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社会

2024-06-14

资本主义社会(精选12篇)

资本主义社会 篇1

彼得.F.德鲁克:社会思想家, 集作家、顾问、教授于一身。1909年11月19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1937年移居美国, 一生著有41部巨作。1939年出版《经纪人的末日》, 收到丘吉尔的高度赞赏。1954年的《管理的实践》则奠定其大师级的不朽地位。之后的一系列著作构建了现代管理学的根基, 因而他被尊称为“管理学教父”。但其本人则坚持以“社会生态学家”自诩, 通过管理的哲学思想贯彻落实“自由而有功能的社会”愿景。2002年获美国总统布什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 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2005年11月11日辞世, 享年95岁。

今年是管理大师德鲁克诞辰100周年。《后资本主义社会》这本书是德鲁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影响世界最深的著作之一。该书带给读者对若干现实问题的思考方向与空间,包括:中国是否步入后资本主义社会?新社会的核心资源和基础结构是什么?社会分配如何公正?西方文化就要消失?无为政府可以带来经济繁荣?非营利组织成为最大雇主?如何管理知识员工等。

《后资本主义社会》对当前正在发生的世界主要变化进行了透彻而深刻的分析,展现了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社会、经济、企业和政治。同时,这些分析解释了我们如何从一个基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的社会,转向一个以知识作为主要资源、以组织作为基本结构的社会。

短短几十年时间,社会自行重组其世界观、价值观、社会与政治架构、技术和重要部门。如今我们就处于这样的变革中。这场变革孕育了“后资本主义社会”。可称为“后”的时代是转型期,所以不会长久。未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要看我们如何响应这段转型期的挑战。这要靠知识领袖、企业领袖、政治领袖的智慧,还要靠每个人的行动。尽管未来尚不明朗,但我们可以肯定,现在正是创造未来的时刻;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而现在正是行动的时刻。

本书内容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各个不同方面具有的可预期性为序,分为社会、政体和知识三个部分。德鲁克认为,人们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方面业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切及其前因后果是有所了解的,至少知其概貌;而在政治方面,只能说是粗通大略;至于对知识方面的探索,人们尚处在“提问题”阶段,甚至可能连问题都提不好。尽管德鲁克很赞赏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速度并对其前景颇为乐观,但他认为知识经济既然以一定的发达程度为基础,并且的确只产生于发达国家,其问题也就只有在发达经济而非第三世界经济中寻求解答,因而全书基本上是在发达国家范畴内展开讨论。即使如此,阅读本书对于思考我国科教兴国方针以及发展知识经济的相关问题仍不无裨益。

尽管有人批评本书后半部分失于空泛规劝,但就总体而言,本书内蕴丰富,深入浅出,颇具时代感和启发性,充分体现了德鲁克宏博的知识底蕴,广阔的视野和非凡的洞察力。非常值得一读。

资本主义社会 篇2

中国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这个问题一直都在争论中。说什么的都有,就看你的屁股坐在哪个立场上,你自当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地位。美国的两个政党也是各说各话,总是说不到一块去,最后只能由四年一度的大选来决定谁说的对。

昨天偶而看到这篇从三个领域来判断中国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的文章。感到很有启发。放在这里,权做日志。

自从邓公开始一个不争论的论断以后,中国是什么社会的问题就搁在那了。只是,现在30年过去了,中国社会重新开始了这方面的争议,而关键的问题是,这种争议还不是理论上的,而是现实层面的。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是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当然,邓公主要将其限制在经济领域,因此经济领域是西方自由经济思想为主导,但自由主义的思想也不可避免的渗透进各个领域。可是现在无论是老左派还是新左派都开始了思想方面的争夺战。因为,社会的现实出现了问题,而且还很严重。老左派和一部分的新左派是想回到老毛的时代,因为毛时代毕竟还是相对廉洁和公平的时代。而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腐败和不公平。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中国现在到底是什么社会? 中国现在的社会与毛时代的社会有什么区别? 与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又有什么区别?问题的关键不是一个名称的问题,而是核心现象是什么的问题。中国现在只是很笼统的将自己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非常不严肃的判断和称谓。

那么,决定一个社会是什么社会有什么标准呢?笔者认为可以在三个层面进行判断,一个是政治领域,一个是经济领域,一个是再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

那么,在这三个领域中,哪一个领域是决定一个社会是什么社会的关键因素呢?这是有很大争议的。

如果我们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按那个非常有名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瑞典的理解,决定一个社会是什么社会的标准是什么呢?当然是再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因为瑞典称自己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理由就是瑞典有很高的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很强大的工会组织,对国家中的个人,国家的保障是从摇篮到坟墓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在二次大战以前,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确是一枝独秀的,可是,到了战后,几乎所有的所谓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了瑞典的制度,或都向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制度靠拢了,都有了非常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比如说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其实,欧洲的主要西方国家都有了非常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失业救济,养老保障等。当然,也有一些小的方面的差别,比如,德国,在教育方面,不仅有12年的义务教育,免费教育,连上大学都免费。但在加拿大,美国,就只有12年的义务教育,上大学还是收费的。再比如医疗,大部分国家都有全民医疗保险,只有美国

没有,但最近美国的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方案也获得了通过,其覆盖面也将达到95%.因此,如果我们按瑞典的概念来论的话,那么现在西方的所谓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国家,或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了。

那么,如果我们不按社会保障领域作为标准的话,而是以经济领域是国有资本还是私人资本来论的话,也就是中国所谓的所有制的标准来判断的话,那么现在大部分的西方国家基本还是以私人资本为主,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国家资本,如这次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倒闭,美国的国家资本大举进入,占了60%的股份,那么通用汽车就成为了国家资本下的企业。其实,现在的西方国家,都有一个非常灵活的政策,就是,当一个企业,尤其是大的企业,影响力大的企业经营不善的话,国家资本都会介入,如加拿大和日本,也是如此,国家资本介入一段时间,可以了,就又卖回给私人资本去经营。私人和国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非常灵活的,但基本的观点是,他们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还是私人资本去经营的效率要高于国家资本直接的经营。估计通用汽车过一段时间,还会交给私人资本去经营,国家退出。

还有一个问题是,所谓的私人资本,其实其来源也非常的复杂了,因为都是股份制,很多还上市,那么资本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可能企业的员工也是股份的持有者,也就是,员工既是雇员,也是股东,也是老板之一。而绝大部分的企业,是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开的,公司都是由职业经理人打理。

资本主义国家的私人资本的复杂性,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晚年的时候都看到的。因为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出发点是,资本家占有资本,工人只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被剥削者,因此,工人的劳动时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由此产生。因此,马克思建议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将资本家的私人资本变成国有资本,并将此看做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个主要标准。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的时候,看到了资本家私人资本的复杂性,因为,如果工人都可以占有一定企业的股份的话,从一个雇佣者变成了小股东,变成投资者的话,那么你如何用暴力手段夺取私人资本呢?因为这个资本里面还有你工人的一小部分的资本呢。自己抢自己吗?

