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医疗

2024-10-26

整体医疗(通用7篇)

整体医疗 篇1

《现代医院整体医疗理论与实践》由林均才任名誉主编, 向月应、王庆林任主编。作者在经过10年深入研究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现代医院整体医疗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包括整体医疗的动因与理论基础, 整体医疗概念, 整体医疗中的全程全方位服务模式, 对患者的评估和健康管理, 整体医疗中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整体医疗在医院管理和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应用等。观点新颖, 阐述简明,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科学性, 实用性强, 对医院开展整体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该书由国家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作序, 适合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该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 定价:28.00元。

整体医疗 篇2

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北京亿百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我国医院已进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型的数字化医疗设备在医院中使用,各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医疗临床信息系统正在普及。

作为医疗行业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医院信息系统(HIS)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网络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用于日常医疗信息交换的业务网以及实时获取Internet信息资源的办公网。其中的医院业务网是医院业务开展的平台,为了保障安全,业务网与办公网之间进行了物理隔离。然而,随着业务网应用的深入,业务网内网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成为影响其正常运行的重大隐患,例如人员的非法接入、因员工滥用移动存储导致的信息泄漏,违规使用BT等P2P软件造成的带宽滥用等。为了保障内网安全,深化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医院迫切需要一套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挑战

 外来人员非法接入给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 业务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导致的操作系统补丁无法及时更新,安全漏洞无法及时解决。

 员工滥用移动存储设备造成的信息泄露和病毒泛滥。

 内部人员滥用P2P软件,工作时间在线观看流媒体视频造成网络带宽被占用,工作效率下降。

 终端主机硬件信息统计困难,企业中IT资产不明确,传统的IT管理部门缺少高效可靠的IT管理方法。

 由于信息安全设备日益增加,面对各种信息安问题时信息企业中的IT管理者缺少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平台。

整体解决方案架构

医疗行业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从以下几点解决问题:

1、网络安全:防火墙、VPN、入侵检测,AAA认证服务器

2、终端安全解决方案:防病毒、上网行为管理、桌面安全管理

3、数据安全:备份与恢复,数据防护,安全审计

4、综合管理:应用监控,安全监控与事件管理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图

整体解决方案说明:

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端点防毒

概述:

企业目前面临着利用端点设备中的漏洞,更为隐蔽、目标性更强、旨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威胁。多种上述复杂威胁会避开传统的安全解决方案,使企业容易成为数据窃取和操控的受害者、造成关键业务服务中断并导致公司品牌和声誉受损。为了提前应对这些隐蔽多变的新型安全威胁,企业必须升级他们的端点防护措施。

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 让企业能够采用更为有效的整体方法,来保护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和服务器等端点。其中结合了五种基本安全技术,可针对各种已知威胁和未知威胁主动提供最高级别的防护,这些威胁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间谍软件、广告软件、Rootkit 和零日攻击。该产品将业界领先的防病毒软件、反间谍软件和防火墙与先进的主动防护技术集成到一个可部署代理中,通过中央管理控制台进行管理。而且,管理员可以根据他们的具体需要,轻松禁用或启用上述任何技术。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 实现无缝的多层端点防护,可提供:

• 高级威胁防御 — 超越基于特征的传统文件扫描方法,可针对企业内外的各种已知威胁和未知威胁提供全面的端点防护。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 通过可自动分析应用程序行为和网络通信的最佳技术提供高级主动防护,同时包含其它多种工具,可限制高风险的设备和

应用程序行为。

• 简化的整体端点防护方法 — 通过将多种基本端点安全技术整合为一个代理,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 非常便于安装、维护和更新,让企业能够在节省时间和成本的同时保护资产和业务。其自动安全更新可针对最新威胁提供无忧防护。另外,该产品提供统一的管理控制台,它具备图形报告、集中日志记录和阈值警报等功能,为管理员提供全面的端点可见性。

统一的防控制管理平台

主要功能:

 无缝集成了一些基本技术,如防病毒、反间谍软件、防火墙、入侵防御、设备和应用程序控制。

 只需要一个代理,通过一个管理控制台即可进行管理。 由终端安全领域的市场领导者提供无可匹敌的终端防护。

 无需对每个终端额外部署软件即可立即进行 NAC 升级。

 为所有 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 技术和 Symantec Network Access Control 提供一个代理。为管理所有 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 技术和 Symantec Network Access Control 提供一个集成的界面。

 控制可以连接到计算机的外设以及这些外设的使用方式。它可以锁定一个终端,阻止其与拇指驱动器、CD 刻录机、打印机和其他 USB 设备相连。 防止敏感的机密信息从终端被提取或窃取(数据泄漏)。 防止终端被通过外设传播的病毒感染。

端点防毒与准入控制无缝结合

主要优势

 阻截恶意软件,如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间谍软件、恶意软件、bot、零日威胁和

rootkit。

 防止安全违规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管理开销。降低保障终端安全的总拥有成本。 最佳的客户端和服务器性能优化客户端启动时间和程序调用时间为不同大小和环境的客户提供全面保护和更佳的性能。

Symantec Network Access Control——网络准入控制 概述:

企业中的各个端点处于受控状态,这对 IT 基础架构及其相关业务操作的整体安全性和可用性具有重要影响。新一轮的复杂犯罪软件不仅以特定公司为目标,而且以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为目标,将其作为后门侵入点来攻击这些企业的业务运作和重要资源。企业要保护自身免遭这些有目标威胁的侵扰,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保证每个端点都始终遵从企业安全和配置管理策略。如果企业无法保证遵从端点策略,就会面临一系列威胁,包括恶意代码在整个企业内扩散、核心业务服务中断、增加 IT 恢复和管理成本、泄漏机密信息、公司品牌受损以及因不遵从相关法规而被罚款。

Symantec Network Access Control 使企业能够确保正确配置及设置用户端点的安全状态,其中包括现场员工、远程员工、访客、承包商以及临时工作者的端点,然后才允许他们访问企业网络中的资源。该解决方案能够发现并评估端点遵从状态,设置正确的网络访问权限并提供补救功能,确保符合端点安全策略和标准。Symantec Network Access Control 独立于网络操作系统,能够与任何网络基础架构轻松集成,所以与竞争对手的解决方案相比,其实施更加全面、速度更快且更加经济有效。

通过利用 Symantec Network Access Control 的端点遵从验证和实施功能,企业可以: • 减少恶意代码(如病毒、蠕虫、间谍软件和其它形式的犯罪软件)的传播 • 通过对访问企业网络的不受控端点和受控端点加强控制,降低风险 • 为最终用户提供更高的网络可用性,并减少服务中断的情况 • 通过近乎实时端点遵从数据获得可验证的企业遵从信息

