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主义心理学

2024-05-18

构建主义心理学(精选12篇)

构建主义心理学 篇1

摘要:存在主义心理学是广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分支, 强调人通过自我存在意识将各种经验统整, 使身与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联为一体, 并在此基础上自由选择而获得发展。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但由于各种原因, 双方关系也出现了失衡的情况。本文旨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现状, 从中获得构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良好关系的启示。

关键词:存在主义心理学,辅导员,大学生,关系,启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文件) 中强调指出,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而辅导员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要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 辅导员也必然要从各方面为之努力。除16号文件的规定外, 其他学派的观点也值得借鉴参考, 如存在主义心理学理论中关于人的存在的本质和基本特点的观点, 对于辅导员更好的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工作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从而促进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心的全面发展。

一、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存在心理学又称存在主义心理学, 是一种“主张人能通过自我意识和反思来增强和超越自我, 通过自我选择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心理学研究和治疗方法”。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存在本身固有许多基本特点, 这些实质上是他们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其中一些思想对于构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良好关系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1、自我意识与自由选择性

罗洛·梅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人在真正认识到自我存在价值从而对其行为做出负责的自由选择时, 心理才是最健康的。罗洛·梅关于人的存在的观点最为核心的就是存在感, 这与我们所熟知的自我意识相近, 但并不仅仅指纯知性的知识, 还包括对自身的体验。他认为“存在感是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核心线索”, “存在感越强、越深刻, 个人自由选择的范围就越广, 人的意志和决定就越有创造性和责任感, 人对自己命运的控制能力就越强。”因此, 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是一种有“存在感”的活生生的有机体, 使他们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是构建辅导员与大学生良好关系的关键。

2、心理的空间性与暂时性

“空间性, 并非指物理的空间特性, 而是指心理的空间特性。”如在外读书的大学生, 远在他乡的父母在某一时刻可能比与他一起上学的同学更接近他, 因为此时他的心理活动指向的是他的父母而不是他的同学。“心理活动的指向和所指事物的清晰度构成了存在的空间特性的基本特征。”暂时性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 指的是心理上的时间, 可以因为对象的意义而延长或者缩短。人的存在既然是暂时的、短暂的, 那么就可以做有意义的事情来使生命的相对时间得到延长。这就给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构建指明一个方向, 就是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空间, 并努力使自身对学生的影响所产生的相对时间得到延长。

3、世界的分享性与参与性

人存在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于同一生活环境中, 与他人分享这一世界。首先, 个体只有保持独立才能维护自我的核心性;其次, 人又必须生活在世界之中, 通过与他人的分享与沟通, 共享这个世界, 这就要求人的独立性与参与性必须保持平衡发展。独立性与参与性对于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影响具有两层意义。一方面, 辅导员由于职业角色的定位, 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明确自己是教师与管理者的身份, 但又不可忘记自己是学生服务者的身份, 参与到与学生平等沟通中;另一方面, 辅导员既要意识到学生自己本身的独立性, 也即个性, 也要让学生学会主动与辅导员沟通。

4、焦虑与内疚的不可避免性

人的存在面临着各种威胁, “焦虑是个体对威胁他的存在的反应。”这里说的威胁, 在校园里, 主要与名誉、地位、自尊、求知、事业等价值的信念有关。只要个人主观上认为某个价值受到威胁, 人就足以产生极度的焦虑体验。同焦虑一样, 内疚的产生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个人在“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之间有一条鸿沟存在, 也就是理想与现实、完美与缺陷的鸿沟。在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看来, 焦虑和内疚是人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情绪体验, 是人的存在的一个基本特点。如何帮助学生消除由于价值受到威胁而产生的焦虑, 也是在构建双方良好关系的过程中, 辅导员需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现状

总体来说, 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是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 但同时也应看到, 由于某些原因, 双方关系也出现了失衡的情况, 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1、忽视大学生的自我存在意识, 交往角色不平等

作为被普遍视为自我意识较强的“90后”大学生群体, 社会、学界对其心理特征的分析及教育对策的探讨有许多。但在高校当中, 由于角色的特殊性, 辅导员尽管能够感受到学生的“自我意识”, 但也仅仅停留在自我意识强的学生难以管理的浅层认识上, 把学生当作是被管理的对象, 而不是活生生的有机体。基于这种观念的交往, 往往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的交往关系, 长期以往则会致使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紧张化。

2、缺乏相互沟通, 距离感增强, 交往关系淡漠化

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表现多限于业余时间关系上双方的聊天、共同活动娱乐等行为的表面;或是事务性交往的关系, 但是并不熟悉;或是由于一对多的关系导致辅导员对学生的陌生感, 感觉恕不相识。一方面, 如前所述, 辅导员只是以管理者的不平等的身份与学生沟通, 则难以走进学生内心;另一方面, 辅导员不了解作为服务对象的学生的需求, 只是从自己所认为对的立场出发, 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当学生也不了解辅导员的工作时, 这种缺乏互相沟通参与, 互相不理解的交往, 最终将导致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淡漠化。

3、角色冲突把握不准, 学生焦虑感产生, 交往目的功利化

在校园里, 学生焦虑的产生与前面提到的一系列的价值信念有关, 而在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 辅导员的工作恰恰是学生实现这些价值的一个关卡。除了客观条件限定外, 奖、助学金的评定, 党员的发展以及各种评优等, 辅导员是最大的一个关口。如何平衡“老师”与“朋友”的角色, 是辅导员需要审视的一个问题, 盲目倾向于学生打成一片, 容易在处理涉及学生利益的问题上带有感情主义色彩, 影响辅导员与其他学生关系, 致使学生与辅导员的交往目的趋于功利化。

三、存在主义心理学启示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良好关系的构建

根据人的存在心理的空间性与暂时性的特点, 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构建的方向应该是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空间, 并延长对一定的要求, 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1、尊重学生的存在感, 构建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

罗洛·梅认为, “每个人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存在”, 因此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辅导员与学生的平等, 意味着在交往中要互相尊重, 这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但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平等是“和而不同”的关系, 只有清楚地认识辅导员与学生角色的不同, 才能更好地趋向平等。平等意味着辅导员要改变在传统教育中那种居高临下、板着面孔训人的形象,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 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实际”的原则, 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建成平等、尊重型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愉悦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

2、注重分享与参与, 构建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

人存在于世的其中一个表现, 就是存在于人际世界之中, 目的在于真正地与别人交往。共享是分享与参与的应有之义, 辅导员作为教育者把知识、智慧、思想、经验等提供给学生, 师生双方通过沟通获得新知, 共同提高, 是文化共享;师生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为思想教育成败负责, 是责任共享;师生相互传递、理解和感受同一种精神体验, 是精神共享。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的关系中, 应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往, 交往活动必须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 辅导员可以通过下宿舍、进课堂, 通过谈心、聊天、讨论等方式, 鼓励学生多与其进行交往与思想交流。

3、消除焦虑与内疚, 构建合作、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辅导员和学生结成相互合作的关焦虑。辅导员工作能否取得实效, 关键在于能否与学生用心交流, 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需要明确的是, 建立朋友型的师生关系, 并不代表辅导员要一味迁就学生, 但凡涉及学生切身利益问题, 必须有依有据, 秉公处理, 巩固学生对辅导员信任的基础。与焦虑相比, 帮助学生消解内疚感, 更需要作为“朋友”的辅导员的支持, 鼓励学生勇于接受自己, 正视自己, 从而建立自信, 适度让学生参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 与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韶刚.存在心理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7-8.

[2][美]科克·J·施耐德, 罗洛·梅.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M].杨韶刚,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2-26.

[3]王万飚.基于存在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11) :87-90.

[4]叶浩生.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及其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1 (01) :62-67.

[5]钟健雄.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0 (08) :167-169.

[6]梁丰锦, 张伟健, 崔俊铭.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3 (04) :76-79.

构建主义心理学 篇2

21世纪的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

心理学史家认定,Wundt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怀抱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把一门学科的.产生同实验室的建立联系起来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那就是:“曾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Murphy)的心理学找到了自己的安身之所:跻身于自然科学的大家庭,成为其中的一员。...

作 者:汪新建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刊 名:自然辩证法通讯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2(4)分类号:B84关键词: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卓越代表 篇3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汉纳镇(Susquehanna)一个律师家庭。在这个“温暖而安定”的家庭中,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小时候,他就喜欢冒险,喜欢发明,喜欢鼓捣一些匪夷所思的玩意儿。15岁时,他曾同小伙伴一道,驾驭独木舟漂流了300英里。最能说明他性格的是他利用一台废锅炉制造出了一个“蒸汽炮”,当然,发射的不是真炮弹,而是土豆和萝卜。当这些东西砸到邻居的屋顶上时,效果可想而知。而家长和邻居们的宽容甚至支持,为他奠定了探索性研究的根基。他自己曾经回忆小时候的淘气和天分,不无夸耀地说:“我总是在做东西。我做了旱冰鞋,可驾驶的运货马车、雪橇和在浅池子里用篙撑来撑去的木筏子;我做了跷跷板、旋转木马和滑梯;我做了弹弓、弓箭、气枪,用竹筒做的喷水枪;用废锅炉做成的蒸汽炮,这个蒸汽炮可以把土豆和胡萝卜射到邻居的房顶上;我做了陀螺、竹哨、使用橡皮筋推动的模型飞机、盒式风筝、用轴和弦转动送上天的竹蜻蜓。我一再试着做一架能把我载上天的滑翔机……我曾经采摘熟浆果挨户去卖,所以就做了个分选生熟浆果的浮选系统。我用了好几年时间来设计一台永动机,可惜没有成功。”看到这些,今日我们在强调中小学的“创造性学习”时,不知能否从斯金纳的例子中得到启示?

