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路构建

2024-05-10

社会主义道路构建(精选6篇)

社会主义道路构建 篇1

引言

低影响开发 (LID) 系统是1990年在美国乔治省马里兰州环境资源署[1]首次被提出来的, 其核心理念是想通过对场地进行合理开发以及对自然水循环进行模拟, 达到降低运行费用、减小对现有自然环境破坏的目的。经过三年的监测数据表明, 采用自然排水系统后美国西雅图市SEA Street的暴雨径流总量减少99%[1]。此外, 英国也曾为了解决洪涝多发、污染严重等问题, 最后将长期的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到排水体制及系统中, 建立了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 (SUDS-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 [1]。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也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 如水污染、洪涝灾害等等。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习总书记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 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水十条”, 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然而,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渗”的措施是尤为重要的, 可是城市道路多为硬化路面而且占地面积为城市建设用地的20~30%[2]。因此, 探讨市政道路中的海绵体系构建措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使得在满足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达到相关规划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

1 城市道路雨水系统的现状

1.1 城市道路雨水系统传统排水方式

我国传统的雨水系统排水方式主要是采取“快排”的思路, 通过一系列道路雨水设施将雨水快速排入河道, 希望通过及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来减少暴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现象以及对道路路基、路面结构造成的损坏程度。

1.2 城市道路雨水系统传统排水问题

城市道路雨水系统传统排水方式为:“道路汇水面-雨水口-市政管线”, 这种排水方式容易产生许多突出问题, 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建设对生态和环境的要求。因此, 如何通过改变道路排水方式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已成为城市海绵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之一。基于此类问题日益突出, 低影响开发 (LID, Low Impact Development) 系统的理念逐渐在我国被采纳并引起热潮。LID系统在道路排水方式上主要是构建一系列措施试图通过一系列多样化、合理化的景观设施来控制城市雨水径流的污染问题和径流量问题。

1.3 典型的道路LID设施应用

在市政道路进行海绵体的构建可以考虑从中央分隔带、机动车道 (车行道、辅道) 、侧分带 (绿化带) 、慢行道、树池、退线绿化这几个方面上将海绵城市的理念和建设设施进行实地应用。设施可在道路功能中的应用如表1所示。

雨水口的布置中, 在绿化带内雨水口一般采用溢流式雨水口, 路面上雨水口采用偏沟式雨水口。若道路最低点处无路缘石开口, 则应考虑在最低点路面增设偏沟式雨水口以防止路面积水。多路汇水时, 道路纵坡均坡向交汇点, 为了避免交汇点积水, 应将交汇点一定范围内做适当抬高, 使雨水排向各路口雨水口。

2 雨水系统的衔接

城市道路雨水LID系统多是在已建的城市道路上进行改造设计, 道路断面形式决定了雨水系统LID设施的位置、类型、排水方式。在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等, 便于径流雨水汇入低影响开发设施。因此, 分析LID系统与道路断面形式的衔接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 [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1997) [7]中规定, 城市道路红线内的分隔带包括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在这些道路绿带内中可设置生物滞留设施、下凹绿地、植被浅沟等LID设施实现净化水质, 削减径流总量。路面排水既可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 也可利用道路及周边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间设计调蓄设施将道路雨水引入道路红线外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内进行消纳。

2.1 城市道路雨水LID系统平面布局衔接

LID系统平面布局衔接分析, 主要是考虑在不同用地类型及场地条件下, 不同类型、功能的城市道路红线内、外LID技术措施与措施组合的选择, LID技术措施及组合与行车道、混行道、人行道的位置布局关系。

单幅路由车行道、两侧的绿化隔离带、两侧人行道组成, 无中央分隔带。路幅较宽的情况下, 一般排水方式为双坡排水, 雨水径流向道路两侧的人行道流动;路幅较窄的情况下, 一般采用单坡排水形式。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是否设置绿化分隔带, 分两种情况分析其平面布局衔接关系。若单幅路路幅较宽, 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存在绿化分隔带, 则宜在绿化带内设置LID措施或措施组合。单幅路或双幅路时, 若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均坡向侧分带, 其汇水区域包括全部路面;若仅机动车道坡向侧分带, 其汇水区域仅为机动车道路面, 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汇水排至绿化退线。图1为LID系统下单幅路雨水流向示意图。

