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宽容

2024-07-05

学会宽容(精选10篇)

学会宽容 篇1

宽容,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的精神,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豁达大度、心胸开阔、宽以待人、以德报怨。 可以说, 宽容是人与人和谐、家庭与家庭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宽容是一种博大胸怀。 “休将自己心田昧, 莫把他人过失扬”。 宽容, 就是心存容人之量, 常为他人着想。 有宽容之心的人, 才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才能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才能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 一颗心流血, 一颗心宽容! 所以, 当你与人相处, 受了委屈、误解、伤害或不公平的对待时, 请潇洒地一笑而过, 宽容会使你变得平衡、宁静、高尚和伟大。

宽容的过程也是“互补”的过程。 芸芸众生各有长短, 何必去追求那种虚无缥缈的完美? 不如静下心来, 诚心实意地查找自己的不足, 学习吸收他人的长处, 在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中成长, 在正确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中进步。 别人有过失, 若能予以正视, 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 便可避免一些麻烦和苦恼。 自己有了过失, 亦不必灰心丧气, 一蹶不振, 同样也应该宽容和接纳自己, 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 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

宽容也是支持。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不干事的人对干事的人出现的纰漏幸灾乐祸, 对干事的人的失败冷嘲热讽, 对干成的事情也要鸡蛋里挑骨头。 实现“中国梦”, 离不开众多的创业者, 创业与风险并存, 每一个创业者都不会一帆风顺, 都会遇到挫折与磨难, 经历失败对创业者是一种考验, 对创业者周围的人也是一种考验。 从某种意义上讲, 后一种考验更艰巨, 因为它考验的是一个群体, 是一个群体对待失败者所持的态度, 是社会氛围。 其实, 宽容的社会氛围对推动我们的事业大有裨益。

宽容别人可以成就自己。 一个人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 就要拥有异于常人的宽广的胸怀, 把众多不同类型的人一步步吸引到自己的身旁, 鼎力支持自己。 三国时期, 袁绍出兵讨伐曹操时, 曾命陈琳草写过讨曹檄文, 陈琳的檄文从曹操的祖父骂起, 一直骂到曹操本人, 贬斥他是古今第一“贪残虐烈无道之臣”。 当时曹操让手下念这篇檄文时正患头痛病, 听到要紧处不禁厉声大叫, 惊出一身冷汗, 头竟然不疼了。 可见此文的确戳到了曹操的要害。 袁绍灭亡后, 陈琳被捕, 曹操部下有人建议杀掉陈琳, 以报前事之仇。 但曹操怜惜陈琳的才华, 不仅宽恕了他, 还命他为自己做事, 陈琳大为感动, 从此尽心辅佐曹操, 成就一代伟业。 肯于宽容别人, 其实也是在修炼自己。 一个人心中总装着别人的过错、对别人的仇恨, 他又怎能快乐幸福呢? 宽容别人, 在赢得别人的敬意的同时, 也让自己的人生美丽起来。

宽容不仅有益身心健康, 而且还会赢得友谊乃至顺利的人生。 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对待自己认识的人和认识自己的人都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宽容, 它往往折射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哲学和立身做人的艺术。 古人云:“有容乃大。 ”宽容是一个人胸怀宽广的直接表现, 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的人, 必然是一种懂得忍让、善于宽容的人;宽容还可以说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液”, 它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润滑脆弱的人际关系;宽容也可以称作“黏合剂”, 它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弥合破损的双边感情。 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宽容更是一种修养, 一种理智, 一种魅力, 一种精神, 一种力量, 它是人生的美好境界。 你能容人, 别人才能容你, 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

当然, 宽容不是没有原则的纵容, 也不是漠不关心的放任, 而是在理智、平和、信任的前提下, 一种开放、积极、建设性的心态, 这种心态是现代公民应有的一种公共风尚。 学会宽容, 你会更加快乐, 你会在宽容中体味到海阔天空的喜悦, 享受到化干戈为玉帛的舒畅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那份欣慰。

要学会生存, 继而获得成功, 请先学会宽容吧!

