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管理概论》教案

2024-08-24

《农村经济管理概论》教案(共6篇)

《农村经济管理概论》教案 篇1

《农村经济管理概论》教案

第一课 农村经济管理总论 目的要求:

掌握农村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教学重点:

农村经济与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能、任务、原则和方法,我国农村经济制度,农村的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产业结构,农村资源管理,农村科技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教学过程:

农村经济与管理共分六单元,十五章。第一单元包含第一、二、三章,讲述农村经济与管理 基本原理、任务和方法,我国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农业产业化,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等内 容,这些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基础,可以对农村经济与管理的全貌有比较清晰的了解。第 二单元包含第四、五章,讲述的是农村的生产过程,包括农村产业结构的含义与调整以及如 何发展乡镇企业。第三单元包含第六、七、八、九章,讲述的是农村生产要素的管理,生产 要素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力和劳动对象等。教材介绍的是劳动力、科学技术、自然资源(土 地)和信息资源等四个方面。第四单元包含十、十一章,讲述的是农村市场和流通的管理,商品流通的基本知识,市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第五单元包含第十二、十三章,讲述的是农 村财务与分配管理,农民负担管理等。第六单元包含第十四、十五章,讲述的是如何提高农 村经济效益,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内容。农业经济的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普遍规律。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基础。大力发展农业不仅是保障人民生活的要求,也是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需要。”领会的要点:(1)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2)农业是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基础,如轻工业;(3)农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基础,如市场、外贸、金融等;(4)农业是基础具有普遍的规律性。

2、农业经济的社会意义(或社会贡献)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以上中央的决议,准确地概括了农业的社会地位。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社会稳定的贡献;(2)对现代化的贡献;(3)对环境的贡献。

作业:

1、农村经济与农村经济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2、农业经济的地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二课

我国农村的经济制度 目的要求:

应加深认识两个基本制度:一是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基本经营制度:长期坚持实行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教学重点:

必须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教学过程:

我国农村的经济制度。应加深认识两个基本制度:一是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基本经营制度:长期坚持实行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

(一)必须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现行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农民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土地 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核心。因为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制度也叫土地所有制,它体现了社会性质。

(三)农业经营形式是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要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这项政策很重要。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稳定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对 于违背政策缩短土地承包期、收回承包地、多留机动地,提高承包费等错误做法,必须坚决 纠正。”应加深理解这项政策,符合生产力的要求。

(四)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管理,有以下要点:

1、一要长期坚持。理由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家庭可以容纳先进生产力。家庭是集体经济内部的一个经 营层次。

2、两个层次都应不断地完善。(1)同一层次的完善,是壮大实力,搞好服务;(2)农户层次的完善,要保护农户的三个权力: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作业

1、我国农村的经济制度是什么?

2、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管理,有几点要求?

第三课

农业产业化经营

目的要求:

掌握农业产业化基本含义,经济共同体应具备四个起码的标准。教学重点:

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1、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是个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不是主观想象。

2、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处理好利益关系。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农业产业化基本含义: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经营,有多个参与主体组成的经济共同体。应具备四个起码的标准:

1、利益关系一体化

2、组织形式企业化

3、经营机制约束化

4、产品生产商品化

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1、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2、农户连接市场的桥梁;

3、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1、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是个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不是主观想象。

2、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处理好利益关系。

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是我党的一贯方针。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 决议指出:“以农民的劳动联合和农民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更应鼓励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其中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成功的形式。

五、承包合同管理

学习中抓好三个要点

1、强化对农业承包合同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

2、注意签约质量,具体要求内容很多,特别注意合法性、政策性、民主性。

3、提高履约率,保证合同的严肃性。

六、提高管理者素质

注意本书导言中管理的基本知识。这一部分同学们看书就可以了。要求对管理工作有一个科 学的认识和升华。农村经济管理是一门科学,它的职能、任务,以及原则、方法是什么,都很重要。要牢记农 村经济工作的基本准则:一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二是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作业:

1、我国农村的经济制度是什么?

2、如何提高管理者素质?

第四课

农村产业结构和乡镇企业 目的要求:

1、了解农村产业结构的三个层次。

2、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简要概括十个字:稳粮、增畜、扩林、优质、高效。

教学重点:

1、了解农村产业结构的三个层次。

2、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简要概括十个字:稳粮、增畜、扩林、优质、高效。

教学过程:

发展生产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物质是基础,是第一性的,要以生产为中心。有关农村生产管理的内容很多,如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等。本课程重点介绍产业结构和乡镇企业两个主要内容。

一、农村产业结构管理

(一)了解农村产业结构的三个层次: 第三层次,第二层次,第一层次。

(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简要概括十个字:稳粮、增畜、扩林、优质、高效。

1、关于粮食的调整: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粮食作物要确保总产量稳定增长,提高单产,改善 品质,尽快淘汰不适销品种。”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提高人们的生 活质量,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过渡。为什么要采取稳粮的方针?是由粮食的经济地位决定的。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第一需要;粮食又是其他各业的发展基础。

2、畜牧业的调整:一是总量(比重)要增大,即增畜。在畜牧业内部,要发展草食动 物、节粮型动物,增加牛羊的比重。同时要改良品种,还要发展农区畜牧业。

3、林业调整:扩林,要加快林业(含草地)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4、经济作物要提高质量,合理调整区域布局。

5、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稳定近海捕捞,扩大远洋捕捞。

6、“菜篮子”工程,以市场为导向,推广优新品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均衡供 给。

7、关于优质增效,这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核心问题。这是因为:市场竞争的需 要,加入 WTO 以后的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

8、补充内容,调整农业生产与种植方式是一致的,要逐步实行三元种植方式:即粮食--饲 料--经济作物。作业

1、农村产业结构有几个层次?

2、说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第五课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管理 目的要求:

1、了解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意义。

2、掌握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教学重点: 了解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意义;掌握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教学过程:

一、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乡镇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新高涨的一支重要力量,在 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突飞猛进,在各方面显示出了重大意义。可以归纳为经济的和政治的两个方面。

1、经济方面(1)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3)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4)促进了农村工业化

2、政治方面(1)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小城镇建设加快了城市化进程(2)社会稳定

二、乡镇企业发展的方针

基本方针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积极扶持,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依法管理。”有几点方针 需要加强认识:

1、抓改革,促建制,实现体制创新的发展方针。

2、立足农村的发展方针:(1)着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2)正确处理工农关系,以工促农、补农,吸纳劳动力。

3、实施科教兴国的方针。科技是生产力,是核心。

4、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措施有:(1)政府扶持(2)法制保障(3)与环境、社会、科技协调发展

5、坚持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共同发展的方针(1)东部地区发展注重提高科技含量,发展高附加值、外向型产业。(2)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

三、加强乡镇企业管理 主要内容如下:

1、深化改革,体制创新。(1)产权关系(2)经营机制(活力)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内容: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3、抓质量,创名牌,提高竞争力。

4、练好内功,提高效益。

作业

1、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加强乡镇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六课 生产要素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自然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

2、了解土地资源的管理基本国情。教学重点:

掌握自然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了解土地资源的管理基本国情。教学过程:

一、生产要素就是人们进行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条件,包括工具、劳动力、劳动对象。教材中本单元介绍了劳动力、科技、自然资源(土地)、信息四个方面。

1、自然资源的四大特点:(1)要素的整体性(2)数量的有限性(3)分布的地域性(4)利用的多宜性

2、自然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资源保证。

3、国农业自然资源供给不足

4、自然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是:(1)因地制宜原则(2)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3)局部利益服务于整体利益的原则(4)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的原则。

二、土地资源的管理基本国情:土地总面积较大,人均面积较少;山地较多,平原较少;人均耕地在减少。土地 管理的要点如下:

1、依法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2、提高土地生产率,实行集约经营

3、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三、水、森林、草地资源管理

总的情况是:水资源短缺,森林资源短缺,草地退化十分严重。管理的重点在保护。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必须加强以水利为重点 的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环境污 染,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 作业:

1、自然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说说怎样做好水、森林、草地资源管理。

第七课劳动资源管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

2、管理的重点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

2、知道管理的重点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教学过程: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 劳动力资源大量过剩;70%从事农业劳动; 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较集中; 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二、管理的重点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转移农业富余劳动 力。立足农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小城镇。开拓农村广阔的 就业门路,同时适应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客观需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从中可以归纳为以下途径:(1)立足农...个问题:

1、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1)加深理解“市场体系”,市场是个整体网络系统。由很多市场要素和各种市场组成。(2)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即:是开 放的又是统一的(政府、政策),是竞争的又是有序的(法制、规则)。

2、市场营销问题,重点学习营销策略和方法。教材上介绍了四大策略:产品策略、地点策略、促销策略、价格策略。

3、关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也要和国际接轨,加入 WTO 以后竞争会更加激烈,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提高农业自身素质。

作业:

1、说一说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

2、劳动资源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第八课农村财务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财务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2、掌握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管理。教学重点:

1、掌握财务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2、掌握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管理 教学过程:

这一讲很重要,主要辅导财务管理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这部分是当前农村管理的一个薄弱 环节。

一、财务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一)四项基本任务: 筹集资金、使用资金、收入分配、财务监督。通俗讲就是:聚财、生财、用财、护财。补充 强调:财务管理不等于会计工作、财务管理向决策方面转变。

(二)四项基本原则:效益优化原则,民主理财原则,平衡原则,开源与节流并举原则。重点强调财务公开、民主理财问题。

二、固定资产(金)的管理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用时期较长,单价符合规定标准。

(二)如何管理固定资产

1、准确计价

2、合理地购买与分类

3、科学地折旧(1)为什么要计提折旧: 计提折旧的三点好处:利于更新、计算利润、计算成本。(2)折旧方法:平均法、快速法。

4、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1)合理购置(2)日常保养(3)科学使用(4)定期盘查

三、流动资产的管理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一个经营周期内变为现金或者耗用的资产。

(一)种类:可分为货币资金和实物类资金。

1、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类款项、待摊和待处理款项等。

2、实物类资金指存货,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

(二)货币资金管理 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货币资金管理的根本性措施是: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资金管理条 例》、《票据法》和《银行结算办法》等法规,严格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适用于农村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措施有:(1)钱帐分管制度(2)现金收支分离制度(3)遵守银行结算纪律(如不准出借、出租帐户,不准签发空头、远期支票,不准套取银 行信用等)(4)定期、不定期盘查(5)严格财务制度(如审批制度、限额制度、民主制度)

(三)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流动资金周转率 = 年销售收总额/年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次/年)周转一次的天数 = 360(天)/年周转次数 成本、作业:

1、财务管理的任务和原则是什么?

2、如何管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第九课

成本、收入分配和农民负担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农村收入分配管理的基本原理。

2、搞好农民负担管理工作。

教学重点:

掌握农村收入分配管理的基本原理。搞好农民负担管理工作。

教学过程:

这一讲的内容很多、很重要,大部分是政策性很强的农村热点问题。学习本章应注意结合当 前实际工作,有的内容要以现行政策为准。

一、农产品成本管理

(一)农产品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成本是管理决策的依据 成本是补偿耗费的尺度 成本是反映管理水平的标志 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依据,目前我国农村的农业生产部门还未能普遍推广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这是一个问题。

(二)成本管理的四个环节

二、农村收入分配管理的基本原理: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农村分配工作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党的政策、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的问题。

(一)收入分配工作的基本原则

1、兼顾国家、集体、个人、投资者各方面的利益。

2、坚持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这是基本的分配制度,必须 长期坚持。

3、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4、贯彻党的富民政策,走共同富裕之路。

(二)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

1、包干分配;

2、性质——符合基本分配制度;

3、优点——能体现三者关系,符合生产力水平;

4、乡镇企业的利润分配:按国家的现行政策办事。

三、农民负担管理

(一)搞好农民负担管理的重要意义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这是保护农村生产力,保持农村稳定的大事。”(摘自十五届三中全会 决议)可见,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重赋失信于民,破坏生产,破坏稳 定。

(二)农民合理负担的标准 国务院颁布的《农民负担管理条例》有明确规定,也请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当前政策。如将实行费改税,就会有新的规定。辅导以下问题:

1、农民负担内容有合法与非法、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对于合法合理的负担是农民应尽的义 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减轻农民负担首先要依法办事,取消非法、非理性负担、合同 内与合同外负担。

2、负担的标准(1)《条例》规定村提留和乡统筹,以乡为单位,不能超过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5%。应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能虚报。人均纯收入计算如何才能接近实际?应该经过抽样调查(主 要数字有农村总收入、总费用如何计算?)(2)教材 275 页公式(3)乡镇企业负担不计入 5%之内,因为重点是减轻农民的直接负担。

(三)如何搞好农民负担管理工作

1、指导思想的基本原则 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多予少取,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农民的各项建设都要尊 重群众的意愿,量力而行。

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依法办事、审批制度、监督制度、民主与公开制度。

(四)减轻农民负担的主要措施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依法办事,严格政策; 壮大集体经济; 严格审计监督和审批制度; 杜绝三乱--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中央、国办发出(1998)18 号通知,即“切实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指出: 减轻农民负担,事关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作业:

1、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2、如何搞好农民负担管理工作?

第十课

经济效益与现代化 目的要求:

1、知道什么是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中心工作。

2、农村经济工作为什么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中心工作。农村经济工作为什么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教学过程:

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中心。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经济管理的目标。值得注意的重点内容是:(1)什么是经济效益;2)为什么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3)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4)什么是农业现代化;(5)制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因素;(6)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措施。

一、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一)什么是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效益=产出-投入 应加深理解的问题是:

1、经济效益是由投入与产出两大因素的状况决定的。

2、增产不等于增收。

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关系(统一性和矛盾性)。

4、农村经济效益的特征: 不稳定性;综合性;区域性;持续性。这些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多新问题,如评价比较、兼顾 各种效益等。

二、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1、加社会积累,促进社会进步

2、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解决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4、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三)农村经济工作为什么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1、效益是生产者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剩余 劳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2、资源的有效性和社会需求的无限性这一客观矛盾所决定。

(四)农业经济效益评价 所谓评价就是经营活动的结果比较、分析和鉴别。目的是总结经验、检验结果、改进工作。

1、评价基本原则:全面的原则,即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直 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关系。

2、评价指标,教材上介绍了很多指标,其中重要的是利润、净产值资金利税率等综合性、时 效性指标。

3、评价方法:比较法和因素分析法两个比较常用。

(五)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一是增产,二是节约。

1、依靠科技进步是根本措施 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2、实行集约经营 集约经营是把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集中投入较多的土地,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经营方式。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的区别:前者靠科技推动,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

3、整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

4、向管理要效益

二、农业现代化

(一)什么是农业现代化 应着重理解现代化的内涵: 从农业要以现代思想指导、现代科技生产和现代科学管理三个方 面去理解。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旨在提高土地生产 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转化效率以及农产品商品率、农业环境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物质装备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民素质现 代化、资源环境现代化。

(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意义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需要。现代农业是解决农村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供需矛盾、人口与资源矛盾等。

(三)制约实 现农业现代化的因素 一是资源不足,人多地少;二是投入不足。

(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措施

重点是:一是依靠科技,走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路子。科技力量是巨大的,可以创造奇迹,尤其我国国 情是资源(如土地)短缺,更迫切需要科技支持,走集约经营的道路。二是用现代工业技术武装农业,解决生产手段、生产方式现代化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劳动力→规模扩大→提高机械化设施水平→改变耕作方式→提高生 产水平三是抓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实现管理软件现代化。作业:

1、什么是经济效益?