• 企业级集中管理架构将总体拥有成本降至最低

• 验证对防病毒软件和客户端防火墙技术这样的端点安全产品投资是否得当

Symantec Network Access Control 架构

主要功能:

 阻止或隔离不遵从的设备,防止其访问公司网络和资源。

 按照预定义的模板对主机完整性进行测试(如补丁级别、服务包、防病毒软件和个人防火墙状态),并且根据企业环境量身定制自定义检查。 对公司网络内外的受管理和未加管理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和服务器提供全方位的终端防护。

 与 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 11.0 无缝集成。

网络准入控制流程

主要优势:

 减少恶意代码(如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间谍软件和其他形式的犯罪软件)的传播机会

 为最终用户提供更高的网络可用性,并减少服务中断的情况。

 通过近乎实时的终端遵从检查获得可验证的企业遵从信息

 验证对防病毒软件和客户端防火墙这样的终端安全产品投资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Veritas NetBackup平台——新一代数据保护

概述:

作为企业备份和恢复领域毋庸置疑的市场领先解决方案,Veritas NetBackup 能够为企业

备份和恢复环境提供无可匹敌的数据保护。通过实施能够对整个企业的台式机、远程办公室和数据中心提供保护的统一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将成本和复杂性降至最低。NetBackup 提供了简化的集中式实时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备份和恢复的方方面面,包括基于磁盘和基于磁带的数据保护它可以充分发挥磁盘的功能,以进行比以往更快速、更可靠、更安全的备份和恢复。通过使用存储生命周期策略来创建存储层并在整个生命周期自动移动备份数据来实现服务水平协议(SLA)的承诺。此外,通过利用集成的 Bare Metal Restore™ 实现了高级的自动灾难恢复,从而在任何平台上,15 分钟之内即可进行全面的系统恢复,同时能够实现关键应用程序的全面恢复。为了在数据发往异地进行长期存储之前确保其安全,NetBackup 提供了各种授权和访问控制以及加密选件。

NetBackup 管理控制台提供了一个中心位置来进行 NetBackup 设置和管理。

主要功能:

 提供单一平台,用于跨越存储层、位置和操作系统来管理、保护和恢复数据。 具有基于磁盘的高级数据保护功能,包括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全新的虚拟磁带库(VTL)控制、对第三方磁盘硬件设备的支持,以及更多快照功能。 为虚拟环境、关键应用程序、数据库和服务器提供集成的数据保护和恢复能力。

优于 VTL:伸缩性更强、成本更低、任意磁盘、全球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核心和远程办公室

主要优势:

 通过实施能够对整个企业的台式机、远程办公室和数据中心提供保护的统一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将成本和复杂性降至最低。 凭借磁盘式快速备份满足备份时间要求、提高存储利用率,并且在多供应商存储环境中支持更多灵活的灾难恢复计划。

 可以为 VMWare 环境以及 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07 等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和大型数据库提供高级防护,从而能够以更少的人力管理更多的数据。

LANDesk ——IT管理套件 概述:

在企业网络中,终端设备是最终用户感受最为直接的地方。对于IT管理人员来说,终端的管理通常最为繁琐,频繁的软件补丁和升级、终端系统重装和维护、管理经常变化的设备资产等,使得网络管理者很忙碌。

怎么才能简化繁琐的终端系统管理呢?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公司Adecco利用蓝代斯克管理套件,对其荷兰170个办事处和比利时160个办事处的近2千台终端系统进行管理,仅需要20分钟,就完成了对所有终端设备的软件升级工作。

蓝代斯克管理套件是一个集成的IT管理解决方案,能够让企业用户集中管理整个企业的IT管理任务,包括系统管理、设备发现、库存/IT资产管理、操作系统镜像和迁移、软件分发和软件许可监控等——所有的任务只需在单一控制台上即可实现。®

IT专家针对整体基础架构更多的控制力及简单的管理

主要功能:

 资产管理——对于诸如“我的企业有多少台电脑?都分别是什么操作系统?哪些系统应该升级了?” 这些一直困扰管理人员的问题,可以利用蓝代斯克管理套件中的IT资产管理功能解决。在它的帮助下,管理人员通过控制界面就可以对所有设备的相关信息一览无余,可以远程确定系统升级方案而无须到现场打开机箱后再做决定。

 通过Internet安全地管理——蓝代斯克管理套件中采用的LANDesk管理网关,使IT管理人员能够通过互联网安全地管理系统——即使是在公司防火墙之外的系统,也能清晰掌握其系统状况。这种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了原有互联网连接和基础设施,无需VPN也无需专门租用线路就可以进行终端的安全和配置管理。

 支持英特尔AMT技术——LANDesk管理套件支持英特尔AMT技术,使IT管理人员能够发现带外设备并远程修复系统。即使远程计算机没有响应,也能够借助扩展的恢复和故障发现及修复工具,从单一的集中控制台上远程解决问题。

 远程控制——相信大多数IT管理员都使用过PC Anywhere或者VNC这样的远程控制软件,蓝代斯克管理套件的远程控制模式之一就类似于上述软件,同时还提供了远程咨询的模式。

 软件许可监控——蓝代斯克软件许可监控功能可以让管理员对企业内用户的应用了若指掌,并针对不同使用率的用户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这一功能还能禁止违规软件(如游戏和聊天工具)的运行。

 操作系统分发——只需对IT管理员的工作做简单统计,不难发现最让管理员头疼的工作就是反复安装操作系统。蓝代斯克管理套件中的操作系统分发功能可以解除这一痛苦,它可以在一个任务中实现批量的安装工作,从而几倍、十几倍地提升操作系统安装的效率。

轻松的发现企业中的计算机资产及变更

主要优势:

 通过一个全面管理解决方案管理所有的系统以及复杂网络环境中的所有用户,为您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软件自带的工具能在任何网络环境中对用户进行支持,从而降低了对helpdesk的使用需求和相关成本。

 随时保持补丁的最新状态以及系统更新的及时性,维护系统级别的安全策略,从而保障了用户的生产力,并减少了资源需求。 超高效率、容错设计的专利软件分发技术帮助您节省时间和网络带宽。 综合软件证书监控功能可帮助您降低软件证书成本并快速响应审计需求。 轻松简便地向新操作系统配置用户及用户设置,从而推进效率的提升。

Websense Web Security Suite——上网行为管理

概述:

Websense® Web Security Suite™ 为领先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除了包含 Websense

Enterprise 的全部功能之外,Web Security Suite™ 还可协助企业防范新兴及现有的Web 威胁。它可以防范间谍软件、恶意行动代码(MMC)、网络诈骗攻击、傀儡网络、病毒及其它威胁。与其它一些解决方案不同,Websense 还可以封锁间谍软件和键盘侧录程序的反向信道通讯,进而避免企业遭受攻击的损失;网页信誉(Web reputation)可评定网站信用等级,针对可疑的网站内容进行封锁,以避免可疑内容造成的损失。

