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生活

2024-08-27

学会生活(共12篇)

学会生活 篇1

如何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项学习活动?我认为, 学生只有学会体悟生活, 才能通过作文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一、教会学生观察

小学生的体验是有限的, 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往往能折射出一些大道理。只有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 让他们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 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 努力找出一点使人心动的东西, 文章才能写得“活”。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

二、教会学生倾吐

书读多了, 生活积累丰厚了, 就会有倾诉、表达的欲望, 这时就有写作基础了。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 包括荒诞无稽的,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 而应鼓励他们写出来。语文课就要解放人, 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 倾吐中孩子可以逐渐变得自信独立, 被倾听者能感到自己受到重视, 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倾听还有助于学生间找到彼此的差距, 让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三、教会学生创新

千篇一律的作文会让学生无法从作文中获得成就感。让孩子在作文中求新求异, 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方法, 就要指导学生写作时有所创新。创新的方式有很多, 可以让文章的题目、内容、结构、语言更新一点。以文章的题目为例, 如对传统题目《童年趣事》, 可以引导学生改为《微风伴我成长》《朝花夕拾》《豆蔻趣文》《脚印》《收获儿时的记忆》等, 这样的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含意深刻,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以文章的结构为例, 既可以引导学生采取顺序的写法, 也可以大胆地采取倒叙、插叙的写法, 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春夏秋冬、喜怒哀乐或多个场景为小标题划分文章的段落, 或者将排比的写法与并列段落的开头结合起来, 达到文章结构上的创新, 使文章有所突破, 风格也鲜活起来。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生活是真实的, 作文也应当是真实的。余秋雨说过:做文章, 不诚不精, 不足以感人。所以,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说真话, 诉真情”的条件, 强调实事求是, 有感而发, 不虚假, 不矫饰;同时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 让学生在作文中体悟生活的喜怒哀乐, 也体悟到作文带来的美好。

学会生活 篇2

你聪明、伶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你身上闪烁的亮点,小伙子除了要有这些特点外,还需要踏踏实实地学习,时刻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

你还记得那次值日吗?当同学们都走了之后,你主动留下来帮老师干这干那。值日之后,咱俩还掰腕了呢!我夸你真是个小男子汉。有力气是男孩子的美,应当用你的力气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可上次你欺负了一个低年级同学之后,老师认为你做得不好,这样多有损于你的形象啊!以大欺小不对,只有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才是“小英雄”。

你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大男孩。首先你很有文采,可以称得上“江南才子”,其次你的耐性与毅力也令人钦佩。不过令人担忧的是你的办事态度。“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你还记得吗?有时你的不经意会误大事的,所以李老师希望你能像你文章里所写的那样干一番大事业,希望你这个好男儿志在四方。

学会生活与学会做人 篇3

一、让学生的现实生活走进课堂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力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生活走进课堂,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于教材,一切从实际出发。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在教学设计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1.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所以要引进学生日常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比如,在《城乡巨变》这一课时的教学中,首先让孩子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做足功课,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上课的时候,再展示家乡现状的相关图像资料,与之比较,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进而引发他们的思考,为什么家乡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得孩子们热情高涨,踊跃发言,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也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从而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这样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贴近生活,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体验生活

在教学《我爱我家》时,首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一天都做了哪些事,让他们用心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会父母的辛苦与不易,从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将品德、行为规范,爱国主义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念,增强对他人、自我和社会的认知,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主阵地,在这里除了学到很多知识,还可以学到很多人生哲理真理。学习《鲁滨孙漂游记》时,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面对逆境,我们应该怎么做?经过课堂讨论,学生达成共识:要逆流勇进,走出逆境,战胜种种困难。用名言警句就是“我可以拿走人的任何东西,但有一样东西不行,这就是在特定环境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自由”,在课堂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勇敢面对人生挫折与困境。

语文有些课文的编排很活泼、优美,但由于受到学科特点的局限,使孩子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其中的美妙,从而无法真正理解文章的精髓。然而《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就不同了,它可以很好地为我们提供一个以生活体验为载体的平台,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巧妙融合,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的思想内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获得道德体验。这种品德教育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单靠一堂品德课是不够的,有机整合语文学科的德育资源,将课堂教学深入家庭和社会,贯穿学生的整个生活。

