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

2024-09-30

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共12篇)

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 篇1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所引起的适龄儿童减少和对优质教育资源追求所导致的学生流失,农村学校发展逐渐陷入了生源困境,并被由此而衍生的问题所困扰。困境若不能及时化解,农村学校发展将陷入恶性循环:学生数量将越来越少,学校规模将越来越小,学校教师将越来越消沉,教学质量将越来越差。最终,学校将面临被撤并的命运,这将严重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如何脱离困境是学校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生源困境下学校面临的问题

1.学生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近几年,农村每年生源缩减幅度介于5%~15%之间,现农村学校学生数和办学高峰时相比约减少了1/3。相应地每班学生数也在减少,约在35~40人之间。苏北某地处城郊、占地近80亩的乡镇初级中心中学,在2003年拥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00多人,平均每班学生数近70人,那时学生是“前贴讲台后靠墙”。2011年在校学生不足700人,分布在20个班级中,班均学生约35人。且班级相对优秀的学生大都转进城区重点学校或其他办学质量较高的学校,这些“留守”的学生基本上是原班级的中等生和后进生,不但学习成绩相对后进,而且学习的热情也不高。

2.教师人数富余、素质偏低。生源减少致使教师相对富余,富余教师的工作量严重不足,平均周课时6~7节。许多学校五十岁以上的教师基本不带课,部分五十岁以上的教师直接回家休养。许多没有教学任务的年轻教师舍弃了个人工资中的绩效部分,在外从事第二职业。由于历史问题,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大多通过各种途径流失,现在,农村学校的在职教师大多原始学历偏低、教育理念落后、教学能力偏弱、研究成果不多;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精力不济。

3.办学资源闲置、资源浪费。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推进和教育均衡化政策的实施,农村学校大都拥有了宽敞优美的校园、明亮整洁的教室、功能完备的校园广播器材、种类多样的体育器材;乡镇中心中小学大都建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图书室、实验室,拥有一定数量的藏书,配备一定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然而,随着生源的陡然回落,这些教学资源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乡镇学校教室的空置率约为20%~30%,教学设备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但使用率不高;室外乒乓球台间杂草丛生;图书室门前冷落,新购图书少有人翻阅;实验室里面的器材、物品上大都蒙上灰尘。这主要是生源减少造成的闲置和浪费。

二、促进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小班化教学。大班额授课制的最大局限就是很难做到因材施教。班级人数的减少无意中为农村学校的小班化教学准备了条件。“小班因其人数少,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互动,既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需要”[1];而且教学管理相对容易,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小班化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国外小班一般为20~25人,有的甚至在15~20人之间,我国大陆的小班一般在30~35人之间”。[1]农村学校不妨根据本校实际,自主确定小班人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不是必然能显现的,因此,学校要指导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诸因素,使小班教学发挥最大功效。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富余,意味着教师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因此,学校要利用本校教师富余的时机,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校首先要让教师明白学校困境,让教师树立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其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提升其师德修养和教育理念。再次,学校要根据教师的需求,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结对子”等方式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引导教师向他人学习;也可以通过让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等任务让其自我研磨、提升自己;还可以要求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汲取新知识、拓宽视野,如鼓励年轻教师报考教育硕士等。同时,要在学校内营造教研氛围、竞争意识。

3.强化资源建设,缩小和城市学校的差距。尽管农村学校教学资源趋于相对充足,但也仅仅达到了合格的水平,和城市学校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实验室容量偏小、图书内容陈旧、教育教学设备老化、学生食宿条件简陋、缺乏标准的操场等问题都急需解决。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农村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力求实现城乡教学资源的相对平衡。学校也可以采用请求政府增加投入、呼吁社会捐助、自身闲置资源置换等形式不断提高硬件水平。教育主管部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以提高其使用率,避免教学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参考文献

[1]冯建军主编.现代教育学基础.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 篇2

农村体制改革给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但其发展的主动力是来自“制度的释放”和劳动力资源的大力投入,其增长方式还是相当的粗放的。当前,我国农业农村面临着农产品提价有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趋缓、大量剩余劳动力难找出路等诸多发展困境,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众多难题,遍及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层面。

Ⅰ、生态系统方面

1.土地退化与被占用问题严重

我国土壤侵蚀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蚀179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188万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面积达到33.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5%;土地盐碱化蔓延,面积达970万公顷;土地次生潜育化加剧,面积433万公顷;草场过牧、鼠咬而使产草量显著降低,退化面积已达到8666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面积1/3以上。土壤有机质小于0.6%的农田已占耕地的12%;有机肥料施用、养地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由于经济的发展,占用部分土地从事道路、水利工程和房屋建设是必须的,但占用过多,征占速度过快,必然造成土地资源丧失过快和不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农民在经济条件改善后,建设自住房屋占地太多问题极为突出,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一现象相当严重。

2.水资源和耕地的污染日益加重

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列世界第110位。由于工业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无控制排放,由此污染农业水资源,导致我国水资源危机加剧。城市每年缺水58亿立方米,农村有8000万人、6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有2000万公顷耕地受干旱威胁。随着人口的增长。农村和城市大量排放的生活污水直接威胁着几千年传统农业已建立的农田生态系统,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制约因素。混乱的农业生态系统不仅会直接造成农业生产力的破坏,还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长江和太湖水污染及由此引起的鱼类种群衰退、物种消失便直接与此有关。

3..森林环境功能大大降低

林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保护环境稳定的最基本因素。全国森林覆盖率清代开始时(公元1650年)尚高达21%,但经过300后的1949年,全国下降到10%。前些年各地大抓造林绿化,全国森林覆盖率上升到16.55%。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不到0.133公顷,而世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1.03公顷,由于由于天然林减少,森林质量下降,森林环境功能大大降低。我国不少农耕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有雨则涝,无雨就旱”,农业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薄弱。由于土壤被冲刷,不仅使大片农田生产性能降低,而且带走的大量泥沙还导致了河道淤塞,诱发洪涝和其它灾害。

4.耕作技术改变后土壤地力出现下降趋势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的传统农业已形成自己特有的耕作制度和相应的耕作技术,如重视使用有机肥料、精耕细作、注意轮耕轮作等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单价提高,不少地区为降低生产成本,有机肥使用大量减少,化肥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农田耕作粗放,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肥力下降,物理性能减退。Ⅱ、经济系统方面

1.农产品价格与工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缺乏有效控制机制

我国农用物资价格近年来上升较快。国家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对农产品价格也作了一些调整,但相对于工业产品价格而言,仍较便宜,加上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仍为小农经济式的小规模农业,效益相对较差。而且,农产品价格在丰收与欠收年份之间,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而波动较大,导致农民“丰收不增收”,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农业的投入产出比在下降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农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类通过常规农业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其投入产出比却不断下降;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建总投资的比重下降;财政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下降;农业信贷占国家信贷总额的比重下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业的投入占农村总投入的比重在下降;农户家庭生产费用支出在下降。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预测,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前的需要计算在内,预计全世界的食物生产年增率应达3%-4%。如果仍按常规农业对工业能源的利用率,就意味着一次性能源的生产及用于农业的份额的年增长率应超过6%-8%。显然,一次性能源的生产的增长是绝对满足不了需要的。

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多和人均农业资源的减少

4.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低下和大量剩余,耕地和口粮的重压,使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受到严重的制约。

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总体偏低,农业人口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40%,文盲半文盲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26.5%;劳均拥有的农业固定资产低,约为美国的1/100。2000年我国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29.7%,而发达国家一般占到50%以上。生产结构不合理和人均支配资料有限,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效率偏差。目前,我国农民人均产值仅约工人的1/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约为美国的1/70。

5.双层经营体制中“小而全”的农户经营和“大而松的”集体经济相连接,使农业走向规模化、专业、集约化步履维艰。广泛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依然很突出,目前,联接农户和市场的中介组织还没有稳定的组织实体,农业一体化经营中的“利益链”安排尚没有较好的产权机制,农技推广缺乏有力的载体。

Ⅲ、社会系统方面

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难题主要是二元社会结构如何化解的问题。它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矛盾,包括:

1.我国的户籍制度如何改革,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合理有序地向城市转移,而不致使引起过分严重的“城市病”。

2.目前国家在财政并不强大的情况下,如何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福利平等。这里的平等至少包括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失业救济平等和养老福利平等。

3.如何较快增长农民的收入,以缩小城乡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

4.我国农村该如何或以哪一种新的产权体制在将来能够较好的代替目前的集体所有制,以使城市与农村的产权体制在将来能够较好的对称和融合。如这样,政府在乡镇中的职能如何变更,集体土地的产权该如何重新安排。

农村教学点的困境与未来发展 篇3

一、L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L县属于山区县,面积4 004平方公里,辖9镇10乡,352个行政村,3 116个居民组,总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33万。该县地广人稀,居民分散,其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与教学点建设问题在山区县中具有典型意义。

从2001年开始,县人民政府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缩小城乡办学差距。按照规划,2006年至2012年需撤销学校30所,其中:初中6所、完全小学1所、教学点23个,分别占规划实施前初中29所、小学303所、教学点55个的20.69%、0.33%、41.82%。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01所,由农村小学转为教学点48所。实际执行的结果是,从2006年至2012年,全县撤销农村地区学校104所(含2005至2006学年撤销7所),其中初中2所、小学1所、由农村小学转为教学点101所(含2005年至2006学年7所)。新建和改扩建学校52所,将160所农村地区小学变更为教学点。截至2012年年底,全县有义务教育学校285所(处),其中,小学66所、教学点191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初中27所。

经过调整,该县改变了“村村办学校”的局面,建设了一批规模适当、设施相对齐全、师资队伍稳定的初中和小学,整合了教育资源,推动了农村中小学校师资结构的优化,使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也出现了过度撤并导致教学点布点不足、学校服务半径加大、学生就学成本增加、区域义务教育结构性不均衡、现存教学点因信任危机面临自然淘汰等问题。

布点不足,学校服务半径加大,学生就学成本增加。2012年,全县初中校均覆盖人口14 063人,比2006年的12 831人增加了9.6%;校均服务半径18.7公里,比2006年增加了7.4%。小学校均覆盖人口1 495人,比2006年的1 060人增加了41.04%;校均服务半径7.8公里,比2006年增加了32.2%。以Y乡为例,该乡面积237平方公里,人口29 186人,规划有2所小学、12个教学点,校均覆盖人口2 084人,高于全县平均数。其中香子坪教学点与大石河教学点公路距离达12公里,如果考虑学生大多住在山沟里,两个教学点的服务半径可能远远超过6公里。服务半径过大导致学生的就学成本加大,经对部分寄宿生的食宿支出情况调查,享受政府补助的贫困家庭寄宿生,年均需支出伙食费用400~1 000元;未享受政府补助的学生,年均需支出伙食费用1 500~2 300元。家长在校外租房陪读,生均每年较住家学生增加家庭支出3 000~5 000元。

