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特征论文

2024-10-02

社会特征论文(通用12篇)

社会特征论文 篇1

“两型社会”从本质而言, 是一个社会的范畴。根据《辞海》中的解释, 社会是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通过生产关系派生了各种社会关系, 构成社会, 并在一定的行为规范下从事活动, 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从整体来看, 人是自然长期发展与进化的产物, 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始终处于自然生态环境之中。人、自然环境和社会之间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体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快,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然而,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又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 各种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能源消耗迅猛增长, 因此我国目前承载了较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张, 经济发展和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还将不断加剧, 如不尽快突破这一发展瓶颈, 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实现。2004年初, 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问题, 目的在于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2005年6月, 胡锦涛同志指出, “节约能源资源, 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同年12月, 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表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观已经从过去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 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多层次目标。

1 “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社会”包含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由此, “两型社会”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制、宣传、教育等手段和途径, 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各个领域, 实施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最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从结构来看, “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复合体;从目标来看, “两型社会”都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实现过程来看, 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范围普遍采取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以及消费方式;从结果来看, “两型社会”的构建是定向性社会变迁的形式, 最终会通过对现存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局部性变革,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 为了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统一, 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即由传统工业社会下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部地区作为承接发达国家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资源环境压力尤为突出, 因此国家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在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 是极具全局意义的战略举措, 也将成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突破口。

2007年12月, 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旨在两个区域获得成功经验基础上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简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各领域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换取尽量多的社会经济收益,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求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 必须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 实现人类、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的构建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探索一条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特色道路;是顺应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规律, 首次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目标结合, 上升到社会演进路径转变的高度, 并设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由点及面、由局部到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全新模式的构筑。“两型社会”的建设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合理利用环境不断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更符合中国利益, 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的重大举措。

我国“两型社会”发展战略可以分别从经济、社会和自然 (资源和环境) 三个方面入手, 从源头入手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冲突, 努力完成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 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共赢。“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必须树立“两型”理念、借助体制机制的监督和引导, 合理规划建设路径, 才能转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2 “两型社会”的特征

“两型社会”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社会形态, 更是探索一条生产绿色高效、生活健康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的全新发展道路。“两型社会”的建设就是要实现速度和效益、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建立生态文明,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全新观点, 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的具体表现。从根本而言是一次社会变革。其具有明确的目标并在现阶段已为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可;“两型社会”建设只涉及体制机制的优化, 而并非根本制度的变革;由政府自上而下地发动, 其步骤具有局部性和累积性。“两型社会”的特征总结如下:

2.1 系统性

“两型社会”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资源和环境, 这一问题既是自然生态领域的问题, 也是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问题, 甚至是科技和文化领域的问题。因此, “两型社会”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具有涉及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科技、文化全方位变革的系统性, 这些领域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两型社会”更是一个系统复合体, 由国家、地区、城市、产业、企业、家庭等多个层次的子系统构成, 且均围绕“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进行自我组织和系统控制。

2.2 共生性

“两型社会”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 在这一系统中, 人与自然之间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即共生。共生是向异质开放或与异质结合的方式。人与自然都共同存在于共生网络中, 社会由各个层次的共生系统所构成, 要实现和谐共生, 必须重视利益主体的平等, 如资源、环境利用中的代内和代际公平;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实现合理分享资源。人向自然索取资源, 但又不得造成过度破坏, 并且保护环境, 改善共生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渐进性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不会一蹴而就。“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以现有的条件为基础, 以现实的问题为导向, 在现实的可能中不断探索的渐进式发展道路。建成“两型社会”是长期目标, 这决定了从中短期看来, 不同的发展阶段将会有不同的具体目标, 其间“两型社会”的评价标准也必然会根据本阶段的客观现实制定, 从而体现出差异性, 相关的建设步骤和措施也要予以一一对应。

2.4 耦合性

“两型社会”要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相统一。不同社会主体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状况不同, 则压力不同, “两型社会”建设路径也不同;不同社会主体自身发展水平不一, 则其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的影响不同;不同社会主体外部约束条件, 如社会风气、受教育程度等迥异, 则其参与建设“两型社会”的主动性和结果也不尽一致。因此, 对于不同的社会建设主体, 尽管“两型社会”的最终目标、短期的评价标准相同, 但其实现路径和方式存在差异, 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耦合性。

2.5 创新性

“两型社会”是一个要求社会主体具有创新意识和改造能力的有机体, 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主动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创造和完善其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因此构建“两型社会”离不开改革创新。

3结语

“两型社会”是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为目标, 预示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虽然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相关研究已有较长时间, 但“两型社会”并非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概念的简单叠加, 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概念, 一种新型社会发展观。因此进一步厘清“两型社会”建设的要素、内涵和特征, 将有助于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孔来, 王如燕.两型社会的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12) .

[2]蔡景庆.两型社会建设应当把握的几个关键因素[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1) .

[3]蔡璇.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1, (2) .

[4]操玲姣.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背景与新思路[J].武汉建设, 2011, (4) .

社会特征论文 篇2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怎样理解胡锦涛总书记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概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呢?笔者认为,其中,民主法治既是其他五个方面的前提,又是它们形成和确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保障。特别要强调的是,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民主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而非有些人所力主的那样,是具有所谓普世价值的西方式的民主法治。当前我国民主法治建设面对着许多问题,任务繁重,但基本方向已经明确,基本途径已经确定,关键是把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逐步落到实处。在此前提下,笔者从公平、友爱、有序、活力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公平的社会 公平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在理念和制度上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主要就是体现公平。但由于我们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了以利益差别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变动加剧,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三农”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潜伏着很大的社会风险。因此,体现公平,从利益协调入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社会风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社会、行政等手段,抑制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重点解决好合理税负、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受益差距、增加就业等直接关系利益协调的各种问题。当然,公平是相对的,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相适应,但体现不出公平,就没有正义,就绝对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彼此友爱的社会 和谐社会重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友爱则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因而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是在人格、权利、机会等方面追求人与人平等的社会,它力图从政治、经济等制度上解决社会成员融洽相处的历史难题。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这些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民群众有效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途径还不通畅、不同社会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受益和表达意见的机会不等、社会互助机制尚未完善等等。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民主法治建设在一些方面滞后,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转型期出现较明显的不适应,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不够快等等。在当前,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状况还比较普遍。解决这些问题,也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制度供给、道德规范、教育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引导和要求人们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当前重点要治理社会诚信问题。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社会和谐;没有诚信友爱,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 和谐本身是一种有序状态,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社会运行有序,就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出现偏差则社会纠偏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目前,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等各种条件的约束,也因为我们努力不够,作为社会主义题中之义的平等、民主、自由等的实现程度总体上还不高,社会有序运行所需的法律、体制、机制、秩序、规范、组织、管理等还有不少问题,因而我们面对着大量严重的权利侵害现象、党群干群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紧张现象、刑事犯罪案件发生率上升现象等等。社会安定在当前成为人们普遍的渴望和需求。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快民主法治建设、强化秩序规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必需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协调机制的发育、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等途径,来保证社会安定和运行有序。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衡量是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和谐必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活力的和谐,是一种死寂的、毫无价值的美。社会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人的发展的活力等等。在当前,制约我国社会活力的主要是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社会流动性差、利益分配失当等因素。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办法,关键还在于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摆在第一位的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推动各个领域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创业、创新、创造,是社会活力的来源;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的来源,和谐的达成本来就依靠活力。

英国社会企业的特征、经验及启示 篇3

关键词:英国社会企业 特征 经验 启示

在过去的30年里,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危机的出现,各国政府都着力探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有效路径。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在改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问题解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逐渐得到各国的充分认可和重视。目前在全世界,英国被普遍公认为社会企业较发达的国家,在英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推动下,社会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几年,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the British Council, BC)一直在中国开展社会企业发展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交流,分享英国社会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帮助中国公众了解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的理念,积极推动了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一、英国社会企业的特征

(一)社会企业的概念

目前对于社会企业的定义并没有权威的论述,每个国家的定义标准不同。使用最广泛的是英国贸工部(Department for Trade and Industry,DTI)于2002年在其“社会企业:迈向成功的战略”发展计划中所提出的“社会企业是指以社会目标为首要目标、将盈余再投资于企业或社区发展、不追求股东或业主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这一定义强调社会企业兼顾了营利性和公益性。社会企业是通过商业模式运作来赚取利润,但其宗旨是宣传社会公益理念、实际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二)社会企业的特征

具体到实践层面,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中国民政部合作出版的《英国非营利组织》一书中,提出成功的社会企业运作模式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必须具备社会目标。社会企业与普通企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解决某些社会问题,以英国为例,社会企业的运营领域涉及教育、卫生、交通、住房、服务等各个方面,而它们的社会目标,包括就业平等、教育平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等诸多社会问题。英国在其《社区利益企业法》中严格规定,申请注册社区利益公司,必须在其申请材料以及公司的章程中明确载明社会目标。普通企业虽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但其首要追求的是为股东或所有人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社会企业获取利润主要是为了维持企业本身的正常运作,其成功的衡量标准是有无增加社会效益。

第二,结合了成功的商业模式。社会企业不同于传统的非营利组织,其收入不是来源于政府补助或捐款,而是主要依靠商业运作模式,社会企业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或产品来追求财务上的自给自足并有所盈余,用所获得的收益去实现社会目标。社会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社会企业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必须要寻求可以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来造福社会。而要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社会企业和普通企业一样,要打造成功的商业模式,在产品或服务方面创造自己的竞争力。

第三,资产锁定原则。为保证社会企业在商业运作中不偏离其社会目标,英国要求社会企业必须遵循“资产锁定”(Asset Lock)原则,即将资产锁定到社会利益,其获利及资产不能分配给股东,必须永久由企业持有,并且要继续投入项目或社区发展。根据《社区利益企业法》相关规定,如股东赎回和回购自己的股票,只能得到其股票的票面价格(即使在公司清盘的情况下)。公司的资产不能变卖给营利性公司,只能捐赠给公益性组织或转交给政府部门。

第四,关注个人发展。社会企业更多关注人的成长和内心体验,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会企业通过充分挖掘人的潜力,促进个人的自我完善,进而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例如,英国的Track 2000回收中心,将回收的家电和家具等旧货维修之后,以低廉的价格卖给或捐给低收入人群,并且以回收的旧物为学习材料,为有特殊需要的群体如残障人士、失业人员等提供技能培训,帮助其自食其力。

第五,多样性与灵活性。英国社会企业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注册成多种法律形式,包括: 社区企业、合作社、发展信托基金公司、友好社团、慈善交易部门等等。社会企业业务触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商业模式灵活多样。

第六,以自治为组织管理的主要模式。社会企业是自治组织,所有制结构以包括雇员、用户、客户、地方社区团体和社会投资者等参与为基础。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第七,创新性与革命性。社会企业的创新性与革命性,体现在其能够突破传统公益形式,敏锐把握社会需求,用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找到组织发展和社会公益的契合点,开创了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二、英国社会企业的经验

(一)英国社会企业的产生背景

英国社会企业的产生是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福利国家的改革。20世纪70年代,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英国遭遇到了经济衰退、滞涨以及高失业率,其传统的福利国家体制受到严重冲击,巨额福利支出使国家不堪重负。在此背景下,英国开始调整经济政策,进行福利制度的改革。在撒切尔政府阶段,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改革虽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但政府从公共服务领域的退出,导致公共服务的供应难以满足公众的需求。面对着政府和市场的失灵,英国政府开始逐步探索鼓励社会治理的第三条道路,重视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培育社会组织和社会型企业,承担政府裁减机构后存在的公共服务空缺,拓宽公共服务的提供渠道,对缓解福利国家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非营利组织的转型。英国非营利组织的经费主要来源是慈善捐赠和政府补贴。在经济衰退时期,慈善捐赠收入下跌,政府的财政支持也有限,很多非营利组织因资金不足而相继取消。为应对资金困境,英国的慈善组织不得不开始转型,采取“企业化”的方式来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社会企业由此孕育而生。借助于商业化运作模式,社会企业建立起可持续筹资的平台,有足够的资源去应对发展的需求,不仅可以摆脱资金限制的困境,而且可以通过融资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社会责任理念的兴起。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关注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由此开展起来。杰德·埃默森(Jed Emerson)提出了“混合价值”概念,即企业所有的投资行为必须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的融合,将创造收入和创造社会价值的活动融为一体。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逐步推进,社会责任理念受到了普遍的认可,为社会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英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经验