使用 100 多个专利程序与系统扫描分析新兴及复杂的安全威胁

主要功能:

 提供业界领先的 Web 过滤功能——透过业界最完整的超过 3 千 5 百万条网页数据库及超过 90 种类别的弹性管理,控管使用者上网行为,避免不必要的网页浏览带来的威胁。

 动态管理网络带宽使用——可控管高流量应用如在线流媒体、P2P软件等。

 在已知威胁到达端点之前予以封锁——Websense Web Security Suite 可辨识恶意网站、协议、应用程序和(连接端口为80或非80端口的)HTTP流量等安全威胁,并在因特网网关上封锁其访问。

 减少与威胁的接触时间——Websense ThreatSeeker 技术提供的实时安全更新,在发现新的高风险威胁后,5分钟内即会自动启动,无需人工介入。 管理即时 IM 和 IM 附件——Websense Web SecuritySuite 填补了 IM 通讯中既有的安全性和遵从性漏洞,从而避免了巨大的知识财产盗窃及恶意攻击风险。

深度挖掘调查报告

主要优势:

 超过 10 类 Proxy Avoidance Protocol 与 Web Categories 能阻挡使用者穿透快取与防火墙的意图  超过 90 次Security Updates(RTSU)平均每天发布,频率可达数分钟一次  超过 8,500 次(2007 Q2)Real-Time Security Updates(RTSU)在 2007 Q2 间  超过 6 亿个每周根据恶意内容的风险与网页声誉扫描 URL  超过 50%2008 年市占率,根据 Gartner 2007 年 7 月公布的报告  超过 3,500 万个 网站存在于 Websense Master Database 中

 超过 90 种 网站类别,每个类别都有不同的策略设定与处理方式

整体医疗 篇3

1护患沟通

护患有效沟通有利于开展整体护理, 呼唤建立平等、理解、合作的关系有利于双方的沟通。护士要有较高的医德修养和理论技术水平, 尊重、理解、同情患者,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 采取相应措施尽量使其满意。护士利用语言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思想、情感,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 给予安慰、鼓励、启发、诱导, 使患者以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护患有效沟通还可协调多方面的力量, 促进患者的康复。护士角色联络着多方关系:医师、医技、后勤人员、陪护家属及患者, 护士要善于协调沟通这多方关系。对此, 我科室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医务人员佩戴上岗证, 向患者介绍科护士长、主管医师及各个护士的基本情况, 每周召开患者和家属参加的工休座谈会, 设立患者意见本等。通过种种有效沟通, 我科患者的满意率达到99.5%, 同时大大减少了医患纠纷。

2医护沟通

医护建立交流、协作、互补性关系, 有利于提高医护质量。医师护士分工不同, 共同承担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护士要了解医师对护士的角色期望:医学理论水平高、技术精, 执行医嘱准确及时, 观察病情细致, 这就要求每个护士要不断地进行业务学习, 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还应积极向医师请教学习新知识、新问题, 参加查房及疑难病例的讨论, 在讨论中医护各自从专业角度提出见解, 实现知识互补。我科每周还召开1次医护联系会, 对各自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改进。由于医护团结协作, 我科医护质量得到共同提高。

3护际沟通

3.1 护际垂直沟通

护理部、护士长、护士各层级有效沟通, 有序运用才能使医院护理工作有序正常运行。护理部、护士长的组织很重要, 如召开护士大会、护理技术操作比赛、论文交流、定期学术讲座、护理会诊等都是上下沟通交流的方式。护士长在上下沟通中应起桥梁作用, 及时传达上级任务、要求, 反映护士心声。

3.2 护际平行沟通

一个护理单元、病区应是一个团结友爱和谐的战斗集体, 护士间有效沟通可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理论技术水平。新老护士交流经验, 取长补短, 每周进行业务学习、护理查房, 共同提高业务素质。科室形成了比学习、钻业务的好风气, 使整体化护理开展顺利。作为一名临床护士, 我们应自觉的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 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 做好本职工作, 更好的帮助患者康复。有效的人际沟通, 有利于信息交流, 获得大量医疗护理康复新知识, 有利于开展整体护理,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因此, 护士在平凡的工作中, 不仅要不断地钻研业务技术, 还要注重人际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做好有效沟通,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整体医疗 篇4

全面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北京航天总医院代院长、党委书记

马洪山

传统的医疗质量是指医疗服务通过医务人员遵循医疗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实施有效评价和控制所达到的医疗技术效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需求的变化,医疗质量概念外延扩大,内涵更加丰富,已涉及医疗效率、费用控制、服务态度、营养、卫生环境、对病人价值观的尊重等多方面因素,成为医院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技术服务水平、设施环境条件、费用水平、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由于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都要通过医疗质量体现出来,所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现代医疗质量观,从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医疗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我院近几年狠抓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并贯穿病人就医的全过程。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加强对医疗秩序、规章制度、医疗作风的整顿,成立了以院长为首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科室成立质量质控小组,制定了质量管理工作条例,规定明确的奖惩办法。为稳步提高医疗质量打下了基础;第二步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开展临床科研和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并筹措资金充实必备的仪器设备,改善诊疗手段,开辟新的科室;第三步是加强医疗质量全面管理,进行医疗质量考核,及时收集、加工、整理、分析反映医疗服务质量的数据,为对医疗服务质量实施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进行质量分析和质量评价。

根据医院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决定医疗质量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的因素是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设备、科研能力、管理水平,以及这些因素的结合程度,即是否有机地形成了医疗工作合力,其中管理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几年来,我院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综合管理为基础,着重抓整章建制,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工作质量标准化,其内容包扩两大类:一类是属于技术标准,直接关系到质量的控制;另一类是属于对质量进行衡量的标准,对每一医疗过程进行终末评价,各部门、各工种,包括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等都制定这两类标准。如果各项工作都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就实现了质量管理愿望。

管理工作必须首先抓好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监督执行。这是保证医院系统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建立、健全了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化管理为尺度,以量化计分为方法,归口管理的医院质量管理和改进的院、科两级组织体系,建立了医疗、护理、后勤、综合四个考核组,按照各级各类考核标准,随机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考核评价与利益分配相挂钩,形成了硬性的、可操作性的质量考核体系。医院一级由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对全院的医疗质量进行监督、考核、控制、评价,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输血委员会、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委员会等会议),重要质量问题及时汇报主管院长。科室一级成立科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科主任主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对本科室质量问题提出具体改进及督办措施,会议记录备查。