(选自2014 年第3 期《审计与理财》, 有删改)

鉴赏空间

宽容既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 更是一种美德。 基于此, 上文作者章新倡导我们“学会宽容”, 而课文作者郭安凤则提议我们“多一些宽容”。 阅读两篇文章, 我们无疑会加深对“宽容”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的深度理解。 细加比较, 上文与课文在论证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上文的主体部分依次用五个中心句作为分论点, 多角度地阐述“学会宽容”这一中心论点, 其中以宽容的意义为主, 也涉及“如何宽容”;而课文《多一些宽容》中, 作者首先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然后论述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最后对观点进行补充论述。 其着重点在于论述通过“四互” (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做到宽容。

读有所思

从全文看, 文中画线的语句能否删去? 为什么?

学会宽容 篇2

陈户一中高会香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总能接受不同水平的学生,有耐心期待学生的进步,有耐心辅导他们的功课;但是对于品质方面的问题,总是压不住火,因为在我们的天平上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致的。其实并非如此。学生对于道德的认识是有快有慢的,所以,我们的学生是在不断犯错不断改错的过程中成长的。

案例:本次月考中出现这样一件事:考完物理后,杜燕老师把一张作弊的学生名单交给我。我一看名字就来气。一则因为考前我在班上反复强调不能作弊,要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二则这个学生刚刚有严重违纪行为。无论好说歹说死不承认,等到同学当面指认才肯低头。从这件事我对该生一直有看法。今天又无视班级纪律,于是带气的说:“交给物理老师,该科判零分。”过后一想,这样处理有点武断,不但对不住杜燕老师,而且对学生也不太负责。考虑再三,晚点时我把该生叫到教室外面心平气和地说:“我知道你这样做是为了考个好成绩。如果没有这点想法,你是不会抄袭别人的试卷的。”他一看我心平气和,自然一改以前的傲慢无礼,低下了头。我继续说:“比如农民种地,是要付出劳动的。如果自己收成不好,也不去找找原因,从别人的庄稼地里不劳而获,这样的日子会长久吗?„„”该生想起自己的父母,一个劲地抹眼泪:“老师,我对不住您,我再也不做这样的事了,我知道自己错了。”作为老师,我们见不得学生抹眼泪,只要肯承认错误,再大的错误我们都会原谅的。于是我继续说:“犯错误老师能原谅你。但是我们既然错了,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接受惩罚,无论任课老师给出什么样的结果都要勇敢地面对,以后不要再重复犯错。”之后,我发现该生特别勤快,主动地帮助值日生摆放卫生用具。教室的桌子不齐,主动向我要了一根绳整理课桌。„„

由此想到,我们老师对待学生的错误要一分为二,该惩罚的时候惩罚,该宽容的时候宽容,该等待的时候要学会等待。

我学会了宽容 篇3

常说对待学生要民主、平等,而民主、平等的标志就是尊重。尊重学生,就意味着宽容与接纳,允许学生犯错误。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尊重。

有人这样理解教师的宽容: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宽容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教师而言,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教师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育过程也会更科学。

宽容是一种美丽。有人说,没有宽容的师德,不能称之为高尚;缺乏宽容的师德,无法让人感受美丽。一个宽容的教师,他的爱心多于怨恨,他不悲观、消沉、焦躁、恼怒。因为他深知,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超越于职业之外的心灵的对话。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宽容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民主、平和的学生。

宽容是一种方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一个教师可能做不到喜爱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但一定要尊重、宽容每一个孩子,客观、无私、公正地对待他们。

我认为实施宽容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尊重与爱心是实施宽容教育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身成长,学生在观念、思维、行为等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学生成长中的需求,热爱和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地伸展个性。“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尊重、信任学生,特别是在学生出现错误和失败时,仍然能从心里相信学生而不只是嘴里,仍然能发自内心地关爱而不是装模作样,学生就一定能感受到学习的动力,就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鼓起希望的风帆。

2.冷静是实施宽容教育的保证。教师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从容镇定,才能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判,达到保护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

