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特征论文

2024-10-26

暴发特征论文(精选7篇)

暴发特征论文 篇1

摘要:<正>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它可造成轻度或严重的疾病,有时可导致死亡。通过染病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和微粒,病毒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常引起学校暴发。GIS技术有效地把病例信息及地图信息整合,直观地显示发病特征,并可随时间推移评估控制措施。2014年4月16日-4月22日,H市的三个区县分别报告3起学校流感暴发,三所学校建筑物分布一

关键词:学校,流感,暴发,地理信息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它可造成轻度或严重的疾病,有时可导致死亡。通过染病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和微粒,病毒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常引起学校暴发。GIS技术有效地把病例信息及地图信息整合,直观地显示发病特征,并可随时间推移评估控制措施。

2014年4月16日-4月22日,H市的三个区县分别报告3起学校流感暴发,三所学校建筑物分布一致,罹患率却不相同。此文旨在探讨病例地区分布特征及对疫情的影响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3起事件的报告均来自H市流感疫情监测系统,H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参与3起事件的调查处置。

1.2 病例纳入标准

1.2.1 可能病例

自2014年4月6日以来,调查的三所学校全体师生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8℃)、咳嗽和咽痛症状之一者。

1.2.2 确诊病例

流感样病例+实验室PCR检测阳性者。

1.3 方法

对三所学校全体学生及教职员工普查,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Map Info进行地图绘制。

2 结果

2.1 概况

三所学校分别位于H市的市区北部、南部和东部的3个区县,学校间病例无关联。三所学校卫生状况尚可,由于天气原因各教室近期未进行开窗换气;除WC校初中部学生为住宿生,WC校小学部及其他两校的学生均为走读生;三所学校近期均无大型活动,走读生放学后基本回家完成功课,无聚集性。流感疫苗接种率极低。

2.1.1 罹患率情况

经对三所学校的普查发现,三所学校累计发病201例,共涉及班级12个,总罹患率为15.0%。三所学校的罹患率由低到高分别为HL校4.63%、FZ校13.1%和WC校48.4%,三所学校的罹患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χ2=274.59,P<0.01)。见表1。

表1 三所学校罹患率

2.1.2 发病时间

经对三所学校的普查发现,三所学校首发病例时间相近,WC学校最早,为4月12日;WC疫情持续的时间也最长,为10天。见表2。

表2 三所学校首发病例发病日期及疫情持续时间

2.1.3 人群分布

经对三所学校的普查发现,三所学校发病年龄相近,最小病例年龄为9岁,属FZ校;最大病例年龄为17岁,属WC校,发病年龄和发病学年有关。男女比例为1∶0.95。见表3。

表3 三所学校发病人群信息

2.2 病例地点分布特征

HL学校和FZ学校病例所在班级主要在操场北侧教学单元的两个班级,WC学校病例分布在教学楼的各个教室。HL学校和FZ学校病例所在的教学单元区域为平房,无公用走廊,各教室相对独立,与病例所在共同教学单元的其他班级无病例;WC学校病例所在的班级有公用走廊,寝室空间狭小,寝室的编排不是按照班级进行的,是按照报名先后顺序进行的,男女寝室单元各有一个卫生间及洗漱间。

2.3 实验室检验结果

经H市疾控中心采样检测,三起疫情均为H3N2型流感病毒感染,总阳性率为61%(27/44)。

2.4 控制措施

加强晨午检制度,发现有症状学生自行隔离治疗;积极治疗病例;班级地面物体表面消毒处理,班级每天进行开窗换气;三所学校除WC学校放假10天外,其他两所学校采取发病班级与其他班级错时下课、午休等;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流感知识的宣传工作;通报教育部门加强其他学校的症状监测及预防措施。

3 讨论

流感在狭小且密闭空间内,主要由空气传播。流感病毒在低温、低湿度条件下可以存活时间长,且可发生直接接触传播[1]。

学校除WC校的初中部学生,其他学生均为走读生。走读生放学后无聚集,基本排除学生间校外感染的可能,学生在校内的活动范围是疫情暴发的关键控制点;寝室空间的狭小,各班级学生混合寝室为WC学校流感暴发提供可能,也使得该校疫情出现较高的罹患率,并且疫情持续时间较其他学校长。HL学校和FZ学校班级相对独立,没有公共走廊,病例仅局限在相邻两个班级的内部,没有寝室的设置,也减少学生在课后的长期接触机会。

