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024-10-0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精选8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篇1

三、基本结论与主要启示

笔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也绝不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是资本主义自我扬弃而不断地向社会主义渐进发展。

根据上述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内容及其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基本结论: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包含新社会的因素、新的经济制度的要素,已经具有一些社会主义特征。二、当代资本主义正在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趋势日益明显。

上述结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的结果。因此,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关键就在于是否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的态度,一是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经过实践检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二是从实际出发,敢于突破那些已经过时的具体结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在如何正确对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这一重大课题上,我们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现实为依据,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敢于突破实践证明业已过时的具体结论,坚决摈弃教条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合乎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新观点、新见解,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特征问题上,应当摈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非此即彼”、完全排斥的错误观点,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部分质变,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已经具有“亦此亦彼”之密切联系的新观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问题上,应当摈弃“泾渭分明”、根本对立的错误观点,确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相依存、互相借鉴的新观点;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途径与方式的问题上,应当突破“你死我活”、只能通过阶级斗争而实现革命飞跃的传统观点,确立当代资本主义可以而且正在向社会主义自我扬弃与和平发展的新观点。只有这样,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符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客观实际,才能积极地学习与全面地利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所产生的人类文明成果,从而有效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篇2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价值增值问题上的逻辑错误

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出现在《资本论》的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此处,马克思并未解释为什么这一特征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独有。事实上,在整个《资本论》著作中, 对这一点的论述也是稀薄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论段的内在逻辑及其错误所在。在这里, 马克思从两个思路来解释为什么该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价值的增值。不过,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下面本文将对这两种解释及其错误所在进行详细分析。

1.由商品的价值不会大于商品的价值本身,得出生产过程中没有产生价值增值。马克思指出,“在流通之外”,“商品占有者能够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但是不能创造自行增值的价值。”自身的价值不能大于自身的价值,这一点当然是没错的,但它又能有多大的意义呢?藉此能够推导出这个生产过程或小商品生产就不会有价值增值吗?不能。如果这样来推导,那就等于是转移话题,违反了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同一律。

2.由原材料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增值,得出生产过程中没有产生价值增值。自身的价值不能大于自身的价值, 这一点不仅在这个生产过程中成立,在小商品生产中成立, 而且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也是成立的,怎么能说价值增值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特有的呢?不能。因此,这两种思路的解释是错误的。

方法的错误自然容易导致结论的错误。一种事物的数量是否增加,不能看它在某一时点的数值是否大于该数值本身,而要看它在某一时点的数值是否大于它在前一时点的数值。不能看原材料的价值是否发生了增值,而应看该产品的价值是否大于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耗费,用马克思的概念来讲就是所消耗的产品形成要素的价值,即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二、小商品生产中也可以存在价值增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增值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其他方式下的生产过程所不具备的。为行文方便,本文就将以马克思所的上述举例来说明在小商品生产中也存在价值增值。

1.马克思的举例同小商品生产的关系。自己进行劳动生产,使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产出的东西是商品,该商品价值量衡量的内在依据是包含在该商品中的该生产者所付出的劳动量,而且该劳动量在计量时也要按“一定的社会规律” 来计量。

2.劳动力价值的因素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如果劳动力有价值,则对价值增值的分析就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只要产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就存在价值增值。而如果劳动力没有有价值,则只要产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就存在价值增值,而且,这个价值增值会更大。

3.小商品生产增值的可能性。(1)理论的分析。为方便分析,现在我们假定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力价值在数量上就等于该行业一个普通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价值。这样,在马克思的举例或普通小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产品形成要素及其价值就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故,小商品生产中,完全可能存在价值增值。(2)实践的比照。就现实生活的事例来看,确实有很多小商品生产者其利润不断增加,其财富不断膨胀,其规模不断扩大。例如,一家经营得当的夫妻小餐馆,它的规模在扩大,它的产品价值也就自然大于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产品形成要素的价值,也就自然存在价值增值。

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在于资本家对价值增值的无偿占有。既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不是价值增值,那它是什么呢?一无偿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特有的,能够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同其他生产过程区别开来,因而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

2.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的修正,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否定。由于劳动价值论的确立,生产过程中所产生而被资本家拿走的价值增值就成为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东西,就成为剩余价值,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的修正,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否定, 而是对它的发展。