三、采用多种教学途径,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目前还有很多教师没有解脱“一言堂”和“封闭式”教学方法的桎梏,为改变这种不良现状,广大教育教研工作者都在积极努力地改进,尝试着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倡导“开放式”课堂教学,打破陈旧的“封闭式”教学常规,废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树立合作观念,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环境中“活动”、“体验”,求道理,悟真情。

1.注重学生指导,创设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的活动

收集资料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培养学生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时,学习别人阐述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受到启发,迸发出自己的思维火花。同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整理,并对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引导学生从哪方面着手思考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問题的好习惯。

2.鼓励学生参与品社教学,加强训练,让课堂具有实效性

对学生的参与能力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培养,拓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力图认识、掌握它的迫切愿望。所以,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从下面几种方法着手:

1)利用多媒体,进行电化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很多内容不能让学生直接感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更生动直观地展示课本内容,方便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本内涵,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补充更多课外知识,推进整个教学过程。

2)利用情景表演进行教学

中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对表演有一种自然的爱好,在课堂中可以利用表演游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理解其中的内容,以便发展各种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设问、猜谜语、听唱歌曲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学习中成为快乐天使。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启迪学生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将课堂生活化,与实际相结合,更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以人为本。

热爱生活学会做人 篇4

一、转变教、学方式, 感受学习乐趣

“活动化学习”这种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突出地表现出活动的特点。教师的教体现为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让他们在活动中动手动脑, 发展兴趣和特长, 学习知识。学生的“学”体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活动, 并在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 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认识新朋友》这一活动是针对刚入学的小朋友的心理设计的, 当孩子们怀着不安与渴望的心情走进小学的大门时, 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 陌生的老师, 陌生的同学, 首当其冲的是与同伴建立亲密的关系, 体验到学校生活的愉快。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地融入这个新的环境和新的集体快乐地成长呢?

于是, 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 活动前我让孩子们把平时自己喜欢吃的、最喜欢玩的东西带到学校来, 并准备了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活动开始时,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猜歌名, 猜来猜去猜到了“找朋友“这首歌。我们一起玩了找朋友的游戏, 孩子们你追我赶, 玩得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 我激励、引导孩子们大胆地表现自我, 把自己最拿手的节目展示出来。在整个活动中歌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充满了儿童的朝气和欢乐的激情。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已经互相接纳, 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二、拓宽教学思路, 善于发现教学资源

教育资源的贫乏固然是我们要注重解决的重要问题, 但是发现、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 也许在今天更值得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拥有一双慧眼, 善于提出新的创意, 能够发现:自己身边原来还蕴含着很多没有被利用起来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教育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如何把教育开展得生动丰富, 富有成效呢?大自然是最令儿童向往的地方, 是发展孩子观察力、想象力与探索兴趣最理想的大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 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环境。让孩子走进大自然, 展开想象的翅膀, 去观察各种事物与现象,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如那变幻多端、绚丽多彩的晚霞, 形状各异的古松、怪石等, 都能启迪孩子的想象, 激发好奇心, 开启智慧之门, 增强探索兴趣。

在《家在自然》活动中, 我选择了阳光明媚的日子, 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 让他们置身于山坡、田野、草坪上, 通过看一看, 找一找, 闻一闻等感知活动, 并以照相、拼图、画画、表演等形式进行收集、探索。在这个活动中, 我又结合孩子们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如有些孩子在草坪上捡来了破塑料袋等废旧物品, 于是, 我组织孩子们讨论“怎样处理这些废旧物品”, 孩子们的讨论非常热烈, 想出很多方法并进行尝试, 有的同学把它们装饰成美丽的图画或小花篮, 有的同学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别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孩子们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 不仅了解了大自然的季节特征, 还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提高了自觉保护环境意识。

三、创设情境, 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 想方设法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 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从而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 并在师生双向的交流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实现。

英国一位科学家曾说:“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 终于问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 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在《植物生长我知道》中, 我先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候, 布置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种植, 让他们选择喜欢的种子:绿豆、南瓜等各种各样的种子, 在自家的阳台上花盆里, 边种植边观察每一天植物生长的不同, 学会记录, 拍摄、绘画等多种观察的方法, 记下植物生长的情况……学生耳闻目睹, 兴趣盎然, 从选择到确定, 记录资料都表现了他们的自主性, 他们才是活动的主人, 而我只是一个指导者、协作者、参与者。

生活类中考材料作文:学会生活 篇5

浩瀚无垠湛蓝无边的苍宇,一些分散的云朵安详宁静,清凉的空气中仿佛透露出丝丝缕缕的温情暖意。一股残留的微风,千回百转百转千回的在小区里游荡徘徊,让那轻轻颤动的枝头摇曳生姿。