其次,完善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制度体系。质量管理职能部门以《北京地区医院评审实施细则》为指导,以核心制度为重点,充实、完善、修订了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应急预案,经临床试行反复修改,充分体现了制度的程序性、实用性、规范性。为医院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规范医疗行为、实施安全医疗提供重要的保障。

第三,完善针对业务质量管理与改进的纵向管理体系。新业务实行准入制度,由准备实行新业务的科室收集资料,填写申报表;由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调查分析,提出意见;由不同级别的审批机关审核批准实施。现有核心业务实行备案制度,由各临床科室汇总现在开展的核心业务,完善业务技术规范,交由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备案管理。

第四,完善针对部门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横向管理体系。参照医院评审的要求,我院从内科、外科、护理、门诊、急诊、重症监护、检验、医学影像、药事、输血、医院感染、病历质量十二个领域提出了具体的质量管理与改进措施,其中以急诊、重症监护、输血和医院感染为重点。

第五、制定四种保持医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的工作流程。

(一)科室质量综合评价流程:质量管理部门按照“统一化的要求、标准化的表格、规范化的程序”,每日参加科室早交班、三级查房、运行中病历检查,在广覆盖的基础上兼顾重点,发现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并按期复检。综合评价结果在院基层科主任例会上公布,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二)院长查房流程:医院各职能处室随院长对科室进行综合测评和现场办公,汇总各职能处室和科室自身反映的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月一次。

(三)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制定了各科室医疗纠纷接待处理的规范和流程,发现医疗纠纷背后的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收集、分析、反馈、处理。

(四)重点患者管理流程:质量管理部门对全院每一位重点患者(特殊社会背景、大额费用、中等以上手术、有纠纷倾向)每日逐一督察访视,通过参加科室对重点患者的全院大会诊、死亡病例讨论、术前讨论等工作,在解决临床问题的同时,发现质量管理方面的缺陷。

通过上述四种渠道搜集到医院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利用医院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医院级组织体系,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是员工的问题则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如果是制度的问题则完善与补充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医院级制度体系,最后以《临床质量管理改进建议书》的形式反馈给科室,医院质量管理与改进的科室级组织体系落实质量改进措施,并以《临床质量管理改进回复书》的形式反馈质量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对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典型事例进行剖析,找出根源,分析原因,明确责任,提出要求,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六、改进管理手段,更新管理方法,转移工作重心,抓好决定质量水准的关键环节。管理上更加突出医疗质量的全程监控,制订质量控制措施,开展质量教育活动,修订质量考评标准,完善质量考评制度,质量管理部门全面实行了表格化管理,以量化积分的方式加以落实,通过分解目标,合理分工,将质量监控、管理工作渗透到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季、每一年的工作中去。这样做即便于及时统计、分析,又避免了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偏差,管理逐步由“主观”向“客观”,由“感性”向“量化”,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迈进。

几年来,通过不断的加强医院质量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发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横向和纵向管理的效能,使医院质量管理走上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轨道,持续改进医院质量。

二、以重点专科建设为中心,着重抓科研、新技术的应用

重点专科的水平是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几年来,我们克服了过去科室平均发展的弊病,根据科室和专业需要,有选择性的引进人才,促进医院专业技术的大发展。把重点专科的建设纳入了医院业务建设的主攻方向,重点专科建设,是在人力、设备条件、技术提高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必要的保障。在选题方面进行研究、指导。通过临床科研,开展新的诊疗技术,以此来直接提高医疗技术能力。如消化科开展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心内科开展的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治疗,骨科研制的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手外伤等,在重点专科建设带动下,三年来全院开展新技术成果300多项,充分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

努力加强学科建设,为确保医疗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提出了以“建立一个体系、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三项技术、建设四个中心、新增五个科室”为中心内容的“2005年一2010年医院发展规划”和“2015年愿景目标”,确立了十一五期间“六个达到”的奋斗目标,极大地鼓舞了职工士气。其次,发展优势,形成特色。在学科发展上,我们坚持固强扶弱,既保持和发扬传统优势,又勇于开拓创新,形成新特色。加大人才引进,新组建了医学整形美容科、内分泌科,介入治疗和微创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建立了综合实验室和解剖实验室,配备了必要的仪器,为科研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使科研人员有用武之地。第三,明确目标,实现发展。移植技术是我院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我们充分利用医院的综合技术和发展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提升医院学科建设的起点和支撑,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以提高医疗技术为重点,着重抓医务人员的培养提高

医学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的高低,提高医学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为造就具有较高医学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技术队伍,我们采取重点提高和普遍教育相结合,抓技术干部提高为主和管理干部教育相结合;提高临床应用技术为主和提高外语、基础理论相结合;以在职提高为主和外出进修、参观、学术交流相结合。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环节的管理:第一,根据不同对象确定提高的方向,高级职称人员,多数是所在学科的带头人,要求他们搞好学术交流,做好传、帮、带。中级职称人员,有计划的选派他们到国内各先进医院进修或进行专题学习,使他们尽快掌握最新技术;低年资医师则着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狠抓基础工作和薄弱环节,强化“三基训练”,注重“三严管理”,从基础质量、基本建设、基本队伍、基础设施、基本素质这些固根本、管长远、有后劲的工作做起,全面提升人员素质。护士和其他卫技人员也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确定提高方向。第二,加强在职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每周都有全院讲课,广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还举办在职研究生班和护理专科班、本科班等。第三,加强外语学习,举办了不同级别的各类外语培训班。第四,定期进行业务考核。

有了较高水平的医学专业技术,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医疗管理水平。医疗服务活动是一个全方位、多环节的过程,除了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外,保障医疗活动的人员如政工、行管、后勤等在医疗质量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保障人员和保障工作的作用更加明显,我们已把它和医疗工作放在了同等地位来对待。在这方面我们做的部分工作有:增设各种便民设施,统一调换门诊各科室的诊桌、诊椅及候诊椅,为病人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门诊大厅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张贴常用药物、检查价格表,在各候诊区域安装了闭路电视、触摸式电脑费用实时查询系统,方便病人实时查询,深受患者及其亲属好评。另外,统一、完善了全院的标识系统,按照醒目、易懂、规范、统一的原则,完善工作区域内各种路标和指示牌,方便病人就诊;调整门诊布局,扩大内、外科诊疗空间,完全满足了病人的就医要求。

倡导和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开设了节假日和双休日专家门诊,常规门诊每日提前30分钟开诊,口腔科根据病人需要还开设了夜间门诊;实行实名制挂号并开展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工作,增设了预约挂号和电话咨询服务项目,建立医生和病人的预约联系卡,坚持对出院病人追踪随访,建立健康档案,门诊窗口单位全部实行了中午连班制,门诊化验单查询系统联网,有利于对化验结果的统一管理,也便于患者查找化验单,手术室实行24小时开放。注重融洽医患关系,努力拓宽渠道,强化监督。设立意见箱和院长信箱,主管部门定期开箱,及时回复。我院常年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即优良的质量、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患者满意),各级各类人员还根据各自不同的工作特点规定了优质服务的要求和标准。还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患者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在基层科主任例会进行点评,督促其整改。并及时根据患者需求调整服务计划,有效地推动了医院的相关工作。