学生在受到挫折后,一般情绪变化较大,头脑发热,他们如果失去控制,就会莽撞行事。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反思能力,进行冷静处理,为师生双方都创建一个延展思维、深入思考的理性氛围,冷静地实施宽容教育,不将学生一棍子打死。教师要“坚信每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名学生的助手。”

3.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宽容教育的内核。教师应尽可能以平等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宽容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尽可能让学生的思想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学生是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是学习的主人。“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你必须开辟新的道路、寻找新的突破点,发现新的联系,你必须打破原有的模式。”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有时怀疑老师、怀疑课本,对知识产生疑问,这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甚至可能是创新的先兆。因此老师不仅要宽容学生的这种举动,而且要鼓励甚至创造条件,以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4.“宽”与“严”的把握是宽容教育成功的关键。宽容并不等于纵容。宽容是一种关爱,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力量;宽容能够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宽容是对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尊重,其主旨在于让学生的自然天性得以充分地发展。“容人之过,莫纵其非”,若宽而不当,宽而无度,会导致学生纪律涣散,恣意妄为,就不能保证学生健康发展。宽容不是忍让,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是教师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激发强大的内驱力,实现更快更高的发展。所以“宽”与“严”从根本上是统一的。宽容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伸展空间,而严格要求则为学生发展铺设正确轨迹。

但宽容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作为教师,要正确区分宽容与忍让,在拥有宽容的同时必须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

学会宽容 篇4

是的, 有时候, 学生犯了错误, 大多数都会后悔, 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 就能成为好学生。如果稍一不慎, 推一推, 或不注意方法, 就能毁了一个人, 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

“谅解也是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原谅是一种美德, 也是一个优秀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 走进学生, 走进学生的内心, 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 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 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从今天提倡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来看, 宽容仍具有现实意义。

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素质教育的主题性, 本质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新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因为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育的前提。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和独特品质, 这不仅包括他的优点和长处, 也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教师不可能喜欢学生的一切。对待一个优秀的学生, 教师认识到该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每个教师都能做到。但对待一个“差生”, 每个教师却未必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或是疾“恶”太严, 缺乏宽容的气度, 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人格价值和品质, 就难以和他们沟通, 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 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事实上, 只要对“差生”多一些宽容和赏识, 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 帮助其分析症因, 提出应对策略, 就能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开发, 而这种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 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 甚至一点不比“优生”差。

同样, 宽容也是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性格发展起着导向的作用。乖巧的孩子总是受到老师和社会的普遍赞赏。学校和老师所要求的好学生大多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形象, 之所以会这样, 是因为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动辄十几条, 几十条, 过多过滥的条条框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学校的纪律和老师的要求往往是对“孩子气”的否定和成人文化的肯定, 在清除“孩子气”中, 学生的个性连同“孩子气”一同抹杀了。我们教师应该有宽容的胸怀, 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 充分认识学生某一时期的成长特征, 认可他们这一时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 让青少年保持该年龄段的天性。老舍先生主张维护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 不可强求, 更不可处处约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宽容的态度, 不是处处以纪律和规章制度约束他们, 而是用理解和宽容来认可学生的少年天性, 再引导和培养发展他们的个性。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 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 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师爱不等于母爱, 严格不等于厉害。在严格要求又热情爱护中, 要严在当严时, 爱在细微处。充满爱的严与表现为严的爱相结合,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理解, 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对待学生, 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 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 均应一视同仁, 爱得公正, 爱得让学生信服。教师只有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思想行为有偏差、文化学习滞后的学生, 更要用宽容心对待他们。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 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 就要不伤害学生的人格。要知道, 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因而老师在严格要求之中, 要体现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潜藏在教师内心深处的信任和尊重, 才能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师生关系, 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我们要容忍学生犯错误, 不要漠视学生的上进心。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 用缩小镜看他们的缺点, 不要动不动就大声呵斥、讽刺挖苦, 挫伤学生的身心和人格。同样, 我们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用宽容的胸怀, 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 让学生保持年龄段的天性, 指导学生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 老师严厉批评时, 也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 是为你着想才出此严格要求………这样, 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 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 “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 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 “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实现了爱的迁移, 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学会宽容,学会欣赏 篇5