2、说说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农村经济工作为什么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农村经济管理概论》教案 篇2

一、整合教学内容, 理论联系实践, 教材结合产业

要上好一门课, 教学内容是关键。然而无论是为中职还是高职学生提供的《饭店管理概论》教材, 内容都比较单一, 而且理论性较强, 加之出版发行的滞后性, 无法让学生对整个行业有个大致的了解, 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应该贴近实际, 贴近市场, 职业教育课程是“不断变化着的课程”。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 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内容的选择除了具有基础性外, 还应具有时代性和综合性, 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笔者仅将教材作为参考, 在几个版本的《饭店管理概论》的基础上, 通过各种渠道, 收集了一些实用的资料, 经过整合后, 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 饭店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本模块的内容主要介绍旅游业与饭店业的关系, 中外饭店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分析近期国内旅游统计数据和星级饭店统计公报。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使他们懂得将从事的行业是朝阳产业, 激发他们投身于饭店业的热情, 使他们对将来的就业充满信心。

2. 饭店的行业特点

本模块的主要内容包括饭店产品性质、星级饭店的评定标准、影响饭店发展的因素、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就业机会等。让同学们初步了解饭店业的行业特点, 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从事饭店工作, 了解饭店业就业的机会和风险, 有意识地提高相应的能力。

3. 饭店管理的理论

本模块主要是传统《饭店管理概论》教材的内容。重点讲解各业务部门职能及岗位职责, 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理论, 饭店用人原则等, 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饭店的管理理论。

4. 饭店行业规范

主要内容以最新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为参考。让学生掌握饭店与客人的权利与义务, 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和维权意识。

5. 国际知名的饭店管理集团介绍

目前国际饭店大举进军中国, 国内高级饭店基本是洋品牌居多。因此, 向同学们介绍国际知名品牌的饭店不可或缺, 让学生了解目前国际国内饭店业的竞争状况。

6. 饭店最新经营理念

为了能够紧跟时代步伐,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反映当前行业的最新水平, 最新信息。因此教师要及时、快速更新教学内容。本模块主要内容是介绍经济型饭店、产权式饭店、绿色饭店、金钥匙等。

二、创设课堂氛围, 师生以及学生间互动, 倾听与体验结合

有了好的原料, 还要有高超的烹饪技术, 才能做出好的菜肴。课堂教学的组织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应该做好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要尽量创造实践环境, 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在参与中增强自信, 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增进同学友谊, 学会人际交流。这里没有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 知识、能力的学习是同步进行的。

笔者在《饭店管理概论》的课堂组织中, 主要采用了以下手段:

1. 讲解及提问

作为人文学科, 讲解是必要的。但讲解应该新颖, 切忌照本宣科, 应该有吸引力, 切忌平白无味。讲解过程中应该穿插提问,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比如, 笔者在讲饭店的历史沿革时, 就提问学生, 让他们说出古今中外有关饭店的称呼有那些?看谁列得多。同学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如客栈、旅馆、宾馆、饭店、hotel等, 然后我再一一列举, 并从“新龙门客栈”讲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招待所, 再到“饭店风云”, 妙趣横生, 同学们兴趣盎然。

2. 讨论

该门课围绕三个问题组织了三次分组讨论。抽签分组, 目的是不让同学们拉小团伙, 必须与他人合作。4人一组, 每组有1人记录, 要求详细记录每人阐述的观点并整理好于下课前上交。讨论的题目是:星级饭店餐厅与高档休闲餐厅的区别 (事先参观过) ;为什么洋快餐在中国“遍地开花”?请为饭店开展绿色经营支招。教师通过观察讨论的情况和上交的讨论记录, 给每个同学打分, 作为平时成绩。

3. 演讲

演讲是一门大学问。通过演讲的方式来学习专业知识, 是教学方式的创新。目的是让学生不但要认真去准备内容 (专业知识) , 还要去推敲语言 (演讲技巧) , 参与者自身的综合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 同时其他同学通过观摩也受益匪浅。笔者举办过两次演讲。由于人数较多, 只好采用报名参加。另外挑选一名主持人, 也给予评分。我们组织过的演讲题目是:客人永远是对的;假如我是饭店老总。课堂非常活跃, 参与者们尽享成功的喜悦。

4. 辩论

辩论, 是教学方式创新的又一大特色。如果说演讲需要语言技巧的话, 辩论不但需要语言技巧, 更需要知识积累和应变能力。这次要求人人参赛, 并用班费准备了奖品。抽签分组, 抽签决定正反方。为了让同学了解辩论知识, 特地让他们观看“亚洲大专辩论赛”实况。辩论的题目分别是:饭店可以谢绝自带酒水;目前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型饭店还是星级饭店?

5. 实地参观

实地参观, 这对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来说, 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也是让他们认识饭店最好的方法。我们前后安排学生参观了本地的五星级饭店和一家高级的时尚餐厅。每一次参观后都有相应的课业布置。学生不但要用眼睛看, 还要动脑筋想。

6. 业界专家讲座

听业界专家讲座, 也是了解饭店的好方法。最好是请饭店人力资源部经理或培训部经理讲课, 介绍饭店的用人原则, 员工招聘及饭店的激励措施等, 让学生了解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对员工的要求, 明白饭店员工的奋斗目标, 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提高相应的能力。

7. 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最重要的现代教学手段。比如, 我们在讲解星级酒店的划分标准时, 除了文字的陈述外, 还展示了相关级别的酒店图片, 很直观地显示了不同级别酒店的区别, 效果很好。又如我们播放“世界十大豪华饭店”, 让学生对将来良好的工作环境充满向往, 从而激发他们对饭店的热爱之情。

三、改革评价体系, 知识与能力并重, 自评与他评结合

对学生的考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职业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我们对学生的考评应该体现其知识、能力、思想品德, 人文修养等综合素质, 而不是以单纯的考试作为唯一的考核依据。针对饭店管理概论, 笔者以平时的课业, 课堂表现, 课外表现及测试成绩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至于各部分的分值是在充分的师生讨论后确定的。总评成绩的构成如下:

总评成绩=课业占30%+课堂表现占30%+测试占30%+课外表现占10%针对考评体系, 作如下说明:

1. 关于课业

我们提课业, 就是为了区别于过去的作业, 二者有本质的不同。传统的作业, 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老师上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而课业, 重在考察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知识的能力, 与人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言以蔽之, 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建议学生制作一本活页册子, 把每一次的课业插入其中。课业的内容, 除了按单元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外, 还力求选题真实, 知识能力目标明确, 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可核查性。完成课业的过程, 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 与人合作的过程, 人际沟通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业的设计非常讲究, 本门课的课业内容主要包括:课业题目 (调查题目还有完成的步骤过程记录) ;学生的自我评价, 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 (见“课业设计参考”)

本门课布置了10次课业, 举例如下:

(1) (听完某饭店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讲座后) 你认为饭店服务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2) 自己想办法去某饭店消费, 或在本地参观某饭店, 分别完成以下任务:

(1) 你去哪家饭店消费了?感觉那里的服务怎样?如果是你做服务员, 你将怎样做?

(2) 课业设计参考

(3) 分组 (每组3-4人) 完成1-5星级饭店的区别。用表格反映出来。

(4) 上网收集资料:某知名国际饭店在中国的扩张情况。

(5) 突发事件 (战争、瘟疫、恐怖活动) 对饭店业有怎样的影响?

说明:凡是上网收集资料, 都用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交课业。并有具体的文字处理要求, 旨在锻炼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关于课业中的教师评价, 除了评语外, 分数是综合自评和同学评价的成绩。若学生对自己的课业成绩不满意, 可以重做, 用最好的成绩作为该次课业的成绩。目的是鼓励学生在不断修正中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由于课业考核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在总评中占有较重的比例。

2. 关于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主要是考核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及表现的优劣、合作意识、服从意识 (比如在上实操课时仪容仪表是否按照岗位要求去做) 、出勤情况等方面。由于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思考、合作, 知识、能力在课堂表现中充显示。而我们的评价体系也是注重学习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结果, 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不是单纯的分数, 因此课堂表现在总评中也占有较重的比例。

3. 关于课外表现

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还要注重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的培养, 而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课堂, 而且延伸到课外, 比如服务意识, 服从意识, 礼貌礼节, 仪容仪表, 言谈举止等, 这些素质对饭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 否则综合素质无从谈起。为此, 我们也学习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强制规范学生行为的做法, 学生一进校就被要求:必须每天把教室和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教室决不允许不雅穿戴;教室里决不允许吃东西;看到老师必须恭敬地喊“老师好”……这些规定可能每个学校都有, 但我们强制学生做到, 并把它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意在规范学生礼仪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服从意识, 适应将来饭店的要求。这一内容的考核主要是老师考评和学生互评。

4. 关于考试

我们的考试不搞“背多分”, 也没有考前辅导和复习内容圈定, 一般都是应用分析题。比如, 请分析我校“大船餐吧”生意清淡的原因并提出建议。因此, 即便是考试, 我们也是着重考核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职业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 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一技之长”只能勉强求生存, 只有“一专多能”才能求发展。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 我们必须改, 改落后的教学和育人观念, 改陈旧的教学内容, 改简单的教学手段, 改片面的教学评价。只有这样, 才不会误人子弟。

摘要:概论课是每个专业的基础和入门课程。该专业学生是否热爱这个行业, 是否认真学习今后的专业课程, 都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门课的教学是否让学生了解了行业的基本情况, 尤其是行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因此概论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要。然而, 单纯依靠教材不可能让学生了解整个行业, 老一套的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于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教学内容、课堂组织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概论课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饭店管理概论,课业,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国际饭店管理专业教学文件汇编 (内部资料) [Z].2002-12.

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篇3

【关键词】企业战略;意义和特点;制定和实施;作用和发展;概论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和特点

1.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需要具有远见和预见的战略规划,只有具备长远的战略意识和战略眼光,从战略意义上去管理企业,确立分析问题和解决矛盾的策略,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处理现实问题,才能真正的实现战略管理。

2.战略管理的特点。一是战略管理的显著特点。具有全局性和综合性。战略管理的形成所考察的对象不是单一的,局部的,琐碎的一般管理,而是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需要和占据主导地位的经营活动制定的,追求的是总体效果和远期目标。二是战略管理的一般特点。具有长远性和前瞻性。战略管理的规划涵盖的时间较长,虽然规划的制定是以当时的客观环境为依据,对近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予以指导和限制,并且对未来做出判断。但是,战略决策是为了企业未来的管理,企业对未来战略决策要以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为基础,具有前瞻性,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中占得先机。

二、战略管理的作用

1.成就战略战术的多方位结合。战略管理需要开阔的眼界,不得不把眼光和触角伸向社会,将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规划纳入复杂的经济大潮中来考量,把内部管理和变化的环境结合起来,作为战略管理决策的基础。把选择企业合适的经营方向和经营领域纳入战略管理,从而更好地把握外部环境显露的机会,使企业更加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达到高度的统一。

2.持续加强战略管理的执行力。战略管理绝不是闭门造车的纸上谈兵,不只停留在战略分析及战略制定上,如果没有执行力作保证,将一事无成。因为战略管理的前瞻性,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执行中必须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而修正和调整,使战略管理本身得到不断的完善。执行—修正—执行—调整,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执行力越发显得重要和突出。

三、战略管理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1.前期战略管理研究分析。制定规划的前期工作,就是细致的分析企业目前状况。一是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价值,合理的确定企业的方向和目标。这是企业战略制定的依据;二是对市场状况及外部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从而确定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强弱,掌握潜在性的威胁和机遇;三是企业自身的特定条件分析。弄清企业的资金、资源、人才、技术对于行业和市场的适应能力等等。

2.中期的战略管理规划选择。战略选择阶段遇到的问题是,我们是什么样的企业,将走向何方?战略选择尤为重要,在众多的规划方案中选取最有价值的,需要睿智的眼光,可采取以下的方法来实现。(1)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选择。发展趋势代表着企业的实力和后劲,是企业目标的具体体现,不是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更具操作性,实用性。(2)根据内部的调研选择。这很重要,熟悉企业的人往往更能洞察到规划的优劣,意见更加的真实客观。

3.长期的战略管理实施。战略管理的实施具有长期性和广泛性,将会不断的涉及一些战略性的和技术性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内部资源在部门间和层次间的使用和分配,这是实施的物质保证。在优化合理调配的同时,有效地获得和利用社会资源,为我服务。另一方面,为了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适时的对原有组织结构做出调整,正确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博弈。最后是企业文化的管理。这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塑造和文化引导,是战略管理的扬声器。

四、战略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蓬勃发展,市场经济国际流通,竞争空前激烈,空间更加狭小。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必须从全球的角度、大流通的眼光,无行业边际地来考虑经营战略,获取最佳的战略管理效果。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更具有灵活性,不断的调整和修正,使之具备较强的弹性,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未来的不确定性,逐步的形成企业特有的,不可复制的战略优势。

创造全新的,独立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未来的市场竞争,不仅仅限于同行业、同類型业态的竞争。而是不同群体,不同类别,不同区域的全方位较量。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来讲,因循守旧,将失去竞争力,必须创新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战略管理规划,在竞争中寻求一个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地位。

综上所述,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科学,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密不可分。良好的战略规划只是企业管理成功的开端,坚定的遵守和实施才是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理论在于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在于不断的追求和创新,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成就大业。

参 考 文 献

[1]王晓辉,高丽华.现代企业管理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 篇4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1]。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对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该村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迁西县西河南寨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西河南寨村 农业 模式

目 录

一、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1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1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1

二、当前制约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2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

(二)龙头企业发展不力................................................2

(三)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2

(四)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2

(五)缺乏正规权威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2

(六)农民收入比较低,资金投放不足....................................3

三、发展西河南寨村农村经济的主要对策......................................3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3

(二)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背景..........................3

(三)现代农业前景....................................................4

(四)西河南寨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4 参考文献:................................................................5

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一、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西河南寨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取消了粮食准运证,粮食市场化经营平稳有序。二是全面完成了粮食企业改革。三是全面落实了粮食补贴政策。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实施办法。

2、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农村地改革,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规范。近年来,西河南寨村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要求,认真落实了二轮土地延包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上合理流转,以经营大户为龙头带动流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一是改革涉农服务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采取县直涉农部门及各基层农技站所及其技术人员与农户或农业企业签订有偿技术服务合同等形式,调动农技人员服务农业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变农技人员的“被动应付式服务”为“主动热情服务”[2]。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我们把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强化了政府的指导、服务职能;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由县级下放到乡镇,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四是逐步对从事经营性的基层站所完全脱离行政管理体制,使其按市场经济规则独立运行。

2、农村工作“村为主”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将农村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组,强化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改革总的原则是对村级工作实行“县指导、乡领导、村为主”。其目的是通过实施“村为主”,进一步加强农业,稳定农村,推动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密切党群干部关系。

二、当前制约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迁西县西河南寨村的农户观念亟需改变,受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小农意识、自然经济在广大农户中根深蒂固,农户市场意识、规模意识不强,在种、养、加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技术和市场理念,优质高效农业意识淡薄,导致种植品种杂乱,管理水平低,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严重挫伤了农户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近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大部分农户只耕种自然条件好的口粮田,自给自足,致使农田抛荒现象十分严重,耕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少且规模不大,缺乏具有示范带动和品牌效应的基地典型,产业竞争力弱,可持续性发展不强。农业生产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区域布局滞后,科学规划不足,种植品种分散单一,且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科技含量不高,个体经济实力弱,难以抗拒自然灾害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导致收入增长困难,经济效益不明显。

(二)龙头企业发展不力

主要是企业规模小,品牌效益差,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优势不明显,导致引进的龙头企业在农产品深

(三)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三)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民中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很少,从整体上看素质较低,本科在读生,从事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与新农村的建设的人才非常少,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于新农村建设极为不利。

