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特征论文

2024-10-02

产业特征论文(精选12篇)

产业特征论文 篇1

20世纪70年代末, 意大利西北部传统工业区遭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出现经济衰退, 而其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经济却呈现不减的增长势头, 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学者们探求其背后的原因, 发现这些地区集聚了大量的专业化中小企业, 协作网络十分发达, 传统产业因集聚而极具竞争优势。这种名曰“第三意大利” (The Third Italy) 的区域, 与19世纪末马歇尔观察到的产业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因此被称为“新产业区” (New Industrial District) 。从此学术界掀起研究产业集聚理论的热潮。产业集聚是指某一产业或某几个产业及其在价值链上、物质流中相关的支撑企业在一定地域内高密度地集聚乃至聚合的过程。尽管学界已经出现大量的研究成果, 但迄今为止产业集聚的基本特征尚未有定论。本文尝试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空间接近与临界聚集特征

产业集聚具有空间接近 (Proximity) 特征。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削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相反社会经济活动却日趋集聚化。产业集聚客观上要求价值链上或物质流中相互关联的企业在特定空间上高密度、近距离地集聚, 以创造资本、土地、劳动、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集聚的条件, 进而吸引供应商、客商大量集聚, 微观主体因其区位优势而自然获得利益。空间上越充分地接近, 人们面对面地交流和“干中学”机制逐渐形成, 就越能促使正的溢出效应的发生和资源的共享, 外部经济性自然显著。产业集聚的空间接近性还为微观主体联合行动, 共同创造动态集群效应作好了准备。

产业集聚具有临界聚集 (Critical mass) 特征。产业集聚体内需要聚集充分多的、超过临界数量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关联、互动, 形成相互依存、功能互补的状态, 才能对微观主体的绩效产生实质性影响。因为从产业集群的外部来看, 只有企业的大量集聚才能实现规模经济;从内部来看, 唯独如此才能实现范围经济。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产业集群作为市场和企业之中间组织存在的经济学基础。

二、相互关联与交互作用特征

产业集聚具有相互关联 (Linkages) 特征。产业集聚是相互依存的企业通过一条增值的价值链或物质流联结而成为一个生产网络。当它们同处于一条产业链的上下游, 具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纵向合作、协作互补将成为第一要务, 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共享最终需求这个共同的目标市场。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 原材料生产专业化、中间产品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专业化甚至某一工序专业化, 微观主体之间相互关联, 接近而互动, 由此创造出规模更大的市场, 每个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最终市场相连接, 并有获取各自利润的可能性。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形成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类似于生物生态系统那样的共生共存的生态环境, 有生命力的企业在这种产业生态环境下都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当它们处于同一产业的产品生产, 相同或类似的生产工艺促使企业增强关联性, 共同开拓终端产品市场, 横向的竞争关系迫使企业想方设法增加产品差异化, 竞争中有合作, 合作中衍生出新业务、新企业, 由此创造出范围更广的市场, 使栖息于同一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体结网而共生。当它们处于不同产业却因物质流交换关系而形成类似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的产业网络结构时, 一种有机体是另外一种有机体的食物, 作为捕食者的有机体和作为食物的有机体之间在数量上存在相互制约的作用, 从而维持生态圈的平衡。一个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产业的投入, 数量相互匹配, 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共生体。

产业集聚具有交互作用 (Interactions) 特征。产业集聚在空间上接近和专业化分工还不足以维持群落竞争优势的长期存在, 在满足一定水平的、积极的交互作用条件下, 集群效应才能发挥出来。产业集群内知识产生、转移和分享非常频繁, 企业、机构、个人之间发生强烈的信息交换以提升区域的创意性社会氛围, “干中学”通过技术外溢 (Spillovers) 获得意想不到的副产品, 地方化知识大多是以非编码形式存在的, 有关竞争者的产品设计、材料使用和市场开发等信息的溢出在集群内司空见惯, 非正式交流可以促进默认知识 (Tacit knowledge) 的传播, 加快技术的扩散并引起新一轮创新的开始。产业集聚为共有技术开发创造了条件。微观主体相互作用把技术创新向深度推进, 由集聚、聚合形成的产业集群通常会引致创新集群。

三、弹性专精与模块化特征

产业集聚具有弹性专精 (Flexible specialization) 特征。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三意大利”现象的出现激发了对地方化生产网络的讨论。1984年皮埃尔 (Piore) 和萨贝尔 (Sabel) 合著的《第二次产业分工》一书对新产业区发展模式予以诠释, 提出弹性专精即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1989年他们又进一步指出推行高度分解、弹性专精的生产系统是区域成功的一个基本因素。实际上它构筑了由大批量、少品种、刚性化的“福特制”时代向弹性专精生产方式的“后福特制”时代转变的分水岭。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与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弹性专精生产方式创造了压力和条件。针对多品种定制生产, 即使在大企业内部组织生产, 规模经济优势也难以充分发挥, 产业集聚恰恰提供了一种生产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的“场所”。在生产过程中精密的劳动分工为获取生产的灵活性创造了先决条件, 中小企业集中力量做好自己最具优势的那一个环节, 做精做专, 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 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又使每个企业只集中于一个小范围的大规模生产。产业集聚由多个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在弹性专精基础之上建立起一种竞争协作的关系网络, 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可以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弹性专精生产方式虽然源自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聚区, 但它同样适用于大企业为主导, 大中小企业共生的产业集群。如日本的丰田汽车集群除了自己有8个专业化工厂外, 与外部直接协作的有450多家工厂, 这450多家工厂又有1500家协作工厂, 这1500家工厂的外围又有许多协作工厂。主导企业只抓住价值链的核心环节, 把非关键性的环节外包给专业化企业, 把零部件生产交给具有专有技术和技能的企业, 如此形成一个弹性专精的生产网络。

产业集聚具有模块化 (Modularization) 特征。所谓“模块”是指半自律性的子系统, 通过和其他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而把复杂的系统分拆成不同模块, 并使模块之间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信息沟通的动态整合过程就叫做“模块化”。模块化分解和模块化集成都是模块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现代社会产品技术日益复杂, 单独的微观主体已不能完成所有的生产经营过程, 全能型的企业将无法生存, 因为不同企业通过协作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模块化使企业能够驾驭日趋复杂的技术, 通常把产品分解为模块这样的子系统, 设计者、制造者和用户都获得了很高的灵活性。IBM公司于1964年推出的360系统就是最早的模块化电脑, 同一个模块往往有众多的企业参与研发, 通过淘汰赛最终是赢者通吃, 由此引发了信息产业集聚硅谷的现象, 有人把硅谷的成功归结为模块化的成功。当前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制造业务转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整个产业链上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却保持高度一致, 模块化的即插功能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以及市场多样化的满足。产业集聚上下游每一个环节都会集聚大量的企业, 模块集成商和模块制造商已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 而呈现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模块化生产方式不仅存在于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还广泛存在于家具制造、钟表制造、汽车制造甚至金融服务等产业集群之中。

四、嵌入本土与嵌入全球特征

产业集聚具有嵌入性 (Embeddedness) 特征。嵌入性是新经济社会学的一个概念, 是指人们的经济行为嵌入社会关系之中。格兰诺维特又进一步将嵌入性分成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 前者是指经济行为者嵌入其所在的关系网络中并受其影响, 后者是指经济行为者及其所在的网络在更宽的视野嵌入社会结构当中, 并受来自社会文化、制度环境的影响。产业集聚过程中嵌入关系网络, 各经济主体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联系相当紧密, 交流十分频繁, 长期协作中形成了群落的内在规则和行为规范, 将降低交易费用, 多次重复博弈甚至无限次博弈促使合作机制的建立, 信任文化一经形成将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强化和持续。产业集聚嵌入当地已形成的社会文化氛围中, 深深扎根, 才能枝叶繁茂。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征的社会资本, 如善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开放的文化传统等等, 产业集聚借助这种“软”要素, 确实能够提高既定投入下的预期收益。产业集聚若建立在“沙滩经济”、“飞地经济”基础之上, 难以嵌入或没有嵌入本土, 集聚终究会走向其反面——分散甚至消散。产业集聚嵌入行为者的信息共享关系网络, 嵌入当地经济社会文化, 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集聚、聚合, 构筑有竞争力的经济群落。

笔者认为, 可以将嵌入性外延加以伸展, 产业集聚还具有嵌入全球价值链 (Global Value Chain) 的特征。产业集聚专业化创造的巨大生产能力必须靠全球市场来消化, 不论是高技术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 都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嵌入全球价值链, 在销售环节通过贸易方式、在制造环节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都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可选路径, 嵌入是参与国际分工的第一步, 也是产业集聚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起点。产业集聚嵌入全球价值链之后, 逐步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最终实现其升级, 才能分享价值链上更大的利益。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规划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臧新.产业集群产生原因的理论困惑和探索[J].生产力研究, 2003, (1) .

[2]蔡秀龄, 林竞君.基于网络嵌入性的集群生命周期研究——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J].经济地理, 2005, (3) .

[3]李平, 狄辉.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的价值决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9) .

[4][日]青木昌彦, [日]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5]Ivo Mossig.The Networks Producing Television Pro-grammesinthe Cologne Media Cluster:NewFirmFoun-dation, Flexible Specialization and Efficient Decision-making Structure[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Vol.12, No.2, March2004.

产业特征论文 篇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吴利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魏后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刘长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些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块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例如,浙江省目前已形成了成百上千个专业村、专业镇,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就有500多个,大约占了浙江工业产值的一半。广东省各种产业的集聚现象也十分明显,据初步估计,在240多个建制镇中传统产业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镇就接近60个。此外,苏南地区的IT产业、晋江的制鞋业、山东寿光的蔬菜、河北清河的羊绒和北京中关村的信息产业等都形成了发展良好的产业集群。当然,其中大多数都还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或者说是具有集群某些特征的产业集聚现象,是“准集群”。但还是可以看出,产业集群不再是少数地区的特殊现象,现已成为中国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模式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地区产业发展出现了集群化趋势。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和它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使它成为政府和学术界重要的关注对象。本文在回顾中国产业集群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中国产业集群的驱动因素、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以及集群对地区经济的作用。

一、中国产业集群的兴起及其特征

1。产业集群在中国的兴起

产业集群并不是现代经济才出现的组织方式,欧洲早在19世纪就存在不少特色“产业区”(马歇尔,2005),只是当时没有被称为产业集群,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广泛深入地研究。在中国古代,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从现代经济学的视角也都可以看作典型的产业集群。但是,建国之后,中国逐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具备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产业集群伴随着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而逐步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开始,首先在广东、浙江等地区出现一些产业集群,随后不断发展并向周边地区和更大的产业范围扩展。

目前,国内已形成一批典型的产业集群或“准集群“,达到数百个之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国内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占有较高的比重,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界定标准的缺乏与识别手段的限制,对于产业集群的准确数量没有统一的结论。而且,由于当前对产业集群的理解和识别存在严重的泛化问题,将产业与产业集群混同,或简单地将产业集群等同于主导产业,所以不同学者对国内产业集群数量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例如,2001年浙江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对全省的产业集群进行调查,并得出结论,在88个县市区中的85个,共有产业集群800多个,分布于纺织、制衣、制笔、电器、机械制造、医药等175个大小行业,有工业企业23。7万家,吸纳就业人员380.1万人;而全国各类产业集群则达数千个,主要分布在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电子、信息、医药、塑料、汽摩配件、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行业(顾强,2004)。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列举了全国主要的产业集群,共有736个(倪鹏飞主编,2005),虽然比上面浙江省所列出的集群数量要少,但也还是存在泛化的问题。有鉴于此,在此列出的只是一些经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并研究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现象,表1列出了其中的一部分,从中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产业构成与基本特征等可以做出基本判断。

表1  中国部分地区代表性产业集群

省份

地区

产业

省份

地区

产业

北京

中关村

信息产业

浙江

安吉县

竹制品

河北

辛集市

皮革

绍兴县

印染、制造

清河县

羊绒

嵊县

领带

江苏

苏州市

电子、服装

诸暨市

袜业、衬衫

昆山市

电子

义乌市

小商品

吴江市

电子

永康市

五金

浙江

萧山市

化纤

衢州市

羽毛球

宁波市

服装

临海市

彩灯

鄞县

服装

福建

晋江市

服装、旅游鞋

余姚市

模具

江西

景德镇

陶瓷

永嘉县

纽扣

山东

寿光市

水果、蔬菜

平阳县

塑料编织

广东

潮阳市

针织

苍南县

标牌

澄海市

玩具

瑞安市

摩托车配件

佛山市

陶瓷

乐清市

低压电器

顺德市

家用电器

海宁市

皮革

南海市

布绒玩具

平湖市

箱包

江门市

摩托车配件

桐乡市

羊毛衫

新会市

不锈钢器具

温州

鞋革、服装

深圳-东莞—惠州

计算机配件

湖州市

童装

2. 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

中国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首先表现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特别是沿海与内地之间,其次表现在不同省份之间,最后还表现在城乡之间,下面分别论述。