双幅路主要由中央分隔带、车行道、两侧的绿化隔离带、人行道组成。一般以道路中央分隔带为界, 采用双坡排水, 由中央分隔带坡向两侧, 或由两侧坡向中央分隔带双幅路为双坡排水。车行道和人行步道径流在道路横纵坡作用下雨水汇入中央绿化带和路侧绿化带内的雨水LID措施或措施组合, 下渗雨水和超量径流通过溢流井汇入市政雨水管线。图2为两侧坡向中央分隔带的双幅路LID系统平面布局衔接关系示意图。

三幅路无中央分隔带, 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绿化隔离带以及人行道组成。三幅路在道路排水时, 一般采用一般以主干道的中线为高点, 采用双坡排水, 坡向两侧绿化分隔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采用单坡排水。图3为LID系统下三幅路雨水流向示意图。

四幅路由中央分隔带、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绿化隔离及人行道组成。四幅路道路排水时, 一般每条机动车道以中央分隔带为中点, 采用双坡向排水, 由中央分隔带坡向两侧, 或者由两侧坡向中央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采用单坡排水。三、四幅路一般路面较宽, 所以侧分带仅收集机动车道路面雨水, 绿化带下凹深度一般为10~20cm。图4为LID系统下四幅路雨水流向示意图。

2.2 道路LID措施与管线高程的竖向衔接

道路雨水LID设施与穿孔排水管线及溢流管线的衔接性与土壤的渗透性能有关。

土壤渗透性能好, 雨水径流可下渗到种植土层之后再进入排水层滞留。此类情况下, LID设施中不需要设置穿孔排水管, 结构最为简单, 经济高效。

土壤渗透性能一般, 该情况下需要考虑最大化设施的水平面积达到减少滞留区的深度的目的, 从而可以避免出现长期积水的现象, 同时也可以达到净化水质和削减径流量的作用。另外, 当土壤渗透性能一般的情况下, 尽量设置溢流竖管, 在砾石层考虑敷设穿孔排水管。

土壤渗透性能差, 为了减少径流量实现最大程度的雨水滞留, 则需在设施底部和周边包裹防渗土工织物, 紧邻防渗土工布铺设穿孔排水管, 使其能够快速排放下渗雨水, 同时, 要注意防止雨水直接渗入地下水中造成污染。

合理布置道路绿化作为改善道路雨水排放方式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其设计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考虑到道路LID措施与平面布局和竖向的管线衔接问题。

3 市政道路构建LID的有效措施

LID系统设计中应用在城市道路雨水排放问题上应达到三个目标: (1) 源头管理雨水径流; (2) 利用植物和土壤的自然过程过滤、净化雨水; (3) 削减洪峰流量。

3.1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交通和海绵城市建设两方面的问题。在满足交通要求的前提下, 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应通过设置的雨水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另外, 在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中应考虑近、远期结合, 充分考虑景观和交通功能以适应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如在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上可以考虑:工业区道路断面以单幅路、两幅路为主, 生活区道路断面般以单幅路、两幅路、三幅路断面为主, 商业区道路断面以两幅路为主[3]。

3.2 路面改造

对于老城区而言, 路网布局已经形成, 因此要在原有的硬化路面上想办法进行改造以促进雨水的自然下渗排放, 同时减少径流中携带着的各种污染物。对现有道路的改造主要是要做到最大程度地减少改造过程中对城区产生的干扰。因此, 应该依据城市道路空间条件合理采用LID措施以降低道路硬化路面的连续性。对于新建的城区应该在从建设城市道路时就将透水铺装等海绵措施应用到工程中。

透水铺装主要可以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及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4]。透水砖铺装和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一般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以及车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近年来由于透水性路面铺装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好, 能够有效削减径流总量, 回补地下水,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因此在城市道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3 改变道路排水方式

传统道路排水是通过道路坡度引导路面雨水汇流至雨水口, 这是一种“重排不重用”的理念, 遇到大暴雨时只能通过强排措施解决问题。LID道路排水模式是基于现有的道路断面形式、路面坡度坡向和周边空间条件进行设计, 中央分隔带下凹, 滞留自身雨水径流, 下渗雨水和超量雨水通过溢流井和渗水盲管排入市政雨水管线。一般机动车道径流在重力作用下沿路面坡度汇集至边沟, 之后再进入滞留池等雨水LID措施进行净化, 超量的雨水再通过溢流口进入市政雨水管线;非机动车道径流首先汇入生态树池, 超量雨水通过暗渠流入绿地;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 径流坡向绿地。

