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精选9篇)
宫肌瘤腹腔镜手术 篇1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术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将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进行子宫肌瘤治疗的25例患者, 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阴式剔除手术, 治疗组使用宫腹腔镜联合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初次排气时间和术后不良反映。结果 与常规阴式剔除手术相比, 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子宫肌瘤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初次排气时间和术后不良反映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子宫肌瘤有着术时间短, 手术创伤小, 出血量少, 初次排气时间较快, 且术后不良反映较少, 值得临床引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宫腹腔镜,联合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进行子宫肌瘤治疗的25例患者, 年龄34~52岁, 平均年龄41.3岁, 其中21例已婚, 未孕3例;孕1~2次17例。所有病人在入院前均有一定的腹痛、月经紊乱、尿频等病状。将25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诱发因素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复合麻醉方式, 对照组使用常规阴式剔除手术;治疗组麦氏点及左下腹相应位置置入5、10mm戳卡, 耻骨联合上2mm偏左置5mm戳卡, 放入操作器械, 切除最凸现肌瘤部分, 粉碎为条形, 扩大戳口后取出并缝合。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中华医学会妇科病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2]; (2) 年龄范围在20~75岁之间; (3) 能听从医生做好各项检测; (4) 无其他原发性疾病或者精神病病史。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初次排气时间和术后不良反映, P<0.05为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手术后25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不适症状消失, 月经量正常, 其余患者腹痛、月经紊乱、尿频等病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和相关体征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1。
术后3、6、9月分别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 其中对照组有1例轻微感染, 治疗组伤口均愈合良好, 月经正常。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 得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症状, 最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3], 随着肿瘤的变大, 也可能造成压迫, 导致尿频、便秘等[4], 严重者出现不孕不育危害女性健康。
以往的治疗方式有开放性手术, 例如子宫切除术等。子宫切除术创伤大, 因子宫所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并有内分泌功能, 参与体内生殖、生理和病理过程。绝经前切除子宫, 即使保留卵巢, 也常引起更年期综合征和提早出现骨质疏松。
随着微创科技在医学中更深入的应用, 代替了以往的开放式手术, 宫腹腔镜结合子宫剔瘤术, 有着创伤小, 腹腔干扰少,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特点。对比2组患者的不同数据, 不难看出, 宫腹腔镜联合术在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手术, 同时也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可能性。对于盆腔轻度粘连、子宫活动差、肌瘤较大、特别是位于宫底部的肌瘤、阴道较紧的病例, 经阴道操作不如腹腔镜下视野好, 因宫腹腔镜的应用能更好地止血和避免副损伤。
综上所述, 宫腹腔镜联合术是一种手术操作简单、速度快、无明显并发症、治疗费用低, 患者痛苦少, 恢复快, 几乎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微创手术,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082.
[2]吕俊光, 杨柳, 隋丽英, 等.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 2002, 10 (11) :686~688.
[3]孙芳, 姚凤媚, 徐建中.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98例临床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 45 (3) :139.
[4]Baker C M, Winkel C A, Subramanian S, et a1.Estimatedcosts for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and abdominal myomecto.my for uterine leiomyoma ta:a comparative study at a singleinstitution[J].J Vase Interv Radiol, 2002, 13 (12) :1207, 1210.
宫肌瘤腹腔镜手术 篇2
【关键词】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女性不孕症;护理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检查和治疗各类妇科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机体加快恢复,减少创伤程度和对盆腔内环境的干扰,再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保证预后效果[1]。本文选取了10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均给予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其中50例采用护理干预,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均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术后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年龄23~37岁,平均(27.5±2.7)岁,其中原发不孕27例,继发不孕23例。观察组50例,年龄24~37岁,平均(27.3±2.6)岁,其中原发不孕28例,继发不孕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治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月经干净4d左右,全麻处理后行气管插管,对会阴部和下腹部进行消毒处理,取截石卧位,检查输卵管情况、子宫的内膜形状以及子宫的形态等,将双腔导尿管放置于宫腔内。于气腹下行腹腔镜检查,取头低臀高位,充分暴露盆腔部位,检查子宫、子宫直肠陷凹、卵巢、输卵管及盆腔腹膜,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治疗。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3.1 术前护理 不孕症患者因担心手术会伤害到生育生理或者影响正常生活,但又渴望孩子的到来,因此心理会承受较大压力。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解关于手术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介绍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信心,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
1.3.2 术中护理 术中辅助麻醉医师进行气管内插管。在患者膀胱下垫棉枕,避免腓神经受损,连接并调节各个仪器。观察并记录灌注量和排出量,有效调控灌注压力,密切配合手术,提供手术所需物品、器械、敷料等。
1.3.3 术后护理 患者麻醉清醒后推回病房,避免剧烈搬动,降低出血量,密切观察各项指标,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对症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采用t、χ2检验,采用(χ-±s)记录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治效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患者身体状况均已稳定,诊治10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15例子宫内膜炎,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盆腔炎,32例输卵管阻塞。
2.2 护理效果 通过护理治疗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0%,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导致女性患者不孕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为主要因素[2-3]。临床中常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或输卵管碘油造影进行检查,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还存在局限,例如在进行盆腔、宫腔检查时对其病变程度无法准确评估。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宫腔、盆腔疾病诊治方面,不但具有损伤小、并发症低和康复快等优点,并且可检查出单用腹腔或盆腔诊断时遗漏的病变,从而保证治疗效果[4-5]。在术前进行充分准备,术中医护人员的良好配合以及术后密切的观察对患者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在手术前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秦宝聚,杨丽芹.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302-302.