不当集中,形成新的结构失衡和教育资源紧张。一方面,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导致生源向城镇过度流动,加剧了城镇大班额现象。截至2012年年底,全县有初中在校生17 095人,其中县城4所初中,在校生达5 936人,校均1 484人;小学在校生19 736 人,城区4所小学,在校生5 252人,校均1 313人。在户籍人口占不足全县人口10%的县城城区,本应就近入学的初中和小学在校生分别占到了全县初中和小学在校生的35%和27%。教育人口的跨区域流动,使城镇学校学生急剧增加,寄宿生人数增多,加剧了城镇教育资源的紧张。另一方面,不当集中使相当一部分原来教学设施良好的村小、教学点生源缩减,教育资源闲置,生存危机日益严重,面临被自然淘汰的危险。在2006~2012年的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全县因生源不足自然停办71个教学点。现存的191处教学点,在校生3 885人,校均20人,最小的教学点只有4人。许多教学点可能会随着教师的退休或者一两个学生的流失而被自然淘汰。

二、原因分析

该县的情况对于我们思考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1.对布局调整政策理解出现偏差和机械执行,导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不合理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 “就近入学” “适当合并”是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本方针,但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布局调整方向上的偏离,在调整中过分强调集中、合并、规模,而对“就近入学”有所忽略。如某省201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意见》规定:“农村初中布局调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收拢,并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原则上每3万人左右设1所初中,5万人左右的乡镇可以设2所初中……山区初中一般应达到12个教学班、班额50人,校均600人以上的规模。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调整撤并一些村小和教学点……小学一年级适龄儿童数不足30人的一般不再设成建制小学。”许多地方简单地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作为学校存留的标准,甚至以学生、教师多少作为撤并标准,最终导致人口稀少、偏远农村地区学校和教学点的过度撤并。

2.综合因素导致的教学点信任危机,使许多教学点面临自然淘汰的危险

教学点政策定位的模糊导致了教学点地位的尴尬。无论是最初的“小学教育普及”,还是后来的“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中央相关政策关注的重点是“教学点数量的控制”。在许多人眼中,教学点是解决低年级学生不能寄宿又必须就近入学问题的无奈之举,认为教学点无非是义务教育的一个过渡形式,迟早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许多地方政府对教学点不是积极扶持,而是任其自生自灭,坐等其被自然淘汰、撤并。而对优质教育的理解出现偏差以及政府在优质教育资源扩充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当,又进一步加剧了教学点的信任危机。规模效应自然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而小规模未必就不能实现优质教育。在十几年来的布局调整中,“撤点并校”以及薄弱校改造中向中心校的倾斜,使人们很容易将优质教育理解为拥有漂亮的硬件设施、较大的学校规模。许多地方政府大张旗鼓地宣扬中小学的规模效应,助推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例如,海南省陵水县为解决“上好学”的难题,提出“建设教育移民学校,增加县城学校寄宿学位,把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整体搬迁到县城上学”。(《海南陵水,一切为了孩子“上好学”》,载于2014年3月5日《中国教育报》)这种导向强化了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的方向的错误理解,认为教学点迟早是要被撤并的,因而失去对教学点的信心,让孩子“背井离乡”到城镇学校就读。从教学点自身来看,优秀师资力量的流失成为压垮教学点的“最后一根稻草”。政府的不重视,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导致学历高、年轻的教师由基层向乡镇、县城流动,教学点的师资普遍存在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等问题。教学点教学力量的弱化,引起学生家长对教学点教学质量的不信任,致使其自愿或不自愿地送孩子到城镇接受义务教育。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很有必要对中央政策做出正确理解,把握布局调整的着眼点——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保留、恢复必要的教学点;把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着力点——在适当合并的基础上,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需求。

1.从保证适龄儿童能够就近接受义务教育、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角度,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恢复、保留确需保留的教学点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是政府的法定责任。2006年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县级政府应按照“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总体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有必要保留的仍需保留”这一原则,认真考虑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参考服务人口等指标,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地区的服务半径,真正做到合理规划、优化布局,担负起政府应有的责任。

2.保障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全面提升教学点办学水平

教学点信任危机的根源在于教学质量不能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对优质义务教育的需求。因而,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校的红旗继续飘扬”,而必须采取措施办好每个教学点,重拾老百姓对农村学校的信心。

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转变对待教学点的消极态度。教学点是义务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对义务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适龄儿童就近上学是民生工程,教学点对实施民生工程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教学点是农村的文化中心,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能起到宣传新风新尚、传承传统文化、移风易俗的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对保留和恢复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要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教学点的重要地位,大力扶持教学点。广东省惠州市出台了《惠州市提升农村教学点办学水平实施意见》,提出从装备、师资、管理三方面入手,实施振兴农村教学点计划,这对我们应该有所启迪。

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做到让农村适龄儿童就近接受优质义务教育。而提高教学点的教学质量正是保障学生就近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根本。

第一,改善教学点办学条件,引进信息化教学模式,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优化教学点师资配备,稳定师资队伍。改变配备方式,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细化乡村学校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可操作性的倾斜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第三,整合教育资源,优化管理模式。强化中心校对教学点的管理义务和帮助教学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加强对教学点课程实施的管理,敦促教学点开足课时、开齐课程。针对教学点音乐、美术教师缺乏的现状,可尝试采用中心校与村小和教学点共用音美教师的走教制度,并充分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平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政府应当支持教学点实现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一体化,培育教学点潜在生源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和出路 篇4

(一) 专业发展自主性不强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成长的农村教师, 传统教育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农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知识体系和结构, 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 忽视学生情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农村教师的教学经验是习惯了“考什么就教什么”, 习惯了照本宣科, 习惯了传授和灌输。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应用而生, 这是以成绩和升学率论英雄的时代, 新课程改革在高考“指挥棒”下举步维艰。故此, 过程性评价如何与升学结果性评价相统一, 单纯依靠农村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 这种形势下以至使教师失去了积极进取和专业发展的动力。只要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 进修与否并不重要, 专业发展并不重要, 专业自主更是天方夜谭。新课程改革在他们的意识中只是走过场, 并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因此, 只要高考还在, 升学率还在, 农村教师只能固步自封, 止步不前。所以, 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观意识性不强。

(二) 专业发展水平较低

1、专业发展处于低级阶段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生存是发展的基础, 在生存状况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 教师的专业发展只能是一种奢谈。富勒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景关注、关注学生四个阶段。农村教师由于经济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艰苦、家庭负担较重等因素的影响, 生存关注一直是大多数教师的生活重心所在。当前, 农村教师把教师职业当成了是“谋生的手段”, 他们工作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养家糊口。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处于“早期的生存阶段”, 对生存条件的希冀强于自身角色的内在要求, 其专业发展还处于较低级的阶段。

2、学历水平和能力水平失衡

学历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再是“教书匠”, 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具备课程生成能力, 成为人们对新型教师的基本要求。近年来, 按照国家政策的要求, 经过近几年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 农村大多数的教师取得了自考或者函授的大专、本科学历。但是由于组织不力、把关不严, 教师的学历证书中含有大量的“水分”, 教师拿到的是一纸文凭, 与实际的教学能力并不匹配, 更达不到新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大部分的农村教师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专业意识淡薄, 学历和能力水平失衡导致了农村教师整体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水平低下。

3、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缺乏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 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其他行业, 对其知识结构的要求也有其独特性。国内学者研究认为, 教师知识结构应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 每一种知识对于教师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都是必不可少的。[2]

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结构中, 最欠缺的是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之所以会这样情况, 与前面的论述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在此不再赘述。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得到普及, 然而, 农村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能力也是差强人意的, 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的教师占很少的一部分, 大多数的教师不会正常的使用, 甚至有的教师连计算机开关机都不会。这与农村学校教学硬件条件差, 多媒体设施设备配置欠缺, 教师缺乏学习和运用的机会有关。[3]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 国家政策视角———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周济部长在2005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 各级政府要坚持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地位, 努力解决农村教育中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第二, 要促进城乡教育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相协调, 把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规划、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相协调起来。[4]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对于农村教师而言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样可以解决农村教师的生存困境, 可以吸引众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 解决农村教师的结构性缺编问题和人才溢流的问题, 可以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促进其专业化的进程。

(二) 学校管理视角——--切实做好校本教研培训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必然选择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研、科研、培训。农村教师很少有机会聆听名教师的公开课, 购买名师的教学录像光盘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在教师观看后进行“微格教学”式的分析、开展咨询、研讨活动, 总结名师的成功经验, 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问题即课题, 教学即研究”的指引下, 集体备课、集体教研、开发优质课, 真正实现农村教师的专业化。

(三) 教育改革视角———师范院校培训方式改革

师范院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按照中央关于部署师范大学实施免费教育的政策要求, 根据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 加大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 加快师范教育的改革发展, 培养优秀教师, 培养合格教师, 为中小学尤其是农村的中小学输送合格的优秀教师。同时, 师范院校也应该承担起教师职后培训的工作, 与农村学校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 利用师范院校的科研平台, 结合农村教师的实践困惑, 运用研讨的方式, 让农村教师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加强与师范院校的合作, 不失为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的一条现实途径。

(四) 教育行政视角———推进城乡学校合作模式

所谓城乡学校合作, 主要指一所城市学校可以和一所或数所农村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从内容上看, 城乡学校合作最重要的是建立教研网络、定期展开教研活动、实现教研互动, 从而使农村教师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形式上看, 城乡学校合作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多层次的。其具体合作方式有:校本培训、学科教学研讨、个人教学经验交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远程教育模式达到资源共享。总之, 要使城乡学校合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要求合作学校必须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进行, 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严格的计划、周密的安排和规范化的管理。通过城乡学校合作, 可以改变农村环境闭塞、信息交流匮乏、教学任务繁重而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先进教育教学信息的状况。

(五) 自身建设视角———深刻反思自己突破自我

“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内在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丰富的过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深刻的反思自己。农村教师接受高层次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较少, 自我教育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机制。没有教师对自我发展过程的反思, 就没有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反思的方法如下: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 教学结束后写下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感受, 并和同事一起分析;把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当成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和真正动力, 教师要在教学中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情景, 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 然后在一起探讨、解决问题;把在整理中思考, 在案例中反思, 在行动中研究当成是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自我反思, 并随时和同事进行交流, 然后在交流后反思提高, 这样就会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农村教师专业化之路。

参考文献

[1]丁麦秋.制约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四大瓶颈及对策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2) .

[2]辛涛.从教师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 (6) .

