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全运会特征分析(通用7篇)
新中国全运会特征分析 篇1
全运会在近年来, 被一些人认为是劳民伤财, 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 不分青红皂白, 把矛头指向全运会的体制。这虽然是少数人的认为, 但却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如果不能扭转这种认识, 必将给中国竞技体育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通过对全运会的整体审视, 客观的评价全运会的举办, 对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推动群众的体育热情、提高全民族人民的身体素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使大众建立正确的全运会观念;另外, 通过对历届全运会东道主成绩的变化规律, 对2013年全运会辽宁省的成绩进行分析。
1 不同历史时期全运会发展概况
纵观新中国以来全运会50多年的发展历程, 可以将它分为两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之前, 1959~1978年, 这20年是新中国曲折发展时期, 也是全运会发展艰辛阶段;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之后到现今, 从1979~2013年, 这阶段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 迅速崛起并走向辉煌的三十几年, 也是全运会发展由探索走向成熟时期。
1.1 艰辛曲折阶段:1959~1978年 (一至三届)
1959~1978年间, 是全运会发展的艰难时期, 但也是具有开拓性的时期, 这一时期内, 中国体育的指导思想、竞赛体制、训练体制、管理体制等开始形成, 为改革开放之后全运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9年, 中国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召开, 20世纪50年代末, 国际奥委会一些领导人, 蓄意搞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 中国体育界对这种行为表示了严正抗议。
因为“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 第二届全运会与第一届全运会相隔六年才在北京举办。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激发了群众体育热情, 形成了以全运会为中心的国内竞赛体制。
10年“文革”使中国刚发展起来的体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的摧残。虽然成绩较前两届有所下降, 但在经过10年“文革”的影响, 已属不易。
1.2 顺利进行阶段:1979~2009年 (四至十一届)
1979~2009年是中国体育快速发展并且走向辉煌的时期, 这30年间, 中国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此间举办了8届全运会。根据我国这期间不同的发展背景, 将这阶段全运会的发展阶段再分为三个小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9~1992年 (四至六届) , 是中国体育在改革开放初迅速崛起并探索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时期。
第二阶段为1992~2001年 (七至八届) , 是我国体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的探索改革道路时期。
第三阶段为2001~2009年 (九至十一届) , 是我国体育在全面建设小康以及申奥成功的背景之下迅速发展时期。
1.2.1 第一阶段:1979~1992年 (四至六届)
在这段时期内, 对我国体育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事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在1979年我国恢复了奥委会合法席位, 这两个重大事件使全运会的发展有了新的任务和走向。
第四届全运会, 是在“文革”结束和粉碎“四人帮”之后以及“改革开放”这一时代转型时期举办, 人们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此次全运会中。体操和跳水等中国优势项目, 在当时已经接近和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第五届全运会在上海举办。1979年, 中国恢复了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重新返回奥运会的舞台。因此, 在第五届全运会上, 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备战洛杉矶奥运会。从此, 全运会就和奥运会联系在了一起。在比赛项目上, 此届全运会的比赛项目完全按照奥运会比赛项目来设置。我国体育健儿能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骄人成绩, 第五届全运会功不可没。
第6届全运会在广州举办。六运会中首次植入了广告, 并且首次成功发行了体育彩票, 改变了以往完全由政府投资举办全运会的局面。
1.2.2 第二阶段为1992~2001年 (七至八届)
20世纪90年代《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颁布, 推动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高潮。为了使全运会更好的为奥运服务, 全运会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政策, 如奥运成绩带入全运会、人才交流等。
第七届全运会由北京承办, 四川、秦皇岛协办。为了能与世界大赛时间衔接的上, 与六运会相隔6年才举行。此届全运会制定了将在奥运会上所取得的成绩计入到全运会的制度, 首次进行了兴奋剂检测工作。
时隔14年之后, 全运会重回上海。本次全运会上, 首次有刚回归祖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加。为了能很好的与奥运项目相接轨, 本届全运会对比赛项目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1.2.3 第三阶段2001~2009年 (九至十一届)
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要使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奋斗目标。在这个目标引领下, 给全运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同时也赋予了全运会艰巨的重任, 它不但肩负着提高和检验国内竞技体育水平的责任, 还担负着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重大使命。
2001年11月, 第九届运动会在广东举办。在本届全运会中一些项目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比如: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等项目。
第十届全运会在江苏省举行, 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国内最后一次最大规模的运动会。参加过雅典奥运会的运动员, 除小部分退役外, 其余均参加了此次比赛, 因此本届全运会的竞争相当激烈, 如:10月17日晚乒乓球女单决赛王楠和张怡宁的金牌争夺战。
然而, 在本届全运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事件, 十运赛场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重赛, 女子柔道奥运冠军孙福明让金牌事件。十运期间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提醒我们:对金牌的渴望不能以违背体育道德为前提, 必须遵守体育竞赛的规则。
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举行, 是北京奥运会之后, 国内第一次举办的全国体育盛会。本届全运会尽管出现了一批好成绩, 但是总体水平跟世界一流水平比起来, 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比如田径项目, 大部分运动员的成绩与前辈们相比, 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男子跳高运动员张树峰获得本届全运会跳高冠军时, 他的成绩比25年前的朱建华足足低了11cm。
2 第12届全运会分析
2009年1月20日, 辽宁省获得了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承办权, 十二运承担着全运会转型升级的使命:在运动员的造就上, 向育人转型;在迎全运的姿态上, 向快乐转型;在体育事业上, 向民生体育转型等。
但凡涉及到竞技体育, 人们就免不了要关心成绩情况尤其是东道省的成绩。下面就根据历届全运会东道省的成绩规律预测本届辽宁省在全运会上成绩。
在举行过的十一届全运会中, 获得金牌第一的东道省市有5个, 排在前二的有8个, 前三的有10个, 只有一个排在第四。获得奖牌第一的东道省市有7个、前二的有8个、前三的有10个, 与金牌排列情况有点相似。这表现出, 在全运会中, 东道省市在获金、奖牌数上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尤其是近四届全运会以来, 各东道省市都高居金牌榜榜首位置。广东、江苏和山东获得金牌、奖牌双重冠军。因此, 预测十二届辽宁省将会是全运会的金牌榜首。
3 结论
(1) 在已举办的11届全运会中, 全运会已走过自己50多年的历程, 这期间全运会经历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道路, 它的发展由改革开放前的艰辛困难还处在探索阶段到改革开放后逐渐走向成熟顺利发展阶段。
(2) 研究发现, 全运会举办省有着明显的主场优势, 东道主金牌获得率是其在客场的1.65倍。由此推测出, 十二届全运会中, 辽宁省作为东道主, 其成绩可能比在客场提高1.5倍左右。如果本次全运会和山东全运会奖牌设置情况一致, 则可推测出辽宁在本届全运会中, 可能会获得68枚金牌居于全国金牌榜首。
参考文献
[1]Schwartz B, Barky SF.The home advantage[J].SocForces, 1977, 5 (1) :641-661.
[2]郝勤.论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的历程、内涵及基本经验[J].体育科学, 2009, 29 (10) .
[3]钮东昊.国务院正式批准辽宁承办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EB/OL].中国网, 2009 (3) .
[4]傅淞巍.在四个方面实现全运会升级转型[N].辽宁日报, 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运会官方网站.