3.4 植被浅沟及下沉式绿地

植被浅沟是指地表沟渠不仅可以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 通过植物使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 该类沟渠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网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4]。植被浅沟要求道路具有连续、长距离的景观绿带, 植被浅沟的距离越长, 对径流的流速削减和净化效果越好。下沉式绿地应尽量采用盲管 (花管) 疏导雨水。该措施能够利用下凹空间充分蓄集雨水、削减洪峰流量、减轻地表径流污染等, 一般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和广场内[4] (如图5) 。

3.5 道路红线外绿化退线

之前的道路规划大多都没有明确提出进行绿化退线, 近年来特别是结合海绵城市概念提出后道路规划进一步对绿化退线作了要求。绿化退线, 位于道路红外线之外, 可布置生物滞留设施、下凹式绿地、雨水湿地等消纳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雨水, 同时与景观专业结合, 又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4 结语

有研究表明, 通过LID措施组合达到的降低径流峰值的控制效果明显会比单一的LID措施好[2]。因此, 在工程实践中要合理利用LID措施, 实现分级削减、控制径流量, 全面提高城市的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市政道路雨水排放系统的建设应因地制宜从系统的规划、布局的衔接上合理安排以建立一系列生态可持续的综合性措施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摘要:低影响开发的道路雨水系统与平面布局、其他市政管线存在一定的衔接关系。本文主要结合“海绵城市”理念, 对于城市道路海绵体系的构建中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具体措施为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路面改造、改变道路排水方式、透水铺装、植被浅沟及下沉式绿地, 对城市道路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海绵城市,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文波, 王路, 林洁.城市雨洪管理控制体系的发展概述[A].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2014, 8.

[2]陈宏亮.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衔接关系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 2013.

[3]郑茂松.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J].城乡建设, 2016 (04) :48~49.

[4]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5]李彤.城市道路排水措施生态化分析及案例介绍[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 12 (3) :99.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2012) [S].

[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1997) [S].

社会主义道路构建 篇2

敬爱的党组织:

众所周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自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通过对国内国际时事的了解,结合自身学习,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任何先进的理论,如不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问题的话都只是些空洞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和总结,它结合了我国的具体发展情况和基本国情,是全党和各族人民的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展开、来深化的。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逐步提升。无数的事实都在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在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还应该扫清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在实践中做好一切,充分肯定和证明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不能动摇,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

发展中总会存在问题,这是不能避免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在刚结束的“两会”中,“民生”成为重要主题,出现了一些关键词,如:幸福、医改攻坚、保障性住房、还清教育欠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平稳物价、十二五规划纲要等,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国情和国际大背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开创新局面。

社会主义道路构建 篇3

【关键词】道路光电—压电式能量自足系统;储能核心;输出端口;节能环保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论是公路还是铁路,数量上猛增的同时,覆盖范围也更为广泛。这就使得原有的道路供电系统出现供电不足、供电范围小、供电电网大规模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另外,也造成了大量的电力消耗和发电过程中的不环保现象突增,使我国环保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这些问题都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能源和环境要求相违背,亟需我们去解决。而本文所介绍的道路光电—压电式能源自足系统就是结合了太阳能和压电式发电来为道路系统提供能源,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研究背景

2.1相关技术介绍

2.1.1太阳能。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光电材料制作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具有环保、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等优点。但是由于太阳能密度不受人控制,加之不同地区、不同地形所收到的太阳能存在差异,很难合理有效的利用,故此太阳能的利用范围并不广泛。

2.1.2压电效应。

压电体受到外机械力作用而发生电极化,并导致压电体两端表面内出现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其电荷密度与外机械力成正比,这种现象称之为正压电效应。自居里夫人发现压电效应以来,机械能的回收利用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压电陶瓷正是基于该原理诞生的,利用压电效应提供能源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2.1.3道路光电—压电式能源自足系统。

基于上述光电式-压电原理来开发适用于道路使用环境的光电-压电发电技术,围绕采用光电-压电方式来收集道路中的能量,构建道路交通用电自足系统,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针对道路中大量存在的太阳能和机械能,将其收集起来并转换为电能,供给道路基本设施的用电,以此减少对电网的依赖以及对电网电能的消耗,迎合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