学会欣赏

莎士比亚说过:“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宽容„„”古代有位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中散步,发现墙角有一张椅子,心想:这一定是有人不顾寺规,翻墙出去玩了。老禅师搬开椅子,蹲在原处观察。没多久,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着老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当他落地时,发现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了,快去多穿件衣服。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告诉其他师兄弟。此后,再也没人出去闲逛了。

从刚才的一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宽容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宽容如水。宽容,即原谅他人的过错,和和气气,做个大方的人。宽容是门学问。对于小过失小错误,你可以快乐地宽容对方。但对于大过失大错误,就要考虑清楚。宽容并非包庇、隐瞒,而是帮助。

欣赏是一种习惯,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养成。欣赏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自我奋斗的力量。学会欣赏,你便懂得珍惜,你便拥有更多、奉献更多。

欣赏是一种享受,无论何时何地,你学会了欣赏,你便收获快乐与温馨。懂得欣赏,你的心情便永远阳光灿烂。让我们多一些宽容,少一些争吵;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埋怨;让我们多一些欣赏,多一份爱心;多一些欣赏,多一片灿烂的阳光!

10年,我们学会了彼此宽容 篇6

结婚纪念日的早上,我催着孩子起床,吃早餐,穿鞋,正准备出门,法国老公卢中瀚速度敏捷地跑过来说,“给我一张银行卡?”在纪念日的早上问我要银行卡,女人的直觉很准。

我拿出一张卡说:“2000够吗?”他摇头。我又拿一张卡说:“这里面好像差不多有3000。”他开始冒火,“卢璐,万一我们有什么紧急情况,你不要告诉我,你就只能拿出5000块。把钱存在银行里面生小钱,你觉得安全。但留一笔随时需要就可以动的钱,我才觉得安全……”这可能是法国人的通病。我捂着耳朵拿了一张卡给他,“不过,要这么多钱,你能给我说说,你准备买什么礼物?”

卢中瀚是动力机械工程师,大脑的皱褶长得跟平常人不太一样。礼物常常匪夷所思到令人惊叹,我要把把关。

2

想当年卢中瀚第一次送我礼物。早上起来有邮局工作人员按门铃。打开门一看,一个大概有80公分高、80公分长、50公分厚的巨大箱子出现在眼前。我吓一大跳,还以为卢中瀚把自己装进去,跳出来喊:“Surprise。”

我费了一个小时,才把木框、纸箱、泡沫塑料纸层层打开。在拆的时候,我充满期待,到底是什么呢?结果是一个奇怪的灰色机器。我给他打电话,他得意洋洋地说,那是手工冲洗胶卷用的彩色放大机。隔着电话,他也能感觉到我的失落,赶快说,“好奇特的礼物,你想不到吧?”我心想,能想到的人才奇特。

他又解释:“你知道吗,可以洗彩色照片,又要保养得好的机器非常难找。我找了好久,去看了很多专业旧货市场,才找到这个。”“可是数码时代,为什么要送这个给我?”“你爸不是送给你一个尼康胶卷机吗?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家冲洗胶片了。”我得用了多大劲儿才咬住牙,把想说的话生生吞了回去,差点噎得喘不过气来。因为占地方,那个机器被移来移去,最后被塞进卧室的一个角落,落灰兼堆衣服。

又有一次我生日,卢中瀚到西班牙出差,和女同事去ZARA工厂店,给我买回来一大包二十几件衣服。我们两个在客厅打开,一件一件拿出来看。根据卢中瀚后来说,他坐在我的对面,看着我的脸,晴转多云,再到阴,最后梨花带雨。

自然色粗棉线纽花宽毛衣,配自然色亚麻宽腿长裤;长到包臀的原白色西装外套,配西裤;T恤衫,运动裤。总之看来看去,这二十几件衣服都买给同一个女人:要高,要瘦,平胸,长腿。除了平胸,没有一条符合我,我还不哭?