此时屋外的喧嚣仿佛都与我无关,让想象舞动七彩的翅膀携带思绪在无际的天空飞翔。此刻是一个人的清欢,在这深秋温婉的午后,独享独处时的雅静与安然。与时光对酌呢喃浅语,一笺纸墨,几行散语不成文的浅落。

屋内萦绕的歌声带着淡淡的忧伤,而我却没有忧伤可诉。曾经的悲伤苦痛曾经的凄凉落魄曾经的艰难曲折,如今回想起来也不过是风轻云淡。曾经也只是曾经,已成烟云浮华,再回首也不过是一段往事,一段故事而已!兴然感叹也好,愤然感慨也罢,过往终究是过往,如若不能忘记也无法释怀,那就在记忆的一偶里给它留下一席小小的空间寄放。

生活总是有太多的无奈,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不去关注不去理会,不要执着不要计较,一切又岂奈我何!可以允许自己在悲伤中做短暂的停留,但也要告诉自己伤痛不是生活的全部。尘世的轮回本就是痛苦的轮回。得到的会失去,失去的会再得到。我们在尘世中轮回,事物(事情)在岁月里轮回,花草树木在四季里轮回,这个世界本就是一个轮回的世界。活着的意义就在于体验生活的全部,无论今天怎样的难过,也终将过去。

日子总把我们搞得疲惫不堪,甚至伤痕累累,有时我们还总是自己为难自己。也许善待自己真的很难,改变一个习惯不会痛彻心扉,却也难得无能为力!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环境,注定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学着去适应去顺应。在遇见中学会感恩,在经历中学会感动,心怀慈悲,心柔顺了,一切也都会随人愿了!

人生苦短,请学会珍惜,珍惜生命珍惜当下。不必贪婪也无需争夺,因为所有生命的归途都是一个结局!从我们呱呱落地,便已注定了这个谁也无法逃脱的结局,无论快乐痛苦无论贫穷富有,我们最终都将两手空空的归于尘埃!

活着就是体验生到死的一个过程。让我们细品红尘的百味人生,咀嚼生活的酸甜苦辣咸,且行且歌随遇而安。不要抱怨也不必计较得失成败,生和死只有一步之遥,天堂和地狱也只是一念间。让我们回归本真心怀善念,愿天地祥和,世间没有纷争;愿国盛民强,世界没有战争!

学会诗意地生活 篇6

生活本应是充满诗意的,可是我们却常常感到生活的乏味、简单,今天重复着昨天,明天重复着今天,日子就在这枯燥的重复中悄悄地溜走了。然而,生活原本是多姿多彩的,对生活的厌倦不是生活本身的无味,而是我们不懂得怎样生活,把美好的生活变成了这样。所以,只有掌握生活技巧,诗意地生活,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让我们的生活诗意盎然。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不善于发现平凡中的美。

2.使学生感受诗意的生活,了解诗意的生活能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效率,提高生活质量。

3.给予学生指导性的建议,培养学生诗意生活的能力。

[活动重点]感受诗意的生活,培养进行诗意生活的能力

[活动难点]理解诗意的生活

[活动形式]讲解法、讨论法、交流法

[适应年级]高二年级

[活动步骤]

一、故事导入

欣赏生活,于平凡中发现美

一个叫塞尔玛的年轻女人,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时,丈夫奉命到沙漠里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不仅炎热难熬,而且没有人可以聊天。她太难过了,就写信给父母说要回家,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字,但是这两行字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人看到了泥土,一个人看到了星星。

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人们对她非常热情。她对当地的纺织品和陶器也感兴趣,并开始研究让人入迷的仙人掌和沙漠中的各种植物,原先的痛苦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自己的新发现兴奋不已。两年之后塞尔玛的《快乐的城堡》出版了,她终于看到了“星星”。

模拟体验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随机抽取三

五位学生回答。

1.假如你生活在故事中的环境里,你认为自己会出现什么情况?你能像女主人公后来那样,完全融人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并越来越热爱这种生活吗?

2.在平凡的生活中,你也能经常看到“星星”,而不是“泥土”吗?