2.2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2.2.1国内研究现状。

在道路新能源利用领域,我国已经开始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電设施来为道路系统补充能源;利用压电材料作为路面车辆的感知系统,从而测车重等,很少涉及到利用压电效应来发电。此外,我国将两种方式结合的研究也还不够成熟。

2.2.2国外研究现状。

光电式发电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在国外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另外以色列的一家公司于 2008 年宣布研制出了基于压电换能器的路面能量收集系统(IPEGTM)。但是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的研究也极少。

3.研究意义

光电式发电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技术,已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压电式发电技术也渐渐在交通领域中出现。但目前,就将光电式与压电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还不是特别成熟,都是基于理论研究,本研究希望能研发出适合于道路中能量收集的光电-压电式装置,在不同的实际路况中能持续高效的发电。

构建的道路能量自足系统,可以简化道路的电网结构,减少电网的负担,减少因火力发电而造成的污染与浪费,同时对大气环境也起到改善作用,提高道路用电的独立性,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4.道路光电—压电式能量自足系统的构建

光电-压电式是将光能和机械能等能量,通过能量转化装置转化为电能,然后经能量输入端口将电能储蓄起来,最后用于道路照明、交通信号灯和道路中其他用电系统。其模型如图1所示。

4.1光电输入端口

4.1.1光伏发电基础。

太阳能电池板组所输出的电流为直流电,为了适应交通用电设施的规格,应对光伏发电装置的输出电流进行逆变。通常的光伏逆变器采用电压型逆变的拓扑结构。

系统采用三相桥的电路结构,逆变电压通过电感与储能装置的端口相连接。系统的控制目标即是使逆变器输出的正弦波电流的频率与电网电压的频率相同,以达到将光伏发电设备的电能顺利输入储能装置的目的。

4.1.2光电输入方案。

在此系统中光伏发电作为系统的重要能量来源,必须提高本模块的能量转换效率,尽可能转换利用有限的太阳能资源。

系统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构提供两种开发方案,两个方案有不同的适用情况。方案一:跟踪太阳高度的太阳能电池板角度调整装置,根据当地纬度以及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设定周期的电池板调整计划,通过在单片机内集成计时器进行控制;方案二:固定太阳能电池板位置,减少成本,但发电量减少,电池板角度通过纬度及安装方法确定。

4.2压电输入端口

4.2.1压电发电基础。

压电发电是根据行车数量和车辆通过的最大重量确定压电陶瓷在路面下的铺设深度,利用压电材料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的正压电效应,将转化电流输入储能设备。

4.2.2压电发电特性分析。

压电发电装置主要由压电振子组成,而压电压电振子发电能力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电压()、电流()、输出功率()、电量()。通过对陶瓷压电片材的静力学分析(不考虑压电片中间粘结剂的影响),计算压电振子受外界激励时产生的电量()。

对于型压电元件,在外界激励作用下只有轴向位移的能力,其下上下表面会产生压电电荷,此时压电元件就相当于一个电容,电容在两极激发电荷后就相当于存储了一定的能量。d33型压电元件的功率为:

式中:-压电元件所承受的压力; -压电元件的厚度;

-压电元件的尺寸;-加载频率;

-压电材料的自由介电常数,;

-压电材料的真空介电常数,;

-压电系数。

对于埋置在路面内部的压电换能器,假设换能器所转换的电能全部输出并储存,根据下式可计算出换能器在一次标准轴载通过后所转换的电能:其中,为表面所带电荷量;表示开路条件下换能器两端电势差;为压电陶瓷面积;为压电陶瓷厚度;为压电陶瓷的真空介电常数;为压电陶瓷的相对介电常数。

4.3储能核心

储能核心作为本系统的能量中转部分,在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储能设备在布置上被置于地下,故在技术上要满足足够的防水和耐腐蚀的性能,设置一定的安全检测装置并且拥有多个输出端口和预留端口。

储能在分布式发电中起的作用可概括为;(1)对系统起稳定的作用。能量存储使得分布式发电机即使在负荷波动较快和较大的情况(系统达到峰荷时) 下能够运行在一个稳定的输出水平;(2)适量的储能。可以在发电单元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起过渡作用。