(1)区域分布情况

总体来看,市场经济发达、市场机制健全的地方,产业集群更加容易出现.由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等,沿海地区经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得到发展,专业镇、专业村不断涌现,块状经济十分活跃,形成各种产业集群或者说“准集群“。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势头也呈现出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再到环渤海地区逐步“北上”的发展轨迹(倪鹏飞主编,2005)。并且,随着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也有所发展,中国产业集群的地域范围表现出从沿海到内地不断扩展的态势.①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改革起步较早的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也早于其他地区。目前,这里的典型产业集群主要有东莞电脑及相关产业集群、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佛山市顺德的家电产业集群和石湾镇的陶瓷产业集群、汕头市澄海的玩具产业集群和潮阳的针织品产业集群,以及中山市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等。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首先在深圳等地区进行试点,随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依靠其区位优势和各项优惠政策迅速发展起来。该地区发挥靠近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区位优势,吸收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依靠地区廉价劳动力大力发展外向型的加工业。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在选择投资地时为了规避风险,减少信息成本,一般偏好已有外商投资的地方,使得这种产业发展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地区集聚的特点,尤其是投资方向相同或相关的外资企业,这种“扎堆“的集聚倾向更为明显。因此,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地区从发展之初就集中了大量的相关产业的外商投资,这些外商投资的集中地很快成为某一产业的集中地.随后,一些国内投资人也纷纷设厂,加入该地区的产业发展行列,因而地区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内部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发展成为某一产业的企业集群。

②浙东南地区

浙江是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地区,也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最为迅猛的省份,“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集群成长模式已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并成为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根据浙江省经贸委调查,2003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或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149个,工业总产值(或销售收入)合计1万亿元,约占全省总量的52%。其中,产值50亿元以上的有35个,100亿元以上的有26个,200亿元以上的有6个(朱华晟,2003)。这些地区的单个企业规模并不大,有很多甚至是家庭作坊式企业。但由于大量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该地区形成的行业规模却很大。在改革开放之初,浙江大部分地区没有像珠江三角洲地区那样享受到大量的政策性优惠,以温州和金华为代表的浙南地区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了一条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单位,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供销人员为骨干,以小商品生产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温州模式”.从专业化类型看,有绍兴的轻纺产业、海宁的皮革产业、嵊州的领带产业、永康的五金产业、乐清的低压电器产业、诸暨的袜业等等。这些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依托。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如果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是“三来一补”等加工贸易带动的话,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则主要是以地区产业园区为主形成的.苏州、宁波及其周边地区依托临近上海这一经济、技术辐射中心,乡镇企业发展较早,经济基础比较好等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建立了一批不同规模的产业园区。这些园区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许多很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主要有苏州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宁波的服装产业集群等。

④环渤海湾地区

除东南沿海之外,山东、河北、北京等地也涌现了一批产业集群,主要有山东寿光水果蔬菜产业集群、文登工艺家纺产业集群,河北清河的羊绒产业集群、辛集的皮革产业集群、白沟箱包产业集群、胜芳金属玻璃家具产业集群,北京的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群等。在上述产业集群中,北京的中关村可以看作为中国高科技产业集群的代表,发展比较早,其他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发展也较晚。这些特色产业有些是发挥传统的优势,在过去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安国的中药产业集群;有些是接受城市工业的辐射,在为城市工业的服务中,由城市逐步带动发展起来的;有的则是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先在一些点上干起来,然后逐步扩展,由专业户发展到专业村,最后在一个区域内形成生产同类产品的特色产业集群,如清河的羊绒产业集群;有些则是依靠本地资源优势,通过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形成的,如寿光的果蔬产业集群.⑤其他地区

虽然中国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发育较好的产业集群更是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和浙东南地区。但是,近年来中西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产业集群化的趋势,或者说具有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和发展潜力。例如,中部地区有湖北武汉光电子产业集聚,湖南浏阳花炮产业集群,江西赣州稀土新材料集中区等;西部地区有陕西户县纸箱产业集群、四川夹江陶瓷产业集群,重庆摩托车产业也有集群化的趋势;东北地区长春汽车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大庆石化产业等也出现了较明显的集群化趋势。不过,从总体上看,目前中西部地区还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企业之间的联系还比较少,同类或相关企业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地方产业配套能力较低。

(2)省市分布情况

目前,中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省份。这五个省的产业集群数量占到了全国总数的很大比重。例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至今为止授牌批准设立的前六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包括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纺织产业特色城(镇),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沿海省份(见附录)。科技部设立的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也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

浙江是我国产业集群最为密集的地区。据浙江省经贸委调查,2003年浙江省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块状经济“有149个,工业总产值合计1万亿元,约占全省总量的50%(董树荣,2005)。其中,较典型的有温州鞋革和服装、绍兴(县)印染和织造、乐清低压电器、萧山化纤、海宁皮革、嵊州领带、永康五金、永嘉纽扣、桐庐制笔、诸暨袜业等。目前,这些“块状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专业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例如,温州市区打火机产量占世界的70%;嵊州领带产量占全国的80%、占世界领带市场的30%;永康衡器产量占全国的2/3;苍南铝制徽章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5%;海宁许村、许巷的装饰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5%以上;乐清柳市的低压电器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3。从表2中可以看出,浙江省一些主要块状经济(或产业集群)占全国的市场份额都很大,其中义乌小商品、嵊州领带、诸暨大唐镇袜业、永康五金、温州打火机、永嘉桥头镇钮扣等都超过50%,而绍兴纺织、宁波服装、温州鞋革、台州摩托车、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诸暨大唐镇袜业等的产值规模则超过200亿元。

表2  浙江主要块状经济发展情况

名称

产值

(亿元)

占全国

市场份额

名称

产值

(亿元)

占全国

市场份额

义乌小商品

289

70%

永康五金

250

超过50%

绍兴纺织

737。8

33%

温州打火机

20多

80%(占世界份额)

台州摩托车

312

10。5%

宁波服装

500

12%

温州鞋革

439。5

25%

永嘉桥头镇钮扣

20多

85%

嵊州领带

100

90%

仙居白银

25%

海宁皮革

135

25%

铜庐制笔

27

40%

诸暨大唐镇袜业

236

65%

迂缓阀门

90多

30%

资料来源:秦海霞,《“小狗经济”的惊人能量》,《小康》2007年第2期。

此外,广东、福建、江苏等省产业集群也比较多.据统计,广东省经济规模达到20亿元的专业镇有160多个。在这些专业镇中,以工业产品为主的专业镇大约占了90%以上。2003年,这些专业镇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广东省的份额接近1/3(王珺主编,2004)。较典型的专业镇有顺德容桂的家电,中山小揽的五金,古镇的灯饰,澄海的玩具,西樵的纺织品,大沥的铝型材,石湾的陶瓷,伦教的木工机械,乐从的家具,虎门的服装,东莞石龙、石碣和清溪的电子工业等.如中山古镇民用灯饰销量占全国的60%以上,大沥铝材产量占全国的40%,江门恩平麦克风占全国销量的70%以上。据统计,目前福建省已初步形成了60个不同规模的“准集群”,总产值38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2%。其中,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有10个,产值规模220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在30亿至100亿元之间的有13个,产值规模960多亿元(刘义圣,2005)。较典型的有泉州晋江和莆田的鞋业、厦门和漳州的视听产品、石狮的服装、长乐纺织、泉州箱包、漳州家具、福安电机电器、南安水暖器材、德化工艺陶瓷等.江苏省产业“集群化”推进也较为迅速,现已形成各类“准集群”约110个,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5320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2004),相当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近40%。较典型的有昆山PC制造、常熟服装服饰、邳州板材加工、丹阳眼镜、杭集牙刷等。例如,扬州杭集镇的牙刷占据国内80%的市场份额,占世界22%的市场份额,成为世界最大的牙刷生产基地。赣榆县古河套村每年生产各类酒瓶盖达6。5亿个,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

(3)城乡分布情况

以上反映了产业集群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情况和主要集中地区,然而在这些地区内部,产业集群往往也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更多出现在一些边缘地区、城市周边地区.除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少量集群外,中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和小城镇兴起的,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而不是人口和产业更为密集的城市中心区.例如,目前全国授牌的纺织产业特色城(镇)中绝大多数都是以镇为单位;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这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典型的区位特征,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相当一部分小企业是从农村乡镇发展起来的;二是中国不少地方在城市周边进行了各种园区建设。最明显的就是分布在浙江、广东、江苏等省的特色、专业村镇:由于“三来一补”带动而形成的广东珠三角产业集群,当初外资进入时,正是看重村镇土地成本的低廉,而选择一些村镇建立合资企业;温州产业集群的发起者基本都是本地农民,且很多都是通过农村家庭工业而逐步形成,例如苍南标牌集群在苍南县的金乡镇,东方电器之都在温州市的柳市镇,等等。产业集群的结构和组织特征

(1)产业构成以传统产业、低附加值生产活动为主

企业生产活动按所处产业可以分为现代产业和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高附加价值产业和低附加价值产业等,按产出的性质还可以分为最终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一般中间产品生产等,集群中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活动特征决定了集群的产业构成。从产业构成和生产形式来看,目前中国的产业集群覆盖了从纺织、制衣、五金机械等传统产业到医药、电子等现代产业,既有中间产品生产也有最终产品生产,既有有形产品生产也有无形产品生产,但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主要依靠劳动力低廉来获取竞争优势,高技术产业集群和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的发育还非常滞后(钱平凡,2003).虽然产业集群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但大部分还只是集中在轻工产业领域,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塑料、汽摩配件、五金制品等是出现产业集群较多的几个产业。大多数集群的产品为最终消费品,其中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纺织产业集群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在重工业领域,只有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的特点比较明显,而在其他大中型机械设备制造业和能源行业中,产业集群则出现较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数量十分有限。少数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个别地区。

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各地的产业集群大都呈现出一种“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组织结构,即赢利较少的生产制造环节能力较强,而利润丰厚的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这说明,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还局限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仍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由于众多的小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过度竞争,靠产品数量多和价格低取胜,由此导致利润摊薄,大量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随着大规模产业集聚造成的要素成本上升,如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到期,很容易促使现有集群内企业大规模向外迁移。

(2)组织结构以非国有中小企业为主

从产业组织结构看,中国的产业集群几乎全部是中小企业群生型,而没有像美国和日本那样形成许多大中小企业共生型产业集群.中国产业集群中除极少数为较大型企业外,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而且大部分为个体、私营企业.在广东珠三角产业集群和浙江省产业集群中,由于这些产业集群形成之初的企业投资基本上来源于外资与本地私人资金,决定了这些集群内的企业基本上都是由非公有制企业构成.据统计,截止2001年底,东莞市拥有各类纺织服装企业6523家,其中“三来一补”企业1210家,三资企业1622家,民营企业4660家.浙江省总人口4600万,平均每27个人当中,就有1个个体、私营企业(吴德进,2005).作为浙江产业集群的发源地温州市,原本就没几家国有企业,产业集群内的国有企业更是不到千分之一.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国有和集体企业所占比例已从1990年的78%下降到2000年的17%。这主要是中国改革的路径造成的:中国的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比较滞后,而非国有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因而以“大而全“组织模式为主的中国大型企业基本上难以形成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集群核心。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与分类

1。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驱动因素

(1)市场是主要驱动力量

就中国产业集群的产生而言,绝大多数是在市场规律作用下由企业自我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广东珠三角的产业集群是由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下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浙江温州一带是依靠当地企业家和工商业发展起来的特色品产业集群,而北京中关村则是依托密集的国家高科技资源形成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都是市场力量驱动下自发形成的,当地政府只是在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后才加以引导。而且,从发展历史看中国产业集群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市场,无论是外资还是民营企业,都是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充分利用市场不断扩大和开放不断深化的大好时机,实现了空间集聚和产业分工合作,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并在其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例如温州柳市镇的乐清求精开关厂,1984年7月创办时是一个典型家庭作坊,只有5名职工,年销售收入不到1万元,但是它抓住了当时市场需求旺盛,供给不足的机遇,大力扩展市场,并且通过效仿、衍生,到20世纪80年代末,柳市镇已有生产低压电器企业2300多家、家庭作坊9000多家。

(2)地方政府发挥助推作用

中国产业集群形成之初,基本上都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后,地方政府往往都会积极扶持,对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促进企业发展。地方政府通常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三是建立工业园区,鼓励企业“进区入园”,促进产业集聚和园区化进程.四是建立交易市场,扩大市场规模。五是举办产品博览会与商贸会,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实施区域整体营销,创建地域品牌。六是引导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集群的产品技术升级.七是协调产、学、研结合,为产业集群创造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能力(张曼茵,2005)。

2.形成途径与产业集群分类

由于地方基础、驱动因素等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产业集群的形成途径存在较大差别,据此可以将产业集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国内学者们的研究,从形成机制出发,主要存在以下几类产业集群:

