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模式探索

2024-10-02

社会化模式探索(通用12篇)

社会化模式探索 篇1

近年来, 随着社会化、市场化的不断发展, 跨区域快速运输为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提供便利的同时, 也使动物疫情发生跨区域传播, 为动物防疫带来了较大困难和新的问题, 现有动物防疫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动物防疫的形势。息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 积极探索创新, 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石硐镇开展了动物防疫模式改革探索, 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 供同行参考。

1 创新模式

1.1 签订合同, 购买服务

由息烽县石硐镇向贵州牧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开展兽药销售、畜禽疫病诊疗、猪牛人工授精、畜牧兽医技术咨询服务) 购买动物防疫服务。县农业局制定《息烽县创新动物防疫模式试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在方案的指导下, 石硐镇人民政府与贵州牧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购买服务合同, 约定各自责、权、利, 签订目标书并制定考核方案。

1.2 组织培训, 提升素质, 确保防疫员队伍稳定

签订购买服务合同后, 公司对村防疫人员组织培训, 从法律法规、政策形式、服务理念、专业技能 (理论培训、实践操作) 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 从思想上、技能上提升防疫员素质。公司与政府签订合同后, 公司与防疫员签订聘用合同和目标责任书, 按照防疫员考核方案进行严格考核, 对考核不合格的防疫员实行淘汰。

1.3 综合服务, 提高收入

公司通过减员增效和对防疫注射、兽药销售、疾病诊疗、牛猪人工授精、家犬免疫、动物检疫等综合服务进行资源整合, 防疫员参与综合服务并获得相应的服务提成, 提高收入。

1.4 统购统销, 保证质量

公司对经营的所有产品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销售、统一管理”, 严把采购关, 保证产品质量, 并向社会公布服务公约、监督电话、服务联系卡, 有效杜绝了“假、劣”兽药的流通。

1.5 购买保险, 解除后顾之忧

公司为签订合同的每个防疫员在合同期内购买意外伤害、养老等保险, 解决了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

2 创新效果

根据2014年和2015年春防对各乡镇考核结果对比, 2014年石硐镇在10个乡镇中排名第8, 2015年排名第3。

2.1 防疫员身份

(1) 购买服务前:防疫员为政府未签合同的事实临聘人员。 (2) 购买服务后:防疫员为公司职工。

2.2 防疫质量

(1) 购买服务前:猪口蹄常年免疫密度91.0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常年免疫密度90.1%, 猪瘟常年免疫密度95%;耕牛口蹄疫常年免疫密度73%;羊口蹄疫常年免疫密度78.6%;禽流感H5N1常年免疫密度96%;鸡新城疫常年免疫密度93.2%。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猪口蹄86%、高致病性猪蓝耳病73%、猪瘟85%、牛口蹄疫93%、羊口蹄疫100%、禽流感H5N1 89%、鸡新城疫56%。全镇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2) 购买服务后:猪口蹄常年免疫密度98.0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常年免疫密度99.1%, 猪瘟常年免疫密度99.1%;耕牛口蹄疫常年免疫密度93.5%;羊口蹄疫常年免疫密度90.36%;禽流感H5N1常年免疫密度99.1%;鸡新城疫常年免疫密度99.1%。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猪口蹄100%、高致病性猪蓝耳病96%、猪瘟100%、牛口蹄疫100%、羊口蹄疫100%、禽流感H5N1 100%、鸡新城疫73%。全镇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2.3 防疫员待遇

(1) 购买服务前:全镇18个村18个防疫员收入较低。 (2) 购买服务后:全镇18个村13个防疫员收入有所增加, 再加上综合服务提成, 防疫员年收入大幅度提高。

2.4 防疫队伍素质

(1) 购买服务前:防疫员年龄、技术老化, 无竞争意识, 责任心不强, 防疫队伍素质低。 (2) 购买服务后:由于公司实行了严格的考核制度, 形成竞争机制, 通过淘汰和更换, 队伍年青化, 技术专业化, 有了较强的责任心, 防疫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2.5 政府人员压力

(1) 购买服务前:由政府亲自组织开展防疫工作, 每个乡镇至少要2~3名专职人员组织、检查、督促和指导开展防疫工作。 (2) 购买服务后:由公司负责组织开展防疫工作, 政府只需要按照合同规定对公司防疫效果进行考核, 不再需要专职人员开展防疫工作, 减轻了政府人员压力。

2.6 政府后顾之忧

(1) 购买服务前:村防疫员为政府事实临聘人员, 在工作期间发生的任何事故均由政府负责, 防疫员达到退休年龄后政府要为其解决养老问题。 (2) 购买服务后:村防疫员为公司职工, 公司为其购买了相关保险, 防疫员意外伤害、养老等有了保障, 解除了政府的后顾之忧。

3 创新成果

通过试点前后效果对比, 新的防疫模式通过“一个改变”、“二个提高”, 最终实现“三方共赢”的目标。

3.1“一个改变”政府与公司签订购买服务合同后, 公司通过公开竞聘、择优录用的方式自主聘用防疫员, 从原来的政府聘用转为由公司聘用, 防疫员身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3.2“二个提高”

3.2.1 防疫质量提高:

通过社会化服务, 防疫员劳动关系发生改变, 公司实行严格的考核淘汰制度, 淘汰了责任心不强、技术能力差的防疫员, 并通过不断对防疫员进行技能提升培训, 防疫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防疫质量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3.2.2 防疫员待遇提高:社会化服务后, 公司通过减员增效、拓宽服务领域, 防疫人员通过参与公司的综合服务获得劳动提成, 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3.3“三方共赢”通过社会化服务模式改革, 政府减轻了工作任务、人员编制、防疫员意外伤害、养老等压力;公司也因为扩大了服务领域和防疫员的服务使公司获得了更多的经营利润;防疫员通过获得较多的服务机会提高了劳动收入。最终实现了政府、公司、防疫员三方共赢。

社会化模式探索 篇2

关键词:社会统计学;pbl教学模式

pbl典型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问题,经过反复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往往根据需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与信息去探索知识,分头查找资料获取知识,然后相互交流所获得的知识,讨论如何运用所获得的知识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发现还需要研究另外一些新的专业知识,学生们就需要反复循环地查找资料并讨论。在掌握这些知识后对原来提出的方案进一步从逻辑分析上加以认识与讨论,如果出现逻辑分析偏差,则加以修正,以最终解决问题为目的。问题解决后,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1]

在pbl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学习《社会统计学》课程中的学习现状及特点,在以下方面笔者进行了初步地实践和探索。

1、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笔者看来,在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教育中,社会统计学的教学目标可能存在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会用统计学。教会学生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和处理数据资料,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目的下,学生们将统计学视为一门工具或技术,了解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分析目的、解释方法,从而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按图索骥,找到实用的解决和分析方法。考虑到学生相对薄弱的数理知识背景,对于某些相对复杂的统计方法的数理原理或公式推导,不作强行要求。由于目前统计软件的广泛应用,复杂繁琐的计算过程已经可以由计算机完成,只要学会操作并理解计算机统计分析报告,就足以回答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第二个层次——理解统计学,不仅教授了统计工具和统计方法的使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学思维方式,能够理解参数估计、统计推论等统计学的核心概念,对一些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三个层次——爱上统计学。学生不仅理解且会用统计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了对定量研究的浓厚兴趣,渴望更深入地了解统计学相关知识,继续学习更高层次的统计分析方法,从而发掘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这显然是这三个教学层次中最高也最难达到的目标。

从实用性来讲,达到第一个层次的教学目的即可,基本可以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从业后的实际工作需要,但若从研究能力的培养和科研潜力的发掘来看,只有达到第二层次,甚至第三层次的目的,才算成功。本系曾经有老师做过调查统计,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仅有30%的学生非常渴望能掌握数理统计理论知识,理解统计学工具的来龙去脉,而70%的学生仅希望了解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面对相对深奥难懂的数理原理,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而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比例不足20%[2]。面对这样的现实需要,笔者设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首先,以应用性教学为主,从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来讲授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范围,着重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其次,以理论性教学为辅,学习的重点并不在于繁琐复杂的公式推导和计算方法,而是试图引导学生通过统计学背后蕴含的概率论原理和证伪主义方法论理解统计学的思维方式,力求减少公式推导过程的讲解,重视知识体系框架的搭建。更重要的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过程,锻炼学生在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综合分析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2、教师角色的定位