[2]邢金英,朱丽霞.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70-71.
[3]杜春燕,马爱萍,马安莉,等.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79-380.
[4]陈春燕.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手术的护理配合[J].医学信息,2013,26(5):293-294.
宫肌瘤腹腔镜手术 篇3
关键词:子宫肌瘤,宫腹腔镜,微创术,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发生率为20%~30%。其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 子宫肌瘤剔除术由单一的开腹式手术, 不断向着微创手术方向发展[1]。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宫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42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80例, 均符合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年龄30~42岁, 平均 (34.2±4.5) 岁, 体重 (50~72) kg, 平均 (60.1±4.7) kg,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其中, 肌壁间肌瘤30例 (对照组14例, 治疗组16例) , 浆膜下肌瘤25例 (对照组11例, 治疗组14例) , 黏膜下肌瘤16例 (对照组9例, 治疗组7例) , 子宫颈肌瘤9例 (对照组4例, 治疗组5例) 。对照组38例采用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治疗组42例采用宫腹腔镜下微创治疗。2组的年龄、体重、肌瘤分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及盆腔检查, 以详尽了解子宫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形状和活动度。子宫颈肌瘤:用环形电极从包埋组组最薄处进道, 切抵肌瘤后适当延长切口, 自包膜内将肌瘤完整剥出;单一浆膜下肌瘤仅采用腹腔镜;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在宫腹腔镜的辅助下, 于腹腔处打3~4个小孔, 可视下做肌瘤切除术, 术后腹壁切口不必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剔除肌瘤个数和重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2组术中情况
表1可见, 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的剔除肌瘤个数和重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2 2组术后情况
治疗组住院时间 (7.1±1.8) d明显短于对照组 (10.4±2.5) d,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并发症:对照组 (肠梗阻2例, 感染2例) 与治疗组 (肠梗阻1例, 感染0例)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多无症状, 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 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2]。现代西医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 尚无其他理想疗法[3]。本文的比较研究也发现, 宫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较传统的开腹手术, 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 并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静, 李红.田禾芬, 等.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24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08, 37 (11) :1267~1268.
[2]卢杰.宫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8) :116~117.
宫肌瘤腹腔镜手术 篇4
【摘要】 目的;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有利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方法 对28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由专业护士进行手术配合。 结果 全部28例手术成功,无一例中转,无一例灼伤,压疮,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充分地准备,术中熟练默契地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15-0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子宫肌瘤切除不再是以往单一的开腹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以其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选择。我院在2011年1~6月成功地为28例患者实施了这一手术,得到了较好的结果。现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患者,年龄在45~56岁,其中肌壁间肌瘤12例,浆膜下肌瘤6例,黏膜下肌瘤10例。平均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50~80 ml。术后2天基本恢复正常活动,均无腹膜刺激及并发症,于6天后出院。
2 术前准备
2.1 术前准备 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腹腔镜手术有关知识及优越性,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解除恐惧心理和思想顾虑,使之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手术。详细叙述妇科腹腔镜操作步骤,为预防切口感染,指导患者用肥皂水清洗腹部,脐部,会阴部,完善术前准备,使手术顺利进行。
2.2 手术间准备 手术开始前1 h启动空气层流系统。室内温度控制在22 ℃~25 ℃,湿度控制在50%~60%,不仅能缓解患者因不适产生的紧张情绪,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室内微生物的繁殖和生存。
2.3 体位准备 在全身麻醉插管后,经麻醉师允许,放置膀胱截石位,注意各部位勿与手术床金属部位接触,以防电灼伤。约束带固定,避免损伤腓总神经。将患者双上肢束缚于体侧,这样能方便医生操作.