我院在病人就诊流程,就诊环境,病人就餐等后勤保障方面做了许多改进,如在优化流程方面,我院新建急诊输液观察大厅,畅通“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危重病人检查、缴费、取药、住院全程陪护,增设院前急救队伍,开通“空巢家庭呼救系统”;设立导医咨询台、预检筛查门诊;增设了简易门诊、疼痛门诊、便民药房等病人需求高的特色门诊和项目;实行划价收费一条龙服务,减少病人排队等候时间等等。开设院长接待日。

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实行统一招标,主渠道进药,杜绝医疗服务收入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现象,狠抓收受药品回扣等现象。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严禁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加强医药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实行价格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提高收费透明度。

整体医疗 篇5

为了明确上海市康复设备目前的发展现状和配置情况,本研究对上海市医疗机构2013年康复设备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开展调查与分析,以明确配备现状与问题,为上海市康复设备配置与规划提供支撑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调查机构基于2014年上海市登记在册的医疗机构清单,采用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其中,综合医院与康复医院采取普查方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每个区(县)30%的抽样比例四舍五入、每区(县)不低于2家的原则,使用Excel 2007中的RANDBETWEEN函数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电子版问卷219份,其中综合医院116份、康复医院5份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份。三类机构实际回收问卷分别为96份、5份、90份,总回收率87.21%,其中有效问卷分别为94份、5份和78份。本文针对明确设置康复科室的91家综合医院、5家康复医院和6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设备配备情况进行分析。

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设备分别按照原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和《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一轮发展设置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设备清单进行问卷设计。

设备功能类别是指承担同一类功能的设备的集合;设备配备率是指机构已配备设备数与应配备设备数之比,以衡量某类设备的配备情况;设备整体使用情况用于衡量设备整体利用情况,是指设备年实际开机时数与年应开机时数之比,由填表机构按0分~10分填写,利用率小于5%记为0分,利用率大于95%记为10分。

2 结果

2.1 康复设备配备情况

2.1.1 配备率和配备顺位

根据各类医疗机构基本建设标准,综合医院康复科应配备康复设备9类65种,康复医院应配备康复设备7类67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康复设备7类61种。调查显示,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配备率分别为50.79%、71.15%和17.77%,三类机构康复设备配备率参差不齐。

调查机构不同类别康复设备的平均配备率如表1所示:综合医院配备率最高的是信息化设备类(78.89%),最低的为康复工程类(13.33%);康复医院配备率最高的是运动治疗类(82.50%),最低的为信息化设备类和康复评定类(40.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率均未超过35%,配备率最高的是物理治疗类(34.36%),信息化设备类完全未配备。

不同康复设备的配备率顺位(表2)显示,综合医院配备率居前10位的设备其配备率均高于75%,康复医院配备率居前10位的设备5家机构全部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率居前10位的设备中仅有3项配备率高于60%。

2.1.2 达标情况

对照各机构康复设备的配备标准,91家综合医院9类设备功能类别中达标情况最好的为信息化设备类(72家),其次为急救设备类(26家),达标情况最差的两类为物理因子治疗类(2家)和运动治疗类(1家);5家康复医院中,作业治疗类、信息化设备类和认知言语治疗类分别有3家、2家和1家机构达标,其他功能类别均无机构达标;6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未达标。

2.1.3 差距分析

综合医院应配备的65种康复设备中,没有未配备的设备;康复医院应配备的67种设备中,完全未配备的设备有2种(2.99%),分别是中药药浴和步态跑台浴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的61种设备中,完全未配备的设备有5种(8.20%),分别是语言训练系统(启智博士)、热敷袋加热箱(包括热敷袋20支)、体外反搏仪、生命信息治疗仪和插棍吊兜。

2.2 康复设备整体使用情况

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设备整体使用情况的平均分分别为8.22分、8.86分和6.83分。综合医院已配备的康复设备中,评分较好(8分以上,下同)的有29种(45.08%);康复医院已配备设备中,评分较好的有49种(75.3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配备康复设备中,评分较好的仅11种(19.64%)。

不同类别康复设备的整体使用情况(表3)显示,综合医院使用情况最好的是信息化设备类和物理因子治疗类,这与设备配备情况相一致;康复医院使用情况最好的分别是信息化设备类、运动治疗类和传统康复治疗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设备使用情况相对较差,使用较好的是急救设备类和物理治疗类。综合医院中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类、急救类设备使用情况较差,康复医院中认知言语治疗类设备使用情况较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语言训练类设备使用情况较差。

3 讨论与建议

3.1 康复设备配备率较低,应推进基本设备配置

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传统范畴,它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可以说,康复医疗服务是以治疗技术(而非药物)为主的医疗服务。康复设备贯穿服务始终,健全的设备配备是提供良好康复服务的基础。本次调查显示,所有调查机构康复设备配置均未达到标准,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配备差距率分别为49.23%、36.42%和82.30%,部分机构甚至有超过一半设备未配备。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是由我国康复事业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康复医学、人才、技术等整体水平相对薄弱,康复意识相对淡薄的条件下,康复资源建设难以得到重视,设备也难以实现标准配置。若无法达到标准配置,康复服务体系职能就难以有效实现,就无法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因此,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需首先推进机构基本设备配置,为康复服务能力建设提供条件保障。

3.2 康复设备整体使用情况层次不齐,设备使用有待加强

康复设备的整体使用情况体现了设备使用的效率,是评估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综合医院和康复医院的设备使用情况相对较好(平均分均在8分以上),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使用情况则差强人意(平均分仅为6.83分)。这可能是由于康复作为新领域,技术水平相对薄弱,专业人才十分短缺[4];社区病源少、需求小,易出现设备闲置,导致使用效率低;康复作为不受重视的医疗服务,在基层的价值更得不到认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配备多基于科室设置的需要。言语听力康复是康复需求的重要方面[5,6],但研究显示,三类机构的言语训练类设备整体使用情况普遍不理想,这可能由于康复服务提供存在人才和技术瓶颈,导致设备无人会用,使用效率很低。因此,康复服务建设亟需加强相关康复人员的技术培训与学习,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3.3 康复设备配备应与现代康复理念相结合