4.4输出端口

道路照明设施的接通应该为道路的光照强度低且有车辆通过的时候,由于系统本身应用范围定位在偏远的电网难以架设或架设成本高的地区,故在照明的输出控制方面以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输入电能和压电发电设备的输入电能作为信号源,对照明设施进行逻辑控制,完成车辆来时的提前亮灯以及照明灯的延时熄灭的功能。

4.4.1照明输出设施。

如图2,以三个路灯为一組收集能量共同输入一个储能设备,并使用同一个输出控制端口,当光电输入信号为逻辑信号0时,表示光线很暗,此时若①端或③端有压电逻辑信号1输入,则表示有车辆通过,则通过延时的电磁继电器控制输出电路接通,即三个灯泡全亮。

4.4.2照明输出电路控制参数的确定

4.4.2.1每组设备的设备数量及设备安放间隔距离的确定

在输出设备的控制要求下,系统以两个及以上单体设备为一组,保证在系统两端有压电逻辑信号1输入时,则整组系统的照明设备都开启,以达到适用于双行车方向的提前照亮行车路径的功能目标。

4.4.2.2照明时长的确定

端口的照明时长应根据该路段理论最小车速,每组中响铃两设备间距离以及每组设备个数来确定。功能上应满足在每组设备照明开启到关闭保证行车触发后续的照明组,即应该有

其中为延时照明余量。

5.结论与展望

光电-压电式道路自足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道路供配电系统,是一种将可再生资源转化成电能的绿色能源利用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低碳意义,顺应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的时代主题。 虽然该系统还仅仅只是一个设想,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是其优越的绿色、环保和节能能力是其它系统所不能比拟的,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地区和人们会选择这种能量自足系统。

参考文献:

[1]赵鸿铎,梁颖慧,凌建明.基于压电效应的路面能量收集技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1-2.

[2]赵晓康.压电发电技术在道路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

[3]王强.基于压电材料的振动能量采集技术的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2008:2-15.

[4]王雪文.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N].西北大学学报.2004.4.

[5]程华,徐政.分布式发电中的储能技术[J].浙江大学.2003.6:4-7.

道路运输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 篇4

尽管当今科技对自然灾害的预报水平已经提升,对于某些自然灾害可根据历史资料发掘其周期性,预报其发生地域、强度和时间,如:洪水、台风等,但是更多局部区域性的,乃至国家内或全球范围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地震、火山爆发、矿井安全事故等突发性灾害却时有发生,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威胁。中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死亡人数达33.9万人,近年来灾害造成年平均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国家财政收入约1/5。2003年SARS灾害蔓延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全球30多个国家或地区遭受袭击。2008年1月我国发生罕见雪灾,致使交通受阻,供电中断。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18209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人民币。在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大量的应急物资成为必要,必须进行伤者救助、卫生防疫、灾后重建和恢复秩序等工作。

我国地理和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常有发生,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危险性,发生后如不能快速做出反应,很可能会引起恐慌和动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尽快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将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因此,应该提高道路运输应急系统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以及社会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对道路运输应急物流应急体系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2 应急物流内涵及其特征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特种物流活动。应急物流由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时间效用。应急物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物流效率的实现是第一目标。系统高效是物流效率最大化的关键。国内很多学者对应急物流进行了研究。欧忠文、高东椰、刘新华、王宗喜等对应急物流的概念、性质特点、保障机制以及应对措施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从应急物流概念提出至今,学者们对应急物流进行了探索,对应急物流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对于指导现实具有积极意义。

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弱经济性。由于应急物流的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安全的方式进行应急物流保障。运用平时的物流运行机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要有一套应急的物流机制来组织和实现物流活动。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难以准确地估计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强度大小等因素,由此产生的应急物流也具有不确定性。在应急物流活动中,许多意料之外的变数可能会导致额外的物流需求,甚至会使应急物流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发生重大变化。在一些重大险情或事故中,应急成为最主要原则,经济效益将不再作为一个物流活动的中心目标加以考虑。

3 道路运输运输物流体系面临和存在的问题

3.1 应急系统不健全

目前我国各地国防动员委员会都建立有相应的交通战备办公室,但现行体制仍不合理。对道路交通、从业人员和运输工具等情况了解和掌握的信息不足,不能对所属辖区专业人员、器材物资、运输工具进行有效配置,组建道路运输保障力量的能力不足,导致了应急能力不强。特别是公路应急输送的组织和指挥没有明确指挥部门,严重制约应急物流的效率。