(1)依据地方传统优势,主要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形成根据传统优势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以地方文化或企业家精神为基础、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或以地方性资源为基础。温州是产业集群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当地传统吴越文化或现代企业家精神被认为是产业集群在这里得以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这种因素也是导致江浙其他地区大量出现产业集群的原因,它已经成为中国产业集群最主要和最广泛的诱发因素。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也很多,特别是在历史上的一些手工业集群地区,如福建德清的瓷器、江西省万载县和湖南省浏阳市的花炮制造业等.以地方性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如河南骡河的食品加工、江苏邳州的木材加工业等,主要得益于本地区所拥有的各种特色资源.(2)基于市场或交通等区位优势,在市场作用下发展起来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沿海一些地区借助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外商投资,在“三来一补”的基础上形成外向型出口加工产业集群.其中,比较典型的如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苏南地区、胶东半岛外资企业的大规模集聚等,前者形成的是我国规模最大、产品出口比重最高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另外,一些产业集群是依托专业化交易集散地的大型专业市场发展起来,或依靠外部市场逐步形成。如福建晋江的制鞋、广东佛山的陶瓷、中山古镇的灯饰等。

(3)与大企业相关联形成的产业集群

有些产业集群是在为大型企业配套的过程中形成的,如山东青岛海尔集团、重庆嘉陵摩托集团、长春一汽制造等大型企业集团附近形成的企业网络、生产配套体系.另外,也有一些是通过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分解、剥离逐渐形成的.一些管理松散、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通过分拆,鼓励工人创办家庭工业、私营企业,最后形成一系列“专而精”的企业群,最终形成类似于为核心企业配套的专业化产业集群。

(4)依靠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本,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

在高校或科研院所集中的智力资本密集地区,通过技术人员的自发创业,推动新技术的产业化和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批走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依托中关村地区高校与科研单位集中的优势,创办企业并相互促进,最终导致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出现.(5)政府直接推动下形成的产业集群

目前,中国依靠政府规划培育起来的各类园区很多,如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等,其中有些已经出现产业集群的雏形。虽然中国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园区数量众多,其中一部分在“园区化"的基础上已开始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但总体上看,完全在政府主导下培育产业集群比较难以成功。代表性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与驱动力量

以上对中国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主要途径进行归纳和梳理,但是,应该看到,就像产业集群内涵所预示的那样,每个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下面以具有代表性的东莞IT产业集群、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晋江制鞋产业集群、温州的产业集群和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为例,来揭示产业集群在中国兴起的基本驱动因素。

(1)代表性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①东莞IT产业集群

20世纪70年代,广东得改革开放之先经济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承接先进国家和地区产业的大量转移,引进了大量的外资、技术、设备.由于产业的发展需要上中游产品配套,转移到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呈现出相对集中的趋势。东莞承接日本、台湾、香港的产业转移,形成以电子信息、电子五金为主的IT产业集群,仅石龙镇就承接了日本美能达、京瓷公司、三协精机以及台湾EMC等产业的转移,形成年产复印机40万台、打印机60万台、照相机240万台的规模,还吸引北大方正等企业落户,形成电脑整机100万台、显示器150万台的生产能力(曾祥效,2005)。东莞的IT产业集群主要依靠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凭借毗邻香港、交通便利、劳动力低廉等优势,大力开展对外合作,大规模吸引外商投资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抓住90年代中期国际IT产业转移的机遇,吸引大量的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本地,逐步形成较完善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目前,该集群以机械加工制造业为主,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竞争优势是劳动力投入成本低廉和地区产业规模效应.②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目前中国唯一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它依靠地区独有的知识和人力资本,利用地区产业政策,高科技产业发展非常迅猛。中关村上世纪80年代之前是按原苏联模式规划建设的文化教育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学者云集,然而科研成果与经济脱节,经济发展缓慢。8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大潮在中关村涌起,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从贸易和服务起家,进行了计划外发展高新技术的积极尝试,到1988年成效显著,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以北大、清华、中科院和“电子街”为核心的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小政府,大服务“,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数目迅速增长,到1998年增至4500家,2000年增到6000多家。同时,上万家电脑配件销售公司也云集中关村.此外,中关村的各种组织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地区文化逐渐发展起来,各种方式的合作与交流成为中关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王缉慈等,2001).③晋江制鞋产业集群

处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福建省,也有典型的产业集群,最有代表性的是晋江鞋业产业集群。晋江是福建东部沿海一个县级市,土地面积649平方公里,人口102万,从全国范围来看,晋江的经济规模并不算特别突出,但那里的一些产业规模和产业集聚程度却是相当惊人的。目前晋江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鞋工业基地,享有“中国鞋都”之誉,现 有制鞋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0多家,鞋材企业2000多家,年产各种鞋类8亿多双,年产值150多亿元,出口创汇超过12亿美元,已经形成以鞋材、鞋机、制鞋一条龙开发、配套齐全的运动鞋、旅游鞋产业链。2006年晋江鞋机总产值超过13亿元.晋江产业集群的特点是依靠地区开放政策和吸引外资发展起步,发挥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把传统的手工加工与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它以中小企业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制鞋行业在晋江既不属历史渊源型产业,也不具有浓厚的地方自然和人文特征,制鞋生产在当地并无自然和原料上的优势,又无工艺上的传统继承。晋江的制鞋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主要依靠侨资和台资,以来料加工为主,以出口为导向。在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分工合作与外部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需求使晋江制鞋业产生了群聚效应,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鞋生产基地。在提升生产能力的同时,晋江产业集群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和产品推广,目前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是中国鞋业行业规模最大、覆盖层面最广、国际性专业性最强的展会之一,历经七届成功举办,博览会成效显着,被业内权威机构授予“中国会展业最佳展览会"称誉,总展出面积逾22万平方米,与会客商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上百个城市。

④温州的产业集群

浙江省产业集群中最为典型的是温州市的产业集群。温州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首批1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温州把国家的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被国内外经济学者称为“温州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集群为温州经济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温州已形成了一批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主要有乐清柳市的低压电器、永嘉桥头的纽扣、瑞安塘下的汽摩配、平阳萧江的塑编、苍南龙港的印刷、市区的皮鞋、打火机、眼镜等。温州的产业集群发展很有特色,具有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如大部分产业集群是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结果,市场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充分利用了劳动分工的效率,依靠市场机制和民营经济的有效激励机制,以地区小企业为主,逐渐发展成为某一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⑤宁波服装产业集群

宁波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也很有自身的特点。宁波的服装业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方优势,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近代服装流派——红帮裁缝,红帮裁缝制作了中国第一套国产西服和第一套中山装,开了中国第一家西服店,并掀起了宁波服装产业的第一次浪潮.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宁波许多服装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电脑排料、摊布、自动生产、立体熨烫、自动包装生产线,提高生产设备的加工工艺水平,全市绝大部分重点服装企业关键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一些大型服装企业逐渐崭露头角,大规模的机械化成衣生产代替熟练的手工劳动,以杉杉、雅戈尔为代表的宁波服装集团军掀起了宁波服装产业第二次浪潮,宁波服装也凭此奠定了在国内的龙头地位.这是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但是,当时宁波的服装企业多是“单打独斗",在市场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发展有放缓趋势.就在这关键时刻,在地方政府的倡导和帮助下,宁波服装产业开始走集群化的道路,由于原有基础比较好,市场发育比较完善,以及企业和其他组织机构的通力合作,地区很快形成服装产业集群,产业内部专业分工更加细化,内部联系更加紧密,支撑条件越发完善,服务体系更加完备。随着集群化的推进,宁波服装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在于它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企业相对较多,品牌优势很强,这在中国产业集群中是比较少见的。

(2)代表性产业集群的特点与发展动力

以上5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全貌,但从行业类型、发展诱因、要素类型和主要经济优势等方面看,这些产业集群各具特点(详见表3),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而言,以东莞为代表的IT产业集群主要是依靠外资投入和海外产业转移发展起来的,这类产业集群关键是要保持地区的成本优势并强化集群内部发育.以温州为代表的低技术专业化产业集群,其主要特点和优势就是以高度发达的流通网络为背景,实现低成本、低技术的经济规模扩张,但这类产业集群是很容易被模仿的,集群的竞争优势难以保持,不断增加技术投入是保证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宁波的服装产业集群与其他产业集群的最大区别是它依靠品牌优势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发展,因此它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但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些品牌的含金量,发挥这些品牌的市场效用,并且逐步打入国际市场是当前宁波服装产业集群面对的困难。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在相当程度上掌握了中国IT产业的市场脉络,培育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IT企业和IT人才。但是,作为中国知识和人才最为集中的区域,中关村能否实现国外技术的本地化,能否成为中国IT技术创新的发源地,能否最终成为以创新为主、有自身发展动力的创新型高科技产业集群,决定了中关村未来的长远发展走向。

表3  中国典型产业集群的特点

典型产业集群

行业类型

发展诱因

要素类型

主要竞争优势

东莞IT产业集群

机械加工制造业

优惠政策,区位

优势,外商投资

资本密集型

劳动力低廉,规模效应

晋江鞋业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

外商投资,开放

政策

劳动力密集型

劳动力低廉

温州乐清低压

电器产业集群

初级加工产业

市场机制,民营

经济

劳动力密集型

市场专业化,劳动力低廉

宁波服装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

历史传统,产业

基础,劳动力密集型

劳动力低廉,品牌优势

北京中关村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高科技产业

地区优势,政府

政策

技术密集型

知识、人力

资本丰富

三、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和衰落的过程。但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不完全是自发的过程,也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变化和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国的产业集群多数处于从发展走向成熟的过程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受外部因素影响也比较大,因而非常需要政府在把握其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进行扶持。概括地讲,中国的产业集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有快速的发展,会朝着更加专业化、更加市场化和更加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当前较为突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的经济规模逐步扩大

产业集群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高成长性,大部分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增长能力,由于全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产业集群的成长速度更为突出。例如,“中国五金制品生产基地”-—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五金产业集群20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1985—2004年,小榄镇五金产业总产值从4525万元增长到173。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36。8%;企业数从47家增长到3079家,年平均增长率达24。6%;从业人员从4552人增长到82456人,年平均增长率达16。5%.绍兴嵊州领带产业集群总产值从1985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5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2。2%;企业数从7家增长到162家,年平均增长率达18%;从业人员从4383人增长到20147人,年平均增长率达8.4%.尽管不可能一一列举所有产业集群的增长率,但由于产业集群的高成长能力,其规模扩大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2。新产业集群不断涌现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部沿海地区在原有产业集群不断成熟的同时,分工不断细化,衍生出一些新的产业集群,例如广东东莞以IT产品制造为主,逐步分化形成五金、塑胶、模具多个专业集群,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并形成一个综合IT产业集群。同时,地方某一产业集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的现象也非常多见.例如晋江制鞋产业集群带动了纺织服装业发展,由此形成纺织产业集群;浙江省多个服装产业集群拉动台州服装机械产业集群;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等等。此外,广大中西部地区借鉴东南沿海地区的经验,也纷纷走上产业集群化的道路,如陕西户县的包装箱集群、湖北仙桃无纺布集群、江西文港制笔产业集群等,都是其中发展较为突出的典型,而且东北的汽车产业、重庆的摩托车产业、内蒙古的乳制品产业也正朝产业集群方向努力发展。

3。区域品牌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方向

产业集群能够成为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成长的重要载体,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提升又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二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产业集群内涌现出大量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在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群体的基础上,产业集群又逐渐升级与壮大,最终形成强大的区域品牌,目前品牌已经成为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和重要竞争手段(顾强等,2005).例如,晋江作为一个县级市,已经形成了纺织服装、运动鞋服、陶瓷建材、食品加工、玩具文具等多个不同产业集群,共产生了安踏、七匹狼、劲霸、九牧王等几十个“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同时还获得了包括“中国鞋都”在内的11个国家级的区域荣誉称号,“晋江制造”已经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在广东,随着产业集群的发育和壮大,现已形成了“美的”、“容声"、“万家乐”、“格兰仕“等全国驰名商标,浙江省的“杉杉”、“雅戈尔”、“步森”等著名品牌也都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产生的。2005年,山东省文登市“云龙”和“艺达”双双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为文登家纺业注入了一副强心剂,极大促进了地区产业发展.4。主导优势企业持续成长

近年来,市场争夺越来越激烈,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也经受了国内外竞争的洗礼,部分优秀企业从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产业集群的主导企业。以浙江为例,温州产业集群内部的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出现了正泰、德力西等多家大规模企业集团,而且许多企业都在进行按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通行规则运作的探索。宁波服装产业集群以杉杉、雅戈尔为核心,形成众多中小型企业为辅助的卫星“增长极“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台州塑料产业集群的企业规模日益扩张,2%的骨干企业占了集群内40%左右的销售额(吴德进,2005)。广东顺德、惠州等地的产业集群中,诸多家电企业更是发展成为产业巨头,在全国甚至世界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5。产业结构呈现逐步升级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和地区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构升级已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全国纺织产业集群积极创新,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提高竞争能力.作为“西樵模式“的创造者,广东西樵加大升级步伐,建立了中国首个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将引领百年纺织之乡实现清洁生产,走向“循环经济”之路.按照市场化原则,海宁建立了产业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质量检测中心、行业信息中心等促进产业发展的配套功能机构;同时依托专业区,积极创建技术工人培训基地,提高其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向产业集群方向演化,高科技产业集群的雏形初步显现,这将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结构升级, 改善产业集群的总体结构状况。

