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

2024-08-27

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通用12篇)

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 篇1

摘要: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法律学习与一般学习并无本质区别, 亦要包括这四大因素。法学教育的目标应当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因此, 重新定位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现在迫切的问题。在构建主义观点下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来改革现行的法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构建主义,法学教育,目标定位,法学教学模式

一、构建主义与法学教育

构建主义 (Constructivism) 认为, 知识并不全部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讲, 法律学习与一般学习并无本质区别, 不同的是, 由于法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这就使得法律学习在体现这四大因素时, 又表现出一些个体性的差异: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构建。也就是说, 要为学习者创设一种情境。

2、协作。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法律实践本就是一个需要高度协作的工作。

3、会话。

法律人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和工作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 在此过程中, 每一个法律人的经验以及学习心得为整个法律学习群体所享有。

4、意义构建。

所谓意义构建在法律学习过程中, 就是要加深他们对当前法律学习内容所反映的法律性质、规律以及与其他法律制度之间内在的联系的认识和理解。

由上述对“法律学习”含义的分析可知, 法律学习的质量取决于法律人根据自身经验去构建法律知识意义的能力, 而不取决于法律人对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内容死记硬背的能力。

二、构建主义观点下的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

我国传统观念中法学教育的目标一直定位在传授法律知识, 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随着近几年法律实务部门的反馈以及统一司法考试的实行, 对法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素质要求, 这势必影响法学教育的定位。因此, 重新定位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现在迫切的问题。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霍姆斯大法官 (Mr.Justice Holmes) 阐释法律教育 (legal education) 目的为:培育法律人认知法律 (It is the business of lawyers to know the law.) , 传授法律内容、教导法学方法与特殊的法律人训练。台湾学者王泽鉴认为:“法学教育的基本目的, 是使法律人能够认识法律, 具有法律思维、解决争议的能力。”法学教育家孙晓楼指出, 要以严格之方法,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 富有创造精神及善于适应时代需要之法律人才。

大学不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 就无法适应法律职业的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应当具备四方面的知识技能, 即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力。而完成这些要求, 必须进行职业训练。

三、构建主义观点下的法学教育教学模式

1、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的“锚”是指法学教学中的真实事例或真实问题, 它是法学教学的主题及中轴。这种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于创设好情境, 即“抛锚”, 由此引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即目标意识。随后, 教师再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 从而自主学习。最后, 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补充、修正, 加深对当前问题的把握以及对问题的理解。

2、随机进入教学模式

随机进入教学, 是指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 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传统的高等法学教学混淆了高级学习与初级学习之间的界限, 使教学过于简单化。随机进入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应于高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随机进入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

3、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模是通过师生交流、交往, 教学互动、互促, 形成自组织, 自我构建教师、学生、课程、环境, 双双相互作用, 在活动中构建。在运用交互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非确定的, 有随机性。 (2) 是自组织的,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通过“参与”, 自己“构建”。 (3) 是开放的。

综上所述, 构建主义观点下的法学教学模式尽管会有不同的形式, 但是又有其共性, 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 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 (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设计、组织、促进、指导) 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正是这些共性, 构成了构建主义的法学教学方法与其它教学方法有所区别的显著标志。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

[2]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1998年第1期。

[3]文红卫、宋星海:《构建主义理论框架下农村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策略》, 《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6期。

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 篇2

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入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Internet、通信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探索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也就是说,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使学习者真正进入教学的真实情境。通过学习者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索与分析探究,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发现规律以及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强调组织学习者运用语言和文字向他人进行表述、让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从而实现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对学习内容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和掌握。

一、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并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或有问题使人困惑、或有刺激令人兴奋、或有场景引人入胜、或有悬念引人深思。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光、形、色、声的特点,把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文字等各种多媒体信息及控制实时动态地引人教学过程,色彩丰富的画面和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由此可见,现代教育媒体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的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去发现真理和探索真理。

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协作”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者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协作精神,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进行协商和讨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因此,学习者用自己的活动对人类已有的知识建起自己的正确理解,而不是去仔细地吸收课本上的或老师讲述的现成结论,所以这种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学习者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活的概念或思维活动的组织过程。在多媒体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要精讲并加强个别辅导,让学习者有更多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以课堂为阵地进行“会话”商讨

要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就必须为学习者的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多元化学习、“会话”学习提供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资源。同时,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学习者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有利于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向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习者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使之感

到课堂教学轻松,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索、积极参与、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构建。建立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要求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发言和争论。教师要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学生思维的差异、特点、方法和过程,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指导。“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疑难时,除了可以要求教师帮助外,提倡学生之间进行会话商讨、彼此交流观点,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要求整个学习群体相互学习来共同完成。

四、以创新为目标进行“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能力。多媒体技术能提供直观的、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教材,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因而必须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占有信息资源,为学生感受情境、探索发现、验证假设、建构意义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资源。领悟所学内容主题的情感基调及基本内涵,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它媒体或其它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应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基础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让学生自己把握自己的教育,创造他们自己的知识,用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去研究并向他人表达信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达到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 篇3

关键词:心理学;基础教育改革;构建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话来说,心理学缺乏一个稳定的“范式”,从来没有像其他规范科学那样拥有一个学科共同体都能接受的理论基础。在心理学的逐步发展中,出现了构建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等不同的学派。本文从构建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点出发,探讨了构建主义心理学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作用。

一、何谓构建主义心理学

构建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构建主义是心理学发展史上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构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瑞士学者皮亚杰。皮亚杰认为智慧是对环境的适应,智慧的适应是一种能动的适应。他提出了同化、顺化学说,以阐明适应过程。同化是把外界信息,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中,顺化是指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信息,而引起个体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

除此之外,构建主义认为知识是由人主动构建的,而非被动接收的。也就是说,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的或客观的反映,而是一种对未知领域的解释,这种解释会随着人类认识的加深而发生改变。

二、构建主义的教育观

1.教育目标强调创新能力。构建主义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主义者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即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不是通过传授,获得知识,而是通过他对知识的经验解释,从而将知识转变成了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就是同化和顺化。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那是学员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老师单向灌输的结果,强调的是学习获得的过程。

2.不能脱离受教育者生活实际。构建主义侧重于认知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从这个角度上说,他们认为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构建主义者认为教学过程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知识的获得是经验的累积过程。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和学习认为要尽可能的反映在现实世界中,以便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弱化学科界限,突出学生主体。构建主义者强调学科间的交叉,他们认为知识是多层次、复合型的。因此弱化学科界限,注重知识和学科的交叉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他们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学习模式。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构建者,而并非被灌输者。这种模式对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有着颠覆性的意义。

4.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构建主义心理学认为,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变化,注意其学习态度、创新和实践能力,而并非最终的学习考试成绩。因此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评价系统,诸如学生自我测评、学生间互评等等。