巴西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分析 篇2
关键词:女排;里约;奥运
一、引言
在最近刚刚拉下帷幕的里约奥运会中,女排的胜利脱颖而出,让全民都为之振奋!中国女排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及精湛的技术,不断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最后勇夺金牌,时隔12年后重登奥运会冠军宝座,郎平和“中国女排”顿时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大家在激动不已的同时,也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郎平和她的女排姑娘们取得了这样优异的成绩。
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国女排的奥运成绩
三位著名运动心理学家Daniel Gould,Kristen Dieffenbach与Aaron Moffett曾经在《应用运动心理学杂志》发表一项大型研究结果,分析教练对于取得奥运金牌的冠军们成绩的影响在于运动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具体表现在于以下7点:
1.强调渲染(Emphasized):对标准、期望、趣味、勤奋努力、纪律性的强调渲染;
2.教练风格(Coaching Characters): 精英式、值得信赖、乐观向上的教练风格;
3.直接教学(Taught directly):做运动员的良师益友,教授运动技巧、心理技巧,用心培养;
4.间接教学(Taught indirectly):榜样示范;
5.理解运动员(Understood athlete):满足运动员的心理需要,给予他们关注和理解;
6.激励(Motivated):提供挑战,使用激励技巧;
7.提供鼓励与支持(Provided encouragement/Support):提供鼓励、支持和无条件的关爱。
毫无疑问郎平是一个极为优秀的教练,我们发现郎平在以上多个方面都做的非常好:
Emphasized and Taught directly(强调渲染 直接教学)。奥运会女排分组确定时,中国队与美国、意大利、塞尔维亚和荷兰等队同组。用郎平的话来说,那就是“从来没见到过这么强的分组”,而她们能做的也只有“面对现实做好最好的准备”。
事实上她也是带领着团队这么做的,根据央视对郎平的采访,在备战奥运期间,郎平每天要指挥训练、准备大赛、设计阵容,虽然每晚7点都有比赛,但每天上午郎平都会带领女排姑娘们进行3小时的加练,晚上还要研究对手的比赛视频,时刻都不能停止学习。可以说郎平带领女排姑娘们在训练中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于标准、期望、勤奋努力、纪律性的强调是成功运动员背后的教练所必需的特点。
Coaching Characters and Taught indirectly(教练风格 间接教学)。郎平在她的运动员生涯时期,就是一名传奇模范,带领中国女排从1981年世界杯开始,连续夺得五次世界冠军。
在打球和国外留学的过程中,郎平伤病缠身,手指变形、腰椎间盘突出,据郎平的姐姐说,郎平从脖子到脚,一共做了十几次手术,甚至连腿上的髌骨都已经全部拿掉了。即便是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备战大赛时每天最多能睡4到5个小时,郎平依然坚持在训练场、赛场上与女排姑娘们并肩作战,这对于女排的士气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起到了楷模的示范作用。上述研究中提到,教练的榜样示范作用是一种重要的间接教学方法。女排姑娘们之所以能在赛场上展现出这样顽强拼搏的精神,和郎平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分不开的。
Motivated, Support and Understood athlete(激励 支持 理解运动员)。郎平总是称队员为“孩子们”,对她们就像温情脉脉的长辈一样。过新年的时候,郎平会给孩子们发红包,亲自为队员朱婷从美国带蛋白粉,队员徐云丽受伤回宿舍时,发现郎平已经坐在宿舍床上等着她了。队员们说起郎平,会感觉她就像妈妈一样。
教练提供的鼓励与支持、理解运动员的需求,对于冠军运动员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运动员需要教练帮助他们带走压力,带来鼓励,提供支持培育和无条件的爱。在郎平的关怀下,整个女排队伍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暖,让每个队员都能得到动力去坚持比赛和训练。队员们在比赛的时候,不仅仅是在为自己而战,还是在为自己的家人而战,这是很强大的动力。
三、中国女排各项技术运用效果分析及建议
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的男女排分别有12支国家代表队参赛。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几个主要对手还是塞尔维亚、俄罗斯、美国和东道主巴西,女排姑娘们最想碰的对手肯定是美国队,以郎导对美国的熟悉姑娘们得冠军后日渐成熟的心态,再加上雪耻的动力,夺冠可能性很大,塞尔维亚和俄罗斯队,我们的赢面也偏大,巴西队黄金一代已年龄偏大,竞争力在走下坡路。
1.赛场效果分析
(1)中国女排的身高、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等优势十分明显,已达到世界一流女排强队的水准。中国女排的平均年龄偏小,队员大赛经验少、大赛经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在比赛中技术的良好发挥,中国女排在力量上与世界女排强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平均体重偏低,导致其在力量等方面存在劣势。
(2)中国女排的发球攻击性不强、发球得分能力不够突出且发球的失误次数也较多,扣球是中国女排进攻中的亮点,扣球的成功率高、效果好且失误次数也较少;中国女排拦网得分次数较多,但失误次数也较多;在进攻方面,中国女排的优势较为明显且能充分发挥自身的高度优势。
(3)中国女排的防守能力与进攻能力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防守是中国女排的短板,中国女排的一传到位次数较低,防守起球的成功次数不够多,且失误较多,从而直接导致二传球次数减少,防反得分的机会少,防反能力因此下降。
2.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年轻队员的培养,充分利用机会参加世界性的大赛,增加队员们的比赛阅历,丰富其大赛经验,从而使之更加成熟,在比赛中更加镇定,心态更加沉稳,针对排球比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队员的力量训练,以缩小在体重方面与强队存在的差距。
(2)加强对发球技术的练习,强调发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保证发球成功率的基础上,提高发球质量,增加发球的攻击性和威胁性,进一步改善发球技术,加强对发球找人、找区、找点等精确发球的能力在扣球方面继续保持自身的优势 进一步改善扣球技术,加强队员在不同情况下处理球的能力,减少扣球中不必要的失误,争取提高扣球的成功率,着重加强对拦网技术的改善,进一步强调拦网时的准确判断,快速移动以及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减少拦网失误,提高有效拦网率。
(3)重点对待接发球和后排防守方面的训练,尤其是加强对自由人和接发球队员的训练,改善接发球技术,强调移动判断和准确取位,防守时注重队员之间的配合,并与前排拦网形成有效夹击,争取扩大防守面积以提高防守的成功率,增加防守成功次数从而为本队的防反创造出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杨管.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竞技现状探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5.05:48-56.
[2] 孙萍.浅析中国女排成功夺冠的奥秘[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11):67-69.
[3] 徐洁.从2011年女排世界杯展望中国女排伦敦奥运前景[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4).
[4] 韩盼星.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强队单个技术与攻防链对比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2014.