现在的现实是,在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的人,几乎都既是雇员,又是投资者,股份的持有者,当然,投资的多少,股份的多少是有差别的。那么,这个私人资本,就很难说是某一些人的私人资本,而可能是全体人民的资本,那这与国家资本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因此,我们看,用所有制来判定是否是社会主义,也有问题。这也就是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他们国家的企业,基本也是以私人资本为主,可见,瑞典的社会主义,不认为所有制是一个分别姓资和姓社的标准。

还有一个是政治领域。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他们的政府,仍然是民主宪政的政府,是议会制的政府。也有多党制。只是,他们工会的力量非常的大,民主社会主义工人党长期掌权。

因此,我们看,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并不认为民主宪政,议会制的政府是划分姓资与姓社的标准。其实,从改良的角度看,工人参加议会的选举与斗争,也是晚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可的。因此,工人也不一定非要走暴力革命这一条路。

那么,现在有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就是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上,几乎也都是民主宪政与议会制度的政府。那么,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还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我们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与现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称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为社会主义呢?好像也可以。也可以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已经合流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中国。中国在毛的时代,是号称自己是社会主义的,其标志是两个,一个是在经济领域,以国有资本为主的,即全民所有制。国有资本大概达到过98%。还有一个是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在教育与医疗方面,毛基本上还是建立了一个水平有限的全民教育与医疗体系的。当然只是9年义务教育,医疗的水平也不太高。但那个时候中国人的识字率和寿命已经比蒋介石的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我们从经济领域和社会保障领域看,中国好像还真的是社会主义的。只是,在政治领域,中国仍然是专制主义的政府,与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与西方的政治制度都不同。

那么,30年改革过去了,中国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呢?在政治领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主要的变化在经济领域。由98%的国家资本,变成了有买办资本(外资和合资),权贵资本(官僚与官僚的亲属),民营资本(私人),和国家资本。其中,国家资本已经退缩到只占30%。而权贵资本自己也号称是私人资本,只是他们的资本基本都是从国家资本中转化过来的,靠他们的特权。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现在中国的经济领域,基本也是以私人资本为主体了,国家资本少于50%。中国这30年变化最大的就是国家资本慢慢变成了私人资本(权贵与民营)。这好像也与瑞典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了。因此,如果我们从所有制来判断中国是否是社会主义的话,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我们再来看社会保障这一块。在教育与医疗的领域,中国是全面后退了。医疗,城市里的国有资本的公司和事业单位还可以,买办资本那一块也可以,但私人企业那一块基本不行,而私人企业雇佣了全国70%的劳动力。义务教育也是形如虚设,现在好像好一点了,农村免费,城里还不行。大学更是全面复辟,收费极高。

因此,从社会保障领域来看,现在的中国基本看不出是什么社会主义了,连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如。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西方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按照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他们基本都可以称其为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了,而中国,倒可以称为专制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与西方国家好像反过来了,这很有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共同点是在经济领域,只是中国有一个特殊的资本阶层,权贵资本,这在西方国家是没有的。而在政治领域,在社会保障领域,中国与西方都是不同的。

中国如果还不想在政治领域改革的话,至少应该在社会保障领域下工夫,否则,中国很可能会发生大乱。因为中国现在的贫富悬殊,社会不公,和极度的腐败,都是中国大乱的根源,也是左派思想开始被人们接受的一个原因。瑞典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福利政策,是保障社会稳定的一个好办法。只是,财富的再分配是靠政治博弈的,而不是靠某种理念。中国如果想变成如瑞典一样的民主社会主义的话,路还很漫长,因为,一个是要建立起全民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一个是在政治上,也要变成民主宪政与议会制度。如果中国最终变成了的话,那世界就进入了大同的时代。

资本主义社会 篇3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危机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057-03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全球化挑战是总体性而非局部性的。全球社会主义国家或政党一方面面临着许多内部难题,针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合作应对机制远未形成。这不仅需要各国社会主义在基本理论上做出创新性回应。而且还应就这种回应达成共识而不是分歧。

一、生态社会主义

西方的环境危机触发了绿色生态运动,生态运动产生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生态社会主义正是其中的核心。

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在此思想基础上,生态社会主义形成如下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各项环境经济政策不可能实际操作到位。全球化加快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还把第三世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环境问题一再让位于资本主义主导下一轮又一轮新的经济增长。所谓的可持续首脑会议只能在一些细微问题上达成象征性协议。在现有的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下,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环境的问题要解决,就必须取得共识,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有不公平的、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秩序;要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就只能发展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公平。

第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

第四,对未来社会的解释。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这个社会必将是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表面看来。发达国家显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物质条件建立一个绿色社会,但在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变革的要求与动力并不是社会政治的主流。而发展中国家正在拼命向发达国家学习,沿袭西方传统生产消费模式,这样整个世界几乎注定不可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场社会变革。

第五,变革力量的选择。传统社会主义一直强调变革的力量是工人阶级。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酋先应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间阶层”,然后才是工人。工人阶级虽然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毕竟是遭受环境污染最直接的阶级,仍蕴藏着最终革命性,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有三个,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第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阐述。从另一个视角大大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几年前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有不少人都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包括思想与制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北部国家和南部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的生态运动。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污染,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资源衰竭。要解决全球环境资源困境。就要全球协商,全球共识,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放弃西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

今天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极大补充。生态社会主义期待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对现行资本主义的斗争。因为西方产业资本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全球流动而导致绝对过剩,在生态与就业上,大多数工人选择后者。生态社会主义今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主要在思想文化方面,即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它必须领导全世界从工业文明向新型文明的伟大转型。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型文明的开始,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

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rl然的能力产生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址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明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例如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给未来人类社会指出了新的方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因为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伦理。

资本主义社会 篇4

马克斯·韦伯,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西方学术史上一位著述甚丰、研究领域很广, 影响极大的伟大思想家, 也是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之一。“韦伯是一个面对自身所处的时代, 而带有英雄膜拜情绪的悲观主义者, 是一个为此不断找寻理性的人。” 韦伯研究问题背后的时代感与其自身的人生历程的有机结合。换言之, 韦伯的研究是其人生历程、时代特征、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

据海德堡大学教授, 也是马克斯·韦伯文集的收集整理者施路赫特认为, 韦伯的学术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大致从1889年到1890年,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中古商业社会、罗马农业史、东普鲁士的农民问题、证券问题, 以古代经济文明史为主。第二阶段, 大致从1890年到1910年, 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基督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古代日耳曼社会、古代农业关系、俄国革命研究、信托遗赠立法问题、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第三阶段, 大致从1910年到1920年, 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支配社会关系、儒教与道教及世界宗教经济伦理、德国议会民主。

韦伯在学术第一阶段的论著是以往韦伯研究最忽视, 但晚近以来则为学术界特别重视的文本。韦伯在《资本主义与农业社会——欧洲与美国的比较》中, 除了延续在第一阶段中思考德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外, 还在比较欧洲与美国转向资本主义的条件的不同中进一步阐述农业社会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以及如何使国家得到发展的问题。

2 韦伯有关农业社会的观点

韦伯在开篇提出:“在所有的社会中, 农村社会的结构是最独特的, 也是最受特定历史发展影响的。”韦伯从时代和对历史文化与现实的镜鉴中开始寻找问题的研究角度。

在当时的欧洲和美国, 农业的发展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无可替代性都意味着通过农业来促进经济和国家的发展已不可能了。韦伯指出就有的经济秩序关心的是:我如何能在这块土地上养活最大数目的人?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所关心的是:我如何能在这块土地上, 以最少劳力, 向市场供应最大数目的农产品?在欧洲, 传统和资本主义的冲突虽可有某些和谐的转变, 如为工业区旁的小型自耕农提供机会, 使农业的发展倾向于劳力密集而非资本密集的地区。但资本对于土地拥有权之间的冲击是一面倒的, 资本主义和传统农业社会的冲突已染上了政治色彩。而在美国, 这些问题已通过南北战争得到解决。