对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解释 篇3

关键词:封建制;贡赋制;集权官僚制;生产方式

中图分类号:F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2-0024-03

一、对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

为什么资本主义首先在欧洲出现,这是一个至今仍让许多学者关注的课题。如果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系统地了解,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就无法回避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历史考察。中国曾经拥有人类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但是却没有首先诞生远比农业文明更为发达的工业文明。资本主义没有首先在中国产生。同为文明古国的埃及也是这样。同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与刘永佶教授在考察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进而对历史进行阶段划分时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刘永佶教授根据多年对中国历史文献的研究,逐步明确了中国历史的特殊之处:他把秦朝至清朝规定为集权官僚制社会,周朝八百年历史为封建领主制社会。他对这一问题上的认识,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最早是把周朝至清朝的历史统称为“宗法社会”,其第一阶段为封建领主制,也就是周朝至秦朝;第二阶段为集权官僚制,则是秦至清两千余年的历史。①把两个阶段统归到一个社会形态之中的提法是与王亚南的观点相似的,尽管概念不尽相同。王亚南认为:“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的封建制,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最显著的是领主经济阶段、地主经济阶段。但和其他国家也有颇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其他国家的封建制留在领主经济阶段的时间比较长,而我国的封建制则是留在地主经济阶段的时间特别长。”②当然,王亚南先生在这里把封建制泛化了。

刘永佶教授认为,在《资本论》《法兰西内战》两本著作中比较明显地反映了马克思本人也或多或少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所否定掉的不是封建领主制社会,而是在欧洲历史上短暂出现的集权官僚制社会。他写道:“然而,一百多年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没有注意在《资本论》中当马克思论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时,却不是将封建领主制度,而是将‘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作为历史前提,资本主义制度是对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否定。”③这一论断来自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著名的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述,马克思说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④他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就是承认在封建领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还有一个社会形态。但这个社会形态是什么,它的本质特征如何,马克思并未明确规定,他在《资本论》中只是对其经济矛盾进行了探讨,后来在《法兰西内战》中又对其政治制度进行了论述。”⑤ “也正是由于没有对在人类古代史上占重要位置的中国的了解和研究,才导致马克思在规定人类历史阶段时的缺环,即没有规定在封建领主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集权官僚制阶段。这不仅不能说明中国历史,并造成诸多误解,也不能说明欧洲的封建领主制被否定到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前的历史。从封建领主制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直接转化的,这中间必须也必然要有一个中介环节。”⑥对于这一中介环节或过渡环节的比较研究,庞卓恒的《中西封建专制制度的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⑦

二、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

对于“欧洲中心论”,弗兰克的批评是深刻的,他指出:“欧洲人过去把中国当作‘榜样和模式,后来则称中国人为‘始终停滞的民族。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种变化?工业革命的来临以及欧洲开始在亚洲推行殖民主义的活动,促成了欧洲思想的转变,结果,即使没有‘虚构全部历史,也至少发明了一种以欧洲为首和在欧洲保护下的虚假的普遍主义。到19世纪后半期,不仅世界历史被全盘改写,而且‘普遍性的社会‘科学也诞生了。这种社会‘科学不仅成为一种欧式学问,而且成为一种欧洲中心论的虚构。”⑧

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在阿明和刘永佶教授看来也是不可忽视的工作。阿明认为:“系统地指出欧洲中心论对意识形态以及对主流社会理论的歪曲,描述它们诞生的轨迹并暴露它们的弱点是不够的。一个过时的范例只有在另一个摆脱了前者错误并得到正面表达的范例出现的条件下才会消失。”⑨更为激进的弗兰克,在这一点上,直接对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史表面上似乎别开生面,但它同样甚至更是以欧洲为中心。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史学家也在欧洲内部寻找‘西方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根源。……马克思主义者可能会宣称,他们更关注经济‘基础是如何塑造社会的;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一个‘社会是被它与另一个‘社会的关系塑造的,更没有意识到,所有的社会共同参与一个世界经济这一情况,也塑造着各个社会。马克思明确地否认世界经济体系的存在,只是列宁后来才承认这一点。但是,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也是起源于欧洲较晚的时期。按照罗莎·卢森堡的说法,‘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必须依赖于资本主义体系之外的‘外部的非资本主义的空间和市场,并在其中扩张。”⑩弗兰克进一步指出:“然而,如果我们承认地球是圆的,那么欧洲就不该被定为中心;至少可以说,在那个地方或别的什么地方的‘资本主义发端的重要性就变得越来越值得商榷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所有的社会理论家以及许多历史学家都是在错误的地点开始考察早期近代的历史。他们完全是在欧洲的路灯下四处观望。当他们从欧洲出发考察欧洲的‘扩张,即欧洲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整合时,越远的地方越昏暗。也就是说,他们离开欧洲的灯塔越远,就越看不清楚。”{11}endprint