因为我的表现,严重打击了卢中瀚给我买礼物的积极性。他总结经验改变策略。纪念日就去餐厅,他再也不自作主张给我买礼物。礼物都是我们逛街的时候,随着我的眼神买。

3

今天,面对我的疑问,卢中瀚故作神秘,“等会给你发地址,晚上我们一起去看,这次包你喜欢。”下午,卢先生给我发来一个地址,是徐家汇的港汇广场。我们一起进了港汇,他熟门熟路地领着我走,我转头问:“你怎么这么熟悉?”他说:“昨天来踩过点。”

我们来到一间珠宝店门口。店员小姐果然记得他,老远一见满脸带笑,“您又来了”,然后直接带我们去看他昨天看的款,钻石耳钉,闪得耀眼。

从那个怪物放大器,到钻石耳钉,纵然他遇到我这么一所好学校,也学了10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已婚男人比较受欢迎,道理很简单,现货总比期货值钱。

我戴上耳钉左看右看,美了一番,摘下来,放到丝绒托盘里面。转头说:“走吧,我们去吃饭。”

卢中瀚顿时摸不着头脑。“法国12%的退税,你不算吗?算下来,就差好几千了。等我们回法国再买好了。”他说:“可是今天是我们的纪念日呀。”我又看了看钻石耳钉,心算了一下在巴黎买的差价,还是舍不得那几千块钱,仰起头说,“反正我是你老婆,目前看来,到今年夏天我们也离不了婚。我不怕你不给我买,我们还是去巴黎买好了。”他看着我说,“礼物是送给你的,你确定?”我点头说:“我确定。”

10年,让他明白送礼物要可着女人心。10年,让我知道要活的舒坦,就要走在地上,不是飘在天空。

婚姻让我们每个人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到底,婚姻不为精益求精,而是宽容。

(丁强摘自作者的微信公众号)

学会宽容学生 篇7

今天语文课代表来交作业时, 说李晨又没有做作业。心中无名之火不禁油然而生, 我快步走进了教室, 去追问他原因, 他竟又回答“忘记了”。我想他肯定又是因为光顾着玩忘记做作业了, 于是, 我板着脸, 蛮横地说:“忘记了?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会忘记, 你忘了吃饭和睡觉了吗?”李晨则一脸无所适从, 看着他, 我突然无语。

我们班的李晨同学几乎天天不做作业, 每次问他总是说忘了, 再不就是写完了没带来。为此, 我也试过多种办法, 批评、留下做作业, 结果收效甚微。到底该怎么办呢?这时我想起我曾读过的陶行知先生宽容学生的一件事。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 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 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办公室去。当陶行知先生回到办公室时, 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先生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 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 说:“这也是给你的, 我不让你打同学, 你立即住手了, 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 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 说明你很有正义感, 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 男孩感动得哭了, 说:“校长, 我错了, 同学再不对, 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 我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发完了, 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这则令人感动的教育案例, 让我深深地感悟教育的真谛, 思索教师的责任, 关注教育的艺术, 也让我体会到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唉, 我今天怎么忘记了要以鼓励为主呢?学生毕竟还小, 他们还不懂事, 要靠我们教师艺术地引导他们成长起来, 而不能一味地埋怨、指责, 把他们仅存的一点点信心都摧毁了。于是, 我用宽厚的心去包容他们, 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李晨同学又一次没完成作业, 而他又说忘在家里时, 我对同学们说:“我相信李晨同学真的把作业忘在家里了, 明天记得把作业带来给我看。”课下, 我找到他悄悄地说:“明天一早, 你一定把作业带来, 让其他同学看到你的作业, 好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他信心百倍地说:“行, 老师, 我今天一定完成。”他的话里已经透露出昨天真的没有写作业, 但我并没有戳穿他的谎言。第二天一早, 我早早地来到学校等待他的到来。可一直等到快上课, 他才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 手里紧紧攥着作业本, 他对我说:“老师, 这是我的作业。”听了他的话, 我和同学们都大吃一惊, 我接过他的作业, 看了看, 他的作业做得很认真, 我当即在班上对他进行了一番表扬。