农村党员发展困境及解决办法 篇5

2010-2012年,全县313个村共发展党员1417人,其中2010年发展496人,2011年发展459人,2012年已发展462人;发展女党员415人,占29.29%。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员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一是年龄老化。目前,在全县20112名农村党员中,60岁以上的11158人,占总数的55.48%;35岁以下的仅占9.47%。二是思想僵化。在农村,由于信息闭塞,长期受农村旧观念影响,相当一部分党员思想观念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事物看不惯,新思想听不进,新作法受不了”。三是文化水平较低。农村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党员16290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81%。

2.发展党员缺乏主动性。很多村党组织书记片面理解“入党自愿”的原则,认为村民要入党,必须主动找党组织反映思想和表达入党愿望,还沿用过去“经熟人介绍,党组织培养”的封闭式运行机制,在具体工作中不宣传、不动员、不引导、不教育,存在“坐等上门”现象。再加上我县农村青年外出务工较多,优秀分子发现难、培养难、考察难的问题较突出,发展党员对象相对缺乏。全县313个村,一年未发展党员的村有44个;两年未发展党员的村有18个;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有16个。3.不按标准缴纳党费。大多数支部党费缴纳混乱,少数农村党支部书记连党费收缴的标准都不知道。像荫平镇荫平村在收缴党员党费时居然直接从党员活动经费中扣除,严重违规操作。包括村、社区干部在内,大多数支部在收缴党员党费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的通知,(中组发[2008]3号文件)规定缴纳党费。尤其是部分离退休干部组织关系转到村或社区后,他们党费也跟普通农村党员和居民党员一样缴纳。凡是有固定收入的,都要严格按照标准缴纳党费。

4.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一方面党支部班子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党组织受发展经济思想的影响,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着只重视经济指标,轻视党组织建设的现象。支部日常工作围绕村务转,部分党支部书记更是片面的认为,抓村务是“实”,抓党务是“虚”,党员发展等基础性的工作可做可不做,程序可有可无。另一方面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大多数的支部书记连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和手续都不知道。从交申请书那天起,只要党支部班子研究同意,无需培养,无需继续教育考察,也无需支部党员票决就可以直接发展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期间,翻查不到任何支部会议记录和支部决议,也没进行公示。个别党员档案中就只有一份填写不完整的入党志愿书和入党申请书,相应的其他材料基本上什么都没有。

二、解决办法

(一)抓好培养,搞好党员源头队伍建设

一要打破传统的党员培养观念,树立看人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的观点。要求培养对象除了具有党章要求的基本标准外,还要根据不同职业的特性准确把握新时期的具体标准,培养对象以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坚持在同等条件下对致富能手和产业带头人、农村青年、妇女、复退军人进行重点教育培训,逐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二要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在拓宽发展渠道,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工作中变“坐门等客”为“上门引导”。三要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才库,把年轻有为的致富能人和高素质年轻人纳入进来,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支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三)强化管理,做好党费收缴工作

一是支部书记要经常抓、亲自过问,同时要带头足额及时交纳党费。二是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上党课、民主生活会、支部大会、等一系列组织活动的机会,宣传党费交纳标准和相关知识教育,使党员不仅知道党费应该什么时候交、交多少,而且知道党费应该如何上交和党费的使用与管理,以便加强对党费工作的监督。三是设立专门帐户、确定专人管理党费,党费收缴人员要深入实际,调查核实每位党员的月收入或年收入,严格按照标准收取。党费的收取、登记、保管、上交,向党员通报或张榜公布。四是完善村干部和离退休党员党费收缴管理制度。村干部和党组织关系转接到村或社区的离退休人员,要严格按照《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缴纳党费,党费缴纳不得参照一般农村党员、居民党员缴纳标准,缴纳基数为:退休工资+离退休人员生活津贴。县委组织部将严格按照梁委组发[2007]302号文件规定,将离退休人员上缴党费总和的50%返回至所在支部作离退休党员活动经费。

(四)严格程序,做好党员发展基础工作

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 篇6

【关键词】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12-03

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一、西部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幼儿入园率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1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占总人口的51.27%;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占总人口的48.73%。可见农村人口几乎占了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按照规律,农村人口的出生率远远高于城市,那么农村的适龄(3~6岁儿童)幼儿数也将高于城市幼儿数,占到全国幼儿教育适龄儿童总数的一半以上。2011年我国幼儿教育适龄儿童大约在6000万人左右,全国平均入园率为41%左右,而农村仅为35%左右,其中西部农村幼儿入园率还不足30%,农村幼儿入园率较低。

(二)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农村教师缺口非常大。2011年全国幼儿园平均生师比为23∶1,而乡村地区的生师比为34∶1,部分边远农村地区甚至高达40∶1。例如,按照广西规定的标准,每班配备2名教师,2012年广西幼儿园在园幼儿165.9万人,广西需要配备专职幼儿教师94800名,但目前,除管理和保育人员外,实际仅有教师44857人,按照国家1∶6或1∶7的标准,缺专任教师49943名,专任教师与招收幼儿比例高达1∶37,其中公办园教师和幼儿数比1∶103 。2011年广西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职工总数为1.22万人,仅占广西幼儿园教职工总数的22.85%。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教育政策向农村幼儿教育倾斜,农村幼儿入园率会快速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职工数量缺口会越来越大,其压力远远大于城市。

2.农村教师专业水平远低于城市。一方面在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凤毛麟角,许多幼儿教师是从小学富余教师中转岗调剂到幼儿园,教学方法和手段仍沿用小学,不适合幼儿教育和成长规律。部分教师未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未经过岗位培训,教学方法简单,保教水平低。从学历上看,虽然近年来城乡专任幼儿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得到大幅上升,但高学历幼儿教师的分布失衡问题非常严重。2011年广西有70.16%的城市园长和教师拥有专科以上学历,而农村仅为33.18%;城市园长和专任教师拥有小学二级以上职称比例为40%,而农村仅为14.34%,高达84%的园长和专任教师未评职称。可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培养培训压力非常大。

3.农村幼儿教师缺乏专业培训。虽然目前的“国培”、“区培也把学前教育列入计划,但受益面有限,地方又缺少高水平的培训机构,多数农村幼儿园因为经费紧张无法“走出去”和“请进来”,教师得不到专业培训,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三)农村幼儿园设施设备简陋。随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西部各省区利用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园总量大幅度提高,幼儿入园率显著提高,县城部分公办幼儿园办学条件也获得较大改善,但是乡镇及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还普遍较差:一方面表现为幼儿园园舍建设不达标,乡村幼儿园条件较简陋,许多农村幼儿园时利用闲置校舍或者是租用民房举办,有的幼儿园园舍破旧,必要的基本建设如教室、寝室、厨房、厕所和活动场地等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幼儿园的办学设施较差。幼儿教育所需的学具、玩具不足,活动设施简陋,幼儿图书装备和拓展性练习设施欠缺,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十分紧缺。

(四)农村幼儿园课程落后。课程问题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又一个突出问题,当城市幼儿园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课程改革时,农村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还保持着原来的状态,小学化倾向严重。当城市幼儿园的课程逐渐多样化、生活化、游戏化时,农村幼儿园仍在一如既往地进行着单调的写汉字、念拼音、做算术。当城市幼儿园提倡园本教学,纷纷出版园本教材时,农村幼儿教师却苦恼于教材选择,因为已有的教材基本是根据城市幼儿的需求设计的,鲜有适合农村幼儿园使用的。学术界对于农村幼儿教育课程的研究也缺乏重视,针对农村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更少。落后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不利于农村幼儿的发展。

(五)农村幼儿园安全事故较多。安全问题是评估幼儿教育的重要指标,和幼儿教育的其他问题紧密相关,是一个合格幼儿园最基本的要求。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安全事故可以分为卫生安全、交通安全、保卫安全以及设施安全等。在广大农村,许多幼儿为留守幼儿,他们得不到父母照顾,大多由爷爷奶奶抚养,但老人精力、知识水平有限,许多小孩只能送到托儿所、幼儿园进行启蒙教育。收经济条件限制,他们更愿意选择学费较低的幼儿园。大多数低价幼儿园也意味着低质,在师资配备、设施设备、安全等各方面都没有保障,加之很多地方的行政监管不到位,农村幼儿园发展缓慢甚至畸形,安全隐患如影随形,农村地区民办幼儿园成为安全事故多发区。

从以上可以看出,西部农村幼儿教育资源匮乏,幼儿教育尚待开发;西部农村幼儿教育质量较低,从师资、课程以及安全等各方面看,现有的西部农村幼儿教育是无法和其他地区相比的,其对农村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

二、对策

(一)坚持政府主导各级政府分权。目前我国已经确定了以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体制,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农村幼儿教育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在确定了由政府承担起发展农村儿教育的主要责任后,我们还需要思考各级政府应该如何分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在政府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农村如何实现幼儿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

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各级政府还要做好权力的划分,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要将幼儿教育视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农村幼儿教育的政府责任向上移,实行“省级统筹、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农村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在各级政府职责明确以后,把每一项职责落实到位,克服长期以来农村幼儿教育财权和事权不对称的弊端,以推动城乡幼儿教育协调发展。

(二)合理规划和建设农村学前教育机构。首先,在人口较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西部乡(镇)至少建立一所标准化的中心幼儿园。既是为了满足乡(镇)政府所在地居民及周边村民送子女入园的需求,也可以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对该乡(镇)内各类幼儿园进行管理、指导和业务培训,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以弥补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管理、师资力量的不足。其次,农村居民较为聚集的地区,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及其他可用资源,鼓励相邻村联合办园,以方便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接受学前教育。最后,在一些较偏远贫困、幼儿较少的乡村,可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村公共场所设幼儿及其家长的活动室,由县、乡(镇)中心幼儿园组织教师或志愿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推动家庭幼儿教育。

(三)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存在教师缺口大、教师素质低、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严重阻碍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因此,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并稳定、壮大这支教师队伍。一是保障幼儿教师权益,建立编制标准、工资保障和收入增长机制,积极解决农村幼儿教师问题,使农村幼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并有吸引力的职业,尽量避免因教师频繁流动而造成的培养、培训资源的浪费。二是建立西部农村幼儿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努力办好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加大对本、专科幼儿教师的培养;允许农村幼儿园招聘高中、中职毕业生,但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原则。建立农村在职幼儿教师培训制度,组织在职农村幼儿教师参与在职培训,对中小学富余教师进行转岗培训,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关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搭建青年教师发展平台。实行导师制,开展师徒结对。实施西部农村骨干教师进修计划,建立学前教育教师无障碍流动机制。建立城乡教师共同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管理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建立园长互派制度、优秀教师支教制度。继续实施推进“转岗教师培训计划”、“幼儿园园长培训计划”和“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开展学前教师教育教学大奖赛,评选学前教育“教学名师”。实现学前教育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一体化。

(四)走内涵发展之路。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去小学化。《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而目前许多西部农村幼儿园实行班级授课制,讲授小学低端课程,有违孩子成长规律和年龄特征,扼杀幼儿天性。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儿童的生命质量,保证儿童幸福生活,因而发展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必须去小学化,构建符合农村幼儿发展的幼儿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2.实现本土化。西部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农村天地是孩子们的欢乐之源。幼教工作者要因地制宜,提升课程资源,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如小果园、小花园、校菜地,开辟“科学角”,实现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本土化。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乡土材料,将原来的“书本”教育转向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教育,引导孩子去探寻身边的大自然知识,开阔视野,让孩子融入自然,体验游戏、创意、成功的快乐,满足农村儿童的兴趣和需求。

(五)多种适宜方式为农村幼儿提供幼教服务。幼儿教育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求生师比非常低,较好的幼教机构的运行成本可以与大学相提并论。另外,西部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幼儿不能寄宿,家长接送难,因此西部农村幼教机构规模通常不会很大,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幼教机构通常也很分散,监管成本很高,难以严格按照有关规程监管,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往往无法得到保证。

可以探寻其他的幼儿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通过多种形式为农村幼儿提供幼教服务。除在乡镇中心设置幼儿园外,还可设置早教点,开展走教活动。首先要探索一个可操作的走教模式,计算最低成本,并且政府应介入,提供政策保障,走教机构按照政府制定的服务菜单提供流动性服务。其中比较可行的一种方式是借鉴“大篷车”幼儿园经验和“电影放映改革”经验,首先由政府制定服务菜单,由现有县、乡幼教机构按照菜单为农村儿童提供流动性服务。这样可以在保证农村幼儿教育服务基准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广泛设置幼教机构可能存在的服务质量低下、不作为、资源浪费等问题;由现有县、乡幼教机构拓展服务范围,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服务收益,不断提高办园质量。另外,政府为农村幼儿教育提供的财政经费,能有效激励幼儿教育机构更好地提供(下转第15页)(上接第13页)幼教服务,保证政府将农村幼教经费花在农村儿童身上。此外,还可以通过巡回游戏辅导站、半日制、定时制、亲子园等专业人员入户指导等丰富多彩的非正规教育形式和手段为西部农村幼儿提供幼教服务。