三、封建制、贡赋制与集权官僚制

阿明对世界历史进行了三大阶段的划分:从原始共产主义开始的长时期的公社过渡阶段;作为整个发达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贡赋阶段;最后是成为全球性体制的资本主义阶段。他认为贡赋形式是所有先进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形式,而封建主义只是贡赋形式的一种特殊的类型。{12}贡赋阶段反映的是全世界文明史,也就是农业文明的历史。贡赋阶段的基础被他总结为如下四条:“(1)生产力的重大发展,稳定的农业——它不仅能够养活人类而且还可保证有可靠和丰硕的产量——通过农事(和手工艺)活动提供一整套技术知识和多种多样(除了机器之外)的工具;(2)有与这些丰富的产品相适应的发达的非生产性活动;(3)建立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各个社会阶级的分工;(4)超越了乡村现实的完善的国家。”{13}我们应该注意这里的“国家”,这是与封建领主制相区分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他进一步说道:“在这个阶段,对剩余劳动的攫取在由使用价值左右的经济范畴内始终受上层建筑统治的操纵;其基本模式是贡赋模式,而封建模式不过是其衍生物……”{14}对社会剩余的生产、提取、分配和使用的不同形式是划分社会形态的重要指征。所以,“分析任何社会形态的关键是剩余的生产和流通,许多方面就像巴兰一样,被定义为‘为确保重新构成劳动力而超出所需要的消费的生产。这就为历史分析提供了一种充分的和灵活的框架。”{15}

同刘永佶教授一样,阿明强调了农民特殊的劳动方式。阿明指出:“不能将阶级社会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劳动的地位仅仅局限于奴隶制、农奴制和雇佣制三种依附性的劳动方式。……而存在的,比奴隶制或农奴制更常见的是小生产者(农民)的劳动。这种劳动既不是完全自由和商品化,也不是严格地被社群所有制所封闭起来的,而是服从于贡赋式的贡赋。应该给这种地位起个名字,我认为,除了贡赋生产方式外没有更好的名称了。”{16}与此对应,集权官僚制下的中国小农经济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典型,农奴从领主那里得到的只是小块土地的使用权,而农民则得到了土地占有权。{17}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阿明的“贡赋制”是与“集权官僚制”比较接近的。与此同时,阿明批判了中国的儒家学说,并且把它放到“前资本主义贡赋文化”一节里研究。尽管没有达到《中国官文化批判》对儒家学说批判的高度,然而一致性却是明显的。阿明写道:“儒家学说具有很大的系统性,是一种得到充分发展的贡赋社会——中国——充分发展的意识形态。这是一种世俗哲学而不是一种宗教,尽管有某种宗教味道——它赋予社会等级制一种永久的人类必然性,这来自于一种今天看起来可能是陈腐的社会心理。这一意识形态的完善特点,伴随着与之相应的贡赋生产方式充分发展的性质,说明了它为什么那么大力地抵制变革(正像今天西方社会对经济异化的意识形态的抵制)。对中国来说,要超越儒家学说,就需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的手段超越资本主义阶段,直到最后,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这种意识形态才开始失去阵地。”{18}我们可以看到阿明已经把所谓“中国贡赋制”与“儒家学说”对应起来了,显示了他的高明之处。在这一点上,刘永佶教授把中国官文化的基本理论——儒家道统规定为集权官僚制下官僚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两者异曲同工。在两者之前,王亚南所规定的封建制下的两大阶段——领主经济与地主经济——分别对应着的意识形态是:神道观念与天道观念(孔子学说)。{19}

对于封建生产方式与贡赋生产方式之间的逻辑关系,阿明是这样总结的:“封建模式具有一般贡赋模式的所有特性。……封建模式只不过是一个原始的、不成熟的贡赋模式而已。”{20}可以看到,阿明的贡赋生产方式的不成熟形态是封建领主制,言外之意,还有一个发达的成熟阶段。他继续写道:“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最初的权力分散让位于权力的集中。欧洲的绝对君主制在许多方面接近于成熟的贡赋形式。原始的封建形式逐渐向先进的贡赋形式进化。封建模式的不成熟的特点表现在缺乏对剩余产品的集中管理,而这同权力的过分分散有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欧洲封建模式通过建立绝对君主制朝着贡赋模式的方向发展。”{21}非常明显,这里的“封建制”是没有“贡赋制”发达。可是在另一本书里,却有相反的结论:他认为“封建制”是“贡赋模式”的发达形式。{22}对于这个矛盾的表述,布鲁厄是这样评述的:“阿明对封建制度的论述有点矛盾。它是最发达的纳贡模式……另一方面,封建制度是外围的……但是我觉得它是对各种定义的不令人满意状态的一种反映。”{23}在阿明看来,“封建制”与“贡赋制”是没有根本差异的,但是他却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和不足之处。再比如:“封建所有制从根本上讲同贡赋所有制没有区别。这种所有制是原始的,其特点是政治权力的软弱和分散。将亚洲的‘国家对土地的特权所有制同所谓的私人领主所有制对立起来,这是混淆是非。因为国家特权所有制是在上层建筑的领域里为征税运作的,而不是在生产的技术组织的层面上运作的。”{24}因此,在他看来,“封建制”是“贡赋制”的萌芽形态;“贡赋制”是“封建制”的成熟形态,这是一种尚不准确的概念规定。