四、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它既可以实现中小企业的灵活专业化又可以通过外部合作实现规模经济,因而在区域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概括地讲,产业集群能够发挥分工的优势和规模效应,具有特殊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能够吸引区域外资源流入,在诸多方面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不过,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产业集群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以外,还有其他重要而独特的影响。

1。促进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场化改革

中国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以非国有经济为核心构成的,而这些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取得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产业集群集中的地区,非国有经济能够快速健康增长,一方面增强了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带动了其他地区发展非国有经济,这都会促进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并确保改革的成果。例如,浙江省东南部产业集群极大提高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能力,而北部的宁波、杭州等地产业集群成为外资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东莞、江苏苏州、浙江绍兴等产业集群集中的城市,经济增长大都以20%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2003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基本相当于西部地区一个省的财政收入,其中大部分贡献来自非国有企业。

2。有利于对外开放,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无论产业集群的形成还是其发展,市场开放与对外交流都是其必要条件。没有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企业的自由迁移和产品的对外贸易,产业集群就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反过来又会加快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企业的自由迁移,增加产品的对外贸易。同时,产业集群必定是外向型的经济,中国的产业集群都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东南沿海的产业集群。如温州的打火机占世界总产量的70%,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全球市场的30%,河北清河的毛绒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

3。大规模吸收劳动力,促进地区城市化

中国产业集群大多是在农村与小城镇兴起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强劲增长,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提高了本地居民的就业水平。同时,也带动了这些地区其它产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地区城市化。例如,温州的城市化主要是产业集群发展带动的结果,河北清河、山东寿光等农村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4.促进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如前所述,产业集群可以极大地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地区市场化改革并提高地区城市化程度,而这些方面正是中国中西部广大落后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产业集群是中国中西部落后地区一条有效的发展途径,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摆脱落后,跨入先进地区的行列。例如,河北的清河、河南的漯河、湖北的仙桃、内蒙过的鄂尔多斯等地,都是因为一些产业集群或正在形成产业集群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五、当前中国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加速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为落后地区发展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手段.但是,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指出,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还存在几个明显的特征,即整体的不充分性和区域分布的不均匀性、行业相对集中和附加价值相对较低、发展阶段初级和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特征也反映了中国产业集群的问题所在。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和发挥更大作用的可能,甚至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下面,对中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再做进一步分析。

1.大部分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不足

目前产业集群的发展还主要集中于中国的部分地区,即使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也基本集中在东莞、惠州、晋江、温州、宁波等地区。这充分反映出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不足,因为中国发达的大中城市不是没有发展产业集群的潜力,而是由于体制、政策等多种原因造成这些地区产业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中国各大中城市虽然集聚了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但过去这些企业一般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企业,各种经济活动和生产链条全部“内部化”了,由此限制了产业的集群化,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是产业集群没有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充分发育的重要原因。

2.处于产业链低端,依靠低要素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中国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所带来的成本优势,生产活动主要集中于传统行业,大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这种分工结果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决定的。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情况下,发展服装、鞋帽、小商品、小五金、针织品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是市场机制下的自然选择;另一方面也与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有关.从行业的特点来看,这些行业市场放开早、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门槛低、小企业比较有竞争优势,所以产业集群容易在这些行业形成。但是,这种分工地位和竞争优势来源也为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了隐患。由于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末端,中国的产业集群更易受上游企业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低要素成本带来的竞争优势往往是难以为继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比较优势必然会逐渐消失。

3.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的产业集群大都属于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很少.这些传统产业集群并非是以创新为基础的,集群内企业基本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集群发展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隐患.比如,在珠三角地区,各专业镇聚集的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仿制现象严重。其他地区的产业集群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事实上,目前中国绝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处于以仿制和贴牌为主的低级阶段,主要依靠低要素成本和产品低价格来维持其竞争优势。可以说,目前中国的产业集群所以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主要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引起的,譬如创新和合作意识淡薄,自主创新投入不足,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合适的创新平台,创新人才高度缺乏,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开发力度不够,等等.从技术创新投入来看,目前中国产业集群内绝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均低于3%的基本要求,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甚至还不足1%。

4。相当一部分产业集群发育不成熟

中国的产业集群绝大部分还没有发展成熟,许多萌芽性的产业集群面临着发展困难。产业集群的发展关键在于其内部机制的形成与完善,而这一点正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最滞后之处。比如东莞的IT产业集群,国外企业的分支机构虽然比较多,但根植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相当一部分是不稳定的游弋性(loose—foot)企业,已经有向苏州转移的趋势。中关村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虽然形成一定规模,但是其发展远没有达到硅谷的水平,缺乏核心的产品和技术,不能有效利用知识集聚的优势,能真正发挥集聚经济效应的仅仅是其作为国内较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的市场功能.5.受行政和地域限制严重

浅议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 篇3

【关键词】 物流产业集群;物流联盟;物流虚拟集群

一、物流产业集群与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比较

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是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物流业态或模式,是在特定的区域内物流企业为实现物流资源优化与功能整合的聚合点 虽然它们的内涵、区域跨度和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在国内外实践过程中它们体现了综合性、地域性、物流资源的集中性和物流市场交易的集中性。同时,它们本身是一种物流资源或结点,在这些物流资源的基础上,物流企业作为物流资源的整合、物流功能的执行主体与支撑服务主体在此聚集,形成群落,它们本身就是物流产集群,根据企业间的组织程度与物流资源整合和功能集成程度的不同,它们属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物流产业集群,例如储存型物流中心属于简单的初级的物流产业集群。

二、物流产业集群与物流联盟和虚拟物流企业的比较

物流联盟、虚拟企业和虚拟联盟是企业为强化其竞争优势而进行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创新,是企业间某些特定的合作关系。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风险或成本共担、优势互补等特定戰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联结等方式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在某些领域采取协作行动,从而取得“双赢”效果。

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连接成的临时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

从定义看在物流联盟和虚拟物流企业间的合作有严格的规定并进行严格的管理,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存在主导企业,虚拟企业还具有临时性。它们的合作范围和内容虽然具有物流产业集群的跨区域合作和物流功能的集成等特点,但不满足集群的植根性、社会网络特性、稳定性,它们只是物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间合作采用的形式之一。

三、物流产业集群与物流虚拟集群的比较

企业虚拟集群是指以合作创新与共同发展为内容和目的,借助先进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络,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他组织机构通过正式和隐性契约所构成的相互依赖共担风险且长期合作(在虚拟空间)的集聚体。组成物流虚拟产业集群的企业具有生产的公共属性,即生产(包括提供服务)相同或同类产品生产(包括服务)同一价值链上的不同产品。这种“同一性”是虚拟产业集群整合增效的基础。

物流虚拟产业集群突破了物流资源的地域分布的限制、拓展了物流集群的发展空间,形成了更大的创新网络,它是集群发展的高级形式。但是,它运作的基础仍然是物流结点网络和真实的物流产业集群。只有在真实物流产业集群基础上借助信息网络,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物流资源、物流功能整合优化,以及跨区域的物流企业的合作。由现代物流的特征可以看出,现代物流服务的实现依赖于信息、知识和高技术的投入,依赖于物流供给者和需求者的交流,所以,地理的邻近性和企业间的互动是实现物流服务的高附加值和创新服务的保障。地理的邻近性、文化的邻近和集聚对物流企业的知识流动、信息获取、学习和创新至关重要,现实空间的物流产业集群是虚拟物流集群的基础和保证。

四、物流产业集群与物流企业集群的比较

目前对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混用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学者认为两者是同一概念,只是观察分析的方法不同;也有的学者对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进行了区分,例如,李亦亮认为产业集群与企业集群的区别是:产业集群强调企业间的联系,对地理的集中性要求模糊;产业范围界定模糊;与企业集群单一的企业主体相比,具有企业与研究机构、大学等支持组织共同构成的多元主体特征性;产业集群没有强调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而企业集群由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构成。

五、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

(一)物流需求指向性的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现代物流是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的一种派生需求,它与生产和消费活动密切相关。同时,服务业的集聚特征和内容往往与城市规模、类型有关。

(二)以物流网络为依托的物流资源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现在物流产业集群为物流需求客户提供以物体时空转移为基础的个性化物流服务,根据现代物流共生特性可以得出,个性化集成物流服务的实现一方面要依靠运输和仓库的结点,另一方面需要将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在空间上相对集中。

(三)企业间分工协作与竞争的关系:物流产业集群的企业不同于其他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集中于某一生产工序或某一中间生产,通过大规模生产节约生产成本,企业间的竞争表现为具有同一物流功能的企业和不同物流网络选择的企业协作群之间的竞争。

(四)社会网络、物流网络和信息网络高度耦合:以物流功能、资源整合集成为基础,以物流网络为支撑条件,以文化融合为联结纽带的企业网络,相关企业间的地方社会网络关系和物流实体网络是最重要的特征。

(五)跨区域和跨产业性:跨区域性是指物流产业集聚的地理空间与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分布的不一致性。跨产业性是指物流的共生性决定了物流是一项为其他产业提供辅助性服务的行业,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可为多个行业提供物流服务。

(六)地理集中程度与其他产业集群相比相对较低:物流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物流节点网络,尤其是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具有固定的地理位置、空间不可转移性和跨区域的特点,导致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地理分布相对分散,集中程度较低的现象。

(七)多中心性:在一个集群内部可能存在多个物流服务集成商或生产、消费企业的物流集成部门参与物流企业的物流功能集成和资源整合,所以物流产业集群具有中心性。

(八)地域性:物流产业集群具有“空间摩擦”,如距离、时间、转载等。物流企业的某一区域的集聚和与产生、消费的共生集聚克服了“空间摩擦”,有效降低了物流功能集成和资源整合的成本。

参考文献

[1]谈毅.我国区域物流发展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0

[2]邱斌.现代物流业对产业集聚“区位因素”影响的研究[J].物流技术,2009

[3]毕波.现代物流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论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 篇4

马克思, 恩格斯早已提出了两种生产观的理论: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论》中曾提到一定的精神生产由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的。“从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产生:第一, 一定的社会结构;第二, 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人们的国家制度和人们的精神方式由这两者决定, 因而人们的精神生产的性质也由这两者决定。

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并对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全球资本一体化的进程, 已经打破了生产体系的国家界限, 把各个部分重构成为全球生产体系, 世界市场便不仅充斥着不同国家的物质产品, 如汽车、日用品等, 而且也充斥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产品, 如电影、电视、书籍等。世界银行指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也将是世界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1 (p123)

于是,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 并成为了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二、主要特征

(一) 文化产业是一种社会生产形态, 是一种经济现象, 一种经

济运行的过程, 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 也是在进行一种产品经济效益的创造。

在文化产业中, 文化是作为一种产品或服务形式而存在的, 文化是文化产业的内容与载体, 文化产业的产业性就是通过文化来实现的;艺术家们所创造出来的文化, 将他作为一种商品, 与消费者之间达成一种交易, 便实现了其产业性, 作为领导这场交易的厂商, 他们便是通过这样赚取经济利润。

在此, 将文化作为一种商品, 与生产经营物质产品的商品, 其商品性是一样的,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提到: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物。它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2

广告, 是一种艺术, 广告业, 便成为了一2种文化产业了。其中, 广告就是一种文化, 他具有使用价值, 广告能激发和诱导消费, 能较好地介绍产品知识、指导消费, 能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 等等, 这都是它的使用价值, 因为广告的存在, 我们的生活变得灿烂多姿。广告是一种艺术, 是艺术家们智慧的结晶, 他们凝结了人类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所以, 广告具有价值。广告作为一种凝结人类劳动、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他用做交换, 当一个知名的电器, 登上一则广告, 也许就会画龙点睛, 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 看上去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好像全部给的是电器, 实际上, 里面包含有相当数量的广告费用, 这都是广告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在起效用。

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物质性, 它也是经济运行的一个过程。文化生产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 它就天然具有社会生产的一切基本特征, 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 而非局限于个体精神创作的活动过程。

现代社会, 面对高速发展变革的社会现实, 文化得到不断的更新和空前的扩容。文化产业已经不仅仅表现为个体创作的心理变化, 而是通过当代科技与媒介来表现为一种复杂的时时涌动的当代社会需求和心理潮流, 第三代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 文化与科技的联系甚为紧密, 甚至出现了文化经济科技一体化的趋势。

(二) 文化产业具有文化性

文化, 起源于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即“人化”。也就是说, 人把外在的自然事物进行“人化”的同时, 自身也对象化了。在这种物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过程中, 人创造了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与此同时, 人自身的智力与理性也得到了发展。因而, 在人类文明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中,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人的理性和智慧也进一步的发展, 文化逐渐形成了一支独立的力量, 即文化生产力。3p55