基本排除校外感染的可能,学生在校间接触为疫情的暴发主要原因;控制措施有效降低疫情蔓延,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暴发和教育部门积极配合卫生部门为杜绝类似事件发生起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子健(译).传染病控制手册(第3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暴发特征论文 篇2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麻疹发病资料来自麻疹监测系统,麻疹暴发疫情处理和实验室资料来自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隆安县CDC检验科,人口资料来自县统计局人口年报表。

1.2病例诊断按卫生部2014年印发的《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规定的诊断标准。

1.3暴发流行界定暴发:以村、居委会、集体机构及住宅小区为单位,10 d内发生≥2例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 d内发生≥5例以上麻疹病例。暴发流行:以县为单位麻疹发病率超过前3年平均发病率水平1倍以上。

1.4抗体检测隆安县CDC负责对患者采血,分离血清后送CDC和南宁市CDC实验室,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 M抗体,试剂由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1.5统计学分析将麻疹发病、暴发资料录入excel 2003软件进行汇总、统计,并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使用PEMS 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疫情暴发概况隆安县2014年3月上旬报告首例麻疹患者,中旬和下旬分别报告1、3例,4月份患者突增,疫情防控效果不明显,形成了暴发。至4月28日,自治区、南宁市CDC专家对麻疹疫情进行分析,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对疫情高发的城厢和那桐镇开展了15~59岁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做好预诊分诊,加强医院通风,防止院内感染;开展全县8月龄~15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疫点周围开展应急接种工作。 通过综合的防控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至8月份疫情终止。本次暴发疫情共报告患者119例,罹患率为28.79/10万,无死亡病例。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时间分布病例主要发生在4、5月份,占总病例数的77.31%(92/119)。病例的构成比为:3月占4.20%(5/119),4月占52.94%(63/119),5月占24.37% (29/119),6月占14.29%(17/119),7月占3.36% (4/119),8月占0.84%(1/119)。

2.2.2地区分布隆安县下属的10个乡镇和1个华侨管理区均有病例发生,全县共报告疑似麻疹患者276例,确诊117例。病例主要发生在城厢镇和那桐镇,共发病71例,占总病例数的59.66%,平均发病率为58.44/10万(71/121 500);其他9个乡镇(管理区)发病48例,占总病例数的40.34%,平均发病率为16.44/10万(48/291 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69, P<0.05)。见表1。

2.2.3性别和年 龄分布119例暴发病 例中 , 男性65例 ,发病率为29.75/10万(65/218 478);女性54例,发病率为27.70/10万(54/194 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0 1,P>0.05)。患者年龄最小为2个月,最大为56岁。<8月龄25例,占21.01%;8月龄10例,占8.40%;9~11月龄5例,占4.20%;1~7岁5例, 占4.20%;8~14岁2例,占1.68%;15~20岁1例,占0.84%;21~39岁55例,占46.22%;40~ 岁16例,占13.44%。

2.2.4职业分布发病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和农民,分别为42和40例,分别占35.29%和33.61%;其余是工人7例,占5.88%; 干部和商业服务分别为6例,占5.04%;餐饮食品业为4例,占3.36%;家政家务及待业、 老师、学生和幼托儿童分别为3例,占2.52%;保育员和医务人员分别为1例,占0.84%。

2.2.5免疫史及就诊史119例病例中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23例,占19.33%。其中3例完成2剂次,1例完成1剂次,6例为8~9月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10 d内发病,13例为成人麻疹应急接种后10 d内发病;免疫史不详54例(45.38%),都是成人;无免疫史42例 (35.29%),其中未到麻疹免疫初免年龄者25例,8月龄~7岁应种而未接种麻疹疫苗者11例,≥8岁19例。见表2。调查评估隆安县麻疹类疫苗接种率为96.00%,接种过麻疹类疫苗的发病率为0.022%,未接种过麻疹类疫苗的发病率为0.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518,P<0.05)。有42例在发病前7~21 d去过医院就诊史,占全部病例数的35.29%。