除建立幼儿园为农村幼儿提供教育服务外,还需要寻求更多样化的供给途径,丰富农村幼儿教育的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学前教育的立场:儿童、儿童的生命——从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现象谈起[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7-8)

[2]张朝,于宗富.农村学前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24)

浅论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与建议 篇7

首先, 什么是农村金融, 它的本质是信用关系制度化的产物, 是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和结合的体系, 是带着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金融活动。农村金融与一般金融活动的本质是一样的, 双方利用货币发生金融关系, 农民向银行借贷、融通, 把自身的资产或者社会信用作为保证, 从银行或者非银行的相关金融体系取得资金进行农业活动, 并且在未来的时间需要取得一定的资金偿还。

1. 农村金融资源供求失衡, 服务资金短缺, 农民贷款十分困难

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村的建设也在不断的深入, 农业结构不断跟着农民的需求做出调整, 目前农村的经济主要表现为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形势, 这样硬性增长的态势虽然表面上看是不断的发现问题在进步, 但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 因为现在银行一味追求商业利益, 改变金融机构的体系, 最大化的追求利润, 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为了降低风险, 把农村的资金大量拿走, 导致农村的经济情况萎缩, 只能靠着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支撑着, 这样势必形成农民贷款难的情况, 最后让农业变得难以可持续性发展。

2. 乡镇企业负债重, 效率效益低, 制度不完善

农村里对于金融一般都是普通的百姓, 如果能涉及到较大的数量肯定是一些乡镇企业, 在农村办企业, 有几项天然的优势, 厂房低价相对便宜, 农村的无业游民或者本来就有外出工作打算的人等都成为乡镇企业的资源, 通过乡镇企业统一整合资源, 实现了资源的统一化和标准化。促进农业生产经济化,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然后, 在最近几年的情况里, 我们看到的不是乡镇企业带动农民发展, 而是乡镇企业多以通过金融体系向农民筹资, 企业内部由于管理不善且技术落后, 导致筹得的资金不能发挥最大的用处, 而贪污腐败的事情发生加重了乡镇企业的负担, 最后企业的负债和资产严重失去平衡, 乡镇企业的公信力也大大降低。

3. 农信机构不良资产大, 农贷期限数额与农业结构不相符

2010年, 中国银行监督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 全国各商业银行查到的不良贷款余额共有4293亿之多, 占了全部贷款总额的1.14%, 而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占去了很高的比例, 它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72.7亿元, 是它全部贷款的1.95%, 这与其他的商业银行相比, 占有的比重是最高的。因此, 农信机构的影响大大降低, 它完成的形式不仅风险高, 收益却很低。国家经济不断发展, 农村在各方面都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依然有很多企业选择在这里发展, 形成新型农业, 新型农业技术高端管理有序, 需要的资金也会相应变多, 而现有的农贷只限于小额贷款, 远远不能满足这样的发展, 农业资金的周转与贷款回笼的期限发生了明显的冲突和矛盾, 也是农村金融独有的现象。

4. 农村金融监管缺位, 农村保障机制缺失, 农信环境欠佳

农村信用社原来是农业银行的一部分, 现在处于独立的状态, 没有很好的监管体系, 并且没有政府对其督促, 农村信用社发行为监督不够到位导致发生失控的现象都是络绎不绝的发生。为什么农民贷款困难, 其中的因素不只有某一项在决定着。当下农业保障的机制在各方面都没有得到健全的保障, 农业可以投保的险种远远不能满足现行的农业发展, 而且保险的险额很低, 覆盖的面也不够广、理赔十分困难, 加上农民的投保意识并不强, 综合这些问题, 在农业出现天灾或者不可抵抗因素发生造成的损失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收益率变低, 甚至可能拖欠农民工的工资, 逃废银行贷款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综合全部原因, 造成了农民信用低下, 贷款十分困难。

二、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1. 进一步完善普惠制农村金融扶持政策体系

关于如何普惠制农村金融的扶持, 我们可以概括为几点:第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 农村各个阶段都属于发展中, 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帮助, 定向的补贴不仅促进发展, 也会提高农民发展的信心;第二, 县域金融机构涉及贷款增量的情况给予奖励政策, 解决了农民贷款量不足的问题;第三, 涉及到农民和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呆账进行核销, 以及涉及到农民信贷损失准备金实行税前扣除政策, 这样就会提高金融体系机构的运作效率, 帮助农民更优惠的拿到贷款。这些对农村的扶持政策都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2. 重点关注乡镇企业改革进程, 集中力量突出优势

目前来说, 我国的乡镇企业创新性不足。哪个行业挣钱就一窝蜂向哪个行业投资。这也就导致了大量的跟风性乡镇企业的诞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村本身在信息方面就存在弱点, 滞后的信息传播与薄弱的文化基础造成了这一现状。基于此, 政府应重点关注乡镇企业改革进程, 集中力量突出优势。一方面, 对于现有的乡镇企业进行有效的梳理, 分析其现有的资源以用其分布优势。把其在市场上的表现进行归类与量化, 从而确定其改革目标与重点。而对于乡镇企业自身的资产方面, 应理清其债务结构, 简化其资产管理程序。在操作上, 以并购、参股、租赁等各种方法达到整合优势性资源, 集中力量办大事, 发展地方性龙头产业, 建立起一系列具有地方特点的优势产业。从而达到企业的集群效应, 全面提高其产业效益。

3. 全面清理不良资产, 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还款刺激

在目前的中央财政政策下, 地方性的农信机构可以在允许范围内自主操作进行不良资产的核销。并享有自主性制定贷款等级的权力。但也要看到, 由于这条政策的存在, 造成一定范围内以核销不良资产达到资产负债表平衡的现象。这种短视行为不仅会直接拉低相关农户自身的信用等级, 同时还会造成相关账户记录的模糊化, 无法真实反映当地的经济情况。只有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还款刺激, 让已有规定期限的农户自觉按时还款, 重视其自身的信用等级, 才能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有健康有序发展。如在“5免1”政策下, 农户只需要保证5个月处于正常还款, 就可以得到下一期还款的免除利息等的优惠。利用这样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建立信用公信的机制, 联合村委会把一个月没有按时还款的名单信息公布出来, 并且利用信用等级来设定不同农户的贷款额度, 达到良性刺激, 全面发挥农村金融正面意义的目标。

4. 全面开展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和农业保障体系的建设

为什么农村一直会出现监管缺位的问题, 最大的原因还是农村金融领域的法律缺失而引起的。当务之急, 我们应该专门就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金融法律, 为农民可以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好的保障完善《保险法》, 这些都是非常有效且重要的措施, 与此同时, 由过往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的经济相对更脆弱, 风险更高, 且收益性低下, 面对这种情况, 银监会和保监会应该为农村的服务体系特别设立监管部门及时应对风险, 达到预警的效果, 由此构建相对完善的农业保障体系, 帮助农村的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共赢。

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 农村产业依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农村金融的改革也是受到各界的关注,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农民实现农村金融更好地发展, 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全方面的推进, 一定要避免“短板效应”不能把问题一次性解决掉, 要积极增加对农信的供给, 提高农民的还款率, 保证银行有效运行。完善监管和督查的相应体制, 完成这些任务, 再结合当地农村的经济特色和公共秩序过往一些合理的习俗, 共同创造开发全新的农村金融工具和产品, 一定要符合当地实情切实做到满足当地需求, 坚持以农村为主的金融特色。

三、总结

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体制不完善存在不良资产都阻碍了发展,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攻克, 利用政府支持、建立更好的监管部门等有效的手段才能帮助现行农村的金融体系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走农村金融特色之路, 力求创造更好的农村金融。

参考文献

[1]柳松, 邹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与防范化解[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2) .

[2]刘学武.北京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3]关秀文.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政策思考[J].黑龙江金融, 2011, (05)

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 篇8

一、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通过对四川省部分农村地区学前教师进行调查访谈,发现当前农村学前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面临几大困境:

1.农村学前教师职前教育先天不良

专业素养先天不足是当前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学历和学科专业结构两个方面。虽然说高学历并不一定代表高能力,但过低或不达标的学历水平则更不容易拥有高水平的教学能力,教师作为一门专业,要求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农村学前教师在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前师范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情况下,很难科学、艺术地应对学前教育中的现实问题。据调查,四川省部分农村地区学前幼儿园教师在学历上普遍偏低和不达标,首先,在拥有的第一学历方面,91%的教师仅有初中、高中毕业文凭,6%的教师为中等师范毕业,具有专科和本科文凭的教师仅有3%,而这3%的教师主要任职于较为富裕地区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另外,农村地区学前幼儿园教师在学科专业结构上还普遍存在着结构不良和不合理的现象。而且第一学历属于非师范教育的为94%,非学前教育的师范教育类为4%,学前教育的仅为2%。

2.农村学前教师职后教育后天不足

职后教育匮乏、单一是当前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第二困境。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方面通过职前的专业教育获得;另一方面,通过职后教育进行专业素养的补偿和提高是另一主要途径。一般来讲,职后教师专业发展可以通过在职进修、参加各种培训、自学、研修、教学反思等方式。据调查,农村学前教师在职前教育先天不良的情况下,其职后教育也并没有及时进行补偿,呈现出后天不足之状。在问及“你是否在职期间参加过各种进修、培训”,仅有5%的教师选择了“参加过”,而高达95%的教师根本没有参加过任何进修。

通过阅读提高其理论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问及您购买教育类图书或期刊的频次时,80%的教师选择了“偶尔购买”,10%的教师选择了“不买”,而“经常购买”的教师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0%。在问及您阅读学前教育类书籍或期刊的频次时,2%的教师选择了“不阅读”,40%的教师选择了“偶尔阅读”,58%的教师选择了“经常阅读”。

交流学习和反思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渠道,在问及“您参加和其他学前教育机构交流学习的频次”时,10%的教师选择了“经常参加”,90%的教师选择了“偶尔参加”,没有教师选择“没参加过”。在问及“您和同校同事之间对教育教学问题交流情况”时,60%的教师选择了“经常交流”,40%的教师选择了“偶尔交流”,没有老师选择“不交流”。

专家协助指导教学实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问及“你们学校有专家来指导教育教学”时,5%的教师选择了经常,20%的教师选择了“偶尔”,而75%的教师选择了“没有”。

3.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环境支持

合宜的环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缺乏环境的支持也是当前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又一主要困境。

首先,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物质环境的支持。书籍被誉为人类精神的食粮,而网络电脑也以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而著称,同样,书籍和电脑也是学前教师通过自学提升其自身专业素养的主要辅助物。然而在当前的农村幼儿园,根本就没有图书室和电脑等相应的办公设施来辅助教师进行自我专业能力的提高。另外,很多幼儿园教师也几乎不购买不阅读学前教育类的书籍。再者,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在电脑已经在市区普及的今天,电脑在很多农村学前教师家中仍是奢侈品。

其次,缺乏有力的制度支持也是当前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困境之一。我们知道,自2001年开始课程改革以来,国家通过“先培训,后上岗”以及后期的骨干教师培训、国培计划等为乡村中小学教师参加教师培训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然而,直到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及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之前国家鲜有对农村学前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供专业援助的政策。