在英国,社会企业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范畴,更是一个“政策工具”,已成为政府政策的一个很重要方面。福利问题历来是英国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英国保守党和工党在竞选中争取选民支持的重要砝码。围绕着福利政策,两党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工党主张社会福利“普遍化”;保守党则主张“有选择性的”社会福利。工党执政期间,一直鼓励志愿活动、支持企业、慈善机构参与公共服务,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这种治理理念的推动下,政府对社会企业提供政策、管理、财政等多方面的支持,使得英国社会企业保持了日趋蓬勃的发展之势。

第一,政策的支持。一直以来英国政府都在积极制定推动社会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2002年,英国政府出台了“社会企业:迈向成功的战略”的政策文件。该政策旨在三项战略目标:营造社会企业发展的支持性环境;促进社会企业成功的商业运作;建立社会企业的知识和价值体系。2005年,英国专门为社会企业量身打造了社区利益企业(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CIC)这种新的法律模式。根据《社区利益企业法》,成立社区利益企业可选择三种形式:私人股份有限公司、担保有限公司或公开有限公司,在法律框架下对社会企业进行明确的定位,并在条款中严格规定其收益分配形式。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企业发展战略,2006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社会企业行动计划:勇攀高峰”(Social Enterprise Action Plan: Scaling New Heights )。该行动计划鼓励社会企业开展跨部门合作,从而促进社会企业在四方面的发展:社会企业文化的培育;使社会企业获得正确的信息和咨询;使社会企业获得适当融资;促进社会企业与政府合作。

第二,管理的规范。为支持社会企业的发展,英国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对社会企业进行管理。2004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社区利益公司监管办公室(The Office of the Regulator of 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ies),其主要工作职责包括:考虑成立社区利益公司的申请是否符合标准;通报在英国公司注册署(Companies House)的成功注册申请,以便颁发营业执照;鼓励适合的公司采用社区利益公司模式;为成立和监管社区利益公司提供指导;对社区利益公司实施宽松的监管,尽可能减少干预。2005年英国政府将内政部下设的行动社区理事会(Active Communities Directorate)和贸工部下设的社会企业局合并,在内阁办公室成立了“第三部门办公室”(The Office of the Third Sector),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包括社会企业在内的第三部门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财政的支持。英国政府给予社会企业很多财政方面的支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社会企业投资基金,为社会企业提供资金保障。2012年在卡梅隆“大社会管理模式”的背景下,英国政府更是推出了“大社会资金”即成立了世界上首家社会投资银行,为向社会企业投资的社会融资中介机构提供资金,从而促进社会投资市场可持续发展。二是鼓励社会企业参与政府购买服务。2013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公共服务(社会价值)法案》(Public Services(social value)Act),明确规定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时,对供应商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如何利用合同实现社会效益。社会企业在此方面的优势往往会使其成为潜在的供应商。三是英国政府会通过税收减免优惠政策鼓励对社会企业的投资。例如,政府推出“社会投资税收减免计划”(Social Investment Tax Relief),鼓励向社会企业,包括慈善组织进行投资。投资后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主要包括:其当年投资额的30%所得税可减免;如果将盈利再投资到社会企业可以降低资本收益税。在“社区投资税收减免计划”( Community Investment Tax Relief)中规定投资的个人或公司5年内减免的税收最高可达25%。

三、对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启示

近几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第三部门逐步发展壮大,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英国相比,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在公众的认知、政策支持的环境、政府监管的力度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培育、规范和引导我国社会企业积极有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具体的启示如下:

(一)强化公众的认知

目前我国政府和公众对社会企业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很多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慈善组织层面,缺乏对社会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的了解。强化公众对社会企业的认知,是推动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分析社会各领域(包括就业、养老、住房、金融、社区发展等)的社会企业案例,探索和研究社会企业的相关理论,为社会企业的制度构建提供理论指导。二是政府需要积极宣传和推广社会企业的成功范例,通过推介有影响力的社会企业家或设立社会企业奖项,加强公众对社会企业的认知,提高公众的公益意识,培养公众的公益理念。三是政府应建立社会企业的基本标准和鉴定体系,明晰其和商业企业、慈善组织不同的特征,从而提高其在大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二)营造支持的环境

英国社会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将社会企业发展纳入政策体系,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并给予政策、财政上的支持,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企业在公益事业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为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对社会企业的支持力度,首先,政府需要根据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引导和规范社会企业的发展。同时鉴于目前我国有关第三部门的管理条例都是行政法规,法律效力较小,政府需从法律角度明确社会企业的性质,可根据英国的经验,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逐步构建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其次,政府需要帮助社会企业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缓解社会企业融资问题。应将社会企业纳入政府财政支持的范围,设立专项基金,制度扶植政策,为具有公益目标的社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应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帮助有资质、有能力的社会企业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事务服务、行业管理与协调事项、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服务等方面找到与政府合作的路径;应通过制定税收减免政策,积极鼓励个人、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参与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一方面可以帮助社会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强化社会公益理念,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三)加强政府的监管

英国的非营利性组织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信任。其公信力的建立与维系,不仅依靠的是行业自律,更重要的是英国政府对其有效的监管。同样,对于社会企业,英国政府也建立了严格的监管体制。用完善的法律来约束社会企业不偏离其社会目标,用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规范和引导社会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英国相比,目前我国对非营利性组织的监管不到位,有些非营利性组织本身挂靠在政府部门名下,未“去行政化”,这样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有些甚至爆出丑闻,引发公众的信任危机,极大地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因此,可以借鉴英国对社会企业监管的经验:一是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对社会企业运作过程中的资金、注册、税收、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尤其是要坚持资金锁定原则,保证社会企业的收益分配用于社会公益。二是要自上而下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界定社会企业监管的主体和职责,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通过完善的监管,树立社会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提升社会企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黄浩明,李勇,王名.英国非营利组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卞涛.社会企业在我国发展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3]王振香.社会企业在英国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4

[4]刘振国.非营利组织的新形式——社会企业[J].中国社会组织,2008(2)

[4]赵莉,严中华.英国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策略研究及启示[J].特区经济,2009(3)

[5]卞涛,周成礼,岳爱东.英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未来与发展, 2009(9)

[6]赵萌.社会企业战略:英国政府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4)

[7]沙勇.社会企业发展演化及中国的策略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1(7)

[8]于晓静.国外社会企业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组织,2011(5)

[9]祖良荣,陆华良.社会企业家精神:一个管理学研究前沿[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1(4)

[10]王世强.社区利益公司——英国社会企业的特有法律形式[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2)

[11]王世强.“社会企业”概念解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

[12]王世强.政府推动社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3)

[13]马湄丽,白康瑞,沈建苗.社会企业勃兴的英国经验[J].IT经理世界,2013(21)

[14]陈雅丽.社会企业的培育与发展:英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工作, 2014(3)

[15] Roger Spear, Chris Cornforth and Mike Aiken. The Governance Challenges of Social Enterprises:Evidence From A UK Empirical Study [J].Annals of Public and Cooperative Economics,2009,80(2):247—273

网络舆论的特征及社会功能 篇4

网络舆论及其特征

所谓网络舆论, 就是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形成的公众对某一社会事件带倾向性并具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 (1) 用最简捷的话来说, 网络舆论就是表现在网络世界中的社会舆论, 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新的舆论形式, 它与报刊平面媒体舆论、广播电视立体媒体舆论、大众言语传播舆论构成了现代社会四种主要的舆论形态。新闻跟帖、电子公告板、电子信箱、博客、聊天室、新闻组、腾讯QQ等构成目前网络舆论的主要阵地。

与传统的民间言语舆论和由官方作为主体的报刊舆论、广播电视舆论不同, 网络舆论具有大众化和官民共享特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社会的发展即是一例, 但整个社会在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公民综合素质方面, 还无法充分满足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自主和社会自治。这样, 网络舆论这一官民共享的舆论模式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治理朝着更加开放和透明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会与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发生冲突。

综观网络舆论和作为其依托的互联网技术, 我们大致可以概括出网络舆论的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网络空间的共享性。互联网技术经由光电传输可以将全体网民链接在一起, 也可以将政府和公众链接在一起, 虽然网络社会并不是充分有形的现实社会, 但这种虚拟社会却有现实社会的一切特点。信息高速公路与现实中的高速公路一样, 不仅也会发生事故甚至堵车, 而且其上所行驶的车辆驾驶员既有良民, 也有罪犯;既有政府官员, 也有从事各种职业的社会公众。昔日基本向大众关闭的政府大门, 有时不得不向公众开放, 以表明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为。在网络空间中, 无论是个人博客还是官方网站, 若非设立特许授权, 则是任何人都可以光顾浏览并就他们感兴趣的事件和话题发表意见的。在这里, 现实生活中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明确的界限逐渐模糊了, 大众或网民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对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的自主参与, 虽然其间难免会有非理性观点和语言的呈现。

网民的匿名性。吉登斯把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归结为隔距性, 这种人际之间非直接的互动在网络世界被充分放大了。在网络社会中, 社会组织是实名的, 但作为网民的公众, 只要登记一个足以识别自己身份的符号, 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终端介入网络社会, 并就现实社会中的焦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一个不能充分实现网络控制但舆论自由度有待提高的社会中, 网民的社会态度, 既可以是高度理性和建设性的, 也可以是非理性和破坏性的;既可以是追求知识和事实真相的, 也可以是追求感官享受和散播谣言的……所有这些, 主要取决于网民的素质和生活偏好。网络空间据以形成的计算机技术, 不必非以人的社会身份作为识别符, 任何足以使网民彼此区别开来的符码都可成为社会人的网络代号。

网络沟通的互动性。传统舆论多是由官方媒体所主宰的单向传播舆论, 而民间舆论则只限于大众之间的口传耳受。但在网络舆论中, 由于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双向性, 网络舆论的双向互动可以做到即时同步或不同步地交换意见、交流信息。这种互动性大大改进了人们交换思想、沟通言论的方式, 使大众舆论更具民主性、平等性及即时性。由于网民的匿名性, 使得网络舆论的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 也不具有现实生活中摆脱不了的政治、经济甚至是意识形态影响, 网民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意愿, 实现权利行使和意愿表达的“零旁观”。 (2)

舆论内容的广泛性、多元性。由于网民来自不同阶层, 文化水平不一、价值取向不同, 使得网络舆论内容广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对同一个社会事件, 居于不同社会地位、具有不同知识水平、价值观念殊异的网民往往会表达不同甚至是尖锐对立的观点, 其中不乏积极的建设性意见, 也有消极的语言攻击和各类非主流思想的语言表达。多元的社会结构尤其是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在网络世界已经成为无法否认的现实。

网络舆论的社会功能

网络舆论是信息技术的产物, 也是后工业社会的集中体现, 它集平等、开放、便捷、高效等现代和后现代社会的诸多要素于一身。在尚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中国, 网络舆论既构成社会运行和管理的压力, 同时也构成推动社会全面改革的动力;对于民间, 网络舆论较大程度地实现了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迅速公开, 同时也造成诸多不实信息的泛滥, 对公众的社会认识和判断造成干扰。所以, 考察网络舆论的社会功能, 必须结合其特征, 分别考察对政府及政府官员行为、对社会公众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 谈一谈网络舆论对政府工作的影响。

网络舆论拓宽了民主政治的参与渠道, 加强了对公共决策的监督作用。公共领域作为国家机关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通过双向的沟通形式形成理性辩解的公共意见, 使得国家权力得以理性化运作。哈贝马斯认为理想沟通的理性规则包括:每个人有权参加公共事务的讨论;每个人有权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需要及偏好, 可以质疑任何主张;任何人和组织不能妨碍参与者言论的权利。 (3) 网络社会以其独特的匿名性、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征, 使得网民可以在一个开放、平等的互动情境中公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 提出任何质疑和主张。

尽管从理论上讲, 媒体应该代表公众, 成为公众的代言人, 但在现实运作中, 受各种利益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制约, 传统媒体的言论有时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公众的观点和意见。 (4) 而在信息时代, 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网络应被视作沟通、互动、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最迅捷、最有效、覆盖面最广的渠道。如今大多数政府部门都有官方网站, 许多党政官员公开了自己的博客。在一些地方和部门, 需要听证、公议的事项, 会首先在网上听取反馈, 同时也开始尝试通过网络进行干部评议和政绩评估。