2.2.6实验室检测119例病例中,实验室诊断114例,实验室诊断率为95.80%;临床诊断5例,临床诊断率为4.20%。

3讨论

WHO要求于2012年在西太平洋地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我国于2006年印发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1]。2006年以来隆安县为消除麻疹,每年均开展麻疹类疫苗专项查漏补种工作,2010年秋季在全国统一安排下,开展了以8月龄~14岁儿童为主要对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2]。隆安县2009年以来无麻疹病例发生,2014年3—8月份出现了暴发流行,这符合麻疹每间隔四五年出现一次流行的规律[3]。当麻疹易感者累积到一个及以上出生队列时,一旦有传染源进入,就会引起麻疹的暴发流行[4]。

本次疫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份 ,病例的年 龄分布呈 双峰型 ,<8月龄儿童 和21~39岁成人发病占全部病例的67.23%。本次疫情21~39岁年龄组发病率较高,与该年龄段人群接种率低,存在免疫空白,或抗体滴度随时间推移而降低等有关[5]。本次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率也较高,与母体无抗体或胎传抗体水平过低有关[6]。胎传抗体大多在六七月龄时消失,随着婴幼儿抗体阳性率的下降,易感人群增多,麻疹流行时,小月龄婴幼儿麻疹病例数增加[7]。有疫苗免疫史的病例可能是由于免疫失败或免疫接种时间短没有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本次疫情就有23例患者有麻疹类疫苗接种史,接种2剂次的3例,1剂次的有20例,但有19例为接种后10 d内发病。有文献报道,接种疫苗的产生抗体最早时间为11 d[8],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本次疫情与医院感染有一定关系,据感染来源分析,有42例(35.29%)患者在发病前7~21 d曾去过医院就诊,提示存在医院感染的可能。有研究显示, 麻疹患者在发热前2 d至出疹后5 d均有传染性,发病早期医疗机构难以诊断,未能及时隔离,所以造成医院暴露可为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9,10]。无麻疹疫苗接种史是麻疹发病的关键,在20例8月龄~7岁组儿童中,有11例没有接种过麻疹类疫苗,没有及时接种的原因主要是体弱多病或县内流动儿童,这些儿童更容易受到麻疹病毒的感染。

综上,我县要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常规免疫工作,确保两剂次麻疹类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做好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点。2做好疫情监测,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快速做好疫点的处理,防止疫情暴发。3加强医院内麻疹病例的管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4接种人员要严格掌握疫苗的接种禁忌证,做好风险评估,与监护人充分沟通,提高疫苗接种的及时性。

暴发特征论文 篇3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共95例,收治年限在2013年4月~2015年3月之间。其中男性患儿共有55例,女性患儿共有40例。年龄跨度为(2~8)岁,平均年龄为(5.15±0.75)岁。

排除标准:(1)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甲状腺机能亢进患儿;(3)风湿性心脏病患儿;(4)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患儿。

1.2临床特征

95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呈现多样化。其中表现为咳嗽、流涕、发烧的患儿共有16例(16.84%);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的患儿共有17例(17.89%);表现为心源性休克的患儿共有21例(22.11%);表现为惊厥、烦躁不安的患儿共有15例(15.79%);出现心力衰竭的患儿共有14例(14.74%);出现合并感染的患儿共有12例(12.63%)。

1.3心电图检查结果

所有患儿经心电图检查后,均显示心电图异常。室性心动过速共1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共18例,室性早搏共11例,窦性心动过速共27例,有病理性ST-T改变的共15例,其他异常共12例。

1.4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由于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病情危重,患儿及其家属通常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为其讲述成功康复的病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微量泵静脉滴注,掌握滴注总量,并控制滴注速度,从而避免引起肺水肿。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注意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准确记录尿量。

(3)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给药方式和给药时间,指导患儿定时定量服药,告知家属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服药后,若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处理。

(4)基础护理:保持病房内绝对的安静,避免患儿哭闹,为其提供舒适的养病环境。训练患儿床上排便,切忌用力过猛,避免因心肌缺血引发心律失常。必要时可给予开塞露和缓泻剂[2]。

1.5评价指标

对两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痊愈率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对比,当痊愈率的数值越高,死亡率的数值越低时,可确认护理的效果越显著。

1.6统计学处理

两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对比数据,均需接受统计学软件SPSS20.0的计算,“%”用以表示痊愈率和死亡率等计数资料,组间通过卡方检验对比,当有P<0.05时,可确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95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中,共有20例死亡。其中有8例死于心源性休克,7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死于急性肺水肿。共有75例患儿痊愈,其中存在偶发性早搏的共1例,存在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共3例。