达能探索社会责任项目新模式 篇3

随着社会责任实践的深入,我国企业从纯善举的公益项目,逐步发展到争取获得各方共赢,最终实现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创造共享价值的新阶段。在探索新型社会责任项目模式上,中国达能饮料在寻乌东江源水生态保护项目上做了很好的示范。

结合发展战略,深入探索实践。作为饮料企业,水成为中国达能饮料最大宗的原材料。因此,中国达能饮料将水源保护视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确定了长期水源保护的愿景,即“与你携手,帮助恢复水生态系统,为你享有更洁净的水、更优质的生活作出贡献”。此次启动的寻乌东江源水生态保护项目是中国达能饮料聚焦水生态保护的又一个责任行动。中国达能饮料将自身社会责任实践与企业发展战略、业务领域以及运营所在地的需求等相结合,探索和设计有针对性的社会责任项目,创造更多直接或间接、显性或潜在的价值。

尊重自然规律,创造综合价值。“保护生命赖以生存的水源,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这是中国达能饮料的宣言。在寻乌东江源水生态保护项目中,中国达能饮料将公司履行的环境责任聚焦到环境源头保护方面,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提出本土化的水生态保护战略,在保护水生态的同时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发挥企业的社会价值,真正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寻乌县政协副主席彭玲莉在会上称:“这个项目不仅直接惠及寻乌县32万居民的生活,更关系东江流域5000万人口的饮水健康。”

联合多方力量,协同高效推进。寻乌东江源水生态保护项目是中国达能饮料联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香港地球之友共同发起的可持续公益项目,借助政府、专业机构及专家学者多方的力量,号召更多人关注水生态,并参与到水生态保护及恢复的工作中来。寻乌东江源水生态保护项目开启了企业出资、政府提供支持、NGO参与规划实施的公益合作模式,整合各方的优势和资源,使该项目更具可持续性和操作性,保证项目能够高效运转。

社会化模式探索 篇4

1 推行水稻生产“保姆式”服务,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

临安市是山区市,粮食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越来越多的种粮户不愿意在育秧、插秧、收割等环节上耗费更多的时间成本,转而寻求“外包”服务。为了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2013年临安市实施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建设项目,引导各个生产主体从分散走向联合,组织全市20家粮食类合作社和50余个种粮大户共同组建全市性粮食专业联合社———临安市临丰粮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水稻良种社会化服务中心和水稻育秧烘干中心,通过订单、协议形式,为全市种粮户提供粮食生产全程“保姆”服务。通过实行育秧供秧、田间管理、机耕机插、农资供应、统防统治、机械收割、机械烘干、稻米加工等环节的专业化统一服务,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种粮户技术不过关、育秧不合算、插秧成活率低等问题,还有效节省了秧田和肥水资源,减少了药肥用量,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实行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的2 000 hm2水稻,平均增产300 kg/hm2,平均省工节本750元/hm2,平均增收1 710元/hm2,为农增收342万元,在全市的示范带动效益达1 000万元以上[1,2]。

2 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探索建立农村新型蔬菜种苗生产供应模式

临安市是全省山地蔬菜产业带建设重点县(市)、杭州城区夏淡蔬菜主要供应基地,蔬菜产业是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蔬菜育苗是蔬菜生产的基础环节,75%的蔬菜品种需要播种育苗,但传统的农户自育自用模式存在育苗时间长、用工多、成本高、成苗率低等问题。2013年,临安市实施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联合清凉峰镇2家蔬菜生产企业、6家蔬菜生产合作社,在清凉峰规划面积6.67 hm2,引进现代化设施开展新品种试种、示范展示和周年蔬菜工厂化育苗,解决蔬菜“育苗难”问题。目前,该基地的工厂化育苗区、连栋温室大棚智能化玻璃温室、钢结构播种车间、蓄水灌溉系统等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2014年为菜农培育供应25个品种逾300万株优质菜苗,并吸引周边县市前来参观购买。基地常驻技术专家2名,聘请蔬菜研究员顾问3名,培养技术操作能手30名,配套科技展示馆、技术咨询室、多媒体培训服务点,种苗服务实现单季供应能力333.33 hm2,周年接对服务供应面积800 hm2,实现蔬菜自动化播种、智能化育苗、社会化服务,成为杭州市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窗口[3,4]。

3 建设养殖废弃物统一收集处理中心,探索建立畜禽“零污染”生态养殖模式

临安市是畜牧生产大市,其中太阳、於潜、潜川、昌化、河桥五镇的生猪饲养量占全市的70%,发达的畜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但也给当地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虽然近年来临安市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得到长足推进,养殖排泄物实现“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厌氧发酵”处理,病死动物也得以统一处置,但收集的干粪、沼渣沼液未得到进一步利用,病死动物未作进一步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彻底有效解决。2013年,临安市实施养殖废弃物统一收集处理中心建设项目,选址在养殖业相对集中、远离水源、三面环山的太阳镇杨家坞,建立干粪、沼渣沼液、病死动物三大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实现干粪制肥、沼渣沼液异地利用、病死动物机械化处理。目前,干粪收集处理系统、沼渣沼液配送系统已投入运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将于近期正式投运,收集处理范围覆盖太阳、於潜、潜川、昌化、河桥五镇所有规模养殖场,年收集处理干粪8万t,生产优质有机肥料8 000 t,异地利用沼渣、沼液2万t,收集处理病死猪3万头,既实现养殖场零排放、零污染,又为种植业发展提供大量优质有机肥料,彻底解决养殖场废弃物处理问题。

4 建设公共服务基层延伸示范点,探索建立社会化服务“进村入户”新模式

近年来,临安市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18个镇(街道)全部建有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但农业服务“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2013年,临安市开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的公共服务基层延伸示范点建设,选择10家具有发展潜力和带动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示范辐射效应较好的区域建设临安基层农业公共服务示范点10个,为农户提供现代种养技术培训、先进设施装备示范、优质种苗引繁、农机作业承包、农资采供、统防统治、农产品购加销等服务。目前,10个示范点已举办各类培训20期,受训人数1 000余人次,服务农户2 000户以上,服务面积1 333.33 hm2以上,推广种畜5 000头,实施母猪人工授精1.3万胎次,示范推广良种良法866.67 hm2,项目区产业效益提升15%以上,农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5 建设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推广应用示范点,探索建立“天目山”系列品牌一体化推广模式

“天目山”系列绿色农产品是临安市的传统区域公共品牌,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但距离精品品牌还有较大差距。2013年,临安市联合茶叶、果业、蔬菜三大产业协会,整合天目青顶茶、天目山水果、天目山蔬菜三大品牌资源,开展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推广应用示范点建设。制定完善天目青顶茶、天目山水果、天目山蔬菜地方标准,开展品牌产品的田间栽培管理、采摘加工、绿色防控、贮藏保鲜等技术培训推广,建立公共品牌产品的核心示范基地,设计印制统一包装,联合开展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1年来,临安市3个系列品牌的成员单位已发展到76家,其中茶叶9家、蔬菜47家、水果20家,应用面积达到6 666.67 hm2,在沪杭等城市设立直销店(示范门店)11家,品牌农产品销售价格增长30%以上。

6 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探索建立农产品网络营销教学、实习、创业、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

近年来,临安市以坚果炒货为主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业迅猛发展,农产品网上年销售额已超过10亿元,并以每年3300%%的速度增长。。但由于网络策划、、营销、、平台维护等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临安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2013年,临安市农业局与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设立电子商务平台实训室、网络营销实训室、综合物流实训室、商品拍摄工作室等培训部门,为企业、农户、大学生提供专业培训;建立多个以坚果类产品为核心的B2C和C2C模式的电子商务创业平台,学员能够以模拟或实战的方式参与电子商务运营;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库,为企业招聘人才、学员就业及大学生实习提供双向选择平台;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发挥农林大专业师资优势,为临安市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智力支持。基地挂牌1年来,已举办5期农村电子商务研修班,免费培训学员近500人。在培训后的半年内,学员的网店平均浏览量增长36.9%,销售额增加14.6%,还有15名农民学员、17名学生学员经培训后设立网上商铺开始创业。

7 结语

下一步,临安市将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目标,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方向,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形成农业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自我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相配套的格局。

参考文献

[1]汤鹏主.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5):20-22.