2.4 器械仪器的准备
2.4.1 腹腔镜专用器械准备 各种规格的套管穿刺器、气腹针、匙状钳、抓钳、剪刀、超声刀、宫颈托、视频镜头、双极电凝、冷光源、腹腔冲洗器,CO2冲气管等。先检查器械的性能,各部件是否完整,打开关节和阀门,管道保持通畅。高压蒸气灭菌或低温等离子灭菌。
2.4.2 腹腔镜仪器的准备 包括显像系统,摄像系统,光源机,CO2气腹机,双极电凝机,冲洗吸引装置,超声刀系统分别放于相应位置,插上电源连接各线,确保机器保持正常状态。
3 手术配合
3.1 巡回护士的配合 巡回护士术前调试仪器设备,检查仪器设备性能是否良好。巡回护士认真核对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建立静脉通路,连接三通,便于术中麻醉给药。麻醉完毕,摆好截石位,根据医生的操作习惯把各种仪器放于合适的位置。将一次性电极板放于小腿处,并检查身体勿接触金属物品,防止电灼伤。消毒铺巾后,接过台上递下的光缆、气腹管、冲洗管、电凝线等分别连接于正确位置,调节好各种仪器的正常使用功率。适时摇床变换体位。穿刺腹腔时患者取平卧位,当腹腔内注气将近结束时,将床摇成头低足高位15度到20度。子宫肌瘤切除后,可将床摇成水平位。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受压,电灼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因腹腔镜手术气腹不能中断,始终要保持足够的CO2气体量。手术结束后,注意患者保暖。妥善处理标本及时送检。患者在未清醒前巡回护士不得离开患者。
3.2 器械护士的配合 (1)器械护士提前20 min洗手,整理器械台,检查器械的性能,各部件是否完整,并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纱布、器械、缝针等数目,并放置整齐。(2)协助医生进行皮肤消毒,铺消毒巾后予冷光源光束,摄像头及无菌保护套。CO2机、气腹机、吸引管、超声刀连接并固定好,测试吸引装置是否正常。(3)手术开始时,递手术尖刀,在脐窝下或上缘做1 cm弧形切口,用两把毛巾钳提起并固定腹壁,穿气腹针,一般压力为12 mm Hg,从小流量开始。拔出气腹针后递术者10 mm套管穿刺器,在气腹穿刺处穿刺,将预热的镜头放入套管内。在耻骨联合左外上方处做0.5 cm纵向切口(第二切口),插入5 mm套管穿刺器,便于术者止血,分离组织等。取右侧麦氏点,做0.5 cm纵向切口(第三切口),便于助手操作。按手术需要递上匙状钳、超声刀、电凝针等器械,子宫肌瘤切除后如需缝合,递上持针器,1号线缝合宫颈筋膜层,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冲洗干净后取出器械,缝合腹部伤口,并用速愈贴黏贴。
4 结果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洗手护士对手术过程的掌握,手术器械的及时、准确传递,都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巡回护士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和设备性能,如何操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5 讨论
(1)术前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介绍手术的优缺点以及术后常见的不适,以减轻患者压力,使其配合手术。(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3)做好仪器的清洗及保养。腹腔镜器械是精密仪器,使用是要轻拿轻放,切忌碰撞,专人负责保管,检查及保养。清洗时,充分打开器械每个轴节,,用专用毛刷清洗所有管腔和细小通道,不可用金属刷,用高压水枪冲洗官腔,彻底清洗干净,擦干,上油,挂入专用橱内待用。纤维导光束不的弯曲,用后呈环状盘好,以免损伤光纤。镜面禁用粗糙布类擦拭,各种仪器使用后旋转回复零位。
参考文献
[1] 林俞,吴颖.妇科腔镜手术护理的配合体会.福建医药杂志,2008,30(1):149-150
妇科宫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妇科宫腹腔镜手术2342例,年龄在18-47岁之间,其中子宫肌瘤核除术114例,卵巢囊肿剥除术163例,异位妊娠胚胎清除术412例,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术9例,多囊卵巢电灼打孔术236例,双则输卵管粘连松解术1405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13例,手术历时40分钟至2小时30分钟。