3.2 运载工具落后,运力不足

国内大部分地区多以铁路和公路作为物资输送的主要形式,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致使物流运载的区域差别非常明显。一些公路区段,特别是临近大城市的一些公路区段能力不足。运输工具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应急物流的运输保障效率。

3.3 交通网络不完善

我国存在运输线路少,通达程度较低的问题。在公路网中等外公路仍占1/3。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在某些边远地区,落后局面仍然存在,还有一些行政村不通公路,公路网密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一旦出现应急、突发事件,组织应急物流交通运输保障无疑将会需高昂的成本支出。在特大灾害发生时,如:在5.12地震造成道路受损,车辆无法通行,致使救援工作一度陷于困局。

3.4 应急物流交通运输法规不健全

对于应急条件下交通线路的维护和抢修、临时场站建设等方面的领导体制、相关设备的征用、预案的制定、实施的程序、补偿和抚恤、经费保障、以及平时演练等方面进行规范,目前国内尚没有任何法规性文件,导致应急物流交通运输保障无法可依。

4 构建道路运输应急物流系统的措施

4.1 加强应急信息网络建设

道路运输应急系统建设要和城市的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现在很多城市进行了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都在建设,包括医疗系统,公安系统等。但是重要的是应急系统对于城市信息资源的集成。城市应急系统可由基础平台、技术平台和应用平台组成。应急指挥场所需要具备能承受潜在的、较大的突发事件以及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技术方面,通信系统应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应急指挥;增加设备的移动性和通信性能,以及设备的图形和视频处理功能。同时,加强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案建设,整合各种资源,能有效地部署资源。

4.2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应急指挥体系,协调机构、增强办事效率,进行区域编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必要演练。建立健全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标准体系,保证在应急联动流程方面规范一致,进而保证国家应急联动平台标准体系的实施和推广。对地方科技力量进行普查和储备,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起专业保障队伍、交通保障经费、道路和车辆器材物资、运输机具等数据库,与各县交通战备办公室形成局域网。定期向单位和个人明确编组、集结地域、任务等,以便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归建和完成任务。同时,还要结合各城市实际情况选择建设模式。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应急物流交通运输路网满足经济建设需要。要以改造纵横干线、提高通过能力,新建迂回、倒运道路为重点,辅以加强配套工程建设。在线路等级上,要按三级以上修建,主要依靠地方自身建设投资,国家适当补助或引进外资修建。要对某些航线航道,改善航道条件,提高水路运输和倒运能力。建好联接铁、公、水、空、管道各运输渠道的衔接工程,以及与公路运输密切相关而又不纯属公路运输线路的工程设施。提高衔接工程的建设标准,从而提高应急能力。

4.4 完善法律和法规体系

构建应急物流交通运输动员法规体系,满足经济建设和应急的需要,优先抓好敏感地区的应急物流交通运输动员法规体系建设。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各主要交通线路。要发挥公路运输的延伸集散作用,对应急条件下的公路线路的征用、维护、抢修做出明确规定。明确规范平时和应急条件下交通线路的领导体制、相关设备贯彻应急要求、预案的制定、应急征用的实施程序、补偿和抚恤、经费保障等。使广大应急物流交通运输保障人员的行为有章可循。

5 结语

建立道路运输应急物流体系的目的不仅在于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去综合应对突发事件,有效的提高应急救援的时效,减少灾害损失,从而达到救援救助的目的;更在于采取预防措施、强化管理体制,从而避免人为灾害链的形成;使政府、组织和公众积极预防灾害的发生,并且能够在危机出现后积极地反应。因此,道路运输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唐士晟,蒋兆.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评价[J].物流科技,2007(5):51-54.

[2]谢如鹤,宗岩.论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11期2005(11):55-58.

[3]谢如鹤,邱祝强.论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及其运作管理[J].物流技术,2005(5):78-80.