美国的文明史比较短, 因而当它向资本主义转变时, 所产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要远远少于欧洲的各个国家。首先, 美国大体上不会受到农村社会古老秩序的影响;其次, 稠密的人口、昂贵的底价、社会流动的减少, 以及因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将会对美国产生和欧洲同样的影响。

3 德国东西部农村社会的结构差异

在总体介绍完这种反资本主义的因素后, 韦伯指出:造成欧洲资本主义这种集权色彩和欧洲社会各种力量反资本主义情绪的根源, 是地主贵族和城市市民阶层间的冲突。德国农村社会存在着巨大的结构差别, 在其西部和南部, 农村人口密度较高, 小自耕农占住到地位;东部和东北部则是粗放式的耕作占住到地位, 土地集中在贵族手中, 在其之下是大量没有土地的雇工。故韦伯以德国东西部农村社会结构差异分析入手, 讲述欧洲贵族地主阶层的转变。

在德国, 即使农奴制度被废除, 土地依然被视为地主的财产, 而非农民的财产, 这一点与法国和被俄罗斯吞并后的波兰状况是不同的。于是, 欧洲的东部变成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 而欧洲西部则成为了工业资本主义的落脚点。而在德国, 西部工业的日益发展, 人口结构也出现了变化。德国东部的人口外移达到高峰, 越来越多的雇农, 来到美国或德国的工厂劳作。相对应的, 德国的地主阶级开始引进外来的劳工。工业和商业资本家开始收购土地, 入侵贵族阶层。德国的产业收益权是在一个具备贵族传统和军事君主体制的古老国家中的独特现象。而德国东部的社会变迁, 在英国已经进行了几百年, 最终奠定了英国今天的农村社会格局。这些, 都是荒地垦尽、而经济增长放缓之后要面对的问题。

韦伯在行文最后说:对于德国而言, 关乎德国民族利益的所有经济和社会问题, 都源于东西部农村社会的差别, 以及这种差别的继续扩大。美国没有古老的贵族, 贵族的集权传统和现代经济的纯粹商业作风的冲突在美国并不存在。现在困扰德国的土地问题, 也会在美国的垦地逐渐减少后困扰美国。

4 农业文明向资本主义文明的转变

在《资本主义与农业社会》一文中, 韦伯从多个层面分析从农业文明向资本主义文明转变中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 从字里行间里我们可以读出他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肯定, 同时他也实事求是的讲出了在面对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大潮中各项阻碍因素, 以及在这些因素之下所形成的各国不同的社会状况。他将资本主义定位在对利润的追求上, 农业社会抵触着资本主义, 而资本主义对农业社会的淘汰也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

作为韦伯早期的作品, 他虽然在《资本主义与农业社会》中比较论述了不同农业社会之下的英国、美国、德国、甚至是德国的东西部之间因自身历史发展的不同, 而对资本主义被动接受的不同, 没有谈及到资本主义的起源, 也没有谈到具体在这种不同之后到底是哪些因素推动了资本主义在上述地方的发展。韦伯学术生涯被世人所关注的著作往往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 这些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开启了西方思想界从社会心理、宗教根源等角度研究社会发展的新纪元, 但我们应该看到, 没有韦伯早期把传统与现实进行对立分析, 为其后期理论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包括《资本主义与农业社会》在内的韦伯第一阶段的著作是其后期思想的发展的前导。就像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业社会已产生了不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病症, 发现治疗手法之前是要发现和健康体质相比的病变症候, 韦伯所做的就是这样一个前期的发现病变和后期的发现治疗手法, 《资本主义与农业社会》则作为了前期发现农业社会病变的一个调查报告。

韦伯选择欧洲和美国来论述资本主义和农业社会的关系也是有合理性的, 虽然在欧洲和美国之外的区域也存在过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农业封建社会并存的社会结构, 但无疑欧洲和美国 (特别是欧洲) 的资本主义是突破了农业社会的桎梏而发展的很完全, 其现代化进程总体是很流畅的, 在世界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中具有典型性。而韦伯从农业社会的官僚、教会、只是分子等角度探讨阻碍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因素, 在农业社会的背景下, 这些因素包含了社会的不同阶层, 反应了那个时代的现实面貌。

在农业社会与资本主义相交错的时代, 马克斯·韦伯把真实而残酷的欧洲和美国的现实真相展现了出来, 相隔1个多世纪的我们只能置身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经历去把握知晓他所传递给我们的讯息, 对韦伯的研究不能停留在他著书立说的某个阶段性的成就之上, 而要完整的了解韦伯从“资本主义问题”到“理性问题研究”转变的思想进程, 这样我们才不会因自己学识的偏差而产生理解的不到位, 所以选择从韦伯第一阶段中现对直白的《资本主义与农业社会》读起, 对学习韦伯的理论以及其背后的思考问题角度的方法都是大大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M].上海:三联书店,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

[2]何洪涛.英国地主与农业革命[J].求索, 2007, (6) .

社会主义社会 篇5

有一些人说,中国为什么不选择资本主义而选择社会主义?其实,不是中国不想选择资本主义,而是中国历史的客观因素不允许中国选择资本主义。我们翻开近代史看看,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等等,许多仁人志士为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不懈努力而终归失败。因为当时中国国内的官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勾结,只热衷于他们一己私利的垄断的官僚买卖,而民族资产阶级又过于弱小,没有能力担负起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重任。但其只是放大了了而已。一个社会的发展,自然或有曲折,我们正是在这条道路上寻找正确的方向。现代的社会主义发展,我们看到了许多的成果。国家带领我们走出了08年的经济危机,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在物质满足了以后,我们更追求精神的满足。这整整说明了我们深灰的进步。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任何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许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社会上不公的声音,正如在2010年的十大民生问题:物价、收入增长、房价、股市、消费、出口增长、医改、教育公平、就业、社会保障十大民生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实所有的问题,国家都有在做努力,也许有些成效不大,我们不太关注而已。

就比如说物价,物价水平也水涨船高,10月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同比上涨4.4%,比9月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面对严峻形势,国务院于11月19日出台稳定物价的16项措施,平抑物价,要求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房价: 据了解,这些措施主要有:一是各地要加大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力度。要立即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国发〔2010〕10号文件的实施细则。已印发实施细则的地区,要根据最近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对于住房问题,国家规定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对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对不认真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商业银行,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继续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项目和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贷款需求。

收入过高:据了解,税务机关将进一步摸清高收入者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收入行业和个人专门档案,实行重点监控管理。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执法和征管力度,加强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从重从快打击其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完善申报收入制度,建立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编码制度,强化高收入行业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关注社会收入分配发展态势,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

资本主义社会 篇6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两种思潮从根本上是对立的,并且把工人运动导向了不同的方向,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果。虽然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本质不同,但它们却有内在的历史渊源。所以文章就从两大方面来论述本文。