这种淘气,培养的不仅仅是好奇心,同时也在锻炼着斯金纳的严谨和务实。他有一个漂亮而认真的母亲,在斯金纳吃早饭时,他母亲就会去看小家伙的床铺收拾好了没有。一旦看见斯金纳的睡衣还扔在床上,就会让小斯金纳停止吃饭上楼去挂睡衣。经过多次这种训练,斯金纳受不了母亲的“唠叨”,就特意发明了一个提醒自己挂睡衣的装置,用一个特别的挂钩装在睡衣架上,再用一根长线把挂钩连接在门外的一个牌子上。睡衣如果挂上了,这个牌子就被自动拉到了一边;如果没挂上,闭门时就能看见牌子上的提示——去挂睡衣!正是这种童年经历,使斯金纳后来对各种工具式发明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1922年,斯金纳进入汉密尔顿学院(Hamilton College)。这是一个位于纽约的小型人文学院,斯金纳在那儿主修文学,开始从事写作。就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斯金纳的人生旅途从作家梦起步。应该说,他的作家梦还是很有根据的,他获得过希腊文特别奖,就是其写作才能的证明。尽管他把多数精力都花在了学业之外,但靠着聪明,他于1926年按期毕业,获得了英语学士学位。在毕业后的两年内,他从事写作。如果不是他的探索精神,很可能就会沿着当作家的道路走下去。

然而,凡是天才多少都会有点不安分。作家的笔下,会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千奇百怪的人物,但是,不一定就能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斯金纳毕业后回到家乡,躲在自己的阁楼里看闲书,弹钢琴,为报纸写专栏。很快,他觉得这些专栏文章完全没有意义,除了刚刚发明的收音机还能引起他的兴趣外,他几乎百无聊赖,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他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作家,对人的行为的理解都少得可怜,所以,看上去万花筒一般的世界,真正动起笔来深入到人类内心却没有什么好写的。当他看到华生的著作后,这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用科学来解释人类的坚定信念深深地打动了他,他开始对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入迷。于是,斯金纳的兴趣很快转移。他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人的行为,放弃了写作,转向科学,开始攻读生物学,由生物学再扩展到行为心理学。为此,他学习了生物学、胚胎学和动物解剖等。除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外,他还阅读了洛布的《脑生理学和比较心理学》、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罗素的《哲学原理》等书籍。受这些人的影响,他开始对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机制有了浓厚而持久的兴趣。

为了继续他的心理学研究,尤其是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斯金纳在1928年赴哈佛大学专修心理学,师从当时著名的心理学家波林(Edwin Garrigues Boring)。波林当时是美国心理学界的大腕,1928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后来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但是,斯金纳没有对波林亦步亦趋,而是把兴趣投向了刚刚兴起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他继承和发扬了从冯特开始的实验心理学方法,但思考的路径却追随华生,研究的重点是探究人类的行为机制。

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斯金纳一反过去那种杂博旁鹜的作风,虽然他中学毕业时是第一名,又轻轻松松就读完了大学,但他深知自己在科学素养方面的不足。根据他自己的回忆,在哈佛求学期间,“洁身自爱,律己甚严”。他曾为自己制定过一个非常严格的日程表,从早晨6点至晚上9点,他的时间表是按分钟安排的,中间只有15分钟的休息。既不看电影也不听音乐会,更不逛大街,谢绝各种约会,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和图书馆。通过刻苦学习,他于193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由于斯金纳的动物心理学实验没有结束,因此他在博士毕业后留在哈佛大学继续从事相关研究。正是在哈佛的研究,使他创造出了在心理学领域名闻遐迩的“斯金纳箱”。1936年,斯金纳到明尼苏达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和副教授,从事心理学教学。这时,他已经在心理学上显示出了深厚的造诣。1938年出版的《有机体的行为》一书,被后来的学者誉为“改变现代心理学历史的巨著”。然而,当时的美国人,还没有发现斯金纳的价值,他的这本专著,在以后的八年内只卖出去500本。

1944年,斯金纳受聘到军方效力。当时,欧洲战场鏖战正酣,德国用V2火箭攻击英国,而英美尚未研制出类似武器。斯金纳凭借自己的行为研究优势,提出了一个在常人看来是异想天开的计划,具体内容就是训练鸽子为飞弹和鱼雷导航。美国的导弹研发,就是在这种“疯疯癫癫”的思路中起步的。斯金纳利用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把鸽子训练成导航员,用喙控制飞弹和鱼雷。这个实验尽管在演示中效果不错,但是,军方实在对鸽子的可靠性放心不下,所以,斯金纳的项目没有得到资助。不过,斯金纳自己坚持认为,海军后来进行的研究,实际上证明了鸽子计划的可行性。

1945年,斯金纳来到印第安纳大学,担任心理学系主任。1948年,他又返回母校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系的终身教授,从事行为及其控制的实验研究,直到1974年退休。

从印第安纳大学到哈佛大学,斯金纳在心理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根据自己的实验,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学说,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并根据该原理提出了强化理论。这一理论,对管理学中的激励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斯金纳在心理学领域的杰出成就使他获得了多种奖励和荣誉。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金质奖章;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斯金纳的一生是以勤奋著称的一生,一直到1989年患白血病后,他依然笔耕不辍,在逝世前十天,他还在美国心理学协会作报告。甚至在逝世前夜,他仍在撰写《心理学能成为一门精神科学吗?》(Can psychology be a science of mind?)。他一生发表过120多篇论文和19部著作。

构建主义心理学 篇4

1 课程构建

1.1 课程构建理念

课程构建应体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还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协作精神[2]。建构主义理论以“学”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和探索实践的平台,激发其创新思维[3]。因此,本课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强调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

1.2 课程模块设计

1.2.1 学习导航

设置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进度及教师介绍,让学生明确课程的整体结构和学习目标,便于自主学习。

1.2.2 课程内容提供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教学PPT课件及教案,方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1.2.3 实践教学

设置教学大纲要求的医院见习及实习,提供见习和实习内容及相关要求,让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安排与要求。

1.2.4 在线测试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建立试题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阶段测试,检测其知识掌握情况。

1.2.5 资源共享

提供相关教学视频、中英文词汇、急救小知识、章节习题、模拟试卷、学习网站及参考书目等课外学习资源,便于学生延伸学习、拓展能力。

1.2.6 互动平台创建信息公告、师生互动及答疑论坛,实现网络的互动学习。

2 课程应用

2.1 应用对象

二年制护理专业2014级学生。

2.2 教学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学习资源。在第一次课上向学生介绍网络课程的模块组成及使用方法;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开放章节习题或在线测试;医院见习后要求学生在平台上写见习收获或感想,相互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互动平台提出问题,进行师生及生生交流,充分发挥了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优势。

2.3 应用统计

学生对网络课程各模块访问情况见表1。

2.4 应用效果

2.4.1 在线评价

根据刘永福等[4]的研究结果,设计在线评价问卷。学期末让学生对网络课程进行在线评价,有51人参与评价,结果见表2。

2.4.2 学生成绩

二年制护理专业2014级学生在学习中使用了网络教学平台,其期末笔试成绩明显高于未曾使用的2013级学生(见表3),且两个年级学生在年龄、基础课成绩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 讨论

3.1 建设特点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由于案例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5],情景模拟教学法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6]。因此,平台上的教案、PPT电子课件均采用案例导入、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文字、图像、视频灵活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章节习题、模拟试卷及在线测试,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自我检测,找出不足,主动学习。大量的课外学习资源延伸了课堂教学,拓宽了学生视野。论坛、日志等互动平台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总之,急救护理学网络课程的构建是从学生角度出发,方便、实用,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3.2 教学实效

通过学生对网络课程各模块的访问统计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各模块访问率均在10%以上,其中在线测试和资源共享访问率在20%以上。说明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各种资源均有需求,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利用各种资源。而在线测试是在题库的基础上随机组合而成的,学生测试次数不受限,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在线评价可以看出,除能及时沟通、交流和便于自主学习外,其他各条目好评率均在80%以上,说明学生对网络课程整体设计、资源呈现及对学习的帮助均较认可。网络课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能使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而在沟通、交流方面,由于校园网络的限制,学生不能随时进入论坛,及时性较差,也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通过两个年级期末笔试成绩比较可以看出,2014级学生主观题、客观题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2013级,其中,主观题成绩有差异,客观题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客观题以单项选择题为主,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相似,学生关注度较高,同时网络课程在线测试也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考查的是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说明网络课程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3.3 存在的问题

急救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有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1)在教学设计方面,对教师要求较高,还有一部分课程内容未达到建构主义学习要求;(2)学生网络学习意识不强,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学习主动性较差,网络课程利用率有待提高;(3)对实践的指导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的临床实践指导;(4)学校网络服务不够完善,不能实现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及时交流、互动。

总之,急救护理学网络课程从构建理念到应用实效,均体现了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对其存在的问题积极加以改进,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拓展学生学习资源和空间。

摘要:目的 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急救护理学网络课程,以期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方法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Blackboard数字化教学平台上构建急救护理学网络课程,并应用于二年制护理专业2014级急救护理学教学。结果 网络课程各模块访问率均在10%以上;在线评价显示学生对网络课程整体设计、资源呈现及对学习的帮助作用均较认可;2014级学生期末笔试成绩高于2013级,其中客观题成绩两个年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构建的网络课程对急救护理学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急救护理学,网络课程,建构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1]张建欣,许燕.以“学”为中心的内科护理学网络课程构建与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1):136-138.