3讨论

暴发性心肌炎即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所引发的严重的、广泛的心肌细胞损害,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其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急性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3]。

针对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目前临床通常给予其磷酸肌酸钠和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心脏负担,还可以改善患儿的心功能和心肌代谢功能。服用药物应当坚持综合性原则,在养护心肌、对抗休克的同时,还需做到预防感染,增强心肌能力[4]。除了服药之外,实施精细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预后。恰当的心理护理在解除心理负担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及时告知患儿家长药物的相关副反应,可以增强患儿家长的护理能力,对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5]。建立静脉通道可以维持有效循环,使用微量泵输液,也避免了患儿在急性期出现泵衰竭的情况。加强基础护理能够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的休养环境,减少其吵闹的次数。在饮食上摄取充足营养,可以增加体质。

经过本次的调查研究,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复杂多样,病死率高,心电图会出现传导阻滞、室颤等多种表现。95例患儿,共有75例痊愈(78.95%),20例死亡(21.05%)。

综上所述,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死亡率较高,护理人员应当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水平,降低死亡率,从而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黄玉芬,章赛春,倪萍等.以心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30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救治与护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8):912-913.

[2]谢王芳,楼晓芳,诸纪华等.体外膜肺氧合应用于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427-430.

[3]王哲芸,吴晓艳.应用体外膜肺氧合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成功抢救1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0):1226-1227.

[4]金红梅,詹海霞,游幼云等.1例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急救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2):32-33.

暴发特征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6-2011年白银市流感疫情暴发调查处理资料及实验室检测资料。

1.2 方法

对所有病例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和就诊情况等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部分典型病例咽拭子,送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核酸PCR和病毒分离鉴定。采集和检测方法参照《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和《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

1.3 流感暴发疫情判定标准

1.3.1 流感样病例定义:

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同时缺乏其他实验室诊断依据[2]。

1.3.2 流感样暴发疫情定义:

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急性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季节性流感或甲型H1N1流感疫情[2]。

1.3.3 暴发疫情报告标准:

(1)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死亡病例。(2)一周内在某一社区内(如同一乡或街道)出现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多[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使用Excel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006—2011年,全市共报告流感疫情37起,波及人口数63 151人,累计发病1 88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罹患率为2.99%。6年间,2009年暴发起数最多(27起),罹患率为1.03%,2010和2011年无流感暴发疫情报告。37起暴发疫情中,23起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6起登记为Ⅳ级,另外17起为未分级,见表1。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地区分布:

各县、区均有流感疫情发生,以白银区暴发起数最多,共12起,罹患率为0.97%;靖远县和会宁县各9起,罹患率为7.49%和3.10%;景泰县5起,罹患率为1.97%;平川区2起,罹患率为1.63%。不同县、区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640.517,P=0.00)。

2.2.2 时间分布:

各县、区呈现冬春季发病高峰,以11月份发病起数最多,共11起,发病125例,均为甲型H1N1流感,占29.73%;3月份发病8起,均为季节性流感,发病1 296例,占21.62%;9月份、10月份各7起,分别占18.92%,发病数为65例和73例;1月份、2月份、4月份及5月份各1起,分别占2.70%,发病数41例、14例、102例和183例;其他月份没有流感疫情发生。

2.2.3 人群分布:

患者主要为学生,小学生970例,占51.35%;中学生872例,占46.16%;托幼儿童34例,占1.80%;消防人员23例,占1.22%。发病年龄最小3岁,最大41岁,0~4岁29例,5~9岁398例,10~14岁1 046例,15~19岁382例,≥20岁34例。男女性别比为1.1:1。

2.2.4 流感发生场所:

37起流感暴发疫情共波及43所学校和2家消防支队,其中,小学18所,罹患率为5.05%;中学21所,罹患率为3.29%;中专、技校3所,罹患率为0.31%;托幼机构1所,罹患率为85.29%;消防支队2所,罹患率为13.29%,不同场所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6.553,P=0.000)。

2.3 实验室检测

对每起流感疫情均采集典型病例咽试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检测出流感阳性毒株,其中甲型H1N1流感暴发21起,占77.78%;甲3型6起,占16.22%;甲未分型2起,占5.41%;乙型8起,占21.62%,见表2。

