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概论

2024-10-24

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概论(通用8篇)

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概论 篇1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课程大作业)说明

1.终结性考试方式

本课程的终结性考试采用课程大作业形式,即学生撰写并提交当地(县、乡镇、村)农村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设计方案(或经营管理方案)。

2.课程大作业题目要求

(1)课程大作业题目和内容在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内。

(2)课程大作业题目主要按照本课程教材中农村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管理的有关章节的要求,并结合其它章节所学内容进行设定。

(3)课程大作业必须与学习者所在区域(县、乡镇、村)的需求相结合。

(4)课程大作业的题目可以由指导教师自主命题,也可采用如下题目之一: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策划方案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设计方案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管理方案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营销方案

例:陕西省富平县陶艺村生态文化产业园项目策划方案

北京市怀柔区富乐村民间手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计方案

安徽省广德县甘溪民俗文化村项目管理方案

广西临桂县五通镇农民画文化产业产品营销方案

云南省南涧县跳菜旅游文化村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

3.课程大作业的评定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2)课程大作业评定按百分制计分,具体要求如下:

95~85分:

独立完成课程大作业;

课程大作业有创意,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思路、目标、重点和实施措施等符合当地发展实际,有所在地区、单位的特色;

课程大作业文本规范,中心突出,依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课程大作业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已经实施(实现);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地结合教材相关知识;

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投入产出分析透彻。

84~70分:

课程大作业有一定的新颖性,较为符合当地需要;

课程大作业文本较为全面,未缺漏重要内容,中心突出,依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适当联系教材相关内容;

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有投入产出分析。

69~60分:

课程大作业文本不够全面,但未缺漏重要项目,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课程大作业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60分以下:

课程大作业文本不规范,缺漏项目严重,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

问题分析有严重错误,层次混淆不清; 4.格式

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左侧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1)”、“①”。要求插入页码,居中对齐,从正文页开始为第1页。5.上交论文时间

各位学员务必于6月18日前将纸质论文上交给电大班主任。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课程大作业)

1.考试方式

课程结课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2.题目拟定 结课论文题目从下列范式中选择: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传统农业改造的视角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3.考试时限(论文上交时间)6月18日前 4.论文格式

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左侧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1)”、“①”。要求插入页码,居中对齐,从正文页开始为第1页。4.特殊说明

结课论文必须由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严控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终结性考试试题、要求及评分标准 【试题内容】:

请结合自己工作或生活所在地实际情况,运用课程学习的相关理论,梳理概括本地传统农业改造,或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就本地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论述。【试题要求】:

1.论文要以具体地区为分析对象,不可泛泛地停留在理论综述层面。2.对传统农业改造及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尽量依据调研,或实际工作展开。

3.对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借鉴可以出自教材内容,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

4.对本地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论述,至少要包括发展定位、发展主导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等方面。

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概论 篇2

1 从总体构架来看, 都体现“三部曲”

这是概论课程的特点和特色, 这也是本课程的使命所决定的, 它要解决档案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档案工作者实践及其他知识背景读者的使用需要, 因此“大而全”, 体现在教材内容架构是严重“趋同”, 基本上这些概论是以档案、档案工作以及档案学为研究对象的, 也就是说, 作为档案专业的入门课, 从我们第一次接触档案学课程开始, 就已经进入了以档案现象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阶段, 并且把档案学研究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就“三部曲”来说, 包括档案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主要内容, 从总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完全涵盖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践等基本问题。首先, 从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三个方面去总体布局档案专业的基础入门课, 这给概论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便利, 体现学科的高度统一性, 这也是该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其次, 从这一整体出发, 细分相关的内容并加以深化, 分成若干章节来展开, 分别就档案学研究、档案以及档案工作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化和细化, 便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符合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规律。

在开展概论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以时序展开不同版本相对应的部分, 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档案学学科的基本问题、争议问题及难点, 从档案、档案工作以及档案学这三个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方面展开去把握, 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档案观, 为日后参与档案学研究或具体档案工作实践奠定基础。

2 从知识体系上来看, 体现认知规律

在几本概论中, 围绕知识体系布局, 都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总到分一般的认知和逻辑规律, 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形成牢固的档案思维, 并为档案观和档案意识的形成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遵从三部分总体布局的基础上, 从人们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习惯角度出发, 第一部分, 对基本概念、内涵、特点、功能、作用及价值等作比较分析, 从纵向和横向归纳、抽象它们的迭代演进脉络;第二部分, 基本是以档案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来展开, 尤其是档案工作内部和外部环境, 像组织、制度、标准、体制等方面铺陈开来;最后一个部分基本上都是围绕档案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来展开的, 包括学科属性、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基本理论问题及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运用迁移法, 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系部的学习。对档案定义的描述, 像赵越著的概论中没有直接在章节的一开始就说出, 而是指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 对‘档案’的认识在不断地加深, 由低到高, 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逐步形成了关于档案的概念。”接着从时间、地域及社会经济发展等不同的角度分别叙述了古今中外不同的档案定义, 最后归纳出档案的一般定义。采用这种教课思路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符合人们的认识档案这一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 在比较和发展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所述的概论中, 都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对档案学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基本概念和知识结构都作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 在总体上从对档案定义的来源及其档案的本质属性等一系列档案基本问题的阐述, 从概论知识体系的安排来看, 前一部分是后续档案工作、档案事业以及档案学研究章节的展开的基础和前提, 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是档案这一客体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产生和延续, 体现人们对这一客体的微观和宏观的管理过程, 而档案学研究则是对档案现象及其本质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理论探讨和论述。

鉴于这种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 要贴近学生认知知识的实际, 抓住档案专业学生 (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和其他相关专业入门者) 的知识准备和好奇心特点, 侧重案例教学, 寓教于乐、生动有趣, 起到概论作为入门课程应具有的功能和特点,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 提供必要兴趣培养和专业熏陶。