新中国全运会特征分析 篇3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国队在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上获得的奖牌项目(金牌151 枚,银牌108 枚,铜牌83 枚,总奖牌数342 枚)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www.cnki.net)、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官方网站查阅有关亚洲运动会方面的文献和数据资料。 了解各研究学者对亚洲运动会以及奖牌分布格局的研究, 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帮助。
(2)数理统计法。
对第十七届亚洲运会中国队获得奖牌项目数据进行统计。
(3)逻辑分析法。
运用运动训练学、 逻辑学等理论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中国代表队的比赛成绩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前三名代表团奖牌特点分析
通过文献资料显示, 中国队在1974 年第七届德黑兰亚运会中, 才开始出现在亚运会的奖牌榜上, 但是奖牌上的排名和1978年曼谷亚运会上一样位居第二位,第一名始终由日本队占据,但是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队在1982 年的新德里亚运会上奖牌总数才与日本队一样, 当时奖牌总数为153 枚, 中国队的金牌数为61枚,超过了日本队4 枚,所以在奖牌榜上位居第一位,但是中国队的优势并不明显。中国队在亚运上的绝对优势出现在1990 年的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上, 中国队以奖牌总数341 枚的好成绩稳居奖牌榜首位。之后的亚运会上,中国队就开始延续其竞技体育优势,日本和韩国队同样一直保持在奖牌榜的前三甲。直到2014 年的第十七届仁川亚运会,中国队依然延续着竞技体育优势,始终排在奖牌榜首位,紧跟其后的是韩国代表队,排在第三位的是日本代表队。
注:根据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官网成绩资料整理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第十七届亚运会上共产生赛会奖牌总数1454 枚,其中包括金牌439 枚、银牌439 枚、铜牌576 枚;中国队共获得奖牌数342 枚,占亚运会赛会奖牌总数的23.52%,其中包括151 枚金牌,占赛会金牌总数34.40%,这个比重足以证明中国队在整个亚洲地区竞技体育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这个优势也将一直的延续下去;银牌数108 枚占赛会银牌总数24.60%,可以看出大约四分之一的银牌数被中国队包揽, 庞大的次优势项目给中国队的综合实力,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中国队的铜牌数83 枚占赛会铜牌总数的14.41%。韩国队共获得奖牌数234 枚,占亚运会赛会奖牌总数16.09%,其中包括金牌79 枚,占金牌总数17.80%,银牌数71 枚,占银牌总数16.17%,铜牌数84 枚,占赛会铜牌总数14.58%;日本队共获得亚运会赛会奖牌总数为200 枚, 占赛会奖牌总数为13.76%,其中包含47 枚金牌,占赛会金牌总数10.71%,银牌数为76 枚,占银牌总数17.31%,铜牌数77 枚,占赛会铜牌总数13.37%。综上所述,发现虽然三个代表团一直在你追我赶,但是中国队以绝对的优势排在了首位, 但是项目发展不均衡也是制约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起来,让我国的竞技体育呈现出一个良好的状态去发展。
2.2、第十七届亚运会中国队金牌项目格局表现特征分析
在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中, 中国队以151 枚金牌稳居亚洲第一,为了便于分析,本研究将奖牌项目分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表现准确性项群、格斗对抗性项群、隔网对抗性项群、同场对抗性项群、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速度性项群、耐力性项群。
通过仔细研究, 我们发现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金牌为31枚,占金牌总数20.53%,其次是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金牌为28 枚,占金牌总数18.54%,再次是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金牌数为26 枚,占金牌总数17.22%,后面是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金牌数为23,占中国队金牌总数15.24%,排在第五的是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金牌数为15 枚,占金牌总数9.93%,紧随其后的是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金牌数为14 枚, 占金牌总数9.27%,后面依次是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金牌数为12 枚,占金牌总数7.95%,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金牌数为2 枚,占金牌总数1.32%。由此得出,从技能的主导方式来看,中国队在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上,金牌项目在八个项群中分布都不均衡,尤其在男女项目上也表现出非均衡性发展,从总体上来看,在金牌项目中女子项目要优于男子项目, 所以说要想中国队在金牌绝对实力上的到更好的展现, 下一步必须要注重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和格斗对抗性项群的发展。
2.3、第十七届亚运会中国队银牌项目格局表现特征分析
通过资料整理, 中国队在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中获得银牌数108 枚,和金牌格局一样稳居银牌榜首。经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在第十七届亚运会中,中国队银牌项目18.52%是来自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银牌数为20 枚;排在第二位的是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银牌数为19 枚,占银牌总数17.59%;其次是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银牌数为16 枚, 占银牌总数14.81%,再次是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银牌数为15 枚,占银牌总数13.89%;然后是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银牌数为12 枚,占银牌总数11.11%;紧接着是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和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均有银牌数11 枚,占银牌总数为10.18%;排在最后的是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银牌数为4 枚, 占银牌总数3.72%。银牌项目在各个项群中分布的相对较均衡,但是男女项目在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和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两个项群呈非均衡模式发展。 银牌项目作为中国队冲击金牌的潜优势项目,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所以在下一步我国应该加大力度对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以及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的潜优势项目进行发展,为金牌奠定良好的后备基础。
2.4、第十七届亚运会中国队铜牌项目格局表现特征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 中国队在第十七届亚洲运会中共获得铜牌数83 枚,韩国队以84 枚铜牌位居铜牌榜第一,尽管中国队位居第二位,但是其总体竞技实力地位是遥遥领先于其它亚洲国家。同金牌项目分类方法一样,最终发现,中国队在第十七届亚运会中,铜牌项目排在第一的是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铜牌数为20 枚,占铜牌总数24.09%;排在第二位的是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铜牌数为18 枚,占铜牌总数21.68%;排在第三位的是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铜牌数为15 枚,占铜牌总数为18.08%;其次是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铜牌数为10 枚,占铜牌总数12.06%;再次是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铜牌数为8 枚,占铜牌总数9.63%;后面依次是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铜牌数为7 枚,占铜牌总数8.44%;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铜牌数为3 枚,占铜牌总数3.61%;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铜牌数为2 枚,占铜牌总数2.41%。在铜牌项目中,各个项群的发展相对均衡,但是除了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中男女项目发展不均衡,男子项目明显优于女子项目,其它项目群中男女项目发展的都相对均衡。 铜牌项目作为潜在次优势项目,同样具有冲金的机会,所以我国不能放下对铜牌项目的重视,应该大力发展铜牌项目中的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与表现难美性项群,只有这样每个项群平衡发展,注重弱势项群,发展优势项群项目,中国队的竞技实力才会一直保持下去。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中国队奖牌项目中, 金、 银项目上体能主导类项目均弱于技能主导类项目, 在铜牌项目中技能主导类和体能主导类项目发展的比较均衡;
(2)中国队在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中,金牌项目群上呈非均衡模式发展,而且在男女项目上同样表现出非均衡模式发展,主要表现为女子项目总体要优于男子项目的发展;
(3)中国队第十七届亚运会中,银牌项目在各个项群中分布的相对较均衡, 但是男女项目在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和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两个项群呈非均衡模式发展。
(3)中国队在第十七届亚运会中,铜牌在各个项群中的分布明显呈较均衡模式发展,男女项目上除耐力性项群中发展不均衡外,男子项目明显优于女子项目, 其它项目群中男女项目发展的都相对均衡。
3.2、建议
(1) 中国队在今后的亚运会竞技体育布局上应当使各个项群同步发展,更加要注重男女项目的均衡发展,只有男女项目在各个项群中得到均衡发展,中国队的竞技体育优势才会一直延续下去;
(2) 中国队在今后比赛中需加强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目群的发展,同时继续发挥自己在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表现难美性项群和格斗对抗性项群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杨春立,金黄斌.第十二届全运会竞技格局非均衡发展现象分析[J].昆明学院报,2014,03.