教师点评

我们的生活原本是如诗如画的,但是很多人在埋怨自己的生活枯燥无味。其实这不是生活本身的错误,而是你自己失去了生活的热情,蒙住了从最平凡的事物中注视神奇与美丽的眼睛,错过了生活中美丽的东西。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开始也是对生活失去了兴趣,但是当她意识到无味生活的根源时,及时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从此她又获得了生活的热情,发现了生活中让人着迷的东西。所以,要善于欣赏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

二、活动体验

想一想

1.你是否经常感觉到生活很乏味?

2.你每天有多少时间用来学习,又有多少时间用来休闲?

3.你认为一天中学习时间与休闲时间的比例如何搭配才算是快乐而充实的?

4.学习之余,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享受生活的?

说一说

在学生思考几分钟后,以前后相邻近的六位同学为一个小组,组织讨论。讨论过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阐述本小组的观点,教师尽量营造自由、民主的气氛,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通过讨论,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例如,最近读到几本不错的书,推荐给同学们;听到几首不错的曲子,介绍给大家。大家共同分享从生活中体会到的乐趣。

三、他山之石

接下来由老师为同学们讲两个名人的生活实例。

故事一: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每天都要挤出一小时到吉妮太太管的那栋房子里去,把自己关在里面摆弄各色邮票,借以暂时摆脱周围的一切。他来的时候脸色阴沉,心情忧郁,疲惫不堪。等他走出屋子离去时,精神状态完全变了,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了。

故事二: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对音乐、名画和雕刻等很感兴趣,但后来由于全神贯注研究进化论,进行艺术活动的兴趣减弱了、消失了。他又觉得“这些兴趣的消失可能有害于智力” ,于是给自己规定:每周至少读一次诗, 听一次音乐。由于长期的坚持,使他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表达能力。

掩卷沉思

这两个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你有过因学习放弃业余爱好的情况吗?

你认为业余爱好会影响学习吗?

思考后,教师随机抽取三五位同学回答。

教师点评

罗斯福和达尔文享受生活的例子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留下品味生活的空间,在音乐、艺术、文学和大自然的世界里缓解紧张的情绪,让自己做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机器。匆匆忙忙过日子,永远没有喘息的时候,这样的生活实在太粗糙。真正的生活应该是精致而美丽的,应该是充满快乐和美好的体验的,也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让我们更有效地学习、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四、教师建议

培养诗意生活的能力,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永远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只有你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才能从生活中得到回报,从生活中体会到很多温暖和乐趣。

2.乐观地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如果你整天愁眉苦脸,只看到生活中的阴影,那你永远也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美,永远也不懂得欣赏生活。

3.生活在现在,而不是生活在过去或将来。不要为失去的而哭泣,也不要整天做明天的白日梦。紧紧把握今天,充实地生活,你就能从生活中体验到无限的乐趣。

4.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你喜欢做的事,也能够让你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发现生活中的美,让你更爱生活。

5.寻找休闲时间,培养业余爱好。要活得快乐,就应该有惬意的休闲时间。每天留出一小时的时间,为自己创造一个自由的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可以:

阅读编制木刻绘画 集邮

旅游运动诗歌雕塑 音乐

与朋友聊天.欣赏大自然或艺术品等

五、概括总结

诗意地生活,是一种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中到处都能感触到情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它能使生活步伐协调,能帮助我们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所以我们应该诗意地生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及体验,同学们应该对诗意的生活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明白生活本来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的快乐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和创造;要求同学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诗意生活的能力,使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意。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会从生活中积累 篇7

一、留心观察生活, 积累点滴小事

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太多了, 每天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很有可能成为学生写作文的一些好素材。前几天, 小吃摊上发生了一件小事, 让笔者印象深刻, 因为这件小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素材。村里正中心有一个小摊儿, 每天早晨炸油条, 蒸包子。摊主很会做买卖, 揽的人不少。每天早上七点左右吃饭的人特别多, 车子自然也多。那天就因为车子堵道发生了一件小事。笔者正在低头喝豆腐脑, 听到“嘀嘀”的车鸣声, 循声望去, 从东边来了一辆大车, 有一辆自行车放在了路中央, 汽笛声一直在响, 而吃饭的人们都充耳不闻, 都低头吃自己的饭。这时摊主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车子前, 把它推到了一边, 大车这才过去。笔者想:在场有许多学生, 他们也都目睹了这一场景, 他们会不会将这件事和写作联系起来呢?这难道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素材吗?曾经让学生们写过《身边的小事》, 这不就是非常合适的一件小事吗?表现人物的美好心灵不就可以从这件小事上体现出来了吗?当然你可以把摊主换成其他人, 同学、朋友或者是一个陌生人, 这都可以呀!这样写不比“扶盲人过马路”或者“拾钱包归还失主”要真实的多吗?效果不是更好吗?