三、对我国新课改的影响

构建主义心理学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均有著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现代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我国的新课改,深受构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1.重知识情技能的教育模式发生改变。我国以往的基础教育强调课本的知识,将课本奉为知识的宝典,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知识轻技能。造成很多学生学习成绩十分优秀,能够参加各种各样的国际考试赛事,但一旦到了实际运用阶段,动手能力明显不足。新课改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说明,重知识轻技能的教育模式正逐步改变。

2.教材编写发生变化。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所用的教材很少发生改变,知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节,缺少趣味性,很多知识过难、过繁。新课改改变了原有教材中偏难、偏繁、偏枯燥的局面。增加了很多生活性、趣味性的内容。

3.改变学科本位局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由此可以看出构建主义所提倡的“弱化学科界限”的观点。

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 篇4

一直以来, 在职业教育实践领域, 存在一个问题, 举世闻名的德国“双元制”的成功教育经验, 为何在引进我国后, 发展却大打折扣呢?本文将从文化视域分析以德国“双元制”在中国“水土不服”为代表的,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并从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三方面探讨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文化, 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和谐发展。

一、“双元制”折射出来的职业教育文化差异

斯多克曼在2000年出版的《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合作的效果———在中国实施的政府和非政府项目的比较》一书中就指出“双元制”模式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项目运作推广辐射作用小;毕业生就业前景与成本投入不成比例;社会认可度低等。认为“企业支撑作为职业教育组织模式的德国双元制的推广”有一定的阻碍。原因是过分关注体系的移植而忽略职业教育文化上的差异, 导致出现许多问题状况。

(一) 物质文化差异

由于我国尚处于经济发展时期, 职业教育在获取以政府为主导的财政投入方面一直是处于弱势地位, 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还是以政府为主企业为辅, 甚至仍然是政府包办的形式。在这样的形势下, 企业方面没有形成一种对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良好环境, 最终导致职业教育的资金相对匮乏, 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也相应滞后。由此也产生了教师待遇问题。职业教育教师待遇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在经济上没有竞争力。同样, 在学生方面, 成本投入与就业环境、经济收入都不成比例, 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社会认可程度也不高。所以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是当前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相反在德国, “双元制”模式下, 资金投入方面是以企业为主, 政府为辅。“双元制”的运行, 最终的实际收益者是企业。因为“双元制”培养出来的生源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能熟练上岗, 从而给企业省去了培养成本。在市场利益地驱使下, 企业愿意成为职业教育投资的“主力”, 会更积极地对职业学校进行资金投入, 也会以具有社会竞争力的报酬留住熟练的人才。“双元制”模式运行环境下的职业教师和产业工人在经济地位上相对是比较高的。

(二) 制度文化差异

法律方面。1985年以来, 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 使职业教育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 但在职业教育立法方面却只有1996年9月1日颁布的《职业教育法》, 虽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并且目前也在不断修订完善中, 但《职业教育法》仍然对职业教育许多重要且具体的环节缺少必要的规定, 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设力度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尤其每一项法律法规都不能得到相应经费的有效配套, 导致资金落实不到位, 法律也没有起到更好的效力。德国职业教育立法起步早、法规严。早在1869年政府就颁布了《强迫职业补习教育法》和《工业法典》, 以法律的条文规定企业学徒培训必须与职业学校教育结合。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确定下来, 也是西方国家中比较严密和详细的职业教育法规。1981年制定的《职业教育促进法》, 对“双元制”职业教育作了进一步修订, 以提高职业教育立法的适应性。

政策方面。虽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但一些地方和人员仍然不够重视、投入不足, 从而造成学校条件不好。加上正面宣传普遍滞后, 社会舆论有偏差, 招生也基本放在所有批次之后, 造成考生、考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对职业教育都有片面认识。这些都与我国的政策不重视和执行乏力是分不开的, 没有形成一种国家层面的政策文化氛围。

企业制度方面。中国的企业负责人的行政任命机制决定了他只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企业经营状况负责, 企业盈利与否与他关系不大。因此, 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形成市场化。无论是企业文化与校园的衔接或者是对校园资金的投入, 企业的负责人都会在没有市场压力下, 认为此举可有可无。“双元制”的实施也在企业制度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而国外企业老板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只有不断创新技术产品才能生存, 如果墨守成规就会被市场无情淘汰。这为“双元制”的运行提供了市场基础。而我国制度文化的缺陷, 阻碍了职业技术市场的振兴。

(三) 精神文化差异

社会方面。由于历史原因, 中国人深深秉持“述而不作, 论而不行”的思想, 同时也认为“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对于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技工始终是一种轻视的态度, 始终认为技工是一种劳力的工作, 加上在当前环境下技工的经济收入和人事制度也处于弱势地位, 导致整个社会氛围对技工的认可程度不高。

校园方面。由于没有企业文化的衔接, 没能建立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同时, 一定程度上脱离市场实际, 课堂教学呆板, 课程设置僵化, 教研创新滞后。校园的硬件设施和生态设施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建设, 具有“职”气息的职校文化环境也难形成。反观德国文化的求真务实精神和崇尚技术实践的传统, 严谨的研究态度以及从经济发展上重视职业教育, 对于德国的崛起和腾飞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德国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尊重, 不仅在经济地位上得以体现, 在社会生活上, 他们尊崇“技术人文”, 并不认为做技术活的是“治于人”的地位低下的“劳力者”。人们普遍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应用型、技艺型人才, 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理论型、学术型人才一样, 都是社会所必需的, 它们之间无轻重之分、贵贱之别。在社会领域里, 许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熟练的现场技术人员都是得到人们尊重并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另外, 在“双元制”模式下, 德国的企业文化也渗透到职业院校里, 形成了具有与市场紧密相连、具有企业特色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 并逐渐建立了自身独特的职业教育校园文化。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文化

(一) 物质文化构建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对于教育经费尤其是对职业教育的经费必须加大倾斜。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一对矛盾共同体。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素质支持, 经济的发展又能对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成为职业教育投入的主导, 营造一个适合“双元制”运行的环境。让企业认识到与职业教育的衔接能带来丰厚的收益, 即让企业从经济效益上看到真实的回报, 并认识到这样的合作前景是一种和谐的双赢局面, 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主力”, 才能更愿意拿出资金进行对职业学校的投入。引导企业与职业学校的衔接, 一方面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宣传扶持, 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经营者具有创新的眼光和远见的卓识。

校园建设方面。加大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如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以及花草树木等生态设施。“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了环境, 环境创造了人。”学校环境实际上是一种“隐形教育”,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陶冶情操,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修养。

除了“硬”性设施的建设之外, 还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科研设备等这些“软”性设施, 使教学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需要和步伐, 走在市场前沿。