[2]万紫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4):1044-1045.

[3]赵志清,陈先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对培养护生创新行为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3):752-753.

[4]刘永福,李静辉.网络课程在线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远程教育,2015(8):57-63.

[5]魏志明,王群.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8):597-599.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篇5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构建主义心理学 篇6

关键词:构建主义 数学实验 教学平台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本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体系为培养目标,将构建主义思想融入到数学实验课程中,建立三级教学模式下的数学实验教学平台。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归纳能力和推理演绎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医学数学实验课程的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学建模竞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数学实验课程也逐步走进高校,而作为医学院校来说,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情况不容乐观,有的院校甚至将数学实验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开设的专业一般也是设置在学习较多数学知识的生物工程专业或是信息管理专业。目前,在开设的数学实验课程中,也存在教材不规范、课程没有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学生实习地点不完善等。而对于学生们而言,在进行数学实验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主动性、创新意识

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数学实验课程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思想,对学习的医学知识非常重视,能够主动学习并认真听课,而对于数学实验课程等数学类专业教育课程,本身重视程度不够,本身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在上课的过程中,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主,没有主动去寻求问题的解答,探索数学问题的根源及解决办法等意识。没有将数学的问题建立模型,去用数学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因此很难参与实验,因而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较弱。

2.实践应用能力弱,缺乏专业性指导

数学实验是借助计算机和数学的软件解决实际应用领域的复杂数学问题,而一般院校没有建立专业的数学实验的实验室,只是在上课时间进行练习。也有的院校将数学实验的课程作为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课程,重视竞赛,而轻视课程本身的建设,同时主要针对数学相关专业学生开设,而对于非数学相关的专业,开设的情况不容乐观。因此造成学生应用实践的能力薄弱,缺乏广泛的平时操作基础。学生本身在课后的练习过程中,没有相关的教师给予专业性的指导。

3.团队协作能力弱

进行数学实验的过程,多数是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数学实验的过程。而在实验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会有分工,合作完成一项数学实验的过程。但通过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团队的协作能力较弱,有些同学存在侥幸心理,依赖其他同学操作,组员之间也缺乏沟通和交流,造成实验的结果不理想。

二、构建主义在数学实验课程中的作用

将构建主义应用到数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作用,设置问题情景、建立符合学生学习的数学模型,构建慕课形式的自主学习平台,利用团队协作,建立学生兴趣小组,构建学生会话讨论场景、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增加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从课上、课下和参加竞赛等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的能力等。

三、数学实验课程体系设计

为改善数学建模的教学效果,我校探索出符合本校特点的适合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体系的数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本身基于课程建设体系,提出以下构建思想:

并且以此为契机,创建基于构建主义的课程三级教学平台,具体平台体系具体如下:

1.公共数学课程讲数学实验课程内容的渗透及专业性课程教学

第一级教学体系,将数学实验的课程渗透到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中,将数学实验融入到与数学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中。

在公共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可相应引入数学的软件,介绍软件对其的验证和计算。Matlab软件和Mathematica软件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基础课程中仅仅是理论课程的介绍,以此基础上,在课程中增加一节教师操作实习课程。虽然同学们对软件解题和验证不能够完全理解,但能够激发同学们对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过程中复杂的计算可通过计算机软件几步就可进行解答验证,增加同学们的自信心和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理论课程中,介绍一些数学问题的应用。如傅里叶级数的应用,可用作信号处理,如卫星图像信息、数字通信信息等技术等,将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有趣,提高授课效果。

数学实验作为专业课程加入到生物医学工程和信息管理专业中,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们的层次水平,按照国防科技大学制定的六个层次的实验进行教学。进行基础性数学实验、研究性数学实验、应用性数学实验、拓展性数学实验和综合性数学实验。将教学内容由简单的基础引入,介绍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一些基本命令。验证性实验是通过教师演示,介绍专业的数学软件如何在解决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或统计学相关问题分析,增强其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在学生入学的第三学期开始,进行研究性数学实验,引入构建主义的思想,注重学生自主操作,这部分授课首先由学生讨论分析,建立简单的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的结果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及缺点。从应用性数学实验阶段开始,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根据课程需要,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并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设立小组,通过小组间相互讨论、查阅资料并整理思路,设立实验步骤,确立相关实验方向并验证其实验的可行性。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根据其实验的内容进行总结讨论,加以引导,并扩展思维方向,将数学的问题引入到生活中可涉及的各种问题中,如图书馆建造面积合理分配和太阳阴影面积计算等。

2.广泛开展数学实验课外活动,讲座、培训、兴趣小组、案例分析讨论,参与教学竞赛

在课后,开展广泛而丰富的课外活动,我校根据学生的兴趣成立数学建模社团,社团成员每周固定举办丰富的关于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相关的活动。定期聘请相关专家和教授进行讲座,不仅介绍关于数学实验课程相关的内容,也根据同学们的需要,聘请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介绍相关软件的用法和各种计算机程序的介绍。成立兴趣小组,在建模社团中,几个人自愿组合分组,按照建模小组的要求,一般小组分3~4个人,每两周由社团老师分配给学生们一个案例,首先各个小组组织讨论案例解决方案,并制定实验步骤,明确个人在小组中的分工。在锻炼同学们的协作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他们的相互之间的沟通“会话”的能力。在小组中同学们的主动性和互动能力均得到提高,由教师引导转变为学生自主设计,并最后根据设计出的实验,由一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汇报演讲。这样也锻炼出学生们的临场发挥能力并通过汇报,由全体小组人员讨论该方案的优缺点。这种教学的方式,引入同学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并提高其竞争的意识,增强同学们的成就感。同时,教师在这里起到适当的引导的作用,根据情境,对问题加以引导,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内容是否合适,实验的步骤是否有遗漏,实验的结果是否正确。

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的数学建模竞赛,通过建模竞赛锻炼同学们的实战能力,通过实战演练,增加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其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在比赛中,增加学生们的荣誉感,踏实的工作精神,对所学知识的协调运用等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及小组成员之间信任能力等。

3.课后构建答疑互动平台及自主学习平台、数学实验专门的机房建设

组织教师建立课后QQ群,每周三周六由教师上线进行答疑解惑。并参与建设自主学习平台,构建出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们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制定层层递进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中举出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尽量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使同学们理解更加通畅,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到学习平台中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学习。通过平台的学习,增强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往的数学实验课程都是在统一的计算机机房授课,没有专门机房可供同学们进行练习,学生只在上课的一两个学时中熟悉数学实验课程,为了更好的使同学们在数学实验课程中得到锻炼,我校专门申请专项基金,组建一个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的机房。这样可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练习和数学建模竞赛期间使用。

数学实验课程是高校高等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将构建主义的“情境”“协作”“会话”“构建意义”加入到数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充分锻炼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应用问题能力。通过数学实验课程的三级教学平台的构建,使学习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等,为打造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09):5-8.

[2]左建军,薛朝奎,陈玉霞.应用型本科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6,(01).

[3]张东妮.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高校英语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64-65.

[4]吴晓.大学数学中的数学实验教学[J].大学教育,2014,(05):116-117.

简论心理学的建构主义视角 篇7

建构主义观点增长的表现在其研究角度的增多与地位的提高。现在, 已经需要在不同的建构主义观点中作出区分了。实际上, 不同的人说的是不同的“范式”。曾经有人对建构主义作出了不同的区分, 比如, 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控制论建构主义, 等等。所有的这些范式都反对传统认识论将知识作为是“实在”的客观表征。他们的论证很少直接反对传统认识论的固有概念, 而是用另外的概念和观点去替代原有的理论。建构主义者的“范式”之间也是互相争论的。

建构主义的先锋是恩斯特·格拉斯费尔德 (Ernst von Glasersfeld) , 他的“激进建构主义”仍旧激烈地被人们讨论。以皮亚杰的著作为基础, 格拉斯费尔德尤其关注个人自律和通过反射和抽象建立概念结构。根据他的观点, “真正的”学习要将问题作为“一个人自己的问题”, 作为阻碍一个人向目标进步的障碍。与这种关注个人的看法距离最远的是发端于俄国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角度的建构主义。这种观点强调意识活动中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位置, 并且将学习定义为熟悉文化实践。实际上, 处于对立位置的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 很长时间他们都不理会由他方提出的批评。这种现象就像库恩所称的“范式的不可通约性”。

在这个领域中, 个人的 (主体的) 观点与社会文化的 (主体间的) 观点之间有着一种张力。这种不同范式尚无定论的纷争, 一方面使得在研究中有机会援引不同的观点而不多考虑不同角度的一致之处;另一方面, 近来它促使了整合不同立场的观点的努力。实际上, 在这场争论中基本的问题被人们忽视了。为什么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认识论?在科学和哲学传统中它处于什么位置?

