构信息等数据库的建设。主要以收集和转载相关学者专著、学者文章、国别历史图书、相关论文、新闻报道、国内各机构关于新疆经济发展、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研究的年度报告、见闻采风、民俗民情等形式各异的学术资源和网络资源,建设一个集区域经济发展、跨国经济合作、风土人情为一体的知识库。
2. 实施“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主要通过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争取取得一些对新疆贫困地区发展、“三农”问题解决、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环新疆经济圈建设等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为新疆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智库作用。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为新疆地区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并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决策咨询和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为新疆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
(四)综合性学科平台新模式建设
本学科将创新学科平台建设思路,构建综合性学科建设新模式。围绕“研究中心+实践基地+经济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思想,积极整合学科、学校、社会等多种资源,坚持重点学科建设与科研基地建设、社会服务实践基地建设、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相结合,在已形成的自治区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兵团屯垦经济研究中心和校级中国(新疆)边境贸易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拓展实践基地,构建实验中心,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发展预测与模拟以及重大项目的研究,为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
摘要:本文在分析石河子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应用经济学学科发展的特色, 提出今后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 旨在为其他高校的学科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西部高校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石河子大学
参考文献
[1]谷克鉴.探寻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转变:以中国开放经济为例[J].财贸经济, 2010 (8) :58-64.
[2]云南民族大学学科办.云南民族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3) :2.
[3]范远江, 邓晓霞.地方高校应用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2) :157.
西部高校应用经济学 篇2
产业集聚理论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应用分析
产业集聚是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已成为发达国家、发达地区产业成长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聚的本质是外部经济,这一外部经济的主要来源有劳动市场的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产业集聚可以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扩散,形成创业空间集聚的正反馈效应,已经成为区域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我国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差、总量小、比重低,空间上的分散配置存在着私人供给的公共产品溢出效应损失,服务产品需求的市场外效应损失,信息的.、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损失.改变这一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在重点地区实现产业集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水平.
作 者:魏红江 Wei Hongjing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石家庄,050051 刊 名: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COLLEGE 年,卷(期):2004 “”(3) 分类号:F035.2 关键词:产业集聚理论 中西部地区 民营经济发展 应用西部高校应用经济学 篇3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一方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地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是高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就本科经济学专业而言, 由于其专业特点, 在人才培养方面, 传统上往往偏重于理论, 重点放在培养理论性、研究性的专门人才, 为以后继续深造提供保障, 而对于应用型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则相对薄弱。从现实来看, 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受到挑战。据2010年的调查, 全国经济学本科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其中经济学专业的核心知识满足度为82%。出现这种情况重要原因之一毕业生缺乏应用型才能。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 用人单位最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实际能力和专业知识。由此可见, 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目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经济学本科专业来说, 社会需要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人力资本相对短期, 而且在基层这种问题更为突出。从现实来看, 基层工作对于人才要求的综合性强, 不仅需要较好的理论素养, 同时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担当重任。因此, 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说, 经济学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理论与应用能力并重的。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来看,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学生许多家庭较为贫困, 改善家庭状况, 获得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是他们迫切的要求。从就业市场的需求来看, 多数用人单位都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 而且也十分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因此, 培养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对于学生家庭状况的改善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国内知名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趋势
从目前国外知名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基础经济理论和基本分析工具的教学 (钱颖一, 2003) 。比如在美国, 经济学本科的课程并不多, 但比较精炼, 而且层次清晰。在经济理论方面, 核心课程一年级是经济学原理;二年级是中级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三四年级主要是一些专业选修课, 如国际经济学、金融学等。在基本分析工具, 主要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优化方法等。二是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美国, 教学中往往是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 教师通过案例的引入和问题的设置,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且自行寻找答案, 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很多学校甚至资助学生成立各种社团, 从而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日本, 经济学专业往往是“宽口径”设置, 不仅需要学好专业课程, 而且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这不仅塑造了学生的基本素质, 为今后接受企业特殊技能等可塑性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而且也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丁刚、罗暖, 2010) 。