现代康复讲求全面、按流程康复,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按照从评估患者功能,到方案制订、实施,再到环境、辅具的改造等一系列流程提供个性化康复服务[7,8]。本次调查显示,综合医院的康复工程类、康复医院的康复评定类设备配备率相对较低,这与我国目前存在的“重康复,轻评定”现象相吻合[9,10]。康复评定作为制订康复计划的前提和评价治疗效果的客观标准,必须贯穿康复治疗的始终。而康复工程作为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组成,通过环境改造和辅助器具的定改制,提升医疗康复作用[11],保障患者功能最大程度地恢复。康复技术与理念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到资源的配置。因此,康复服务建设必须做好技术与理念储备,加强康复评定与康复工程人才、技术与设备等的建设,从而实现全面、按流程的现代康复,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本文链接]http://doi.org/10.13688/j.cnki.chr.2016.15232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康复设备的配备及整体使用情况,发现设备配备与使用的问题。方法 :通过自设问卷调查上海市三类医疗机构康复设备配备和使用情况,分析设备配备、使用及达标情况。结果 :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设备配备率分别为50.79%、71.15%和17.77%;不同类别康复设备的平均配备率最高为78.89%,最低为0.00%,有7种设备完全未配备;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设备整体使用情况的平均分分别为8.22分、8.86分和6.83分。结论 :上海市三类医疗机构康复设备配备率较低,应推进基本设备配置;康复设备整体使用情况层次不齐,设备使用有待加强;康复设备配备应与现代康复理念相结合。

关键词:康复设备,配备情况,整体使用情况,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伤残的预防与康复[EB/OL].(1982-08-24)[2015-11-29].http://www.who.int/disabilities/publications/zh/.

[2]傅道元,礼国庆.康复医学设备现状与发展方向浅析[J].集成技术,2013(4):74-78.

[3]曾耀莹.康复补牢[J].中国医院院长,2014(5):42-47.

[4]郑洁皎,俞卓伟,张炜,等.上海市康复医疗资源调查报告[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2):143-147.

[5]田野.我国听力残疾人口康复服务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大学,2008.

[6]彭虹,卫冬洁,曲成毅,等.北京市言语残疾人康复需求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8):791-794.

[7]谢斌,王宁华.英国康复医疗体系现状的概况与借鉴[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94-95.

[8]李建军.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1-4.

[9]林洪生.谈谈“重治疗,轻康复”的认识误区[J].抗癌之窗,2012(5):5-7.

[10]马力.康复科的特有工作模式——康复评定[C]//康复医学科主任论坛.2008康复医学科主任论坛论文集.[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08:30-35.

整体医疗 篇6

1 表彰先进, 营造大搞科研的良好氛围

该院从2008年开始, 每2~3年举行1次全院科技大会。2013年上半年该院举办2012年科技表彰大会, 对2010年、2011年度的科研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对该院不仅在临床工作中勤奋工作、科研工作中也敢为人先的同志进行表彰, 大会极大地鼓舞了全院职工大兴科研的信心和决心, 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营造了一个科教兴院、搞科研光荣的良好氛围。通过举办科技表彰大会, 我们明显发现医院科研人才多了, 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竞争明显激烈了, 真正做到科研带动技术提高, 技术促进科研进步, 不仅提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也明显为百姓降低了风险和费用。

与此同时, 医院不定期组织科主任、科研骨干及全院研究生召开“迎春座谈会”、“科研经验交流会”、“科研工作会议”等等对该院科研工作进行总结和布置, 根据科室发展状况设立科研目标, 促进科研项目的开展。通过这一系列活动, 在提高科研重要性认识的同时, 提高医院的科研氛围。

2 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 强化科研队伍建设

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医院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保证, 为此, 院领导班子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 采取多种措施, 加大对青年医师尤其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医护人员的培养, 把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研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 以人才带动科研, 以科研培养人才, 促进该院临床诊疗新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1]。

2.1 定期选派业务骨干进修深造

为适应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 及时更新知识, 开阔视野,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对年轻医生上岗后, 分期分批选送至省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 打好专业基础;对条件成熟的高年资医生, 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业务骨干赴京、沪等地知名医院学习深造。2年多来, 医院共派出长期进修人员40人次, 短期培训60余人次, 参加国家及省级学术研讨会260余人次。

为学习国外新的医学理念、技术, 更为该院日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医院鼓励医疗骨干申请海外研修, 为方便医务人员出国交流, 医院加强与美国南卡医学院的交流和合作, 建立两院互访机制, 截至目前, 该院已派出4批医疗骨干到美国南卡医学院进行学习参观。第五批将在明年初派出, 人员名单及行程均在安排中。为加强医疗骨干的外语听说水平, 有利于外出交流, 该院今年举办了英语听说学习班, 邀请高等院校口语老师和外教进行授课。

通过进修学习, 让他们看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 激发他们刻苦钻研, 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 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并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创新。

2.2 加强与高等医学院校的合作

2.2.1 与南大医学院联合举办研究生班

为进一步培养科研型人才, 该院与南大医学院联合办班, 把研究生班办在家门口。这样既不耽误医院的临床工作, 又成功培养了本土人才, 打造临床型科研型兼备的尖端人才。截至目前, 该院南大研究生班办了2届, 已经顺利拿到硕士学位的学员有8人;正在积极筹备答辩事宜的, 基本上明年能够获得硕士学位的学员有10人;通过两门统考仍处于理论授课阶段的人员14人, 学员们思维活跃, 充满朝气, 对各种新技术理论接受能力及应用能力强, 获得硕士学位也只是时间的问题。预计南大与该院联合办的研究生班将为该院培养出40名以上硕士研究生。

2.2.2 与徐州医学院合作

该院自2010年10月成功创建为徐州医学院附属宿迁医院, 对该院科研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为该院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此, 医院加大自主科研创新, 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科研发展渠道, 此外, 作为附属医院, 徐州医学院也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发展”的理念, 为该院提供科研开发,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资源和技术支持, 利用徐州医学院提供的科研平台, 积极申报各种科研项目。因此, 该院2012年获批的省、市级科研项目和获批的省、市级科研奖项均达历史新高。从一定意义上说, 通过创建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真正做到了优势互补, 教学相长。截至目前, 该院现有教授2人, 副教授14人, 硕士生导师5人, 并加大各类医学人才引进, 充实和提高该院医疗队伍实力, 促使他们积极投身到科研工作中。

通过加强与高等医学院校的沟通与合作, 依托在医学院校的信息和科研方面的优势, 掌握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 辅助科研项目的开展, 加快医院整体的科研发展, 完善该院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制度。

2.3 定期不定期地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会诊、手术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 医院多次聘请国际、国内或省内知名专家来院作学术讲座。并与鼓楼医院联系, 鼓楼医院部分专家长期在该院坐诊, 还有部分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对口科室进行医疗技术上的支持。引进了大量新技术、新项目、新设备, 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极大地提高了该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 又成了科研工作的推进器。