新中国全运会特征分析 篇4
【关键词】篮球 个人防守能力 比赛影响
1前言
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赛共有12支球队,分成2组参加最后的决赛,12支球队基本上代表着当今世界篮坛的最高水平,中国男篮在外籍教练员尤纳斯的指挥下,以二胜四负的成绩在时隔4年后,再次位居奥运会八强。良好个人防守能力将对比赛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消极的防守,就会为球队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于比赛的失利。因此个人防守对比赛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大家对防守的重视程度,深刻的体会到防守的重要性以及个人防守能力对全队防守的重要作用[2]。文章就将对个人防守能力对比赛产生的一系列影响突出个人防守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防守的认识,改善人们对个人防守行动的重视程度。
2个人防守能力对比赛的影响研究
2.1防守能力强的个人防守对比赛的影响
2.1.1积极有效的个人防守对全队防守及士气的影响
积极的个人防守可以提升全队的防守质量,火箭球员巴蒂尔就是典型例子,单兵防守能力十分出色,常常用来限制对方的核心得分手,但是巴蒂尔的盖帽主要是补防协防时送出的,也就是说他个人的防守意识强,防守面积大[3]。可以给队友充足的信心,带动全队防守。从而提升全队的防守质量。关键时刻的抢断、盖帽或者篮板可以限制对手得分为己方提供更多的进攻机会和得分,防守反击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得分手段不仅能鼓舞士气还可以拉开比分或者是迫近比分[4]。
2.1.2能力强的个人防守对比赛的观赏性影响
我们看到在我国球员个人进攻能力不是很强的情况下,由于我们在后场篮板球的保护、对进攻队员投篮的封盖、抢断等防守能力与NBA球员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致使我们的场均得分高于进攻能力强于我们的CBA球队。
2.1.3能力强的个人防守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篮球运动是若干个体参加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其攻防技术是通过个体相互配合实现的,个体的防守水平直接影响着全队防守的成效。现代篮球比赛的进攻方式和方法都在迅猛发展,这也促使防守的形式更加多样。在比赛过程中,普遍把运动员的强悍作风反映在整体和个人防守的拼斗上。虽然防守相对于进攻来说处于被动状态,但一场比赛的成败决定因素除进攻的效果外,防守就是最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球队他们的防守更胜于进攻。“关键时刻赢球靠防守”可见防守质量的好坏对篮球比赛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
2.2防守能力弱的个人防守对比赛的影响
2.2.1能力弱的个人防守对全队防守及士气的影响
一个队员仅仅具备训练有素的技术、战术、良好的身体和丰富的比赛经验,而无顽强的意志品质,是经不起赛场激烈较量的,良好的意志品质表现在比赛中不松懈,逆境时不气馁,顽强拼搏,每球必争,无所畏惧。要有“一定防住”的坚定信心,有不让对方随意接球攻击的顽强精神。敢于用身体阻截进攻者的移动路线,不怕碰撞,不怕推拉,积极争夺,用士气压到进攻者。良好的思想作风只能通过平时的训练加以形成,比赛中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将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6]。
2.2.2消极怠慢的个人防守对比赛的观赏性影响
消极怠慢的个人防守十分被动,对比赛观赏性有着直接的影响。防守位置不合理,缺乏积极主动性,没有合理的全队配合防守,漏人、失位都会导致比赛早早的失去胜负悬念,致使观众情绪低落,过早离场极大程度的影响着比赛的观赏性[7]。
2.2.3消极的个人防守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体育运动中态度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消极怠慢防守引起防守位置不合理,缺乏积极主动性,没有合理的全队配合防守,防守脚步不积极漏人、失位抢篮板球失位并不抢位。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对比以往国际大赛,中国男篮的防守能力和防守质量在第29届奥运会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世界对手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是防守技战术体系的全方位差距,集中体现在防守技术、防守战术等多个方面。与竞赛对手相比,中国男篮存在攻守转换节奏慢,不适应高强度的攻守对抗,多项技术统计指标处于劣势。中国男篮防守移动速度慢,快攻和内线失分较多;在防守技术指标方面,中国男篮在防守篮板球方面表现一般;在失分和抢断方面与对手存在显著差异;在封盖和犯规方面稍占优势。
3.2建议
3.2.1加强防守的基础训练
在各级青少年队伍中,要加大个人防守技术训练在整个训练计划中的比重,对防守基本技术中的脚步移动的速度,脚步运用的合理性以及脚步转换的灵活性应作为防守技术训练的重点,脚步是提高个人防守能力的关键环节,应下大气力抓好。
3.2.2抓好防守配合质量的训练
加强防守配合的训练,就目前我国青年队伍而言,应重点在配合的质量上多下功夫,解决好各种防守配合运用中的细节问题,尤其是无球队员防守位置的选择与调整,作为防守配合行动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要解决好。
3.2.3应在青年队中提倡多运用各种攻击性的防守战术
要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的水平,必须要以更加全面、更为先进的各种防守战术来充实我们的防守战术体系。对于青少年队伍来讲,这些攻击性和综合性的防守战术,越早让他们接触并在比赛中大胆运用,对于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防守意识提高他们防守战术运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冯晓明.浅谈篮球比赛中个人防守战术行动[J].科技信息,2007(4):23-25
[2]滕朝阳.论篮球比賽中个人防守的能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4):26
[3]严峻等.浅谈篮球攻击性的防守战术[J].湖北体育科技,2005(4):9-11
[4]宋丽媛等.浅析篮球主修课的个人防守[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14-16
[5]张静苹.谈篮球运动中的防守技术[J].贵州名族学院学报,2000(2):93-96
[6]王守恒,张全宁.关于“篮球意识”的理论探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6-8
新中国全运会特征分析 篇5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第12届全运会田径项目夺金前8名代表队“山东、江苏、 北京、广东、上海、辽宁、福建、青海”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该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中国知网的CNKI搜索,中国期刊网等网站进行大量的有关该届以及前几届全运会田径项目夺金数据资料的查阅以及优秀论文和相关书籍的整理归纳。
1.2.2逻辑分析法
该文通过对12届全运会田径金牌分布状况与数据进行深层、 浅层的逻辑分析。
1.2.3数理统计法
该文通过第12届全运会官方网站所公布的实时田径金牌数据,对夺金前8名省份进行归类,最后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第12届全运会竞争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通过分析及比较得知,在第11届全运会田径金牌榜上山东、江苏、辽宁、广东、黑龙江、解放军、河北、上海8个代表队取得了47枚田径金牌中的34.5枚,占田径金牌总数的73%。在第12届全运会金牌榜上山东、江苏、北京、广东、上海、辽宁、福建、青海8个代表队取得了47枚田径金牌中的33枚,占田径金牌总数的70%。从近2届全运会前8名代表队在夺金数据来看,两者相差仅3%,说明近2届全运会的整体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但是在相对稳定的内部,各代表队实力发生着变化。虽然山东、江苏和广东依然稳保第1名、第2名以及第4名,但是北京代表队从第11届全运会田径金牌零获取和田径奖牌榜排名第22名一下跃至第12届全运会田径金牌榜第3名的位置; 上海代表队也在第12运会上以比上届多2枚金牌的优势跃居田径金牌榜第5名;辽宁代表队由于金牌数的减少,退居12运会田径金牌榜第6名;福建代表队也以3枚金牌的成绩进入金牌榜第7名的位置;广东、上海、北京在第12届全运会金牌数持平,广东和上海代表队完全具备冲进三甲的实力。
