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

2024-09-21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共8篇)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 篇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成果: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意义: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启示: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坚强执政党建设

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

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途径: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全面深化改革:

原因:①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②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深化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中国30多年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

①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市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②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课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部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

等于资本主义。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要把两者结合起来。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持续健康发展:

方式: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改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④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核心价值体系:

内容: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史社会主义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次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 篇2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提出的新课题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 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调研。 总的看法是:学生的思想空前活跃, 生气勃勃, 主流价值观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 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1.理想信念模糊。 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 不关心集体, 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对形形势势的观察偏于感性和偏激, 在政治上不要求进步, 有些学生表面上积极入党, 但动机并非是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仅仅为了赢得一种“政治资本”。

2.道德诚信缺失。 受社会不良现象影响, 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对他人、集体、社会表现冷漠, 对一些丑恶的社会行为态度冷漠。 此外, 高职院校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 一些学生经常借故逃课、抄袭作业, 在考试中存在作弊、代考现象, 日常生活中不讲信用, 弄虚作假。

3.社会价值观扭曲。 个别学生为人处世功利性强, 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 学习仅为考试及格, 沉溺于网络游戏和恋爱;社会责任感淡薄, 崇尚“拜金、利己、崇洋、享乐”;生活中攀比、挥霍浪费。 对现实和将来抱着消极的态度, 焦躁疑惧、迷茫失落, 且急功近利, 缺乏沟通协作的能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序列化”实施方案

在认真分析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我们尝试在高职院校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序列化”的工作思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序列化教育, 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 按照学生年龄、生理、心理、认知水平等特点, 将教育目标划分阶梯, 分层实施, 循序渐进, 相互衔接的科学化教育。 这一做法避免了在学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观、随意、盲目的做法, 使学生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就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这一大目标的总体要求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分为四个大的序列, 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实际思想状况和各专业学生各年级课程的设置, 有重点地安排在高职三个不同年级。 可以将四个大的专题分解为若干个小的专题, 然后排成序列, 围绕这些小专题, 搜集专题资料, 利用合适的教育形式, 分年级组织实施。 例如下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序列化”实施原则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序列化的实施过程中, 为增强其有效性, 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结合各专业特点挖掘教育资源。 结合各学院、各专业的内容和特点,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门课程教学过程。 在公共课教学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通过加强课程、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不断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 例如:中医药相关专业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 专业课老师也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和“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

2.抓好班级管理。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形式, 在班级管理中,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团总支书记、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 要有意识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融入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按照教育专题, 号召和组织学生参加年级专题大型活动。 如:定期举行的升旗仪式, 班团干部例会, 新生军训, 德育基地参观, 社会调查, 清明祭扫, 爱国主义影片观赏, 读书报告会, 等等。 在这些活动中使专题教育活动有机地融入班级管理之中。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精神文明建设等主题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之中。 利用学院报刊、 宣传栏、网站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题, 大力宣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形成和谐、向上的高职校园文化;通过组织红色之旅、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通过各类社团、 文体活动协会和俱乐部及各类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 培养学生的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形象化与具体化。

总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在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需要不断创新,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序列化”的新途径仍要不断探索、完善,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职学生的意识和日常生活学习中, 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 篇3

关键词: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03-02

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能否取得革命的胜利给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从“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践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过程中,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论断,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