第三,当前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又一环境困境是文化环境,与当前乡村的中小学教师相比,农村学前教师还缺乏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为了积极应对新课程改革,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其专业素养已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必然选择和实然行动。而同在乡村学校的学前教师,新课程改革对其触动并不明显,其课程与改革前几乎没变,在新课程面前,学前教师也没有相应地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主动或被动的热情。

最后,缺乏智慧环境的支持也是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困境之一。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相互的学习和榜样的带动,而在农村的幼儿园,学前教师普遍较低的专业水平使学前的专家型教师成为稀缺资源。另一方面,农村学前教师缺乏智慧环境的支持还表现在缺乏学前专家的指导,相对于城市幼儿园教师和农村中小学教师拥有的相对较多的与专家交流机会相比,农村学前教师鲜少能与专家接触并接受指导,这也阻碍其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促进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在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面临以上困境的背景下,要促进农村学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应扩大教育均衡政策支持服务阶段,为农村学前教育输入合格的学前教师,加强在职教师职后教育,开发多种专业发展途径及提供环境支持,为农村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积极的专业发展文化氛围等。

1.扩大教育均衡政策支持服务阶段,输入合格学前教师

基于当前农村学前教师在专业素养方面先天不良的境况,我们认为,今后应抓好农村学前教师的入职资格标准,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待遇优惠等手段吸引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投身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各级政府应在制度、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如在工资福利待遇上,除实行城乡统一的工资标准外,还应为服务农村的学前教师提供适当补贴,通过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另外,我国目前已经探索出了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顶岗实习支教制度等一些吸引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教育、均衡城乡教育发展的制度和方法,但当前这些政策和制度主要关注的还是农村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还没有纳入其政策和制度范围。今后,应扩大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及顶岗实习支教教师的数量及服务范围,把学前教育也纳入教育均衡的政策、制度惠及范围之内,为乡村学前学校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解决农村学前教师专业素养先天不良的问题。

2.加强在职教师职后教育,开发多种专业发展途径

乡村的现任学前教师是服务农村学前教育的主力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我们农村学前教育的脊梁和主力,因此,同步抓好乡村现任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农村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根本。今后农村的学前教师也应和农村中小学教师一样,一起被纳入扶持乡村教育的计划,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应基于农村学前教师实际,开发合适途径,采取多种措施,支援在职乡村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农村学前教师较低的理论素养是制约其专业素养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要尽快让在职的农村学前教师提高其专业能力,通过定期、不定期、短时培训等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微格教学、教学决策训练等方式,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为更多的乡村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培训机会,帮助其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

另外,我们还应注重让学前教师通过实践——反思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的理论知识有两类:一种是所倡导的理论;另一类是所采用的理论。教师对教学的理解中也包含着这两种不同的理论成分,且这两种理论可能并不一致,教师可能通过培训和学习接受了某种理论,成为它的提倡者,但在自己的教学中却可能采用完全不同的理论[1]。所以,通过培训和学习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取向的方式有时并不能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单单通过理论讲解或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方式也有不足,教师了解了某种理论并非就能自动地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而教师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不在于让教师获取外在的技术性知识,而是通过让其撰写反思日记、共同讨论教学问题、行动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反思,对其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反思促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再者,通过合作、帮带等方式在实践中习得教学知识和技能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渠道。应引导乡村学前教师之间相互观摩,通过讨论观摩来促进其专业的发展。再者,还应通过让乡村教师和城市优秀教师联手进行合作研究,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在研究、合作过程中逐步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

3.提供合适环境支持,变革学校文化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在物质环境方面,政府应作为投入主体,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公条件,如建立学校图书资料室、电脑室等,为农村学前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便捷的条件。

其次,有力的制度支持是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随着对学前教育和城乡教育均衡问题的逐步重视,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支持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文件,如《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序列,建立健全园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岗前和岗后培训制度,组织实施全员培训计划。要建立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逐步优化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结构。”[1]今后,我们应逐步、尽快落实这些政策,为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扫除制度障碍。

再者,针对当前农村学前学校缺乏变革、缺乏学习氛围的文化环境,我们认为要促进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培育一种积极学习的学习型文化,适应时代对当前学前教师专业的要求。

最后,发展农村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离不开智慧的支持。一方面,应积极倡导高校及科研机构院所的学前教育专家送文化下乡,如通过给学前教师教师讲座、通过听评课指导教师课例、通过讨论解决疑难问题等方式为农村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智慧援助。另外,针对当前农村学前专家型教师缺乏的现状,建议在积极培育农村学前专家型教师的同时,也应扩大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教师交流范围,使农村学前教育尽快纳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行动中,通过城乡一体、城乡共建的方式,让优质资源下乡,让城市的优质资源带动和影响乡村学前学校,通过城区优秀教师帮带的形式尽快提升农村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 篇9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将大幅度减少,但是农村不会消失,农村学校不会终结。农村学校的发展,外部因素十分重要,但是教师起决定作用。所以,农村教师需要实现一种内在转变,走自主发展之路。

(一)实现专业性与公共性共融,提升农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

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与乡土社会紧密相关的,农村教师的专业化不是一个纯粹的教育学过程,而是一个与农村社会互动、协商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重视教师的专业性而忽视其公共性,这样,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但失去了根基,而且失去了公共性与社会责任,使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同时,教师面临专业身份认同危机。为此,在关注教师专业性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教师的公共性,进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农村教师获得专业身份认同感,须关注两个问题。第一,农村教师应该充当“社会成员”和“社区成员”的双重角色,实现专业性与公共性共融。长期以来,农村学校没有真正“嵌入”农村社区和农民生活中,没有展现出“村落中的国家”所应具有的象征和意义,逐步成为悬浮在乡村中的“文化孤岛”。所以,在社会巨变和转型期,农村教师不仅要履行专业性的职责,更要履行公共性的职责,充当“社会成员”和“社区成员”的双重角色。农村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时刻牢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在教书育人、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应该放眼公共领域、心怀公共教育,面对社会的不良现象,承担起“社会良心”的责任,对强权、腐败、低俗、虚假、愚昧、迷信等现象进行理性批判,维护正义、坚守道德情操,对公众之事加以言说。引导人们“求真”“向善”“崇美”,积极培育农村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和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第二,促进农村教师公共性回归。在我国新式学校兴起之前,私塾遍布全国的村落中,塾师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同时,为乡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以“过去乡村中,秀才先生或书塾老师有极大的势力。他是一乡中的审判者,一乡中的号令者,一乡中的指挥者;他是一乡中所‘佩服’的人;假如这位秀才先生或乡塾老师,果真是道德高尚,则他的话差不多即可成为号令”。村中如发生纠纷,“往往请求他去判断”;有“新事情发生了,则一般民众大都不约而同去听受他的意见”。私塾对乡民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对传承乡土文化、维护乡村秩序发挥着重要影响。新式学校兴起之后,严重冲击了以私塾为主体的传统教育,引起了乡村教育利益的大变动。新教育长期无法得到乡村社会的普遍认同,时至今日,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农村教师公共性的回归,乡塾老师的具体做法我们不可模仿,因为时代不同了,但是,他们追求的价值理念我们应该借鉴,农村教师要找准切入点,以适当的方式、合作者的姿态融入乡土社会。

农村教师公共性回归的路径与方法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服务与引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文化遭遇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冲击,传统的乡村文化体系被打破,符合当代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体系亟待重建,在农村社会文化转型时期,乡村教师就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引领乡村文化的走向。以学校为中心,建立一个集图书室、信息室、活动室、民间文化传承室为一体的兼具开放性和综合性的文化服务中心。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农村居民获得农业知识、技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另一方面,能够发挥乡村教师的文化价值,增强乡村教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二是增强对农村产业升级的服务能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要在运营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所以,农村学校要凭借资源优势,以建立夜校的形式,与政府相关机构合作,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驾护航,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三是提升对农村社区的服务能力。在市场化、城镇化的浪潮中,我国农村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生产层面到生活层面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部分农村居民面对各种挑战,缺乏有效释放不良情绪与情感的途径。留守老人社会隔离感与日俱增,留守妇女长期封闭压抑,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的抚慰。农村“三留守”人群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是最值得关注和最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所以,农村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教师可以直接对“三留守”人群进行心理咨询,也可以搭建心理沟通平台,让“三留守”人群在同辈群体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会增进彼此感情、缓解心理压力。总之,农村教师公共性的实现,从文化领域进入成本较低、见效快、操作性较强,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有助于提升农村教师的地位,有助于维护农村教师的尊严。

(二)唤醒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促使农村教师话语权的理性回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成是一种唤醒的过程,一个激发社会大多数成员创造力的过程,一个释放社会大多数成员个体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被看成是一个由计划者和学者从外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唤醒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实现教师话语权的理性回归,须关注两个问题。

第一,农村教师要树立自信心,唤醒自我专业发展意识。长期以来,乡村教育在国家统一教育制度的规范下,不断追求以城市为标准的教育现代化路线。然而,乡村教育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而无法与城市教育并肩而行,在追赶城市教育的过程中,陷入了既不能与城市教育同步又无法与乡土社会相融的尴尬局面。面对乡村学校发展的困境、面对乡村学校的衰落,乡村教师群体失落,乡村教师群体失语。乡村教育要发展,乡村教师必须要有话语权。要消除城市中心取向的话语霸权,保持乡村教育的独立姿态,为乡村教育营造宽松的发展空间。所以,农村教师要树立自信心,唤醒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在农村教师自主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真正实现自主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自我更新”取向。农村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形成之后,他们就会“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就会积极探索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规律,走特色发展之路,实现话语权的理性回归。

第二,掌握地方性知识,实现教师话语权的理性回归。近代以来,新式学校兴起,地方性知识就成为一种“受压迫的知识”,地方性知识的合法性被长期剥夺。很多人认为地方性知识是由“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创造和传承的“土里土气”的知识,它不能阐释普适性的规律,也不必然具有全球、世界的意义。实际上地方性知识凝结着一定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与生活在这个地域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记录着地方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积聚着地方社会发展的智慧和地方特色,是地方社会延续的必备知识,是地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智力源泉。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虽身处农村,但是,他们对维系和延续乡土社会的地方性知识不太关注,农村教师话语权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地方性知识匮乏。因此,农村教师应该关注并掌握地方性知识,应该将地方性知识纳入教育视野。农村教师除了掌握学科知识、教育类知识、实践性知识之外,还应拥有乡土色彩、乡土气息、地域性质的地方性知识。农村教师掌握地方性知识,可以开启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对话的可能性,可以在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垄断下表达自己的专业愿景,可以摆脱受控制、被淹没、遭冷遇、被发展的尴尬局面。农村教师应该以地方性知识为依托,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三)加强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促使农村教师实现自我价值