网络舆论有助于督促政府提高政治生活的透明度。通过网络政府既可以收集民意, 也可以向公众发布各种决策的制定及工作运行状况, 增加政治活动的透明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法治蓝皮书》指出, 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情调研组调研发现, 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中, 温家宝总理提出必须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 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 发挥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而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让公民的心声在此发出, 充分显示出舆论对政务的监督作用。

网络舆论有助于推进依法行政, 矫正官员的不良行为。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传统, 造就了滋生官员特权作风的社会环境, 不少领导干部缺乏基本正确的权力意识和依法行政理念。这种状况不仅潜存于官员意识深处, 而且频现于他们的言论和行动中。天价烟局长、雷人质问、最牛京官、香艳局长等与官员言行有关的网络新概念, 不仅充分甚至是夸张地表现了一些官员身上存在的与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背道而驰的思想观念和行事作风, 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引发网民强烈关注的网络舆论, 才使一个又一个贪官污吏被查下马或被判入狱。在城市发展或因地方、部门利益驱使, 违规强拆导致民怨沸腾并酿成重大群体性冲突的违法行政事件, 司法系统频发的嫌疑人非正常死亡事件, 以及“邓玉娇事件”等都是在网民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下才得以纠正的。公民通过互联网已经捕捉了许多“问题官员”, 显示了网络反腐的巨大威力。 (5)

其次, 谈一谈网络舆论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

无论是官方舆论, 还是民间舆论, 在中国主要是当做一种文化控制手段来看待的, 舆论最重要的职能也不是社会的良性运行以及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 而是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传统舆论的控制、教育对象往往是政府管理和控制下的民众, 舆论主体和对象是泾渭分明的。但在网络舆论中, 互联网的互动功能部分实现了虚拟世界的官民平等。虽然政府仍是主要的舆论控制者, 但因大量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网站中的BBS, 使更多网民把原本受政府官方媒体筛查的社会事件通过QQ聊天室、BBS、MSN、个人博客、E-mail、新闻跟帖等形式发至网上, 大量网民的相互转载和传播, 很快形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舆论力量。这样, 网络媒体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造成政府的舆论控制力下降, 网民的言论自由有所扩大。网络舆论, 本质上是一种政府无法充分垄断和控制的社会公共舆论, 由于技术、空间、信息等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特征, 政府可以最大限度地以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为理由, 加强网络信息的审查, 但由于网民的匿名性, 网民联系方式的多样性, 在任何国家都无法把网络完全置于政府的监管之下, 而过分的监管则有违民主社会的言论自由。“人肉搜索”虽然屡屡侵害公民的个人隐私, 但其发动多源于“涉公事件”触动了网民敏感的“正义神经”, (6) 才使大量的社会丑恶现象及其当事人充分暴露于公众视野中, 也为政府治理提供了必要的协助。

扩展了公众社会参与的领域和范围。在传统中国社会, 公众主要是官方舆论的被动受众, 在前网络时代的西方民主社会, 公众参与社会政治事务的形式虽然相对多样化, 但主要限于选举投票、集会、游行、示威和罢工。但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的公众, 在信息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 大都拥有通过互联网直接参与网络舆论的权利和机会, 尽管这种参与要以一定的计算机操作使用技能为前提。

提高了公众的科学文化水平。网络舆论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舆论, 也是一种知识共享平台。由于互联网功能的日益强大, 原本只有在学校和课堂才能学到的知识, 可以借由网络媒体和各种搜索引擎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呈现出来, 网络世界中活跃的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 构成了网络共产主义社区的无私建设者。大量不具备文化知识的公民, 要想不被网络时代所抛弃, 也必须努力扫除自己这个网络时代的新文盲。所以, 网络舆论不仅造就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监督平台, 而且对社会低知阶层也造成了文明进步的压力。

网络介质虚拟性和空间的共享性, 强化了年轻网民极端的功利意识和浮躁的社会心理。追求声望在中国主流社会一直被视作虚荣心而遭到排挤, 但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使权力、利益和声望往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结合给青少年提供了一种强烈的示范或暗示——名声总会给自己带来回报, 甚至是人们不那么赞赏的名声也比默默无闻地立足于社会更有价值。网络舆论所固有的快速传播的特点, 也很容易使有些有个性和才艺的人物迅速走红网络, 并培植出一个强大的拥趸群。于是刘德华、姚明、李开复成名了, 木子美、芙蓉姐姐等也成名了。这样, 在传统社会中被人们刻意回避的名声, 在信息时代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被许多人所追逐, 甚至不惜以制造噱头、丑闻并触碰公共道德底线为手段谋求在网络世界一夜走红。中国现实社会仍具有较强的传统性, 但在青少年群体构成的网络社会中, 个性主义、价值相对主义等后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也充分表现出来, 这种现象用传统的观点看, 就是极端的功利意识和浮躁的社会心理。

网络的共享性和匿名性, 造成部分网民责任意识的下降。现代社会是权利义务对等、权力责任对等的社会, 前者对应于公民, 而后者对应于政府和国家公职人员。在网络世界中, 长期被忽视、被压制的状态就可能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虚假信息和谣言在网上大量聚集, 对不同意见持有者尤其是学术讨论中的不同意见, 采取地域歧视、攻击、谩骂等粗暴语言, 事实上构成了对他人合法权利的暴力侵犯, 从而形成一种被称为网络暴力的舆论力量, 不仅容易借舆论监督之名误导网民, 而且扰乱公共秩序, 破坏国家司法机关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活动的正常进行, 阻碍着中国社会理性、平等、宽容的现代性意识和观念的成长。 (7)

结语

总体而言, 网络舆论作为信息技术造就的新的舆论形式, 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也是后现代化优势的明证。由于网络舆论大大提高了政府治理的透明度, 提高了公众有序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性, 拓展了参与渠道, 即使是网络媒体中存在的网络民怨, 作为社会安全阀也为避免更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任何进步, 都具有相对于时代的双重作用和影响, 网络媒体和网络舆论也一样。网络民意只是真实民意的一部分, 因而不能单纯依靠网络舆论来进行公共决策。至于网络舆论所造成的虚假信息、语言暴力、侵犯隐私、黄色泛滥等消极功能, 需要在充分发挥其积极功能的前提下予以有效控制, 而不能因此对网络技术和网络舆论持因噎废食的态度。主流媒体及网络媒体也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 做到平面媒体、视听媒体与网络媒体共同繁荣, 使社会公共舆论达到真正反映和表达民意, 有效监督政府工作和官员言行, 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注释

1[1]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 《湖南社会科学》, 2003 (5) 。

2[2]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3]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4[4]王茜:《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初探》, 《新闻记者》, 2005 (5) 。

5[5]傅达林:《聚焦“网络反腐”》, 《民主与科学》, 2009 (3) 。

6[6]邹军:《作为网络舆论的“人肉搜索”及其规则》,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 (9) 。

社会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篇5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

人类从地球上一出现就开始了群体生活的历程,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社会组织则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础结构和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单位。就“组织”一词而言,古已有之。在中国,组织的原意与纺织有关,是指用麻绳编织成布帛。在西方则渊源于“器官”,指的是自成系统的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结构。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化和扩展,对组织的理解开始从传统的物的意义,逐步引申到人类社会层面。社会组织的概念由此而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把工厂、机关、医院、学校、商店等看作社会组织的具体形式,把规模较小的人群如家庭、邻里、同乡、朋友群体等视为初级群体的具体形式。然而社会学家关于社会组织的理解却存在着许多不同观点。被西方社会学誉为社会学创始人的韦伯认为,社会组织是法人团体,是一个用规章制度限制外人进入的封闭团体。美国社会学家凯普劳认为,社会组织是一种社会体系,有明显的群体认证,正确的成员名录、活动的计划以及成员的更替程序。综合学术界的多种看法,我们认为,社会组织是指追求特定社会目标、实现特定社会功能、有意识地组建的社会群体。它包括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军事组织、宗教组织等。

社会组织可以由初级群体或正式群体演化而来,但是当它被称为社会组织之时,已和家庭、氏族、邻里等初级群体高度分离。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整个社会发展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共同活动的群体形式最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群、血缘家庭和家族,以及稍后出现的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村社等。他们都是人类发展的初级群体形式。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的出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的社会活动日趋复杂,社会组织适应社会及社会成员的需要逐渐形成并发挥作用。但这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共同活动的形式还是以初级社会群体为主。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法适应发展和社会活动的需要。因此,完成特定目标和承担特定功能的社会组织的大发展就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组织的产生,其动力来源于功能群体的出现,以及群体正式化的趋势。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一方面,功能性群体自然演化成了正规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一些社会群体的正式化,也造就了组织的形式。有学者认为,组织可以通过社会功能的专门化、社会动员和社会暴力三种原因而形成。现代社会的组织同样具有上述的特点,各有不同。象各种跨国公司是功能群体演化成的组织,而军队则一直是战斗群体正式化的产物。那种认为社会组织只能通过社会分工来产生的观点是片面的。[1] 1.

蔡建飞 .生产与运作管理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2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

 主要特征有:①特定的组织目标。组织目标一般是明确的、具体的,表明某一组织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围绕某一特定的目标才形成从事共同活动的社会组织。组织目标是组织活动的灵魂,它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目标体系。②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社会组织是由至少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系统。组织成员是相对固定的,成员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组织;社会组织如无固定的成员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实体基础,进入或退出一个组织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特别是组织成员资格的取得一般都要经过组织的考核与审查。③制度化的组织结构。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并提高活动效益,一般都具有根据功能和分工而制度化的职位分层与部门分工结构。只有通过不同职位的权力结构体系,协调各个职能部门或个人的活动,才能顺利开展组织活动并达到组织目标。④普遍化的行动规范。它一般是以章程的形式出现,并作为组织成员进行活动的依据。组织的行动规范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它通过辅助的奖惩制度制约组织成员的活动,以维护组织活动的统一性。⑤社会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就每一个社会组织来说,它不仅自身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人员、信息的交换,而且还根据与其他组织的关系,组成不同的组织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的水平上与外界环境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一个组织如果绝对的自我封闭,组织的生命也就停止了。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工厂、机关、医院、学校、商店等都是社会组织的具体形式及一种群体。[2] 2.

社会组织

.中国传统文化网 .2011-03-19 [引用日期2013-05-28]

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一)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所形成,这是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但是,与初级群体不同,社会组织的成员人数多、规模大、更重要的在于某个人要加入某个组织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履行一定的手续。这样可以强化确认参与者对组织的目标认同,明确组织与成员的关系和各自的权利义务及社会组织的边界,同时可以由强化参与者对组织的归属感,有利于社会组织对参与者的有效管理。

(二)特定组织目标

任何社会组织的活动都有明确、特定的目标,作为成员加入组织、参与组织活动的目的和意愿可能千差万别,但他们必须服从于组织统一的、共同目标。当然组织的共同目标需要体现组织成员的愿望和利益。否则,人们即使走到一起也难以明确努力的方向,更不可能产生共同行动的热情。特定的目标是组织构成的重要因素,是组织赖以存在的基础和依据,也是组织的灵魂,一旦组织目标丧失或模糊,组织面临解体的危险。

(三)正式的规范

任何社会群体开展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规范,社会组织也不例外,但与初级群体不同,社会组织的规范往往是组织正式的规定、并以书面形式明确固定下来的一些规则与制度,它规定着组织成员“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等。在社会组织中,由于实行高度的分工与协作,成员之间的互动多以间接的非接触的方式进行,为了使成员各自独立的行动有机结合起来,保证组织正常运转与组织目标的完成,需要制定严格的规范,对于成员的互动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保证成员的行动互相配合。

(四)权威的领导体系

权威的领导体系是指由职位等级所确立的权力和领导体系,它确立了不同层级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组织内部的秩序和共同行动的可能性。3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在社会组织中,权威是由具体的职位来代表的,一个人离开了职位,他的权威作用也就停止了。一般来说,现代社会组织中的权力结构是由决策层和执行层所构成的一种支配。决策层人数较少,处于塔尖的权力核心地位,少数管理者处于塔中的权力边缘,大量执行者则处于塔底的权力外围。在组织中,决策者往往以指令的形式通过管理者将其意志传递给执行者,要求其认真贯彻执行。除自上而下的纵向分配外,从横向分配来看,还存在着不同的权力之间的分工负责和相互配合协调。这种纵向的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和横向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使得组织活动能有领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五)一定的物质设施与技术条件