一、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地考察后,原本设想无产阶级革命将首先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但是,苏维埃俄国是一个小农占多数的国家,而且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如何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国情结合起来,找到一条适合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列宁开始了自己的探索。187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经对未来社会做出预测:即“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1]开始列宁曾经设想尽可能不经过特别破坏的办法逐步地过渡到新的社会经济关系,除了把那些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的私人企业,改造成为国有企业外,其余的私人企业,则通过国家的统计和监督的办法,逐步地进行改造,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计划还来不及全面实施,欧洲战场上的炮火尚未停息,协约国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新生的苏维埃政府的武装干涉。外国的武装叛乱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使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处于极其危急的状态中,在列宁深刻地分析了当前苏维埃面临的严峻形势后指出“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问题就是这样摆着。我们正处在战争状态,革命的命运取决于这场战争的结局。”[2]在这种战争局面的影响下,苏维埃政权逐步形成了后来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体制。“战时共产主义”体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按需要硬性规定粮食征收的数字摊派给基层。在贸易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后,国家禁止私人贸易,取消私人商业网点,有国营与合作社的分配网点,有计划地组织居民的供应工作,一切工农业产品的采购和分配工作全部交由粮食人民委员会办理,并对私人商业实行国有化,对私人的零售贸易实行国有化。在分配方面,全体居民都要参加消费公社,国家凭证给居民分配消费品。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普遍实行义务劳动制,想要得到配给的食品只有完成义务劳动才可以。在工业方面,加速工业的国有化和工业管理的集中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保证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最大限度地筹集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特别是性命攸关的粮食,以供军需民用,从而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工业也不至于完全崩溃,最终赢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转向实行“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虽然使得国内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国内危机,国民经济几乎完全崩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交通运输陷入停顿状态,轻工业品严重不足,许多工厂停工,工人无着落而流向农村,由于物质生活困苦对苏维埃政府产生不满情绪,有的甚至参加了工厂中自发反苏维埃性质的罢工。国内危机的出现固然同战争有关,但是同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行也有密切的联系。残酷的现实告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不能从本本出发,不能从热情出发而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对于当时的情况,列宁并没有固守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结论,而是勇敢地接受实践的裁决,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深刻反思,他说:“是战争和经济迫使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它不可能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3]。

列宁果断地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改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取消国家作为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办法的余粮收集制,实行食物税,食物税额应低于到目前为止实行余粮收集制征收的税额,完成纳税义务后剩余的全部粮食、原料和饲料,由土地耕种者自己全权处理支配。第二,以市场为取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新经济政策从最初实施粮食税时承认商品交换,到进一步承认开展自由贸易时必须在工农国家监督调节之下才可以进行。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对于资本主义是祸是福列宁认为应当辩证地看,与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者以及和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就是幸福。因此,列宁针对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小生产占优势的局面,指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4]。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精神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相当长,在这期间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大力发展,承认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承认和利用市场的积极作用,逐步消除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允许资本主义成分发展,但是这个发展的程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逐步扩大社会主义的阵地,从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三、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

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这项政策实施的后期,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获得了一系列崭新的思想和结论,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和升华。

第一,对小农经济的全新认识。俄国是一个小生产如汪洋大海的国家,小农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因此,如何处理与小农的关系,如何对待小农经济,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性问题。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之前,列宁把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在与小农经济对立的基础上的,把恢复和发展大工业建立在排斥和限制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认为小生产自发势力每日每时都在产生着资本主义,并将小生产的自发势力看作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后最主要、最危险的敌人。列宁曾经指出:“农民经济仍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阔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重新复活起来,同共产主义进行着极其残酷的斗争。”[5]为此采用了限制、压制小生产发展的办法,并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帮助小农走向公有化,过渡到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集体农业。国家对小生产采取的这种措施,没有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列宁在意识到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之后,大声呼吁:“让我们来修正我们对农民的政策吧。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4]52必须把小农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大工业的恢复、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农业入手来恢复和发展大工业。列宁在《论合作社》中指出:合作社可以“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去”[6],用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合作化是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是连接农民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在这个新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工农联盟。

“新经济政策”坚持从农民到国家、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实际出发,不再试图采取排斥、限制甚至消灭小农经济的办法,而是通过支持和适应小农经济,在小农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来恢复和发展大工业,从而带动农民的积极性,国民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第二,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全面认识。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灭商品货币,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自觉的计划经济的观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一直是企图尽快创造条件消灭商品货币。列宁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谈论什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7],“社会主义要求消灭货币的权力、资本的权力,消灭一切生产资料所有制,消灭商品经济。”[8]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在战时共产主义阶段,战争环境加速了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的过程。当时实行的经济制度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由计划直接支配的产品经济。当列宁对商品货币的认识发生变化时是在内战结束后面临崩溃的国民经济以及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所取得的成果的时期,列宁认识到,试图通过禁止和取缔自由贸易的方法在一个以小农为主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是行不通的,而必须用商业把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大工业结合起来。因此,已明确得出了由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承认商品货币关系,必须发展商品经济的结论,从而实现了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全新认识。