(五)缺乏正规权威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

农民经纪人和经营大户的组织还比较松散,市场设施和营销手段还比较落后,一大部分市场只是农民自己跑出来的,主要单纯的依靠个体间的联系或是一两个村落的交流,没有正规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机构,风险大,经营单一,在体制创新上成效不大,很难适应国际市场的开拓,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硬件设施发展不快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科技投人严重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农业科技投人的不足造成了农业科技人

员的匾乏和农民科技素质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的瓶颈

(六)农民收入比较低,资金投放不足

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农业投人最大的也当属农民自身。当前农民收人甚微,没有过多的资金用于农业设施的投人,而是依靠银行贷款。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银行信贷行业的门槛的越来越高,对于低收入的农民是无法贷款的。由于生产投人不够,基础设施便无法得到完善,农业生产的科研推广、加工流通、农用工业等方面的发展就更谈不上,最终农业产业发展受到巨大的限制。

三、发展西河南寨村农村经济的主要对策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3]。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

根据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的现状,可以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多培养一下农家乐,农民还可以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

现代农业是依托农业资源,结合旅游业,为消费者提供娱乐、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一种新型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4]。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对于突破农业发展瓶颈,进一步拉动消费内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十分重大

(二)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背景

市场调查显示,有95%的城市居民希望到郊区旅游、观光和度假,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民俗旅游和农业观光创造了发展空间[5]。近年来,迁西县加强集生态示范、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生产创收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建设成效显著。

迁西县强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在休闲农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休闲农业是新型产业、朝阳产业,是迁西县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模式、新农村建设的新样板。要求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后发赶超,高速推进,打造自己的特色、亮点;以农为本,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持续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规划,强化政策扶持,统筹安排项目,创新发展机制、土地流转机制、投融资机制和农民参与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合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6];进一步修改完善好休闲农业发展方案,制订完善具体、科学的发展规划和优惠措施,加大现有农庄的提质、提速、提效和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休闲农业有序发展[7]。

(三)现代农业前景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2008-2010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以年均46.39%的速度递增。2009年,乡村旅游行业已经形成800亿元的经营收入,带动近200万城乡人口就业,其中安排农民就业159万人,实现农民增收257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52亿元。仅在地处中部的江西省,就已有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园区或企业1467家,直接安排以农民为主的从业人员80320人,间接带动农民就业60540人,年营业收入超过48亿元。

(四)西河南寨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迁西县西河南寨村的农业发展如果向有机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将积极推进本地区的农业发展。同时要改变以往的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改革、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向建设新农村的步伐挺近,以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为主导,结合有机农业及休闲农业齐头并进,抓住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带动有机农业机休闲农业的发展,坚持解放思想,改变传统观念,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必然会成为领头者。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当给予大力的人员及技术方面的支持,做好农民的思想转变工作,讲解有机农业及休闲旅游农业的相关知识,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向旅游农业发展,可以增加劳动力的使用,减少农民在农闲季节的外出务工,增加农村农民的额外收入,同时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素质,同时村里可以以建立企业的模式,村民入股的方式,整合资金,以华西村为榜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旅游农业、有机农产品的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与生产,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抓住自己的优势项目在迁西县占据一壁江山,同时可以与当地的商超进行农超对接,将有机农业的发展成果通过超市的平台展示给消费者,实现走出迁西,走遍全河北的发展目标。结合休闲旅游,使现代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在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同时乡村旅游业也要随之发展,互相结合并进。

参考文献:

《文学概论》教案 篇5

绪论

本章概述:

“文学概论”是阐述文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教材体系,也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几乎涉及了文艺学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要在根本上理解“文学概论”这个理论体系,要了解在这个体系之中的各个细节及其相互关系,就必须关注其本体,说明它自身的学科界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方法等。知识点1:文学概论的性质

“文学概论”是一门具有文学理论性质的课程体系。从学科界限来说,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问。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这三个分支既有明显的界限,又有密切的关系。

文学史是在时间维度上具体地考察文学的发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学科。文学史的具体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对作家、作品进行研究。

2、文学风格、流派和思潮的研究。

3、文学现象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的研究。

4、文学的发生、历史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继承与革新的原则和对策的研究。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作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最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等为核心对象所展开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的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在对具体的文学现象的把握中,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文学概论”是对整个文艺学的一种理论阐释,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讨论文艺学的各个主要问题的一个教学体系。由此看来,我们对“文学概论”应该有两种理解:

1、“文学概论”是一种教材和教学体系。

2、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理论体系。它具有文学理论的特点,但它又不是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相并列的文艺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与文艺学所采取的角度基本相似,因而它的理论特点是全面概括而不深入。

知识点2:学习文学概论的意义

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是中文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

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是中文专业必不可少的。

首先,文学概论作为讨论文学理论课程,它较为集中地提供了有关文学的普遍知识,诸如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命题,以及由这些知识构成的理论体系。学习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从本质上认识文学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文学概论作为讨论文学理论的课程,对于从事文学活动具有“工具”的意义。

再次,文学概论作为讨论文学理论的课程,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有助于人们建立理论化的思维。

最后,文学概论作为讨论文学理论的课程,对文学教育的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知识点3:文学概论的学习方法

文学概论作为一门理论性的课程,与文学史等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要难一些,这就更需要借助较好的学习方法来理解和掌握。

1、注重基本原理的掌握。

文学的基本原理就是能够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那些道理,或者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那些内在依据,也就是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关于文学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能够发现文学概论中的所有知识与各个原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即从文学概论所涉及的整个知识体系中来理解原理。

2、注重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教材中所涉及的问题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学习时,应把相互关联的问题放在一起加以理解。这种联系既表现为全书总体的联系,又表现为教材中的几个大板块内部的关联。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在理解文学理论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问题时注重与文学的创作实践、作品情况和接受活动及其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就是把文学理论与文学史联系起来进行把握。同时,将文学理论用于文学实际,就是用对文学现象的普遍认识来指导现实的文学实践,并为未来的人类文学事业开辟道路,这就要求对文学批评成果加以关注。

4、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背景。

文学概论作为一个教学体系,有着它的必要的知识背景,如果要真正深入地理解这里的知识和思想,就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种背景知识,不外乎两大类:一是文学作品,就是小说、诗歌、文学散文、文学剧本等;二是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等文本。这两类材料卷帙浩繁,解决这个问题的权宜之计就是把握住两个选择方向:一个是选择经典著作,即在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史中留下显赫地位的那些作品;另一个是选择前沿文本,即在当代新出现的、代表新的文学思潮和思考的、新的文学作品和理论及研究性文本。

第二章

文学观念

本章概述:

历史上各种文学观念,都试图回答文学是什么,回答文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我们不能奢望对文学作出一个绝对的界定,而是要尽力对文学的本质特征作出一种相对合理的揭示。正是由于历史上有那么多的人对文学的本质特征作出了回答,才使人类不断地接近了对文学的普遍本质的认识。我们下面对文学本质特征的探讨,既是对前人成果的时代总结,又是向未来开放的。

第一节 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

本节概述:

面对“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这样一个命题,我们必须知道这个命题所以成立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答案主要有三个:文学集中体现着文化的属性;文学与各种文化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文学具有深刻丰富的文化的意义。

知识点1: 文学的文化属性

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集中地体现了文化的这三种主要属性。

1、文学突出地体现着人的创造性。首先在整体上来说,文学的形成是“人化”的过程,文学的作品是“人化”的结果。其次,文学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不是人性和人格的简单投影,而是对人和人生的一种超越,即人们常说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象。此外,创新性是人们判断文学作品高下优劣的价值标准之一。

2、文学典型地体现着文化的符号性。人类的语言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符号系统,也是人类创造的最富有表现力的符号系统。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一种艺术形式。作家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如何运用语言符号的问题,甚至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以及他作品的风格也与语言的使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3、文学集中地体现着文化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属性。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同文化的属性一样,以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方式存在着。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新与旧的融合,使读者既感到似曾相识,可以接近和理解,又让读者产生新奇感,不能完全理解。在这里存在着文学所具有的由旧到新的过渡属性。

知识点2: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

这里,我们将集中描述和探询文学与科学、政治、哲学、道德和宗教之间的关系。

文学与科学(指自然科学)的关系。主要区别有三个:一是在反映对象上的差别。二是科学家与文学家在从事各自事业时的理想态度不尽相同。三是科学与文学在思维习惯上不同。科学与文学又是相通的。科学与文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与政治同属于精神文化,同属上层建筑,但它们所处的具体位置并不完全一样,因而也使得它们各自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所发生的具体作用有所不同。同样的原因,文学对政治的影响和政治对文学的影响的力度和方式也都表现出某种差别。首先,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是直接、巨大和深刻的。其次,文学对政治的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的思想基础,它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常常会影响人们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思想。文学的独特性使它在表达某些哲学思想时会给读者带来与哲学不尽相同的启示和效果。

文学与道德的关系。文学是以审美的方式来表现人及人生的一种文化样式,因而文学就必然会在它的审美叙事和艺术图景中反映道德意识、道德人格和道德理想。同时,还要看到文学在追求理想、表现理想上的优越性,为文学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可能性,文学会在它的世界里表现出新的道德理想。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文学与宗教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它们共同具有的超越意识和静观意识、想象和象征的表达方式等。然而,人们对待文学和宗教的态度并不一样,宗教意识中的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都是真实的,而文学中的想象世界人们是不当真的,至少在理性的场合中能够认识到它的虚拟性。

知识点3:文学的文化价值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因为它具有文化的基本属性,与其他各种文化现象关系密切,还因为它蕴含和实现着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文学的这种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为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载体提供了文化的价值。各种文化样式都是文化的载体,但文学作为文化中的一种审美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整体地反映各种文化;突出地体现着文化的历史积淀;集中地描绘着人们的文化向往。

第二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本节概述:

把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样式,是出于对人性的关注,出于对人通过创造活动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关注,是出于对人的自由追求或者自我解放功能的关注。如果我们不是从人的普遍本性出发,而是从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看待文学,就很容易获得另一个命题: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知识点1: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社会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

第一,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决定。从宏观上说,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本质都与一个时代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文学的变化和发展总是一定的社会存在,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

第二,文学一经产生就有自身的独立性,并且会对经济基础产生积极的影响。文学不是经济基础本身所具有的因素,它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因而会保持自身的某种独立性。文学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影响或反作用,是多数人的一种共识,所以许多思想家和文艺家认为,文学艺术可以成为教育和鼓舞人们的途径和手段。

第三,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和文学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影响都是间接的,而且会受到文学艺术审美规律的选择。文学和艺术是在审美的轨道上,通过对人的情感、心理和思想观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对基础发生作用的。

知识点2: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文学与社会这种动态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是文学的源泉是什么的问题。对此,历史上曾出现了三种主要的说法:再现说、表现说和能动反映说。

再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表现说主张文学 5

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再现说和表现说的文艺观念虽然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合理性,但也都同时存在着明显的理论偏见,都没有概括出文学历史的全部事实。

能动反映说认为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能动反映说既承认文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强调了作家的独特创造力,真正概括了文学总是体现为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真正揭示了文学的某些本质属性。

知识点3: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区别于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的依据主要有下述几点:

1、在反映对象上,作家观察、体验和表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及人生。

2、在反映方式上,文学艺术以感性形式来把握世界。

3、在反映态度上,文学艺术以富有主观色彩的审美眼光来重写人生。

文学这种意识形态体现出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所不具备的始终关切具有生命意义的人和人生,用感性的形象来反映生活,以主观态度来表现人生等特征,从而确立了文学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这样的基本命题。

第三节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

本节概述: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这里的经验不是指人在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而是指人在接触外界时对事物的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仅就文学经验而言,主要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时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等等行为的现实过程。把文学看做是一种经验形式观点,将开阔我们审视文学的理论视野。

知识点1:关于文学存在的几种观点

文学以什么方式存在,是文学理论家们特别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总的看来,主要有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有一种说法认为,文学在作家的心理中存在。这种观点实际上等于对艺术作出了心理主义的解释,带有较为浓厚的非理性的倾向。

另一种说法认为,文学主要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学的存在是那个已经固定下来的、具有客观性的存在形式,即文学作品,它既不存在于作家的主观世界里,6

也不存在于读者的主观世界里。

除了上述两种说法以外,就是我们在下面将要集中探讨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文学存在于读者对文学文本的阅读活动之中,又由于读者是一个可变的因素,所以文学不是一种固定的存在,而是一种历史性的过程。

知识点2: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

把文学视为一种经验形式,既不承认文学是一种作家的印象、直觉和想象,是存在于作家心理中的艺术世界,也不承认文学是一种与作家和读者的行为都无本质性关系的客观而固定的对象,而是认为文学是读者阅读“作品”的这个历史性事件本身。这种对文学本质的基本观点,一方面强调了“作品”与读者所构成的阅读活动;另一方面又强调了作品的现实存在性。具体看法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首先,文学的本质体现在文学功能的实现之中。其次,文学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中。最后,文学的存在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作品的艺术世界的展开和价值的实现不是一个固定事件,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知识点3:文本与作品

文学文本是指作家创作出来的、未被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被读者阅读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我们要较为具体地理解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应该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一个文学文本曾经被读者阅读,说明它成为过文学作品,但就文学作品的存在来说,文本只有正在被读者阅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成为作品。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是相对于读者的阅读活动本身而存在的。由于把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与正在被阅读的作品区分开来,是在某种特定的文学观念视野下的一种看法,因而在实际应用中,文本与作品的概念因使用场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那些关心读者在文学作品构成中的作用的人们,在专门讨论文学作品的本质和作品存在属性的语境里,会较为严格地区分文本与作品的界限;而在其他一些讨论文学问题的语境中,尤其是那些仍然坚持传统文学观念的人们,并不对文本与作品进行明确的区分,往往是可以混用的,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干脆使用作品这一个概念,也就是几乎不使用文本这个概念。

第四节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本节概述:

文学是人类艺术中的一种特殊样式,它具有与其他艺术样式明显不同的自身特征,如它以人类的语言作为基本媒介,以语言的方式存在;与它所使用的媒介及其存在方式相关,文学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特点。总而言之,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差别和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语言组织,取决于它所具有的语言特性。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才说: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知识点1: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确认文学与其他艺术样式的差别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文学使用了独特的中介形式,即以人类语言作为它的存在方式。“词汇”是文学的物质结构和知觉形式,文学离开了语言就不会存在。

语言成为文学的物质存在方式,体现着文学意义的表达需要。这里的“意义”,是指作品的形象、情感和思想蕴涵。这说明,作家的创作就要通过语言中介来实现,读者的接受活动也只有借助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来达到目的。语言不仅是文学的物质结构或知觉形式,而且语言成为文学的全部意义的惟一载体。

知识点2: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文学语言在作为作品意义的载体和中介的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的表意功能,文学语言不仅肩负着展示文学世界的全部任务,同时它还以自身所体现出来的特殊意义直接参与了文学作品的完整构成,文学语言既要传达作品的意义,也要表现自身,使自身的独特价值成为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学语言之所以对文学的存在和本质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与它自身所具备的艺术属性关系极大。

首先,文学语言是一种情境化和个性化的语言。文学语言在作品中,一方面它是一种中介和载体;另一方面它通过本身的情境化、个性化等属性成为作品全部审美意义的、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

其次,文学语言本身具有形式美的价值。作品的语言并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意义的技巧和手段,它本身就是“艺术直观”这种形式美意义的组成部分。通常人们把这种由文学语言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称为韵律美。

此外,一些作品中存在的特殊的语言现象,也在一定的语言形式本身意义上 8

体现出了形式美的价值。总而言之,文学语言既要表达意义又要表达自身,并要将二者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学世界,语言本身就是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之一。