1.2 宫腹腔镜手术的特点
妇科医生可以通过宫腹腔镜诊断的同时在镜下处理所遇到的妇科疾病,同时由于盆腔内环镜收到的干扰小,保持了相对稳定,术后盆腔粘连极少发生 (2) ,而且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日数明显减少,腹部没有较大疤痕。
1.3 麻醉要求
患者完全无痛,术野显露良好,没有人工气腹的不适,呼吸循环稳定,麻醉后苏醒快,后遗作用小,患者能尽早恢复正常活动。
2 麻醉处理
2.1 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ASAI-II级患者能很好地耐受手术。心肺储备功能受损的ASAIII级患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对术前存在的高血压、冠心病和腹部疾患应积极治疗,以求达到最佳状态。对于急诊、饱胃、病态肥胖患者充分估计是否存在困难气管插管的相关因素,如:颈部活动减低,甲颏距离小于6.5cm,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禁食水的时间。术前和适当使用镇静药,抗酸药和组胺H2受体拮抗剂,阿托品用量宜小,必要时可手术追加。
2.2 麻醉处理
病人入手术室后马上给予监护,开放上肢静脉,充分面罩加压充氧去氮,防止插管期间因无通气而缺氧。根据病人体重依次静脉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维库溴胺诱导。诱导是避免胃充气,以免胃内容物返流及穿刺针损伤胃。气管插管后注意听诊双肺呼吸音,注意插管后给予间歇正压通气。人工气腹后适时调节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潮气量可适当增加15-25%,防止肺不张和低氧血症。足够的肺泡通气量有助于CO2排除,对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气道阻力较大,增加呼吸频率比增加潮气量更可取。麻醉维持多采用静脉复合或全凭静脉,麻醉药的选择以快速、短效、对循环影响轻为原则,常用的药物为异氟烷和丙泊酚。术中常规检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气道压力、潮气量、尿量。宫腹腔镜时间较长时,防止水中毒的发生。早期发现并处理高CO2血症和低氧血症。注意观察手术步骤,但进行盆腔冲洗时即可减浅麻醉。手术结束时注意肌松药的残余作用,必要时给予拮抗剂。剥除气管导管时防止喉痉挛,待病人清醒、循环稳定、呼吸完全恢复,送回病房。术后偏低流量吸氧4-6小时,注意防止胃内容物返流。
3 讨论
宫腹腔镜手术越来越多收到人们的青睐,如何清除或减轻人工气腹对病人呼吸循环的不良影响已成为每个麻醉师必需高度重视和解决问题。
一方面,人工气腹后形成腹腔内持续正压 (1.3-2.0kpa) ,使膈肌上台,运动受限,导致潮气量下降,呼吸道阻力增加,减低了肺功能残余气量至V/Q比值失调。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能控制呼吸,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有效的通气,使用肌松药可控制膈肌的运动,有利于手术的操作,若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不一定十分完善,病人保持自主呼吸,因CO2或其他刺激常导致放射性肩胛疼痛,病人一旦发生躁动,可能会导致术者失控,容易意外损伤盆腹腔脏器,对病人安全不利。
另一方面,人工气腹15min内,腹腔持续正压可传递到胸腔,胸腔正压可直接压迫心脏,使心脏舒张功能受限,静脉回流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肺内分流量增加,导致心排出量减少。同时手术所采取的头低足高截石位,对血流动力学也有一定影响。体位改变前要注意血液系统的充盈度,可快速补充一定量的液体,以减少血液系统的变化。另外PaCO2轻度升高,可刺激心交感神经,是心肌收缩力增加;而体内CO2浓度持续上升到一定程度,则起抑制作用,导致心排血量减少,甚至发生心律不齐。故术中必须监测血压、心率、PET-CO2,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或β-受体阻滞剂,及时更换钠石灰,防止呼吸性酸中毒,和高CO2血症的发生。确保手术顺利和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宋广来, 主编.腹腔镜手术学[M].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66-68.