2.4 疫情控制效果评估

37起流感暴发疫情从首例病例发病至相关部门接到报告时间中位数为9天,最短为1天,最长为18天。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6天,最短为8天,最长为31天。两者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2,P<0.05。

3 讨论

分析白银市2006-2011年流感暴发疫情,发现以下特点:(1)有明显的季节性。2006-2008年,在3月份发生的占到80.00%,2009年,由于甲型H1N1流感疫情,形成两次高峰,以9~11月份为主,占88.89%,2010年、2011年未发生流感样暴发疫情,可能与2009年H1N1流感流行,群众自费接种流感疫苗和免费接种H1N1疫苗,及当时流感流行,人群中获得了免疫力有关。(2)地区分布较不均匀。白银区、靖远县和会宁县流感暴发疫情起数占到所有暴发疫情起数的81.08%,一方面说明哨点医院使流感样病例的监测敏感性提高;另一方面与人口密度、流感疫苗的接种有关。(3)94.59%流感暴发疫情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而学校又以小学占的比率最大,以10~14岁年龄组为主,和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年龄分布相一致。(4)病原学监测结果表明,各年间的优势毒株存在一定的差别,2006-2008年引起流感暴发疫情的主要为B型和A型流感毒株,2009年受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影响,甲型H1N1流感病毒成为优势毒株;2010-2011年,流感活动整体较弱,未出现暴发疫情。另外,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首例病例发病到接到报告时间与疫情持续时间呈现明显相关,报告越晚,疫情持续时间越长,这与国内有关报道一致[4],提示及早报告有利于疫情的控制。

我市流感暴发疫情90.00%以上发生在小学和托幼机构,目前,我国流感疫苗尚未纳入计划免疫,流感疫苗接种仍以鼓励接种、自愿接种为原则。有文献显示,当流感疫苗接种率达到75%以上时,才能基本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5],虽然我市已加大了接种流感疫苗的力度,但这一目标还远远没达到。鉴于这一人群在流感防控中的重要性和得病后造成的社会危害,建议国家在流感疫苗接种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同时对于其他年龄组的人群要加大宣传流感疫苗接种的意义。

今后,我市流感防控工作还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在现有流感监测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增加3家哨点监测医院,覆盖全市各县、区。(2)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加强症状监测,建立基线数据,做到早期预警。(3)加强流感防治知识宣传与培训。(4)加强监测,及时预警,及时处置。特别是在流感暴发疫情的早期采取隔离、消毒和通风等措施。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2版)[EB/ OL].[2010-ll-12].http://www.gov.cn/gzdt/2009-09/30/content- 1430756.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0版)[EB/OL]. [2010-12-10].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hjbyfkzj/s3577/201009/48940.htm.

[4]李铁钢,王鸣,杨智聪,等.广州市200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81-282.

暴发特征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6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5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 全部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诊断过程均符合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15例患儿中男9例, 女6例, 年龄6个月~13岁, 平均年龄 (4.2±1.3) 岁, 从发病至就诊时间为5 h~7 d, 平均时间 (2.1±1.7) d。临床表现:全部患儿在发病前7~14 d左右, 7例患儿存在明显的发热、流涕及咳嗽症状, 6例患儿存在腹痛及恶心症状, 2例患儿表现乏力、精神差, 无明显前驱症状。15例患儿就诊时, 心源性休克体征9例, 心力衰竭体征6例。

1.2 方法

全部患儿在入院后均采取卧床、吸氧、心电监护及抗病毒治疗措施, 并予以营养心肌、抗氧化、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及纠正心力衰竭治疗手段。同时予以心肌酶谱、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检测, 并予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措施:全部患儿均予以400 mg/ (kg·d) 的丙种球蛋白及10~25 mg/ (kg·d) 的甲基泼尼松龙, 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 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加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若病情继续恶化, 可予以股静脉穿刺临时起搏器置入措施。予以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儿。对全部患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转归进行进行观察记录。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15例患儿中, 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显著升高, 检测结果分别为69.5~732.7 U/L及2.15~62.2μg/L。且全部患儿均存在心电图异常改变, 其中5例患儿室上性心动过速, 3例患儿室性心动过速, 7例患儿室性早搏, Ⅰ、Ⅱ、Ⅲ度方式传导阻滞患儿分别为6、3、5例, 胸部X线正位片检查显示, 8例患儿心脏扩大。超声心动图检查, 左心增大9例, 全心增大6例。