第一,自我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作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反思并不是新思想,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反思是心灵对自己活动及活动方式的关注和反省,是产生“内部经验”与知识的途径。1933年,美国教育家杜威把反思习惯的获得看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反思理论真正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技术理性模式是教师培训的主流模式,但是人们发现技术理性模式过于技术化、简单化,忽视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于是,人们凭借经验性学习理论及情景性认知理论发展了教师反思理论。教师反思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反思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付出极大努力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所以,农村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超越自我。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反思日记、观摩教学、教育叙事、课例反思、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讨论交流等。这些反思方法比较适合农村教师,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恰当的反思方法,在自己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对教学和学习的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二,终身学习,提升农村教师的学习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除了自我反思,还要成为学习者,只有不断读书、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我国教育名师的成长历程来看,大多数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他们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他们的发展历程是对“教师成为学习者”的最好诠释。从某个角度看,教师读书的宽度决定自身生命的高度,教师生命的高度将决定着自身工作的高度,教师工作的高度将决定学生发展的高度,学生发展的高度将决定祖国和他们个人未来的高度。教师广泛阅读、终身学习,在自觉追求教育信仰、教育质量、教育品位的过程中,就能形成坚强恒定的学习力。

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 篇10

教育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无疑是改革成功的基础。本文尝试从体育教师专业属性和农村文化传统两方面综合来关照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遇到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当然,综合视角的提出并非无本之木,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理由。

1. 体育教师是生活在特定场域中的个体

场域是布迪厄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期间的一系列规则。这个场域各种规则和文化都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概而言之,就是场域与个体之间呈现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对于农村体育教师来说,生活的农村学校和农村社会就是其场域。农村社会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体育教师能否取得农村社会的信任、能否获得发展的机会取得于对农村文化传统的理解和适应。例如,我们知道农村社会的最基本文化传统就是“关系”性。体育教师之间以及体育教师和农村成员之间的互动都应该遵守这种“关系”原则。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会经常受邀参加一些文化活动,这实际上是关系原则在起作用。如果体育教师不给予合理的回应,或者说经常拒绝参与,那实际上就打破关系的平衡,进而逐渐失去农村社会的信任,给专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困境。

2. 专业技能和信念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不管是从法律的角度还是行业属性的角度,教育都是一种专业活动,尤其是特别强调技能训练的体育学科。从技能发展角度来说,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指的是农村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从新手状态逐渐发展成为专家状态。其中主要包括“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深厚与积极,教学风格和品质的独特和卓越”[1]。当然,诸如此类的要素也会因为不同类别和不同区域而体现不同的重要程度。对于农村体育教师来说,专业技能和专业理想与信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专业技能决定了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而专业理想和信念决定了体育教师是否能在农村学校获得长远的发展。这并非意味着其他要素不重要,而是由于篇幅限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二、专业发展困境的现实表征和成因

我们知道,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尤其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颁布和实施,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重要的程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来说,如果用以上所提到的综合性分析框架来关照还存在一些问题,其现实表征和成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发展困境的现实表征

首先,对农村文化传统不认同带来的身份认同困境。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对农村体育教师来说,其首先是生活在农村社会和农村学校,其发展必然受到这个场域的影响。体育教师与农村文化传统的关系呈现一种主体间的关系。体育教师,尤其是青年体育教师大多在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对城市文化有一种本能的偏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回到农村学校一方面是家庭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发展的策略性选择。并非是内心深处对农村体育事业的热爱而作出的选择。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他们对农村文化传统存在偏见。这种偏见给农村体育教师带来的是对农村学校教育和农村文化传统的不满和消极对待。由于两者之间是双向的,农村学生和社会对学校体育也会不信任,甚至排斥。在这种双向作用下,体育老师便出现了身份认同困境。此时的体育教师成了农村学校和农村社会的边缘人。农村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困境并非是个案,而是普遍存在于农村学校中。

其次,物质条件相对缺乏导致的自主性困境。物质条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物质条件不仅能满足农村体育教师生存性需要,还是其精神生活的必要条件。我们调查得知,现在的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普遍比较低,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体育教师还存在基本工资无法满足的情况,加之体育和休闲设备的缺乏导致闲暇活动呈现单一的特征。诸多此类的物质条件缺乏导致农村体育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这种被动的发展导致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粗暴对待学生,消极应对国家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更不愿意参与学校相关的课题和参与旨在促进专业发展的科研活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困境导致教师在学校生活出现大量的不良精神生活现象,甚至出现精神生活危机的现象,需要引起注意。

最后,技能培训机会的欠缺导致知识困境。知识的完备和技能的娴熟是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在农村教师实践中体育教师却因为技能培训机会的欠缺导致知识困境现象的出现。具体来说,农村体育教师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完善,另一方面体育技能的发展和娴熟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尤其是需要接受高水平教练的指导和培养。但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培训机会较少,无法满足知识和技能发展所需要培训。这样导致的结果农村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出现平庸化现象。也就是说“一旦教学自身的特征不能彰显,其独特的知识基础被视为无物,教学也就失去了作为一个真正专业的可能性,充其量只能是其他专业粗劣的复制品而已”[2]。

2. 专业发展困境的深层原因

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出现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从文化制约、制度缺失到体育教师个体都是可能因素。本文认为农村体育教师出现专业困境的深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乡文化的冲突是认同困境的深层原因。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体育教师大多对现代都市文化比较认同,都市的文化、生活方式是大部分学子的理想也是其奋斗目标。特别是在城市接受教育期间,大部分体育学子都会根据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接受外在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偏向都市文化的价值体系。可由于种种原因回到农村学校任教的体育教师必然与一系列农村文化传统相冲突。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价值冲突并不能产生专业发展困境,城乡文化冲突导致专业发展困境还需要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因为社会资本缺乏而导致的流动障碍。当城乡文化冲突出现时,农村体育教师在理想状态下可以选择流动到符合自己价值观体系的城市学校任教,但农村体育教师大都缺乏流动的社会资本,故而出现心在城市,而又不得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现象,这才是身份认同困境的深层原因。

其次,教育信念的缺失是自主性困境的根本原因。现代化的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让我们的教师对物质的要求充分展现。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物质条件相对缺乏的农村体育教师自然会出现自主性困境。那么,似乎出现了农村体育教师对物质的依赖和农村学校物质匮乏的悖论。这是否意味着农村教育的改善除了物质并无他路。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悖论,其根本原因是农村体育教师教育信念的缺乏。教育教学活动并非纯粹的专业活动,还需要对农村学生的热爱和为教育献身的理想和信念。有了这个信念,上述所说的悖论就不存在,就不会因为物质的匮乏而导致自主性困境的出现。故而,本文认为,教育信念的缺失是自主性困境出现的根本性原因。

最后,制度性培训机会的缺失。与一般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娴熟两个方面。前者包括教育理念之类的知识、心理学知识和医学知识,后者需要通过培训和训练。然而,国家教育资源有限,尤其是培训机会有限的情况下,城乡方面向城市倾斜,学校内部向强势学科(诸如语数外等学科)倾斜,农村体育教师便自然成为了边缘群体,无法得到制度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关注,无法在培训机会争取过程中取得优势。同样,有学者通过调研得知,68.7%的农村地区教师认为他们所在的学校很少有大学教授、教研员来,因此这里教师的技能大部分是通过培训获得,可以想象在双重偏向的情况下,农村体育教师获得的培训机会是非常有限的。

三、专业发展困境的解决策略

根据前文所分析的困境和深层原因,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

1. 政府主导的城乡文化弥合

农村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和发展的结晶,塑造着中国人的性格和情感,有其历史和现实意义。都市文明代表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单一地重视和钟情于都市文明。更不能以此偏废农村文明。而要做到这点必须由政府主导来进行文化弥合。具体来说,第一,建立合理的文化消费观念。现代消费文化是一种取向,传统的实用主义消费文化是另一种取向,没有价值好坏之分。第二,建立城乡体育教师交流制度,促进体育教师的合理流动。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增加吸引力。第三,科学、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全国体育教师甚至是教师形成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等。只有做到以上三个方面才能逐步地化解城乡文化冲突带来的教师身份认同困境问题。

2. 学校主导的培训制度的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意味着经济思维、政策哲学和经济制度的革命性变革,它是一场真正的革命”[3]。在教育领域,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的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导和旨归,不应该围绕应试和绩效考核而偏废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发展。具体到培训制度上,机会应该向薄弱和急切需要的农村体育教师倾斜。当然,这种改革需要学校有长远的眼光、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的勇气和壮士割腕的决心。除此之外需要认识到学校主导的培训制度的供给侧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除了需要一定的社会系统的外部支持外,还应该认识到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3. 个体主导的伦理精神养成

对于农村体育教师来说,需要一定的教育信念,这种教育信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关于教育的伦理精神。与培训或学校教师教育培养而来的伦理精神不同,基于个体主导的伦理精神的养成更多强调农村体育教师伦理精神的内生性。我们这里提到的伦理精神包括专业伦理和生活伦理,其中专业伦理是主体。“专业伦理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从中体验满足、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专业伦理的成长会深化教师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4]要做到专业伦理精神的养成,除了制度化培养之外,就是将个体伦理养成的目标与农村体育教师的生涯发展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养成不同类别和程度的专业伦理精神。

四、走向有情怀的农村体育教师

在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农村体育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外在诱惑,并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专业发展困境。要解决农村体育教学的问题,尤其是农村体育教师的发展问题,不能过多的依靠外部的制度性解决,要从农村学校和体育教师自身出发,不能依靠外部的输血,需要通过学校和体育教师个体进行造血。具体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培养有情怀的农村体育教师,以此来解决农村体育教学和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问题。

这种类型的农村体育教师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首先是热爱农村文化传统,与城市文化传统相类似,农村文化有其特有的魅力和自豪之处。热爱农村文化传统的体育教师会认同农村文化,认同农村体育教师的身份。会把农村文化底色与体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找到专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其次是奉献精神。有情怀的农村体育教师一定会有奉献精神,他们不会因为物质条件差、待遇低而被动地应对教育教学活动,也不存在专业发展中的自主性困境。最后,现代化的体育教师。农村与现代化并非两个冲突的概念。对于培训机会的缺失可以通过一系列技术性方式得到解决,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利用媒体发达的便利等寻求外部支持条件来促进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相信,只要深入分析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困境,并针对性地解决困境,就一定能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打造一批技能娴熟、热爱农村体育事业的有情怀的农村体育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2]操太胜,卢乃桂.追求特质的虚妄:关于教师专业化困惑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3]贾康.供给侧改革核心内涵是有效制度供给[J].理论学习,2016(2).