知识点3: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文学是语言艺术,不仅意味着语言是文学的存在形式,当我们深入思考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时,将会发现由于文学的语言属性,造成了文学的较为内在的特点。

第一,文学的语言媒介决定了文学的形象间接性特点。语言的存在并不能直接体现文学的形象世界。作家必须通过它的存在形式语言这个手段,把在头脑中的构思,把在心理世界形成的人生图景固定下来和表现出来。读者也必须通过对语言的阅读和理解,进而经过想象和联想来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图景。

第二,文学语言的时空自由度决定了文学反映生活的广阔性。文学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基本不受现实关系的约束,这就给文学带来了反映广阔的世界和丰富的心理现实的可能。

综上所述,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并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艺术样式,语言不仅是文学作品的知觉结构,也是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以及自然图景等全部意义的惟一载体。文学语言在文学里具有双重的价值,一方面是作为作品意义的表现手段和材料,另一方面它自身也直接体现着某些艺术价值,这些艺术价值是文学作品全部构成因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文学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及其特点,深刻地影响到了文学的特殊性,文学的所有特殊性都与文学语言有关,文学语言甚至直接决定着文学的某些特性。

第五节 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

本节概述:

文学不仅是在共时关系中存在的艺术样式,而且也是一种历时的形态,是伴随着人类变化和发展脚步的一种历史现象。文学有着自身的发生和演变的历史,在它的发生和演变的过程中,透露着文学的历史本性,我们要想真正回答文学是什么,要想全面理解文学,就必须知道文学的起源,文学的演变受制于哪些方面的影响,文学的演变过程能够给我们提供何种启示,其中有哪些规律值得我们重视。

知识点1:文学的起源

(一)文艺起源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历史上,人们曾以各种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时代立场上对文学艺术起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多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的结果。

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维和仪式活动之中。

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

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人类的生产劳动。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文艺起源于劳动的看法,都充分地表现出它的主导性地位。

游戏说强调了文艺起源上的娱乐和审美功能的作用,强调了原始人精神需求上的原因,但这种说法忽视了原始文艺发生的实用目的这样一个事实。巫术说强调了原始人的宗教意识与审美意识的密切关系,强调了巫术活动相互渗透的关系。但巫术是否先于文艺产生,现在还无法确定;而且考古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已经发现有些原始艺术与巫术无关。模仿说强调了文艺对现实与外界的需要和依赖,但这种说法把人的模仿动因看做是人的“天性”显得很不具体,同时,模仿说本身对艺术发生过程中人的自由创造本质注意得显然不够。劳动说从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活动入手来解释文艺的起源,体现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论思想,阐明了文艺起源的最终原因和基本动力,是相当可取的一种观点,但是,在解释艺术起源时,放弃或搁置艺术产生中的愉悦和审美等人的自由精神方面的原因也是一种局限,而且,仅仅把文艺的起源视为劳动也不是一种事实,实际上文艺的产生原因并不单一。基于这些情况,如果我们要对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就必须对上述观点进行反思。

(二)文学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多方面的文化活动

人类的文艺不是产生于一种单纯要素的原因,而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根源。原始文艺产生的这种整体的根源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劳动是原始文艺产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原始人的精神欲求及其活动是文艺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一,原始人的劳动实践是文艺产生的根本原因。首先是劳动实践创造了人 10

们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文学艺术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即人的灵巧的双手、发达的大脑、语言和认识感受能力。这些条件是人类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前提。

其次,在事实上,许多原始艺术是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常常要创造某种方式和手段来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提高效率,这些方式和手段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所谓艺术,尽管这些艺术还不很完善。

第二,原始人的精神欲求及其活动是文艺产生的直接原因。原始人的强大的感觉力和想象力,他们相信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互渗和相通的观念,因无知而带给他们对各种事物的惊奇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创造神话、舞蹈和绘画等艺术提供了直接的根据。

综上所述,人类的生存活动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活动,也有精神活动,文学艺术既是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产生,也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艺术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多方面的生存活动。

知识点2:文学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

从根本上说,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文学艺术的发展变化。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特定时代的历史和文化的特点。社会历史的变迁会具体地影响到文学艺术的性质和表现内容,会推动文学艺术形式的变化。然而,当我们特别地注意了文学艺术自身的审美价值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某种非同步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社会发展与文艺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文学是随社会的物质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但在某些特殊的历史阶段和特殊的领域里,文学的繁荣与社会的发展是不成比例的。这一是由于文学的发展和繁荣的动力不是单一的,决定文学发展和繁荣的原因不仅仅是物质生产的水平。同时,我们在谈论文学的发展时,是就文学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言的,因而我们必然运用社会历史价值和文学的独立审美价值两个尺度来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当我们以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及其社会进步的尺度来审视文学现象时,文学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表现会很突出,但当我们从文学的独特审美价值的角度来看待时间维度中的文学现象时,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发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与社会物质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现象,会感到文学在其历史中似乎只表现为某种演变的 11

历程。

知识点3:文学自身的演变

在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的发展演变问题上出现的复杂性,正是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样式的独特属性决定的。在历史的线索上,文学也表现出它自身的演变和发展逻辑。

(一)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历史性的连续的过程,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也一样,都是历史积累的结果,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后一代文学的产生都将受到前一代文学的积极传统的影响。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面对文学遗产就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继承一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有用的成分;我们要远离对文学遗产的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两种偏激的态度,坚决反对文学发展上的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倾向,正视已有文学中的糟粕与精华,有所取,又有所舍。

(二)文学发展中的时代创新性

文学的传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文学积累是现在的传统,现在的在传统基础上的革新,又将成为未来的传统,文学的发展演变历程正是在继承与革新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在继承与革新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积极选择和重构中,表现出了它那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三)文学发展中的民族间借鉴

民族间的文学交流和借鉴,实际上是指异质文化传统之间的交流,因而这里就既包含多民族国家的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包含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在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中,究竟哪一方的影响力大一些,一般取决于某一民族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文化的发达程度。但由于文学独特的价值,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文学未必一定落后,所以,各民族间的文学交流和借鉴的不平衡关系是相对的,变化着的。

第三章

文学创作

本章概述:

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建立在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了解、感受、体验的基础上,经过作家艰辛而复杂的精神劳动,创造出特殊的精神

产品——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在这一过程中,作家的主体性、创造性、情感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和发挥,作家的审美理想也得到了具体体现。

第一节 创作过程

本节概述:

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文学作品不像物质产品那样可以批量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每件文学作品的诞生过程都是千差万别的。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具体过程是相当复杂、微妙的,具有个别性、特殊性,是不可重复,也是难以复制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创作毫无规律可循。毕竟每一次创作实践,都服从着审美创造的共同目标,都催生着文学作品这种人类特殊的精神产品,都遵循着文学创作的普遍性规律。就一般而言,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或者说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过程,大致上都可以划分为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表现这样三个阶段。

知识点1:艺术积累

艺术积累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所谓艺术积累,是指作家在进入艺术构思之前,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体验社会人生,并收集、积累创作材料的活动。

艺术积累实际上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观察了解生活和感受体验生活。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从而掌握丰富的创作材料,这是艺术积累的重要内容。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对社会生活这一客体的观察了解,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首先,要从审美的特定视角出发。其次,要力求全面、广博、多样。第三,要尽可能细致入微。艺术积累阶段中,作家观察、了解生活与体验、感受生活应是一体的。艺术积累阶段中,作家观察、了解生活与体验、感受生活应是一体的。

艺术积累的材料获得,一般来说有两个渠道。一个渠道是作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见闻得到第一手材料。另一个渠道是借助他人帮助或依据文字记载等得到二手材料。在很多情况下,作家往往是从两个渠道共同获益。

对作家的艺术积累来说,有些材料是无意中获取的,即作家在社会生活的实 13

践中并没有有意去寻觅、记录、记忆、思索,但一些生活现象往往潜移默化地作为鲜活的信息资料储存进了大脑,沉淀在记忆的信息库里。而有些材料则是作家有意收集的。作家常常在比较明确的创作意图或某种内心的创作欲望、创作情绪的推动引导下,积极地关注生活现象,拓展生活视野,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

知识点2: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它是指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审美意象结构的思维的过程。艺术构思虽是文学创作的第二步,但却是相当关键的一步,是精神活动最紧张、最活跃的阶段。

作家的艺术构思起始于一定的创作冲动。这种由生活中某种因素的激发而引起的创作冲动,是从艺术积累阶段进入到艺术构思阶段的转折点,是推动艺术构思全面展开的心理动力。

具体来说,作家的艺术构思包括着素材的整理使用,题材的确定,主题意蕴的开掘,形象的成型,结构的安排,体裁及表达方式的选择等多项任务,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形象的确立和形成,其他诸方面都是围绕着形象这一中心来展开的。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审美意象,或内心意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别。它是在原始材料、原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提炼、概括,在作家的头脑中逐渐成形的。

作家内心审美意象的成熟,往往要经历一个相当复杂而艰辛的心理过程,它大致包括意象的萌发、意象的孕育、意象的成形三个步骤。意象萌发,常与作家创作冲动的发生相伴随。意象孕育,即作家将已经萌发的审美意象,进一步加工、充实、改进、完善。作家孕育审美意象,不仅有对感性材料的提炼化合,更有主观情感的浸润灌注。意象成形,即审美意象在作家头脑中基本完成、定型。经过深思熟虑,作家充分展开的艺术想象力所结出的硕果终于成熟了。审美意象的成形,意味着作家艺术构思使命的完成。

在将生活材料心灵化以构成审美意象体系的艺术构思过程中,作家的构思方式是复杂多样的。一般说来,最常用的构思方式就是综合法。事实上,作家在从事艺术构思时,在综合的基础上,作家有时也采用强化突出、夸张变形、陌生化等方法,以求得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强化突出,是在构思中调动多种材料和手 14

段去集中表现形象的某一主要特征。夸张变形,是在构思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改变常态、违反常规的方式去塑造形象。陌生化,是在构思中着力赋予形象以特殊的形式,使之变得奇异、陌生,从而造成与普通日常事物的疏离,以增加读者感受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强化审美效果。

在艺术构思中,审美意象经过作家心血的灌溉抚育,逐渐形成,走向成熟。这是一个主体与对象辩证统一的过程。而且,审美意象一旦成形后,便具有了自身的生命力,并按照自身的逻辑去发展。

知识点3: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作为文学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指作家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运用文学语言以及各种表现手段,把审美意象系统传达出来,转化为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在艺术表现阶段,不同作家艺术表现的具体情况可能千差万别,然而总括说来,都不是一个简单易行、省心省力的过程。推究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作家内心的审美意象系统与语言形式之间并非直接对应。可以说,将内心审美意象准确而恰当地表现于相应的语言形式,乃是作家在艺术表现阶段的最高追求。不过,艺术表现的困难既意味着考验也意味着机遇,文学创作的艰辛是与乐趣并生的。优秀的作家往往能正视困境,充分发挥驾驭运用语言的特殊能力,认真选择,反复斟酌,仔细推敲,精心锤炼,以求构想出与心中的审美意象最为契合的语言形式,达到对语言自身局限的突破,从而实现形式对内容的征服,完成令人叹为观止的语言创造。

其次,作家的艺术构思活动在艺术表现阶段并没有完全终止,有时会与艺术表现交错重叠。在艺术表现的同时,总会伴随着艺术构思的微调。至于作家开始执笔写作之后,对审美意象系统加以必要的完善、补充、加强、深化,甚至做出重要修正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的。

在艺术表现阶段,形式的意义非常重大。对审美意象系统的定型、物化,实际上就是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手法等形式因素对内容的一步步征服。对形式的把握,也就是艺术技巧的问题。对于文学创作来说,艺术技巧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具体说来,体裁选择为审美意象系统的外化确定基本的文体样式,结构安排为具体内容找到相应位置以及最佳组合关系,表现手法将这些具体内容体现得更 15

加生动、突出,而最为关键的则是语言的运用。对艺术技巧的掌握,乃是检验作家艺术功力深厚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有时也会有短暂瞬间即获得突破性进展的特殊情况。这种特殊情况就是所谓的“灵感”。“灵感”在文学创作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在艺术构思阶段,“灵感”可以使作家对审美意象的想象孕育形成飞跃;在艺术表现阶段,“灵感”可以使作家对语言及其他形式因素的运用创造迅速推进。所谓“灵感”,是在人类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就文学创作而言,“灵感”是指作家在偶然机遇的触发下,艺术想象高度活跃,艺术技巧超常发挥,创作进程短时间内突飞猛进的心理状态。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突发性。二是短暂性。三是突破性。灵感”作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超常的心理状态,在其偶然性的表面现象中,存在着必然的因素。一方面,“灵感”基于作家长期的艺术积累和勤奋的创作劳动。另一方面,灵感的产生还要有适当的契机触发。“灵感”确实值得作家格外珍视。不过,“灵感”毕竟是一种短暂的心理现象,并不能帮助作家解决创作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即使“灵感”能不时带来重要进展,作家从事文学创作依然要耗费大量心血,无论是艺术构思还是艺术表现都不例外。

第二节 创作原则

本节概述:

创作原则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所遵循和实践的基本准则,体现着作家对文学创作艺术规律的体认和掌握。真实性、概括性和想象性,是文学的创作原则的核心内容。这些充分体现艺术规律的创作原则的确立,是作家创作优秀文学作品,取得杰出艺术成就的必要保证。

知识点1:真实性

对于文学创作来说,真实性原则至关重要。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是文学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存在的基石。文学创作中强调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一般来说,艺术真实是与生活真实相对的。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则是作家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按照其审美理想和生活逻辑,对生活材料加以艺术概括、提炼、加工,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艺术真实不同于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能让读者觉得现实生活真的就是如此。这是因为艺术真实更为贴近生活的本质,16

更为符合生活的逻辑和规律。

艺术真实是一种假定的真实。假定性,是理解艺术真实的关键。艺术真实是作家发挥艺术想象虚构出来的,并不等同于实际生活;然而,读者却能够认可,肯定它就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艺术真实乃是在假中见真。

艺术真实体现为现象真实与内蕴真实的统一。首先,艺术真实要做到外在形态同生活事实相一致,实现现象真实。这是艺术真实的基本要求。艺术真实还要在保持现象真实的同时,准确把握住客观现实潜存于现象后面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深层内蕴,达到内蕴真实。这是艺术真实的更高的要求。

艺术真实同时也体现为再现真实与表现真实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是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艺术真实的基本要求之一。一方面,艺术真实意味着再现的真实,即必须以艺术的方式,对客观社会生活加以真实的再现。另一方面,艺术真实又呼唤着表现的真实。在文学创作中,再现与表现从来就是一体化的。所谓表现真实,其基本的要求是,作家所表现的情感意趣应确实发自内心,而非虚伪做作。还要求作家在以主体精神统摄对生活现实真实再现的同时,将自身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自然地融入再现的人生场景之中,使之获得真实的表现。

知识点2:概括性

概括性原则是文学创作的普遍原则。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是作家从审美的角度对社会生活所作的能动反映。文学创作的规律显示出,创作的过程就是艺术概括的过程。艺术概括的要义是,将众多化为个别,将普遍化为特殊,实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艺术概括与科学概括不同,它是一种形象的概括,具体的概括。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始终不脱离具体形态。艺术概括则是从具体上升到具体。它依托于艺术想象,从生活材料的具体上升到普遍性得到了强化的具体。其二,注重特征描写和细节刻画。艺术概括在选择、提炼的过程中,主要是抓取事物的那些最富有艺术包孕性和艺术表现力的细节、特征来加以刻画,这样可以使艺术形象精炼、简约而又鲜明、突出,同时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普遍的意义,形成言简意丰、从个别见一般、从有限见无限的艺术效果。可以说,突出特征,抓住细节,是艺术概括的捷径。