第三,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关系的全新认识。内战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难。此时,列宁对以往一概排斥资本主义的思想,如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苏维埃采取的限制商品生产、货币流通等政策等这些对社会主义必须不断“进攻资本”的思想进行了反思。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商品经济尚未充分发展的国家,不进行商品生产就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就不能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就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从而使他在看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争斗一面的同时,也将注意力放在了两者的统一性的一面上。这使他的思想上、策略上摒弃了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割裂开来和完全对立的旧观念,提出了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是小生产走向社会主义的“桥梁”和“中间站”,以及要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成果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利用资本主义的目的不是为了走向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

[2]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2、504、570.

[4]列宁选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17.

[5]列宁选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9、270.

[6]列宁论新经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50.

[7]列宁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1.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 篇4

下面提几个问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1.新民主主义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其性质是什么?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有几个简称?怎么理解简称?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⑴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利润的分配形式是什么?

⑵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利润的分配形式又是什么?资方的股息红利被定息:额度为5%定息(即年息五厘),7-10年完成。P66

4.我国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5.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部分来源是什么?

6.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的时间是哪一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内容提要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教训

教学目的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一些重要思想成果。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探索走了弯路,出现了失误。这些弯路和失误同探索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

学习本章内容,有助于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考题3个 P91)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内容提要 P75-85

一、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㈠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思想的提出及其内容

1.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毛泽东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是在这两种因素的矛盾中通过它们之间又统一又斗争而实现的。

4.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地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的逆转。

㈡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思想的意义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㈢《论十大关系》的内容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㈠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思想的提出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没有专门作过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

3.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

4.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㈡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2.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必须用强迫的及专政的方法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

3.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提出: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似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还没有完全结束,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还客观存在,但将越来越少,而大量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我们必须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作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在国家全局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经济方面,实行监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方针。政治方面,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民族关系上,实行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方针;在科学文化艺术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大意义

1.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的巨大理论勇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3.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发展。

4.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㈠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提出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㈡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提出的依据及内容

1.毛泽东鉴于苏联在发展经济中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论述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把这三者关系上升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认识。

3.毛泽东认为,由于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必要和必需的;同时,必须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尤其更重视农业的基础作用。因为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工业提供粮食、原料、市场和积累资金,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

4.毛泽东提出,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在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要将过去那种以重、轻、农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做法,改为以农、轻、重为序。

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意义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及意义P82

㈠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还提出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9方面)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年不行,会要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

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同时也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在工商业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个体经济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主体,市场是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补充)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力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此外,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必须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提出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毛泽东则进一步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7.关于科学和教育。

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毛泽东强调,不高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8.关于知识分子。

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强调知识分子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9.毛泽东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还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

㈡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的意义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教训

内容提要 P85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P85

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P86

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了严重的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 篇5

学习目标: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讲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学习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发动、危害。纠“左”措施。

学习难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面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思考回答 ⑴、“大跃进”:

目标: 中心: 口号:

结果:大批不具备条件的土法炼钢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 比例严重失调。⑵、人民公社:

目的: 特点: 结果:人民公社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危害:造成了1959年—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4)、国民经济的调整:

时间: 方针:“、、、” 恢复:从 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复苏。

2、阅读“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思考回答(1)、时间:1957年——1966年。(2)、成就:

(3)、英雄模范人物:“铁人”: 解放军好战士: 党的好干部:

二、合作探究: 1、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内容是什么?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2、什么是“大跃进”运动?它有何危害?给我们什么教训?