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基本物质设施和技术条件。组织的物质设施和技术条件可以分为软硬两部分。硬设施包括组织活动的场所、工具等,比如学校要有图书馆、教室和教学设备等,医院要有药品、医疗设备、病房等,工厂要有厂房、机器、原料,没有这些必要的物质条件,组织活动难以展开,组织目标也无法达到。软技术是指组织成员熟练运用这些设施完成个人活动的技术,它有赖于组织对成员的培训及成员自身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六)组织环境

社会特征论文 篇6

任艳花

民俗舞蹈文化是一定区域社会的文化事像,需从其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着手进行深入研究。 具有客家浓郁特色的民俗《杯花舞》满足着人们的社会文化需求,不仅具有历史积淀性、文化传统性、地域地标性等文化特征,而且具有优良文化的导向、特色民俗的表演、瑰宝资源的教育等功能。《杯花舞》为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对民俗舞蹈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拓宽舞蹈研究领域,丰富舞蹈的文化宝库也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杯花舞 文化特征 社会功能

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徙至梅州这片丘陵盆地上繁衍生息,在与自然环境不断斗争、与当地土著居民不断融合中逐渐形成的社会族群。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传统文化。《杯花舞》是明清时期道教兴盛时作为道教法事中的舞蹈之一,盛行于兴宁,其临近的梅县、平远、五华、龙川也有活动。 在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以摇杯、晃杯、甩杯等动作的基本元素,身体以胯部为重心“扭”动,带动击杯的手臂在上下、左右的摇摆动律中呈现婀娜多姿的美感。舞蹈融入客家人的团结族群、勤劳勇敢、积极乐观的性格,表现豪爽淳朴、热情欢快的风格特征。民俗舞蹈文化是一定区域社会的文化事像,需从其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着手进行深入研究。《杯花舞》为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对民俗舞蹈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对拓宽舞蹈研究领域,丰富舞蹈的文化宝库也有重要价值。

一、《杯花舞》的文化特征

1.历史的积淀性

《杯花舞》 以客家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根基,积淀着发展历程中的中原文化、移民文化、道教文化、山区文化及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在多元文化纵横交错的影响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杯 花 舞》起 源 于 道 教 法 事 , 是 做“安 龙 ”、“奉 朝 ”、“做 觋 ” 等法事时,专为生者求神祈福而在一张长六尺、宽三尺六的草席上进行表演的一种民俗活动。起初以竹板进行击板伴舞并附和“五句板”说唱,后经道士朱官祥改造以兴宁特产的“伯公杯”代替竹板进行伴奏,使节奏多样化,声音更加清脆悦耳,因道具的独特性而成为兴宁道教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蹈主要由一男舞者扮女装的觋婆嬷,表现民间传说中陈、李、林姓三位奶娘到茅山学法除恶的过程,承载的是梅州客家人祈求吉祥安康的愿望,期盼幸福生活的社会性情感的渴求。《杯花舞》的形成与发展融会移民文化和山区文化,即以中原汉族舞蹈文化为主体,在迁徙的过程中受到各地舞蹈文化的影响,到达梅州后,又汲取了本地原著居民的舞蹈文化,使《杯花舞》最终呈现了丰富的多元性特色。 如觋婆嬷在表演时化身为三奶娘的合体,双手各分别拿两个伯公杯,边唱边击杯边舞,手上主要动作有摇杯、打杯、磨杯、转杯、杯花出手等,应和着云步、横步、跪步的节拍,或进、或退、或绕圈、或绕“∞”形,以熟练的击杯技巧,发出清脆悦耳别具韵味的音响等等都呈现出历史迁徙中“非本土”的印记。

2.文化的传统性

民俗舞蹈文化的产生与形成一般都有具有传统性。自古以来,梅州就以土地贫瘠,野兽出没的丘陵山区著称。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梅州客家人一边辛苦的开拓,一边想得到超自然的神灵庇佑,这种现实的期望成为道教盛行、信徒众多,活动频繁及“喜道”的主要原因。 相传在古代,有三位姑娘,分别为陈姓、林姓、李姓的奶娘。 为了消灭恶魔,她们结拜为姐妹,一同到茅山去学法术,陈奶娘是为了救助难产之人;林奶娘为了救助翻船的受难者;李奶娘为了拯救弟妹。传说每年春秋两季新州龙虎山南郊的武府庙都要选一对童男童女做社祭。这年李奶娘的弟弟和妹妹被选为祭品,她为了拯救弟弟和妹妹便与陈、林二人同上茅山,拜师学艺。 学成归来之日正是弟弟妹妹祭社之时,于是便与社婆展开一场殊死的格斗,最终杀死万恶的社婆,救下弟弟妹妹。且禁止社婆之夫今后不得立坛立庙残害人们。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梅州的丘陵盆地和瘴疠之区,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病害。 道士们通过各种形式为信徒消灾赦罪,祈求福祉,这也成为《杯花舞》生生不息的原因。清光绪十三年,嘉应州知事李鹏与知府金桂馨,在金山顶下官井头筹建吕帝庙。该庙设置神像供信徒参拜,还施医赠药,赈济贫民,使其道教活动较为频繁,影响很大,是梅州规模最大的一座道观。 据梁伯聪《梅县风土二百咏》载,当地流传着一首歌谣:“处方平淡不矜奇,寒热随人面面宜;城北吕仙求有应,一钱不费胜医师。 ”可见该庙深得人心,道教的影响随之渗透到客家人的各个阶层。 随着《杯花舞》道具由竹板变为“伯公杯”,“摇杯”时快速抖动双杯,使之碰撞而发出“铃铃铃……”的声音,清脆悦耳 的杯声配上民间 小调或兴宁 的水 口 山歌[4],使得道事场面更加热闹。 既为人们消灾纳吉,又活跃氛围,这正是杯花舞成长的肥沃土壤。

舞蹈是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民俗文化反之可以丰富舞蹈的内容。 而今《杯花舞》不仅是节日习俗的民俗活动,已经拓展至文化交流、文艺演出、学校艺术活动等方面,已然成为客家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客家人的情感内涵,反映着梅州客家人的幸福生活。

3.地域的地标性

地标是人们通过独特的地理特色的物体辨析自身的位置,它影响着一个区域的精神和文化。文化地标从事物所具有的精神文化来看代表着文化的具体形态,要符合时代发展。首先作为梅州地区的“文化地标”——《杯花舞》,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具有地方特色且影响着当地文化, 是当地喜闻乐见的民俗舞蹈;其次,《杯花舞》是梅州的“地域文化名片”,成为梅州客家文化地标性的风景画。

杯花舞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地改编、加工、变革,每一次都以其来自客家民间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更易为民众接受的音舞而获得众多荣誉:1957年,“杯花舞”参加“第二届全国音乐舞蹈汇演”, 获得众多荣誉且得到国家领导热情接见;2002年被香港民政事务处授予“能歌擅舞”的奖牌;2004年,“以特色成就生命”成就了兴宁“杯花舞艺术之乡”[5];2007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 因其知名度迅速提高,梅州兴宁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殊荣[6]。

二、《杯花舞》的社会功能

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共同认可的具有身心教育意义的民俗舞蹈,是习惯于通过身体运动加强文化记忆的一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参都在这个继承发展的身体运动文化中深受影响。

1.优良文化的导向功能

民俗舞蹈作为社会生活一个内容,承载着社区或族群的优良文化,通过具体而生动的身体活动,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演示与说教,彰显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客家精神”是客家人的意识思维的心理状态,是客家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产物,对客家族群的人文发展起到导向作用。由于客家人注重中原文化,加之长期艰苦的磨练铸就了“忠孝、礼智”的涵儒、团结勤劳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性格。《杯花舞》最初是为消灭恶魔,拯救受难的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杯花舞》变成了人们在传统节日中展示民众欢乐生活的民俗活动,有效的传承着客家族群的习俗及“忠孝、礼智”的心理价值取向,展示着客家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无论是对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都耳濡目染的被影响或调控着的个人行为。 因而《杯花舞》对优良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

2.特色民俗的表演功能

《杯花舞》传至凌佛桂师以后,舞杯的节奏变化更丰富、舞姿设计和舞步创作方面开始不断创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度体系。 在道具上,对“伯公杯”进行了底部留孔的改造,为了使杯子在表演时富有技巧性和更加稳定,在杯孔加上松紧绳,将其套在拇指和中指上;在音乐上,无严格限制,自由性较大,可以自由反复,情绪更为热烈,旋律更为欢快;编排上,以流畅的舞步在丰富的节奏中呈现巧妙的构图,给予人一种艺术的熏陶和享受;内容上,从起初的祛灾祈福到劳动生活、爱情生活,再到人们幸福生活为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 如反映兴宁人民欢乐生活为内容《明月照山乡》屡获殊荣,舞曲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向海外播出,舞蹈被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和《中国舞蹈志·广东卷》;2005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民间艺术汇演中,舞蹈《杯花声声》荣获金奖,并在广东省第三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比赛中再次获得金奖。《杯花舞》具有很强的表演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广大观众。

3.瑰宝资源的教育功能

记录着梅州客家文化发展的《杯花舞》,是客家民俗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进行教学研究,不仅是舞蹈资源的拓展,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国家教育部曾指出:“各学校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 ”地方高校开发民俗舞蹈的课程,把具有鲜明特色的《杯花舞》引进舞蹈教育之中,其隐含的优良传统的团结互助、开拓进取、积极乐观等客家精神,通过舞蹈教育得以潜移暗化的实现,使学生积攒正能量克服现代社会的各种消极因素。

传统民俗舞蹈不仅是舞蹈创作的源泉,更是高校进行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极大的丰富了高校舞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一是《杯花舞》基础技能教育,请杯花舞的艺人或长期从事杯花舞挖掘整理的舞蹈工作者进校园,将《杯花舞》的“原元素”,系统的从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基本动作、传统组合等方面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杯花舞》的基础技能知识,并通过传统组合的训练,如《杯花声声》、《客家细妹》等剧目来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二是《杯花舞》创新技能教育。 动作技能的学习和采风调研活动都是为了创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以动作技术理性促使自然即兴创作,引导学生以《杯花舞》为素材融合现代编舞技法进行创编,注重道具和音乐等素材,把握客家文化的品格和意蕴,从而创编出具有地域民族特色、受广大观众欢迎的舞蹈作品。

三、结束语

《杯花舞》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自身的特征和功能是分不开的。 它根植于梅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汇的土壤,传承着客家舞蹈文化,熔铸了独特的风格与舞姿舞韵。《杯花舞》是客家人文化意识和艺术形象的生动反映,充分体现着梅州客家人的精神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美化与形成的历程,成为客家人扬善抑恶、振奋鼓舞、团结族群、乐观向上的求生存发展的生活目标和理想追求。

[1]《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广东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1).

[2]蔡享丽.探寻梅州地区客家民俗舞蹈的符号[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7).

[3]林小平.客家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

[4]肖灿.中国民间舞蹈的一朵奇葩——梅州地区客家《杯花舞》初探[J].嘉应学院学报2011(11).

[5]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以特色成就生命[EB/OL].http://www. meizhou.cn/news/0911/24/09112400011.html

[6]梁德新.客都民俗风情[M].—香港:天出版有限公司,2013(12).

[7]黄明珠.闽台高校合作开设中华民族民间舞创编课程的构想[J].大舞台,2011(3).