2.2 转归

15例患儿进行治疗后, 治愈12例, 死亡3例, 死亡率为20.0%, 其中2例死于心力衰竭, 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3 讨论

暴发性心肌炎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较为少见, 属于心肌弥散性炎性病变或局灶性炎性病变, 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而其发病机制主要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心肌出现坏死及变性。通常认为其与自身免疫系统介导的病理损害及病毒的直接侵害关系密切[3]。而本文研究中, 患儿平均年龄 (4.2±1.3) 岁, 婴儿及学龄前患儿较多, 考虑为婴儿因免疫功能尚不成熟, 免疫水平低下, 从而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差, 从而能逐渐发展成此病。而学龄前儿童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自我免疫机制介导的损伤时引起该病的重要因素。

暴发性心肌炎病情发展较为迅猛, 患儿通常出现比较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并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及重症心力衰竭。而血流动力学一旦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器官供血不足。而暴发性心肌炎的首发症状通常为心外症状[4], 因此, 容易造成临床上的误诊及漏诊。有研究称, 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在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中意义重大[5]。本文研究中, 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病情发病及病情进展快, 在入院后2 h~2 d左右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且15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7例患儿存在明显的发热、流涕及咳嗽症状, 6例患儿存在腹痛及恶心症状, 2例患儿表现乏力、精神差, 无明显前驱症状。并经实验室、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 15例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显著升高, 且心电图均存在异常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增大9例, 全心增大6例。因此, 综合以上各项检查结果不仅能够明确诊断, 同时可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其主要治疗措施为:对患儿正常的心输出量进行维持, 通常予以卧床、吸氧、心电监护及抗病毒治疗措施, 并予以营养心肌、抗氧化、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及纠正心力衰竭治疗手段。其次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从而对患儿机体的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抑制, 使毒素的作用降低, 并使心肌细胞溶酶体膜的稳定增加, 使心功能获得改善。另外予以丙种球蛋白能够对心肌的炎症反应进行抑制, 并能够对病毒进行清除, 降低病毒对心肌细胞的入侵, 并对病毒感染后的免疫损伤进行抑制。若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经治疗仍存在病情持续恶化, 可予以临床起搏器安装, 从而可帮助患儿尽可能的度过危险期[6]。

综上所述, 尽管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治水平显著提升, 但仍需要对此类患儿进行积极的实验室、心电图、心动图等相关检查, 尽早的进行确诊及治疗, 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率。

参考文献

[1]林霞, 于永慧, 孙正芸, 等.暴发性心肌炎14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 26 (1) :32-34.

[2]韩明, 徐健, 韩燕燕, 等.小儿暴发性心肌炎38例临床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 17 (3) :578-580.

[3]王颖, 袁越, 王勤, 等.暴发性心肌炎71例临床特点分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 (6) :643-644.

[4]欧阳荡玉, 吴孟章.小儿暴发性心肌炎38例临床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 (19) :1571-1574.

[5]陈新民.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临床儿科杂志, 2010, 28 (11) :1099-1100.

暴发特征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9年度苏州高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应急免疫记录。

1.2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临床调查的方法,确定本次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强度和暴发因素。

1.3 判断标准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016-1997)。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中学位于苏州高新区某居民小区内,为非寄宿制学校。有初一、初二共2个年级21个班级(其中初一有10个班、初二有11个班),在校学生999名(男生507名,女生492名),教职员工64名。

2.2 疫情概况

2.2.1 首发病例

患者初一(2)班男生庄某,13岁,于3月5日出现发热(39.5 ℃)、腮腺非化脓性肿胀伴其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含酸性食物胀痛加剧等症状,在苏州某市级医院被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前与同班及邻班学生一起学习玩耍,最近1个月无外出旅游史。

2.2.2 暴发特征

2.2.2.1 时间分布

此次疫情自3月5日起至5月15日止,历时72天。首例发生于3月5日,第2例发生于3月7日,其后相继发病61例,3月23日、4月7日为小高峰,4月25日为大高峰(当日发病8例),最后1例发生于5月15日,其后无新病例发生。