3 从内在动力来看, 由封闭走向开放

档案现象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现象, 从其产生开始至今, 是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原始记录为其本质的, 是一种社会活动“副产品”和“镜子”, 其有用价值和具体作用就驱使人们去保管和利用。在概论中, 无时无刻不传递和表现档案现象的内在矛盾:即保管和利用、开放和保密的矛盾, 这一矛盾也促使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这对矛盾, 也可以从内在驱动力上来分析, 从古至今这种管理和利用的范围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从远古时的“神权”到近代的“君权”, 再到现在的“民权”, 无不反应出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的产生发展的曲折历程, 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清楚的看出, 档案学研究发展的轨迹和趋势―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必须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

基于这样的一种走向开放的发展趋势和主旋律, 在教授概论课程中, 必须强调和深化一个“变”字, 让学生深切体味这种内在驱动带来的变化是十分巨大和强烈的。在概论中, 基本上都有对我国档案学产生的叙述, 从我国古代文书档案工作发达的状况以及近现代文件档案工作、再到外国档案学对我国的影响, 可以粗略的看到我国档案学发展的轨迹。在古今中外的档案学学术思想和档案工作实践的基础上, 我国的档案学研究始终延着一条上升的曲线向前发展, 在保持自身特色和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充分吸纳相关学科尤其是管理学、信息学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学科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 丰富和发展我国档案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概论中, 都有本学科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要延续档案现象和内在规律研究源流, 让学生从多角度、全过程、动态化的视角去学习和心悦诚服地接受新知识。

在内驱力的作用下, 使得概论课程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担负着理论与实践创新及其传播的重要功能, 在教授概论课程中, 要善于借鉴相关专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在比较分析中学习新知识, 尤其是专业核心知识和基础理论。使得学生能够在学科内驱力的作用下, 把握整体和重要部分, 围绕变化和开放去思考问题, 从而将基本理念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 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 从外部驱动来看, 善于收纳融合

在概论中, 时刻都体现出外部的因素对档案这一事物的影响和作用, 这也体现出概论对外部作用的反应是正确的和及时的。因此, 对于概论课的教学要与时俱进,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作为“原始记录性”的档案不断修正和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要在不断的变化中获得新活力。透过不同时段的概论, 可以看到它的深刻的历史轨迹, 当然, 要坚持发展变革的观点, 不断从中获取新动力。像在概论中, 它不仅要大篇幅地对传统的以纸质作为载体的档案加以介绍和学习, 同时也要对新型的载体档案作以介绍和分析, 如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电子文件管理信息系统等, 要不就给学生一种很不全面的感觉, 不象是概论。同时, 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 使学生对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问题更加疑惑, 是不是类似出现新型载体的事物是不是档案研究者和工作者漠不关心?抑或是新理论在档案学领域水土不服?诸如此类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 并在这种动态调整中去找寻档案工作、档案学研究的新鲜事例, 以增强说服力和代表性, 避免学生学习知识出现“口是心非”现象。

其实, 对于概论的教学而言, 面临着大量的更新旧知识, 收纳融合新理论、新技术的繁重任务, 要求课程教授者能时刻以积极创新的姿态去对待挑战, 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 把自己打造成为多面手, 对档案学学科体系和教学内容有独到的见解, 在教学实践中, 能点拨思考问题路径和激发产生新思维, 像“新来源理论”、“后现代理论”及“档案云存储”等概念, 使得概论课程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学术活力, 不断围绕档案领域中的新生事物和概念来教授概论, 是档案学科自身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也是引导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现实需要。档案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学科, 其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 可以这样说, 没有相关学科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推动和启迪, 档案学理论和实际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将是很难的, 这也会体现在概论课程的建设上。正因为如此, 在教授概论过程中, 要高屋建瓴, 从全面把握档案学学科发展的趋势的角度去理解和教授概论, 并把那些鲜活因素加入进来, 使得概论课程的教与学充满活力和生机, 切实发挥概论课程的基础、入门和引领作用。

摘要:随着高校档案学学科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档案学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都呈现出新特点, 在内涵深化和外延拓展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新格局。档案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入门课—档案学概论为例, 以不同时段具有代表性的档案学概论教材为依据, 梳理档案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以此为依据, 展开对档案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的探讨。

关键词:创新,发展,档案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2]赵越.档案学概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

[3]冯惠玲, 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创新思维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篇3

农业人口的再就业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人数将逐渐增多,如何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实践证明,引导农民到城市就业是一个很好的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当今农民收入中的大部分是来源于非农产业。同时,农民在城市就业能够与城市居民形成互补,并不影响城市人口的就业。

现阶段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力向城市就业的引导工作,为将来的城市化和農业现代化做好准备,农村劳动力已经在各行各业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同时,要加大城镇建设力度,为农村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引导他们合理的流动,以防增加城市人口中就业的压力。

2重视农业人才引进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提高,有赖于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人才和现代化的技术以及资金的支持,依靠知识层次不高的农民来自发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建议充分重视农业人才的引进。建议改革土地承包制,一方面把农村人口引入城镇或城市,一方面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走入农村,银行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信用贷款,政府再对他们的农业项目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符合要求的可以承包一定的土地,自主经营。由于这些年轻人思想开放并对市场有一定的洞察和分析能力,依靠他们可以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解决农业的结构性问题。

3重视招商引资

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概论 篇4

院: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我国高速铁路的经营管理创新

作者班级: 作者: 指导教师:

摘要:论文在多方考察大量取证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查阅法﹑网页检索法等,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独立经营的高速铁路公司的设想。