2.4 强化继续教育工作, 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临床医师素质, 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该院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和江苏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 (试行) 》, 对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医务人员, 进行有计划地培训和考核。对于继续教育验证考核工作, 医院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积极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确保医护人员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 每年对所有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考核, 并送至主管部门验收盖章, 对于审核不通过人员, 不得参加当年评优、评先, 次年不得参加外出学习, 不得外出进修, 强化了继续教育工作。

医院也积极筹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 邀请国内及省内著名的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 讲授临床研究最新进展以及临床诊治应用技巧;通过此项活动, 不仅有利于该院的专科发展, 更是向省、市兄弟单位宣传该院特色的良好机会, 扩大该院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强化科技创新意识, 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开发, 提高了医院的科技含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这是实施科技兴院战略的关键所在。2年多来, 全院共开发引进新技术近50项, 实现经济效益近千万元。总体来看, 通过这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利用, 不仅为科室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而且为拓宽该院的医疗服务领域, 提高该院的科技含量和综合实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4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切实把科研工作纳入医院发展建设的重要议程

客观分析该院目前的科研科教工作现状, 近两年来确实有了长足发展, 但与三级医院的要求, 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健全和完善。医院科研水平的提高,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科研条件[2]。2009年度, 经院领导班子研究, 该院专门为科研工作设立专项科研基金, 并制定《科研发展基金试行办法》, 用于配套获取市级以上政府科研课题经费;以及资助医院本级确定的科研课题经费, 以进一步促进该院各类科研课题的开展。近些年, 医院先后投资6 000余万元, 引进Definition AS128 CT、Megnetom Avanto1.5T MRI、Artis zee ceiling DSA、Hawkeye 4 ECT等高端数字化大型医疗设备, 利用这些先进设备配合临床完成多项科研项目, 一些技术方法填补了宿迁市医疗技术空白[3]。从而更有利扶持部分科室向省级重点专科、学科迈进, 逐步跻身省内一流医院。

5 变压力为动力使科研工作再创新高

近几年, 医院把创建“三甲”工作提到工作日程, 把迎查工作作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求各职能处室和各医疗、技术科室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对照评审标准, 认真疏理、查找存在的不足。科研工作一直是该院迎评的一项软肋, 院领导希望能够以创“三甲”为抓手, 对照创“三甲”细则, 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规划和计划, 稳步提高科研工作数量和质量。近2年,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医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中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二等奖2项, 三等奖10项。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 二等奖1项。取得省级课题4项, 市级课题10项, 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取得巨大突破。虽然近年来该院在科研上获得喜人的成绩, 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 引领并带动宿迁医疗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但我们仍要看到与省内其他三级医院的差距, 尤其在科学研究方面, 这些突破仅仅是在科研道路上一个新的开始, 还有很多科研技术需要去引进, 很多研究方法需要去创新。只有不断的学习、改进和完善, 才能真正提高我市医疗卫生科技水平, 为增强百姓防治治病能力做出新的贡献。

6 结论

科研管理的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学术和重大科技的成果质量。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 科研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 医院将始终坚持走“科技兴院, 人才强院”的发展道路, 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 正确引导, 使科研、教学、医疗相互促进[4]。加强与高等医学院校和国内外知名医院的联系和沟通, 加强科技创新, 推进学科建设, 形成良好科研氛围, 以医疗带动科研, 以科研促进医疗,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地区特色, 提高该院的医疗水平, 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为宿迁地区百姓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升丽.搭建高水平医疗学科平台二炮医疗领域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二炮总医院成立[N].科技日报, 2008-11-27 (11) .

[2]张茅.县域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N].健康报, 2011-04-18 (5) .

[3]梁秀文, 彭丽, 王雪梅.加强医院科研教学管理打造民族地区品牌医院[J].中国医院管理, 2011 (9) :79-80.

整体医疗 篇7

1 搬迁前期的主要工作

(1) 新设备购置及安装前期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新院筹建中要提出新院需购置设备的计划, 购置设备的资金来源列入新院的总体投资计划, 并配合做好医院放射环评预审报告。根据新购置中大型设备的配备情况, 在建筑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设备对环境和土建的特殊要求, 避免设备在运输、安装与土建过程中发生矛盾, 应将设备有关资料尽快送交设计方, 并联同影像科对机房的设计进行审图, 如面积、承重及门窗位置、通道大小都应参照设备的需求进行核对, 在建设过程中也要重点关注, 对不符合设备要求的地方及时提出疑问和建议, 提醒设计人员及时修改设计方案[2,3]。

新增大型设备的采购工作也应尽快完成, 因为在机房装修前必须确定设备的各项基建装饰要求, 如防护要求、屏蔽要求、空调系统以及接地要求等。应积极联系设备生产商对机房进行现场勘查, 做好设备的运输通道及机房就位 (设备摆位水平面、电源箱位置、电缆沟走向等) 的前期设计工作, 以确保设备到货后的顺利安装[4,5]。

在装修工程阶段, 设备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基础设施, 如手术室的吊塔、无影灯、各重症室的吊塔、监护网络以及某些有特定需要的设备的安装。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做好设备安装与装修工程的协调, 才能确保双方的工作顺利完成而不延误工期。

在此期间还应进行一次临床设备的摸底调查工作, 要求各临床使用科室对自已的科室必需设备查漏并提出补缺需求。

2 医院搬迁期间的主要任务

2.1 设备搬迁小组对搬迁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我院成立了由分管院领导为组长的设备搬迁小组, 负责全院设备搬迁的管理及协调工作, 并成立了大型设备搬迁、重症室搬迁、血透中心搬迁及检验设备搬迁等专科小组, 各小组的技术人员按需要进行调配[6,7]。

各工程师负责所辖临床科室内设备的搬迁工作, 与临床科室设备主管人员保持联系, 做好设备搬迁的准备工作及到达新院址后的调试工作。重要设备的搬运过程中, 工程师全程跟踪, 运输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向管理小组汇报, 由管理小组安排处理或向上级汇报;设备搬迁期间, 维修班做好工作安排, 保证旧院址未搬迁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2.2 制订设备搬迁方案做好迁移工作

设备搬迁小组与临床科室积极沟通, 制订医院设备的搬迁方案, 做好设备的迁移技术保障工作。

(1) 对新购置的3.0MR机、DSA机、DR机及透视机等设备, 在搬迁前完成安装调试, 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验收, 确保临床进驻后能正常运行。大型设备要先进行场地检测及性能检测, 验收合格后交付临床使用, 并安排做好对临床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