一、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渊源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渊源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暂时接受了民主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第二国际时期,民主社会主义最终与科学社会主义分道扬镳,蜕变为一种社会改良主义。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正如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和1890年德文版写的序言中所说“当我们写这个《宣言》时我们不能把它叫作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则恰恰相反。第一国际成立之初,工人运动思想水平较低,马克思主义仅在少数先进的工人中传播,在这个时候,马克思才暂时接受了“社会民主主义者”这个概念;但随着第二国际左右翼的分裂,曾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成分的社会民主主义概念最终蜕变为一种社会改良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分道扬镳。

二、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前面简单论述了两者历史渊源,那么我就从指导思想、追求目标及实现途径、建立的经济制度及政治制度、支持者的范围等四个方面来逐一论述两者的区别。

1指导思想不同

民主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主张世界观的多元性,反对单一的思想理论基础,认为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还不断吸收宗教伦理、古典哲学、修正主义及西方哲学和社会流派的各种思想和观点,是一种具有多元性和改良性质的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则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而其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唯一的指导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指导思想有不同的内容,但核心思想都仍是马克思主义,只是马克思主义与当时的历史实际相结合。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在指导思想上是对立的,贯穿于整个工人运动过程中,民主社会主义试图用意识多元化来消除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地位,并且不断膨胀。而科学社会主义则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且坚信只有与马克思主义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真正走出社会主义的道路。

2追求目标及实现途径不同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偏向于改良的社会主义,它没有宣布任何最后的真理,在苏东剧变之后,民主社会主义更加认为资本主义不会灭亡,更不会被取代,工人阶级所提出的理论仅仅是对现存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改良以及缓解,并且也否认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而科学社会主义始终坚信社会主义必能取代资本主义,并且认为实现共产主义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指导下不断丰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新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本质要求;接着又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当今的中国梦,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不断丰富,不断具体。

因为两者的追求目标不同,所以实现目标的途径也就自然而然的不同。就如前面提到的,民主社会主义主要通过和平、改良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其反对暴力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相反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主张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建立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同

两种社会模式,指导思想不同,追求的目标有异及实现途径相差,当然建立的政治制度及经济制度也是不同的,那么到底会有什么差异呢?

先来说话经济制度的不同,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框架下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民主化,即建立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之上的福利国家的制度。但从本质上说它没有跳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范畴,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想汲取‘交易经济和‘命令经济的营养,实践的可能性很小;而科学社会主义则坚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经济制度。

经济是基础,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决定了政治及文化的建立及发展,所以两者的政治制度呢?民主社会主义是在资产阶级的框架下,实现政治民主,其实质还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把民主和专政对立起来,反对任何形式的专政,但民主社会主义的这种民主是建立在超阶级基础之上的,很难实现;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体,把民主和专政辩证统一起来,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极少数人的专政,科学社会主义坚信,在阶级社会里没有专政的国家是不存在的。所以任何民主本质上都表现为一定阶级的专政和民主。

4支持者的范围不同

说起支持者,其实也就是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它们依靠的力量。首先,民主社会主义虽然起源于工人运动,但是随着其不断地发展却与工人运动慢慢脱离,面向全社会,它倒是期望能得到全社会各阶层的支持,主张各阶级之间要和平协商,反对斗争,认为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团结,正是由于这种政见思想,为自己赢得了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众多支持者。

科学社会主义却始终坚持马克思阶级斗争的学说,认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要完成这一变革,必须要依靠无产阶级,获得无产阶级的支持,才能得到最强大的保障。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在革命中,无产阶级还应该团结广大劳动群众,依靠农民的力量,建立强大的工农联盟,不可忽视农民的重要性,只有与农民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对农民束缚已久的封建剥削制度,依靠农民,所以农民才能跟随他。

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民主社会主义还是科学社会主义引起巨大争议,有人把民主社会主义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并且有学者还呼吁“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虽然他们各执一词,但我认为,只要搞清楚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在某些理论上体现出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但要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那从本质上就混淆了两者的概念。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非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向最终实现共同主义迈出更大的一步。

资本主义社会 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主义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好坏问题争论由来已久, 我国学术界早在改革开放时期就已对此问题展开过集中讨论, 随着苏东剧变的发生, 传统的社会主义走到了尽头, 中国学术界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解遭到了巨大冲击。因此许多政治家在当时提出“社会主义在中国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论点, 并宣扬中国应走全盘西化的道路, 大力宣扬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但是我国伟大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在此紧要关头毅然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并建立了以市场为核心、政府为辅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决了争论已久的中国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实践表明, 我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仅摆脱了社会危机, 而且带领国家走向富强。新世纪以来, 我国相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持续发展观, 这些思想又进一步引起大批人士的争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社会民主党派所宣扬的思想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些人将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同化。在这种大背景下, 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比分析显得尤为需要, 本文就是针对这些具体问题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相同点

1、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左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际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际共产主义的分支。社会主义的本质为“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句话早在初中时期就已耳熟能详, 并且我国社会主义的近期目标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要求, 远期目标为实现共产主义, 符合我国具体实际国情, 具有进步意义, 既立足于我国初级阶段国情, 又提出了适宜的目标。民主社会主义是变革当代资本主义的一股重要力量, 因为最初时期民主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 站在资本主义对立面, 主张改良当代资本主义, 使资本主义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大部分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虽然大力促进了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也带来了相当多的社会问题, 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所以应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 而不是放任其自由发展。历史书中记载:“在民主社会主义发展初期, 欧洲地区民主社会党发展迅速, 社会党代表的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下层人民的利益, 他们通过和平的方式争取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 运用合法手段引导欧洲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欧洲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起来更加人道更加公正公平”。但是随着冷战的爆发, 欧洲政治党改变了自己的立场, 不断向中间靠近, 其左翼思想不断减退, 也开始脱离工人阶级和中下层劳动人民, 自封为人民党和选民党。虽然如此, 社会主义民主党的价值目标不同于资本主义政党, 其政策取向也是坚持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 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 仍然是左翼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 国际联合组织的基本性质为社会民主党, 该组织大约有一百六十个成员, 这些成员分布于世界各个大洲, 拥有强大的选民力量, 且这些成员党组织将近三分之一为执政党”。国际联合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政党组织, 该组织拥有的党员数和选民数量是右翼政党国际组织的数倍。就欧洲来看, 欧洲社会党联盟拥有来自四十个成员国的一千多万的党员和达一亿之多的选民, 甚至在上世界末期, 欧洲社会党是当时的最大党, 是欧洲议会的第一大党。所以, 社会民主党是世界左翼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是世界左翼力量的主力军。这些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相符,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左翼力量的主力军。

2、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源但不同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早起源于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 苏联传统社会主义从欧洲社会民主主义发展而来, 民主社会主义同样也起源于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就同源。

“1848 年, 欧洲革命尚未爆发, 欧洲第一次爆发了传统社会民主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思想也传入欧洲, 受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传统社会民主主义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等同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 19 世纪末期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思想开始盛行, 国际工人运动以此为指导思想, 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 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欧洲社会民主党重新进行了分化, 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发生较大变化。二十世纪初的俄国十月革命, 建立了影响巨大的布尔什维克政权, 俄国十月革命也就随之成为传统社会民主主义和现代社会民主主义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革命左翼分子自称为共产党, 主要以布尔什维主义和列宁主义为代表, 其领导组织为共产国际,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也随之展开;另一部分社会民主主义者演绎为右翼分子或者保持中立, 他们极力反对俄国的十月革命, 与共产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相对立, 这部分分子坚决不同意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逐渐合流并发展为社会改良主义, 最终没有坚持共产主义, 自居为社会民主主义者。“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欧洲社会党随着社会党国际的成立得到公认, 实际上民主社会主义也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斯大林在上世纪提出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系统理论, 且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欧洲一些社会民主主义者为了与苏联的专制社会主义区分开来, 开始使用民主社会主义这一说法, 但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提出没有系统的论述作为支持, 直到1951 年的社会党国际法的声明才标志着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