关键字:中国高速铁路 经营管理体制创新 高速铁路公司 正文:

一、现状与挑战:中国高速铁路将遭遇经营管理的瓶颈

现在搞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但是对于建成后的高速铁路项目,还是采用铁路局管理的模式。高速铁路建设投资大,成本回收慢,如果没有良好的经营与管理,在未来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除了可能与既有铁路一个样,“换汤不换药”,服务水平跟不上,经营效益差之外,还可能陷入长期亏损经营的局面。

过去说到铁路改革的时候,往往强调要保持路网的完整性,很多改革方案都无法实施。对于高速铁路来说,在运输调度上相对独立,是改革铁路政企不分的绝好时机。应该成立独立的高速铁路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采用比较灵活的定价机制,与其他铁路线路、公路、民航、水运开展平等竞争。

二、高速铁路面临的问题:

2.1票价高。高速铁路投资大,设施高档、昂贵,很难避免高票价。但是当前我国整体并不发达,而且贫富差距大,除了东南部沿海存在较大城市群(已规划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三个城际高铁网)发展水平比较高外,在中西部还存在广大的不发达地区。如果让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旅客承受高票价,必将产生社会后果,引起群众不满。

2.2客源不足。规划和已经开工的高速铁路项目,联结了东、中、西部的大部分省会城市。目前中西部与东南沿海之间的客流,以务工流为主,还有部分商旅客流和学生客流。务工流存在很大的季节性,每年的春运就是其集中反映。在旅客出行的淡季,既有的铁路客车已经基本可以满足。等规划和建设中的高速铁路全部投入运营后,运输能力大大增加,很有可能出现客源不足的情况。

谈论高速铁路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反对建设高速铁路。高速铁路是经济腾飞的脊梁和血脉,其作用的发挥是长期的,超前的高速铁路发展能对经济的发展起拉动作用。而且,扩大运力,才用先进设备设施,不但能提高运输速度,提高社会效率,而且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更方便、更舒适,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谈论高速铁路面临的问题,目的是明确形势,最大限度探寻解决方案。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高速铁路如果不采用高票价并且不降低服务质量的话,可行的途径是增大市场份额,在与其他铁路线路、公路、民航、水运的平等竞争取得优势。在总体客源不足的情况下,要扩大市场份额,竞争将更加激烈。要在竞争中占优,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管理体制,而绝不能继续采用 “铁老大” 原有的僵化管理体制。因此,可以说,高速铁路要生存和发展,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中国的高速铁路,按照国家的规划,投资巨大,建设规模大,营业里程长,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国家花了那么多钱,不管理和经营好,无法向纳税人交代。如果建成后因票价过高,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上座率不高,线路利用率低,则有陷入长期亏损的危险。要管理驾驭这样一个体系,没有良好的制度是不行的。当务之急,除了大规模建设之外,要高度重视对高速铁路经营管理体制的研究。“软硬兼施”,把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否则,中国的高速铁路虽然拥有发达的路网和先进的设备,但是却效率低下,经营困难。

四、高速铁路管理创新的条件:

高速铁路(有时称客运专线)在运输生产上与既有客货混线铁路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高速铁路上跑的都是客运列车(少部分线路段有货物列车),而且大部分动车组是在本线车站上始发和终到的。这样的技术特点决定了高速铁路与其它铁路单位牵涉少,调度指挥自主权比较大,可以自主决定开行哪些列车;经营比较独立,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来定价,可以进行自己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划。少数从既有铁路开往高速铁路的列车,以及从高速铁路开往既有铁路的列车,其收入和成本的清算可以通过铁道部的专门机构来解决。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决定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可以在不改变路网完整性的前提下,具有更多建立“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空间。

五、高速铁路管理创新的紧迫性:

高速铁路的管理,应该从运营之初即采用合适的经营管理体制。因为我们看到,如果一开始采取权宜之计,“火车跑起来再说”,慢慢就会形成管理改革上的惰性和利益上的牵牵绊绊,再改革变得困难重重。目前的已开通运营的京津城际和即将开通运营的武广客运专线,就采用由铁路局管理的模式。武广客运专线的车、机、工、电等业务,全部由京广铁路沿线既有站段接管。这样一来,武广客运专线就与铁路局管理的京广铁路战站段成本混杂,收入混杂,帐都算不清楚了,还谈何“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政企不分是铁路改革的老毛病,现在改革这个老毛病的最好机会被浪费了,铁路改革将再一次变得遥遥无期。铁路不改革,则效益低下、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将继续存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有差距,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不适应。

六、两种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

6.1.“网运分离”模式

“网运分离”就是把具有市场竞争性的客货运输经营和具有自然垄断性的铁路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分离开。对于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来讲,“网运分离”的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此模式下,负责高速铁路路网基础设施建设的路网公司与负责运输业务经营的客运公司是相互独立的,二是相互独立的路网公司与客运公司将各司其责,客运公司主要负责包括列车运营管理、市场开发、车票管理和其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旅客运输业务,路网公司主要负责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包括道路的维修、通讯设备的维护、电力的供应等,三是路网公司、客运公司、各地铁路局之间会形成新型的经济关系,客运公司与各地铁路局是业务合作的关系,而路网公司与客运公司的关系则为市场交易关系。具体地说,高速铁路的客运公司与其相关的铁路局是合作经营的联盟关系,他们向这些铁路局支付代理销售车票的费用,而高速铁路的路网公司则向客运公司收取线路使用费。