[4]欧忠文,李科,姜玉宏,王会云,甘文旭.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5(9):13-15.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道路;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01-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报告还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提出,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的坚定决心,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深刻认识道路自信的科学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积极评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决心。所谓“道路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对自己所选择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一百多年历史证明了的真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选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认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做出了明确的概括,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又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纳入其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这一概括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历史方位、基本路线、历史任务、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是对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实践和认识的科学总结。这条道路,既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注重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协调发展;既明确了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和政治基石,又揭示了改革开放这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和动力源泉;既明确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指明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既注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又突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历史的选择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发展道路与中国社会主义特殊发展道路相结合的自信。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却不会完全一样”[2]。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普遍发展道路,但没有提供解决所有问题的具体答案,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更不可能加以具体描绘。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的正确道路,又不能完全照搬书本,照抄别国的经验和模式,而必须也只能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这条道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发展道路,又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发展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正是因为有了对这一“道路结合”原则的坚守,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也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离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失去了实践基础。

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道路”的实质是前进方向问题,道路正则方向明。列宁曾经说过:“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不在书斋里、不在沙龙里,不在某些天才人物、先知先觉的大脑里,不是某种先验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固有模式。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在亿万人民群众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实践中。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才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建设到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领域,直至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全方位铺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萌芽破土、生根开花,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第一,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能否举好中国特色这面旗帜,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保证,中国社会主义能够发展到今天,中国改革开放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从政治上来说,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不犹豫,不折腾。这是我们建国六十多年以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的根本原因。

第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立足基本国情。现在我们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4]。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发展不充分,社会发展不全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矛盾问题不少,一句话,社会主义的基础不牢。立足于基本国情,这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基本出发点。

第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二是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内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造成我们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而且也造成了分配上的问题。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埋下了隐患。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还不牢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兴国之要,发展经济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第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重要方面包含四项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思想。后来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纳入了这个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三是人民民主专政,四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四项基本原则既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必须坚持的原则。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更不能放弃。怀疑、动摇、放弃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就会走老路、邪路,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第五,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所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来自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来自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能量和发展空间。可以说,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这说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要继续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改革开放。

第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解放、大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大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还必须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下功夫,做文章,做出成效。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平坦、越走越有活力。

第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含义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五个建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系统性以及科学性。丢掉任何一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都是不全面的、不完善的。

第八,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国家有三层意思: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三个方面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根本目的。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会有很多的风险、挑战、困难和考验,但是,只要始终坚定“道路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事业。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具备了各种有利条件,我们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充分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

[2]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8.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4.

社会主义道路构建 篇6

这个理论结论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不能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混为一谈。具体地说,就是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小农在居民中占绝大多数而无产阶级只占少数的国家里,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必须经过一系列缓慢的、审慎的步骤,才能消灭多种经济成份,着手建设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即建设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如果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解为可以不顾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特别是不顾国家所有制的大工业的发展水平,而立即对各种私有制经济实行迅速的、全面的进攻,不加迂回地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那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一九二一年春天,苏维埃俄国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为新经济政策,从余粮收集制改为粮食税,并不是事先计划好了的步骤,而完全是迫于形势。虽然早在一九一八年,列宁在《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一文中,就把国家资本主义看作一条可能的退却路线,但当时这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思想,还没有真的想到要退却。但是到了一九二一年,当他们度过了而且是胜利地度过了国内战争最重要的阶段以后,他们就遭到了国家内部的巨大的、可以说是最大的政治危机,这个危机不仅引起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的不满,而且引起了工人的不满。这种极不愉快的情况是由什么引起的呢?为什么在国内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以后,工农群众反而会出现不满呢?列宁指出:“是因为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我们没有给自己保证足够的根据地”。列宁接着说:“群众已经感到的,我们当时还不能有意识地加以说明,但是过了几个星期,我们很快就认识到了,这就是: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只去完成一些比较轻易的任务,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列宁选集》第四卷第六百六十一页)危机是从一九二一年二月开始的,三月,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便一致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的结果怎么样呢?到列宁向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作报告的时候,就当时的条件来说,真可谓形势大好:象天文数字一般的纸卢布的比价稳定了;农民不仅战胜了饥荒,而且缴纳了大量的粮食税,他们感到满意了;轻工业出现了普遍高涨的趋势;重工业的情况虽然还很严重,但由于商业的活跃,已经积累了两千万多一点的金卢布。苏维埃俄国的整个经济和政治形势大为改观了。

