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征论文

2024-05-25

中国特征论文(精选12篇)

中国特征论文 篇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五第十一课选了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文章。在教学中我发现该文有几处小小的失误, 现简析如下, 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首先, 该文题目过大, 有文不对题之嫌。“中国建筑的特征”, 没有时间的限制, 就应纵贯古今, 而文章内容很明显不包括现在建筑的特征, 因此, 在“建筑”之前加“古代”一词才比较合适。另外, 文中所谈的建筑特征并非所有建筑的特征, 比如桥梁、道路、城防也属建筑领域, 而文中并未涉及这些方面的特点, 这样就应在“建筑”一词前加上适当的定语。缩小题目的外延, 才能更切合文章的内容。

其次, 文中还有些句子很令人费解, 现列举如下。

(1)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 (原文第1自然段)

前一句“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这个介词短语, 在句中作状语, 它应放在谓语动词“是”的前面才通顺。后一句的主语是“它”, 即“中国的建筑体系”, 宾语是“累积所创造的”, 既然是“世代经验的累积”, 就不能算“创造”。笔者认为, 此句改为“它是中华民族世代经验的累积而形成的”。

(2) “3500年来, 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 不断地在技术和艺术上把它提高, 达到了高度水平, 取得了辉煌成就。 (原文第2自然段)

在中国, 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 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 (原文第17自然段)

这两例中都出现了“高度水平”这一短语, 这里的“高度”是副词, “水平”是名词, 副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 故这一短语的使用也有误。

(3) 在平面布置上, 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 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 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原文第5自然段)

这句话中处于主语位置的是“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 主语中心是什么呢?很是费解。依据上下文, 主语中心当为“一所房子”, 故将“为”改作“的”才通顺。

(4) 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 (原文第6自然段)

很明显, 木材结构不是结构方法, 而是结构特点。

(5) 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 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原文第16自然段)

此句的后半句很难理解, 两个连词“和”导致层次不清, 还缺少一个介词“在”与后边的“条件下”相呼应。

(6)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 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 为他们所承认…… (原文第17自然段)

“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很明显是个病句, 应将“经”改为“为”。

以上所指出的几处不当, 对否, 恳请各位同仁指正。

中国特征论文 篇2

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歌发展的历史。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也正因为诗歌在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长期发展的进程当中,中国古典诗词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概括起来,中国诗歌有四个基本特征,即:意境美.个性美.建筑美.音韵美。

一.意境美:所谓的意境一般是指作者通过诗中物象所表达的一种境界,把作者所要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用诗中所写景来表现。例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虽然只有28字,却包涵着极丰富的内容,它描绘了10种景物,却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天涯游子的孤寂痛楚之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情景高度浓缩于这一幅画面之中。在诗中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更能使意境显得深远优美,例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一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四句诗句句写景,诗人所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在朦胧的月夜中写,显示了故都的荒凉和没落,更透露出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无限感伤。

二.个性美:所谓的个性在诗歌中一般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人物照象等等。其中诗人的自我形象常常包括一些肖像、行动、神态、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比如,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歌虽朴素简短,但人物形象尽显。鸿门宴之后,刘邦战胜了项羽,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使他兴奋、欢快,踌躇满志,然而他心中又隐藏着深深的恐惧和悲哀:得江山易,守江山难。所以他极其渴望得到良将志士,以固国安邦。由此可见,此诗既表现了其豪迈得志的一面,又表现了其内心忧虑矛盾的一面。其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还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为情景交融的佳作,秋夜的江边,月落乌啼,清霜满天,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残败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让人彻夜难眠,再加上深夜苏州城外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更衬托游子的孤寂怀乡之情。刻画了游子思乡的独特形象。

三.建筑美:所谓的建筑在诗歌中多是指诗歌的和律,采用的修辞发法,表现方式等,让人读起诗来感到诗歌形式整齐多样,很是规整,就像所盖的建筑一样,形式整齐而又不单一,有上下四方的,有金字塔式的还有阶梯式的。例如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此诗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运笔朴素自然.从意象上说,此诗用了一个“秋风”,见到秋风,一种会产生时间飞快,一年将尽,而自己离家已久,何时是归期,故油然而生思乡怀人之情;一种会因秋风落木叶,气候转凉,引起心中的无限愁绪. 从叙事的特点上说,此诗抓住了一个典型的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十分逼真的写出诗人对家人的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犹如一个建筑上嵌了一颗靓丽的明珠而使建筑变的格外摧残。四.音韵美:所谓的音韵在诗歌中是指诗歌读起来不仅压韵而且还具有极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相间.长短有致和韵调谐和,从而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美。

中国标杆:十个成长特征 篇3

中国也有一批自己的“标杆企业”,土生土长。探讨中国标杆的成长路径对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更具价值。

依据竞争性行业、市场成长环境、年龄20岁左右三项标准,我们选取联想、海尔、华为,TCL、万科,平安保险、招商银行、娃哈哈、春兰,中兴通讯10家标杆企业进行研究,总结出它们的十个共性成长特征。

本土优势成

就中国英雄

巨大的本土市场优势是成就中国标杆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 90年代的中国经济起飞带来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大量的市场空白和急速扩展的消费需求为标杆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所研究的10家企业中,企业高速成长周期与行业高速成长周期表现出高度的相关和吻合。这些企业充分把握了市场时势而成就了自身的成长奇迹。例如,联想正是在中国家用电脑市场的兴起中实现了历史性的崛起,平安保险正是在中国寿险市场的兴起中雄踞行业第二的地位,华为正是在中国通信产业的高速成长中培育了国际竞争力。在标杆企业的成长中,“时势造英雄”重于“英雄造时势”。

个人才能大于企业能力

每一家标杆企业均有一位优秀的创业企业家,卓越的创业企业家才能在标杆企业的成功诸要素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0位创业企业家在三个方面具有典型共性:一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无不坚定地秉持成就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的坚定信念,同时又能脚踏实地的执著追求理想。二是卓越的取势和谋势能力。马明哲对于寿险业的研判和洞察、柳传志在90年代中期举起“民族主义大旗”、王石在证券市场建立之初推动万科上市、宗庆后在发展期同跨国巨头进行资本合作,都为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关键优势。三是专注和坚忍的做事风格。柳传志运作联想改制的成功、李东生运作“阿波罗计划”的成功、马明哲的“大金融”图谋均堪称典范。

成长与环境的有机契合

标杆企业的成长与内外环境密切相关。三个有趣的发现是:其一,危机环境是标杆企业成功的重要外因。联想的最显著的进步都是在战胜了最严峻的危机之后得来的。海尔、华为、平安保险、招商银行无不是在极低的起点上与强大的对手竞争,在长期的危机环境中最终成就自己的行业地位。其二,标杆企业的创业企业家具有同夕嘟环境有机共处的智慧与能力。他们深谙中国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和体制环境,有足够的智慧去辨识什么是自己能够改变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改变的,在顽强地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东西时,也有足够的胸怀去包容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东西。正是依靠他们的智慧和练达引领企业在特殊的政治、社会和市场环境中不断前行。其三,标杆企业与股东和地方政府长期保持良性互动关系。

生命周期的超越能力

标杆企业的成长年轮显示,能否不断突破生命周期中每一关键节点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海尔在将冰箱一个产品做到极致后成功进行产品多元化,在国内市场做到极致后成功走向国际化,用20年时间成为全球第5大白色家电制造商。靠儿童营养液起家的娃哈哈,先后实现产品拓展、渠道建立、战略联盟三次关键性的节点突破,最终成就中国饮料业的领导地位。华为在国内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后,在国际上由边缘市场向主流市场步步为营,节节突破,成为在全球主流市场同国际一流强手同台竞技的中国骄傲。而联想、TCL近年的增长困境与突围努力则显现了关键节点突破的艰难。

中国众多企业,长虹、美菱、荣声、小鸭、科健、长城、四通等等,都曾在某一时期某——领域做到极致后而徘徊和滑坡。关键节点的突破是对企业生命力的挑战,是实现企业基业长青的自身进化机制,没有企业和领导人持续的危机意识、良好的学习心态、不竭的成长动力、对既往成功的淡薄和对自我的不断否定超越很难实现。行业规则和竞争逻辑的创新

分析标杆企业的成长轨迹,可以发现许多企业依靠对行业规则与竞争逻辑的创新和突破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功,并最终奠定了自己的行业地位。招商银行在按照传统逻辑与同业根本无力竞争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银行业务,凭借“一卡通”、“一网通”等创新性产品全面构筑起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最主要的支付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业的传统竞争逻辑。海尔在家电企业大打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中,创造性地将产品竞争转化为服务竞争。TCL不以制造力起步,集中所有资源创造性地自建庞大销售终端,以渠道优势创造了“速度战胜规模”的全新逻辑。联想在电脑行业的“摩尔定律”下,创造性地预测并抓住了电脑由商用消费向家用消费转移的历史趋向,创造性地将电脑性能之争转化为消费功能之争,在与跨国企业竞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

一是敏锐划分市场层次。华为当初从跨国公司无暇顾及的地、县级市场做起,依靠“狼性文化”建立起牢固而普遍的“基层关系”,成为华为未来成功的坚固基石。娃哈哈非常可乐在中国农村市场的成功。二是精准把握消费心理。三是作为本土企业的渠道优势。四是对行政杠杆的精妙运用。

立意高远的管理优化

立意高远、持之以恒的管理优化努力贯穿干标杆企业的成长全程,成为标杆企业战胜竞争对手脱颖而出的关键成功要素。标杆企业的管理优化努力具有三个共性特征:一是一流的学习标杆。联想始终将IBM、HP等全球IT巨头作为学习标杆,海尔、 TCL向日本企业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世界级的制造能力。二是持续的组织创新。海尔在SBU上的探索与创造、万科职业化管理体系的建立都是突出代表。三是立足世界一流企业标准的职业化与团队化。联想、TCL、华为、平安保险、万科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国内外一流咨询机构的咨询服务,华为、TCL、平安保险、招商银行:正在全力推进管理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

独特的产权与绝对的控制

多数标杆企业“国有(集体)产权背景+创业企业家绝对的话语权与控制力”的特征,使其能够精妙运用国有产权背景与民营组织机制的双面优势而在同纯国有企业、纯民营企业的竞争中获得成功。标杆企业的成功呈现三个重要特征:其一,国有(集体)产权背景使标杆企业能够获得来自股东和政府的强力支持,在同体制外企业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其二,创业企业家绝对的话语权与控制力有效排除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组织干扰,规避思路分歧、意志涣散、公司政治、人事震荡等问题。其三,相对集权的组织机制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标杆企业强势领导人的强势领导风格以及与此相随的相对集权的组织机制能够有效统一全员意志和形成一致行动能力。