[2]陈建华,商秋红.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0(23):413-422.

[3]敖军.我省建设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研究[J].山西农经,2005(2):51-53.

社会化模式探索 篇5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家长委员会”助学的成功实践

江西师范大学课题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成立高校家长委员会,探索家庭与学校合作互动双赢提供了依据。结合“规划”精神和育人实际,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2011年12月17日,成立了全省高校首个家长委员会,有效整合了家长教育资源,拓展了学生教育工作空间,推动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良性互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家庭学校合作、家长教师互动、社会学校双赢的办学新模式,为“学校乐办、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注入了活力,赢得了家长、学生的好评,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关注。

一、理念引领:协同·合作·共享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我们首先理清办学思路,树立协同、合作与共享理念。

一是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在当前高度一体化的社会形势下,学校教育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必须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统一协调,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三维”教育网络,实现共同育人。

二是学校与家校合作。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支持体系,家庭则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家庭互动合作,持续地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理念趋同、教育过程同步、教育方法互补。

三是教育资源共享。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教育资源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各具优势特色,互补性强,只有充分挖掘并合理配置共同的教育资源,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立体化”转变,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二、行动诠释:参与·沟通·监督

好的想法要有刚健有为的实际行动支撑,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我们在工作推进中紧紧抓住家长参与、相互沟通、社会监督这三个关键词,在预案、落实、反馈、整改几个环节狠下功夫,收到实效,尝到了甜头。

一是家长委员会选派代表参与教育管理。第一,家长积极献计献策,共谋学院发展。各地家长委员会选派有教育管理经验的委员代表定期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与学院领导一起共商育人良策,共谋发展大计,共除学生成长障碍。同时,主动、及时、全面地把学院教育教学情况反馈给全体家长,宣传学院发展成果,为打造学院公信教育、创建教育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家长利用行业优势,共绘职业规划。学院学生数近4000人,学生家长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岗位、不同背景,其家长行业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学院利用丰富的家长行业教育资源,邀请家长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如九江家长委员会成立公务员考试模拟训练营,每学期集中训练一次,由家长现场出题,模拟正式考试程序,学生进行笔试、面试。根据学生表现,试后再由家长委员会代表集中对考生进行辅导。南昌家长委员会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团队,由各行业优秀家长代表给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银行总经理对有意向进入银行系统的学生培训,人力资源老总对有意向进入公司工作的学生培训,私企老板结合创业经历对有意向创业的学生培训等等。第三家长参加校园活动,共促学生成长。各地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学院开展各项活动 2

提供帮助与支持。宜春、九江家长委员会为学院捐赠200余册励志书籍与考研、考公务员书籍;南昌、新余、上饶、吉安家长委员会争取了一些非正规教育的培训项目,帮助学院学生社团与相关企业和机构联系合作,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实践平台、募集资金,以及选派精彩的文娱节目参加学院迎新年晚会等等。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都能看到家长参与的身影,营造了家校共育的和谐氛围。

二是学校与家长构建沟通长效机制。第一,家长走进课堂,反馈教学评价。学院实行“邀请您进课堂”的教学开放计划,所有课程随时面向家长开放,走进教室观察孩子在校表现,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填写《教学评价反馈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二,学校编发工作简报,交流教育信息。为了让家长随时了解学院近期教育教学工作动态,感受孩子的点滴收获,及时宣传学院教育工作新发展,传递家教新理念。学院组织力量编写《国际教育学院家长委员会工作简报》,每月定期发放到每位家长的手中,开辟了“教子有方”栏目,为家长之间也搭建了交流沟通平台。在实践中,学院进一步细化了专业分类,建立有效沟通。结合各专业特色、学生容易出现的困惑与问题,邀请学院分管领导等负责人与家长定期进行面对面沟通与交流。

三是社会监督依法办学。第一,通过学生家长面向社会广开纳言渠道,创新监督方式。学院聘请家长担任监督员,使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在校情况,调动学生家长教育管理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协调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关系。建立开门纳言制度,在学院门口醒目处安装了“意见箱”,随时从家长、社会中吸纳好主意、好建议。定期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形式收集,由家长委员会进行分类统计汇总。针对家长意见,学院采取办公会拟措施、教师会提要求、后期跟进落实等有效措施,做到广泛征求意见,真诚接纳建议,及时解决问题。这

种开放的“家校”沟通方式,既可以得到家长认可与配合,又可以让家长深入了解学院教育教学情况,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理解,增强了合作育人的信心和基础。第二,在学校与家庭良性互动中提升家长素质,强化家长委员会代表的履职能力。家长委员会紧紧围绕学生生活中出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从多方面指导家长找到解决方法与对策。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家长委员会选定不同专题进行授课,比如对新生家长开设“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家长”等专题讲座并与专家展开交流互动,一对一帮扶指导。通过学习,家长不仅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与专家一起分享了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成功的教育经验。家长委员会提倡互相学习,定期举办“家长沙龙”,加强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家庭和家庭之间取长补短,更好地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成长环境,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

三、制度保障:平台·体系·机制

任何一种成功的社会实践要想使它永葆活力,持续产生正能量,必须有制度保证。制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能的。

一是着眼于搭建互动平台。第一,举办委员论坛,开辟网络阵地。家长委员会每月定期举办委员论坛,分别以教学管理、实践活动、家长授课为主题进行交流,做到月月有主题,事事有回复。同时为方便沟通,学院还开通了国际教育学院家长委员会工作网页,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通报相关情况;建立地、市家委会QQ群,学院领导以及全体辅导员均加入到此群中,随时与委员们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有效答复,实现了沟通的无障碍。第二,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建立实习就业基地。一年多来,学院各地、市家委会很好地发挥家长的渠道资源作用,支持学院人才培养和社会办学。从成立到现在共解决学生就业实习基地4个,推荐就业岗位十余个。如南昌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国际教育学院小平小道爱国主义教育 4

基地”、上饶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国际教育学院玉山县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吉安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国际教育学院吉安市吉州区旅游实习就业基地”;南昌家长委员会邀请江西浙大中凯科技园、江西华园进出口有限公司,新余家长委员会邀请新余市卓越建设房地产估价咨询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来学院召开专场招聘会等等。

二是着力完善乐助体系。首先,成立组织机构,构建工作网络,实行分地、市管理。学院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家长委员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家长委员会的筹备及日常管理、联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各地家长委员会实行分地、市管理的社会助学模式,以区域为单位建立组织机构。家长委员会成员由所在区域家长提名推荐、学院研究、征得个人同意后确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若干名。由学院颁发聘书,一届聘期为2年。为了更好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各地家委会成立了德育督察组和教学督察组,分别与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领导进行对口联系,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其次,细化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学院先后制定了《江西师大国际教育学院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十条、《江西师大国际教育学院家长委员会运行管理条例(试行)》十一条等相关工作章程与工作制度。明确了家长委员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形成了较完善的制度保障,确保家长委员会工作有序扎实开展。

三是着重构建长效机制。第一,设立专项经费,使活动开展有保障。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学院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学院为家长委员会划拨了10万余元的专项工作经费,为参与、沟通和监督“三项职能”的履行和“家校互访机制”的运行提供保障。第二,实施考核评定,使活动效果可检验。学院把家长委员会建设管理工作纳入学院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当中,纳入对学院的办学水平考核评定体系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考核评定体系当中,家校合作育人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一起部署、一起推进、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确保家校合作、社会乐助取得实效。