“网运分离”的模式明确了公司与政府之间关系,真正体现了政企分开。不过,由于兴建高速铁路巨额投资的需要,以及出于对铁路运输所涉及公众利益的考虑,政府将会对高速铁路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与政策的支持。但除此之外,政府仅负责制订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的政策法规,检查监督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规范运输市场秩序,而对铁路运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不予干预,彻底实现政府宏观管理、行业管理的职能。“网运分离”的模式还能够使铁路部门中的运输企业从拥有与管理固定基础设施的繁重负担中解脱出来,从而允许这些企业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这不仅对铁路运输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有极大地促进作用,而且还会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另外,这种模式还有利于企业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从而提高其获取利润的潜在能力。

不过,“网运分离”的模式对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也有不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独立经营的各公司融资能力与融资渠道有限,工程建设的巨额资金筹措困准客运公司、路网公司、铁路局之间的关系复杂,政府的协调工作难度较大。

6.2.“网运合一”模式 “网运合一”就是铁路路网基础设施的建设、维修与客货运输经营全部由一个独立实体实行统一管理。对于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来讲,“网运合一”的模式有三个特点:一是采用合资入股的形式组建高速铁路集团公司,这个公司应该是一个体现政企分开的法人实体,二是高速铁路集团公司需要承担高速铁路的路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修、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等所有业务,其中包括轨道与机车管理、客运管理、市场开发以及资产保值增值等,三是高速铁路集团公司与各地铁路局之间是业务合作的关系,即高速铁路集团公司为了节省投资资金、提高经营效率,可以借用各地铁路局的车站及站内有关设备、设施,还可以充分利用传统铁路站点的车票销售网络,不过为此要向各地铁路局支付一定的代理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网运合一”,与我国铁路系统的现有“网运合一”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铁路系统现有的“网运合一”是在目前铁路系统严重政企不分背景下的一种管理方式,而这里提到的高速铁路“网运合一”模式则是具有市场主体法人的一种管理方式。

七.结论:建立独立经营的高速铁路公司

我国的高速铁路运营管理制度,具体的方向应该是建立独立的高速铁路公司。我国幅员辽阔,很多高速铁路里程都很长,规模很大,完全可以按每条线路建立一个高速铁路公司。各自进行自己的企业形象策划,自己确定高速列车(动车组)开行方案,自己确定票价。国家行使出资人的角色,尽量赋予公司更多独立自主权,让高速铁路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国家铁道部成立一个专门的清算机构,负责高速铁路公司与既有铁路网的清算。铁道部还要成为高速铁路的行业管理部门,制定行业标准,监督标准的实施,重点监督高速铁路公司的安全管理和服务质量。以此为契机,铁道部可以逐步探索政企分开的改革经验,最终成为不参与具体经营活动、只负责行业管理的政府部门,从而彻底实现铁路行业的政企分开。

参考文献:

1.作者:魏然。文章:《两种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网站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发表时间:2004年12月14日

2.作者:周石龙。文章:《挑战与机遇:我国高速铁路的经营管理创新》。网站名:爱爱铁路网。发表时间:2009年4月5日

3.作者:刘万明。书名:《高速铁路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研究》。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6月1日

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概论 篇5

结合正镶白旗牧区实际 浅谈牧区文化产业发展

姓名: 学号:

【摘要】牧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牧区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基层牧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牧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牧区的构建。牧区和牧民在新世纪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牧区文化产业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牧区文化产业的意义 现状 对策

正文

如何把农牧业发展好,推进好农牧业现代化,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是进一步做好“三农三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规范牧区文化产业的方向、促进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牧区、牧民、牧业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牧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新机制,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建立一整套良性循环的新的运行机制,开拓新的发展思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在新形势下,结合牧业和牧区、牧民的实际特点,如何发展牧区文化产业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开发牧区文化产业的意义

回归大自然、远离吵杂的都市、重返蓝天白云、享受草原宁静安详,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加速发展牧区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牧区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单

一、几十年来未开发新颖的内容。所有人谈起牧区文化活动,便是日益繁多的各类那达慕、摔跤比赛、赛马,既费时费力又无经济效益,且加重了牧民的经济负担。正镶白旗的嘎查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牧区牧民精神文明需求和牧民所期望的经济效益,牧区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嘎查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现牧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牧区文化建设必须与牧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因此,发展牧区文化的关键在于培育和规范牧区文化活动,发展牧区文化产业。只有与牧民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牧区文化建设才有生命力。

文化是人们创造和接受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活动和能力。文化就是一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产品,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与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相同的属性,不仅具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特性,而且相辅相成。我们不仅要看到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更应看到文化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必须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价值,以经济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使自己的文化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牧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牧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场地发挥作用不明显。目前正镶白旗所属四个牧业苏木镇各嘎查均建好了嘎查文化活动场地,方便了牧民看书、看报、读书、举办群体文艺活动。但牧业生产不同于农业生产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牧业生产一年四季基本离不开人,牧民天亮前起来干活,一直到天黑后还在清理牛羊粪、挤奶、送奶、制作奶制品„„,基本没有时间去享受闲暇时光,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已建好的文化场地作用,存在嘎查村文化场地使用率低、文化场地只用于应付上级检查。

(二)牧区文化产业内容单一,基础薄弱。目前在牧区部分地区、嘎查村牧民自发组织给类那达慕,期望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知名度,但规模小、文化内涵少、不规范、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牧区牧民之家、旅游点存在旅游项目只是喝酒吃肉、看篝火的内容单一,切受季节影响,只能在夏季短暂的三个月开办,春秋冬季无法开办。处在牧区深处的人文景点道路不通、无人开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无经济效益,无法带动经济发展。

(三)牧民传统观念、传统思维较重。牧区最大的文化活动之一是那达慕,典型的现象之一是举办那达慕时各类奖赏要比往年高,嘎查村在举办那达慕时受这约定俗成的影响,部分地区那达慕的各类比赛奖赏均超几万元,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牧民的负担。