宫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病例分析 篇6
关键词:宫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疗效
实施临床手术进行治疗时, 妇科病症中, 很多情况下都是子宫、腹腔等处发生疾病, 而如子宫肌瘤等症状进行子宫切除, 都可以经腹腔镜完成治疗, 而在治疗当中, 其微创效果占有较大优势,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患者很少出现并发症, 而且能够很快恢复[1]。但是在临床实际治疗当中, 并发症出现几率仍然存在, 本文选取了3724例患者进行研究, 观察统计并发症出现类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3724例宫腹腔镜手术患者, 年龄19~67岁, 平均年龄39±4.6岁。患者中有2249例为已婚患者, 1475例为未婚患者。2366例患者实施附件手术;462例患者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896例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手术。所有统计患者在自然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2月3724例宫腹腔镜手术患者, 观察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全部患者均于全身麻醉后应用宫腹腔镜手术进行妇科疾病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处理分析, P<0.05时, 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3724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资料的详细处理分析, 结果表明, 3724例患者中有120例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出现几率是3.22%。主要有28例血管并发症, 12例膀胱损伤, 8例肠管损伤, 12例术后感染, 出现手术后异位妊娠情况8例, 其他52例患者并发其他类型症状, 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疗法和传统剖腹手术相比较, 效果更为明显, 这已经得到医学认可, 特别是在子宫附件良性包块治疗中, 其已经逐步代替剖腹手术。通过研究显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特点。子宫切除手术当中其出血量平均为40 ml。卵巢囊肿以及宫外孕手术过程中, 其平均出血量为20 ml。手术后患者疼痛较轻, 可以不应用任何止痛药物。恢复较快, 通常在手术后6 h就能够自解小便、下床活动, 而且能够饮食, 手术后瘢痕很小, 通常都不明显。
了解并实际应用手术适应证放能够确保腹腔镜手术取得成功, 由于腹腔镜手术并没有较长的应用历史, 所以需要手术方法及应用范围还在逐步探索当中, 需按照实际应用由简单至复杂, 循序渐进予以发展。子宫切除通常都是在子宫增大2.5个月内, 若超出3个月通常具有较显著的手术难度, 风险相对上升。若患者子宫肌瘤部位较为特殊或是出现腹腔、盆腔较严重粘连现象, 则需应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知道, 3724例患者有120出现并发症, 其出现率是3.22%, 临床应用中发生并发症率较小。而且临床治疗中, 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较为明显的安全性、快捷性且出血量较少, 实际治疗中, 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通常都是由于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 通过研究显示, 患者出现并发症类型主要有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腹壁血管损伤等, 这些大部分都是因为操作人员的手术失误导致的, 而且患者发生感染等情况时, 在合理护理条件下, 提高患者监护力度并给予有效临床护理, 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 使之得到有效控制[2]。
宫腹腔镜手术实施过程中, 出现的较严重并发症通常为出血症状, 致使出血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因为止血未彻底或是血管受到损伤。手术后发生大量出血现象会导致患者有出血性休克症状。提高本文研究显示, 28例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 14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症状而且导致血压降低。所以手术完成后需及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综合考虑发生的各类异常情况, 辅助检查也应该及时手术, 确保可以进行准确决策。
本文有8例异位妊娠, 应用腹腔镜检查患病部位, 并进行输卵管切除手术, 手术完成后病理显示是输卵管妊娠症状, 手术后在11~20 d内会出现下腹隐痛现象, 血β-HCG有显著升高迹象, 提高B超检查在患病部位附件区域中仍然存在混合性回声现象, 盆腔中有很多积液。8例患者进行手术前均存在腹腔种植可能性, 需给予考虑, 在手术实施过程中, 没有将妊娠物全部清除干净, 滋养细胞出现残留而且于体内有持续性增长现象。所以大部分状况下患者再次入院治疗都会应用药物保守疗法, 定期复查β-HCG, 经B超检查包块大小。所以在手术治疗当中需关注妊娠物清理情况:若盆腔中存在大量积血, 视野无法充分进行, 需先抽取积血并给予正确冲洗, 在视野清楚后再实施输卵管切除手术。若需要将较大体积的组织物进行清理, 可以先将其进行分段然后分别取出。若妊娠物能够致使输卵管出现显著增粗情况, 基底部较宽, 无法应用钳夹时, 可先切开输卵管, 再将其取出, 待体积减小后再切除输卵管。取物时视物镜视野会随着组织物移动, 确保视野有明显清晰度[3]。
宫腹腔镜术通常较少发生感染症状, 致使感染现象出现的通常因素都是因为未遵照常规方法对器械予以消毒, 且操作过程中没有较为严格的无菌观念及措施, 未给予抗生素疗法预防感染。通常所见感染主要是伤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参考文献
[1]刘光新.宫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临床病例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4) :107-108.
[2]余文根.腹腔镜妇科手术80例临床分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7 (5) :118.