四、小结

尽管阿明的概念规定比较粗糙,但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的用意。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中心,并非欧洲中心论者们坚持的是封建领主制,而是贡赋或纳贡制。纳贡制的明显特征在于国家机器的扩大、中央的高度集权以及发达的农业生产。阿明是这样评价欧洲封建生产方式的:“我们需要更加仔细地观察封建生产方式的特殊性质。由于蛮族的欧洲同古代文明的地区相比是落后的,那里不能建立一个成熟的纳贡制生产方式:因此封建主义就作为一种萌芽状态的不完全的生产方式而出现了。由于没有一个坚强的中央政权来把剩余集中起来,这就赋予地方的封建主更多的直接权力来统治农民,土地支配权成了他们的。而在具有伟大文明的充分发展了的纳贡制之下,国家则保护村社。在那些文明中,只有在衰落的时期,当中央政权受到削弱时,社会才变得封建化,而这种封建化看来是一种后退,一种对理想模式的偏离:农民造反摧毁了封建主,结束了他们的‘滥用权力,重建了国家的中央集权,从而重新确立了纳贡制。”{25}所以,资本主义率先在当时处于外围的欧洲出现,而没有在处于中心的纳贡制(或贡赋制)社会中产生。endprint

对于埃及历史的考察,阿明的论说更为明确。他认为:“埃及的历史则很不一样。统治阶级可以从世界上最古老的农民民族之一来抽取巨大的剩余,从而提供了文明的基础。国家的中央集权在这里推行很早,而且采取极端的形式……埃及的社会形态并不是城镇和商人占压倒优势的类型,而是有农民纳贡制的农村类型。在这种纳贡制形态中,农民不是以保持其村社相对自主的集团而受压迫,而是各自以家庭小单位受压迫,因此自身向着一种真正的封建制形式发展。后者我赞成称之为一种发达的纳贡制形态,它同中国相类似,有别于西方封建制的只在于它的国家中央集权,征收剩余的统治阶级势力强大,组织成国家。”{26}这里同样混淆了“封建制”与“纳贡制”。不过,“国家集权”已被他看作重要的区分标志,这一点非常重要。没有政治分析的经济学才会把一切社会形态看作同质的、单向的。总之,尽管阿明的论说有些牵强,但是相对比“集权官僚制”这一提法,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两者的共同之处。虽然,阿明把“封建制”与“纳贡制”混同在一起。

注释:

①在《中国官文化批判》中,刘永佶教授把两大历史阶段统一到“宗法社会”之下的,此书为2000年出版,中国经济出版社。后来,他在《农民权利论》中,已经把封建领主制与集权官僚制明确区分开,分别作为各自独立的社会形态,此书为2007年出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②王亚南:《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③⑤⑥{17}刘永佶:《〈资本论〉逻辑反思》,载《〈资本论〉逻辑论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页、第515页、第524-525页、第521-52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4页。

⑦庞卓恒:《中西封建专制制度的比较研究》,载《〈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理论与方法·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⑧⑩{11}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39页、第55页、第83页。

⑨{12}{13}{14}{16}{18}{20}{21}{24}萨米尔·阿明:《自由主义病毒∕欧洲中心论批判》,王麟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页、第243页、第243页、第244页、第245页、第172页、第254页、第255页、第255页。

{15}{23}布鲁厄:《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一个批判性的考察》,陆俊译,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第188-189页。

{19}王亚南:《地主经济与天道观念的政治思想》,载《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25}{26}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高铦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页、第21-22页、第32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篇4

一、价值生产主要投入以下五种要素

1、资本

2、土地

3、劳动

4、技术

5、信息

其中土地经常被资本化,如股东经常将土地折合成资本投资到企业中,同理其它形式的资产如房子也常常被资本化,因此资本、土地等要素统称为生产资料。

其中劳动、技术、信息提供者涵盖了除资本提供者以外的所有价值生产者,因此劳动、技术、信息等要素统称为生产力。

生产力(劳动、技术、信息)对生产资料(资本、土地)的占用和支配关系统称为生产关系。

二、企业中创造价值的层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

1、资本创造价值阶层(生产资料的提供者)――――――主要负责提供生产资料

资本家、老板、投资人、投行、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有限合伙人(LP)、普通合伙人(GP)、房东、拥有土地的部门或私人等

2、管理创造价值阶层(生产力的提供者之一)――――――主要负责组织、管理生产行为 高管(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运营官COO、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营销官CMO、首席技术官CTO、首席信息官CIO)、普通合伙人(GP)、生产部门主管、销售部门主管、人力部门主管、财务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