2.2.2.2 人群分布

男生发病38例,罹患率7.5%(38/507);女生发病25例,罹患率5.08%(25/492)。男女性别比为1.52∶1, 男女学生间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0,P﹥0.05)。

2.2.2.3 年级分布

全校学生罹患率为6.31%。初一(2)班学生发病人数最多,共11例,罹患率为19.64%,与其他班级相比,相对危险度RR值均大于1。见表1。且首发病例发生在此班,可以认为初一(2)班是本次疫情的最初传染源和传播高危场所。

2.3 临床特征

主要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含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其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和发热,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7.4%、26.9%、25.48%和19.23%。大多数患者无前驱症状,多在早晨起床后出现腮腺肿大、疼痛,多为一侧,一二天后累及对侧,在1~3 d达高峰,大多数在1周内消退,病程在3~7 d。63例病例经抗菌、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未发生并发症。

2.4 预防接种史

所有病例均无明确的腮腺炎疫苗接种史 根据暴发定义,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多为1个最长潜伏期)突然有显著增多的病人出现,其强度超过一般流行年的平均发病水平的疫情即为暴发[3]。本次疫情在第1个最长潜伏期内发生19例,在第2个最长潜伏期内新增42例,第3个最长潜伏期内新增2例,结合周边地区近期有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报告、病例临床表现、三间分布等因素,可以认定这是一起迁延至3个潜伏期的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

3 采取措施

3.1 隔离病人

严格隔离病人、疑似病人至腮腺肿等症状完全消失或发病后10天。

3.2 加强各项管理工作

加强在校学生的监测工作,落实晨检、午检制度,由学校指定专人每天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新增流行性腮腺炎病人数。对发病学生超过10%的班级实行停课2周,取消不必要的集体活动。

3.3 开展腮腺炎疫苗应急接种

由于该校学生在3月17日刚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影响了本次应急免疫,共接种665人,接种率为66.57%。

3.4 消毒

采用含氯消毒剂对所有教室(包括地面、墙面、门把手、课桌椅等)、通道等进行消毒,加强教室通风。

3.5 宣传教育

在学生和家长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宣传。

通过落实以上一系列疾控措施,该校在末病例后连续30天无新病例,表明疫情已得到控制。

4 讨论

此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特点是:疫情发生于春夏交替季节,暴发传染源明确;整个暴发过程持续时间72天,且有一大二小3个高峰;所有病例均无明确的腮腺炎疫苗免疫史;采取隔离治疗、应急接种以及相关班级停课等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控制。

从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到控制,分析造成疫情暴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①本次病例年龄范围在12~16岁,而麻腮风疫苗接种未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是在2008年,由于腮腺炎疫苗价格相对较高,在农村地区5岁以上人群中推广接种难度较大,易感人群的大量积累是造成本次疫情暴发的直接原因。②学校对首例病人没有严格隔离治疗,对大多数病例隔离不规范,很多病例在退热一二天后即返校上课,传染源持续存在导致发生第2代、第3代病例,致使疫情迁延。③受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影响,应急免疫覆盖率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疫情的控制。

通过此次疫情的处理,在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疾控中心应制定针对包括以上危险因素在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切实做好以下工作:①加强疾病监测,及时发现暴发苗头,严防疫情扩散、蔓延。②对校医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及防治知识培训,强化疫情报告意识,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理。对病人要严格按照要求隔离治疗,对疑似患者应立即暂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③切实落实麻腮风疫苗接种工作,不断提高人群免疫覆盖率、及时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逐步消除免疫空白,形成切实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④在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暴发时,根据发病情况、接种率调查、人群抗体水平调查情况及时开展应急接种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⑤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

摘要:目的 了解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原因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临床调查方法,确立流行强度、暴发的因素。结果 疫情发生于春夏交替季节,历时72天,共发病63例,罹患率6.31%,有一大二小3个高峰,病例分布在17个班级。所有病例均无明确的腮腺炎疫苗免疫史。结论 免疫力缺失、隔离措施不到位以及应急免疫覆盖率偏低是引起本次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策略,开展相应的防控工作。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特征,防控对策

参考文献

[1]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56-566

[2]韩敬群.26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4,15(4):18.