特立独行的大舍大得

标杆企业的战略具有三个共性特征:其一,始于领导人独到的战略远见与洞识。其二,战略“大赌”对企业和领导人的心智和韧性是一场异乎艰难的磨砺和考验。春兰的产业转型、海尔的国际化、华为的技术路线无不经历了这样的砺炼。其三,战略性的投入和坚持。华为如果不是在技术研发上长期偏执地超强投入,今天很难在全球主流市场登堂入室。平安保险十年一剑的“大金融”图谋至今仍在顽强而执著的坚持之中。而联想近年的战略摇摆则从另一个角度显现了战略性投入与坚持的艰难和不易。专业化优于多元化

中国并购市场特征分析 篇4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一去不复返, 增速的下降迫使实体经济进行转型。2015年前三季度, 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6.9%, 跌破年初预计的7%增长目标, 并且创下近25年来的新低。

资本市场的并购成为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回顾美国的五次并购浪潮, 经济转型是推动并购重组的主要内在动力, 也是并购重组高发期。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对宏观经济的稳增长、调结构发挥重要作用。首先, 适当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根据托宾Q理论, 高Q值公司并购低Q值公司能实现整体Q值的合理回归, 一定程度上降低行业总产能;其次, 有利于培养新兴产业及新增长点。新兴产业的企业有望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传统企业通过并购向服务业转型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

二、当前我国并购市场的主要特征

从1993年我国第一例以控制权转移为目的的上市公司并购案例以来, 经历20余年的发展, 我国的并购市场已经日趋繁荣, 尤其是最近几年取得了爆发式发展, 在政策完善、热点聚焦、工具丰富、跨境扩展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征和趋势。

(一) 交易案例及交易额迅速攀升

中国并购市场宣布交易规模过去几年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2015年前11个月宣布交易的案例数量就达8704起, 比2014年全年上升11.66%;交易规模由五年前的1977.7亿美元增至6199.9亿美元, 累计增幅213.49%。2008年单笔交易额约5000万美元, 到2015年则达到约9000万美元。

(二) 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在并购监管政策上, 近两年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集中出台了促进并购重组的鼓励措施,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2014年3月24日, 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 从行政审批、交易机制、金融支持、支付手段、产业引导等方面进行梳理调整, 全面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同年7月11日,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取消除借壳上市之外的重大资产重组行政审批。2015年1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 对兼并重组过程中享受企业所得税递延处理特殊政策的条件进行调整;同年4月24日, 证监会公告了对《第十三条、第四十三条的适用意见———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2号》的修订, 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中的募集配套资金比例由25%提升至100%。

(三) 新兴产业并购热度持续, 传统行业大力整合

相较于传统行业, 以TMT (数字、媒体和通讯) 为代表的新兴行业, 对并购等外延式增长的依赖性更强, 也持续占据着中国并购市场案例排名的前列。从2007年至2015年, 信息技术行业并购数量占比从8%提升到20%以上。

与之相比, 传统行业正在大力整合。以房地产业为代表, 并购完成数从2013年的144起、下降到2015年不足100起, 并购完成额从2013年的66亿美元, 位列第五, 上升到2015年的602亿美元, 位列第一。并购数量减少、并购完成额猛增, 反应了行业的不断集中。另一方面,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和增速回落, 房地产公司正成为了大型财团和金融机构的并购对象。

(四) 并购工具不断创新

长期以来, 受国内金融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不成熟等因素的制约, 我国企业在并购中应用的融资主要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但是近年来, 在国际经济复苏缓慢, PE/VC发展空间受挤压以及IPO暂停的背景下, 上市公司或者券商通过直投公司与产业资本合作, 丰富了并购金融工具。在2014年全年, 仅有40家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 2015年截止到10月份, 就有125家上市公司设立约130只并购基金, 是2014年的3倍多。

(五) 并购全球化的特征日趋明显

2014年我国成为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从资本输入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国, 世界经济仍处在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期, 各国与中国合作意愿明显增强, 中国企业正在成为激活跨境并购的活跃因素之一。2015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均创下历史新高, 仅前11个月就完成出境并购36639亿美元, 是2008年104亿美元的352倍。年度规模最大的一起进行中的并购就是紫光集团以230亿美元收购美光科技100%股权的海外并购。

(六) “敌意收购”将成常态

2015年即将收官之际上演的“宝万”股权争夺战, 其规模之大、手法之新颖、股权攻防之激烈、影响之深远, 对中国并购市场而言都是空前的标志性事件。经此一役, 可以预见在中国未来逐渐成熟的资本市场上,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聚焦于投资机会的挖掘和守候, 它们不但眼光独到、动作迅速而且动用的资金额度也会空前浩大;目标公司也不再是市值较小的公司, 千亿市值的公司遭到伏击也将成为可能。资本对于公司控制权的抢夺, 实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角逐, 尽管可能争议不断, 但这种“敌意并购”在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将成为常态。

三、结论

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 各领域对通过并购实现扩张式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 加上政策的不断完善, 并购作为一种促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工具, 与经济转型、产业整合的关系将密不可分。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际, 中国资本市场也将迎来并购重组的大时代, 特别是在“互联网+”、国企改革等主题的推动下, 并购重组所释放的投资机遇也蔚为可观, 中国并购的黄金时代已经开启, 那些善于借助并购手段、抓住转型机遇、发挥资本市场与实业经营双线优势、持续进行产业整合的投资者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朱宝宪.《公司并购与重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2.

[2]颜永平.《PE系并购基金模式浅析》.现代商业.2015.3.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 篇5

课时:2执笔人:阙艳丽时间:2010.9.17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2.自然科学小论文

是指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原理、问题等,进行专门的考察、分析、研究所写成的科学小论文。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迅速普及,许多新颖、有发展前途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外空探索、纳米技术、生物遗传与变异等等,都使中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成为他们的热门话题。但是中学生如果要对自己接触的自然科学中的某些事物、现象、问题或某个专题,进行比较深入、广泛的探索、研究,并加以论述,写成科学小论文,以揭示其特征、本质、原理、意义及规律,这就不是随便说说那么容易了。这种科学小论文的写作难度要比一般议论文的写作难度大得多。它不但使用材料多,写作内容难,而且在概括、归纳、逻辑推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它是一般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延伸和发展,又是科学研究论文的起步和准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并学习写自然科学小论文。

二、分层练习

(一)基础知识A级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是()

A.墁(màn)地斗拱(gǒng)房檩(lǐn)接榫(sǔn)

B.柁(tuó)墩蚂蚱(màzha)戗(qiàng)兽水榭(xiè)

C.穹(qióng)隆蒙(mēng)骗提(dī)防唱和(hè)

D.纯粹(cuì)缅(miǎn)甸潜(qián)力脊(jí)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一筹莫展大张旗鼓舍近求远

B.窜改反唇相讥若既若离琼楼玉宇

C.厮杀惝恍迷离鉴往知来穷源竟委

D.羁绊理曲词穷年高德劭反复无常

3、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主要的房屋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阳光。

②这证明屋顶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③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作点缀用的。

A.大多

B.很多

C.一般

D.一般很多 最多 最多 很多 不仅 不但 不但 虽然而且 而且 而且 但都是 都是 纯粹 纯粹 装点装点 装饰 装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族政权相当开放而且外向,出现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大量外国人士也前来中国访问居住。

B戈待旦,日夜巡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C.人民的创造一旦进入学院的殿堂,就会失去它纯真的朴拙,要想归真反璞,语言是无能为力的,形式的改良也是无济于事的。

D.为什么突然会发生这样严重的事情呢?发生了这件事他会怎样?越想越苦闷烦躁,满楼的感觉笼罩心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秉承“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传统的中国,必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得到继承和创新。

B.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事关缩小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差距全局。

C.酿酒种植新型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提高经济收入和大量就业出路,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获得种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机会。

D.海风吹拂着,溪流呜咽着,飞萤点点,轻烟飘渺,远山近树,都在幽幽的虫声里朦胧地睡去,等待着另一个黎明的到来。

课内阅读B级

(一)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想“帷幕”一样,用以割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窗,乃至既没有墙也没有门窗(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房顶和上层楼板重量总是由柱承担的。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刚劲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

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起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更早它还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的,先是用一个斗,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木”。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它结构,最显著的如屋檐上层楼外的“平坐”(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栏杆等。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下列对第一段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建筑体系中的建筑物都是以木材作为结构方式的,方法是用木材作为梁架。

B.梁架是由木材组成的,包括立柱、横梁以及枋、檩等部分,它们有机结合组成“间”。

D.新材料的建筑物,如钢筋混凝土构架的房屋,结构形式符合中国建筑体系特征。

7、下列对第二段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A.“拱”是一种弓形短木,位置在立柱和横梁之间,作用是减少立柱和横梁之间的剪力。

B.“斗拱”指由“斗”和“拱”组成的一种房屋结构,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C.“斗拱”的前身是“替木”,作用的另一个方面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增加牢固性。

D.柱头挑出去的部分可以承受上面的其他结构,比如屋顶、平坐这样重的房屋结构。

填入上文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但能展现出本质结构的美丽

B.不但在木材使用上有应用

C.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D.不但会在木构上得以保存

根据课文给斗拱下一个定义。

(二)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10、下列有关“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法”在文中指建筑物上的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B、文章的语法在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性,创造的多样性就大大减弱了。

C、“文法”在文中包括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所呈现出来的一定的风格的手法,它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

D、在世界各建筑体系中,中国建军筑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且用彩绘图案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是使用得最大胆的“文法”。

11、下列对“建筑的‘文章’”的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筑的“文章”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庙宇等“鸿篇巨制”。

B、建筑的“文章”中,少不了“山亭、水榭、一轩、一楼”这样的“精致小品”。

C、建筑的“文章”中,有纯粹用作点缀装饰的“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等秀丽文字。

D、建筑的“文章”中,在路的尽头立一座影壁,或建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也占有一席之地。

12、“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文法’”指的是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沿用并发展下来的建筑惯例与审美方式。

B、“一定的拘束性”即建筑发展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为人们所遵守的基本思路和传统模式。

C、“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强调了设计与修建过程中建筑师们可以发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D、“多样性的表现”既包括建筑中的“拘束性”和“灵活性”,又包括建筑中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题。

汉语可以治病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的人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让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地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试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13..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时间顺序举例子分类别

B.逻辑顺序举例子作比较

C.逻辑顺序举例子分类别

D.空间顺序举例子作比较

14.为了使上下文连贯,填入第③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B.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

C.不管他是谁,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D.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谁。

15.第⑥段首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中的“这种关系”具体是指什么关系?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波浪线画出。

1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脑外伤者未必患失语症或失读症。

B.第⑤段最末一句中的两个“更”字,说明了学习汉语是促使儿童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锻炼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C.第⑥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说明这位心理学家这项实验仅仅是开始,今后还要作更深入的研究。

D.第⑦段中“唤醒”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失读症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阅读能力。

《中国建筑的特征》答案

1、D。脊读jǐ

2、A3、C。

4、A(食而不化,比喻所学知识没有融会贯通,应该用“故步自封”。B,枕戈待旦,形容时刻准备投入战斗。C,归真反璞:去掉外表的装饰,返回质朴纯真的状态。D,山雨欲来风满楼:比喻重大事情即将发生时的迹象和情势。)