从国内知名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 目前正在从以往从偏重理论向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转变。1998年, 教育部在中国人民大学等13所大学建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这些高校在经济学本科培养模式改革上的探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例如, 南开大学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有机结合,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并建立了“经管法”试点班, 培养经济、管理和法律复合型人才。辽宁大学将经济学专业建设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紧密结合起来, 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吉林大学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开展重大攻关, 在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上海财经大学以经济学基础理论为支撑, 借助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优势, 培养复合型经济学基础人才。西北大学在专业建设中, 充分发挥西部经济发展研究的强项, 将教学科研与西部大开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可见, 目前国内知名高校在经济学专业建设中十分重视理论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向结合, 由此也带动了经济学本科培养目标逐渐向培养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 中国高校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仍然较弱, 在社会机遇和挑战面前, 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紧缺。从实践来看, 培养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而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 从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来看, 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出发, 经济学本科培养目标应是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具体来说, 一方面要夯实理论基础, 拓宽知识面, 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注重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 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 使学生不仅适应目前就业市场的需要, 而且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根据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将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具有全面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 是经济学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 也是这个专业应该长于其他专业的优势, 这一点不能丢掉。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不能放松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 而且还要提升这方面的学习效果。主要措施就是要精选课程。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核心基础课, 让学生学透学牢。而且有必要增加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课时量, 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贯穿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对现实问题的讨论, 一方面进一步夯实基础理论,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能力。
第二, 配套实务应用性课程。为了增加学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 在选修课模块中设置更多的实务应用性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选择。为了增强学习实务应用课程的系统性, 可将该类课程划分为几个子模块, 每个子模块针对一个方向设置一系列课程。例如可设置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公共管理等子模块, 每个子模型中设置该方向中3~5门核心性应用课程。并在教学管理中, 引导学生有系统地选课, 帮助学生在某个方面形成较强的应用能力。
第三, 形成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除了理论和应用性课程的学习, 还需要通过课内、课外多种渠道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建立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置“高峰体验”课程。高峰体验课程在美国大学已发展较为成熟, 但中国高校目前开展还很少。该课程是在本科生最后一年, 使他们集中在一个专门课题上, 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解决课题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二是建立丰富多样的学术活动, 包括学术讲座, 以学生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 鼓励学术组织学术社团、自办学术刊物等。三是完善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 一方面要建立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长效机制, 加强社会调查的组织和管理, 把调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实习的针对性, 建立不同类型的专业实习基地, 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不同需要。真正让学生在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中, 了解社会、增长见识、提高能力。
摘要: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经济学本科专业来说, 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培养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从培养复合型人才出发, 经济学本科培养目标应是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 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课程, 配套实务应用性课程, 形成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钱颖一.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3, (2) .
[2]丁刚, 罗暖.国外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典型经验及其启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6) .
[3]景维民, 周立群.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1) .
西部高校应用经济学 篇4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大开发,路径探索,市场,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实践意义分析