二、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别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世界左翼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本质的区别。接下来将从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斗争策略手段和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几个层面来做具体分析。

1、两者的指导思想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至今, 其最基本的思想是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 其指导理论始终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不局限于个别理论, 坚决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不断创新。而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 民族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较为广泛, 他们不以一种具体的思想为依据, 没有固定的宗教、哲学和政治思想, 强调指导思想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能够吸收所有符合自身原则的思想, 而且民主社会主义批判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思想的理论。

2、两者的奋斗目标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为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决反对私有制和剥削。民主社会主义最开始的奋斗目标为改造资本主义, 使资本主义越来越公正公平, 但是随着后期民主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越来越中立化, 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转变为自由、公正和团结互助, 但是所宣扬的“和平”和“人权’等思想没有很明显的政治取向和政治内涵, 也就说明民主社会主义者越来越趋向于中立。

3、两者的斗争策略手段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经历了一个长久的革命斗争时期,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的一种变革, 但是并不是全盘否定我国在传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革命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就是革命与改革的结合, 而民主社会主义的斗争策略手段为通过和平的途径, 运用合法的形式, 采用民主的手段, 并且制定了渐进的战略, 来实现民主社会主义改良的目标。

4、两者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不同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一些理论的认识并不相同,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民主解释为阶级的民主, 即民主是有阶级性的, 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民主是所有价值的基础;其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国家定义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被统治阶段的机器, 但是民主社会主义将国家定义为国家即全民;最后, 对于所有制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归结为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 所以, 我国坚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而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改变私有制到保留私有制的变化。

三、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时间较短, 有许多地方尚不成熟, 不论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都时间较短, 但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悠久, 对国家的管理等都有更多的经验, 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之间有许多地方可以相互借鉴与学习。虽然两者在思想上有许多分歧, 但是不论在政治经济生活领域、还是社会政策对外交往领域, 民主社会主义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政治经济生活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借鉴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些具体经济政策, 在实施经济干预的同时, 大力运用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同时, 经济决策和管理应是全民性的经济管理。西方思想认为, 市场是自由的, 市场的自由运转就是自然规律的结果, 自身就含有公正性, 国家不应该对其进行任何人为干预, 但是民主社会主义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必要的改良, 他们考虑到市场竞争存在不公平性, 例如市场无法提供社会基础性设施和公共服务, 所以, 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具有必要性。民主社会主义宣扬经济民主的思想, 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一些经济问题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借鉴欧洲社会党的一些做法。

2、社会政策和对外交往领域

社会政策领域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借鉴民主社会主义成功的经验, 民主社会主义在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方面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民主社会领域以社会民生为基本目标, 注重满足人们基本需求, 分配原则不能以利润为基本, 同时要保障公民的基本社会权利, 维护公民的尊严。

民主社会主义的对外交往的核心目标是国际民主, 其拥有先进的对外交往理念和完备的外交政策, 民主社会主义推行多方位、多元化的外交政策, 并且能够灵活处理各种国际问题, 这些政策都值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

四、结束语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相同点, 也有不同处, 两者因相互借鉴与学习, 综合两者优点, 摒弃缺点, 带领中国走向富强民主。

参考文献

[1]宋晓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2]曹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王彦伟.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13.

[4]徐晓雷.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 2012.

[5]丁宁.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 2010.

[6]孟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4.

资本主义社会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新风尚,现代公民

社会主义荣辱观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我们每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准绳, 也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荣辱观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是前瞻性的理论创新。中国是知名的礼仪之邦, 自古就有着仁义道德、荣辱廉耻的优良传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道之以德、齐之礼”;孟子有“仁则荣, 不仁则辱”的荣辱观念;荀子说:“荣辱之大分, 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 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 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 穷者常制于人, 是荣辱之大分也”;还有“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 “宁可毁人, 不可毁誉”, “宁可穷而有志, 不可富而失节”,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等等。这些关于修身治国的格言名句都是古代的仁人志士对荣辱观的认识与看法, 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提供了思想道德基础, 而历史上所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统治者以德治国的表现。正是受传统美德的影响, 有多少忠臣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得失, 如贾谊、魏征、包拯, 又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牺牲生命, 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刘胡兰、夏明翰等。他们“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宁可站着死, 不可跪着生”, 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的光辉写照, 从而流芳百世。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明是非、辨善恶、别美丑, 告诉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倡导什么、抵制什么, 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 与毛泽东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提倡的“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江泽民提倡的“以德治国”等思想建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是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呼声、富有前瞻性的理论创新。

2)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一方面,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进入“十一五”时期, 我国现在仍然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二者同时存在的关键时期, 为适时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挑战, 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准绳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 让我们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 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 大家都是为了温饱而疲于奔命。现在就不同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富裕了的人们在注重物质文明的同时, 也关心精神文明, 对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对人的品格素质、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人际关系等都有了更高的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论述, 正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精神文明建设的追求。

3) 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规范社会行为、优化社会风气, 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今年年初,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中, 有18.5%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风气最受关注, 这也是所有调查问题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 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随之出现。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的风气盛行, 许多人已不辨是非、善恶、美丑, 违法乱纪、强取豪夺、贪污腐败的丑恶行径不断出现, 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现象在社会上屡见不鲜。正如晚清学者龚自珍所言“士皆知耻, 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 为国之大耻”。这些不良社会风气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影响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正如卢汉龙院长所说:“如今的中国社会日趋多元, 要成功走过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 需要求得多元价值观在道德底线上的共识, 为中国的持续发展积淀厚实的精神文明资本”。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学习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键是把它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变成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1)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正所谓“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首先要“造势”, 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深知“八荣八耻”的内涵,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要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采取上报纸、入电视、开展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 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从而使“八荣八耻”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发挥先进人物的“蝴蝶效应”, 通过宣传典型的人和事, 进而影响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胶南市委成立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报告团”到许多单位进行宣讲, 代表用真情打动听众, 宣传教育效果突出。实践证明, 在学习先进的过程中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知荣弃耻、扬荣抑耻, 自我激励、自我约束, 有助于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建立。

2) 突出重点群体,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虽然人人都应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但要突出重点群体, 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 “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共产党是我们的执政党和领导者, 不论何时何地, 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始终走在最前列冲锋陷阵, 始终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仅如此, 他们还是形象代言人, 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力, 正所谓“村看村, 户看户, 群众看的是干部”。今天,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广大党员干部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只有这样, 全国才会实现“上梁正, 下梁不歪”、“上好德则下无隐, 上恶贪则下耻争”的良好局面。郑州大学学生设无人看管零售摊拷问诚信的事情, 反映出学生是一个学习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群体。广大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能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未来。所以, 学校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给予他们文化知识的重任, 还担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给予他们思想道德教育的伟大使命。学校应该把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大事来抓, 使学生真正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胶南市教体局结合教体系统实际, 创新教育方式, 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了“六个一” (即学校组织一次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升国旗仪式;校长为全校师生上一次荣辱观教育课;在每个教室张贴一张“八荣八耻”铭牌或宣传画;班级举办一次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和其他组织活动;在中小学、幼儿园中编写、传唱一批“八荣八耻”新童谣, 并编入社会主义新农村校本教材;开展一次“寻找身边的荣辱———中小学生眼中的美与丑”征文活动) 的“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 营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氛围。为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学校文化, 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崇尚真善美, 抵制假恶丑, 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作出了有益探索。