5、D(A,搭配不当,前半句应改为“中国„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传统”;B,不合逻辑,“缩小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差距”不是“全局”,且“缩小”的应该是“经济差距”不能是“社会差距”;C,成分残缺,在“就业出路”后加“的机会”。

6、D。(A漏掉了“主要”一词,不合文意。B枋、檩等不是梁架的组成部分。C不是所有的墙壁都不是承重的,这里的墙壁指两柱间的墙壁。)

7、AC(A减少剪力这个作用是斗拱的。C斗拱的前身不是替木,替木是斗上的拱形木)

8、C。

9、斗拱是指中国建筑物中用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柱头上逐渐挑起的拱形短木(拱)和两层拱间的斗形方木(斗)综合构成的建筑单位。

10、B(建筑的文法与文章的文法一样,都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11、C(“一面横额、一副对子”是指喻指建筑中“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它指真正的文章的文字,而非比喻性的建筑的“文章”)

12、D(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历史性”和“时代性”)

13.解析:本文先解释“失读症”“失语症”两个名词,继而揭示中国、日本儿童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的现象和原因,接着交代费城的心理学家做的用汉语治疗失读症的试验。层层深入,属逻辑顺序。文章举了美国费城一个五年级学生患失读症和费城心理学家做试验的例子,并且把中国、日本儿童与欧美作了比较。答案:B

14.解析:C、D两项“不管他是谁”未涉及国家与地区的比较,可排除。B项,“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不合逻辑。答案:A

15.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

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篇6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特征;写意;笔墨

中国绘画技艺其根植与华夏文化沃土,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融汇了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哲学观念等,是比较完整的艺术体系,是世界艺术领域的宝藏,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国画所体现的艺术之美,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宇宙意义。传统中国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艺术语言及审美特征。“五四”运动之后近现代中国画充分融入了西方写实主义的观念和技法,力求中西艺术合璧。虽然发展到现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更为多样,但其主要艺术特征却仍是其精髓所在。本文将对中国化的主要艺术特征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

一、以形写神,畅神达意

“形”多指的是外在形象,“神”指的是内在的精神。中国话要求“形神合一”。早在一千多年之前,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原则。相传顾恺之所画的人物,不点睛,人不知所故,其答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在现代汉语中是“这个”的意思,这句话中,顾恺之充分透露出绘画技艺精髓所在,不在乎对象的美丑,而在于“画龙点睛”,也就是说绘画的重点在于精神已经的传达,促使绘画作品能“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这种以形传神得手法奠定了我国艺术的基础框架。

二、以线造型,笔精墨妙

线是中国画的主要艺术表现技法,是国画的基调。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帛画作品(将画坐在丝织品上)。例如《人物龙凤》和《人物驭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整幅绘画食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出土于湖南长沙楚墓。两幅帛画的主题均为引领灵魂升天,用毛笔在丝帛材料上使用线条勾勒而成。帛画之前也有岩画和彩陶画,早期绘画的技艺,直接奠定了后世中国画的发展基调,目前国画中以线造型绘画手段比较常用。

中国画的线条是具有“灵魂”,每幅画的线条都都特别流畅辗转,不呆板,不僵硬,,提按顿挫。画家在绘画时能够对线条的粗细、轻重、浓淡、枯润等效果在画中巧妙的融合展现,最终能够赋予艺术作品不同的节奏和旋律,让线条充满了生命力。线条有了生命力,就能够传神,能够更好的表达出画卷的意境。在画家手里,国画中的线条也是能够得到传情的作用,因为线条不仅可以塑造形体,也可以从线条不同的表达方式中,摸索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念、思想,其实形、意、情的综合表述。

三、以虚带实,虚实相映

中国美学体系的发展与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直接引导着中国画美学体系的形成。如艺术作品中的“虚实”、“疏密”、“计白当黑”、“天人合一”等思想,其中都呈现了浓郁的道家色彩。老子曰:天地万物生于有,有声于无”。“有”指的是宇宙之实体,其在中国画中指的是有笔墨的地方;“无”指的是宇宙之空间,在国画中指的也是空白之处或笔墨清淡虚灵处。“虚”和“实”具有相对矛盾性,其既有统一的关系也有对立性,有虚才能映衬出实,而同样无实也就无所谓虚。清初,著名画家笪重光先生在《画筌》中提到:“空本难图,“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此处就表明,中国画中既有实处,有需要有衬托实处的“虚”,二者相生相映,相辅相成。要使虚处空灵,不可但从虚处去求,应求实处工,立足于笔墨之“实”。要计白当黑,又要知白守黑,这便是古典哲学与传统画论的虚实结合的辩证原则。

四、以大观小。散点透视

西方绘画中,采取的是焦点透视法,简单来说,指的是远小近大,也就是说,极远的地方,会消失于一点。而中国画则不同,其采取的是散点透视法,也就是说画家的观察点不会受到视域的限制,其观察点也不会固定在某个地方,会根据画作需求,观察移动的立足点,并且将不同立足点所观察到的东西,组织到自己的画面上。这种散点透视的方法,也被称为“移动视点”,中国山水画,之所以能够表现出那种“咫尺千里的境界,正是采用了这种艺术表达方法。

五、诗书画印,综合艺术

中国艺术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为诗书画印的结合,这其中融入了多种艺术,无论是诗句,还是印鉴,与画卷相结合都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国画艺术的深度与广度。促使中国画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这在西方艺术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中国画卷中诗书画印的融合,可谓在艺术性上可谓是相得益彰。在中国绘画史上,特别是一些文人涉足艺术画时,一些具有大师水平的画家,基本都会精通诗、书、画、印,既能写诗词、也能镌刻、也能作画、书法也十分不错,具有代表性的有吴昌硕、齐白石等等。

总结

中国烹饪的艺术特征 篇7

中华美食享誉全球, 为世人所向往。美的概念与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说文》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又, 《汉典》解释:“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 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味美。”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中认为, “食必珍美”。中华美食与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园林、建筑、文学、音乐有着关联, 体现了中国独特的烹饪艺术, 包含了食的科学。中华美食品种繁多、风味多变, 讲究色、香、味、滋 (质) 、形、器、声、养。色, 讲究食物天然色彩的组合、调味料色彩的运用和盛器衬托;香, 冷菜入口有香, 热菜气香、点心氤氲芳香;味, 善用烹调技法, 有味者使其出, 无味者使其入, 素有“五味调和, 百菜百味”之誉;滋 (质) , 通过刀工、烹调技艺, 体现食品脆、嫩、酥、烂等质地口感;形, 擅用刀工技艺、拼摆手法、食雕技艺, 创造出千姿百态的食品造型;器, 食器食具精美雅致, “菠萝”、“橙子”、“西瓜”均可作器, 装盘的细节、杯箸肴馔的陈放、乃至宴席的环境布置, 都格外考究, 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声, 菜肴有声, 像“响油鳝糊”、“天下第一菜”在餐桌上还会发出美妙的声响, 犹如音乐伴奏, 情趣倍增;养, 是指饮食营养, 在追求视觉、嗅觉、触觉等艺术享受的同时, 达到营养、健康的目的。

一、火为之纪——烹的艺术特征

(一) 火候释义

用火熟食是烹饪的开端, “以木巽火, 烹饪也。” (《周易·鼎卦》) 灶的出现, 炊具始备, 烹饪革新, 故汉·刘熙《释名》谓“灶、造也。”灶就是创造食物。早在二千多年前, 中国烹饪对用火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九沸九变, 火为之纪, 时疾时徐, 灭腥去膻, 必以其胜, 无失其理。” (《吕氏春秋》) 用我们今天对烹的理解是, 食物加热变化, 掌握用火的要领最为重要, 时而火大, 时而火小, 去除腥膻气味, 必定是靠用火, 不要违背用火的这些道理。在古汉语中, 火通伙, 如, 火仓 (伙食) , 人与火、火于食的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 不能分开。隋唐时期, 出现了火候一词:“物无不堪吃, 唯在火候。”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 充分肯定了火候的重要性, 火候的概念是指火力的大小与加热时间的长短, 是对用火熟食的进一步认识, 成为烹饪中的一个重要名词, 一直沿用至今, 是烹饪技术的要素。

(二) 火候的重要性

对火的驾驭能力、能否掌握火候, 是衡量烹饪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 什么时候“疾”?什么时候“徐”?就是烹之艺术!诚然, 任何一个民族的烹饪之术都有其独到之处, 即它的艺术性。但是, 中国烹调之术之妙, 在于几千年来中国烹饪技艺的深厚功力、对食物原料的独到认识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在中国烹饪技术中, 投放原料是非常讲究程序的, 是根据食物原料的性能、形状大小等确定哪一样原料先下锅, 脆嫩酥烂, 食物原料各显其性能, 如“西瓜鸡”中, 鸡烂、火腿酥、笋嫩、青菜心脆, 是用火艺术之妙、烹之艺术之妙。如果我们用锅、盘来比较中西菜的烹饪方式, 中菜的烹饪方式要远远多于西菜的烹饪方式, 而且, 中菜烹的方式富于灵动性、更易于运用复合烹饪方法, 这也是中国烹之妙处。

二、谨和五味——调的艺术特征

(一) 味释义

味在中国是一个含义深广的词。最基本的含义是“滋味” (《说文》) , 滋是指口感, 质感, 味是指口味。现在, 所说的口味 (味感) 、滋味 (触感) 、香味 (嗅感) , 是对应于感觉器官的味, 具有独立的含义。味的异化, 丰富了食文化的内涵, 如味又是食的代名词, “食不二味, 坐不重席。” (《韩非子》) 今天, 我们可以把美食说成美味。其含义可延伸为意味、趣味, 还有诗味、韵味等, 都已经跨出了饮食的范畴。至于烹调术中的味与中医学中的味是不同的概念, 后者是指食物的某种性质和作用, 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 调味的目的与手段

中国烹饪非常强调“调”, “调”之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和, 谐也。” (《广雅》) 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也是中国审美思想的集中体现。调的目的是“和”, 《说文》解释调:“和也”。《玉篇》也说:“和合也”。

中国烹饪实现“和”的重要手段是“调”, 具体运用主要体现在调味、调配两个方面。《吕氏春秋》认为, “调和之事, 必以甘、酸、苦、辛、咸, 先后多少, 其齐甚微, 皆有自起”。[2]调味, 就是调和。甘、酸、苦、辛、咸是我们常说的五味, 五种基本味型。调味的先后程序、加入数量的多少, 组合是非常讲究的, 各有道理。这是中国最早的调味理论, 揭示了调味的本质就是味的调和, 体现的是味和。羹是中国古代极富代表性的重要食物, 孟子说:“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孟子·告子上》) 羹也是中国古代美味的代称, 要做到“五味和羹”, 关键在调, 所以有“和如羹焉” (《左传·昭公二十年》) 。中国调之艺术还在于能够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确定调味方式, 有烹前调、烹中调、烹后调, 如渍味、上浆、挂糊、勾芡、成菜后配佐料, 巧妙地解决了调之难, 丰富了中国烹饪技术。中国烹调方法千变万化, 菜式多种多样, 这在其他各国的烹调术中是独树一帜的, “五味调和百味香”, 是中国调之内涵。至于“调和鼎鼐”, 本意是指在鼎里调和食物, 现成为治理国家的典故。而《道德经》中说的“治大国, 若烹小鲜。”是老子对治国的生动比喻。