宫肌瘤腹腔镜手术 篇7
宫角妊娠是指孕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侧或输卵管间质部, 虽发病率低, 占同期异位妊娠总发病率的2%~4%, 但一旦发生破裂则可引起严重的出血, 短时间内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所以宫角妊娠诊断后的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异位妊娠发生率不断上升, 宫角妊娠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 治疗呈多样化。我院于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角妊娠15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2010年8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角妊娠15例, 年龄18~42岁, 平均年龄31.2岁;妊娠次数为1~7次, 平均3次;妊娠时间为41~85天, 平均46天。术前均有停经史、伴腹痛及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超声检查提示, 宫腔内无孕囊, 宫角见孕囊性回声或不均质回声;其中宫角妊娠破裂2例。
1.2 方法
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麻醉后取膀胱截石头低足高位。气腹针在脐孔部或脐孔上方穿刺注入CO2气体, 建立气腹至腹内压维持在12~14 mm Hg (1 mm Hg=0.133 k Pa) 。15例患者术中探查均可见宫角部外突占位病灶, 圆韧带位于其外侧, 直径2~5 cm, 表面呈紫蓝、紫红或颜色同正常肌层, 其中2例见0.2~0.5 cm破口, 有活动性出血, 盆腔内积血50~1 000 ml。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宫角妊娠包块大小及患者生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术式。7例行宫角及部分输卵管切除术, 其中6例包块大于3 cm;1例宫角妊娠破裂, 破口0.5 cm, 有活动性出血;7例均无生育要求。8例行宫角切开妊娠组织清除术及修补术, 其中6例包块小于3 cm;1例破口0.2 cm, 有生育要求;1例包块4 cm, 有生育要求。
2 结果
1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为30~50 min, 术中出血50~200 ml。每周复查血HCG, 术后15~28 d内均降至正常, 术后30~60 d月经正常复潮, 复查B超子宫肌层回声尚均, 无任何并发症发生。15例患者病理结果均见凝血及绒毛, 证实为宫角妊娠。
3 讨论
3.1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角妊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宫角妊娠是最危险的一种异位妊娠, 死亡比例约占异位妊娠的20%。宫角妊娠的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和期待治疗, 一般不建议采用期待疗法, 因为在等待过程中患者可能发生宫角破裂、致命性大出血, 危及生命[1]。药物治疗后血HCG下降过程中或药物治疗失败者均有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 因此, 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必须慎重[2]。Habana等[3]综合文献后认为, 手术治疗宫角妊娠预后更好。宫角妊娠一经确诊一般均以剖腹手术为其主要手段。随着妇科医生在腹腔镜下缝合技术的熟练, 使原来被视为腹腔镜手术禁忌, 而必须剖腹手术才能完成的宫角妊娠, 也能在微创效优的腹腔镜下实施。腹腔镜对于早期异位妊娠具有诊断与治疗同时进行的独特优势, 目前已被大家所公认。腹腔镜手术创伤小, 在探查过程中不增加病变部位的损伤程度[4];还可较彻底清除异位妊娠, 减少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5]。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近期及远期效果均优于开腹手术, 这已得到证实。本组15例包括2例已破裂的宫角妊娠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 证明腹腔镜手术治疗宫角妊娠是安全可行的。
3.2 手术方式的选择
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角妊娠, 我们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腹腔镜下宫角妊娠包块的大小及盆腔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对生命体征平稳、有生育要求及妊娠包块直径小于3 cm者行腹腔镜下宫角切开妊娠组织清除术及修补术:平行于输卵管方向单级电切宫角病灶表面薄弱部位的浆肌层, 用吸引器吸取出妊娠组织物, 并进入病灶深部吸引, 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宫角部以减少绒毛残留, 双极电凝创面止血, 1号可吸收线单纯或8字缝合法缝合子宫浆肌层。对于包块直径大于3 cm、停经时间长、血HCG水平高及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我们采取腹腔镜下行宫角及部分输卵管切除术:用双极电凝作用于宫角妊娠孕囊突起组织的基底部, 阻断血供, 然后切除宫角、妊娠组织及部分输卵管, 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扎。目前, 认为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宫角妊娠, 传统的开腹宫角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不应再作为一线治疗。宫角切开术作为更为保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得到开展, 手术一方面保留了子宫和输卵管的完整性, 有效地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宫角切开后的缝合修补能重建宫角部分解剖结构,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再次妊娠宫角破裂的风险[2]。我们认为,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尽量采取保守性手术以保留器官的完整性, 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对于无生育要求且包块较大者, 为防止切开术中出血过多及妊娠残留组织引起持续性异位妊娠可选择行宫角及部分输卵管切除术。
3.3 术中操作的注意事项
宫角妊娠时由于宫角血供丰富, 对手术医师有很高的要求, 特别是镜下的缝合技术几乎成为该手术是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且缝合时间的长短与出血量成正比。本组患者采用单纯缝合或8字缝合法, 缝合时打结力量的大小需合适, 太大易撕裂出血, 太小又会因缝扎不严而出血, 若针孔出血可用双极电凝止血。术后必要时置负压引流管, 观察患者盆腔情况, 并且常规行HCG动态监测, 以便及时发现因绒毛清除不充分而引起的持续性异位妊娠。腹腔镜下行保守手术, 由于病灶局部肌层较厚, 相对血供丰富, 其绒毛组织清除时镜下深部组织常不易被彻底清除, 若钳夹过深往往活动渗血较多, 较难控制;若清除不充分又易残留绒毛, 故术中需恰当掌握清除范围, 术后可加用甲氨碟呤。
综上所述, 腹腔镜下行宫角及部分输卵管切除术, 须电凝止血切除病灶后再缝合。因腹腔镜下手术病灶大, 电凝止血费时长, 对子宫损伤大, 缝合时因病灶切缘张力大、易撕裂, 因此, 须正确掌握电凝的使用方法, 以避免周围组织的热损伤及切除病灶时对子宫的损伤。另外, 术前、术中还应有随时中转开腹手术的准备, 手术医师和患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一旦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 应及时主动将患者转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角妊娠安全可行, 对有生育要求、血流动力学稳定及包块小的宫角妊娠患者可行保守手术;对没有生育要求且包块较大者, 宜行宫角及部分输卵管切除术, 宫角妊娠是否破裂并不改变手术的方式, 术中需掌握电凝止血及缝扎技巧, 防止出血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robman WA, Milad MP.Conservative 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a large cornual ectopic pregnancy[J].Hum Reprod, 1998, 13 (7) :2002-2004.