3) 构筑长效机制, 务求持久性的成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不可能一抓就灵、一蹴而就,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在持久性上下工夫。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宣传与文字宣传上, 也不能过于强调个人自觉, 而是要把加强教育与健全机制结合起来, 用政策措施褒扬和激励先进, 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 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项行业管理制度中, 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 探索建立“单位考核与个人道德行为相结合的奖罚制度”, 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地体现在单位的日常工作管理当中、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

资本主义社会 篇9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社会制度, 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的条件下, 按照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模式。在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 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所进行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这种新型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基于邓小平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修正和反思为基础的,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 也结合市场经济, 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79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 在中国搞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政策从此变更。1992年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是中性在外国它就姓资在中国就姓社。”

市场经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出现, 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颠覆了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运行模式的预判, 这一成果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第一次进行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模式, 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并完善其理论成果。它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理论的创新, 也改写了西方社会主流的经济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 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 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 作为“开天辟地”的改革开放战略,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新的理论作为基础来指导。改革之初, 邓小平便明确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解放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实事求是, 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 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当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后,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 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中, 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提出了符合“先进性”的生产力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方式。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根基, 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理论土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指引下, 日益完善, 使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书写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全新篇章。

2. 理论来源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便确立了“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重要命题。这一命题先后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被提出, 此后, 又分别在1982年和1986年中党的文件里提到。次年, 邓小平提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就是处在初级阶段, 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出了系统论述的同时进一步确立了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发展路线。党的十四大则明确指出我党在制定政策时需要优先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此后, 党的领导人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既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2007年, 新一届领导人胡锦涛又先后于中央党校6·25讲话及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判定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进一步发展和延伸了该理论。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则恰恰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所确定的, 作为理论来源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明了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命题的科学认识、持续贯彻和准确把握, 使得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 在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

3. 理论特点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这衣服有创新性的经济运营机制, 实在充分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弊端, 并吸收部分发达国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经济制度后所确立的。而后, 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时, 随着我党在实践中, 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探索和认识的不断深人, 提出了“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加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现阶段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 促进和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制度化, 强调“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实际调控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市场并非救世主, 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职能在市场所不能为的范围内需要重点发挥其职能。邓小平曾提出:“实际工作中, 在调整时期, 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 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 搞得更灵活一些。”就是在阐释市场的调节与计划调节的相互运用需要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结合实际, 灵活运用。此后, 在探索过程中, 其理论内涵不断地被发展和丰富, 党的领导人提出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将市场机制的优点贯彻到实践中去, 并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深入阐释这一论点, 又要通过宏观调控在市场出现局限的同时, 靠计划调节来消除。此外, 党的十七大之后, 国家将部委机构调整作为改革重头戏, 将“大部制”的蓝图在宏观调控中找到了新路子, 从而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失控, 加强并完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磨合, 并在调节机制中解决现阶段存在的不利因素。

4. 理论实践

通过上述过程在理论层面上的探索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在与改革开放“同呼吸, 共命运”的过程中被丰富与完善。1992年, 邓小平的南方讲话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重要概括作为前提意义, 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经济基础的保障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前提需要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步去完成的。

除此之外, 这当中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其奋斗前提离不开社会基本制度的确立:“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 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

在此基础上, 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问题:地区发展的公平;贫困地区的在发展过程需要的相关政策扶持;避免两极分化就要将社会形态定义在“枣核型”的框架内, 扩大中产阶级占比;同时还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底线, 避免贫富差距扩大。这些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其重要程度不亚于经济发展的效率。在此理论实践的过程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过程与不断发展, 则是对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补充和继续探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作为一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主流流派, 以美籍波兰裔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所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表后, “兰格模式”的形成为诞生标志。近一个世纪以来, 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学者都在对其本身存在的矛盾观点争论不休:究竟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结合之后要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发展?这其中, 持不同看法的学者对于市场社会主义的界定还存在着一定不同意见, 但其表现出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和利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相结合的观点都被接受。由此可见, 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于一个特例, 究其根本与社会主义的差别使得其有别于苏联模式的计划社会主义, 而生产资料所决定的生产方式有不同于美国为首的市场资本主义。这也使得市场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潮中, 值得深究的独特观点。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发现, 市场社会主义其本质, 似乎与我国所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道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名称虽不相同, 但主张市场与社会主义有机结合的主要特点, 在公有制为生产关系框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都让许多西方学者高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非是“西为中用”的市场社会主义。在现阶段, 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 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 有必要将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西方广为传播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加以区别和比较。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相同点

1. 理论认知的相同点

自苏联模式起, 社会主义似乎就被烙印上了计划经济的标签, 以至于在二战结束后出现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公有制及计划经济, 即使想要寻求改变, 也被苏联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而压制下来, 包括现在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 也以计划经济为标签。而市场的概念一直以来就被社会主义理论划分到资本主义阵营中, 特别是市场中受到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作为标签一直被保留下来。

在此背景下, 市场社会主义的学者首先对固有观念提出了质疑并有力抨击。早在20世纪30年代, 兰格模式就已经提出了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相结合的构想, 将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等号打破。随着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这一思想经过“市场机制中性化”、“联姻论”以及“市场机制主导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和发挥。其核心主张就是:市场将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从所有制中独立开来, 因而市场的概念并不倾向任何一方而作为中性定义存在;社会主义可以而且能够搞市场经济, 其资源配置的主导形式是市场而不是计划。

而从时间上来看, 我国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则要追溯于1979年。前文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详细论述。1979年, 邓小平就谈到:“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5年, 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后来, 他又引导人们将计划和市场都视为方法, 认为“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 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 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 就是资本主义的。”由此可见, 邓小平在当时就已经表明了市场作为一种资源分配形式不仅仅被资本主义社会所用, 社会主义一样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发展经济。

2. 模式定性的相同点

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根本目标, 就是讲市场与社会主义合二为一。在对于市场社会主义的模式定性过程中, 学者运用了“中性机制”论、“联姻”论和“市场主导机制”论等三个理论工具。

“中性机制”既把市场这一概念从资本主义的框架内剥离开来, 把其“被拥有”的资本主义角色中心化, 使其仅仅变成资源配置的手段与工具, 从而使其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社会阶段中。“联姻”论则是将“市场”和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公有制进行结合, 公有制用于国家队市场调控时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 将市场做大, 而市场经济所代表的多种所有制则将市场搞活, 为社会发展的局部利益提供游戏规则。在这其中, “市场主导机制”论则阐明了经济发展的根本还是在于市场, 通过市场作为主导, 能够充分合理的进行资源分配, 是经济能够真正的良性发展, 证明市场是具有能被社会主义接纳并运用的特性:首先, 市场机制既是一种信息体系, 又是一种激励机制。其次, 市场最有魅力的地方是, 它可以实现一些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如自由、民主和社会福利等。