调的第二个手段是调配。《黄帝内经》提出的“谨和五味”观点, 是严守调和五味的准则, “和”是关键。“五味”是指各种不同食物原料的性味, 就是合理调配谷、肉、蔬果各种食物, 不偏选, 满足人体生理的需要, 体现的是食和。食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 强身、益寿。五味调和是调的艺术手段, 谨和五味是调的科学手段。诚然, “谨和五味”也包含了滋味调和应遵守的准则, 中国调味理论中的因人调味、因时调味也蕴含其道理, 两者是相互融通的。由调配衍生出饮食调养、调理被称为食疗或食治, 中华药膳是食与医的典型结合, 是中国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味和的目的是食和, 达到了中国调之艺术的最高境界, 创造了多样而又统一、丰富而又和谐的美食,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

三、用材有道——配的艺术特征

(一) 合理选材的表现形式

材, 指烹饪原料, 简称原料, 中国粤闽台地区通常称为食材。中国烹调高度重视烹饪原材料的选用, 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先天须知》说:“司厨之功居六, 买办之功居四。”中国烹调用材有道是强调合理选材, 在配菜上做文章, 体现配菜的艺术性, 蕴含配菜的科学性。《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观点与原料选择中强调的时令性、地方性目的是一致的, 是中国“天人合一”传统哲学思想在食文化中的体现。合理选材体现在合时、合地、合烹三个方面, 进而达到合人的目的。

合时, 强调的是在什么时候吃什么原料最好。杜甫有“夜雨剪春韭”之名句, 苏州人有吃“二刀韭菜”之讲究, 即第二次割的韭菜最嫩, 为春令时食。唐代张志和《渔夫》词有“桃花流水鳜鱼肥”之句, 道出了鳜鱼最佳食用时节在春季。江南民间有立夏见“三鲜”的说法, 一般是指三种时令原料。如“地三鲜”为苋菜、蚕豆和黄瓜, “树三鲜”为樱桃、枇杷和杏子, “水三鲜”指长江三鲜, 它们是鲥鱼、鲳鱼、黄鱼。春有刀鲚夏有鲥、端午前后吃河虾、霜后青菜最糯甜。食是人们根据动植物的生长特点选用品质最佳的食物原料, 与大自然的规律联系在一起了。

合地, 一层意思是选用适合当地人饮食习惯的原料, 另一层意思是选用各地特产。“南米北面”是一个典例, 农作物的区域特点, 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食俗。地方特产是形成各地风味特色的重要因素, 如江西的“三石” (石鸡、石鱼、石耳) , 在赣菜种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各地特产为人们所青睐, 福建产的香菇、河南产的红枣、湖南产的湘莲等成为各地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合烹, 指原料选用要合乎烹调要求。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人的饮食》一文中比较中西烹饪时说:“我们吃东西是吃它的组织肌理, 它给我们牙齿的松脆或富有弹性的感觉, 以及它的色、香、味。”组织肌理在烹调学上就是指原料各部位, 要求选用原料最佳部位, 根据原料的不同部位选择烹调方式。苏州人有吃“青鱼甩 (划) 水, 鲢鱼 (鳙鱼) 头”的讲究。一个鸡可以变着法子吃, 该炒的炒、该炸的炸, 让人充分享受鸡不同“肌理”的美味, 这是中国烹调用材的一大特色。

(二) 配的艺术体现

配, 又称为配菜、组配, 是调配的具体运用。《随园食单》专门列有“配搭须知”, 指出:“凡一物烹成, 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 浓者配浓, 柔者配柔, 刚者配刚, 方有和合之妙。”[3]中国烹调在配菜中有色配、质配、味配等讲究, 还有揉进技法的“花色配”, 中国烹调中的科学配菜更多的是通过艺术化的手段来实现, 体现出高超的烹调艺术。如苏州名菜“樱桃肉”, 肉色红, 形似樱桃, 盘边围上碧绿蔬菜, 具象, 色艳夺目, 诱人可餐, 味美, 荤素搭配, 食而不腻。从配的形式划分, 有单一菜的配菜与组合菜 (整桌菜) 的配餐。单一菜配菜中有主料、辅料、调料、佐料之区分, 功能作用明显有别, 类似于中药方剂中的君、臣、佐、使, 但不能等同看待。组合菜配菜可以形象地称为“盘的组合”。看中国餐桌内容, 要看“盘的组合”, 不要单看一碗红烧肉、也不要只看一盘炒青菜, 碗盘一一陈放, 内容便丰富多彩了。至于冷菜、炒菜、汤菜、点心等, 品类繁多, 风味各呈, 使食物内容显得丰富异彩、多样统一, 体现出中国配菜艺术的明显特征, 膳食搭配的科学合理。

四、技不厌精——刀工的艺术特征

(一) 刀工的重要性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被称为“神人”的庄子在《庄子·养生主》中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说的是一位厨师刀技超凡, 在分割牛时, 刀声合乎韵律, 刀技游刃有余, 解牛的刀却毫无损伤。比喻经过反复实践, 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做事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 如今它已成为一则典故。

刀工是衡量厨艺的一个重要标志。看一位厨师的刀工技艺如何, 内行看他运刀的姿势、方法, 听切料的声音, 就大致有数了。运刀的姿势、方法称为刀法。中国烹调讲究刀法, 分类有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特殊刀法。每一类刀法中又有若干种具体的刀法, 大凡要根据原料性质、烹调运用来选择刀法。猪肉柔韧, 用直切的刀法, 火腿坚韧用锯切的方法;猪肉应顺着肌肉纤维切丝, 牛肉则要逆着肌肉纤维切丝, 刀法由原料性质所确定。一般而言, 爆炒等快速成菜的原料要切得细薄、炖焖等慢速成菜的原料要切得厚大。刀声要有节奏感, 表示刀工娴熟。以上说的是刀工的技术层面。如把生姜、豆腐切成细如头发丝, 将萝卜雕龙刻凤, 刀声能合乎韵律, 这不是一般的厨技而为, 是一种高超的厨艺。

(一) 刀工的艺术性

与庄子同一时代被称为“圣人”的孔子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著名食论, 这是孔子当时对祭祀食物要求而发的感言。食是指主食米, 脍, 现指将原料加工成细小形状的食物。“精、细”两字都是美好的意思, 都与食物原料的加工有关[4]。米要加工得去净壳、粒形完整, 做菜的原料应切得细小。我们从烹调技术的维度去理解, 可以用“技不厌精”四个字来概括, 表示技无止境。这种对技术的不懈追求精神, 促进了烹调技术的发展。刀工成形的形式丰富多样, 丁、条、丝、片、粒、末、泥、茸变化精妙, 丰富了脍的内容, 创造了无数美味佳肴;花刀技法, 通过复合刀法, 在食物原料表面象形, 如菊花鱼、麦穗腰花等花刀成形菜肴, 造型美观, 为他国烹调技术所少有。中餐厨刀体现出更有力度、更灵动、富于变化, 更利于向原料加工的精细化方向发展, 也适应了筷食的需要。中国烹调技术中的“变废为宝”、“粗菜细做”, 是对烹调技术的无止境追求。现今, 被人们所追崇的农家菜、乡土菜, 是人们追求纯朴、粗狂的饮食风格, 其肴馔的制作也是考究的。创造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肴馔, 需要厨师对烹调刀工技术的不懈追求。

五、美食美器——造型的艺术

(一) 餐器运用的基本原则

我们可以通过食器的历史发展, 从一个侧面来了解食文化。中国食器的历史发展, 按不同质料出现时间先后, 大致可以分为陶食器、青铜食器、漆木食器、瓷食器、现代食器五个时期。中国食器当以瓷食器为代表。现代中国食器在以瓷食器为主的同时, 呈现出百花齐放、多样纷呈的特点。食器在饮食活动中具有实用与审美两大功能。餐具成套配置表示一种风格与档次, 与餐厅的风格相协调, 表现出一定的审美情趣。

(二) 餐器的重要性

美食与美器的关系犹如人与服饰的关系, 俗话说, “人靠衣装, 佛靠金装。”美食需要美器来衬托是顺理成章的事。所以, 古人说“美食不如美器”。中国烹饪对美器的利用突出表现在充分利用“盘”施展造型技艺, 使肴馔成为盘中的视觉艺术, 促进了食器的发展。中国烹调工艺中的象形菜、花色菜, 取材于自然, 制作从中国绘画、工艺美术、园林艺术中汲取养料, 在盘中作画、造景, 创造出烹饪造型艺术作品, 体现出烹饪特有的材质美、技术美、形状美与意境美, 是盘的艺术。菜点造型充分利用烹饪原料的特点, 在烹饪技艺上下功夫。苏州船点以惟妙惟肖的玲珑造型与美味可口, 倾倒无数中外宾客;盘边点缀、装饰简洁明快, 瓷器、竹器、木器、玻璃、陶器等各种材质、各种形状的餐具纷纷亮相, 食品造型千姿百态, 令人叹为观止。

美食是由人类创造, 并且又献给自己的一份美好礼物。美食是食文化的一面镜子, 反照出食礼、食俗、食思、食理等食文化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 中华民族对美食的追求, 孜孜以求,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美食, 彰显了中国烹饪的艺术魅力, 积淀了深厚的食文化底蕴, 璀璨夺目。中华美食区别于西餐、日本料理, 表现出特有的民族特色与审美情趣, 它不仅是味觉大餐, 更是色香味形器的盛宴。美食与烹调是因果关系, 烹调是因, 美食是果。烹调是美食隐藏的艺术。中国有着深厚和独特的烹调文化传统, 它不仅体现出技术的精湛, 更有艺术性的创造, 其艺术特征体现在火候、调味、用材、刀工、选器五个方面, 反映出中国的人文哲理思想。在世界烹饪之林中, 中国烹调是食艺精粹, 素有“烹饪王国”之美称。

摘要:中国烹饪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千百年来, 中华民族对美食的追求, 孜孜以求,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美食, 彰显了中国烹饪的艺术魅力, 积淀了深厚的食文化底蕴。中国烹饪的艺术特征体现在火候、调味、用材、刀工、选器五个方面, 是食艺精粹, 在世界烹饪之林中独树一帜, 璀璨夺目。

关键词:火候,调味,用材,刀工,选器

参考文献

[1] (美) 菲利普·费尔南德斯·阿莫斯图, 何舒平译.食物的历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5年2月, 第1页.

[2]王利器疏证。中国烹饪古籍丛刊─吕氏春秋本味篇[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4月, 第7页.

[3]清·袁枚.中国烹饪古籍丛刊─随园食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6月, 第6页.