企业社会成本的特征及构成分析 篇7

企业社会成本的定义和特征

企业社会成本是指企业用于承担社会职能的非经济功能所耗费的成本或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企业用于应由社会承担的职工医疗、住房、就业、养老、保险和福利等社会事业的支出。这种成本是一种企业非自愿付出的弹性成本,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成本,即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关联的支出,比如由于企业的生产活动所导致的环境恶化,产品质量不合格对消费者的伤害等,这部分成本是对企业不利的支出,二是无关成本,即与企业经营无关的成本,如税收,它是一种强制性的支出,企业必须支出的成本。

企业社会成本是企业为承担社会责任所发生的成本,它与生产产品成本、社会成本相比有共性,同时也有不同的特征。

1.生产成本的特征。一般来说,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资源,还包括经过加工的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特定目的”是指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量的任何活动,也就是成本对象,例如,一件产品、一项设计、一项服务等。

2.企业社会成本的特征。企业社会成本是企业为承担社会责任所发生的成本,它与生产成本具有不同的特征。

①非经济功能性。企业社会成本不应列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之内,因为企业社会成本来源于剩余价值,不是企业经济功能性支出的成本。

②微观性。企业社会成本不是从国民经济出发来描述的,而是微观上的一种企业成本。现阶段企业社会成本还是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进行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理顺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让企业合理负担企业社会成本,使其良性发展。

③外部经济性。企业社会成本与社会责任成本相比较,具有相反的含义,它具有“外部效应”的特征,能为外部(社会)带来效益。企业社会成本是企业承担社会职能给企业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带来效益的“外部经济”行为的成本。

④难以计量性。企业社会成本内容特殊,包含很多比较主观的东西,产品质量、顾客的满意度等内容不好用准确的方法加以计量,这也是研究企业社会成本的难点所在。

⑤非自愿性。也许这种看法会引起质疑,但我们认为就目前中国的现状来说,企业承担的社会成本大多是非自愿性的,是强制性的。这种观点一直贯穿于文章始终。但不可否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随着思想意识的改变,人们可能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其实企业社会成本内涵更广泛,企业社会成本不仅仅指传统企业社会成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发生相应的社会成本,这时的企业社会成本一部分可以资本化,一部分费用化。这样,一部分形成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另一部分变成了损益。

3.企业社会成本与社会责任成本的区别。社会责任成本是指一个公司或企业从事谋利经营活动而消耗的并未计人自身成本费用中的社会资源或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即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消极外部效应,其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成本,是以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控制。

从社会责任成本和企业社会成本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首先,概念不同,社会责任成本核算企业对社会的损害,是外部不经济;企业社会成本核算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是外部经济。其次,内容不同,社会责任成本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人力资源成本、资源耗用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社会管理成本和其他社会责任成本;企业社会成本的主要内容包括税务成本、职工责任成本、环境成本、产品质量效益成本、公益福利成本。

企业社会成本的构成

1.税务成本。企业在持续经营中,必须向国家上交各项税收,由于税收是由国家强制征收的,这部分费用企业是无法控制的,因此税收的存在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社会效益,企业只能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来减少这部分支出。

2.职工责任成本。职工责任成本是指企业为职工的各项福利事业所发生的支出,包括职工的教育成本,安置伤残人员工作岗位,为保护妇女职工所发生的支出,以及为职工交的社会保险等支出。

3.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指企业本着保护环境的目的,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恶化采取措施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对环境恶化的防治。目前,保护环境更是一项义务。企业在环境成本上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环保设备和维护设备运行方面的支出、为了减少污染而进行产品质量优化所发生的支出和污染物质回收所发生的支出。虽然这是一种非经济性的成本,但由于环境的改善,会增加社会效益。

4.产品质量成本。产品的质量成本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产品的安全和产品的品质。为产品质量所发生的支出对企业来说,增加了消费者的认可,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保护了消费者安全,给消费者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也增加了社会效益,因此,产品质量成本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5.公共福利成本。公共福利成本是企业为了公共事业、公共福利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和耗费。公共福利成本主要包括对教育和科研部门的资助、对公共医疗项目的资助、对社区福利组织的现金捐助和劳务付出,还包括对灾区进行的捐赠和赞助支出等。公共福利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一种对社会做出无偿贡献的社会成本。

企业纯社会成本

企业纯社会成本,是指从企业社会成本中扣除内部职工受益的成本支出后的一种纯成本支出,主要表现为社会从企业(主要指国有企业)社会职能活动中所获得的净收益。企业在社会职能活动中发生社会成本所带来的效益,一部分为企业职工享有,另一部分则为社会享有。所谓“社会”可以指国家,也可以指一般社会大众,还可以指另外一个企业(或一群企业)。这种社会受益并不承担相应的成本支出,对社会而言纯粹是一种净收益,而对于企业来说,则是与社会所做的非平等性交易的成本支出,是一种纯粹的社会成本支出。企业往往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让利于社区居民,从而造成社会净收益的发生,而其中未能实现的需要补偿的纯社会成本则由企业来负担。企业纯社会成本支出表现为四种类型的社会净收益:

1.社会与企业发生经济交换时的净收益。一部分是在互惠交换中社会获得的净收益,更多的则是非互惠交换中社会所获得的净收益。当然,企业(尤其是为特大企业而建立的企业城)完全可以实施较高的垄断价格以收回纯社会成本,甚至可以以高于纯社会成本的垄断价格获得垄断利润,使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如我国电信收取高额初装费和使用费那样,不但可以补偿企业纯社会成本支出,而且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2.企业与社会不发生经济交换时的净收益。由企业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为社会无偿使用,而不发生任何经济交换由社会获得净收益的情况是企业纯社会成本存在的一种类型。如企业兴建的公园、马路、草坪、治保部门提供的安全防卫等等,都可以被社区居民免费使用,作为使用者的社会大众并不通过经济交换的形式支付任何费用,他们可以免费进入公园游览等。企业提供这处公共产品的耗费是一种不能获得补偿的净支出,而这种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具有排他性,社会可以从这种不具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净收益。

3.社会自企业无偿支出中获得的净收益。在现实中,社会可以从企业兴办的多种福利事业中得到好处,而这些福利性支出纯属无偿支出,社会从中获得的净收益构成企业纯社会成本的一种类型,比如,企业兴办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技校、职工大学等,为社会提供了免费人才,企业培养这些人力所投入的大量人力资本,待学生毕业后因溢出企业为社会或其他团体无偿接纳而无法收回,而获得使用人力资源的社会则免费收益。作为一种社会福利,企业兴办教育投资与国家兴办的公共物品没有什么区别,在其义务培养的毕业生不在本企业工作时,便形成一种纯社会成本。又如福利住房,本应属于职工居住的,但享惠者除了职工之外,还包括其父母、子女等亲属,在低房租或无房租的情况下,这些非企业人员都无偿享用了福利住房,使社会净收益得以增加,这也是企业纯社会成本的一种类型。

4.企业被动创造的社会净收益。企业被动创造的社会净收益,表现为不得不为之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子女就业问题。往往是在社会就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以增加企业人工成本为代价而被迫吸纳“就业”人员,从而增加企业的社会成本。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为解决子女就业问题,创办的“大集体”,就是以牺牲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为条件而产生的。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企业社会成本,而且直接侵蚀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本应由社会解决的就业问题,转由企业操办,这为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和可观的纯社会成本,成了社会从中获得净收益的一个来源。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分析 篇8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 Guthrie&Parker (1989) 发现澳大利亚的Broken Hill Proprietary Company Ltd从1885年开始, 已断断续续披露人力资源和社区贡献方面的信息。而与此相隔不久, 美国钢铁公司从1905年开始在年度报告中披露雇员住所、社区建设等相关社会责任信息 (李正、向锐, 2007) 。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 陆续有公司披露与社会责任有关的信息。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发布其社会责任报告以披露其相关信息。而毕马威针对财富500强中全球最大的250家公司 (G250) 和16个国家中排名前100位的公司 (N100) 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企业都单独发布了企业责任报告, 比率由2002年的45%提高到2005年的52%。

自国家电网公司于2006年3月正式对外发布中央企业的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后, 我国企业正式进入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新时期。随着深圳和上海两大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以下简称《指引》) 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对其上市公司提出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要求后, 每年都有新的企业加入到披露的行列之中。但毕竟我国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起步较晚, 企业所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与质量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例如, 沈洪涛和金婷婷 (2006) 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数量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出台后有明显改善, 但由于其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有较大的随意性, 披露质量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宋献中和龚明晓 (2007)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年报中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和决策价值进行整体评价,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水平和决策价值较低。同时, 也有学者专门就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及其评价进行了一些探索。钱美琴 (2009) 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龚明晓和周文华 (2010)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针对社会责任报告所披露信息的质量评价体系。但总体而言, 目前尚无对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的一个明确定论。本文以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为基础, 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比较, 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特征及披露时潜在的约束条件。

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

尽管社会责任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都是反映同一主体不同侧面的信息, 其使用者都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员工、消费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都会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影响, 但两者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一)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及其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反映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及其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企业把过去一定时期内已从事过、正在从事的或计划在将来从事的社会责任活动公布出来就是向各利益相关者披露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综合国内外研究以及我国深沪两市颁布的《指引》与《通知》, 社会责任信息基本包括六个方面:环境与能源、员工问题、社区与公益、客户与消费者、股东与债权人以及其他。目前, 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主要采取自愿披露的方式。在《指引》出台以前, 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主要在财务报告中与会计信息一同披露, 较为零散。之后, 一些上市公司开始发布单独的社会责任报告以披露社会责任信息。随着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的不断鼓励与要求,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单独报告的形式予以披露信息。

(二) 财务会计信息及其披露

财务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经济资源和经济资源索取权变动有关的交易、事项、环境的影响及其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通过特定的形式对外公布其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财务、现金、经营和公司治理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以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提供与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目前, 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以财务报告为载体, 强制对外披露。

(三)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的区别

第一, 内容不同。财务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一系列的经济管理情况, 而社会责任信息则反映出企业秉持的社会责任理念及具体的履责情况。第二, 手段不同。相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强制披露, 社会责任信息目前乃是自愿披露。第三, 规范不同。对于财务会计信息, 有一系列的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作为支撑, 有一套公认比较完善的质量特征予以规范。而社会责任信息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 尚没有公认的质量特征及相关的评价体系。第四, 形式不同。财务会计信息只能按照各国的公认会计原则通过财务报告进行披露。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形式呈现出多样化, 虽然目前鼓励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报告予以披露, 但仍有企业选择将信息分散在财务报告中, 不采用报告的形式。第五, 性质不同。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是定量信息, 兼有定性信息, 同时披露时系统有序, 具备可比性。社会责任信息主要是定性信息, 绝大部分是文字表述, 少有定量信息, 披露的随意性很大, 即使是同一行业的企业也难以具备可比性。第六, 公信力不同。年度财务报告都必须经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后方能对外报送, 在得到第三方鉴证机构的独立审计后, 财务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很高, 公信力较强。目前社会责任信息尚无审计之说, 同时, 也很少有企业将其社会责任报告交由第三方进行鉴证 (即使有第三方的鉴证, 所谓的第三方也并不一定具备使人信服的独立立场) , 故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信度不高, 公信力不足。

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分析

为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会计信息, 质量特征应运而生。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等质量特征。虽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有别于财务会计信息, 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财务会计信息的一些质量特征仍然可以借鉴为社会责任信息所用。

(一) 相关性

相关性通常是指与决策相关的特性。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 (SFAC No.2) 进一步指出, 信息只有具备“导致差别”的能力, 才能确定它与某一决策相关, 即, 信息必须帮助使用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做出预测, 或能证实或改正先前的期望, 从而才具备在决策中导致差别的能力。简单地说, 当信息能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件或者通过确证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 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 信息才具有相关性。对财务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如此定义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如果社会责任信息无助于使用者进行决策, 那么社会责任信息的存在就无甚意义了。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他们主要关注企业对自身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从一个侧面来帮助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股东和债权人关心企业能否确保自身的各项合法权益, 如, 企业是否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来保障股东得到公平待遇, 是否有相对稳定的红利回报, 企业的信用是否良好, 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等, 由此来确证或改变其投资或信贷决策。雇员关心企业对员工的权益保障, 如, 企业是否尊重员工人格, 是否建立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是否建立完善薪酬和考核制度以防拖欠工资等, 由此来决定是否仍然继续与企业的合约。企业的信誉是否良好、能否诚实守信、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有无假冒伪劣产品等, 这些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供应商或客户的合作决策。企业是否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并在经营管理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切实执行, 有无相关环保技术的支持, 有无应急方案和补救措施等, 这些都会影响到政府对企业的监管、补助等决策, 影响公众对企业的印象, 而公众又包含潜在的投资者、雇员、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