暴发特征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10年深圳市疾病信息系统填报暴发疫情信息, 各类传染病个案调查表及现场卫生学调查表。

1.2 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制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流行性感冒 (以下简称流感) [WS 285-2008]、流行性腮腺炎 (以下简称腮腺炎) [WS 270-2007]、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以下简称AHC) [WS 217-2008]、水痘按照《传染病学》诊断, 手足口病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009版) 》诊断。

根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有关技术规定, 深圳市范围内暴发疫情判定标准为“同一个单位内短时间内出现1例甲类传染病或3例有流行病学联系的乙类传染病或5例有流行病学联系的丙类传染病”, 法定报告传染病以外的其他传染病疫情参照丙类传染病判定[3]。

1.3 分析方法

数据经Excel软件统计处理,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疫情分析。

2 结果

2.1 暴发疫情概况

2010年福田区学校及幼儿园共报告传染病暴发疫情43起, 发病356人, 无死亡病例, 平均罹患率为16.29% (5.88%~41.38%) 。暴发疫情规模:病例数在5~10例有33起 (76.74%) , 10例以上有10起 (23.26%) 。疫情平均持续时间4.8 d, 最短2 d, 最长11 d。

无甲、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 法定丙类传染病暴发32起 (74.42%) , 其他传染病暴发11起 (25.58%) 。其中流感最多, 共19起 (44.19%) , 发病166人 (46.63%) ;其次AHC 12起 (27.90%) , 发病114人 (32.02%) ;再其次是手足口病10起 (23.26%) , 发病62人 (17.42%) 。见表1、表2。

2.2 暴发疫情分布特征

2.2.1 时间分布

全年有2个高峰, 分别在3、4月份和9月份各出现1个波峰。其中3月份暴发疫情12起 (27.90%) , 发病102人 (28.65%) ;4月份暴发疫情10起 (23.26%) , 发病63人 (17.70%) ;9月份暴发疫情13起 (30.23%) , 发病124人 (34.83%) 。见图1。

2.2.2 年龄、性别分布

43起暴发疫情中, 男性180例, 女性176例, 男女性别比为1.02 ∶1;年龄组发病分析显示, 6、7岁年龄组发病比例最高, 其次为3及4岁年龄组。见表3。

注:AH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2.2.3 人群分布

43起暴发疫情中, 小学生发生暴发疫情最多, 有27起 (62.80%) , 发病243人 (68.26%) ;其次学龄前儿童, 有12起 (27.91%) , 发病84人 (23.60%) ;中学生发生暴发疫情最少, 有4起 (9.30%) , 发病29人 (8.15%) 。见表4。

3 讨论

深圳市中小学与幼儿园是各种暴发疫情发生的重点单位[4]。2010年福田区学校及幼儿园传染病暴发疫情显示, 学校及幼儿园暴发疫情规模较小, 发病人数最多一起暴发疫情为16人, 发病人数10人以下的暴发疫情占76.74%。疫情平均持续时间4.8 d, 基本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控制疫情。流感是学校及幼儿园暴发疫情的主要病种, 占44.19%。资料显示, 深圳市0~5岁儿童流感疫苗接种比例最高, 6~64岁人群最低, 大概在11.2%~20.30%左右[5]。学生中存在部分免疫失败和免疫空白人群, 容易造成疫情发生。从发病时间来看, 传染病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3、4和9月份, 主要和相关传染病季节性发病特征有关。从人群分布来看, 传染病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 以一、二年级居多。小学生, 特别是一、二年级, 缺乏传染病预防知识, 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是容易受感染的主要原因。

为有效控制学校及幼儿园传染病暴发疫情, 保障学生幼儿生命健康安全,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严格执行幼儿园、学校晨午检制度, 控制传染源,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②适时、规范、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及幼儿园的免疫接种工作, 可以有效减少学生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③在开学后一二个月应加强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 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④针对小学生, 特别是一、二年级, 开展广泛、多元的宣传教育活动, 鼓励家长共同参与, 提高学生及家长的防病意识, 积极配合学校、卫生等部门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 常昭瑞, 张静, 王子军, 等.2004—2008年全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9, 25 (3) :268-274.

[2] 黄继贵, 姚梦雷, 丁建明, 等.2004—2008年荆州市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7) :1227-1235.

[3] 张丹, 程锦泉.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Z].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4] 谢旭, 李嫒, 马汉武, 等.深圳市2007—2008年传染病暴发疫情监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 2009, 25 (8) :564-565.

上一篇:英文写作能力下一篇:整体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