浅析中国书法的艺术特征 篇8

人类在传承文明的时候将信息越来越趋向简单化, 信息的符号化已经成为现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符号可以象征抽象的概念, 其共性是具有指代功能, 书法艺术的能指特征就是汉字的语言表达功能, 但是作为艺术形式分析书法则是抽象的符号艺术, 抽象的造型艺术以及写意的哲学艺术, 其能指过程通过汉字的言-----象------意明确的表达出来。

书法艺术可以简单的被称为是写字艺术, 作为符号传达信息体系书法传达着直观的语言信息, 那么作为线形艺术书法具有独特的特点, 一、形象多种形式的造型性二、造型形象的抽象性三、整体形象的稳定性, 在多种艺术形式中, 平面艺术可以被称为是最直观的艺术表达, 书法艺术运用线条的造型形式变化在黑白墨色与纸色的对比背景下完成, 集合此种独特的特征使书法艺术最终被创造成平面关系的抽象艺术。

书法艺术的能指特征主要是通过书法的艺术的形式美来体现的, 书法的形式美不言而喻就是指汉字的笔画、章法、结体构造等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中就形成了众所周知的风格不同, 多种变化一般体现在大小、长短、粗细、参差变化、伸与缩、疏与密、宽窄、刚柔顿挫的千变万化中, 而这些线条的变幻在传达语言信息的过程中使受众获得了用来识记的文字信息。

二、书法创作心理背景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Wilhelm Wundt) 认为: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求有关, 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复杂的体验, 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深刻性, 如道德情感、审美情感、荣誉感等。情感是与生俱来的, 是人的本源, 感觉是人们通过视、听、触、味、嗅五种官能, 对外部环境输入的各种信息进行选择, 我们有相同的人体构造、相同的语言、相同的行为, 但是每个人通过感觉的信息内心的情感是完全不同的, 这些不同来源于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不同, 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思维理解能力的不同而导致。作为书法艺术受众所传达到的信息首先是视觉上, 其次还有嗅觉与触觉上的, 只是在一般不刻意追求书法艺术感觉的时候是不易觉察到的。

书法艺术是典型的表象的想象, 表象在脑海中产生了“感觉的痕迹“, 人类情感的相互影响体现在情感的个性化、时代化和民族性, 中国书法体现了中国的精神文化和情感文化, 体现了中国本位文化观, 是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中国是讲究情感的国民心态, 在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过程中, 书法艺术更是应用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表达的淋漓尽致。

蔡邕《笔论》中云:“书者, 散也。欲书先散怀抱, 任情恣性, 然后书之。”此句话点明, 在书写一部书法作品时首先应该调整好心情才能任情发挥书写出好的作品, 那么书法也就成为一种自由抒情的艺术。古人把自然融入到意识, 产生新事物, 满足人类的社会需求和内心世界的情感需求, 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下产生的衍生物很多, 文字和艺术都属于其中, 书法并不是孤立存的, 是跟随时代文化思想体系相变革的。

三、书法形式美

书法艺术的形式美就是书法艺术的线条之美, 视觉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运动与线性形式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运动与线条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符号”的关系, 所以书法也可以作历时性的欣赏, 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书法还是一种非过程性、非时间性的艺术。书法艺术依照书法的语言规则“法度”变幻着无数的线条比例, 在张力的支配下将横平竖直构成不同的形式, 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垂直和水平乃是一种基本的空间定向, 任何一种对基本空间定向的偏离都会造成一种张力。

1、结构美是形式美的重要成分, 书法艺术与其他中国古典

艺术相似, 结构形式的构成都是经过错综复杂的变化形成多姿多彩的整体感, 歌德曾经有句话说要熔铸成一个“生气灌注的整体”。整体性效果才能表达出书法的生命力所在, 被后人所称王献之的“一笔书”和陆探微的“一笔画”, 指的都是书法作品效应, 中国书法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注一而精”“神似”都反映了书法艺术整体性的形式美。

2、节奏美是所有艺术形式中一定具备的因素, 任何艺术都

要有节奏的变化和韵律的跳动才能完成一个有生命力的作品, 音乐要有音符的音调高调变化才能谱写出一首动听的曲子, 绘画要有明暗对比、颜色变化才能完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一首诗也要有词汇的变幻抑扬顿挫才能表达出丰富的感情, 书法与诗词、绘画是一个体系的艺术形式, 因此书法同样有丰富节奏的形式美。节奏美在书法艺术中主要是体现在其章法布局的合理性, 笔画线条的虚实隐现。

四、书法意象之美

以直观形象表现货再现现实的是绘画, 全无表现和再现意义的是几何图形。书法则是:非绘画的绘画, 非几何图形的抽象图形。不是二者, 二者意味兼有, 无以名之, 借古有之词日“意象”, 意象体现了书法造型的基本精神。书法能够传达出生命活力的审美形象, 是以意为象, 以象表意, 无现实之象的真实, 有俨若现实象的形质意味, 不可以作绘画形象来观赏, 却可以使人从形象中感受到俨如某种现实物像的意味、动人的生命境界和书者进行这种艺术创造的美妙精神。所谓“以象表意”, 即作为语言的载体, 书法就是以挥写出的点画符号表达思想语言。这日益失去象形性的文字, 却随直接书写效果的出现, 日益显示出主体的情志、意兴、功力、修养, 从不自觉到自觉, 书法日益获得这一特征的审美效果与价值。“意象”由来已久, 作为两个关联的单词, 最早出现在《周易》上:子日: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 系辞焉以尽其言, 变而通之以尽利, 鼓而舞之以尽神。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直观形象可以表现出语言文字所难以表达的意蕴。

意象原理、意象的美学意义和它的审美效果的确认, 在于书法接受了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哺育、孕化, 从具象到抽象, 以抽象观具象的意味, 从无形中看有形, 从有形中味无形, 从无限中得有限, 以有限展示无限, 以无生命的工具材料, 作有生命的艺术创造, 以无情性的符号, 表现有情性气格的主体, 以物质形象, 表现精神。形象具体而抽象, 内涵丰富而朦胧。这就是书法的意象追求, 这就是书法的意象精神。在有了现实万殊的观照经验以后的人眼里, 一切抽象符号都可以引起具象的联想。都可以成为意象。正如有的人说, “一点象一块石头, 一捺象把刀”。作为书法的意象, 关键在一点:它有生命意趣, 它能唤起人们获得具有生意的审美感受, 也就是说, 它是生命的意象。

评价书法不同风格时, 用的是人们品行、气格、风采, 从根本意义上说, 艺术作品是对象化的人, 书法也不例外, 书法作品所显示的精神, 就是主体的精神, 书法作品所展示的气象、格调, 就是主体的气象、格调。中国书法意象的审美观照, 就是风格、面貌、丰采、境界的人格化观照。柳公权说“心正则笔

“青锁婵娟铅华绰约”

——由《雁塔圣序碑》看褚遂良的书法艺术

朱冀州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10000)

摘要: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褚遂良是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大家。他的《雁塔圣教序》也是这一时期众多书法艺术精品中的杰出代表。《雁塔圣教序》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 字体清丽刚劲, 笔法娴熟老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其书法艺术的高超造诣。

关键词:《雁塔圣教序》;褚遂良;书法艺术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诗歌、绘画、书法等各个方面都有其辉煌成就。书法艺术上也是名家辈出, 繁星丽天。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就是这一时期众多书法艺术精品中的杰出代表。

褚遂良 (596---659) , 字登善, 杭州人。是初唐时期杰出的书法大家。生活于太宗、高宗两朝之间。起其父与虞世南私交深厚, 这为以后褚遂良在书法上的造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太宗朝, 虞世南去世后, 太宗感叹以后无人与其论书。因此, 魏征将其推荐给了太宗。从此以后褚遂良以自己的高超的书法造诣走进了唐朝的最高权力中心。唐高宗继位后, 封他为了河南县公。在他63岁时, 由于直言进谏, 遭到贬官。最后忧愤而死。

褚遂良的书法, 《书断》称:“少则服膺虞监, 长则祖述右军。”后此评论家多从此说, 可见受到虞世南的影响之深。褚遂良家父与欧阳询交往也颇深, 承受家学的褚遂良, 应该也收到了其影响。从他所书的《孟法师碑》等等也可明显看到这一点。但是褚遂良在晚年的书写则脱离了这些影响, 书法变化自在, 清俊绝妙, 达到他个人独到的境地。褚遂良的书法主要还是由学虞书入手, 又将汉隶、北碑熔冶为一炉。从而形成了笔画瘦硬跳荡, 字迹飘逸秀美, 精神外露, 活泼生动, 个性鲜明的特点。

褚遂良一生书法作品很多, 主要有《孟师法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阴符经》等等。启功在《论书绝句》中就说:“观于雁塔圣教序, 正符所喻, 亦褚书本来面目也。”可见, 《雁塔圣教序》可以说是反映褚遂良书法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是在褚遂良去世前五年书写而成的。现存有二方, 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 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 唐太宗李世民撰文, 褚遂良书, 21行, 行42字。后石为记, 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另一方为唐高宗李治撰文, 褚遂良书, 20行, 行40字, 文右行。

二石皆为楷书, 万文韶刻。现所选为前石拓本。《雁塔圣教序》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 字体清丽刚劲, 笔法娴熟老成。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进入了老年, 至此他已为新型的唐楷创出了一整套规范。在字的结体上改变了欧, 虞的长形字, 创造了看似纤瘦, 实则劲秀饱满的字体。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 逆起逆止;横画竖入, 竖画横起, 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 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此时褚遂良的书法风格已确立, 此碑一出, 风靡朝野, 被称为“教化之功”。唐代张怀瓘评此书:“美女婵娟似不轻于罗绮, 铅华绰约甚有余正”, 在古人眼里, 书法所创造的不仅仅是表意表象文字, 不仅仅是有生命意趣的形象, 而且简直就是大写的“人”的形象, 就是“人”的精神形象。书法形态, 体现了人的形体、资质、结构规律乃至人的群体性生活所显示的种种规律:一个字是一个独立的生命, 整篇字是彼此照应、完整统一的生命群体。笔势相连属的草书, 一字、一行、一篇, 形成了血脉通贯、气韵生动的生命总体。点画结构、相互生发、前后左右照应, 充满了俨如一个群体和谐统一。人无情韵, 或格调不高, 或缺少风采, 不能言美, 书法亦然。

态。”秦文锦评说:“褚登善书, 貌如罗琦婵娟, 神态铜柯铁干。此碑尤婉媚遒逸, 波拂如游丝。万文韶 (刻者) 能将转折微妙处一一传出, 摩勒之精, 为有唐各碑之冠。

我们从《雁塔圣教序》中可以看到褚遂良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感。使楷书摆脱原有的死板和固化, 从而表现出灵活生动, 一直是书法家实践努力的方向。褚遂良在书写中, 运笔的速度加快, 把弧度的线条和运笔速度结合起来。楷书中加入了行书笔意, 这样就减少了楷书中程式制约, 营造了形式活泼的书写美感。