对于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 人们首先应该澄清基本的观念。可以确信, 建构主义并非是相对主义、反实在论。它也不像怀疑主义那样怀疑是否存在一个外在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 大量的建立在建构主义观点上的经验论研究一直明白建构主义的实在论立场。建构主义在其反对长久以来的哲学和认识论传统背景上有一定的说服力。它认为知识不是实在的表征而是建构。但是实际上, 似乎特别难将建构主义与传统泾渭分明地隔开, 因为它的论证几乎总是处在旧的认识论框架内, 它始终没有摆脱主客二分的传统框架, 而这恰好是建构主义竭力想抛弃的。

二、杜威对建构主义的贡献

一位用毕生的时间从事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的哲学家就是约翰·杜威 (1859—1952) 。正如图尔敏在杜威的《确定性的寻求》前言中所说的:杜威的著作“与知识论传统是一个彻底的分离”, 显示出“那个时代几乎不被认可的一种远见、洞察力和原创性”。而且, “杜威的分析并不只是破坏性的。它也扼要地提供了对于‘知行关系’的一种积极的观点。并且, 这种观点也被自然科学本身后来的发展所支持”。[1]在我们看来, 杜威的论证也使得对知识的主体的 (个人的) 和主体间的 (社会文化的) 解释能够在同一个建构主义的框架下考虑。

杜威的著作一方面反对传统的认识论, 杜威将他的批评集中在传统认识论共同的基础上, 即主体与客体、实在与知识、世界与意识的分离。杜威的知识理论表明以往讨论仍然建立在实在和知识分离的基础上。在更大的程度上, 建构主义“范式”仍然与传统的、二元论的框架紧紧连在一起。他的著作另一方面为建构主义知识论打下了基础, 它使得人们能够对激进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的主张进行评价。它除了强调个体知识的“建构”, 而且强调社会知识的“共建”。这使得对知识的主体的和主体间的解释能够在同一个建构主义的框架下考虑。

杜威的认识论一方面突破了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模式。在杜威看来, 认识论所关心的不只是知识问题, 更重要的是认知问题。杜威认为, 传统的认识论在认知问题上是以“知识旁观者”的理论 (spectator theory of knowledge) 出现的。这种认识论主张, 知识是对实在的“静态”把握或关注。杜威指出, 这种认识论在认知上存在两个缺陷:一是认知的主体与被认知的对象是分离的, 认知者如同“旁观者”或“局外人”一样, 以一种静观的状态来获取知识;二是认知被理解为一种认识对象呈现给认知者的事件, 认知者在认识中是被动的。杜威指出, “知识的旁观者”理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在现代科学面前是站不住脚的。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 知识不是某种孤立的和自我完善的东西, 而是在生命的维持与进化中不断发展的东西。杜威指出, 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 而是“探究”的过程。杜威认为, “探究”是主体在与某种不确定的情境相联系时所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行动。在行动中, 知识不是存在于旁观者的被动的理解中, 而是表现为主体对不确定情境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

另一方面, 除了强调个体知识的“建构”, 杜威的认识论述强调社会知识的“共建”, 这使得对知识的主体的和主体间的解释能够在同一个建构主义的框架下考虑, 在研究中为建构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

杜威的著作对“激进建构主义”做出了分析。在我们看来, 激进建构主义的知识理论认为知识是非普适性的、去真理性的, 知识不可能概括社会的法则, 无个体之外的知识。在讨论知识与实在的关系时, 它既没有说明实在与知识的一致得不到证明, 也没有在普遍上承认存在一个外部世界。而是在关于世界是在怎么样的问题上采取了不可知论的立场。即使使用了像“可行性”或“可相容性”这样的概念, 但它应该指出从什么角度说不存在一致, 从什么角度说没有外在的“客体”。在认识论这方面, 杜威的理论提到维果茨基的著作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它没有提供另一种解决方法, 而是对理想激进建构主义的一种补充, 仍是相同的根深蒂固的二元论的传统。维果茨基的著作形成于笛卡儿和康德的认识论成为很多批评的靶子的时候, 笛卡儿和康德知识论的不足在于他们只关注个人意识的自我分析。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分析引发了知识论理论中的社会维度的尝试。维果茨基的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集中于知识获得过程中主体间向度的作用。在维果茨基看来, 知识的获得与环境的内化是相等的。社会建构主义的取向肯定难以包含个人文化的层次性、差异性以及个人成长史对个人认知的巨大影响力。而且, 环境是客观的结构, 外在于独立于内化过程。

面对建构主义令人不满意的状况, 旨在协调激进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建构主义取向的“平衡”方案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知识的个体性和公共性是相容的。杜威既认为知识是人不断发展的活动的结果, 又认为它是一种“公众的”认识论, 是一种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的、公开的求知的方法。通过这种公众的认识论, 在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 人们自然就能够获得共识。由此, 在杜威看来, 知识虽然是每个个体自己从“做中学”得来的, 但在一个民主的环境中, 只要通过理性的、“实验的”方法, 每个个体就一个共同的问题是能够获得同样的解答的, 这个解答也就是公共的、客观的知识。[2]

在解释为什么人类会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时, 杜威的建构主义既没有提出一个客观世界, 也没有假设主体有合适的认知结构。他认为社会互动使得也迫使参与其中的每个人注意其他参与者的贡献。为了能继续这种社会互动, 一个人不能不观察和考虑其他人建构的客体和推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某种东西“在至少两个不同的行为中心被共同地创造出来”。[3]有了这种人类的互动, 就不难理解主观实在的存在对共同理解的可能性不造成真正的威胁。彼此理解还意味着“在共同的追求中客体对双方有共同的价值”。[4]杜威认为为了“在行为上达到一致”, 有必要“达到态度上的相似”。他还认为个人实在也通过在共同的追求中获得同样价值的方式被改变。需要重点指出的是, 虽然行为一致需要个人观点的充分协调, 但是这些观点会趋于相同。人们继续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实在中, 虽然这种实在为了达到行为上可能的一致, 现在已经被完全改变了。杜威认为, “个体通过参与公众交流和社会生活能够渐渐达成社会一致共识”。

三、总结

这种“理论实用主义”主要基于各个范式的不足, 而不是他们的成就。这是一种协调相反观点的尝试。只是在知识与实在、主体与客体对立的二元论的框架中, 这些相对的方面才似乎互相中立, 协调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的取向似乎将两者都包括了。建构主义理论应该能沿着这些线索详细地阐述概念。在这点上, 建构主义理论或许能证明它的成功。建构主义理论能证明没有什么理论比建构主义更加实用和有效了。

摘要: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个体心理主动的建构, 不是被动地接受和吸收。可以被看作一种新的认识方法。建构主义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激进建构主义或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我们将从杜威的认识论观点探讨, 他的认识论打破主客二分的传统模式;除了强调个体知识的“建构”, 而且强调社会知识的“共建”, 这使得对知识的主体的和主体间的解释能够在同一个建构主义的框架下考虑, 在研究中为建构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识论,心理学

参考文献

[1]John Dewey.The Quest for certainty[M].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88.

[2]赵静.试比较建构主义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3) .

[3]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M].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1.

小议《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 篇8

赖希认为法西斯主义是普通人性格结构的有组织的政治表现, 每一个人在性格结构上都具有法西斯主义情感和思想因素。这是赖希运用他的性经济社会学 (建立在马克思社会学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基础上) 对法西斯主义所作的解释。对于普通人的性格结构, 则将其分为三个层次, 其中第二层 (中层) 称为“被扭曲的反常的性格层次”, 即小人精神———既渴望权

赖希指出这种性格结构是几千年的父权制权威主义文明的反映, 是社会条件逐渐影响的结果, 尤其是性压制的结果。因此他说:“人的权威主义结构———基本上是由于性禁锢和性畏惧嵌入性冲动的生命本质中造成的。”“性禁锢大大改变了在经济上受压迫的人的性格结构, 以致他的行动、感情和思想都违背了他的物质利益。”可见, 性压抑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同时, 赖希还指出:“性压抑不仅加强了政治反动势力, 并使群众个体成为消极的和非政治的, 而且它还在人的性格结构中产生第二种力量———一种积极支持权威主义秩序的人为兴趣。”又由此可知, 性压抑与权威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 权威主义最原始最直接的产生原因莫过于来自于家庭, 准确地来说是父权制的权威主义家庭。如该书所说:“由后来母权制革命过程而产生的父权制权威主义性秩序, 由于剥夺了妇女、儿童和青少年的自由, 使性成为商品并使性利益服从于经济, 它便成了权威主义意识形态的首要基础。”父亲的权威主义地位反映了他的政治作用, 并显示了家庭与权威主义国家的联系。那么, 性压抑与这种权威主义家庭的关系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赖希认为, 性禁锢和性衰弱是构成权威主义家庭存在的前提, 是形成下中层阶级人士的性格结构形态的最根本基础。这些性禁锢和性衰弱借助于宗教畏惧被包裹起来, 而宗教畏惧又注入了性犯罪感, 深深地植根于情感之中。性压抑是权威主义家庭的基础, 同样, 家庭又是进行反对儿童和青少年性活动斗争的最好制度。因此, 家庭为儿童提供了适应权威主义社会的重要场所。结合赖希的观点, 既然权威主义社会是借助于权威主义家庭而在群众的个体结构中再生产出来的, 政治反动势力就顺理成章把权威主义家庭当作“国家、文化和文明”的基础来加以维护。

再者, 赖希认为对性活动的压抑还产生了宗教神秘主义, 而法西斯主义又是宗教神秘主义的最高表现。法西斯主义将这种宗教神秘情感与家庭、民族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神秘主义。赖希说道:“宗教所谓的摆脱外部世界的自由, 实际上意味着以幻想的替代性满足取代现实的满足。”宗教神秘主义者压抑自己的性活力, 从而失去了追求现世幸福的能力。但越是无能为力, 越相信超自然的力量, 越追求幻想的幸福。“由于他是一个生物, 在任何环境下都不可能放弃幸福、宽慰和满足, 于是他就寻求幻想的幸福。他可以从宗教压力的前快乐, 即我们熟悉的植物性肉体倾向和激动中得到这种幸福”。因此, 宗教要想维持自己的存在, 就需要一种性焦虑来支撑, 需要靠性压抑来塑造父权制的人的性格结构。