因此, 社会责任信息的相关性指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信息应当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同时, 相关性也应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等三个部分。及时性表现在信息失去作用前, 应让使用者掌握企业社会责任履责情况。预测价值表现在信息有助于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作为或者不作为, 如未来改进的方向或具体措施等。反馈价值表现在信息能使使用者证实企业过去的社会责任承诺, 或者纠正使用者过去对企业的评价。

(二)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 即所表述的应是意欲表述的, 尤其要做到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 (葛家澍、林志军, 2006)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可靠性由三个部分组成:可验证性、不偏不倚和如实反映。对于社会责任信息而言, 可靠性这一特性也是必备的。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所强调的可靠性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予以规范, 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数据真实准确, 内容完整, 如实反映。而社会责任信息绝大部分为定性信息, 定量信息很少。因此, 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应是指信息能客观真实、不偏不倚反映企业自身在社会责任方面所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避免倾向于强化信息使用者的印象而做出一定的偏颇, 强调的主要是事项本身而非数据。

鉴于社会责任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的差别, 其可靠性中应包含四个部分:不偏不倚、如实反映、内容完整和可验证性。不偏不倚反映了信息的中立性立场, 企业在信息产生和传递中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客观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避免为加强在利益相关者心中的印象或达到其他目的而有意曲解事实;叙述事实时尽量采用不带感情色彩的陈述性语言, 避免误导性的陈述。如实反映表现为企业在信息产生时应当按实际发生的事项进行陈述, 客观真实, 不虚构事项, 不歪曲事实;在信息对外传递时应措辞准确, 避免含混不清。企业应当对自身的社会责任范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并在信息中予以完整的反映, 是为内容完整。这要求企业对社会责任的作为与不作为都应该予以披露, 不应有意或无意地有所遗漏, 尤其是对不作为甚至是负面信息的遗漏。可验证性指信息应能够经得起外部的检验, 即信息所提供的结果应能由相互独立的人员在采用相同方法条件下得出实质上一致的结论。

(三) 可比性

可比性包含了一致性 (一贯性) 。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纵向可比性和横向可比性) , 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与不同企业在相同会计期间的信息可比。社会责任信息的可比性指企业社会责任履责情况不但能与以前期间比较, 也可以和其他企业进行比较, 以便于企业内部寻找差距以及外部各方考核评价, 进而支持其相关决策。信息没有可比性, 便无法判断孰优孰劣, 也就谈不上竞争与提高。但要使信息具备可比性则需要以会计准则及社会责任的相关制度和编制指南为前提, 也需要企业在产生和传递信息时的积极配合。社会责任信息的纵向可比性是指因有一套统一编制指南使得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可以进行相同性质信息的比较, 横向可比性是指同一时期不同企业之间性质相同的信息的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社会责任的几个大类对于所有行业的企业都适用, 但由于行业差距大, 各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尽相同, 履责的侧重点也明显不同。如, 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与房地产行业不同, 前者环保的重点在污染物 (如废水、废气、废渣等) 的排放、回收和循环利用等, 而后者环保侧重于建筑的环保设计、物业的环保用材和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或安全有效处理等。所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在各方面的比较均受到行业特色的约束。因此, 社会责任信息的横向可比在现实情况下只能是同一行业的企业在相同期间进行同类信息的比较。

(四) 可理解性

与会计信息相同, 社会责任信息的另一个基本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当然, 可理解性是在一定的前提假定之上的。所谓可理解性,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假定:第一, 信息的使用者应当具有一定的有关企业及其经济活动和会计方面的知识, 对信息中所出现的专业术语有一定程度和数量的了解。即对于社会责任信息, 信息使用者本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第二, 就信息本身而言, 应当用词准确、表述清晰, 能为使用者所理解。信息的分类和描述越清楚、越简洁, 就越容易使人理解。

根据以上分析, 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的轮廓便清晰可见 (见图1) 。

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约束条件

与财务会计信息一样, 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高低也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如培训员工、处理“三废”、向股东分红等都会导致企业流出货币资金;同时, 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也会承担一定的成本, 如信息产生和传递的费用、负面信息带来的损失等。但众多专家和学者认为, 从长期来看, 通过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可以向社会展示其对公共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视, 向公众证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从而树立起企业品牌, 构建良好的口碑和声誉。而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将为企业带来好的财务绩效, 从而促使企业的发展进入到良性循环之中。故社会责任信息对外披露, 将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只是这个经济效益是间接的, 是以企业作为公民承担义务和社会责任理念的实施情况等从道德的角度来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施加影响, 从而增加其经济效益。

因此, 对外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当通过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所获取的收益大于其耗费时, 企业会主动披露, 进而有动力提高披露信息的质量。但企业若要提高信息的质量, 则需要拓宽信息的来源渠道, 提高信息的加工和传递能力,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这无疑会增加信息的成本。如果提高信息的质量不能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 则企业在成本条件约束下就会选择降低质量以避免不必要的亏损。

参考文献

[1]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7期。

[2]宋献中、龚明晓:《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与决策价值评价——上市公司会计年报的内容分析》, 《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3]沈洪涛、金婷婷:《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4]龚明晓、周文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5]刘红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支出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6]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浅议当代社会思潮的特征 篇9

关键词:社会思潮,特征

1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群体性特征

社会变革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一部分群体要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维护自己的利益, 必然要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而社会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这一群体也在实践中推动了社会思潮的发展和传播。社会思潮总是能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特定的社会阶层的思想观念。以改革开放以来,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为例, 新自由主义的传播首先得到了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学生群体的拥护。新左派思潮反对新自由主义, 认为社会不公问题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造成的, 是资本主义私有化的必然结果, 要求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重走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导经济发展的老路。这样的一种社会思潮同样也得到了形成左的思维定式的人们和对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负面问题影响较为强烈的那部分群体的拥护。由此, 可以看出,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人们的思想观念, 总之能够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并代表一定的社会群体的利益, 能够得到一定群体的广泛认同, 具有鲜明的群体性。

2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性特征

社会思潮是社会热点的反映, 它的形成和演变是社会环境的变化所决定的。社会发展的某一时期, 人们会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某些焦点问题产生不同的反映, 社会思潮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变化, 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社会思潮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民族虚无主义思潮, 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表现得非常严重,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人们的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 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小。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我国社会积贫积弱的社会大环境是分不开的。而经过三十年的发展, 人们也充分的看到了我国先进文化的优越性, 也看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先进性, 自然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也就越来越淡。九十年代后期新左派思潮的产生也是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下造成的分配不公、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的社会现状紧密联系的。实现社会公平是新左派最主要的主张, 尽管他们通过反对改革来实现社会公平的观念是错误的, 但也为我国当前的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并且随着党和国家政策调整中越来越重视社会公平问题, 这一思潮的影响也在慢慢的消弱。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社会思潮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紧密相联系的, 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具有很强的历史性。

3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现实性特征

当代社会思潮是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相联系的, 人们往往通过社会思潮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以此来影响主流意识形态, 引导国家关注他们所遇到的现实问题, 以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社会思潮具有现实性, 以8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为例, 他所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就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 他所倡导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来进行经济调节, 对我国的市场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意义, 他要求改变极左思潮对人们思想挂念的束缚, 想要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解决我国封闭保守与落后的现状。80年代后期,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 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开始凸显, 使人们对改革产生了不同的认识, 质疑新自由主义、质疑改革的新权威主义思潮开始流行。针对新自由主义片面夸大市场的自发性, 盲目信奉市场原教旨主义和市场万能论的社会问题;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盲目西化、拜金主义、经济泡沫等诸多经济社会问题, 新权威主义者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国家, 只有通过家长式的权威政治和国家引导经济, 才能更加有效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才能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由此, 可以看出社会思潮是对于社会现实的理性的反思, 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 希望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对于当代我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因此说社会思潮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4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可引领性特征

虚拟社会的特征及哲学视角浅析 篇10

“从积极方面看, 网络为国家更好地实现其社会管理职能、提高运行效率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事实上, 互联网产生于美国的冷战时期, 在它发展的各阶段里, 国家都起了主导性或基础性作用。

“从消极方面看, 网络组织的无中心的信息传播模式, 完全改变了现在“权力决定信息分配”的模式, 将出现“信息决定权力分配”的模式, 从而从根本上冲击和影响了现行政治权力结构的民族国家观。”

──《网络哲学引论》

二、虚拟社会

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变化, 当我们谈及因特网时, 最初对于“它”的描述是没有过多情感色彩的, 在其最初创建和原始阶段, 主要是用来交流例如科学、军事以及经济类等等的单纯数据, 尚无法构成完全意义上的“世界”。然而经历而后的数年, 短暂发展到了今天, 我们对于因特网似乎更钟情于用“他”或者“她”来指代, 当人类意识中的情感开始不断倾注于这一虚拟世界时, 这一虚拟世界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于是, 这么一个全新意义上的人类社会——“虚拟社会” (Virtual Society) 便随之应运而生了, 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并将自己的感情汇入信息的洪流之中时。

那么, 从严格意义上说, 我们是以什么为根据来将其定义为“虚拟社会”呢?

或者可以这么说, 现实社会, 即通常意义上的人类社会, 根植于地球的伟大自然中, 以客观存在的物质条件为基础来实现自身的产生和不断的发展。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产生, 必要条件还必须是人类的群居, 人构成社会的细胞, 只有人类的群居才能产生人类社会。依此类推, 虚拟世界的存在必先是以虚拟人的出现为前提的。当然, 这仅仅是必要条件罢了, 并不充分, 还差了一个充分条件——群居。所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以承实启虚的网络载体为依托, 聚集了一个个群体, 许许多多的群体又组成了一个个的大群体, 于是最初的虚拟社会便产生于这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群体烘托下。

三、虚拟社会的特征

既然我们已经明确地将虚拟社会归结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特殊类型, 那接下来免不了要来看看虚拟社会的特征了, 这也是为本文接下来思路的展开作准备。因为任何政治哲学的发展本身都是根植于某一时空背景, 以当时的社会特征为基础,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而当谈及社会特征时, 又免不了受到不同发展阶段的制约, 因此需要因时制宜。

在常晋芳老师的《网络哲学引论》的“网络组织方式”部分中, 提到“虚拟社区”概念时是这样定义的:“在网络交往平台上形成和发展由一定数量人群的网络行为组成的虚拟性的网上团体, 又称‘网络共同体’”。对于, “虚拟社会”和“虚拟社区”两个概念, 同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我认为虚拟社区可以视为虚拟社会的较高级阶段, 正如常老师所言, “虚拟社区是未来网络社会的基本单位”。与传统社区, 也就是现实层面上的社区相比, 按照《网络哲学引论》中的论述, 虚拟社区的特征是:

“1.虚拟社区以虚拟的网络世界为自己的依托或平台, 不一定又物理意义上的场所与人群。 (对于这一点, 我们已经在前面对虚拟社会的定义根据的探究中详细谈过了。)

“2.虚拟社区的影响和范围可以是全球性的。

“3.虚拟社区成员比较不固定, 成员间的关系是交互式的。

“4.虚拟社区具有特定的目标、主题、规范和价值取向, 不同的虚拟社区的规范和价值取向非常多元化和个性化。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比如互相信任、参与、认同、开放、理性、协调等。”

如此以来, 如果说虚拟社区是虚拟社会的较高级阶段, 那么虚拟社会的较低级阶段, 或者说初级阶段是什么呢?对于我们这批切身感受其变化的人来说, 答案似乎很显然。回到文章开头关于虚拟世界的“群居”, 记得最初我们开始使用网络时, 通过E-mail进行网上的自由交流, 然而这其实不过是一种通讯方式的改变而已, 类似于交通工具的改善, 并没有任何新的构成。而真正实现群居的, 是从“公告板系统” (BBS) 和与之相似的东西的出现而开始的, 起初比较局限在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工作人员之间, 再多就是那些和电脑事业搭上点关系的“半桶水”们, 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扩散到千千万万“网民”、“网虫”们地狂热交流。较有学术涵养地说, 那可谓就是人类思想的方方面面了。

刘文富先生在著作《网络政治》中, 将这一阶段成为“原始网络社会”, 认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信奉共享主义, 信息共享, 资源共享, 思想共享, 研究成果共享, 软件共享等等”。可以说这是一种柏拉图式的夙愿的表达, “创建者和先行者们共同的愿望, 就是要把网络建设成一个全人类共享的资源宝库, 建设成一个人类共有的欢乐家园, 建设成一个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四、参与和协商