我们在欣赏和临摹《雁塔圣教序》中可以感受到, 整幅作品以弧形线条居多, 即使是短一点的线条, 也有一咏三叹的情调。弧线的大量使用, 使原本笔直、坚挺的基本笔画, 增加了柔和委婉。褚遂良在起笔时略微多了点逆笔, 然后引回, 波转一下。这些用笔都使褚遂良的书法显得生动活泼, 不局限于原有的形式。

《雁塔圣教序》的笔画纤细而俊秀, 即使是复杂的波折转笔, 也是一丝不苟, 毫无须发的遗憾。褚遂良秉承了文人书法家的笔法, 在书写过程中却又能把握轻重、灌输力量。在《雁塔圣教序》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褚遂良十分注意细节, 在很多细节末梢上都运用的独具匠心。比如在《雁塔圣教序》中的撇画, 并不是顺势拂过, 而是轻轻起笔, 留下一点顿宕。他在一些细致的地方, 让小局部有了小精彩。这让可以使整体产生出生动活泼的节奏感, 让观者留有想象回味的空间。唐张怀瓘在评价褚遂良时就说到:“甚有余态。”

褚遂良在《雁塔圣教序》中用笔纤细轻盈, 似乎只有笔尖着纸。明人汪砢玉称:“婉媚遒劲, 波拂出蜿蜒如铁线。”楮书看似纤弱, 其内质坚韧。从运笔的力道上看, 笔画粗壮者较好掌握, 因为按笔在纸, 指、腕感觉明显, 气力也用在实处。如果是提笔而行, 对于笔锋在纸上的运动速度以及书写感觉会捉摸不定。《雁塔圣教序》空而不虚, 瘦而不弱, 在抑扬中内秀溢出。明人盛时泰称此为“瘦金书”可谓是妙喻。

《雁塔圣教序》使褚遂良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他在自己的每一个书法创作阶段都有其显著的特点, 却又在不断的递进中, 《雁塔圣教序》成为他的巅峰之作。后世对于褚遂良的评价颇高, 其书瘦润华逸、刚柔并济。在他与欧阳询、虞世南并称为“初唐三家”中, 只有他一人是开启李唐楷书的门户。刘熙载在《书概》中把褚遂良誉为“唐之广大教化主”者, 可见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参考书目

[1].刘涛《中国书法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2].王文博《褚遂良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3].沃兴华《书法观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4].庄乙《中国书法艺术大师——褚遂良》北京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版

[5].陈绶祥《中国绘画断代史——隋唐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年8月第1版

[6].《中国书法名作100讲》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8版

参考文献

[1]王玉池.书法艺术[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04

[2]沃兴华.中国书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07

《中国建筑的特征》观课四思 篇9

一.主体———心中有学生

课堂是课改理念得以实现的主渠道,其意义是把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引导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研读时,学生归纳与标准答案难免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通常的处理是:直接用预设的课件来纠正错误。先入为主的答案代替了学生的思考,教学活动的生成性欠佳。老师亲手“教”会学生不必多想、不必多问、不必多学,造成灌输式教学呆板僵化的弊病。

引导式研读则有可观之处:先引导整体把握,理清课文思路。然后重点研读3至13段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学生相互补充,教师适度引导,在生成中进行归纳。教学活动既紧扣文本,又突出方法指导;既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解决难点,又点拨筛选信息的阅读方法,训练了学生的归纳能力,生成性与操作性均很强。教学在师生对话中双向互动,形成一个开放、丰富的学习环境,使得多种观点聚集碰撞,得到转化提升,进而形成共识。

二.目标———课堂有方向

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切入点,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体现教学的针对和实效。明确的目标不仅能使教师规范教学行为,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唤醒其主体意识。当学生对学习目标及任务有了清晰的了解,才能自觉地以目标指导学习。当师生共同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活动时,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的示教者在导入新课后就提出明确的目标与方法:训练“如何抓关键词”。结合教材文本对“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偏正短语进行解析,明确了文题的中心词与修饰语,对文章内容有了宏观的认识。切入点选得好,方法点拨到位。有的示教者在析题之后即明确了学习的两项任务:筛选信息、品味语言。分别侧重于科普类文章阅读技能的提升与言语审美的品读。把课型定为“阅读方法指导课”,学习任务展示很及时且合理,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实质性问题,课堂有语文味,体现了示教者的教学思想。当然,仅有目标的设计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围绕目标有效地组织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三.课程———阅读有本色

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几位示教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点,除以多媒体展示与课文有关的实物影像、模型图片外,还列述本地经典建筑进行佐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迁移、类比思维,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把一篇富含文化内涵的科普文章上升到语文课程与教学本体高度的时候,有必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在“言语文化”层面的价值。“把语文当语文来教,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就是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诵读,品味,讨论,概括,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语文的活动,都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精选部分段落让学生进行品读,在传统朗读法中融入学法指导,做到初读有印象,再读没障碍,三读有感觉。齐读加听读,每读有要求。以词句为抓手,抓住语言进行推敲,做到对文本的勤研细读,把一篇科普文读出了味。使学生获得多元的阅读体验,并在实践中内化为阅读素质。

四.有效———解读有思想

作为一篇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及现实针对性的科普文,如果当“说明文”来处理,未免失之肤浅。文本解读需要一点张力,示教者要有教育思想,要有处理教材、拓展教学空间的能力和艺术。最好的教学应该是朴素、简约的,这样才能适应普通教师的常态教学。这几节示教课,从教学内容看,把工夫用在文本上,用在文体上,用在品读上;从教学流程看,都按部就班,不故弄玄虚,不节外生枝,没有噱头,不卖关子;从教学手段方式看,没有繁忙的分组、花哨的讨论、动人的音乐、缤纷的画面,课件的使用恰到好处。看来,本色语文,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支持和践行。

中国园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篇10

今天能供我们欣赏的皇家园林的遗存, 多为清代的作品, 集中分布于北京、河北一带。其布局一般有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 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苑囿, 处于后侧, 犹如后园。如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等, 大体上都作如此布置。

1.1 所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儒家的宇宙观将宇宙事物综合为天、地、人三才, 而人为宇宙的一部分, 应敬天爱地与天地参。故“崇尚自然, 师法自然”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创作所遵循的一条准则。在此思想影响下, 中国古典园林把物质性构件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在有限的空间中利用自然条件, 并模拟大自然, 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 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 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如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宫苑避暑山庄荟萃了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 把南方园林的秀丽和北方园林的雄浑熔于一炉, 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1.2 皇家园林的主要特征

(1) 规模浩大、面积广阔、建设恢宏、金碧辉煌, 尽显帝王气派。如:清代的清漪园占地近300公顷。

(2) 建筑风格多姿多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传统思想。于是在皇家园林内的几十乃至上百个景点中, 势必有对江南小园的仿制和佛道寺观园林的包容。所以在皇家园林中我们既可看到玲珑秀美的江南私园, 如杭州苏堤六桥、苏州狮子林、镇江宝塔等景色;又可见到别具风韵的民族建筑, 如北海的藏式白塔;甚至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的“西洋景”。

(3) 功能齐全。

皇家园林中集处理政务、受贺、看戏、居住、园游、祈祷以及观赏、狩猎于一体, 甚至有的还设“市肆”, 以便买卖。

2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是为了满足官僚、地主、富商的生活享乐而建造的, 使之虽居城市而又享受自然风致之美, 山水林泉之趣。私家园林由于经济力量和封建礼法的限制, 一般规模不大。唯其小而又要体现大自然山水景观, 就必须对大自然加以剪裁提炼, 做典型性的概括, 从而导引出造园艺术的写意创作方法。

2.1 传统文化的影响

私家园林在秀美中偏重于变化性:布局自由, 结构不拘定式, 青瓦素墙, 小桥流水, 翠竹叠石, 表现出宽松、洒脱、淡雅的民居园林特征。尤以苏州园林为代表, 受到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染, 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其中以道家文化对苏州园林影响最为深刻, 道家以老庄为代表, 追求清静与朴素, 故苏州园林给人的整体感觉是雅致的、秀婉的、内敛的, 不带一丝张扬, 这非常符合园林主人退隐的心态。

2.2 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

(1) 人造天成, 水景和假山叠石分别代表自然界的水体与山丘, 在园林中占重要地位。

其中“随山转”的水则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活的灵魂, 水景是园林中最富魅力之物, “山贵有脉, 水贵有源, 脉源贯通, 全园生动”, 它同山石景动静辉映, 相得益彰。造园家往往根据假山峰石的脉络走向, 组织水的源头流向, 构筑成各种形式的湖池溪泉, 毕肖自然山水峭峰飞瀑、峡谷深渊、曲岸平湖、幽陵溪涧等不同的共生风格。而潺潺、汩汩、呜呜、叮咚的水流清音则尤似自然的天籁之声, 形声咸美, 使游人俨然身处自然, 神魂俱醉。

(2) 重视花木栽培。

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 不仅为了绿化, 更要具有画意。中国古代园林中的草树花卉, 虽多为人工种养, 按一定的审美理想对其艺术加工, 但通过加工, 使草树花卉显得更像自然。“山得水而活, 得草木而华”, 园林有了植物, 才会有生气。和叠山理水一样, 中国古典园林花草树木的点缀也注重顺应自然, 大都重姿态而不求名贵品种, 要像石头一样, 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 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

3 寺观园林

寺观园林主要是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 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也可泛指那些属于为宗教信仰和意识崇拜服务的建筑群所附设的园林。

3.1 禅宗对寺观园林的影响

禅宗源于佛教文化东至, 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吸取儒道两家文化而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佛教梵宇对儒家和道家造园思想兼收并蓄, 建筑组群显然与儒家文化相联系, 采取中庸方式, 即轴线对称, 园林部分恰好与道家文化相联系, 具有自然式的布局方式。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寺庙园林, 出于宗教教义的需要, 占据名山大川构筑寺庙园林, 追求“佛国仙境”的宗教意境, 以满足精神所需, 并吸引天下信徒前往瞻仰朝拜。而优质的生态环境, 有利于宗教修行;在兼顾香客的赏景需要时, 尽力确保主殿的显赫地位, 在尽可能维持中轴对称的规则式布局的前提下, 结合不同地形和景观条件, 吸取世俗园林的布局特色, 在保持宗教庄严肃穆气氛的同时, 增加开朗活泼、生趣盎然的观赏空间。

3.2 寺观园林的主要特征

(1) 寺观园林具有选址自由和构景素材丰富的优越条件。

皇家或私家园林为所依附的宫殿、府邸牵制, 分布和选址受到局限, 除去少数占较好的景观条件外, 多数需以人工造景为主要景观。而寺观随宗教的传播, 遍迹四方, 选址灵活自由, 从而给寺观园林的开发, 带来优越的自然风景条件。“僧占名山”成为中国宗教史上带规律性的现象。