总之, 正是性压抑产生了权威主义的家庭性格, 这种性格与血统观念和宗教神秘主义的结合, 形成了法西斯主义的群众心理土壤。

上文对赖希对法西斯主义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概括。他否定将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归因于希特勒对群众的欺骗, 而从人的性格结构方面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赖希将马克思的社会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 用性经济社会学来重新解释了法西斯主义。他认为法西斯主义是基本生物需要和冲动几千年来一直受到压抑的普通人的非理性性格结构的表现, 进而分析了这种压抑的社会功能, 以及权力主义家庭和教会在其中起的关键作用。在当时的社会, 他对法西斯主义心理结构的探讨, 提供了与传统理性哲学分析的不同思路, 这无异于是一种突破, 也让世人更全面地去分析法西斯主义。他把对法西斯主义的研究从阶级意识层面推进到社会心理结构和社会性格层面, 揭示社会性格和社会结构间的相互关系, 这对分析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从更高的层次上讲, 这种分析社会的方法, 让我们对人类潜移默化的内在性格有更清楚的了解, 从而更好地唤醒每一个普通人, 警惕自身, 认识自己, 阻止这种消极的性格结构的萌生。

赖希在书中的后面几章中, 论述了他所倡导的社会———以自然的爱情、生活必须的劳动和科学的认识为基本生活职能的劳动民主。他非常推崇劳动, 并且是自然的、快乐的劳动。赖希的这种“劳动民主”思想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与以往的民主自由理想和纲领相比, 他第一次提出人类社会的管理来自于一开始发展起来的自然过程, 而不是单单来自于应该创造的意识形态或条件。总体说来, 这反映了赖希对社会的一种愿望及倡导。

从作者的写作手法, 很容易想到心理史学的研究方法———借助与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索人类过去的种种行为, 进而更全面、更深刻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弗洛伊德是心理史学的发端者, 他曾用精神分析学说研究历史人物的行为。赖希作为弗洛伊德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在学术研究方法上难免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因此, 在《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中, 赖希从群众心理剖析法西斯主义沉渣泛起的原因, 这个角度上, 无异于掺杂了心理史学的研究方法。通读全书, 会发现赖希过于依赖“性压抑”理论, 抹杀了法西斯主义本身的阶级性质, 把一切灾难的根源都归根于群众的性格结构之中。这又陷入心理史学的弊病当中, 缺乏对历史的全局性观点。另外, 赖希夸大了人的心理状态的作用, 忽视人的行为还应受阶级、宗教信仰、社会环境、个人特殊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历史的因素不能只是单一的。

赖希为了论证法西斯主义由人固有的非理性性格结构造成的, 提出:“把这种成功归因于政治上的欺诈, 就会同自由的基本观念发生矛盾, 并在实践上排除社会革命的可能性。应该回答的是:为什么群众在政治上允许自己被欺诈?群众有评价各个政党的宣传的能力。他们为什么看不出, 希特勒在向工人许诺要剥夺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同时又向资本家许诺将保护他们的权利。”然而, 试想一下, 战争、经济危机使得民生凋敝, 这时, 有某个人或者某个集团高声呼喊承诺说:“跟着我一定会有好日子过。”这时, 在绝望中挣扎的人们, 忽然发现有一只救助的手伸过来, 让他们看到一丝曙光, 又有谁不愿相信希望在明天呢?群众愿意去相信希特勒, 从心理层面上, 自然离不开内在的性格结构的作用。但同样少不了这个政治集团籍以激发这种潜在的性格结构的各种手段。法西斯主义的产生, 不单单只是普通人的非理性性格结构造成的, 它需要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 多种因素作用而成。赖希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 很多时候过于片面与绝对, 并且得出的很多结论缺乏充足的事例依据。针对书中的部分问题, 容易让人对作者的观点顿生疑惑之感, 难免给人以武断和牵强附会的感觉。

对于“性压抑”, 赖希将其认定为罪恶之源。他认为只有摆脱了性压抑才能实现社会的解放, 但是对于如何实现这种解放, 赖希却无更多论述, 这正体现了赖希论述问题的偏激性、片面性。如书中译者于序言所说:“赖希的悲剧性就在于, 他提出并研究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 但由于基本立场的错误, 总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上文提到赖希推崇劳动, 与之相反的, 赖希强烈反对一切政治, 把政治和劳动对立起来。他说:“劳动民主主义者认为, 政治在本性上是而且一定是不科学的, 也就是说, 它是人类无能、贫乏和压抑的一种表现。”“二十世纪以其惨重无比的灾难标志着一个新的社会时代的开始, 即摆脱政治。”赖希直接呼吁打倒一切政治, 却忽视了政治对维系与组织国家社会各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他片面地认为消灭政治就能消灭法西斯主义, 从而实现理想的劳动民主, 这是不切实际的, 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 赖希所倡导的以自然的爱情、生活必需的劳动和科学的认识为基础生活职能的劳动民主, 也只能是他自己心中的“理想国”, 这种具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并不具太大的可行性。

“爱情、劳动和认识是我们生活的源泉, 它们也应该支配我们的生活。”这句扉页寄言, 很好地寄托了威尔海姆·赖希心中的美好理想, 也直接道出了作者于书中后部分的倡导。与以往着重于阶级意识的分析方法不同, 赖希从人的性格结构出发, 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阐释了法西斯主义的产生根源。不可否认, 赖希的这一分析方法于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是创新的、具有突破性的学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风靡西方世界的学生造反运动中, 很多学生把他关于社会性压抑的标志画在大学墙壁上, 更有甚者将其奉为“西方性革命之父”。

然而, 历史是客观的、唯物的。赖希过于强调人的性格结构的作用, 却忽略了法西斯主义的阶级性质, 从而“把群众推到了历史的审判台上”, 忽视广大人民群众“埋葬法西斯主义”的伟力。此外, 他不顾“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一基本道理, 由此得出了“打倒一切政治”的结论, 自然而然地, 他的劳动民主的理想就流于空想, 更谈不上战胜法西斯主义。

毋庸置疑, 赖希对于“自然的爱情、生活必需的劳动和科学的认识”的倡导在历史观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该书对于群众性格结构的分析对后世也具有相当大的启发。然而, 这些并不能遮盖住赖希某些观点的偏激、片面性。

参考文献

[1]威尔海姆.赖希著.张峰译.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重庆出版社, 1993.

[2]仰海峰.权威主义社会性格与法西斯主义思想的心理基础.东岳论丛, 2009, VOL30, (1)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篇9

什么叫和谐?就中国文化的解释, “和”即和睦之意, 含有和衷共济, 政通人和, 内和外顺等意蕴;“谐”即为相合之意, 强调顺畅, 协调, 力图抵触冲突。因此“和谐”就是和睦协调之意, 即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统一, 协调, 调和。孔子主张:“以和为贵”,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和谐社会强调”天人合一“, 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与环境的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更明确地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全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校园, 旨在学校协调, 均衡, 有序的发展。校园和谐主要体现在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 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的态势, 主要表现在校园组织结构各要素的和谐, 教育环境的和谐, 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的和谐。在自我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以及学校主体与学校发展, 学校环境之间的和谐。和谐校园要求学校结构, 质量, 效益, 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发展是和谐的。总之, 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 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和谐。

二、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使然

和谐社会的主张和设想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 我国的老子, 孔子和庄子都曾提出过构建和谐社会的的设想, 西方学者柏拉图也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不仅在 (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及他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中都曾提到:“社会和谐”。而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连续用了几个“全面”, “自由”即“和谐”来描绘高级社会形态。因此, 构建和谐社会, 即是对人类传统文化的吸取,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更是社会进化的应然。

由此, 2000年党的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 就明确提出要使“社会更加和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又一次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2004年年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2007年, 全国人大, 政协“两会“的委员, 代表们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可见把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视为时代的主命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是我们党从去哪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来一向重大任务,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 实现了由原来的经济, 政治, 文化三位一体, 扩展为目前的经济, 政治, 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飞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的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理想社会。唐玄宗创建了开元之治, 既繁荣达到了鼎盛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 追求的也是一种理想社会。这种理想, 不是像费尔巴哈的空想社会, 而是人类高级社会的必然。这种理想只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识, 构建和谐社会就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一个理想的社会一定能够实现。

高等院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又是社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整个社会体系和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撑, 理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大的建设性作用。因此高校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把构建和谐校园作为一项重要的紧迫的任务来完成。

三、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应然

显然, 学校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 注重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尊重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 以生为本, 依法治校, 民主管理, 教育公平, 风尚正义, 诚实守信, 互助互爱, 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科学而规范的运转学校的管理机制, 达到校园安定团结管理有方运作有序。高等教育各主体之间以及各主体之间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在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 创造教育发展和教育环境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学府的校园是以培养和谐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 以师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为目标, 以和谐校园育人为阵地, 使各种教育子系统以及各要素协调有序的运转, 整体科学规范化, 从而形成教育合心, 合力, 文明向上, 竞争创新, 体恤包容, 师生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安全稳定, 和谐相处, 政通人和, 形成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