3、生产创造价值阶层(生产力的提供者之二)――――――主要负责研发、生产商品及对外提供服务

生产主管、工人、项目经理、工程师、技师、科研人员等

4、营销创造价值阶层(生产力的提供者之三)――――――主要负责商品销售、品牌建设 销售主管、销售人员、客户经理、营销支持人员、广告策划人员、产品推广人员等

5、运营创造价值阶层(生产力的提供者之四)――――――主要负责企业内部运营、为其他阶层提供支持(即对内提供服务)

人力部门主管、财务部门主管、人力资源师、会计师、培训师、安保人员等

五类层阶的人员经常存在交叉(交集),如生产主管可能既组织协调生产活动又参与到具体的核心生产过程当中。甚至生产资料的提供者同时又是生产力的提供者,始普通合伙人既提供资本又参与公司管理。

三、微笑曲线与人力资本

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指研发环节和营销环节比生产环节的利润更丰厚,从业人员的薪资也相对更高。微笑曲线其实是人力资本做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价值体现。人力资本是指对资本投入到劳动力本身所形成的新的价值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间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生产要素。比如对人员的培训、教育等。人力资本可简单理解为劳动力不同质或劳动力质量的提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篇5

研究生学院13班应用化学王云20101307

160多年来,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三次伟大飞跃,即:《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理论的飞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第二次飞跃;当代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第三次飞跃。这三次伟大飞跃中,从苏联的演变解体和东欧国家剧变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中,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就中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日益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根源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从历史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各阶段具体现实的深刻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全面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解决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刀阔斧的进行体制改革、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使中国社会主义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就出现了一派生机和活力,并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突变,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大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完整地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了在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过程中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并坚持党的阶级性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统一起来,依靠党和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由此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新世纪新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方面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由此证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已引起世界一些国家的经济动荡。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发生,与曾经流行一时的所谓“华盛顿共识”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所谓的“共识”,完全无视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主张所有国家都要采纳这种统一的模式,认为这是解决所有国家经济困境、能够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事实证明,这种“华盛顿共识”并没有带来他们预期的效果。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没有简单地接受所谓“华盛顿共识”,没有简单地照搬任何外国模式,没有按照西方国家的要求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我们才在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面前保持了较大的主动性,没有完全被这场金融危机所左右。由此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篇6

一、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内涵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揭示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把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具有实践依据。

1、在社会主义以前特别是私有制条件下生产力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和发展。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解放最根本的是人的解放,生产力的发展最根本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原始社会,人刚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人的自由程度非常有限。私有制的出现是历史一大进步,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劳动者与剥削者处于对立两极,人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解放。所以,在以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社会里,劳动者的被奴役地位决定生产力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和发展。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伟大、最深刻的实践。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无产阶级以暴力彻底摧毁私有制和旧的国家机器,剥夺剥削者,从根本上改变劳动者被奴役的地位。这种劳动者地位的改变正是生产力解放最深层次的内容,是最高意义上的生产力解放;第二,社会主义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需要在坚持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变革的内在要求和现实表现就是改革,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不仅要建立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立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就是以生产力发展为根本标志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落脚点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生产力全面进步的根本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全面发展与私有制社会生产力片面发展的界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既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前提,也是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的条件。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过去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现实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要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以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我们偏重于从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的角度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忽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结果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针对过去忽视生产力的根本失误,明确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样既把科学社会主义与“四人帮”的贫穷社会主义加以区分,又把科学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充分地揭示出来。邓小平把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不仅体现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特别指出了生产力在当今世界高科技革命和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的条件下,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由此可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体现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整个过程之中,它构成了社会主义实践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本质内涵,而且是社会主义本质核心的观点。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实践依据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要求,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具有实践依据。

1、社会主义社会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自从私有制产生以后,剥削和两极分化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并随着私有制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加剧,成了私有制社会一切不合理现象的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剥削手段虽然和过去有所不同,但其剥削本性并没有改变。西方国家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从整体上说比他们的前辈已经显著提高了,但远未达到社会生产力所允许的高度。脱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应该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因此,不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目标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既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肯定。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成为社会主义本质内涵。

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落后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实践的物质基础。据此有人就把贫穷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结果导致社会主义整个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社会主义实践遭到了极大的挫折。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贫穷的社会主义区分开来。

3、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就是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共同富裕不是乌托邦,社会主义不断在创造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它具有现实的要求和现实物质基础。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物质基础。社会主