三、课堂小结:

四、达标训练:

1.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出现了()和()等急躁冒进的错误。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有: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3、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在()A1959年 B1960年 C1961年 D1962年

4、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初中历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篇6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知识与技能: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内容及历史作用;掌握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了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客观的评价“斯大林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播放《大国崛起》视频和阅读保尔的名言,展现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伟大情操。

2、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处理方式:学生自学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处理方式:提供材料、小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斯大林模式”形成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从长远看也存在严重的弊端。

3、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大国崛起》视频

出示“自学提纲”

教师巡视学生阅读教材,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渡:下面我们来理解几个问题,教师播放多媒体,出示材料

教师提问:

教师补充讲解,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出示苏联地图

教师讲解

请同学们归纳列宁的功绩:

出示图片《列宁》

引导学生

出示材料并提问

教师补充讲解

播放多媒体

教师补充:

教师过渡,并导入下一个问题

播放视频《大国崛起》斯达汉诺夫,并补充:

教师补充:

出示毛泽东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课堂小结】课件演示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谈谈观看视频的感受。

1、新经济政策的提出者、开始实行的时间、内容、意义。

2、苏联成立的时间、全称、最初加入的四个加盟国。

3、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领导者、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重点。

4、“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时间、标志、弊端。

材料一:列宁:“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日益引起不满,工农联盟面临着破裂的危险。1921年2月28日,在波罗的海舰队基地发生了喀琅斯塔得水兵暴动,它警示苏维埃政府,必须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提问:结合材料,哪位同学谈谈:

①为什么说“我们错了”呢?

②“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是什么办法?

③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1927年国民经济恢复到战前19的水平。苏俄在经济步入正轨之后,在政治上也进行了探索,1922年底,苏联成立。我们要正确区分“沙俄”“苏俄”“苏联”三个名词: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底解体,如今已成为历史名词。

1924年,列宁逝世,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列宁的主要成就:

列宁逝世了,但也并没有阻断苏联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步伐,紧接着领导苏联人民的是斯大林。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把重点入在重工业上?

材料: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1/8,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对此,斯大林指出: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的确,为了社会主义政权的继续存在,为了避免被推翻,就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经济。从而苏联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开始了五年计划,与此同时,也加快了农业集体化的步伐。我们来看看所取得的成就。(第聂伯河水电站图、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图)

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加强。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成分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相对于同一时期的欧美国家经济萧条,苏联却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气象。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苏联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呢?

材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说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苦恼,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过渡:面对苏联如此巨大的成就,我们的小平同志却说了这样一段话:“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请问:

后来僵化的苏联模式被称为什么?

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③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 篇7

1自信之基础——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明确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比于十七大报告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阐述, 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根据我国实际国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而道路自信正是在道路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形成的。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

(1) 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的时代性。

任何发展道路都离不开历史发展的潮流, 历史在不断地发展, 道路也在不断地前进,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道路才能走的更远。同时, 道路也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因为它是对于时代交往实践、时代的社会生活、生产状况的客观反映, 要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 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 触及时代面临的问题。“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 凡是比较正确地认识国情并深刻理解所处时代的特点, 就能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切合客观需要的战略方针, 并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反之, 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一样, 正因为具备了顺应历史潮流的时代性特征, 才能坚定道路自信不断前进。

(2)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特色性。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 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 不同民族和国家面临共同的时代问题,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共同的时代主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反映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反映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但同时也不能完全消融掉民族的差异和特色。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民族在时代背景、民族文化与时代实践相结合的背景下选择的, 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发展水平、历史传统以及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不同, 同一时代的不同民族和国家也会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 所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特色性。

(3) 立足国情着眼未来的科学实践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表现形态, 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找到符合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正确道路。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都经历了寻找正确道路的艰难过程。无论是旧中国的革命斗争, 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 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 都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我们没有现成答案, 因此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只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 立足国情着眼未来, 在科学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自信之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理论、创新实践和历史主体