立足于这些对虚拟社会前后发展阶段和相关特征的分析, “政治哲学视角浅析”, 顾名思义就是透过政治哲学的角度, 解读这一社会所包含的另一层意谓。这里需要涉及一个重要的政治学和政治哲学概念──协商民主, 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 “作为对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多元主义和精英主义理论的反思或一种可能性的替代。”

同目前全球范围内较为适行的代议制民主相比较而言, 协商民主的不同, 或者在某种意义上的优越性便在于, 有所区别于代议制民主的利益聚合机制和利益代表机制, 不再局限于政治代表、专家以及相关精英们对于公共事务的商议、决策和执行, 而将整个过程的参与权扩大全社会的范围, 不仅仅是投票机会的平等而已。而我认为, 这一切可行性的实现, 恰恰是基于两点:其一, 在虚拟社会, 即互联网这一环境下, 公民对于信息的获取成本大大降低了, 同时所获取信息的实效性和丰富程度也大为提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知情权。其二, 公共论坛, 即BBS等的交互特征, “公民有了对公共事务进行评论、交换意见、形成舆论的场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政治参与。因此, 这样一种立足在新的传播技术上的知情能力和评价能力的提高, 使得公民越来越介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决策过程, 极大地形成了对政治生活的多元化、多维度影响。

参考《浙江大学学报》之“学术前沿”部分中陈剩勇、杜洁学者的《互联网公共论坛》一文, 认为虚拟社会所实现的政治哲学意义在于:首先, 虚拟社会中的政治参与集中体现了协商性民主的精神, 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公民的民主意识。其次, 虚拟社会中的公共协商极大地消解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 为社会公众表达自己的利益提供了一个畅通渠道,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利益要求作出较为及时的反应, 从而得以保持一套稳定的社会政治。再次, 虚拟社会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动力, 非常规的处理问题的模式打破了循环方向, 甚至在极大程度上可能在今后发展成为主导作用之一。

摘要:互联网和虚拟社会的发展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文章从哲学角度对虚拟社会的特征和内涵进行了阐述, 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关键词:互联网,虚拟社会,哲学

参考文献

[1] (美) 米切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2]熊澄宇.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建构新对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社会特征论文 篇11

摘要:社会排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对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还较为有限。文章通过实验研究,探讨社会排斥对拟人化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社会排斥感的被试更倾向于购买或选择拟人化产品;而对产品的类社会特征感知在社会排斥与拟人化产品购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关键词:社会排斥;拟人化产品;类社会特征

一、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 社会排斥的产生及其行为反应。社会排斥是一种不被他人或群体接纳,个体归属需求受到阻碍的社会现象(Twenge et al.,2001),其产生源于个体对群体行为规则的违反或个体自身缺少足够的人际吸引力(Baumeister & Tice,1990),表现为排斥、拒绝、孤立、无视等(杜建政和夏冰丽,2008),并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及身体健康,比如情绪低落、沮丧甚至自我否定。为规避社会排斥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人们往往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及处事方式,如受到社会排斥的人会通过迎合大众的看法寻求新的归属感(Mead et al.,2011),或者与迎合大众相反的行为,如减少帮助行为或采用叛逆的反社会行为来宣泄自己的不满(Wan et al.,2014)。

2. 拟人化。拟人化是指赋予非人类主体以真实或想象的人类行为特点,使其具有类似人的性格特征、动机、意愿或情感(Epley et al.,2007)。汪涛和谢志鹏(2014)指出,拟人化有两种逻辑:①企业主动使用品牌角色,引导消费者将品牌感知为人;②消费者与生俱来便具有将物体拟人化的倾向。一旦产品被赋予人格特征,消费者就可能与其产生联系,进而改变消费者的产品体验。植入拟人化信息的产品,消费者在使用时,会体验到更多的正面情感,并因此而对产品或品牌产生依恋感(Wang et al.,2007)。

拟人化研究中,社会心理学主要关注影响人们赋予非人类物品以人格特征的认知和动机因素(Epley et al.,2007)。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更关注物品拟人化的结果,尤其是消费者对于拟人化产品的态度、购买行为等(Aggarwal & McGill,2012)。如当消费者认为计算机具有与人类类似的智力特征时,其产品信任感得以增加,产品广告信息说服力得到增强(Nass et al.,2000)。Aggarwal和McGill(2007)则分析了拟人化效应的形成机制,指出人类图式与非人类主体人类特征的匹配性提升了消费者的产品评价。

3. 研究假设。

(1)社会排斥会影响拟人化产品的购买。人们在应对社会排斥威胁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所消费产品的象征性达到满足其基本需求的目的。归属威胁的存在,使得被排斥者更可能购买象征群体成员资格的产品(Mead et al.,2011)。激活人们的归属需求后,诸如过去流行的电影、电视节目等怀旧产品的选择也会增加(Loveland et al.,2010)。社会联系的缺失甚至能够改变人们看待无生命物体的方式,如对科技设备,私人纪念品或照片以及宠物等,人们会表现出更多的依恋感(Epley et al.,2008)。赋予非人类物体以人格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归属感的寻求(Kim & McGill,2011)。Gardner等(2005)指出社会关系的威胁会促使人们寻求其替代物,如为应对孤独感,人们会更加依恋于电视角色。从信息处理角度分析,人们受到社会排斥后,信息处理能力下降(Baumeister et al.,2002),降低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得人们对简单或熟悉的信息表现出更为快速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经历过社会排斥或害怕受到社会排斥威胁的消费者,倾向于寻求能够满足其归属需求的产品,原因在于产品不会对人类产生情感要求,同时也不会对人们的种种行为表现出拒绝与排斥。据此,提出假设:

H1:与未受到排斥相比,受到排斥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拟人化产品。

(2)类社会特征感知的中介效应。拟人化产品的使用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愉悦感(Wang et al.,2007)。消费者本身具有的拟人化倾向,使其更倾向于關注所消费对象的类社会特征。类社会特征,即物体所表现出的具有类似社会性的特征,是人类在社会互动交往中对于互动对象特征的感知(Cole & Leets,1999)。类社会互动,由Horton和Wohl提出,最初源于电视观众与演员之间关系的研究,即单边的、由演员控制的并且不易于双向发展的演员与观众之间亲近的、面对面的、类似于人际关系的关系(包敦安等,2011)。类社会互动的产生源于人们情绪的不稳定、孤独感、寂寞感、焦虑感及缺少足够的休闲与社交活动(Sood & Rogers,2000)。

受到排斥的个体会尝试通过类社会关系的选择满足其社会交往甚至归属的需求(Nordland,1978)。Koenig和Lessan(1985)指出,与熟悉的人相比,电视观众更倾向于认为演员与其关系更为亲密。当消费者经历过或产生社会排斥感之后,倾向于寻求心理的满足感,此时与真实个体或群体交往时,消费者的不安全感尚不足以得到缓解甚至得以强化,由于客观物品并不具有主动的排斥性,即不会对受排斥者产生威胁,同时,重新融入原群体与寻找新群体存在一定风险性,风险的增加提升了人们的产品拟人化倾向(Kim & McGill,2011)。据此,提出假设:

H2:对产品类社会特征的感知在社会排斥与拟人化产品购买间起到中介作用。即受到排斥的消费者,其对产品类社会特征感知越强,越愿意购买拟人化产品。

二、 社会排斥对拟人化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

研究1目的在于,检验相对于未受到排斥,启动受到社会排斥的被试是否更倾向于购买拟人化产品,即检验假设1。

1. 样本与实验设计。本次实验研究选择了260个被试,男生135人,平均年龄22.92岁。

实验采用双因素2(社会排斥:受到社会排斥vs.未受到社会排斥)×2(产品类型:拟人化产品vs.非拟人化产品)的组间实验设计。实验分为三部分,首先启动被试的社会排斥感,然后测量被试对两类不同产品的购买意愿,最后要求被试提供相应的基本信息,并检验其是否猜测出本次实验的目的。

2. 实验过程与刺激物。实验对社会排斥的操纵方法改编自Maner等(2007),通过情景回忆启动被试的社会排斥感。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受到排斥与未受到排斥两组,受到社会排斥的被试被要求回忆一段有关其受到他人排斥的经历,而未受到排斥的被试被要求回忆一段其未被他人排斥的经历。社会排斥操纵完成后,所有被试被要求填写“感受到被排斥和被忽视的程度”(1=完全没有,7=十分明显)两个用于进行实验操纵检验的问题。随后,采用PANAS量表测量了被试的情绪反应(Watson et al.,1988),要求被试回答各词语与其目前心情状态的符合程度,词语包括反应积极情绪的(热情的、兴奋的、主动的、自豪的等10个问项)及反应消极情绪的(害怕的、紧张的、内疚的、怀有敌意的等10个问项)两类(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

借鉴Puzakova等(2013)的研究,通过产品形象的不同表现方式将产品赋予人格化特征。两则广告分别描述了海滩边的一瓶橙汁饮料,广告语均相同,拟人化条件下,被试看到一个戴了顶帽子并且斜靠在沙滩椅上看起来很悠闲的瓶子,而非拟人化条件下,被试看到的则是一个放在沙滩椅旁边桌子上的瓶子。观看过不同广告后,被试表明对饮料的购买意愿。预测试(N=58)表明,与非拟人化条件相比,拟人化条件下的产品表现形式更具有人的特征(M拟人化=5.483,M非拟人化=3.081,t=8.850,p<0.001)。被试对拟人化产品与非拟人化产品的喜爱度也没有显著差异(M拟人化=2.690,M非拟人化=2.310,t=0.809,p=0.422>0.1)。

3. 实验结果与讨论。对社会排斥的启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启动社会排斥感的被试其被排斥感显著高于未启动社会排斥感的被试(M受到排斥=4.345,M未受排斥=3.414,t=4.248,p<0.001)。这表明,社会排斥的操纵是成功的。接下来,又检验了社会排斥的操纵对被试情緒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试积极与消极情绪均未受到排斥操纵的影响(积极情绪:M受到排斥=2.779,M未受排斥=2.726,t=0.521,p=0.603>0.1;消极情绪:M受到排斥=2.215,M未受排斥=2.328,t=-1.181,p=0.239>0.1)。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排斥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256)=4.674,p<0.05);产品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256)=0.504,p=0.478>0.1);社会排斥与产品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256)=9.077,p<0.01)。进一步分解交互作用,对于拟人化产品,受到排斥的被试对其购买意愿显著高于未受到排斥的被试(M受到排斥=3.337,M未受排斥=2.341,F(1,256)=13.283,p<0.001),假设1得以验证。对于非拟人化产品,受到排斥与未受排斥的被试对其购买意愿并无显著差异(M受到排斥=2.894,M未受排斥=3.058,F(1,256)=0.365,p=0.546>0.1)。各结果如图1。

实验结果表明,假设1得到了验证。社会排斥与否会影响被试对拟人化产品的购买意愿,而对非拟人化产品则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对拟人化产品的购买意愿会受到社会排斥的影响。由于社会排斥会影响人们对于关系的追求,当社会关系寻求出现问题时,人们可能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将其关注点转向不具备生命力的物品之中,消费者的拟人化倾向则会强化被排斥者对物品类社会特征的关注(汪涛、谢志鹏,2014),进而促使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拟人化产品。实验二将进一步研究社会排斥对消费者拟人化产品选择影响的内在机理。

三、 类社会特征的中介效应

研究2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类社会特征的中介作用。通过改变产品类别,以排除产品本身特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二并未测量被试的产品购买意愿,而是让被试完成对拟人化与非拟人化产品的选择。

1. 样本与实验方法。165个被试参与了实验二的研究,平均年龄为21.81岁。实验采用单因素(受到排斥vs.未受排斥)组间设计,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参与社会排斥启动、拟人化产品选择、产品类社会特征感知测量及基本信息填写四部分的实验内容。

首先,进行社会排斥的操纵,操纵方法改编自Wan等(2014),两组被试均看到一段描述“你很希望成为一个你渴望加入的学校社团的成员,你向这个社团提交了申请,请求加入”,几天之后,被排斥组得到的回复是“这个社团拒绝了你的申请”,而未受排斥组得到的回复是“这个社团接受了你的申请”。操纵完成后,要求被试填写操纵检验的问题,填写PANAS量表。