义实践表明,公共财富的增长和扩大,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意味着按劳分配的扩大,意味着共同富裕的增长和扩大。至于当前出现“先富”和“后富”的现象,不是社会主义的两极分化,而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有快有慢,有先有后的差别。同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实的要求,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才能振奋民族精神,聚集人民的力量,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就是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本质是实践基础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在规定性的有机统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联系着生产关系讲生产力,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联系着生产力讲生产关系,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邓小平之所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来界定社会主义本质,是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方式,同其它社会方式一样,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只有联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谈生产力才能明确社会主义社会与其它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质的区别;只有联系社会主义生产力来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明确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其它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区别。如果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割裂开来,那么不仅在思想方法上是行而上学的,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理论上的混乱,就讲不清社会主义本质。如果离开生产关系,仅仅从生产力方面谈论社会主义,就会得出谁发展了生产力谁就是社会主义的结论;反之,如果离开生产力,仅仅从生产关系方面谈论社会主义,就可能主观随意地变更生产关系,就会陷入某种空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之所以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是因为他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避免了社会主义的空想成分;是因为它所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否则它就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别的什么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是实践基础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过程。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生产关系的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讲社会主义要坚持两点论,避免一点论,要把社会主义看作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反对一点论。

有人认为生产力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理由有两点:(1)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没有阶级性,不能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与其它社会相区别开来。(2)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形态都有的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共性,认为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疑是说资本主义不能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这种观点把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割裂开来,孤立地考察社会生产力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有害的。

邓小平讲生产力是作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来讲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实现的目标是实现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与其它社会有着根本的区别。而且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的,讲解放生产力,就意味着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否定,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肯定。所以,发展生产力并不只是讲人同自然的关系。

有人认为解放生产力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理由是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中最深刻、最根本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它必须是贯穿社会主义发展始终的东西,而在社会主义的高级和更高级的阶段,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完全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那时不可能存在从不合理生产关系中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因此认为解放生产力是社会历时性的存在而非共时性的存在。其实“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总是经常变动和发展的,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内容总是从适应到不适应,通过改革又重新适应,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事实也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其体制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也意识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的方面。但把不相适应的方面理解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尚未扫清私有制残余和公有制范围不够大、程度不够高造成的,因而要人民公社化,要割资本主义尾巴,想通过进行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来解放生产力,这是我们今天针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僵化的体制来讲生产力是根本不同的。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中最具有时代意义的内容,它着眼于改革和发展的统一,从发展生产力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阐述生产关系改革的重要性,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的社会主义本质,提高了不断进行改革的自觉性。

四、社会主义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三个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过程,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看似于社会主义本质相矛盾的几个问题,有人就据此否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性。解决这些疑虑对进一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1、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否要坚持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本质中有没有,有什么样的地位问题。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本质中没有直接提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公有制不需要坚持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1)在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中,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和保证隐含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之中的。如果实行私有制和按需分配,那么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的目标。由此可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与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是公有制的建立和完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两个最重要的标志和特征。邓小平没有将其概括在社会主义本质之内,并不是它无关紧要。因为虽然它们本身都属于特征的范畴,但又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和要求,惟有实行它们,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以,坚持社会主义本质与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不矛盾的。

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时,为什么不明确提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呢?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共产党宣言》中,把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这就是“消灭私有制”。但是私有制的消灭和公有制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前提的,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以及公有制的实现程度,也必须建立在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按照现实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社会主义不可能只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它还允许其它形式的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存在。这样,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前提和保证蕴含在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中,比把社会主义规定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传统做法更科学,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更具有时代特色。

2、当前存在剥削现象和社会主义本质消灭剥削是否矛盾的问题。

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独立阶段,必然带有它产生的母体的许多痕迹。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公有制本身的不成熟,决定了剥削现象还会长期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加剧,据此认为现实中鼓励私有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要求矛盾。

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社会主义本质实现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是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壮大、成熟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制度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是剥削和两极分化现象从强到弱、从弱到无的历史过程。并不是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以后才是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在初级阶段一定时期允许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剥削,在客观上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有利于方便人们的生活,归根到底会有利于最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利用剥削,创造消灭剥削的条件,最终消灭剥削,这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剥削演变的辩证法。

3、当前存在贫富差距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否矛盾的问题。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会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成熟和完善愈益充分地体现出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解决一个模糊认识,就是把社会主义理解为就是共同富裕,不富裕或者有富裕程度的差别就不是社会主义。这种观点是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一种静态的东西。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必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篇7

关键词:资本积累,市场经济,制度缺陷,产权界定

自亚当·斯密以来, 经济增长理论得到长足发展, 经济学家们一直探讨经济增长的原因, 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 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规模的扩大都用来解释经济增长, 这也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始于凯恩斯革命, 如20世纪40年代哈罗德和多玛构建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到后来在此修正基础上构造的索罗-斯旺模型, 再到80年代中期产生了以保罗·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由外生增长理论向内生增长转化。虽然当代经济增长理论没有较为统一的模型, 但无一例外地都将资本投入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我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同样面临着资本积累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 我国经济体制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转变, 计划经济也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与大多数其他后发国家相比, 中国当代的资本积累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增长, 中外对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 高速的经济增长掩盖了资本积累中的许多问题, 造成转轨时期出现了经济与社会矛盾, 这同样也值得我们思考。