小康社会共有四个目标, 即国民生产总值的目标, 民主完善和发展的目标, 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其中把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目标提到空前的位置, 其内容是健康素质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并列起来, 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诚然, 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也是教育的组成部分, 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思想道德教育, 因此, 和谐校园的目标既要符合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又要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 既要把和谐校园看成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 又要把构建和谐校园看作是自己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明确学校的发展, 进行合理的定位。有些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意识匮乏, 一味的追求上一流, 全世界100所一流大学, 中国的北京大学排名第14, 香港大学排名33, 美国的哈佛大学排名第一, 哈佛大学于1636年成立, 培养36位美国总统, 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30位普利策获得者, 这样的大学要学, 但很多学校是望尘莫及。我们要根据校情去定位, 不管是一流的大学还是一般学校, 在学校定位时, 必须把构建和谐校园写进去,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 并摆正目标距离和速度的关系, 掌握好发展的节奏。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环境, 高校的和谐有赖于的社会, 社会的和谐须臾离不开高校的和谐, 高校和谐推动社会和谐。当前社会上的贫富差距, 区域发展的差距, 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矛盾等等必然要在学校中反映出来, 且已经给大学的校园带来了不和谐。而且有些高校在过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盲目扩招, 贷款征地等问题所引发的矛盾显现出来。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特困生读书难的问题, 师生心理障碍问题, 离退休人员的待遇问题, 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大学生不正常死亡的问题, 教师津贴分配不均的问题以及学校教职工职称评定问题, 都已经成为影响当前高校稳定的热点, 难点, 焦点。构建和谐校园, 说到底就是要关注和解决这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正确引导和处理好各种矛盾,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依法治校, 民主治校, 统筹兼顾, 兼容并蓄, 各得其所, 从而促进不同利益群体互相协调, 营造良性互动的环境, 形成平等友爱氛围, 融洽和谐校园的人际关系, 达到变革中的和谐, 发展中的和谐。

高校是人类文明传播的摇篮, 社会越进步越和谐。因此高校理应是和谐的摇篮。高校是培养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基地, 大学生是未来经济, 社会的建设者, 是新一代先进文化的继承者, 实践者和创造者, 理应率先做和谐的楷模。对于上述学校显现的不和谐现象和矛盾理应正确引导, 兼容并蓄, 妥善处理, 自生自灭。校园的人际关系应该是相互团结, 相互友爱, 相互信任, 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 相互协调。

和谐是高级社会的象征, 和谐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高级社会对人的要求是高标准的。如人的道德水准, 医疗卫生水准, 科

试论如何上好健美操课

刘玮1王志敏2 (1.2.辽宁省沈阳建筑大学体育部110168)

健美操课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过程, 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通过课堂教学, 可以使学生获得健美操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身体技能、身体素质, 改善身体形态;培养审美意识和综合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健美操课的类型, 学校健美操课根据其内容、性质分为健美操理论课和健美操实践课。

健美操实践课是通过身体练习, 使学生掌握健美操动作的方法、要领及教学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塑造健美体形;增强各种身体素质等。在实践课教学中, 贯穿理论知识的讲解, 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加快动作技术、技能的掌握, 教法的掌握;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健美操课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 缺一不可。在这一系统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教师和学生, 此外, 教学的物质装备也是上好健美操课的重要条件。

一、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 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 对教学工作要精益求精, 要把健美操教学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紧密结合起来。要站在历史的高度, 审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苦练基本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 全身心投入到传授健美操知识、技术和技能中去。

(二) 教师要热爱和了解学生

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自己全部的心血灌注到学生身上, 既要关心、信任、尊重学生, 又要向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不断进步。热爱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 比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健美操的认识、学习能力、个性心理特点、对健美操的要求和建议等, 有利于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健美操课的过程中进行调节与控制。

(三) 教师要精通业务

教师要不断学习, 要具有扎实的健美操理论知识, 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知识, 并及能时将这些新的思想、新的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去, 使健美操教学既符合时代发展, 又具有科学的依据, 从而不断提高健美操课的教学质量。

(四) 要有求新意识和独创精神

不断创新是健美操课取得良好效果的条件。教师不能满足已有的成绩和经验, 不能墨守成规, 要敢于在实践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技术、新的动作、新的方法和手段。要善于吸取不同意见, 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五) 教师要有健美的体形和充沛的体力

健美操是一项艺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 教师的体态、体力、仪表等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因此, 教师不仅示范动作要美, 而且体形也应保持健美。健美操课的教学特点是教师的示范量大, 许多练习需要教师的带领, 体力消耗较多。不仅如此, 教师还要以表情、情绪来感染学生, 如果没有好的体力, 将不能胜任健美操的教学、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健美操锻炼, 因此良好的体力是完成好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 学生应把所学习的健美操内容作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技文化水准, 社会和谐水准, 环保意识水准, 健康长寿水准等等都要用高级社会的标准来要求。高校是教育人, 培养人, 营造高水准的重要场所。所以, 我们要不懈地努力, 共同营造理想的社会!目前, 我们要响应中央的号召,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 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尊重教师, 关爱学生,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构建和谐校园, 办人民满意的校园。

储备, 为从事健美操教学工作和以健美操为手段进行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中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 自觉、积极地学习健美操的知识、技术、技能, 培养自己的能力。

(二)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不同, 在学习健美操技术动作时会产生差异。因此, 基础较差的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学习, 刻苦进行练习, 使自己跟上教师的进度, 保证课的整体质量。

(三) 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是造成学习成绩出现差距的原因, 对待能力差的学生, 一方面教师应采取适当的策略, 另一方面学生要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进行分析, 找出不足, 提出改进方案。无论在学习健美操的技术动作中, 还是在学习理论知识中, 都要求自己多看、多想、多分析, 并用文字将其记录下来, 结合实际加以运用, 以此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 可以变换方式进行学习, 最终找出适合于自己学习的方法, 使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四) 教学中学生要互相帮助, 取长补短。健美操基础较差的学生应主动地向基础好的学生学习和请教, 基础好的学生应耐心地辅导这些学生, 使他们和自己一同进步;课堂上学生要积极思考, 敢于提问, 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 发表自己的意见,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好地上好健美操课。

三、场地、设备是上好健美操课的保证

健美操教学目的、任务的实现和教学内容的实施, 必然要求具备最基本的物质设备条件。为了更好地从事身体练习, 学生也应做好自身的物质准备。

(一) 健美操课最好在木质地板或地毯上进行, 尽量不要直接在水泥地面上进行, 否则长期的练习可能对身体的关节、软组织等造成冲击, 导致损伤。

(二) 练习健美操应在光线明亮的场地进行, 以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

(三) 健美操通常都是伴随着节奏感很强的音乐进行, 所以良好的音响设备是必要的。一般要求声音纯正、效果好, 并应配备便携式无线麦克风。

(四) 有条件的学校和健身场所最好配备录、放像设备, 供播放健美操教学影碟或闭路电视节目, 也可在锻炼者练习时同步播放教师和学生的练习动作。

(五) 进行健美操练习时, 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暖条件,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湿度应保持在50%~60%, 温度要保持在18~25℃之间。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

(六) 健美操课可以根据需要配备垫子、哑铃、橡皮筋、实心球、踏板及联合练习器, 并保证一定的数量, 便于组织教学。

(七) 健美操课上学生要穿运动服, 最好穿健美操服;同时要穿适宜的运动鞋、运动袜。

(八) 健美操练习场所应配备领操台。

领操台的面积和高度应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一般来说, 领操台的面积应以教师自如完成动作为原则;领操台的高度应以教师能清楚地观察到练习区域内每一位学生的动作, 以及不同位置的每一位学生能清楚地看到教师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为原则。

(九) 镜子是健美操练习场所必备的基本设备, 主要用于教师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和学生自己观察动作。

一般来讲, 壁镜的高度应在2米以上, 宽度最好能贴满一面墙。镜像要清晰、不变形。

总之, 教师、学生、场地设备是上好体育课的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条件。

摘要:中共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 和谐高校在办学中合理定位, 合理规划, 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张文忠:“维护高校安全稳定, 促进和谐校园”保卫学研究

[2]“评论员构建社会文化和谐校园”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3]洪韶光“21世纪新概念”老同志之友

[4]钟忠昆“试论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儿童观述评 篇10

一、旧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的儿童观简述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以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的论文, 宣告长期以来专注意识研究的传统心理学破产, 一种新的以外显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诞生, 即行为主义心理学。

1. 否定遗传、本能, 坚持儿童的“习性论”

在行为主义崛起的几年里, 华生对本能的看法存在着巨大的转变。“1914年, 本能在他的理论中有着突出的作用。但到了1919年, 华生却认为本能存在于婴儿那里, 习得习惯很快就取代了它。到了1925年, 他完全抛弃了人类本能的观点, 主张只有一些称作本能的简单反射, 而没有复杂的、天生的行为模式。”[1]他认为, 我们经常称之为“本能”的东西大多是训练的结果, 且心理学也并不需要本能的概念, 并得出了以下结论“我们并不曾遗传才智、才能、气质、性情及特性那些东西, 那些东西都同本能一样, 是由学习而得来的, 且大致是在摇篮时代学得的”[2], 即在旧行为主义心理学眼中人出生就如同一块白板, 不存在遗传也不存在本能, 同时儿童大抵是不成熟的、是贫瘠的, 除了从遗传而来的身体结构之外, 空空如也等待别人灌输知识、技能、情感等。

2. 持“分子式行为”, 否定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持环境决定论

旧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从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意义上客观的、可观察的行为, 即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该反应系统中刺激—反应的连接是行为的基本单位, 其中刺激是指环境中的任何客体或有机体的内部状态, 反应意指由刺激作用于有机体时随时准备引发的一种固定不变的活动 (肌肉收缩、腺体分泌) 。因此, 旧行为主义者关注的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特定反应, 有着明显的起点和终点, 且行为仅仅涉及整个有机体, 并不应强调意识等在行为中的作用。同时, 旧行为主义者认为刺激—反应之间不需要任何间隔时间, 且不同情境下的相同刺激会即刻产生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反应。