(二) 制度文化构建

健全和完善法律机制, 尤其是针对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通过调研, 有针对性的修订和出台相关的职业教育法, 强化细节, 完善相对应的资金配套法规, 增强可操作性。

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宣传应以国家层面的高度自上而下进行社会舆论引导。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向人们宣传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让人们看到职业教育是处于国家战略发展地位, 与普教、高教一样, 是社会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切实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文化的认识。逐步淘汰对普高、职教的“贵贱”有别这种不平等认知。当这种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进而形成社会认知并成为共识, 良好的氛围就会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和谐的社会条件。

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环境下, 国有企业无论从数量和地位上仍然是主导, 所以要谈企业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 必须正视国企的实际情况和发挥其主导作用。当前形势下应该继续深化国企改革, 以市场为核心, 转变国企经营理念, 走市场化道路, 让国企负责人面对市场, 融入市场竞争, 从制度转变上促使国企形成与职业教育衔接的观念。

(三) 精神文化构建

中国传统观念里轻视“劳力者”的观念根深蒂固, 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文化宣传外, 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应处于前沿宣传阵地。家长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认知和选择。因此, 家长应该转变观念, 理性面对当前就业难和技能型人才缺乏的市场供需矛盾。正确认识到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 从思想根源改变长期以来重学历轻技能, 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形成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人才观。个人观念的渐进改变和以此的点滴积累, 将会影响并改变整个社会的认知和共识。

优秀的职校精神文化不能一味地复制、模仿普通学校的校园文化模式, 其精神文化建设必须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按照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 同时结合当地经济特色, 不仅要突出“职”的特点, 更要突出区域性“职”的优势和特色。融进更多区域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

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经济的腾飞, 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关系, 除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还必须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 尤其是经济文化传统特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物质、制度、精神文化, 促进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的道路上, 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地探索和实践。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文化, 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和谐发展。本文将从文化定义中的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进行职业教育文化的探讨。

关键词:文化,职业教育文化,双元制

参考文献

[1]周和平, 胡玉霞.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的中等职业教育文化[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11)

[2]徐朔.职业教育的文化视角——兼论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正[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第13期, 第28卷)

[3]张英杰, 徐涵.从文化视角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化[J].职教论坛, 2007 (15)

[4]包国庆.职教发展的深层障碍——中西职业教育的文化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9)

[5]刘诗能.文化视阈中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 (第9卷第4期)

[6]刘义国.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及其实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1)

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 篇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指出,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法制宣传教育承担了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培养法制观念,引导法制行为的重要职责,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或者说一项很重要的保障性工作。

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体公民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法制素质,才能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和处理矛盾的能力,才能提高公民通过法律程序达到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制化管理水平。为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 篇6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大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利用人类的技术和各种发明创造,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他们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展,民族的强大复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外文化和思想交流日益频繁,各种不良思想和价值理念在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引体系,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大学生的充分认同和践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仰,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发展和提升专业能力。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分析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建筑在对其精神深刻认识和领悟基础上的观点认可和行为指导,不是记忆和认知的层面,而是真正内化为他们的思想观念,成为一种精神信仰,作为自己认识问题判断是非曲直价值取舍的根本依据。外化为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为高雅的气质、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处处体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维护,对国家宪法和法律的遵守,对社会道德秩序的遵循,给他人以帮助。时时以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身份约束自己,奉献自己,关爱他人,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当前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强化大学生的思想认同,努力构建教育导引体系,逐步深化和强化他们的认识和认同程度,有序地开展价值观教育,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个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价值观多元化严重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认同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以不同形式在我国存在和传播。中西文化和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中西文化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代表着西方主流价格和思想观念在中国广泛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我国正处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求异思维和差异化追求呈现出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好奇和求异的心理让更多的人对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有一定的热忱。我国奉行思想开放的大环境又给这些思想观念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导致大学生在信仰追求方面变得迷茫,在理想和现实矛盾中失去根本的主流方向。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方法不理想

教师的教学活动决定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影响着他们的认可程度。不少教师的导引方法较为单一单调,学生学习不积极,认识较为肤浅,甚至会因为教学方法和方式而不喜欢理论学习,自然就谈不上能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和内涵,更不会从思想上认同,从行动上践行。一些教师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够深入,不能全面理解其精神;也有一些教师不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认知和理解的兴趣,或者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领悟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也就不能获得大学生的认同。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单一枯燥的理论说教,不能将抽象的理论与生动鲜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现象或者身边事件以及日常行为当中感知和践行,做到深入浅出。学生也就不能从内心深处认可,从行为方式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只能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3、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还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对社会的看法、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生的感悟还比较稚嫩,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容易受到主流思想以外的文化观念所吸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心理与思想相互影响和制约,心理是思想的基础,大学生逆反心理影响他们的思想认识。大学生对一些事物和认识的抵触也会制约其思想进步,进而产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抵触,处于叛逆期的大学生心理特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相应的疏导。大学生还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特殊时期,各种思想观念在这一特殊群体面前以不同的姿态出现,给他们的选择和判断带来诸多的干扰,让本来就摇摆不定的大学生对各种思想都充满好奇,又无所适从。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受到其他现象人物或者外界环境的干扰。另外,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社会阅历较为浅显,对各种问题和现象的认识表面化,且容易产生片面和偏激的认识,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十分迫切而又充满挑战。

三、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导引体系的策略分析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优化理论教学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前提,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需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需要做好与各个学科的有效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确保理论教育和实践引导相结合,让高校大学生能够真正从思想上认同,从行动上践行。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不断丰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变革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喜欢上理论课,愿意从事实践课,乐于思考生活人生社会,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自己的精神信仰,变成自己思考问题的依据和处理问题的标准,成为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指南,从思想上认同,真正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对理论的讲解能够用生活化的语言,能够多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搜索更多的网络资源和生活素材,用形象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吸引大学生的目光,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结合理论教学开展识字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地从实践中能够体悟。

2、畅通学生自主研修渠道,丰富学生学习途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精神信仰,变成他们的行为指南。做好学生认同教育导引,构建完善的教育引导体系,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要,帮助他们做好学习和研究的渠道,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学习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思想教育实践活动,需要从不同层面做好服务,需要做好各个学习和认识环节,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认同。思想认识是一个慢慢提升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反复研修,才能真正理解透彻,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融入灵魂。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引体系,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高校在做好常规教学导引的同时,重视对学生的服务和促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就要为之开通更多的服务渠道。网络平台是高校应该重视的重要载体,高校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一般都超过两个小时,除了查阅他们的专业学习资料,更多的是关注一些新闻事件,浏览一些文化信息,相互转载一些较为新鲜的思想信息。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有着更为自由的选择方式,有着更为方便的学习和阅读时间,高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引。在这方面做好服务,做足文章,去占据这些空间和学习阵地,让学生能够浏览更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思想信息,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正能量。高校通过搭建微信平台、微博应用平台,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学生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目标,向学生推送更多的相关信息,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感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认识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树立爱国、敬业、友善、敬业等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最为重要的是能够结合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分析这些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层面,让学生不仅能够关注现象,更能够找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性的东西,更能够得到思想价值观教育。这些有价值的信息,经由平台推送,让学生非常关注,也会相互转载,相互评价,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无意识中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认同,在不知不觉中践行。