实践证明,列宁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区别开来,在前进得太远的时候果断地采取退却的步骤,这个理论和实践都是非常正确的。今天,我国的情况和当时苏维埃俄国的情况相比,是大不相同的。如果说,当时的苏维埃俄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还刚刚在起步的话,那么,我们已经在这条道路上前进了很长的距离,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远没有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因而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即坚持向完全的社会主义这个伟大目标前进。正因为如此,列宁的上述理论和实践,对我们仍然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十多年来,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多次发生左倾错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立即建立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区别开来,而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们混为一谈了,从而就把是否主张立即消灭个体经济,是否赞成不断提高公有化程度之类,作为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准。结果,在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许多本来允许存在而且必须存在,只有到了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的时候才不存在的东西,当作有碍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异己力量而过早地予以取消了。这样,看起来似乎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很快,实际上欲速则不达,反而严重地损害了社会主义事业。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经济改革。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当前要紧的是进一步实行调整,改革的步骤需要放慢一点,但改革的方向不变。如果不把社会主义道路和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好地加以区别,我们就不能在一些重大的政策问题和理论问题上取得一致的认识。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对经济改革总是不大理解、不大拥护,甚至有抵触情绪。在他们看来,允许个体所有制和国家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的存在和发展,就是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另外一些同志则把目前政策上允许的东西,如个体所有制,等等,都说成是社会主义的,企图用社会主义的原则去论证这些东西存在的合理性。这两种看法,实际上都是由于混淆了社会主义道路和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而引起的。

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不存在个体经济等等,在那里,只有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但是,是否坚持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却并不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列宁曾经反复指出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不应当立即去摧毁一切旧的经济成份,而应当在一定范围内活跃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把它们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也指出:我国革命胜利后应当“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将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谁能说列宁和毛泽东同志当时所提出的这些主张不是坚持了而是违背了社会主义道路呢?

有的同志认为,由于三大改造的胜利,我们已经消灭了个体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因此,现在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只能搞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不应该再允许其他经济成份存在。这种看法是过于刻板了。今天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仍然只能以客观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今天如果不顾这二十多年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无视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已经取得的胜利,要求恢复五十年代初期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那显然是错误的;但是,如果以为我们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可以消灭一切个体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的水平,则同样是错误的。在我国实际上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从自动化生产到手工劳动,个别地区的农业生产甚至与刀耕火种相差无几;从较高的社会化大生产,到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个别地区甚至刚刚脱离物物交换的阶段。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步骤,必须与这种状况相适应,在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统治的前提下,各种经济形式的存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和部门,它们的比重也应当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允许有先有后,有各种形式,而不能强求一律,一刀切,齐头并进。

允许个体经济等等存在岂不是倒退了吗?是倒退了。但这决不是从社会主义道路倒退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从不切实际的方向退回到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轨道。在“穷过渡”的理论影响下,我们城乡的社会主义改造都走过了头,不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如果不作必要的退却,就会堵塞我们前进的道路。允许个体经济存在的经济结构当然不是我们的目标,但就我们的国情来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占统治的情况下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舍此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国家更是如此。凡是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就是正确的,凡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就是错误的;凡是实行某种过渡的条件不具备时,暂时停顿是正确的,硬要过渡是错误的;凡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搞得过快,超越了生产力的水平,实行必要的退却是正确的,坚持不动是错误的。那种认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生产关系的变革方面,只能前进,不能停顿,更不能退却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如上所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就是一种退却。他在谈到这种退却是否会退到封建专制之类的时候说:“无论如何不会的,因为我们是沿着国家资本主义的路线前进,是缓慢的,有时是停顿的,有时甚至要退后几步。这是一条引导我们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的路线,它决不会使我们倒退到封建主义。”(《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第三百六十五页)列宁的这段话,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怎样对待个体经济等等,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缓慢地前进,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或者在搞过了头的时候,实行必要的停顿和退却,才能保证我们既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退到封建主义,而稳步地建成社会主义。我们过去的吃亏,正在于只知道前进,不知道退却;不仅前进,而且简直是“三级跳”式地前进。例如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还没有多久,又要越过社会主义社会,“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如此“勇往直前”的结果,就把许多事情给搞乱了。这个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另外有些同志,他们赞成实行必要的退却,但是又把现行政策允许的许多东西,都加上社会主义的头衔,例如,社会主义的个体所有制,等等,这种看法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尽管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个体所有制一直是各种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却不能成为纯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因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而只要个体所有制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就不可能完全消灭。如果企图用社会主义的原则,而不是用现有生产力的水平,来说明个体所有制等存在的必要性,那就不仅会模糊我们奋斗的目标,也会妨碍我们从实际出发来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这也是需要十分注意的。

上一篇:幽默故事下一篇: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