华生依据其分子式行为观, 指出不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这一机制建立起来, 因而得出婴儿可以任意塑造的论断[3], 将儿童简化为一架被动地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行为反应的机器, 忽视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华生曾声称“给我一打健全的、没有缺陷的婴儿……也可以把他训练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4], 由此可以看出, 旧行为主义者眼中儿童行为的形成完全依赖于刺激和反应的被动连接, 儿童只能对环境的刺激做出回应, 而自身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却很弱。这无疑片面夸大了环境、教育的作用, 忽视了儿童意志的自由和主观能动性。

3. 否认语言和思维的区别, 抹杀了动物与人的区别

以华生为代表的旧行为主义心理学否认意识代之以行为为研究对象, 否定内省法代之以客观的观察法。[5]因此, 思维过程能否归结为可观察的客观现象俨然成为行为主义走向严格的客观心理学道路上的重大问题。华生据其机械行为观主张语言是一种动作习惯, 主张“思维外周论”, 因而进一步认为语言和思维没有根本区别, 都同属于言语习惯。换而言之, 言语是外显 (出声) 的言语习惯, 而思维则是内隐 (不出声) 的言语习惯。

众所周知, 思维是人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 行为主义将人的思维依据其机械行为观简化为刺激—反应, 并将其和语言归于言语习惯。如此, 不仅否认思维与言语的根本性区别, 同时还降低了人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地位, 使之与动物别无二致。华生认为“行为主义是二十世纪头十年期间研究动物行为的直接的结果”[6], 可行为主义的目的是为了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不可否认, 华生前期对动物的研究对推动行为主义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且人与动物之间确实存在许多共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无视差异, 在人与动物之间划等号。纵观其上, 不难看出行为主义者否认思维的特殊性, 混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 无视人与动物的区别。

4. 情绪

华生力求将有机体的所有反应客观化, 在将语言和思维作了行为主义的论述之后, 又将情绪这一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有机体特定刺激下的某种特定的反应, 并对婴儿进行实验研究证明了情绪的形成与消退。华生将情绪定位为一种涉及到整个躯体的深刻变化, 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系统变化的模式反应。[7]通过许多实验研究发现, 在新生儿身上可以找到由特定刺激所引发的三种原始情绪:爱、恐惧、愤怒, 并论述了以上三种原始情绪在通过条件作用的基础上产生更为复杂的各种情绪。

情绪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性, 因此行为主义研究情绪行为的对象就必将是人, 且为明晰成人情绪反应的复杂性不得不从发生的角度研究儿童。华生以儿童为研究对象, 利用客观操作的物质环境下的特定刺激进行情绪行为实验。在一定的程度上表明, 行为主义者从对动物的研究转为对人的研究, 从人身上得到的研究成果递推于人的身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实际上, 人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多变的, 其在单一背景下研究, 结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再者, 以身心不完备的婴幼儿作为实验对象, 并对其造成巨大影响的做法严重违反了实验的伦理性原则。

二、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斯金纳的儿童观简述

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大约10年中, 旧行为主义由于华生刺激—反应公式过于简单, 只能研究如感觉、动作等低级的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内部酝酿着一种变革, 并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正式形成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1. 新行为主义者未公开否定遗传, 并提出了“遗传环境”概念

斯金纳承认先天行为的存在, 认为先天行为是遗传列联的产物, 并具体分析了有机体的强化性列联和生存性列联。其中, 生存性列联即人类的遗传禀赋, 强化性列联即习得行为。并在其论述个体行为的形成与维持的过程中, 两者都提及到, 只是更加强调环境的作用。即表明新行为主义者不再持“白板论”的儿童观, 表面上也不再持环境决定论观点, 这应算作是对旧行为主义的发展, 可也并不意味着改变了华生所提出的环境决定行为的基本观点。

深受华生影响的他以另一种方式响应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即将先天行为被认为是环境的另一种形式 (遗传环境) 决定的。斯金纳将遗传也归结于环境, 从而成就其环境决定论观点。斯金纳借以“玩弄”概念的方法来挽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旧行为主义, 实质上却并未有所革新, 但值得欣喜的是新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儿童不再是一张等待被涂抹、填充的白纸。

2. 新行为主义承认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存在, 同时承认人具有自我认知

斯金纳说过:“一门恰当的行为科学必须考虑在有机体皮肤内部的活动”[8], 即说明新行为心理学承认这些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不仅存在且可以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 (虽然斯金纳并未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斯金纳虽承认人具有自我认知, 但反对内省法的他却认为人不能准确报告自我认知的内容。新行为主义虽承认人具有自我认知, 能够认识自己, 但同时又认为人是无能的, 不能准确报告出自我认知。

3. 新行为主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

新行为主义者同旧行为主义者都认为遗传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是最小的, 人类大部分行为是习得的。斯金纳分析了条件作用之下的两种行为, 一种是应答性行为, 即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另一种是操作性行为, 即受到强化而形成的, 是操作的效果而引发的。斯金纳持第二种行为观, 认为环境决定的选择性相互作用, 否认行为主体内在的某种意图, 仅仅注重于行为发生密切关系的环境条件。

不难看出, 斯金纳并未公开承认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 且将内部状态归结为伴随行为出现的附属现象。但斯金纳反对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 在其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中, 要求当儿童做出一个符合期望的行为时呈现一个积极刺激或者撤消一个厌恶刺激, 儿童的这种行为就会再次出现, 反之则不同。同时, 斯金纳主张行动的主动控制, 主张强化反对惩罚。可见, 新行为主义眼中的儿童是有生命力的, 至少其认为儿童是有主观能动的个体。

三、新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班杜拉的儿童观简述

20世纪50年代, 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严格的环境论和人与动物的观点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反对, 同时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崛起使得过去为行为主义所拒绝的意识、思维、记忆等概念再次成为心理学的合法研究对象。在这种境况下, 以班杜拉、罗尔特、米契尔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观点的前提下, 大胆吸取了认知主义心理学中一些合理的观点和成果, 新的新行为主义应运而生。

1. 新的新行为主义辩证地分析了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关系

班杜拉认为机体具有先天皮层结构和感觉—运动等生理特征, 这些生理特征的不同导致个体在行为上的不同。因此, 班杜拉认为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习得因素共同决定着行为, 但后天习得因素在其中占主导作用。[9]可以看出, 新的新行为主义既不持旧行为主义“白板论”的观点, 也不持新行为主义“遗传环境”的概念, 而是认为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着人的发展, 这无疑较之前有很大的进步。

2. 新的新行为主义否定环境决定论, 坚持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观

新的新行为主义者班杜拉在否定前期行为主义强调环境是行为的唯一决定者的基础上, 提出了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的观点。该观点具有两层含义:其一环境对行为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二这种影响作用是潜在的, 只有环境和人的因素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该论断表明, 新的新行为主义者看到了在行为前后环境因素仅起着潜在的可能性, 要想环境的影响作用成为现实就必须考虑人自身对其的选择、组织和加工。

3. 新的新行为主义强调自我调节是行为的中介

班杜拉否认行为主义片面强调环境决定行为的机械观, 主张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承认人也能主动调节改造环境, 肯定了人的内在动力和个体能动性, 强调自我调节是行为的中介。其自我调节是个体、行为、环境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换言之自我调节不仅是个体对行为的调节, 同时还需要个体对行为调节的思想、情感等被旧行为主义排除在外的东西进行调节。其儿童观是儿童再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的动物, 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能自我调节行为和改造环境的独特个体。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的评价

如何评价行为主义往往毁誉不一, 一种看法认为行为主义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另一种则认为其毫无价值。面对这褒贬不一的评价, 对行为主义儿童观的评价应从客观立场出发, 既看到受当时社会科学发展限制之下其儿童观的进步之处, 又要看到其儿童观较之当代儿童观的不足之处。

1. 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的进步之处

(1)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丰富了研究领域。首先,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动物心理学的发展, 且有望使得动物心理学合法化;其次,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极其重视对动物学习的研究, 且力图用动物研究得出的规律来说明儿童的学习规律, 在当时还找不到合适的研究儿童学习规律的情况下, 通过先研究动物来推进人类学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意义。

(2) 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处于不断吸收、融合、进步之中。首先, 研究从动物到人的变化, 说明行为主义者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的进步发展逐渐意识到人与动物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动物的研究不能简单机械地推广到人, 人除了具有动物所具备的特性之外还具有其特有的东西;其次, 行为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排除意识到排斥意识到承认研究意识是其儿童观演变的基本前提, 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是确立人独特性的前提, 也是心理学科学化的过程;最后, 行为主义者后期从实验上证实, 儿童是具有自我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 这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是最难能可贵的, 尤其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仍然需要这样的儿童观。

2. 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的不足之处

(1) 陷入了生物主义。早期行为主义者主要以动物为研究对象, 在继承进化论思想的基础上, 肯定了人与动物的相似性或相同性, 忽视了人是社会历史的存在物。将研究猫、白鼠、狗等动物而得出的研究成果推广到人类, 以期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从而混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 抹杀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2) 否认或轻视遗传的作用。各时期的行为主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否认或轻视遗传在儿童行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因而陷入了环境决定论。从而使其儿童观陷入洛克的“白板论”, 认为儿童是不成熟的、是贫瘠的, 除了从遗传而来的身体结构之外, 空空如也的如同容器一样等待别人灌输知识、技能、情感等。

(3) 主张客观主义, 否认意识与行为的差别。行为主义者力图将心理学构建为像生物学、物理学那样的自然科学, 从而要求仅以外显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摒弃内隐的心理和意识。与此同时, 也贬低了作为有机体的人在心理和行为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处于被动状态之中。

(4) 主张机械训练, 否认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行为主义否认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存在一定的差别, 但早期行为主义者大都将儿童当成是接受的容器, 忽略儿童自我学习的意愿。因而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眼里, 儿童是完全被动且与动物无异的个体, 只要精心设计控制的条件便可以“创造”出符合要求的人与行为, 完全否定了儿童的意志自由和主观选择, 儿童被看成是接受机械化操作的物体。

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 儿童观也是一个社会建构的结果, 儿童是生活在社会变迁中的、社会结构特定设置中的、特定环境境遇中的儿童。[10]因此, 一个时代或一个理论流派的儿童观并不是永恒固定的,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的, 是特定阶段的儿童观。现在的儿童观可以对行为主义儿童观进行批评, 但儿童观的科学化不能绕过这个过程, 因此对行为主义儿童观的演变进行客观的分析, 对于认识儿童和为儿童创造美好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自行为主义心理学问世以来, 学者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行为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广泛、全面的研究, 但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儿童观的研究较少。笔者在文中通过对旧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的儿童观进行述评, 以期勾勒出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儿童观的大体框架。

关键词: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

参考文献

[1][美]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M].郭本禹,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4][5][7][9]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美]E.G.波林.实验心理学史[M].高觉敷,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6]李阳, 肖雯, 李晓军.心理辅导三大理论之人性观之剖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7 (2) .