一、当代中国资本积累存在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但由于一些制度改革滞后, 使得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没有达到普遍的权利界定和保障, 资本积累方式也相异于传统的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 多种所有制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而相较于国有企业, 资本积累的程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主要表现在融资能力上的差异。当代, 我国的银行业有很大的发展, 特别是信贷业务,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银行的信贷偏向于国有经济。据统计, 非国有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比例仅为16.5%, 这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资本循环或其他非正规的金融渠道获得暂时的基本积累。

从居民角度看, 资本积累来源的限制, 使人民增收的途径较为单一。可以发现, 美国人民的资产性财富增长与劳动收入的基本比例为22:1,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的收入高, 倾向于消费而不是储蓄的原因, 因为美国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资本。而中国却不是, 人民大众的积累来源仅仅依靠微薄的工资, 很少有其他的资本性收入。依据弗里德曼的生命周期理论, 当期的低收入造成了人们更原意储蓄以用来满足未来退休消费的需求, 中国高额的储蓄率由此产生。而由于银行的存款利率长期低于CPI的增长率, 居民自身的资本处于不断贬值的过程。因此, 有限的资本积累来源是中国大众收入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

处于经济转轨的中国, 不合法的资本积累也存在。部分官员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利, 将权利资本化, 使其成为市场经济发展必备的要素投入, 形成相当于国家垄断的力量,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与运作门槛。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 部分国有企业负责人利用手中的权力, 通过压低承包指标与租赁价格, 或通过非法的财务手段低估国有资产, 使国有资产流失到寻租者手里, 损害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

二、当代中国资本积累的制度分析

事实表明, 我国当前资本积累发生扭曲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制度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 造成了我国资本积累相异于传统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这也是转轨时期国家体制不完善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政府的约束与产权两个方面出发, 来探讨当前我国资本积累扭曲的状况。

(一) 从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 第一步就是要防止政府对经济活动任意干预

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国家政策多变, 政令具有很大的任意性, 用张五常教授的话来说, “中国政策说好听就是弹性大, 说不好听就是朝令夕改”。国家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行政干预十分普遍, 如打着“宏观调控”或是“市场调整”的名义, 授意相关部门对微观主体进行行政干预。市场规则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微观主体无法很好地预测下一期的经济状况, 一部分积累的资本需要防范风险, 而无法全部投入生产。同时, 国家政策制定没有约束性, 可能造成资本积累发生偏离。如我国在较长的阶段主导工业发展, 而忽视了农业与服务业方面的积累, 造成了现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二) 从市场微观主体的角度看, 市场的平等需要国家作为监督者, 而不是参与者

当代中国, 多种所有制企业有了快速发展, 在解决居民就业与社会资本积累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然而, 一旦市场经济有较大比例的国有企业介入, 这种条件下的市场就难有平等权, 也难以法制。国企与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家作为国企的股东, 更倾向于为自己的企业“开绿灯”, 通过越过法律的束缚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使国企资本积累不受约束。如最近的农行股改, 国家对其坏账进行买单;IPO发行的股票多是国企, 正在审批的上市公司中, 仍是国企居多, 民营企业要想获得同样的待遇困难重重。可见带有“国”字的企业就同于拥有了市场特权, 在预算软约束的条件下, 国企不仅可以依靠自身来获得资本积累, 同时还可以依靠特权获得额外的资本积累, 政府背景使他们成为市场的强势者。而较为弱小的民企, 无论融资能力还是企业规模都无法与国企相抗衡。等级效应促使许多民企必须通过寻租贿赂的方式获取市场的保护, 在路径依赖的作用下资本积累不断变异, 最后损害社会整体利益。

(三) 制度缺陷造成产权不明晰, 限制了资本应有的价值

例如农地制度, 目前, 我国虽然法律上确定了三权, 即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但是农地转非农地的问题迟迟没有解决, 限制了土地作为农民资产性收益的来源, 资本积累方式受到限制。

产权的界定是为了稀缺资源的排他安排, 是市场经济定价的前提条件。由下表可知, 我国的矿产资源特别稀缺, 而在中国, 各级政府所掌握的一些重要的资源配置权利, 扭曲了资源投入生产时的价值, 无法体现资源的稀缺性, 造成资源以低于市场很多的价格出售, 降低了矿产资源在资本积累中的真实价值。大量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破坏使得原本资源稀缺的中国雪上加霜, 资本的积累陷入了恶性循环。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2004。

三、小结

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改革, 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遗留了许多问题, 特别是体制缺陷, 改革任重而道远。现阶段法制不到位, 产权不明晰与我国千年来传统的封建意识和长期计划经济实践造成的路径依赖有着直接关系。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资本快速的积累, 但是我们也要警惕不良的资本积累方式对社会福利造成的危害。因此, 转变资本积累方式, 实现资本价格由市场决定, 才是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人民出版社, 197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

[4]Jeffrey Sachs;胡永泰, 杨小凯.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J].经济学, 2003.