课题组长:张艳国,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后、博导。

社会化模式探索 篇6

[关键词]引导 社会力量 公共文化 探索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老城区,越秀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也不可避免得遭遇到了人口密度大、文化需求多元化、场地资源不足、政府投入后劲不足等发展瓶颈。为破解发展难题,越秀区锐意创新,积极梳理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定位,促动社会力量参加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关键点,在完善传统的政府投入模式的基础上,开创了社会力量参与投入的新模式。

一、关于公共文化传统投入模式的发展状况

(一)传统投入模式起步阶段起到基础性作用,发展期遭遇尴尬

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投入模式是公共文化服务最传统、最普遍的投入模式,即通过政府的财政投入,从整体架构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努力使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近年来,越秀区高度重视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加大对公共文化的建设力度,共投入了近亿元用于区重点文化项目和街道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了基础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发展,高标准建设了3馆、18个文化站、222个文化室、35个精品社区、167个文体广场,文化站、室覆盖率达到100%。文化共享工程以区图书馆为中心,辐射到93所学校、290个基层服务点、1个军营服务点,实现了社区全覆盖,从整体布局上,为老百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便利。

纵观全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秀区的公共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距离党中央提出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仍然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建设,但是相对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这些建设仍然显得不足,财政投入显得十分有限,成为了影响公共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缺少充足的资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但是当前需要面对的一个较为迫切的问题就是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不足。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缺乏创新力。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在发生着改变,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更加暴露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滞后于社会发展、滞后于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弱点。

(二)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催生新模式。

由于政策的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模式,在公共文化发展初期,起到了关键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以长远来看,必须看到此种单一投入模式的“软肋”。相对于传统的政府投入模式而言,社会力量投入模式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一是工作主动性、创新力、开拓性更强。社会力量投入的公共文化服务,往往是主动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有利于加快推进工作的组织实施,同时,由于打破了条条框框的限制,更易于创新建设,打造特色品牌。二是内容更丰富,精彩度更高,针对性更强。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由于大多都在点上着力,重点在于深度开发,在内容的丰富、亮点的特色等方面对公共文化服务加以完善,所以精彩度更高,吸引性更强。

二、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的创新实践

基于上述原因,为破解难题,更好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越秀区近年逐步开始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不断探索引入文化总部企业扶持公共文化的发展。先后在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迎春花市、广府庙会等重大文化活动品牌当中得以充分应用,取得了极大成功。尤其是“广府庙会”,实现了政府零投入。从2012年起,为了降低政府的投入成本,调活调优社会资源,越秀区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创新运作模式,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把广府庙会活动与市场接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一是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广府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等有实力的社会力量,参与庙会的策划、赞助,筹措社会资金使庙会得到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促进了庙会文化活动的档次和质量的极大提升。二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开展摊位招商管理,降低政府的投入成本,将美食街对老字号和“名特优新”商户定向招商,并设置非遗手工艺品、公益摊位,扶持公益活动。历经五年的深入实践,广府庙会每年的社会投入资金达到了300万元,政府财政“零投入”,且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强。

(二)打造民间文艺团队孵化基地,激活民间组织。近年来,全国许多省市都建立了专业性的社会组织孵化器,但民间文艺团队孵化组织尚未成立。随着文化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民间文艺团队和文艺人才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来,一直处于“散兵”状态。越秀区以文化馆三楼为阵地在全国首创民间文艺团队孵化基地,吸收社会上有热情、有资质、有水平的民间艺术团队组成艺术联盟,把这些优秀的民间文艺团队集中起来,为其发展壮大提供场地、培训、演出、经费等全方位支持,同时集中他们的力量以社区巡演、基层辅导等方式带动社区广府文艺的发展,形成了公益文化服务链,以推动我区文化公益事业的繁荣发展。目前,已有鳟鱼歌剧艺术团、芳华十八时尚国乐团、岭南艺术团等三十多支团队入驻孵化基地,并定期开展艺术沙龙活动,历经孵化期-成熟期-品牌期的美丽蜕变。

(三)引入社会力量扶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越秀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文化建设,在广泛调研、充分听取专家和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形成了以公共文化引领城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共识,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保护和传承城区历史文脉的新思路,将微型博物馆建设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试点项目,由过去一元化的政府投入转变为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多元化投入,整合资源建设新型博物馆,并鼓励部门、街道和民间力量进行各种尝试,先后打造出东濠涌博物馆、广州市东平典当博物馆、北京街广府文化会馆等30多个各具广府文化特色的微型博物馆,带来了一股“微博”风,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nlc202309020817

(四)积极探索(区属)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创新。为最大限度实现区内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扩张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越秀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财政投入为保障,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运作社会化机制,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例如,与广州衡盛典当有限公司合作,将东平大押建成广州市东平典当博物馆,免费向市民开放。与拍卖行合作,将原东湖酒楼改建为华艺廊文化艺术中心,要求企业经营以文化为内容的产品,并免费向市民开放,逐步扩大公益性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范围。同时,全面启动了政府文化采购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办文化,如向电影公司购买服务,送电影下社区等。这些都是成功的个案,值得继续深入学习和推广。

(五)整合优化文艺人才资源助力公共文化。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的积极性,各街道、各社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一些热心社会公益文化教育事业、有一定专长和年富力强的人员吸纳到基层文艺志愿者队伍之中,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强大后备力量。从2011年起,越秀区建立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志愿者队伍2000多人,辖区内的领导干部、文化名人、普通市民都成为我们的文化传播者、服务者。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街道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所,为市民做志愿服务,如讲解书法作品、开设文化讲座等,创新了我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引导全民创造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推动全民文化素质的明显提升。

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的举措

一是健全法律法规,建立文化投融资体系。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及时制定合理可行的财政资助、税收扶持、资源协调、投资融资及社会赞助等配套政策政策,建立文化投融资体系,努力实现政策导向从“管住”向“激活”转变、政策作用从“监督”向“扶持”转变。

二是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转变职能,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改变过去统包统揽的模式,尽快从大量不该管、管不好、管起来成本很高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标准制定、加强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和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等方面。

三是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时,放宽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机制,使各类具备资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和社会机构能够开展公平竞争,通过竞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切实高效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需求。

四是建立公共文化贡献度的统计、评价和考核体系,对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社会机构进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估、监测和考核,提高监督约束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新时期全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坚实后盾,强化组织保障,完善机制建设,用好用活社会资源,必将带来公共文化的大繁荣,全面实现让文化更好惠及群众,以文化惠民托起幸福广州的雄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黄洁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0;

[3]许倩.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2010;

[4]许姣.关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政府作用的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2012。

作者简介:柯林海(1983—),男,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文学创编,现任越秀区文化馆副馆长。

高校社会工作网络化发展模式探索 篇7

社会工作大概是20世纪初, 发轫于英国, 发展于美国。起初专指为有病态现象或有困扰问题的个人、家庭或小区提供救济或服务的工作。而今社会工作已发展成为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活动, 是政府福利机构和民间社会力量运用一定理论知识、价值概念和方法, 协助服务对象改善社会环境、调适社会关系、增强社会功能的活动。

众多学者从社会工作的各个层面细致地揭示出社会工作的特点。叶楚生将社会工作的特点归结为五个方面:专业化的精神, 服务的精神, 民主的精神, 协调的精神, 客观的精神或科学的精神。江亮演认为社会工作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点:专业性, 服务性, 整体性, 开放性, 民主性, 协调性, 独到性。李增禄认为社会工作具有下列七个特点。一是专业学科, 即一种专业, 有专业理论体系、伦理守则、专业文化、社会认可, 还有专业的科系、训练机构等;二是助人自助, 即关怀人的问题, 尊重个人差异, 让受助者参与解决问题, 以期能自助而结案;三是利他服务, 即社会工作是利他非营利性服务工作, 社会工作具有专业的利他主义, 从事人道服务;四是民主客观, 即以客观科学方法了解真相, 并尊重个人自由意志, 谋求对策, 解决问题;五是直接工作, 即具有面对案主直接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如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心理治疗等;六是间接工作, 即具有间接协助案主或社会大众解决问题的手段或方法, 如协调沟通、善用社区资源、或透过政策立法、福利行政及福利措施为全民谋福利;七是机构组织, 即具有社会工作的机构及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组织。