西部大开发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整体全面发展, 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是我国根据具体国情制定出的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理论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 研究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一是发展经济学不仅关注于理论的思考和探索, 还注重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对于指导经济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在全世界范围内, 发展经济学都能够针对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来探索适合该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我国西部地区来说, 发展经济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因为西部大开发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指导思想, 创建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和资本流通渠道, 并且需要合理的政策来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学指导下的西部大开发能够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最佳契合点。同时西部大开发的实践能够丰富发展经济学的内容, 促进该学科理论的完善。二是发展经济学能够在西部大开发中良好的协调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政府的政策制度。西部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发展来说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1]西部大开发能够维持我国社会稳定, 拓宽就业空间,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三是发展经济学能够在实践探索中丰富理论的构建, 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发展经济学理论关键是要创新实践机制, 构建符合某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市场路径。而在实践过程中, 经济和制度的发展实践也会不断提升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发展经济学的优点在于其理论是开放性的, 可以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吸收有益的经验来完善理论的建构。因此, 发展经济学能够良好的应用于我国西部大开发建设中, 为西部地区提供有效的市场和制度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理论指导下西部经济发展路径
第一, 发展经济学为西部地区提供了科学的制度路径。从这方面来分析, 制度路径最核心的理念是要转变政府的职能。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要节约交易的成本, 二是政府要对产权进行明确的界定。在发展经济学中, 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减少市场交易的成本, 拓宽市场交换的渠道, 从而扩大市场范围。政府制度的建立能够良好地维持交易成本的浮动范围, 约束市场交易行为, 明确市场主体的产权, 保证市场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具备较为均衡的态势。市场经济中往往存在产权界定不明确的领域, 这时政府就能够通过制度保障来对合理的产权进行保护,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交易的成本。对于西部的经济来说, 政府要保证企业能够拥有合理的权益, 放宽政府对市场主体的限制, 在市场的关键领域加强制度建设, 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作用。政府整体的制度理念需要关注于对西部地区交易成本的控制, 减少西部地区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易成本, 提高区域经济体的集聚发展效益, 辅以科学的财政政策, 通过开源节流的内外作用来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第二, 发展经济学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完善的产业路径。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 但是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 产业的集聚效益得不到体现。因此, 西部地区要根据自身区域特点制定促完善的产业路径, 发挥区域优势。[2]西部地区能源矿产非常丰富, 但是没有配套的生产链和供应链, 资源成本价格低, 因此大多数资源都运输到了外地, 没有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 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重要路径就是要开拓该地区的产业链条, 形成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 扩大产业的规模, 发挥地域优势, 形成区域特色经济体。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政府从两个方面加大投入, 畅通西部地区产业渠道。首先, 政府要对西部地区的产业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 实行区域性优惠政策, 促进西部地区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 增加区域经济总量, 为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其次, 政府要加强对西部地区的人员体系建设和技术引进力度, 制定有效的措施吸引人才为西部大开发贡献力量, 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益。[3]目前我国西部地区虽然在政策上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是对于经济规模来说还显得很不足够, 人才和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尚不明显。为解决这一难题, 政府需要科学利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构建良性的市场机制, 将自主创新引入到市场开发中来, 提升西部地区科研水平和经济实力。要加强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努力形成自主创新机制, 提高西部经济实体在市场链条中的地位, 增强西部产业群体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 发展经济学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创新的资本路径。西部地区当前比较缺乏的是人才资源和资本市场, 具备这些条件之后西部地区的经济才能形成良性的运作机制。就这一方面来说, 西部地区需要企业的入驻, 增加市场精英的输入量。通过企业的运作可以将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和资本综合在一起, 发挥企业对西部经济的导向作用。我国以往忽视了人才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当前的西部大开发需要大力引进企业人才, 通过企业活动来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学的各项理论离不开企业家们的应用和拓展, 政府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 为企业人才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4]因此西部地区要大力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承包权改革, 促进当地企业加快制度和战略的转变, 调整企业管理制度, 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 创新西部地区的市场运作机制和模式
这一措施的重点在于整合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 促进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新时期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当地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转变其职能, 引导西部区域经济体的市场化方向。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我国在西部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经济建设, 但是与沿海地区相比, 市场经济的活力没有体现出来, 国有经济的成分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空间, 导致民营经济迟迟得不到发展。这一经济形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增加了政府的压力, 而且对经济的促进效果并不明显。当然西部大开发前期阶段需要政府组织资金人力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在西部经济的发展阶段中, 政府需要逐渐退出当地的市场经济, 扮演监管的角色, 发挥民营资本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让市场经济中各个主体能够公平的竞争, 优化资源的配置。要实现西部区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需要政府和企业双方面的努力。一方面, 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监督作用, 对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进行规整, 同时要退出资源配置领域, 让区域经济体展示其活力, 同时要排除制度上的障碍,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畅通的渠道。另一方面, 作为西部经济主体的企业们要起到带头作用, 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建立以资源为基础, 政策为依托, 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机制, 提升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力, 并扩大交易范围, 力争与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国外经济接轨, 形成规模经济, 提升核心竞争力。要着力加强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力度, 开创多项特色区域经济项目, 吸引外界投资, 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济链条, 掌控利益链的关键环节,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整合区域资源, 形成特色产业, 吸引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5]