[8]乐国安.从华生到斯金纳——新老行为主义者的比较[J].外国心理学, 1982 (2) .

构建主义心理学 篇11

关键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马克斯·韦伯

一、前言

作为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伦理学家,马克斯·韦伯一生致力于经济伦理价值的研究,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马克斯·韦伯深入分析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动力,并介绍了其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联。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建设中,必须在相应的伦理价值支撑下进行,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全面解决经济林伦理失范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象,鉴于此,下面结合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深入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影响。

二、马克思·韦伯的经济伦理观解读

(一)经济伦理观的精神实质。社会政治组织、宗教思想和经济基础为促使资本主义兴起的主要因素,这点在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得到明确的说明,且认为经济因素受非经济因素决定、理性经济活动被非理性因素决定以及新教伦理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等。除此之外,马克思韦伯认为经济模式背后包含一定的精神力量,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也就是决定经济模式成败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同时,也就是这种无形力量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向前发展。资本主义精神对近代资本主义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属于理性的资本主义形式,受新教伦理影响。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资本主义精神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节制有度、勤奋节俭、精明强干、讲究信用,将全部身心投身到事业中去,并意犹未尽。第二,劳动为人们的天职,不管一个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负责一定的义务和职责;第三,获利为人们生活的最终目的,但不是人们幸福生活的手段。

(二)经济伦理观的现实意义。马克斯·韦伯从新教伦理方面解释了勤奋、俭省、守信和节欲等精神为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指引人们从道德和伦理两个方面很好的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包含一般市场经济的属性,同时,还包含市场经济的特性。相比于新教伦理,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观念具有大量的封建意识,缺乏理性潜能,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社会生产能力,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伦理道德和法律这两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的体系发展较慢,使得市场经济中的某些部分丧失道德规范,出现卖假、作假和失信等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的发展,因此,价值体系建设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影响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态势,不管是国民经济水平,还是人民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拜金主义、道德沦丧、奢侈腐败等现象也越来越多,从而引起各种社会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资本主义市场进行分析,结合其成功经验,构建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资本主义的兴起在于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组织、宗教思想,西方资本主义是在三者的交互影响下出现的,马克思·韦伯认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新教伦理的作用,马克斯·韦伯提出不管是哪种经济模式,其背后都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资本主义中,其发展的精神力量就是资本主义精神。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有很大的差别,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极大的差别,它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同属性,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市场经济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经济类型,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时,必然会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初期,由于市场本身的不完善及弱点,使得各方面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政治主张、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引起了一些见利忘义、国家意识减弱、道德失范的现象,西方资本主义精神对社会主义精神伦理价值体系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限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需要遵守自由、平等的原则,所谓的自由是指人们的一种基本需求,同时,也是人们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在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这也是人们自由实现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精神因素。所谓的平等是指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价值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在给予人们经济领域自由和平等权力的同时,应遵循相应的伦理道德原则,为平等自愿感形成的社会条件。

(二)构建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坚持继承与创新,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应该先对一般的市场经济伦理价值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借鉴一般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养分,指导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建设。此外,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开拓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评判经济行为的伦理标准,从而全面调动劳动者的了伦理道德观念。第二,注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而这些伦理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如传统文化中的勤劳、敬业、节俭、诚信等优秀美德,对于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五、總结

在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对资本主义及其精神有深入的介绍,通过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能全面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影响,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璐璐.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8):23-24.

[2]吕洁,戴溥之.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与我国市场经济伦理价值观——读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00-102.

[3]姜莉莉.反思与重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思考——读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启示[J].学术交流,2011(6):82-84.

[4]郑祥福,徐正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重思——源自M·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6-62.

[5]王美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兴衰的思考及启示——从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到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2):104-108.

构建主义心理学 篇12

萨蒂奇在1968年《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中对超个人心理学概念做了最早的定义:他说:“超个人 (或第四势力) 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正在形成的一种势力的名称, 一群心理学家和来自其他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对人类的终极能力和潜能问题感兴趣, 但这种问题无论在‘第一势力’即实证主义或行为主义、‘第二势力’即经典精神分析那里, 还是在‘第三势力’即人本主义心理学, 都没有得到系统的考察。正在形成中的‘第四势力’, 即超个人心理学是关于如下主题的科学研究和负责任的实践活动:成长、个体和种系的元需要、终极价值、统一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入迷、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其快乐的境界、神奇、终极意义、自我超越、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体与种系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的人际知遇、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大限度的感性觉知、反应和表达, 以及一些有关的观念、体验和行为。”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其理论产生是出于反击当时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派, 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在这些心理学中, 作为心理学核心的人的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正确阐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19世纪末狄尔泰和韦特海默的传统, 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 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等, 故在西方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中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布根塔尔等四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公认领袖和主要代表, 其主要观点是:

(一) 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 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

(二) 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 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

(三) 坚持以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 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四) 坚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内容, 强调实施心理治疗、教育改革、犯罪防治和社会改造。

在这种形势下, 以人为本、注重研究和开发人的潜能的超个人心理学的产生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对主流心理学科学主义传统的一次重大变革, 又是促进心理学回归于人性科学的一种理论思潮”。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超个人心理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哲学基础方法论和研究对象的确定为超个人心理学提供理论依据

超个人心理学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 在宏观的理论思想方面, 超个人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例如在哲学基础方法论、对人的本性的看法等方面, 二者都有很多共同的语言。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方面继承了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传统, 反对禁欲主义, 主张以人为本, 强调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使人得到充分发展。同时,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 人的存在价值, 主张以人为本、高扬人的个性, 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中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是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发展主题的重要心理学来源

自我实现心理学所倡导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人类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有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种需要的满足都会带来幸福感。越是高层次需要得到满足, 产生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烈、越深刻。

当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适当满足以后, 人就会进入人生的至高境界———自我实现的美妙幸福状态。这种状态又叫做“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有19个普遍特征, 其中包括暂时性的时间和空间定性失调, 强烈的奇妙和敬畏的感觉, 极度的幸福, 以及在宏伟的宇宙面前抛开畏惧和防备。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理论较系统地论述了个人成就的体验, 是超个人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源泉。超个人心理学家继承并发展了马斯洛的观点, 认为个体的心理和精神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发展阶段实现的,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 个体对自我的概念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同时, 个体还能借助高峰体验预见在这个阶段之后的未来发展。

(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特质理论是超个人心理学性格特征主题的重要心理学来源

根据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对人格的多年研究, 我们认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的15个方面的特征, 应该可以看成健康人格的积极人格特质。它们是:对现实的更有效的洞察力, 对于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行为的自然流露, 以问题为中心, 超然独立的特性, 对于环境的相对独立性, 欣赏的时时常新, 较多的高峰体验, 深沉的社会情感, 精粹的私人关系, 民主的性格结构, 区分手段与目的, 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创造力, 对文化适应的抵抗。

(四)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及方法论为超个人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创新奠定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布根塔尔等人提出了人性本善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受辅者中心治疗法和教育改革论;为超个人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反对心理学中僵死的方法论和实验主义, 主张对研究方法采取开放、兼容和综合的态度反对心理学刁形洲, 的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 主张突出人的主体和主观的作用, 实现实验和经验两种范式的统一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主义, 强调整体分析的方法论的意义。也为超个人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创新奠定基础。综上所述, 我们在论述超个人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概论的基础上, 阐述了超个人心理学的的重要理论来源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四、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展望

超个人心理学从建立之初, 就力图整合心理学的各派力量, 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和手段对要研究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的全面讨论。它甚至也提出建立科学的超个人心理学的设想, 这种设想的内涵就是要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这种研究范式具有强烈的整合观, 具有深刻包容性, 也代表超个人心理学的一种学术追求和理想。超个人心理学不但以其整合性的研究取向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从而成为心理学科发展的新趋向, 而且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重新认识自我乃至跨越自我的新途径。面对现代社会伴随科技发展, 超个人心理学致力于提升人类的心理层次, 跨越自我, 走向“真我”, 以塑造适应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更健康、更自然, 也更完美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超个人心理学崛起的学术意义与实践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年第9期。

[2]Sutich, A.J.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History and definition[A].In Boorstein, S. (Ed.) .T 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C].New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 ress, A lbany, 1968.

[3]杨韶刚:《超个人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

[4]郭永玉:《两种人本心理学的辩论》, 《心理学探新》, 2002年。

[5]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年。

上一篇:电子档案的管理与思考下一篇:居民食品安全