按照马克思关于文化生产力的观点, 这种精神方面的文化生产力, 是社会意识形态心理、社会关系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发展成果, 是除物质个体生产以外的包括艺术、法律、道德等在内的人的精神活动和运行方式, 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 这是与物质生产力相区别的一个方面, 这也是文化产业区别于物质产业的一个方面。

目前, 这种意识形态性的存在, 使得全球的文化产业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文化性, 更多地表现在文化产业所塑造的民族形象上, 民族形象是一个民族的象征, 是一个民族的代表, 是一个民族对外的一个脸面, 从这点是来讲, 这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利于不败之地的原因所在。

美国的好莱坞电影, 通过文化产业树立其民族形象就做得很到位。

党的十六大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我国来说,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 两手都要硬, 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方面, 精神文明建设是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指导, 这其实就是指文化产业也是属于公益文化的性质。文化产业是社会文明的“血液”, 没有血液的躯体是没有生命力和活力的, 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资源, 是具有其他事物难以替代和移植的人文力量。

2006年, 山东一农民王新全自己投资、导演、拍摄的电视剧《藏马山传奇-龙马情缘》, 在胶南市举行了首映式。王新全是胶南市珠海街道办事处黄土庄村的农民, 他被当地藏马山的风景和美丽传说所吸引, 决定拍摄《藏马山传奇》。王新全走访各方面专家, 与上初中的女儿奋战四昼夜, 写出了剧本。剧中演员均来自当地农民。为了给这部电视剧筹集资金, 王新全将家里的家具、电器几乎卖光了, 最后连家里一辆小面包车也卖了。谈起自拍电视剧的初衷, 王新全说, 如果这个剧能为家乡的发展带来一点帮助, 也算对得起生养我的这片故土了。[6]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中国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也已经建立, 全球化竞争下, 中国加入WTO, 中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要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最大的利益, 在中国经济腾飞的情况下, 受益最大的就是广大的中国人民。目前, 中国进入21世纪, 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 在机遇中求生存, 稳步前进, 中国做得很好,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基本已达到了小康水平。在90年代以前, 也许吃饱饭就是人们所最求的目标, 然而现在, 基本的物质满足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心理, 他们需要精神上的提高, 于是, 文化产业进入了家庭, 他们去消费别人的文化产品, 也像上述例子一样自己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 甚至自己开始创办文化产业, 这是一种进步, 一种文化上的进步, 一种思想上的进步。

(三) 文化产业的产品性

据某些专家研究表明, 世界经济的产业中心, 必将由有形的财物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这是从文化产业的综合性来说的。

1、商品性

约翰.奈思比和派翠西亚.奥伯汀曾经预言:文化的经济意义将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今天的文化, 已经无可置疑地成为生产力的重要部分, 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经济生长点, 蕴藏着巨大的空间。文化经济已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践。文化的产业化是由生产力水平和消费需要所决定的, 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开放化的必然结果。在文化日益走向世界一体化和产业化过程中, 文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超级利润产业。

2、服务形式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现在引人注目的亮点产业, 并且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直接最具体的反映。而且, 文化产业也具有服务性质。文化产业在提供就业机会、吸引投资者、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三、结语

文化产业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时不有, 不处不在。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所以, 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时不待我, 刻不容缓。我国经济现在蒸蒸日上, 也会给文化产业带来发展的机遇。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文化产业一定可以发展到一个可观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孙剑锋.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内涵与本质特征[J].中共浙江省党委校学报, 2006 (1) .

产业特征论文 篇5

1煤炭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概念是继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出现后对以往技术产业的一种表述。通常以应用传统技术为主体,以生产传统产品为主的产业,包括农业及各种制造业,如纺织、机械、轻工、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投资少、见效快,生产技术成熟,综合竞争力减弱等。

中国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认识和利用煤炭。周代的煤炭开采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汉代煤炭开始用于冶铁;唐代煤炭用于炼焦;到宋元时代,中国的煤炭产量和开采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煤炭开发和利用的鼎盛时期。可见,在几千年中国社会的演进和发展历程中,煤炭成为了一种源源不断和无可替代的能源,而煤炭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煤炭是我国储量最为丰富的资源,位居世界第三,产量居世界第一,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其中,煤炭资源消耗占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的80%、化工染料的60%。在一次性能源中,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虽然国家在大力发展新型能源产业,但在短时间内,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难以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煤产量与GDP总体呈现同向增长趋势。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作为国民经济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资源赋存依赖性强,分布不均衡

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总体格局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按省市区来分,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6个省区,2006年查明煤炭资源量为8333.75亿吨,占全国煤炭查明资源量的81.83%。而我国经济发达,工业产值高,对外贸易活跃,能源需要较多的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粤、琼等东、南部各省市,2006年查明煤炭资源量储量为553亿吨,占全国查明资源量的5.4%。其中,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上海,至今未发现有煤炭资源赋存;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省,查明煤炭资源量6.36亿吨,北京市23.83亿吨,海南省1.67亿吨,浙江省只有0.92亿吨①。

从分布区域来看,华北和西北煤炭资源丰富,其次是西南,华东,中南和东北。华北、西北煤炭储量大、种类齐全、煤质普遍较好,东、南部不仅资源少,而且开采条件复杂、煤质较差,综合利用价值不高,而中西部相对集中,与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特点。这种逆向分布特点,使得煤炭生产位远离用煤量较大的市场,运输成本又成为制约煤炭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长期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理念的制约,煤炭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加之“有水快流”、急功近利的掠夺式开采,采富弃贫、采主弃副,导致资源极大浪费。据统计,我国煤炭资源回收率平均不到40%,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50%的水平。对于煤炭开采中排出的“三废”即煤层气、矸石、矿井水,利用重视程度也很低。据统计,全国瓦斯排放量超过150亿m3/a,抽放率仅为20%;矿井总排水量在45亿m3/a,净化水利用率约为40%;煤矸石地面堆积约45亿吨,并且每年仍以3.5亿吨左右的速度增加。

回采技术落后,加之认识程度不足,严重破坏了煤炭资源的整体可采性。

煤炭资源在长时期的大规模开采后,对采空区的处理是土地直接塌陷,加上煤矸石大量堆积,造成了大型矿区、煤炭资源城市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引发许多自然灾害,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这种破坏必然会造成外部不良经济状况日益突出,进而使得煤炭产业区以及煤炭产业自身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影响煤炭产业与以此为主导产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据调查测算,井下每开采万吨原煤造成的土地塌陷,少的有0.033公顷,多的达0.533公顷,平均一般为0.133~0.2公顷。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均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矿业生态学》一书中作者对各工业部门的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对比,其结果如表1所示。若以5、3、1、0分分别代表强烈、中等、轻微、无影响四级予以定量,其结果是,采掘业对生物圈要素的影响最大,其严重程度总分31分,其次是化工,总分21分。可见,以采掘业为主导产业的煤炭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受到危害最大。

4属于高危行业

煤炭开采可分为矿井开采和露天开采,露天开采的煤矿在总资源量中的比重是衡量开采条件的重要指标。据统计,我国煤层埋藏较深,已划归和可以划归露天开采的矿区主要有13个,储量约为412.43亿吨,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4.1%。煤炭开采主要以矿井开采为主,其开采条件的优良与煤矿中瓦斯含量成反比,恶劣的开采条件不仅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也增加了开采的难度,因此煤炭开采过程中危险性较大。尤其对于一些中小煤矿,由于管理不善,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生产环境恶劣,安全隐患突出,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导致瓦斯爆炸、井下火灾事故、顶板事故、突水事故等矿难频繁发生。近年来,虽然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5煤炭业的进入壁垒较为复杂

煤炭工业的进入壁垒是较为复杂的。具体表现为不同规模、体制的企业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企业所面临的进入壁垒是不一样的。尽管从理论上讲,大规模地进行煤炭采选需要有大量专属的固定投入以及大量的销售费用,因而其规模经济性也应该是比较显著的。但由于煤炭开采成本受煤层埋藏深浅以及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大,在一些煤炭赋存条件好的,开采规模要求不高,既不需要较高的技术和工艺,也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国家对其在资源、环境保护等问题上也没有严格政策限制和监督制度,这样使得小煤矿很少甚至根本就不承担大量的外部成本,只要投入少量资金即可出煤并赚钱,特别是在低成本掠夺式开采的条件下根本不受规模限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规模经济和必要资本量没有对小煤炭工业的进入产生阻乡镇、个体中小型煤矿过低的进入壁垒使得中国煤炭产量极为分散,煤炭产量当中有一半是小煤矿靠原始落后的方式开采出来的,其中非法产量占30%。小矿与大矿之间剧烈的资源争夺战,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留下了深深的隐患,并进一步恶化了中国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导致了中国煤炭工业效率极低的规模结构,影响了中国煤炭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6开采技术决定煤炭产品生产效率与效益而非煤炭产品质量

煤炭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形成是经过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富集而成,煤炭质量主要决定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煤炭沉积和变质的过程,而并非决定于开采技术。

但是,煤炭开采技术是煤炭生产的重要环节,成熟的开采技术能够降低煤炭生产成本,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可提高煤炭产量和开采回收率。作为现代化采煤的主要工具,煤机设备的选择对煤炭开采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比较而言,我国煤层埋藏较深,而且以薄—中厚煤层为主,巨厚煤层很少。

论房地产业的耗散结构特征 篇6

[关键词] 房地产业 耗散结构 房地产管理

自从1997年受东南亚金融动荡的影响,国家把住宅与房地产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如今房地产业在我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特别是房价的快速上涨犹如脱缰的野马,屡创新高。针对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增长速度太快的问题,政府在2003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稳定住房价格的调控政策。房地产投资过热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抑制,土地和商品房供应增长有一定的回落,但是,商品房价格仍然继续攀升。由此,社会各界关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施的这一轮宏观调控争议较大。究其原因,这一轮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是在控制需求,从理论上讲是属于微观的具体措施,仅仅是一个阶段的权宜之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房地产价格的形成因素和影响因素是十分复杂的,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试图引入耗散结构理论来研究房地产价格的宏观调控问题。

一、耗散结构及其特征简介

1.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是一个自然科学理论,是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利高津经过20多年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潜心研究创立的。虽然这个理论出自热力学,但它所包括的哲学内涵和方法已经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的很多分支。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经济的、社会的系统),通过从外界输入足够强的负熵流,就能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正熵,并使系统总熵减少,从而使系统呈现一种稳定化的有序状态,这种有序态称为耗散结构。普利高津把这种有序态称为耗散结构,原因是为了维持这种状态必须不断地对系统做某种形式的“功”,即不断地“耗散”能量。耗散结构理论是讨论一个系统如何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化的学说,因此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也必然可以在社会领域得到应用。

2.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

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的形成与维持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孤立系统和封闭系统都不可能形成耗散结构。系统开放是指系统与环境必须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系统分析中,熵值越小,表明系统的有序性越强或越有序;相反,熵值越大,则说明系统越无序或有序性越弱。当系统达到平衡时,熵值最大,系统也最混乱、最无序。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的熵只可能增加,而永无减少。因为孤立系统总是要随时间向平衡态转化的,当最终达到平衡态时,熵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变成一种最无序的死的结构。可见,要形成一个有序的结构只有想办法尽力克服熵的增加。这就要求系统必须开放,并且从外界获得负熵流来降低自己的熵值。在开放系统中,系统的熵变ds由des和dis两部分组成,ds等于des和dis之和。其中des是系统与外界相交换的熵,dis是系统内部产生的熵。dis就如同孤立系统的熵增加一样必为正,即dis>0,当总熵变ds小于零时,系统趋于有序,即ds=des+dis<0,所以必须有des<0,且|des|>dis。也就是说,只要负熵流(des<0)足够强,就能够在抵消系统正熵增加(dis>0)之后,使系统的总熵减小,从而使系统进入相对有序的状态,形成耗散结构。

(2)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平衡态是孤立系统通过无限长时间达到的最均匀无序状态,是一种“死寂”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加大开放程度,利用环境因素把系统首先推向近平衡态,再推向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只有这样,系统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结构。

(3)系统中必须有某些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如正负反馈机制等,因为非线性相互作用会使得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产生协同动作和相干效应,从而使系统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即系统的发展过程完全可以通过能量的耗散与系统内非线性动力机制实现突变,形成和维持与平衡结构完全不同的时空有序结构,这就是耗散结构理论的精髓所在。一个系统要在实践中获得存在与发展,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注入负熵,以抵消系统内的正熵,从而确保系统不断地走向更高层次的稳定有序结构。