2. 扩大西部地区当前的产业规模
西部地区范围广阔, 资源丰富, 要实现该地区较大的产业规模, 需要提升企业在生产销售链条的掌控力度, 同时分配好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西部地区逐渐开采出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矿藏资源以及农业资源, 而这些资源是我国其他地区以及国外都不具备的。尤其对于国外那些国土面积狭小的发达国家来说, 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源是其重要的供应地之一。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西部地区的资源都是以原料的形式进行输出, 加工环节很少, 因此这些资源创造的经济效益不高。从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来看, 西北地区毗邻众多国家, 而且具有方便的陆路运输, 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西北地区需要加强资源的加工和销售环节, 引入民营资本, 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将这些资源供给到我国国内以及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同时该地区的生产企业要加强技术革新, 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我国的西南地区也具有丰富的资源, 不仅包括金属矿产, 还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和水力资源。该地区的企业同样需要形成产业规模和生产加工链条, 积极引入技术和人才,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3. 加大西部地区的各方面建设的投资
我国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本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 不仅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 还需要合理的市场体制和民营资本的投入。根据西部大开发以来的经济数据, 西部地区长期以来是通过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而技术和人力等要素对该地区经济的贡献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这与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有关。[6]我国仍然会坚持投资拉动经济的策略, 同时也加大对该地区人才技术的投入。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发展, 摆脱其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劣势, 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政府在投资的方式上存在较强的主观性, 不利于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解决当前西部地区投资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 吸收先进的技术和人才, 为当地的企业发展提供支持。继续加大资本驱动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现实选择。政府要支持西部地区非国有资本的加入, 提高市场活力, 促进当地资源的开发。与此同时, 在投资方面还要注意资本的质量和效率。政府在投资的过程中既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还要扶持重点产业, 避免资本浪费。在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时, 需要加以合适的引导, 将资本集中起来建设特色产业。为此, 政府要对某些重点产业实行政策优惠, 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到产业建设中来。这就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一个重要命题, 即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高质量的资本效益。政府在这方面需要做好制度上的调整, 同时企业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 将有限的资本转换为最大的经济效益。
4. 协调西部地区的制度和市场的关系
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要保持与市场规律的内在一致性。在西部地区我国各方面的制度还显得不太完善, 需要政府加强对该地区的制度规划和监管。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代替市场在该地区的作用。首先, 政府要根据西部地区的区域特点制定出完善合理的政治经济制度, 督促地方政府的贯彻实施, 提高制度效率。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条例作为补充。但是需要注意制度和市场二者之间的区别。制度的制定需要坚持协调原则, 避免制度与市场机制产生冲突。制度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运作特点, 在关键环节能够起到监管作用, 避免市场在运作过程中走向极端。其次, 政府要用于破除西部某些欠发达地区陈旧的发展观念, 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扫清制度障碍。[7]长期以来, 西部地区的经济与中东部地区存在脱节的情况, 西部当地的经济主要依靠政府和一些宗教组织。这些政府和组织形成了固定的经济制度和模式, 不容易改变。但是在新形势下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破除传统守旧的地方观念, 否则会严重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稳步推进的原则, 避免出现民族矛盾, 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准则来改革地方政策制度。另外, 政府还要处理好与当地经济主体的关系, 采取吸收利用的方针, 形成统一的产业部门。只有充分贯彻科学的制度, 把握其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畅通地方经济发展的渠道, 才能实现制度和市场的协调, 使二者共同发挥相应的作用, 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总结
本文首先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实践意义进行了分析, 然后说明了理论指导下西部经济发展的路径, 最后提出了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发展经济学理论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 研究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发展经济学理论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制度路径, 完善的产业路径和创新的资本路径。要促进西部大开发建设, 实现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目标, 我国需要创新西部地区的市场运作机制和模式, 扩大西部地区当前的产业规模, 加大西部地区的各方面建设的投资, 协调西部地区的制度和市场的关系。发展经济学能够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完善自身理论, 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发展。它能够良好地应用于我国西部大开发建设中, 为西部地区提供有效的市场和制度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凯.发展经济学理论综述[J].商, 2015 (01) :252.
[2]王飞.演化发展经济学视野下中国西部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 2014 (15) :27-28.
[3]李宁.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4]韩艳红.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5]李瑞娥, 程瑜.发展经济学视角的西部开发:理论、现实与模式构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5) :13-21.
[6]李玉梅.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发展经济学劳动力转移理论比较分析[J].中国劳动, 2015 (04) :45-47.