(四)各方面对牧民的文化生活、牧区文化市场的培育关注和扶持不够。部分人将民俗与迷信混为一谈,认为祭拜敖包、祭拜山水为迷信活动,不重视其对于蒙古族民众的重要意义,不去关注和挖掘内在的文化内涵。牧区文化的市场化、规模化、科技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低、文化产业内容单一是牧区文化产业现状中存在的重要硬伤,牧区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还未形成。

牧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不明确。资产规模、营利大小影响着自办文化的规范发展。目前,大多数牧区文化产业停留在牧民之家、自办性旅游点、自制奶制品、自制手工艺品的阶段,资产少,规模较小,获得经济利益也少。

(二)扶持牧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经济优惠政策制定滞后。一些吸引社会投资、赞助、捐赠的经济优惠政策和其他相关的扶持政策,如融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税费减免政策等等仍未出台。

(三)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管理。牧区文化市场的培育仍处于自生自灭阶段,缺乏统一规划和引导,虽也做了一定工作,但仍未形成一定的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不少地区“小、散、乱、差”的状况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些经营性的民办文化,资产少,规模小,在文化产业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环节上呈现出分散的、季节性的、手工作坊式的特点,注重经济效益多于社会效益,市场运作意识和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具有时代气息、高雅格调和内容丰富的文化精品,高品位的观光牧业和生态农业,因投资、经营、管理和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形成,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牧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积极推动牧区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牧区文化资源优势,改变嘎查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牧区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畜牧业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牧民职业内涵,牧民不仅可以养殖牛羊,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展演等产业,使牧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嘎查村产业结构,增加牧民的收入,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积极引导外资、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建设。要构筑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依法加强对牧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合法经营,以更多、更好、新颖、精致的主导文化产品占领市场,净化牧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同时,要通过强化市场配置、实施带动战略、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手段,积极有效地加强对牧区文化产业的扶持,不断加快牧区文化产业开发的进程,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增强。

(三)立足市场、走进消费,多样化的发展牧区的文化产业。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草原生活风味,而不是单一的喝酒吃肉;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牧区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牧业生产、牧民生活、牧业观光、蒙古族民俗、蒙古族传统文化、休闲、养生等系统链接,打造文化产业链条;开发牧区骨雕、毡毛、皮革制品、石器、木器、草编、泥塑、根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牧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组织传统歌舞、竞技、风情、婚俗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开展和开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牧民生活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开展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游牧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基地。

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概论 篇6

摘要: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的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的建成小康社会是必然要求。在农村达成生态文明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要组成部分。为此有必要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必须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展现的七中一种意识形态,它以维护和尊重大自然为前提条件下,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为宗旨,抱着以上宗旨。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行动去做出规划各改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为内容,以指引人们走上和谐、持久、可再生的发展方式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我们可以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特别是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和文明形态、模式和道路的重大进步。

结合生态文明的内容涵意,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变换过去粗放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提升农村相关主体文明水平的同时,也不断优化农村的人居环境,达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循环发展为前提条件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村、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环境为目标,不断满足农民需要,达成农民愿望,使农民生存居住环境整体完善整洁,并积极引导动员和组织农民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生产方式,促进农村四个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以生态文明观念的眼光看待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1、生态文明意识有限

根据中国国家环保部在今年贰月二十号公布的国内第一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中的要点,国内老百姓的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着以下几点,公众对于生态文明的观念根本上有很大程度来源于政府的行为,也可以说,它对政府有着比较强的依赖性。这在大多数地方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很多群众和干部实际上对于生态文明的意义并没有产生很正确的清晰认识,他们在生活中没有办法实际的做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要求,用实际的行动保护周围环境。

2、规划水平不足

目前根据新农村建设活动出发,其最紧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规划建设,很多地方政府进行的分组规划建设并不符合科学的规律,规划的内容非常肤浅,难以真正的满足实际发展需求,设计内容也不够深化。

3、资金整合力度有限

对于国内绝大部分的乡村建设项目而言,其最为常见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整合力度不足。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是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的,但是有些地方的地方财政投入比较有限。与此同时,由于老百姓的本身收入水平不高,这也造成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资金不足,也就促使一些示范点的建设水平都非常之有限,与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具体的实地建设标准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资金上不足的问题,经常会导致整个生产项目计划难以落到实地,加长了预期建设的整个周期。

4、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化肥原本是提高农作物收成的重要手段,我们都知道农药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有着效果好、见效快的优点,不仅节约费用还可以大大降低劳作强度。近年来,随着化肥、农药种类和使用剂量的逐渐增多,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生态平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然而使用中的不当、利用率偏低是农村环境污染中急待解决的言中问题。农药、化肥等产品的使用不当会留下大量残留在农作物和周边土壤中,会造成土地固化;而且也会损坏周围水资源,造成水体的富养化,甚至威胁周边农村的饮用水安全。中国目前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已近美国的三倍之多,不仅对农产品安全构成危害,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还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由于乡镇企业在社会中异军突起,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过剩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出路,同时也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促进工业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然而,乡镇企业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以许多乡镇企业中,煤炭仍是重要的能源消耗方式,一些生产企业直接将工业的废气废水全部排出,造成了农村空气及其严重的污染,还有未经任何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周边河道,造成了农村的水资源的严重被污染。对此问题政府和老百姓如都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新兴农村建设的形象和进程。

6、能源循环利用率低,生态损坏严重

在我国农村,煤炭仍然被作为主要的能源。沼气、液化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低。大量秸秆被作为燃料随意焚烧,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1、从生态文明出发从而合理规划新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任务,其规划和布局应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筹划。第一,根据当地农村硬件基础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区、乡村产业区、农民居住区,促使农村资源能源有效循环。第二,根据当地农村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切勿过度引进与本地乡村发展不相关联产业。第三,2、完善各个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治理体系