3、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行动中践行核心价值观

实践出真知,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引体系构建需要完善实践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认识,不断深化感悟,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认同感,深入领会价值观的内涵。同时,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他们实践,让学生能够真正践行核心价值观,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内化为学生的高尚品质。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不同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寻找那些道德模范、最美人物、革命前辈等,和他们进行进行思想交流,聆听他们的故事和教诲。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已知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实地,深切感知自己肩上应该担起的使命和责任。

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 篇7

从目前高校进行课余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情况看, 虽有通过德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社团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为, 但行为主体大都处于各自为阵、各自为战的工作状态, 各高校的课余爱国主义教育, 大都处于无专项计划、系统性不强、活力不足、收效较微的工作状况, 对于构建完整而有效的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还少有尝试、鲜有探索、稀有成功做法、罕见典型经验, 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个实践盲区、一个急待完成的重要任务。为改观这种工作局面, 我院按照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的有关要求, 确定了《构建高校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建设项目, 组建了专题研究小组, 设立了专项研究课题, 利用一年的时间, 进行了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探究, 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效。

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1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 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 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规律, 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接受习惯,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十个一”主题活动为载体, 探究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1.2

以物流3101班和营销3101班为本课题研究的试点班级, 引导试点班级学生将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炼硬报国本领的实际行动, 实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的目标。

1.3

以2010级新生班第一学期的期终考试成绩为依据, 在石化技术工程系或石化装备工程系各选择一个生均成绩与试点班级相近的班级, 作为本课题研究的非试点比较班级。

2 “十个一”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 (如表1)

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收效

3.1通过《爱国主义常识习题集》的编写、学习与考试, 使两个试点班级的全体学生获得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爱国主义常识。

3.2通过“十个一”主题活动的开展, 较好地培养了试点班级学生的爱国责任感、爱国情操、爱国情怀和报国志向, 激化了他们自觉走古今爱国仁人志士成才之路的热情与斗志。

3.3通过“十个一”主题活动的开展, 较好地引导试点班级的学生将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成了“勤奋学习苦练报国本领、遵章守纪争做道德标兵”的实际行动, 从而自觉争当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模范, 践行大学生基本行为规范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模范, 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模范。较好地实现了提高试点班级成员综合素质的量化目标值。

4对本课题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4.1 进行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1) 通过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专题探究, 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收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 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

(2) 通过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专题探究, 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等方面, 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3) 通过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专题探究, 为建立较为完整而有效的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做法, 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4) 通过认真执行《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实施计划》, 较好地调动了试点班级学生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 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

4.2 进行本课题研究所存在的主要不足:

(1) 本课题研究局限于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探究, 而没有把课堂、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这是本研究课题在立项时就存在的一个“先天不足”。

(2) 在“十个一”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虽然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较高, 但采取老师命题、学生答题的方式编写《爱国主义常识习题集》时, 学生答题正确率只有75%;在观后感撰写、征文、演讲、朗诵等专题竞赛中, 也缺少精品、力作和上乘表现。这种状况的出现, 既与老师的引导与指导有关, 也与学生的能力与态度有关, 但前者是次要的, 后者是主要的。

4.3 进行本课题研究的若干感悟:

(1) 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 如何由点到面地开展全校性的系统的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巩固和扩大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如何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效机制?如何把课堂和课余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2) 构建完整而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在创新方法、拓宽途径、挖掘资源、丰富载体方面, 还存在着较大的作为空间, 如开展阅读爱国主义书籍竞赛、组织红色旅游、进行红色文化育人等, 都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

(3) 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目的, 是要引导学生将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炼硬报国本领的实际行动。因此, 坚持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相结合, 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与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艺术节、技能节相结合, 都将有益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收效。

(4) 进行本课题研究情况的综合分析, 提炼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一些有借鉴作用的做法, 总结一些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是本课题结题后急待完成的一项后续工作任务。

摘要: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如何构建完整而有效的高校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目前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个实践盲区、一个急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为改观这种工作局面, 本课题组利用一年的时间, 进行了构建高校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探究, 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效。

关键词: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齐慧.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J].价值工程, 2011 (20) .

[2]韩彦军.新形势下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J].价值工程, 2011 (21) .

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 篇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最近几年, 国际组织、区域性机构和各国认识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作用, 把发展和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规划面向世纪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近几年, 在我国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高等职业教育遇到了诸多新问题, 影响和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一方面高校扩招对高职学校产生较大冲击, 导致招生数量在高中阶段教育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速度、数量上外延式发展已不能适应形势变化, 职业学校适应能力减弱, 缺乏吸引力。

1.2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当前所面临的危机从表面上看是生源和就业问题, 其实关键还是改革中的适应性问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方法乃至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也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深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a.不断更新教学观念。b.探索课堂教学新的教学规律。c.加强实践教学和管理。d.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 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获取知识, 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优化完善认知结构, 获得自身发展。建构主义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整个教学环境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针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等, 建构主义提出了如下一些主要观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

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者, 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 而是学生主动的对象, 媒体也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 而是用来创设情境, 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2 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者批判传统的自下而上的教学设计, 认为它是过于简单的根源, 他们认为在教学进程的设计上应采取自上而下的路线。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 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 学生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 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 并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 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

3 建构主义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3.1 职业课程与学习课程的整合。

课程整合体现了建构主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基本原则, 是建构主义职业教育教学观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课程整合的核心理念是:个体正是通过与社会环境之间解释性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 学校必须提供给学生在现实世界中运用和验证知识的机会, 使学生不断地“建构新知识”。课程整合的目的在于使职业教育的教学从狭窄的、定向的和以技能为本的模式转变为宽泛的、针对岗位群的和以人为本的模式, 使教学不仅能传播知识和技能, 而且还能够在知识与工作环境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从而打破行为主义单一定向化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将学术内容整合到职业课程中是课程整合最基本的形