西部高校应用经济学 篇5
影响西部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繁多且复杂, 根据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易获取性、非重叠性、定量分析等原则, 从《中国统计年鉴 (2007) 》中选取8个具体指标构建西部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11个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这8个指标, 分别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 —X1、工业增加值 (万元) —X2、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万元) —X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万元) —X4、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 (万元) —X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元) —X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万元) —X7、货物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X8[2]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07) 》, 原始数据中没有西藏的相关数据) 。
西部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评价的基本步骤:
1. 因子分析过程。
本文使用SPSS (16.0) 软件作为统计分析工具, 先对8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消除量纲差异和数量级影响, ZX1表示的是原始指标X1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对应的变量, 表1中其余各指标的含义如此类推, 变量值为负数, 表示低于该类指标的平均值, 正数则含义相反) , 并得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 (见表1)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 指标之间既存在正负相关也存在强弱相关, 部分指标彼此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说明指标之间反映的经济信息有很大重叠, 如果直接用于分析, 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由表1可知, 指标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可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其中统计为0.806, 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小于0.0001, 表明样本数量充足, 相关系数矩阵非单位阵, 故可以实施因子分析。矩阵特征值与累计贡献率如表2所示, 提取前3个因子即提取了样本93.784%的数据信息 (前3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为93.784%) 。提取的三个主成分的载荷矩阵见表3 (其中F1、F2、F3分别表示第1、2、3个公共因子, 星号 (*) 标注在较高的荷载值) 。
由表3可知, 第一个公共因子F1在ZX2 (工业增加值) 、ZX3 (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ZX5 (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 、ZX7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ZX8 (货物进出口总额) 5个变量上的荷载值都很大。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反映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工业增加值反映了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 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这些指标都是绝对指标, 反映了西部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规模大小, 属于宏观层面指标, 可定义为经济规模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F2在ZX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ZX6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个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反映的就是人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 是目前国际通行的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 也是衡量全面小康社会最核心的一个指标,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 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这两个指标都是相对指标, 反映了西部中心城市居民的富裕程度, 属于微观层面指标, 可定义为城市富裕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F3在ZX4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上的荷载较高, 该指标反映的是固定资产投资能力。因此可以定义为资产投资因子。由表3可知, 前三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表达式分别为:
由因子协方差矩阵表4可知, F1、F2、F3三个因子两两之间的协方差均为0, 表明任意两个因子之间没有线性相关, 实现了因子分析的设计目标。通过因子分析, 将8个指标变量降维成三个公共因子F1、F2、F3, 如表5所示。采用回归方法估计出因子得分, 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 得出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F, 即
将各个中心城市的数据代入上述等式 (1) 、 (2) 、 (3) 后得到三大公共因子得分F1、F2、F3, 然后把F1、F2、F3代入等式 (4) 可得出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F, 以这个综合得分F的大小进行排序, 就得到西部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排名, 排名结果见表6。