[5]陈志武.对“中国奇迹”与改革路径的再思考[N].经济观察报, 2008.

[6]巫文强.中国社会主义资本积累方式变革的历史回顾及制度建设[J].改革与战略, 2008 (9) .

多功能、转方式、选资本 篇8

多项举措支持园区建设

据悉,我省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建设工作。口岸通关部门提出了二十一条具体措施,包括海关对审定的符合诚信条件的重点企业推行征税绿色通道便捷通关管理模式,对列入高新技术产业的省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实行提前报关、联网报关、快速报关、上门验收、加急通关和担保验收等便捷通关措施,对省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推行进出口货物“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检验检疫部门对省重点项目进口成套设备和符合条件的省重点企业推行“直通放行”通关模式,设立省重点项目报检窗口绿色通道。海事部门对港口和临港工业重点工程项目的水工作业,简化许可程序。

与此同时,我省现代物流业也加大发展力度,培育重点地区物流示范企业,引导全省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现在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全力提升开放层次和国际竞争力,要把厦门港打造成为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港。福州江阴保税物流园区实施区港联动,促进原有各类特殊监管区域加快“功能整合、政策叠加”试点改革;要实现江阴港与东南亚主要港口对接与竞争的优势,推动江阴港成为东南亚国际航运中心。

发展大势之下美中不足

尽管我省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发展形势很好,但与全国各地保税区转型发展和出口加工区功能拓展相比,不免有些相形见绌。目前,我省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园区功能、外贸增长方式比较单一,招商而不选商。

按照出口加工区的现有政策,区内企业只能从事出口加工业务,不具备充分的保税物流功能,区内企业也不能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这一状况已成为出口加工区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正是依靠特殊优惠政策以及低廉的生产要素吸引外资,这成为外贸出口的主要增长点。近年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各国采取高门槛的贸易保护措施。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关税、许可证、配额等逐步被削弱甚至取消,以技术性贸易措施为主的非关税壁垒成为当前贸易设限的最主要手段。这样势必抬高了我省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

出口加工区功能的完善

现有出口加工区功能普遍比较单一,因而有必要拓展出口加工区功能,使其从单纯的“加工车间”向拥有完整产业链的“研发制造基地”转变。出口加工区向保税物流功能拓展,既大幅度节约了物流成本,又增添研发、检测、维修业务等多种功能,大大地助力外贸发展。厦门市通过资源整合、政策叠加和功能延伸的方式,将象屿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及东渡港区整合发展为一个多功能的综合保税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显示其独特的作用,收效很大。

为此,我省要在全国部署的框架内,及时总结转型试点工作的经验,密切与国家有关部委的联系,积极推进这项工作。以国内一流综合保税区为目标来建设出口加工区,使其成为具有加工制造、研发、国际采购配送、产品销售运行、产品售后服务和国际展示产品集散等多种功能的基地。

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盛行的情况下,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至关重要,应从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力优势转变。因此,我省要实施以质取胜和品牌发展战略,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树立全新的产品质量观,从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采用国际技术标准组织生产,积极开展各种质量管理、环境保护和产品认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增强节能环保意识,改进节能环保技术,推广清洁生产,逐步降低GDP综合能耗、污染物排放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建设。

通过上述多种措施,加强产品高新化,提高综合竞争力,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加强产品高新化的同时,还要求高新产品的自主化。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并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从低附加值制造向高附加值制造的转变;从贴牌生产到自创品牌的转变。对于我省优势和特色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鞋类等,要加快技术创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使传统出口产品进入国外高端市场。

积极自主开展选商引资

转变招商观念,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做到科学引资,理性招商,由粗放型招商转向集约型招商。按照“招商选资”的思路,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积极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使之成为有效提升我省产业水平的重要载体。

积极拓展我省利用外资的新空间,如:以中华映管、冠捷、戴尔这条在制造领域中初具规模的产业链为基础,吸引国外高技术、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企业转移,形成发达的产业链条,增强集聚效应。

通过吸纳外资参股,承接国际金融、保险、电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转移,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以福厦软件园为载体,吸引国际和台湾地区的软件外包企业落户我省等。

上一篇:以生日为话题的小学生作文下一篇:第三单元统计 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