由此不难看出,各代表团整体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竞争日趋激烈,格局由第11届全运会的“多强对抗”更进一步发展,强度进一步增大。从历史成绩看,东道主的成绩一般在全运年会有明显的提升,竞争实力会出现“跃迁”的现象,从12届全运会田径金牌榜看, 虽然辽宁队并没有保持住去年第3名的优势,而是退居第六名,但依然稳定在前8名。因此,2017年第13届全运会天津市的田径成绩表现会是影响和改变竞争格局的一个潜在因素。
2.2第12届全运会田径男子项目金牌地域分布特征分析
由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获得的4枚田径金牌都集中在距离短、强度大、爆发力强的短跑项目和跳远、跳高上,表明北京市男子运动员在短跑和跳跃项目上具有超强的能力,根据数据北京队田径项目共获4枚田径金牌并且都是男子运动员夺取的,说明北京队在男女实力方面,男性运动员实力远高于女性运动员;青海省获得的2枚男子金牌均是超常距离跑项目,表现出青海省在超常距离跑运动项目上的优势和统治力,也体现了高原地区运动员有氧能力较强的显著地域性特征和长距离跑项目金牌的分布特征;广东省勇夺男子两项短距离接力项目——4×100 m接力和4×400 m接力,表现出广东省男子运动员在短距离跑项目上强劲的综合实力和默契的配合;辽宁、江苏两支代表队在男子投掷项目上表现出极大的实力,辽宁取得了链球、标枪金牌,江苏队勇夺铁饼金牌。
2.3第12届全运会田径女子项目金牌地域分布特征分析
广东代表队依然延续着在短距离、高强度项目上的优势,不仅男子组在两项接力上夺魁,女子组在100 m栏、4×400 m接力上也摘得桂冠,充分地体现出了广东代表队在短距离径赛方面具有垄断的实力和显著的地域分布特征;上海代表队近年来在800 m、 1 500 m项目有了很大进步,男子组有张海坤、女子组有赵婧,使得全运会中距离径赛项目上有3枚金牌分布在了上海,上海也成为800 m、1500 m项目金牌的主要聚集地;另外,10 000 m一直以来都是青海代表队的优势传统项目,该届全运会青海代表队稳保男女10 000 m金牌。体现出了青海代表队在10 000 m项目上的垄断实力和10 000 m项目金牌的地域分布特征。
2.4第12届全运会田径金牌南北地域分布特征分析
在南方代表队方面,依然继承了在短距离径赛项目上的传统优势,在短距离跑项目上,有8枚金牌被田径金牌榜前8名的4支南方代表队获取,占总金牌数量的17%,占短距离项目金牌总数的57%。与北方相比,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选手张培萌在该届全运会在100 m、200 m项目上力压广东选手苏炳添为北京队夺得2金;山东代表队也在400 m、400 m栏方面有出色表现。两支代表队为北方地区的短距离项目增添不少光环,但在短距离径赛上的综合实力还是不及南方代表队,如4×100、4×400 m接力等。
另外,在跳跃项目上,南北还是保持不分伯仲的局面,该届全运会男子跳远和跳高项目被北京代表队的李金哲、王宇获取;女子跳高、三级跳远被福建代表队的郑幸娟、谢荔梅获取。近几届全运会上,跳跃项目金牌在南北方的分布也较为平均,说明跳跃项目在南北方的地域差异较小,发展较为均衡。
总结上述分析,南方代表队主要表现出在短距离、高强度、爆发力强、团体接力等项目上占据一定优势;北方代表队则在长距离径赛、投掷项目比南方更胜一筹。
2.5第12届全运会不同地域的劣势项目夺金对金牌地域分布的影响
由分析可知,在近3届全运会南方代表队在短跑项目(100 m、 200 m、400 m、100 m栏、110 m栏、4×100 m、4×400 m)上夺金的数量达到了短跑金牌总数的81%,北方代表队则只占据19%,不仅如此,从90年代至20年代初,短跑项目一直是广东、广西、江西等南方代表队的优势项目,北方未取得过冠军。说明短跑一直以来是北方各大代表队的劣势项目。但是从第12届全运会来看,北方的北京、天津代表队,包揽了100 m、200 m、400 m这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短跑金牌。尤其是北方的张培萌,以强劲的实力打败南方名将苏炳添,并打破了北方在短跑项目上难有一席之地的局面。两块短跑金牌加上两块跳跃项目金牌,北京代表队以4块田径金牌的成绩跃居至田径金牌榜第3名。
中、长距离跑方面(800 m、1 500 m、3 000 m障碍、10 000 m、马拉松)北方代表队在近3届全运会上夺得金牌数量达到了该方面总数金牌的65%,南方代表队占据23%,个人代表占据12%。数据表明, 北方在中、长距离跑项目方面较南方相比占据很大优势,南方在该方面项目上处于劣势,但在十二运会上,上海队在800 m、1 500 m项目上包揽3金,在此之前的2届全运会上只有江苏女子获过1 500 m冠军,其他都被北方代表队包揽。由于本届全运会取消了男子800 m项目,所以,该届全运会上海队在800 m、1 500 m项目上可谓是大获全胜,3块中距离跑金牌也助上海队登上田径金牌榜第5名,金牌数与广东、北京代表队并列。
投掷项目方面也是北方占据优势,南方在近3届全运会上只夺取过5枚投掷项目金牌,其余大多都被北方代表队夺取。说明,南方在投掷项目方面也是一大弱项,在该届全运会上南方代表队也没有对投掷项目金牌的地域分布造成太大的影响。南方代表队在投掷项目上应该加强训练,提高水平,以补上短板,提升整体实力。
综上所述,劣势项目对于金牌的地域分布影响是很大的,如今年北京、天津代表队包揽100 m、200 m、400 m项目金牌,就对短跑金牌的地域分布造成了很大的迁移影响。南方应在中、长距离项目和投掷方面加强训练,提升实力;而北方代表队则应继续提升短跑的综合实力,争取在短跑和接力项目上再放光彩。
3结语
2届全运会前8名的金牌分布队竞争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金牌的分布呈现出项目的集中性和明显的地域特征,全运会田径比赛竞争格局的日益激烈。通过分析近3届全运会短跑、中长距离跑、投掷项目金牌地域分布表得出以下结论,在劣势项目上夺金可以打破传统的金牌地域分布格局,形成新的金牌地域分布格局,因此,各省市在劣势项目上夺得金牌是使金牌地域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优势项目要构建实力超凡的人才群,积极挖掘和培养后备力量,把优势项目所在的地区作为培养后备人才的基地,只有形成集体优势,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竞争激烈的竞技长期保持传统项目的领先。
摘要:第12届全运会于2013年8月31日在辽宁省成功举办,是我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体育赛事,全国各省市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均高度重视此次比赛,投入赛前准备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为最大。该论文通过对全国第12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金牌地域分布的特征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全运会的金牌走向及各省市竞争实力的变化,为认识和把握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趋势,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推动各省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对于我国目前田径高水平项目发展来说,不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更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全运会,田径项目,金牌分布
参考文献
[1]吴殿廷.中国杰出竞技体育人才成长因素的地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7(6):779-783.
[2]陈大路,谷晓红.地域文化基本特征的新审视[J].学术交流,2007(11):27-30.
[3]刘涛,王小冰,张军.对我国女子田径项目优势地域集合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5):16-19.
[4]唐新发.第九、十届全运会田径奖牌格局对比分析[J].体育学刊,2006(5):17-22.
[5]梁剑.对第九、第十届全运会田径奖牌榜的统计分析[J].中国市场,2010(48):235-236.
[6]付百胜.举国体制下中国各区域竞技体育之发展——第十一届全运会奖牌分布[J].第一健身俱乐部,2010(6):21-24.
[7]王桂欣.第九、十届全运会奖牌榜前八名奖牌走向和项目分布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3):24-27.
[8]宁雅芬.“浅谈第十一届全运会快速力量性项目发展的地域特征[J].才智,2010(10):27-28.