2. 聚类分析过程。
聚类分析是以各种距离来度量个体间的“亲疏”程度的, 传统的聚类分析是在所选变量的基础上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类, 分类的结果是各个变量综合计量的结果。系统聚类又称层次聚类, 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一种聚类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先将所有样品看成一个类, 然后选择性质最接近 (距离最小) 的两类合并为一个新类, 接着计算新类与其他类的距离, 再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 这样直至所有的样品合并为一类。聚类过程中如果所选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的线性关系, 能够相互替代, 则计算距离时同类变量将重复“贡献”, 将在距离中有较高的权重, 因而使最终的聚类结果偏向该类变量, 极大地影响了聚类分析的精度。集成后的因子聚类分析法, 不仅消除了聚类分析的数据输入中各变量之间的数量级和量纲影响, 同时还能剔除变量之间较强的线性关系[3]。
二、内涵分析
首先考虑分别按3、4、5类进行划分, 发现聚为4类较为合理, 最后得到各城市的具体类别 (见表6) 。结合各城市的三大因子得分和其具体类别, 分析其特征及内涵[4]:
1. 第一类中心城市的特点是宏观经济规模大, 工业生产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高。
该类别包括成都和重庆2个城市, 它们的综合得分排名分别为1、2, 比较接近且很靠前, 它们在经济规模因子F1上的得分分别排在1、2, 在城市富裕因子F2上的得分分别排在3、10, 在资产投资因子F3上的得分分别排在2、3, 由此看出, 除重庆在城市富裕因子F2上的排名很靠后外, 第一类中的两个城市在三大综合因子的得分上都非常高, 而且很接近, 这说明第一类城市在经济规模、城市富裕、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方面发展都较为均衡, 属于经济发展相对全面的城市。
2. 第二类中心城市的特点是宏观经济规模小, 工业生产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低, 发展不平衡。
该类别包括西安、银川、南宁、兰州、贵阳、西宁6个城市。虽然西安的综合得分排在第3位, 按理说应该排在第一类中心城市, 但分析西安的三大因子得分可知:经济规模因子F1为0.50969, 与第一类中心城市成都F1得分1.65049、重庆F1得分2.09303相差太大, 不在一个级别上, 而且西安的富裕因子F2为-0.2258、资产投资因子F3为-0.16312, 均低于相应因子的平均水平, 因此无法进入第一类。其余5个城市三个公共因子F1、F2、F3的得分均为负数, 低于相应因子的平均水平, 其中, 西宁的规模经济因子F1得分、贵阳的城市富裕因子F2得分、南宁的资产投资因子F3得分均排在11个城市的末位。这些分析表明, 第二类中心城市从总体上看, 经济规模因子、城市富裕因子、固定资产投资因子三个方面发展都相对滞后, 经济发展不均衡。
3. 第三类中心城市的特点是城市富裕程度较高, 人口总量小。
该类包括了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3个城市, 其综合得分排名分别为四、五、六位, 其富裕因子得分F3分别为1.40642、1.64892、0.64187, 排名分别为二、一、四位, 表明这三个城市的富裕程度较高, 而规模经济因子F1、资产投资因子F3得分相对较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优势, 乌鲁木齐2006年人均GDP已突破4 000美元大关, 位居中国西部12个省会城市前列。呼和浩特作为中国著名的“乳都”, 在2007年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 位列2001—2005年五年中GDP增长世界前二十名。这些都表明该类中心城市的富裕程度较高。同时应该看到, 该类城市的人口总量较小, 也是导致城市富裕因子得分较高的原因之一。
4. 第四类中心城市的特点是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大。
该类别只有昆明1个城市, 其综合得分排名为第六位, 其固定资产投资因子F3得分为2.960556, 排在第一位, 远高于其他10个城市的F3得分, 使得其他10个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因子F3的得分均为负数, 低于公共因子F3的平均值, 昆明的其他两个公共因子得分F1、F2得分都很低, 其综合得分排在第六位, 是综合因子得分F正负的分水岭。这也是昆明在聚类图中单列一类的原因。实际上, 昆明的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自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突破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和600亿元的投资规模, 连年实现百亿“四级跳”。这些都表明, 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是昆明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把三大公共因子得分作为聚类分析的输入, 剔除了传统聚类分析中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叠, 提高了聚类分析的精度, 同时为聚类分析的结果提供了直观、精确的经济内涵分析范式, 有助于各城市从宏观规模因子、城市富裕因子、资产投资因子三个方面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进而制定与自身适宜的经济战略方针, 为整体提升西部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提供决策参考[5]。
摘要:构建西部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因子分析剔除多指标间信息重叠的特点, 在保留原始数据大部分信息的基础上, 通过有效降维, 提炼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因子, 并以此作为聚类分析的输入, 提高了分析精度, 所得结论与实际基本相符。
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城市经济,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林乐义, 印凡成.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J].统计与决策, 2008, (8) :153-1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7) [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258-336.
[3]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153-200.
[4]李雪, 王莉华.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6) :93-96.