二、学会看电视

“看电视耽误学习”, 这在不少家长甚至个别老师的头脑中, 似乎已成为定势, 因而许多学生, 尤其是中学生, 即使在寒暑假也同样被控制着不许看电视。笔者认为这完全是一个误区, 我们呼吁, 应该让学生有选择地观看对其有帮助的电视节目。因为, 电视节目包含了许多综合知识, 就语文学习而言, 能起到直观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应该说它是一条不应忽视的、有效的学习途径。

“看电视也是很好的语文学习”, 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 因为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包含着语文知识。不必说新闻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 也不必说综艺节目中的知识性、趣味性, 单就电视散文中那优美的语句, 美妙的音乐, 就令人流连忘返。更有那电视剧中的回闪镜头, 相当于记叙文里的插叙;特写镜头又相当于作文中的细节描写;为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变化而出现的波涛汹涌、风雨雷电等, 相当于烘托;类似于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的镜头更是举不胜举。可见, 只要你用心品味, 电视节目中有许多有用的东西能让你受益匪浅。下面就以电视中的广告为例, 谈一谈广告中的语文知识。

咱们首先看一看这则广告:

中国联通:情系中国结, 联通四海心

联通的标志是一个中国结的形象, 本身就充满了亲和力。联通的诞生, 对于推动中国通讯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们一次次向中国电信发起挑战, 以优质的服务和低廉的价格在竞争中逐渐发展壮大, 联通把自己的标志和品牌名称自然的融入到广告语中, 从外表到精神做到了和谐统一, 反映了企业的精神理念。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广告时是否好好体会语言的表达特点, 语意有多么的深刻!还有一些公益广告, 笔者的印象也非常深刻。记得有一个“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的广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在早上跑步过程中做了一系列的好事, 最后打出的标题是“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我想:“标题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作文题目吗?小伙子所做的好事不都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吗?如果我们平时多引导学生, 看电视时多思考, 多和写作联系, 我相信学生们再写作文时不会发那么大的愁。”

三、利用好网络资源

现在, 电脑越来越普及, 不少学生家里装上了电脑, 但是学生们利用网络玩游戏的特别多, 对于学习没有起到丝毫作用。既然学生对网络感兴趣, 何不围绕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来布置作业呢?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于是, 笔者经常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 比如:查阅资料, 课外知识积累, 名著阅读, 等等。网上内容非常丰富, 并且不用专门买书。时间长了, 学生们也会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这对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养成也有很大的作用。

四、留心大自然、关注社会, 开展实践活动, 积累学习源泉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现在, “时代变了, 有些观念也该变了, 如果在教学中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 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 语文教学要突破教室、课堂生活圈, 走进大自然, 走向社会, 让学生在这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 陶冶情操, 磨练意志, 形成态度, 认识价值。旅游、参观、访问、调查都是学习语文的形式。笔者曾多次引导并带领学生走向街头、书摊、市场;假期随父母旅游一些知名景点或一些不起眼的小山村, 让学生亲自去走进自然, 感受自然, 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能把生活中的现实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即是语文学习。

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生活中积累语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涉及到的语文知识也是很多的, 生活处处有语文, 只要平时做个有心人, 细心观察, 不断积累, 学校以外的大社会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大课堂, 只要教会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积累, 那么语文教学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

摘要: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 知识积累得越多, 语文素养越高。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生活中积累语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涉及到的语文知识也是很多的, 生活处处有语文, 只要你平时做个有心人, 细心观察, 不断积累, 学校以外的大社会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大课堂, 如果教会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积累, 那么我们语文教学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谈了知识积累和灵活使用积累素材的方法, 希望能供大家借鉴。

学会从生活中感悟数学 篇8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 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从生活实际出发, 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 同时增强其数学的应用意识,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 我先给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故事: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 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 引出“循环”的概念,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2.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 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 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 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 我在教学前, 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算比赛和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 联系两次比赛活动, 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工作量。又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 有这样一题:128-96=128-100+4, 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4难以理解。我便设计了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要过生日了, 妈妈带了128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6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 (应把128元减去100元) , 营业员找回4元 (应加上4元) 。所以, 多减去的4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 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 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 (简便运算的方法) , 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因此, 教师应让数学回到生活, 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 从而激发其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 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1.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 在学习了利息后, 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 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2.联系实际, 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 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 其它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3.加强操作, 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 又指导于实践。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感性知识, 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实际, 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教师在教学了米、厘米, 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 可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 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 测量一步的长度, 测量教室门的宽度, 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 通过上述活动, 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 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同时, 学生能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在这个活动中, 学生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实际测量的能力。