(4)涨落。涨落是指系统参量在一个数值上下震荡的现象。在系统控制参量取某些值,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涨落相对于系统宏观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而且系统包括的子系统越多,涨落的效应就越不明显。而当系统处于临界点时,涨落所起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一些很小的偏差将会导致整个系统完全不同的发展前途。这种“涨落”过程并非必然产生出有序的耗散结构,因为由“微涨落”引起的“巨涨落”在系统进化处于分叉区间(即系统即将产生跃迁面临多个选择方向的阶段)会引起两种结果它既可能产生有序的耗散结构,也可能产生更加混乱无序的结构。可见,远离平衡条件下通过“涨落”进行的组织过程,并不是一个必然性和决定性的过程,而是相当于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涨落和决定论法则之间的一个微妙的相互作用。在某个分叉附近涨落或随机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刚过一个分叉、下一个分叉来临之前,决定论处于支配地位。即系统在临近分叉处,存在着非线性机制,“微涨落”会引起“巨涨落”,而在两个分叉处之间,仅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当在非线性机制作用下远离平衡态的系统通过“涨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或耗散结构。它是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原始驱动力。涨落有两种作用。一是它使偏离平衡态的系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二是如果系统处在某一临界点上,涨落可能使系统达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一种新的有序结构),此时系统的有序程度提高了。而维持这种有序状态必须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输入。如果系统在这种状态下稳定一段时间后,又通过涨落突破了另一个临界点,体统就进入了高一级的有序的新状态,这个新状态呈现出的新功能是原系统所不具备的。

二、房地产业的耗散结构特征

1.房地产业是一个开放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孤立系统,不论其初始状态如何,最终都将发展到一个均匀,单一的平衡状态上去,任何有序结构都将被破坏,呈现出一片“死”的景象。只有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才有可能走向有序。房地产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开放,不斷地从外界环境中吸取负熵即各种有利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输出正熵即不利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这样使房地产业得以稳定有序的发展。

房地产业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业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交流两个方面。

(1)与社会环境的交流。房地产开发商在筹集资金的时候要向银行等金融系统贷款;项目的开发建设需要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及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房地产开发商在房地产开发的运作中要涉及到国家政策、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管制,我们称它为政策资源;开发商出售住宅要向社会发布出售信息,涉及到信息资源。当然,这种开放性不仅体现在以上这些房地产开发所必须的流程上,而且还体现在管理上、技术上和社会责任上。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要不断地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先进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资源消耗,降低建造成本,逐渐走上日趋完善的道路。房地产开发公司获得的利润取之于社会,必须用各种方式回馈社会,才能形成通畅的资源流,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2)与自然环境的交流。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位置的重要性,房地产项目的选址,涉及到环境的选择,地理位置的选择。位置的优劣决定了房地产的价值,也将影响土地资源效益的发挥。

房地产业的开放性使系统不断地吸取新能量,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开放系统都能达到有序的。因为,一个开放系统从外界可以得到负熵流,也可以得到正熵流。正熵流不仅不会促使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相反会加速系统无序化的进程。例如房地产投机和房地产的炒作、存量土地的无序投放、房地产政策的不连贯都将产生正熵流,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2.远离平衡态

我们经常谈到平衡,如生态平衡,综合经济平衡等,但这并不是耗散结构中的平衡态。在耗散结构理论中,平衡态是指孤立系统保持相当长时间以后形成的一种静止状态,它不随时间而变化,与外界没有联系,整个系统呈现出均匀、单一的特点,是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进行大量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可以形成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房地产系统只有远离平衡态,才能向有序方向演化,才可能演化到一种相对平衡态或非平衡态。

房地产业要健康发展,就是要不断打破旧的相对平衡态,创造新的非平衡态。房地产业远离平衡态,体现为促进房地产业内各种流动的“力”,如人口分布不均匀,地域性强,人的偏好等。对于人口分布不均匀,由于每个地方的人口密度都不一样,人口多的地方,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方,人们对住房的需求较大,这样导致房价上升。同样,不同的地方,像沿海、沿江、沿边这些地方,由于天然的地理优势,交通便捷,环境好,人流量大,对住房的需求也较大。而人的偏好,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也同样很大。很明显,户型就是根据人们的偏好设计的。

3.房地产系统内复杂的非线形相互作用

房地产系统本质上具有非线性特征,它不是各种资源要素的简单堆积,而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价值增值的产品和服务。其输出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应当大于全部输入要素的价值。房地产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各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线性依赖关系,而是既存在着正反馈的倍增效应,也存在着限制增长的饱和效应,即负反馈。在房地产系统中,经济发展则促进房地产投资,加快房地产的发展,而房地产业的繁荣则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贡献;国民经济增长了,又投入房地产开发,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协调作用,相互促进,使整个房地产系统不断地从无序变为有序,从低级有序变为高级有序。同房地产系统开放可能引入负熵流也可以引入正熵流一样,房地产系统内复杂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良性循环,也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房地产具有保值增值的特点,我国房地产投资这几年较热。但是,我国房地产投资的来源大部分的银行贷款。一旦出现商品房销售呆滞,空置率过高,那么银行、房地产甚至整个经济就要受到很大冲击。

4.房地产系统的涨落

对房地产系统来说,涨落可以理解为影响房地产发展因素在正常值上下的波动。例如:国家政策、法规的颁布,改变;竞争环境的改变:我国加入WTO,房地产业竞争环境将由国内扩大到世界全球范围内;需求的变化:由于房价上涨较快,人们对中小面积住宅需求增大;利率上涨。一般说来这些因素的变化是渐进的,然而在特殊情况下,这些因素可能跳跃,并使房地产系统进入一个临界点,此时政策或环境等的微小扰动,可能使房地产系统进入更高的有序层次,并产生新的功能。当然也有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例如可能产生房地产泡沫。

由于房地产业的有序演化也是通过涨落来实现的,所以企业应努力实现对涨落的有效驾驭。企业系统内部有各种随机小涨落,比如一种新理念的应用,一项技术工艺的改进,新管理方法的运用以及某些突发事件的影响等,都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非线性作用而被迅速放大、传递,形成宏观上的巨涨落,继而导致行业整体发生质的飞跃形成一种高水平有序的稳定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需要注意的是,随机的小涨落在临近分叉处会通过非线性机制形成一个整体巨涨落而在远离分叉处,涨落会被外部世界阻尼而衰减。这就意味着,抓住变革的时机非常重要,它能使企业事半功倍。而若变革的时机不当,则会使企业事倍功半。涨落具有二重性,即涨落即可以是对组织稳定有序状态的干扰,也可以是使组织走向新的有序状态的杠杆。企业要尽早辨明涨落的性质如果一种涨落会干扰组织的稳定,不利于企業的健康发展就应避免其扩延而形成巨涨落,如果一种涨落是推动组织发展的积极力量,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应采取措施促进其扩延以形成巨涨落使企业系统跃迁到新的更有序的状态。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要注意把握时机和方向,适时抑制或推动某些涨落,使系统按照人的目的演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创新在涨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针对环境阶段性的特征,形成短暂的相对稳定的适应机制。对于外界环境一定程度的变化,系统依靠适应机制来消除或减弱外界不稳定因素的消极作用,维持系统结构有序性。但动态地看,系统不可能稳定在某一个水平的有序结构上。系统必须针对时代的特征、环境的变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但新的结构是建立在旧的结构之上,只有打破旧的才能建立新的,这种演化是通过涨落来实现的。涨落是对系统原有对称性和稳定性的破坏,一种涨落实质上代表系统一种随机探索新结构的趋势。普利高津指出,耗散结构是某种被稳定下来的巨涨落。当创新活动引发的涨落在宏观尺度上相互关联,在系统非线性机制作用下,涨落急剧放大,形成巨涨落,引起企业系统整体的对称破缺,导致企业系统整体发生有序演化,形成一种较高级的有序结构,即较高序的耗散结构。

综上,房地产业具有耗散结构特征,要使它不断地壮大和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耗散结构理论,让房地产业与外界一直交换物质、能量、信息,不断地输入负熵流,输出正熵流。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系统的政策、法规还有待完善,而一个有效的政策将促使“小涨落”形成“巨涨落”,这样可以促进房地产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胜群骆永正陈方林:房地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分析.南方冶金学院学报(J),2000,(12)

[2]沈小峰胡岗姜璐:耗散结构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黎同炎:耗散结构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商业经济(J),2004,(1)

[4]肖建月:需求主导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及政策启示.市场研究(J),2005,(8)

临空产业划分及其特征研究 篇7

随着“十二五”经济发展相关规划, 理论界对临空产业划分及其空间组织形式的研究正在逐渐升温, 特别是近些年我国学者针对临空产业的相关研究日趋全面和科学。从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规律和路径来看, 临空产业是指与空港或航空运输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产业, 是一相对概括性的范畴。以临空指向性差异为标准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指其产品、服务的创造过程属于机场服务或航空运输的一部分, 或产品和生产资料极其依赖于航空运输。其中, 产品、服务的生产过程属于机场服务或航空运输的产业, 主要指航空物流业、航空食品业、商业零售业、保税仓储业、航空器维修业等;产品和生产资料依赖于航空运输的产业, 主要指以生产高时效性、高附加值或体积小、重量轻产品的现代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业, 包括医药制造、物流仓储、食品制造、金属制品、化学制品制造、汽车制造、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通信设备、特色农产品生产等相关产业。第二类临空产业是指由于上述产业自身发展, 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吸引的相关产业, 主要指现代商务业与现代服务业, 包括餐饮业、住宿业、金融业、旅游业、计算机与网络服务业等辅助产业。

二、依据临空指向性差异特征划分临空产业

(一) 临空指向性最强的产业。

临空指向性最强的产业是指那些直接服务于航空运输的产业, 主要包括航空服务业、航空运输业、航空器维修业、航空器零部件生产业等。其中, 航空服务业主要包括航空公司的服务和机场内的零售业, 在临空经济区内与空港关联最密切, 并已成为临空经济区开发的重点。非航空服务业包括机场管理公司及其酒店、餐饮、休闲和购物等。航空器维修业和航空器零部件生产业主要是针对处理和解决航空运输工具等出现问题的相关产业。上述产业的最大特征在于紧密依赖于空港, 没有机场的存在, 上述产业存在的价值将大打折扣甚至毫无意义。

(二) 临空指向性较强的产业。

1.航空物流业。

航空物流业是指以现代化航空物流为核心, 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利用航空货运等运输方式从供给方向接收地进行的高效流通和储存, 是包括通关、仓储、货物处理、地面运输和航空运输等多个步骤或操作平台的综合流程。航空物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够步入成熟阶段。航空运输的货物一般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点, 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上、下游产品的大量供应和输出, 以及产品时效性强等特点, 进而促进了航空物流业的发展。航空物流业的发展对增强临空经济区的竞争力, 增强经济区的品牌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临空经济区的其他功能区相继出现, 如保税区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区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为其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这一产业也是其他临空产业出现的基础。

2.高新技术制造业。

高新技术制造业指通过使用技术进步在产业层面得到应用和发展, 通常以先进技术为基础, 实现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整体效益呈现的产业。通过对国际上先进案例的分析, 临空经济区内的高新技术制造业通常由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品制造业等组成。区内高新技术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重量轻、体积小、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敏感度高、对航空运输服务的需求量大等重要特征, 聚集在区内便于信息的传播和先进技术的扩散, 节省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和学习成本, 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制品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珠宝加工业等。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 因此其自身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航空物流产业、现代商务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三) 临空指向性较弱的产业。

临空指向性较弱的产业最主要特征是:空港的建立和航空运输的发展并不是这一类产业整体发展和提升的必要条件。通常, 这些产业由于服务对象和产品的供给方式聚集在市中心地区, 但由于大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 临空经济区逐渐成为其发展的理想环境, 并随着临空经济区内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逐渐在区内得到发展。现代服务业由生产性服务业、分配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四部分组成。临空经济区内现代服务业又可细分为金融保险业、咨询代理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旅馆住宿、娱乐健身业、餐饮业、旅游服务业、居民与个人服务、会展业等消费性服务业。这些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丰富并优化了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环境, 对于区内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实现产业结构提升均具有很强的积极作用。

三、临空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一) 政府态度。

从规划和选址角度来看, 临空产业必须依托城市竞争力优势和经济腹地的雄厚实力。例如, 对外贸易数额巨大、出口型产业发达等外向型经济大都市圈, 或是与国内其他区域联系紧密的加工地区或行政作用突出的大型城市, 均需要政府的介入。区别于城市中心地区不断更新、扩建的模式, 临空经济园区从布局到投入使用都是在政府统筹规划下完成的, 设计理念普遍具有前瞻性以避免类似“大城市病”问题的出现, 基于此对于临空产业的发展和优化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意义。特别是公路、水电设施以及通向市中心的机场快线都是统一规划完成的, 因此临空产业较之市中心同类型产业有更加完善的发展环境的比较优势。

(二)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表现为政府必然致力于促使临空经济区成为区域增长极和经济助推器。从区域发展角度分析, 由于临空经济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临空产业依托空港的竞争优势, 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就业、产业、经济总量各方面的整体优化和提高, 同时促使自身空间布局不断完善以及竞争力的提升, 实现自身积累并成为区域增长极和助推器, 便成为了临空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目标, 也是区别于其他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 空间布局。