(2) 寺观园林具有较大的空间容量。

由于寺观园林是公共游览场所, 香客信徒、文人墨客纷纷云集, 尤其在进香拜佛季节, 游人摩肩接踵, 更要求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所以寺观园林的空间容量, 远比私家小园的容量大得多。私家园林占地少, 一般是几亩, 几十亩。现存最大的私家园林拙政园也不过七八十亩。而寺观园林用地, 虽因寺院大小而差异悬殊, 但借助自然山势、林泉环境往往都大大地超过了私家园林, 再加上山林水泽、云崖险峰的空旷浩渺, 更显得其环境空间容量巨大。

(3) 寺观园林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

古庙大刹多保留有较珍贵的宗教文物和其他艺术品, 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一些著名大型园林往往历经若干世纪的持续开发, 不断地扩充规模, 美化景观, 积累着宗教古迹, 题刻下历代文人、名僧的吟颂、品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织, 使寺观园林蕴涵了极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昆明曹溪寺的“三绝碑”、昆明昙华寺方丈室内朱德撰写的赠映空方丈的诗文碑、昆明西郊玉案山笨竹寺中的五百罗汉雕塑就不失为珍贵的人文景观。

(4) 寺观园林具有灵活多变的布局和多种多样的格调。

中国大陆情景喜剧的审美特征 篇11

一、场景的固定

中国情景喜剧的出现得益于外国情景喜剧的高度发展和中国室内剧的出现。美国的情景喜剧在50年代出现,到90年代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美国最大的电视类奖格莱美奖也开设了最佳情景喜剧奖,情景喜剧在各大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播出,逐渐形成了专业的制作团队,并且出现了几种固定的类型。“中国情景喜剧之父”英达对于情景喜剧的个人爱好也促成了中国情景喜剧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而《渴望》的出现开创了中国室内剧的先河,人们第一次看到一个电视剧差不多一直是在一个空间出现的,故事的发生和结束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场景中出现,室内剧的出现为情景喜剧的顺利开始进行了铺垫,使情景喜剧进入中国时,既让观众感受到新鲜,又没有完全不适应的感觉。在情景喜剧刚进入中国时都要冠以“室内”情景喜剧,但是情景喜剧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场景的固定化,一部戏的主要发生地就是室内的固定场景。

情景喜剧的空间相对固定,大部分剧集都集中在最多人物出现的地方,相对固定的空间场景,就决定了一次出场的人物不能很多。在拍摄过程中就具备了使用舞台化的灯光效果和同期录音等的可能性。同时完成了一个场景多机摄影的舞台式拍摄。固定的情境就要求情景喜剧的情节大部分都要尽量集中在相对固定的空间演出。情景喜剧的特点就是有固定的场景。情景喜剧一集一般30分钟左右。情节的发展主要是靠演员的语言交流,所以不可能转换太多的场景,简单的场景更有助于人物对话的展开,能够更多的产生喜剧效果。情景喜剧的喜剧特性是建立在一种空间化的现场情境的基础上的,所有的事件的发生都是依据这个非常固定的场所而展开的,这种空间上的固定和局限是情景喜剧的必然需要,《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等几部成功的情景喜剧就非常符合固定的场景拍摄,基本很少有外景,这种空间是平面的、非线性的、片断性和片面性的。但是情景喜剧就是要在这种情境之中把人物置身其中并被激发喜剧效果,正是这种比较狭小的空间中要激发演员的表演潜力,更真实的模拟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这种固定场景中,由于误会、巧合、冲突或夸张、对照。让剧种人物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之中,并和其中的若干人结成怪异夸张的关系,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滑稽可笑的事情。从而产生喜剧效果,使观众产生愉悦而轻松的感觉。

二、题材样式的多样性

情景喜剧的发展很快速而且优秀的作品非常多。从《我爱我家》到最近的《武林外传》,情景喜剧在题材上并没有局限于一个家庭或一个空间,而是尽可能的展现了大众生活中能遇到的一切场所和故事。《我爱我家》讲述了一家老小的家庭生活。家庭题材是情景喜剧最常用而且是运用比较成功和容易掌握的类型,中国大部分的情景喜剧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制作的。而这种家庭题材的情景喜剧在美国的情景喜剧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像我国观众非常熟悉的《成长的烦恼》就是描述了一家五口的生活,中国的情景喜剧发展了这种传统并使它更加本土化。更加调动中国人和对情景喜剧的热情。最近热播的《家有儿女》有着明显模《成长的烦恼》的影子,一样是家庭题材,一样是三个孩子,为了符合中国的国情,编剧让三个孩子来自两个家庭,既有了戏剧冲突的人物,又有了很明显的中国特色。另外还有《闲人马大姐》、《外地媳妇本地郎》、《老娘舅》、《东北一家人》等情景喜剧都是家庭题材的成功示范。

除了家庭题材的情景喜剧外,中国的情景喜剧导演们还着力于其他市民的生活状态,在中国经济发展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行业都发生着新鲜有趣的事情。所以发生故事的地方也特别多。《候车大厅》、《旅行社的故事》、《网虫日记》、《都市男女》等描写的人物都不是一个家庭,他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一个地方,成为一个小团体,或者是同事或者是伙伴,同样在一个比较固定的空间展开各种各样的情节。在情景喜剧中。尔虞我诈是不复存在的,人们看到的不管是同事也好、朋友也好,其中只有和乐融融,没有勾心斗角,人们都像一家人一样,相互扶持。开心快乐。这就是情景喜剧的魅力,它的娱乐功能就是要让人们忘记忧愁,看到电视剧中的男男女女,就看到自己在公司或在家中感受到的快乐。

在众多题材中,尚敬导演的《炊事班的故事》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这部情景喜剧讲述了空军某军区的一个炊事班的故事。这部电视剧属于军事题材。一般军事题材都是宏大叙事,表现我国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和高度崇高的军人素质,可是《炊事班的故事》却描述了在空军部队中做后勤的一个炊事班的故事。他们除了具有军人的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之外,还多了很多平常人的特点,军事题材要拍成喜剧是具有很大难度的,但是《炊事班的故事》和观众见面后,大众的反响却是非常好,这部电视剧既是一部非常教育人的军事片,教育人们要怎样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一方面又让大众了解到当兵的人的生活状态。

同样是尚敬的作品《武林外传》的题材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它是古代位背景武侠故事为依托,开创了情景喜剧新的一页,从情景喜剧的收视群来看,家庭妇女和普通阶层的观众为多数,而《武林外传》的热播却使得逐渐远离电视的年轻人重新打开电视并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剧中男女主要角色更是拥有众多的追随者。

三、小品式的幽默语言

喜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喜剧性,它不仅结局是让人快乐开心的,而且在剧中每一集都通过演员的夸张表演来获得观众的笑声,有的戏剧是通过演员高超的肢体语言表现的,比如英国的《憨豆先生》系列,情景喜剧与《憨豆先生》等喜剧不同的是它是在一个固定情境中展开的,情景喜剧一般都是长篇剧作。美国的《老友记》一共演出了十季,这么多集内容都在一个或几个主要场景演出。场景的固定就决定了人物的动作不是很多,这就需要人物的语言非常精彩,而且在语言上要与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有所区别,近似于小品式的表演方式。陆谷孙教授在给毛荣贵先生所著《毛荣贵:英语幽默语言赏析》一书的代序中提到了幽默的两种界定,一种是狭式的界定,如19世纪英国文人黑慈里特、梅瑞迪斯等所主张,把幽默视作绅士风度十足的含蓄诙谐,不可张狂,更容不得低级趣味。另有一种宽式的界定,把幽默与机智、滑稽、喜剧和逗笑完全等同,认为幽默和笑犹如一个钱币的正反面。德国作家让·保罗和法国哲学家柏格森都持这种见解《毛荣贵:英语幽默语言赏析》书中对于幽默的这两种一宽一狭的界定,陆谷孙教授本人是倾向于宽式的,他的理由有三点

,他说:“今天,我们生活在超音速时代,细嚼慢咽的阅读方法已经不合时宜。兼之电视崛起并普及至家庭,一切信息,包括幽默,莫不以声音和图像结合的方式直接传送到每人的眼前耳畔,一切想象都成为多余。幽默如果继续追求含蓄,在宇里行间深藏不露,只怕就等于幽默主旨的埋没和失落“幽默这种文化行为时最为接近大众的日常生活的一种文本,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竞争和压力,很多时候人们面对的是节奏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人们在空闲的时候就更需要娱乐来缓解压力,而幽默就是好的方式,人们需要幽默来缓解压力过大带来的暴躁等不良情绪。幽默既是调节、抚慰和娱乐,更是渲泄和排遣。中国的大众在选择娱乐方式烦恼时。人们选择最多的就是情景喜剧。创造收视奇迹的有如美国的长篇情景喜剧Friends(中文译名《老友记》),中国的大型室内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等。在这一系列中外情景剧中,我们都感受到同样的东西在刺激我们的笑神经,这就是幽默。

情景喜剧中有很多这种普通生活中不会出现的违背语言习惯的小品式的语言出现,小品式语言的运用给情景喜剧的喜剧效果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

四、动态的漫画——个性化的人物表演

电视剧是在电视机这样的小屏幕上演播的大众艺术,电视剧作为艺术,它同电影、话剧、舞台剧等一样是需要演员的肢体和动作相互协调表演来完成的。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交流来完成一次完整的互动。演员表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视剧的收视情况,演员能不能得到观众的喜欢是一部电视剧成功与否的关键。演员的表演首先要做到真实,所谓真实首先要在形象上真实,首先要让观众从形象上认可,让观众一看就觉得这个角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情景喜剧的发展在中国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演员的出色表演。情景喜剧的演员很少有长的特别帅或漂亮的,从《我爱我家》中杨立新、宋丹丹、文兴宇、沈畅等演员让观众首先获得了一种认同感,他们就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情景喜剧除了在语言上要获得观众的笑声,在形象上要符合观众对于表现普通平民生活的要求。情景喜剧是一种大众文化,观众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跟自己的生活是一样的或还不如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心里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在观看上会产生一种认同或同情的快乐。其次、情景喜剧的演员气质要符合剧中的人物特质,气质的真实要求他和他要出演的角色有着精神上的一致性。人的社会教养、成长环境、家庭教育、职业习惯都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演员的动作和语言等各方面越能和角色相似,就越能引起观众的认同,才能在观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我爱我家》中扮演小保姆的沈畅,她的样貌不是很出众,给人很纯真然后有点小农意思,正是这样的一种对于角色的很好的把握才让观众感到电视剧的真实可信。《武林外传》中无双的扮演者倪虹洁在接受电视节目访问时说她当时特别想演郭芙蓉一角。但是观众可以看出她的气质是不符合郭芙蓉的,而郭芙蓉的扮演者姚晨就很符合郭芙蓉那样一个开朗、泼辣、机灵、搞怪的形象,要是演员与角色错位。喜剧效果就会减少很多,而且通常情景喜剧的剧集很长,少之几十集多至上百集甚至更多,如果演员不符合角色的需要,那么观众群会变得不配合,那样就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了。第三、行为动作的真实,它是指人物在特定环境里的特有动作和情感表现的真实性,情景喜剧是一种贴近生活的大众文化,每一部情景喜剧的制景都追求朴素的真实,表现的是最普通的人群生活,演员的细微动作都要符合在情景中的真实。作为一个好演员,举手投足之间都要向剧中角色靠拢。《闲人马大姐》中的马大姐是一个有点琐碎,热心过度的下岗工人,关心着家庭和邻里的许多事情,但是在其中扮演马大姐的蔡明在实际生活中是一个漂亮时尚的女士,因为蔡明的形象非常时尚,而且她的年龄与马大姐也相差甚远,在《闲人马大姐》还在拍摄期间。许多观众就对蔡明的形象表示怀疑,但是《闲人马大姐》播出后,观众都觉得蔡明演的非常好,因为除了化妆效果以外,蔡明从动作到神情都和观众印象中的一个爱“管闲事”的大姐。