艺术概括作为一种形象的概括,在从具体的生活材料到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中,艺术概括完成了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客观与主观的融合,实现了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升华和超越。经过艺术概括而生成的文学形象,一方面个别性、特殊性十分鲜明,另一方面一般性和普遍性也极为突出。它既是具体的,又是概括的,个别性中包含着一般性,偶然中蕴藏着必然,直接呈现出的是一,是特殊,但在效果上则是多,是普遍。

知识点3:想象性

文学创作中的想象是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它是作家在原有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创作意图,对作为记忆表象存留的生活材料进行艺术化合,构成新的审美意象的一种心理活动。

艺术想象作为一种极富创造精神的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由性。艺术想象的自由性,突出体现在对客观时空局限的超越。艺术想象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限制。实际上,想象归根结底要受客观现实的制约。艺术家的想象总是以他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他所积累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的想象活动就越自由,越有创造性。

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的最主要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情感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始终灌注了创作主体的丰富情感,是在情感力量的催动之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首先,艺术想象是以情感为原动力,在某种情感的推动之下活跃起来的。这已被众多作家的创作实践所证实。其次,情感因素渗透于艺术想象的始终,想象的过程也是情感贯通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艺术想象中的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不同,它是一种经过再度体验之后的审美情感。所谓审美情感与自然情感有关,但绝不等同于自然情感,而是经过了心理体验、沉淀、转换、升华之后的情感。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的审美情感越活跃,艺术想象也就越丰富、深入,其个性特征也就越发鲜明、突出。艺术想象的个性特征主要基于创作主体自身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艺术想象的个性特征主要基于创作主体自身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

第三节 作家经验与艺术创作

本节概述: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必须依托于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把握,离不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不过,这种生活经验,不同于客观意义上的生活现实,不是纯粹外在的东西,而是已经进入到作家感知领域,经历了丰富而深刻的身心感受的生活,是已经从客观内化入主观,与情感世界建立了牢固联系的生活。这是一种人生体验。作家把自己独特的生命历程,把自己观察、感受到的人生百味,化做笔下的艺术世界。经验世界构成了文学创作的巨大能源。

知识点1: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

作家的人生经验,最直接也最重要的来源,就是作家自己生命历程中的亲身经历。对于作家来说,最可能影响甚至直接进入艺术创作的,往往是那些曾经在身心方面引起过强烈震撼的经历。相比较而言,人生的挫折与磨难,动荡与艰辛,对于作家来说,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许多文学杰作的出现,背后都有作家痛苦的人生经历。

作家的间接经验,虽然不像亲身经历那样真切,但是作为对亲身经历的一种丰富和补充,也不可忽视。听取别人的转述,阅读各种文字资料,同样可以开阔眼界,了解人生,认知社会,使作家的人生经验更加广阔多样。

事实上,在作家具体的创作实践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合一的,难以明确地区分开来。

作家的艺术经验与人生经验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但又有所不同。艺术经验是作家在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主要体现为对艺术规律和艺术技巧的认识、掌握和运用。

每个作家的艺术经验都是独特的。这种艺术经验建立在超越时空的心理体验之上,包含对审美记忆的翻检、重温和艺术提炼。作家原有的艺术经验,会对其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题材的选择,构思的处理,意蕴的把握,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等。获得艺术经验并通过文学创作将艺术经验转化到文学作品之中,是作家的基本能力之一。

作家的艺术经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每一次文学创作的过程,都是作家确立和传达一种新的艺术经验的过程,也是对旧有艺术经验加以修正、深化或替代的过程。

知识点2:经验的内省与艺术创造

只有内省后的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才有可能进入审美创造的视野,才有可能真正转化为文学创作的基础。经验的内省是一种审美体验逐步深入的过程,也是一种回忆咀嚼,一种内化升华的过程。对于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的内省来说,深度是最关键的。经验内省的深度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而经验内省的深度则与作家对社会、人生认识和思考的深刻程度直接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的内省,体现了文学创作艺术规律的内在要求。为了完成文学创作的使命,创造依托于现实而又超越于现实的艺术世界,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经验的内省,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节 形式的把握

本节概述:

独特的形式,将一部文学作品与其他的文学作品明确区分开来。内容就存在于形式之中。形式一方面负载并传达着内容,另一方面形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意味。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形式自身就是内容。文学作品总是以完整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的,可以看成是一个为特定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形式系统。因此,文学创作最终将体现为对艺术形式的把握。文学创作中作家对形式的把握,主要体现在文章布局、表现手法、语言三方面。

知识点1:布局的原则

布局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既涉及到文学作品的整体框架的安排,也涉及到文学作品的局部细节的处理和组织。成功的文学作品在布局方面,都体现着普遍的审美规律,都是按照共同的原则来安排完成的。布局的一般原则为:

1.有利于主题意蕴的表现

主题意蕴,是文学作品生命的魂魄,是文学作品中各种要素的统帅;因此,也必然是作家创作具体文学作品的立足点和中心点。作家通过布局谋篇,要努力使作品的主题意蕴得到更加充分、有力的体现,而不是削弱它、抑制它。需要注意的是,遵循这一原则,并不意味着布局是一种完全听命于主题意蕴的纯粹被动的活动。实际上,布局谋篇本身也是形成确立主题意蕴,并促使其得到加强、丰富和深化的重要途径。

2.有助于形象的塑造

形象的塑造是文学创作的中心任务。一般来说,在叙事作品中文学形象主要体现为人物形象,而人物的思想性格、命运遭遇是通过情节的发展,环境的展示和人物之间关系的变化显示出来的。这些方面如何布局安排,则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的体现。抒情作品的形象则突出体现为情景交融的意境,而意境的构成则要依靠对意象的富于艺术张力的安排。

3.要完整统一,讲究形式美

作家在完成布局时要做到,若前有伏笔,则后有照应;过渡连接,应自然流畅;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应协调一致,各得其所;整体结构,应浑然一体,没有疏漏、残缺。

4.要符合不同体裁的要求

文学体裁作为文学的具体样式,是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作家在确定了某种文学体裁之后,布局谋篇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该体裁的与众不同的特点,自觉地适应该体裁的特殊要求。

知识点2:表现手法

作家运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传达意蕴,反映社会生活时所使用的具体表现手段和方式,就是文学的表现手法。文学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操作运用上。文学创作中的基本表现手法,主要有描写、叙事、抒情、议论等。

1.描写

描写是指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将人物、景物、场面、情境等具体生动地描绘刻画出来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是文学创作的基本造型手段。它要求在语言运用上要绘形绘貌、绘声绘色,特征表现要历历在目,神韵传达要栩栩如生。描写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可以分为:人物描写与景物(环境)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等。

人物描写,就是通过对人物的体貌特征、语言动作、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及性格特征,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主要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肖像描写即指对人物的外在相貌,如容貌、表情、身材、服饰、姿态、风度等所做的描写。心理描写即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等所做的直接描写。21

语言描写即指对人物说出的话语所做的艺术再现。动作描写即指对人物的行为动作所做的描写刻画。在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有关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经常是相互联系,交叉互补的。

景物(环境)描写,就是通过对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场景的描写,以展示自然状况、社会历史条件以及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环境。

直接描写,又叫做正面描写,是指直接对人物、景物、场面、情境等做正面的描写刻画,是描写中最普遍的表现手法。人物描写中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一般都属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又叫做侧面描写,是指通过对景物、环境或其他人物的描写来间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一般多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静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环境)的静止状态所进行的描写。人物描写中的肖像描写,以及大部分景物(环境)描写,一般都属于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则是指对人物、事件、景物(环境)的活动状态所进行的描写。动态描写重在表现对象在时间关系中的运动、发展,以展示特殊的灵动之美和变化之美。

2.叙事

叙事是指运用叙述人的口吻对作品中的人物活动、事件发展、环境状况等进行具体说明和交代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叙事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就是叙事。文学创作中的基本叙事手法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顺叙,即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展开讲述的叙事方式。顺叙是叙事手法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倒叙,即有意打破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发生在后面的事件结局先讲述出来,然后再追溯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叙事方式。插叙,即在以原有时间顺序讲述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对主要情节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往事追忆或情况介绍,然后再返回到主要情节叙述的叙事方式。

3.抒情

抒情是作者在作品中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抒情文学的创作中,最常使用抒情的表现手法。即使在叙事作品里,有时也会有将抒情手法穿插其中的情况。抒情手法又可以区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是指作家运用语言直捷地袒露传达内心情绪感受的抒情方式,又 22

称之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特点是,真切、诚挚、明晰、感人,适宜于表达强烈而明确的主观情感。间接抒情,是指作家借助对客观物象的描写来完成情感抒发的抒情方式,可以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等。在中国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其突出体现便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

4.议论

议论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直接对所涉及到的事物、现象等发表的见解、评论或判断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不是普遍的文学创作手法。除论说散文外,在其他文体的创作中,议论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文学创作的议论,其内容不是生硬的、抽象的推理论证,而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的剀切剖析,对人生哲理的精到阐发。

知识点3:语言的要求

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材料进行创作的一种艺术活动,语言在文学活动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学语言是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用来完成审美创造,用来塑造艺术形象所使用的语言,即文学作品的语言。由此,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特殊要求,即形象性、含蓄性和情感性。

1.形象性

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形象性,就是强调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要自觉调动发挥语言的唤起表象的功能,展开具体的刻画描写,状物摹形,绘色绘声,来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为强化文学语言的形象性,作家需要仔细斟酌、锤炼,适当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技巧。

2.含蓄性

文学语言的含蓄性,不仅在于表达的曲折委婉,更在于涵义的深厚丰富。从语言的意义层面来说,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两个层面。普通语言主要传递的是表层意义,而文学语言传达的重点则是深层意义。因此,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就应该充分拓展、挖掘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增强语言的内在张力,在表层字面意义之外包容进更为丰厚的内在深层意义。

3.情感性

文学语言的情感性,蕴含在语言所构成的意象和语言表达的形式之中,主要是通过词语、句式、语调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文学作品整体的情感基调,决定着 23

文学语言的情感基调。

知识点4:语言的技巧

作家在运用语言进行创作时,不仅要服从文学语言的自身要求,而且要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把司空见惯的语言巧妙地组织起来,创造独到、新颖的表现形式,赋予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以实现最佳的艺术效果。在文学语言陌生化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写作技巧,如比喻、借代、烘托、对比、夸张、排比、象征、幽默、反讽、悖论等。这里仅就几种常见的语言技巧加以介绍。

1.比喻

所谓比喻,是借具有相似点的他物(喻体)来比拟此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喻是文学语言中最常用的修辞方式。构成比喻的基本条件是:要有本体和喻体两部分;二者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但又有明显的差别。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与借喻等几种。明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并用喻词“像、如、似、仿佛、有如”等加以连接。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但一般不用喻词,或用“是、成为、等于、变成”等词语来连接。借喻是本体不出现,或不在本句中出现,喻体直接用在本体的位置上。

2.象征

象征,是通过具体事物(象征物)间接地表现思想情感(象征义)的一种语言写作技巧。象征运用到语言写作上,就是以某种具体的事物作为某种情绪或意念的标志或符号,在两者之间建构起象征性的表现关系。象征的重点,在于建构富于美感意味的象征物,从而将所要表达的抽象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3.反讽

反讽,又称反语,这是将所要表述的真实意思以完全相反的方式传达出来的一种语言技巧。它是一种依靠语境的压力而实现的正话反说。反讽的直接效果,是增进了语言表达的深度,加强了语言表达的多义性。

本章总结:

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文学创作的阐释有利于我们把握整个的文学活动过程。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大致划分为艺术积累、艺术创造、艺术构思、艺术表现三个过程。艺术积累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是艺术构思 24

和艺术表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它是作家在进入艺术构思之前,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体验社会人生,并收集、积累创作材料的活动。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审美意象结构的思维的过程。艺术表现作为文学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作家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运用文学语言以及各种表现手段,把审美意象系统传达出来,转化为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在文学创作中要注重创作原则的遵守。真实性、概括性和想象性是文学创作原则的核心内容。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是文学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存在的基石。艺术的概括性是将众多化为个别,将普遍化为特殊,实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想象在人类全部创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创作中的想象是创造性的艺术想象。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人生经验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坚实基础。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都是作家创作的源泉。进一步讲,内省后的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才可能进入审美创造的视野,真正转化为文学创作的基础。为了完成文学创作的使命,创造依托于现实而又超越于现实的艺术世界,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经验的内省,是必不可少的。

文学创作中,作家对于艺术形式的把握是走向成功的关键。艺术形式主要包括文章的布局,其原则为有利于主题意蕴的表现;有助于形象的塑造;要完整统一,讲究形式美;要符合不同体裁的要求。基本表现手法,主要有描写、叙事、抒情、议论。文学语言特殊要求即形象性、含蓄性和情感性。以及文学语言的技巧比喻、象征、反讽等。

第四章

文学形象

本章概述:

文学形象是文学创作的中心课题。无论是抒情性作品,还是叙事性作品,都离不开作家对形象的塑造。如果没有文学形象,就无法表达那难以名状的情感、那玄妙难言的思悟。文学的艺术魅力源于文学形象的生命力。东西方文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魅力无穷的形象形态,主要有:文学意象、文学意境、文学典型。

第一节 文学意象

本节概述:

在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美学中,都涉猎过意象这一问题。作为揭示艺术规律的重要理论范畴,意象在各种艺术中都有所表现。文学意象主要是就诗歌而言的,它是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

知识点1:文学意象的界定

意象是表意之象,但并非一切表意之象都是意象,这要取决于所表之“意”的特性。意象所表之“意”是丰富、复杂、玄妙、深邃的,它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多义性,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不是通常的语言所能表达的,也不是抽象概念所能穷尽的,如此意蕴只能寄寓于“象”中。

文学意象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它有别于生活形象,是交融着思想与感情的知觉映象,并被物态化于语言符号中。它也有自己的基本结构,即意与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在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的非现实的感性形式。

知识点2:文学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文学意象的创造,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词意象、句意象、篇意象。

(一)词意象

词意象作品的审美特点往往凝聚在强烈的意象词上。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要运用自己的直觉、联想、想象、理解能力,进行能动的再创造,从而悟出作品的意味。如果读者不具备鉴赏如此作品的能力,那么在这朦胧的词意象面前,便会感到困惑不解。

词意象还可分为兴象和喻象两种。

兴象是主体以客观(对象)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喻象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带有明显的人工痕 26

迹。

(二)句意象

营造词意象的诗人只是着力组合与情思相对应的自然景物,而句意象则是使一个句子具有象征性或暗喻性,并不只盯着某个词。

诗人以处理词意象的类似手法简化了句子的繁杂修饰,使句子简洁、干净、单纯,增加其可视性、动作感或色彩与节奏方面的特殊效果。

句意象将审美的空白主要设置在句子与句子之间,这种空白不是语法或语义上的断裂,而是意念上的空白,感觉上的空白;诗人在句子与句子之间,即状态与状态、动作与动作(而不是词与词)之间留下空白,诗人对事件的关联拒绝说明,只是呈现种种状态,让句意象本身显示复杂、模糊、玄妙、深邃的多重意蕴。

(三)篇意象

如果整篇是一个承载审美意蕴的意象,那么这样的意象就是篇意象。寓言式文学也属于篇意象。所谓寓言式,是指通过一则故事显示一种哲理或意念,当然这哲理或意念是作家的独特的发现,并与情感相关联,否则,便不属于带有审美性质的寓言式文学。寓言式意象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有故事情节,哪怕是最稀薄淡化了的故事情节。此类意象常见于叙事性作品,以叙事诗、小说和戏剧的形式,通过有情节的整体形象系统来实现某种审美意蕴的表达。