从空间特征来看, 临空经济区内各功能区多以圈层式空间结构分布, 形成了围绕空港通过圈层结构展开的环状产业带, 同时临空产业在空港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沿线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布局特点。国际上著名空港大多坐落于距离城市中心区20~30公里的地方, 各产业功能区大多集中在机场周围5~15公里范围内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线20分钟车程范围内, 并且各功能区之间交通路线密集、互动关系密切。各功能区距离空港由近及远顺序为:空港服务区, 包括空港区、航空维修区和空港服务区, 距离空港5公里以内;紧邻空港区, 包括物流园区、会展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商务区, 以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 包括居住区、工业园、科教文化区, 距离空港5~15公里;旅游区等其他园区分布在最外层, 在15公里以外, 根据临空指向性特征临空产业的空间分布出现了明显层状或环状特征。

(四) 投资环境角度。

从投资环境来看, 新型的临空产业很多方面都可以长时间得到政府的有力扶持和关注。包含三方面, 第一, 进驻园区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科研机构和科研成果在内的政府资源实现共享, 便于企业针对政府或竞争对手运营方面的变化作出调整, 减少由于盲目竞争造成的资源流失;第二, 在财政和法律方面的支持主要包括政府对企业税收方面的优惠、营造宽松的商务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与企业总部之间的互动等方面, 有利于创造出公平、公正、多元化的投资环境和商务氛围;第三, 由于近邻空港导致商务人士进出频率极高, 临空经济园区是人流、物流, 尤其是信息流交汇的核心区域, 企业获得外界信息的优势十分明显。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构成了临空产业整体与发展的重要外部特征。

摘要:本文根据临空产业、临空经济区相关文献研究, 以临空指向性差异为标准将临空产业划分三类, 并对其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临空产业,空间布局,临空经济区

参考文献

[1].临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临空经济理论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产业特征论文 篇8

建材工业是支撑我国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工业, 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增长需要的同时, 存在着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发展瓶颈。建材工业基于绿色、生态和健康的发展转型为减碳、环保和健康的建材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提出要加快发展绿色建材及其先进制造技术,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是保证21世纪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绿色建材的概念始于“绿色材料”, 该术语于1988年在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被提出, 随后逐渐在不同的材料领域开展实验室研究和得到工程应用发展, 对材料工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1992年, 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与会学者将“绿色建材”定义为: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和再循环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中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并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 它们要具备净化吸收功能和促进健康的功能[2]。

绿色建材产业作为建材工业的新兴组成单元正逐步在我国兴起, 约占建筑业用材的10%左右 (2012年) [1], 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以绿色建材产业园区 (基地) 的形式开展规模化的生产运营。本文剖析了我国绿色建材产业化发展的宏观环境特征, 基于调研指出支撑绿色建材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全国范围的绿色建材产业园区 (基地) 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现状, 归纳总结当前绿色建材产业园区 (基地) 的经验、问题, 并从保障绿色建材产业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态势的角度。

二、绿色建材产业化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1. 国家关于扶持绿色建筑的重大政策 (见表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2015) 》和《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对建筑工业的发展总体上提出了方向指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指出, 到2015年末, 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到2020年末, 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中央和地方政府正联手以“强制和补贴”并行的方式推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有绿色建材产业、绿色建造业、绿色建筑科技服务业以及绿色建筑环境设备制造业。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委托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承担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支撑绿色建材标准和认证办法的制定以及绿色建材产品目录的编制工作。2013年1~2月期间,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料司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联合调研国内绿色建材产业[2], 为引导扩大绿色建材消费, 工业和信息化部全面启动绿色建材产品目录编制, 修订不利于绿色产品推广的已有标准和规范, 工信部将开展《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 可配合《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落实。《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 结合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旧城改造、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 以节能门窗、节能墙体、节能屋面系统为重点, 生产并推广使用低辐射镀膜中空/真空玻璃制品等建筑节能玻璃、外墙用防火保温材料、阻燃隔热防水材料、轻质节能墙体材料、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等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 以及新型抗震节能集成房屋[11]。

地方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 将绿色建材产业作为节能减排和新型战略产业等列入发展规划中, 如河北省2013年3月出台《建材工业“十二五”专项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 明确提出把推进节能减排作为建材工业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 构建适应需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建材产业体系[12]。海南省将把绿色建材产业列入省生态发展规划[13], 发展海南省玻璃、新型建材与新型住宅产业。

2. 全国绿色建材市场分析

据初步估算, 中国目前绿色建材仅占建筑业用材料的10%左右, 产业规模为3500亿元左右[14]。工信部的报告表明,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013年建材工业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预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4]。到2014年底, 我国新型环保建材的市场占有率将达94%。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2012年末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57%,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 2013年将达到53.37%。建筑工业将成为未来20年用能和材料消费的主要增长点。截至2012年12月, 全国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每年新增建筑面积16-20亿m2, 预计到2020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近200亿平方米[3]。2012年底, 全国共有745个项目取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认证, 建筑面积超过7500万平方米, 仅占全国新增建筑面积 (每年约20亿平方米) 约3.75%。中国绿色建筑产业链较长, 有效带动绿色建材等产业发展, 其潜在的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2012年美国绿色建材的需求达到518亿美元 (占世界绿色建材需求5438亿美元的9.5%) , 折合人民币3211亿元。在考虑市场环境因素、经销商网络、调研行业企业市场份额、41家代表性企业 (包括USG、Mohawk Industries和Shaw Industries Group等) 的现状, 美国和世界绿色建材的需求量将年均增长11%和5%, 2017年美国需求量将达到866亿美元, 2013年世界需求达到5710亿美元[15]。

三、全国绿色建材产业化特征

1. 产业化形式

自2006年开始, 国内出现了行业和企业等作为主体推动的绿色建材产业园 (基地) 的孵育。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于当年分别授予北京金隅集团和深圳绿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绿色建材精品生产 (采购) 基地”和“中国绿色建筑装饰产业示范基地”的称号[16]。2011年10月,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江苏武进正式授牌全国首个“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2011年,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建筑装饰供需联盟联合发起在全国各省市建设“中国绿色环保建材直供基地”, 全国首个基地于2012年12月在山东滨州中博国际商贸城设立, 具有国家资质的山东建筑装饰材料绿色环保检测中心同期开始建设。

2. 我国绿色建材产业园 (区)

自2009年以来, 特别是2011年之后, 截止到2013年12月底, 我国陆续出现了约15个以绿色建材作为主要创新产业的园区规划和开发 (见表2) , 这些园区在我国绿色建材技术研发、咨询服务、新型绿色房屋综合解决方案、建筑垃圾资源化、环保绿色装饰材料、传统木结构节能创新应用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四、我国绿色建材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1. 支持绿色建材的微观政策体系有待构建

国家在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方面颁布了若干重大行政规章和规划办法 (见表1) , 从顶层设计为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背景、总体发展要求和明确的资助鼓励举措, 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宏观指导的作用。为使这一系列的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有必要基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完善支持绿色建材发展的政策体系, 引导传统建材生产、流通和消费向绿色建材升级转型, 通过微观政策体系调动开发商和消费者的积极性, 促进以绿色建材产业园区为先导的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全面提速。

2.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绿色建材置换行业空间

工信部指出, 尽管淘汰落后力度持续加大, 但各地新增产能较多。与此同时, 建材行业受房地产不景气的直接影响, 处于低迷状态, 而绿色建材作为一种新型建材, 市场空间仍较小, 广泛应用绿色建材的进度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3. 绿色建材增量成本有待研究、需要建立成本共担机制

地产企业一般通过基本预算成本统计和回收期估计来评估绿色建材增量成本。当前, 有少量关于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研究讨论, 一般认为是在地产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但针对绿色建材增量成本的研究则十分欠缺, 缺少定量的调研统计, 因此, 需要在绿色建筑工程体系内做好绿色建材应用增量成本的研究, 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 并建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合理共担的成本消纳机制。

4. 绿色建材技术创新需密切适应市场发展

我国当前绿色建材的技术创新主要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主, 建筑类科研院所参与的机制。技术研发一般都存在投入高、研发周期长等特点, 应借鉴我国在能源领域的中长期规划, 明确提出低成本的绿色建材术开发研究重大专项, 同时行业主管部门、科技教部门加大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 推进不级别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 在绿色建材产业园区重培育新技术, 鼓励更多的科研创新力量进入低成本绿建材的开发领域。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大气污染形式也迫切要求建材行业亟待加快开发适用于水泥、玻璃陶瓷等大宗行业削减氮氧化物、防治PM2.5以及减排氧化碳等的先进技术。

5. 绿色建材行业标准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由于标准规范相对滞后, 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广力度不够, 亟待上下游互动对接。需加快水泥产标准的修订。绿色建材厂商的不规范生产也是影响色建材普及的重要原因, 应逐步在现有建材标准体的修订中增设或提高环境约束标准, 为绿色建材专标准的建立提供良好的行业环境, 使绿色建材发展为建材行业的主流产品。

6. 以绿色建材为核心的绿色建筑产业链形成缓慢

我国绿色建筑缺乏产业链条横纵向的集成和关联。从整个产业链来看, 涉及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和其他。上游包括规划、设计、勘察、认证、检测、研发。下游涉及到建材制造、设备制造、建筑建造。在产业园区级别进行试点, 加大行业协会的作用, 通过整合要素、搭建平台、组建联盟、形成机制等, 实现绿色建材产业链的成熟发展, 如河北省某公司水泥厂与其上游建材企业联合启动绿色建材产业链团组织共建活动。

7. 消费者对绿色建材认知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比较于国外对绿色建材的认知度, 国内消费者对绿色建材的认识严重不足, 使得当前我国绿色建材企业业绩出现国外好于国内的局面。在我国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 建筑行业作为先导, 提高建筑的环境和健康品质十分必要, 根据国外的发展趋势, 生态建材和环保建材正向健康建材发展。我国的绿色建材推广与消费者的认知和认可密切相关, 消费者自身对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有天然的需求, 伴随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提高, 这种需求更加迫切, 但是消费者对建材的环境性能和材料的比较选用了解得相当有限, 应当加强绿色建材知识的普及和绿色建材产品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可通过行业协会的科普活动、多方共建绿色建材示范展示中心和家居建材质量检测中心等来共同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建材的认知、认可和识别能力。

结语

物流产业群类型与特征研究 篇9

相关性产业群和产业集群

为了准确划分物流产业群的类型, 首先需要清楚产业群和产业集群的区别和联系。产业集群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Porter) 在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的, 按照他给其所下的定义, 是在特定领域中, 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 并以彼此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而产业群则是在产业链关系上、在地理领域上都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联结共生体。因此, 产业群和产业集群的区别是明显的, 不应当把它们混同。当然, 它们的联系在于产业群包含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产业群的一种类型。按照产业链关系和地理区域关系, 我们可以把产业群划分为相关性产业群和产业集群两种类型。同理, 物流产业群应当划分物流相关性产业群和物流产业集群。

物流相关性产业群就是涉及到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物流金融、物流信息、物流设备制造、物流设施建设、物流科技开发、物流教育、物流服务等多个产业共生体。物流产业集群则是围绕海港、空港、陆港、制造业园区和城市物流市场发展起来的物流企业和其他组织等的群体。这些群体形成和发展是主要以地理区域因素动因。按照产业群形成的原因, 把物流产业群划分为物流相关性产业群和物流产业集群, 研究其各自的特征, 根据这些特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设计科学的战略和策略, 对物流业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物流产业群的特征

物流产业群的总体特征有三点:第一, 物流产业群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现代经济中, 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 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 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第二, 物流产业群通过对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 能够更好地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第三, 物流产业群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 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

上述三特征是物流相关性产业群和产业集群都具有的。而比较物流相关性产业群和产业集群, 我们还可以归纳出如下更为具体的特征:

物流相关性产业群产生是以产业关系和产业结构为动因, 而物流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以地理区域因素为动因。物流产业群的发展归根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 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但是, 不同类型的物流产业群其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存在差异的。

物流相关性产业群主要以纵向和横向的关系为主, 物流产业集群主要以空间关系为主。所有物流产业群都存在纵向、横向和空间的关系即物流产业上下链、产业之间的协作和区域位置等, 其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但物流相关性产业群是以物流产业上下链、物流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为主。物流的相关性产业包括了物流与上游如制造业、农业等, 下游如建安、加工和消费品市场等, 还包括协作的交通、装备、金融、信息、教育和服务等产业, 使产业群得到快速发展。物流产业集群以空间关系为主, 在同一区域中, 若干产业的不同企业组织群集, 既配合又竞争, 使其具有生产和销售规模大、专业化分工程度高、生产和交易成本比较低的特点。