但是情景喜剧演员除了在表演上要接近生活本身,接近人物本身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关系等各方面内容,情景喜剧不同于其他剧种,它还要求演员必须要有“漫画感”,情景喜剧的固定演员不多,以一个家庭或一个小集体的人物为主。这些人物担当着上百集的电视剧集的演绎,他必定有不同于别人的个性,这就是“漫画式”人物,在情景喜剧中的人物都必然开朗,而且每个人的性格都是让观众很喜欢,看到这个人物就会发出笑声,人们一想到《我爱我家》中的老傅就想起他说话的一板一眼和打官腔,一想到《闲人马大姐》中的马大姐就想到她的罗嗦。一想到《武林外传》中的佟掌柜就想到她的贪财,这些都是人物的“漫画式”,个性化的表演才能让这些可爱的人物形象更被观众接受而且深深地喜欢。

探析中国传统色彩艺术的特征 篇12

色彩运用上的表意性。 中国古代对色彩的运用极其注重其象征性意义的表达, 并逐渐形成一种观念形态。 被赋予某种意义的色彩, 带有强烈的表意性, 其本身由具体的存在变成超现实的观念意义, 而观念形式就获得一种普遍存在的价值。 可以这样说, 在色彩运用过程中, 色彩具有的表意性功能大于其审美功能, 更常常被人们接受, 反之, 产生某种意义的色彩又能够深化和促进其本身审美意义而被人们接受。 事实上较强的表意性从一开始就对中国传统色彩有支配作用。春秋时期的《周礼·冬官考工记》写道:“画缋之事, 杂五色。东方谓之青, 南方谓之赤, 西方谓之白, 北方谓之黑, 天谓之玄, 地谓之黄……土以黄, 其象方天时变, 火以圜, 山以章, 水以龙, 鸟兽蛇, 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 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后素功。 ” 色彩的表意性在这里更具有观念意识内涵, 出现纳入五行哲学轨道的“五色观”, 将宇宙万物归纳为五种行, 各以一正色为代表:土—黄, 金一白, 木一青, 火一赤, 水一黑, 这五种颜色属纯正之色, 并赋予它们丰富的社会意识形态与物质内容, 与五方、五行、五德、五神等联系起来, 构成复杂的观念色彩体系。 到了东汉时期, 统治阶级确立了“土居中央”的观点, 将黄色的地位提到最显著位置, 经历代统治者的发展演化, 黄色为皇室专用色彩。 后来,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色彩作为等级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鲜美的正色只准上层社会使用, 而下层平民只能用白黑等颜色, 如唐代以袍衫颜色区分官员等级, 这应该是中国传统色彩表意性功能的重要特征。 随着宗教的发展, 色彩“五色”带有越来越多的理性的神学观念, 对中国古代的色彩理论始终有制约作用。 色彩的运用几乎完全被其表意性左右, 在色彩运用中存在某种装饰效果, 但其并不具备太多的色彩的形式法则, 更多的是社会功能使然。 因此千百年来, 人们不能像西方艺术那样依照自然客观规律对色彩进行研究与分析,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 传统的“五色”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 五色即为三原色红黄蓝, 加上两极色黑与白, 也可以代表大千世界的一切色彩, 其中更包含有色与无色的辩证认识, 体现了中国艺术对色彩规律把握的独特性与准确性。

由于千百年来中国传统色彩表意性的制约, 其象征意义的神圣, 人们对于色彩的选择与使用必须在有限的条件下谨慎地进行, 几种简单的色相在复杂的历史文化变迁中得到审美沉淀, 并经过一代代继承与发扬。 色彩的运用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 它的发展过程是独特的, 而它的内涵又是极深刻的, 在审美上因历史的积淀而极富感染力。

色彩处理方式的程式化。 由于中国传统色彩具有强烈的表意性功能, 必将导致色彩在运用方面十分规范但并不宽范。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色彩的运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只是强化了它的表意功能, 导致中国传统色彩在运用上的显著特征:程式化。 在中国古人对绘画艺术论述中, 南朝谢赫的《六法论》在美术史中意义非凡, 他说:“先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 传移模写。”其中“随类赋彩”的论述是对古代用色经验的一个总结, 又是对整个封建社会后期的色彩艺术起到全面的指导作用, 并为中国历代画家所推崇备至。 但在这里我们要理解“随类赋彩”的真实意义, 这里所讲的“随类”不是对某一事物的客观表象, 而是对某一观念、某一物象或某一色彩的类型化的表达, 即主体性追求下的本质性表达。 这里所讲的类, 不是某一特定时期物象的再现, 而是多种类似物象的综合提炼, 譬如中国画中山水, 画家所描述的不是某一地点某一时间的某山某水, 而是在画家心目中的某一地域山与水的综合性概述。 这种“随类”的法则成为中国古人感受生活的经典参照, 从而引发传统绘画中对色彩使用的程式化。 这一点中国古代的许多“画诀”可以验证, 比如宋代郭熙曾这样总结描述山水的色彩:“水色:春绿, 夏碧, 秋青, 冬黑。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可以看出, 中国传统色彩就是人们心理审美感知的主观色彩。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画提倡“墨分五色”, 通过墨色变化达到渲染气氛的要求, 对世间万物皆以不同的墨色描绘, 这难道不是中国传统色彩运用程式化的最佳体现吗?

色彩表达上的象征性。 经过千百年的积累, 色彩的象征性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 色彩更是被作为一种特定符号用来表达某种观念或事物, 无论地域或民族如何不同, 色彩所表达的都是象征与观念, 往往具有很强的指向性。 比如传统京剧中的戏剧脸谱, 其色彩丰富多样, 脸谱中不同的色彩代表人物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社会地位。 红色是忠义与正直的象征, 而白色则大多代表奸诈与反面, 黑色表示无私与刚直不阿, 绿色表示剽悍或残暴, 蓝色表示刚强或有心计, 这种象征性的色彩在曹操、关羽、包拯、程咬金等许多历史人物的脸谱中具有典型性地表达出来。 同样西北陕西社火脸谱也有这样的用色口诀:“红色忠勇白为奸, 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 绿是侠野粉老年, 金银二色色泽亮, 专画妖魔鬼神判。 ”诸如此类的千百年口口相传的用色原则充分展现了脸谱用色上的象征性。 由此不难看出, 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具有明显的象征性, 这种色彩上的象征性正是中国传统色彩艺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质, 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色彩形式上的装饰性。 前面我们说的表意性和程式化的特征, 在根本程度上促进了色彩的装饰性。 色彩的程式化特征使人们渐渐排除物象原有的色彩, 自然就产生一些装饰性的色彩面貌, 在这种条件下与民族习惯结合就自然形成了色彩的装饰风格。 纵观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 在色彩表现上呈现出明显的装饰风格。 原始社会的彩陶艺术首先向世人展示了色彩的装饰性, 如在甘肃出土的半山形的陶罐上, 彩色的花纹运用墨色和红色绘制, 红与黑单纯的对比关系使陶器纹样极具装饰感。 再有描金的汉代彩绘漆器, 色釉鲜艳、斑驳淋漓的唐三彩雕塑, 敦煌莫高窟中明快、浓重、热烈的重彩壁画, 秀丽工整的宋人花鸟, 也在向世人展示装饰色彩的丰富多样和无穷魅力。 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年画、剪纸、皮影、刺绣、蜡染、泥人, 还有风筝、脸谱、面具等夸张而强烈的色彩, 更是构成应有尽有的装饰色彩的画廊。

“五色”说在中国古代根深蒂固, 传统用色在遵循五色原则的基础上, 诉诸视觉愉悦的美感。 如在汉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画中, 对天上人间、冥界各种景物形象予以朱红、紫、黑、白等不同颜色, 但注重面积、呼应、穿插、点缀, 使画面的色彩效果丰富无比。 在中国传统的配色方法中, 高艳度, 强对比是常用的配色方法。 在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中, 我们就常可以看到红和绿、黄和紫等强烈的颜色对比。 唐代宫女中流行由红、绿相间条纹的长裙, 而明代正绿色为“大红官绿”, 是常与红色相配而得名的。 在著名的年画之乡山东潍坊有这样的说法:“紫是骨头, 绿是筋, 配上红黄色更新。 ”然而色彩的装饰效果, 并不完全是对比强烈的原色之间的对比, 直接在生产实践中使用色彩的劳动者, 在大自然的启示下运用微妙而丰富多变的色彩装饰自己的生活, 又是那么富有诗意。 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装饰色彩的运用规律。 民间木版年画中有许多画诀可以了解其装饰用色的原理与方法:“红靠黄亮堂堂”, 红黄相间显得明耀华丽;“要想俏, 带点孝”, 是指在五颜六色的聚闹中, 加一些微妙的灰色, 在强烈色彩对比中达到反衬效果。 这些用色法则的灵活运用, 使同样的色彩可以有不同的装饰处理手法与效果。 如山东木版年画中“门神”粗犷威武的形象配以红、黄、绿、紫等间隔起事的色块, 形成喜庆热烈的气氛又有驱邪镇恶的表述;而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中的同样题材, 则用大块中间夹套小块对比色的办法, 显示出江南水乡的明快秀丽, 富有吉祥的气氛。

综上所述, 中国传统色彩艺术告诉我们其运用上的表意性和象征性特征, 在处理法则上程式化的理念, 又向世人展示了强烈的装饰性风格, 这些内在的结构共同形成了中国色彩艺术浩瀚精深的特点。 我们研究它, 分析它, 让它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艺术创作。

摘要:中国传统艺术中色彩的运用有别于西方色彩艺术, 色彩作为画家表达自己的手段, 以更好地体现自己或某一阶层的理想与情感。中国传统色彩艺术的主要特征体现在色彩运用的表意性, 色彩处理的程式化, 色彩表达的象征性, 以及色彩形式的装饰性。

关键词:中国传统色彩,表意性,程式化,象征性,装饰性

参考文献

[1]富金壁.儒学十三经[M].北方文艺出版社, 1997, 5.

[2]赵农.民间美术概论[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 12.

上一篇:电机常数下一篇:经济加工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