从此以后, 李晨每次都能完成作业, 其他老师也说李晨开始写作业了。我发现李晨愿意到我面前和我说话, 我就利用这个机会不断地和他谈心, 适时地鼓励他,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笑容渐渐地浮现在他的脸上。

没想到我的一个小小的举动, 竟然改变了学生的不良习惯。看来教师的一举一动, 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教师应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 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进行教育工作, 不仅不嫌弃、不歧视, 而且多加爱护, 对他们常常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持之以恒, 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 少批评, 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他们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学会宽容 篇8

学会赏识和宽容学生的缺陷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次数多, 班级事务、学生思想动态、情绪变化等都要班主任解决、了解和调整, 因此, 班主任必须认真、仔细地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班主任要本着赏识和宽容的心态欣赏每个学生, 不要以貌取人, 更不能歧视或鄙视肢体残疾的学生, 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要努力做到爱“小天鹅”的同时, 也要爱那些“丑小鸭”, 还要更加小心、细致地呵护那些本已受了伤害的残疾孩子, 与他们用心沟通、交流, 让“丑小鸭”和残疾孩子在班主任的赏识和宽容、鼓励下找回自信, 树起自尊、自信的风帆, 向人生至诚、至真、至爱的大海驶去。这样, 学生们就能够向教师敞开心扉, 敢于吐露心声, 也为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会赏识和宽容学生的是非

学生还是孩子, 学生就是在“学”中“生活”的孩子, 他们成长的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犯错、认错、改错的过程。家长们能够宽容自己孩子的是非、过错, 更何况作为教书育人的班主任呢?赏识和宽容是一种修养, 更是一种品德和艺术, 我们要学会容人、容事, 不要随便给他们贴上“讨厌学生”、“差生”、“问题学生”的标签。在学生犯了错误后, 我们要及时和他们用心沟通, 心贴心地交流, 以了解、掌握其思想发展变化的动向, 及时发现他们思想变化中好的一面和不足之处, 给他们及时认识是非、错误的机会。对于那些多次犯错误的学生, 更需要宽容, 而且需要耐心持久的宽容。很多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一个过程。当然这种宽容并非是姑息放纵, 也绝非不讲原则, 而是严爱有加, 对它们优秀的、闪光的一面就要及时表扬, 放大赏识;对于他们的过错、失误, 班主任应该有坚强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心去鼓励、指导, 让他们回归正道, 避免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对于屡改屡犯的学生, 我们要把握好宽容的尺度和时机, 抓住时机进行正面教育, 使他们在不断的改错中明辨是非、对错, 并从中找到自我、找回自信。

学会赏识和宽容学生的个性

良好的氛围是促使学生成长、进步最为重要的基石和环境。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 他们的性格、特长、爱好、志趣各异, 他们的个头大小、体能、成长环境各不相同, 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成绩、遵纪守法、文明礼仪、劳动表现等方面不同:有的学习成绩很抢眼;有的文明礼仪、待人接物很优秀;有的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这就需要班主任从不同角度赏识学生, 就像我们欣赏花园中的花朵一样, 不要因小而不喜欢, 不要因大而去垂爱, 不要因颜色不显眼而连根拔去。赏识他们优秀一面的同时, 还要宽容他们表现不好的一面, 如果“宽容”是学生成长的土壤, 那么“赏识”就是他们成长需要的阳光和雨露, 有了肥沃的土壤和灿烂的阳光, 他们的脸上就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在班主任的赏识和宽容下, 有意识地在学生当中培育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充分表现自我, 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自主、深入地思考问题, 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使他们各显其能, 各尽其才。

学会宽容 篇9

关键词:开放度,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环境,教学手段

我校组织观看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郑坛执教的《学会宽容》获得了一等奖。我觉得他之所以能成功, 主要是他把这节课设计成了开放性的课堂。开放性课堂教学 (师生、生生、课外实践多渠道获得信息) 作为一种与封闭性课堂教学 (从老师那里得到信息是学生的唯一渠道) 相对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强大生命力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地展现出来。从这节录像课来看, 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师生关系的开放。