新中国全运会特征分析 篇6
对于篮球运动防守技、战术的研究备受篮球界专业人士的关注。比赛中通过犯规虽然可以延缓和控制对方的进攻, 但是如果不对犯规加以控制, 增强队员对规则的理解, 那么队员将随时面临着犯规被罚下的境遇, 而且更严重的是给自己的球队将带来很大的麻烦, 使球队深陷被动的局面, 这是比赛中犯规产生的负面效应, 但是任何问题都要辩证的看待, 在不同的环境下, 犯规可能产生的效应也有好有坏, 因此, 我们要深刻研究规则, 把握好犯规的时机和尺度, 尽可能的使犯规向有利于我们的一方发展, 从而增强自己获胜的筹码。犯规出现的时间、地点、频率等, 从犯规的发生发展情况来了解我国女篮的防守现状, 找出我国女篮在比赛中犯规的规律, 并提出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外女篮六场赛事中的犯规特征。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女篮与对手犯规次数特征的比较分析
3.1.1 中国女篮与对手比赛首发和替补队员犯规次数特征比较分析
在高强度以及激烈对抗的篮球比赛中, 不免会有身体接触和肢体碰撞, 违反规则就有被判罚犯规的可能。犯规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一支球队不能够有效的控制犯规, 肆无忌惮的犯规, 那么, 这支球队的整体实力必然会大打折扣。在伦敦奥运会上, 中国女篮三胜三负, 通过对不同运动员的犯规进行分析, 可以反映出教练员的技、战术的安排, 为了方便比较, 将每个队先出场的5名队员定义为首发, 将其他运动员定义为替补队员。
注:*P<0.05, **P<0.01 (中指中国, 克指克罗地亚, 安指安哥拉, 土指土耳其, 美指美国, 澳指澳大利亚)
通过对六场比赛犯规的次数进行统计整理, 从赛队犯规的总次数上可以看出 (表1) , 中国队平均每场犯规次数达11.5次, 而对手平均每场犯规高达18.5次, 每场平均犯规次数均少于自己的对手, 一方面体现了中国队员控制犯规能力较强,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队员防守的压迫性不够, 防守整体不够积极主动, 这是由于中国队员的身体素质普遍比外国队员差, 多数情况下不敢大胆采用压迫式的防守, 害怕与对手产生强烈的身体对抗, 因此和对手的身体接触很少, 形成的犯规也比对手要少。
首发队员和替补队员的犯规存在以下特征:中国队与捷克、克罗地亚、安哥拉、美国的比赛中, 首发犯规次数少于对手, 与土耳其、澳大利亚的比赛中首发犯规次数多于对手比对手要多;中国队的首发被犯规的次数比对手首发被犯规次数多, 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中国队替补被犯规次数多于对手替补被犯规的次数, 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但中国队替补被犯规的人员比较集中, 主要集中在13号陈晓丽身上,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队能打球的人员较少, 替补队员水平较低。中国队替补犯规次数比对手替补犯规次数要少, 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0.01) ;中国队替补队员的犯规次数比首发运动员的犯规次数要少很多, 而对手替补队员的犯规次数和首发队员的犯规次数差距很小, 基本在同一个水平上;在中国队取得胜利的比赛中, 对手首发队员犯规比例均超过50%, 中国队输掉的比赛中, 对手首发队员的犯规均低于50%;所有中国队进行的比赛, 首发犯规均超过50%, 在输掉的三场比赛中, 中国队首发犯规均超过65%。
在中国队赢的三场比赛中, 第一场比分比较接近, 其它两场比分悬殊较大, 但是对手犯规次数依然很多, 说明对手拼抢很积极, 不到最后关头决不放弃, 对比赛有积极的心态, 而在中国队输的三场比赛中, 中国队与对手的比分也非常悬殊, 但这时候中国队的犯规反而更少, 从侧面也反映出中国队队员在大比分落后时, 显得信心不足, 对于比赛持比较消极的态度。中国队首发犯规次数明显多于替补犯规次数, 而对手则是首发犯规和替补犯规基本持平。从中反映中国首发队员比赛中负担过重, 当首发队员受犯规困扰时, 其攻击力也会大打折扣。中国队的替补队员相比较外国球队上场时间普遍偏少, 有很少的表现机会, 在比赛的防守过程中, 中国队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防守缺乏积极性, 不具备压迫防守的能力。由此造成中国队员的犯规次数与对手差距较大。
3.1.2 中国女篮与对手比赛犯规对象次数特征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各球队犯规对象 (被犯规次数) 剖析, 能够从侧面了解整支球队的防守能力及进攻造犯规能力。为了清晰明了的对犯规进行分析, 将犯规的对象划分为发生在首发和替补队员上的犯规。
中国队在对手首发身上犯规49次, 占总犯规的71%, 对手在中国队首发身上的犯规64次, 占总犯规的61%, 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外国队犯规对象主要在首发队员身上, 而中国队犯规对象在首发队员和替补队员的比例基本持平。
中国队替补运动员犯规23次, 占总犯规的33.3%, 对手替补犯规46次, 占总犯规的43.7% (如图1、图2所示) , 两者存在差异极其显著 (p<0.01) , 中国队替补队员犯规次数比外国替补队员的犯规次数要少的多。
对比赛进行观察统计, 作者得出:一、首发球员拥有较高的竞技能力, 他们是球场上的佼佼者, 在进攻上具备强大的杀伤, 是对手重点研究和防守的对象, 会有各种被犯规的情况出现, 他们被犯规的次数也就比较多。二、现今世界强队的首发和替补差距很小, 替补也能决定比赛的胜利, 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我国替补和首发差距较大, 在关键时刻往往没有能帮助球队扭转局面的替补, 使首发上场时间过长, 使首发被犯规次数高于对手首发被犯规次数, 造成竞技能力下降, 无法与对手抗衡的局面。
3.2 中国女篮与对手犯规时间特点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场上不同时间段犯规次数的统计分析, 能够从侧面体现出队员的身体状态、进入比赛状态的程度、比赛的节奏变化以及比赛的激烈程度。还能够从侧面看出整支队伍的风格和打法。本文为了研究中国女篮与外国女篮在比赛中犯规时间的特点, 用录像观察法, 将中国队参加的六场比赛中的每一次犯规时间进行记录, 并以5min为一个时间节点, 采用Excle分析出折线图 (图3—8) 。
折线图中能够发现中国女子篮球队和国外参赛队在不同时间段犯规频率的峰值, 中国队犯规的峰值主要集中在第2节, 国外球队的犯规高峰则主要集中在第3节, 说明中国队由于首发队员平均年龄较大, 可能出现体力方面的问题, 导致一系列的犯规, 而国外的队伍犯规高峰多出现在第3节, 从侧面反映了第3节比赛的重要性。图中还可以看出, 中国队在大部分时间里的犯规都少于国外球队, 说明外国女子篮球队的打球风格普遍比较强悍。图中还能够看出中国队比赛中犯规的低谷主要出现在第3节, 从侧面反映出随着比赛的深入中国队员在信心上显得不是很足。
3.3 中国女篮与对手犯规区域状况的比较分析
3.3.1 中国女篮与对手比赛犯规位置特征的比较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防守中的犯规, 能够清楚的反映不同位置犯规的特征, 映射出不同位置对抗的激烈程度, 也可以反映出队伍随着对手的不同防守重点也不同, 本文为了更好的反映不同位置的犯规特征, 将整个场地分成4个区域进行统计和分析:
一区:篮下限制区域;
二区:限制区弧线与三分弧线之间的区域;
三区:三分弧线与中场线之间的区域;
四区:整个后场。
通过表2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队在与外国队比赛中犯规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一区和二区, 在172次犯规中, 一区犯规为104次, 占60.5%;二区犯规为36次, 占20.9%;三区为26次, 占15.1%;四区犯规为6次, 占3.5%;显示出比赛越接近篮下, 激烈程度也越高, 身体对抗更加强烈。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2可以看出Sig=0.553 (p>0.05) , 中国队在不同区域的犯规次数与对手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但很显然看出中国队犯规次数比对手要少。还可以通过表2发现美国队在三区的犯规比其他参赛队都多, 由于美国是世界强队, 由此也可以反映出世界女篮发展的趋势, 防守的区域在不断往外扩大, 防守阵型的伸缩性非常强, 这也是现代篮球攻击性防守发展的总体走势。
*表示差异性显著