第二节 文学意境

本节概述: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学中一个独特的、颇有意味的理论范畴。它是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长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汲取、融合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继承发展了传统的审美趣味而逐渐形成、完善起来的,是我国古代文艺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创造意境是抒情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知识点1:文学意境的来龙去脉

文学意境论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意境”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学著作《诗格》,在这里,意境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所谓“情境”、“意境”,实为情之境、意之境,即反映到诗中的情感状态、意念状态。“境”并非景色或外物。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 27

境”等重要命题。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又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唐代亦有柳宗元提出诗境缘于道情的观点。

宋、元、明谈论“意境”者不多,且未出唐人范围。

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他在《人间词话》中明确地从物与我、客体与主体、情与理的内在关系剖析意境的内蕴,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把它引入戏曲和小说领域。

意境理论发展至今,已成为具有独特东方品格的艺术理论和美学范畴,并愈来愈受到世界文坛的瞩目。

知识点2: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

(一)物、情、意三位一体

意境是中国诗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汲取了中国三类诗(以物胜者、以情胜者、以意胜者)的优长,并巧妙地将物、情、意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意境。

所谓“物”,即“景”,指文学作品的感性形式;所谓“情”,指审美主体的生命体验;所谓“意”,指审美主体对人生的彻悟,带有哲理意味。意境的“情”应该是伴随着哲思,也就是说,意境的意蕴方面应该是情感和思悟的统一体,徒有情感或徒有哲思都很难产生意境作品。

(二)空间感

所谓空间感是指意境是一个和谐广阔的情感活动的艺术空间,具有丰富的蕴藉的情思内涵。

意境中的艺术空间,是由两方面因素构成的。一方面,意象与意象之间,因其组合关系、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产生各种大于两个元素之和的新的质素,使各种意象的相互关系,有可能成为包含新的意蕴的特殊结构。另一方面,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他能够对作品的各组成部分进行整合,即在自己的知觉中,将各种意象组合成新的整体,这个整体中各意象之间的特殊空处,成为人们欣赏时的一个没有形迹却充满张力的“心理场”。意象的特殊结构和人们对它形成的心理场,两者互相契合,就形成特殊的艺术空间,即意境。

(三)意味蕴藉

所谓意味蕴藉,是说意境含蓄蕴藉,言外含意,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索,去潜心领悟那咀嚼不尽的韵外之致。意境以其朦胧多义、含蓄蕴藉,暗含着某些超越人类理解力的东西,刺激不同时代的人们进行新的体验、想象,以解答艺术之谜和人生之谜。

意境之含蓄蕴藉,要求艺术家选择具有丰富的包孕性的意象,刺激欣赏者的审美直觉,使欣赏者潜心体验味外之味的极致。

意味蕴藉的意境,需要读者去感应,去领悟。意境的艺术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审美接受者的心理感应和想象思索的审美能力的参与。

知识点3:文学意境的分类

意境有不同的类别。在意境的创造过程中,由于作家的个性、风格和表现方法上的差异,意与境两者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显现形式也会不同,因此产生出意境的不同形态。

有一种分类法,是把意境划分为两类: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作家比较客观冷静地描绘景物,渲染点化出特定的氛围和境界,情感比较隐约深藏,内蕴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其长处是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所谓有我之境,比较偏重于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作家移情入景,景物受到情感的渲染而被赋予了较明显的主观色彩,所表现的情感也比较具体、确定和强烈,其长处是读者易被迅速地感染和打动。

还有一种分类法,是把意境分为三种,即“以境胜”者、“以意胜”者和“意与境浑”者。这种分类法,是根据“情景交融”的三种实现方式来划分的。所谓“以境胜者”,即景中藏情式。作家藏意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意,但意藏景中,往往更耐人寻味。所谓“以意胜者”,即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所谓“意与境浑”者,即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

第三节 文学典型

本节概述:

“典型”,作为艺术理论和美学的术语,基本上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29

从词源学上看,典型与理想、模范的含义都很接近。在古代,“典型”与理想、美常常为同一范畴。到了十八世纪、特别是十九世纪后,典型作为美学概念才开始流行。本节将从典型理论的发展、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个方面来阐述文学典型的本质和特征。

知识点1:典型理论的发展

典型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7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化;18世纪以后,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把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由于艺术中心的转移,关于典型的研究相对显得沉寂。

西方典型理论主要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介绍到中国来的。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现代文学中最早作为美学、文艺学概念使用“典型”这一术语的,大概是鲁迅先生。建国之后,我国文学理论界进一步探讨典型问题,曾先后出现过“阶级典型”说、“共性与个性统一”说、“共名”说、“必然与偶然联系”说和新时期以来出现的“个性出典型性”说、“中介——特殊”说等等。这些见解从不同角度,逐步逼近了典型的本质和特征。

知识点2: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一)整体个性

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个性”,即整体个性。典型人物的个性不是人物的某个单一的性格属性,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属性的寓言式的抽象品;典型人物的个性是整体个性,在具有生命力的典型人物身上,体现着特征性与丰富性的统一。一个成功的典型人物,他的性格内容总是多样的。多方面的性格内容,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消长,互相渗透,并按照一种特有的组合方式,结成有机统一的性格整体。

(二)普遍意蕴

典型的普遍性是一种内在必然的普遍性。它包含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典型人物身上表现出的与他相似的某个人群共有的某种鲜明的精神特征,这种特征反映着这一群人的某种规定性,使我们可以突破寻常状态,看到人的某种具体生动的真相。第二,是这种共有的精神特征,与一定的环境之间的动态联系所展示的 30

某些具体的又必然的历史关系和现实关系,这种关系表现着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使我们可以突破表面现象,看到社会的某种具体生动的真相。简而言之,典型人物形象的普遍性,指的是这样一种普遍意义,即通过典型人物的某种带有一定共同性的精神特征,能够使我们看到人和社会的某种内在真谛和必然趋势。

(三)审美创造

典型要具有独创性,典型的独创性在于,作家创造的形象是新鲜的,既不是模仿抄袭的,又不是重复的,而是有着特殊的艺术生命力。可以说,典型是作家的一种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是一个与众不同而又似曾相识的审美对象。

文学典型是一种审美创造,它不同于哲学上的个别与普遍性的统一。文学典型以人的生命形式呈现出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以上我们着重论述了文学典型的三个基本特征。将此综合起来,我们认为文学典型主要是指叙事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它是作家的审美力和生命力所创造的,是孕含着丰富的社会人生意蕴和文化心理意蕴的个性人物,是一个既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又有高度的审美价值的完满而有生气的性格整体。

知识点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所谓典型环境,就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在叙事文学中,创作主体对环境的描绘是否典型,会直接影响到典型人物的塑造;没有典型环境的描写,典型形象就无从产生。同样,典型人物描绘的成败,也会影响环境的典型性。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紧密相连又相互作用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典型创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典型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典型环境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构成典型环境的中心链条是人,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典型性格不断展开的过程,也是展开典型环境的过程。

第五章

叙事性作品

本章概述:

叙事性作品是同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西方传统的叙事理论对叙事文学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环境的描写等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以诗文理论为主,从明代以后,随着小说和戏曲的发展也产生了关于叙事文学的理论。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理论内容。这些传统叙事理论的共同特点就是侧重于叙事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从而形成了后来的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第一节 叙事题材

本节概述:

叙事性作品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有机构成便成为叙事作品的题材。这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人物、情节、环境是叙事作品题材的三要素。

知识点1:故事与情节

在一般的文学理论中,常常有“故事情节”的提法,它有意无意地混淆了故事和情节的界限。实际上,作为特定的理论术语,二者的内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故事”是指写入作品中的一系列有联系的事件。叙事作品中的各种事件脱胎于生活中的事件,但它是对情节的筛选、补充、改造和组合的结果,是作为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联系的,而并非各自孤立、偶然地存在着;但是,又不能简单地把它等同于情节,二者具有不同的品格。

情节的品格是要大于并高于故事的。而具有因果联系和统一性,是情节高于故事的品格的基本标志。绝大多数叙事作品不止包含一个故事,它是由大大小小若干故事组成的。虽然它们已经不同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但每个单独的故事都不能简单地称之为这部作品的情节,只能看做是构成情节有机整体的一个因子。经过改造的故事只有纳入精心设计的艺术结构,才能转化、提升为情节。

随着文学创作的不断尝试以及文学观念的逐步改善,情节也在发展和变化,如情节的淡化、内化等。但情节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却并不是可有可无。

知识点2:情节的构成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离不开事件、人物和场景。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在叙述中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一般而言,情节、事件都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因此同情节相比,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在叙事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审美价值。叙事学中把人物性格的这种独特的审美性称为“角色”。成功的“角色”不仅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而且在人物个性中包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揭示出社会生活中某种本质和规律,可产生特殊的认识和审美价值。场景就是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的组合。一部叙事作品在叙述故事时必须有场景,也就是说,故事的进展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及其环境显现为生动、个别的形象。

情节还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在某些作品中,还有序幕和尾声。这两个部分并非所有叙事作品都必须具备的,而且在现代叙事作品中,上述的情节构成的五个部分也不一定都齐全,并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颠倒它们的顺序,比如结局放到了前面,以倒序的方式展开情节。

第二节 叙述方式

本节概述:

在叙事学中,讲视角不可能离开叙述者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必然涉及到作者、人称等一系列相关的概念。

叙事性作品既然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那么就自然涉及到一个由“谁”站在什么“位置”来叙述的问题,也就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问题,即叙事视角(或称叙事角度)的问题。

时间对于叙事性作品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其关系密切到可以用时间来规定叙事作品基本特点的程度。

本节将从作者与叙述者、叙述视角以及叙述时间三方面来阐释叙事性作品的叙述方式。

知识点1:作者与叙述者

传统的习惯看法认为,作者就是创作某一文学作品的作家本人,而现代叙事理论却不这样看。W.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了“隐含作者”的概念。33

叙述者是指叙述行为的承担者,有时叙述者只是偶尔进入情节,并以“我”的口吻讲一些话,相当于“隐含作者”;有时叙述者是明确承担叙述职能的小说人物。虽然在某些情形中,叙述者与作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比较接近,但这并不意味着因此就应当把作者与叙述者等同起来。

叙述者和叙事立场即视角的关系最为密切。叙述者创造着叙事话语的面貌:由一个仿佛作者本人的叙述者(即隐含作者)来叙述,多半采取置身事外的姿态或口吻;由当事人即人物自己来叙述,采用的是类似戏剧表演的姿态或口吻。这两种叙事的效果是很不相同的。同时,作为叙事行为的承担者,叙述者既决定又适应叙事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强度。

知识点2:叙述视角

传统叙事作品一般都采取“无所不知”的比较单一的叙事视角,如今叙事视角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叙述者并不比人物知道得多,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一样多,甚至叙述者还没有人物知道得多。视角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叙事艺术的结构,对于提高叙事艺术的表现力提供了众多的方式。法国的兹韦坦.托多罗夫把叙事视角分为三种形态:

一、叙述者>人物(从“后面”观察)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比他的人物知道得更多。

二、叙述者=人物(“同时”观察)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和人物知道得同样多。

三、叙述者<人物(从“外部”观察)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比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得少。

不同的叙事视角决定了作品不同的构成方式,同时也决定了接受者不同的感受方式。“全知全能”的叙述,可以使阅读者感到轻松,只管看下去,叙述者会把一切都告诉我们。“人物”叙述可以使阅读者共同进入角色,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后视角”的叙述,给人无穷的诱惑力,并给人极大的想象的空间,韵味十足。

知识点3:叙述时间

叙事时间也许是与叙事性作品中叙事相关的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一方面作品的叙事,本身就是在一个时间过程中完成的,这使作品存 34

在一个“叙事时间”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作品所叙述的故事也毫无疑问是一个时间过程中的存在,这里又有了一个“故事时间”。故事时间,就是故事或事件本身发展固有的自然时序。叙事时间,指的是叙述的时间顺序,是叙述者根据一定意图安排的,热奈特称之为“伪时间”。由于存在着这两种时间,便出现了小说中的“时间倒错”——发生于前的事情可以叙述于后,从故事的中间开始叙述,等等。应该指出,叙事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叙事时间,而故事时间是隐性的,读者需依靠理性和经验,从叙事时间中去体认,或者根据这种体认在心目中将它复原出来。

第三节 叙述模式

本节概述:

小说的叙事方式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叙事模式。某种叙述方式经过长久的运用,它的艺术技巧得以物态化的凝定,这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叙事模式。叙事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们只粗略地叙述这样几种:情节模式、复调模式、情绪模式、象征模式。

知识点1:情节模式

简单来说,情节模式就是以情节结构作品的叙事模式。在小说艺术的幼年阶段,由于艺术手段的缺乏,为了吸引读者看下去,只得求助于情节。引人入胜的情节曾经是一篇小说艺术上成败的关键。此种模式的基础是人物间的思想性格冲突。其特点是,依照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正常时空秩序安排情节,故事情节延伸中呈现较明显的因果联系,通常包括几个戏剧性的阶段——环环相扣,甚而悬念迭出,以必然出现的高潮和结局诱引读者阅读。一般说来,事件是为人物设置的,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人物的性格逐渐得到塑造和突显。或者说,事件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物性格成长的过程。因此,在情节模式中,人物与事件是相辅相成的。

事实上,叙事性作品中情节模式的表现形态并非如此简便单一,有时情节模式也往往出现头绪繁多且相互牵连、交织的情况,众多的矛盾纽结在一起,最后形成总的高潮和结局。

知识点2:心理事件模式

当今叙事作品的审美取向偏于心理世界,其叙事模式超越现实时空而涉入心理时空,情节模式中的因果链被切断、打乱和压缩,表现人物变幻无常的内心活 35

动(意识、潜意识、感觉、印象等)的新秩序建立起来。

心理事件模式的基础是人物的内心冲突及其活动规律。心理活动似乎无规律可循,写起来很随意,实际上也是有规律的。大体有如下几点:(1)心理活动一般要在物质世界刺激触发下产生,并向着与该刺激相似、接近、相反的方向运行。(2)心理过程往往是由近及远,由现在到过去,由强到弱再到强地发展。(3)心理过程通常带有往返跳闪的不确定性。

这种模式有一些常见的具体形态:

(一)意识流动与放射;

(二)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交错,而重在表现后者;

(三)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

(四)在简单的外部故事框架中,切入丰富而独特的感官印象。

知识点3:象征模式

象征模式包括两个基本类型:具体的象征和整体的象征。具体的象征中,象征物直接进入作品的结构并推动着作品的发展。它就是一个须臾不可离的道具,作品紧紧地围绕着它来展开。整体象征与具体象征不同,在整体象征小说中,其象征涵义并不是来自特定的意象,而是来自形象体系的整体。整体象征都寓含着普遍的社会生活意义,当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获得了抽象思想,而又找到了能够体现这一抽象思想的物象,两者的吻合便构成了象征的基础。但是,这种象征并不是以形象来图解某种观念或思想,而是作品自身的形象体系暗示和隐喻着观念或思想。

本章总结:

叙事性作品是同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在叙事题材上,故事和情节作为特定的理论术语,其内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西方有不少学者认为情节是叙事作品不可或缺的因素。布鲁克斯和华伦在其《小说鉴赏》中就非常明确地提出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其余两个是人物和主题)。但是,与此同时或稍后,也有相反的观点出现。但是,反情节的理论却不能付诸创作实践,所以情节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

在叙述方式上,不应当把作者和叙述者混为一谈,即使在某些情形中,叙述者与作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比较接近。如果把他们等同起来,我们就难以把作 36