[2]韩肖燕, 冯凤芝, 万希润, 等.腹腔镜手术保守治疗宫角妊娠临床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 2009, 18 (1) :13.
[3]Habana A, Dokras A, Giraldo JL, et al.Cornual heterotopic pregnancy: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ptions[J].Am J Obster Gynecol, 2000, 182 (5) :1264-1270.
[4]许可可, 张敏, 杜敏, 等.腹腔镜手术诊疗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价值[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6, 11 (3) :227.
宫肌瘤腹腔镜手术 篇8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不孕症,妊娠率
不孕症的发病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普遍,很多不孕症患者经常规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随着妇科内镜技术的普及,使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提高了妊娠率,本文对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126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26例患者,均经过一般治疗无受孕,而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平均年龄32.48岁,孕次0~5次,不孕时间最短2年,最长6年,全部排除男性因素,其中原发不孕32例,继发不孕94例,继发性不孕中有1次及1次以上人工流产史73例,12例自然流产,9例有分娩史。
1.2 方法
手术时间为月经干净3~7 d,排除生殖器炎症,采用STORZ公司生产的宫腔镜和腹腔镜器械,患者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气腹成功后,放置腹腔镜器械。扩宫后放置宫腔镜器械,5%葡萄糖膨宫,膨宫压力由自动压力监测仪控制。
宫腔镜下观察宫腔形态、子宫内膜状态,同时宫腔镜下进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子宫纵隔切除术、宫腔粘连分解术、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在腹腔镜监视下进行输卵管通液(美兰),观察输卵管柔软度和蠕动、伞端形态和美兰溢出情况,判断有无输卵管因素存在。
腹腔镜下观察盆腔各脏器外观,有无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存在,有无盆腔粘连情况、多囊卵巢和内异症病灶等,同时进行盆腔粘连分解、输卵管伞端造口、输卵管整形术、内异症清除、子宫肌瘤剔除术、多囊卵巢打孔术[1]。
2 结果
2.1 不孕症原因分析
126例患者全部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并经过病理证实,发现慢性盆腔炎53例占42.1%,是不孕的第一病因,原发不孕占25%,继发不孕占4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原发性不孕高于继发性不孕(P<0.05),而卵巢及子宫良性肿瘤、盆腔结核、宫腔粘连、纵隔子宫患者,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盆腔原发多于继发,见表1。
2.2 输卵管通液情况
126例患者全部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操作,同时进行直视下输卵管通液,126例252条输卵管经过治疗后通畅228条,再通率90%,其余输卵管阻塞因粘连严重或靠近宫角及近断端阻塞,导丝疏通失败[2]。
2.3 术中和术后情况
术中出血平均56 L,最多90 L,手术时间平均62.5 min,最长30~140 min,住院3~7 d,平均4 d,术后当天恢复肛门排气率87%,拔除导尿管和下床活动率100%,手术未发现子宫穿孔及临近器官损伤。术后随访3~48个月,共有62例受孕,妊娠率为49.2%,3例宫外孕占2.4%,2例自然流产占1.5%。
3 讨论
3.1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提高了不孕症原因的诊断率
本文数据统计显示,慢性盆腔炎症造成的盆腔粘连仍然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与文献[3]报道相符,炎症引起输卵管扭曲、积水、阻塞是主要表现。但是有15.9%的患者是正常盆腔,存在或不存在宫腔因素,因为宫腔因素往往容易被忽视,尤其是没有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较小黏膜下肌瘤,容易造成漏诊。运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能直视病变部位,帮助临床医生作出诊断。宫腔镜还可发现宫腔粘连、子宫内膜过度损伤及子宫纵隔。
3.2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以诊断同时进行治疗,拓宽了内镜手术治疗不孕症的范围
输卵管阻塞、扭曲、积水、伞端包裹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腹腔镜诊断的同时可以进行输卵管整形术,分解粘连,切除膜状粘连,解除束带状粘连等。对于输卵管积水和伞端包裹可以进行输卵管造口术,在输卵管伞端打洞,暴露输卵管黏膜,卷袖状翻出输卵管黏膜,电灼输卵管固定,必要时缝针固定。然后再进行输卵管通夜,见伞端美兰通畅流出,即告手术成功。但对于输卵管形态欠佳、僵硬、蠕动差的患者,术后受孕率低,告之患者及早行IVF-ET,以免错过最佳年龄和排卵时期。腹腔镜诊断发现有14.2%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存在,回顾病史患者没有痛经史,但术中可见巧克力囊肿、内异症结节等。有报道无法解释的不孕症患者有1/3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笔者进行腹腔镜下内异症结节电灼术,术后可以使用GnRH-α3.75 mg,1次/月,疗程3个月,减轻内异症,防止内异症再次造成盆腔粘连,停药后即恢复排卵,治疗效果好。多囊卵巢在内分泌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可行多囊卵巢表面多点电凝穿孔减压术,术后激素水平可以得到改善,恢复排卵率达70%~90%,是PCOS的有效治疗手段。子宫性不孕因素也逐年提高,其中黏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及也是不孕症原因之一,在宫腔镜或腹腔镜诊断的同时可切除病灶,恢复盆腔正常结构,并取得良好效果。