二、高校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意义

学校社会工作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纽约、波士顿等地区, 其发展与美国国内人口、政治和社会政策等等方面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亦是如此。高等学校是学校的组成部分之一, 其主体是学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已经形成, 是具有独立思考和行为能力的群体。

一是家庭结构的改变, 自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独生女子人数已超过1亿人, 它已占我国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 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但这个群体却存在着明显的“成长缺陷”。而独生子女是现阶段高校学生的主体, 家庭结构由原先的二加N变为了二加一,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骤然上升, 集全家宠爱于一身, 成为了家庭的核心成员, 他们的唯我独尊主义意识强烈, 贪占欲强, 由于从小的过度娇惯导致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耐压性差。

二是生源地的不同, 因此生源地的多元性在学校环境中很明显地表现出来。来自不同经济程度地区的学生在相同的学校环境中要接受着同样的教育和同样的经济支出, 其结果是加重了经济欠发达和落后地区学生的自卑感。

三是由于经济增长过快, 人们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增大, 因此更多的父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 对于孩子的关心和照顾相对减少, 致使一些学生在心理问题出现的早期没有被及时发现, 等到升入大学开始独立生活后, 心理问题开始凸显, 孤立、自闭等情况更加严重。

一系列社会和家庭的问题使得大学生的社会性问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其中包括教育方式偏差、家庭婚姻问题、学习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大众传媒的负效应。由此可见, 从解决大学生的各种思想或行为问题的角度来看, 高校在校内开展社会工作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三、高校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发展

(一) 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社会工作已经开始成为能够解决众多社会问题的一种艺术、一种科学和一种专业, 并且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所起到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学校社会工作与其他特定领域的社会工作一样具有专门的对象和特定的效用。学校社会工作 (schoolsocialwork) 是在学校实施社会工作的服务 (socialworkserviceinsschools) 。具体地说, 就是在学校教育机制中, 运用社会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用以满足学生有关认知、学习需求及适应成长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 以便于帮助学生独立面对和解决未来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二) 我国高校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20世纪50年代以前就已传入中国, 1952年的院系调整被取消。在我国, 高校社会工作的雏形很早就已经形成, 其最原始的形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开展的。我国高校的社会工作尚未得到社会的认可,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工作是我国向国外借鉴来的, 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二是社会工作在我国没有与之相关的具体职业资格或专业职称, 从而也制约着社会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专业价值, 高校社会工作者的发展前景也令人堪忧, 因此多数高校社会工作者是兼职或一些学生志愿者。

四、网络社会工作的要素和特征

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 促进了一种新的社会生活类型的出现, 即所谓网络社会的崛起。网络社会工作不同于传统的社会工作, 它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从事非专业化的助人活动。

网络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包括实施的主体、服务的对象、工作目标、工作平台、手段、方法与技巧等等。网络社会工作实施的主体是指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 他们应该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一是需持有社会工作者的证书或执照, 二是受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教育, 从属于专业的机构, 受社会工作职业伦理的制约, 坚持网络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原则, 并且要掌握相关的网络技能。服务对象主要指愿意在网络上寻求帮助的网络社会中的个人、家庭以及社区。

五、高校社会工作网络化模式

社会工作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活动,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 也就是受众体缩小了, 只是面对学生的一种服务。

所谓高校网络社会工作, 就是以互联网为媒介来开展的高校社会工作, 即凭借互联网的各种技术优势, 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 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工作。网络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网络与需要帮助的学生建立某种互为主体性的专业关系, 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 协调网络社会以及现实社会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 为虚拟社会中的学生提供即时的、非面对面的服务, 当然必要时也可将虚拟的服务转换为现实服务, 以期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

高校网络社会工作的手段多种多样, 例如QQ、论坛、微博、微信、博客等等。虚拟社区是网络社会工作的模式之一。所谓的虚拟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上网者参加的、通过网络组成的生活或活动区域。高校可成立相关的服务部门或由一些志愿者在互联网上成立专门社区, 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 解决他们个人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心理或现实的难题。总之, 网络社会工作是基于网络开展的社会工作, 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工作。高校网络社会工作是网络社会工作的一部分, 通过互联网, 老师或志愿者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 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 协助他们发挥其自身的潜能, 完善人格和自我。面对日益增长的网民群体, 网络社会工作日趋得到更多的关注, 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新问题, 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 开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社会工作是传统工作应对网络社会崛起的一种策略, 也是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的必由之路。高校网络社会工作是网络社会的一部分, 受众体多为在校学生, 老师或志愿者通过互联网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帮助, 以期达到解决他们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管理,网络社会,社会工作,虚拟社会

参考文献

[1]叶楚生.社会工作概论[M].台北:同泰公司, 1980:15~21

[2]江亮演.社会工作概要[M].台北:五南图书公司, 1984:24~26

[3]李增禄.社会工作概要[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2002:47~48

[4]徐震, 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0

[5]林胜义.学校社会工作服务[R].学富事业文化有限公司, 2003

[6]范明林, 张洁.学校社会工作[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社会化模式探索 篇8

柜员制是目前国际上商业银行遵循的一种最主要的前台服务模式, 它能充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增强对外服务的整体性。同时, 通过优化前台劳动组合, 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的目的。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与商业银行有着类似的地方, 引入银行的柜员制, 能全面提升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加强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各级经办机构要完善管理机制, 制定技术标准, 规范业务规程, 整合经办资源, 提升管理手段, 不断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和水平。积极适应新形势, 不断优化经办模式, 逐步从“专管员制”向柜员制管理过渡。

实行柜员制是社会保险业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广, 业务工作量成倍翻番, “专管员制”的业务经办模式压力日益增大:一是每位社保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加。社保工作人员比成立时增长了1.25倍, 而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分别比成立时增长了102倍和23倍。目前社保工作人员人均管理参保人数为一万两千五百多人。二是参保服务对象变化使工作内容复杂化。1996年前参加养老保险的是单纯的国有企业。现在参保单位涵盖了国有、集体、三资、私营等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单位性质复杂。参保人员中还有众多的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 有的文化水平较低, 对社会保险、劳动工资等政策不了解。面对不同问题, 社保工作人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三是参保对象对社保服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参保人员办理一些社保事务, 希望省时省力又能降低办事成本。

实行柜员制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在目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数量繁重、业务内容复杂、工作要求提高, 而短期内又无法解决人力资源配置不对称的情况下, 针对社保业务经办服务特点, 实行柜员制是解决矛盾, 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措施。社会保险经办柜员制服务模式, 就是通过流程再造, 在信息数据支持的基础上, 将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分为前台业务和后台业务, 把参保人员原来需要到社保各部门、各科室办理的手续交由前台统一受理。社保业务实行单人临柜处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人员增减变动、待遇核定初审等多项业务的一种业务运作模式。实行柜员制使业务经办服务由单一向综合, 由垂直向扁平化发展。服务窗口实现“一岗多能”, 提高了社保业务处理工作效率, 省去了服务对象重复申报, 多次排队等不便, 实现了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一门受理, 一站服务, 一柜办结”, 从而达到广泛、高效、便民的服务目标, 切实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水平。

实行柜员制是完善社会保险内控制度的必然要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积极推进“专管员制”向柜员制转变, 并将是否实行柜员制作为社保基金管理安全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柜员制的架框下, 前台柜员属于操作层, 按照设定的程序和权限综合办理各项业务。后台即承担复审、批准、稽核等监管职责, 与前台柜员有机衔接。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经办授权, 每人有各自的计算机操作权限, 任何人不能单独办理一项业务的全过程。实现决策、执行、监督分开, 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相关部门之间既互相支持, 又互相牵制, 从而加强了社保经办机构内部控制, 提高经办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