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做数学”

在学习和尝试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 我越发感受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是很大的、不可低估的。建构主义学者认为, 学习是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 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 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 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 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 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 学生可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 同时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 我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 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 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 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 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 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 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 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 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 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 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将长方体钢胚锻造成圆柱体”, 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 我让他们每人捏一个长方体橡皮泥, 再捏成圆柱体, 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 学生虽然理解了其关系, 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 圆柱高5厘米, 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 如果教师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 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 而能清晰地把握, 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 听过了, 可能就忘记;看过了, 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 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 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学会生活 篇9

案例一人寿保险问题

一、案例背景

一年期的人寿保险规定, 若受保人在一年内因意外事故死亡, 保险公司赔偿5万元, 而因非意外事故死亡, 则保险公司赔偿2.5万元。假设某受保人群1年内因意外事故死亡和非意外事故死亡的概率分别是0.0005和0.002, 求该人群的死亡率以及保险公司赔偿5万元和2.5万元的概率。

二、案例分析

因为该种人寿保险规定的赔偿条件是“受保人在一年内死亡”, 而对此保险公司的赔偿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因意外事故死亡”, 二是“非意外事故死亡”, 且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不同、赔偿的金额也不同。因此, 首先要把上述情况作为事件假设, 再利用定理1.1两个互不相容事件A, B (AB=Ø) 之和的概率等于这两个事件概率之和。即:P (A+B) =P (A) +P (B) 求之。

三、案例解答

设事件A={该人群中任何1人在1年内遇到意外事故}, B={该人群中任何1人在1年内死亡}, 那么, 因意外事故死亡的事件为AB, 于是有

事件AB与事件互不相容, 于是

设事件C={该保险公司赔偿5万元}, D={该保险公司赔偿2.5万元}。保险公司赔偿5万元, 是在该人群中有1人因意外事故死亡, 即1人已死, 其原因是意外事故, 因此是条件概率, 故有

同理得

所以, 这一人群的死亡概率是0.25%, 保险公司赔偿5万元、2.5万元的概率分别为20%和80%。

四、举一反三

根据调查, 一个城镇居民三口之家每年至少用600元买粮食的概率是0.50, 至少用4000元买副食的概率是0.64, 至少用600元买粮食同时用4000元买副食的概率是0.27。试求一个三口之家至少用600元买粮食或用4000元买副食的概率。

解:设事件A={至少用600元购买粮食}, 事件B={至少用4000元购买副食}。于是有

因此一个三口之家每年至少用600元购买粮食或至少用4000元购买副食的概率是0.87。

案例二聘用品酒师问题

一、案例背景

一个人自称能以90%的准确性来辨别两种不同的酒, 并以此提出应推销哪一种酒的建议。为了检验他的辨酒能力并决定是否录用, 公司对这个人进行下面的测试, 让他品尝两种酒9次, 每次品尝间隔3分钟, 并给出辨别的结果。若这个人在9次辨别中至少6次正确, 则录用他。

这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上述方法是否能使公司不受冒牌者的蒙骗?

2. 如果他果真是品尝行家, 是否一定能被录用?

二、案例分析

为了回答第一个问题, 我们假设这个人完全是猜测, 每次品试他只能以0.5的概率正确区分这种酒, 猜测正确的次数是k。那么, 利用二项概型计算公式

计算k=6, 7, 8, 9时的概率, 以用题中给定的方法判断该公司会不会受冒牌者的蒙骗。

对于第二个问题, 我们相信这个人有90%的准确性来辨别两种不同的酒, 同样, 通过二项概型计算公式计算k=6, 7, 8, 9时的概率, 以此来确定“如果他果真是品尝行家, 是否一定能被录用”的问题。

三、案例解答

1.假设这个人完全是猜测, 每次品试他只能以0.5的概率正确区分这种酒, 猜测正确的次数是k。那么, 计算k=6, 7, 8, 9时的概率, 有P (9次品尝中至少6次正确) (9次品尝中有k次正确)