郑老师教态自然, 自始至终以谦和的态度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课程的内容, 眼神与话语之间充满了激励。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指挥者或领导者, 而是学生团队中平等的首席长官, 确立了资源分享的同学型师生关系。同学型师生关系是对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孔子强调“教学相长”, 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只是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所不同而已。因为同是学习者, 所以, 原来学生因与教师的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轻。他们对教师会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 这种心理认同的结果是心理自由, 而有了心理自由, 学生就不会产生逃避的念头。与此同时, 对学生来说, 教师又是众多同学中唯一一个不一样的“同学”。这个不一样的“同学”必然会受到大多数同学的特别关注, 由此衍生出心理的“向师性”。这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向师性”正是教师实现教学影响力的基础, 因为它只有期待、亲近, 而没有排斥、回避, 这样的师生关系不管对于老师来说还是对于学生来说, 都是一种情感享受。

2. 教学评价的开放。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是学生听不听话, 会不会做题目, 能不能考高分。而开放式教学评价着重于以下方面: (1) 学生会不会提问; (2) 会不会思考; (3) 会不会表达; (4) 会不会搜集、处理信息; (5) 会不会合作讨论; (6) 会不会动手实验、操作等。在郑老师的课上, 我们随时可以听见他看似随意、实则用心地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的激励性评价, 比如:你提的问题真有新意;这位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很简洁、很流利地表达出来, 真不错;这位同学的知识面很广;这个小组的同学分工明确, 合作效果好等等, 充分体现了老师前卫新颖的课程理念和课堂上机智的应变能力。

开放的教学评价可以使内在激励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我们可以将学习动力的来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源于他人的肯定而引起的积极情绪, 这是外在的激励;一类源于自己对学习的成功体验, 这是内在的激励。从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看, 其学习动力的来源通常会由以外在激励为主逐步变为以内在激励为主。开放性教学的一大特征就是使内在激励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这是因为, 在开放性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学生在老师、同学的激励性评价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这种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魅力, 也使他们更乐于体验这种来自心灵的内在激励。

3. 教材的开放。

从这节课来看, 学生信息的来源有:时代内容 (马刚被害案) 、生活内容 (本校学生小宽的例子) 、课外书内容 (同学们的旁征博引) 等, 这些正体现了新课标对教材开放性的要求。教材可以来自书本, 也可以来自生活, 来自学生的实际经验等。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 教材也不再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唯一材料。

4. 课堂设问的开放。

郑老师以“如果你是小宽, 你会……”、“设想小宽会怎么做”等富有弹性的开放性问题发问, 既给了学生自我实践和创新的空间, 又能与课本密切结合, 更能让学生融入典型事例的情感之中, 在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 尤其是在分析“马刚被害”事件时。郑老师在出示了马刚被害案的故事后, 首先设问:“母亲面对杀死自己儿子的被告, 会向法官提出怎样的请求呢?”在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的猜测后, 郑老师播放母亲梁建红向法官求情的录像, 同学们被梁建红以德报怨、大爱无疆的精神感动着, 此时眼泪开始在同学们的眼睛里打转转。老师紧接着问:“凶手宋晓明会做出什么反应?”同学们三言两语说完后, 郑老师播放凶手宋晓明跪着喊梁建红妈妈的录像, 此时同学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失声哭泣。老师抓住这个教育时机, 请同学们评价这位母亲。当同学们都围绕着“大爱无疆”这条主线发言时, 郑老师又不失时机地抛出了最后一道设问:“母亲从情感上宽恕了杀人凶手, 法律会不会宽恕他, 免除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呢?”通过讨论, 同学们明白了法律不会免除他的责任, 因为宽容是有原则的, 很轻松地解决了本节课的知识难点, 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5. 教学手段的开放。