通过对每场比赛的数据进行统计 (如图9、图10所示)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队与对手在犯规位置上具有以下特征:中国队和对手犯规次数在一区都很高, 一区中国队犯规次数占总犯规次数的68.7%, 而外国队此区域的犯规占总犯规次数的55.2%, 二者的犯规次数和犯规频率在此区域内相差不大, 都非常高, 然而总的犯规次数中国女篮比对手少12次。二区中国队犯规次数占总犯规的21.9%, 与外国队的占总犯规次数的20%相近, 但是总犯规次数比对手少7次。中国队在三区的犯规次数占总犯规次数的9%, 与外国队的占总犯规次数的19%差剧较大,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中国队在四区的犯规与对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中国女篮和对手的犯规多发生在一区, 且对手在一区的犯规次数要多于中国女篮, 其主要原因是限制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一区有重兵把守, 防守严密, 身体对抗频繁, 犯规自然也就比较多。
二区中国女篮队员在犯规次数上与对手差距不显著, 但是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到在我国替补队员上场时, 在二区的防守不够及时, 不能提前预判, 脚步移动也较慢, 当自己处于不利的防守位置时采用手臂防守, 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犯规, 中国队的七号替补赵爽虽然上场防守很积极, 突破很犀利, 但是防守往往顾此失彼, 从而造成跟不上对手而造成不必要的犯规。
三区主要是外线队员的活动范围, 在外线队员的身体素质方面我国的队员与外国队员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女篮球员与对手在三区的攻击能力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我国队员的外线队员马增玉的三分球和苗立杰的突破能力比较突出, 对手对我国外线防守加强, 防守面积有向外发展的趋势, 因此对手在三区的犯规明显多于中国队, 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当前世界高水平篮球队在比赛中重视对球场区域的分析, 对进攻威胁较大的有球区域以协防为主, 并加强对外线远投的控制, 防守区域扩的很大, 防守的重点也在不断的向外扩张, 欧美很多强队的防守具备很强的压迫性, 积极主动的迎前防守, 而不是退防。防守中带有进攻的特点, 之前的得篮下者得胜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篮球竞争的需要, 现代篮球比的不仅仅是篮下的逼抢, 已经扩大到了全场的紧逼。由此而导致了犯规的位置也在不断的向外扩展。
3.4 中国女篮与对手犯规性质特征的比较分析
通过分析赛场上犯规的性质, 能够从侧面看出队员对犯规的理解以及在技、战术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对犯规形式不同其判罚的结果也不同, 将犯规分为八种不同性质的犯规, 包括打手犯规、推人犯规、拉人犯规、阻挡犯规、进攻犯规、技术犯规、违体犯规、掩护犯规。并对每场比赛的每次犯规进行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 中国女篮在阻挡犯规上与对手差异性显著 (p<0.01) , 其他性质的犯规中国女篮与对手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中国女篮各种犯规性质的次数从多到少依次为打手犯规、推人犯规、拉人犯规、阻挡犯规、进攻犯规、技术犯规、违体犯规、掩护犯规。对手的各种犯规性质次数从多到少依次为打手犯规、推人犯规、阻挡犯规、拉人犯规、进攻犯规、掩护犯规、技术犯规、违体犯规。
我们通过观看录像以及数据发现犯规主要发生在手部, 中外女篮犯规次数较多的三种性质的犯规是打手、推人和拉人犯规。
在中国队赢的三场比赛中, 阻挡犯规的次数均少于对手, 而且差距较大, 从而反映出中国队在速度上存在一定的优势, 对此规则的理解也比较深刻, 然而在输的三场比赛中, 虽然阻挡犯规也都少于对手, 但是优势不明显, 说明世界强队除了在身体对抗方面强于中国队, 而且在速度素质和对规则的理解方面也毫不逊色。
通过比赛录像观察笔者认为中国女篮队员发生的阻挡犯规很多都是防守过程中没必要的犯规, 中国队在防守过程中暴漏出的缺点是不善于利用自己的身体, 对防守规则的理解不到位, 没有必要的手部犯规过多, 脚步动作过慢, 防守不能及时到位, 在防守过程中, 中国队员移动速度明显比国外球员差, 防守时的逼抢意识差, 不善于利用自己的脚步移动提前获得合法防守位置, 造成与进攻队员不必要的身体接触, 习惯性的阻挡动作过多, 造成不必要的犯规。
在防守有球队员突破时, 非法用手犯规比较常见, 持球队员在进行突破后, 防守队员由于没有进行及时的脚步移动, 抢占合理的防守位置, 从而为了阻止进攻队员顺利的通过, 不得不采用非法用手对其进行犯规, 与对手产生非法的身体接触。阻挡犯规产生的原因多是抢位不够及时, 预判错误。推人犯规则在无球队员抢位时较多发生。
3.5 影响中国女篮比赛犯规主因素分析
3.5.1 替补队员实力太弱
在篮球比赛中, 替补的实力是左右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 而中国队首发队员与替补队员实力相差太大, 中国队往往因为主力犯规过多而替补犯规又过少, 中国队进行的六场比赛中, 在获胜的比赛里, 中国队的替补犯规次数与外国队相当或者多于外国队, 而在中国队输球的比赛中, 中国队替补队员犯规次数明显少于对手, 从而反映出中国队替补队员的防守不够凶悍, 压迫性不够, 不能给予主力队员足够的帮助, 从而使主力队员的上场时间增多, 也影响防守进攻效率, 即使在没有犯规的麻烦, 首发队员也不能一直在场上, 体力透支也不可小觑, 竞技能力也会由此下滑从而导致体能的下降以及技战术执行力的下降, 从而造成犯规的发生。
3.5.2 身体对抗能力差
从中国女篮与对手比赛中犯规的时间高峰来看, 中国女篮多出现在第2节, 外国队则出现在第3节, 从此可以看出, 中国女篮在随着比赛进行, 过早的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 因此犯规明显增加, 而外国队则出现在第3节是由于第3节对比赛的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第3节的对抗防守强度明显增加, 犯规自然增多, 而中国队则相反, 由此也侧面反映出中国队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动员在高对抗的比赛中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 就不能拥有良好的竞技能力, 从而影响个人技术水平的发挥, 就容易导致进攻或防守犯规的发生。
3.5.3 防守意识差
在高对抗的篮球比赛中, 为了减轻篮下防守的压力, 传统的退防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篮球比赛的要求, 反映在攻守转换过程中, 即要严阵以待, 时刻做好逼抢的准备, 积极主动地运用逼迫、堵截、封盖、抢打等防守技术动作, 与同伴协同组成各种防守配合, 以阻挠和减缓对手的攻击行为。从不同区域的犯规情况看, 很明显的一点是, 外国强队在三分线附近的犯规明显多于中国队, 防守的区域范围非常的大, 还有从犯规的次数上也可以看出中国队平均每场犯规的总次数均低于外国队, 国外队员逼抢意识很强, 注重防守接球这一环节, 防守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从而可以有效减缓对手进攻速度, 减轻限制区的防守压力, 而我国队员防守往往采用的都是退防, 让对手接球非常舒服, 能够很从容的组织进攻, 防守意识比较差, 这就无形中给内线的防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从而导致很多犯规的发生。
3.5.4 回防速度慢
由于队员体力下降过快, 全场紧逼的防守特点在中国队身上也很难在看到, 在防守过程中移动的速度过慢是造成防守漏洞的主要原因, 从犯规的性质来看, 在防守过程中中国队员通过推人和拉人的犯规比外国队都要多,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队的攻守转换速度比国外球队要差, 这就导致回防速度慢, 在自己球队结束进攻后, 给对手快攻的机会, 然而自己的防守阵型还为建立, 这就使对手的得分变的简单快捷。而且中国队由于受陈旧观念的影响, 即使防守队员快速回防, 建立了防守阵型, 但是队员的逼抢意识不够强, 一味的采取退防的防守方式, 被动的防守必然造成对方形成比较容易的突破杀入篮下直接得分或是造成防守队员的犯规罚篮得分。
3.5.5 国内赛事水平较低
中国的CBA联赛以及CUBA联赛虽然比起之前有了很大的起色, 但是距离世界顶级篮球赛事还是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寻找自己联赛的不足, 参照外国发展比较好的赛事这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在国内的比赛, 所有球队的打法比较单一, 在比赛过程中过于注重攻而忽略了防守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建立防守进攻同等重要的观念, 进攻是自己得分的手段, 而防守时遏制别人得分, 变相就是自己得分, 要学习国外球队先进的篮球理念, 重视对防守的训练, 比赛过程中不要一味的退防, 要采用更具有攻击性的防守方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在犯规的次数上中国队总犯规次数普比对手要少, 中国队首发被犯规次数多于国外球队, 中国队替补犯规次数较少。