因此, 如果他是完全猜测的话, 只有0.254的希望被录用。

2.假设这个人有90%的准确性来辨别两种不同的酒, 通过计算k=6, 7, 8, 9时的概率, 有P (9次品尝中至少6次正确)

= (9次品尝中有k次正确)

可知, 如果他果真是品尝行家, 一般来说, 他一定能 (99.16%的概率) 被录用。

学会生活 篇10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启动生活化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架起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数学知识与生活应用之间的桥梁,要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离不开生活,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新知前,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收集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共同创设学习情境。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内容时,在课前布置了这样的任务“:明天我们学习百分数,谁知道百分数,找找哪些地方有百分数?想想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布置后, 学生一方面通过预习了解了百分数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另一方面, 又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百分数。由于学生课前充分的调查,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纷纷汇报了自己调查的实例,如,报纸上, 安徽省的再就业率达75%;毛衣的成分标签上,羊毛成分为90%; 羽绒服的羽绒含量为100%等。这样由学生通过生活调查,创设出生活化实例的情境,既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其探索、 研究生活中数学的能力。

二、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手能力

在生活实践中,要多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手能力。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的心理,他们想看一看、摸一摸。教师放手让他们去看一看、摸一摸、算一算、想一想,使每个学生在这种生活化实践情境中学习数学,多一点动手,多一点操作,就会更加深入地领悟数学的奥秘。

如,在教学“圆周率”时,C=πd,我让学生回家测量水缸的缸口、脸盆的盆口以及硬币的周长与直径,算出每个圆的周长与相应直径的比是多少。在第二天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亲自在生活中实践过、探索过,印象深刻,他们热烈地讨论、大胆地交流,领悟了圆周率的奥秘。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走进生活,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原本枯燥、单纯的教学就变得丰富、趣味、生活化了。

三、关注生活,启动教材,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的平台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们试图通过校本资源的开发,挖掘利用贴近于生活实际的数学素材,其根本目的还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就小学生而言,其“情绪变化快,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年龄特征显而易见,如何来处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长效的数学核心知识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师生共同携手,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采集来自于生活的数学信息,可利用的教学素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形成过程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是必要的前奏。

关注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创设生活化情境,启动生活化课堂。通过创设出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开始积极地实践着数学课堂生活化、数学教材生活化,遵循并落实了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性。数学课堂,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真正实践着以学生需要为核心的理念,应学会用生活事例启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好语文 学会生活 篇11

笔者多年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深感语文教育的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的懈怠,必须想方设法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教学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做到较为完美的统一,进而使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如何使最难处理的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较为完美的统一,并让语文知识和技能与生活统一起来,笔者以为,若如此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滋养生命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有着原则性的制约,要求教材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所以我们的教材则重在对现实、人类、自然的关注,便于学生理解、尊重多样文化,进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的选文也显得文质兼美,具有典型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运用,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教材也非常注意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引导。综观苏编高中语文教材,基本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原则性要求,而且追求其主观形式的创新。

结合几年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笔者认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内涵尤为重要。如何去把握我们所从事的语文教育的内涵呢?首先必须研读新的发展时期语文课程标准的含义。语文课程标准尤其是2011年版的标准颁布后,人们对语文教育的内涵解读得越为深刻。虽然时下人们没有或者暂时也根本不可能有极为周全的诠释,但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业已渐渐深刻起来。过去我们总以为我们的教材无非只是个字词篇句,语法、修辞、逻辑等各项知识显现的典范,或者说也只是个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但我们只要细细品味,应当不难发现我们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去引领学生去运用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生活需要。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指学生的言语生活,又指学生的精神生活、情感生活、心灵生活。因此,语文教育最起码要在引领学生的整体生命活动方面去努力,让学生通过语文教育使其现在、未来和终生的生命色彩更加斑斓。当我们从教者真心体悟到语文教育的这一较为深刻的内涵时,学生则可通过语文运用知识技能去生活。

二、发展语言

语文教学的理想目标是什么?数十年来,其说法多样,而且语文教育的目标一度还受政治风云的影响,不难看出在这数十年间,人们一会儿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一会儿强调语文的思想性,甚至把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对立起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充分地认识到一味强调工具性或一味强调思想性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迷失了本性,隐匿了本体。应当说语文教育的理想目标是让学生发展言语,滋养心灵,感受文化,其宗旨可简括为成言立人。