接着,被试进入产品选择环节。通过广告语及产品形象设计对拟人化产品进行描述(Puzakova et al.,2013)。实验二以3D数码相机(双镜头)为拟人化对象,非拟人化相机的两个镜头上下排列,采用第三人称对产品进行客观描述。拟人化相机的两个镜头并列排列,看起来像是人的眼睛,采用第一人称对产品进行描述。观看两则广告后,被试表明其产品选择结果。预测试(N=42)表明,与非拟人化条件相比,拟人化条件下的产品表现形式更具有人的特征(M拟人化=5.175,M非拟人化=2.317,t=9.468,p<0.001)。被试对拟人化产品与非拟人化产品的喜爱度没有显著差异(M拟人化=2.762,M非拟人化=2.238,t=0.973,p=0.336>0.1)。

随后,被试填写了类社会特征感知量表,包括“被赋予人类特征的物品让我觉得舒服”、“我愿意看到被赋予人类特征的物品”、“我愿意与被赋予人类特征的物品讲话”等6个问项(Niemyjska & Drat-Ruszczak,2013)。

最后,要求被试提供相应的基本信息,并检验其是否猜测出本次实验的目的。

2. 结果与讨论。实验二虽采用了不同的社会排斥操纵方法,但结果与实验一是一致的。与未受到排斥相比,受到排斥的被试感知到更高的排斥感(M受到排斥=4.548,M未受排斥=2.759,t=7.282,p<0.001),说明社会排斥的操纵是成功的。对被试情绪的分析发现,被试的积极与消极情绪均未受到排斥操纵的影响(积极情绪:M受到排斥=2.616,M未受排斥=2.826,t=-1.641,p=0.103>0.1;消极情绪:M受到排斥=2.336,M未受排斥=2.143,t=1.606,p=0.110>0.1)。

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将性别作为控制变量,社会排斥作为自变量(1=受到排斥,0=未受到排斥),拟人化产品选择与否作为因变量(1=选择,0=未选择)。回归结果表明,对于拟人化产品,受到排斥的被试其选择的可能性更高(β=0.698,χ2=4.676,p<0.05)。将社会排斥作为自变量,类社会特征感知作为因变量,结果表明受到排斥的被试类社会特征感知更强(β=0.618,t=3.373,p<0.001)。最后,社会排斥作为自变量,类社会特征感知作为中介变量,拟人化产品选择作为因变量,检验类社会特征感知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社会排斥对产品选择的影响减小,且不再显著(β=0.494,χ2=2.157,p=0.142>0.1)。采用Bootstrapping方法检验类社会特征感知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类社会特征感知的中介效应显著(95%CI=0.061,0.598),表明消费者对产品类社会特征的感知在社会排斥与拟人化产品选择间起到中介作用。假设2得到支持。

四、 研究结论与讨论

1. 理论意义。以往社会排斥对消费者产品选择影响的研究很少涉及拟人化产品。本研究基于社会排斥理论,探究了社会排斥对消费者拟人化产品选择的影响效应。实验一验证了与未受到排斥相比,受到社会排斥的消费者拟人化产品的购买意愿更高。实验二则通过产品选择的方式验证了受到社会排斥的消费者拟人化產品选择概率更高,并且产品的类社会特征感知是影响社会排斥对拟人化产品选择的内在机理。

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第一,以往社会排斥虽关注了消费者的产品选择问题,但并未关注社会排斥与拟人化产品的关系,本文拓展了社会排斥在消费行为领域的研究。第二,本文丰富了拟人化营销的研究,即拟人化产品更会吸引那些有过社会排斥经历或害怕受到他人排斥的消费者。第三,本文探讨了消费者产品类社会特征感知在社会排斥与拟人化产品消费间的作用路径,检验了类社会特征的中介效应,丰富了社会排斥与类社会特征感知的研究内容。

2. 研究局限与展望。尽管本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采用的是学生样本,为提升研究的精确性及可扩展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更多的采用现场实验研究的方式,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其次,本研究并未过多地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同时,为规避品牌熟悉度所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并未使用真实品牌。未来的研究可以对此进行拓展。最后,本研究的社会排斥,其影响源于对消费者社会排斥的启动,然而现实生活中,对于有过或害怕社会排斥的消费者则需结合大量调研或客观数据分析加以识别,因此,今后的研究中,可能从大数据分析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Niemyjska A, Drat-Ruszczak K.When there is nobody, angels begin to fly: Supernatural Imagery Elicited by a Loss of Social Conn- ection.Social Cognition,2013,31(1):57-71.

[2] Mead N L, Baumeister R F, Stillman T F, et al.Social exclusion causes people to spend and consume strategically in the serv- ice of affiliation[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1,37(5):902-919.

[3] 包敦安,董大海,孟祥华.浏览者感知发贴者类社会互动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1,8(7):1010-1020.

[4] 汪涛,谢志鹏.拟人化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36(1):38-45.

[5] 杜建政,夏冰丽.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6):981-98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号:7083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71072062);上海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号:13PIC071);上海交通大学SMC-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

作者简介:余明阳(1964-),男,汉族,浙江省宁波市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品牌管理;刘尊礼(1980-),男,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与品牌管理。

当代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再认识 篇12

一、理论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

社会思潮往往以某种理论或观点为基础, 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理论性也是社会思潮区别于社会心理的基本标志之一, 社会思潮的理论性具体表现为社会思潮的自觉性、稳定性与系统性, 而自发、感染与不稳定的社会心理构成社会思潮的基础。社会思潮以某一理论体系为基础, 往往体现出某种哲学观。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而又是社会思潮的思想观点和精神动力的来源。哲学往往体现出某一阶级或阶层利益与价值层面的诉求, 哲学具有阶级性。毛泽东指出:“各种哲学学说, 都是隶属于一定社会阶级的人们所创造的。这些人们的意识, 又是历史地被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决定。所有的哲学学说, 表现着一定社会阶级的需要, 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阶段。哲学的命运, 看哲学满足社会阶级的需要之程度如何而定。”[2]社会主义思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 深刻地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需求。而资产阶级思想确是以实证哲学为内核, 为资产阶级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统治服务。

事实证明, 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 必然会发挥出强大的物质力量。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没有革命的运动。”[3]在十八、十九世纪, 资产阶级哲学理论满足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利益需要, 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广大劳动人民需求, 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自由主义思潮的引领下, 推翻了封建专制, 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同样, 自共产主义学说诞生以来, 社会主义思潮以其科学性和价值性的高度统一, 实实在在地为无产阶级谋福祉, 获得了千百万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蓬勃发展。

反之, 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丧失群众基础的社会思潮必然暗淡无光、销声匿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法西斯主义与军国主义盛行与德意日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反动分子虽然猖狂一时, 但正义必然战胜邪恶, 在轴心国被击败之后, 独裁法西斯专政土崩瓦解, 其思想也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二、主流性与非主流性的辩证统一

根据某种思想理论与观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 可以分为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意识与不占统治地位的非主流思想意识。同样, 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 有主流思潮与非主流思潮之分。、

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4]在我国, 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代表全国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也就是说, 社会主义思潮“占据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多样性, 并不是对非主流社会思潮实施打压, 而是应该具体分析, 并且加以区别对待。非主流社会思潮中, 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为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 比如新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伪科学、新儒学等;另一类为对马克思主义无害的社会思潮。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 必须通过法律与政策的途径加以取缔, 抑制其产生的不良影响;而对于无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 应该遵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支持其发展, 进而促进交流与融合, 繁荣文化。加深对社会思潮特征的认识, 不但要理解名目繁多的各种“主义”、“思想”, 更要认识到社会思潮的主流性特征, 坚持主流性与非主流性的统一。

三、显性与隐形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普遍联系, 而普遍联系的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社会思潮同样有一个产生、变化、发展的历程。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过程即为显性与隐形的辩证统一过程。“一般来说, 一种理论观点的提出, 在它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之前, 它处于一种潜伏的状态, 一旦时机成熟, 就会浮出社会生活的表层, 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 对大众产生广泛的影响, 而一旦社会思潮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削弱, 这种社会思潮也会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5]。

梁启超认为, 社会思潮的传播都有一个周期性的过程, 即产生、发展、衰落、消亡。他把社会思潮的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蒙期 (生) , 第二阶段为会盛期 (住) , 第三阶段为蜕分期 (异) , 第四阶段为衰落期 (灭) 。按照梁启超的观点,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把第一阶段的启蒙期和第四阶段的衰落期看成社会思潮的隐形性特征, 而把第二阶段的会盛期和第三阶段的蜕分期看成社会思潮的显性特征。社会思潮表现为显性特征时, 波涛汹涌, 激荡千里, 对社会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甚至能导致社会革命和政权更替。例如, 自共产主义思潮诞生以来, 以其科学的真理性与联系群众尤其是工人阶级的实践性, 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让世界劳动人民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国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的世界统治秩序。

而在社会思潮表现为隐形特征时, 涓涓细流, 不为人知。当然, 表现为隐形特征的社会思潮, 并不是从思想文化领域中消失了, 而是以潜隐的方式或其他形式继续存在, 一旦时局动荡, 必然风云变幻, 再次吸引大众的视线。苏联巨变、东欧解体之后, 西方一些政要和右翼思想家迫不及待地放言“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 宣称“自由与民主的理念已无可匹敌, 历史的演进过程已经走完”。这些论调既不符合事实, 也不是西方学者的一致认识。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法国思想家德里达等许多西方学者认为, 前苏联与东欧剧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致, 它并没有给马克思主义本身带来伤筋动骨的损害, 而是使其变得更加纯洁、更有吸引力, 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 变成一个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中国, 向全世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 认清社会思潮的显性与隐形特征, 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 才能使无产阶级思想占据思想阵地。

四、复杂多样性与单一性的辩证统一

当今世界各民族、各国家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各种社会思潮在世界思想文化舞台上纷纷登场, 在各个领域表达不同的观点与价值倾向, 争夺话语权, 社会思潮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

社会思潮的复杂多样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争论。主要表现为各个理论、学说、主张对同一的社会热点与重大问题发表观点, 提出解决办法。例如, 在人类社会发展前途与未来的重大问题上, 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认为, 社会主义是通向奴役之路, 社会主义已经终结。而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 虽然社会主义运动暂时陷入低潮, 但社会主义暂时的挫折并不能否定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第二, 同一社会思潮内部的争论。主要表现为在对同一重大理论问题认识统一的前提下, 对其细节与子问题的争论。如新自由主义虽然坚持自由化与市场化, 但根据对传统自由放任原则的恢复力度和提出的政策主张看, 大体可以分为激进的新自由主义、温和的新自由主义、创新的新自由主义三类。除了一致对外, 这三派之间也存在不同的争论与见解。第三, 社会思潮的范围广泛, 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政治社会思潮、经济社会思潮、伦理社会思潮等, 从而对大众产生广泛的影响。

与社会思潮的复杂多样性相比, 其单一性尤为特殊。一方面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就比如万花丛中一点绿, 特殊的地位使其不得不思考如何面对其他多样性的社会思潮。在我国, 就体现为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另一方面, 虽然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异彩纷呈, 但还是表现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斗争。在西方社会中的一些政要和右翼学者看来, 是如何抑制社会主义这个单一社会思潮;而在我国看来, 是如何防止单一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 坚持与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

对社会思潮的内涵与特征的研究是社会思潮研究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原理, 才能对社会思潮特征进行深入的辨析。深入认识当今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 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多样性社会思潮的引领, 加强社会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 探索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规律意义重大。

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性的社会思潮, 必须深刻认识当代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以往对社会思潮基本特征认识的文章侧重对社会思潮单一特点的描述与论证, 如政治性、实践性、多样性等, 而本文以辩证分析的方法对当代社会思潮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本文认为, 当代社会思潮呈现出理论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主流性与非主流型的辩证统一、显性与隐形的辩证统一等特征。

关键词:社会思潮,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第1卷) .中华书局.

[2]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17.

[3]列宁.列宁全集 (第6卷) .人民出版社, 1986年, 第2版, 第2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第98页.

上一篇:控制管理体系下一篇:重点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