式, 这一作法的目的既在于“加强职业课程的学术性”, 也在于“加强学术课程的职业相关性”, 弥补由学科领域的分割而造成的知识割裂, 从而加强学术知识与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有许多学者认为, 职业学校应当将学生置于现实工作情境中学习和掌握学术课程, 以加强学术课程的职业相关性。这种将学术内容整合到职业课程中, 并将其情境化的做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从事技术性工作时所需要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重视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重视教育技术的作用, 现代技术尤其信息技术是实现其教学设计思想的基础和条件。建构主义认为,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等教育技术的特性与功能最有利于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充分体现, 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是其他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因此,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因特网、通信技术等条件的完善, 建构主义愈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成为探索新型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指导。

3.3 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

结合。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人手, 把教育和社会结合起来, 使教育真正为经济建设服务, 这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 应重视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 把产学结合作为培养高职人才的基本途径。一是要求每个系都要有一个共建单位, 每个专业要与2~3个企业加强联系, 成为协作单位;二是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和参加生产实践锻炼;三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安排学生提前就业, 顶岗实习, 在校企结合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任务。

3.4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能否取得成功, 与教师的自身素养有很大关系。知识面狭窄、语言干枯乏味、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 即使方法对头, 也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教师应加强知识素养, 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上课之余, 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博览群书, 探究思索, 丰富自己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这样才能形成独特的个人魅力, 吸引学生崇拜老师、信任老师, 乐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投入地开展活动。

4 结论

目前, 职业教育者对职业教育教学诸构成要素及其理论基础进行重新认识, 必须借助建主义的相应的认识论和学习观。从而对职业教育教学的本质进行重新审视与考察, 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董强.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

[2]雷正光.职业教育现代化教学特点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 篇9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唯物辩证法认为,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和谐不是对物质永恒发展的否定, 更不是对矛盾这个事物发展动力的否定, 而是对矛盾推动下的物质运动状态的一种描述, 体现了人们对物质运动有序、完美状态的一种追求。具体地, 和谐是指物质的内外部各种联系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 一种各种内外部关联因素配合匀称、适当, 相互协调, 共同作用于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

古今中外, 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永恒的追求。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最早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16世纪初期莫尔提出了建立“最完美最和谐的社会制度”的乌托邦理想。1803年, 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写了《全世界和谐》一书, 对“和谐社会”作了进一步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社会和谐”的主张作了充分肯定, 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社会模式。

二、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自古以来, 公平就是人类的理想。在我国, 儒家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作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在西方, 柏拉图首先提出了公平和正义的问题, 强调“公平即和谐”;罗尔斯认为, “正义即公平”, 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 对经济和社会的安排应使之合理地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既秉承了人类关于社会公平的理想, 又使之内化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并通过社会主义实践, 不断推进了公平的实现。

所谓教育公平是以公平为原则, 配置教育资源, 是实现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受教育权利的具体体现。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育公平既是一个原则, 又是一个理想, 同时也是一个过程。

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是非此无彼、由此及彼的关系。简而言之, 就是一方面教育若不公平, 则社会无法和谐;另一方面, 公正、普及、完善的国民教育, 是中国通往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座桥梁”。由此看来, 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主要有以下两层关系:

(1) 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民主协商、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 教育公平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曾指出:“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 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文明都要大得多。”有了入学机会的均等、受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弱势群体才有可能享受到与社会其他阶层同等的待遇, 社会各阶层才有正常流动的可能, 全社会才能稳定团结、安定有序。所以教育公平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目前, 我国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 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问题, “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摆在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位置上, 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的公益性, 明确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 积极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 坚持规范管理, 从严治教, 努力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三、实现教育公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与社会这个大系统紧密联系, 主要表现在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基础性促进作用, 同时, 教育通过保持系统内部的和谐以及与社会各子系统的和谐, 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2005-2006) 》显示, 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成为矛盾焦点, 增加教育供给、提供广泛而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在总体统计数字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 教育公平仍存在五大问题。

(1) 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除京津沪优势明显外,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也有明显的差异, 甚至原本教育基础较好的中部地区发展形势堪忧, 其教育投入已与西部地区相差无几, 某些方面甚至落后于西部地区。

(2) 城乡教育不公平。城市教育水平越来越高, 农村教育水平则相对越来越低。不少农村学校, 不仅缺乏基本的教学材料, 而且缺乏师资、校舍, 师资流失严重, 稍有能力的教师莫不以脱离农村、奔向城市为目标。

(3) 入学机会与教育质量形成“剪刀差”。虽然义务教育的入学机会均衡度很高, 但教育投入和质量差异较大。“普九”只普及“数量” (入学率都非常高) , 没有普及“质量” (贫困省区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各省大学教育投入差别不大, 但入学机会却很不均衡。

(4) 高等教育机会增多, 社会阶层分化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明显提高;同时, 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分布更加倾向于社会经济背景处于优势的阶层。

我们认为, 实现教育公平, 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要深刻认识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涉及千家万户, 惠及子孙后代, 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要加快教育发展和改革, 推动我国教育迈上新台阶, 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使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 是优先发展教育。要按照中央的部署, 切实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建立和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机制和制度, 努力把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 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在发展中实现教育与经济、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实现最大教育效益,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要避免教育发展的滞后或过度超前。进一步加大教育制度改革与创新力度, 促进教育公平。以制度创新促成教育公平, 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制度创新应该包括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录取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 乃至国家政府层面上的制度创新。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使教育公平成为现实, 构建和谐社会也才能成为现实。确立新的资源配置的理念, 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 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首先, 教育部门要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基本原则, 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 改变重城市轻农村、重高等教育轻义务教育的思想;强调均衡发展, 取消人为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 积极支持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发展;其次, 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鼓励企业、私人投资教育, 以解决目前教育供求紧张的矛盾;最后, 引入竞争机制, 让教育质量成为争取基础教育资源的唯一标准。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 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关注弱势群体, 在制度上、机制上为城乡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平等竞争的机会。在投入导向方面, 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 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 向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倾斜, 向残疾儿童倾斜, 保证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的基本的受义务教育权利。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采取有效的资助措施, 就能够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水平, 促成教育公平的实现。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和构建和谐教育, 就是要以和谐的理念融合各种教育手段,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

所谓和谐教育的理念,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不同历史阶段应当理解为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逐步实现的过程。素质教育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坚持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从而变人力资源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 要求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 摆在教育工作最核心的位置, 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 全面规划、整体推进、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通过对教育公平及和谐社会的论述, 阐述了教育公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并针对当今教育公平问题, 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280.

[2]青连斌.和谐社会中国新主题——一年来理论学术界关于“和谐社会”研究综述[N].北京日报, 2005-3-7.