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性”问题中, “中性论”与“手段论”则与上述三点不谋而合, 只不过在市场主导的问题上,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为前提来提出的。

3. 价值取向的相同点

如上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其实具有许多相同点, 这样的前提下, 它们对于价值取向的判断也有相重合的部分: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甚至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必须相结合。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西方社会主义学者, 可能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生产方式的效率问题相矛盾时选择牺牲社会主义价值观来换取更高的效率, 但是尽管在协调效率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可能出现的矛盾时, 西方的社会主义者以不同程度地牺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为代价来换取效率目标的实现, 可是我们仍然能从他们的社会中发现社会主义中自由、民主和平等的价值观。

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价值取向的经济基础, 来自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两个具有典型社会主义属性的价值观。在最近几年西方世界所发生的经济问题中, 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对于私有制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检讨和批判, 西方学者纷纷捡起《资本论》来研究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现在西方的主流思想, 他们主张把私有产权关系与市场经济相剥离而以某种形式的公有产权取而代之, 主张消除非劳动收入和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分配劳动收入[4]。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不同点

正是因为上述三点提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相同点, 导致了现在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取自市场社会主义思潮。更有甚者仅仅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表现形式上判断, 就将我国社会主义体制判定为市场社会主义。

实际上,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在实践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 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特殊国情所诞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所以,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存在以下几点不同:

1. 实践过程的不同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过实践所检验的,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市场社会主义并未在西方世界得以推行, 所以现阶段也只是一股社会主义思潮, 并未具有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性的品格高于理论性的品格, 它比市场社会主义更具实践性, 理论成果也更加丰富。如果市场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没办法找到实践过程所需的物质支持, 那它很可能就止步于此, 变成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学者的美好愿望。

2. 诞生基础的不同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是在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 通过市场进行调节作用将资源合理分配作为基础手段之一,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从而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真正步入社会主义发挥其优越性所诞生的。它是通过我国在社会主义前行道路上遇到的挫折与不断的探索进而诞生的理论。

而作为西方处在经济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所诞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 市场社会主义的诞生环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 它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还未达到马克思所提到的高度发展的前提下, 顺利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探索。正是由于我国与西方市场所面临的经济制度环境的不同, 才导致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状态。

3. 任务实现的不同

市场社会主义确定任务的前提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确立的, 所以其任务, 更多的是为现阶段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方式方法, 为这其中的企业构建新的企业制度, 而不是改变和健全市场经济本身。这样的目的决定了对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在发到的市场经济中, 在微观层面上讲社会主义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更多的运用到企业, 准确来说就是创建一种更为人们所接受的企业模式。

我国则是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落实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当中去, 是以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任务的。这是一项自上而下从政府到企业, 在自下而上从企业到市场的改造。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造的这一任务, 我国在经济基础层面改革所有制结构和由此决定的分配结构方面进行了重大的突破, 并且在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 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张嘉昕, 田佳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之比较[J].学术交流.2013 (5) :108-112.

[4]吴宇晖.市场社会主义——世纪之交的回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资本主义社会 篇10

关键词: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本质

一、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

如果把资本主义的议会制、普选制、多党制、分权制作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民主制度比做一个“四轮马车”, 那么, 拥有和驾驭这辆马车的从来就是财富和金钱化身的垄断资本家和其代理人。这辆“四轮马车”运转的唯一动力就是金钱。列宁揭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阶级实质, 指出:“资产阶级不得不说假话, 把 (资产阶级的) 民主共和制说成‘全民政权’或一般民主或纯粹民主;但实际上, 这种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专政, 是剥削者对劳动群众的专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所谓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是欺骗群众, 是“掩盖现代民主的资产阶级性质”。

从民主的形式上看, 资本主义民主是虚伪的。民主的形式与民主的实际内容相脱离, 这是资本主义民主一个典型的特征。由于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局限性, 资本主义的民主始终是形式上的, 对于劳动人民来说, 并不能获得实质性的内容。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它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逐渐建立起来的。不管是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共和制的资本主义民主政体, 不管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如何 (都实行三权分立、普选制、多党制、议会制等) 。它们都有着相同的基本特征, 无法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统一。

从享有民主权利主体来看, 资本主义民主是狭隘的。资产阶级虽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但它终究是私有制的产物, 是维护资产阶级剥削的, 压迫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工具。不同类型的民主制度下面都有着行使和享受民主权利的民主主体, 但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却因民主类型而异。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 这种民主是有产者的民主, 而有产者只占社会人口的极少数, 因此, 资产阶级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 至于人口占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则以种种形式被排斥在民主之外, 所以说,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狭隘的。经济上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决定了政治上资产阶级的政权, 而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 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 就享受不到真正的民主权利, 所以说资产阶级的民主是剥削阶级的民主。资产阶级用法律所确认的民主, 因私有制的限制, 仍然具有阶级性和狭隘性, 正如列宁所说, 它始终是“虚伪的、骗人的民主, 对富人是天堂, 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民主的历史发展绝不会停留在这个阶段而停止不前, 其必将突破资产阶级民主的狭隘界限, 进入新的历史高度。如同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一样,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同样也会为社会主义民主所代替。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 民主既是一种国家形式也是一种国家形态。判定一个国家性质的标准是在这个国家中, 是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无论是奴隶制国家还是封建制国家或是资本主义国家, 都是大多数的劳动人民被少数的剥削阶级实行统治。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则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为主体) , 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资本主义的民主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是少数资产阶级对大多数无产阶级的民主, 这是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决定的。而在社会主义社会, 民主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的民主, 其根本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决定。在社会主义国家, 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直接或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事务, 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最广泛的民主, 也是资本主义民主所无法比拟和超越的。

从民主形式上看, 社会主义民主是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民主, 是名副其实的民主, 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基础上, 对社会主义制度有巩固作用的民主, 是占有绝大多数人口的劳动人民享有民主的民主。人民不受财产和资本多寡的限制而充分地行使民主权利, 是最广泛的民主, 是最高限度的民主。在社会主义社会, 不存在剥削制度, 人与人之间不再有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劳动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真正的主人, 这也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没有必要也绝不允许对广大劳动人民开空头支票, 说一套, 做又是一套。社会主义民主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的民主, 这不仅表现在我们的宪法上“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更主要表现在人民的权利能够得到具体的物质和法律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 社会主义民主从实质和发展前途来看, 要比资本主义民主更加优越。

资本主义社会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对东方国家的革命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同时在革命中也逐渐总结经验教训,这对各国来说是及其弥足珍贵的财宝,而且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其指导思想对东方各国也有这重要的实践意义[1]。

1、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1.1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基本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是尤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思想和重要的东方革命源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都对东方各国的民族革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国革命有着指导性的作用,也逐渐涌现了像毛泽东、邓小平等多为历史伟人。

1.2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世界的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更是东方各国的革命目标。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理论指出,共产主义不能脱离了实际,要考虑东方各国革命运动的本质,结合本国长期的历史进程,最终走上正规的革命道路。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通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伟大征程和奋斗目标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是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牺牲的,国家的发展是离不开我们全民族的不懈努力,所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成为我们努力的必要前提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认清我国的当代国情和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实现全民族的繁荣昌盛。