品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理想、想象力与作者的实际道德、人生态度区分开来,势必会混淆故事叙述与日常话语叙述的区别。另外,各种叙述视角都有其优势和劣势,我们不能把某种视角定于一尊,而又无条件排斥另一视角。因为判断一部作品的价值并不是根据它的叙事视角决定的,实际上,一种叙事视角既可以写出一流的作品,也可以写出末流的作品。

本章主要从情节模式、心理事件模式、象征模式这三方面来讲叙述模式,对于以上几种叙事模式优劣的问题,不宜作简单化的回答。心理事件模式应该视为叙事艺术一大进步。可它也有局限,史诗性长篇巨制采用意识流写法,总不免有使人难以卒读的弊病。另外,人的存在毕竟首先是物质的,而不仅仅是心理的。物质事件模式尽管是传统的,简单地因袭会缺乏力度和新鲜感,但也并非不能深切地表现人的心灵世界。

第六章

抒情性作品

本章概述:

抒情性作品是与叙事性作品相对而言的,是指那些以表现人的主体情感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通常包括抒情诗和抒情散文等。如果说叙事性作品侧重于从客观外部世界入手以反映人类生活的话,那么抒情性作品则主要从主观内部世界入手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类主观情感世界。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抒情诗歌主要是主观的、内在的诗歌,是诗人本人的表现。”这自然带来了抒情性作品从表现内容到表现形式上的独特性。

本章主要讨论如下问题:抒情的现实依据、抒情话语与抒情方式。

第一节 抒情的现实依据

本节概述:

本节主要从情感经验、多种动机以及作者与抒情主人公这三方面来讲。抒情性作品区别于叙事性作品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前者的题材属性是人生经验激起的人的主观的感受、心理的情绪、生命的体验和丰富的情感成分。这些成分统称为情感经验。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它是与作家特定的主观愿望或目的需要相联系的,充满了复杂性。抒情主人公指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

知识点1:情感经验

情感经验与人的世界经验关系极为密切,也是现实中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这种人的情感经验成为作家的表现对象时,它便体现着抒情性作品题材的质的规定性,因而情感经验自然地成为抒情性作品的抒情内容和现实依据。

完整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内心世界,而抒情性作品正是以情感为表现目的和表现对象的作品,揭示内在人生为其根本目的,传达情感是其本质特征。抒情性作品通过表现形形色色的内在人生,反映出人类特定的社会心理、精神状态、时代精神,并带领我们去感受、去认识人类的心路历程,洞察人类灵魂的历史和主体存在的奥秘,使读者为之愉悦、受之感染。

抒情性作品以丰富多彩的内在人生为其表现的对象和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内在人生归根结底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抒情内容是抒情主体基于现实生活的情感反映和价值判断,这就使抒情具有了某种客观性的品格。情感的产生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但它又与形成这种情感态度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和作家心灵深处的人格有着深刻的联系。

既然抒情内容是抒情主体对客观社会情感把握的结果,那么,很明显,怎样对生活进行情感把握,能否以高尚美好的情感把握生活,就决定于创作主体的人格。自我建构的目的是使作家不仅具有能够欣赏美的眼睛,而且在不断培养和提炼自己审美情感的过程中,诗化自己的灵魂和人格。

知识点2:多种动机

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它是与作家特定的主观愿望或目的需要相联系的,充满了复杂性。不但不同作家之间的创作动机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个作

家身上也可能同时存在着不同的或多种多样的创作动机。我们粗略地将创作动机概括为如下几组:

(一)交流与消遣。指以交流思想、切磋诗艺,或愉悦情怀、消遣生活为主要抒情动机的抒情。

(二)宣泄与倾诉。这类作品往往表现出了情感自内而外的自然迸发或深情流露。它往往是情感郁积后自然释放的结果,或倾诉,或感慨,或诅咒,或赞扬。

(三)言志与立言。言志,言己之志,以表达人生理想与志向为主要抒情 38

动机的抒情。立言,即立己之言。抒情者在感悟其情的同时,往往会领悟到鸟语花香、人生世事所传达的生命信息和意义。

知识点3:作者与抒情主人公

抒情主人公指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抒情作家在抒情性作品中表达情感时需要通过不同的抒情角色得以实现。为抒情的需要,抒情主人公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常见的抒情角色有: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和代言的抒情方式。

有的作品中,抒情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出现,借以表达创作状态中作者的自我审美情感。有的作品中,抒情主人公以其他形式出现,但从根本上看,实际上抒发的仍是诗人的情感,我们称之为代言的抒情方式。无论抒情主人公以什么方式出现,它都只是作者借以抒情的某个角色,作家借助它表达着处于创作状态中自我的某种独特的审美情感。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的是,无论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我们都不能简单地、绝对化地将之与现实世界中的作者本人画上等号。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作者本身与抒情主人公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两者之间不能忽视的区别。认识到作者与抒情主人公之间的这种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地理解抒情性作品本身,反过来,也使抒情性作品能提供给我们更为广阔的审美欣赏空间。

第二节 抒情话语与抒情方式

本节概述:

抒情性作品所表现的是抒情主体面对客体自然与社会时,于内心中生发出来的某种特定的情感过程,它往往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一种心境,它既是稍纵即逝的,又是复杂微妙的,因而常常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抒情内容的这种抽象性和不可言喻性自然给艺术传达带来了困难。抒情性作品正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表现功能极强的话语组织形式来表现这种情感内容的。而读者自然也要依靠这种独特的抒情话语去把握作品的抒情内容。另外,抒情性作品以其独特的抒情方式将情感对象化、形式化,使抽象的情感以一种“表现性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使之成为审美的情感。

知识点1:抒情话语

常见的抒情话语方式有比喻与象征、夸张与对比、悖论与反讽、反复与对偶等方式。

(一)比喻与象征。比喻是借它物来表现此物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它可以把抽象化为形象,从而将诗人理念化的哲理感悟或抽象化情感感悟形象化地传达出来。象征是以具体事物或形象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比喻和象征的表达效果形象而又含蓄,并以此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从而使读者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二)夸张与对比。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以为表达情感服务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对比是把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以强化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作为抒情话语形式,夸张与对比在抒情过程中都起到了准确表达并强化情感内容的作用。借助于形成夸张与对比的文学形象,情感内容的传达既含蓄又强烈,审美空间得以拓展,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

(三)悖论与反讽。悖论,是指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在语句中,致使表面上自相矛盾,却在更高的真实层面上表达出了情感的复杂状态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反讽,这类话语所表示的某些情感与评价往往与实际上暗含的情感与评价截然相反。悖论与反讽作为抒情话语方式,能充分表达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多重心理内涵、极其复杂甚至矛盾的人生体验。

(四)反复与对偶。反复是指为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短语、句子或某种句式。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表情话语形式。这两种颇具民族特色的抒情话语形式都与抒情语言的音乐性有关,它们的使用,使抒情性作品情感的抒发更加充分、更具音乐美。

知识点2:抒情方式

情与景的问题可以从诗与画、情景关系两方面来分析。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诗与画,皆为情感左右下的表情达意的艺术,达意的渠道是客观物象的情感化或情感状态的形象化。由于诗与画物化的媒介不同,也各具特征,因此在艺术表现过程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可以各取所长,各自把对方尽量吸收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形成时空转换。诗与画的结合是通过作品中情与景的结合表现出来的。40

情与景的完美结合正是抒情性作品所极力追求的,即“艺术意境”。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常常借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传达出内心中抽象的思想情感,这就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而抒情者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创作过程中,总是追求着一种更高级的情景关系——意境,以达到情景交融,景情相生的效果。

在中华传统美学体系中,形神论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艺术家必须在内心真有所感,并通过“形”传达出这所感,其作品才能感动别人。于是我们看到,艺术家内在的精神成为了创作活动的主宰,如果失去了这个精神的主宰,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艺术创造。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抓住事物特征、借助事物独有的形态或合理地改变这些形态,以为抒发情感所用,正是抒情者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艺术境界。这个追求过程,就是形神关系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类心灵自我表现之路的不断拓宽过程。

诗与乐的关系十分密切,抒情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既要用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去影响读者的感情,又要调动语言的声音去打动读者的心灵,以使诗歌具有包括音乐美、画面美在内的综合审美效果。同时,抒情作家也要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安排和组织语言的音调和节奏。只有达到声情和谐、声情并茂的地步,抒情作品的音乐性才算完美。因此可以说,内在韵律与外在韵律的和谐统一是抒情话语语言追求的更高境界。

第七章

文学风格及其流派

本章概述:

文学风格与文学流派都是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文学风格的发展受社会历史客观条件和作家自己主观条件的制约。在中外文学创作中,文学风格都有比较完整而丰富的体现。文学风格又可分为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一些在思想倾向、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流派。

第一节 文学风格的含义

本节概述: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在其创作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创作个性,但是有时作家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又与创作个性不完全一致。影响作

家的创作个性从而导致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一是作家自己的主观条件。文学风格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体现在内容、形式的各个要素之中。风格的特点是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

知识点1:风格的内涵和构成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在其创作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所显示出来的创作个性。

文学风格是鲜明独特的。优秀的作家,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形象的塑造、意境的建构,还是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手法技巧的操作,总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与个性。即使是处在同一时代、同一民族,而且在创作原则、体裁样式等方面都相同的作家,其作品呈现的风格也是各具特色。

事实上,构成风格的要素很多,如题材、体裁、语言、结构、创作原则、艺术手法等,这些因素对构成作品的风格都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主导因素是作家的创作个性,这些因素只有在创作个性的主导制约下,被创作个性所浸透才能构成作品的风格。

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追求、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等精神特点的总和。正是这些精神特点制约着作家的创作活动,制约着他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制约着他怎样去建构一个为他所有而别人所无的独特的艺术世界,从而在这个艺术世界中凝聚他独特的审美素质,发挥他独特的审美创造力,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个人独特风貌。

一般说来,作家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与创作个性是相对应的,作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应地会直接间接地进入创作个性中,体现在作品里,但是,有时候作家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又与创作个性不完全一致。

知识点2: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风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并非所有的作家都有风格,只有将创作上表现出来的某种特色不断发展,才有可能形成风格。

影响作家的创作个性从而导致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有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个是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所谓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社会的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艺风尚,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和群众的审美需要,欣赏习惯等等。第一,作家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面临的社会矛盾,对他的生活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必然会反映到创作上来,成为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二,一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学术思想也会对作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他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第三,一定社会的阶级、阶层和人民群众的艺术趣味和欣赏习惯所形成的文艺风尚,也会影响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

第四,中外文艺传统和别人的艺术经验,也会影响到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

一个是作家自己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作家的生活经历、人生态度、文化艺术修养、心理气质、审美情趣等所形成的独特个性。

可见,促使作家风格形成和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了作家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独创性。

知识点3:风格的创造与体现

文学风格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体现在内容、形式的各个要素之中。

第一,体现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题材的选择处理与作家的创作个性密切相关,作家总要寻找与他的创作个性相适应的题材,并以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来处理题材,从而使他的作品显示出自己的特色。

第二,体现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意境的建构上。在文学创作中,题材的选择和处理服从于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意境的建构。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不仅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而且体现作品的艺术风格。

第三,体现在主题、意蕴的侧重上。由于作家对生活的思考、探索不同,理解感受不同,思想的重心、指向不同,因此在主题、意蕴的侧重上也显得不同。反复出现在作家创作中的主题、意蕴倾向,是考察其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层面。

第四,体现在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的选用上。把艺术对象转化为艺术形象,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形象建构的意向必然通过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的运用才能完成。因此,对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的选用就制约着作品的 43

风格。

第五,体现在文学体裁的驾驭上。不同的文学体裁具有不同的审美特性,对风格的创造也起着制约作用。作家的审美情趣虽然不同,但在创作时,都依据具体的审美内容来确定体裁,从而形成一定的风格。

第六,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在形式诸要素中,风格在语言上的表现最为突出和鲜明。

知识点4:风格的特点

风格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独创性。风格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它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是作家印刻在自己作品上区别于他人的徽章,因此独创性是其第一要义。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家都有独特的风格。

第二,稳定性。成熟的文学风格具有相对稳定性。风格之所以不能流动、转借、变换,是因为形成文学风格的创作见解和艺术表达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风格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世界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中,作家的世界观、艺术观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必然会给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带来影响。

第三,多样性。风格的多样性既指不同作家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又指同一作家创作中风格的丰富多变。风格的多样性是由作家创作个性的差异、客观对象的丰富多彩和文学接受的不同需要决定的。风格的多样化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文学繁荣的标志。同时也应看到,风格虽然是多样的,但在多样中又存在着统一性,即在多样性基础上的共通性、一致性。

第二节 文学风格的命名

本节概述:

我国的古代文论家对风格类型、特征的概括,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我国文论家对风格特征的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同样,西方文论家也提出了很多关于风格观点的学说,主要代表有:席勒的“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学说、黑格尔的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大艺术类型的学说、尼采的“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学说、荣格的“感动型”与“直观型”、狄尔泰的“自然主义”、“自由的观念论”与“客观的观念论”的风格、44

竹内敏雄三维对立的基本风格体系。

知识点1:我国古代风格命名

我国古代对风格命名的理论家主要有:曹丕、陆机、刘勰、钟嵘、皎然、严羽、司空图等。

早在魏晋,曹丕就论述了四类文体风格的特性,“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后来陆机继承和发展了曹丕的文体分类学说,提出了诗赋等十种文体的风格。刘勰则将风格归纳为文体风格和文章风格,对风格进行了详细的概括。钟嵘的《诗品》分上、中、下三卷,论述了一百二十二位作家的风格,把一批诗人分为三类:国风派、小雅派、楚辞派。唐代的文论家在风格理论研究上继续进行风格分型的论述,李峤、皎然都为此做出了贡献,至司空图的《诗品二十四则》则集大成,他把诗的艺术风格归纳和概括成二十四种。宋代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九种风格,明代的屠隆把不同风格概括成两大类型:一类是“寥廓清旷,风日熙朗”的婉雅,一类是“播弄恣肆,鼓舞六合”的奇伟。

从曹丕到屠隆,关于风格类型的划分,形成了这样一种趋势,即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这种发展趋势到了清代桐城派,便由姚鼐系统地作了总结,集中表现在《复鲁絜非书》中。

知识点2:西方关于艺术风格的观点

第一,席勒的“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学说。西方近代以来,席勒较早提出了基本风格的理论。席勒就把一切诗人划分为两大类,素朴诗人与感伤诗人,进而把一切诗作品划分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两大类型。席勒当时并未把这种类型的划分称为“风格”,而是称之为“体裁”或“种类”。

第二,黑格尔的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大艺术类型的学说。黑格尔关于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艺术的学说,构成了黑格尔艺术哲学体系的基本骨架,它在黑格尔那里,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因此,它既被视为历史的风格,又被视为抽象的基本艺术风格。

第三,尼采的“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学说。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把一切艺术划分为“日神艺术”和“酒神艺术”的学说。日神与酒神的艺术首先是同梦与醉两个世界相对应的。梦的世界是幻想的、直观的、静穆的。醉的世界则是冲动的、激情的、狂热的。

第四,荣格的“感动型”与“直观型”。精神分析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荣格对人的性格类型有一种非常著名的划分方法,即把人的性格划分为两大抽象类型——“外向型”与“内向型”。他将这种性格类型的划分应用于艺术理论之中,把艺术划分为两种基本风格类型:感动型(感情的倾泻、感官的陶醉)与直观型(沉入梦幻、耽于内省、直观)。

第五,狄尔泰的“自然主义”、“自由的观念论”与“客观的观念论”的风格。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人的世界观大体可分为三类,即自然主义、自由的观念论(主观的观念论)与客观的观念论(泛神论)。