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 篇10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所谓合作主义,Corporatism,又译为“法团主义”[7]、“组合主义”、“统合主义”等,它是一个特指的观念、模式或制度安排类型,与多元主义相对。合作主义是由法国季特和英国比阿特里斯·维伯倡导提出来的,最初他们企图通过发展合作社的办法,解决社会问题,使资本主义“自行灭亡”,“和平建立”社会主义。后来合作主义已演变成通过国家主导下的国家与社会的合作达到社会的相对均衡、有序和协调。合作主义不但是私人部门之间的一种安排,而且本质上是一种得到官方承认的三方合作,作为一种利益代表系统,它将公民社会中的组织化利益联合到国家的决策结构中,这个利益代表系统由一些组织化的功能单位构成,它们被组合进一个有明确责任的、数量限定的、非竞争性的、有层级秩序的、功能分化的结构安排之中[8]。简单地理解,合作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结构性的冲突及秩序的学说,主张对分化的权力进行制度化的整合,强调国家和社会团体的制度化合作,国家和利益团体的互动合作与相互支持[9,10]。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本研究将合作主义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期能够探索出一条融合政府、高校、社会主流媒体、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家庭、大学生个人等多方主体在内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新模式。

二、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的建构

基于合作主义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结合现今教育体系建构的范式,本研究采用如下工作程序来建构和完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 一是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各方主体的确定; 二是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的建构; 三是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中各方主体相互合作、协同开展工作的运行机制建立。

( 一) 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各方主体的确定

就业诚信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是一个复杂的、难以解决的社会综合性大问题。这为开展就业领域内的诚信教育提供必然,当然,这种教育不是政府和高校的二元努力能够取得优良效果的,它还需要其他各方主体的参与和共同努力。为此,研究采用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头脑风暴法和系统分析法共搜集到13 个教育主体,通过与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专家和用人单位招聘主管等多次交流与沟通之后,将13 个教育主体分成如下9 类: 国家政府、高校、社会主流媒体、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家庭、大学生自身和其他社会关系网络( 家庭、高校教师、同学、校友、社会团体等) 。

( 二) 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的建构

为明确各方主体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各施其责、各尽所能地开展好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工作,课题组构建一个由国家政府、高校、社会主流媒体、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个人征信机构、家庭、大学生自身和其他社会关系网络等多方主体所组成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 详见图1) 。该体系为今后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的开展规划具体蓝图,在该体系的指导下,只要各方主体高度重视、想方设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与措施,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就一定能合力开展好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诚信意识,更好地约束大学生就业失信行为。

三、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运行机制的建立

( 一) 政府和社会媒体方面

我国的政府和社会媒体属于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它们不仅具体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还具有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为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首先,政府和社会媒体要加强宣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社会公民诚信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诚信观念; 其次,是要想方设法加快推进和宣传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以制度的推进和宣传来规范与制约大学生就业中的失信思想和行为; 再次,要建立由各方主体组成和监督的社会信用体系并形成相应机制,着力宣传,构筑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有效推进社会道德文明的进步。

( 二) 省级就业指导中心方面

省级就业指导中心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专职服务部门,具有承担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与咨询和就业指导培训的责任,这就要求省级就业指导中心首先要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就业指导教材和辅导读物等媒体刊物大力宣传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政策、诚信就业先进典型以及就业失信的危害,使学生深入理解就业诚信教育政策的意义和内涵,从而为就业诚信教育政策的贯彻与实施打下前期舆论基础。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就业诚信教育评价体系,将教育举措及效果作为评价和考核的重要指标,以评促改,确保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再次,要对全省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免费的专项培训,并将诚信就业知识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提升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开展就业诚信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最后,要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对于在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有关部门要进行奖励,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广泛宣传,对于尚未开展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的相关部门要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如减少就业经费的投入,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等措施,依靠这种机制,提高相关部门就业诚信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 三) 用人单位方面

大学生失信就业行为的最大受害者是用人单位。由于大学生失信,用人单位或者招不到理想的人才,或者完成不了招聘计划,从而不得不重新外出招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严重的是将导致用人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首先,用人单位要立足现实制定人才招聘条件,切勿让过高的招聘条件“逼迫”学生造假。其次,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自身也要讲“诚信”,切勿开具空头支票,过分吹嘘工作待遇、工作环境和晋升空间等,否则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强烈反差,助推学生违约。最后,在招聘过程中要对学生特别强调诚信问题,将“不守诚信”作为禁区,即发现员工不诚信行为时,无论其有多“优秀”,均要将其拒之门外。现实中我们还发现,个别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竟然出现鼓励毕业生违约并帮毕业生出违约金的“助纣为虐”现象,这样的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更加难以杜绝就业失信行为的发生,维护诚信的就业环境。

( 四) 高校方面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在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中应处于核心地位,是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一,要主动与上级相关部门沟通,争取一定的政策、资金或项目来推进大学生就业诚信课程建设。第二,要主动和用人单位沟通,要求它们建立与实施失信就业的一票否决制,以配合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三,要主动和大学生家庭沟通,通过交流与沟通,尝试说服家庭加强对子女就业失信行为的干预,让诚信就业思想深深扎根于子女的心底。第四,要强化就业指导中的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纳入到“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并通过组织校内外专家专题讲座、举办诚信教育日等活动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第五,要加大不诚信就业行为的惩罚力度。如对就业推荐表弄虚作假者坚决不予以盖章,对于恶意违约者不能让其轻易得到新的就业协议书,有必要时甚至还可重启违约金制度,将违约金发放给可能因他人不诚信行为而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促进就业公平。

( 五) 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骨干力量,因此,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要树立“以诚为本,以信立人”的诚信观念。要意识到诚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就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利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本道德保障。其次,要学会约束自身的就业失信行为,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在求职中不弄虚作假、不夸大其词、不随意签订就业协议书、不随意违约。再次,要大力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研究发现,大学生不诚信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身就业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用人单位日益提高的用人要求,最终迫使他们采取自我“包装”的策略。可以说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是减少不诚信就业的重要途径。最后,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不要过分看重薪资待遇,要充分认识到,只要具备优秀的素质,就能让自己在就业竞争与今后的事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 六) 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是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孩子的认知和“三观”的形成。首先,父母要在家庭中营造诚信可贵的良好氛围,并以身作则、诚实做人、不弄虚作假,为子女树立好榜样,将“以诚为本,以信立人”的观念深深扎根到子女的态度、思想和行为中。其次,父母还要使教育子女深刻认识到就业失信对于国家、社会、自身和他人的危害性,从思想上阻断子女失信的潜意识。

( 七) 个人征信机构方面

现阶段个人征信机构的主要功能是把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个人的信用和信誉信息汇集和储存起来,为人们查询个人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的专营机构。事实表明,该机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人们在金融方面的失信行为。然而,在我国大力加强诚信制度建设的今天,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如能联合其他主体将考试舞弊、论文抄袭、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信息失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和失信就业等言行不一的失信行为纳入到个人信用征信指标,并将这些失信指标收集起来。同时,定期向相关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公布这些失信行为的大学生名单,毫无疑问将大大减少大学生就业中的失信行为。

四、结语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合作主义理论,初步建构由国家政府、高校、社会主流媒体、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家庭、大学生自身和其他社会关系网络等多方主体所组成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并初步优化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运行机制。笔者期望该体系的形成和运行机制的优化有助于各方主体联动起来,合力开展对大学生的就业诚信教育,最终达到实现大学生诚信就业之根本目的。

摘要:基于合作主义理论,文章建构了由国家政府、社会媒体、省就业指导中心、用人单位、个人信用征信机构、人才服务机构、高校、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等各方主体组成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该体系的形成有助于各方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联动起来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

关键词:合作主义,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捷.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3):80-81.