实行柜员制是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经办能力建设的有力措施。

社会化模式探索 篇9

本文在对有关政策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以某河流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对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模式进行探讨。

1 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运营的进入途径

根据《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社会资本是指相对政府财政资金以外,符合条件的各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其他投资、经营主体愿意投入重大水利工程的资金。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可以按照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分别设计社会资本进入途径。

1. 1 存量项目

对于存量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可以选择一批工程项目通过盘活存量的方式,即采用股权出让、融资租赁、委托运营、基金引导、整合改制等,打通投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以加大专业化营运力度,扩大产业化规模[4]。

1. 2 增量项目

对于增量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可以将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按照获得现金流的能力,分为经营性、准公益性和公益性项目三大类。

a. 经营性项目,包括工业及城镇供水、水力发电、水库养殖、水上旅游等。可以通过依法放开建设和经营市场,积极推行投资运营主体招商,政府不再直接介入,拓宽和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b. 准公益性项目,包括水利枢纽、水库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等。可以通过建立投资、补贴与价格协同机制,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模式、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5]。

c. 公益性项目,包括防洪、排涝、抗旱、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等,可采取与经营性较强项目或者周边土地开发捆绑等,以公开招标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2 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运营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2. 1 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运营面临的问题

2. 1. 1 政府对社会资本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

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其建设项目审批过程复杂,事项较多,且耗时长,而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更多,形成了阻碍社会资本投入的政策壁垒,严重影响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近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精简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通知》,提出了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初步设计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服务的新政策。但是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涉及的土地、规划、环保、水土保持等审批事项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精简和优化。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社会资本投资人在面对征地拆迁等有关问题时,往往阻力很大,无从下手,需要政府出面解决,否则也将增加社会资本投资成本和难度。

2. 1. 2 社会资本投资的合理收益难以保障

社会资本无论以股权合作、特许经营或PPP模式,应始终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占有、谁支配,谁管护、谁受益”的投资原则,保障社会投资人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但现实中,对于准经营性或者公益性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效益,常常忽视其经济效益,使得项目未来收益难以保障[6]; 另一方面,这些项目往往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相对于投资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率低,若无相关政策、财政、金融等支持,将无法保障水利工程投资具有稳定的收益,则很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2. 1. 3 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融资能力较弱

目前水利工程融资市场发展较快,对于从事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形成了股票类、贷款类、债券类、基金类、融资租赁类、财政支持等六类融资方式[7]。但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融资能力较弱,主要体现为: ①商业银行贷款要求具备较高的融资条件,如抵押物、合理收费机制等; ②很难获得规模大、利率低、还款期长的政策性银行贷款;③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或者股票融资,要求参与项目具有较高的收益率,但是非经营性重大水利工程的收益率较低甚至无收益。

2. 1. 4 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

合理退出机制是社会资本投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结束后,在既不影响公共服务,又能保障社会投资人获得相应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社会资本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中退出,这是社会资本是否有意愿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关键。社会资本退出有两种途径: ①正常退出,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同期满后,按照合同约定的移交形式、移交内容和移交标准,依托各类产权、股权交易市场,为社会资本提供多元化、规范化、市场化的退出渠道。但政府应对运营中的社会资本进行严格监督,防止社会投资者因追逐自身利益而损害社会公众利益。②非正常退出,即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过程中,出现违约事件、国家政策变动或者不可抗力导致项目终止,项目实施机构要及时做好接管、回购、补偿工作,保障项目设施持续运行,保证公共利益不受侵害。但目前社会资本退出机制比较单一,且受非市场因素影响较大,投资风险与收益不对等[8]。

2. 2 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议

为更好地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政府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完善服务与管理: ①社会资本进入重大水利工程项目途径应更加透明化,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并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优秀投资者参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运营,明确其投资运营主体地位,赋予与之对等的职权。②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审批应更加规范化,对需要核准的项目,及时完成核准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制; 对需要审批的项目,按程序编制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实现项目核准审批简单、规范的流程。③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方式的设计应更加合理化: 对存量项目采用股权出让、委托运营、基金引导、整合改制等方式; 对增量项目,要确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 对准公益性或者公益性项目,可建立社会资本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与经营性项目( 土地开发) ”捆绑建设运营的方式。④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进出机制应更加科学化,根据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发挥其资本和技术优势,通过建立政府资金引导、项目财政补贴、完善价格机制,保障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具有合理的收益,并为社会资本自身的融资提供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降低其在合作期的经营风险,合作结束后可以正常退出。

3 某河流水环境治理项目PPP + 基金模式设计

3. 1 某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背景

某河流是北京市北部地区重要的排水河道,经多次治理,干流河道满足防洪排水规划。但是,由于河道周边人口多而杂,水环境脏乱差的问题长期以来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为此,北京市将某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纳入“北京市河湖水系连通及循环利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 ①河道清淤、绿化改造,大幅提升沿线生态环境; ②建成某河流河口湿地公园,具有雨水、洪水滞蓄功能,减轻下游河流的防洪压力,在此基础上建设水网、绿网、路网,实现“三网”融合,建成京城北部地区生态宜居网络。按照北京市政府明确的建设任务和职责分工,北京水务投资中心主要负责以下工程建设任务: ①某河流水环境治理工程,包括干流清淤工程、干流景观提升工程、断面考核监测系统工程。②湿地公园工程,包括河口滞洪区工程、老河湾治理工程、河口雨洪湿地公园。

3. 2 参与某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PPP + 基金的投融资模式

北京水务投资中心作为某河流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实施的主体,借鉴贵阳南明河治理市场化模式,计划采用“土地捆绑+ 河道经营”方式,按照“建设期资金靠土地收益、运行维护期资金靠资源经营”的市场化工作思路解决某河流生态治理及养护管理资金。其中建设期的河道生态治理和湿地公园建设的工程投资纳入土地一级开发成本,利用土地开发平衡收益; 运营期的河道及湿地养护、管理等费用通过生态资产、地下空间、沿线广告等综合经营解决。北京水务投资中心结合近期国务院、北京市政府《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文件精神,提出某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PPP +基金的投融资模式,加大社会资本对公益类水务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力度,将政府的政策意图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多方共赢。某河流治理项目PPP + 基金的投融资模式见图1。

某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PPP + 基金投融资模式为政府出资代持人( 项目业主) 联合社会投资人共同发起设立“某河流水环境建设基金”,规模暂定50 亿元。通过对基金交易结构、退出机制及增信措施的方案设计,计划以市级财政投入的10 亿元启动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投资40 亿元,解决项目资本金不足的难题,充分发挥社会资本技术、管理及资金优势。北京水务投资中心再通过股权合作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股,共同出资设立某河流水环境治理公司、某河流建设开发公司,分别承担某河流水环境治理及指定区域土地一级开发任务。通过建立PPP机制,辅以某河流水环境建设基金注资措施,可二次撬动融资杠杆,运用银行信贷、项目收益债券及中期票据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100 亿元。

4 结语

通过构建PPP + 基金的投融资创新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既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首都水环境治理的热情,提升全民环境保护理念,又可为社会资本投资水务基础设施提供参与的平台和载体,对于深化北京市水务投融资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摘要:论述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途径,揭示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的政府保障机制不健全、经营权和投资收益难以保障、退出机制不完善、融资困难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在对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以PPP+基金模式参与某河流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建设运营的运作方式。

关键词:社会资本,重大水利工程,投融资,改革,PPP+基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EB/OL].[2014-11-2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1/26/content_9260.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4-12-04].http://news.bjx.com.cn/html/20141204/570394.s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水利部.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EB/OL].[2015-03-19].http://www.gov.cn/xinwen/2015-03/19/content_2836367.htm

[4]毛慧芳.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几点意见[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31(3):60-61.

[5]刘汗,乔根平,徐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准公益性水利项目投资[J].水利发展研究,2013,13(4):18-21.