(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论依据——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道路无科学理论的指引则显盲目。马克思1843年9月在写给阿尔诺德·卢格的信中讲到工人运动内部的思想混乱时说:“看来内部的困难几乎比外部的障碍更严重。虽然对于‘从何处来’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疑问, 但是对于‘往何处去’这个问题却很模糊。”马克思的意思很明确, 由于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因而在道路选择的问题上陷入思想和行动的混乱。因此, 探寻和解决道路“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问题, 就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使社会实践能够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推进, 选择能够到达目的地的正确道路。

从党的奋斗历程看, 道路的选择和前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而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 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再到科学发展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党的理论发展不断开拓创新, 开启新的道路征程。显而易见,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科学引导和精神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主义会随着新的实践要求而得到深化和提高, 这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科学而成熟的理论准备, 因此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的理论依据。

(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现实依据——创新的社会主义实践。

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 这一科学先进的思想理论成果不是从书斋中产生的, 而是在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互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同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不是仅在思想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时代特征和创新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性实践, 而实践又证明了选择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从“文化大革命”走出来的中国, 是继续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 还是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邪路, 还是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 这是走什么道路、道路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最终, 在创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 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探索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坚持改革开放, 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 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使中国走上了蓬勃发展的新路, 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 这成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现实依据。

(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主体依据——党的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关键;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历史实践的主体, 因此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则是道路自信的最广泛而深厚根基。

中国的历史表明,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找到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 并且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可以看到, 在党的领导下, 我们民族复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因此我们可以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保证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不动摇, 有能力组织起广大人民群众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向繁荣富强、幸福安康的光明之路, 人民群众愿意为其贡献自己的力量, 也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因此坚定道路自信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3自信之使命——沉着应对挑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坚定道路自信, 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 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全面把握机遇, 沉着应对挑战, 赢得主动, 赢得优势, 赢得未来。同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因此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加大工作力度, 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 从而畅通实现途径。

联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国内外形势,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极大的挑战和考验:一方面是“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国际舆论此起彼伏, 中国同美国等大国在贸易、汇率等问题上磨擦不断, 中国周边的朝鲜半岛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接踵而至;另一方面是国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建设滞后、群体性矛盾冲突不断等问题, 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 关键是要正确认识挑战中所包含的机遇,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我们的信心。坚定道路自信, 善于运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在应对挑战中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2) 坚定道路自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它从一开始就拒绝自我封闭, 而是积极借鉴吸纳当代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因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进步因素之大成, 因而有着占据历史制高点的自信。我们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担负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使命。

坚定道路自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不走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不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十八大报告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原因就在于“封闭僵化的老路”故步自封, 有悖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旗易帜的邪路”盲目西化, 不符合中国国情民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根本指向, 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目标, 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 因而具有政治感召力、社会凝聚力和价值导向力。因此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义不容辞的使命。

在历史浪潮中无数仁人志士对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进行过艰辛的探索, 最终唯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地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同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一致的。但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审视现在,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 道路决定命运, 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因此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发展前进, 就要始终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不为任何困难和风险所惧, 不为任何杂音和噪音所扰, 扎扎实实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0) .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11) .

[3]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2-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7) .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 篇8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33-01

回顾和总结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一、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成功历史转折(1978―198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新时期。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首次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适合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得出的基本经验。”

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揭示出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时代特征的实际,首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即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开拓创新、承前启后的伟大历史意义,由此后,才有了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成熟的现代化建设的前二步战略目标顺利完成(1989―200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跟随时代潮流,积极探索。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伟大理论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丰富,社会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得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稳步前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2—201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大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方面同时,也不断完善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光明的“中国梦”(2012—)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八大以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前进,为全面完成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继续将伟大历史事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完成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在2012年11月29日,参加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详细阐述了“中国梦”概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代接一代的中国人胸怀理想,不懈怠、不动摇、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研究室,2009.

[4]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上一篇:医院创三甲流程下一篇:《葵花之最》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