4.1.2在犯规时间上中国队犯规高峰集中在第二节, 而外国球队则集中在第三节, 中国队在第三四节犯规次数过少。
4.1.3在犯规区域上中国队和对手基本都集中在一区和二区, 世界强队在三区的犯规明显多于中国队, 中国队在四个区域的犯规总数均少于对手。
4.1.4在犯规性质上中国队和对手发生的犯规性质前三项为打手犯规、推人犯规、拉人犯规。外国队的阻挡犯规比较多, 中国队与对手在阻挡犯规上有显著差异, 其他犯规中国队与外国队差异不显著。
4.2 建议
4.2.1注重年轻队员的培养, 提高防守基本能力以及协防、补防能力的全面练习, 使队员拥有整体的观念和意识, 新老更替要合理。
4.2.2加强训练中的对抗强度, 增强正确的防守观念, 提高防守强度, 加强防守的质量, 形成良好的技战术素养, 保证队员在对抗过程中仍能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在比赛中把犯规控制到最低限度。
4.2.3和不同风格的球队多打比赛, 构建自己的防守体系, 制定出多种在全队多次犯规之后的防守对策, 多参加大赛, 提高队员的心理素质, 使队员树立不到最后时刻决不放弃的坚定信念。
4.2.4参加实战比赛, 来适应裁判员判罚标准, 在不同的比赛中够调节自己防守动作幅度和速度, 合理采用技战术,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犯规, 增强对关键球、关键比分以及关键时刻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贺智裕.NBA、CBA比赛犯规特征的比较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5 (3) .
[2]褚翔等.论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行为的防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8 (4) .
[3]张才超.篮球比赛犯规战术行为的博弈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 63 (3) .
[4]金加升.篮球比赛犯规战术运用研究[J].体育科技, 1999, 3.
新中国全运会特征分析 篇7
关键词奥运会 男篮 手段
从28届雅典奥运会到29届北京奥运会的篮球比赛都体现了现代篮球运动的基本特点,表现为攻防的均衡化、制空高度化、转换快速化、投篮准确化、对抗凶狠化以及战术多变化。随着防守攻击性的提高与身体对抗性的加强,使得篮球比赛的局势错综复杂,身体接触也越来越频繁,运动员的得分方式、投篮手段以及投篮的区域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在强对抗中运用其多变的投篮手段。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第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各位置队员。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资料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
二、对两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各位置运动员投篮手段
(一)中锋运动员创造的投篮机会所采用手段的分析研究。
表1中,突破投篮和篮下强攻时中锋运用较多的投篮手段,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由于中国男篮外线队员多半是原地“站桩式”传球,不能有效地吸引牵制对方防守球员,从而使得内线接球后经常受到两三名防守队员的夹击防守,只有依靠身体和高度强攻两三名防守队员,这样的投篮命中率是显而易见的。在第29届奥运会比赛中,由于外线队员突破能力和投篮命中率的提高有效地牵制了对手的防守,使得内线的进攻空间更大,方法更多。内线球员场均7.33个接球投篮比28届奥运会多出了近5个,突破投篮场均多2次,总的来说,以姚明为核心的内线在两届奥运会发挥都比较稳定,特别是姚明的出色发挥,带动了中国男篮进攻的脚步,并且起到了明星作用。
(二)前锋运动员创造投篮机会所采用手段的分析研究。
表2显示,前锋队员运用贴身挤靠投篮分别是28届奥运会的5次和29届的5.71次,强行投篮指标分别是28届奥运会的4.83 次和29届奥运会的3.33次。通过观察发现在第28届奥运会比赛中,前锋队员的进攻方法比较单一,对于对方的压迫式防守没有很好的应对方法。在比赛中表现出心理素质不稳定,一受到夹击紧逼防守,很快就失去进攻位置,不能合理利用掩护、策应、突分等配合在快速中完成攻击。在第29届奥运会比赛中,前锋队员运用贴身挤靠投篮和强行投篮次数减少,而在配合中,利用空当投篮和突破投篮明显增多。说明在进攻中战术更加流畅,在比赛中经常能看到前锋队员通过多次的掩护策应等配合获得了很多的空位投篮机会,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投篮命中率。在主教练尤纳斯“脱亚入欧”的调教下,男篮内外结合、攻守平衡的打法已现端倪。虽然中国男篮前锋位置与上届相比进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世界优秀前锋相比,在进攻效果、得分手段、创造投篮手段以及传球时机和技巧性上还是有较大差距。
(三)对两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运动员创造的投篮机会所采用手段的分析研究。
表3中,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队员投篮的方式以接球投篮和运球急停投篮为主,在突破低手上篮和突破高手上篮的运用较少,且命中率相对也低。这说明中国男篮后卫队员投篮的区域中远距离的投篮,持球突破很少。第一,28届中国男篮的战术多为内线强攻为主,在吸引多人夹击防守后策应给外围的后卫队员完成投篮。第二,后卫队员在高强度和高密度的防守压力下,个人运用运球突破的能力不足。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队员在各项投篮机会的选择上有了不小的进步。场均接球投篮3.5次,运球突破投篮3.83次,突破低手上篮2.66次,以及突破高手投篮的2.5次。敢于突破,敢于进行身体对抗,敢于承担进攻责任,在进攻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在比赛中不再等待机会出现,而是大胆运用突破投篮吸引防守,同时不失时机的将球传给机会更好的同伴助攻得分,战术的流畅性和实效性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后卫队员的投篮命中率并没有随着出手的增多而增多。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队员场均运球急停投篮命中1次,突破低手上篮0.66次,突破高手上篮0.5次。在高强度的身体对抗条件下运用技术的能力欠佳,这样的软肋也反映了后卫队员在专项力量训练上的不足,如何加强后卫队员在高强度对抗条件下合理利用技术的能力是中国男篮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结论
(一)对比中国男篮两届奥运会的投篮手段,发现突破投篮和突破上篮是中国男篮运用率较低的投篮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男篮队员在运球对抗技术环节的薄弱以及对抗中的投篮能力有限。
(二)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内外结合、拱手平衡的打法已现端倪。前锋位置与上届相比进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世界优秀前锋相比在进攻效果、得分手段、创造投篮手段以及传球时机和技巧性上还是有较大差距。
(三)中国男篮后卫队员在各项进攻指标上较28届奥运会有了不小的提高,各种投篮手段运用更加均衡,但在对抗条件下突破上篮的命中率较低,突破结合投篮能力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国雄等.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孙民治.篮球纵横[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新中国全运会特征分析】推荐阅读:
中国与亚运会05-25
奥运会心得体会:北京奥运,中国收获了什么08-27
关于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可行性及建议08-20
全运会场馆10-30
12届全运会09-07
全运会知识讲座05-30
十一届全运会08-20
观看全运会比赛的个人心得体会感悟07-02
全运会开幕式比赛观后感2021年10-10
全运会男子个人400米自由泳决赛解说稿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