农村生态建设一定少不了有效保护监督、管理和长期的治理,构建严谨保护监督管理和治理体系是保证农村生态建设的基石。第一,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在各类政策、措施、办法制定过程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必须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扩大监管范围,加大监测检查频率,强化监管队伍的执法力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三,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只有合力地解决过去普遍存在的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的问题,才能为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的建设打至关重要的基础。

3、大力发展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环境维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一。第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应不断增加各地政府资金投入,用加强监管,让政府资金真正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扩宽融资途径,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吸纳农村当地的厂矿企业资金进入其中。第三,地方政府应给予农村环境维护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的措施和优惠政策,同时对于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主动修建废气处理、污水处理、各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农村集体、农村自营企业等,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给予一定补偿或有偿转让等方法来实现规划建设。

4、发展农业新科技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发展农业新科技。第一,农业科技部门应主动适应各地农民需求发展农业新科技,长期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推动农业科技下乡下田,让农民掌握最新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提升农业灌溉率。第二,农业科技人员应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经过科技人员讲解和田间试验让农民接受并发展生态农业,真正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结论

最如今蓬勃发展的中国。我们所面对方方面面的问题,应抱着严谨的态度去思考辩证。从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投射出的问题也从正面正面了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全人类历史上壮丽却艰巨战略任务。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达成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把祖国建设成优美环境、生态良好、经济发达。繁荣昌盛的美丽家园,既是我国亿万人民 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概论 篇7

一、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状况

支农金融机构主要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和民间金融组织, 目前它们支农的情况是:

1. 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作用有限。

农发行支持的重点是粮棉油收购, 而近几年来其对粮棉油的收购支持力度也呈下降趋势。农发行支持的主要地区是农业区, 这些地方的财力有限, 根本无力拨付对农发行财政贴息。财政无力拨付只能使农发行面向金融机构进行高成本的融资, 由于本身业务的政策性作用, 造成农发行放贷越多亏损越大, 经营艰难。

2. 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地位弱化。

据对农业银行广东分行贷款情况调查, 在1993年以前投向以农业为主, 在1994~2000年投向已转为工商业, 而2000年之后竞争视角也从农村逐渐转向城市。农行目前的定位是商业银行, 而商业银行首先就得考虑资金的安全和资金的逐利。农业是基础产业, 资金回收期较长, 收益低且风险高, 农业银行自然会回避弱势产业。从对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的调查看, 截至2009年9月, 农业贷款比年初下降了5000多万元。在农行的基层营业所, 对农户的放款额和贷款户数已呈现迅速下降趋势, 业务的重心转入了城市, 而对农村主要放在了清收陈欠贷款上。

3. 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是资本规模偏小, 筹资难度大, 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资金的要求;二是管理滞后, 不适应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 在信贷工作中制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激励机制不相适应, 束缚了部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三是传统的服务手段、功能、品种、设施不适应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要求。

4. 民间金融组织缺乏规范, 易引发局部金融风险。

一是筹资和用资成本高, 加大了借款方的生产经营成本,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民间金融组织在地下或半公开状态活动, 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5. 邮政储蓄分流了农村金融资源, 削弱了金融支持农业的应有力度。

由于邮政储蓄转存利率长期过高、计息方式不合理, 邮政储蓄的资金价格与金融同业相比, 有较大的级差, 邮政储蓄竞争优势明显大于农村信用社。

二、农村金融创新之我见

1. 产业调整面临的问题。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金融支持。在现有的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了种种问题, 如技术问题、管理问题, 而最核心的是资金问题。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没有资金支持, 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在结构调整中, 资金需求出现了与粮食种植不同的新特点:一是资金需求量激增。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农民经营范围扩大, 由原先单纯的粮食种植向其他领域扩展, 开辟了大量新的经营领域与投资项目。而且, 相对于粮食作物而言, 经济作物种植、养殖业的发展, 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 其生产要素构成发生显著变化。由土地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 单位面积土地的投资和每个劳动力的技术装备水平也都大幅度提高, 由此就产生了大量的资金需求。特别在调整初期, 需要大笔启动资金, 少则几万元, 多则数十万元, 甚至上百万元。二是资金需求结构复杂化, 收益率有很大差别。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扩大, 实际上已经包容了许多不同的产业, 这些产业之间并不能够达到平均利润率, 其中有些产业收益率高, 另一些产业收益率低。从总体上看, 粮食作物的投资收益率低于经济作物, 农业投资的收益率低于非农产业。即使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内部, 由于其品种的不同, 收益率也有重大差别。同样, 在非农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之间, 收益率也有重大差别。三是投资风险增大。相对于原先单纯种植粮食而言, 那些新的经营领域与投资项目面临更大的风险。这主要因为:在经营初期, 由于农民初次涉足, 缺乏生产经验, 技术也可能不成熟, 因此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由于新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市场化程度更大, 农民缺乏进入市场的信息与其他条件。

2. 农村金融创新现状及思考。

由于金融创新首先体现在制度上, 而在农村发挥积极作用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 因此, 制度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这两者的制度创新方面。当前农村信用社“资金换机制”的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这种制度创新面临着一些认识和实践问题。建立产权明晰、治理规范、自主发展、自担风险的农村信用社体系目标不容置疑, 但模式多样, 路径多条, 时限上也有不同的考虑, 因而引起了一些争议和意见。