2.2 当代国人的奋斗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国家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我们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的持续奋斗。多去总结自身的不足,团结在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方针路线,努力的提升自身素质,坚决抵制一切可能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实现各位伟大革命者未能完成的夙愿,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3、当代中国的努力方向

3.1持续奋斗下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要求,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新时代应征,同时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持续不变的努力方向。

3.2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奋斗方向

在十八大中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还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一个短暂的事情,是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按照党的领导路线、方针来落实各项国家决策,要相信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国策,是人民最殷切的希望,努力的发展一切可发展的力量,要调动好群众的积极性,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抓住机遇,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奋勇前进。

4、结论

在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指导下,经过100年的发展变革,中国的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每一位有志青年永远不懈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中国发展的不变的旗帜和方向,是以往革命者的不懈的追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朽开端。

参考文献:

[1] 吴玉.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J].新乡学院学报.2010.8.24.4

[1] 吴玉.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J].新乡学院学报.2010-08-04

[2]吴玉.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8-01

[3]朱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大众化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05-01

资本主义社会 篇12

一、瑞典社会民主党的主要理论主张

瑞典社会民主党成立于1889年, 20世纪初开始参政, 1932年之后长期一党单独执政。在1932—2007年之间75年的执政生涯中, 社会民主党单独执政长达65年。自19世纪末瑞典社会民主党制定第一份党纲以来的漫长执政历程中, 社会民主党先后对党纲进行了六次修订。总体来看, 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主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社会变革方式上, 坚持渐进的改良主义道路。

瑞典社会民主党坚持社会主义改良的政治立场, 走合法的议会选举斗争的道路。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 社会民主党主张采取渐进的方式, 逐渐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革新完善其理论, 并应用于指导变革实践。通过一步步的社会变革来维护公民的既得权利并进一步发展公民的权利, 通过壮大民主行动的力量最终实现社会的变革。

2. 在指导思想上, 奉行多元主义。

在指导思想上, 瑞典民主社会主义认为, 其理论来源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传统、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说和社会学说等多个方面, 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正如瑞典社会民主党前主席帕尔梅所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其传统是由各种思想和伦理价值观决定的文化圈内。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就像勃兰特从《哥德斯堡纲领》中引证的:‘植根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中’。这种传统在中国是根深蒂固的。”[1]

3. 在政治方面, 主张实行政治民主。

瑞典社会民主党认同现存国家制度, 但并不认为现存国家制度是完美无缺的, 社会民主党的目标是逐步完善现存国家制度, 使其向着更加民主的目标方向发展。瑞典社会民主党反对一党专政, 主张实现普选权, 维持多党制。多党并存, 通过相互竞争, 轮流执掌政权。在执政力量上, 社会民主党倡导各阶级、各政党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4. 在经济方面, 主张实行经济民主。

瑞典社会民主党认为, 经济的多元化是经济民主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制度上, 瑞典社会民主党提出建立多元性的混合经济制度,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 发展国有、集体经济, 使之成为私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以调节经济发展、增强经济的民主性。在所有制问题上, 社会民主党反对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主张用所有权职能社会化来替代所有权的社会化来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

5. 在社会方面, 主张实行社会民主。

瑞典社会民主党认为, 社会民主主要体现在全民的、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制度方面。为此, 社会民主党主张建立覆盖全民的、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制度。瑞典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家庭福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老人福利制度、残障福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八个方面, 瑞典福利制度的范围之广、水平之高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如:国家为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数额相同的基本养老金, 如果公民一年医疗费用累计超出1 800克朗, 超出部分则由国家全部承担, 政府鼓励生育, 向养育孩子的家庭发放高额津贴等等。为此, 瑞典赢得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广泛赞誉, 被誉为“福利国家的橱窗”。

二、瑞典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局限性

1. 改良主义道路:

社会历史传统和政治环境是社会民主党改良主义道路选择的关键限制性因素。瑞典社会民主党走改良主义道路, 在很大程度上说, 是由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环境决定的。瑞典地处北欧, 有悠久的宪政文化和代议制传统。自1814年以来与别国没有发生过战争。长期的和平统一环境以及悠久的宪政文化使瑞典人形成了民主、合作与妥协的历史传统, 这对瑞典社会民主党改良主义道路的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社会民主党成立后, 政府对社会民主党所采取的宽容态度以及瑞典社会民主党在争取选举权、议会选举中取得的重大进展, 都显示了合法议会斗争的有效性, 这更加坚定了社会民主党对改良主义方式的选择。执政后, 社会民主党要巩固执政地位, 其政策主张必须要迎合多数选民的价值取向, 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支持。所以, 社会民主党选择了改良主义道路。

2. 改良主义道路的局限性:

瑞典社会民主党没有改变社会的性质。随着社会民主党政治立场、执政需要、公众压力的变化, 瑞典社会民主党在对待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态度上, 经历了对私有制进行部分社会化改造———逃避私有制改造问题———对私有制职能进行社会化———用经济民主控制代替直接夺取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转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社会民主党对所有制的改造始终没有触及到所有权, 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面对公众对所有制改造诉求的压力, 社会民主党基于争取多数选民支持的考虑, 不得不考虑私有制改造问题。在私有制改造问题上的妥协性, 反映了社会民主党改良主义立场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改良主义的政治抉择使得社会民主党不可能完成对私有制的根本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未变, 表明瑞典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鉴于社会性质、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等方面的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在指导思想、政党制度、经济制度、社会道路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1. 指导思想:

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区别。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其指导思想的其中一个来源, 同等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理论思想, 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强调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 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指导思想上的区别是由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代表的阶级力量不同的现实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 工人阶级和共产党作为统治阶级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决定了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瑞典社会民主党自布兰廷执政以来, 为了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扩大社会民主党的阶级成分、把社会民主党建成全民性政党, 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其阶级成分多元化、执政力量多元化的现实反映。

2. 政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多党制的区别。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实行多党相互竞争, 轮流执政的多党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瑞典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并没有改变社会的资产阶级性质, 在私有制制度下, 资本家们的个人利益仍然占据着社会利益的主要内容, 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 不同的资本家以及不同阶级必然会组织不同的政党进行政治竞争, 从而形成了多党竞争。中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确保多党合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始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更好地发挥各参政党作用。唯有如此, 才能使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

3. 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与私有制为主体的区别。瑞典民主社会主义认为, 私有制经济是经济成分的主体, 社会民主党主张建立的是以私有制为主体, 国有、集体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制度。中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两国国家性质的不同决定了生产关系性质的不同, 两国生产关系性质的差异决定了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地位的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 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公有制在所有制关系的主体地位与之相适应。同比而言, 瑞典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要求私有制在所有制关系的主体地位与之相适应。

4. 社会道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瑞典民主社会主义认同资本主义现存的国家制度, 并不要求对资本主义现存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只是对现存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进行渐进的修补、改革、完善, 不可能实现对资本主义的根本性改造, 这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背离。借此实现社会主义只能是社会民主党人的主观臆想, 社会民主党人不可能以此来完成社会形态的更替,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此, 瑞典民主社会主义走的仍是资本主义道路。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经济制度的主体地位、坚持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摘要: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以其创立的“瑞典模式”成为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个典范。在当代, 科学地、全面地、辩证地认识瑞典社会民主党的主要理论主张、改良主义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对于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

参考文献

[1][德]维利·勃兰特, 等.社会民主与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15.

上一篇:画意诗情下一篇:经纬度控制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