物流相关性产业群的发展主要依靠宏观产业政策引导, 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则主要依靠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由于物流相关性产业群形成的动因和纵向、横向关系的特征, 使得这一产业群的发展不是区域性和局部性的发展能推动, 必须置于全国甚至全球的产业关系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的体系之中, 因而必须依靠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来实现。而物流产业集群则有区域性和空间关系的特征, 使得这一产业群的发展是在物流相关性产业群发展基础上, 可以在区域性和局部性中实现。其发展有赖于特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物流相关性产业群和物流产业集群都具有非独立性即它们必须相互一致、协调发展。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虽然是区域性的, 但其发展与物流相关性产业群紧密联系。一方面, 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有赖于制造业、农业、商贸业等物流相关性产业群的发展。另一方面, 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极大地推动其他产业的调整和结构优化, 促进企业专注核心业务,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效率, 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努力扩大物流市场需求、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同时, 加强物流相关性产业群与物流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 推动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

促进物流产业群发展的建议

制定我国物流产业群发展规划, 充分考虑物流产业群类型和特征, 制定物流相关性产业群和物流产业集群分类的发展战略。近几年我国已经制定了若干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和区域性发展规划, 有效促进了物流业发展。但物流产业群发展规划则显得不够, 表现在虽然开始重视物流产业群的发展, 也制定了许多物流产业园的发展规划, 然而从物流产业群, 特别是从物流相关性产业群和物流产业集群角度制定的规划较少。所以, 需要在物流产业群发展规划中, 按照物流相关性产业群和物流产业集群的划分, 根据它们的差异性和联系性, 分别从宏观和区域性两个层面制定物流产业群发展规划, 确定物流相关性产业群和物流产业集群各自的并且相互紧密联系的发展战略。

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 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群发展政策措施, 为物流产业群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 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群发展政策, 为物流产业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货运代理等各物流功能和要素的管理涉及到商务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海关、工商、税务等十几个部门, 他们在促进物流产业群发展方面都十分积极, 同时要避免政出多门和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 有必要建立起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要对物流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的调整。首先要对现行政策中影响物流产业群发展的相关活动的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清理, 特别是对妨碍公平竞争、限制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进行清理, 为物流产业群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研究和制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物流管理制度和有关政策, 以保障物流产业群在规范管理制度环境中健康发展。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篇10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内涵

随着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与港口物流相关的企业和组织逐步的积聚到港口周边, 继而形成港口物流产业的积聚现象。港口物流产业活动主要有运输活动、仓储活动、装卸活动、配送活动、流通加工活动、物流服务活动等, 那么实施上述港口物流活动的企业就分别为运输型企业组织、仓储型企业组织、配送型企业、组织、货代型企业组织和综合型企业组织。这些组织积聚在港口周边, 承担着港口的大部分功能。

仅仅是港口物流产业积聚, 还不足以形成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是一个紧密的网络组织, 在其中不单单有提供相关物流活动的物流组织, 还必须具备港口物流所有的服务环节, 并且提供各类服务的组织包括物流企业、政府机构、科研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等形成了网络组织的各个节点, 这些节点通过信息流和物流相连, 相互依存、相互竞争而又相互促进, 形成了相对独立而又开放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中, 港口基础设施, 甚至城市交通干线以及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形成了连接各节点的可见和不可见的网, 因此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是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通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是与港口物流相关的企业组织、政府机构、社会团体、金融、保险以及教育科研培训机构等组织, 依托港口物流基础设施, 通过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合作的同时, 展开良性竞争, 优化整个集群的资源配置效率, 提升集群内各组织的效益的以服务目标客户为核心的复杂的网络系统。

这个网络系统中, 核心的节点是港口物流企业组织 (我们这里所说的物流组织, 是专门从事港口物流服务的企业组织, 一般不包括企业内部物流活动) , 如前所述, 根据所从事的物流活动不同,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中的物流组织主要分为运输型、仓储型、配送型、货代型和综合型。这五种物流组织拥有不同的核心优势, 运输型组织核心优势是拥有发达的运输网络, 因此其运输整合能力较强。仓储型组织从事整个港口物流网络系统的仓储业务, 因此必须拥强大的电子商务能力和较强的仓储整合、运作能力。配送型组织拥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和客户整合能力, 同时在运输和仓储方面也应具备相当的实力。货代型组织主要从事货运代理、船舶代理业务, 具备较强的港口物流服务的集成能力, 其目标客户和港口物流供应商的整合能力强, 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综合型组织具备一体化港口物流服务能力, 拥有完备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因此其资源整合能力最强。

系统中除了提供物流活动的组织外, 还包括政府机构、社会团体、金融保险等服务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政府机构指的是为港口物流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港口管理的政府机构和直接提供物流服务的公共部门, 包括港口管理局、海关、检验检疫局等机构。社会团体应该是由物流企业组织自发组织的行业协会或由政府出面成立协调行业活动的协会组织。金融保险等服务机构随着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 迎合整个集群的需要, 主动选择进驻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所属的港口区域, 因此其活动主要是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提供金融、保险等服务产品。教育科研培训机构是保障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他们立足于产业的发展, 通过针对性地培训港口物流人才和进行港口物流产业研究的形式, 促进港口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特征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属于物流产业集群的一个子群, 因此其具备物流产业的诸多特征, 如结构空间性;产业依赖性,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无法独立存在;系统耦合性和边界模糊性,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也是集运输、装卸、仓储、配送、包装等一系列资源整合形成的新型产业形态, 融合了港口工业的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同时借助物流信息技术, 港口物流产业中的多种产业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组织边界和市场边界出现了渗透、交叉和整合, 该产业的边界模糊性也非常明显。产品的服务性,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所提供的产业与物流产业的产品一样, 具有一般服务产品的特性, 即无形性、生产与消费不可分性、不可储存性和异质性等。对技术的依赖性。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现代技术, 才可能发挥其高效的资源配置功能, 才能实现以客户为主心, 提供柔性化服务的服务目标。

另外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也具有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 表现在:集群内企业分工合作。为最大程度的提高和优化整个集群的优势和竞争力, 港口物流网络中的物流企业只有围绕着港口物流服务进行市场细分, 发挥各自的优势, 才能达到与其他节点企业共赢的目标, 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多层次的资源共享网络。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网络, 同处于该网络的不同层次组织, 可以通过优势互补, 合作竞争, 通过信息交流平台, 共同分享着集群的供需资源, 从而弥补单个组织资源上的不足。嵌入性的集群文化。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中的物流企业组织主要来自港口周边区域, 因为地缘相近, 集群内的节点企业基本拥有相近的价值观, 相互之间沟通顺畅, 更容易产生信任感, 在这样的环境中, 违反规则产生的成本非常高, 这使得集群内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这种由于嵌入性产生的吸引力对于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集群整体具有柔性竞争力。在集群内部物流企业分工合作, 集中发展自身优势活动, 在内部交易规则的约束下, 这些企业在集群内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交易效率也大为提升, 提高了集群整体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因此作为一种中间组织形态, 整个集群能够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迅速应对市场需求, 真正做到柔性化服务, 提升整个集群的整体竞争力。而一般物流企业组织, 即使是综合型物流企业, 因受制于规模效应, 很难做到柔性化服务。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除了物流产业和集群特征之外, 还有其独特的特征。该独特性主要源自于港口地域性和功能性, 其表现为产业专门性和国际性, 所以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还具备以下特征。

地域性。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及相关组织鉴于港口独特的地缘性, 而集中在港口周边, 使得整个集群系统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港口物流产业的投入和产出都依赖港口这一便利物流条件, 所以说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地域性特征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其他特征与该特征紧密相关。

产业专门性。位于港口周边的港口物流产业, 其功能与内涵受限于港口产业的专门化, 也就是说, 港口物流产业的主要业务皆围绕港口的主要功能展开的。从货物和船舶到达开始到离开和转运的全方位的服务。除了装卸、储存, 运输外, 还包括港口、船舶相关产业, 如货物、船舶代理, 港口运输服务, 船舶的制造和维修等, 所有服务都围绕港口展开, 因此它的业务核心具有明显的专门性特征。

国际性。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地域性决定了其国际性的特征。因为港口作为国际供应链的重要环节, 担负着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枢纽作用。港口物流产业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以及与之相关的物流增值加工等, 无不建立在港口的国际性这一特征之上。

农业产业化概念、特征及发展意义 篇11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2.农业产业化特征

2.1专业化生产 从宏观上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地区根据当地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的特点,形成地区专业化;从微观上,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农业生产单位在生产经营项目上由多到少,最终形成主要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现在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要从大农业到小农业,逐步专业化。只有专业化,才能投入全部精力围绕某种商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产业一体化相结合,使每一种产品都将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制作成为最终产品,以形成商品品牌形式进入市场,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

2.2一体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从经营方式上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商品贸易、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的一体化经营一体化组织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生产经营,紧密相连,组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不仅从整体上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而且使各参与单位获得合理份额的经济利益。这与实施产业化经营以前的分割式部门“条条”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能把千千万万的“小农户”、“小生产”和复杂纷繁的“大市场”、“大需求”联系起来,又能把城市和乡村、现代工业和落后农业联结起来,从而带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等一系列变革,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再生产诸方面、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良性循环,让农业这个古老而弱质的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充分发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战略作用。

2.3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农业与工商业的结合,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和产品的销售方式,使农业生产者有机会获得农产品由初级品到产成品的加工增值利润。产业化经营的多元体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单纯的市场机制下,一旦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市场价格便随之波动,甚至是剧烈波动,影响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也影响农产品加工、贮运企业的利益。产业化经营系统内各主体之间不再是一般的市场关系,而是利益共同体与市场关系相结合、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特殊利益关系,就要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由“龙头”开拓市场,统一组织加工、运销,引导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均衡,使其内部价格及收益稳定,实现各参与主体收益的稳定增长。产业化经营的多元参与主体之间是否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是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经营实体是否为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标准。

2.4企业化管理 农业产业化经营需用现代企业的模式进行管理。通过企业管理的办法经营和管理农业,使农户分散生产及其产品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经营计划,把农业生产当作农业产业链的第一环节或“车间”来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既能及时组织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又存在农产品适时收获后。分类筛选,妥善储存,精心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增值和销售,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3.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轻工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特征和重点 篇12

一、轻工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特征

借鉴国内外经验和行业的特点, 未来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发展将呈现出以下特征:

1、专业化特征更加鲜明, 市场和服务定位要求更加准确。一些行业产业集群工贸结合、产销一体化的特点更加突出, 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2、产业集群发展不再是简单的生产企业数量的扩张, 做大做强的主要路径一是靠提高企业集中度, 提高个体质量;二是将竞争优势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协作和社会化服务关系, 优化资源配置。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正在形成的新的产业集群, 严格准入条件是夯实发展基础的关键因素, 吸收高质量的品牌企业入驻以及由此带动产业链式承接成为发展重点。

3、区域品牌影响力将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在产业集群建设初期, 主要靠扩大企业知名品牌数量来扩大产业集群的品牌影响力, 企业品牌培育是重点。当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 企业品牌积聚达到一定数量时, 工作重点应该向区域品牌培育转移。区域品牌一般有三个构成要件:“区域名+产品+特性”。要结合实际, 深入挖掘, 推动区域品牌创新。

4、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打破了传统发展模式, 技术进步将成为经济增长主要的实现形式。技术装备水平、新材料应用水平、工业设计水平成为未来三个重要的技术支撑条件。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是做大做强的关键。

5、对上下游资源的控制对产业集群生存与发展越来越重要, 包括原材料基地、产品市场渠道等资源。这种控制能力不再仅是企业的经营行为, 也成为产业集群的重要的市场竞争手段。在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中, 产业集群在海外原料基地建设、海外投资等项目建设中将发挥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

6、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形式将发生新的变化, 现在主要讲直接贡献, 包括财政收入、社会就业等。今后既要讲直接贡献, 又要讲间接贡献。间接贡献主要是指对农林、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未来随着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一些产业集群在地方经济中的位次会下降, 但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一定要加强。

7、目前, 许多产业集群发展遇到了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的限制, 打破现有行政管辖区域, 跨区域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特别是面对周边区域兴起的相同产业造成的威胁, 如何化弊为利, 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成功的办法是打造产业核心区, 占领制高点, 实现产业梯度布局, 向产业总部经济模式发展。

8、目前, 国内产业集群建设主要靠政府主导, 产业集群内的行业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在管理上出现了“长短腿”的情况。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要加速培养政府监督指导、行业组织和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事务的运行模式, 通过大力发展和培养行业组织, 推进民主管理, 由此推进产业集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二、产业集群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1、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 讲求工作实效

各地产业集群建设起步时间不同、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产业集群推进工作一定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 明确阶段工作重点, 扎实推进。借鉴别人的经验要有的放矢, 不能盲从。在研究制定产业集群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时, 要注意把握横纵两条线, 首先要将自己的现在和过去比, 看自身的发展;而后是将自己和别人比, 看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与别人的差距。我认为, 简单地评价谁第一、谁第二没有意义, 重要的是谁在发展中更有特色, 谁在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2、紧密结合经济工作重点, 寻找政策对接点

上一篇:边界识别下一篇:社会化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