第六,竹内敏雄三维对立的基本风格体系。竹内敏雄把风格体系概括为三维对立概念:1、客观的风格与主观的风格;2、静的风格与动的风格;3、即实的风格与虚构的风格。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不同视野

本节概述:

文学风格虽然主要是作家作品风格,但一定的作家作品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地域之中,因而,一定时代、一定民族和一定地域的影响,便使文学风格有着特定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而在文学发展过程中,一旦流派形成,还会有流派的风格。

知识点1:时代风格

时代风格是某一时代的作家作品在思想和艺术的特色上具有某一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时代的精神特点、社会心态必然会影响众多的作家,如果众多的作家作品都体现了这一时代的时代精神,就会形成这一时代文学的时代风格。甚至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风格,如盛唐风格和晚唐风格。

时代不同,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和思想愿望也相应不同,反映到文学作品中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一定时代的文学风格的形成也和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状况有密切联系。同时,时代风格的变异,还同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关。

知识点2:民族风格

文学上的民族风格,是某一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它是和该民族独特的社会生活内容、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审美心理相联系的,是该民族 46

独特的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习惯在作家作品中的反映。民族不同,其社会生活内容、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精神性格的民族特点不同,反映到作家作品上就形成不同的民族风格。

民族风格是该民族的历代作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民族风格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民族文学的成熟,是不同民族的文学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

在内容方面,民族风格首先表现在反映本民族的生活题材和主题上,其次表现在塑造富于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上,再次表现在描绘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风俗图景上。在形式方面,民族风格首先表现在民族的语言特色上。此外,民族化的表现手法和结构特色也能表现民族风格。

知识点3:地域风格

地域风格是某一地区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地方特色。它是某一地区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心理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地域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但这些自然地理因素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都已积淀了浓厚的社会文化因素。因此,作品中的地域文化风格,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描写,以及对人物的文化心理、肖像、动作的把握。在文学作品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主要起一种情调、氛围的烘托作用,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审美效应。第二,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无不是作家体验、选择、加工、提炼的结果。因此,在作品地域风格的形成中,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地域文化知识积累,以及对不同地域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敏锐感受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知识点4: 流派风格

不同的作家虽然各有不同的风格,但是也有些作家由于生活经历、思想以及艺术修养等的大致相似,乃至彼此有所联系,互相影响而形成一个流派。他们往往在创作上有大致相近的倾向,或者在创作的某一方面有相同的倾向,这就是流派的风格。需要指出的是,流派的风格有时只是表示同派作家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同倾向,它并不是同派作家风格的全面概括。

第四节 文学流派

本节概述:

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一些在思想倾向、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文学流派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学流派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知识点1: 文学流派的概念

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一些在思想倾向、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

形成文学流派的基本条件主要是:

(一)要有一个作家群。一个作家,无论其成就有多大,都不能称为流派。

(二)这个作家群在思想倾向、审美追求等方面接近一致。

(三)这个作家群在艺术风格上相似或相近,形成了流派风格。

知识点2: 文学流派的形成

文学流派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文学的童年时期,不可能出现流派,只有当文学发展到相当高度,出现了作家文学,出现了众多风格的作家之后,一些风格相近的作家有意无意的接近,才能产生流派。

文学流派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历史条件是文学流派形成的客观原因。一般说来,文学流派往往产生于、繁荣于政治空气比较民主、思想比较解放的时期。文学流派的形成也有文学自身的原因。它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具有创作个性的作家大量涌现,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并意识到只有形成相应的文学流派才能既扩大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外国文学理论、美学观点的影响,也可以促成文学流派的形成。

知识点3: 文学流派的类型

文学流派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一些思想倾向、创作原则、审美追求相同或相近的作家自觉的结合起来。他们有共同的纲领、一定的组织和社团名称,甚至发表宣言、出版自己的刊物。

第二,没有共同的纲领、组织,而是以一个或几个有成就的名作家为核心,以他们的理论和创作为规范、榜样,形成一些追随者,被后人称为流派。

第三,没有纲领、组织和共同的创作理论,但在创作上如题材、风格、手法、地域特色等方面却显示出某种一致的特点,被评论家追加为流派。

第八章

文学类型

本章概述:

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类型加以区分是文学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文学分类行为都是早在最初的文艺论著中就已进行的工作。随着文学实践的不断发展,新的分类体系不断被提出,对于文学的知识也不断得以修正、更新、拓宽。文学按照体裁划分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还可以将文学划分为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翻译文学和母语文学、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等。

第一节 文学的体裁

本节概述:

主要介绍对于文学体裁的划分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的内涵和特点。

知识点1: 诗 歌

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原始时代结合着简单语言的劳动呼号,后来作为劳动的伴唱及庆祝丰收时的祝祷,与音乐、舞蹈一同得到发展。

诗歌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表现性。

文学艺术最基本的审美创造形式有两种,即“再现”和“表现”。小说、戏剧、电影等擅长于人的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摹仿,诗歌和它们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它主要着眼于人的内部世界。第二,超验性。超验性是指诗歌所表达的不完全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所“经验”到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主体心灵在现实生活的启发下所感悟到的形而上境界的抒写。第三,音乐性。早期的诗歌和音乐密不可分,后来诗歌虽然和音乐分化开来,但音乐的特质仍保留在诗歌中,成为诗歌的美学特征和体裁标志之一。

知识点2: 散 文

“散文”这一名称的含义,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都经历了从广义到狭义的演变。散文的审美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写真纪实,袒露个性,散文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这是散文的最重要特征。散文是作家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个性的文体,这不同于在小说中作家往往戴上假面具,穿

上隐身衣,换用叙述人的口吻说话。第二,题材广泛,以传达感受为中心。散文的“散”本来是指“不押韵”、“非骈偶”而言。但如果我们把它理解成“散漫随意”,也未尝不切合散文的本性。这种散漫随意表现在题材上,就是散文的选材自由。第三,笔法章法灵活,语言富有美感。散文的“散”还可以看做对散文的表现方式的灵活性的概括。散文行文的灵活自如表现在笔法和章法两方面。笔法上,散文自由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各种表达方式,可以正面表现,也可以寓托暗示。在章法上,散文没有固定的结构法则。同时,优美的语言是散文美感的重要因素。

知识点3: 小 说

小说是用散文化的语言讲述故事、刻画人物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在文学史上兴起较晚,但后来居上,很快便在文学家族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说的审美特征主要有:第一,以虚构的叙事达到对生活的逼真再现。首先,小说不同于诗歌、抒情散文等表现性文体,它从根本上是对人的外部现实的摹仿和再现。其次,小说摹仿和再现现实生活的手段是叙事。最后,小说是虚构的产物。第二,多方面地塑造人物形象。人是生活世界的主人公,也是小说世界的主人公。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小说拥有着最丰富的人物塑造手段: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既可静态地描画,也可在激烈斗争中展现;既可正面呈示,又可侧面点染。除了直观性不足外,小说在一切方面都胜于同是刻画人物的戏剧和影视。

知识点4: 戏剧文学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当众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戏剧的综合性体现在它由多种艺术因素构成,如表演艺术(动作、舞蹈、音乐)、造型艺术(布景、服装、化妆、道具、灯光等)、语言艺术(文学剧本)。

戏剧文学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流通概论教案2 篇6

教学要求:掌握商圈的概念、选址的重要性和原则、选址的步骤、店铺的外观和内部设计、掌握商圈分析、店铺设计的一般原则、商品陈列的功能;了解商圈的确定、商品陈列的原则、种类、商品陈列的技术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商圈层次的划分、理论;店铺设计的方法、商品陈列的方法 教学方法:在“3L”基础上,通过面授辅导,结合课堂讨论,让学员掌握本章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三章的主要内容

二、了解和检查学员自主学习情况

三、导入新课,讲授本章要点

1、商圈的定义

商圈是指店铺能够有效吸引顾客来店的地理区域。商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商圈、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核心商圈是指最接近店铺的区域;次级商圈是指核心商圈的外围区域;边缘商圈是指次级商圈以外的区域。

2、商圈分析及其重要性

商圈分析是指经营者对商圈的构成情况、特点、范围以及影响商圈规模变化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商圈分析是选择店址,制定、调整经营方针和策略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商圈分析是店铺选址的重要前提;

(2)商圈分析有助于零售店铺制定竞争策略;

(3)商圈分析有助于零售店制定市场开发战略;

(4)商圈分析有助于零售店加快资金周转。

3、影响商圈大小的主要因素

(1)店铺的经营特色

(2)店铺的经营规模

(3)经营商品的种类

(4)竞争店铺的位置

(5)顾客的流动性

(6)交通地理条件

(7)店铺的促销手段

4、选址的重要性和原则

选址就是店铺位置的选择、确定。零售店铺选址的重要性主要有:

(1)店铺选址是一项大的、长期性投资,关系到零售企业的发展前途;

(2)店铺选址是零售经营者确定经营目标、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3)店铺选址是影响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

零售店铺的选址要以便利顾客为首要原则,以节省顾客的购物时间和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保证足够的顾客流量。同时还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具体来说,店铺选址要尽可能选择具有下列特点的地域:商业活动频度高;人口密度高;客流量大;交通便利;接近集客地;同类商店集聚地。5、选址的步骤

店铺选址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进行三个层次的分析:一是要进行地区分析,确定店铺将要进入的地区;二是进行商业区或购物区分析,确定店铺将进入所在地区的哪一类商业区或购物区;三是进行具体位置分析,确定店铺选址的具体地点。

6、具体店铺位置的分析

要选择一个最佳的店铺位置,必须对可供选择开设地点的各种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这些因素有:

(1)交通条件分析

(2)客流分析

(3)竞争店铺分析

(4)地形特点及位置布局分析

(5)城市规划分析

(6)效益分析

7、店铺设计的一般原则

(1)满足需要原则

(2)适时、适地原则

(3)魅力原则或吸引力原则

(4)亲密、清洁原则

(5)便于挑选原则

(6)店内流动自由原则

(7)销售效率原则

(8)安全原则

(9)经济原则

(10)弹性原则或柔软性原则

8、店铺外观设计和内部设计的内容

店铺外观设计包括:店铺的建筑造型与门面设计;招牌设计;橱窗设计。

店铺内部设计包括:卖场设计;通道设计;货柜与货架设计;照明设计;声音与音响设计;色彩设计;气味控制等。

9、商品陈列的功能

(1)表示商品的种类及其在店内的位置,帮助顾客寻找需要购买的商品。

(2)提高顾客对商品价值的认知程度。

(3)商品陈列可以引起顾客对商品的注意。

(4)商品陈列可以起到广告的作用。

(5)商品陈列可以使顾客产生消费或使用陈列商品的动机。

四、学员讨论提问答疑

五、课堂练习:P122学习自测题

六、小结

七、课外巩固练习:网上课堂习题

八、自主学习第五章

第五章 零售商品与顾客管理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零售商品的分类、零售商品的结构与目录、零售商品组合、商品采购的原则和方式、顾客服务内容与品质;掌握:顾客接待的步骤与方法、顾客投诉的处理;了解商品采购策略、商品采购合同、购买过程中的消费者心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商品组合与商品结构的确定、顾客服务内容与品质、投诉处理 教学方法:在“3L”基础上,通过面授辅导,结合课堂讨论,让学员掌握本章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四章的主要内容

二、了解和检查学员自主学习情况

三、导入新课,讲授本章要点

1、零售商品的分类

零售店经营的商品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但从零售店经营的角度看,以顾客的需求特点、商品的用途、顾客的购买方式和习惯等作为分类标准更为有利。

根据商品的耐久性和有形性不同,可将零售商品划分为耐用品、消耗品和服务。

根据商品的用途不同,可将零售商品划分为消费品和资本品。

根据顾客对商品的选择程度不同,可将零售商品划分为便利品、选购品和特殊品。

根据顾客的购买习惯不同,可将商品划分为日用品、日用百货、专用品和流行品。

2、何谓商品结构?

商品结构是零售企业在一定的经营分为内,按一定的标志将经营的商品划分成若干类别和项目,并确定各类别和项目在商品总构成中的比重。商品结构是由类别和项目组合起来的。

3、简述商品结构的分类与内容

零售店经营的商品结构,按照不同标志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按经营商品的构成划分,可以分为主力商品、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等。主力商品,也称拳头商品,是指那些周转率高、销售量大,在零售经营中,无论是数量还是销售额均占主要部分的商品。一个企业的主力商品体现它的经营方针、经营特点以及企业的性质。可以说,主力商品的经营效果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

辅助商品是指在价格、品牌等方面对主力商品起辅助作用的商品,或者以增加商品宽度为目的的商品。零售企业经营的商品必须有辅助商品与主力商品的搭配,辅助商品可以陪衬主力商品的优点,成为顾客选购商品时的比较对象。

关联商品是指同主力商品或辅助商品共同购买、共同消费的商品。配备关联商品,可以方便顾客的购买,增强主力商品的销售,扩大商品的销售量。

4、如何完善和调整商品结构

零售企业商品结构的完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完善主力商品、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的结构;另一方面完善高、中、低档商品的结构。

(1)主力商品、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的配备。主力商品的数量和销售额,要占商品总量和全部销售额的70%—80%,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约占20%—30%,其中关联商品应确实与主力商品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2)高、中、低档商品的配备。高、中、低档商品的配备比例,是由企业目标市场的消费阶层的需求特点决定的。一般来说,以高消费阶层为目标市场的企业,其经营比重,高档商品占50%,中档商品占40%,低档商品占10%;主要面向大众顾客的企业,其经营比重可考虑为高档商品占10%,中档商品占30%,低档商品占50%。如果以低消费阶层为目标市场,可以考虑按中档商品30%,低档商品70%的比例配备。

还应指出的是,零售企业经营商品的品种中,有相当部分由于供求的季节性波动而形成周期性的商品交替,这些商品有明显的季节性,所以企业要随季节的不断变更,随时调整商品结构。由于商业的季节性比自然季节性来得早一些,因此,企业应在季节到来之前调整好商品的结构。

5、何谓零售商品组合?零售商品组合的类型有哪些?

零售商品组合就是一个零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的结构。它通常包括若干商品大类,即商品系列。每个商品系列又包括数目众多的商品项目。

商品组合的类型包括多系列全面型、市场专业型、商品系列专业型、有限商品系列专业型和特殊商品专业型。

6、商品采购的原则和方式

零售企业组织采购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以需定进原则

(2)勤进快销原则

(3)信守合同原则

(4)经济核算原则

(5)合作共赢原则

零售企业的进货方式大致有:

(1)市场选购

(2)合同定购

(3)计划收购

(4)预购

7、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

消费者在购买动机驱使下走进商店,从对商品的选择、评价到购买,在心理上大致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观察阶段、兴趣阶段、联想阶段、欲望阶段、评价阶段、信心阶段、行动阶段和感受阶段。

8、顾客接待的步骤和方法

(1)待机

(2)接近顾客

(3)商品展示

(4)商品说明

(5)诱导劝说

(6)促进成交

(7)办好成交手续

(8)售后服务

9、顾客服务内容和品质

顾客服务的内容包括:

(1)货真价实的商品

(2)舒适优雅的购物环境

(3)亲切得体的人员接待

(4)便捷的结算方式

(5)与购物相关的配套实施与服务

(6)完善的售后服务

顾客服务的品质集中体现在服务质量上,具体包括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知识和技巧等多方面的因素

10、顾客投诉的处理方式

(1)现金退还

(2)商品调节

(3)价格调节

(4)服务调节

(5)向顾客表示歉意

四、课堂练习:P153学习自测题

五、学员提问、讨论、答疑

六、课堂小结

七、课外作业:

1、完成网上课堂中习题

上一篇:长沙沿途导游词下一篇:电气施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