[6]胡昊,谢忻玥.以PPP推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J].国际商务财会,2014,28(10):73-76.

[7]施昌奎.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14,65(9):116-117.

社会化模式探索 篇10

当今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流行一句评价民谣:德育是“5+2=0”。即家庭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与学校里的老师在教育上作用相互抵消,使得孩子无所适从。为此,德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向不在于评价其科学性如何,而在于认真探究其间奥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学校教育的主导性,但因短期教育强化不力,使学生的某种品质或行为还未达到“定型”水平。学校教育的“短期”弱点,本应通过“三结合”之强化功能,使其向成熟水平发展,但受到的却是消极刺激,于是,学生的品德与行为必然产生“倒退”现象。其次,学生辨别是非能力、抵制外界诱惑能力和对社会复杂性认识能力之低下,是造成其品德、行为可塑多变的主观原因,学生有限的知识水平与多年学校德育不佳的现实,必然导致他们的明辨是非能力低下,再加上缺乏实际社会锻炼与意志力脆弱,又必然使其抵制外界诱惑与认识复杂社会能力的培养发生困难。在这种心理条件下,若恰逢社会消极影响,学生怎能不无所适从、盲目随从、行为多变呢?最后,社会与部分家庭的消极影响,的确是引发学生品德、行为多变的重要因素。

综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在教育时间、空间领域之差与相互之间教育力度、影响水平与监控措施的不协调性,实际上给德育工作造成了一个极为特殊的社会背景,其中教育的时、空差在此背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此背景下,幼稚的、可塑性强的一部分学生形成了口头上的朝向性(嘴上说得好),书面上的欺骗性(检查、作文写得好),行为上的多变性(校内外、家内外不一致)。此“三性”最终导致了学校德育的低效性与艰巨性。这大概就是“5+2=0”的基本原因所在。

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实际上,这句话的科学性在于它直观而形象地揭示了系统功能的原理,即“1+1+1>3”。按照这个原理,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最佳优化组合,进而实现改“5+2=0”为“1+1+1>3”的最佳功能呢?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三结合”教育的主阵地,目的性强、有计划、系统性强是学校教育的特性,因此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是“三结合”教育的重要一环。学校应进一步扎实做好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从提高素质的角度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开发一系列适合学校实际情况,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多门类、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爱好的研究性学习,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应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成长。应抓好德育工作,可通过学习先进、社会活动、自我评价、主体队会等形式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要采用多种方式向各单位、团体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配合的重要性,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从而让社会更好地了解学校,理解学校,支持学校。

二、加强家庭的教育参与

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信任孩子”。

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

2.“赏识孩子”。

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3. 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我为妈妈洗洗脚”、“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为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 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宽容、创新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5. 对不同性格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最初起作用的是家长,家长的性格是孩子的榜样。家长应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性格,并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于“激动型”性格的孩子,要帮助他们找到发泄精力的适当途径,如讲故事、做游戏等,要求他们做好每一件事,以增强他们的耐心;不要轻易满足他们不合理的要求,以抑制他们的任性;要注意消除他们的依赖性,不让他们在家里形成特殊地位。对于“内向型”性格的孩子,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胆量,多表扬、多鼓励,以增强他们的信心,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及时帮助解决心理障碍。对于“固执型”性格的孩子,不可采用命令式,最好的方法是建议和忠告方式,表明自己的意见,引导其逐步改变固执的心理状态,不仅要有耐心,而且要特别注意方法。

其次,家长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了教育好子女,家长有必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营养学和社会学的一般知识,这无疑能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以广泛地指导孩子的生活,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行为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

2.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掌握爱与严的分寸,树立强烈的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和荣誉感,尊重别人,善意待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自身积极的情感来激发孩子良好的情感。

3.具有自信、自尊、自制的良好心理。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满怀信心,正确全面评价自己,以健康的心理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4.尽心建立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整洁有序的家庭物质环境,建立平等的家庭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进而塑造出有协作、民主、开放与进取精神的健全个性。

三、加强社会的教育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来自于社会正、负两面的信息交替作用于学生。信息化的社会里一些不健康的电影、电视、书籍,不文明行为都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网络游戏的低龄化也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很难自拔。尤其当前“拜金主义”的普遍存在,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错觉:老师教的是虚假的,离社会现实太遥远了。这无疑是对学校教育的致命一击。面对这些影响教育发展的不良现象,社会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1. 让学生进一步走入社会,提高综合素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组织学生进一步走入社会,开展更为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2. 切实加强校园周边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管理和网吧专项整治工作,为中小学生提供健康便捷的网上绿色空间。

3.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周边地区治安管理,做好安全防范教育,严防各类案件和事故发生。

4. 宣传社会知识。加强学校与社会宣传部门的联系,开展社会知识的宣传讲座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书写调查报告和活动心得,好的文章在学校的网站上发表,这样使教育的力度更大,影响更深远。

社会化模式探索 篇11

方国强,金坛市委书记,这位曾在武进、溧阳、常州市多地担任组织部长、党工委书记的常州本地人,对金坛古往今来的历史、发展,可谓熟稔于心、评说肯綮。

金坛号称“江东第一福地”,有其历史地理的成因。

江东,是秦汉以后一段历史时期对芜湖、南京以下长江南岸的大致称谓,从历史地理上看,相当于今日江南的范畴。自宋代以后,“江南”之称谓又逐渐取代“江东”,成为一个更广地域的专属名词。

在中国,“江南”是最具人文特征的一方山水。这里向来有“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没有冲决莽原的大河奔流,没有剑拔弩张的山岳崔巍,有的只是“水似眼波横,山似眉峰聚”的妩媚与温婉,有的只是“苏常熟,天下足”、“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富庶与繁华。从物产、景色再到风情,苏南无疑是美好、诱人的。吴侬软语,邻里敦睦,人文蕴藉,室雅和美,社会楷模,非“人间福地”其谁可堪?

在这样的历史人文背景下,所谓“江东第一福地”的金坛,在当今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地区之一的苏南,就占据了特殊的地位,以打造今日“江南第一福地”为期许的金坛,对江南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金坛,隶属于常州市,东接常州而傍上海,西贯茅山而拱南京,北挽丹阳而偎长江,南邻宜兴而襟太湖,唐垂拱四年建县,历史已逾1200多年。

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6000年前的金坛“三星村”人类文化遗址,挖掘出世界迄今最早的大米标本和蚕图腾,这一重大发现,改写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将中国人类社会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

金坛境内生态环境优美,山水资源丰富,农耕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林深泉清、风景秀美的茅山,以道教圣地而著称,为中国三大道教圣地之一,三座主峰南北蜿蜒数十里,层峦叠嶂,气象万千,唐宋以后被列为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誉。这就是金坛被称为“江东第一福地”的由来。

方国强书记认为,“江东第一福地”是对历史上的金坛的尊称。如今的金坛,传承的应该是江南文化的精华,建设的应该是更加美好的“江南第一福地”。

方国强书记说:“在中国古代,一个理想的农业文明社会,其形态和内涵正如《孟子·梁惠王上》所提倡的那样,‘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即养民、教民,使其安居乐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秉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一个美好的“江南第一福地”具有怎样的形态和内涵?