目前, 农村市场内金融组织仅限于小额信贷组织试行和民间资本参与城乡信用社改造与重组。从市场条件来看, 我国大多数农村信用制度不完善, 银行、信用社现有资金力量又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 允许多种信用形式并存是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其中包括健全和扩大信用社信用, 有领导有步骤地引导农村民间信用和农村商业信用, 做到互不冲击, 协调发展, 共同为振兴农业聚积资金, 支持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 目前也不具备有效的股份制基础, 股东控制、内部人控制、利益相关者之间很难达成一种合理的制衡。所以, 尽管省级模式的产权倒置、行政控制和行业管理不符合经济理论的结论和要求, 在实践中也许是一个不错的过渡性安排。而提供政策性服务的农业发展银行, 也应该积极引入市场化管理方式和手段, 尤其要引入严格的授信授权机制、信贷责任机制、成本效益机制、风险补偿机制等。还要扩大农发行的业务经营范围, 允许其发放农业产业化贷款、城乡基础设施贷款、县域城市化中的项目贷款、向县域金融机构批发资金, 扩大其在融资方面的渠道, 并且建立政策性业务风险补偿机制, 按照中央、省级分担原则, 对农发行在经营中形成的风险损失进行及时的补偿。由于农业承受自然灾害风险的脆弱性, 必须尽快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 作为商业保险机构的补充。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按照商业原则在农村地区开办商业保险业务, 尽可能覆盖灾害风险。还应该允许生产者建立互助的保险机制, 自发地分担灾害风险, 财政给予免税赋的优惠措施。

金融创新体现在服务上, 由于部分商业银行在改革过程中, 相继退出了农村市场, 使农村银行的网点逐渐减少, 造成农村资金通过商业银行严重外流, 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也呈现“缺失现象”。因此鼓励商业银行, 特别是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是一必然之举。

3. 农村金融创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据对广东省农村民间信用发展状况调查, 由于官方金融组织融资量受限, 且主要服务于国有及集体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户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和融资活动应运而生, 资金融通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 方向也呈多样化。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在农村资金需求旺季, 农户筹集资金总量30%是以民间借贷形式取得的, 60%的农户或多或少依靠民间借贷。但目前资金供给者和中介工作人员都面临很多困惑, 而最大的困惑就是合法性问题, 如果合法性出了问题, 供给者的资金安全就会出问题, 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出问题。民间有资金, 农民有需求, 政府应该进行适时的引导, 而不是进行打击和取缔。因为民间金融组织的资金风险性较大, 因此其利率可以较高, 但应该给其一个限度, 避免向高利贷发展。尽快改革传统的邮政储蓄业务, 把邮政储蓄吸收的资金分为农村资金和城市资金, 农村资金必须流入农村。国家可以制定政策把农村资金转移给农发行, 农发行再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形式投入农村。必须进行财政支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突出其在支农中的主力军地位。发达国家的农业也是受政府保护的, 所以政府必须有专项财政资金对信用社进行补贴。一方面要对信用社的治理结构进行改革, 另一方面对其责任制进行完善, 再次对其资金流向进行严格审查。信用社的资金必须用于农村和农民。在这个基础上, 政府可以按不同的项目确定一个浮动的贷款利率, 再按商业银行的利率与其实际项目的利率差给予其补贴。这样可以保证信用社的资金用于”三农”, 同时可以保证信用社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发展面向农户和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 解决担保难问题。通过发展信用担保体系这种金融杠杆工具, 转嫁、降低一部分金融机构的风险, 提高金融机构给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建立担保机构要量力而行, 定性准确, 规范发展。特别是在农业区, 发展信用担保机构, 要以财政投入型的政府主导机构为主。

摘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金融支持。目前, 农村金融创新, 从制度层面看, 我国大多数农村信用制度不完善, 银行、信用社现有资金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 应允许多种信用形式并存, 使其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服务;从服务层面看, 由于部分商业银行在改革过程中, 相继退出了农村市场, 使农村银行的网点逐渐减少, 农村资金通过商业银行严重外流, 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也呈现“缺失现象”, 应鼓励商业银行, 特别是农业银行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思想。

关键词:农村金融创新,经济结构调整,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王维强.城乡三元金融结构与民间金融制度研究[J].财经研究, 2003 (4) :38-39

[2]黄声驰.关于广东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的回顾与探讨[J].南方农村, 2006 (6) :53-56

[3]高山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金融创新[J].现代农业, 2008 (12) :30-31

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概论 篇8

关键词: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土地银行;家庭农场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4)03-0020-03

实行家庭承包制初期,农业生产获得较快增长,但随着时间推移,农业增长速度放慢,以至日益滞后于其他产业的增长速度。农业发展不能适应其他产业发展的要求。原因诸多,农村金融服务缺位是关键的问题。农村金融服务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农村金融服务成为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2009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首次把建设专业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列入制度设计的框架,提出以建设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和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在2010至2012的中央“一号文件”及有关文件,又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金融的具体形式和扶持政策。在此基础上,2013年又进一步强调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和首次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步伐,这为发展现代家庭农场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一、现代农业需要现代金融服务

长期以来,人们对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认识陷于误区,认为金融服务只有城市经济,只为工业和商业服务,而对农业如何提供金融服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对分散的全国2.3亿农户提供的小额贷款,更是近于空白。农村金融组织长期建立不起来,而城市的国有专业商业银行,却不屑于进入乡镇农村为小农户提供小额贷款。使农村金融服务一直处于缺位状态。致使一些种植专业户,本想扩大生产规模,实行适度规模的专业化经营,因贷不到款而放弃。一些农产品加工业也因贷款难而半途而废。由于没有金融支持,农业生产组织难以扩大,农工商联合体和股份农业生产体系难以形成,农业产业化难以上档次、上规模。众多小农户只能长期维持简单再生产,维系自给半自给的生产,农业商品率难以提高,长期停留在小农户生产为特征的传统农业水平上。因此,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要真正建立成来,需要进行金融机构制度和金融政策创新。建立以土地银行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对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制订政策,规范和促进农村金融业和金融组织的发展。