郑老师在这节课上适时、恰当地使用了多媒体, 还在课堂上播放了“马刚被害案”的视频材料, 当同学们看到母亲梁建红在法庭上为杀害儿子的凶手宋晓明求情, 宋晓明感恩涕零、双膝跪地管梁建红叫“妈妈”时, 大家都被震撼了, 教室里一片抽泣声。这样的教学手段更加直观、生动、灵活, 丰富了教学情境, 是实现课堂开放的有效方法。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其内容包罗万象, 纷繁复杂, 单凭教师讲授, 很难吸引学生。由于多年来口头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统天下, 学生对其麻木甚至厌倦, 而将多媒体技术适时、恰当地引入课堂教学, 无疑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它以其独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 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认识活动中去, 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当然, 开放性课堂包含的内容很广泛, 比如教学目标的开放、练习设计的开放、教学环境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等, 因这些在本节课体现不是十分明显, 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公民教育才能让下一代学会宽容 篇10

我国并没有针对宽容的专项教育。事实上,“宽容”是难以通过“专项”实施“教育”的。因为宽容从根本上讲,是关爱心、同情心,是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人格的尊重。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本身充满爱。在一个没有爱,处处充满冷漠、功利争斗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是难有宽容之心的。

我国当今的教育,总体来说是功利教育和竞技教育。这样的教育,首先把受教育者分为成功者和失败者,由此造成这一群体的撕裂;其次把教育变为竞争的工具,每个受教育者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高分进入好大学,有好工作和更高的社会地位,低分则无法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我国学校教育给孩子们的第一课是,好好学习,争做第一,这就注定彼此把同学作为“对手”。关爱心、同情心,在之后的學习生活中,非但得不到培养,反而被扼杀——成绩优秀的同学生病,大家幸灾乐祸少了一个对手;还有的则不惜采取伤害他人的方式,以便自己能获得好的发展机会。

与之对比,国外的教育,更注重教育的本质,即让每个人生活更美好,它并不特别强调教育的功利价值,让孩子们互比高低,而是注重让学生们“做最好的自己”,这就是与自己比,而不是与他人比,每天自己比昨天有进步,自己就更好一些。这样的教育,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另一方面,让每个个体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简单地说,这就是做人的教育。

另外,国外的教育中,比较注重个体责任、权利、尊严的教育,以及说理教育。在对待一件事时,老师会引导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以说理的方式,进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以身份下判断,更没有主题先行。比如,美国某校园发生枪击案,如果枪手是中国留学生,国人马上担心留学生群体会被歧视,而在美国社会,并不会特别关注枪手的身份,进而对这一身份的拥有者加以歧视;也不会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会分析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不幸,全体反思加以改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教育和社会中,弱势群体不是被排斥践踏的,而是被保护尊重的,善待弱势群体,积极从事社会公益活动,成为一种基本的价值观。

在一个多元的教育中,是不存在“主流”和“非主流”、“另类”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只要其行为符合法律,不违背道德,就是允许存在的。我们以“另类”、“非主流”去看待这些孩子,是意图把所有孩子的成长纳入一个模式,同时,也是制造社会的失败者群体。这样的教育,非但不能培养杰出的创新人才,就连培养合格的公民也难。因此,在多元的教育里,一个教育者,绝对不会标榜自己多么“宽容”,因为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得到发展,是教育者的基本职责——难道教育者不就应该这样吗?

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影响力,学校老师、家长的一个错误教育方式,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育过程中有批评,但批评不是体罚,前者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问题,后者不讲道理,且伤害学生的自尊与人格。“打小报告”则更是十分荒谬的反教育做法,这严重扭曲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做“两面人”,破坏学生间的信任。在这种教育环境中走出来的学生,人格和心理都会有问题。

网络时代的孩子们有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他们很容易就会变成“喷子”,很容易为一件小事战起来。这是由于没有公民教育所致。在貌似自由的网络空间中,没有责任和道德意识的网民们,是很难理性的,甚至连法律、道德的边界都弄不清——单纯的宽容教育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教育必须将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作为基本理念。

上一篇: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下一篇:劳务派遣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