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 篇11

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攀升,推动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迈入了“快车道”

近年来,随着电脑、互联网络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尝试网络购物、发布农产品信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网民数量不断攀升,推动着我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数量达到1.86亿,较2014年底增加800万人。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2015年6月这一比重上升至27.9%。同时,2015年6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0.1%,较2013、2014年末分别上升了2%、1.3%。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攀升,推动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从农村人口互联网普及结构来看,10-40岁人群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城镇地区15-28个百分点。事实上,这部分年龄段人群转化难度低、空间较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以及政策与市场的激励,未来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还将持续呈现不断攀升的格局,将继续推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迈入“快车道”。

(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推动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在信息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我国已基本实现广播全覆盖。中央卫星频道农村覆盖率达到93.2%,省级卫视农村覆盖率为72.3%。同时,在政府家电下乡政策的推进下,农村家庭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72部、电脑16.7台。农村互联网接入条件、网络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农村居民自发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明显增强,推动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的最大特点在于呈现普及化特征,网络购物以其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城镇、农村地区中加速扩大。截止2014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6276万,年增速为38.1%。尤其是手机在农村居民中的普及、商务类应用的不断推陈出新,拉动了农村网民网上支付的使用。2014年农村网民网上支付使用率为35.2%,较上年同期高出9.6个百分点。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降低手机上网资费、倡导互联网+,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网络购物的渗透率,促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三)在“互联网+”计划的带动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增长

新世纪以来,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形态快速发展,不断渗透于各领域。尤其是在“互联网+”计划的带动下,促进着我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各类农村网店、网商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据国家商务部电子商务司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过3万家,其中仅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就达到3000家。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商网站主要有两大类型:其一,垂直生鲜电商平台,拥有线下生产、仓储、物流等配套服务,如菜管家、本来生活网、沱沱工社等;其二,综合型电商平台“跨界”,开辟农产品流通新版块。如2015年以来,天猫、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纷纷突破农产品领域,实现城乡经济的循环互动,打破传统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总体而言,农户借助于电商的资金流、物流与城市市场高效、平等对接,实现了农产品进城以市场为主导,农户实现了资金回笼后再用于消费、投资,加速并优化了农村经济链条建设。可以说,农村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四)娱乐类应用的快速发展,带动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娱乐类应用不断推陈出新,在农村网民中使用率呈现高速上涨态势。尤其是互联网硬件设施的完善、智能手机价格降低的背景下,更是大大增加了农村网民使用网上娱乐的频率。据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在农村网民中,使用网络视频用户达到1.09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2%;应用网络游戏用户达到9637万,较上年同期增长16.8%;应用网络文学用户达到7261万,较上年同期增长9.7%。娱乐类应用在农村地区的规模与使用率呈现稳定增长,已成为发展新型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在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的背景下,三大网络运营商已于2015年推出手机流量不清零的活动,后续将进一步促进娱乐、商务类应用的发展,带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向多样化发展。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不断加大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东富西贫”的态势,且农村地区互联网建设也基本相同。东部沿海农村地区依托于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快的有利条件,网络基础建设远超过西部、偏远农村地区。如西部贵州、西藏等偏远乡镇还停留于“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阶段,互联网普及率几乎为零。尽管政府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受财力、交通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导致投入与需求比例严重失衡。长期以来,我国推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更是导致互联网在城镇、农村普及率差距不断拉大。如图2所示,2005年我国农村与城镇互联网普及率相差14.3%,随后差距不断拉大,2015年6月这一差距更是扩大至34.1%。电子商务的发展以网络为载体,而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受地域限制导致投入与需求比例严重失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陷入“最后一公里”困境之中。县乡级农业信息平台尚未形成,乡、村、户接收农业信息滞后,时效性差,农户难以获取市场供求信息。即便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依靠网络传递、搜集农业信息进行理性生产决策也少之又少。总体而言,我国长期推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困境。

(二)农业信息网站建设不完善,难以满足农村市场巨大的信息需求,无法指导生产决策

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统计分析平台(CNZZ)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有近四万个农业网站,且农业信息网站发展类型主要呈现为四类,即农业咨询数据类、农产品电商类、农业信息媒体类、导航类。然而,农业信息网站仅占全国网站总数的1.4%,农村市场巨大的信息需求仍旧无法满足。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农业信息网站建设不完善的困境,具体表现于:其一,推广工作滞后,导致我国农业信息网站访问量不高。目前我国农村网民达到1.83亿,但访问农业信息网站的频率极低、流动性较大、忠诚度低。据网站流量监测与挖掘网站Alexa统计数据显示,每天每百万网民中,大约有46人到访农业信息网,3个月的平均变动率为310%;其二,未从农户及消费者实际需求出发,发布信息可取性低。目前设立的诸多农业类网站,发布的信息均浮于表面,未深入到农户中了解其真实需求。如发布的农产品市场供需行情、价格走势不具体,对下一期预测不准确,无法为农户的生产决策提供准确的指导;其三,信息更新周期过长,时效性较差。农业类网站信息更新周期过长,信息利用率低,农户无法及时捕捉市场动态、供需变化,甚至出现信息滞后导致决策失误的案例。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农产品频现严重滞销困局。如2015年广州火龙果滞销、甘肃榆中杏子滞销等。整体而言,我国农业信息网站建设不完善,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三)专业技术、服务人才匮乏,导致农村电子商务面临发展进程缓慢的困境

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储备已无法推动行业发展,导致农村电子商务面临发展进程缓慢的困境。分析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校农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定位不清晰,因为农业电子商务有别于一般电子商务,更注重“农业”二字,旨在为农产品网上贸易服务。但当前高校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如照搬普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无法体现农业电子商务特色;第二,农业高校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衔接不足,从高校师资来看,由于缺乏农业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只能片面完成单科课程教学任务,无法系统地向学生传输农业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更谈不上将农业企业案例与电子商务有机融合,导致企业需求与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差距较大,无法有效衔接。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人才缺口较大;另一方面,农业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状态,专业人才市场供需矛盾客观存在。

(四)农村地区物流建设进程缓慢,制约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快捷、高效的物流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物流建设进程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近年来,为借助于便利交通条件发展区域经济,地方政府纷纷加速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修建高等级公路、建设物流园区等,但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依旧相对落后,物流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具体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地区货物运输以公路为主,仅部分地区实现了公路运输,加上农村物流处于规模小、位置分散的状况,为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往往需要多次转运,物流成本较高;二是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损耗率达到25-30%,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损耗率不超过5%,美国更是低于2%。这是因为要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必须依靠先进的冷藏技术与运输设备,而我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运输设备落后,使鲜活农产品物流陷入难以困境;三是农村物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制度不完善,未形成标准的收购体系,如无冷链运输、装卸粗爆、运输周转过多等,与农户利益矛盾重重。

三、完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手机下乡”、“电脑下乡”等政策

据2015年7月CNNIC发布的第36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电脑、手机已成为农村居民主要上网终端,分别占比72.6%、70.7%。目前,在全国农村地区,手机、电视、电脑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农村居民手机普及率达到85.4%,电视普及率达到99%、电脑普及率达到16.7%。当前,在着力推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时,可以此为契机,通过手机、电视、电脑终端来推广农村地区信息网络建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推进“手机下乡”、“电视下乡”、“电脑下乡”等惠农政策。如对于东部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应将手机、电脑终端作为渗透农业信息的主要载体,西部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就能将电视、手机作为主要载体。鼓励运营商提高农村地区上网速度、降低资费,切实提高农户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积极性。另外,积极发展农村宽带网络建设,为农户上网提供便利条件。如采取“光进铜退”、3G网络覆盖、流量不清零等战略,提高农村宽带网络服务质量与品质。

(二)积极构建“互联网+智慧农业”信息平台,为农户生产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农户无法便捷地获取市场动态信息,已成来农户增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由此,政府与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应通力合作,转变思维,积极参加构建“互联网+智慧农业”的信息平台,为农户生产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促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由此,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创建学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户增产、增收。政府与协会共同创建公共微信订阅号,宣传促进关注该订阅号的农户逐步增加。利用这一平台宣传惠农政策、科学种田、养殖等信息,促进农户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及时发布农产品市场动态,指导农户的生产。其二,鼓励地方企业参与到农村电子商务中。要促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必须引导、鼓励地方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构建供需双方共享的信息平台,指导农户生产决策,避免陷入农产品滞销困境。其三,促进农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在发展农村经济时,不能一味地强调虚拟经济。事实上,信息平台的构建解决了供需双方信息有对称的矛盾、通过市场需求指导农户生产活动、开辟了交易新途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农业实体经济,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引进和鼓励电子商务人才投身于农村事业,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中,人是重要的资源,发挥着寻找销路、便捷廉价获取农业物资的功效。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懂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人才严重匮乏。实现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人才资源储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鼓励当地人才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地区面临着本地人才流失的现状,大学毕业生往往更愿意到城市就业。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人才到农村创业,往往一个成功的从业者会引导更多的人才回归农村从事电子商务。如税收减免、网络开通优惠、技术帮助等,减少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阻碍因素。其二,加大宣传,引进人才。新闻机构应加强对成功的农村电子商务案例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农村电子商务事业。地方政府通过开展试点、技术指导等,在着力提高待遇的同时引进专门人才。其三,集合高校、社会办学等力量,推进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如通过开展在职培训、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着力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输送人才。尤其是高校应与企业形成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避免“重理论轻实践”、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

(四)积极发展农村物流产业,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促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积极发展农村物流产业,具体可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动物流企业向城市边缘的物流园区转移。目前我国物流企业高度集中于城市内部,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同时,这种不均衡发展,使农村物流产业严重落后,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城市郊区、城乡结合部开辟物流园区,鼓励并引导物流企业搬离城市内部,逐步形成产业化模式。既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又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第二,大力发展农村第三方物流企业,以专业、高效的物流服务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实质上,第三方物流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机制,通过整体农村物流资源,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尤其是通过发展专业化的冷链物流,有效降低农产品损耗率。▲

参考文献:

[1]宋孟丘,黄小庆.基于合作社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讨 [J].商业时代, 2014 (26):75-77.

[2]田英伟.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J].价格月刊, 2012, 7: 014.

[3]解新华. 基于长尾理论的我国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研究[J]. 电子商务, 2013 (7): 19-20.

[4]汪向东.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模式——以沙集电子商务为例[J].工程研究: 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3, 5(2): 194-200.

[5]许婵,吕斌,文天祚. 基于电子商务的县域就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新模式研究[J].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1: 004.

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 篇12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进一步拉大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中国未来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的现代化, 城市的发展脱离农村是不能持久的, 二者的协调发展是很重要的。农村不仅承载着人们的乡土情结, 同时也担当着中国社会的缓冲器, 建国以来我们所遭受的各种危机正是通过农村的缓冲使得国民经济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过去的历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集体经济经营模式在新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当前农村的社会发展中作为农民土地的所有者, 同时在未来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农保”和“新医保”都提出了集体扶持, 这些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需要资金的筹集, 毫无疑问该组织应当担负起这些使命。这就迫切的需要我们对该组织的法律地位给予明确规定。综合文献研究, 该组织的定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企业化改造和基层社区组织, 笔者认为这些定位都不能完全反映该组织的真实情况, 应该把其定位为基层农村自治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才能充分担负其应有的使命。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困境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渊源。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质上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乡村治理中保留的集体经营模式,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实体存在, 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管理职能。通过对土地的统一管理进而达到乡村治理的目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权力通过经济的方式首次进入乡村社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人民公社的解体是息息相关的。其前身分别是1962年起建立的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组织。

1982年时, 《宪法》规定, 农村建立乡、镇政府和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小组, 基层政权机构和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分开设立。最初的想法是把人民公社的政治职能赋予给了乡镇人民政府, 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转变为村委会和村小组的自治组织。其经济职能希望通过合作组织来发展壮大。实际情况是基层政权和农村自治组织迅速建立起来并得到了发展, 但是合作经济组织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国家在《宪法》里面规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种提法, 实际上是想把该组织作为合作经济的实现方式, 但是实践中发展并不是很理想, 现实生活中主要还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着尴尬的局面。既无法作为经济实体进入市场, 也不能有效行使其村行政管理职能。正是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的不明确, 使得农村土地矛盾集中和村公共产品供给缺失, 给当前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财产权利的实现带来了很大障碍。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位导致的问题。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分为三级所有制,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条的规定我们可以得出有三种集体经济组织, 分别是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对应当前的实际权力行使主体分别是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这种三级所有制是由我国历史发展所决定的, 但是这种组织方式的运行根本无法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同时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拥有者也无法担当起未来发展的重任。当前农村的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二是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权益的分配。