3.3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3]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在一次麻醉下,可以对不孕的原因进行全面评价和明确诊断,在诊断同时进行治疗,既经济,效果好,手术又安全,患者易于接受[4]。因此,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32-201.
[2]张四友,符淳,黄血坤,等.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行宫颈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9): 714-715.
[3]刘晓珊.腹腔镜诊治不孕症患者盆腔病变156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9):563-564.
宫肌瘤腹腔镜手术 篇9
【关键词】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96-01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治疗本病最为有效且常用的手段。近年来,在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其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关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有效性一直都存有争议,为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了112例行不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子宫增大、月经量增多、下腹疼痛。患者年龄在34~57岁之间,平均(38.6±2.9)岁,瘤体直径2~8cm,平均(5.33±1.24)cm,其中单发性肌瘤42例,多发性肌瘤70例。病灶部位:宫底25例,后壁38例,前壁49例。所有患者均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选择开腹手术者56例,纳入对照组,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者56例,纳入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开腹手术
手术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麻醉后,在患者下腹正中做一纵切口,进腹后进行常规探查,明确肌瘤大小、位置等,然后对肌瘤进行剔除,操作完成后对子宫进行缝合,逐层关腹。
1.2.2腹腔镜手术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在患者的脐上缘做一长1cm的横切口,置入气腹针,充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力12mmHg。置入腹腔镜,对腹腔情况进行常规探查,再在直视下穿刺左右麦氏点,分别置入大小为1.0cm和0.5cm的套管针。在掌握肌瘤个数、大小、位置等情况后,向肌瘤蒂注入垂体后叶素(6U),以单极电钩对瘤体进行电凝,将瘤体假包膜切开,得到瘤体并将其剔除,剔除的瘤体经子宫旋切器粉碎后取出、送检。使用可吸收线对瘤腔进行连续缝合,再缝合浆肌层。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后,消除人工气腹并关腹。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9.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数据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我国女性的子宫肌瘤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及年轻化趋势。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子宫肌瘤剔除术既能有效治愈疾病,又能有效维持子宫生理功能,满足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同时不会对盆底解剖结构造成明显影响,对下丘脑-垂体-子宫轴的影响也较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2-3]。
传统开腹手术在直视下剔除子宫肌瘤,技术难度低、操作方便,但其对机体的创伤较大,腹壁切口大,出血量多,同时还会明显干扰盆腔内环境,胃肠功能恢复缓慢,术后感染率较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肌壁间、浆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就已逐渐取代了开腹手术[4]。国内有文献报道,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比开腹手术组更少、更短(P<0.05)。这一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这是因为腹腔镜下可放大视野,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操作者剔除肌瘤、创面止血更方便。
有文献显示[5],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1%,明显比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5)。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6%(P<0.05)。这一结果与前述文献相符。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肩背酸痛,这是因为腹腔镜术中建立的人工气腹会导致膈下穹窿扩张,膈肌上提,膈下神经纤维在牵拉作用下就会发生肩背疼痛。因此,在术中,应严格控制气腹压力,减轻对膈肌纤维的牵拉,并缩短手术时间,术毕将腹腔内气体排尽,以减轻患者术后肩背疼痛。
总之,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富莲,黃赛君,王咸英等.套扎法在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12):948-949.
[2]王爱芬,李蔚心,张建亚等.悬吊式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2):152-153.
[3]宋光辉,张松英,李百加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5):2816-2819.
[4]董潇楠.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4,(1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