从区域性经济格局看,金坛位于长三角地理中心,属于苏南经济发达板块,东连上海和苏锡常都市圈,西望六朝古都南京,南达人间天堂杭州,北通黄金水道长江,区位优越,水陆空交通十分便捷,市内可通千吨级船,距南京禄口机场、常州奔牛机场只有40分钟的路程,沿江、扬溧两条高速公路在金坛横贯东西,纵越南北,构成长三角中心地带的交通枢纽。

凭借这些依山傍水、交通便捷的优势,近年来,金坛围绕“生态文明市”建设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业,全力推进茅山、长荡湖和城南三大板块建设,为打造“江南第一福地”奠定了必备的基础。

方国强书记认为:“‘福地’一词,是生活在金坛这个城市的人们的共同愿景和期盼。生态环境好,呼吸的都是新鲜空气,喝的都是放心的水,既有城市,又有现代化的农村,亦城亦乡;既有江南的风情和格调,又有现代化的设施和配套,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经济和社会、民生事业都能和谐共荣,协调发展,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造就一个全新的“江南第一福地”,即是金坛执政者的理想,也是其践行不渝的目标。为了建成这一美好家园,壮大地方经济实力,成为必须夯实的基础。

如今的金坛市,正大力推进“开发区、滨湖新城、茅山风景区、长荡湖风景区”四大功能板块建设;举全市之力,支持金坛开发区“二次创业”,规划建设光伏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新兴产业园,使之成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和节约集约的示范区;滨湖新城围绕“产城一体、水城相融、生态低碳、江南特色”的总体特色,突出建设“智慧新城”、“低碳新城”,确保“三年展新貌、五年成规模”;茅山风景区以打造国家级养生休闲度假胜地、中国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为目标,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极;长荡湖风景区围绕湿地公园建设,打造具有高品质、高知名度的旅游度假风景区。

社会化模式探索 篇12

一、当前社会消防宣传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消防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群众和企业单位对消防的意识较为薄弱, 从而导致消防技能和能力较低。同时在一些旧的社区中, 由于相关部门投入的资金较少从而导致社区出现消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现象发生, 甚至从未开展过消防宣传的活动。其次, 部分偏远山区的学校, 由于消防宣传教育较为落后, 从而导致学生的消防意识薄弱。对于此, 相关部门若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 那么在出现火灾等状况时, 许多人会因为错误的逃生行为而受到严重的伤害 (1) 。

(二) 消防宣传覆盖面不够广

在大型企业中, 会定期进行消防宣传活动, 但是在小型企业中, 由于企业领导对消防宣传的工作开展不够重视, 从而导致企业员工缺乏消防意识。同时, 部分企业开展了消防宣传活动, 但是由于消防宣传覆盖面不够广, 因此致使部分人消防意识较为薄弱。其次, 一些社区缺乏消防宣传活动, 对于此现象, 相关部门应鼓励社区开展相关的消防培训活动, 从而扩大消防宣传的覆盖面积, 使人人都具备较高的消防宣传意识。再次, 在进行消防宣传培训时, 还应注意培训的方法要符合社区的发展要求, 从而使其宣传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 消防宣传深度不够

目前我国消防宣传工作的进行往往是通过开展讲座等传统的形式, 缺乏宣传重点。并且在讲座中并未强化火灾的危险性和在遇到火灾时该如何正确的逃生。因此由于讲座的内容过于强调理论化, 致使消防宣传的重点无法凸显出来。其次, 在讲座中缺乏相应的事例分析, 因此使人们在听讲座时无法对某些理论话语进行透彻的理解。因此相关部门应加深消防宣传的深度, 对消防宣传工作形式进行相应的完善, 从而确保群众能更清楚地了解到消防宣传的重点内容 (2) 。

(四) 媒体支持力度不大

当前社会消防宣传教育方面存在着媒体支持力度不大的现象。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 由于报纸等传统的媒体版面有限, 因此报社不愿意将消防宣传教育等无吸引力的内容放在版面中, 降低新闻内容对读者的吸引力;第二, 如今的媒体实现了商业化的经营方式, 因此在报道相关内容时都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因而致使其对社会消防教育的宣传力度较弱。

二、推动消防宣传社会化新模式的措施

(一) 建立消防宣传体系

为了推动消防宣传社会化新模式的有效发展, 首先应建立消防宣传体系, 并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对消防宣传体系进行有效的推广, 同时通过相应的措施鼓励群众参与到消防宣传体系的建设中来, 使群众大大提高消防宣传意识。同时, 单位企业应提高对消防宣传体系的重视, 在企业领导的带领下, 建立相关的消防宣传体系的宣传机构, 并将宣传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 以便提高宣传工作者对工作的积极性, 进而促使消防宣传工作能落到实处。

(二) 突出消防宣传重点

在社区和学校中进行消防宣传工作时, 宣传者在进行消防宣传工作前, 应明确掌握消防宣传的重点, 进而在开展消防宣传工作时, 可以在活动中将消防宣传教育的重点凸显出来, 例如, 在消防宣传教育中重点强调灭火的技能等, 从而较好地提高群众的消防知识和实践技能。其次, 消防宣传的相关部门要借助媒体的力量, 扩大消防宣传的范围, 并利用模拟火灾案发现场等, 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进而通过实战演练, 更好地提高群众的消防技能, 并以此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宣传氛围。

(三) 完善宣传软硬件建设和创新

传统的宣传方式宣传的范围较为狭窄, 因此, 消防宣传部门应完善宣传硬件的建设和创新, 充分利用社会的现有资源, 建立相应的宣传平台, 以便扩大宣传的广度。其次, 在消防宣传活动中, 还应对传统的宣传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 引进相应的软硬件, 从而丰富宣传活动的内容, 使群众能积极的参与到消防宣传活动中, 使宣传效果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同时, 相关部门还应培养专业的消防宣传人才, 为消防宣传工作的进行提供有利的条件。

(四) 建立媒体联勤联动机制

为了推动消防宣传社会化新模式的有效发展, 现代化的媒体之间也应实现有效的合作, 例如, 通过报纸与电视、广播的有效结合, 建立现代化的立体传播网络, 使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消防部门宣传的一些消防知识。其次, 政府相关部门应利用其自身的权力, 促使媒体与消防部门的紧密合作, 引导媒体对消防部门的公益活动进行定期的宣传, 建立媒体联勤报道机制, 使得公众能获取更多的消防常识。再次, 新兴的自媒体应积极配合消防部门策划、制造积极舆论, 推动消防宣传社会化新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三、整合资源力量, 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新举措

(一) 创新整合, 强化服务

为了强化消防宣传教育活动的进行, 相关部门应整合资源力量, 对社会消防管理进行相应的创新。第一, 社会消防管理应设计相应的监督工作, 从而确保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并促使消防宣传者能积极改善宣传方式, 使宣传教育活动的进行达到最佳的效果;第二, 对企业的员工要进行定期的消防宣传技能的培训, 从而提高员工消防意识的同时, 提升员工对消防宣传工作的认可, 为社会消防管理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 因地制宜, 积极整合

各地区由于地形的不同, 因此消防环境存在着差异。对于此, 社会消防管理应根据地区的具体状况设置相应的消防配套设备。并在开展消防工作前, 对消防教育的地区进行相应的实地考察, 从而通过利用地区的资源, 对消防宣传工作进行较好的完善, 并促使社会消防管理模式符合地区的发展。其次, 在相关部门制定社会消防管理模式时, 一定要有效地利用地方的资源, 以便能达到最佳的消防效果。同时在消防管理模式中要对突发应急处理的责任进行相应的落实, 从而保证在发生突发事件时, 可以有效降低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害 (3) 。

(三) 整合新兴媒体, 提升宣传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成为有效的传播手段, 手机终端的科技化升级, 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遍知天下事。因此, 消防宣传部门应借助新媒体发展良好的机遇, 抓住新媒体扩散速度快、关注人群多等优势, 扩充消防宣传的途径, 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充分地通过草根平台、自媒体传递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和事, 传递正能量。通过对新媒体的有效运用, 传送更多的消防知识, 提升消防宣传的效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探索消防宣传新模式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为消防宣传工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人们提高了对消防宣传的关注度, 与此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应对社会消防宣传社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本文从当前社会消防宣传社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 进而详细阐述了推动消防宣传社会化新模式的有效措施, 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为消防宣传新模式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社会资源,消防宣传,新模式

注释

11 储志娟.浅析消防监督与消防管理的区别与联系[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45 (12) :112-114

22丁懿斐.消防宣传不能滞后于时代全国各地消防宣传工作亮点纷呈[J].新安全东方消防, 2011, 35 (08) :120 -122

上一篇:产业特征论文下一篇: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