(1) 村公共产品供应不足。近年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甚至还出现了倒退的趋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合作经济的实现方式, 是当前农村集体财产权益的管理者, 应该是农村主要筹资渠道, 进而保障农村村公共产品的建设。但是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不明确, 三级所有制更是导致相互间推诿, 这种主体地位上的缺失使其应该履行的义务落空。农村的公共产品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缓慢, 农田水利设施陈旧, 教育资源短缺, 农村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等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集体经济组织该承担的义务由于其主体地位不明确而无法有效实现。

有学者认为, 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 除了包括政府通过制度外财政进行的公共产品筹资以外, 还包括农村各级集体经济组织为供给公共产品而采取的筹资方式。因为在中国农村, 除了政府以外, 各级集体经济组织也有供给公共产品的职责。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是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重要力量。

农村公共产品主要包括硬件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软件方面的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例如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 明确提出集体扶持的义务,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在法律上明确了集体所承担的义务。有学者指出, 集体筹资是农民生产所依赖的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医疗风险的社会保障责任分担, 这是集体经济组织当然的社会保障义务, 也是集体筹资的本质所在。 (2)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是离不开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持。根据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将会在未来与城市接轨, 其收益在社会保障中的投入, 一些地方政府对此做出了规定, 规定有全部纳入和半数纳入和农村应得份额三种方式。比如成都市、广州市和烟台市, 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收益将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专项资金作出了具体规定。

从相关文献和我国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可以看出,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集体经济组织应该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好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农村公共产品该有的权利。

(2)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收益的冲突。作为农民财产性权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三种权利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已经明确规定为物权。这些财产权利被法律认可后, 首先可以对农民财产性权利的有效保护, 其次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物权的流转问题。而在流转中的收益是全部归农民个人所有, 还是应该保留必要的份额归集体所有, 在集体和个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这些权利行使的过程中, 作为土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时也是发包人如何处理同农民的利益冲突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集体扶持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 物权化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实现更是需要一个明确的所有权主体来处理同农民财产性权益的冲突。但是这些都需要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 在这个逻辑起点上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未来流转中如何正确处理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是很关键的, 正如上述所提到的是完全市场化归农民个人所有, 还是赋予集体参与该分配。集体作为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主要力量, 集体占有份额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集体经济组织担当着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收益分配的角色, 如何正确处理好与农民土地使用权收益的矛盾, 需要给予明确的立法保障。我国没有关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专门立法, 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 《宪法》《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和国有土地所有权并存的所有权制度。物权法的颁布又创造性的提出了用益物权, 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三项用益物权, 这三项权利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以上三项财产性权利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 改变了我国单纯用债权制度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状况。 (3) 使农民的权益有了更加切实的保障, 但是集体经济组织外的村民想要获得这项权益还是有法律障碍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的限制正在逐步开放, 一些地方政府率先在这方面做出规定, 比如广州、成都和烟台等地已经对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作出具体规定, 尤其是广州市的相关配套设施更是全面。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房地产开发方面仍被法律所禁止,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条第4款规定“本法所称房地产开发, 是指依本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直接从法律上排除了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 当前小产权房的存在就是其具体表现形式。笔者认为随着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建立, 集体土地使用权将会逐步得到完善。宅基地使用权作为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的一种特殊权利, 这种配置有其背后的无奈, 此项使用权无多少自由可言, 但却承载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在物权法草案的修改过程中有学者提出, 国家为了解决农村房屋流转与宅基地使用权不得随便流转的矛盾, 开出了“房屋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 宅基地使用权一并转让, 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药方。 (4) 虽然在最后立法中没有对此加以禁止, 采取了对这个问题回避的态度。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 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实质上是把宅基地使用权限制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流转, 这种流转在实践中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排除其集体经济组织外成员市场交易的可能性。本着对农民利益的切实保护, 宅基地使用权在缴纳一定的出让金后可以赋予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同等的法律地位。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将有可能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这就回到了我们上面所说的问题,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如何在集体和农民之间达成有效的平衡。笔者认为国家对此收取相关的税费后, 这部分土地使用权的收益应该留下固定的比例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使其有实实在在的资金收入, 进而担负起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重任。同时使农民重要的财产性权利获得法律保障, 增加农民的收入和融资渠道, 更大限度的解放农村生产力。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的选择

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规制, 存在着以下几种观点: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企业化改造之路。

我国民法通则确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民事主体的一种, 据此,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应属于独立的企业法人, 同时主张将其进行企业化改造, 应该纳入民法的调整范围。如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纳入民法调整, 首先它应该是一个组织, 而且是一个盈利性的组织。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性的社会, 任何盈利性组织在这个社会中展开竞争, 都得面临失败的风险, 我们就不得不为此设立完善的退出机制, 作为一个商主体在获得巨额收益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商业风险。如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企业化改造是只能获利而不能破产退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 这种安排是不现实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破产退出将会使得农民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直接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多。笔者认为不能把整个农村从一开始就看成一个经济人, 把农民的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进行投资。农村应该是一个社区, 农民可以参加政治, 经济, 文化, 体育等其他各种生活方式, 应该享受一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不是一出生就得成为经济主体的一部分, 参与市场竞争, 这是行不通的。最后笔者认为通过企业化改造独立的企业法人道路是行不通的。持这种意见的学者主要是看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没有看到该组织承担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重大历史使命, 同时作为农村土地的所有者, 承担着部分乡村管理职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政企合一的特殊性不能忽视, 因此用民法来加以规制是很困难的。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社改造道路。

农业部、监察部出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村、村民小组的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后成立的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据此, 部分学者认为, 集体经济改革所创新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股份合作组织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也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此有学者 (孙淑云) 指出, 农村股份合作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是农民和集体以集资入股形式创立, 其成员权以股金为基础。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户籍为依据。二者产生的基础就不同, 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能和当前的合作社经济组织混同, 比如农村信用合作社、供销社和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同时笔者认为, 合作经济只能是农民自愿基础上的互助合作, 不能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组建各种合作社, 合作社的范围不应限制在一个村内, 应该是有相同生产作物之间的合作, 或者一种农村服务机构的合作。以一个行政村组建一个合作社是不科学的, 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

学者已经达成共识, 农业创造的财富是远低于工业的, 所以当前的法律导向是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 而不是进一步让农村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无论是合作经济组织还是企业化改造都只能是农民致富的一个手段, 但绝不能等同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社区型组织改造道路。

有学者提出目前我国农村突出的问题是基层管理弱化, 导致相关问题凸显, 现有制度的设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进而提出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定位为社区型组织, 作为基层社区管理单位, 笔者认为还是有不妥之处。首先, 这种社区改造还是不够明确, 因为这里直接忽视了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所扮演的角色, 基层治理更加混乱。其次, 基层社区组织当前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完全可以承担这个职能。我们立法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前的相关法律进行改造是完全可以解决问题的。如果仅仅承担基层社区组织的职能, 那么村集体的资产管理以及收益如何解决又成了一个问题, 社区型改造笔者认为还是欠妥的。

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法对策。

经济法主要是调整国家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干预问题。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手段进而达到市场的稳定发展, 从表面上看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任何关联, 因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既不是国家行政机关也不是市场主体。但是经济法的调整方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那就是村委会如何调控本村经济的发展问题, 谁来负责制定相关规定促进村内经济的发展, 村委会更多履行的是相关行政职能, 对村内经济发展的关注较少, 更何况村内主要的财产性权利掌握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手中。基于上述的分析, 笔者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做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方式之一, 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改造, 使其在维护农村公民财产权益的基础上同时调控村内经济。我们可以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一部分, 由村民自己管理, 自己经营, 同时明确其为村委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 选出有效的治理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作为村委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专人管理和经营。这种设计既能保障农村公民的财产性权利不受侵犯, 同时又能为农村公共产品筹集资金, 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的确立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委会是混同的, 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基本处于虚无状态, 在村内经济发展中没有太多的实质性权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方式实质上是用村行政手段调整农民切身的土地经济利益 (对土地发包权的调整就是具体表现) , 这种调控方式是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为了乡村治理能更加和谐, 社会稳定, 本着切实保护村民财产权益的目的, 笔者认为应该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给予明确的界定, 规定其为村民自治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逐步取消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概念。

我们都知道乡镇政府是从人民公社演变而来的, 人民公社是行政管理机构同时也是集体经济组织。国家82宪法建立了乡镇政府, 这就使人民公社的政治职能有了明确的主体, 但其经济职能就被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所替代。当前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基本被乡镇政府代为行使。这种制度设计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首先乡镇政府是国家的基层政权, 是一级人民政府, 但是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是整个乡镇集体土地的实际所有者。这就造成这样一种局面, 基层人民政府管理整个乡镇的集体土地, 我们知道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是并列的两种土地所有形态。这种基层政府管理集体土地的状态是不符合逻辑的。因此乡镇一级的集体经济组织在将来的立法中完全可以取消。

2. 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自治机构地位。

我们知道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个很重要的法律地位是和集体经济成员签订土地承包经营合同, 同时作为村内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和监管者。随着国家对土地政策的改变,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将是未来大势所驱, 首先, 随着《物权法》的出台, 土地承包经营权, 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这三项重要的权利已经被确定为一种物权,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获得最初的使用权已经被固定为物权。其次、在当前的土地政策中我们仍然贯彻着“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的政策, 表明国家不愿过多的干预农地的调整。最后、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二款“前款规定的承包期届满, 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集体土地使用权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物权, 国家对物权的流转是持肯定的态度。国家为将来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大规模流转在制度上已经做出了具体的安排。但是农村相关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 谁来管理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中收益如何在集体和农民之间分配?毫无疑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土地所有人应该担负其应有的职责。明确其主体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尽可能减少通过行政手段来调整土地, 转而通过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分成来调整土地的分配不均问题, 我们要避免用政策来调整农民的财产性权利, 而要引导用经济的手段来调整当前农村集体土地的分配问题。这样才能减少当前人地矛盾的冲突, 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是从宏观上管理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 而不是进行直接的利益干涉, 处在农村土地纠纷的最前线。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是村委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 是村民自治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四项重要职能:一是通过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的分配达到调整土地分配不均的目的, 二是管理除集体土地外其他财产性权益, 三是指导村内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四是对村内的经济方面的问题作出宏观性规划, 同时搭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这样的法律地位安排, 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 避免和农民利益发生直接冲突, 还能维护好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明确农村居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界定, 二是取消村居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的称谓, 三是土地使用权流转中集体的收益应确定足够的份额支持基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3. 立法建议。

首先、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增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是农村集体经济委员会章节, 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乡村自治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责调控村内经济的发展。其次、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 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提供法律保障。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实现的主体, 对未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一是管理未来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二是筹集资金支持农村公共产品建设。但是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使得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对此学界关于其主体地位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 分别是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化改造之路和作为农村基层社区的管理主体。这两种认识都有其自身的缺陷, 不能正确反映该组织的法律地位。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作为农村自治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村民委员会的下属机构, 方可有效解决上述冲突。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土地使用权,企业法人自治机构

参考文献

[1] .丁关良, 周菊香.对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法律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 2000

[2] .王利明.物权法论[M] (.修订版)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3] .王铁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之完善——民法典制定中不容忽视的问题[J].法学, 2003 (2)

[4] .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立法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5] .伦海波“.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法学解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3 (5)

上一篇:品味时尚下一篇:各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