(一)金融服务构成现代商品农业的主要生产要素

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农民生产的自给消费需要的产品,而不是用于以交换为目的商品,产品生产一般是够自己和家人消费就行,由于生产数量少,所需的资金投入很少。如果是以扩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就需要投入一定资金。这就需要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农业货款需要抵押,一般是以土地价值和级差地租平均价格作为抵押。农业贷款以低息扶持,国家对从事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实行利息补贴。所以农业土地银行的贷款往往带有政策银行性质。它不同于以利润为目的纯商业银行。它是以扶持农业生产为目的。越是进入现代后的农业越是一个脆弱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服务,尤其离不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服务。如同工业、商业一样,资金是构成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没有资金,只可以发展自给农业,不可能发展现代型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农业。

(二)金融服务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升级,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的法宝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就是生产手段和生产工具的革命,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所要求的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技术升级,都需要资金投放,作为农业组织,无论是集体组织还是家庭农场,农业的利润率很低,大多是靠政府补贴而勉强维持,因此一般都没有多少积累投入农业的技术升级和农业生产设施及设备的购买。如果需要购买这些技术设备必定是需要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服务。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农业是脆弱产业,受国内外商品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很大,存在的风险较大,一般商业银行是不愿意提供贷款服务的。

(三)金融服务,可以提高农业经营水平

传统农业是自给农业,投入不计产出,而现代农业是讲求成本管理,投入产出核算的,农业金融机构提供以土地为抵押物的贷款,虽是低息的,但不同于免费赠予,毕竟是要偿息还本的,为了偿息还本,贷款者就要用心经营好农业,力求微利,至少保本,才能使生产能够进行下去。所以农业金融服务,既是对农业的服务也是对农业的约束力和促进其商品属性的发展。

(四)金融服务有利促进家庭农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家庭农场是迄今为止所有进入现代化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之路。中国要全面实现现代化,通过发展家庭农场来实现现代农业是不可回避的必然选择。这个过程就是小农业向大农业集中的过程。即由分散的小农经济向集体的家庭农场转变的过程。家庭农场经济要实行土地的集中,就需要有农村土地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否则,家庭农业农场就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和实现扩大再生产。因此,还需要发展农业保险业,降低发展家庭农场的规模农业的风险,为农业提供保障。

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土地银行就是以服务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的专业性银行。由于长期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忽视,以及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实践的失效,对建立新型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的建设,可以说是从头做起,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许多的。

首先,创新农村金融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农村金融的主导形式,是民营为主还是国营或集体为主导。二是如何提高农民的信用度和降低农村信贷风险问题。因为农村金融面对的大量的单家独户的农业小农户,一般除了土地外还有值钱资产可供抵押,农村金融机构如果是民营机构,难以主动进入,如果是国有或集体的银行,则要考虑收益问题。还有农村金融是否真正扎根农村为农村服务,还是充当跳跳板,名存实亡的,农村金融服务成为走过场的游戏。土地银行的主体以股份合作性质,坚持以农民的土地抵押来获得为期5至10年期的低息贷款。主办主体应以多村镇集体和民资等多元产权主体合作发展为主,国家部门和省市区县镇政府扶助为辅。也可以发展以村民入股方式的农村金融合作社、土地银行等金融组织。农民以土地抵押从金融合作社或土地银行中贷款。以5至10年的中长期贷款为主。并建农户贷款的信用评价体系。使村民既是金融合作组织的参股者,也是接受金融合作组织贷款的受益者。形成约束机制,以利于农村金融服务业的长期发展。

nlc202309031241

其次,中央和省政府主要提供土地银行组建创立的开办费用。而业务开展的利息收入主要用于维持业务运转。包括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和设施维护费用等,农村土地银行是公益性为服务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其严重亏损。土地银行要本着精打细算的原则,维持银行的业务收支平衡,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因为业务量和还贷能力相对较弱,难免会出现收支不平衡,对此,要分类对待。对发达地区土地银行要求做到微利经营,而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银行则要求保本经营。对于一定的亏损额度给予补助,以维持政策的服务业务持续运行下去。

第三,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业金融的经验,加强对农村土地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欧美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农业金融服务过程中,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同时要建立一支农业金融服务的专业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的金融业务素质,特别是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业发展和为家庭农场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等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国内的政策和专业商业银行要为农村金融服务人员提供业务培训,提供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与创造出一套具有中国现阶段家庭承包制度和农业产业化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第四,发展农业保险,为家庭农场发展解除后顾之忧。农业保险问题一直都有人呼吁,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面临许多困惑。主要是农民的保障意识不强和交纳保费的困难问题。这里有意识观念,也有交费困难无力参保和理赔的困难等诸多因素。对有能力参保的大型农业组织来说,参保能力不成问题,但也存在理赔的信用顾虑问题。所以至今农业保障在许多地方尚未发展起来。国家和省市要把对农业的投资,很大一部资金用于发展农业保障。通过发展农业保险,解除家庭农场发展规模农业的后顾之忧。使以家庭农场为标志的现代化农业早日发展起来,成长为中国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第五,加强对农村土地银行的监督,确保农村金融组织运行与发展绩效。银监会审计部门和农业银行加强对农村土地银行的指导、监督和审计。严防因贪污挪用等违法行为,把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入困境。同时,对接受信贷服务的农民要加强诚信教育,让他们树立诚信意识,遵守参与农村金融合作或接受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共同维护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确保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沿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朱守银.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与需求——以传统农区为例[J].

管理世界,2003(3).

[2]王守琳.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J].2010(3).

[3]潘义勇.探索股份合作农场,探索新型农业的新路子[J].桂

海论丛,2008(1).

(责任编辑:陈 勇)

上一篇:帮扶村工作半年总结下一篇:三八节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