[2]欧阳沁,等.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7):16-17.

[3]王本贤.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之评价[J].教育与职业,2002(2):49-50.

[4]王一.论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D].沈阳: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高晓琴.试论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7(10):177-179.

[6]芦笛.首都大学生就业诚信建设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张静.法团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4.

[8]Pilippe C.Schmitter.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in P.C.Schmitter and G.Lehmbruch Trends Towards Corporatist Intermediation[M].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1979:7-8.

[9]郑秉文.论“合作主义”理论中的福利政制[J].社会科学论坛,2005(11):5-27.

构建“后人文主义精神” 篇11

【关键词】保罗·鲍威;后人文主义;去中心化;知识分子

【作者单位】郑宇,乐山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成果,项目编号: SXJZX2013-013;乐山师范学院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S1270。

保罗·鲍威(Paul A. Bove)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评论家,长期担任国际理论期刊《边界2》主编。鲍威在《权力中的知识分子》一书中深刻剖析了人文主义思想对现代文明进程的严重桎梏,指出人文主义普遍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体验,致力于实现个体的标准化。基于“存在——神——逻辑”的思维模式,人文主义将抽象的理念、上帝、精神等确立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追寻永恒与超验的前提下,逻辑推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然而,形而上的教育方法直接导致了现实社会中鲜活的生命个体受制于虚幻、抽象的理念世界,拘泥于过往的僵化经验而裹足不前,导致促进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元素——创造力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因此,只有通过积极构建“后人文主义”使现代社会挣脱被“空间化”的泥潭,人类文明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解构“大师”权威

鲍威在著作中对孔子、查理兹、奥尔巴赫等思想家进行了批判性解读,深刻剖析了知识分子在权力话语体系中的作用与局限,表示深陷“逻各斯漩涡”的人文主义已不幸沦为输送二元对立观念的工具。作者首先从权力角度解读了庞德笔下孔子的“大师”形象,将其视为人文主义话语结构中典型的修正论者,指出大师和过往的历史之间存在着一条恒久的纽带,通过自己的霸权地位不断向当下传递“过去”的影响。《论语》中的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等弟子纷纷表示希望在某一特定领域建立自己的权威,满足“成名”的愿望。但在鲍威眼中,无论是子路“整饬边防,加强军事防御”,还是冉有“改善民生,使一地更富足”,或公西华“奉行礼仪,完善宗庙制度”,本质上都是对孔子“成名论”的变形喻说。年轻学子们试图通过自身努力与前辈抗衡,因为前辈的权威地位恰恰就是青年人在成名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具有反讽意味的是,他们又不约而同地期待获得孔子对自己想法的赞许。对此悖论现象,鲍威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在逻各斯中心主义体制下,年轻人只有做好大师的继承者,认真履行前辈赋予的职责,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这是人文主义话语制定的游戏规则。一言以蔽之,知识分子为了建立自己的权威和优先地位,通过修正主义行动复制着他们渴望超越的王朝模式。正是在不断复制权力的过程中,逻各斯中心主义得到了繁衍与重生。

面对弟子的诸多喻说,孔子只是微笑不语,拒绝评论高低。鲍威认为后者试图建立一种“非竞争性的权威”,这是一种避免因具体的喻说占据统治地位而引发恶性竞争甚至暴行的权威。这无疑是人文主义更高层次的体现。孔子提倡的“德”之价值体系避免了低层次的恶性竞争,在改头换面之后一跃成为新的权威,赢得广泛的支持与拥护。但权威的建立是以消灭差异为代价的,任何变体都无法逃脱这一宿命,后文中查理兹、奥尔巴赫等人的思想理论亦不例外。美国后人文主义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威廉·斯潘诺斯曾表示,人文主义并非如其自诩的那样,是一种“无偏见、客观公正”的探究模式,它的话语实践始终围绕着逻各斯中心展开,力图从全景角度使“存在”空间化和框架化。人文主义凭借自身在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合法性,试图按自己的想象重新打造一个原初世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设法同化并限制种种“非正常”的异端思想,使不断涌现的差异在霸权力量的强大威慑下,还原为受其奴役、驱使的对象。尽管诸多有识之士对人文主义的这一弊端严厉谴责,但此类新型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从未放弃追求所谓普世性和超历史的真理,并且使高等教育险些成为现代规训制度的服务机器。

在与二元逻辑对应的教育体系内,大师或教授俨然就是人类知识的伟大“承载者”,享有无上的荣誉与特权。他们犹如神学时代的圣经阐释者,既是经典书籍的监护人,肩负着维护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使之不受侵犯的责任;又是人类一般知识的传播者。西方教育长期以来深受“回忆性文化”的制约,把对新知识的驯化设定为孜孜以求的目标。受形而上思想制约的教授容易以一种绝对的标准来约束年轻人,他们的责任就是将“蒙昧”状态下的学生再次带回人类的原初世界,使其重返迷失的心灵家园。然而,当视野再次转向人文主义教育时,我们赫然发现随着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文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沦为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工具,屈从于逻各斯中心主义,对周围的异己之声充耳不闻,企图将拥有蓬勃生命力的“差异”元素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走向“去中心化”

《权力中的知识分子》从比较客观的视角论述了批判性人文主义理论体系,文中对大师至上权威的质疑有利于当代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注意到,人文主义在致力于规训势力的无限延伸中,逐渐使学生沦为单一的“读者”,丧失探索未知的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神圣地位得到彰显与捍卫。老师和学生之间呈现“施”与“受”的垂直关系,从学科设置、授课内容到实施途径皆严格遵循既定的方针路线,以维护逻各斯中心主义至高无上的权威为宗旨,不允许任何威胁其地位的异己行径。学生只能被动地从书本上汲取“精神养料”,丝毫质疑都会被视为离经叛道,受到主流社会的诘难与压制,最后被迫陷入沉默。但长此以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创造力必定遭受重创。鲍威十分清楚人文主义教育体制存在的严重隐患,希望用一种“去中心化”模式来加以改进。