西部高校应用经济学 篇6
一、国际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理论体系广泛复杂。
国际经济学课程研究内容广泛, 不仅涉及到经济理论, 还涉及到当前国际经济中的众多现实问题。从整个体系来看, 主要分为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包括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问题、要素的国际流动问题, 主要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和依据, 涉及的理论主要有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包括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 涉及的主要有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众多经济学流派。直到当前, 国际经济学体系仍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相关课程联系紧密。
国际经济学与经济类专业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财政学等课程联系紧密。由于其理论性强的特征,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 又为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等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涉及部分贸易、投资、金融和财政的基础知识, 有利于学生以国际视野来学习和探讨相关问题。
3、对基础课程要求较高。
国际经济学需要运用大量的经济模型, 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 课程逻辑性较强。国际经济学本身的理论体系, 也体现了数学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等特点。数学功底是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重要支撑, 在需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 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由于其内容上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 在教学中众多的图示暗含经济学理论基础, 因而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要求较高。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际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 尤其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等均作为核心课程开设, 笔者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 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 交叉重复部分较多。
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主要包含了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的理论内容, 其优点是在国际经济学的框架下兼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理论知识, 确保体系完整性, 但易导致的后果就是分别与这两门课程相互重复较多, 且又有可能出现在教学中都不涉及的内容, 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且由于教材内容更新缓慢, 加上教学方式等问题使得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问题进一步突出, 严重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采用传统教学方式, 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目前, 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主要采用讲授、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 以介绍知识点、阐述理论为主。基本上形成了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对象的教师独角戏格局, 忽视了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双核心的主体地位, 不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学生个性能力的自由发展。而课堂设计也围绕知识点展开, 教学目标狭窄, 导致学生的学习以死记硬背或者被动理解为主,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幼稚产业论”为例, 学生只基本掌握其理论内容和产生背景, 对于该理论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意义却无从谈起, 分析流于表面。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缺失, 直接后果便是课程中极具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国际经济问题演变成只需背诵和记忆, 学生的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停留在较低水平。
3、偏重理论知识教学, 忽视联系现实实际。
教师在教学中多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 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这虽然有利于教师备课、讲授的进行和教学知识点的完成, 但有可能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而当前教材内容中涉及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理论更多采用模型分析, 案例分析尤其是涉及中国的案例分析较少, 使用假设条件严苛的模型假设较难解释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这些都将导致理论学习和实践分析的有机联系被切断, 以教材为中心, 使得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被削弱, 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僵化, 也不利于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国际经济问题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运用理论知识解释中国的国际经济问题。
4、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基础课程功底薄弱。
由于理论课程本身较为晦涩难懂, 学生学习兴趣有限。加上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广泛和理论体系的庞大, 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 并大量运用较为抽象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中的模型和图示较复杂, 假设前提条件繁多, 通过建立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展开分析。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易造成困扰, 且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课程功底薄弱, 缺乏扎实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基础, 普遍反映学习过程中推论过程复杂、逻辑分析偏多、课程难懂, 对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难以理解, 影响教学效果,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反过来更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 两者之间出现恶性循环。
三、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1、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参与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的综合运用, 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阐述的不足, 将单向封闭式的课堂变成双向开放式的课堂。参与式教学是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 强调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以提前告知课程教学讨论主题的形式, 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分组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案例式教学是将实际案例导入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通过教师对课程内容相关案例的介绍, 让学生尝试分析并解决问题。如,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部分, 可以通过在课堂上以学生比较熟悉欧盟的发展为例介绍该知识点, 并可提前要求学生搜集中国在近年来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自贸区等资料进行讨论。这些教学方式的灵活采用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 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 实现教学相长, 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学习的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2、正确处理与其他课程关系,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 与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相关程度较高且有内容重复, 教师必须熟悉和了解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其他课程的内容, 要教授给学生一点知识, 自己必须具备大量相关知识, 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对于可能有所重复的部分, 可与相关课程老师充分沟通协商, 在教学中突出本门课程体系中的重点部分, 以避免两门课程对同一知识点的重复讲授, 降低课堂效率。对于前续基础课程比较薄弱的情况, 在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之前, 应将涉及并利用的分析工具做重点回顾, 譬如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无差异曲线等, 以避免由于基础问题导致的连锁反应。而由于国际经济的动态变化, 教材内容更新的滞后,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更新经济数据, 以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科技的发展, 一方面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在课堂教学上, 采用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手段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形式, 以弥补传统板书讲授形式的不足。在网络利用上, 课程涉及到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经济全球化等问题本身就是在实时发展动态变化的, 借助互联网能改变从前坐井观天的局面, 及时获知大量的相关信息。教师还可通过网络平台, 将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件、案例、习题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及时提供给学生, 极大地丰富学习内容, 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且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去探究感兴趣或更全面的数据资料, 拓展知识面。
4、努力完善教师素质, 提高教学水平。
无论通过何种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都是核心和关键。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对教师要求较高, 加上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教师应注重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和思维能力的积累, 提高学术水平和知识层次。同时, 需注重与同行教学经验的交流,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甚至可以与其他行业专业人士交流对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的看法, 培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在教学实践中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从而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摘要:为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实践, 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式,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姜新海.关于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反思[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7.6.
[2]黄家骅.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问题[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8.6.
【西部高校应用经济学】推荐阅读:
西部民族高校06-27
西部高校贫困生09-24
西部经济区10-14
西部农村经济07-07
西部经济周期波动10-21
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06-12
西部会展经济发展思路10-31
西部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的融合07-15
关于应对金融危机保持西部经济平稳发展08-26
西部农户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