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成言立人呢?笔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尝试接受美学原理进行实践。在实践中,笔者感到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权交给学生,还给学生的阅读权意味着让学生能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将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文学文本进行顺应或同化,使得文学文本真正产生现实意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交予学生阅读权,不但要让学生去自主阅读教材文本,还要让学生去广览文学作品。有人进行过这样大胆的尝试,高中阶段的语文仅花了一学年全部教完,而余下的时间全部是自编阅读材料,让学生去阅读,虽然主管部门以及单位领导和同事都不认可,但事实胜于雄辩,据报道称:他的学生信服,他的学生高考语文成绩好!由此亦可折射出他的学生接受了如此之多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在未来的成言立人的道路上亦可胜人一筹。

语文教学中我们又将如何去发展学生的语言呢?结合省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笔者以为要多让我们的学生去补白。拿小说来说,许多名作名篇都有许多耐人寻味、含而不露的描写,作者委婉隐晦地将其表达出来,但其思想感情总未溢于言表。我们能否将学生引入文章当中,充分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去张开思维的双翅,把这些作者未曾溢于言表的补充出来。当然可让学生填补的还不仅仅是这些,要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我们必须充分点拨学生去找到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点和意义未定点。

三、多维互动

语文课程重视学生的交流沟通是学科的应有之义,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可以更多地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进而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健康成长,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看,学生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的关键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而无论是交流和沟通,还是吸收,都离不开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的多维互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的互动能力逐步增强,随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不断提高,高中学生的互动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必须努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广泛参与互动。语文学习的互动对象是广泛的,学生与编者互动,可以增进我们的学生对教材编者意图的理解和认同,增进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和决心。学生与教材互动,我们的省编语文教材,文质优美,但就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言,我们可以让学生研究性地与教材互动,比如让学生就每篇课文去选择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在解决某一个问题时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阅、鉴别、整理和分析进而明确自己所选择的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当然,我们更可以让学生去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利用同伴之间的协作,既可以节省研究的时间,又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而学生更乐于与同伴之间发生协作的关系。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课堂教学中的多维互动既能成就精彩,又能較为理想地生成精彩。

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学科突出的实践性,正确把握语文教育内涵,紧抓文本,注重合作研究,使语文课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汇聚,而且是学生学会生活,滋养生命的起点。“语文即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学语文、会生活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旨归之一。

学会生活 篇12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 让学生从生活走进数学,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我在上《确定位置》时, 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今天你当导游, 介绍大家到动物园去玩, 你如何向我们讲述大象园所在的位置?”学生经过思考, 有的提出要先到动物园去考察一下, 熟悉里边的环境, 有的提出最好有一张线路图, 知道要参观的动物馆分别在哪里。这时, 教师出示动物园的位置图, 让学生各抒己见, 并很快找出几种不同的叙述。通过这样的教学,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问题情境融合起来, 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 建立起有关的正确概念, 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2. 让学生寻找生活原型, 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方法

数学中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原型”。例如, 教“有理数的加法”时可从“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记向东走为正, 向西走为负”的生活情境中找到原型, 讨论几何体的知识可从实际物体中找到原型等等。从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具体生活实际出发, 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就能顺利地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 从而为成功地探索数学问题奠定基础。

3. 让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生活材料在自主探究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 总使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有所不同, 在教学中, 师应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让学生置身不同的情境, 设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如, 教学“平行四边形”时, 教师给学生提供多组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材料, 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 把吸管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用硬纸条和图钉做活动平行四边形, 这些操作是有难易之分的, 教师让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材料获得了均等的机会, 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一系列的画、量、剪、拼活动, 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 认识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创设生活情境, 架起自主探索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在学生的眼中, 数学是一些符号与文字的结合, 是抽象的、枯燥的, 而生活却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 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因此, 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及旧知出发, 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知识的内容引入课堂, 并与课堂所教知识相融,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 我是从一首儿歌开始的: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扑通两声跳下水;三只、四只……青蛙呢?这样学生在回忆童年的欢乐中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既快乐又感兴趣, 效果甚好。

三、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 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 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将其通过学习理解了的数量关系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并且在解决丰富多变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 在教了“解不等式”后, 我上了一节《我们去秋游》的实践课, 我请学生通过上本地旅游网站查阅资料, 打电话咨询有关景点选择值得一游的秋游地点, 并设计一套秋游方案。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在教师的指导下纷纷收集资料, 诸如团体门票价格、各种不同的优惠等, 并自发地组成小组共同商讨制订方案。这样的活动, 学生不但熟练掌握了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在充满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学、实践数学, 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 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

上一篇: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下一篇:全程物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