“去中心化”教学模式具备平等对话、共同构建的重要特征,尤其注重学生的个体感知和亲身体验,强调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师生之间经常会发生角色转变,双方相互启发,共同建构新的知识统一体。依据新的教育模式,学生不再是驯顺的听众,全盘照收而缺乏独立见解;反之,他们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中成长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者。在全新的教育模式下,课程内容不再是传统知识的简单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寻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具体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课程内容绝非固定不变, 它需要在探索新知的历程中不断获得充实与完善。换言之,知识被赋予了历史维度,必须接受时间的考验,在实践中检验真伪。“课程实施”是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实施对各教学环节的全面掌控,而是更多地以指导者或协调员的身份出现,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总之,“权威”必须让位于自由的学术研究,老师和学生在这一历程中承担起各自的责任,相互教导,各有所长。

鲍威认为当下的高等教育趋向于后人文主义化,即师生对话中涉及的知识不再具有普遍性与永久性,仅仅是一种现世真理和差异性知识,并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革命性与颠覆性。曾经与“成熟”处于对立面的“幼稚”或“年轻”将成为拥有蓬勃生命力的“他者”。“去中心化”教育理念强调从单调沉闷的知识积累走向充满活力的知识创新,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各种异己之声,承认价值观的多元性,在观念的激烈撞击中寻求理解与融合。后人文主义语境下,“差异”相对于“同一”无疑具有本体地位的优越性。贴有“思想成熟”标签的老师一改过去的矜持,主动降低个人姿态,积极与“稚嫩无知”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充实、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拥有强烈批判意识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各项知识不断上升到理论高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真理由此具备了修整性和创造性。

拘泥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人文主义严重桎梏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人类创造力注定在盲目追寻“整体性”与“同一性”的过程中慢慢消亡;不仅如此,培养对象的个性色彩在人文主义“整齐、划一”的标准中亦难逃脱湮灭的命运。鲍威对人文主义体系下知识分子、权力和话语三者关系的论证剖析,成功解构了隐藏在人文主义面纱下神秘的金字塔结构和全景监控机制。“后人文主义精神”的积极构建则可以使现代社会挣脱被“空间化”的厄运,让一度黯淡的人类文明重现异彩。

[1] [法]米歇尔·福柯著. 规训与惩罚[M]. 刘北成,杨远婴,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7.

[2][美]威廉·斯潘诺斯著. 教育的终结[M]. 王成兵等,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美]保罗·鲍威编. 向权力说真话[M]. 王丽亚,王逢振,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 篇12

一、依托课堂教学, 向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围绕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而设立的, 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导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所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为依托。然而, 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在“基础”课和“概论”课中都要讲授,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两门课程的不同性质和特点, 从不同的两种视角出发进行教学, 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 从而有效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专业课、其他公共课担负着对高校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素质和科学文化教育的任务, 同时还起着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展开、深化、呼应的作用,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而且, 专业课、其他公共课教学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 专业课、其他公共课教师又占据学校教学人员的大部分, 如果这些资源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起来,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难以深入持久。所以, 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化提高的重要环节。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价值传递功能, 坚持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 科学研究与思想育人相结合,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 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

二、搭建大学生实践实训平台, 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

理论既来源于实践, 又靠实践来升华。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的同时, 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实训的主题活动和项目体系中, 创建了具有高校特色的大学生实践实训平台——“见识实训+感悟实训+体验实训”。在实践实训过程中通过大学生亲身的体验和感悟, 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他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有效提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见识实训, 即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家统编教材设置的教育内容以文字、图片、声、光、电的形式, 用最简洁的文字、最明了的图片、最典型的事件, 制成课件与图本, 让学生在平台中一看便懂。见识实训平台以浓缩的时空、立体化的视觉和鲜活的教育情境使大学生如临其境, 终身难忘, 从而实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感性认识。

感悟实训, 就是教育者利用特设的教育场景,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设计成一系列主题游戏活动, 通过学生游戏, 让学生不断体验并感悟出活动蕴涵的道理, 并不断在感悟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

体验实训, 即在见识和感悟实训的基础上, 设置一系列以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诚信交往等为内容的“三下乡、四进社区、五见校园 (见礼貌、见友善、见秩序、见助人、见诚信) ”的服务师生、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社会社会实践项目体系。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 了解国情,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优势, 为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基本需求服务,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奉献精神, 为日常连续和持久地保持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开设“三自一学”论坛, 让学生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三自一学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创新学习) ”活动, 并对活动中的先进学生进行辅导, 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论坛, 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强化。“论坛”要按照“三贴近”原则, 坚持源自学生、围绕学生、服务学生的要求, 围绕学生关心的问题设置主题进行专题讨论。实践证明, 论坛研学不仅能利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广大大学生正确理解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科学处理各种问题, 还能借助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 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帮助大学生树立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校园活动, 增强其对学生的感染力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文化中植根, 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校园活动, 要善于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 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要通过举办艺术节、学科竞赛和知识讲座等活动, 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站和宣传橱窗的建设,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 倡导积极、健康、文明、进步的价值观念, 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五、创建红色网络,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力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一些学生希望通过网络来听到更多方面的声音, 并自信能够对信息真伪作出判断;不少学生把网络作为在校园中发表言论、交流感情的最主要场所。网络正在极大地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 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创建红色网站, 发挥网络的“喉舌”与“耳目”双重功能, 才能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首先, 要发挥网络的“喉舌”功能, 一是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课堂, 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 利用网络, 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二是在校园网设立网上党校、新闻时事、素质教育、专家论坛、心理健康教育、普法园地等板块, 借助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优点,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效果远优于普通课堂教学。其次, 要发挥网络的“耳目”功能, 广开言路,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合理诉求, 以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调整工作, 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效率的最大化。

六、树立学生榜样,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生中的号召力

榜样是无声的语言, 而这种无声的语言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力量。通过评优, 评出优秀个人, 将之树立成学生学习的榜样。这些榜样与大学生生活在一起, 经历相似, 易为大学生接受;同时, 大学生的可塑性强, 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 便容易具体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学生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首先, 制定优秀个人评价标准, 发动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进生公开、公正地评比;其次, 通过学校报纸、悬挂版面、网络等宣传手段开展学生榜样先进事迹的宣传, 宣传他们身上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最后, 请一些学生做现场报告, 让他们讲自己的成才道路, 讲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和体现, 用他们做人、做事、治学的现身说法来感染、影响、教育和启发其他大学生, 使他们成为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楷模。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主题贯通, 六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来,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知识入脑入心。在面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时,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保持思想稳定和行为理性, 开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并实施了以“课堂+平台+论坛+活动+网络+榜样”相互衔接、相互叠加、相互作用的六环为框架的“主题贯通, 六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民堂, 张蔚萍.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概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2]邵南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中的两重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9) .

上一篇:创新知识产品化下一篇:学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