(2) 为保证搬迁期间医院正常的医疗服务, 部分设备需提前搬迁。为满足新院开业初期的检查需求, 放射科提前搬迁了CT等部分必须设备;检验科先搬迁日立7170生化仪及2400尿液分析仪、LH750血细胞分析仪、强生干式生化仪、雅培生化免疫一体机、STA血凝仪等设备;为确保各ICU病人的安全, 安排部分抢救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等也必须在搬迁前移机到新院并做好调试工作 (可同时检测新供氧系统、供气系统及负吸系统的性能) , 确保病人到达后设备能即刻投入使用;为了保证急诊手术能正常进行, 要提前搬迁部分手术麻醉设备, 布置几间新的手术室, 满足急诊手术的需要[8]。

提前搬迁的设备到新址后须马上进行调试, 并与医院网络进行联接, 确保搬迁期间医院正常检验项目的运行[9]。至于其他的放射检验设备, 可按设备使用情况 (如乳腺机等) 择机提前搬迁, 也可随临床整体搬迁同步进行。对于MR、CT等大型设备, 由于我院工程师不具备拆卸、安装能力, 故在购买设备维保合同时附加签订设备的迁移合同, 由维保公司工程师进行移机, 包括邀请厂方工程师、有经验的大型设备搬迁公司和设备科人员现场勘察评估并制定详细拆解、搬迁方案及流程, 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和大型设备安全[10]。

(3) 手术室的搬迁, 为了保证在搬迁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住院病人手术治疗的影响, 根据医院的总体搬迁要求和临床各科手术安排, 经与手术室充分沟通确定具体搬迁时间, 制定麻醉科手术室的搬迁计划。

(4) 其他临床科室的医疗设备都采取尽量提前搬迁的办法, 无法提前搬迁的可与使用科室同时搬迁。而大型设备 (如ECT、1.5TMR、64排CT、直线加速器等) , 待医院整体搬迁后尽快进行搬迁。

2.3 保障临床搬迁中设备安全的应急预案

(1) 在ICU病人转运时, 安排1名工程车跟随, 以应对转运途中车载抢救设备的紧急抢修[11]。

(2) 搬迁时在新旧两院ICU均安排技术人员协助临床人员做好危重病人生命支持设备 (呼吸机、监护仪及微型泵等) 的转接工作。

(3) 新、旧两院均安排机动技术人员, 以实施必要支援。

3 医院整体搬迁后的设备完善工作

根据医院要求, 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所有设备必须搬迁到新院才能处理。在医院整体搬迁后, 对全院设备进行一次排查, 对一些“老、残”设备及时进行报废及相应的替换补充。而随着各临床科室业务的大幅增加、各专科的逐步开展, 医疗设备的配置需求也不断增加, 在优先考虑临床常规设备及器械的配备后, 再根据医院发展规划进行重点临床科室的技术平台提升。我院根据临床专科的人才资源配备情况逐步增开临床科室, 新开科室的专科设备配置及时完成, 确保该科室的诊疗业务顺利开展。

4 经验总结

在医院整体搬迁工作中, 设备管理部门主要发挥了以下的作用:

(1) 在医院设计阶段, 设备管理尽早介入, 提交新院设备的配置及各机房的建筑需求, 为设备的顺利安装节省时间和费用。

(2) 新院建设期间积极参与, 及时监督各机房的建设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与基建方沟通。

(3) 医院搬迁前制订充分的医院设备搬迁方案, 部分设备提前搬迁, 确保搬迁期间的设备正常服务。

总结医院整体搬迁的管理工作, 值得吸取的教训:

(1) 由于对建筑设计专业的知识不足, 审核机房图纸未能察觉到部分机房的面积略小和通道过窄等情况, 对以后的设备升级存在难度。如MR机房就出现2个问题: (1) 机房承重问题:设计期间原提交的是1.5T MR的数据, 机房承重按6吨设计, 后因医院发展需要, 购置了3.0T MR, 承重要求>10吨。经与厂家、设计方及施工方充分讨论后, 决定在楼板下焊接钢梁问题才得以解决; (2) 运输通道问题:我们提交的通道要求宽为3 m, 而设计图纸也标为3 m, 可通道的实际宽度只有2.7 m左右, 忽略了净空与建筑设计的差异, 增加了运输的难度。

(2) 应加强对大型设备机房的建设进程监督。要求建设方尽快完成供水、配电及冷气等配套设施工程;大型医院的建设都分几个标段进行, 而各标段的施工方有所不同, 设备管理部门与基建部门配合加强监督, 做好各标段的衔接施工, 确保设备的顺利安装。如直线加速器的机房, 室间装修标段完工后, 屏蔽工程未能及时开工安装电磁门, 导致室间装好的电缆及冷却铜管被盗, 造成经济损失并拖延设备安装。

(3) 医院医疗气体及供应中心消毒设备部分一般与基建配套招标, 设备管理部门应与基建部门做好配合工作, 在设备选型时及早参与, 给基建部门提供必要的参考, 为以后的维护保养打下基础。

(4) 要多与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沟通, 切实完善必要设备的配备工作, 保证临床搬迁后能尽快投入运行。

5 结束语

在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整体搬迁过程中, 医疗设备的搬迁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也是一个历时较长的繁重任务, 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制订严谨的工作计划、周密详细的搬迁部署, 才能确保所有设备都安全地、完好地迁移到新院址。

摘要:为适应医院业务发展, 我院整体搬迁到新院址。本文阐述了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在我院整体搬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一些经验教训。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设备整体搬迁,搬迁方案,大型设备搬迁

参考文献

[1]李智, 温杏良.整体搬迁中患者转运方案的制定与实施[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33) :98-100.

[2]蔡饶兴.医疗设备与医疗建筑关系的探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0, (5) :71-74.

[3]许鸣.大型医疗设备机房建造要点[J].中国医学装备, 2007, (2) :24-25.

[4]赵运立.我院大型医学影像设备搬迁的思考[J].中国医疗设备, 2011, 26 (1) :77-79.

[5]黄兆云, 黄爽, 聂良平.计算机断层扫描机组 (CT) 远程迁移的技术要点[J].中国医学装备, 2008, (1) :56-57.

[6]张晓玲, 张京伟.医技大楼医疗设备整体搬迁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 2012, 33 (10) :85-86.

[7]顾平, 戴新娟.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大规模搬迁的组织与护理管理[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16) :15-17.

[8]刘美斯.医院手术室建立与搬迁工作的实施[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33) :159, 162.

[9]王轶晗.理化实验室搬迁的经验与体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21 (7) :1820-1822.

[10]张瀚.大型医用设备的移机[J].医疗装备, 2012, 25 (3) :89.

【整体医疗】推荐阅读:

整体发展07-16

整体素养05-19

整体营销05-21

整体管理05-28

整体特征05-31

整体工程06-03

整体法06-05

效益整体06-05

整体理解06-24

整体优势06-28

上一篇:暴发特征论文下一篇:经济报道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